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4 15:07:04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环境毕业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2、指导学生毕业论文的方法
毕业论文选题一个好的论文题目是完成高质量论文的要素之一,指导教师要根据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出发,科学地选择毕业论文题目。根据相关学科研究动向,结合自己课题及实验室条件,选择难易适中的课题。选题要力争与生产实践相联系,使课题具有科研价值和现实意义。具体说来,选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
(1)紧扣专业特点自主拟题
毕业论文需要大量专业知识的积累,也能充分体现学生将所学专业理论知识用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一次综合素质的练兵,因此,指导教师在选题时要紧扣专业特点,既要注意学生所学知识的深化,也要注意新知识、新技术的应用,力求使课题设计合理可操作性强,同时所选题目具有研究意义,易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如,在我院环境科学专业毕业论文命题中,“校园水源的监测与评价”、“校园植物铅、镉污染现状调查与评价”、“陕北地区石油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等选题,让学生学以致用,加深学生对本区域环境污染状况的了解并增强自身的环保意识,很具有现实意义,也容易调动学生的研究兴趣。
(2)结合指导教师科研项目进行选题
在毕业论文选题中指导教师可以将所承担省、市、校级科研项目分解为若干子课题,作为学生的毕业论文题目,可以组织课题小组,这样项目总体研究全面,各子课题的研究也较为独立,课题小组学生之间既相互联系又有各有重点。例如,我院指导教师的“AM真菌-植物联合修复陕北原油污染土壤研究”为陕西省科技厅项目,研究内容很多,指导教师将此课题分为不同的子课题,学生承担其中一项子课题作为自己的毕业论文题目,如“陕北柠条根围AM真菌分离及保藏”、“陕北石油污染土壤中重金属铜、锌污染分析”、“沙打旺和刺槐对石油污染的耐受力调查研究”等子课题,学生凭着科研的兴趣和爱好积极地参与,实践证明,此类论文完成质量良好,均入选校级、院级优秀毕业论文集,后期经过指导修改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了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论文。另外,凡是参与此类论文的考研学生均以优异的成绩被录取,主要是学生从第七学期初就已经进入课题组,延长了论文的写作时间,学习考研并未受到影响,并为日后的研究生学习打下了坚实的科研基础。为了更好的推广以科研项目作为毕业论文选题,指导教师自身需提高科研学术水平,积极申报科研项目,并在院系网络平台设立指导教师信息专栏,供学生查阅,以便学生提前介入毕业论文研究,有充足的时间作保障。作为指导教师要注意把握各子课题的相对独立性,论文研究内容深度和难度要适中,使学生能够顺利完成。
(3)结合本科生创新实践进行选题
目前各高校都在积极推广大学生创新实践环节[4],如STITP(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计划)、数学建模、开放实验等各种形式。学生经过专业课程学习,已初步具备所需专业理论知识,可以开始创新实践研究,如将创新内容延伸到毕业论文环节中,可以有计划、系统地完成研究和分析,也是创新实践的延续和深入。从我院环境科学专业学生STITP立项完成情况看,凡作为毕业论文题目的均结题,毕业论文质量也较好,均在不同期刊上公开;相比没有作为的毕业论文的立项课题,由于项目计划安排及学生自身的原因均没能按时结题。因此,指导教师如果将指导的STITP项目转变为本课题组学生的毕业论文,因为研究时限较长,研究内容系统、深入,一般来说,论文质量较高。
(4)加强校企合作,在生产实践中选题
鼓励学生到企业开展毕业论文实践活动,首先要加强教师与企业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可以安排环境专业教师到设计院等相关部门接受工程师培训,不但提高了教师自身科研水平,同时也能够联系实际提出生产实践中的课题。指导教师可由教师和企业工程师共同承担,可以参与到企业治污工艺改进等课题的研究。此外,对于因签约单位要求实习等原因不能在校内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学生,在选题时一般以综述性的论文形式完成,但由于本科学生较难把握,此类论文质量普遍偏低。要解决这一问题,除严格要求、减少综述性的文章数量外,还应与学生签约单位加强联系,根据企业生产需求,协助学生选择毕业论文题目,和企业工程技术人员联合指导学生,探索以企业为主的校企合作模式,建立一套规范的毕业论文管理模式。
毕业论文实验环节学生选题后,指导教师应该先组织学生阅读相关研究资料,使学生尽快了解课题的概况,然后重点介绍一些环境类检索期刊,让学生自己独立查阅和理解资料,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并按要求在文献调研后,写出课题综述,并开始设计实验方案,提出课题的初步研究目标、路径和方法,包括实验材料、试剂、仪器设备等。然后师生一起讨论实验方案,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修改和完善,可行后再进入实验阶段,完成实验目标。由于实验室同时要承担低年级本科专业课程实验教学,易发生相互冲突。因此,必须要加强实验室管理工作,协调好两者之间关系,合理利用现有实验室资源。第一、要求学生必须遵守实验室相关管理规定,在学生进入实验室之前,指导教师应组织学生讲解相关实验室守则及制度,提出实验工作的具体要求,注意事项,并介绍仪器设备的功能特点和试剂存放的位置和方法,要求学生要有勤俭节约精神,爱惜各种仪器设备,学会保养维护方法,尽量减少仪器的故障和损耗。同时要求同学维护实验室清洁并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第二、毕业论文实验环节有别于专业课程实验教学,学生科研实验相对独立性较强,这就要求制定毕业论文实验管理办法来规范学生行为,建立实验仪器、药剂领取及使用的指导教师责任制,指导教师和学生除了遵守原有的实验室规章外,还应严格规范实验室作息时间等方面管理,既杜绝浪费、损坏,又要保障毕业论文实验的正常进行,同时还不能妨碍专业课程实验教学的开展,教学、实验室管理部门要加强沟通,共同研究制定新方法新规定,规范实验室管理。第三、指导教师应全程指导并参与实验,及时了解学生工作进展和困难,及时总结、发现问题,以现场指导、例会等形式督促学生认真研究,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实验方案,以保证实验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3毕业论文的撰写和答辩
摘要:基于分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进行环境保护教育。首先分析出通过地理教师挖掘环保因素,渗透环保知识;组织课外活动,强化环保意识;抓住教育时机,合理设置问题三种教学策略,来实现环境保护教育的渗透。最后分析出高中地理教学中的环境保护教育,能够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环境保护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地理教学;环境保护教育;环保意识
根据素质教育和实施和课改的要求,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相关的环境知识,还需要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因此,地理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环境保护教育,让学生认识到人类生活与大自然的紧密联系,以及环境问题的重要性。同时,地理教师需要为学生渗透环保和节约资源方面的知识,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肩负起保护环境的重担,自觉养成良好的环保行为和习惯,塑造学生高尚的情操和道德品质。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我国培养出高素质的优秀人才。
一、挖掘环保因素,渗透环保知识
对于高中的地理教材,其环境保护资料都是隐性存在其中。因此,需要地理教师全面了解每一部分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充分的挖掘环保因素,并结合实际教学的内容,为学生渗透环境保护教育[1]。同时,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的手段和形式,以学生的兴趣点入手,根据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学习情况,拟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围绕环境保护为目标,为学生创造出良好的保护环境的氛围,让学生能够产生浓厚的兴趣去深入的学习,从而不断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确保学生在地理课堂学习效果的提升。
例如在湘教版《海洋与人类》教学中。地理教师要让学生认识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矿产资源,掌握人类现阶段对海洋空间的利用,了解人类活动对海洋的影响,协调好人类社会与海洋发展的关系。因此,地理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的教学设备,为学生呈现出相关的视频和图片,比如:8万吨塑料垃圾,在美国加利福利尼亚和夏威夷之间的太平洋水域堆积,形成大太平洋垃圾带,数以万计的塑料微粒,被浮游生物摄入,通过大鱼吃小鱼的食物链传到,最终在导致很多海洋动物的死亡,在其肚里发现大量的垃圾,甚至一些进入到人类的身体里。从而,让学生直观的看到垃圾的危害,以及不合理的海洋开发方式,导致海洋生态环境面临着威胁,促使学生自觉树立起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组织课外活动,强化环保意识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环境保护教育,就让学生关注环境的问题,能够参与到解决之中,树立社会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因此,地理教师可以将相关的教育,转化为实际行动,组织课外活动,来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首先,地理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加一些有意义的环境保护活动,开展环境的保护宣传,让环境保护进入到每一个家庭之中,鼓舞全社会的人共同保护环境[2]。其次,地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去展开环境保护行动,比如学生可以捡垃圾,并将垃圾正确分类;或者检查学校内所有水龙头是否关闭;以及到超市进行宣传,尽量不使用塑料袋等等。
比如,地理教师为学生布置实践作业,让学生在小区中发放环境保护的宣传材料,呼吁更多的人保护环境。同时,当学生看到有人随手乱扔垃圾,可以给予其一个环节保护的宣传单,让人们意识自身的不良行为所导致的危害。另外,地理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个变废为宝的作业,让学生将身边的一些废纸、废纸盒等材料,制作成一个实用的物品。从而,通过学生身心力行的活动,能够进一步发扬环境的保护美德。
三、抓住教育时机,合理设置问题
由于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良好的认知能力和生活经验。所以,地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进行环境保护教育,要寻找适当的时机,结合具体的地理知识,为学生设置合理的问题,并鼓励学生尝试解决,逐渐加强学生对环境的情感,让学生产生强烈的环境保护思想和动机,能够从自身做起,不断改正以往不良的行为和习惯,逐渐成正确的环保观念[3]。从而,学生开始以身作则,实施光盘行动;在超市中不购买塑料袋;对日常垃圾合理分类,将可回收垃圾进行收回再利用,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都能完成对环境的保护任务。
例如在湘教版《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教学中。地理教师要让学生理解环境问题的概念和类型,能够分析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并对自己身边的环境提出解决措施,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树立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公民意识。因此,地理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去收集危害环境的现象、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等,比如:环境污染包括几种形式?环境问题主要包括那三个大问题等等,同时,鼓励学生尝试列出一些解决方法和措施。从而,通过学生对问题的探讨和解答,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结束语:综上所述,高中地理教学中的环境保护教育,能够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形成良好的环保行为,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通过地理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方案,将教学内容与环境保护充分的融合,让学生在掌握具体的地理知识同时,受到环境保护的思想教育,有助于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保护环境习惯,从而肩负起保护环境的重任,投身到环境污染防治之中,在日常生活中完成对环境的保护任务,让未来的世界更加干净美好。
环境保护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新形势下大气环境保护及防治对策论文
摘要:大气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因素,大气环境质量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然而我国较多城市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忽略了对大气环境的保护,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导致生态失衡问题日益严峻,这种问题的长期存在不利于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为此,必须重视大气环境保护。本文在全面了解大气污染危害的前提下,主要分析了造成大气污染的原因,并对新形势下大气环境保护与防治措施进行了探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大气污染;环境保护;防治对策
1大气污染的危害
大气污染是常见的一种环境污染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呈现出足够的浓度,待达到一定时间后,危害人体健康,或产生更为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1)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当大气被污染后,因污染物质来源、性质、浓度等存有差别,或污染地区所处地理环境等不同,均会对人体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甚至引发支气管疾病等。
2)对工农业生产的危害。于工农业而言,大气污染危害严重,甚至会影响经济发展,甚至造成大量人力、财力、物力损失。于工业危害来讲,大气污染物中的大气酸性污染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或腐蚀工业材料、设备等。
3)对大气和气候的影响。大气污染为产生大量颗粒物,导致大气能见度下降,减少太阳光到达地面的辐射量。
2造成大气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城市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其中大气污染最为严峻,甚至已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直接影响,并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一定威胁。所以,必须重视大气环境污染问题,找出原因,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理。
1)大气污染监管不足。大气污染治理涉及多个部门、多个领域,加之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人员数量少等因素,导致现实环境监管中,极易产生监管漏洞,以至于无法满足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工作需要。此外,由于监管不足,导致企业违法排污现象屡禁不止,仍很严重。
2)废气排放量大。现阶段我国经济还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各种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生产废气,其排放量约占整个大气污染總量的五分之一左右,是最严重的污染源头。针对工矿区而言其排放点相对比较集中,有害气体成分浓度较高,是环境工程大气治理的重点。此外,近年来,日益增多的私家车、货运车等各种大中小型车辆穿梭在城市中,给人们的出行提供了便利,使人们的物质水平得到了提升,但车辆排出的汽车尾气对大气环境造成的污染却少有人关注,现在人们在出行时很少会选择步行,目前每年出现的雾霾天气很大原因都是由于机动车尾气污染造成的。
3)研究资金投入不够。近年来,国家加大了财政投入力度,支持大气污染治理,在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中已取得了明显成效。大气污染治理是一个高投入、见效慢的项目,若研究资金不到位,很难达到精准治污的目标。目前,总体来讲,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存在支出规模小、预算执行进度慢、资金使用不规范等问题,若不及时处理,必将产生更为严重的后果,不利于后期各项治理工作的开展。
3新形势下大气环境保护及防治对策
1)提高监测与控制大气污染力度。对于环境工程中的大气污染而言,开展的治理工作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所以在实际治理过程中我国环保单位应肩负好自身职责,应进一步提高对大气环境污染治理的认知,更新传统治理理念,在思想层面上重视环保工作。就现存的大气污染问题,我国有关部分应积极采取有关措施处理与治理,严格分析大气污染具体情况与有关数据,加强和其他单位之间的联合协作,提高治理举措的综合性。在开展工作时应严格控制与监测大气环境质量,及时排查其中的超标污染物,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污染治理方案。
2)合理规划城市工业,调整工业产业结构。对于主要污染大气环境的工业产业,优化其生产方式、控制气体排放已经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各城区都需要加强工业管理,因地制宜的开展合理有效措施,找出污染源、制定解决污染方案,控制好污染物的持续排放,并引进先进科技设备,对产生的污染物进行处理,做到循环再利用,节约了资源,也消减了对大气的污染程度。相关部门还要及时派出人员对各个工业企业进行排查和检验,合理规划城市工业,做好大气数据的汇整工作,实施科学布局,对大气污染做好预防,制定好及时的解决措施,积极发挥相关部门功效。
除了合理规划城市工业,还需要调整工业产业结构,将工业运转中的不合理之处及时做到调整并取缔,将消耗大、污染严重的生产环节做到有效控制和管制,或是换取生产方式,将环保放到首位,增加环保力度,增强设备支出。当下,工业产业需要紧跟时展需求,调整发展路线,满足社会发展要求,将产业结构做到从低度化向高度化转变,促工业生产与大气环境保护方针的融合。此外,还需要加强工业企业间的宣传工作,将保护大气环境作为发展方向,提升相关企业领导的意识高度。
3)增加设备更新资金投入。在环境工程中要想更好地治理大气污染问题,一方面相关人员应进一步提高环保意识,对治理大气污染计划与方案加以完善,以此加大投入大气污染工作治理力度,并引进先进的机械设备减少工业生产与企业中,因为设备落伍而引发的大气污染问题,从技术方面提高大气环境保护能力。我国有关部门与单位应该将环境保护政策严格落实,针对违反该方面条例的单位与行为需要予以应有的惩罚,防止加剧污染环境程度。不仅大气污染会限制地区经济发展,更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若大气环境长时间得不到有效治理,则会严重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由此可见,提高治理意识并加大资金投入,在提高环境工程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4)控制污染源,推广清洁能源。想要控制大气污染排放,做好大气污染工作,就需要从污染源头抓起,减少和杜绝污染源头继续向空中排放污染物,这是解决大气污染必须做到的工作。污染源头类型多样,可能是灰尘,也可能是汽车尾气,还可能是家庭油烟,还有不可忽略的工业气体,相关部门要抓好各行各业的发展细节,充分发挥职能,管理好各种气体的排放,切实加强市区、城区、农村的污染源管控,积极排查不达标的企业、产业,查封或处罚不按照相关规定办事的企业单位,从源头上杜绝污染物的产出。
毕业论文(设计)是环境科学专业本科教育的重要教学环节[1],是对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训练,是学术研究的初级阶段,同时也是检验学生四年学习成果的方式。作为初级学术训练的研究活动,毕业论文具有学术研究的一般功用,能够在学术训练中提升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新型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作为检验学习成果的方式,本科毕业论文集中反映了学生专业基础理论掌握程度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学生专业素养的评价尺度,也就构成了学生取得学士学位的内在标准[2]。从学生素养来看,毕业论文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毕业论文的起始环节上,学生需要选择相应的主题,如何选题、选择什么样的题目是做好毕业论文的第一个环节,这需要学生具有较好的问题意识,或者通过问题意识的培养,使学生科学选题。毕业论文有助于学生掌握学术规范,发展学术伦理。无论是学生将来从事何种职业,都离不开职业工作的基础素养,其中就包括对职业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回顾与反思,不断增强职业工作的自律意识与学术自觉。毕业论文的学术规范和学术伦理的养成能够转化为学生职业生活的内在品质,为学生未来发展提供强劲的动力基础。
二、关于做好环境科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工作的几点思考
1、合理安排毕业论文时间
根据培养方案,环境科学专业毕业论文一般安排在第八学期进行,共15周时间。对于需要科研实验的课题论文,存在普遍的问题是,由于时间的因素,论文实验数据不足、深度有限,论文质量不高。因此,有必要提前进行毕业论文准备工作,适当延长论文的写作时间,可安排在第七学期开始就进入课题。
2、利用网络平台,加强师生联系
根据以往经验,有不少同学对于自己所选研究课题知之甚少,对指导教师研究方向也不清楚,之前完全没有师生交流,更谈不上有兴趣、有积极性,缺乏选教选学双向交流的关系,无法调动双方的积极性,不利于毕业论文工作的开展。因此,需采取有效的方式加强师生联系,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和积极性。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资源,在学院网站中开辟专栏设立指导教师信息栏,由专人负责每年度更新指导教师个人信息,包括研究方向、目前承担科研项目,所带历届毕业生论文题目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和的情况,学生可以及时了解指导教师个人科研情况,可以采取留言或直接联系指导教师的方式,根据个人意愿初步确定其毕业论文研究方向,这样学生对所要研究的课题会产生浓厚兴趣,并激发其创新意识,为下一步完成论文选题打下良好基础。同时也可通过环境科学专业班级、课题科研团队QQ群的建立,方便师生之间的学术交流。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指导质量
要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师资结构,加强教师学术修养,提升指导学生的能力[3]。第一,适当减少每位教师指导学生的数量,以免因教师精力有限影响毕业论文质量;第二,鼓励现有青年教师通过进修、读博等方式提高自身学术水平;同时青年教师也应积极参加教学研讨,学习兄弟院校毕业论文工作的先进经验;第三,教师要注重指导学生在专业素养与创新潜能方面的培养,为本科生提供基本的研究条件,并尽可能为其创造良好的实验条件;特别是,指导教师要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影响学生,通过言传身教、潜移默化,让学生感到学术的尊严,对学术保持敬重的心态;培养学生良好的治学品性,诚实做事,杜绝抄袭现象。
4、指导学生毕业论文的方法
毕业论文选题一个好的论文题目是完成高质量论文的要素之一,指导教师要根据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出发,科学地选择毕业论文题目。根据相关学科研究动向,结合自己课题及实验室条件,选择难易适中的课题。选题要力争与生产实践相联系,使课题具有科研价值和现实意义。具体说来,选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
(1)紧扣专业特点自主拟题
毕业论文需要大量专业知识的积累,也能充分体现学生将所学专业理论知识用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一次综合素质的练兵,因此,指导教师在选题时要紧扣专业特点,既要注意学生所学知识的深化,也要注意新知识、新技术的应用,力求使课题设计合理可操作性强,同时所选题目具有研究意义,易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如,在我院环境科学专业毕业论文命题中,“校园水源的监测与评价”、“校园植物铅、镉污染现状调查与评价”、“陕北地区石油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等选题,让学生学以致用,加深学生对本区域环境污染状况的了解并增强自身的环保意识,很具有现实意义,也容易调动学生的研究兴趣。
(2)结合指导教师科研项目进行选题
在毕业论文选题中指导教师可以将所承担省、市、校级科研项目分解为若干子课题,作为学生的毕业论文题目,可以组织课题小组,这样项目总体研究全面,各子课题的研究也较为独立,课题小组学生之间既相互联系又有各有重点。例如,我院指导教师的“AM真菌-植物联合修复陕北原油污染土壤研究”为陕西省科技厅项目,研究内容很多,指导教师将此课题分为不同的子课题,学生承担其中一项子课题作为自己的毕业论文题目,如“陕北柠条根围AM真菌分离及保藏”、“陕北石油污染土壤中重金属铜、锌污染分析”、“沙打旺和刺槐对石油污染的耐受力调查研究”等子课题,学生凭着科研的兴趣和爱好积极地参与,实践证明,此类论文完成质量良好,均入选校级、院级优秀毕业论文集,后期经过指导修改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了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论文。另外,凡是参与此类论文的考研学生均以优异的成绩被录取,主要是学生从第七学期初就已经进入课题组,延长了论文的写作时间,学习考研并未受到影响,并为日后的研究生学习打下了坚实的科研基础。为了更好的推广以科研项目作为毕业论文选题,指导教师自身需提高科研学术水平,积极申报科研项目,并在院系网络平台设立指导教师信息专栏,供学生查阅,以便学生提前介入毕业论文研究,有充足的时间作保障。作为指导教师要注意把握各子课题的相对独立性,论文研究内容深度和难度要适中,使学生能够顺利完成。
(3)结合本科生创新实践进行选题
目前各高校都在积极推广大学生创新实践环节[4],如STITP(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计划)、数学建模、开放实验等各种形式。学生经过专业课程学习,已初步具备所需专业理论知识,可以开始创新实践研究,如将创新内容延伸到毕业论文环节中,可以有计划、系统地完成研究和分析,也是创新实践的延续和深入。从我院环境科学专业学生STITP立项完成情况看,凡作为毕业论文题目的均结题,毕业论文质量也较好,均在不同期刊上公开;相比没有作为的毕业论文的立项课题,由于项目计划安排及学生自身的原因均没能按时结题。因此,指导教师如果将指导的STITP项目转变为本课题组学生的毕业论文,因为研究时限较长,研究内容系统、深入,一般来说,论文质量较高。
(4)加强校企合作,在生产实践中选题
鼓励学生到企业开展毕业论文实践活动,首先要加强教师与企业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可以安排环境专业教师到设计院等相关部门接受工程师培训,不但提高了教师自身科研水平,同时也能够联系实际提出生产实践中的课题。指导教师可由教师和企业工程师共同承担,可以参与到企业治污工艺改进等课题的研究。此外,对于因签约单位要求实习等原因不能在校内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学生,在选题时一般以综述性的论文形式完成,但由于本科学生较难把握,此类论文质量普遍偏低。要解决这一问题,除严格要求、减少综述性的文章数量外,还应与学生签约单位加强联系,根据企业生产需求,协助学生选择毕业论文题目,和企业工程技术人员联合指导学生,探索以企业为主的校企合作模式,建立一套规范的毕业论文管理模式。
毕业论文实验环节学生选题后,指导教师应该先组织学生阅读相关研究资料,使学生尽快了解课题的概况,然后重点介绍一些环境类检索期刊,让学生自己独立查阅和理解资料,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并按要求在文献调研后,写出课题综述,并开始设计实验方案,提出课题的初步研究目标、路径和方法,包括实验材料、试剂、仪器设备等。然后师生一起讨论实验方案,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修改和完善,可行后再进入实验阶段,完成实验目标。由于实验室同时要承担低年级本科专业课程实验教学,易发生相互冲突。因此,必须要加强实验室管理工作,协调好两者之间关系,合理利用现有实验室资源。
第一、要求学生必须遵守实验室相关管理规定,在学生进入实验室之前,指导教师应组织学生讲解相关实验室守则及制度,提出实验工作的具体要求,注意事项,并介绍仪器设备的功能特点和试剂存放的位置和方法,要求学生要有勤俭节约精神,爱惜各种仪器设备,学会保养维护方法,尽量减少仪器的故障和损耗。同时要求同学维护实验室清洁并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从已有的文献来看,“新经济”一词是由美国人首先提出来的,其含义是区别于过去经常出现的经济周期之传统经济,认为在新的科技条件下,今后的人类社会将免受经济周期之苦。之后,随着新的经济现象的不断出现,人们又基于各自的知识结构和感知,认为新经济与经济全球化,或与网络等新产业革命,或与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等密切相关。尽管迄今为止人们对新经济的提法和特征尚有不同认知,笔者理解,全球化、网络化、高新科技化、知识化,应该是新经济的本质内涵。
种种迹象表明,不论在美国还是在中国,在整个经济领域的方方面面,包括企业的财务与会计,都可以找到信息技术革命等高新科技所产生的影响以及所带来的巨大震荡。
从“有效破坏”到规避风险和降低成本
信息技术发展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提升了“有效破坏”的速度,即加快了资本、知识、人才从落后的技术领域向亟待开发的新科技领域转移的进程。这种资源再配置过程的加快,一方面促进了金融创新,而金融创新又有效地降低了资本市场的风险,另一方面又为发展中的企业如何规避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提供了多种途径,为降低经营成本和提升公司价值开辟了新的空间。
在信息技术革命到来之时,企业的任何一项经营决策都面临巨大的风险,其原因是在整个复杂的生产经营体系中,当时历史条件下的决策者难以充分了解和掌握客户需求的瞬息变化和原材料的分布与供应情况。因此,企业经营需要加倍投入物资和人力等资源以应付信息匮乏可能带来的风险和损失。为了防范风险,企业的经营成本不得不一再提升,刚性很强,亦即边际成本剧增,而边际效益锐减。例如,在信息不明的情形下,企业只能通过超量储备资金和货物方能防范不测,此种理念在公司理财和财务报告中处处体现。
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提高预测和规避风险的能力,其决策将更多地依赖最新最快的适时信息,进而提高资金和存货储备的准确性,节约资源和降低经营成本。
对企业来说,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善了其预测和决策的方式,改变了其销体系和模式,缩短了研发(R&D)周期,这一变化,对企业的成本管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预示着成本管理的一场变革在所难免。例如,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以销定产”的经营方式注入了新的内容,戴尔(Dell)模式证明:1)存货减少了,降低了库存成本;2)与客户直接有效的沟通,避免了不必要的多余的产品功能,缩短了生产周期,降低了制造成本;3)研发周期越来越短,产品的研发与制造几乎同步进行,效率大增,在降低研发成本和制造成本的同时,也减少了研发本身的机会成本;4)借助于信息技术的营销方式的改变与改善,如B2B、B2C等电子商务,不仅大大减少了营销成本,具有深远意义的是这将导致边际成本呈指数级下降,为企业带来递增的边际收益。
经济规模与交易成本
传统的微观经济学理论认为,企业规模的扩大与交易成本呈同向变动关系,即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张,其内部组织和管理成本等也将随之增加,导致交易成本的总体上升。因此,企业规模之边界由交易成本来决定。该理论表明,企业规模之扩张与交易成本之降低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现行的财务管理、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有不少是建立在微观经济学的这一理论基础上的。然而,在新经济中,这种理论遇到了挑战。新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是,网络技术的运用更新了原有的交易和基础设施概念。网络经济技术的开发和产业化运用,催生出一种新的亚经济形态,即人们所说的网络经济。网络的最大特点是,各种交易突破了由于技术瓶颈所引起的时空限制,交易成本大大下降,交易、生产甚至研发效率迅速提高。网络为经济交易提供了虚拟空间,直接交易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开中介周折;基于网络的电子商务之迅猛发展,使产易的时间大大缩短,交易的空间不受地理或区域的限制,零库存不再是一种纸上谈兵的空想或虚设的理念,交易各方乃至整个社会交易成本的降低也就成为事实。更有意义的是,由于网络技术的影响,MRP、ERP技术的运用,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由垂直状向扁平状转变,在这种情形下,不论企业规模有多大,其内部组织与管理成本在总量上都不会有多少变化,这就又节约了内部交易成本。
可见,经济规模之扩张与交易成本之降低并非互斥。在新经济环境下,受网络技术的影响,企业的存货控制、现金流量管理、财务组织结构、责任中心的界定和责任成本的构成与确认等都会发生较大的变化。
边际效益与订价策略
传统经济学的供求均衡经济理论一直是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建立自身理论与方法的基础,如财务管理中的“投资边际效益曲线”,管理会计中的市场基础订价模型和薄利多销订价策略等。
但是,在网络经济时代,令经济学家和财会人员大跌眼镜的是,那种当供求两曲线相交而形成的市场均衡原理,对一些信息技术产业或企业来说,几乎难以适用。因为在网络经济里,往往是既不存在传统的供给曲线,也不存在传统的需求曲线。
由于信息技术等高新科技产品以知识为本,而知识具有可共享、可重复消费、可低代价复制、可提高个人或团队持续发展能力,消费这些信息技术产品就等于消费知识,消费了知识也就掌握了知识;消费者再将这些知识作为资本要素投入,并通过与其他要素的有机配比和使用,提高了投入要素的边际效用。在新经济中,在边际成本不断下降的同时,一方面是传统的订价规律被破坏了,另一方面却是信息技术等高新科技产业的边际效益的递增。因此,研究新经济环境中新兴产业的供求关系、订价策略、边际效益变化动态,将成为管理会计领域的新课题。
无形或虚拟经济与价值评估
1999年6月30日在美国芝加哥安达信全球培训中心举行的“安达信经理研讨会”上,面对来自全球各地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的625位高级经理们,安达信伦敦事务所的管理合伙人理查德·博尔顿在其演讲中指出:无形经济的发展正在对全球经济产生着前所未有的影响。
新经济的另一耐人寻味的特征是,由于高新科技的迅猛发展,导致了一些公司的市场价值与其会计的账面价值大相径庭,当我们将高新科技企业与传统制造业企业进行对比,便会发现这些差异在这些企业之间的表现是完全相反的。1998年,微软公司的账面价值是5亿美元,而其市场价值则有1020亿美元。我们从中可以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力量(或无形之手)正在拉开各企业市场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距,并使市场价值与账面价值朝不同的方向变化(或是正向差距,或是反向差距)。可以说,迄今为止,尚无人能够肯定这种差距究竟还会有多大。然而,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新经济导致了无形资产的增加和社会财富的虚拟化。当人们发现传统会计通过确认、计量和报告等所产生的账面价值,不能代表或反映企业所“拥有或者控制”的全部经济资源,尤其是那些高新科技含量高的知识产权,被随意费用化了的与高新科技有关的巨额研发支出,以及掌握了先进知识的人力资源,或者是无法代表或反映企业所“拥有或者控制”资源的真正价值或全部价值,人们对会计的极度失望是可想而知的。1999年8月末,在央行行长会议上,格林斯潘在分析“股票价格在过去5年里出现了异乎寻常的增长”之原因时指出,由于应被视为资本投资的信息技术领域的?蹲手С觯涣腥肓朔延每钅浚佣构纠笤诓莆癖ū砩系氖值陀谑导手怠C娑韵质担嗣遣坏貌涣肀脔杈叮罢夷芄磺∪缙浞趾饬科笠导壑档谋秆》椒ǎ识髦质视π戮没肪骋蟮钠笠导壑灯拦览砟詈头椒ㄒ簿屯延倍觥?nbsp;
企业的市场价值远离或背离于其账面价值,表明了市场参与者并没有视账面价值为企业的真正价值或内在价值。那么,什么是企业的价值呢?企业价值如何度量方显恰当呢?有迹象表明,一些著名的国际咨询公司和国际会计公司正在积极地探索这些问题,并通过实践,摸索出了判断企业价值的一系列方法,如麦肯锡咨询公司提出的通过实体现金流量贴现模式和经济利润模式确定现金流量来度量企业价值的方法,普华会计公司提出的以度量公司价值来确定股东价值的方法,斯图尔特提出的以经济增加值(EVA)为导向的价值评估法。这些方法都有一个较显著的特点,那就是并没有把价值评估单纯地基于会计利润之上,而是其于现金流量之上,这多少顺应了“现金流量至尊”的新财务理念的要求。但是,这些方法并没有完全满足新经济中对企业价值评估的要求,特别是那些与信息技术产业有关的资源,如网页域名、IT人才资源和不可估量的客户资源,还有那些影视(如好莱乌)、传媒、艺术、体育(如俱乐部和球星)、娱乐(如迪斯尼乐园)等人类文化知识产业及其所派生或衍生出来的大量的资源,其价值究竟如何评估呢?
此外,更令评估师、分析师束手无策的是互联网企业的价值定位问题。如果说麦肯锡、普华、斯图尔特的价值评估理论和方法尚能适用于传统产业,但对于网络产业而言,它们就很难走运。事实证明,大多数互联网公司在创建初期、甚至连续几年并无盈利,但是,投资者为何还是对其抱有一定的信心呢?因为人们看好其未来巨大的、传统产业所无法比拟的盈利空间,这样的盈利空间也就成了在证券市场上人们斟酌其公司价值的基础。那么这样的盈利空间又是被如何估计出来的呢?事实是,互联网公司上市之目的首先是利用证券市场印证其市场价值,然后再利用这种价值获取更多的经济资源,扩大规模及市场占有率,吸收大量的客户资源和其他经济资源,实现巨额盈利。这正如哈格尔指出的,互联网不仅以更快捷、更低成本的技术手段创造价值,最重要的是力图发掘出其蕴涵的丰硕的创造价值的机会。简言之,互联网公司价值定位之关键是其预期价值的大小,而这将由网站访问次数、注册用户量和现金流量等众多的无形综合因素所决定。
无形经济中的价值评估确实是一个大难题。人们至少有理由对传统的财务与会计提出这样的问题:企业的价值何在?企业的价值动因有哪些?
无形经济中所存在的种种现实问题,也值得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认真对待与思考。笔者认为,我们的CPA回避不了这些问题:CPA为其客户(企业)提供的服务哪些是物有所值,对提高企业的市场价值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面对新经济提出的挑战,CPA是固守传统审计业务阵地,还是抓住机遇开拓与无形经济密切相关的咨询业务?随着新经济的发展,CPA行业是否也会出现相应的变革?我们能否接受这样的事实:在CPA业务中,传统的审计等鉴证业务正在成为“夕阳产业”,而新近涌现出来的大量的咨询业务正在成为“朝阳产业”?
信息经济学的假设前提还存在吗?
信息经济学理论的两个基本假设条件是:交易双方的信息是不对称的,这种不对称又有获取信息时间不对称和信息内容不对称两种;人们所得到的信息都是不完全的。这种假设在传统经济环境下是成立的,故受经济理论的影响,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研究中,有不少成果和政策源自于此。一般认为,能否全面、准确地得到信息,是人们进行正确决策之关键,同时也决定了博弈双方在对阵中所处的地位和优势。在新经济中,这种假定和现实性受到了挑战。因为信息的专有性和独占性受到了冲击,新经济创造了大量的与信息有关的产业和从业机会,形成了专门从事信息开发、交易、咨询等新型市场;信息被作为商品开发、采集、筛选和处理,并借助于网络技术,以几乎实时之速度,快捷而又全面地传达给其消费者。人们获悉信息不再受时空的限制,信息不对称和信息不完全性大大减少了,诸如信号传递模型、隐蔽行为的道德风险模型、逆向选择模型和信息甄别模型等理论模型的解释不再那么充分或有说服力了,以往这些模型所描述的经济学现象正在逐渐被新现象所替代。总之,强大的信息网络和信息技术产业,弱化了信息经济学的原有假定。
例如,在互联网环境下,由于与企业有关的税收、海关、银行、工商、统计、社会保障等信息,均受到了实时监控,并可在网络中及时获悉与共享,企业的行为不再向过去那样神秘,人们对企业价值的判断不用非得基于帐面价值,而可以通过大量的信息来源,借助于信息技术手段更合理更科学地加以完成。因此,有关信息(特别是针对帐面价值的信息)的鉴证意义也不如以往显得那么重要了。
知识财富与激励机制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人们在讨论经理人认股权计划(股票期权)的财务与会计问题时,往往忽略了产生股票期权的深刻的历史背景。股票期权源于1973年石油危机以后美国对经济结构调整而出现在硅谷的新经济。以知识要素为驱动力的新经济,必然要求对企业制度加以创新。事实表明,一方面,知识需要人们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才能获得,另一方面知识又具有外溢性。为了稳定那些掌握了知识的企业技术与管理人员,防止知识的外溢,仅仅付给工资报酬是不够的,因此,一些高新科技企业普遍采用激励型认股权计划,给予的对象主要是公司CEO或掌握核心技术与知识的员工,使其收入有两部分构成:一是工资,二是股票期权和红利。由于企业员工既有工资收入,又有股权与红利收入,新兴产业就可以在这种激励计划的制度安排下,采取降低工资成本、增加股权及利润分红的办法来达到以下一些目的:第一,通过降低工资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进而达到扩大市场份额、增加企业利润的目的;其二,只要股权与红利收入的增加足以补偿工资的下降,并能导致总收入的增加,那么企业就可以通过增加员工的股权与红利来调动其生产积极性与创造力;其三,采用以上方法,企业不仅可以达到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而且可以达到保护知识产权、防止知?锻庖缰康摹H肥担?0年代始自美国的这一激励制度,“栓住”了一大批科技与管理精英。另外,实践表明,推行股票期权计划,对于降低成本,解决问题具有一定的正面作用。发展至今,以股票期权为核心的认股权计划已形成了以下几种类型:
1999年以来,京、津、沪、武汉、穗等地的一些高新科技上市公司也相继进行了股票期权之试点。
可见,高新科技产业的发展,以及出于对知识产权的保护,管理人才队伍的稳定,问题的处理等需要,引发了股票期权的创新,也带来了新的财务与会计问题。所以,有关股票期权的设计、规划、管理和核算等,已经成为公司理财与会计核算需要解决的新问题。
科技进步与金融创新
金融创新对财务与会计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笔者以为,主要的影响是有别于传统产业融投资方式的风险资本的融投资运作机制与方式,以及所引起的价值评估问题。对财务管理而言,人们首先要弄明白的是风险资本市场的风险和不确定性究竟何在?如何度量和防范之?在该市场中进行融投资的特殊性有那些?与传统资本市场相比,风险资本市场不同阶段的资本供求关系与结构有何不同?融投资过程中,相应的资金成本和投资效益如何加以确认和计量?风险公司的问题怎样处理?相应的财务监控和激励机制如何建立?
对会计处理而言,投资支出资本化,风险公司的边际效益,风险公司及风险资本市场的财务报告披露等,都是亟待研究的问题。
e-商务环境下的管理变革
尽管何谓e-商务环境迄今尚未定论,但实务中一般以为,在互联网中从事商业、管理和组织运作活动,则是其实质。前面在讨论信息技术发展对经济规模与交易成本的影响时已经指出,由于网络技术的影响,MRP、ERP技术的运作,企业与外界的交易方式、内部的组织结构与管理过程均已发生了巨变。对传统产业的影响甚至更大,从而导致了这些产业里的企业发生了激烈的变革。对此,杰克·韦尔奇(通用电器的CEO)、约翰·钱伯斯(思科的CEO)、卡利·菲尔林纳(惠普的CEO)、杰夫瑞·斯基林(沃尔玛网络公司的CEO)等传统企业的巨头都有切身的体会。这些变革包括:
电子商务改变了首席执行官(CEO)和首席财务官(CFO)的管理职能。
用全球互联网技术手段将传统的财务管理和会计系统改造为一流的财务支持系统,同时也降低了大量的成本,如美国一家著名的从事互联网硬件和软件开发工具的制造商“太阳微电子系统公司”开展了电子商务之后,取得了以下一些成果:节约了:50%的采购费用,30%的账务处理成本,75%的差旅和费用处理成本,38%的全球性的单证处理成本,30%的工薪成本。
更重要的是,各管理部门利用互联网提高了工作效率,变得更加精干了,从而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进行业务分析,将财务工作之重心由数字加工转向协助CEO制定战略目标。
财务走向集中式管理,会计信息实时动态化;财务、会计与业务协同处理,管理信息全面集成。
由于互联网的技术支撑,建立与全球经营一体化目标相吻合的财务支持系统不再是一个难题。
受电子商务环境之影响,企业在依赖互联网与其供应商和客户进行交易,改变了其传统的交易方式的同时,企业内部的财务组织结构和功能划分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交易的实时监控及其信息的实时记录和传递,价值和物资的高度同步流转,改变了传统的财务组织结构和企业内部的管理结构。从决策制定和预算规划,到业务审批和授权执行,再至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在网络化管理理念和技术环境下,使财务与会计的适应性和控制性达到了最大化和最优化。业务记录和会计信息在相关的管理层面充分地得到了共享,即时监控和及时决策不再有时间的隔阂,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在企业管理中不再是“孤独的旅行者。,在MRP、ERP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支持下,它们融入到企业管理的大家庭中,天地一新,效率更高,乃至改变了CFO的命运和地位。
会计规范将何去何从?
历史表明,会计演进的每一次重大变革都与科技发展密切相关。
一、现阶段环境工程专业毕业论文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毕业论文积极性不高,就业压力大
传统的毕业设计绝大多数是由指导教师先确定毕业论文题目,供学生选择。出现多个学生做同一题目、一个指导老师连续几年题目不变现象,与科研、生产紧密结合的真题少,缺乏针对性、综合性和知识的更新,不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2、教学资源和时间不足
由于学生人数的激增,高校教学资源紧缺已成为众多高校在毕业论文的教学过程中面临的严峻问题。主要表现,如设备、仪器、实验场所等只能满足平时教学环节的需要,对于毕业论文这样特殊的教学环节略显不足;还有毕业论文教学中出现一个教师指导十多个学生的现象;经费不足,学生在做毕业论文的过程中,科学数据的获得是需要进行大量的资料查阅和收集,有的还需要进行实验、试点、走访、调查等工作,这些都需要一定的经费支持,而由于体制、社会、经济等各方面原因,目前我国多数高校都面临着经费不足的困境。时间不足,因受就业压力的影响,一部分学生忙于求职应聘,一部分学生忙于公务员考试、教师资格证考试等相关考试,以扩大他们的就职面,还有一部分同学选择了考研,忙于研究生的复试、调剂。
3、学生实践能力得不到增强
长期以来,传统的毕业论文教学模式,大部分地方高校由于实践教学条件匮乏,工程技术师资队伍弱,实践教学能力不足等原因,形成了重视课堂书本教学“轻视”实际操作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一般都是由指导老师和学生在校内完成,学生很少有真正面向生产实际的机会,不利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二、校企联合指导毕业论文的优势
校企联合指导毕业论文是指利用学校的人才、技术优势和企业的经费、场地、设备优势联合指导毕业论文,学校可以根据企业需要拟定学生毕业设计题目,由学校和企业共同指导学生毕业设计,以学校为主实行双导师制度,共同监管。
1、有利于提高大学人才培养质量
随着的社会不断进步,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实习是高校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实习,学生能进一步理论联系实践,并深入了解所从事的专业,拓展视野,增加社会经验,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
2、有利于大学生就业
校企联合指导毕业论文的模式,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搭建了交流和沟通的平台。毕业生从企业中获得了提高实践能力的机会,为未来的工作进行了一次预演,缩短了进入工作岗位后的磨合期和适应期,增加了实际工作的经验。企业通过学生在现场工作的表现对学生有了较全面的了解,可以从中聘用适岗的员工,降低了企业人才聘用的风险和成本。校企联合指导毕业论文提高了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利用环境科学的大方向,加强学生在本科毕业论文中的自主设计能力
国内外对中国学生的普遍认识是解题能力很好,但提问能力或者创造能力很差,因此,我们更希望毕业论文能够让学生充分发挥其创造力或者设计能力,而不是像应付普通考试一样按照老师的安排和设计按部就班的一路做下去。如何选题就成为毕业论文指导模式调整的主要内容。环境科学的内容涉及面广,而且专业性较强,毕业论文选题要顾及专业性、研究性、时限性等多个方面,现有的毕业论文指导模式主要是依靠专业导师的科研项目开展的,也有少数同学是自主选题进行研究的。我们鼓励学生进行自主选题的研究,在我校也设立了大学生创新基金给予资助,但由于本科生的专业基础知识相对还比较差,因此需要相关导师更费心的进行指导。特别是对于环境科学这样覆盖宏观到微观的综合性学科,一方面要避免出现选题过大过空工作量来不及做,另一方面又要避免研究过细过深导致经费缺陷的问题,必须先选好合适的题目,订立可行的实验方案计划再开始实验。避免出现因为缺乏经验导致遇上难以解决或者过于复杂的问题导致实验失败的情况。而对于大多数跟着老师做课题的同学而言,我们建议导师让学生先动手制定实验方案,然后与其进行讨论修改定稿开展实验。并坚决反对将本科生当做洗碗机,仅仅跟着研究生洗洗瓶子到时候由研究生抽出部分数据写本科论文,这种做法虽然导师和学生都很省心,但学生在毕业论文中却可能什么都学不到,可以说是教师的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
3因材施教,使得毕业生能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工作方向
环境科学专业的涉及面较广,而且应用性操作性较强,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工作去向与实际兴趣对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进行控制。如对动手实验能力较弱,今后也仅希望从事环境规划或者环境评价工作的同学,可以给其设定规划或评价方向的论文课题,鼓励其查找资料,或者去相应公司实习,通过整个论文过程能取得相应的理论经验,为其今后踏上岗位打好基础。而对于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根据其生物或者化学的基础能力不同进行分科,分别参与到环境化学或者环境生物学的毕业论文设计中,如让其参与水质指标监测、或者进行生态学的监测、调查等等课题,在整个毕业论文的课题中能找到自己今后的发展方向。
4采用多种模式结合的手段合理分配现有的教学资源
二、现状分析
(一)独立学院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设置雷同
从现行专业培养方式及课程设置来看,独立学院环境设计专业在办学之初的一套培养模式及培养方案,均复制于母校。建校之初的模仿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步显现出弊端,在市场的导向和学院及专业本身的发展过程中,社会对专业的原有培养方式,提出了必须变革的要求。环境设计专业借此契机寻求其他路径,改变培养计划和培养方案。社会对于独立学院环境设计人才的需求,不仅需要其具备环境设计理论基础,更需要有良好的创新意识,能在环境设计实践中发挥创作的灵感,培养出更多具有创作灵感的应用型专业人才。这就需要独立学院根据自己的特点与母校在环境设计专业“错开定位,配套发展”方略,建立属于独立学院特色的人才培养方式。
(二)独立学院环境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环节现存问题
毕业设计是独立学院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校实现培养专业目标要求的重要阶段。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独立分析和解决本专业范围内相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毕业设计就是毕业的一种计划、规划、设计、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视觉的方式传达毕业设计活动的过程。”作为环境设计专业的本科毕业设计,不仅是一个完整的设计创作过程,还是一个毕业生对本科四年学习的总结及展示的机会。独立学院环境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环节的现存问题总结为以下几点:
1.从培养方式和选题特点来看,无法与其他普通高校相区分
传统的环境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的选题都是沿用母体高校多年的教学经验,没有创新,选题内容偏学术研究型,而不是应用实践型。由于独立学院与母体高校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方面的雷同现象,导致独立学院的环境设计专业毕业设计选题偏理论化而非应用,使独立学院毕业设计环节的应用型特点未能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也使学生的专业性质和特点未能与其他普通高校有明显的区分,直接导致就业的困难。
2.题目宽泛,质量不高
由于传统的环境设计专业毕业设计题目来源均是由指导教师独立给出,大部分为模拟工程题目,未能完全考虑和照顾到学生的实际兴趣和动手能力,其实践性较弱、造成环境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类型趋向单一。并且题目都较为宽泛,学生不易深入完成。
3.研究内容多缺乏创新性和前沿性
传统环境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模式因为需要,由教师给出多个模拟工程题目,而大部分教师从事的项目实践不足以满足多个题目的制订,从而导致部分题目所涉及的技术创新性不足,同质化情况严重,甚至出现很长时间重复使用同一过时技术的题目。
4.毕业论文与毕业设计脱节
传统环境设计专业毕业设计一般是在大四下学期学生毕业前四至五个月开题,学生接受题目后自行进行毕业设计创作及撰写论文,期间教师与学生互动较少,沟通不足。此期间,学生可能处于求职或考研阶段,所以存在学生对环境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的质量重视程度不足,投入精力较少。在毕业设计完成之后,用少量时间完成毕业论文,论文拼凑现象严重,抄袭内容较多。
三、独立学院环境设计专业毕业设计“应用型”选题
环境设计专业涵盖面较广,而独立学院的环境设计专业毕业生在进行毕业设计时,其应用型特点应当在毕业生进行选题之初就和其他类型高校区分开来,这样才能在毕业之后的就业中有一席之地。毕业生和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在进行毕业设计阶段时的选题,可以从环境设计专业内容的分类着手,从选题方向、选题范围、题目确立等方面出发,使毕业设计选题具有应用型实践特色和创新性。独立学院环境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选题,更应考虑其应用性和实践性的特点,以有助于学生毕业后就业。综上,解决独立学院毕业设计的应用型转型第一要务便是选题。选题是否得当直接决定了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的质量。通过选题可以看出作者的毕业设计研究的方向和理论掌握水平,选好了论题,就等于完成毕业设计的一半,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好的选题是直接向大家展示毕业设计方案的研究方向以及内容的精确阐述。毕业设计选题范围的确立是指导毕业生如何使一个毕业设计的题目具有特色和个性。如何体现其毕业设计的实践性、应用性和独特性,是先决性条件之一。环境设计专业本身的涵盖面广泛,毕业生在起初进行选题时,就会遇到较大困难。而针对独立学院的环境设计专业教育的定位,在毕业设计选题之初,就应当以应用型和技术型为方针进行选题,这也是和其他院校培养类型进行区分的一个关键。从独立学院环境设计专业的实践性特征出发,其专业涉及内容包括建筑的内部环境(建筑内部功能的规划、室内景观、色彩、空间、材料等建筑基本元素的构成设计),外部环境(建筑之外与之直接联系的广场、绿地、水环境、交通组织等项目的组织与规划设计),小建筑设计(辅助主体建筑使用的小环境构筑物,如会所、活动中心、茶室等设计)的相关设计内容。毕业生的选题均以室内、室外或建筑设计为主,而无论哪一种类型,均应以实践、应用、技术为方针,教师进行指导,毕业生进行设计实施。以景观设计选题为例,景观设计的设计应用型内容选题可以分为宏观型和微观型两大类。从宏观角度来讲,景观设计中场所设计的红线范围和尺度大小,决定其所属性质。尺度较小的一般以场地布局为主,而尺度较大的地块一般就以生态理念考虑为先。从微观角度来讲,景观设计可供选择的题材较多。如小品设施、公共设施类,都是属于微观应用性角度来看环境设计的领域。
1 引言
毕业设计(论文)是以检测学生是否达到学位授予资格与学科专业水平为目的,在相关教师的教学指导下,由学生独立完成的论文设计、撰写等一系列工作,是学生综合能力的最终检验,也是高校教学水平的直观反映。经济学作为推动国家建设进步的重要基础性学科,在培养人才、促进社会发展等方面具有积极影响。因此,在当前国家大力发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建设的重要背景下,如何有效革新毕业设计教学内容、优化毕业设计教学管理、增强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打造优质创新人才队伍成为各大高校经济学教学研究改革的关键环节。
以经济学专业为切入点,结合国家“双创”发展基本要求,以加强该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节、提高毕业设计质量、培养创新型复合人才为目标进行有关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有利于提高经济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选题的合理性与实践性,为其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增强毕业设计内容的应用价值,全面提升经济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确保其专业性与实践性。有利于增强学生对经济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运用,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潜能,引导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求学、积极思考、善于发现的方向转变,培养符合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实际操作能力以及科研水平,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落地实施,打造实用型、复合型的优质创新人才队伍。
2 存在的问题与困境
2.1选题缺乏应用价值
由于学科限制,经济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选题与毕业实习内容相关性较差,不符合教学培养目标。全球经济发展瞬息万变,部分论文选题创新性不足,时效性较差,与当前全球经济发展趋势相脱节,忽略现实情况,在解决实际经济发展问题方面难有建树,缺少应用价值。
2.2学生重视程度不足
毕业设计(论文)撰写期间,学生面临就业、继续升学等方面的重大压力,对毕业设计工作的重视有所下降。此外,学校缺少相应的意识教育与号召工作,学生缺乏对毕业设计(论文)重要性的认识,对待毕业设计态度较为敷衍,缺乏积极性、主动性与自律性,毕业论文质量难以提高。
2.3学生科研能力与创新能力较差
本科阶段对计量经济学、统计学等课程的教学力度较弱,学生对相关研究方法及运算软件的掌握不足,缺乏相应的科学研究经验,系统性实践训练较少,论文局限于理论知识,缺少实证研究作支撑,文章内容稍显单薄。创新创业教育不足,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薄弱,论文独创性较差,创新点不足,抄袭现象较为严重。
2.4教师指导工作不到位
教学指导工作不够深入、流于形式、缺乏针对性,对学生的辅导帮助作用较小。未合理考虑不同学生间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差异,教学指导计划过于笼统,学生个性与特点难以施展,无法做到因材施教。毕业设计教学指导大纲不完善,缺少长远规划与适宜的管理考核目标,毕业设计教学与日常教学工作相脱节,学生无法得到全面系统的教学指导。缺少相应的创新教育,对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较为不足。
2.5相关激励与监督机制不健全
相关的考核激励机制不健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较差问题难以得到有效解决;相关的监督管理约束机制不完善,教师指导工作无法得到有效保障,毕业设计(论文)质量难以提高;相关教学指导模式缺乏改革创新,不满足双创背景下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的新型人才培养目标。
3 加强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节的方法
3.1优化日常教学质量
一是根据高校自身学科特点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合理拓宽专业口径,针对财政、经济、贸易、金融等基础专业门类,科学制定招生培养指标,有效调整专业设置,优化师资配置,创新经济学人才培养模式,从源头上改善经济学专业毕业设计质量与学科发展。
二是依托全国高校经济学重点课程设置基本要求,结合本校经济学学科建设与师资情况,合理制定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金融学、财政学、计量经济学等基础课程的教学安排与培养计划,加强专业课程、选修课程与创新课程的科学搭配,提高经济学专业教学效率。
三是将毕业设计(论文)与日常课程教学有效结合,在日常教学中训练学生的研究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科研习惯与思维意识,制定科学、详尽的教学指导规范,提高经济学学生培养质量。以日常教学环节的课程论文融入为切入点,倡导将提交课程论文作为学生专业课程能力考核的最终检测形式,改革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增强学生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科学推动毕业设计(论文)日常指导常B化发展。
四是紧跟全球经济研究新进展与经济发展新趋势,重视国际化与本土化的有效平衡,及时更新和修改教学内容与教材选择;合理吸收管理学等关联学科的教学经验与研究内容,促进经济学与管理学、社会学、数理统计、科技、能源等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积极关注全球经济热点问题,加强课堂讨论分析;加大推进双语及全英教学,培养国际化经济人才。
3.2重视实践教学与创新教育
加强计量经济学、现代统计方法等相关课程的教学力度,确保学生熟练掌握回归分析、因子分析等研究方法以及SPSS、Eviews等研究工具,提高案例分析、统计模型等相关实证研究在论文中的应用比重,解决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重理论、轻实践、缺乏数据支撑的突出矛盾,增强论文应用价值与实践意义。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加快推进经济学实验室、经济学教学实践基地等平台建设,培养学生科研应用与实践操作能力。积极响应国家双创发展战略号召,大力推动创新教育、创业教育以及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经济学知识竞赛、大学生“挑战杯”、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模拟证券投资大赛等相关专业及创新活动,加大创新型、实践型、复合型经济学优质人才储备。
3.3加强论文选题管理
为有效解决毕业设计(论文)选题“重理论、轻应用”的尴尬情况,应以应用目标为导向,积极推动科学化选题的顺利实施。将教学实习、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论文)紧密结合,争取将实习内容,尤其是在企事业单位以及政府部门的实习情况与研究内容作为选题来源,增强选题实践性与应用价值。
一方面要增强学生选题自,在保证论文选题与毕业实习内容、专业培养方向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地给予学生自,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与培养。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相应的论文选题审核制度,设立专门的选题审核小组,学生在确定论文题目后应及时提交《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审核表》,审核小组从合理性、创新性、可行性、应用价值以及现实意义等方面对选题进行严格的审核,不符合要求的要及时退回修改,以此保证选题的科学、有效。
此外,在选题的具体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基本原则:切合专业培养方向,从深度和广度两个层面满足教学培养计划对学生知识掌握与运用能力的考核要求,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与理解。结合生产科研实践,在操作可行的基础上,尽量向毕业实习内容靠拢,保证选题具备相应的创新性与先进性,从而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毕业设计的应用价值。论文题目应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不断更新,确保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该领域学术研究的最新进展,符合当下相关理论知识的发展趋势,避免老套、陈旧的选题出现,增强毕业设计(论文)的时效性。
3.4有效区分学生能力层次
一方面,高校应建立适宜的学生能力考核评价体系,根据学生前三年的学习表现与潜力,从学习态度、专业知识掌握程度、动手能力、思考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将学生划分为不同水平层次,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与目标,因材施教。对于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较差的学生,不能因此降低考核要求,应积极提高其毕业设计(论文)的专业性与规范性,增强其科研素养与创新意识,丰富其实践训练经验。对于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较高的学生,应在毕业设计的合格基础上适当提高标准,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潜能,进一步开拓其研究思维、锻炼其科研能力,在保C质量的前提下,增强论文独创性,创造更多优秀论文,争取大部分毕业设计(论文)在修改完善后能在相关领域核心期刊上发表。
另一方面,根据区域经济学、资源环境经济学、产业经济学、金融、财政、贸易等不同研究方向,合理分配毕业论文指导教师,为学生提供专业“对口”指导,有效提升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师资力量,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3.5加大监管考核力度
一是规范相关政策制度,以培养学生综合创新能力、提高毕业设计质量为目标,设立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管理小组,协助教师和本专业有关部门完成学生毕业设计的教学、监督、管理、考核等工作。对毕业设计各环节的工作内容与预期绩效进行明确规定,包括对学生论文完成情况的检查监督、毕业设计质量的考核与评定、优秀论文的选拔等等。二是加强质量管理,构建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管理监控系统,加大教学监管力度,定期开展相关检查工作,根据学生完成情况,动态调整教学安排,及时提出指导意见,优化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制定科学有效的教学指导计划与管理考核目标,适当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合格标准,加强教师和学院的监督约束力度,定期开展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检测工作。三是建立完善的质量评价体系,根据学生日常表现、学习态度、毕业设计质量、创新能力、思考能力、知识运用能力以及实际动手能力等多个方面,严格把关毕业论文成绩的考核与评定。
参考文献:
[1]武卫莉.加强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节的实践和研究[J].高师理科学刊,2011,31(5):117-120
[2]喻永红.经济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问题及改进措施[J].经济研究导刊,2013(34):276-277
[3]马洪云,黄启.经济学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为例[J].中国地质教育,2013(4):20-25
[4]费志勇,冀宏.高校“双创融合”创新创业教育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6(16):66-69基金项目: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学研究项目:加强经济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节的实践和研究;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湖北省产学研合作机制与运行绩效评价研究。
当今的农业生产可以说是一种“高碳农业”,相关研究表明,我国每年生产出各类农作物秸秆约7亿t,畜禽粪便约40亿t,每年农业对化肥的消耗量在世界总的化肥消耗量中约占25%;全球农业用地大量释放出可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如二氧化碳等),与人为产生的温室气体总排放量相比,前者是后者的1.3倍,相当于排放的二氧化碳量为150亿t[3]。高碳农业的高耗能、高污染也是全球气候变暖的因素之一。与此相比,循环农业是排放温室气体最少却能获得最大收益的一种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它属于能耗低、污染小、排放少的低碳农业,其特征是高效、节约、安全[4]。现阶段我国发展循环农业势在必行,大力发展循环农业的意义重大而深远。
1发展循环农业是应对气候变化对农业威胁的必然选择
据专家分析,气候变暖将导致降水减少,使农业生产缺少水资源;使害虫存活范围更广、活跃时间更长,加剧病虫害扩散;加速土壤退化、侵蚀和盐渍化,削弱农业生态系统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作物生长发育加快,生育期相应缩短,致使产量逐步减少。如果不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2030年中国种植业的总生产能力可能会有5%~10%的下降幅度;2050年中国的粮食生产总水平将比2000年的5亿t有14%~23%的下降幅度;到21世纪后半叶,小麦、水稻和玉米的产量最大的下降幅度达到37%,我国将来出现的粮食缺口将达到7%~8%[5]。因此,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来说,发展具有“三低”(低耗能、低污染、低排放)特征的循环农业是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应对气候变化对农业威胁的唯一选择。因此,发展循环农业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然选择和应然之策。
2发展循环农业是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构建现代农业的紧迫任务
气候变化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已初见端倪,使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大大增强。因此,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发展适应气候变化的现代农业已经迫在眉睫。现代农业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撑,这就需要大力开发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高收益的农业机械,降低“石油农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以资源节约型技术、环境友好型技术和生态文明型技术为支撑,发展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经济,最大限度地降低在农业生产的全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总之,在当前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只有高效、清洁、安全的循环农业的理念和模式才能适应现代农业建设的要求。因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发展循环农业,已成为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2.3发展循环农业是“两型社会”建设的助推器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人类越来越依赖于资源与环境。对于我国这样的人口大国、农业大国及资源消耗大国,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的关键在于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的效益,以达到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的目的。而循环农业生产的核心为节能减排,对资源的循环利用及节约利用进行强调,以达到减少排放、降低能耗的目的,进一步促使生态环境保护、生产发展、经济效益、能源再生利用等生产方式的实现。因而,对循环农业进行大力发展,可推进“两型社会”建设,促使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实现。
循环农业的发展途径
1种植业与养殖业相结合,实现一体化经营
二、关于做好环境科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工作的几点思考
1、合理安排毕业论文时间
根据培养方案,环境科学专业毕业论文一般安排在第八学期进行,共15周时间。对于需要科研实验的课题论文,存在普遍的问题是,由于时间的因素,论文实验数据不足、深度有限,论文质量不高。因此,有必要提前进行毕业论文准备工作,适当延长论文的写作时间,可安排在第七学期开始就进入课题。
2、利用网络平台,加强师生联系
根据以往经验,有不少同学对于自己所选研究课题知之甚少,对指导教师研究方向也不清楚,之前完全没有师生交流,更谈不上有兴趣、有积极性,缺乏选教选学双向交流的关系,无法调动双方的积极性,不利于毕业论文工作的开展。因此,需采取有效的方式加强师生联系,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和积极性。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资源,在学院网站中开辟专栏设立指导教师信息栏,由专人负责每年度更新指导教师个人信息,包括研究方向、目前承担科研项目,所带历届毕业生论文题目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和的情况,学生可以及时了解指导教师个人科研情况,可以采取留言或直接联系指导教师的方式,根据个人意愿初步确定其毕业论文研究方向,这样学生对所要研究的课题会产生浓厚兴趣,并激发其创新意识,为下一步完成论文选题打下良好基础。同时也可通过环境科学专业班级、课题科研团队QQ群的建立,方便师生之间的学术交流。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指导质量
要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师资结构,加强教师学术修养,提升指导学生的能力。第一,适当减少每位教师指导学生的数量,以免因教师精力有限影响毕业论文质量;第二,鼓励现有青年教师通过进修、读博等方式提高自身学术水平;同时青年教师也应积极参加教学研讨,学习兄弟院校毕业论文工作的先进经验;第三,教师要注重指导学生在专业素养与创新潜能方面的培养,为本科生提供基本的研究条件,并尽可能为其创造良好的实验条件;特别是,指导教师要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影响学生,通过言传身教、潜移默化,让学生感到学术的尊严,对学术保持敬重的心态;培养学生良好的治学品性,诚实做事,杜绝抄袭现象。
4、指导学生毕业论文的方法 毕业论文选题
一个好的论文题目是完成高质量论文的要素之一,指导教师要根据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出发,科学地选择毕业论文题目。根据相关学科研究动向,结合自己课题及实验室条件,选择难易适中的课题。选题要力争与生产实践相联系,使课题具有科研价值和现实意义。具体说来,选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
(1)紧扣专业特点自主拟题
毕业论文需要大量专业知识的积累,也能充分体现学生将所学专业理论知识用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一次综合素质的练兵,因此,指导教师在选题时要紧扣专业特点,既要注意学生所学知识的深化,也要注意新知识、新技术的应用,力求使课题设计合理可操作性强,同时所选题目具有研究意义,易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如,在我院环境科学专业毕业论文命题中,“校园水源的监测与评价校园植物铅、镉污染现状调查与评价'“陕北地区石油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等选题,让学生学以致用,加深学生对本区域环境污染状况的了解并增强自身的环保意识,很具有现实意义,也容易调动学生的研究兴趣。
(2)结合指导教师科研项目进行选题
在毕业论文选题中指导教师可以将所承担省、市、校级科研项目分解为若干子课题,作为学生的毕业论文题目,可以组织课题小组,这样项目总体研究全面,各子课题的研究也较为独立,课题小组学生之间既相互联系又有各有重点。例如,我院指导教师的“AM真菌-植物联合修复陕北原油污染土壤研究”为陕西省科技厅项目,研究内容很多,指导教师将此课题分为不同的子课题,学生承担其中一项子课题作为自己的毕业论文题目,如“陕北柠条根围AM真菌分离及保藏'“陕北石油污染土壤中重金属铜、锌污染分析沙打旺和刺槐对石油污染的耐受力调查研究”等子课题,学生凭着科研的兴趣和爱好积极地参与,实践证明,此类论文完成质量良好,均入选校级、院级优秀毕业论文集,后期经过指导修改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了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论文。另外,凡是参与此类论文的考研学生均以优异的成绩被录取,主要是学生从第七学期初就已经进入课题组,延长了论文的写作时间,学习考研并未受到影响,并为曰后的研究生学习打下了坚实的科研基础。为了更好的推广以科研项目作为毕业论文选题,指导教师自身需提高科研学术水平,积极申报科研项目,并在院系网络平台设立指导教师信息专栏,供学生查阅,以便学生提前介入毕业论文研究,有充足的时间作保障。作为指导教师要注意把握各子课题的相对独立性,论文研究内容深度和难度要适中,使学生能够顺利完成。
(3)结合本科生创新实践进行选题
目前各高校都在积极推广大学生创新实践环节,如STITP(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计划)、数学建模、开放实验等各种形式。学生经过专业课程学习,已初步具备所需专业理论知识,可以开始创新实践研究,如将创新内容延伸到毕业论文环节中,可以有计划、系统地完成研究和分析,也是创新实践的延续和深入。从我院环境科学专业学生STITP立项完成情况看,凡作为毕业论文题目的均结题,毕业论文质量也较好,均在不同期刊上公开;相比没有作为的毕业论文的立项课题,由于项目计划安排及学生自身的原因均没能按时结题。因此,指导教师如果将指导的STITP项目转变为本课题组学生的毕业论文,因为研究时限较长,研究内容系统、深入,一般来说,论文质量较高。
(4)加强校企合作,在生产实践中选题
鼓励学生到企业开展毕业论文实践活动,首先要加强教师与企业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可以安排环境专业教师到设计院等相关部门接受工程师培训,不但提高了教师自身科研水平,同时也能够联系实际提出生产实践中的课题。指导教师可由教师和企业工程师共同承担,可以参与到企业治污工艺改进等课题的研究。此外,对于因签约单位要求实习等原因不能在校内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学生,在选题时一般以综述性的论文形式完成,但由于本科学生较难把握,此类论文质量普遍偏低。要解决这一问题,除严格要求、减少综述性的文章数量外,还应与学生签约单位加强联系,根据企业生产需求,协助学生选择毕业论文题目,和企业工程技术人员联合指导学生,探索以企业为主的校企合作模式,建立一套规范的毕业论文管理模式。
(5)毕业论文实验环节
学生选题后,指导教师应该先组织学生阅读相关研究资料,使学生尽快了解课题的概况,然后重点介绍一些环境类检索期刊,让学生自己独立查阅和理解资料,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并按要求在文献调研后,写出课题综述,并开始设计实验方案,提出课题的初步研究目标、路径和方法,包括实验材料、试剂、仪器设备等。然后师生一起讨论实验方案,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修改和完善,可行后再进入实验阶段,完成实验目标。由于实验室同时要承担低年级本科专业课程实验教学,易发生相互冲突。因此,必须要加强实验室管理工作,协调好两者之间关系,合理利用现有实验室资源。第一、要求学生必须遵守实验室相关管理规定,在学生进入实验室之前,指导教师应组织学生讲解相关实验室守则及制度,提出实验工作的具体要求,注意事项,并介绍仪器设备的功能特点和试剂存放的位置和方法,要求学生要有勤俭节约精神,爱惜各种仪器设备,学会保养维护方法,尽量减少仪器的故障和损耗。同时要求同学维护实验室清洁并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第二、毕业论文实验环节有别于专业课程实验教学,学生科研实验相对独立性较强,这就要求制定毕业论文实验管理办法来规范学生行为,建立实验仪器、药剂领取及使用的指导教师责任制,指导教师和学生除了遵守原有的实验室规章外,还应严格规范实验室作息时间等方面管理,既杜绝浪费、损坏,又要保障毕业论文实验的正常进行,同时还不能妨碍专业课程实验教学的开展,教学、实验室管理部门要加强沟通,共同研究制定新方法新规定,规范实验室管理。第三、指导教师应全程指导并参与实验,及时了解学生工作进展和困难,及时总结、发现问题,以现场指导、例会等形式督促学生认真研究,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实验方案,以保证实验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