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就业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24 15:07:02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毕业生就业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毕业生就业论文

篇(1)

高校毕业生是社会人力资源中极为宝贵的一部分,也是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最珍贵的人力资本,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实现充分就业,才能把蕴藏在毕业生中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先进生产力,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不断向前推进。党和国家也十分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理在200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曾两次专门提到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问题,他要求“要认真做好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如此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这在历次《政府工作报告》中还是第一次。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已经明确了高校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通过“双向选择”的方式落实就业。劳动力市场是配置劳动力并且协调就业决策的市场,在劳动力市场中,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是一个独立而有很大特殊性的市场,其特点在于人员素质较高,市场范围更大。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全国各类普通高校招生人数增长迅速,招生人数的增加必然造成毕业生人数增多。

199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共101万人,2003年达到212万人,短短4年时间里面增加了110%,就业压力也随之增大。由于各级高校毕业生就业部门加强了对高校扩招后首批毕业生就业的指导与服务,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也有了明显增长,2003年的就业率为83%,比2002年增加60万人。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向大众化发展,毕业生人数仍将继续增加,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为280万人,2005年达338万人。按照目前的初次就业率计算当年不能就业的毕业生数,2004年为76万人,2005年将超过90万人。无论从资源合理配置的角度还是从社会稳定的角度出发,高校毕业生就业部门都必须对毕业生就业市场进行认真研究,通过完善和提高就业指导和服务水平,加强就业市场管理能力,努力构建高效、有序、和谐的毕业生就业市场,促进就业率不断提高。

一、加强和改进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提高就业市场效率

经济学认为,由于资源的稀缺性(scarcity),就社会而言,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如何最好地利用有限的资源。因此,我们首先要考虑效率(efficiency)这个关键的概念,考虑如何最有效地使用资源以满足社会需要。

1.1就业市场中的效率。在我国目前高等教育刚刚实现大众化、全社会大专以上文化水平人口比例仅3.6%的状况下,高校毕业生作为一种高质量的人力资源来说还是极为稀缺的。正是由于毕业生资源的这种稀缺性,我们必须考虑就业市场中的效率。假设一个用人单位需要满足特定要求的毕业生,满足需要的毕业生的就业期望与该用人单位条件一致,并且双方达成了就业协议,这种交易是双方互惠的,如果就业市场能够促进这样的交易形成,我们就认为产生了经济意义上的帕累托(pareto)效率,即有效率的状态。

但是,正如我们所观察到的,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中,目前并不是充分有效率的。一方面有许多用人单位找不到合适的毕业生,另一方面毕业生就业压力巨大,不少毕业生毕业后就不了业。即所谓的“有的地方没人去”、“有的人没地方去”的现象并存。出现这种现象,说明毕业生就业市场未实现效率。

1.2影响就业市场效率的原因。市场无效率,经济学中概括为市场失灵(marketfail-ure),也称市场失效。出现市场失灵,既有就业市场外部的原因,也有就业市场自身的原因。

1.2.1就业市场外部原因造成的就业市场失灵。

首先,我们进行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的时间还短,就业市场还有许多发育不完善的地方。虽然就业制度改革早在上世纪9O年代就开始进行“双向选择”的市场改革,但是至今在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的某些方面仍残留有计划经济的痕迹,就业市场的发育还不发达。如有些高校对毕业生到某些地区就业仍有计划指标限制,某些地区接收毕业生也需要进人指标等。再如目前人事管理、户籍制度等仍有较强的计划体制色彩,使部分非国有经济成分用人单位接收毕业生受到限制。

其次,某些就业市场外部的原因可能会造成市场失灵,如高校培养方向、专业设置等滞后于社会的发展,导致毕业生不能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因而造成就业市场失灵。

高等学校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力资源的主要阵地,社会和市场发展的需要,应该成为高校教育工作的导向。目前不少高校的专业设置调整滞后,致使毕业生的专业结构与市场需求出现矛盾。一些高校的专业及课程设置没有能够以市场为导向进行调整和规划,办学盲目性大,专业趋同现象严重,有些高校沿袭传统的教学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动手能力差,或者知识面过窄等等,不能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无视社会需要,盲目培养,就会导致高校的“产品”——毕业生不适应用人单位需要,在就业市场上缺乏需求,造成资源浪费。高等学校应切实改变原来独立于社会和市场的状况,树立新的质量观,以市场为导向,以人才质量为标准,培养服务社会各级各类需要的多种人才。在培养中应充分重视市场需求,建立科学的评价、分析和预测体系,收集就业市场信息,把握社会实时经济走势和就业市场的变化情况,按照社会发展方向和用人单位的需要设置专业,进行培养。

总的来说,由毕业生就业市场外部原因造成的市场失灵,需要高校和社会共同配合,加强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建设和发展,转变人才的培养观念和培养方法,进行配套制度改革等等,这方面的讨论和文献也比较多。从毕业生就业管理部门来说,加强就业指导和服务,需要更多地关注由就业市场自身某些特性所造成的就业市场失灵。

1.2.2就业市场自身特性所造成的就业市场失灵。

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作用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然而,市场有效率是有一定条件的,有效市场的假定包含了充分信息、足够竞争、及时的调整和适度的交易成本等必要条件,一旦这些条件不能满足,市场就可能会出现失灵的现象。

维持市场效率的前提之一是交易双方都拥有完全的信息,市场信号可以无代价地传递。具体到就业市场中来说就是要求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双方的供需信息都比较充分,在这个平台上,才能通过二者之间的“双向选择”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现实的市场往往是在不完全信息的条件下运作的,毕业生就业市场还具有范围大、时间跨度长等等复杂性,实现充分信息更加困难。一方面是用人单位找不到合适的毕业生,另一方面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就业机会,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就是信息的不充分。

市场之所以成为配置资源的有效途径,主要是由于市场竞争的存在,只有通过竞争才能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并通过竞争使供求变量及时有效地得到调整。许多毕业生的竞争意识不强、择业期望值不能及时调整等,影响了就业市场的效率,也影响了自身顺利就业。

市场中的交易成本主要包括搜索成本、讨价还价成本和执行成本。在毕业生就业市场中,搜索成本即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为搜索适合自己就业的岗位和人员所付出的成本,如制作和发送《就业推荐表》、就业需求信息、参加招聘会以及为此放弃的机会成本等等的时间和经济上的付出都属于搜索成本;讨价还价成本即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就工作待遇、发展机会等等进行谈判所付出的成本,如面试等;执行成本则包括双方签约以及违约后的处理等等时间和经济上的投入。为了找一个称心的工作,毕业生在交易成本上投入的代价非常可观。如每年都有不少毕业生制作数十份精美的推荐表四处散发,有的还拍摄写真照片提供给用人单位;不少高校毕业班的学生在校时间很少,到处参加招聘会,甚至全国各地奔走等等。时间和经济上的投入都非常高,不仅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毕业生就业。

1.3加强就业指导和服务,努力消除市场自身特点造成的无效率。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部门来说,在培育就业市场的同时,要下功夫对毕业生就业市场的这些自身特点进行研究,加强和改进就业指导和服务,努力克服市场失灵。

1.3.1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进一步提高就业指导和服务水平。

毕业生是国家和社会的宝贵的人力资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力量,毕业生不能充分就业,不仅会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也会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因此,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部门应当充分认识到做好就业工作的重要性,增强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自觉性和责任感,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考虑一切工作都要从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实际需要出发,从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要求出发,认真研究就业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挖掘自身潜力,切实提高就业指导和服务水平。

1.3.2重视和加强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就业市场信息化。

充分信息可以降低市场成本,提高效率,实现节省资源和提高效益的目标,当前毕业生就业市场中信息的缺失和不充分是影响用人单位选材和毕业生就业的突出问题,信息的不对称还是造成就业市场中欺骗、违约等失德行为出现的主要原因。因此,加强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信息化建设是当务之急。要围绕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立体化的毕业生就业市场信息服务体系,互相联系,互相补充,促进就业市场中的充分信息。要更新观念,大力推进毕业生就业无形市场建设。在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建设上,以信息化为手段,以资源共享为目的,建立毕业生就业大市场,改变原来进入不同就业市场之间成本高,信息搜寻层级多、交易环节繁杂的局面。如利用计算机网络等先进技术,采取分步实施的办法,分别将目前同地、同类的毕业生就业市场逐渐合并,形成区域性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在适当的时候建成全国性的统一的毕业生就业大市场。有效地改变以前多级、多类就业市场共存的局面,降低信息搜寻成本,提高信息使用效率。

1.3.3重视和加强毕业生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期望值,掌握一定的择业技巧。

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部门作为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环节,应当充分重视和加强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力开展毕业生教育,引导毕业生正确分析就业形势,恰当评价自身,树立合理的择业期望值。毕业生就业部门还要通过毕业生教育工作,帮助毕业生掌握一定的择业技巧,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要突破旧的就业观念的束缚,培养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思想观念,在社会环境上建立促进毕业生创业的制度,为毕业生创业创造条件,提供制度保证、政策优惠和信息咨询服务,力求尽快完善人才创业制度,使创业机制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二、完善就业市场管理,创造有序的市场环境.

毕业生就业管理部门除了要做好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以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加强和完善就业市场的管理,营造一个公正、有序的就业市场环境。

2.1加强就业市场的管理是维持公平就业秩序的需要。

虽然就业市场具有多种优势,但是市场并不是万能的,尤其是在不发达的市场中。目前毕业生就业市场中还存在着一些秩序混乱、缺乏监督的情况,不利于就业市场充分发挥资源配置作用,就业市场中的失德(moralhazard)现象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表现。本文就以失德现象为例,来分析和研究维持公平就业秩序的措施方法。

失德(moralhazard),也称败德,或道德风险。本文所讨论的失德现象,是指市场主体——毕业生或者用人单位在就业市场中为了实现自身利益,采取种种方式,不诚实地表现自己的真实情况,或者不讲信用等。比如毕业生在向用人单位自荐时提供虚假成绩、伪造证书,签约后不履行协议;又比如用人单位在招聘毕业生时,不真实地向学生介绍本单位的基本情况以及待遇、发展前景等,夸大其词,或者隐瞒不提,也有的单位不履行协议。不以诚信原则进入就业市场的现象不是个别现象,据了解,在就业市场中,只讲成绩的情况比较普遍,弄虚作假的情况也经常发生,有时甚至形成一种“造假”的风气。这些情况的出现,扰乱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正常秩序,严重时会导致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互相不信任,使市场职能扭曲,不利于毕业生顺利择业和用人单位顺利选材,直接影响毕业生就业。为了使就业市场维持正常、公平的就业秩序,各级毕业生就业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市场的调控和管理力度,出台相关管理办法和规定,为毕业生就业市场提供统一规范的市场秩序。

2.2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就业市场管理。

为了有效地解决就业市场中失德问题,我们采用博弈论的方法,对失德现象进行分析。

2.2.1失德现象出现的原因。我们首先从一个简单的模型人手,来考虑毕业生的情况。假定在毕业生就业市场中,用人单位只录取素质高的毕业生。有毕业生A和B,基本情况相同,属于中等情况,即在择业中不占很大优势。面对用人单位,他们都有两个选择:欺骗或者诚实(在这里,诚实是指实事求是地反映个人情况;欺骗是指弄虚作假,伪装成高素质学生)。A如果选择欺骗,B选择诚实,A会被单位录取B不会,因为从表面来看A的素质优于B;反之若B选择欺骗,A选择诚实,B会被单位录取A不会;如果两人都选择诚实,都不会被录取;都选择欺骗,都被录取。假定录取给毕业生带来的效用是3,不录取是0。这种情况下A和B的博弈矩阵如图一,括号中第一个数字表示A的效用,第二个数字表示B的效用。这是一个完全信息静态博弈,(3,3)是一个纳什均衡。因为不论A选择欺骗还是诚实,B最好的办法是选择欺骗,因为效用3大于效用0,即录取比不录取好,同样,不论B如何选择,A最好的办法也是选择欺骗。所以,结果是A、B都选择欺骗,没有人选择诚实。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毕业生选择欺骗不是个别现象,因为欺骗是这种情况下的理性选择。类似的,将毕业生A和B换成用人单位A和B可以得到用人单位的最佳选择:假定市场是完全静态信,毕业生完全相信用人单位,那么用人单位选择欺骗可以吸引到素质更高的毕业生。

2.2.2失德现象的危害。为了说明失德现象的危害,我们再构造一个博弈矩阵(见图二),A和B进行博弈。A选择是否相信B,B选择是否守信。假设A信任的价值是l,若A相信B,则B再选择是否守信,若守信,可以创造出l的价值,双方平分,各得到0.5,若B不守信,A的信任损失,A得到一l,B得到l。若A不相信B,双方都得到收益0。用博弈论的语言来说,就是A的策略空间是(相信,不相信),B的策略空间是(守信,不守信),若A相信,B守信,双方的支付为(0.5,0.5);若A相信,B不守信,双方的支付是(一l,1);若A不相信,双方的支付均为(0,0)。我们可以分析得知双方的最好选择:当A信任B时,由于l大于0.5,B的最优选择是不守信,但是A预见到B会不守信,于是A的最优选择是不相信,所以这个矩阵的纳什均衡是(不相信,不守信)。我们假设图中A是用人单位,B是毕业生(A、B位置互换的情况类似),于是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毕业生出于自身的考虑理性选择了不守信,用人单位预见到这种情况,会不再相信毕业生,可能导致的后果是不录用毕业生,或者在录用以前对毕业生进行相对严格的考察,如对毕业生进行考试、查看毕业生档案材料等等,都是由这样的原因所导致的。

2.2.3失德现象的消除。加强对毕业生就业的管理,通过一定的制度设计可以解决失德现象,我们再用博弈矩阵来说明。如果B承诺守信,并且这种承诺是可以强制执行的,情况就会有变化,如图三,A相信,B守信时的情况不变;如果A选择了相信,B违约,那么A得到损失补偿费,假设补偿费为A相信,B守信时的水平即0.5,这样无论B怎样行动,A若相信B都可以得到回报,若不相信B则不会得到回报,因此A会选择相信。再来看B的情况,在A相信B时,B若守信,可得到0.的回报,若违约,必须支付赔偿金,B得到一0.5单位,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守信是B最佳的选择。

在就业市场中,用人单位或者毕业生为了使对方相信自己,往往会做出一些承诺,如对自己陈述诚实性、履约可靠性的保证等等,就是博弈开始以前的承诺。为了使承诺更可置信,毕业生就业管理部门还可以设计一些制度措施,如给毕业生只发放一份就业协议书,签订以后无法再跟其他单位签约签订协议后一旦发现违约,违约方应当支付违约金等,这样的规定就是根据以上原理,为了保证就业市场的公平、正常的秩序而制定的。

2.3有序就业市场环境的重要作用。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如果毕业生就业管理部门放弃了对就业市场的管理,没有担负起维持就业市场公平秩序的职责,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就会缺乏信任,其必然结果就是交易活动减少和交易数量的下降,宏观来看就是就业率的降低,这无疑会导致就业市场失灵的情况出现,不利于毕业生就业和人才资源的配置与利用。

另一方面,如果毕业生就业管理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制定相关的就业政策和制度,使就业市场秩序正常而公平,市场主体双方会增加信任,从而促进交易活动的繁荣和交易数量的增加,合作数量的增加必然会增加总的产出,宏观上看就是毕业生就业率的提高,人才资源实现合理配置与利用。

三、加强就业指导、服务与管理工作,构建和谐高效的就业市场

3.1有序的市场环境是提高市场效率的重要保证。我们在加强和改进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时,应当首先以提高就业市场效率为导向,但是要防止一个倾向,即在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较大,就业市场呈现买方市场特征的情况下,片面追求就业率的提高,放松对就业市场的管理,只要学生能够找到单位,无论他是通过弄虚作假,还是一再违约都放任不理的倾向,这样做的必然结果,是学校和毕业生声誉的败坏甚至彻底损失,就业市场陷入无序状态,毕业生会发现在就业市场上择业越来越困难。因此,加强和改进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要兼顾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一方面加强指导和服务,一方面加强管理,努力提高就业市场效率,同时着力营造公平、有序的就业秩序,使毕业生的择业空间越来越开阔。

3.2加强管理要遵循效率原则。管理需要严格的制度,但是在加强就业管理时不能一味追求严格,过分苛刻反而会破坏就业市场的正常秩序。工作中,制定和执行相关政策时应该贯彻效率优先的原则。如当签约后违约的情况出现时,需要有相应的政策加以规范和约束。从合同法的原则来看,一般的赔偿方式有预期损失赔偿和强制履约,处理思路有两种,一种通过经济赔偿来处理,一种是强制协议执行。由于人力资源的价值是很难衡量的,毕业生到了用人单位到底可能创造多少价值,很难计算,用人单位对于毕业生个人发展的价值也是难以衡量,所以预期损失赔偿在这里总有不完全的地方,最公正的处理应当是强制履约,即不同意双方违约。但是实际上在就业市场中违约现象并没有这样处理,原因就在于要考虑效率优先的原则。一般来说,毕业生或者用人单位违约的原因是找到了更好的选择,毕业生违约可能是找到了更好的用人单位,以后的发展更大,创造的价值可能更多;用人单位违约可能是因为找到了更适合的毕业生,创造的价值更大。与强制履约的结果相比较,会增加社会总的产出。同样的例子,对于违约之后的赔偿问题,如果签约双方没有特殊的约定,一般会以一个特定的数额进行处理,即违约方向其他方交纳一定数额的违约金,而不去详细计算违约受害人的预期损失、机会成本和信任损失,原因也在于这样无法衡量,计算成本较高,考虑效率原则,采取定额赔偿的方式进行。

篇(2)

二、硕士毕业生就业对策分析

鉴于硕士毕业生在就业市场的“弱偏好”地位,硕士研究生需要不断完善自己,使其从“弱偏好”地位变为“严格偏好”地位。此外,高等院校作为硕士毕业生培养单位对其就业市场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高校应该做好“质”的培养和就业指导两个方面的工作,具体对策如下。

篇(3)

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体系逐步发展完善的前提下,就业市场中校园市场的步伐也随之扩大,各类高校毕业生就业实习基地的建设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就业实习基地数量逐步增加,而各高校为本校毕业生就业而建立的各种就业实习基地更为广泛。这些相关毕业生就业实习基地的建立,不仅提高了相应毕业生的职业技能和经验,也是为毕业生更好的就业提供了保障。

(二)公益市场

公益市场一般指的是面向高校毕业生的公益性就业市场,政府部门通过主办这种就业市场为高校毕业生和就业单位提供更多的就业、择业的机会,同时也能更好的落实国家和政府颁布的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相关政策。公益市场能够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完善的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公益市场一般分为省级毕业生就业管理部门主办的相关就业市场和其他省市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主办的就业市场。另外,教育部、人事部门等相关部委也会参与公益市场的主办工作。

(三)社会市场

社会市场是指通过包含省市县的劳动力市场和人才市场等在内的社会人才服务、中介机构,它们建立了面向全社会的各种类型人才就业需求的非公益性就业市场。不仅如此,社会市场还包含其他形式的就业,通过其他途径,例如公务员和教师等的考核,进入军队,毕业生自发寻找就业,通过电视报纸等媒体的就业招聘信息实现就业都属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社会市场。社会市场的就业途径形式多样化,也有其相应优势,在如今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体系中也有着重要的地位。校园、公益和社会市场都属于有形市场,而现在网络市场是一种新的逐步发展开来的毕业生就业无形市场,这也是无形市场的主要模式。当前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网络信息技术更是迅速增长,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络市场随着科技水平的提升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不仅如此,网络市场对于毕业生就业而言是其他就业市场的依托,而且其他就业市场形式也离不开网络市场的相关内容。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模式主要特点

(一)校园市场具有主体性、针对性和高效性,同时也要注意到校园就业市场的局限性

对于毕业生而言,校园市场是其就业的主要平台,通过校园市场,无论是毕业生的就业还是用人单位的人才选拔,校园市场都能够提供更好的服务,是高校毕业生就业最为集中直接的途径。同时,校园市场是高校自身主办的,它的就业招聘和双选活动能够针对本校毕业生的相关就业方向,在毕业生的就业市场中更有效率,在毕业生的就业中有着重要地位。此外,对于用人单位而言,通过校园市场招聘人才,能根据自己的实际岗位需要等来决定招聘内容,对于招聘更为方便高效,节省了招聘所需。而毕业生的就业应聘也会方便直接,也能节省其就业成本,校园市场对于双方而言都是高效的。当然,毕业生就业的校园市场也有它的局限性,校园市场的就业局限于本校的市场范围,对于专业性太强的高校来说,因为它的就业招聘和信息等都是在本校的的主要专业之间开展活动,不利于毕业生多方向就业和开阔毕业生就业范围。而且因为高校和企业单位之间会有合作,很多时候毕业生的就业集中在这些固定在该校开展就业招聘和双选活动的企业,对于毕业生的就业范围而言,也是一种限制。

(二)公益市场

1.政府支持。

国务院越来越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每年都会专门召开会议和发出文件帮助解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地方政府也制定了鼓励大学生创业和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一系列政策。由于国家就业政策的支持,各省、市(县)级毕业生就业市场提供一个有效的平台,省、市(县)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共同合作提供了大范围、高层次的就业服务帮助毕业生寻找工作。

2.示范指导。

政府行政职能部门要充分发挥的公益性、示范性作用,除了提供就业服务给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外,还应在宏观上示范、指导校园市场、网络市场及社会市场的人才招聘工作。

(三)社会市场

1.范围广泛,持续性强。

社会市场是高校毕业生参与众多的重要市场模式,这种市场的特点是广泛的就业范围、就业形式多样,持续时间长。

2.面向社会,竞争激烈。

各省、市级劳动力市场、人才市场、社会人才服务等机构在毕业生就业高峰期及之后提供了非常广阔的选择空间给高校毕业生,不过这些市场都是面向全社会开放,使高校毕业生面对激烈的社会人才竞争环境,而且大部分用人单位招人时要求应聘人具有相关工作经验,也不利于高校毕业生寻找工作。3.适应市场,长期辅助。由于社会市场有较强的适应性和灵活多变的形式,所以能够满足社会多变的需求,并将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情况及时反映出来,从旁协助其余就业市场,引导毕业生认识自己的就业方向,采取正确的态度面对社会竞争环境。

(四)网络市场

1.及时便捷、覆盖面广。

现在越来越多的组织、单位、机构和个人认可和通过网上招聘、网上求职等网络服务寻求人才和工作,目前网络招聘会、网上考核、远程面试等方面的发展情况良好,网络市场的特点是效率和质量都较高。

2.存在安全隐患。

虽然网络市场的效率较高,但也存在信息安全和真实性等隐患,要加强安全保密及资质认定工作,将审核标准规范化和统一化。通过这些方式才能既保护供求双方利益不被侵犯的同时创造出信息共享、互惠互利、安全可靠的网络就业环境。

三、努力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运行机制的构建与发展

(一)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建立供求平衡机制

政府应结合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充分利用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功能,营造自组有序的高校毕业生供求关系。虽然毕业生的供需也受到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某种调控作用影响,但存在自发性和盲目性,甚至发生一些不好的情况。决不能任由高校毕业生市场的供求关系自行调节和发展,政府必须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宏观调控。首先是信息调控。这种方式主要通过市场信息服务实现对人才资源的宏观调控。由于国内各行业间人才资源分布情况严重失衡,为了充分利用毕业生资源,必须将目前行业间的相互封闭情况加以改变,分享人才信息,所以我国一定要尽早建立全国性的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络,向社会各界定期公布人才供求信息,使毕业生就业市场效率提高。然后是行政调控。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以一定的行政手段进行调控,避免了市场存在的盲目性以及局限性,适当控制毕业生的流量流向和流速,使其供求达到动态平衡,构建合理的结构,并进行中长期人才规划,以人才预测的结果为基础对学校、专业门类、层次结构、招生规模进行安排,将社会总供求比例控制在一个合理的水平。

(二)尊重知识与人,建立合理的价格机制

由于毕业生就业市场价格体系没有统一的模型,因而问题就被复杂化了,所以教育成本,直接经济效益,当地工资水平,间接经济效益等等因素都要纳入考虑的范围内,然后对基本价格进行估算,以此为基础,再因实际情况调整。

(三)建立公平的竞争机制之下的规范市场

社会主义将社会主义竞争的特点规定为自觉地运用价值规律和供求规律,开展文明合理的竞争,促使社会生产力和谐发展。有关部门要做的就是建立健全毕业生就业市场运行规则。拟定实施《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条例》,并以此来规范就业市场,将毕业生就业市场管理办法进行全国统一规定。加强监管毕业生就业市场,避免不正当竞争以及欺诈行为的出现,维护市场秩序,维持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健康。

(四)鼓励先进

建立以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并行的激励机制,保护个人利益。首先参与激励,就是如同浪花与大海一样将个人并入到组织当中,与组织融为一体,以组织的利益为目标,作为一个主人翁为组织的事业奉献自己。此机制能够激发个人的责任感与危机感,使工作效率和个体意志得到提升,自我价值随之得到升华。其次是工作激励,促使人们以增加工作量的形式把生命投入到为人民服务当中去。最后是环境激励,即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之中逐渐改变生存环境进而优化环境。

篇(4)

新媒体时代信息的制造、传播与接受方式与传统媒体方式相比发生了较大变化,信息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的主动与被动的关系被打破而呈现广泛的、自由的即时交流与互动的状态。对于高校毕业生而言,大多数已经不再是被动的、单向的信息接受者,他们与高校就业相关部门处于平等的信息获取、信息分享、信息交流的地位,对相关就业信息的传播速度、信息质量都有了更高的要求。

2.高度的自主性和参与性。

新媒体时代信息边界的消解,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权威机构对于信息的垄断,信息消费者同时也成为信息的生产者,个体通过参与信息的传播,同时也能对信息进行二次加工甚至多次加工,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个信息源。高校毕业生享受到新媒体带来的自主参与和自由讨论的乐趣,他们对直接参与就业信息的生产、传播和就业相关服务活动有了更为迫切的期待。

3.信息内容的海量繁杂。

由于新媒体时代信息的传播速度快,信息密集度高,信息内容也就变得海量繁杂。信息内容的海量提供了更多的信息选择性,但其繁杂与良莠不齐又导致高校毕业生在信息接收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而无法甄选出高质量的有效信息,甚至会因一些不良不实信息的误导而在求职择业过程中遭受损失。

4.多媒体与超文本的使用。

新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多种传播形式的“兼容并包”,信息传播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文字与图片相结合的方式,声音、视频、动画、超链接、长微博等多种传播手段渗透到信息传播过程中,使得新媒体信息的传播变得更为立体和丰富。多媒体和超文本的使用,满足了高校毕业生对于信息多样化的要求。高校就业信息、就业指导相关活动要具有吸引力和关注度,必须以高校毕业生的关注点为出发点,采用多种传播方式,最大程度丰富传播内容。

二、农业院校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大学生就业困难已经成为全社会普遍关心和关注的问题,农业院校大学生与综合型大学、工科院校等其他类型院校相比较,在就业方面除了普遍面临的国际国内就业形势严峻外,也存在一些自身的突出问题和困难。

1.毕业生就业市场信息不对称。

毕业生就业市场信息不对称是造成农业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毕业生就业市场信息不对称主要表现为学校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以及用人单位与学校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学校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主要是由于学生在报考学校与专业时,未结合自身情况对学校与专业的特点及发展进行客观评估,以至于学生进校后存在不能适应专业学习的风险,学校就业相关部门又不可能掌握众多学生的详细信息而有的放矢地开展就业相关指导,导致学生毕业时就业能力相对较低而无法适应就业市场要求。农业院校大多数都是涉农专业,许多学生由于报考前缺乏对相关专业的了解,进校后缺乏学习兴趣并且没有及时做出适合自己的明确的职业规划,毕业时对涉农工作岗位又不感兴趣,最终处于“毕业即失业”的尴尬境地。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是指由于缺乏比较畅通的信息渠道,毕业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或因无法及时获得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和对用人单位缺乏了解而错过一些好的求职机会,或因求职经验相对较少而上当受骗,而用人单位则在招聘过程中无法全面掌握毕业生各方面的信息,从而造成双方在进行双向选择时发生错位。农业院校毕业生在基层就业方面享有优势,但由于普遍对基层缺乏全面了解,在择业过程中对基层的涉农岗位抱有成见,以致于最终与一些适合自我发展的岗位擦肩而过。用人单位与学校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是指用人单位与学校之间由于缺乏充分沟通的渠道,导致用人单位对高校具体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培养特色等缺乏了解,而学校又不能及时地依照用人单位的需求和就业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设置,以至于学校培养出的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不断变化的要求无法对接,造成的结果是,一方面毕业生无法找到合适工作,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却无人才可用。

2.毕业生就业结构矛盾突出。

国家对“三农”的重视以及我国农业产业规划的调整,虽然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现代农业企业的发展以及现代农业新型人才的需求增长,但近几年来,农业院校毕业生的市场需求已开始呈现饱和并收缩的趋势。由于农业院校大部分专业都是涉农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市场基本上都局限于与“农”相关的企事业单位,且这些单位大多都位于经济相对欠发达、条件相对艰苦偏远的农村和基层,而许多毕业生就业期望相对较高,普遍认为经济发达地区工资水平高、个人发展机会多、生活环境和制度环境好,即便不能找到与专业相关的工作也不愿意到经济欠发达地区工作,导致一方面毕业生不能适得其所、学有所用,另一方面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和基层的许多就业岗位长期存在空缺,毕业生就业结构矛盾突出。

3.非农专业就业难。

农业院校中非农专业的毕业生与其他院校同专业的毕业生相比,在就业上具有明显的劣势。这些劣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就业信息的获取和校园招聘机会明显减少。由于学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缺乏长期有效的沟通,一些用人单位主观认为农业院校都是农科专业,在校园招聘及相关招聘信息时直接过滤掉农业院校;二是用人单位对农业院校非农专业存在偏见。许多用人单位在进行人才选拔时,会不自觉地出现“人才高消费现象”,也即招聘时不客观地对学生能力进行评价,而片面要求学校学历,以致于农业院校非农专业学生就业受到阻碍;三是农业院校非农专业学生的就业主动性相对较低。由于就业信息和就业机会相对较少,农业院校非农专业学生容易在求职过程中因受挫而丧失信心,自怨自艾,就业主动性、积极性不强。

4.农科专业女大学生就业难。

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由于一些用人单位在选择毕业生时存在“性别歧视”,有的甚至明确提出不要女大学生,女大学生就业相比男生而言,面临着更大的困难。对于农业院校农科专业的女大学生而言,就业方面面临的不利因素更为明显。一是涉农岗位大多位于基层或比较偏远的地区,许多用人单位担心女大学生不能吃苦,无法长期安心工作,并且在就业后面临结婚、生育等实际问题,会对工作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在招聘时就刻意设置门槛,限制或拒绝女大学生的求职机会;二是一部分女大学生主观上依赖心理严重,缺乏求职择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心理适应能力差,情感较脆弱,在就业压力面前不能客观评价自我,及时调整自我心态,不仅影响其顺利就业,也影响到其身心健康发展。

三、利用新媒体促进农业院校就业工作

新媒体技术强大的传播效力和及时的互动沟通便利,使高校毕业生接受信息和传递信息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也使得农业院校的毕业生就业工作必须由“平面化”向“立体化”转变,“传输式”向“引导式”转变,针对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充分利用网络、QQ、飞信、微博、微信等方式开展就业相关服务工作。

1.加强高校就业信息平台建设,畅通就业渠道。

高校就业信息平台是高校连接企业与毕业生的基本通道。加强高校就业信息平台建设,要从企业和毕业生的实际需要出发,一是要丰富和完善高校就业信息平台的功能和内容。可以依据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不同需求,细化招聘信息的岗位划分,以方便不同专业的毕业生有针对性地寻找适合自己的岗位,同时通过官方微博、微信同步相关招聘信息,确保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查看招聘信息;二是建立公司与毕业生的双向交流平台,并且建立平台的手机客户端,毕业生可以通过平台直接向用人单位在线投递简历,用人单位也可以在线浏览毕业生简历;三是对信息平台实行高效的后台监控统计,定期对网站访问量、微博微信关注度进行统计分析,有针对性地对网站模块及信息内容进行调整优化;四是建立网络视频面试室,实现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远程网络视频交流和网上初选,为毕业生跨省、跨地区甚至跨国求职节约成本、提供便利。

2.开展多样化就业服务指导,满足毕业生个性化需求。

不同专业的不同学生对就业有不同的需求。开展多样化就业服务指导,就是从农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实际出发,利用新媒体,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帮助毕业生解决求职择业过程中面临的种种问题。一是丰富完善学生控制平台的内容,除传统的掌握学生基本信息外,还可以增加简历评审、职业咨询预约等服务内容,学生通过邮件预约方式获得在线的专业指导;二是利用QQ群、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与毕业生保持常规化互动,指导毕业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和求职择业准备,及时解决毕业生在实习实训及求职就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三是开设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相关网络课程,毕业生可以通过在线学习对自身的职业发展有更清晰的认识,同时可以实现与其他同学、教师、职业指导师的及时交流。

3.加强毕业生就业观的引导,拓宽就业渠道。

大多涉农工作岗位都在农村和基层。农业院校的毕业生大多来自农村,对农村的工作及生活环境较为熟悉,具有相对较强的适应性,到农村和基层工作,既可以专业对口,也可以充分实现自我价值。但一部分毕业生毕业后期望能够在大城市或经济发达地区就业,即使不能在城市顺利就业也不愿意到农村和基层工作,造成了人才资源的极大浪费。农业院校可以利用新媒体加强对基层工作生活环境、基层就业情况、基层就业典型的宣传,使毕业生对基层就业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转变就业观念,拓宽就业渠道。

4.多种方式推进创业工作,以创业带动就业。

农业院校的许多专业都具备自主创业的优势。农业院校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采取多种方式推进创业工作。利用新媒体推进创业教育,开展普及性的创业服务宣传,为有意向创业的同学答疑解惑,提供政策咨询、培训指导等服务;利用新媒体整合多方资源,实现企业与学校、毕业生的对接,开展企业实践,建立投资者和创业者双向交流的平台,对可行的优秀创业方案进行推介,帮助实施推广;利用新媒体建立创业学生俱乐部,通过定期的线上线下活动分享创业信息和经验,发展创业项目小组。

篇(5)

(二)学生方面的原因1.部分学生文化素质较低,专业素养较差高职院校的招生属于高招的最后一个批次,由于法律专业报考人数太少,录取分数只好一降再降。以河南省为例,部分高职法律专业招生分数甚至降到了200分以下。另外,还有很多学生是调剂到法律专业的,文化素养很差,对法律专业学习又缺乏兴趣。高职高专法律专业学生素质良莠不齐,部分学生很难被用人单位所接纳认可,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整体就业质量。2.学生就业观念存在偏差高校毕业生宁要“北(京)上(海)广(州)”一张床不要“新(疆)西(藏)兰(州)”一套房的状况已经持续多年。随着中国城市的快速发展和人才的过分集中,大中城市吸收高职高专类法律人才的空间已经极为有限,基层、农村、边远地区和中小企业有人才需求而学生又不愿意去,这种高不成、低不就的心态,进一步加大了他们的就业难度,也加剧了法律人才地区和行业分布的不均衡。

二、就业风险的防范策略

针对高职法律专业毕业生就业风险存在的诸多原因,结合我国法律人才供求的实际状况,笔者认为防范就业风险的有效措施就是对症下药,多项措施并举:高职院校一方面在法律专业的教学内容设置上以市场为导向进行改革,另一方面还要积极引导毕业生树立“大法学”的就业观,同时政府要在着力创建良好的法治环境,为法律人才提供施展才能的空间和平台。

(一)社会层面的防范策略1.积极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增加社会对法律人才的有效需求一个国家法律人才的出路,取决于社会对法律人才的需求。因此,国家要采取各种措施,弘扬法治,祛除人治,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如果我国的法治建设能够取得长足的发展,完全可以相信,我国涉法部门和其他行业对法律人才的需求一定会越来越旺盛。2.严控高职院校法律专业的办学规模,压缩招生人数我国法律专业人才相对过剩,教育行政部门要严格控制高职高专法律专业的办学规模,停止设立专科法律专业的审批,对一些已经开设法律专业但不具备相应师资力量和办学条件的应予取消。同时,根据就业情况和社会需求,适当压缩专科法律专业的招生人数,使社会需求与招生人数基本上保持平衡。3.改革完善有关法规和政策,明确高职高专法律专业就业岗位首先,在司法考试报名资格方面,可以明确规定,只有法律专业本科以上学历者才可以报名,边远地区和贫困地区可以放宽为法律专业大专学历,避免非法律专业与法律专业考生争夺法律职业岗位。其次,明确规定,法官助理、检察官助理、书记员、司法助理、司法鉴定助理等岗位法律专业大专学历即可报考,这样,既可保障高职高专法律专业学生的就业利益,也符合岗位需求,避免了人才高消费。再次,放宽基层公务员考试的学历要求,使高职高专法律专业学生的就业空间得到拓展。

(二)高职院校层面的防范策略1.以市场为导向,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高专的专业设置要根据市场需求而定,笔者认为高职高专法律专业人才的特色主要应当包含两个方面:其一,学生的知识结构应该具有一定复合性。法律专科生到企业寻找就业岗位的占了相当比例,仅有法律知识往往难以胜任企业工作。因此,在课程安排中可以开设一定数量的经济、财会、写作、礼仪等方面的课程,也可以通过主辅修制,让学生学习其他专业课程,优化其知识结构,使其在人才市场上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其二,学生的实践能力要强。要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对外可以尝试校企合作,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对内要进一步深化法律专业教学改革,增大实践性教学的力度,正确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2.加强师资力量,增加资金投入,完善硬件设施建设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力量,教师在实践性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必须下决心打造一支高水平的从事实践教学的教师队伍。具体做法:一是“走出去”。鼓励教师到法律实务部门兼职或挂职锻炼。高职高专院校有部分教师具有律师从业资格,学校可选派或推荐具备条件的教师担任人民法院陪审员、助理法官、助理检察官、仲裁员、企业法律顾问、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等职务;二是“请进来”。直接从法律实务部门引进人才到学校授课。这些人才多为科班出身,往往具有丰富的职业经验和较高的理论素养,正好胜任法律事务实践性教学;三是政策支持。将教师指导实践性教学工作成绩纳入年度考评和职称晋升评价指标体系,真正改变教师重科研轻教学、重理论轻实践的状况;四是经费保障。如果没有充足的经费支持,法律的实践性教学只能沦为空谈。尽管很多学校都面临着经费紧张问题,但笔者认为,关键是在观念层面上是否真正认识到实践性教学对于法律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3.加大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力度,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法学教育不能只注重知识的灌输,还应把重心放在综合能力的提升上。以财经类高职院校为例,法律专业毕业生大多到经贸领域如公司、企业的法务部门就业,从事金融、专利、合同、文书等非诉业务。此类高职院校的法律专业应该充分挖掘利用院校特色和专业优势,紧密结合社会市场需求,自修或选修经济学、管理学、金融学等课程,扩充专业基础,提升就业竞争力。高职院校在厚基础、宽口径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引导上,还需要注重构建法律专业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我国人社部将职业核心能力界定为“与人交流、信息处理、数字应用、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提高、创新革新、外语应用”等模块。河南省部分高职院校已经将职业核心能力提升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作为选修课单列,从河南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学效果来看,法律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领域和就业质量都有大的改观。4.加强针对性就业服务,引导学生树立“大法学”就业观,开发就业岗位群首先要引导学生树立“大法学”的就业观,从法律的功能方面分析,法律具有执行社会公共事务的作用,法学学生除了入职做公务员外,还有很多途径,如可以做法律的“边缘人”,在众多涉法领域从事非诉业务。其次,要在开设法律专业的院系建立就业指导分支机构,该机构由熟悉法律专业就业情况的人员组成,以便向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有针对性的服务。再次,要与当地人事部门取得联系,收集当地法律就业职位信息,并及时向学生提供。还有,要加强与公、检、法、司部门特别是与校友单位以及学生实习实训单位的联系,了解法律人才需求情况。最后,要根据就业市场变化,立足法律专业的就业需求,在巩固利用既有的就业岗位群基础上,开发新的就业岗位群。根据调研结果可将高职高专法律专业岗位群分为如下几个大类:第一类是公、检、法、司以及律师事务所从业人员,第二类是公证处、商标专利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工作人员,第三类是公务员、村官、“三支一扶”人员,第四类是中小企业法务人员,第五类是劳动关系协调员及相关单位从业人员,第六类是企业办公室文秘职员、营销员等商业领域从业人员。

篇(6)

2009年全国各地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早已展开,与此同时,全球金融海啸波及中国。在就业大军中,长期以来引人关注的大学毕业生在这个冬天也感到了些许寒意。已经有不少应届毕业生发现,在各类大大小小的毕业招聘会上,来招聘的职位没有往年多,适合自己的职位也十分有限。这种粥多僧少的局面使大学生就业的难度大大提高了。

在教育体制改革之初的几年,虽然大学毕业生已经不再能享受到国家分配这一优惠政策。但因当时大学生的基数并不庞大,且当时经济发展速度迅猛,空位所需的就业职位众多,所以就业形势还是十分乐观的,当时的毕业生并没有感到太大的就业压力。然而随着大学教育的普及化、大众化,高校招生的数量逐年递增。大学生的数量已经比前几年翻了几番,大学生早已不是前些年的那个特殊群体了。与此同时,与大学毕业生所对应的新型劳力需求却没有能够达到这种增长率。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便逐年严峻起来。而此次金融危机更是将这种现象推到到顶峰。指导学生就业,疏导学生的消极情绪,让学生正确积极地就业,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笔者经过数年的摸索与积累,对如何指导学生就业这一课题有了浅显的认识。

1.指导学生对就业环境有正确认纠正其错误想法

“十年寒窗苦,一朝天下闻。”这是一句流传了千百年的古语。也是家长和非高校教师们激励学子们奋发努力最常用到的一句话。因此考上大学、考上好大学便可以有体面的工作,便可以出人头地。这一想法从孩子们小学一年级开始一直贯穿到高考结束。流传千百年的古语自然有它的道理,但是现在却给学生们带来了一种错误的认识。许多曾经十分刻苦的学生在迈人大学之后便逐渐失去了之前的学习动力,整日游手好闲,贪图享乐,在学业上不但无所成,反而会倒退,白白浪费了几年的大好青春,毕业时写不能写、说不能说、做不能做、算不能算,使其在毕业后的就业环节上上失去最基本的竞争力。而这种情况的出现正是因为学生对就业环境的认识出现了偏差。即考人大学便工作无忧、衣食无愁了,之前10多年的刻苦努力就是为了考上大学,现在梦想成真了,可以安安心心开始享受了。

这种错误想法最致命的地方便是使学生对自己今后的发展过于盲目乐观,使其失去奋斗的目标而最终丧失努力学习的动力。孟子曾说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因此,必须使学生具备忧患意识,并远离安乐这一想法。因此,给这些新迈人大学校门正处在兴奋期、幻想期的学生们泼一泼冷水是十分有必要的。要使他们冷静下来,认清当前严峻的形势,让他们了解要想将来有所发展,就不能有丝毫的松懈,必须如之前那般努力刻苦。大学的文凭是可以混到,但是大学生所应具备的能力是混不到的。这洋,在学生们冷静下来之后对自己的未来方能进行正确规划,并给自己树立一个新的奋斗目标。有了新的奋斗目标才会有新的动力去努力用功,这样在将来面对就业对就有了竞争的资本。有了竞争的资本,即吏就业环境再严峻也不会轻易被淘汰掉。电许这种做法会使学生们产生失落感甚至悲观的情绪,因此,有了危机感和急迫感才能使学生有继续努力的动力。

2疏导学生的悲观情绪,帮助其建立积极向上的精神

由于当前就业形势严峻,许多毕业生或者即将毕业的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四处碰壁,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因而产生了不小的悲观情绪,而这种悲观情绪是很容易影响到其他人的。许多学生受到了这种悲观情绪的影响,便对未来过于悲观,总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中立足,最终丧失自信心,甚至有可能自暴自弃。对于这种情况,学校应该多与学生交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是解决这种悲观情绪的有效手段。

许多学生在上大学之前是不曾离家一步的,从未有过自己生活的经验,进人大学之后突然离开父母,身边没有了依靠,在面对挫折和迷茫时不知道向谁倾诉,也不知道该向谁请教。于是面对困难时慌乱无措,无法正确处理事情,渐渐地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直至自信心崩溃。而良好的自信心恰恰是在当今社会立足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如果自信心成为一个短板的话,即使再有能力也无法完全展现出来的。就像水桶理论一样,能盛多少水不在于水桶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在于最短的那块。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而教书育人这个词是不可分割的。鉴于现在国内大学的教育模式,许多老师都是上课来,下课走,不在学生身边多停留一秒钟,这是十分错误的。虽然大学现在逐渐往自主式学习的方向靠拢,但并不意味着老师就只负责教授知识就算完成任务。大学老师是学生在进人社会前的最后一个榜样,应多与学生交流沟通,教育学生如何为人处事。多观察学生的情绪状态,对学生进行疏导教育有时往往比上一节课对他的帮助更大。面对学生对自身的质疑和自信心的缺失,一定要多予以鼓励,告诉他们不要妄自菲薄。

3教会学生调整心态,先就业再择业

其实当下大学生就业职位少,并不是说劳动力市场完全饱和,而是说大学生所向往的新型劳动力职位饱和,其实还是有许多其他的职位在大量招人,只是这些职位大多对应的是原始劳动力,大多报酬偏低,劳动量较大,许多大学生碍于身份不想去参加这种工作,换句话说就是他们看不上这种工作。教师就应该教育学生调整心态去参与到这些工作中来。要让他们清楚地看到,随着大学生的数量呈几何形式增长,现在的大学生已经不是过去那种天之骄子的身份了。先找一份工作,再朝着自己的梦想努力才是正确的做法。有的学生也许会想,这种不是我专业对口的工作对我今后的发展和专业特长没有任何帮助。这时一定要告诉他,在社会上打拼并不仅仅靠的是专业技能,有些时候丰富的社会阅历是更为重要的,而且长时间去寻找工作而不先参加工作的话是会落后的。现在的社会是在飞速发展的,脱离社会时间太长是肯定会被社会所淘汰。先就业再择业无疑是应对现在金融危机下大学生严峻就业形势的最好办法。

4学校多与用人单位合作,帮助学生寻找就业机会

就业指导应以人为本,把以人为本作为思考和行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核心,把服务对象的现实问题作为根本,以创造学生的满足为宗旨,尊重学生的人格。教师只有以完全平等和尊重的态度对待学生,尽最大努力去帮助学生实现职业生活和发展,才能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的就业发展,取得更好的就业成效。

金融危机给学生就业造成了不利的影响,为了适应新形势下就业指导工作的需要,在研究过程中,应力求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研究工作:

(1)把国内外职业指导的创新理论和新知识加以高度概括。并与当前就业形势和就业服务工作紧密结合。

(2)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和成果加以总结和提炼,使之更加贴近职业指导实际,更具有针对性。

篇(7)

中职生普遍认为自己没有考上普高,是无能的、是失败的,认为上中职学校是迫不得已的选择,大部分同学都认为自己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及综合素质不如高职生、大学生。因此,他们往往自责、贬低或惩罚自己,潜意识中就有自卑和压抑心理。再加上近几年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也不断地提高,而有些单位对中职生的认识又不够明确,这使得中职生在求职过程中处处碰壁,加剧了他们的自卑情绪,从此他们对前途担忧,对未来丧失信心,缺乏自尊心,不敢主动向用人单位推销自己,不敢主动参与就业竞争,陷入不战自败的困境之中。

(二)自负心理

部分中职毕业生由于受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认为自己是做“白领”的,是国家干部。这种心理表现在择业上,则是他们往往好高骛远,期望值居高不下,没有将自己位置摆正,没有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只是一名中职生,从事的职业及岗位应是生产第一线,所做的工作必须从最基层做起,于是这部分毕业生对用人单位横挑鼻子竖挑眼,就出现了“高不成低不就”、“脚踩几只船”的恶性循环,从而造成就业受挫,难以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产生心理失衡。

(三)盲目从众心理

部分中职毕业生在择业时,“人云亦云”、“大多数人选择哪里自己就选择哪里;大多数人往哪里挤,自己就往哪里挤。”他们认为,大多数人钟情的工作一定是好工作,大多数人选择的一定没错。这些人毫无主见,缺乏开拓精神,没有客观分析自身专业基础、经济状况等各方面因素,忽视自身的个体特异性与自我创造性,盲目跟风,随波逐流,采取不切合实际的从众行为。最终一事无成,空留一声叹息。

(四)矛盾心理

这部分中职毕业生在择业时,遇到各种各样的选择,会左右为难。例如,他们总是认为到机关、事业单位待遇稳定,风险较小,但又嫌收入不高;而自己创业收入较高,但又觉得太辛苦。于是他们总是举棋不定,总是进行痛苦而矛盾的选择。这种既要顾及工作性质、发展前景,又要考虑地理位置、经济收入、福利条件的矛盾心理,最终往往会使这些中职生失去了太多的时间与机遇。

(五)攀比心理

中职毕业生中有一些人在求职择业中存在攀比心理,认为“我不能比别人差”,“我不能不如人”,“过去我一切顺利,现在我依然会顺利”的想法。即使有些单位非常适合自身发展,但因某个方面比不上其他同学的就业单位或觉得平时其他同学什么都不如自己,却找到一个比自己更好的单位,于是心理就不平衡,就彷徨放弃。这种攀比的求职观,不能从自身实际出发,常常会耽误先机,到头来却不利于自身价值的实现和长远发展。

(六)依赖心理

有些中职毕业生由于家庭、社会条件较好,在择业过程中把希望寄托在学校、父母或朋友之上,寄托在拉拉关系、走后门之上,有的甚至由家长出面与用人单位洽谈,孰不知这样做的结果恰恰让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产生缺乏开拓能力、独立生活和工作能力差的印象。当今社会,挑战与机遇并存,只有在择业之初,就树立自信心,少点依赖,敢于竞争,才能在众多的求职者中脱颖而出。

(七)冷漠心理

当一些中职生在择业中因受到挫折而感到无能为力,会出现得过且过,不思进取,情绪低落等反应。他们自认为看破红尘、心灰意冷,决定听天由命任凭发落。冷漠心理的一种特殊表现是逃避,他们不再想主动争取择业机会,不再去努力,认为去什么单位都无所谓,这种心理与就业的竞争机制和社会环境是不相适应的。

(八)实惠心理

持有这种心理的中职生往往在招聘会上,说不上三句话就问“能给多少钱,工资多少,奖金多少,能不能分配住房”。他们的眼睛只盯在外资、金融、保险、电信类企业,错过许多很好的机会。他们往往“宁要大城市一张床,不要边远地区一套房。”孰不知沿海城市的待遇虽高,大城市的发展机会虽多,但并不是每一个人,每一个专业都适合在沿海和大城市发展,西部地区、边远地区也是同学们建功立业的地方。鉴于上述种种现象,不良就业心理状态的存在已经严重影响了中职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对中职毕业生就业率的提高造成了实质性阻碍,因此及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已是迫在眉睫。

二、解决中职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对策

(一)更新就业观念,抓住机会,顺利就业

通过人才市场“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已成为我国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方式。但是,我们仍有许多毕业生在就业观念上却往往跟不上就业制度改革的步伐。他们留恋过去“统包统分”和“包当干部”的就业制度,害怕人才的竞争;他们片面理解就业,认为就业就是到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工作,而对三资企业、私营企业等非有国单位,则认为不稳定、不可靠、不保险。显然,持这种过时的就业观念,是不可能在毕业生就业市场和人才市场上被择优录用的。因此我们要帮助毕业生调整目标,进一步转变观念,摒弃干部身份的概念,破除人为把工作岗位分成高低贵贱的观念,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不求对口先就业,先求生存后发展”的思想,用新观念去指导就业实践。这就要求中职学校首先要强调毕业生要树立大就业观念。所谓大就业观念,即只要有一份工作,有一份相对固定的收入,不管在国有单位、还是非国有单位、甚至从事个体工作,都是就业。同时中职学校还应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要对学生进行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指导,引导毕业认清当前就业形势,在全面、客观地评价自己专业、特长、能力的基础上,调整好就业期望值,找准坐标,使自己的职业意向与社会的需求相吻合,使毕业生抓住机会,顺利就业。二)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心理教育

学校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战场。因此,中职学校首先应从职教的特点出发,应从中职生特点出发,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构建“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外教育指导为辅”的心理健康教育运行机制,形成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体系。其次,中职学校应积极开展中职生健康择业心理教育和心理咨询活动,帮助中职生客观认识自己,做到正视现实、敢于竞争、放眼未来。做好择业心理准备,特别是受挫折的心理准备,以及求职自荐、面试、考试、洽谈等择业环节中的心理准备。促进中职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条件的学校可根据心理学的理论对中职生进行与择业活动有关的心理测量、社会适应性测量,帮助中职生更客观的认识自己、分析自己的优势及不足,指导学生如何提高自身素质和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树立终身接受教育的观念,以便更合理地进行人职匹配及科学地进行择业决策,并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指导和咨询,以调适其心理状态。

(三)要帮助毕业生树立良好的自信心

自信是对自己一种积极评价,中职毕业生要相信自己具备某项职业所要求的条件,鼓足勇气,参与竞争。但自信是以充分的就业准备为基础的,即正确地认识自我及就业形势,确立恰当的就业目标。这就要求中职毕业生一定正确认识自我,认真客观地分析自己的兴趣特长、性格气质、能力水平等,检查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竞争力如何,不要刻意追求现实中不可能达到的事情。同时还要正确认识就业形势,即考虑自己的专业和理想职业在社会上的需求量如何,竞争强度如何;自己的理想职业与自己所学的专业是否相符,如果不符合,该如何弥补;将要去求职的单位对求职者有何具体要求等等,综合加以考虑,确立就业目标。当然中职毕业生还要培养积极主动的就业意向,经常了解专业的发展趋势、信息、前景、培养目标及使用方向,不断汲取新的专业知识,不断修正就业意向,不断寻找就业信息以及求职材料准备等等,但自信心并非短时间内所能树立。树立自信的最根本途径还是提高自己的能力水平。中职毕业生只有搞好学业,发展特长,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面对招聘者才可能信心十足。

(四)要指导中职生正确对待挫折,迎接挑战

有的毕业生择业失败后,就无颜面对他人,不敢与用人单位接触,情绪低落,一蹶不振甚至精神崩溃、行为失常。其实人的生活中经常会遇到挫折的。关键是遇到挫折后要分析失败的原因,战胜或适应挫折。找出问题的根源,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想办法去战胜它。虽然失败和挫折是伴随人生的事情,但它也是磨练人的最好机会,一帆风顺并不利于锻炼人的意志能力。择业是人生的第一步,勇于面对挫折,克服困难,百折不挠,有利于积累社会经验,走向成熟,为今后的事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当然除了以上几点之外,作为家庭要关心和引导自己的子女求职择业,注意减轻他们的求职压力,与孩子们做到心理沟通,并与学校相互配合。同时,他们的社会也要营造良好的求职择业环境与氛围。这就要求国家要制订和颁布相应的就业法规,规范和完善就业市场,深化用人制度改革,使毕业生依法求职,守法择业。总之,通过学校、家庭、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与协作,解决好中职毕业生在求职择业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必将促进中职教育快速、健康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篇(8)

(二)用人单位因素大学生买方就业市场的形成大幅度地提高了用人单位的地位。因此,在招聘过程中,用人单位总是过分地提高指标,要求应聘者学习成绩优异,有学生干部经历、各类荣誉证书等。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用人单位允诺虚假的工资福利待遇,或者虚构注册资金、盈利状况等相关信息,以此吸引高校毕业生来应聘。招聘、应聘双方都存在严重的诚信问题,使整个人才市场处于信用危机中,导致高校毕业生在就业方面的诚信问题越来越严重。

(三)高校毕业生自身因素1.对就业形势把握不全面,缺乏宏观思想。现在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高校毕业生的压力与日俱增,大家都希望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所以,一旦有一个比较好的单位抛出橄榄枝,就一拥而上,匆忙签约,不去仔细考虑这个单位是否适合自己。当更好的单位出现的时候,毕业生又会立即违约。高校毕业生通常都是依照经验和感性进行判断,很少考虑目前的就业现状。2.对自身期望过高,法律意识淡薄。高校毕业生往往对自己、对就业期望值过高,碰到自认为好的单位就立即签约或者解约。大学生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就业合同其实是具有法律效益的,是为了确定双方当事人之间的劳动关系。但是,大多数的高校毕业生并不将其当回事,对违约应承担的责任一无所知,这就导致了肆意违约现象的出现。

二、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信用危机的对策

(一)构建诚信社会,营造良好、诚信的就业环境要从根本上解决高校毕业生信用危机的问题,首先要从大的社会背景入手,创造一个良好的诚信氛围,充分发挥社会诚信的魅力。要采取法律手段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罚力度;加强诚信思想道德教育,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对不诚信行为要进行严厉的舆论谴责,树立“诚信光荣,背信可耻”的思想,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篇(9)

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毕业生规模逐年增加,其毕业生就业成本亦随之逐年攀高。然而,不少高职院校却在就业成本管理与核算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缺陷或缺失,主要表现在:一是单纯追求以“高就业率”为标志的“社会效益”,而忽视自身的“就业经济效益”,造成了就业成本居高不下的现状;二是就业经费管理囿于传统“经费包干”的预算模式,重年初预算、轻日常管理和核算,甚至不管理、少核算,导致经费的随意追加和浪费;三是缺乏对就业经费的专项管理,仅仅简单地列入年度预算,甚至和招生经费“捆绑”使用,在淡化费用与效益配合关系的同时,也存在着经费超支、管理失控和营私舞弊等隐患;四是实行“粗放型”核算,经费开支职能模糊,淡化了就业经费项目间的功能界限,导致经费管理的混乱。

对于以上问题和缺陷,笔者以为:转变就业经费管理理念、改进核算方法,是解决问题和根除缺陷的必由之路。

二、毕业生就业成本核算的理念变革

理念之一:把就业费用当作“成本”而非“费用”来看待和管理。因为:“费用”仅作为高校的一般性“教育事业支出”,未体现其真正价值;而“成本”则与学校综合办学效益紧密联系,符合“费用与效益相配合”的原则。

理念之二:突破传统的预算管理模式,既看重年初对就业经费的“预测型”预算,必要时辅以“弹性预算”,又注重年中的“预警型”监控和日常的就业成本开支核算,以使就业成本管理步入科学化轨道。

理念之三:将毕业生就业成本核算与招生成本核算分开,并与学校“教育事业支出”相对分离,实行独立核算,以体现就业成本的价值和效益。

理念之四:变“粗放型”核算为“集约型”核算,将就业成本按成本性态和职能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并分别施以不同的管理方法,以提高成本开支效益。

三、毕业生就业成本项目的界定、管理与核算

(一)毕业生就业成本项目的界定

结合高职院校就业成本开支实际,可列出如下项目:

1.津贴与补贴: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机构中,按照有关规定开支的工作津贴和加班补贴。

2.办公费:反映依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不纳入固定资产管理范围的书报杂志及办公用品开支。

3.宣传印刷费:因推荐毕业生就业而发生的广告费、宣传材料印刷费。

4.电话通讯费:反映就业机构发生的电话电报传真费、网络通讯费等。

5.交通费:反映为就业工作而发生的市内外交通费,包括:租车费、车辆用燃料费、过桥过路费、专用车辆保险费等。

6.邮寄费:反映与用工单位之间的信函往来、档案传递的邮寄费用。

7.差旅费:反映与用工单位进行工作洽谈、学生就业派遣而发生的车船票开支、住宿费、出差补、误餐补。

8.招待会议费:反映用工单位、中介机构来人洽谈用人协议时的相关开支及各种就业信息等会议场地租赁费、文件资料印刷费等。

9.中介费:反映支付给中介机构或个人中介的费用。

10.就业指导费:反映学生就业前的技能训练和职前教育费用,包括:材料消耗、教师的授课津贴等。

11.专项购置费:反映为就业机构专门购置的、不纳入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的计算机、传真机等专项设备开支。

(二)按照性态和职能分解成本项目并实施管理

按照性态和职能,将毕业生就业成本作如下分解:

上述分解表中:

1.第1-6项划为“固定成本”,是因为:

这些费用在历年经费预算中相对固定,与当年就业规模关系不大,不随其变化而变化。这些费用,要按年初预算指标加以严格控制、严格管理。

2.第7-9项划为“变动成本”是因为:

这些费用的数额与当年就业规模有很大关系,且随之呈正比例变动。这些费用虽然年初已列入预算,但其实际数额将受当年就业形势、就业政策、行业结构、人才需求变化等不可控因素以及学生就业量的影响,因而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其管理措施应是:年初预算、密切监控、动态管理、适度增减。

3.第10-12项划为“半变动成本”是因为:

根据历年支出情况,它们有一个基数,又随就业规模的变化而呈正比例变化,兼具固定与变动双重性质。就其归属,可根据学校实际,将之按一定标准分解,分别归集到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中加以核算;就其管理,应视实际情况采取恰当管理措施。

(三)主要账户设置及其核算方法

根据学校毕业生就业实际,可设置以下账户进行核算:

1.“就业经费”:贷方反映年初预算核拨经费及追加经费;借方反映实际发生的经费开支。年末贷方余额反映经费节约数,借方余额反映超支数。年终,应将该账户余额转入“就业经费节余”予以冲销,借贷双方均无余额。

2.“就业经费节余”:反映“就业经费”与“就业成本”相抵后的金额。其贷方登记由“就业经费”贷方转入的节约数;借方登记“就业经费”借方转入的超支额。该账户贷方余额,作为“滚存节余”下年继续使用;若为借方余额,应查明超支原因,酌情做出处理。

3.“就业成本”:借方反映各项就业费用的实际发生额和待摊就业费用的当年摊销额;贷方反映冲转“就业经费”的数额。

为便于分析、监督和管理,该账户可按“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设置二级账户,并按成本项目中除“专项购置费”以外的11个项目进行明细核算,(亦可将11个项目作为二级账户进行核算)。费用发生时,借记“就业成本-固定(变动)成本-津贴(补贴等11项)”,贷记“银行存款(或现金)”。年终,借记“就业经费”,贷记“就业成本”。可见,设置该账户一是为了对各项就业开支进行归集;二是为了及时反映“就业经费”的实际支出额度,便于及时进行分析、监督和管理。该账户年末无余额。

年终,将该账户的累计发生额与“就业经费”的年初预算对比,既可以反映经费超支与否,又可与当年就业规模比较,算出“毕业生人均占用就业经费”和“就业学生人均占用就业经费”两项重要指标,既利于各年度相关指标的纵向比较,又利于及时向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提供相关考核与调研数据。

篇(10)

1.2护生对护理专业的认识选择护理专业主要原因是个人兴趣者占45.31%,选择好就业者占28.13%,选择父母意愿者占17.97%;对护理专业的满意度中现在比较满意的占52.34%,不满意的占25.50%;认为护理工作中比较难实现自己的价值者占39.06%;认为护士的工作压力是担心出现错误者占60.15%;若允许重新选择专业,选择护理专业者占35.16%,坚决不选者占20.31%;认为不愿意从事护理工作的原因是辛苦者占45.31%,是医护地位不等者占27.34%,是不受人尊重者占18.75%;对就业态度教育的看法中认为有必要者占46.88%,很有必要者39.84%,没必要者占7.81%,见表2。

1.3护生今后对待工作的态度在医院你对病人有无一种温柔友善的感觉中完全可以者占51.56%;护生与医生及其他工作人员合作是否愉快中一般者占52.34%,很愉快者占37.50%;有79.69%的护士在出现工作差错时可完善自己,迎难而上。

2讨论

2.1护生对就业方面的态度本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毕业生都能理性地面对就业,选择毕业后直接就业的占大多数(68.75%),反映她们对当前的形势有较清醒的认识,就业心态逐渐成熟。但仍有21.09%的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不满意而导致选择了改行,一方面反映了学生追求的多元化、符合自己兴趣爱好的就业模式,另一方面因与自己的预期选择专业不符,护生难以产生专业认同有关。因此护理教育者应该清楚护生选择护理学专业意愿的差别,在后续的专业学习中有针对性地开展专业思想教育,不断引导和干预,培养专业兴趣。同时护理教育者应注意职业信息的传递,尤其是专业发展的传递信息,从而提高专业兴趣[1]。本调查结果显示,37.50%的学生对自己的就业前景保持乐观的态度,但仍有13.28%的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前景不甚了解,导致对前景的担心和焦虑。护理教育者应进一步了解护生学习当中遇到的问题,给予她们必要的指导和心理支持。本调查还显示,大部分护生认为就业的重要性在于培养自己的个人能力,选择个人能力的远远超过选择单纯学习成绩和选择社会关系的护生,这说明大多数护生认为综合能力是必备的,她们认识到强化自己个人能力的重要性,这有利于她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地努力提高综合能力而完善自己。在护生今后工作的医院等级选择上,绝大多数选择了三级医院(67.19%),经济收入与就业单位的地理位置也成为影响择业的重要因素。护生就业时首先考虑的是个人发展的空间和单位发展前景,一方面反映出护生较为注重自身发展,同时也表现出就业选择非理性的一面。提示学校和护理教育者在护生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中应将国家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就业的优惠政策及鼓励大学生去基层就业的优惠政策及时传达给学生。

2.2护生对护理专业的认识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生选择护理专业时带有一定的盲目性,遵从父母意愿而选择护理专业者,多是考虑到护理专业就业机会多,工资相对较高,这对护生有一定的吸引力。但是与自愿者相比,她们的职业态度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摇动,部分护生还存在对护理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的问题。本调查显示,学校对护生就业态度教育方面认为很有必要和有必要的护生分别占39.84%、46.88%,对护理专业非常满意的护生占25.78%,比较满意的护生占52.34%,不满意的护生占25.50%,说明护生的专业思想不牢固,对专业不够了解,需要持续地进行专业指导和教育,学校和护理教育者应充分认识到护生对护理专业重视的程度对培养护生积极的专业态度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2]。本研究显示45.31%的护生是因为辛苦而不愿意从事护理工作,而且20.31%的护生坚决不会再重新选择护理专业,原因是认为护理工作中比较难实现自己的价值的护生占39.06%。65.63%的护生认为就业的主要途径还是继续进行学习,增加知识提高综合素质,这比其他因素都高得多,因此应重点加强护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包括心理因素、专业知识技能、沟通能力和自信心等。

上一篇: 医院人事档案论文 下一篇: 幼师学校毕业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