时间:2023-03-24 15:06:34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交际翻译理论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一、引言
当今时代背景下,经济的飞速发展促使科技进步迅猛,各种科研成果层出不穷。同时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不断增加对科技领域内的交流要求迫切。因此科技文体的翻译工作有着迫切的现实意义。
二、科技文体的特点
科技文体是随着科学技术发展而形成的一种独立的文体形式[1]。方梦之曾指出:“科技文体粗分为:科技论文、科普文章、科技文本。”[2]其具有以下不同的特点。
1.专业性
科技文体涵盖范围较广,常常涉及到不同的特点和专业知识,也就促使大量的专业术语和词汇使用频繁。因此这不仅要求译员有较高的翻译功底,也要有专业知识背景。
2.严谨性
科学研究工作周密而严谨,往往不允许有任何的纰漏,这也就决定了科技文体有着较高的严谨性。因此科技文体中往往使用大量的复杂长句,内容紧凑,层次分明,文字严密又具有较强逻辑性。
3.客观性
科技文体内容往往叙述科技成果和科学发现,不需要调主观思想,所以常常使用无人称句式和被动语态来突出客观对象本身,也多采用一般现在时,用于强调客观真理和科学事实。
英国著名翻译学家彼得・纽马克提出了语言的四个功能:表达功能,信息功能,祈使功能,美感功能。他提出了翻译的两种方法: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语义翻译是指“在目的语语言结构和语义许可的范围内把原作者在原文中表达的意思准确地再现出来”[3]。可以看出,语义翻译更多地以原作为基准,尽可能还原原作中蕴含的文化内涵,遵循作者的逻辑思维,力求原作和译作的内容及形式达到一致。交际翻译是“努力使译文对目的语读者所产生的效果与原文对源语读者所产生的效果相同”[3]。
四、交际翻译理论下科技文本的翻译策略
1.顺译法
顺译法即不改变原文结构顺序就能得出准确无误的译文。当英文句子的句法结构和逻辑顺序与汉语接近时,可采用顺译法。
例1:A semiconductor quantum dot originally developed for electronics and now being deployed to detect biological activity in cells is a compelling proof of principle for transdisciplinary endeavors.
译文:半导体量子点是电子学领域的发明创造,但现在却用来探测细胞内部的生理活动,这是跨学科研究方法的一个有力例证。
分析:句子的主干是…quantum dot is a compelling proof…,中间的developed for …cells做主语的后置定语。该句句法结构按照逻辑顺序罗列,且与中文的逻辑顺序相同,采用顺译法能在原作的结构下遵循作者的思维逻辑,实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2.逆译法
英语和汉语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英语通常先说结论后说研究过程,而汉语先描述过程后引出结论。因此译者要根据原文内容,采取逆译法去贴合目的语的表达习惯。
例3:An analysis of information processing can take place independently whether the system is constructed of electronic hardware or human nervous tissue-or, no matter whatever or whoever is processing the information.
译文:不论控制系统是由电子硬件构成的还是由人的神经组织构成的--或者说,不论是有什么或由谁来处理信息--对信息处理过程进行分析都是可以的。
分析:whether前为句子的主干,后紧跟两个并列的让步状语从句。汉语的表达习惯是最后引出结论,因此译文采用逆译法,将目光放于目的语的语言特色上,将让步状语从句所揭示的条件提前,将主干置后,以使译文更好的被读者所接受和理解。
五、结语
科技文本翻译工作的难度不容小觑。译者必须在翻译过程中时刻把握科技文本的特点,认真分析句子结构,灵活的采取合适的翻译策略,反复推敲以得出逻辑严密,准确通顺的译文。
参考文献:
翻译是指在准确、通顺的基础上,把一种语言信息转变成另一种语言信息的行为。其也是将一种相对而言较为陌生的表达方式转换成相对熟悉表达方式的过程,包括语言翻译、文字翻译、图形翻译、符号翻译等。随着人类对文化交流的需求越来越高,小说阅读也成为当前人类互相进行习俗、文化、传统、生活方式等相关内容交流的重要方式。英文小说翻译也成为满足中国当前诸多读者了解英国文学的重要途径。
一、交际翻译理论概述
交际翻译理论来源于英国翻译理论家纽马克《翻译问题探讨》一书。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文学著作翻译盛行,由此也产生了诸多优秀翻译学家。彼得・纽马克正是当时重要的翻译家之一。当时翻译界中对于意译和直译的争论较多,在实际翻译中也存在两派。彼得・纽马克在此基础上对前人的相关翻译理论进行总结和概括,并结合自身翻译经验,于1981年著成《翻译问题探讨》一书,并在其中提出语义翻译理论和交际翻译理论。其中语义翻译理论是指在原文作者的写作中心出发,严格根据作者的写作思想及风格,对原文进行翻译,遵循“忠实性”原则。语义翻译理论也更加注重原文的词语排序及语言表述,需尽可能贴合原著。
而交际翻译理论与语义翻译理论相比,更加注重读者的主观感受,其以读者为中心,更加注重读者的理解状况及心理感受,以求在原著的基础上,为读者呈现原著带给读者的同等阅读效果。在交际翻译理论中,彼得・纽马克认为翻译就是两种语言进行交流的一种方式,其认为翻译中原著精神传达比语义传达更重要。
在上述两种翻译理论提出后,彼得・纽马克又提出了文本类型理论,其主要将文本分为信息型、表达型及呼唤型三类。彼得・纽马克提出不同文本类型需采取不同翻译方法,对于信息型文本和呼唤型文本,其翻译的主要目的是向读者传达文本信息,使读者从信息中获得感染,文本的实际表达内容比表达形式更加重要,因此在实际翻译过程中需更加注重文章内容的表达,可不比过于拘泥形式,引起翻译内容晦涩难懂,影响读者阅读感受。因此,这两类文本在翻译时,可采取交际翻译理论。而对于表达型文本,其大多具有较强的学术性,语言的内容和表达形式、风格等更能体现原著作者的中心思想表达,因此在实际翻译过程中需更加注重原著的思想表达,严格按照原著语序、表达形式等进行翻译,这种文本更适合采取语义翻译理论进行翻译。
二、英文小说的翻译流程
1.译前准备。翻译者在实际英文小说翻译前,需做好英文翻译的译前准备,其主要内容包括了解英语小说原著的特点、了解英语小说翻译的相关要求。
英语小说与中文小说一样均具有一定的文体特点。在英文小说中,其特点主要突出在以下几点:语言形象化、语言个性化、修辞格的运用较为广泛、叙事角度较为多样、句式表达形式较为多变等,在实际翻译过程中需先对原著相关文体特点进行了解,根据原著实际表达方式灵活应变,提高翻译质量。英文小说多注重于对客观生活的描述,通过对日常生活环境、人物生活等相关故事等进行描述,为读者创设生动活泼的画面。英文小说题材较多,形式多变,在实际翻译过程中,除了需加强对小说文体特点的了解,还需了解小说翻译的相关要求,以促进翻译文本展现出原著的风采。其四大要求为:形象化、个性化、通俗化、风格化。
此外,在实际翻译过程中,相关翻译人员还需加强对作者及写作背景的了解,以保证翻译文本的准确性,以通过不同语言再现原著。如当代美国作家Madison Smartt Bell的著作《Soldier's Joy》,其写作背景是为了分析当代人类心理问题与生活问题之间的关系,采取第三人称叙事,以娜娜、娜娜的丈夫及娜娜的前男友作为小说主线展开故事。在翻译前了解著作背景及目的能更好地表达作者思想。
2.翻译。翻译过程是影响整篇著作翻译效果的关键。在小说翻译过程中,相关翻译人员需结合英文小说翻译的要求、文本特点、写作背景等,并结合实际翻译经验进行翻译。翻译的主要步骤包括以下三点:第一,将全文细读,准确了解原著所表达的思想、内涵,作者的写作风格等。此过程需进行反复阅读,以保证理解效果。第二,进行首轮翻译时,需保证在最大程度上将原文信息保存,避免信息流失。在第二轮翻译中,采取交际翻译理论,在原文表意的基础上,对首轮翻译译文进行润色、修改,保证译文逻辑性和流畅性,保证译文符合读者阅读习惯。
3.译后校对。对译文进行校对时首先需对译文进行通读。第一轮校对时,需保证译文与原文之间意思无出入,信息表达、感情表达、写作风格等需与原著相符。第二轮校对时,在第一轮校对的基础上,对译文内容进行校对,保证译文与原文的统一性。翻译结束后,相关翻译人员需加强对翻译中相关问题的总结,并做好记录。
三、英文小说的翻译中交际翻译理论的实际应用方法
彼得・纽马克提出英文小说可分为信息型和呼唤型两种文本,信息型文主要目的是向读者传递信息,在实际翻译过程中,需将信息传递放于首位,以表达简洁作为翻译基础。而呼唤型小说主要目的是向读者传达情感,在实际翻译过程中需将原著的情感表达作为翻译首位,以表达清晰、语言流畅作为翻译基础。以下对翻译中的词汇、句子、对话中交际翻译理论的实际应用方法进行详细叙述。
1.词汇翻译中交际翻译理论的应用。词汇是组成句子的基础,也是表达著者思想的最基础元素。在实际翻译过程中,不同词汇的运用饱含着著者的思想,一个词汇也表达着多种含义;且词汇背后也蕴含着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情感、文化背景等,因此在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之间也存在较大的理解差异。在实际英文小说翻译中,采取直接翻译的方式将会导致不同读者因文化差异导致难以理解的状况,进而影响原著情感及思想的表达。例如英文中“bear”表示脾气暴躁或饥饿的人,其还有一种含义是熊,而熊在汉语中引申为愚笨的人。英文小说翻译中,对词汇的翻译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选词和词类转译。
在英文和汉语中,一个词存在多种意义的情况较为常见,且在文学作品中,某些词的含义常具有多义性和不固定性,其语义需根据不同语境进行判定。在英文小说翻译中,每次词汇的翻译其含义、情感、意象等均需以语境作为翻译基础,将语境凌驾于一切因素之上,保证词汇翻译的准确性。如在Madison Smartt Bell 《Soldier’s Joy》一书中,有如下对话:
“Just in time!”her mother said, hovering above the food, filling three plates,then settling in her customary seat.
“Thanks, Mom,” Nana's father said.
在这段对话中,用到“in time”,该词汇意思为及时、终于,此处根据下文中提到的娜娜的母亲端着三个盛着食物的盘子,可以推断出此时娜娜正好回来,翻译成“来得正好”符合语境。在后文中提到“Mom”,本意是妈妈,但结合后文说话对象为娜娜的父亲,因此,此处翻译时,不能直接翻译为“妈妈”,以免与中国人的表达方式相背离。因此,在实际翻译时,可根据中国人称谓习惯,以交际翻译理论翻译为“孩子他妈”。
由于汉语和英语属于两种不同的语系,其在语法、词汇、表达上也存在较大差异。在英语中名词使用情况较多,汉语中动词较为常见。如在Jesse Lee Kercheval的《Alice in Dairyland》一书写到:“I say to my friend,because I'm afraid if the sniper knows I've been hit, he'll want to finish me off.”这句话中“I'm afraid”中“afraid”为形容词,本意为害怕的。在翻译中若以直译方式,则为:因为我是害怕的,如果……,这种翻译不符合汉语的用词习惯,因此可将其转化为动词:因为我害怕,如果……。通过这种此类转译,更符合汉语阅读习惯。因此,在实际英文小说翻译过程中,需学会变通,学会词类转译,使译文更加通畅、易懂。
2.句子翻译中交际翻译理论的应用。句子是表达著者完整思想感情的基本语言单元,是构成段落的基本单位,也是翻译的基础单位。汉语和英语的语法体系不同,使得两种语言中句子表达形式存在较大差异,汉语中,一个句子中各词汇的逻辑排列组成完整的句子,而在英语中,以连接词来串联各词汇,形成逻辑关系。在句子翻译时,需根据交际翻译理论,以读者的理解能力及心理状态为基础进行翻译,保证语言通顺易懂。其常用的方法包括增译、切分、换序三种。
如:But although Nana's parents were nothing but gracious to him, they were never going to fall under his spell.这句话直译为尽管娜娜的父母对他和善,他们从没有中他的咒语。直译时,对与文章意义的表达欠缺。而根据上下文,娜娜的父母对其丈夫不喜欢的状况,可在翻译中增译为“他们从没有中他的咒语从而对他产生好感”。通过增译能促进句子表达的完整性,也能促进读者理解,更好地了解人物的心理状态。
3.对话翻译中交际翻译理论的应用。小说中,人物对话是表现人物性格、形成文章冲突的重要要素,人物对话直接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且人物对话也直接体现着人物性格、思想、身份等,因此。在小说对话翻译时,需把握翻译的个性化、鲜明化,注重语意、语气及感彩的处理。
如“Can you talk? Is Anders there?” my mother asked.此句中Can you talk直译为“你能说话吗,安德斯在吗”,直译效果较为生硬,且具有歧义。根据上下文,此对话来由是“我母亲”偷偷给“我”打电话,未防止安德斯听见而出现的询问,采取直译时,其意义不准确,因此可采取语意处理,翻译为“你方便讲话吗,安德斯不在你身边吧”,这样翻译之后,能便于读者理解文章,且更能突出“我母亲”的人物形象及对安德斯的不信任。
四、结束语
汉语和英语语系不同,导致在英语小说翻译过程中,直译效果不佳,易导致读者难以理解的状况发生。在实际英语小说翻译过程中,相关翻译人员在实际翻译中需根据语境状况,综合多种翻译方法和理论,以保证著者思想情感、观点等的准确传达,并能符合汉语的阅读习惯及表达方式,保证翻译效果。
参考文献:
[1]孙英朋.交际翻译法在现代英文小说翻译中的运用[J].剑南文学,2011,(5):54.
[2]刘彤,陈学斌.交际翻译课堂模式的建构[J].教育与职业,2013, (29):145-146.
[3]王爱玲.跨文化交际翻译中语言文化信息的增减与重构[J].河南社会科学,2013,21(10):11-12.
[4]代h.从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角度看新闻翻译[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18(4):66-67.
[5]徐霞.交际翻译理论在辛克莱・刘易斯小说翻译中的运用――以Go East,Young Man的翻译为例[D].扬州大学,2013.
中图分类号:D822 文献标识码:A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文化是语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翻译不仅仅是两种语言表层意思的转换,更是两种不同文化的相互沟通和移植。但由于拥有这两种语言的民族所拥有不同的生活传统和文化特点,导致一定文化层面的冲突,这给翻译带来了障碍。通常翻译教学往往强调语言和翻译技巧的讲解而忽略文化因素的导入,导致很多学生在翻译时出现不尊重原文的文化习俗的现象。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跨文化交际已经变得日益重要。社会对翻译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对我们的英语翻译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在传统翻译教学的基础上将文化交流因素融入教学当中。
一、跨文化交际能力与翻译教学
“跨文化交际”这一概念是从英文的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翻译过来的,是泛指一切在语言文化背景有差异的人们之间进行的交际。 美国语言学家拉多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认为外语教学应该包括文化教学,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也提出了“交际能力”的概念,他认为,交际能力不仅包括语言能力,而且包括对语言使用密切相关的社会文化因素的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外语交际能力应该包括听、说、读、写加上社会文化能力即能够与另一文化进行和谐的交往。
语言就像一面镜子,反映着独特的民族文化。人们已普遍认识到,翻译不仅是语际转换,更是一种跨文化转换。字典里所包含的对应的翻译只是翻译的表层,而丰富的文化信息则是潜藏在独特的文化底蕴之中。例如,“pick up sb.”一词在英汉字典里表示“接某人”的意思。笔者发现,很多学生都在该用另一个汉语意思相同表示“接某人”(meet)的情况下而误用了“pick up”(一般指用车接)。这是因为大多数字典里不可能把每个单词所联想的深厚的文化内涵所体现出来,而外语学习者最开始接触的翻译也仅仅停留在意思表面即对应的字面意思。还有一个笔者经常发现误用的字是“house”,中国的英语学习者习惯用这个词来表示任何概念的“房子”,殊不知美国文化中有好几个表达不同类别的“房子”。经过跨文化交际的亲身体验,笔者了解到通常我们所指的城市居民单元式住宅楼房在美国也有相似的对应,可以叫“condominium”,而不是绝大多数美国人也很向往的“house”,因为该词通常指的是那种类似于中国别墅式的房子。因此,为了消除不同文化背景人们之间的误解,了解与掌握字典里背后的深层文化底蕴是极其必要的。而翻译教学作为以双语的转换为主要内容的学科对文化传播更负有直接的责任。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对于翻译教学具有比对一般外语教学更为重要的意义。
目前翻译课堂中存在普遍的错觉,认为翻译课就是教会学生翻译,培养译者。另一方面,学生也对老师讲授的翻译过程、标准、原作的背景知识、词汇的文化内涵时等兴趣不高,有些学生甚至认为老师在浪费时间。
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影响因素
众多因素影响着跨文化交际能力, 具体可分为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 内在因素主要表现为中西方思维方式、 价值观念的不同, 影响跨文化交际的正常进行。思维方式是沟通文化与语言的桥梁, 中方是发散性思维, 西方则是直线性思维; 中方注重整体, 综合概括, 西方重视个体, 强调逻辑分析, 表现在语言上汉语概述性, 抽象性强,英语具体性强。 例如在时间的表述上, 汉语是以年月日的顺序, 而英语却是把年放在了最后。在价值观上, 中方重儒家文化, 集体主义,西方强调个人主义。如中国人在面对表扬时, 语言上常表现的是谦虚, 否定自己, 西方却坦然接受表扬, 表现个人的成绩。
外在因素主要表现在目前的考试制度, 教材, 教师等因素。 目前翻译资格证的考试还是重翻译技巧及语法知识,文化与交际的知识考核得较少。教学管理者也一般认为取得了翻译资格证就意味着就能胜任翻译教学,而没有提供条件让教师接受真实文化语境下的培训或进修。在翻译教材方面, 呈现出单一, 过时等特点, 缺乏实用性, 而且教材把重点过多地放在语言知识和具体的翻译技巧运用上, 设计的课堂互动教学活动很少, 对跨文化的引导和运用更是被忽略了。
三、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策略
(一)选取恰当的教材。
翻译教材具有导向作用,是高校教师开展教学活动 实现翻译教学目标的重要依据,是英语专业学生获得翻译知识、提高翻译能力的最直接来源,是评估高校教学水平的主要标准。国内翻译教材层出不穷,种类繁多,数量可观,但目前来看,翻译教材的现状还很难令人满意。主要体现在:一是教材内容陈旧,主要以词句为例介绍一些翻译技巧,服务于传统教学,与现在的翻译教学严重脱节,如张培基的《英汉翻译教程》首版于1980年,但今天仍有很多高校选用这本在当时相当权威的教材。翻开此类教材,具有跨文化意识的教师很容易辨别出这种纯粹从词句层面上讲解翻译技巧的教材仅仅局限于语言表层的转换,脱离了文化语境,忽视了文化知识的传输,没有以文化交流为指导思想,不符合翻译教学大纲规定。二是国内外翻译理论的发展对翻译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翻译教师开始不满足于传统的翻译教材,人们也开始编著新教材。这类教材已有明确的理论介入,但缺乏文化交流为主线。跨文化意识较强的教师还是不太能满足于此类教材面对这种情况,具有跨文化意识的教师往往会选择适应新翻译课程要求的教材,尽量选择融翻译技巧、翻译理论、翻译史、文化交流等为一体的教材。
(二)完善考核评价制度。
目前翻译课的考核方式基本上是闭卷,考试多是对语言知识点和翻译技巧的考核,内容绝大部分是字词到段落的英汉互译,主观论述题基本不会出现,也不允许带字典等工具书。这样就自然给学生灌输了一种信息就是以为有了语法加上字典,就可以轻松应付翻译考试了。而在实际的跨文化交际中,有翻遍所有字典也可能查不到的东西。因此,在考核中,可以加大平时成绩的力度。鼓励学生多搜集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或多找机会亲身体验跨文化交际,并让学生在课堂上做口头汇报,或者用角色扮演把一些典型的跨文化交际失误再现出来,这些都要纳入期末成绩评价标准。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又丰富了学习形式,使学生更兴致盎然地、更顺利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三)提升翻译教师资质,加强自身文化素养。
翻译作为双方文化交流的桥梁,因此翻译教学有别于其他纯语言的英语教学,对教师的要求自然也要更有针对性。试想一个从未跨出国门的或者甚至是刚跨出校门的年轻教师,自身可能都对目标文化感受不深,更谈不上言传身教。为了帮助教师能获得真实的目标文化体验,大学及院校管理者应该提供出国的机会,没有条件者也要帮助教师参与目标语国家人士的联谊会等之类的社交活动。可以方便利用的资源是各个大学的外籍教师,翻译教师应该主动与之接触,可以把自己亲身体会到的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或所感受到的独特的文化转述给学生。另外,当前世界已然成为“地球村”,网络等各种资源媒介的使用,使得我们可以不出家门就可以领略各国文化,因此教师最起码要通过各种有效途径不断提升自身文化素养。总之,一个连教师都缺乏目标语国家文化的课堂根本就谈不上跨文化交际的培养。
(四)充分利用多媒体、 互联网进行跨文化知识教学。
教师应该多收集, 整理有关西方文化方面的音、 像等资料, 充分利用多媒体、互联网, 为学生了解西方文化提供一个声、 像、 文俱全的真实交流环境。这点与建构主义理论不谋而合, 构建主义理论认为学习者是知识的主动构建者, 它强调学习情境的重要性, 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与真实的或类似真实的情景相联系的, 是对真实情境的一种体验。学习者只有在真实的社会文化背景下, 借助社会互作用, 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 才能有效地构建知识。 同时又强调对学习环境的设计, 教师要为学习者提供各种资源(包括各种类型的教学媒体和教学资料), 鼓励学习者主动探索并完成知识构建。因此在翻译教学中, 教师应充分利用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真实多媒体课件。
四、结语
综上所述,翻译承担着跨文化交际的重任。翻译教学也不应该局限于翻译方法的讲授。在翻译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明确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有计划、有系统地导入跨文化交流因素,逐渐改变传授一般翻译技巧或机械练习的传统教法,要教会学生从文化内涵来分析作品,理解作品。正如著名翻译学家Nida的文化知识框架中所包含的各个要素,我们在翻译教学中要将不同国家的生态文化、社会文化和宗教文化等文化因素导入翻译教学中,只有这样才能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和实际交流能力。
基金项目:本文受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资助,课题名称:跨文化交际与翻译教学一体化模式(课题编号:2011jyte147)。
(作者:武昌工学院语言文学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润清. 语言与文化.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1
[2]刘学惠.跨文化交际能力及其培养:一种建构主义的观点.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1).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1少数民族史诗简介
史诗是世界各个民族普遍存在的一种文学样式。史诗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融入大量的神话、传说、故事、歌谣、谚语等内容,一部史诗是一座民间文学的宝库,是认识一个民族的百科全书。中国少数民族史诗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中国少数民族史诗是由历代少数民族所创造的,包含有文字类和无文字类两种,即口头史诗和书面史诗。各少数民族史诗几乎都使用本民族语言或文字,反映了本民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生产、生活、思想、感情和愿望。二是中国少数民族史诗是中国文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文学离开少数民族史诗是不完整的。
中国的少数民族有着悠久的史诗传统,具有以下三个突出特征:第一特征是口头流传的活形态。中国缺少早期以文字记录的书面文本,史诗基本上是以口头形式流传于我国边远的少数民族的民众之中。第二特征是英雄诗歌特点突出。由于各民族历史发展的不平衡性,各民族的史诗表现出多元、多层次的文化史的内容,创世神话、早期史诗和原始信仰关系紧密,关于氏族复仇、部落征战和民族迁徙的史诗又与世俗化的英雄崇拜联系起来。第三特征是我国各民族史诗的类型多种多样。北方民族以长篇英雄史诗(heroic epic)见长,南方民族的史诗则多为中、小型的创世史诗(creation epic)和迁徙史诗(origination epic)。
2少数民族史诗英译的重要意义
史诗是古老而源远流长的叙事文学样式,在人类文化史上占据着重要位置。史诗是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文化的象征和文明的丰碑,它不仅是认识一个民族的百科全书,也是一座“民族精神标本的展览馆”。举世闻名的“三大史诗”――藏蒙史诗《格萨(斯)尔》、蒙古族史诗《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史诗《玛纳斯》,内涵丰富,情节曲折,结构恢宏,气势磅礴,皆为几十万诗行的鸿篇巨制,当之无愧地跻身于人类最伟大的英雄史诗之列。除“三大史诗”外,在中国的北方和南方,学界还至少发现并记录了数以千计的史诗或史诗叙事片段,而且大多至今仍以活形态的口头演述方式在本土社会的文化空间中传承和传播。
200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孙宏开等人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现存的132种少数民族语言中,有20%的语言已经濒危,有40%的语言已显露濒危迹象或正走向濒危。作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少数民族史诗一定要从脆弱的薄冰上抢救出来,我们必须使这些死亡或濒危语言写成的民族史诗不再是天书,我们要使这些从远古走来的民族记忆再次激发出生命活力,我们要以英语为语言工具,以典籍翻译为桥梁,将中国55个少数民族的史诗整理并翻译出来,把少数民族文化推向世界,传播给世界;让全世界听到我们的史诗。中国少数民族史诗的英译以及对外传播,不仅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对弘扬中国各民族的先进文化,加强民族团结,提高我国的国际政治地位和文化地位,都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3少数民族史诗英译中的文化缺省及翻译补偿
从关联理论的角度看,翻译是借助语言在在两种文化之间进行的交际活动,是一种三元关系(即原文作者、译者和译语读者)之间的双重明示――推理过程。然而,由于认知环境的差异,译语读者在欣赏翻译作品时,记忆中缺乏相关的图示,无法将语篇内信息与语篇外的知识和经验联系起来,从而难以建立起理解话语所必须的语义连贯和情境连贯,导致话语理解上出现困难。
文化缺省是指译者在与其意象读者交流时对双方共有的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的省略。但在翻译中,由于文化差异的存在,原作者与原读者间基于相同文化所形成的默契不可能自然地存在于原作者与译文读者之间。所以,原文中为了提高交际效率或修辞效果而采取的文化缺省策略往往会造成交际中的障碍。少数民族史诗中文化意象丰富,例如人名、地名、习语、格言、宗教以及隐喻等等,这些文化意象的存在大大地丰富了少数民族史诗的文化内涵,提升了它的艺术价值。然而,这却给译者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如何将这些独具少数民族特色的文化意象准确又不失文化特色地传递给译语读者,无疑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3.1文外做注:即文内直译,有关文化缺省的说明则放在注释之中
此种译法优点在于能较好地体现原作者的艺术动机和原著的美学价值同时可以利用注释相对不受空间限制的特点,比较详细地介绍有关的出发文化的知识,并有利于引进外来语;读者通过注释解决了意义真空点,沟通了与上下文的关联,从而建立起语篇连贯。可以说文外做注是用以解决文化缺省最常见,也是最有效的方法,特别是在处理文化缺省比较密集的语篇,如少数民族史诗。
阎王爷听了额伊库勒也库勒!
派遣丁鬼额伊库勒也库勒!
抓了魂额伊库勒也库勒!
带走了额伊库勒也库勒!
( 满族史诗:《尼山萨满》)
Eilule yekule Ilmun Han① heard this.
Eilule yekule He sent an underworld minion
Eilule yekule who seized his soul,
Eilule yekule taking it way.
Note①: The Load of the Underworld who acts as the judge of the dead.
3.2文内明示:即文内意译,或直译与意译相结合,不借助注释。
此种译法的优点在于能使读者迅速建立起连贯,阅读的兴奋惯性不会受到影响。缺点是文内可用于语篇外文化介绍的空间有限,此外,原文含蓄的审美效果也会因译文透明式的处理方式而被削弱。
说完,萨满神智不清了,神从其背部紧紧附体。
(满族史诗:《尼山萨满》)
As she spoke, the shaman entered into a state of trance and god ‘weceku’, the holy spirit of her ancestor, descended on her from back and began to possess her body.
4结语
汪榕培曾指出:“所谓‘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其前提一是保持民族特色,二是要译介到世界上去,没有‘译出’,就没有世界性可言。”少数民族史诗英译的目的是更好地保存、传介少数民族文化。忠于原文,充分传递原文中的文化信息是翻译时必须遵守的一个前提。文化意象是少数民族文学典籍中重要元素。因此,研究少数民族史诗英译中文化缺省现象的翻译补偿策略意义重大。译者要多方研究少数民族的、神话传说、风俗习惯等等,在充分理解原文的基础上进行英译,尽量呈现给目标语读者原汁原味的少数民族经典文学作品。
参考文献
[1] Gutt,Ernst-August. 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 Cognition and Context [M]. Oxford: Blackwell,1991.
[2] Sperber,D. & Wilson, D.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 [M]. Oxford: Blackwell.,1985/1996.
自2013年12月考次起,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对四、六级考试的试卷结构和测试题型作局部调整,四级考试中翻译题型从原来的句子补充翻译演变为段落翻译。最新颁布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大纲》明确规定:翻译题为段落汉译英,翻译内容涉及中国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等。从这两年的翻译真题看,汉语内容均属介绍型。介绍型文本的翻译该如何进行呢,根据文本类型理论,在特定文本中所强调的重点不同,那其语言功能、特点、焦点、翻译目的与方法都会不尽相同。
一、文本类型理论
文本类型理论起源于语言功能论,包括布勒的语言工具模式与雅可布逊的语言功能模式。[3] 历经莱思(Reiss)与纽马克(Newmark)两位翻译家的发展。莱思根据布勒的语言功能论,把文本类型分为三种:信息型(informative)、表情型(expressive)、操作型(operative)。根据莱思的文本类型论,翻译的功能应该优先于对等论的标准。(张美芳,2005:70)。信息型文本语言逻辑性强,翻译时侧重内容,做到简介明了;而表情型文本言语中充满美感,其形式上的需求较高,翻译时要忠实于原作者;操作型文本重感染读者,翻译仿佛是译者与读者的对话,凸显等效功能。莱思在文本类型理论中提到翻译文本类型对翻译方法的限制,但并未对翻译方法进行具体阐释。后来纽马克(Peter Newmark)对经由雅可布逊修改的布勒的功能语言理论,语言的三大功能:表情功能(expressive function)、信息功能(informative function)、感染功能(vocative function),提出了具体的翻译方法:忠于作者、充分表达作者原意称语义翻译(semantic translation),忠于读者,便于读者接受的交际翻译(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语义翻译的目的是“在目标语言结构和语义许可的范围内,把原作者在原文中表达的意思准确再现出来”[1],而交际翻译目的是“努力使译文对目的语读者所产生的效果和原文对源语读者所产生的效果相同”[1]。
文本类型与文本功能对翻译方法提出了要求。在纽马克的翻译方法中,对重源语的文本采用语义翻译,强调逐字翻译,直译文本,追求忠实效果,包括原句的长度,语义与结构等。结合目前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翻译题型要求,介绍中国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等情况,均属于信息型文本,故而在翻译过程中采用语义翻译,侧重信息传递。
二、大学英语四级翻译策略
(一)词句形式对等
自2013年12月来近三次考试的翻译真题试卷一分别是关于信息技术、核能开发、旅游等话题展开的文本。如2013年12月翻译题:“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正在飞速发展,中国公民也越来越重视信息技术,有些学校甚至将信息技术作为必修课程,对这一现象大家持不同观点。”可直接翻译成 “With full speed development of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Chinese citizens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it. Some schools even take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s a required course. For this phenomenon,different people have different opinion. ” 从用词、语序和句子之间的关系看,译文就是原文的完全再现。专有名词 “信息技术”对应 “Information Technology”,“必修课程”对应 “required course”,语序上也与原文一致,未做调整,但直译不代表就是死译,译文在处理句子关系时充分考虑到英语句子的逻辑性,将形式分散的中文表达用一定的英文技巧组合,如首句“信息技术正在飞速发展,中国公民也越来越重视信息技术”,形式上是两套主谓宾,但实际上有着因果关系,所以在译文中用介词短语“with.....”充当原因状语。
(二)转换
2014年12月翻译考题:“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人正对旅游产生兴趣,这是近年来的新趋势。”英文“More and more Chinese young people are getting interested in traveling,which is a new trend recently.”语序未变,但英文重逻辑思维,转换成定语从句完成完全避免了翻译的汉语干扰。
2014年6月翻译:“2011年3月日本核电站事故后,中国的核能开发停了下来,终止审批新的核电站,并开展全国性的核安全检查。”其对应英文翻译 “In March 2011,after the accident of Japanese nuclear power station,China stopped its nuclear energy development,with approvals for new nuclear power plants suspended,and national nuclear safety inspection carried out.” 用主动态stop替代原文中核能被开发的被动之意,原文“审批”是动词,转换成名词“approvals”更加服务于整句的需要,后面动词“开展”在英语中则转换了定语身份。
显然这些转换都是在忠实基础上不断将原文信息传递,英语表达着重信息的完整再现,句式整齐,内容详实,是语义翻译的真实写照。
结语
翻译本身是件费力不太好的事,尤其对于翻译工作者而言,翻译方法也绝不是单一的。但是目前大学英语四级翻译考试对学生的要求侧重词汇和基本英语表达习惯。语义翻译对于四级考试的翻译策略有一定提示作用,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力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但最终成效的好坏需要老师重视,学生积极参与实践。。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5.07.029
Analysis of Public Signs
――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Publicity Methods Related Papers Keyword Statistics based on Corpus
YUAN Changwan, JIN Shuangjun
(North Sichuan Medical College, Nanchong, Sichuan 637000)
Abstract The translation of public signs has strong practicability and wide application, and has become one of the hot spot of current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language. The paper mainly analyzes keywords of 2196 CNKI articles on public signs using corpora. The analysis and statistic suggests that the current researches mainly focus on error analyses, theory and methods of public sign translation; and that field investigation of public signs in the target language countries and the cultural heritage of the source language should receive more attention.
Key words public signs; translation; corpus; frequency
0 引言
公示语是指公开和面对公众,告示、指示、提示、显示、警示、标示与其生活、生产、生命、生态、生业休戚相关的文字及图形信息(方梦之,1996)。公示语具有指示性、提示性、限制性、强制性四种突出的应用功能(吕和发,2004;戴宗显等,2005),它通常被喻为“城市的名片”,规范、得体的公示语翻译是经济、文化、旅游等领域对外交流的需要,是一个城市国际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提升城市形象、人文素养、审美情趣等的有效途径。
上海市公共场所中文名称英译专家委员会先后审议通过了《上海市公共场所中文名称英译基本规则》(2004年8月),《上海市道路名称英译基本规则》(2007年6月);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06年先后了《公共场所双语标识英文译法》通则及其组成部分;深圳市经过一年多的调研、编制,于2013年9月颁布了全国第一个公示语译用管理法规《深圳市公示语英文译写和使用管理办法》。各大中小城市的公示语翻译专家委员会相继成立,公示语译用办法不断出台。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和数据采集
研究对象为公示语相关学术论文的篇名、摘要和关键词。因为学术论文的篇名、摘要和关键词部分具有语言简明、规范,结构严谨的特征外,还从内容上客观地反映了调查研究的目的任务、主题范围、理论方法、结果结论以及研究者突出强调的观点等重要信息。
数据采集基本情况:登陆(2014年9月30日)中国知识资源总库(http://),以“主题=公示语(模糊匹配)”为检索式进行简单检索,返回自2002年以来检索结果2278条。选中全部检索结果,CNKI E-Learning文献输出,以excel形式导出。以输出字段“题名”、“摘要”、“关键词”为主要依据,人工辨别论文是否与“公示语”密切相关,对导出文件进行筛选(删除不相关的82条),以实现对目标文献的查准查全,共计余下相关论文2196条。
1.2 研究方法和工具
建设“公示语”论文摘要微型专用语料库。对采集到的公示语相关学术论文的篇名、摘要和关键词进行语料库建库清洁、整理、标注。
采用语料库NLPIR汉语分词系统(ICTCLAS2013)对公示语相关论文摘要语料进行分词处理。利用语料库工具wordsmith对关键词等进行量化统计;采用wordsmith的词表工具生成“公示语”相关论文的关键词(非语料库Keywords)词频表及关键词词云图。
2 统计分析
2.1 论文关键词统计
以上述“公示语”相关文献微型语料库中的论文“关键词”为语料(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2196篇文献的8736个(形符)关键词),采用wordsmith的词表工具生成关键词(非语料库Keywords)词频表。将关键词形符分类汇总,将形符转换为类符,类符共计2750个,以及每一类符的出现频次及百分数。
2.2 论文关键词分析与分类汇总
将cnki“公示语”相关论文的关键词词频表进行语义上分析和归并汇总。将关键词词频表中出现频次大于等于10的关键词归并汇总,这些关键词共计101个(类符),其在关键词中出现的频次占总频次的54.10%。
出现频次最高的是“公示语”相关概念关键词(括号内数值为该关键词在词频表中的频次,下同),如:公示语(1152)、公示语翻译(208)、公示语英译(47)、标识语(44)、旅游公示语(26)等。其次是“翻译”相关概念关键词,如:翻译(405)、汉英翻译(267)、公示语翻译(208)、英译(137)等。
公示语翻译相关论文主要涉及常用翻译理论,原则、方法和策略等。
常用的翻译理论包括:目的论(138)、功能翻译理论(87)、关联理论(28)、顺应论(22)、模因论(21)、翻译目的论(18)、功能理论(13)、功能目的论(13)、翻译理论(13)等。
翻译原则、方法和策略等相关的关键词包括:翻译策略(154)、对策(90)、翻译原则(67)、交际翻译(60)、生态翻译学(57)、策略(55)、功能对等(47)、翻译方法(37)、原则(32)、跨文化交际(32)等。
与公示语翻译错误、问题相关的关键词如:问题(80)、错误(56)、语用失误(54)、规范(48)、规范化(40)、翻译错误(32)、错误分析(30)、误译(25)、翻译问题(20)、翻译失误(19)等。
此外,与文本类型相关的关键词如:文本类型(42)、语言特点(18)等;与文化相关的关键词如:文化差异(39)、跨文化交际等;与旅游相关的关键词如:旅游景区(39)、旅游景点(34)等;其它常见高频出现的还有:外宣翻译(33)、对外宣传(13)、国际化(12)、语境(12)、翻译生态环境(10)等。
3 讨论
以上统计分析表明,十年来公示语相关研究集中于公示语的英译理论与实践,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公示语翻译的常用翻译理论、原则、方法和策略;公示语翻译错误、问题相关分析;公示语翻译的文本、语言风格特征相关分析;公示语翻译的文化内涵及跨文化交际;公示语在旅游、外宣等领域的翻译应用现状等。
结合相关论文及其摘要分析发现:翻译理论、原则与公示语翻译实践联系不紧密。通用公示语(各国家、地区共有的公共场所标识,如:出口(EXIT)、停车场(Parking)、禁止吸烟(No Smoking))的重复研究较多,各自为政,资源浪费。非通用公示语(具有明显区域经济、政治、历史、文化、旅游等特色的公共场所标识,如:颐和园(Summer Palace)、天坛(Temple of Heaven)、孔庙(Temple of Confucius))研究有待深入。公示语翻译错误、问题相关分析较多,以实证研究为主,公示语纠错、调查、统计占有较大比例,分析、建议有待深入、拓展。
基于上述统计分析,建立公示语语料来开展通用公示语的纵深方向研究,适当减少公示语翻译相关的实证调查统计。对各国家、地区共有的通用公示语翻译研究应在翻译理论指导下,通过大量实地采集目标语的公共场所标识,搜集、整理建立公示语语料库。通过语料库工具统计分析,以目标语的使用频率为重要参考,以功能对等为主要依据,分析研究,甄别选用恰当、得体、规范的公示语译文。基于目标语国家公示语的语料库大数据统计分析,忽略语言的历时发展、区域变体,重视当代英语的高频使用公示语,有利于公示语的规范、得体,从而实现有效的跨文化交流。
同时,具有明显区域特色的非通用公示语研究有待深入和拓展。这部分公示语翻译应符合国际通用惯例,重视源语言的文化内涵,尊崇目标语的语言习惯和文化习俗,推动源语言的文化传承和对外传播。翻译公示语时,译者应该熟知公示语的语言特点和功能意义,了解汉英公示语的文化差异,并将译文读者的文化习惯放在首位,才能得出正确的译文(贺学耘,2006)。
基金项目:2014年四川省社科规划专项课题(批准号:SC14WY23)、2013年度南充市社科联南充市“十二五”社科规划课题(批准号:NC2013B043)和川北医学院2014年科研发展计划项目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戴宗显等.公示语汉英翻译研究――以2012年奥运会主办城市伦敦为例[J].中国翻译,2005(6):38-42.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095-3283(2012)02-0146-02
作者简介:郝栓虎(1978-)男,陕西人,石河子大学商学院讲师,文学硕士,研究方向:英汉翻译和英语教学。
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的研究者开始对广告翻译进行研究。从研究内容来看,主要是针对广告用语翻译方法论和汉语广告英译中所存在的问题及难点,尚处于广告翻译研究的“起步阶段”。后来,随着广告语言翻译研究的内容不断深入,开始涉及广告翻译过程中的原则和标准。然而从90年代后期开始,越来越多的研究集中到广告翻译疑难问题中,比如意境的可译性、广告语言的艺术性等。本文就中国期刊网上挑选出该领域的86篇研究论文,并对它们进行归纳分析,希望为今后广告翻译研究领域提供一些思路和借鉴。
一、研究方法
(一)文献范围
为了能比较客观地反映我国广告翻译研究领域近10年的真实情况,笔者对2000—2009年期间发表在中国期刊网上的有关广告翻译研究的论文进行了整理。具体的方法是在期刊网上用“广告翻译”作为关键词进行论文检索,然后对这些论文进行了阅读、筛选与分类,最后选取了其中的86篇论文作为研究材料,并对这些文章按照外语类核心期刊、非外语类核心期刊(包括学报)、其他期刊三个分类标准对文章进行分类统计。
(二)分析与讨论
1.总体上来看,在近10年期间,我国关于广告翻译的研究所发表的论文数量呈递增趋势,特别是2005年以来的5年中所的成果是2000—2005年间的1.6倍,这充分说明,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和程度的加深,越来越多的学者对广告翻译研究的兴趣浓厚,并且使广告翻译研究进一步深化。
2.就近10年来关于广告翻译研究所刊发的期刊来源来看,《上海翻译》《中国科技翻译》《中国翻译》所占的比例是31%。从中可以看出,这些刊物为翻译研究者提供了有利的学术交流平台,并且这些权威的杂志在刊登广告翻译的研究成果方面始终走在前列,为广告翻译相关研究成果的交流和共享搭建了平台。
3.其他外语类核心和非外语类核心期刊,如《外语教学》《外语与外语教学》《外国语》《外语》《外语学刊》《山东外语教学》《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外国语学院学报》和《商场现代化》等体现出对广告翻译研究越来越浓厚的兴趣,对广告翻译研究成果的介绍从无到有,从少到多。越来越多的外语学习者和外语教学者踊跃参加到广告翻译研究的行列,为我国今后广告事业国际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二、目前我国广告翻译研究的基本情况
(一)广告翻译理论
1.关联理论。关联理论是基于关联准则而提出的认知语用学理论,该理论普遍认为语言的交际其实就是从明示到推理的过程,并不是像传统交际理论所认为的语言的交际就是一个从编码到解码的过程。关联理论的核心就是寻求最佳关联,也就是说所有的交际行为都会产生一个最佳相关性的期待,如果接受者明白交际者的交际意图,那么就必须在交际双方共知的认知环境里找到交际者双方之间的最佳关联。同时还必须通过推理,推断出语境所隐含的意义,实现交际的最终目的。广告其实就是一个“AIDA”的过程,即受众者的注意(Attention)—兴趣(Interest)—购买欲望(Desire)—采取行动(Action)。这个过程清楚地揭示了广告接受者接受一则广告的心理过程。但是由于英汉在语言文化上存在着差异以及广告文体自身特有功能,广告翻译很难实现最佳关联,这时翻译者就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做出相应的变通,采用改写或重写的翻译策略(刘芳,2008)。
2.功能派翻译理论。20世纪70年代有些翻译学家曾提出翻译批评应该根据“特定的翻译目的”来重新展开。在这一思想的启发下,赖斯的学生弗米尔(Vermeer)提出了著名的目的论——“Skopos Theory”。它是功能派翻译论的核心思想,指出在翻译过程中,如果目的法则要求译文与原文的功能不同,那么忠实法则就不再适用;如果目的法则要求译文不够通顺,“忠实法则”从属于“连贯法则”,但二者都必须服从目的法则。从中可以发现功能派翻译理论的三个法则是怎样相互联系,互相制约的(贾文波,2005)。
3.文化学派翻译理论。广告翻译也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跨文化交际活动,研究广告翻译时,必须考虑民族文化差异因素,也就是文化学派翻译理论在广告翻译中的应用。比如,胡作友先生就从视界融合视角来研究跨文化交流中的广告翻译,他提出广告翻译的实质是传递广告的生命,使之在新的文化中得以生根、发芽、成长,得到译语读者的喜爱、呵护,并使他们付出实际行动(胡作友,2007)。因此,广告翻译者必须融合作者、译者与读者的视界,以读者为主体,充分考虑其接受心理与审美要求。译者在进行中文广告英译时,必须体察英汉民族文化中人们不同的心理期待,认知了解广告创作者和目标受众的文化语境,选择合适的语言进行有效的信息传递。
以上情况表明,我国广告翻译研究正在朝着理论化深度发展,但从研究的方法上看,基本上都是质化和非材料性研究,研究方法过于单一。
(二)广告翻译的原则
由于广告文体的特殊性,所以广告的翻译原则也有别于文学和科技翻译的原则。通过对收集到的文章进行研读,对广告翻译的原则进行了归纳总结,得出广告翻译遵循的原则有变通论、简洁论、对等论等。
1.变通翻译理论。
由于不同国家人们的语言、文化背景、思维方式等存在差异,翻译时必须适当变通,使译文符合当地的文化习俗,激起人们购买产品或服务的欲望。英汉广告翻译过程中需要变通的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广告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诱导消费者购买产品或者服务,文字只是一个手段。因此,翻译广告时就不应该拘泥于文字层面上的对等;第二,广告语大多数都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是语言的精华,如果不变通的话,就不会有出神入化的译文(李克兴,2004)。另外,有的研究者认为就某些特定的广告,变通可能是翻译的惟一出路,特别是以下几种:(1)利用有些知名品牌的文字构成而展开的广告;(2)利用谐音创作的广告;(3)含有浓重民族文化色彩的广告;(4)使用双关语的广告(杨全红,2000)。
2.简洁翻译理论。
广告要做到语言简练意思清晰,吸引广大受众者的注意,有利于他们识别和记忆,因此广告语言的写作应遵循KISS原则,也就是“Keep it short and sweet”(曹顺发,2002)。大量有关广告翻译研究的文章几乎都涉及到简洁问题,比如,李国庆提出英语广告则用词简单,以口语型为主,而汉语广告往往用修饰语来加强语气,说明产品特征。许多汉语中的主谓词组可以直接翻译为英语的形容词。像“效率高、速度快、行动灵活”可译为“efficient,fast and handy”(李国庆,2008)。另外,著名的学者张基佩先生也曾指出:英汉广告在语言上有很大的差别,汉语广告中经常使用大量的四字结构,利用排比、重叠等修辞手法来加强语势,但是英语语言却没有汉语这些特点。因此在翻译汉语广告过程中,应抓住中心意思,围绕中心词引出其他方面(张基佩,2003)。
三、我国广告翻译研究存在的问题
(一)广告翻译的理论研究缺乏系统性
从目前所收集的研究资料来看,我国广告翻译研究在理论层次上需要加强。目前大多数论文对广告翻译的研究仅仅局限于就某些翻译实例做出总结性描述、阐述研究者个人的心得体会,与此同时,对广告词汇、句式、修辞手法的翻译问题的研究占到42%。值得一提的是,广告翻译的研究成果值得肯定,但是在这些研究中有许多重复性阐述,研究者的视野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有待进一步拓宽。
(二)广告翻译研究缺乏创新意识
有些论文选取的翻译例句,有浓厚的模仿痕迹。通过对这些研究成果的分析,发现有些汉译英译文实质上就是对广告做了回译,甚至有些译例只是替换了原来的品牌名称而已,根本谈不上什么创新。这种人云亦云的研究方法不但有悖法理,而且还不利产品或者服务的促销。
四、结语
通过对我国近10年来广告翻译研究论文的归类和分析,发现这些研究成果值得肯定,但是在这一领域还存在上述的问题以及有待改善和提高的方面。今后的研究者应从更新的视野和更高的视角来研究广告翻译,促进广告翻译这一领域的发展。笔者认为,研究者应该在增强学科独立意识的同时,更需要把广告翻译理论、批评和实践结合起来,加强三位一体的学科建设,使这一学科建立在语言学、营销学、社会学、美学、文化学等多学科的跨学科理论之上。
[参考文献]
[1]贾文波.应用翻译功能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2]刘芳.从关联理论看广告翻译[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1):34-38.
[3]刘杰辉.从功能角度论广告的翻译[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1):153-155.
[4]胡作友.从视界融合看跨文化交流中的广告翻译[J].学术界,2007(5):216-222.
[5]李国庆.从文化语境层面谈押头韵广告语篇的翻译策略[J].外语学刊,2008(11):128-130.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6-0108-02
在人类文化的交流活动中,翻译由来已久。在翻译实践中,相关人士对翻译活动进行了不断地思考、探索与研究。国内外翻译家以及翻译理论家对翻译理论的研究也是百家争鸣,各放异彩。其中,尤金·奈达和彼得·纽马克是西方著名的翻译理论家,他们可谓是西方翻译理论界的两位集大成者。尤金·奈达是美国当代著名的语言学家、翻译家;彼得·纽马克是英国当代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和翻译教育家,常年从事英德、英法互译的教学,对翻译理论颇有研究。他们在研究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发展自身理论,其精神也值得中国翻译理论界学习。本文将从不同维度对他们的翻译思想进行对比研究,通过两位翻译大师理论的概览和异同之处的分析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这两位翻译理论家及其翻译思想。
一、尤金·奈达翻译理论概述
众所周知的三个不同发展阶段构成了奈达的主要翻译思想,亦即描写语言学阶段、交际理论阶段以及社会符号学阶段。第二个阶段即交际理论阶段(从1959年到1969年)的研究成就,帮助确立奈达在整个西方翻译理论界的权威地位。1964年他出版了一本里程碑式的重要专著,即《翻译科学探索》(Towards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我们可以从五个方面来分析他的翻译思想:一是奈达指出,翻译既是一门艺术、又是一种技巧,还是一门科学。二是他认为翻译就是交际,因而在翻译研究中,还运用了通讯论和信息论。并指出翻译质量评判的标准,首先要看它的可读性,能否有助于读者和作者进行信息、情感等的交流。这是奈达翻译思想体系中最大的一个特点,也是其思想第二阶段的主要标志。三是奈达提出了动态对等的翻译观,这是他最广为人知的一种观点。动态翻译指的是翻译要在指导下翻译交际理论,即“从语义到语体,在接受语中用贴近原文的自然对等语再现源语信息”。之后的第三阶段,奈达以“功能对等”取代“动态对等”,从而使其含义更清楚。四是奈达指出翻译应该为读者服务。这是从社会语言学和语言的交际功能的角度来阐述翻译的功能。读者的反应是判断一本译作质量的衡量标准。五是说到翻译过程,奈达提出了分析、转语(即传译)、重组和检验的四步式理论。
二、彼得·纽马克翻译理论概览
纽马克提出了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语义翻译强调与原文贴近,而交际翻译则强调对读者的效果。奈达对此评述说:“语义翻译重在传达原文的语义内容,而交际翻译则注重读者的理解和反应。纽马克照顾到文本的广泛性差异,这使以上两种不同的翻译方法显得特别重要。”在这两种概念之间,纽马克提倡考虑文本的类型。他以内容与文体为依据将文本分为表达功能、信息功能和召唤功能三个类型。为了进一步对上述两种翻译概念进行阐述,他还提出“关联翻译法”的翻译新概念:原作或译语文本的语言越重要,翻译便越要紧贴原文。翻译的准确程度要从词汇、语法和文本三个角度来考虑。
三、尤金·奈达与彼得·纽马克翻译理论的比较研究
(一)尤金·奈达与彼得·纽马克翻译理论的共通之处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奈达与纽马克的翻译理论在很多方面都有相似之处,他们吸收前人理论精华,进行创新,并不断地发展完善各自的理论体系;其次,二者在理论基础、可译性以及读者反映等问题上都持有相似的态度。
1.创新精神
直译与意译是传统翻译理论研究关注的焦点,而奈达和纽马克的翻译理论却给人们提出了新的翻译方法,对翻译理论和方法作出了重大贡献。
2.理论基础
他二人的翻译理论都是建立在现代语言学基础之上的,主张用现代语言学来分析和解决翻译问题。奈达指出:“语言学的方法是最可靠的方法,因为它可以描述分析不同语言的各种信息间的关系。”纽马克则认为翻译理论“源于比较语言学,在语言学的范畴内,主要涉及语义学;所有语义学的问题都与翻译理论有关”(蒋天平,唐美莲,2003:53)。
3.翻译的可译性问题
二人都强调了翻译的可能性。奈达认为各种语言的表达功效是一致的,都能用来表达思想,传递感情等。纽马克则认为,尽管不同民族的语言文化习惯,思维和表达方式有所不同,但这并不妨碍翻译的可行性,尽管翻译有时需要加入解释,但这部分解释性的翻译仍然是翻译。同时两人都承认翻译的“可能性”,但又否认其“绝对性”。奈达认为,不管是语内交际也好,还是语际交际也好,两篇不同的话语都不可能无绝对的对等,鉴于此,译者只能追求“切近的自然对等”。纽马克也认为鉴于译出语和译入语有着各种差异,在很多方面都不能完全对等。所以翻译时只能根据文本的类型,尽量使译文与原文取得一致。
(二)尤金·奈达与彼得·纽马克翻译理论的不同之处
英国翻译理论家纽马克在《翻译问题探讨》一书中将文本分为三种类型,即将“严肃文学作品、官方文告、自传文学、私人书信”等归为“表达型文本”;将“自然科学、科技、工商经济”文书归为“信息型文本”;将“通告、说明书、公共宣传、通俗作品”等归为“呼唤型文本”,并提出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两种翻译方法。语义翻译是一种侧重源语的翻译方法,而交际翻译注重目标语,强调准确传达原文信息的同时,更注重其内容和形式为目标语读者所接受。纽马克认为,语义翻译适用于表达型文本,而交际翻译适用于信息型和呼唤型文本。
信息型文本的翻译应注重信息翻译、内容准确以及表达自然,根据交际翻译原则,可以采用增添、省略、词性转换、语义融合及拆分、调整句序、被动句和主动句互换等翻译策略达到以上要求。本文以《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译文的翻译为例,分别阐述着几种翻译方法的应用。
短语方面:
(1)增添
The period began with the juxtaposition of two different approaches to the role of tourism.
试译:这一时期开始于对旅游业作用的两种不同看法。
改译:这一时期,人们对旅游业的作用存在两种不同的看法。
评论:添加主语“人们”, 句子更符合汉语习惯。
(2)改变词性
Challenges have also come from open expressions of civil opinion through the internet, relating, for example, to social inequalities, nepotism and corruption.
试译:此外,挑战还来自互联网上有关于社会不公平,裙带关系及腐败等民意公开的表达。
改译:人们可以在互联网上就社会不公平,裙带关系及腐败等问题公开发表意见,这也是挑战的一种来源。
评论:将动词“come”翻译成名词“来源”;并将名词“expression”翻译成动词“表达”,读起来更加通顺。
(3)语义融合
Indeed by rearranging the surrounding weekends, people were actually able to take three one-week holidays, known as ‘Golden Weeks.
实际上,通过调休,人们可以享受三个七天的假期,又被称为“黄金周”。
评论:将“by rearranging the surrounding weekends”翻译成“调休”, 而非直译为“重新安排相邻的周末”,更简洁。
(4)语义拆分
Domestically this was a period in which China underwent remarkable changes…
试译:这是一个国内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
改译:在这一时期,中国国内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评论:将 “period” 单独译出,句子的语义更加清晰。
句子方面:
(1)调整结构
This significantly underestimates the true rate because it excludes workers laid off after Enterprise Reform, since they still receive a basic portion of their salary.
试译:这些数字明显低于真实的失业率,因为没有把企业改革后的下岗人数算进去,他们还拿着基本工资。
改译:由于企业改革后的下岗工人还拿着基本工资,他们没有被算进去,所以这些数字明显低于真实的失业率。
评论:原文包含三个意群:“这些数字明显低于真实的失业率”,“没有把企业改革后的下岗人数算进去”,“下岗工人还拿着基本工资”,将这三个意群的顺序重新排列,新的句子结构更加通顺。
(2)语态转换
This is reflected in CNTA's policy document ‘Tourism as New Growth Pole of the National Economy',which suggested…
试译:这反映在中国国家旅游局政策文件《旅游作为国家经济的新增长点》中,文章指出:……
改译:中国国家旅游局政策文件《旅游作为国家经济的新增长点》反映了这一观点,指出……
评论:将原来的被动句改为主动句,句子主语变得鲜明。
本篇论文通过分析文本功能翻译理论,论证了交际翻译是翻译信息型文本的有效方法。在翻译信息型文本时,有效的信息传递、准确的内容及通顺的表达是关键,因此可以采用增添、省略、词性转换、语义融合及拆分、调整句序、语态转换等翻译策略达到以上要求。
参考文献:
[1]陈刚.应用文体翻译:理论与实践.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2]冯庆华.翻译引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Abstract:BothNidaandNewmarkareoutstandingwesterntheoristinthefieldoftranslation.Theyhavemanydifferencesaswellassimilaritiesintermsofthenatureoftranslationand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formandcontent.Theirconstantefforttodeveloptheirtheoriesdeserveourrespect.
Keywords:translation;dynamicequivalence;semantictranslation;communicativetranslation;acorrelativeapproachtotranslation
尤金·奈达(EugeneA1Nida)和彼得·纽马克是西方译界颇具影响的两位翻译理论家,他们在翻译理论方面有诸多共通之处,同时又各具特色。
一、对翻译的认识
对翻译性质的认识,理论界的讨论由来已久。奈达和纽马克都对翻译是科学还是艺术的问题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
奈达对翻译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倾向于把翻译看作科学到把翻译看作艺术的转化过程。在奈达翻译理论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即交际理论阶段,他认为,翻译是科学,是对翻译过程的科学的描写。同时他也承认,对翻译的描写可在三个功能层次上进行:科学、技巧和艺术。在奈达逐渐向第三个阶段,即社会符号学和社会语言学阶段过渡的过程中,他越来越倾向于把翻译看作是艺术。他认为翻译归根到底是艺术,翻译家是天生的。同时,他把原来提出的“翻译是科学”改为“翻译研究是科学”。到了上世纪90年代,奈达又提出,翻译基本上是一种技艺。他认为:翻译既是艺术,也是科学,也是技艺。
纽马克对翻译的认识也经历了一定的变化。最初,他认为,翻译既是科学又是艺术,也是技巧。后来他又认为翻译部分是科学,部分是技巧,部分是艺术,部分是个人品位。他对翻译性质的阐释是基于对语言的二元划分。他把语言分为标准语言和非标准语言。说翻译是科学,因为标准语言通常只有一种正确译法,有规律可循,体现了翻译是科学的一面。如科技术语。非标准语言往往有许多正确译法,怎么挑选合适的译法要靠译者自身的眼光和能力,体现了翻译是艺术和品位的性质。但译文也必须得到科学的检验,以避免明显的内容和用词错误,同时要行文自然,符合语言环境要求。纽马克虽然认为翻译是科学,但他不承认翻译作为一门科学的存在。因为他认为目前的翻译理论缺乏统一全面的体系,根本不存在翻译的科学,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有。
二、理论核心
奈达和纽马克都是在各自翻译实践的基础上,为了解决自己实践中的实际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翻译理论。实践中要解决的问题不同,翻译理论也就各成一派。但毕竟每种实践都要有一定的规律存在,因此两位的理论又有着不可忽视的相似。
奈达提出了著名的“动态对等”。他对翻译所下的定义:所谓翻译,是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源语的信息,首先是意义,其次是文体。这一定义明确指出翻译的本质和任务是用译语再现源语信息,翻译的方法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同时这一定义也提出了翻译的四个标准:
<!--[if!supportLists]-->1<!--[endif]-->(1)传达信息;
<!--[if!supportLists]-->2<!--[endif]-->(2)传达原作的精神风貌;
<!--[if!supportLists]-->3<!--[endif]-->(3)语言顺畅自然,完全符合译语规范和惯例;
<!--[if!supportLists]-->4<!--[endif]-->(4)读者反应类似。
要达到这四个标准,内容和形式之间就会发生矛盾。奈达认为信息对等优于形式对应。他主张从译文接受者角度,而不是从译文形式角度来看待翻译,要实现动态对等。动态对等就是译文的接受者对译文的反应要基本等同于原文接受者对原文的反应。所以判断译文质量的标准最终基于三个方面:能使接受者正确理解原文信息;易于理解;形式适当,吸引接受者。
为了达到相似的反应,动态对等要求对译文进行相应的调整以满足不同接受者的要求。尽可能准确地再现原文的上下文意义。因此语义翻译较为客观,使译文与原文的形式更为接近,重在重现原作者的思想过程而不是意图,讲究准确性,倾向于超额翻译,重内容而轻效果。交际翻译指译作对译文读者产生的效果应尽量等同于原作对原文读者产生的效果。从定义可以看出这与奈达的动态对等如出一辙。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相比,较主观,讲究通顺简朴,合乎习惯,倾向于欠额翻译,重视效果。纽马克强调应把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看成一个整体,翻译中不可孤立地使用某种方法,二者在翻译中常常交替使用,以求达到最好的效果。
为了达到相似的反应,动态对等要求对译文进行相应的调整以满足不同接受者的要求。对于对源语信息一无所知的读者,面对晦涩难懂的翻译腔,就如同看天书一般。所以要完成翻译的任务,即再现并传递信息,奈达的翻译理论是其在翻译《圣经》过程中总结而来,,那么要有效地检验译文质量,就必须看原文与译文接受者的反应是否一致。因此奈达的翻译理论对其翻译实践来说是非常行之有效的。
纽马克的翻译理论核心是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这一理论是在翻译界长期围绕着直译和意译争论不休的
奈达和纽马克相比较,奈达的翻译理论过于集中在解决译文的可懂性和交际性问题上,从而限制了自己的适用范围。在翻译《圣经》以及类似的以信息或呼唤功能为主的原作时,强调译文的可懂性是很有道理的。但如果用于文学翻译,则势必导致语言的简单化,形式上的非文学化,失去文学应有的魅力。而纽马克在阐述具体使用哪种翻译方法时指出,要视不同的文本类型来定。他把文本分为表达功能、信息功能和呼唤功能。以表达功能为主的文本中,如文学作品、私人信件等,其核心是表情达意,语言形式和内容同等重要,应主要采用语义翻译;以信息功能为主的文本,如教科书、学术论文等,其核心是语言之外的现实世界,应采用交际法;以呼唤功能为主的文本,如通知、广告等,其核心是号召读者去行动,去思考,应采用交际法。因此不难看出,纽马克的翻译理论适用范围更广。
三、不断发展的理论
奈达和纽马克是名副其实的理论大家。在自身的翻译实践和理论界的评论中,他们不断地改进和完善着自己的理论。
奈达在最初阐释动态对等时,突出了“内容为主,形式为次”的思想。这引起了人们的误解,认为翻译只是翻译内容,不必顾及语言表达形式。因此各种各样的自由译都被冠以动态对等。为此,他在《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论圣经翻译中的功能对等》一书中,把“动态对等”改为“功能对等”。在功能对等中,奈达对“信息”作了进一步的界定,声明信息不仅包括思想内容,还包括语言形式。形式也表达意义;改变形式也就改变了意义。功能对等的翻译不仅是信息内容的对等,而且尽可能地要求形式对等。
在《语际交际的社会语言学》一书中,奈达对“功能对等”做了进一步的阐述。提出了“最高层次的对等”和“最低层次的对等”。简单地说,最高层次对等指译文达到高度的对等,使译语读者和源语读者在欣赏和理解时所作出的反应基本上一致。这几乎是达不到的。最低层次的对等指译文达到充分的对等,使译语
读者能理解和欣赏源语读者对原文的理解和欣赏。在这两个对等层次之间可以有各种不同层次的对等。允许对等有一定范围,就能比较现实地处理不同类型文本之间的差异,扩大了功能对等的适用范围。
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基本思想囿于传统的二分法,两种称呼不太理想,容易招致人们的误解和批评。因此纽马克在此基础上提出“关联翻译法”。他认为过去翻译研究的主题一直是文本类型学、语言学习、篇章语言学等。翻译并不永远只考虑到文本、话语以及作者和读者、源语和译语等二元论范畴,不能完全根据文本来确定翻译法。翻译活动最终还是要落实到词、句的处理上。“关联翻译法”的定义是原作或译语文本的语言越重要,就越要紧贴原文翻译。他对“重要”的界定是语言表示出特别有价值,特别有意义,特别必须或永恒的事物。无论是对意义的取舍还是采用适当的翻译方法,都要以“重要”为标准。紧贴翻译就是最贴近字字对译的翻译。它要保持词的外延和内涵。不但要保留原词、词语的意义,还要保留其用法。贴切是和准确、对等联系在一起的,紧帖的程度因上下文而异。
为做到紧贴翻译,纽马克提出了七种方法:成分分析法、调整译法、描写对等、功能对等、文化对等、同义和释义。贴切程度最高的是成分分析法,贴切程度最低的是释义法。紧贴是相对的,紧贴与不紧贴没有明确的分界线。纽马克的“关联翻译法”缩小了意译派同直译派的分歧。同时消除了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之使自己的译文更接近对方,间界限分明的区分,这样形成的译文就是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所产生的译文。
四、结语
奈达和纽马克的翻译理论都来自实践和他们的潜心研究。作为西方翻译理论的代表,他们的理论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系统性。他们对理论研究执着并敢于自我否定的精神值得中国的翻译理论界学习。我们应该把时间用在不断发现新的问题上,而不是围绕一个老问题进行无休止的争论。在学习西方翻译理论的同时,我们应不断开拓创新,创立有中国特色的翻译理论
[参考文献]
[1]Nida,EugeneA.Language,cultureand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1993.
[2]郭建中,当代美国翻译理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3]蒋天平,唐美莲.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奈达和纽马克翻译理论的相通性[J].河北理工学院学报,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