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健康教育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24 15:07:03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医院健康教育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医院健康教育论文

篇(1)

本组对60例所辖社区患者进行调查及宣教。其中女性28例,男性32例。年龄10岁到80岁。病程3~10年。同时调查患病人群文化程度。

1.2调查方法

采用交谈方式、问卷及座谈会进行资料收集;调查时间于2013年5月-2013年12月完成。

1.3诊断依据

本次调查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相关诊断标准(1999年制定)以诊断,均以确诊。

1.4结果

一般情况:患者年龄范围在50岁以上30人,40~50岁9人,30~40岁6人,20~30岁5人,20以下10人,大专及大学以上文化15人,高中文化水平10人,初中文化15人,小学文化20人。并发症:其中合并冠心病的10例,脑出血2例,脑梗塞10例,糖尿病足15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2例,糖尿病肾病5例,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3例。熟知并发症且可以自主防护占14%,了解并发症但不可自主防护占30%,不了解并发症占56%。对血糖监测程度:患者能按时监测20%,偶尔能监测占16%,不能监测占54%,其他占10%。

2存在问题

2.1社区居民不注意定期检查

有的患者来就诊时已经出现并发症,有的患者临床症状已经比较严重。有1例病人,工作忙,不注意身体,突然发生昏迷。经检查血糖已经为28.6mm/L,出现酮症酸中毒的表现。

2.2患者对糖尿病的危害认识不够

糖尿病是心、脑、肾、视网膜及大血管并发症。控制血糖势在必行。但是许多病人无临床症状,以为血糖高一点,对身体没有影响,导致后来出现并发症,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

2.3患者不能执行用药方案

有的病人对用药产生害怕心理,认为药物副作用大,不能按时服药。部分糖尿病患者不能正确使用胰岛素,部分患者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低血糖现象。社区中患者常常听信偏方或广告,放弃医生按照指南为其量身定做的方案。有些患者常常宁愿吃一大把药物(具体不详)而不愿意口服指南中提倡的药物,这是很可惜的事情。

2.4运动与节食不能坚持

许多病人也知道糖尿病应该控制饮食,但很难坚持。有1例糖尿病足的病人,询问他是否控制饮食。患者说:“控制饮食太痛苦,想吃什么就吃什么。”经调查50岁以上的糖尿病病人比较多,这与他们童年曾经挨饿有关,因此食欲好,摄入过多。大专及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患者也比较多,这与他们工作压力大,应酬多,摄入多,没有时间进行运动有关。

2.5社区医务人员缺乏

有的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医生只有3~4名,负责日常的诊疗工作及值班,医学上的学习及考核、培训,比较繁忙。没有宽裕的时间对病人进行糖尿病健康教育。

3解决策略

3.1鼓励病人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社区的居民也包括一些颇有文化的知识分子,那种在健康的时候就参与体检的观念在他们身上都远未建立。他们不愿意进行周期性健康检查,认为疾病离自己还很遥远。等到发现疾病,已经到了中晚期。所以,社区医生应灌输居民健康检查的必要性,开展好糖尿病的三级预防工作。

3.2与社区街道合作

利用街道的组织能力,加强开展适当的运动,比如:晚间组织参加广场舞、太极拳等,这样有利于控制体重,提高抵抗力及增加药物敏感性。与社区合作,有利于采取的运动能长期坚持下去。

3.3积极开发糖尿病管理软件

与有关部门合作积极开发完善、实用的糖尿病管理软件。对糖尿病进行动态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

3.4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社区卫生服务站可以建立糖尿病病人微信群、QQ群,及时交流,及时管理。让病程长,健康教育执行好,配合治疗,并发症少的患者采用现身说法,让他与其他病友分享成功的喜悦。也可以聘请一些糖尿病中医专家,谈谈糖尿病的中医防治。

3.5加强上级检查

每年上级主管部门定期对糖尿病患者管理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定期向糖尿病病人发放调查表,检查糖尿病病人的管理情况。

3.6开展医师多点执业

支持专科医院的医师兼职做家庭保健医,这样可以减轻社区医生的工作量,增加健康教育的医务人员,使病人有问题时可以直接向保健医咨询,也可以更好的开展健康教育。

篇(2)

学生健康教育突出重点。根据医院体检中心数据统计发现的中小学生中存在的健康问题,专门编写相关的健康教育资料随着健康反馈单一起发放到学生及家长手中,并且有针对性地对校医进行培训。联合教育局和学校开展寓教于乐的健康主题活动,如“6.1”儿童节组织的小胖子趣味运动会、“11.20”世界儿童日组织的中小学生学急救等。

2.幼儿园的健康教育幼儿、家长与幼师并重

医院针对幼儿园的健康教育工作专门策划“春苗行动”。有针对性地组织对长沙市幼儿园的园长和卫生老师进行培训,协助幼儿园制作健康教育宣传栏;组织专家编写了《学龄前儿童健康知识手册》免费发放给家长,根据幼儿园的需求组织家长健康教育讲座;联合幼儿园组织和策划健康主题活动,幼儿的教育示范与动手相结合,如“爱牙日”的刷牙竞赛,让孩子在游戏中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3.社区健康教育充分发挥网络和媒体的强大传播功能

社区覆盖人群广泛,我院在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作进行健康教育巡讲、发放健康教育资料的基础上,重点利用了网络和媒体信息量大、传播迅速的特点进行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医院网站专设了健康园地,及时更新健康知识,每年更新文章600篇左右;开设了网上咨询栏目,专人负责回复,回复时限不超过24小时,全年回复咨询6000-8000条。在逐步完善医院网站的同时,积极与一些影响力较大的网站合作。医院鼓励医务人员结合临床专业撰写相关科普文章,每年在各类健康科普报刊杂志发表科普文章1000篇左右。结合典型病例、爱心关注做好媒体宣传,每年在电视、电台、报纸、网站新闻宣传1000多条。

篇(3)

在以“病人为中心”的新型护理模式,对病人实施健康教育的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使病人了解掌握有关疾病的病因病理知识和康复保健知识。笔者通过对老年病人健康教育实践,意识到健康教育对老年病人的康复起着有益和有效的作用。但由于老年病人的生理、心理问题以及护士健康教育能力问题,直接影响着健康教育的开展,现分析如下。

1一般资料

2007年-2009年内科老年病人,年龄在60a以上的住院病人,年龄最大达92a;文盲半文盲占75%。护士不定时进行住院病人健康教育,检查反馈与其它项目相比,令人不满意的是老年病人的健康教育:发现病人对疾病的病因病理、症状,体征、诊疗、检查项目、目的、药物、饮食、活动、潜在并发症等方面的知识在深度和广度上掌握不够,达不到充分调动病人积极参与活动,提高自我护理保健能力的地。

2老年病人生理、心理特点

2.1记忆力差、认知力差及感知觉减退老年患者随着年龄的增加及生理功能衰退,使身体患有多种疾病如脑萎缩、糖尿病、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等,均可导致老年病人不同程度健忘、耳聋、视力减退、感知觉减退、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认知力差,易引起误解或曲解别人的意思。

2.2易怒、固执、疑虑等不良的心理反应老年人是一群特殊的群体,他们年龄大,但社会经验丰富,心理活动复杂。由于生理性衰老、视、听不灵、体弱多病,加之社会和家庭角色改变,适应能力减弱,一旦住院,心理压力增加以及对医疗费用的负担和对疾病的认识不足等原因,使他们对病情的估计多为悲观和对抗意识,而出现易怒、固执、多疑等不良心理反应,对治疗护理疾病的康复失去信心。

3护士在健康教育时可能存在着不足之处

有的护士可能缺乏沟通技巧或不熟悉沟通技巧,影响着护患之间的关系;有的护士在运用护理程序方面存在着入院评估收集资料不全面,如病人的身体情况、疾病过程、文化程度。社会背景、经济状况、行为方式(生活、饮食习惯),和社会心理因素等情况的收集不完整或欠认真细致,评价不及时或未能做出恰当的效果评价;有的护士对老年病人的生理、心理特点掌握不全面;有的掌握疾病健康教育的内容不全面。如:入院教育、有关疾病的病因病理知识教育、检查项目介绍、治疗药物知识的宣教、饮食指导、活动指导、危险因素的防治及出院指导等。基于这些原因,而导致护士在进行有关疾病的健康教育时不能根据病人接受知识的能力和病情各阶段有的放矢地进行健康教育,显示不出个体差异。

4讨论

4.1护士应具备健康教育的能力健康教育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有评价的教育活动,首先应具备相应的理论知识。如教育学、心理学、行为学、社会学等多种边缘学科知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掌握护患沟通交流技巧,按照不同的对象,不同的场合,病情的不同阶段,选择不同的健康教育方法,使他们对护士产生信任感,愿意接受护士传授的健康信息。健康教育形式要有针对性,因人而异,因病而异。内科老年病人病情复杂多样,不同疾病的病因、诱因各不相同,着重的预防保健措施亦不相同,因此要根据不同疾病的特点,采取相应的知识教育。例如:阻塞性肺气肿的病人,住院后主要与病人讲解采取有效的半卧位休息的目的,低流量吸氧的目的,指导有效排痰的方法以及吸烟、有害气体、粉尘及气候对疾病的影响,同时加强呼吸功能锻炼和饮食的指导,并保持大便通畅,避免诱发因素及改善个人体质。而支气管哮喘病人住院后主要讲解哮喘发作时取端坐位舒适的目的,用B受体激动剂、茶碱类、糖皮质激素等药物的作用、副作用,以及鼓励病人补充水分,每天2500ml-3000ml的目的,指导病人不宜食用鱼、虾、蟹,猪肝、蛋白质等易过敏的食物。避免诱因:避免密封门窗及花草、地毯、皮毛、异味气体接触,防止情绪激动等。因人而异:对记忆力减退,认知力差的病人要利用每日治疗,护理查房的时间,反复多次强调并且耐心细致的教育指导。因人而异、因病而异的个体化教育是健康教育工作获得成功的基础。

4.2护士应具备良好职业道德水准在以“病人为中心”的健康教育,要求护士要进行认真细致的评估收集病人资料,护士不仅要向病人灌输健康知识,包括生理、心理健康保健知识,而且还包括形成人们的健康意识、健康责任和健康行为,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实施过程中,正确应用护理程序及马斯洛层次需要论,根据不同个体,不同层次的需要删减或增加教育内容,及时评价,反馈调整教育计划。护理人员要不断加强社会责任感,护士对病人的照顾既有权利又有专业和法律的责任。只有具备高度社会责任感的护士,才能积极参与这项工作,完成对病人的健康教育,达到病人满意的回报。提高护理人员的社会责任感,是保证健康教育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4.3健康教育是一个护患双边活动的过程一个完事的质效优良的健康教育活动应该是双向的,即应包括医护人员和病人双方,美国教育家B.S布理姆认为:教育活动是一个双边活动,应该是双边人员都得到激励才会产生“自动力”。心理学家R.A布朗汉认为激励等于效价一手段-期望的乘积。其中效价是指对所获得报酬的需要程度,手段是为获得报酬而努力的方式,期望即经过努力所能达到目标的可能性,三种因素之一为零,那么激励也为零,就无法产生“自动务”。例如:一位高血压病人因头晕、呕吐、心悸、BP180/100mmHg而入院,如果护士缺乏护患沟通技巧和因病而异、因人而异的健康教育水平,而不顾病人当时的病情、心理,盲目地进行入院教育,结果会使病人产生烦闷的情绪,对医院的服务水平产生怀疑,对以后护患双方合作产生一定影响,此时效价为零。既然健康教育是护患双边活动,那么如果只有医护人员的“自动力”而得不到病人的接受和配合,或只有病人的“自动力”而得不到医护人员的耐心指导和训练,都不可能取得好的结果。

5总结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促使老年病人健康教育的顺利开展,使老年病人获得有关疾病的健康知识,使老年病人形成健康意识和健康行为,养成缝康的生活方式,其主要因素是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和健康教育能力以及病人的“自动力”病人对医护人员的依赖等综合因素的结果。缺一不可。

篇(4)

校园精神文化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隐性作用,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可以营造一种浓厚的心理健康教育气氛,起到渗透性、暗示性的作用,使大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心理健康教育,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一、校园精神文化的内涵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文化历史发展论”,对理性认识人的心理的文化属性和人的心理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人的心理是怎样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呢,维果茨基认为,人的心理发展过程不同于自然的发展过程,是一个心理的“人化”过程与文化历史发展过程。人的心理是在人的活动中以各种符号系统为中介和工具发展起来的,是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维果茨基把语言符号这种不同于“劳动工具”的进行“精神生产”的特殊工具称之为心理工具,这是在人类物质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社会文化历史发展的产物。人的心理机能正是随着精神文化活动的发展而发展的。人有怎样的心理世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置身于何种精神文化环境之中。

从校园精神文化的角度来研究心理健康教育,首先必须把握校园精神文化的概念。精神文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多义的概念,很难得出众人都能接受的解释,可以说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学科、不同的学者对文化有着不同的说法。已有的研究告诉我们,适用于一切学科的校园精神文化概念是不存在的。由于其概念是依存于特定的学科或研究主题的,故心理健康教育学科不可简单地搬用其他学科中的校园精神文化概念,而必须依据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特点或自身的研究主题来确定。参考有关界定,本文所指的校园精神文化是指校园中师生员工的精神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它由学校的学风、教风和校风加以体现,是师生共享的价值观念、文化传统、集体舆论、社会心理以及各种认同的文化意识和各种流行的文化思潮的综合体。

二、校园精神文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

1,建构功能

人的无限丰富的心理不是先天具有的,归根到底来源于实践,但是,心理发生以后的建构则是在已有的心理结构与精神文化作用的统一中进行的i从这个意义上讲,精神文化创造了人和人的心理。精神文化对心理的建构,从一个角度说是精神文化环境向人的心理的不断内化,从另—个角度说也是人以认识、情感等心理生活的方式享用和消费精神文化,这就是人的心理机制对精神文化的整合,通过它的整合作用,精神文化信息得以内化,人的心理得以发展。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校园精神文化与个人心理建构的关系,是指对象化了的校园精神文化与人的内在精神之间的关系。这里,校园精神文化指以语言、文字、学风、教风和校风等为载体,可以在人们之间进行交流和世代流传的价值观念、文化传统、集体舆论、知识体系、社会意识形式、社会心理等精神文化结果,这些精神文化结果有物质载体,它是超越个体精神而存在的,同时又具有观念特征,它同人的内在精神方面可以进行观念之间的直接交流,因而它对人的心理建构有着独特的作用。

2,同化功能

校园精神文化是以一种内化为隐性的、精神的规范和尺度去影响人的。它反映的是学校中的人、事、物的精神性存在,所以校园精神文化是一种无形的环境力量,它通过一种氛围的营造,对学生进行潜在的隐性的教育,在不知不觉中内化为学生的道德、情感、意志和行为。这种氛围的形成,其核心是特殊的心理环境的形成,它反映出学校所有成员特有的共同的心理品质,同时也给置身其中的全体成员以特有的心理影响。所以说创设符合学生心理健康要求的校园精神文化,就是创设良好的群体心理气氛。良好的群体心理氛围一旦形成,群体共同的价值取向,群体成员的归属感、认同感,使得群体成员形成共同的心理倾向,甚至具有共同的心理品质。易言之,尽管心理环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无形的环境,但它对学生的心理活动,乃至对整个教育、教学活动,都有巨大的潜在影响力。一些研究者指出,心理环境对“儿童学习有很大的影响力,它们和老师、学生之间所形成的关系不仅影响儿童的学业发展,更重要的是影响了他们整个个体的成长”。

3,控制功能

校园精神文化从本质上应是对社会消极文化的剔除和对积极文化的摄取,即对社会文化“扬弃”后的精神沉淀,这种精神文化一旦在校园确定以后,反过来也就对异质文化具有排异扬弃功能。因而,一个经过教育者对社会文化进行有目的滤化、净化加工而形成的校园精神文化,一经产生,就成为一种独立的力量,有力地控制着校园行为。校园精神文化具有使校园行为模式化的功能,当个体处于这个“过滤”过的环境下,通过个体无意、无形而又无时不在的“观察学习”,就能使其行为准则、价值取向、思想观念等方面向积极向上的校园精神文化靠近,并内化为自身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从而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

4,导向功能

校园精神文化的价值导向功能主要体现在校风建设上。校风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通过无形的大家共同认可的价值规范和行为准则,依靠群体规范、舆论、内聚力等无形力量实现对成员的约束。以美国哈佛大学校训“让柏拉图与你为友,让亚里斯多德与你为友,更重要的是,让真理与你为友”为例,这不只是几个字的拼凑,而是一种文化积淀,一种人文精髓,是这所学校世代永存的行为风范和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与其说哈佛大学是致力于培养社会良才,倒不如说它是在用一种不息的精神引领着每一学子,引领学子们走向人文、走向科学、走向真理。校风潜藏于校园,又弥漫于校园,同时又显性于个体行为,深刻影响着校园人的心理趋向和精神状态,达到一种“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的教育效果,形成心灵的感应和精神的升华,使人有意无意地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心理品质等方面与教育目标相一致,从而实现对自身健康心理、健全人格的塑造。

三、从校园精神文化出发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校园精神文化作为一种载体,既是深层的群体意识。又是群体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用无声的语言传递大量信息,对提升心理健康意识有很大的隐性教育功能。但同时,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经历逐步完善、定型和深化的过程。笔者认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应从以下几点人手,

1,营造健康的校园精神文化氛围

校园精神文化应当源于社会精神文化而又高于社会精神文化,具有较高的格调和品位。高校应通过组织高层次、高水平的艺术团体来校演出及名著、名片、名歌赏析等活动,大力提倡严肃文化和高雅艺术,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营造积极向上的高层次校园精神文化氛围,真正做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使大学校园“充满一种由伟大思想、不朽著作和长远观点形成的令人陶醉的气氛”,抵制古今中外消极、腐朽思想的渗透和影响,抵制伪科学和非理性文化倾向,逐步杜绝校园中不健康文化或反文化现象,促使大学生从单纯的兴趣满足和感官愉悦中超脱而出,引导大学生的心理世界向着健康高雅方向发展。实践证明,能否对校园精神文化的发展与建设进行历史的逻辑的判断,做出合乎理性的认识与了解,合乎理性的评价与设计,是把握校园精神文化继承历史而又能面向未来的关键。面向现代化的我国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需要当代大学生少一些情绪,多一些理性。

2,确立师生的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校园建设中,精神文化简化为学校管理的范畴与职责,“重组织轻个人”、“重工具理性轻人文关怀”,师生情感、价值、需求等被淹没在同一化的、模式化的、规范化的刚性管理中,造成师生精神文化建构的割裂,因此必须把精神文化建设与师生主体地位的建立结合起来,确立师生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作为主体的师生又可分为学校领导者、教职工和学生三部分。学校领导者应高度重视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并确立合理的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目标,宏观调控,确保目标的实现。教职工应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普及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理论,建立健全激励机制,使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目标转化为教职工的自觉追求。而对学生来说,在对他们加强教育的同叽则要提高他们的自我教育能力,要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就必须让学生感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没有任何的戒备心理,不必为自己新奇的想法和做法感到担心,在思考问题时,没有太多的条条框框,能够比较自由地思考和表达。因此,要很好地贯彻民主与愉悦原则,师生平等对话,相互尊重,创造和谐、愉快的心理环境,密切师生关系,使学生心情舒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3,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实践

精神文化在本质上是抽象的,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才能得以体现。校园文化活动的设计一般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心理上的“安全感”和“自由感”,根据智能差异设计出灵活多样的形式与方法,使特长得到充分发挥并及时给予鼓励与肯定,让每位学生都有自我展示的空间和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因此,我们要积极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青年志愿者活动、校园文化艺术节、书画展览、摄影比赛、辩论赛、演讲比赛、歌咏比赛、体育运动等等。学生通过在文学作品里抒发自己的所感所想,在辩论比赛中表现自己的口才以及在价值冲突中确立和传播正确的思想观点,在文体表演中展现自己对美的塑造,在科技创作活动中崇尚科学、追求真知等等,可以使自己在不同程度上释放能量、敞开心扉、展示自我,获得身心愉悦,达到心理平衡并从中受益。

4,开设实效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篇(5)

(一)组织领导。

1.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要高度重视,有一名单位领导分管健康教育工作,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本单位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纳入单位工作考核评比内容。

2.健康教育工作有年度工作计划、总结、检查及评估。

(二)工作网络建设。

1.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应配备一定数量的健康教育专(兼)职人员,市、区级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专职健康教育工作人员不少于1名,镇级配备兼职人员1名以上。

2.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健康教育科(防保科或医务科)为负责管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职能部门。

3.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临床、业务科室设有健康教育宣传员,开展相应的健康教育工作。

(三)经费与设备。

1.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健康教育业务经费不少于当年业务收入的0.05%,并能满足年度工作计划的实施和日常业务的需要。

2.市级医疗卫生机构健康教育业务用房面积达到100平方米,区级达到60平方米,镇级达到30平方米。

3.配置与健康教育业务相适应的基本设备,如电视机、录放机(或VCD、DVD)、摄像机、摄影机、速印机、复印机、扫描仪等。

二、健康教育主要形式和要求

(一)机构内健康教育。

1.市、区级医疗机构要开设“健康课堂”,市级医疗机构每年开设课次数不少于24次,区级医疗机构不少于12次,业务范围要涉及到单位各业务科室,年初做好计划,定时通过报刊等传媒方式及时告知市民和患者讲课的内容、时间和地点,并做好每节课的记录和评估。

2.医院的候诊区、病区和门诊科室、卫生机构在对外服务区域要设置固定的健康教育宣传栏,形式图文并茂,形象生动、通俗易懂,宣传内容与科室业务、工作重点紧密结合,每3个月定期更换内容,有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还可以利用影、视、听设备进行健康教育。

3.在候诊区和对外服务区域设置健康教育咨询服务台和健康教育宣传材料索取点。

4.对在门诊就诊的患者进行随诊健康教育,介绍有关疾病的预防知识和注意事项,开具健康教育处方。

5.对住院治疗的患者进行全程健康教育,根据不同时间、患者关心的不同问题制作不同的宣传资料进行入院教育、住院期教育和出院教育。

6.制定相关制度,利用各种形式、场所和现代传播手段搭建健康教育桥梁,如孕妇学校、老人学堂、婚前保健学习班、互联网、热线电话等多种形式开展健康教育,与市民进行双向交流,普及卫生知识和健康相关知识。

7.所有工作场所禁止吸烟并设置明显的禁烟标志,工作人员要成为控烟表率,大力宣传吸烟的危害性,自觉禁烟并劝导他人禁烟。

8.加强本单位职工健康教育专业培训,提高其健康教育理论与技能水平,丰富自身健康知识,促进其健康行为的形成,增强员工的健康素质。

(二)机构外健康教育。

1.主动开展健康教育讲师团工作,进工厂、入学校、下社区定期开展健康知识讲座,讲师团每名成员每年授课达4次以上。

2.与社区管理部门联系,积极支持和参与所在社区的健康教育活动,发挥技术指导和骨干带头作用。

3.围绕国际和国家规定的卫生主题宣传日,通过义诊咨询、卫生科普展览、有奖问答和文娱活动等形式,在社区普及卫生科学知识和健康相关知识。

4.鼓励工作人员为广播、电视和报刊撰写卫生科普文章,配合新闻单位制作卫生科普节目。

(三)医务工作者的健康教育。

1.健康教育培训应纳入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各医疗卫生单位工作人员每年必须至少参加由本单位举办的健康教育专业理论培训讲座一次,至少8学时,系统学习健康教育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提高自身健康教育专业水平、健康宣传能力与技巧,促进健康教育工作。

2.各医疗卫生机构应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并做好活动记录,提高员工健康行为形成率,使医务工作者成为健康行为实施的表率。

(四)与媒体合作的健康教育。

各医疗卫生机构要充分发挥报纸、电台、电视台在健康教育方面的积极作用,与媒体合作开展各种健康教育活动,如“健康大讲堂”、“健康四季谈”等健康教育专题栏目,以方便市民群众充分利用卫生资源,结合自身的需求,有选择地参与,不断提高其健康素质和生活质量,同时也促进各医疗卫生机构自身的整体发展。

(五)健康教育工作资料收集,包括:

1.各医疗卫生机构概况;

2.健康教育网络名单;

3.健康教育工作制度;

4.相关政策文件;

5.相关规划、计划、总结;

6.健康教育会议记录;

7.健康教育活动记录;

8.健康教育培训记录;

9.健康教育宣传专栏、橱窗、阅报栏、音像宣传等记录;

10.健康教育经费开支记录;

11.发表医学科普文章和健康教育论文汇总;

12.健康教育效果评价资料。

篇(6)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1.06.056

护理学专业已提升为一级学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培养护理创新人才。我国颁布实施的本科医学教育标准――护理学专业中要求护理本科毕业生“应具有基本的临床护理工作能力,初步的教学能力、管理能力及科研能力。”在倡导创新精神的今天,增强创新的意识,培养创新型护理人才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紧迫,而创新型护理人才培养的基础,就是学生在校期间创新意识的形成和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提高护理本科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是护理教育的主要培养目标之一。我校地处经济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60%的学生来自基层及少数民族地区,毕业后绝大多数回到基层工作。近几年来随着国家新医改政策及新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施,基层医疗事业迅速发展,但高端护理人才缺乏,急需具有创新能力的护理人才充实到临床及护理管理的岗位。本着“加强基础、突出素质、注重能力、引导创新”的原则[1],为了更好地实践我校培养“精医术、懂人文、有理想、能创新”的办学定位,近年来实施护理本科生科研导师制教学改革实践,取得较满意效果。

对象与方法

1.对象 以我校2004级、2005级、2006级五年制护理学本科(英语方向)共15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女生143名,男生7名,年龄19~23岁。

2.方法 按照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教学计划,并在此基础上实施科研导师制针对性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具体做法为:①选聘导师。由护理学院在学校专、兼职教师中选拔责任心强,副高以上职称或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担任导师。并将导师的基本信息及研究方向、研究成果向学生公布。②选择导师。一般于大四第二学期开始,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和对导师的了解自行选择导师,由每位导师确定带2~3名学生。③开展系列专题讲座。在完成人才培养方案中规定的《预防医学》《文献检索》《护理研究》等相关课程的基础上,以专题讲座、参加相关学术活动、小讲课等形式加强科研能力的培养,内容包括科研基本知识、护理科研概况、统计学基本知识、护理论文撰写方法等。④举办科技创新活动。学生自由参加学校及院系组织的科技活动。⑤到基层教学基地挂职锻炼进行社会实践活动。⑥科研实践。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前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科研选题,撰写科研立项标书,进行开题报告,由护理学院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学生获立项后带着课题进入临床实习,在实习过程中由导师和临床带教老师共同监督实施课题。实习结束回到学校后安排2~4周时间撰写论文,由护理学院组织进行论文答辩、评分。

3.评价 ①科研立项:由护理学院组织科研开题报告,专家组从选题意义、科学性、实用性、可行性、创新性、译文、课题完成量等七方面评价,答辩通过给予立项,不能通过者由导师根据专家意见指导学生修改,合格后给予立项。②论文评价:毕业论文成绩由导师评分、专家评分、答辩小组评分三部分组成,比例为3∶2∶5;评价标准从学术价值、实用性、创新性、论点论据、语言文字、参考文献、答辩情况等七方面进行评分,总分90分以上为优秀、85~89分为优良、80~84分为良好、60~79为分合格、59分以下为不合格。

4.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1.5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

结 果

1科研课题研究内容 150项学生科研课题研究内容,前三位顺位依次为:调查分析、临床护理观察及健康教育。而新技术运用、护理管理和教学改革所占比重较低。见表1。

2.课题完成情况 150名学生中有144名学生能按计划实施并如期完成,占96.0%。6名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无法实施或完成课题而要求更改研究内容,并在导师指导下调整,最终能完成课题。

3.论文评价 论文评分优良率为42.0%,良好以上的达79.33%,无不合格论文。见表2。

讨 论

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新世纪以知识创新为突出的特征,创新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创新离不开科研,科研是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的基本活动,是加强护理研究、推动护理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最重要的环节。张金萍等[2]认为21世纪的护理工作很大一部分内容将是以健康人而非病人为对象开展预防、保健、社会服务等工作,根据社会市场需求和卫生保健事业发展需要,护理学专业的学生应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备自然科学、社会人文科学、医学基础知识和先进的护理理论及技能,能在不同类型的医疗卫生、保健机构从事临床护理、预防保健、护理管理、护理科研工作的高级应用型护理人才。本科生导师制是近年来许多高校在借鉴国外高校办学经验的基础上,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需要,探索学生教育和管理的一种新的工作机制[3]。我们通过实施导师制针对性地培养本科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初步显现人才培养效果。

1.建立初步的科研意识 护理本科生应具备初步的科研意识已是护理学界的共识,随着护理学科的提升,加快学科建设步伐成为重中之重,而科研意识淡薄、科研能力欠缺是护理队伍普遍存在的问题,除历史原因外与队伍学科氛围有密切关系,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从护理教育抓起。在国外,护理科研工作主要由博士、硕士毕业生承担,对本科及大专生未作要求[4],但美国的一些研究型大学为提高本科教育水平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而加强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提高其创新能力,培养学术后备人才则成为这些改革的中心环节[5]。当前我国护理博士生几乎是凤毛麟角,硕士生的教育也在起步发展阶段,护理科研的重任落到护理本科毕业生的肩上。我们通过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实施,三届护理学本科学生科研立项达150项,从结果看到,虽然学生科研立项的内容比较局限,新颖性不够,45.33%为调查分析,新技术应用仅占5.33%;论文撰写的优秀率仅为7.33%,质量有待提高,但重要的是学生有了实践机会,科研意识有明显的提高。

2.培养初步的科研能力 护理本科生学制五年,在校学习时间相当充裕,参加校园文化、学术活动的机会多。我们在入学后第一、第二年就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利用节假日定期轮流到实践教学基地挂职,在老师的指导下参与力所能及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早接触临床、早接触实践、早接触病人、早接触社会,在实践活动中激发学生临床思维和评判性思维,发现问题,萌发探索及解决问题的好奇心和强烈欲望,导师因势利导地培养创新思维,为科研选题和开展科研工作打下基础。本科生通过课堂-实践-文献检索-选题-立项-撰写科研标书-开题报告-实施课题-撰写论文-论文答辩,经历科研工作的全过程,体会其中的艰辛与获得成功的快乐,更重要的是在实施过程中认识到自身知识的不足,激发学习兴趣及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论文评分结果显示优良率为42.0%,良好以上的达79.33%,说明学生在导师指导下掌握科研的基本步骤、方法和科研论文书写的程序与要求,具备初步科学研究的能力。

3.符合以临床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及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人民群众对护理技术要求不断提高,传统的护理常规不能满足服务对象的需要,临床需要的护士是医学基础知识牢固,专业知识扎实,技能操作熟练,沟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独立思考及临床思维能力,在工作中不墨守陈规,能不断创新的新型高级护理人才。而在欠发达地区对上述新型高级护理人才更是求贤若渴,如我校所处地域是全市总人口382.63万人,有12个县区的少数民族地区,2010年底注册护士有4000多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注册护士只有1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本科毕业生充实到临床一线,对本地区护理学科的发展更是非常紧迫而具有战略性意义的。当前护理本科教育阶段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时明显不够,如我校的培养方案中《护理研究》理论课为仅18学时,为了弥补不足我们采取专题讲座,课外活动及假期的社会实践来补充,经过几年的实践取得一定成效,既能节省学时,又能使学生在实践中学到知识提高能力。

4.科研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思考 科研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学校教育阶段是培养的基础,护理本科生文化基础较好,具备有科学研究的潜质,学校如能正确引导,树立科研意识,让学生掌握基本科研方法对今后工作有重要的意义。实践中我们体会到,让学生直接参与到科学研究工作,经过亲身体验,从中感悟科学的严谨、伦理道德的重要,树立科学研究的意识,培养创新能力。作为护理教育策划者及护理教学管理者,应从有利于学科可持续发展和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的角度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整合课程,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不拘泥于课本和课堂,利用一切教学资源全面培养学生科研能力。我们体会到导师制的优势是:导师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和兴趣有比较深入的了解,能正确引导学生树立科研意识,逐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做到有的放矢;同时学生能在直接参与导师课题实施,协助导师进行资料收集,数据录入等具体科研工作,有比较多的机会与导师沟通交流。实践证明,学生课题的水平,撰写论文的质量与导师的水平和能力及指导程度有密切的关系,没有导师的正确指导,仅靠课堂中讲授学生是无法进行科研立项并实施的。因此,导师制能提高护理本科生的科研能力,是培养创新型护理人才的有效模式。不足之处是少部分导师因教学、临床或管理工作任务繁重,对学生投入精力不够,今后将进一步完善。

总之,注重护理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将有力地推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人才质量的提高,将为社会输送更多思维敏锐、素质全面的创新护理人才,从而促进护理专业人员学术和社会地位的提高[6]。培养护理本科生的科研能力,除了学校、学生重视外,与临床带教老师的科研能力和意识、实习医院的科研环境有紧密切的联系,需要参与护理教学的各机构、部门、人员多方共同努力才能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刘东玲,杨培常,李 伟, 等.护理本科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效果评价[J].护理研究,2010,24(10B):2705-2706.

[2]张金萍,刘文庆,刘丽华,等.护理学专业基础医学课程新体系的构建[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0,30(7):89-90.

[3]曾凡东.科学评价是本科生导师制健康发展的动力[J].当代教育论坛2005(3):30-31.

[4]仇瑶琴,陈晓英,沈园园,等.护理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与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10, 25(3):214-215.

篇(7)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9)10-0936-03

【关键词】 精神卫生;档案;问题解决;学生保健服务

近年来,国家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工作力度越来越大。心理档案是掌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而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的重要基础性资料,已为各高校普遍认可,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献资料显示,仅2007-2008年,有关高校心理档案建设的论文就有近40篇,从数量上看,比前几年有明显提高。但从文章的内容来看,关注和讨论心理档案建设的意义、必要性、基本内容构成的比重较大,而对实际操作层面,如心理档案究竟应该怎么建、由谁来建、建档范围如何确定、应包含哪些相关材料等问题讨论相对较少,这也从侧面反映了目前高校心理档案建设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笔者对此提出如下思考。

1 目前高校学生心理档案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将心理普查所形成的基础数据材料简单等同于学生心理档案 自2004年教育部在部属重点高校中开展新生心理健康测评工作开始,新生的心理普查工作迅速在国内各高校中普及开来,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作为一项常规工作,历年来积累的大量第一手学生心理健康测试数据,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些测试数据是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的一项重要参考依据,但不能把这些基础材料简单等同于学生的心理档案,原因包括:第一,心理普查的结果体现的是心理健康标准的一个方面――统计学标准,另外还有社会学标准、医学标准及个人体验等标准,如果以此数据结果直接作为心理档案内容,至少说明档案内容不全面。第二,心理测试有其局限性,其中最大的一个局限性是测试不能保证100%准确[1]。测试的结果与受测者的主观心态密切相关,如果受测者有意隐藏客观心理状况,或是由于对心理普查有误解、偏见、恐惧而不认真作答,会导致数据失真、失实,从而影响普查数据的有效性,导致档案信息不准确。第三,心理测试的结果只能反映一段时间内的个体心理状况,而个体的心理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心理测试数据有一个时效性问题。即使普查数据真实、有效,也只能是当时受测个体的心理状况反映,不能反映现在和将来的情况,学生的心理状况是不断变化的。因而心理普查数据只能作为学生心理档案的一个重要参考依据,而不能直接将测试结果作为心理档案。

1.2 心理档案材料单一、不成体系 从档案材料的构成来看,主要存在2个问题,一是材料内容单一、不够丰富。如前所述,心理档案的内容大多以心理普查数据结果为主,另外可能包括学生的访谈记录、学生的基本情况、奖惩情况等,内容比较单一。二是限于专职人员短缺、学生数量庞大、档案意识薄弱等客观现状,档案材料比较零散,容易出现将原始材料直接归档的情况,缺乏合理的组织、编排,形成不了有机统一的体系。使心理档案不能全面、系统地反映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能为相关人员提供完整、有效的工作参考,从而导致心理档案使用价值不大,无法满足工作的实际需要。

1.3 建档范围规定模糊 建立完善的学生心理档案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目前,很多高校都在建立学生心理档案,但面对数量庞大的学生群体,建立高覆盖率的、内容翔实的个体心理档案系统目前尚不具备现实条件,因此先为少部分学生建立翔实的心理档案,然后逐步扩大建档对象的范围似乎更加可行。但对哪些同学需要首先纳入建档范围尚未形成统一意见,缺乏工作规划。从心理疾病的预防角度来看,首先需要建档的应该是需重点关注的学生群体,但这部分学生的范围如何界定,筛选的标准是什么,比例应该有多大等问题没有明确的规定,其结果是在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重建档数量而轻建档质量,前期工作风风火火而后期工作虎头蛇尾,看上去人人都建档了,而实际上档案无法满足工作的需要,一些需重点关注学生的心理档案建设力度不足,导致有限的资源、精力无法发挥最大的功效。

1.4 心理档案规范性不足 心理档案虽有其自身的特点,但究其本质仍是档案工作的一个分支,必须要遵循档案工作的基本规范和一般要求。目前各高校从事心理档案建设的工作人员大多是专兼职的心理健康教育人员,接受档案工作知识培训机会较少,对档案学的基本知识了解不多,档案工作意识普遍不强,心理档案的规范化程度有待提高。

1.5 心理档案重建设、轻使用 各高校对心理档案建设工作的必要性、重要性的认识都有了明显的提高,都将心理档案建设作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由于心理档案具有私密性强、学生敏感程度高的特点,在心理档案建立后,管理单位过分考虑档案的保密性原则,轻易不视与人,造成了心理档案实际上被束之高阁的现状,能接触到档案的人过少,不能为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提供有效的信息。

1.6 对心理档案最低保密限度执行不严 与此相对,心理档案最低保密限度的扩大化也是目前工作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2]。中国心理学会、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在 《卫生系统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工作者条例》中明确规定了心理档案的保密性原则:“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工作者应对其病人或来访者的有关资料、病历予以保密;这些资料应单独保管,不应列入医院其他病历之中。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工作者只有在专业需要的情况下才可以与其他专业人员讨论其服务对象的案例。如果为专业的目的需要采用案例进行教学、科研和写作时,应适当隐去那些可能会据此辨认出服务对象的有关信息”。

但此规定在实际工作中的执行情况并不尽如人意。由于各学校专职心理工作人员普遍较少,在实际工作中,有很大一部分工作是由兼职的学工系统人员完成的,在工作中可能会出现以下情况:一是在对个别重点心理问题学生进行干预和教育过程中,为了工作方便,将档案内容告知学生的班主任、任课教师,甚至是学生骨干,请他们协助开展工作,造成档案内容的外泄。二是心理档案没有单独存放、管理不严,心理档案在学工系统内随意翻阅,甚至个别学生干部都有可能知晓档案的内容,造成档案内容的外泄。三是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会以本单位在校学生心理档案内容作为案例,虽然隐去了个案的姓名,但一些关键信息没有处理好,使学生仍能对号入座,“找到”案例中的具体对象,给学生本人带来不应有的伤害和压力,造成工作的被动。无论哪种情况出现,都会对学生本人和工作产生负面影响,增大了工作开展的难度。

2 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应注意的问题

2.1 正确使用心理普查数据,为学生心理档案提供基础材料心理普查工作的重要作用之一是通过普查,建立心理问题筛查、干预、跟踪、控制一体化的工作机制,做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早期发现、及时干预和有效控制,提高工作的科学性和针对性。从这个角度来看,心理普查工作应该是全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个基础、一个开端,而将普查数据直接作为心理档案的做法,实际上是人为终止了整个工作流程。

正确使用普查数据,需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对数据进行整理、筛选,提高数据的有效性。目前,各高校大多使用计算机网络系统,采用人机对话的方式,集中开展网上心理测试工作。数据结果汇总后,首先需要对数据的有效性进行考查,筛选出无效数据。无效数据一般有以下特征:答题时间明显过短;选项过份集中;测伪部分得分过高等。这部分数据一定要剔除出来,要向学生本人了解原因,对测试目的、意义宣讲清楚后安排他(她)们重测。(2)开展回访工作,详细考量数据的准确程度,确定心理问题的性质、等级。心理测试的结果反映的是一种量化的统计学指标,是衡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一个重要参考,但心理测试本身也具有一些局限性,如心理测试不能保证100%的准确率,心理测试具有时效性的特点,一种测试量表只能反映心理状况的一个方面,心理测试难以反映被试答题的客观程度(目前通用的普查量表大多无测伪项目设置)等。

每年心理普查结束后,对数据超标的学生发出回访邀请,进行一对一的访谈,重点了解他们数值超标项目的实际情况,安排不同的量表进行第2次测试,综合2次测试及面谈的情况确定他们是否存在心理问题、什么心理问题、心理问题处于什么程度,制作详细的回访记录。通过这种方式,了解测试的准确程度,将机械的数据转变为更为直观的学生具体心理健康状况信息。

2.2 本着量力而行的原则,确定心理档案的建档范围 目前,各高校专兼职心理工作队伍人数严重不足是一个共性问题,在一个万人规模学校中,专职人员的人数一般为1~3人,兼职队伍以辅导员为主体,每个学院有1人主要负责学生的心理工作。面对庞大的学生群体,大范围的建立学生心理档案不现实,而且容易流于形式。本着量力而行的原则,应筛选出确实存在心理问题、急需重点关注的学生群体,首先把他们列入建档范围:(1)充分利用心理普查后的回访结果。通过回访,根据他们心理问题的性质和轻重划分不同的等级,分为较重心理障碍、一般性心理问题或适应不良、无心理问题3类,分别以ABC标识,对于A类学生必须纳入建档范围。(2)对于通过语言、行为流露过轻生意愿,或是已发生轻生行为的学生必须建档。(3)已发生心理危机事件,被正规医疗机构确诊为存在心理疾病,或因心理问题而休学者,首先纳入建档范围。

2.3 以学院兼职人员为建档主体,实时、全面掌握学生信息 关于心理档案的建档主体,现在主要有2种模式,一是由专职人员,如学校心理中心的老师来完成;二是由兼职人员,如辅导员来完成,2种模式各有利弊。由专职人员建立,能够满足对档案规范程度的要求,但缺点是建档范围比较小,对建档对象的实时情况掌握不及时,档案内容不全面,无法及时更新。由兼职人员建档,档案的内容比较丰富,实时性较好,但规范程度可能不够。

笔者认为,心理档案的建档主体由兼职人员来担任比较好,他们在一线工作,面对的学生群体相对较小,而且更方便了解学生情况,能及时、全面地掌握学生的心理动向和行为表现,更有利于档案材料的完整性和实时性。关于档案的规范程度,一是要允许有一个提高的过程;再则,可以通过相关专题培训,结合专项检查的方式帮助他们不断提高档案建设水平,充分发挥和调动其工作积极性,不断提高他们的工作水平,可以使更多的学生从中受益。

2.4 详细了解建档对象的家庭背景和应对方式 应重视对以下内容的收集:一是建档对象的家庭背景材料,主要包括家庭基本构成、主要经济来源、父母教养方式、家庭成员交流情况、家庭氛围等。笔者在大量个体访谈的实践中发现,学生心理问题的形成大多都有其家庭背景的因素,因此这部分情况必须了解清楚。在进行个体访谈时,这是一个必谈内容,对于这个问题学生一般不会很戒备和避讳,相关信息一般容易掌握。对学院而言,应在日常工作中有意识关注和了解学生殊家庭构成的情况,如单亲、离异、经济非常困难等。收集这部分信息时,应更注意学生家庭的交流方式。二是应注意收集建档对象在应激状态下的行为表现材料。对存在心理问题或障碍的学生,要特别留意他们在应激事件出现时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面对同样的应激源,他们可能比普通同学有更剧烈的情绪波动,更激烈的行为反应,因此,在应激状态下的表现是评估他们心理健康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需认真记录。

在学校环境下,应激源一般包括:学业上不顺利,如考试不及格,各种等级、资格考试未通过等;人际交往问题,如舍友、同学关系紧张,与个别同学产生剧烈冲突等;恋爱失败,或是追求异性被拒绝;家庭出现重大变故,如父母离异、直系亲属亡故等;出现重大挫折事件,如竞选失败、财物损失、身体受到伤害等。

建档对象的家庭情况和在应激状态下的行为表现信息,实际上是提供了他们心理问题的潜在背景和诱发因素,掌握这些情况有利于干预工作者采取更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2.5 注重心理档案内容的更新,及时反映建档对象的实际情况 人的心理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复杂系统,不同的时间,不同的阶段,对同一个个体而言其心理状况是不同的。更新可以每月集中更新1次,如遇应激、危机事件需随时更新。对档案的更新可以选择几项主要内容,基础性资料一般不需定期更新。需更新的主要内容包括:(1)个体访谈记录、师生谈话、交流等原始记录材料,此部分材料需特别留意整理。对于少量存在心理障碍的重点关注对象,根据学生的主观意愿,学校一般会安排定期心理访谈,学院的老师也会经常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交往情况,这些关注、干预工作一定要有意识留下原始记录,一来作为反映工作的过程材料有留存的价值和需要;二来也能持续记录他们的心理变化过程,为有效的干预工作提供依据。(2)建档对象的近期行为表现,尤其是遇有应激事件时的行为表现。(3)建档对象的近期学业成绩、奖惩情况、人际交往情况等信息。

2.6 规范使用和管理心理档案,充分发挥心理档案的作用 心理档案的作用在于及时掌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是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载体和手段,只有充分、规范使用才能发挥它的最大功用。过分考虑对学生心理隐私的保护,而只在很小的范围内使用,甚至以保护学生隐私之名将其束之高阁,既是对大量人力、物力资源的一种浪费,同时也是对工作不负责任的表现。将档案秘而不宣,其结果只能是使相关工作人员各自为战、重复劳动,不仅工作效果打折扣,而且易于引起学生的抵触、反感,不利于工作开展。

充分使用是指在严格遵循个体心理信息最低保密制度前提下的充分使用,不能以工作之名而行损害学生心理隐私受保护权利之实。应在一定范围内鼓励相关工作人员通过查阅学生的心理档案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提供参考,这个范围可以包括学院的学生工作领导、辅导员、班主任及部分任课教师,但需绝对避免学生了解档案内容。

充分使用的另一方面是发挥心理档案的教育作用,有2层含义,一是通过心理档案的详细记载,使建档对象能更清楚地认识、了解自己,进而不断有意识进行自我调整,从而悦纳自己。另外,心理档案中的访谈记录、师生交流记录等材料,其中包含很多专兼职教师的疏导、干预、调整措施,当他们在阅读自己的心理档案时,能用一个“局外人”的眼光,换一个角度看待自己,也能很好地帮助个体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有学者提出,心理档案也可作为一种“新”疗法。二是通过大量心理档案材料的积累,能整理出很多典型的学生心理问题案例,这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案例,对促进广大学生关注自身心理健康、主动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帮助很大,比单纯的基础知识普及、宣传的效果要好很多。

规范管理档案应做好以下几点:(1)学生的心理档案必须实行专人、专柜管理,对其使用必须严格执行登记、借阅制度,如非特殊需要,原则上不应外借。(2)心理档案只能用于心理教育之用,不能用来作为学生操行评定、奖惩评定的依据。如需作为科研、教学、教育之用,必须要隐去姓名、专业、籍贯等可能泄露学生身份的关键信息,原则上在校学生不作为案例的来源。(3)心理档案不进入学生档案系统,学生毕业后1 a内集中销毁。对于在管理、使用过程中因个人原因泄露学生心理档案信息而导致严重后果的,要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3 参考文献

[1] 聂振伟.正确认识和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和心理档案建立工作.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3):63-67.

篇(8)

幼儿园管理工作自我鉴定1本学期在欢乐童年总部的引领下,在园长的不懈努力下,运用先进的教育理念,紧紧围绕"规范管理,彰显特色,社会实践"为幼儿园园务目标,以幼儿开心、教师舒心、家长放心为宗旨,以保教结合为原则,以贯彻安全工作为主线,以师资队伍建设与内涵建设为重点,以促进幼儿本事训练为目的,有效开展幼儿园工作。现将本学期各项工作鉴定如下:

一、园务管理:

安全工作是幼儿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我们经过定期学习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经过定期检查及时发现不安全隐患,努力做到防患于未然。

园务管理实施人文管理、以教代会督促民主管理的作用。利用重大节日开展主题系列活动。组织教师参加县教委组织的演讲比赛,发挥教师技能作用。加强对保育员、炊事员的培训考核,举办保育员基本功技术比武。努力做好卫生保健工作、幼儿食品卫生工作、安全工作、档案工作。每月的班级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如下:春耕活动、世界卫生日、参观邮局、图书馆、警察局、消防演练、扫墓、气象站、乘坐公交车、乘坐手扶梯、升降电梯、护蛋活动、超市购物、五一献爱心活动、参观农贸市场、独立夜。

成绩:2021.2获全国优秀幼儿园最佳教育金奖,2021.5获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培训合格证

二、师资队伍:

幼儿园树立目标意识,加强对骨干教师队伍与新教师、临时代课教师的管理与培养。提高教师教学本事、科研本事、基本功的培训和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本事。全体教师参与园本教研与评价课程实践。

全园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园本培训活动,加强师资队伍每月一次的培训,在教师中开展五个一活动:"读一本教育名着,写出读书随笔;上一节公开课,写出教后反思;整理一个教育故事,写出案例评析;开展一个小课题研究,写出教育论文;研究一位名师授课,写出成长感悟"经过评价,不断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

教师自我提升

1、教师们利用午休时间理解了欢乐童年总部一周的教学培训,解决了教师们在教学中出现的困惑。

2、理解奥尔夫音乐培训

3、利用下班时间理解了慧凡的yy语言空中课堂培训4、利用周末时间外出参加教师技能培训

5、体验了幸福力父母成长课堂

6、参加了县教科局组织的青年教师演讲大赛

经过多种渠道的学习和培训增强了教师们的计划性、目标性,组织本事和管理本事有了明显的提升,增强了她们的自信心,使她们在教学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

三、卫生保健工作

做好卫生保健工作是完成好幼儿园"保育"工作的关键。一是供给营养均衡的膳食,保证幼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幼儿身长、体重达标。二是常规性与季节性卫生保健工作相结合。幼儿与员工体检率达100%;三是开展形式多样的户外体育活动,增强幼儿体质。我园坚持开展户外体育活动,坚持开展早操活动、课间操、坚持做好每日的晨、午检工作,常规的卫生及消毒工作我园一向长抓不懈,配合区医院做好牙齿测查保健等检查工作。今年6月份区卫生防疫站到园检查效果良好,做好紫外线光度消毒。

成绩:本学期手足口病、流感为零,幼儿园无重大安全职责事故。

四、教研工作

园本教研以教科研为抓手,重点搞好"园本教研制度建设与教师发展"教研重点:围绕如何进行有效教学?保教并重在日常环节中的渗透。经过"示范课、特色课、模仿课"多样化的方式活动;不断摸索与研发具有实幼特色的课程。加强教师对教育案例、教育教学的反思本事,提高她们的业务素养。园内教师优秀案例、课例的解读学习活动。激发教师参与科研活动的进取性,并构成课题定期交流研究进度制度。

成绩:参加特色课程课赛能手比赛1名。演讲技能大赛2名。

五、家长工作

我园把做好班级家长工作作为基础,以全园、年龄段、各班、个别为不一样形式的组织形式开展家长活动。先后召开家长会、举办家长学校讲座1次、邀请家长参加家园亲子运动会、亲子一齐过"六一"活动、母亲节、父亲节、亲子运动体能活动、放风筝活动、教育基地体验活动、毕业典礼、小班风采展示活动、开学教学安排家长会活动、新生家长品尝餐点活动、幸福力父母成长课堂活动。学期末给家长提示放假安全告知书并签字活动。幼儿园虚心听取家长们的意见和提议。

六、后勤工作

幼儿园后勤管理为教育教学服务,强化安全卫生工作制度,切实抓好安全卫生工作和春季传染病的预防工作。定期开展安全演练、法制教育、心理健康、安全教育等活动,定期做好安全卫生工作的宣传工作。后勤厨?a href='//xuexila.com/yangsheng/kesou/' target='_blank'>咳嗽弊龊酶骼嗖偷惆词惫锥押貌陕蚬亍⑷险孀龅讲途咭徊鸵幌尽?/p>行政人员进取为保教第一线服务,及时供给教学用品、安排器具用品的维修保养等,保证班级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七、信息技术:

资料管理实现无纸化,建设园内教育资源公共库。利用教育在线和智慧树家园互动平台、实施幼儿园网络平台,实现教师交流、沟通的快捷化。利用园所网络资源,为家长、教师供给最及时的学前教育信息、优秀经验、先进理念。

本学期虽然时间短暂、可是活动大大小小一共组织了26个,孩子们在活动中成长、教师们在活动中提升、家长朋友们在活动中感悟、园长在学习与实践中创新。

以上成绩的取得,真诚的感激家长朋友们对我们工作的支持与配合。感激教委对我们工作的肯定,同时,也真诚的感激全体教职工敬业爱岗,任劳任怨,默默的奉献,正是因为有大家的辛勤耕耘,才会有幼儿园今日的发展。也真诚的期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一齐携手再学习,再创新,再拼搏,再创幼儿教育的辉煌!

幼儿园管理工作自我鉴定2转眼间,一学期在忙碌而紧张的工作中不知不觉已悄然而逝。反思过去的一学期,我园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教职工的辛勤努力工作和团结合作下,不断强化内部管理,构成“敬业、团结、务实、创新”的园风,得到了广大的家长的一致好评。回顾上半学期工作,我园主要围绕园务工作计划进行常抓不懈,现鉴定如下:

一、明确办园目标

我园在贯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背景下,规范办园,以法办园;以培养幼儿综合本事、挖掘幼儿各种潜力、开发幼儿智力、培养幼儿兴趣、提高幼儿观察力及良好的行为习惯为目标,努力探讨幼儿发展方向,推动幼儿教育不断发展。

二、园务综合管理

一学期以来,我园根据上级的各项规章制度,从师资建设,教育工作,教研活动,保健工作等多方面开展园务工作,进行园务管理,推进园务工作有序有利开展。

1、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我园进一步健全、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每周召开教职工例会,进行一次小检查,对存在问题及时改正,对安排的工作任务做好落实,并把工作情景作为考核教师的一种依据。

2、师资建设:我园的师资队伍还算是一支比较年轻的队伍,一方面加强教师的业务学习,鼓励新教师多向老教师学习,多听课,多参加教研活动,另一方面加强教师师德建设,以《教师道德规范行为》要求自我,做到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科学育人,倾注爱心。

一学期来,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得到提高,学园的幼儿教育得到广大家长的认可与好评。

3、坚持学习:我园坚持一星期一次会议,坚持业务学习与政治学习制度,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小结一星期的工作情景,找出不足,及时改善,又明确下一星期的工作要求,做好工作准备,保证每周的工作得到有效的落实。

4、学校建设:加强学校校舍的一些硬件建设与修缮,充实一些设施设备,如开辟新的操场通道,以进一步丰富学校的生活。

5、教育工作:我园在教育方面开展了教研工作、还开设了古诗、蒙氏阅读,手工DIY课程等,来丰富幼儿的学习生活,同时也注重了幼儿活动的各个环节,在一日活动上制订了具体资料和目标,让幼儿的活动做到动静交替。

6、保健工作:首先,加强对保健工作检查的力度,每周定期对班级卫生、环境卫生等进行检查,对存在不足之处给予批评,并要求及时改正。

还制订了一日工作安排表,进行分解,明确职责分工,落实到位。在平时工作中,晨检教师坚持每一天接待幼儿,用“摸、看、问、查”的方法进行了晨检并记录,了解幼儿的身体情景,对生病吃药的幼儿,做好全日观察记录,幼儿出现有异常现象的及时和家长联系。加强消毒工作,加大环境卫生的消毒,督促班级环境、物品的消毒工作,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

三、不断提高教师的素质,努力建设一支高学历、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1、利用各种形式组织教师业务学习,业务考核,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观摩研讨活动,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3月份对全体教师进行“两人同课评比活动”,4月份对教师进行外出观摩培训,使教师在教学的水平进一步提升。

2、重视教师的继续教育学习,鼓励教师深造,学历层次进一步提高。

3、本学期,开展了迎接“六一”联合活动。

活动以形式多样,发挥每个幼儿特长等,得到了家长的一致好评。

四、安全工作管理

我园始终把学校安全工作摆上重要日程,这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一学期来,认真采取安全工作措施,认真开展,认真落实,确保学校安全与稳定,努力营造和谐育人环境。

1、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对安全工作的教育与宣传,每一天各班能向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教育一些简单的安全常识。

2、坚持消毒工作:我园为了预防疾病传染,每一天对教室,厨房等场所进行消毒,每周进行一次大扫除室外大型玩具,器械每周进行检查并消毒。

3、加强检查落实:对安全工作除了每一天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宣传教育外,每周进行一次小检查,每月一次大检查,发现问提及时整改解决,消除隐患,确保学校一切安全。

五、家长工作

一学期来,我园进一步密切家园联系,发挥家长的作用,促进幼儿园办学水平的提高。

1、我园制定了每周教学计划安排,以便家长随时明白幼儿学习情景。

2、出宣传栏,各班每周的家园联系栏等,采取多种形式把我园最新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安全教育协作,以便于家长充分了解幼儿园的计划和要求以及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和生活,协助幼儿园做好各种工作。

3、利用网页,让家长了解我园各项工作开展情景。

回顾一学期来的工作,我们清醒的认识到,所取得的成绩,只作为今后开展工作的一种激励,以便以后的工作能更上一层楼;更重要的是看到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找出原因,认真分析,采取措施,加以改善,不断鉴定反思,不断改善方法,使我园今后的各项工作能更上一个新台阶。

幼儿园管理工作自我鉴定3时间飞逝转眼间,一年忙碌而又充实的工作不知不觉已悄然而逝,反思过去的一年,在施园长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教职工辛勤努力工作下,不断强化内部管理。构成“敬业团结务实创新”的园风,赢得了良好的声誉,为了扬长避短,先将各项本年度工作做如下鉴定:

一、实行目标管理建立各项规章制度

为了使幼儿园管理向规范化迈进,我们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如:安全管理制度、幼儿接送制度、外来人员制度、教职工岗位职责制度等。做到分工明确、职责到人团结互助、互相督促发现问题及时沟通,及时协商解决。并····平时监督管理苗头,让管理细致到位促进我园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二、坚持保教并重提高教育素质

保教工作是幼儿园工作的生命线,优质的保教质量是幼儿园赖以生存的前提,幼儿园的工作性质是保教为先。教育为重要求教师把晨检、进餐、入厕、户外、午睡、离园等几大关口。一日活动都要十分细心观察幼儿,关注幼儿的成长变化,在生活学习、心理上给予帮忙,照顾沟通疏导,做到保中有教,教中有保。努力为幼儿营造丰育、宽松、和谐的环境。发挥隐性教育功能,利用每周的教研活动指导教师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学前初制定班务工作计划,月计划、周计划等。使教师工作有方向在实施过程中进行监督指导使管理真正落实到位。

科学合理安排幼儿一日活动做到动静结合,室内外结合,保教幼儿户外活动2小时以上。每一天按时做操、手指操、各种趣味的游戏。提高幼儿整体素质。

三、教育教学方面

为了全方位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水平,确保幼儿园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对教师进行各种学习培训如北京红缨教导来园培训进行团队打造英语教师培训如何上好英语课礼仪培训规范教师的教师礼仪施园长张婷婷参加园长培训经过各种渠道的培训使教师周六放学后进行业务培训对每位教师进行随时听课了解教师对教材把握程度讲课方法等。及时给予点评探讨教学中存在的困惑交流他们解决问题的办法

提出改善提议

组织全国教师学习”弟子规“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自用指导孩子践行,多数孩子回家后能主动为家人捶背、拿拖布、端水、洗脚等。深受家长好评为了使孩子们学会感恩、懂得分享、园里投入很多资金为幼儿买蛋糕。举办过生日感恩活动,深受家长欢迎。

根据季节和节日开展主题活动,并进行环境环境创设。如:庆六一经典伴我成长活动、国庆节爱祖国主题活动、圣诞节的由来主题活动、元旦联欢亲子互动活动。以及体操表演,完整话训练、弟子规诵读、手指操表演、礼貌天使活动等。经过各项活动的开展,提高教师的组织本事。展示孩子们的才华,增强孩子们的自信。

再教育活动中我们供给丰富材料让幼儿探索发现进取鼓励幼儿求异思解引导他们对同一问题同一事物从各种角度用不一样的方法去思考解决从而培养幼儿主动学习的习惯

四、卫生保健方面

科学合理安排幼儿膳心为幼儿制定科学合理的食谱保证食谱多样性丰富性严格执行各种制度如食品安全制度卫生保健制度消毒制度炊事员操作要求等认真做好幼儿园登记未入园幼儿跟踪调查确保幼儿的安全做好传染病预防工作每一天开窗通风紫外线消毒以防传染病发生每年组织幼儿去妇幼保健医院体检一次加强晨检午检工作严禁幼儿带危险物品入园保证幼儿在园安全

五、家长工作

家长是幼儿园的合作伙伴,幼儿园的工作离不开家长的信任,理解支持,然而要家长自觉自愿乐意和教师合作共同教育孩子必须取得家长信任,和家长建立良好的朋友关系。主动与家长联系沟通,用真心、耐心、细心打动家长。真心实意做家长朋友,耐心倾听他们的意见,帮忙家长解决在育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时换位思考。对家长产生急躁情绪、冲动、要冷静思考。学会体谅,为了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园一日活动情景我们经过电话家访、问卷调查。利用《家长作业》传递信息,了解家长提议和意见,虚心听取、进取改善实现家园相互配合同步教育幼儿,使幼儿欢乐健康成长,到达家园共育的目标。

以上是我们所做的一些工作,虽然取得了必须的成绩,但还有一些需尽快完善的地方:

1要提高教职员工的自主性治理、探索与实践的意识。

2提高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做到勤俭节俭

3提升教学活动的质量,让每个孩子学有所获!

4加强孩子日常习惯及学习习惯的培养。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每项活动的开展、成功都离不开领导的带领和我们每位教师的辛勤付出,在这个充满挑战、充满朝气、聚满人气的新学年,我们将不断努力,不断摸索,以使我园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创新、不断完善,做到让家长满意。孩子开心欢乐很多真正打造正在适合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幼儿园。

幼儿园管理工作自我鉴定4今岁今宵尽,明年明日催,时光荏苒,转瞬又是一年,在这辞旧迎新之际,我们不禁要回想过往,展望未来……本学期,在县教委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我园取得了骄人业绩:在全县幼儿园保教工作检查中取得最高分;在县教委的年度目标考核中被评为一等奖,周红梅园长被评为先进个人;在工会工作评比中获一等奖,袁光玲教师被评为“师德标兵”;有多名教师的多篇论文、方案在省、市、县比赛中获奖;而在县市举行的各项比赛、竞赛中我园的师生也捷报频传……成绩的取得是和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分不开的,当然,我们也看到在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为了找出不足,以便今后更好的开展工作,现将本学期工作鉴定

一、明确办园方向,推行目标管理。

本学期,我们统一了班子成员的思想认识,进一步明确了办园方向。对照省示范园的标准,在硬件方面做了更新和完善,配置了现代化的教育教学设施:总园新增设一个活动室,分园添置了消毒柜和空调等设施;在软件方面,班子成员团结协作,各负其职,勤政廉政,创新工作,处处成为教职工的表率,建成了一个强有力的领导团体,构建了一个科学的管理网络,构成了园长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各职能部门分工负责,园长监督的互动式管理网络,促进了各级组织进取发挥其职能作用,使全园各项工作协调运转:党支部加强了对工会、团支部等组织的领导,并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作用,加强了对全体教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鼓励要求上进的青年自觉向其靠拢,成为全园各项工作的战斗核心;工会进取发挥了桥梁纽带作用,进取创立了教职工之家,依法维护了教职工的合法权益,推进了幼儿园的民主建设;团支部参加了“青年礼貌号”的创立,并且针对年轻人特点,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不断提高了团员的思想业务水平,使许多年轻教师成为思想红,业务精的教学能手;妇女会继续开展了“巾帼示范岗”活动,以优质的服务,优秀的业绩回报幼儿、家长和社会,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赞誉。同时,园内的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和师生的安全法制工

作,也取得了必须的成绩。

在园务管理中,我们还实施了目标管理,园长与教育局签定目标职责状、教职工与园长签定目标职责状,学期末根据目标的达成度进行考核。同时我们在广泛征求教职工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修订、完善了有关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制,在去年“四制”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考核方案,强化平时的过程考核,做到多形式,多渠道,多方位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年终考核、调资、职评等挂钩,充分调动了教职工工作的进取性。

二、更新教师观念,促进整体优化。

本学期,我们继续重视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每月组织全园教职工集中政治学习一次,总园和分园自行组织学习一次。主要学习党的十六大精神、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及《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经过学习原文,谈体会,交流心得等形式,使广大教师领会了十六大的精神实质,明确了十六大提出的任务和党的建设目标,以及其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工作职责感。同时,我们还继续加强了行风建设和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组织教师反复学习《江苏省行风建设二十条标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十不准》等,帮忙教师转变旧的教育观念,树立民主、创新、服务等意识,潜心研究、不断探索,全面深化幼儿园的素质教育。为创立礼貌园风,全园继续实施总值、护导、等班制度,以开展“优质服务”和“爱孩子赛妈妈”等活动为载体,全面提高服务质量,同时,我们还主动理解家长、社会监督,园内设立园长信箱,确立每周二为园长接待日,广泛听取家长和社会各界对幼儿园工作的意见和提议,从而激励广大教师勤奋工作,务实创新,建立了实幼优良行风,树立了实幼良好形象。

我们还从转变教师观念为切入口,强化素质教育意识,教研组经过专家讲座、专题讨论、活动观摩、分层培训等形式大力宣传实施幼儿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引导教师思考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儿童观、课程观、保育观的内涵,帮忙他们逐步确立现代幼儿教育的目的观、价值观和实践观,确保教育理念层面的领先性。同时,我们引导教师加强职业道德修养,鼓励教师参加各类文化业务培训,抓实教师的业务理论学习,并以教研组为龙头,以备课组为核心,带领全体教师苦练教学基本功,在上学期教师技能普遍提高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设计活动、组织活动、评价活动的本事,并且认真抓好备课,说课,上课,组织游戏等环节。本学期,我园组织陈林、姜华两位教师参加县优秀课评比获一、二等奖的好成绩。

为提高我园的办园水平和保教质量,创出特色幼儿园,本学期,我们进一步明确了教科研的预期目标,为教师营造了宽松、愉悦的科研氛围,并利用专题讲座、参观培训、报刊学习等形式宣传开展科研活动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使教师人人明确开展教育科研活动是提高教师业务素质、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提高保教质量、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

为了完善我园教育科研的开展,我们还制定了全员继续教育管理制度。由教科室出面组织,定期对全园保教人员进行培训,针对教育科研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提出有效而可行的方法,并定期对阶段研究工作进行鉴定,供给适时指导,促使保教人员自觉投身科研活动,多出成果。同时,我们还制定了科研工作常规和学期、月、周科研活动计划,每次活动均有详尽记载,并作为考评教师实绩的重要资料、评选先进教研组的重要条件、表彰奖励教师的重要依据。

本学期,我园的教科研工作成绩喜人:周红梅同志多篇论文、方案在省、市获奖;袁光玲、苏进、沈学梅等同志的论文也分别在市县获奖。国家、省、市县级课题开展井然有序,得到了省市专家的一致好评。

三、落实素质教育,促进幼儿发展。

本学期,我园坚持以实施高质量的素质教育为目标,深化幼教改革,全面推进了跨世纪幼儿教育素质教育工程。

本学期,各班在实施基础课程的同时,还根据幼儿兴趣爱好,开展了本班特色培养。如:英语、科学识字、绘画、音乐等,使每个幼儿都能充分发展自我的兴趣,发挥自我的特长。同时,全园还开办了舞蹈、电子琴、围棋、绘画等课外兴趣小组,各组制定了的活动计划并认真实施,保质保量,重视因材施教,因人而宜。另外,我们还进行了“喜迎十六大”文娱汇演,元旦趣味运动会等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我们强调面向全体,给每位孩子有自我表现、获得成功的均等机会,是孩子们自信心得到了增强,个性得到了良好发展。我们还多次组织幼儿外出参观、秋游、慰问敬老院等,带领幼儿走进大自然,大社会,从小培养其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拓宽视野,陶冶情操。

四、密切家园联系,发挥教育合力。

本学期,我们进一步密切了家园联系,发挥了家长作用,提高了教育的合力:

本学期,我们开展了独具特色的家长志愿者活动,邀请家长参加我园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并开办了三期家长学校:10月份,召开全园家长会,11月份,举办了素质教育专题讲座,12月份,举办了一期卫生保健知识讲座,经过家长学校,开拓了家长的视野,增进了他们对幼儿园的了解,提高了家长的育儿水平。

本学期,我们由团支部负责定期更换幼儿园的宣传橱窗,使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育动态,由医务室定期更换保健宣传栏,帮忙家长丰富幼儿保健常识,由各班教师定期更换家长园地,使家长及时了解班级的重大活动,教育资料,交流家长教育子女的经验,并且做到资料丰富,形式多样,家长进取参与。同时,各班灵活采用家访,家长联系册,家长接送孩子时间等,针对不一样家长个性与家长进行“个性化”交流,多渠道争取了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支持。

五、加强后勤管理,提高服务意识。

1、提高保育员的素质,明确职责

本学期,我们继续执行了定期学习制度,进行热爱幼教事业、热爱孩子的思想教育和《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精神的学习,使保育员明确一切为孩子的工作宗旨以及幼儿园工作的性质、任务、要求与资料,逐步增强职责感和光荣感。同时,帮忙她们掌握基本的幼儿保健理论知识:如幼儿易患的季节性流行病;幼儿意外事故的预防和急救;进餐、午睡管理中的保育工作等等。我们还主动与县妇幼保健所联系,分批对保育员进行了培训。在幼儿一日活动中,保育员工作琐碎而又繁杂。为了使保育员明确工作任务,克服忙乱现象,我们根据本园的实际情景,拟定了一日保育工作常规,并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基本上构成了良好的工作程序。

保育员不仅仅要搞好清洁卫生和照顾好孩子的生活,还应当配合教师组织好教育活动,并在一日活动中随时注意对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和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培养。我们依照所制定的“一日活动保育工作细则”,组织保育员学习并实施。如让保育员带午睡,参与班级教育活动等等。这样不仅仅促进了保教结合,并且锻炼、提高了保育员的组织、管理本事。

2、健全各项保健制度上规范

本学期,我们严格执行江苏省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依据我园实际,逐步完善了各项卫生保健制度,建齐了各种薄册和幼儿健康档案,并认真记载和评析。保健教师每一天坚持晨检,把好入园关,对患病幼儿加强观察和日常护理,并及时记录,每一天上、午时巡视各班一次,了解幼儿健康状况,督促保育人员做好毛巾,桌椅,茶杯,玩具等物品的清洗,消毒工作,并负责检查室内外卫生,指导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认真做好膳食管理,提前一周制订好幼儿食谱,做到搭配合理,营养均衡,每月进行一次营养计算,保证幼儿的生长需要,定期召开伙委会会议,广泛听取家长对幼儿的膳食的意见,同时,加强卫生保健用品的管理,购置的药品,用品有登记,有使用记录,保证卫生保健用品的供给,促进全园卫生保健工作迈上新台阶。

鉴定一学期来的工作,我们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如:自主性管理的探索与实践还不够,部分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还不强;游戏活动的质量还不算高,创新性还不强;教师主动开展教科研的意识还不够等等……但我们坚信:在园长的带领下,我们全园教职工将继往开来,以饱满的热情、崭新的面貌、科学的态度和求实的精神向着更新、更高的目标奋进,再创一流佳绩!

幼儿园管理工作自我鉴定5本学期,我园以《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为工作标准,明确了“以人为本,个性发展,让教师工作舒心,幼儿生活开心,家长工作放心”的办园理念,使幼儿得到了健康发展,教师整体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并在上级部门的关心、帮忙、指导下,在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不断强化内部管理,构成“敬业、团结、务实、创新”的园风,为使今后的工作更优于往年,现将本学期工作鉴定如下: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打造团队精神。

1、加强学习,提高素质。

为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和工作职责感,我园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了幼儿园的各项规章制度。为了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我园组织了多种多样的培训活动,开阔教师视野,提高教师修养。

2、经过多种形式进行业务培训。

一是组织教师进取开展园内公开课评比、舞蹈、绘画、手工制作活动。让每位教师都有外出观摩学习的机会,经过学习参观,对我园教师今后区角环境创设、区角游戏活动创设起到了借鉴作用。二是我园录制了一部分优质课视频,定期让大家观看学习,这些公开课的学习使大家有了更多的教学感悟。三是加强教师礼仪的培训,让教师知识面拓宽的同时,更加清楚“为人师表”应当具备的品格。

3、共同学习用理论去指导自我的实践,大家丰富了知识、锻炼了技能,更新了理念,提高了教学水平,学习和研究本事大大提高。

4、注重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立足新教师的培养。

鼓励骨干教师以自我的教学行为带动幼儿园整体业务水平的提高,同时提高她们的工作本事。新教师的成长密切关系到今后个人的成长和幼儿园的发展,所以对新教师严格要求,新教师上课前必须先将课程在其他教师面前上一遍,根据大家的调整修改再实际操作。平时园长加强班级工作的指导,遇到哪位教师管理、教学的不当之处,及时提出并指正,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二、加强教研力度,提高教学质量

1、加强教研活动,优化课堂教学。

(1)开展互学互评活动,经过园本课程、优质课评比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竞争、交流,提高整体教育教学水平。要求每位教师每月听课不少于6节,青年教师要虚心主动地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提高教学本事。

(2)由于一些局限性,我们走出去听课的次数不是很多,所以我们就从网上下了一些优质课视频,让教师们学习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并进行教学反思,写出心得体会,从而到达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目的。

(3)进取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素质,时刻提醒教师“要给孩子一滴水,你必须要有一碗水”,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2、规范班级管理,重视班级建设。

(1)树立幼儿一日生活即课程的观念,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遵循幼儿行为规律对幼儿进行教育,将品德教育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中,促进了幼儿礼貌行为习惯的养成。

(2)重视幼儿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本事的培养,努力创设与幼儿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整合一日活动,引导幼儿努力到达年龄段发展目标,让幼儿在欢乐的生活、学习中获得发展。

(3)严格执行一日生活作息制度,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户外活动,促进幼儿体能发展。激发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

(4)根据教材资料,师生互动地创设与季节特点相适应的主题墙饰,动态地反映出幼儿学习、成长的过程。

(5)重视种植区、建筑区等区域的创设,让幼儿的学习生活更加贴近自然,增加了幼儿的知识,丰富了幼儿的情感。

(6)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生活环境,增强幼儿的自信心,营造宽松的教育环境,促进班级幼儿健康和谐发展。

3、做好家园共育,保证幼儿健康成长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长工作已成为幼儿园工作的重要部分,我园在办好幼儿园的同时,也把家长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上。

(1)定期召开家长座谈会,让家长了解幼儿教育的方法,指导家长按正确的方法,与幼儿园同步对幼儿进行教育。

(2)组织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经过亲子游戏、亲子运动会等活动加深幼儿园与家长、幼儿的情感沟通。

(3)举行家长开放日活动。为了进一步加强家园交流,构成家庭、幼儿园、社会教育合力,努力构建和谐教育,努力打造“幸福幼教”品牌,根据区教育局计划安排,我园于2012年11月9日举办了一日开放暨万名师生展风采活动,资料包括:晨间活动、早操、学习活动、专家讲座等等。活动的开展加强了家园合作。

(4)我们还每月派发家园联系手册以及幼儿膳食调查表,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学习、生活情景,同时让教师了解幼儿在家的表现,加强家园联系。

三、突出特色教学,开发特色课程

新《纲要》指出:“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为此,我园开展了“利用废旧材料,开展美工操作活动”的特色研究。孩子们利用收集来的废旧物品,动手动脑,布置幼儿园环境,创造出许多别具匠心的美工作品,培养了幼儿动手本事、审美本事、创造本事,增强了幼儿环保意识。孩子们在欣赏中学习,在学习中再创作,构成了我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四、加强规范管理,做好后勤保障

1、做好卫生保健工作。

做好新生入园前的体检和日常流行病的预防工作,对体弱儿异常护理,加强锻炼,提高免疫本事。加强卫生消毒工作,全国最大的园内环境划分区域,防止水痘、流感等流行病的发生,幼儿的活动室坚持空气的流通和清洁,做到天天整理消毒,为幼儿供给了一个卫生舒适的学习环境。

2、做好宣传工作。

利用宣传橱窗、家园联系、家长会等平台向家长宣传科学育儿知识,把健康教育渗透到幼儿一日活动之中,提高幼儿安全健康意识,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五、防微杜渐,强化安全管理工作

1、加强安全教育

(1)开展消防知识教育,使幼儿初步有了应变本事,报警本事,逃生等自我保护意识。

(2)强化教职工的安全意识,切实把幼儿的安全放在头等重要的地位。每位教师在撰写教案、组织幼儿活动和自制教玩具时,都研究到了安全教育和安全保护的资料。

(3)严格接送卡制度,做到“见卡放人”,切实做好幼儿来园和离园的接送工作,使每位幼儿高高兴兴来园,平平安安的离园。

(4)加强幼儿安全教育,强化安全意识,确保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本学期开展了安全系列教育活动,提高了幼儿自护自救本事。

2、强化安全管理

(1)健全规章制度,明确工作职责,严格执行有关规章制度。并经常学习有关安全管理、安全上岗方面的知识。

篇(9)

教师课堂教学的基本操作能力,包括课堂教学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与组织管理能力。

1、教师课堂教学的思维能力:思维的准确性——表现在课堂教学上是知识表述科学、准确,教学过程思维科学、精细;思维的条理性——在课堂上思路清晰、有条理;思维的概括性——在课堂教学上对教材内容处理恰当,即反映全貌、有突出重点;思维的发散性——在教学中能多方向、多层次、多侧面的思索问题、开展教学,思路开阔,能提出多种假设、多种解决问题的方式;思维的变通性——能变通思路,产生超常的教学设想,提出教学的新思路、新办法、新举措;思维的独创性——能产生新颖的、别人未能想到的好的教学思路、教学方法、教学措施。

2、教师课堂教学的表达能力:较强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指教师口头表达科学准确、简洁易懂,逻辑严密、生动能吸引学生;较强的文字表达及板书能力——文字功底好、能写一手好字,板书结构好,既能反映教学全貌、又能突出重点;较强的身体语言的表达能力——能充分恰当运用身体的位置、姿势、动作与表情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教学内容;善于运用传统教学媒体与现代信息技术媒体的能力——指善于运用实验设备、录音机、电视机、幻灯机、投影仪、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进行教学。

3、教师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能力:包括善于与学生交往的能力,善于发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能力,善于营造课堂教学环境的能力,善于组织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的能力,善于管理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行为与纪律的能力,善于反馈、调控课堂教学的能力,善于评价课堂教学,激励学生学习的能力,善于处理偶发事件的应变能力,较强的人格、情绪的感染力等。

(二)教师专业结构和教师教学能力理论基础

1、教师专业结构

(1)专业理念

“教师在对教育工作本质理解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和理性信念”,即为专业理念,为教师专业行为提供了理性支点,使得作为专业人员的教师与非专业人员区别开来。如果一个教师把教育看成是全人生的,把未来社会理解为一个终身学习的社会,那么情感的培养和人格的塑造就将重于知识的学习而成为教育的主题。过去习惯于把课程看作是基于一定的学科领域,按照既定的教学大纲,实施具体的教学意图的一个过程

(2)专业能力

教师的专业能力是教师专业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教师应具有基础能力(智力能力、表达能力、审美能力)、职业能力(教育能力、班级管理能力、教学能力)、自我完善能力、自学能力。

除此之外,我们认为教师还需加强以下四方面能力的提升:教师的创新能力、教师的终身学习能力、教师的科研能力、教师的文化判断能力。

(3)专业态度与动机

教师的专业态度与动机是教师的专业活动和行为的动力系统,涉及到教师的职业理想、对教师专业的热爱程度(态度)、工作的积极性能否维持(专业动机)和某种程度的专业动机能否继续(职业满意度)等方面的问题。

教师的职业理想、态度、动机和职业满意度等是一系列影响教师去留、保证教师积极专业行为的密切关联的因素。其中,教师的专业态度与动机是两个核心因素,其他的因素一般都要通过这两个因素来影响教师的专业发展。

美国学者凯尔卡特曼通过“专业自我”这一概念来说明教师的专业态度与动机问题。他认为,自我是一个复杂、多维、动态的表现体系,是人和环境之间长期的相互作用的结果,它不仅影响着人们感受具体情景的方式,也影响着人们日常行为的方式。专业自我包括:自我意向(对“作为一个教师我是谁”问题的回答);自我尊重(教师对自身专业行为和素质做出的个人评价);工作动机(促使人们进入教学职业,留在教学工作岗位的动机);工作满意度(教师对工作境况的满意度);任务知觉(教师对工作内容的理解);未来前景(教师对其职业生涯和工作境况未来发展的期望)。

(4)专业知识

教师的知识基础由七种类别的知识构成:

①内容知识,主要是指学科知识;②一般性教学知识,指超越各具体学科之上的关于课堂管理和组织的一般原理和策略;③课程知识,指对作为所教的“职业工具”的教材和教学计划的掌握;④教学内容知识,指对将所教的学科内容和教育学原理有机融合而成的对具体课题、问题或论点如何组织、表达和调整以适应学习者的不同兴趣和能力以及进行教学的理解;⑤学习者及其特点的知识;⑥教育环境的知识,包括从班组或课堂的情况、学区的管理和经费分配,到社区和文化的特征;⑦关于教育目标、目的和价值以及他们的哲学和历史基础的知识。

2、教师教学能力理论基础

(1) 在教学目的方面:

传统教学论认为,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现在的真正目的早已转移到了为了各级各类升学、为了各种形式的考试方面。几乎课堂上的全部教学行为都是为升学、为考试服务的,因此培养的学生是“高分低能”或者“低分低能”。现代教学论主张,教育不仅培养未来社会的劳动者,而且要培养文明幸福的人。

(2)在教学任务方面:

现代教学论主张教学任务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知识和培养品德,而且要是学生获得能力,发展智力,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心理品质,形成良好健康的品格,教会学生学习。布鲁纳认为:对学生来说知道如何学习要比知道学习什么更重要。赞可夫提出了“教会儿童学习”,“教会儿童使用一个终身都靠它来掌握知识的那种工具”作为学校的首要任务的主张。

(3) 在教学过程方面:

我们现在沿用的是凯洛夫的“五大环节”教学程式。现代教育论主张,教学过程不是固定不变的,它是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乃至教师的素质和教学的环境条件的不同而变化。课堂教学的理论绝非单一,教学模式也不能公式化。

(4)在教学方法方面:

现代教育论认为,不仅包括教的方法,而且包括学的方法。教师的方法并非“填鸭式”,更重要的是“授之以渔”,要教给学生独立摄取的能力,为学生的“无师自通”做准备,由单向型变成多向性,由单一型讲授变成复合研讨性,由学生静听型变成学生参与型。

二、国家对推进教师专业化的要求

教师教育一体化、建立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改革教师教育课程和走向专业发展的教师继续教育,是世界教师教育改革的趋势。也是我国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推进我国教师专业化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改革传统的师范教育,建立开放式的教师教育模式

教师教育的开放是大势所趋,但开放的实质不是教师教育的转型,而是教师教育质量的提高。过去是师范院校之间竞争,今后师范院校还要与综合大学及其他院校竞争。

也就是说,在坚持以师范院校为教师培养主体的同时,积极倡导综合性大学参与教师的培养、培训工作,以形成我国开放性的、多样化的教师教育体系。但必须建立与完善教师教育机构的认可制度和评估制度,规范教师教育市场。

(二)从教师终身专业发展的角度,构建教师教育一体化体系

教师教育应该是涵盖了职前、职后教育在内的一体化教育,单靠职前的一次性终结型的师范教育是不够的。教师的专业发展应贯穿于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进修的全过程,而一体化的教师教育体系则是实现教师终身的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一体化的教师教育包括三层含义:一是职前培养、入职教育、职后提高的一体化,即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一体化;二是中小幼教师教育一体化;三是教学研究与教学实践的一体化,即师范大学与中小学的伙伴关系。

一体化的教师教育体系把教师的职前教育与在职教育连成一个整体,从而为教师不断提高专业素质,促进其专业化提供了制度条件与物质条件。

(三)建立健全教师资格证书制度,严把教师的“入口关”

教师教育的专业化程度的提高有赖于作为专业化保障手段的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的完善。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是国家对教师实行的特定的职业准入制度,它规定了教师资格的基本条件、教师资格认定的程序等。目前教师资格考核的方式并不能全面反映一个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存在着简单化的倾向,即重学历,轻能力;重笔试,轻面试。教师资格证书类型较单一,不能反映各个层次和水平的教师的差别。

目前在实施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但随着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的不断完善,这些问题都会得到相应的解决。

(四)改革教师教育的课程与教学

根据教师的职业发展的需要,重新构建教师教育类课程。既要对老学科进行内容、体系上的改造,也要增补新的教育类课程,以满足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需求。其二,引进先进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微格教学等是西方培养教师专业素养的有效方式,我们应适当借鉴,以使教师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提高。

(五)提高教师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使教师成为社会上优秀人才的首选职业。还要努力使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这对于教师不断追求专业发展也是一个动力。

(六)改革教师的培养培训模式,建立教师专业发展学校

建立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被认为是教师实现专业化的重要措施。正如医科大学需要在临床医院一样,教师教育机构也应有自己的“临床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对于解决理论与实践的脱节问题,促进大学与中小学教师的合作研究、有效培养培训教师从教的专业知识、技能,进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七)加强发展性教师评价,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教师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发展教师即为教师素质的提高和教育教学工作的改进。奖励和处罚教师,不是教师评价的根本目的,甚至也不是主要目的。强调通过评价促进教师发展的目标,是发展性教师评价的根本宗旨。

要实现学校的总体需要和目标,不仅要依靠组织的力量,而且更为主要的是要依靠教师的努力和积极性,尤其要依靠全体教师的主动性、合作精神和凝聚力。强调通过评价促进教师发展的目标,也是发展性教师评价的根本宗旨。

三、我校对提高教师专业化和教学能力的措施

(一)对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提高进行系统培训

1、师德培训

以《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依据,以活动为载体,对教师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使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教师职业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强化教师自身修养,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

2、新课程培训

我校组织的专题培训,对教师进行新的教育理论和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改革目标及相关政策等方面的培训,使理论与教学实际相结合,促使教师将先进的理念内化为教学行为。另外还将组织相同学科和相同年级的教师通研教材、吃透教材的教学内容、解读课标、探索教法。运用示范教学、集中研讨、反思自修等多种形式,促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研究掌握实施新课程的有效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新课程培训中学习书目主要有:《走进新课程》、《新课程教学问题与对策》、《课程与教学论》、《新课程教学案例》等。

3、教育教学能力培训

教育教学能力培训主要是为了提高教师的的教学基本功和教学基本技能,我们将继续开展基本功、学科教学基本功和综合能力基本功训练;其次在全体教师中开展现代教学技能培训;第三是开展教育学、心理学等基础理论的培训,使每一个教师掌握扎实的教育教学基本技能,具有较高的教育教学水平。

4、教育科研能力培训

教育科研能力主要是通过逐步增强教师的教研意识,把校本培训和教科研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围绕新课程的实施,根据本校教师本人的实际情况,针对当前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基础教育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引导教师积极进行反思与研究,不断积累素材,积累经验,确定课题进行针对性的研究,从教学实践当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提高教学能力,提高教育科研的专业技术水平,用教科研理论指导教学实践,推进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

(二)、落实教学管理制度,促进教师专业化和教学能力的提高

落实教学管理制度不仅是管理、约束、控制,更重要的是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创造有利的条件引导人、关心人、帮助人、发展人。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真正的管理效果。在教学管理工作中,我校在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自觉性,提高教师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学质量的责任意识基础上,始终把教学管理制度作为保证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去落实,保证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和各项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让“常规”去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确保常规落实到位。在这基础上,也要创造条件,促使教师创造性工作,形成规范加特色的教学风格。

1、落实中层领导包学科制度。为了增强教学管理制度的执行力,把教学工作的管理落到实处,我校建立了领导成员的管一条线、保一个科、蹲一个班、授一门课的制度,落实领导的管理责任。要求每个领导成员对所包的学科教学工作负主要责任,定期总结分析,及时将管理情况向学校行政会报告。

2、落实教学常规。我们按照新课程班级和非新课程计划要求,结合本地本校的实际,开齐科目,开足课时。要求教师严格按作息时间表和课程表上课及开展教学活动,不得随意调整或减少授课时数,保证各学科教学计划的落实,保持了良好的教学秩序。

3、加强课堂教学的常规管理。课堂教学是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阵地,课堂教学的效果如何,直接影响教学质量。我们根据课堂教学的备课、上课、作业布置和批改、知识辅导,质量检测等基本环节,都向教师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制订了课堂教学常规管理方案。学校定期或不定期组织人员对教学各个环节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逐步保证了课堂教学达到科学化规范化的要求,从而保证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4、落实评优激励机制。评优激励机制是提高执行力、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的有效的方法。我校根据自身实际,进一步完善了评优激励机制,每个学期定期开展教学评优、论文、教案、教学设计评优、教坛新秀、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等系列评选活动,大力表彰在各项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从而有效地调动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促进专业化素质的提高。

(三)坚持教学反思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教学能力的提高

教学反思是“分析教学技能的一种技术,是对教学活动本身(尤其教学技能、教学方法)的深入思考,这种深思使得教师能够有意识地、谨慎地、经常地将研究结果(技术层面的)和教育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教学反思的内容可以是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既可以反思教育观念与教学艺术,也可以反思教学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既可以反思教师本人的教育教学方法,也可以反思学生的学习方法等。

1、教学前的反思,主要是要求教师就某一个教学活动的设计进行反思。反思的内容有:该活动的的设计理念是什么?是否反映课改的精神?活动的准备做得如何?是否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活动内容的重难点处理是否得当?等等,通过多角度反思,可以使一些问题消除于教学活动之前,同时养成教师正确对待教学活动的良好态度与习惯。

2、教学中的反思,主要要求教师组织教学时不仅把注意力放在教学过程的组织上,而且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思考“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学生的主体性在活动中如何体现?”“学生的需要是否给予满足?”等等,通过边活动边反思,教师就可以对整个活动过程进行有效调控,从而更好地达到教育的目标。

3、教学后的反思,主要是要求对整个活动的效果进行反思。反思的内容有:教学是否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的优缺点在哪里?为什么?如何改进?等等,教学后的反思即是本活动的结束工作又是下一活动的开始环节,它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4、自我反思,即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的独立反思,它的反思主体和客体都指向自己,由于反思者(教师个人)对自己新组织的活动较为清楚,因此,反思的针对性可能较强、感受较深。

5、集体反思,即组织教师群体就某一个教学问题,教学活动进行的共同反思

上一篇: 幼师学校毕业论文 下一篇: 城市环境治理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