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24 15:07:06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见习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见习论文

篇(1)

我校近年来实行了成人护理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学生在学习了医学基础和临床基础课后,早期进入临床见习,增加了实践的机会。临床典型病例讨论这一生动有趣的学习形式,也成为临床实践中培养护理本科生进行病史采集、掌握相关疾病临床表现及护理观察要点、制订切实可行及针对性强的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等临床综合能力的重要教学活动之一。其程序是事先选择相关疾病的典型病例,安排学生进行病史采集、相关体格检查,并进行归纳总结,提出自己的护理观察要点,制订相应的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教师按照教学目的进行引导,组织学生就病史采集的完整性、相关阳性体征、临床护理观察重点、护理诊断和依据以及护理措施的制订等进行充分讨论,并有的放矢地进行辅导。在呼吸科临床见习带教中,通过病例讨论方法的实施,能使学生巩固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并与临床具体病人相结合,培养学生正确的临床思维,从而提高她们观察病情、分析和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获得良好的互动学习效果。下面将我们呼吸科开展典型病例讨论教学的体会总结如下。

一、加强基本技能训练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完善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病情观察及如何有针对性地实施有效护理措施等技能是一个护士的基本素质,也是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重要内容。虽然护理本科生已经经过了诊断学及成人护理学的学习,但因学生缺乏实践经验,问诊的技巧及体格检查正规性还较欠缺,造成采集病史简单粗略,阳性体征掌握不全,对疾病的具体临床表现、可能出现的相关并发症、护理观察重点等不能详细、正确地进行描述。因此在病例讨论过程中,我们十分强调临床基本技能的训练,包括采集病史、体格检查及其手法的规范化和系统化、阳性体征的正确描述等,对学生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严格地加以纠正。

呼吸科临床病例讨论选择的内容以呼吸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为主,如COPD、肺炎、自发性气胸等。由于呼吸系统疾病存在临床症状特异性差、代偿能力强等特点,要求学生除掌握问病史的一般方法外,还要注意学习呼吸系统疾病在临床表现方面的差异性。例如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大多有咳嗽、咳痰、呼吸困难三大临床表现,如果仅知道三大临床表现,而不知道不同的呼吸系统疾病相关临床表现的具体差异,则不利于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弄清了咳嗽时间的长短,咳嗽的性质是干咳还是有痰,咳嗽的规律是阵发性还是持续性,与气候及季节的关系;痰液的性质特点是白色泡沫痰,还是黄脓痰、铁锈色痰;呼吸困难是吸入性的、呼出性的、还是混合性的等具体问题,就会发现尽管许多疾病都存在咳嗽、咳痰、呼吸困难三大临床表现,但各种疾病的三大临床表现各有其具体特点,发现和认识这些差别,将会使学生对所学的理论知识有深入的理解。

二、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临床思维是临床护士利用基础医学和护理学知识,对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逻辑推理,从而找出主要问题所在并进行归纳总结,在此基础上建立疾病的护理诊断并实施有效护理措施的一种逻辑方法。当学生进入临床见习时,往往会出现以下情况:一是诊断时往往只考虑一两个症状即用所学的护理诊断往病人身上套,未进行详细分析,这时教师要加以引导,拓展思路,把科学的思维方式作为教学工作的指导,在给学生解惑的同时,使学生受到一次科学方法上的训练。二是虽然思路广了,想得多了,提了很多的护理措施,但缺乏针对性,不够深入、具体。这时教师应帮助学生进行深入的比较分析、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增强学生的信心。结合病例,针对学生的每一分析步骤,提出问题,进行层层剖析,抓住主要矛盾进行引导,培养其临床思维能力。如讨论COPD时,讨论的重点是临床表现、相关诱因、主要治疗、相关并发症、护理诊断及具体护理措施,我们要引导学生按下列思路进行思考:病人的发病过程如何病人的生活习惯、工作环境该病人有哪些临床表现采取了哪些治疗措施要保证各项治疗措施取得预期效果,护理上应采取哪些干预措施这位病人可能会出现哪些问题如何通过护理观察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怎样做好该病人的相关疾病宣教?从而起到以点带面,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的作用。同时也使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促使学生完成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通过病例讨论的教学过程,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相关的理论、具体的问诊方法,更应该注意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即“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每次病例讨论前,教师都要求学生认真准备,准备的内容包括与病例相关的医学基础及临床护理知识,近年出版的有关书籍,上网查询相关护理论文等,归纳总结出关于具体疾病的认识,提出自己的见解,这种全面查询相关知识的过程,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资料检索、逻辑分析的能力,培养她们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减少她们对教师的依赖,从而培养她们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整理、归纳新知识、新信息的能力。病例讨论时,我们更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放手让她们先去想、先去讨论,然后教师再给予分析、补充、总结。只有这样,学生对教师的纠正和讲解才更能领会,才能掌握好重点内容,印象也会尤其深刻。学生由此学到的不只是一招一式,而是学会了举一反三。经过积累,学生会逐渐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临床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的学科,只有通过临床实践和理论的结合,以学生临床思维培养为重点,开阔学生的视野,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护理人才。从这个意义上讲,临床典型病例讨论教学法训练了学生的基本功,培养了其正确的思维方法及对病情的观察和实际处理能力,不失为一种将医学基础和临床初步实践有机结合起来的有效途径。

篇(2)

案例教学法是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运用典型病例,将学生带入特定的临床场景进行案例分析,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或集体协作,进一步提高其识别、分析和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正确的管理理念、工作作风、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的教学方法。

2案例教学法的基本原则

2.1基本性

“基本性”强调教学应教给学生基本的知识,包括基本概念、基本科学规律或知识结构。因此,在教学内容上,反对多而杂,力求去芜求精。

2.2基础性

“基础性”强调教学内容应适应学生的知识基础水平和智力发展水平,同时又要通过教学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所以在教学内容上反对让学生高不可攀,也反对过分容易,力求符合学生实际,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以便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3范例性“范例性”是指精选范例性的或典型性的材料作为教学内容,通过同案例的接触,训练学生独立思考与判断的能力,使学生透过案例,掌握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论。

3案例教学法在普外科见习中的应用

学校对见习课的时间安排是固定的,但是由于普外科临床病种的多样化,见习课的时候病房中收治的病种经常与见习课所要求的内容不相符合,所以不能保证每次见习课时都能安排典型的在院病人进行分析学习,因此就需要我们根据教学要求准备典型的病例资料以供见习课时的使用,通过案例教学法进行见习课的教学。在普外科见习课堂中,教师是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在复习相关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结构后,以经典病例为先导,提出问题,组织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思维能力。在见习课之前,我们首先通过“出院诊断”检索从医生工作站系统中查询既往住院患者的临床病例,从中选择典型的临床病例并记录其住院号以备使用。在见习课中,我们直接从电脑系统中调出准备好的病案资料,首先向学生展示患者的入院记录、体格检查的记录内容,使学生对“真实”病例产生极大的兴趣,通过讨论,让学生提出初步诊断、诊断依据以及应进一步做的检查,并提出治疗意见,然后带着问题再进入疾病的常规讲解。之后再依次展示病例中患者的检查结果、治疗方案及治疗后的病情发展及治疗效果,并将学生提出的诊断、治疗相对照后,指出该病种的诊治要点及临床实践中的注意事项,使学生更直观的认识到如何将课堂学习的基础理论运用到临床实践中。之后,则进一步向学生展示该病种的其他病例资料,并让学生总结归纳不同患者之间临床表现的异同点,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见习课目标知识内容的掌握及运用。

4案例教学法的意义及优势

案例教学法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医学人才的需要,相对于课堂教学方式而言,具有思考性、主动性、互动性、直观性、整合性的教学特点,特别适用于临床见习教学,对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重要意义。通过实际运用,我们总结了案例教学法在见习课中的以下几点优势。

4.1案例教学法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选择的都是已发生的典型病例,具有真实、生动、客观的特点,易于学习理解。因此,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建立支持性的课堂,使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变“学会”为“会学”,把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以弥补灌输式教学的不足,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同时,若进一步将案例教学法结合PBL(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learning)教学法则可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并进一步发挥学生的主观学习能动性。这要求教师备课中,提前选择病例,并结合病例提出问题,课前一周发给每位同学,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同学根据所提问题充分学习教材、查找相关资料后并课前预先讨论,然后在见习课上教师通过分析病例提出问题,以学生为主导,让同学以组为单位来回答,回答不足之处,再由其他同学或教师进行补充,并由教师对本节重点和学生回答模糊的问题作出小结。之后再运用案例教学法向学生继续展示2~3个见习课相关病例,以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

4.2案例教学法可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选择的是临床中具有代表性的完整病例,让学生运用课堂所学的基本理论对病例进行分析,从中发现问题,进而针对问题寻找解决方法,将基本理论与具体实践相结合,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做到学以致用,活学活用,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以病例的诊治为中心的临床思维方式,实现了从理论教学到床边实践的“桥梁”作用,改变知行脱节的现状,使课堂的基础理论与临床医疗实践相联系,从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3案例教学法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学生参与的主体性。教师承担起导学、导思、导练的责任,结合临床案例使理论体现得生动形象,具有启发性,有利于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自主分析判断,尽快掌握抽象的知识原理,并能灵活运用,达到举一反三理想的教学效果。

4.4案例教学法增强了教师继续再教育意识,拓展知识面。因为教师在准备病例问题讨论时,必须要准确地熟悉并掌握病例中有可能涉及的所有基础及临床知识,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潜心文本,做教材的知音,而且还必须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不断充电,更新知识,扩展知识面,这对于教师来说,本身也是一个学习和提高的过程。

篇(3)

1.1培养方向根据学生申请愿意和用人单位的岗位要求,因材施教,不求全才,只为学生未来走向工作岗位和进行学术深造搭建平台。以首届“助学见习工程”为例,实践岗位主要由校内22个用人单位提供,分实验助理、科研助理、管理助理三类。其中,实验助理是为了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创新发明等能力;科研助理是为了培养学生科研的综合素质,包括文献调研、信息获取、研究方法、文章撰写等方面,让学生了解掌握课题申报、执行和验收等工作,从科研的各个环节培养学生;管理助理是为了锻炼学生的组织协调、临场应变、交际写作、团队协作等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管理素质。从“助学见习工程”三个岗位的根本性质和培养方向来看,既有涉及实践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方面,又有包含学术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内容。三类岗位以实践性为基本特点,各自又覆盖不同的内容。实验助理、科研助理的岗位设置都是向着学术科研的方向为学术型人才提供沃土。

1.2培养方式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各个环节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助学见习工程”通过将理论培训与岗位实践相结合的模式对学生进行培养。其中,理论培训主要依托主题讲座和学术报告。针对学生“工作”的特点,主题讲座既有社交礼仪、公文写作、办公自动化操作、角色定位与压力调试以及演讲与口才等文化素质类课程,也有与专业学科方向紧密相连的学术类课程。对于岗位实践,不同的实践岗位培养方式也不同:实验助理是以实验室和实验设备为依托,每一个岗位均有指定的老师进行指导;科研助理是以科研课题为依托,采取“一对一”的模式,每一个学生都有一名知名教授对其进行培养;管理助理是由用人单位安排专人负责指导,使学生参入到工作事务之中。整个“助学见习工程”培养周期为一年,学生将在岗位中得到实验、科研和管理等能力的强化培养。

1.3组织管理参与“助学见习工程”的学生以班级的形式分为若干班级,配备有班干部并有班主任老师管理指导。在进行理论培训和班会讨论时,组织所有学生统一进行。另外,为了保障质量,强化管理,全面了解学员的学习实践创新情况,在为期一年的培养期里,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制定了考核细则。同时,对用人单位也实行了责任制,以避免在实践环节指导老师不尽职责。一年的培养周期结束后,学校将会为顺利结业的学员颁发证书。

2“助学见习工程”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带来的启示

西南石油大学“助学见习工程”的推出是对学术型创新人才和实践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通过转变教育观念“,助学见习工程”将学术型创新人才的培养与实践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有机地集成在了一项工程模式中。这种“两型”人才培育模式做到了学术型培养和实践型培养的统筹兼顾,让学生能在实践中将智力资源等转化为能力的提升。在整个培养过程中,通过实践有效的措施,着力培养学生的人文修养和创新能力,真正使学生有知识更有文化,有素质更有素养,有智慧更有担当。这一有益的探索,为高校培养“两型”(学术型与实践型)创新人才带来了新的启示,提供了新的思路。

2.1合理规划现有教育资源即可达到培养目标目前一些学校在推行通识教育模式,将学生的培养方式改为低年级进行通识教育后高年级进行专业教育。这一教育行为的组织结构发生了改变,必然会带来较大耗费和投入。通过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助学见习工程”作为一项组织结构耗费少的创新工程,不需要改变专业教育设置和重新规划教育模式,只是将学校已有的办学资源挖掘出来,并将提供人才培养的各类平台进行了组合开发,从而在整体上达到了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学校优势与学生优势的结合和创造。这一平台兼顾了两种类型的人才培养需求,组织结构简明直接,具有很强的创新性、操作性、移植性和推广性。可见,高校“两型”创新人才培养并不是必须搞“大动作”才能实现的,通过对现有资源的优化组合与合理规划完全可以搭建起有效的培养平台,建立起可持续、有实效的人才培养机制。

2.2深化创新人才培养内涵才能实现良好效果人才培养不能仅仅是教授给学生知识和技能,还要在理想信念、创新意识方面下功夫,要通过创新人才培养的机制,寻求新的视角,拓展人才培养内涵,才能达到较好的培养效果。“助学见习工程”不仅着眼于学生管理能力、科研能力、实践能力的提升,更注重通过系统的理论培训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尤其是理论培训向学生传达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代大学生富有新的历史使命”等观念,使学生目标更明确,动力更强劲,学习更用心。同时,助学见习工程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所选择的管理类、实验类和科研类岗位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专门的“职业”素养锻炼。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和老师组成了多样性的创新环境,各自从不同的方面看待问题,提出新的视角、观念,促使管理、实验和学术的实践内涵深度发展,有力促进了学生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的提升。

2.3建立长效运行机制是有力保障在系统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合理完善的运行机制十分关键。就高校“两型”创新人才培养来看,既要做到实践技能和创新意识的有效传授,也需要长效运行机制予以保障,否则不能做到可持续、有实效地发展。高校必须结合学校资源和工作状态的实际情况,在多个维度进行统筹规划。在时间跨度上,要做到合理适当。首先,时间长度要合理适当。助学见习工程有一年的培养周期就比较适当,培养效果令学生和用人单位满意。如果时间为一个月,显然难以实现学生能力的切实提高,如果时间为一年以上则不可控因素也会很多,整个过程的质量监管显得较为困难,最终的结果可能与预期出现偏差。其次,合适的时间安排在哪个阶段很重要。助学见习工程从大三学年开始,对选的学生进行强化培训和培养。选的学生经过大学三年的学习生活,在综合能力上具有很好的基础,思想行为上比较成熟,因而一年的“见习”培养更加会使其素质得到提升,能力实现跃迁。在内部架构上,要做到全面系统。单一的内部架构,会影响培养的实际效果,就像传统的说教形式教学吸引不了学生兴趣一样。高校培养“两型”创新人才,既要注重固定的理论和技能培训,也要注重让学生进行自我学习、自我服务,注重将自由与固定的创新实践环境相辅相成,合成一体。助学见习工程参照了职场的工作模式,既为学生提供了固定培训,还利用校内资源,为学生提供相似的“工作”环境,让学生在“职场”上自我发挥,不断学习。

篇(4)

2课程设置

2.1课程的调整与整合

将生理学、病理学、病生学的实验等基础医学实验课程整合成《机能学实验》;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和分析化学实验整合为《医用化学综合实验》;将内、外、妇、儿等临床课程整合成《临床医学概要》。这样既减轻了繁重的教学任务,也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专业课包括《临床免疫学检验》《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临床生物化学检验》专业基础课包括《医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等,这些课程之间存在着部分内容重复以及内容衔接不当的问题,以至于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时常会遗忘了之前基础课中所学过的相关知识。为此,老师授课时不得不重复基础课的内容。因此,建议将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程合并在一起,使学生在学习完专业基础知识后更好地继续学习临床技能。《分析化学》包括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学时较多,针对现代检验技术专业的特点,即已进入仪器检验的时代,因此该门课应侧重仪器分析的讲解,减少化学分析授课的比重。

2.2设置临床见习期

现有的课程设置与临床实践结合的还不够密切,由于未能很好地让学生早期接触临床,致使部分学生并不知道临床检验报告是什么,不知道检验报告上各项指标代表何意,也就更谈不上有专业感情。因此,建议在对学生进行专业课教学之前应安排学生在医院的检验科临床见习一段时间,具体了解检验工作的流程,培养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对检验知识的印象,达到百闻不如一见的效果。医学检验专业的课程教学应该针对检验技师的培养目标,强化检验专业的特色,突出检验技师岗位的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具体表现在检验方法学、实验种类、检验项目、技术种类等教学内容的特色和优势。

2.3增设一些有特色的选修课

以加强学生对当前最新技术的了解和应用。如针对检验科的大型仪器设备,检验人员只需了解仪器性能及常见故障排除。因此,可以将《检验仪器维修》这门课程改为选修课或以专题讲座形式开出。也可将几门临床主干课程中的临床检验仪器集中为临床检验仪器学课程,避免重复讲授。为加强实验室质量控制,开设《临床实验室管理》课程,可以将生化、免疫、细胞等质量管理的内容集中起来,不必在多门专业课中重复讲授;而针对《临床实验室管理》内容比较抽象,可以组织学生在临床实习期间边实践边学习,其教学效果会更好。

3课程开设顺序

课程开设顺序总体要求是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临床医学课程、专业课程、选修课,这样依照学科的发展、知识的关联与衔接来设置。有平行课程时要平衡开课实验室和教研室的学年工作量。实训课中的军事训练建议在新生入学时安排,以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组织纪律观念、集体观念和讲求规范及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促进校风校纪建设;社会实践课应安排在每年的寒假和暑假进行;临床见习时间宜安排在进入专业课之前;毕业实习安排在最后一学年。

篇(5)

卫生部副部长高强在2007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所作的《努力保证人民公平享有基本卫生保健》指出:“医患关系紧张,医疗纠纷增多,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一个突出问题”,医患关系紧张已成为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问题之一,众多专家学者对此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其中一些从医学教育角度进行了分析,但基本集中于课堂教学(包括临床教学),本文拟从社会实践的角度探讨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

1加强医学生社会实践对促进医患关系改善的意义

1.1培养医学生的责任感,提高医学生的医德和服务意识

“收红包、拿回扣、乱开药”,部分医生医德败坏是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之一。“身不正则体不健、德不正则事不兴”,医疗行业作为一个特殊的行业,要求我们未来的医生不仅要“精于医术”,更要“诚于人品”,义诊等社会实践活动能很好地培养医学生良好的医德行为,促进医学生形成“医乃仁术”、“仁者爱人”的思想意识。由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还未有效转化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加上供不应求的医疗资源现状和医学技术化的不良倾向,目前我国医患关系的模式仍主要为主动-被动型,病人上门“求医”,一些医务人员服务意识淡漠。医学生参加志愿性质的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培养医学生的“救死扶伤”的使命感和“白衣天使”的神圣职责感,树立为人民服务的理念。

1.2锻炼人际交往能力,提高医患沟通技巧

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著名的《福岗》宣言指出:“所有医生必须学会交流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并于1999年,将“交流沟通技能”纳入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的七个方面之一。1987年,英国医学会已将对医生交往能力的评估作为医生资格考试的一部分[2]。中华医学会的调查分析指出,医患纠纷80%源于沟通不好[3]。当前我国医学教育体系中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薄弱,许多医学院校对这方面的教育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而社会实践活动为医学生打开视野、走向社会、提高人际沟通能力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为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提高提供了难得的锻炼机会。

1.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医学生的专业技能

传统的医学教育是医学生在学校系统地接受了医学理论教育后进入医院见习和实习,间隔时间长,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消化,更不利于学生医学技能的熟练掌握,而社会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了边学习边实践的机会,对于培养医学生“对业务技能精、对患者服务细”的职业素质和良好习惯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这些未来医生减少因医疗技术发生不和谐医患关系创造了不可多得的条件。

1.4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基层医疗资源紧张的局面

医患关系的紧张局面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我国的医疗资源的不足和分配不均。数据显示,“我国人口占世界的22%,医疗卫生资源仅占世界的2%”[4],中国证券报(2008年2月22日)文章《我国医疗市场现状》报道:“7.37亿农村人口只占用了27.4%的卫生费用,而5.77亿城市人口占用的卫生费用为72.6%;城市与农村卫生费用比例约为3.5:1”。实践证明,医学生利用节假日宣传预防、自救等医疗知识和开展义诊活动,一方面可以缓解现实医疗资源的不足,另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医学生的基层就业观念,为缓解医疗资源分配不公奠定潜在的基础。

1.5与有关医院合作,改善民众对医院和医生的认识

收狐新闻调查(2008年2月25日)显示:“六成医生曾经历或看到同事被打”,医院和医生越来越受到患者和社会舆论的质疑。医学生在学校、及有关医疗机构的支持下和共同参与下,通过志愿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扩大医务社会工作的影响,可以有效改进公众对医院和医生的形象,增强公众对医院和医生的信任和理解,为减少医患纠纷创造有利的条件。

2推动医学生社会实践改善医患关系的举措

2.1举办培训班,培养医学生正确处理医患关系的意识和技能

采取分散和集中的方式,结合有关课程教学(如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等),采用现场模拟等形式,培养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养和处理紧张医患关系的常识,树立正确的医患观。通过操作技能选拔和操作姿势纠正,激发学生参与操作技能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正确处理医患关系的业务素质。

2.2开展医学知识宣传和义诊活动,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卫生健康的需求

利用重大节日(如世界艾滋病日),与有关机构(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世界宣明会等政府及民间公益性组织)合作开展艾滋病、结核病等传染病宣传,在寒暑假,通过“三下乡”形式,深入广大农村、偏远山区开展口腔卫生、食品中毒、溺水人工呼吸等自救知识的宣传。

在周末和寒暑假有计划的组织各类专业的学生深入社区和农村开展测身高、量血压、验血型、推拿按摩、疾病问诊、社区护理等义诊活动,通过有关部门和机构的支持送少量医药给困难群众,为广大群众医治小病、常见病提供方便,减少大医院人满为患的困境。

事实证明,通过开展医学知识宣传和义诊,更能有效提高广大医学生学习专业的兴趣,增强作为未来医生的自豪感和使命感。

2.3开展医疗调查,增进人民群众对医疗事业的理解和支持

与有关医院和研究机构合作,设计有关医疗政策和医疗问题的问卷,深入社区、乡村开展调查研究,一方面在宣传国家医疗政策的同时,通过对医院和医生存在问题的反馈,了解人民群众的医疗需求,另一方面通过交流,改善人民群众对医院和医生的形象,增强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

2.4到基层医院挂职,了解医患关系现状和处理医患关系的对策

理论和实践存在巨大差距,为加深医学生对医患的了解,利用寒暑假和周末,采用示范制和轮流制,组织学生进入社区医院(平时周末和暑期)和乡镇医院、卫生所(暑假)以挂职的形式进驻,深入第一线,座谈、全程观摩和见习,感受医患关系的现实局面,通过第一线体会处理医患关系,把握处理医患关系的注意事项和技巧。

总之,医学生开展医学社会实践活动是对医学生进行医患关系教育的一种有效方式,有利于提高医学生处理新型医患关系的能力,改善医患关系。本文借此希望对探索医患关系教育的教学新思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供一种新的视角。

参考文献

[1]杨巧媛,王家骥.医学生应注重医患关系的意识培养.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05,1,32.

篇(6)

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监控是通过对教学质量的持续监督,定期收集有关教学过程和效果方面的信息,根据提供的信息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对教学进行调节,促使教学沿着计划的方向进行,达到监控的目的。随着高等医学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和跨越式发展,结合高等医学教育的高等性、专业性、实用性和技术性的教学定位和内涵特色,应紧抓质量这一办学的生命线,构建由课堂教学质量监控、临床教学质量监控和教学管理质量监控三部分组成的不断完善的高等医学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一、建立完善的课堂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通过建立完善的课堂教学质量监控制度,包括实施方案、教研室基本职责、教学秘书管理条例、主讲教师遴选制度、课堂教学主讲制实施条例、教案讲稿基本要求、课堂质量监控方案等一系列课堂质量监控的制度和文件,保证教学质量监控制度的有效实施。

在制订制度的基础上,配合教研室和教学秘书的具体工作,每年定期进行主讲教师遴选,实行主讲教师聘任制。对主讲教师实行自愿报名、院内试讲,由经验丰富的特聘专家评估、符合要求者方能成为下一年的主讲教师;遴选结束后,完善主讲教师培训制度,通过组织主讲教师岗前培训,学习教学管理文件和规定,聘请教育专家讲授最新的教学动态和教学方法,使主讲教师了解自身存在的不足以及今后努力的方向,同时拓宽了教师的知识面。

成立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专家组,由经验丰富的特聘专家组成,根据每学期的课程安排,履行对主讲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阶段性指导和随机评估,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综合素质和教案讲稿进行评议,结合学生评议、同行评估以及自评,采用统一的评分标准,汇总后及时将评估专家和评估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反馈到教研室以及教师本人,客观而真实地评价教师的实际教学水平,引导和促进教师自觉地进行教学改革,促进总体教学质量的提高。

另外,定期召开评估专家座谈会,听取评估专家对我院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反馈到教研室以及教师本人;配合学校的教学督导,定期组织教学观摩、进行讲课比赛等等教学活动,增强教师的教学意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使每位教师在互学互评中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同时建立教师教学激励制度,通过主讲教师教学质量评估结果与上课课酬挂钩,激励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增强教师的教学主动意识。

二、加强临床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

本着“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教学理念,建立“初期接触病人——中期临床见习——后期临床实习”不间断、循序渐进的临床实践模式,在长期的临床教学管理中总结出临床教学质量监控的方案:

2.1建立网络式管理体系,完善科学的临床管理机构

其网络是上有主管院长、医教科长、教学办主任,中有各科临床教研室主任、科总住院医师以及每一个带教教师,下有实组成管理网络。

2.2形成规范的临床管理文件,促进临床管理规范化

通过制定《临床带教工作管理规定》、《临床带教质量管理办法》,遴选和聘任临床教学主讲教师;提出临床科室研究生带教基本要求、临床专业研究生培养指导原则等等临床教学管理文件和制度,使临床教学管理逐渐规范化。

2.3教师层面的管理和质量监控,提高临床带教水平

一方面学院定期组织经验丰富的专家对带教教师进行培训;另一方面在带教教师中实施临床教师主讲制,对临床主讲教师实施聘任制,规定临床主讲教师的任职条件、任职职责等。在实习过程中,实行临床教学质量评估制度,一是实习生对带教教师实行“背对背”评估,评估成绩将作为评选优秀科室、优秀带教教师的主要指标之一;二是实行临床带教抽查制度,规范科室临床带教行为,实施对包括教学管理文件、实习生考勤登记、实习安排表、实习生登记册、出科考试试卷、临床小课登记表、临床小课讲稿、教学查房登记表、典型病例讨论登记册、实习生临床操作登记表等等教学内容的抽查,同时对临床科室的临床教学活动进行评估,并将抽查情况和评估成绩与相应的课酬、科室绩效和教研室绩效挂钩,从而加强临床科室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和督促临床科室按时按量完成临床教学活动。

2.4学生层面的管理和质量监控,加强实习生管理力度

每年根据不同年级组织《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诊断学基础》等五门课程基础知识考试,考试成绩将作为能否进入临床实习的决定条件,以强化学生对医学基础知识学习,为进入临床打下基础;在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前专门开设医德医风教育讲座,加强学生医德医风教育;学生进人病房实习后,明文规定,必须每周完成手写住院教学大病历两份,带教教师批改后按时上交,其书写质量将纳入病历质控范围,以此加强学生基本功训练;在各临床科室定期安排临床小课和示范操作的基础上,利用模拟实验室这一有力的资源,分组分批组织本科生以及研究生进行临床轮训前的准人考试和临床轮训后的临床技能强化训练,保障学生在临床轮训中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临床技能水平。

2.5加强与教学基地交流,创造良好的基地教学环境

一方面定期组织教学管理人员到教学医院就实习管理问题进行磋商,共同探讨临床教学实习管理的原则和规律,并协助各教学医院整理教学资料、完善教学制度、强化教学意识、改善教学条件、加强教学管理;一方面定期到教学基地进行临床教学活动,包括教学查房、临床小课、示范操作等,组织有丰富临床教学经验的专家教授参加,通过院内院外的互相观摩、评估、学习,达到坚持正确的导向指导、帮助评估对象发现问题、改进工作、促使其建立质量意识和健康发展运行机制的目的;一方面每年为教学基地医务人员提供免费进修学习机会,提高基地教师的业务和带教水平。

三、构建和优化教学管理质量监控体制

3.1教研室规范化建设

篇(7)

学习并研究一些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同时开展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实践,将对我们实施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推进课程教材改革,产生深远的影响和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建构主义简介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译作结构主义,是认知心理学派中的一个分支。

1、图式、同化、顺应、平衡

建构主义理论一个重要概念是图式,图式是指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的方式。也可以把它看作是心理活动的框架或组织结构。图式是认知结构的起点和核心,或者说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础。因此,图式的形成和变化是认知发展的实质,认知发展受三个过程的影响:即同化、顺化和平衡。

同化(assimilation)是指学习个体对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过程。也就是说个体在感受刺激时,把它们纳入头脑中原由的图式之内,使其成为自身的一部分。

顺应(accommodation)是指学习者调节自己的内部结构以适应特定刺激情境的过程。当学习者遇到不能用原有图式来同化新的刺激时,便要对原有图式加以修改或重建,以适应环境。

平衡(equilibration)是指学习者个体通过自我调节机制使认知发展从一个平衡状态向另一个平衡状态过渡的过程。

2、建构主义的发展历史

建构主义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皮亚杰(J.Piaget)、科恩伯格(O.Kernberg)、斯滕伯格(R.J.sternberg)、卡茨(D.Katz)、维果斯基(Vogotsgy)。

皮亚杰(J.Piaget)是认知发展领域最有影响的一位心理学家,他所创立的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学派被人们称为日内瓦学派。皮亚杰关于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是,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的。儿童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涉及两个基本过程:“同化”与“顺应”。同化是指个体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认知结构内的过程;顺应是指个体的认知结构因外部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过程。同化是认知结构数量的扩充,而顺应则是认知结构性质的改变。认知个体通过同化与顺应这两种形式来达到与周围环境的平衡:当儿童能用现有图式去同化新信息时,他处于一种平衡的认知状态;而当现有图式不能同化新信息时,平衡即被破坏,而修改或创造新图式(顺应)的过程就是寻找新的平衡的过程。儿童的认知结构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过程逐步建构起来,并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循环中得到不断的丰富、提高和发展。

在皮亚杰的“认知结构说”的基础上,科恩伯格(O.Kernberg)对认知结构的性质与发展条件等方面作了进一步的研究;斯腾伯格(R.J.sternberg)和卡茨(D.Katz)等人强调个体的主动性在建构认知结构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并对认知过程中如何发挥个体的主动性作了认真的探索;维果斯基(Vogotsgy)提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强调认知过程中学习者所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的作用,并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理论。维果斯基认为,个体的学习是在一定的历史、社会文化背景下进行的,社会可以为个体的学习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持和促进作用。维果斯基区分了个体发展的两种水平:现实的发展水平和潜在的发展水平,现实的发展水平即个体独立活动所能达到的水平,而潜在的发展水平则是指个体在成人或比他成熟的个体的帮助下所能达到的活动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区域即“最近发展区”。在此基础上以维果斯基为首的维列鲁学派深入地研究了“活动”和“社会交往”在人的高级心理机能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所有这些研究都使建构主义理论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为实际应用于教学过程创造了条件。

建构主义理论的内容很丰富,但其核心只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而不是像传统教学那样,只是把知识从教师头脑中传送到学生的笔记本上)。以学生为中心,强调的是”学“;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的是”教“。这正是两种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最根本的分歧点,由此而发展出两种对立的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教学设计理论。由于建构主义所要求的学习环境得到了当代最新信息技术成果的强有力支持,这就使建构主义理论日益与广大教师的教学实践普遍地结合起来,从而成为国内外学校深化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源自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由于个体的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密切相关,因此利用建构主义可以比较好地说明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即能较好地说明学习如何发生、意义如何建构、概念如何形成,以及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包含哪些主要因素等等。总之,在建构主义思想指导下可以形成一套新的比较有效的认知学习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较理想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内容可从“学习的含义”(即关于“什么是学习”)与“学习的方法”(即关于“如何进行学习”)这两个方面进行说明。

1、关于学习的含义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情境”: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这就对教学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就是说,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问题,并把情境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协作”:协作发生在学习过程的始终。协作对学习资料的搜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成果的评价直至意义的最终建构均有重要作用。“会话”:会话是协作过程中的不可缺少环节。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必须通过会话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计划;此外,协作学习过程也是会话过程,在此过程中,每个学习者的思维成果(智慧)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因此会话是达到意义建构的重要手段之一。“意义建构”:这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所要建构的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就是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这种理解在大脑中的长期存储形式就是前面提到的“图式”,也就是关于当前所学内容的认知结构。由以上所述的“学习”的含义可知,学习的质量是学习者建构意义能力的函数,而不是学习者重现教师思维过程能力的函数。换句话说,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

2、关于学习的方法

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学生要成为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主体作用:

(1)要用探索法、发现法去建构知识的意义;

(2)在建构意义过程中要求学生主动去搜集并分析有关的信息和资料,对所学习的问题要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

(3)要把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尽量和自己已经知道的事物相联系,并对这种联系加以认真的思考。“联系”与“思考”是意义构建的关键。如果能把联系与思考的过程与协作学习中的协商过程(即交流、讨论的过程)结合起来,则学生建构意义的效率会更高、质量会更好。协商有“自我协商”与“相互协商”(也叫“内部协商”与“社会协商”)两种,自我协商是指自己和自己争辩什么是正确的;相互协商则指学习小组内部相互之间的讨论与辩论。

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以下几个面发挥指导作用: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

(2)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

(3)为了使意义建构更有效,教师应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协作学习(开展讨论与交流),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引导的方法包括:提出适当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在讨论中设法把问题一步步引向深入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要启发诱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自己去纠正和补充错误的或片面的认识。

三、建构主义的教学思想

建构主义所蕴涵的教学思想主要反映在知识观、学习观、学生观、师生角色的定位及其作用、学习环境和教学原则等6个方面。

1.建构主义的知识观

(1)知识不是对现实的纯粹客观的反映,任何一种传载知识的符号系统也不是绝对真实的表征。它只不过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假设或假说,它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它必将随着人们认识程度的深入而不断地变革、升华和改写,出现新的解释和假设。

(2)知识并不能绝对准确无误地概括世界的法则,提供对任何活动或问题解决都实用的方法。在具体的问题解决中,知识是不可能一用就准,一用就灵的,而是需要针对具体问题的情景对原有知识进行再加工和再创造。

(3)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个体之外,尽管通过语言赋予了知识一定的外在形式,并且获得了较为普遍的认同,但这并不意味着学习者对这种知识有同样的理解。真正的理解只能是由学习者自身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的,取决于特定情况下的学习活动过程。否则,就不叫理解,而是叫死记硬背或生吞活剥,是被动的复制式的学习。

2.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1)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

(2)学习不是被动接收信息刺激,而是主动地建构意义,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外部信息本身没有什么意义,意义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的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建构成的。因此,学习,不是象行为主义所描述的“刺激�反应”那样。

(3)学习意义的获得,是每个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重新认识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因为新知识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

(4)同化和顺应,是学习者认知结构发生变化的两种途径或方式。同化是认知结构的量变,而顺应则是认知结构的质变。同化-顺应-同化-顺应……循环往复,平衡-不平衡-平衡-不平衡,相互交替,人的认知水平的发展,就是这样的一个过程。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更重要的是包含新旧知识经验的冲突,以及由此而引发的认知结构的重组。学习过程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存储和提取,是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也就是学习者与学习环境之间互动的过程。

3.建构主义的学生观

(1)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进入学习情境中的。在日常生活和以往各种形式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形成了有关的知识经验,他们对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看法。即使是有些问题他们从来没有接触过,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但是当问题呈现在他们面前时,他们还是会基于以往的经验,依靠他们的认知能力,形成对问题的解释,提出他们的假设。

(2)教学不能无视学习者的已有知识经验,简单强硬的从外部对学习者实施知识的“填灌”,而是应当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新的知识经验。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教师不单是知识的呈现者,不是知识权威的象征,而应该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时下的看法,思考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并以此为据,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解释。

(3)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需要共同针对某些问题进行探索,并在探索的过程中相互交流和质疑,了解彼此的想法。由于经验背景的差异的不可避免,学习者对问题的看法和理解经常是千差万别的。其实,在学生的共同体中,这些差异本身就是一种宝贵的现象资源。建构主义虽然非常重视个体的自我发展,但是他也不否认外部引导,亦即教师的影响作用。

4.师生角色的定位及其作用

(1)教师的角色是学生建构知识的忠实支持者。教师的作用从传统的传递知识的权威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成为学生学习的高级伙伴或合作者。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复杂的真实问题。他们不仅必须开发或发现这些问题,而且必须认识到复杂问题有多种答案,激励学生对问题解决的多重观点,这显然是与创造性的教学活动宗旨紧密相吻合的。教师必须创设一种良好的学习环境,学生在这种环境中可以通过实验、独立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来展开他们的学习。教师必须保证学习活动和学习内容保持平衡。教师必须提供学生元认知工具和心理测量工具,培养学生评判性的认知加工策略,以及自己建构知识和理解的心理模式。教师应认识教学目标包括认知目标和情感目标。教学是逐步减少外部控制、增加学生自我控制学习的过程。

(2)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积极帮助者和引导者,应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景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为使学生的意义建构更为有效,教师应尽可能组织协作学习,展开讨论和交流,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

(3)学生的角色是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知识的积极建构者。建构主义要求学生面对认知复杂的真实世界的情境,并在复杂的真实情境中完成任务,因而,学生需要采取一种新的学习风格、新的认识加工策略,形成自己是知识与理解的建构者的心理模式。建构主义教学比传统教学要求学生承担更多的管理自己学习的机会;教师应当注意使机会永远处于维果斯基提出的“学生最近发展区”,并为学生提供一定的辅导。

学生要用探索法和发现法去建构知识的意义。在建构意义的过程中要求学生主动去搜集和分析有关的信息资料,对所学的问题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要善于把当前学习内容尽量与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并对这种联系加以认真思考。联系和思考是意义建构的关键。它最好的效果是与协商过程结合起来。

5.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于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等,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当包括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四个部分。

(1)情境,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在教学设计中,创设有利于学习者建构意义的情境是最重要的环节或方面。

(2)协作,应该贯穿于整个学习活动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作,对学习资料的收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进程的自我反馈和学习结果的评价以及意义的最终建构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协作在一定的意义上是协商的意识。协商主要有自我协商和相互协商。自我协商是指自己和自己反复商量什么是比较合理的;相互协商是指学习小组内部之间的商榷、讨论和辩论。

(3)交流,是协作过程中最基本的方式或环节。比如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必须通过交流来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达到意义建构的目标,怎样更多的获得教师或他人的指导和帮助等等。其实,协作学习的过程就是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习者的想法都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交流对于推进每个学习者的学习进程,是至关重要的手段。

(4)意义建构,是教学过程的最终目标。其建构的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就是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的内容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

6.建构主义的教学原则

(1)把所有的学习任务都置于为了能够更有效地适应世界的学习中。

(2)教学目标应该与学生的学习环境中的目标相符合,教师确定的问题应该使学生感到就是他们本人的问题。

(3)设计真实的任务。真实的活动是学习环境的重要的特征。就是应该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真实的任务和日常的活动或实践整合多重的内容或技能。

(4)设计能够反映学生在学习结束后就从事有效行动的复杂环境。

(5)给予学生解决问题的自。教师应该刺激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自己解决问题。

(6)设计支持和激发学生思维的学习环境。

(7)鼓励学生在社会背景中检测自己的观点。

(8)支持学生对所学内容与学习过程的反思,发展学生的自我控制的技能,成为独立的学习者。

四、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教学模式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也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显然,在这种场合,教师、学生、教材和媒体等四要素与传统教学相比,各自有完全不同的作用,彼此之间有完全不同的关系。但是这些作用与关系也是非常清楚、非常明确的,因而成为教学活动进程的另外一种稳定结构形式,即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模式。

在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下,目前已开发出的、比较成熟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⒈支架式教学(ScaffoldingInstruction)

支架式教学被定义为:“支架式教学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conceptualframework)。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

支架原本指建筑行业中使用的脚手架,在这里用来形象地描述一种教学方式:儿童被看作是一座建筑,儿童的“学”是在不断地、积极地建构着自身的过程;而教师的“教”则是一个必要的脚手架,支持儿童不断地建构自己,不断建造新的能力。支架式教学是以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为依据的。维果斯基认为,在测定儿童智力发展时,应至少确定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一种是潜在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区域称为“最近发展区”。教学应从儿童潜在的发展水平开始,不断创造新的“最近发展区”。支架教学中的“支架”应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来建立,通过支架作用不停地将学生的智力从一个水平引导到另一个更高的水平。

支架式教学由以下几个环节组成:

(1)搭脚手架--围绕当前学习主题,按“最邻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

(2)进入情境--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

(3)独立探索--让学生独立探索。探索内容包括:确定与给定概念有关的各种属性,并将各种属性按其重要性大小顺序排列。探索开始时要先由教师启发引导,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探索过程中教师要适时提示,帮助学生沿概念框架逐步攀升。

(4)协作学习--进行小组协商、讨论。讨论的结果有可能使原来确定的、与当前所学概念有关的属性增加或减少,各种属性的排列次序也可能有所调整,并使原来多种意见相互矛盾、且态度纷呈的复杂局面逐渐变得明朗、一致起来。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当前所学概念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即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5)效果评价--对学习效果的评价包括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和学习小组对个人的学习评价,评价内容包括:①自主学习能力;②对小组协作学习所作出的贡献;③是否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⒉抛锚式教学(AnchoredInstruction)

这种教学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确定这类真实事件或问题被形象地比喻为“抛锚”,因为一旦这类事件或问题被确定了,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也就被确定了(就像轮船被锚固定一样)。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即达到对该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即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例如教师)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由于抛锚式教学要以真实事例或问题为基础(作为“锚”),所以有时也被称为“实例式教学”或“基于问题的教学”或“情境性教学”。

抛锚式教学由这样几个环节组成:

(1)创设情境--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

(2)确定问题--在上述情境下,选择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选出的事件或问题就是“锚”,这一环节的作用就是“抛锚”。

(3)自主学习--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并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协作学习--讨论、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

(5)效果评价--由于抛锚式教学的学习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由该过程可以直接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对这种教学效果的评价不需要进行独立于教学过程的专门测验,只需在学习过程中随时观察并记录学生的表现即可。

⒊随机进入教学(RandomAccessInstruction)

由于事物的复杂性和问题的多面性,要做到对事物内在性质和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全面了解和掌握、即真正达到对所学知识的全面而深刻的意义建构是很困难的。往往从不同的角度考虑可以得出不同的理解。为克服这方面的弊病,在教学中就要注意对同一教学内容,要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情境下、为不同的教学目的、用不同的方式加以呈现。换句话说,学习者可以随意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进入同样教学内容的学习,从而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的认识与理解,这就是所谓“随机进入教学”。显然,学习者通过多次“进入”同一教学内容将能达到对该知识内容比较全面而深入的掌握。这种多次进入,绝不是像传统教学中那样,只是为巩固一般的知识、技能而实施的简单重复。这里的每次进入都有不同的学习目的,都有不同的问题侧重点。因此多次进入的结果,绝不仅仅是对同一知识内容的简单重复和巩固,而是使学习者获得对事物全貌的理解与认识上的飞跃。

随机进入教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呈现基本情境--向学生呈现与当前学习主题的基本内容相关的情境。

(2)随机进入学习--取决于学生“随机进入”学习所选择的内容,而呈现与当前学习主题的不同侧面特性相关联的情境。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自己学习。

(3)思维发展训练--由于随机进入学习的内容通常比较复杂,所研究的问题往往涉及许多方面,因此在这类学习中,教师还应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4)小组协作学习--围绕呈现不同侧面的情境所获得的认识展开小组讨论。在讨论中,每个学生的观点在和其他学生以及教师一起建立的社会协商环境中受到考察、评论,同时每个学生也对别人的观点、看法进行思考并作出反映。

(5)学习效果评价:包括自我评价与小组评价,评价内容包括:①自主学习能力;②对小组协作学习所作出的贡献;③是否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五、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

1.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原则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并不要求教师直接向学生传授和灌输知识。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作用和传统教学相比已发生很大的变化。近年来,教育技术领域的专家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探索,力图建立一套能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全新的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体系。尽管这种理论体系的建立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并非短期内能够完成。但是其基本思想及主要原则已日渐明朗,并已开始实际应用于指导基于多媒体和Internet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教学设计。建构主义使用的教学设计原则如下:

(1)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明确“以学生为中心”,这一点对于教学设计有至关重要的指导意义,因为从“以学生为中心”出发还是从“以教师为中心”出发将得出两种全然不同的设计结果。至于如何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建构主义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努力:

要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能体现出学生的首创精神;

要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将知识“外化”);

要让学生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实现自我反馈)。

以上三点,即发挥首创精神、将知识外化和实现自我反馈可以说是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三个要素。

(2)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

建构主义认为,学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如果原有经验不能同化新知识,则要引起“顺应”过程,即对原有认知结构进行改造与重组。总之,通过“同化”与“顺应”才能达到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在传统的课堂讲授中,由于不能提供实际情境所具有的生动性、丰富性,因而将使学习者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发生困难。

(3)强调“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即对知识意义的建构)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这是建构主义的核心概念之一。学生们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一起讨论和交流,共同建立起学习群体并成为其中的一员。在这样的群体中,共同批判地考察各种理论、观点、信仰和假说;进行协商和辩论,先内部协商(即和自身争辩到底哪一种观点正确),然后再相互协商(即对当前问题摆出各自的看法、论据及有关材料并对别人的观点作出分析和评论)。通过这样的协作学习环境,学习者群体(包括教师和每位学生)的思维与智慧就可以被整个群体所共享,即整个学习群体共同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而不是其中的某一位或某几位学生完成意义建构。

(4)强调对学习环境(而非教学环境)的设计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环境是学习者可以在其中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的场所。在此环境中学生可以利用各种工具和信息资源(如文字材料、书籍、音像资料、CAI与多媒体课件以及Internet上的信息等)来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得到教师的帮助与支持,而且学生之间也可以相互协作和支持。学习应当被促进和支持而不应受到严格的控制与支配;学习环境则是一个支持和促进学习的场所。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设计应是针对学习环境的设计而非教学环境的设计。因为,教学意味着更多的控制与支配,而学习则意味着更多的主动与自由。

(5)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而非支持“教”)

篇(8)

计算机的日益普及和计算机技术日益成熟,使得计算机在工业控制监测中的应用渐渐深入。但工业应用不同于其它方面,它要求有较强的实时性。现在有很多的DOS软件在运行过程中通过挂接外部中断方式实现DOS应用软件与外设的实时通信,这种方法实现起来十分简单。而在Windows中应用程序能否也能够利用外部硬中断实现外设与Windows应用程序的实时通信呢?答案是肯定的。这里的关键是要解决好中断代码与Windows应用程序相互之间交换信息的问题。

从外设发送异步的硬中断,通过中断处理程序传递一条信息给Windows应用程序。这时可以初始化相关端口,准备好数据,然后进行数据传送,从而做到实时通信。

实现Windows应用程序响应外部中断的方法有很多,如Microsoft公司自己开发的SDK、DDK软件包,使用嵌入式汇编等等。本文将介绍一种在BC++3.1的基础上利用Windows3.1拥有的一些功能实现Windows实时通信的实例。

二、中断代码的位置

在Windows中,几乎所有的异步事件都是由中断处理程序来管理的。中断处理程序包含在设备驱动程序中,由Windows在环境初始化中安装。例如,KEYBOARD.DRV、MOUSE.DRV和COMM.DRV均含有中断处理程序,以处理相应的键盘、鼠标和串行口的异步中断。可以仿照标准设备驱动程序,编写中断处理代码,以响应外设的通信请求,从而完成一次实时通信。

中断代码既可以包含在应用程序的可执行代码中,也可以包含在动态连接库(DLL)中。包含在应用程序中的代码只能在一个程序中使用,而在动态连接库中的代码则可以在Windows系统中所有的应用程序所共享。这样不仅在整个Windows系统中只有一个中断代码的副本,提高了内存的使用效率,更重要的是可以防止由于同时存在多个中断代码的副本而发生冲突。本文将在DLL中编制中断处理程序。

当动态连接库被装入时,要调用DLL库的入口点LibMain(),利用这一点可以执行一些初始化工作,可以分配一些内存块,可以初始化一些全局变量或者静态变量,可以安装中断服务程序的代码等等。例如:

voidinterrupt(oldIsr)(--CPPARGS)

/*旧的中断服务程序地址*/

LibMain(HANDLEhInstance,WORDwDataSeg,WORDcbHeapSize,L

PSTR

lpszCmdLine)

{

oldIsr=getvect(IRQNum);

/*IRQNum指中断号*/

setvect(IRQNum,newIsr);

/*newIsr指新中断服务程序代码*/

return(1);

}

函数setvect()既可在实模式下,也可在保护模式下设置中断处理向量。

上述代码也可以放在一个由用户设置的引出(export)函数中,在应用程序中用户可以调用此引出函数来安装中断服务程序代码。

由于中断可以在任何时刻发生,中断代码必须驻留在内存中,并且在应用程序运行的过程中一直处于某一固定内存中。这一点无论是在实模式还是在保护模式下都是一致的。

在DLL的模块定义文件中应注意:

1.CODE语句为固定代码段,即FIXED;

2.EXPORTS语句要引出被应用程序和其它DLL用作入口点的函数。

三、通信机制

编写实时通信例程关键在于必须认识到,异步事件对应用程序的触发是异步发生的,不在Windows的消息处理机制和多任务范围内。为了使通信例程能够正确地工作,通信例程必须通知Windows有异步事件发生,且不能打断应用程序的任务管理或消息流。要作到这一点,通信例程必须通过调用PostMessage或PostAppMessage函数向应用程序的消息队列中加入一条消息。

需要注意的是,在DLL中调用PostMessage(HWNDhwnd,…)时,必须先确定hwnd的实际值,可以通过使用引出函数的办法来实现,如下所示:

staticHWNDhWndApp;

voidFARPASCALSetIsrWin(HWNDhwnd)

{

hWndApp=hwnd;

}

然后在应用程序的窗口函数中,对WM-CREATE消息进行处理时调用此函数来初始化DLL中的静态变量hWndApp:

CASEWM-CREATE:

SetIsrWin(hwnd);/*hwnd指应用程序窗口句柄*/

定义一个在应用程序中使用的消息:

#defineISRM-RUPTWM-USER+255最后在DLL中的中断服务程序代码中,调用PostMessage即可完成Windows应用程序和中断服务程序代码相互的信息交流:

voidinterruptnewIsr(--CPPARGS)

{

PostMessage(hWndApp,WM-RUPT,wParam,lParam);

}

篇(9)

由于工程质量检测项目繁多,内容复杂,为了合理配置资源,监管信息系统对不同的检测类别实施差异化管理:对涉及工程结构安全的建材类、桩基检测、预拌商品砼生产质量进行全过程检测数据监管;对其他检测类别实施检测报告监管;对检测项目合同实施网上备案。所有检测数据通过工程代码与“工程质量安全日常监督动态系统”相连,建设主管部门和各方责任主体都可以通过动态监管系统及时调阅与工程相关检测数据(系统设计详见图1)。

1.2检测信息监管系统的功能

1.2.1检测数据的利用实现了检测数据的自动采集和实时上传,检测监管系统在第一时间抽取相关数据,并通过工程代码(动态监管系统生成的工程唯一性标识),将检测数据和报告自动归档于工程项目,确保建设主管部门和各方责任主体能及时获得在建工程项目的质量检测数据,尤其是检测结果不合格数据,以便对工程质量问题及时进行跟踪和处理。同时各地监管部门可根据监管需要随时调用、查询和统计本地区工程项目的质量检测数据,有助于对本地区工程质量状况和检测机构检测工作质量作出准确判断,提高监管效率。1.2.2加强对检测行为的监管系统有多种比对功能,通过曲线比对和结果比对,可以判断检测结果是否被修改;通过上传时间的比对,可以判断检测数据是否及时上传。因此,通过监管系统可以迅速判断检测机构的检测行为是否规范,检测数据是否真实有效,从而杜绝检测机构出具虚假检测报告。1.2.3不合格报告管理系统可甄别不合格报告,并自动将不合格报告信息发送给监督机构。不合格报告信息可以进行汇总统计,质量监管部门可据此定期检测不合格通报,利用社会影响力,进行“打假惩劣”,强化检测监管功能,保证工程质量。同时,通过不合格报告的汇总数据,进行差异化管理,对屡次检测不合格的建筑材料加强监督抽测。1.2.4数据异常警示系统对数据未实时上传、未采集曲线数据、曲线比对异常、比对结果异常的四种数据异常情况能自动进行警示,提醒使用单位及时查明原因,跟踪处理,提高质量检测和检测监管的及时性和精细化水平。1.2.5加强对商品砼的动态监管检测信息监管系统已和日常监督动态系统实现了无缝对接,以项目工程代码和预拌砼生产流水号为信息源,可以跟踪查询到每批次的商品砼从生产、使用到试块制作、砼构件强度回弹的质量情况,实现结构砼的全过程动态监管。1.2.6监管检测机构的资质、人员和设备由于监管机构人员、设备、合同信息均已在系统上备案,因此,通过检测监管系统能够判断出各检测机构是否存在超资质检测,杜绝同一检测人员在不同检测机构挂名的现象,并确保设备处于计量检定或校准的周期内。

2系统应用体会

2008年,省质安总站提出了福建省建设工程检测信息监管系统的设想和架构;2011年,全省实现检测数据实时上传,检测监管系统得到普遍应用。经过几次升级,陆续增加了基桩检测监管、预拌商品砼监管等模块,系统功能不断完善,应用范围不断扩展,在行业内的应用也不断深入。综合检测监管系统近两年来的升级和使用情况,笔者认为要让工程检测信息监管系统更好地发挥其监管功能,在安装和使用过程中还应该满足以下几点:

2.1具备全省统一的检测机构数据传输模式

目前福建省检测机构和企业实验室存在不同的检测管理软件进行数据自动采集和检测管理,因此,在数据传输上有必要统一模式,这也是配备机顶盒服务器的原因。利用全省统一的机顶盒服务器全面“接管”检测数据,并将这些检测数据实时传输到检测监管信息系统平台,这样,监管系统在不干扰企业正常生产管理的情况下顺利采集到了第一手检测数据,这是监管系统运行的基础。

2.2人工录入的信息源要真实准确

工程委托检测合同、工程代码、商品砼生产编号等信息源,都是检测机构和商品砼公司在生产过程中必须人工录入的信息。如果检测合同没有真实录入,系统就无法辨别是否超越资质检测;如果工程代码没有准确填写,所有的检测信息就无法自动统一汇总到工程项目,不利于进行检测信息的调阅和查询;如果商品砼公司没有正确录入生产编号,后期的试块制作和砼构件检测就无法进行质量追溯。因此,人工录入的信息要尽量完整、正确,保证监管系统能充分发挥其分类、比对、标记、归纳、汇总功能,更好地为质量监管服务。

2.3实现质量安全动态监管系统和检测信息监管系统的有效联动

检测信息监管系统是为行业管理服务的,适时反映了检测机构和预拌砼企业的质量情况,通过检测监管系统与质量安全日常监督动态系统的联动,一方面,建设主管部门和工程各方建设主体可以及时了解工程检测状况,有利于监管部门对检测机构和预拌砼企业实施有效监管;另一方面,主管部门和各方责任主体对检测信息系统的使用也带动了系统在行业的应用和推广。

篇(10)

1.1建设基础监测标准实验室,辅助国家基础监测的政策和行动针对已经设定了国家基准的环境监测实验室仪器和相关参数,结合环境监测能力建设的实际发展动向和状况,逐步建立具有环境监测标准和特色的基准实验室,填补量值溯源的遗漏点未能有效解决的和环境监测工作过程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和困难。

1.2建立量值溯源规程,健全行业技术体系针对还未能有效建立检查判定或按照指定方法和规程实施校准的系统、参数和仪器等,应尽快建立相应规程以确保量值溯源的实施和进行并建立与之相对应的技术评审判定制度。尤其是需要尽快开展监测仪器的应急措施、在线监测或全自动监测的技术空白。

1.3恢复质控实验室,承担质量控制重任在标准样品类别、浓度和有效监测范围有限的情况下,对标准样品产生了严重依赖性的质量监测模式使得质量控制的范围和环节暴露出许多技术空白和监管盲区。所以我们应尽快恢复和设定质控样品的研发团队、研发分装样品、自主实施仪器校准、自主验证判定校准结果等,满足监测和控制环节中的工作需要。

2建设和推广监测质量控制体系

质量控制体系是评估质量监测控制效果的实际依据,是使质量控制措施具有法律效力的技术基础。当前,因质量控制和监测结果来源不一致而导致监测范围和活动不能得到有效而合理的规范化,从而导致监管盲区持续存在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些盲区不仅造成质量监管和控制的漏洞,而且直接影响监测部门展开的监测行动的法律效力。

2.1重视质控措施研究,强化监测过程的质控应在监测方法的开设与建立和巩固中,重点强调质量控制措施的严格标准化要求,建立一条非经验主义的,不过分依赖样品而进行监测的新思路,强化关键控制点和对终了结果控制的力度,建立更加完善的监测技术的体系和团队。同时,应不断深入研发和探索新的监测控制技术和手段。

2.2注重质量活动策划,主部实施项目和任务管理针对当前环境质量监测工作中质控在策划性方面相对薄弱的现象分析,应强调大力推广质量控制和监测的活动工作,并建立具体细致的质量监测控制的目标和任务,尤其是建立按照项目或任务实施管理的模式,改变责任不明的管理状况,明确质量控制中对各个数据类别的统计方法,实现环境监测控制数据与质量分析结果同步报送同步审核,并定期实施定量考核。

2.3建立监控指标管理体系,完善监控审核体系现阶段下,环境监测系统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和发展还在初步阶段,严重影响了质量监测和控制活动的开展。我们应广泛开展技术研发和探讨,加快脚步建立针对不同监测范围、监测技术、监测内容、质量等级等的有效控制途径,并有效利用上述途径,同时完善质量控制审核体系。

2.4树立质量控制目标意识应树立质量控制目标和环境监测控制指标相互配合、相辅相成的意识,确立合适的有效的环境质量控制措施和环境质量控制指标,并针对不同监测范围、监测技术、监测内容和工作条件下的环境监测活动,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进行监控。

2.5参考环境监测技术的监测数据,建立相关质控指标环境监测工作需要建立相关可行性的说明,且应充分反映其与质量控制指标的异同。所以实验室应根据技术范围和工作需要,在满足一定监管标准的基础上建立尽可能完善的质量控制指标。组织质控考核时,也应根据考核范围和实际情况,确定高效和切实可行的质量控制指标。

3提高环境监测人员技术能力和水平

应让相关环境监测人员的技术水准和工作经验和受培训的程度均有效而稳健的提升,与此同时,各环保监测地区的设备发展和技术支持水平的不均衡差异性还需要得到改善。不断提升环境相关监测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工作质量是提升监测质量的有效措施。

3.1加大培训力度,加强技术交流开设技术培训班主要是通过实施相关监测的技术培训,推动和促进技术交流的有效方式。与此同时也应该按照监测技术发展动向和趋势的工作需要,有效设计和充实完善培训内容,把握技术培训的重点,纲举目张。

3.2丰富培训形式,提升培训实际作用针对日益发展迅速的监测仪器和环境监管人员的多种培训需求,应建立并发展充分合作和充分互动培训制度,设立专项环境监测培训基地或开放性监测实验室,有效解决相关监测人员和相关监测技术水平在局部地区持续低靡的现状。开发各种培养和训练也是普及监测技术的重要手段之一。与此同时,丰富的教学模式和贵相关人员学习活动的鼓励也具有不可忽略的辅助效果。

3.3建立深度教育机制,激发在岗培训热情基于监测机构管理体系不完善、监测标准繁杂、监测技术众多和监测手段多样而各有差距等的实际情况,应充分思量环境监测科学的客观性,建立和推广深度教育机制,激发相关人员的在岗培训热情,给监测项目以广泛的、有效的可靠的技术支持。

3.4巩固和完善考核机制,推进在岗人员的考试和考核随着监测领域的不断扩大和深入,监测方法和监测项目的增多以及推广,在岗人员的考试和考核的难度和深度都在不断加大我们仍然需要进一步完善考核机制,完善考核项目库,高进考核方式和更为细致的管理模式,同时加大监督力度,有效地、准确地、高效地把握考核工作质量和工作水平,促进监测水平全面的提高。

上一篇: 服饰设计论文 下一篇: 卫生统计学论文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