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生产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25 10:26:4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工业生产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工业生产论文

篇(1)

(2)提升能力有限。矿井设计生产能力1200t,而现在需要达到1500t,所以,除主井外副井也需要提升部分矿石。矿山生产规律是矿石量增加的同时,掘进废石量也相应增加。为缓解矿井提升压力可以采取废石不出坑的办法解决。但是,矿山几乎每一个中段都有空区,然而,每一个空区又不能进行充填,因为,矿体尚未回采完毕。

(3)留下大量空区有待处理。矿山经过20多a大规模开采,至2009年累计采出矿石量约510万t,自上而下16个中段形成各式各样采空区体积近200万m3。除2001年发生一次空区大面积冒落而塌通地表之外,目前未见明显地压显现现象。按资料[5]介绍,如果这些空区不及时处理,将要发生地压现象:小的产生岩块冒落,大者可能导致岩层移动。采空区如果连成一片并长时间存在,那么,发生岩层移动的现象不可避免,这是中金集团辽宁二道沟金矿近年发生的事(早期开采走向与倾向长度数百米陡倾斜1#含金石英脉矿体,主要采用浅眼留矿空场法于2006年8月地表塌陷成一个直径25m、深度17m以上的大坑)[6]。该矿2009年末在100m中段也发生一次空区矿岩冒落百余吨的现象,但未造成安全事故。

(4)作业中段多。矿山过去主要集中在地表以上的平硐开采,现在老系统(162~25m中段)主要为残采,提供的矿量有限;出矿主要集中在-80、-105、-130m等几个中段。但是,一个矿山上下十数个中段同时作业者不多。

(5)规划性欠妥。矿山生产应具有较长远的规划性,尤其是在地质资源比较充裕的情况下更是如此。一般来说,矿山生产,掘进先行。但是,该矿在这方面存在问题多多,施工能力富余而施工地点不足;导致目前矿山生产非常被动。上述这些,除了客观条件之外,主要还是主观因素:即矿山生产管理工作极需加强。

2矿业公司近期实施计划

2.1强化地测工作

正如上述,该矿虽然是一个具有20多a生产历史的黄金老矿山,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而矿山地质测量管理工作未能达到规范化:主要表现在三级矿量没有完整而真实的数据、采矿损失贫化没有具体指标、未能及时并按规范进行生产勘探、采场测量验收未能符合技术标准等。

2.1.1地质工作

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该矿于2010年3—4月请来一位黄金系统著名地质专家做具体技术指导,以改变过去那种非规范的不良作风,逐步做到矿山地质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为此,这位老先生曾多次专门指导,从地质作图编录基础工作入手。

(1)介绍黄金矿山三级矿量的重要性及其计算标准、计算步骤、计算方法、技术要求等,也就是从计划经济年代一直沿用下来的地质块段法(矿体分矿块、矿房、矿柱包括顶底柱、边柱和间柱)的计算标准而分中段分矿体单独计算,综合汇总,以摸清整个矿山的家底,做到心中有数。这是地质方面的首要任务或首要工作。

(2)过去多年一直沿习单独由地质技术人员做中段开拓系统设计,由于多种原因而厚大矿体未能做到脉外开拓,导致目前很多中段运输通风排水巷道布置于矿体中,不利于现在残矿规划回收,不是主要运输巷道需要改道就是留下永远不能回收的矿石损失。为此,首先在-155m新开拓中段主要运输巷道发现穿过矿体处要马上改变为下盘脉外,其距离不小于10m;其次,上部中段需要一个一个中段分轻重缓急地逐个落实;最后,中段开拓设计应该由地质与采矿工程技术人员共同完成。

(3)该矿由于发展太快很多矿体来不及探矿就开始采矿,未能做到探清矿体之后而规划设计,导致损失很大。所以,按照该矿地质勘探网度做好生产勘探工作,一定先探后采,探清再采,并要大力提倡使用坑内钻机控制矿体(包括中段水平和倾斜空间位置),减少废石运输提升,并且这项工作需要马上落实。

(4)采矿损失贫化计算与汇总由那个部门与那些人员负责,需要落实并要认真执行,这项工作要在该矿采矿方法试验采场做出榜样。

(5)为了加快探矿进度,也为了减少掘进工程量,大力提倡采用地质钻机代替坑探:就是说在-155m中段必须保证EW2个主要运输巷道每天都安排掘进工作,开拓工程以主干巷道为主,探矿巷道为辅:其他穿脉探矿工程不一定需要把其探清,可以每1条(50m)勘探线施工10~15m之后,以后由钻机先探,不论50m还是100m长度,如果发现有矿体再进行坑探;如果上部中段有矿体的勘探线可以加密至25m施工1个小穿;上部中段那些回头探矿工程也是如法炮制。该矿生产探矿主要使用100或200m坑内钻机;如果不敷使用,可以再购买,并且,需要保证钻机的完好率;同时,应该成立专门的勘探队伍,增加钻机数量,扩大钻探队伍,培养操作能手,增强技术力量,或需要配置专门的设计、施工、编录、验收、管理工程技术人员。

2.2.2测量技术

测量技术当前的主要工作如下:

(1)逐步规范采场验收工作。必须做到采场分层回采分层验收,使用经纬仪、手持激光测距仪或钢尺、皮尺把采场所有特征点、拐点、边界点测量准确,并测量分层回采高度,做出分层平面图,计算分层回采矿石量,而且,由于在采场验收期间有地质技术人员作图编录,采样化验,可以计算出分层采矿损失贫化;在整个采场回采完毕之前,每一个月只能预报采场采出矿石量,当整个采场回采完毕验收后,才能一次计算整个采场回采矿石量并把过去预报数字填平补齐。这样,也可以把整个采场之采矿损失贫化数字提供准确;并且,以后要逐步规范这样的采矿验收制度,采场采矿量准确数字以测量验收为主,记车数为辅。

(2)提供老采区(残矿体)完整测量资料。根据地质技术人员提供的残矿资源情况,当前需要规划一下所有残矿回收总体安排:其原则方法:①先大后小、先易后难;②自上而下、先远后近;③先示范而后推广。据此,测量人员按照矿山总体规划要求而提供某一个中段某一个矿块大量的1/200图纸资料,包括平面图、纵剖面图、横剖面图以供采矿设计之用;这项工作可能需要地测技术人员通力合作,或需要集中人员突击完成。

(3)提供各种合格图件。这里包括1/2000的矿山开拓平面图,由地质技术人员把每一个矿体及其勘探线标注清楚,供每一年做下一年度采掘工程设计,为做好年度计划服务;1/500单个矿体平面图与相应的剖面图,为矿体做规划设计之用;1/200矿体平剖面图,做矿体施工设计用。在这里,测量技术人员只能提供图件,包括完整而准确的井巷、采场之轮廓线、高程点,地质技术人员需要在其上添加矿体内容。

2.2搞好残矿回采

残矿回采是该矿一项比较长期的技术工作,由于历年来矿山快速发展导致目前上下10余个中段都没有1个达到关闭之标准,必须实事求是地面对并应采取一些技术措施加以减少,逐步做到以正常回采为主,残矿回收为辅。该矿从162m中段至25m中段是建矿初期形成的老采矿系统,其开采时间最长,现在还进行残矿回收。老系统的空区状况调查(不完全统计)结果可以看出:中小型残矿多,大型残矿少。此外,新系统也有许多残矿等待回收[7]。

2.2.1残矿回采原则

残矿回采是矿山生产的一项特殊工作,相对正常采矿而言,其制约因素多,挑战性强,安全压力大,在选择回采区域及选定回采方案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安全第一。残矿回采堪称虎口拔牙。确保安全是残矿回收工作应遵循的首要原则,在地测资料收集、现场勘查、确定方案和具体施工时,必须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生产方针。

(2)效益优先。回采残矿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回收资源,提高经济效益,延长矿山服务年限。因此,应准确提供矿体品位资料,根据当前保本开采品位来圈定可采矿段边界,尽可能多地采出有用矿石。

(3)统筹规划。每个矿块的残矿回采要一次性规划,合理确定回采顺序,使各残采点、正常回采矿段在时间和空间上相互兼顾,相互衔接,防止顾此失彼,留下安全隐患,尽量不给邻近残采或下中段正常开采留下不安全因素。

(4)先易后难。在兼顾大局的情况下,宜先易后难,并优先回收价值高的残矿,有利于增强信心、增加效益并积累各方面的经验,为顺利回收其他资源打下良好基础[3]。

2.2.2残矿回采方法

江西金山金矿总体工程地质条件良好,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从多年已回采完毕的矿房情况来看,除近地表采空区有部分产生塌陷外,其他采空区稳定性良好,未见大面积垮塌现象。特别是俗称硅质岩类型矿体的采空区,其部分矿房跨度达17m而其顶板至今稳固,并每个中段都有几个面积超过2000m2的空区。由此可见,对金山金矿矿房跨度,应突破以前8~9m的陈规,空区面积也不能郁于数百平方米,采用岩体力学及弹性理论等进行再认识。具体的规划步骤如下:首先,在短期内由生产矿长召开一次地测采工程技术人员联席会议,讨论与落实需要近期(1~2a)回收之残矿体,并做好整体规划,根据上述原则按照先大后小、先易后难、自上而下安排每一个中段每一个矿块提供地测资料具体时间、残矿回收规划设计时间、施工图设计时间,并用会议纪要形式记录在案,逐步检查落实;其次,由一个高级职称采矿技术人员先做该矿块整体规划设计,然后,再由有关人员深入讨论、反复研究,确定矿房矿柱划分标准、回采先后顺序、采矿方法、底部结构、凿岩爆破器材、矿石运搬机械、通风方案等,在这里既要考虑使用浅眼落矿,又要考虑中深孔落矿,并应主要利用中深孔落矿技术,减少安全隐患;方案中既有利用掘进废石干式充填系统也要有分级尾砂充填系统,或考虑采用自然崩落法充填空区,或考虑留永久矿柱支撑空区,或采用崩落与钢筋混凝土联合封闭空区等等。总之,该项设计要有采空区处理技术。采空区的处理原则是:统一性、及时性与合理性[8];其处理方法是撑、充、崩、封四大类取其一[9];这些问题讨论通过确定之后,最后,由最初设计者完成施工图设计:一般来说,大力提倡电耙溜井出矿,最好使用电耙装车台出矿,少用或不用装岩机出矿。施工图经有关人员审查确认签字并实施。如果每年做5~6个或更多并有许多小的残矿回收设计,再过一两年就会改变整个矿山生产被动局面。

3矿业公司中长期规划意见

3.1关于关闭作业中段设想

根据《岩金矿山地质和测量工作条例》,关闭作业中段的原则与要求如下:

(1)老系统区段地质资料收集基本齐备,矿床地质构造、矿体分布及其地质条件已探明,中段资源已查清。(2)临时关闭区段矿体已探清,两翼及下盘也进行了相应的探矿工作。

(3)按矿山现有采矿技术水平,该区段可供利用的矿产资源已采尽出光。

(4)矿柱、残矿已按设计要求补采并出尽,损失矿石的数量、质量、损失性质及原因、分布等均已查明,并证明确实无法回采。

(5)需永久保留的地质、测量、采矿技术资料已整理,存档备案[10]。

3.1.1关闭作业中段目的意义

关闭作业中段目的意义非常明确:它就是压缩作业中段,回收有关材料、设备,减少能源消耗,消除隐患,做到安全生产。在关闭作业中段这个问题上,需要有一个在大型正规黄金矿山工作多年、实践经验丰富、德高望重的地质高级技术人员做技术顾问。

3.1.2关闭作业中段几点设想

上述已经对于这个问题做了某些阐述,由于矿山发展了,技术力量充裕了,社会与时代进步了,现在关闭作业中段没有什么技术问题。在这里特别需要说明的是:①要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即要求在2~3a关闭老系统5个中段,3~5a关闭约10个中段;②要成立一个专门领导小组,由生产矿长牵头,其成员包括地质、测量、采矿、安全、管理等部门工程技术人员,制定明确计划,落实具体时间,完成必要工作量或工程量;③自上而下,不管难易,全力以赴,必须办到;④关闭中段与残矿回采相结合,关闭作业中段与矿山生产相结合;⑤采取一些特殊政策措施,如增加成本、提高单价、奖励政策等;⑥是否考虑利用单独选矿系统处理这些低品位矿石。

3.2加强矿体赋存规律研究

矿体赋存规律研究是矿山地质技术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日常生产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一个负责任的技术人员只有做好这份起码工作才能完成矿体生产勘探与应完成内业资料整理,提交可以进行采矿设计的地质资料,包括合格的图纸和说明书。

3.2.1生产勘探与地质勘探的关系

矿体生产勘探必须按照规范、规程标准进行,过去没有那么做,亡羊补牢现在为时也不晚。它所布置的坑道工程应与采矿采切工程相结合,为生产所利用;如果25m×25m的勘探网度还未能控制矿体形态,那么,必须再进一步加密至12.5m×12.5m。正如上述,大量生产勘探工程主要还是采用地质钻机进行。就是说,以后的探矿工程以机探为主,巷探为辅。必须长期坚持这一原则,这一点绝对不能含糊。地质勘探是矿山地质工作又一个组成部分,它是在地质队提交储量之外,也是在矿山生产范围之内的找矿工作。要做好这项工作,首先要加强矿体赋存规律研究,采用以矿找矿的方法:或在矿体走向延长的边部,或在矿体倾斜延伸方向两端,或在无矿天窗部位,或在构造带变化处,或在断层导致矿体错失并通过研究预测而在不同中段找到错失矿体,尤其是需要认真研究该矿富矿囊的赋存规律等。据资料11介绍,Ⅱ2带是产于Ⅰ带之上,厚80~150m,在与Ⅰ带过渡部位糜棱岩R、P裂隙及千糜岩片理间常有含金石英脉分布,亦应为找矿方向之一。如果发现富矿囊,不论大小,对该矿生产将起到非常良好的作用。我们将出台政策鼓励地质技术人员,发挥聪明才智,增加地质储量,找到黄金,给以奖励;数量巨大,实行重奖。

3.2.2加强矿体赋存规律研究

金山金矿床严格受剪切带控制。金矿体赋存在剪切带应变中心部位超糜棱岩-糜棱岩-金矿化带中,矿体与矿化围岩为同一地质体,矿与非矿靠样品圈定。矿体形态以似层状为主,透镜状次之,产状与主剪切面平行,舒缓波状延展。矿床范围内共圈出矿体10个:其中V1、V2、V7、V8、V9、V10产于金山-朱林韧性剪切带应变中心超糜棱岩-糜棱岩-金矿化蚀变带(Ⅰ带);V3、V4、V5、V6产于阳山韧性剪切带应变中心带中。V1是矿床主矿体,分布于337~328线,走向控制长1910m、倾向控制延伸1480m(180~-200m),总体走向NW~SE,倾向NE,平均倾角29°,矿体最大厚度26.87m,平均厚度4.16m,品位变化大,单样最高可达千克/吨,一般(1~10)×10-6。矿体在剪切带陡坡处较薄,而在陡坡两端膨大而成为厚矿段,厚、薄矿段呈弧形条带以100~150m间距相间出现。其中富矿段的空间定位受更次一级构造的控制等[12]。

3.3做好空区充填准备

采空区处理也是今后一项重要工作:①可以及时处理空区,减少地质灾害发生,做到安全生产;②可以极大地增加尾矿库的库容,有利于矿山生产发展;③可以减少环境保护压力,减少增地面积,即可以实现中金集团的承诺:决不在任何地方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而从事黄金生产[13]。

3.3.1采空区基本情况

历年来该矿主要采用浅眼落矿不规则房柱法回采,自1987—2009年累计采出矿石量约510万t,形成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采空区约200万m3,分布于+162~-80m各个中段。

3.3.2分级尾砂充填工艺

正如上述,采空区处理方法有4大类工艺,采取何种工艺最合理、最简单、最经济、又能够解决问题就应该分类型确定。鉴于该矿目前生产状态和基础条件,使用选矿分级尾砂充填空区是一箭双雕。尾砂充填优点是充填料用管道输送的效率高,能力大,充填机动灵活,尤其是空区嗣后充填不影响矿山正常生产。缺点:①需要建立尾砂分级和充填输送系统;②充填工艺技术管理要求严格;③增加井下排水量;④水泵房需要建设排泥设施。分级尾砂充填空区的步骤如下:完善尾砂充填系统,管路按要求安装到位,建立尾砂充填车间,采空区安装泄水装置即采空区有关巷道构筑泄水隔离墙,采空区分级尾砂充填[14]。

4结语

篇(2)

二、完善安全生产制度

化工企业的发展,意味着企业业务扩展,企业人员队伍扩大,化工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提高员工安全防范意识,明确员工安全生产职责。化工企业员工要正确认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将安全生产管理放在化工企业的第一位,真正将安全生产管理落实在化工企业日常工作。确保化工企业在工作中,营造安全生产工作氛围,在国家法律法规基础上,制定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在企业中建立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明确各级工作人员权责利,加强对安全生产管理的考核奖惩,在工作中做到逐级管理,定期考核各级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结合各级工作制定相应的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在各级管理中实施责任追究制,真正做到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

三、加强生产设备维护

化工企业的工作环境和工艺流程使得生产设备受到腐蚀损坏,非常容易引起化工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尤其在化学气体环境下,化工企业的生产设备在复杂的工艺流程中,极易导致安全生产事故。在长期的生产运行状态下,化工企业生产设备的安全装置以及生产设备的零部件遭受腐蚀磨损,并且老化的生产设备也会发生不确定性失效故障。所以,化工企业要加强对生产设备的维护管理,针对不同的生产设备配置相应的维护方案,确保生产设备的有效运行。不同的化工企业生产设备制定不同的检修方案、检修周期,技术人员及时检查记录生产设备状况,确保化工企业生产设备安全生产工作,促进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另外,技术人员要加强对生产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监测,定期对生产设备巡视检修,发现问题及时维护,最快速度响应生产设备安全问题,降低安全生产事故发生频率。

篇(3)

    生产实习教学可加深学生对污染控制、治理设备工艺原理的理解,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增强他们对环保专业的兴趣和信心,培养他们建立工程意识。笔者认为目前环境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教学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专业课教学与生产实习教学时间和内容安排不合理

    我校环境工程专业生产实习的时间安排在第7学期初,学时为2 周。而专业课教学大部分集中在这个学期,实习期间,有的专业课教学计划还没完成,甚至有的课程还没开始授课,许多基本的理论知识还没有讲授,学生对环保治理设施工艺原理还不了解,使得生产实习这个教学环节的效率不能达到最佳状态,达不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虽然实习指导教师在实习动员时会对一些基本的概念提前进行讲解,但这样做效率低,好多知识学生似懂非懂。最佳的生产实习时间应该安排在专业课学习计划结束后,此时学生对环境工程专业理论知识有了完整的认识和理解,并且学生渴望通过实际工艺设备实习来巩固和丰富自己所学的知识。

篇(4)

1清单评价分析

对绿色产品工业设计的清单评价分析,主要是根据对产品清单的分析来确定产品的功能单元以及系统边界等,并结合产品的生命周期来建立各个阶段的流程图,从而实现对环境污染程度的量化评价,如废气、废物、废水等对环境产生的污染程度等,再根据评价结果来对绿色产品生产进行改进。清单评价分析主要从以下两方面进行:

(1)要对绿色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所有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通过对各项数据的量化评价来实现对绿色产品工业设计流程的改进;

(2)对绿色产品工业设计建立生命周期清单,定期对清单表格进行分析,并对表格上的各项数据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绿色产品对生态环境的污染程度以及主要产生的污染因素等,再不断对其进行改进。

2影响评价分析

影响评价是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绿色产品工业设计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之一,主要通过对绿色产品产生的环境影响、生态系统影响、人身健康影响等方面的评价,来确定绿色产品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对绿色产品工业设计的影响评价分析主要从以下三个步骤进行:

(1)要对影响进行合理分类,以生命周期作为基础,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如NO2、SO2、固体废弃物等方面的排放对环境的影响。通过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类来了解绿色产品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对环境的影响因素,并对其进行改进;

(2)对以上得出的影响因素进行量化分析,最终确定表内的各个干扰因素对环境产生的影响状况;

(3)通过比较评估的方式来对不同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相互比较,同时要注重对环境产生潜在影响的因素评价,这样才能确保评价的有效性。

3对评价的改善分析

通过以上对绿色产品工业设计评价的分析得知,绿色产品在设计生产的过程中,对生态环境以及人身健康带来一定的危害,在经过对危害因素进行量化之后,可以对影响因素进行定位,更有利于绿色产品设计的改进。以生命周期评价的绿色产品工业设计评价体系,主要是根据对生态诊断结果来改进产品的结构以及材料,避免或降低绿色产品对生态环境以及人身健康带来的危害,为人们的健康以及生态环境的发展打下夯实的基础。

篇(5)

2安全生产对水利施工企业的影响

人类的基本需求就是安全,安全是人们获得健康的最主要的保障,而生产活动的开展都需要依据生命来延续和开展。没有了生命那么就会没有生存可言,没有了生命,生活将不复存在。安全事故是造成企业出现严重经济损失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安全事故的出现不仅会对企业经济发展造成影响,而且还会使得企业相关生产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极大的威胁,从而会对企业的信誉度以及企业的声誉造成严重的冲击,最终可能会使得企业出现倒闭的现象。因此,可以说明,安全生产在企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是企业开展各项工作的重点。

3如何搞好水利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

水利施工企业要想能够有效的保障生产的安全,就需要对水利施工企业的生产实施标准化的管理,依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对安全生产管理活动进行合理的管理和控制,从而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的管理,降低安全隐患出现的几率,保障生产的安全进行。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出合理的安全管理制度,按照相关的管理流程对水利施工企业生产中的安全隐含进行有效的排除,针对生产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进行相关预防机制的建立,从而使得相关的生产行为更加的规范和合理,从而保障各生产环节的质量和安全,以满足水利施工企业生产的需求,保障工作人员、生产设备以及生产环境在最佳的状态,并且要不断的对水利施工企业制定的生产规范进行有效的改进,对企业的安全生产意识进行提升,以实现水利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具体的做法包括以下几方面:

3.1狠抓制度建设

在水利施工企业中,安全生产制度是企业安全管理制度中的一个基本项目,是水利施工企业开展安全生产管理的重点环节。要想能够使得企业可以做到安全生产,就需要建立有效的制度,通过制度对安全生产进行把关,而应该建立的制度主要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检查及隐患排查制度等。而在这些制度中,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其中的重点,就相关的实践分析可以了解到,安全状况受到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影响,安全生产责任制得到有效的实施,就可以对安全状况进行有效的控制,如果安全生产责任制无法得到有效的实施,则安全状况就会相应的变差。要想使得安全生产责任制能够得到有效的实施,就需要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行彻底的落实,对各个部门的职权进行有效的划分和制定,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和义务,每个部门都需要签署安全生产管理协议书,每个部门的各类人员也需要签订安全生产管理责任书,切实将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实处。

篇(6)

(一)跨国公司战略的改变与产业的全球化

20世纪60年代,产业内部的竞争日趋激烈,使得跨国公司根据主要的地缘或者国家市场建立竞争优势的经营战略难以应对,于是,在全球范围内配置生产要素资源和建立生产体系便成为获得、保持与加强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这样,跨国公司开始了由面向东道国市场的单一的独立战略和简单一体化战略向复合一体化战略的转变。

在复合一体化战略下,跨国公司体系内的职能分工逐步集中化和专业化,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间按照各自竞争优势分置于价值链的不同位置上,形成了母公司和子公司以及子公司相互之间的垂直或水平分工。跨国公司通过内部分工体系将位于不同国家的子公司的经济活动进行分工和有机结合,使分布于不同国家和区域的生产过程之间建立了高度依存的关系,一个以价值增值链为纽带的国际一体化生产体系便建立起来。在跨国公司组织的国际一体化生产体系中,各国生产能力均被纳入其中,根据它们的产业竞争优势位居全球化产品价值链的一个或数个环节。于是,各国由各不相同但相对完整的产业组成的传统的产业结构状况逐步改变成为由不同产业的不同环节组成的群体结构,这些结构的共同特点是能够充分体现和发挥该国的比较优势,具备劳动力比较优势的国家集中发展各产业中劳动密集的生产环节,拥有技术优势的国家则集中发展各产业中技术密集的生产环节,它们共同组成国际生产的全部。产业的全球化态势由此形成。

(二)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新格局

产业全球化发展使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格局发生了巨大改变。

首先,就国际分工而言,产业内部分工代替产业间分工成为国际分工的主导。

在新的分工格局下,特定行业最具有竞争力的国家占据具有垄断地位的战略环节,提供着价值链上最多的价值增加量;特定行业中竞争力强的若干少数国家占据寡头优势环节,提供价值链上相对较多的价值增加量;具有一定竞争力的国家占据不完全竞争环节,提供一定的价值量;而在价值链中不具国际竞争力的国家,只能占据价值链中完全竞争环节,在价值链生产中提供很小的价值增加量。

因此,从产业的国际竞争角度看,国际产业分工的内部化使得一国的竞争优势不再体现于最终产品和某个特定产业上,而是体现在该国在全球化产业的价值链中所占据的环节上。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其全球化产业的成长过程,事实上就成为不断培育和积累竞争优势,由非战略环节一步步向战略环节挺进的过程。

其次,在新的国际分工格局影响下,国际贸易格局也发生了显著变化,产业内贸易代替产业间贸易迅速增长,成为国际贸易增长的主体,加工贸易成为国际产业分工和交换的必要形式。

随着产业内贸易的发展,进口中间产品加工复出口,或者海外加工直接转口,成为各国企业生产和对外贸易中普遍采用的形式。传统意义上完全由一国生产的纯粹“本国产品”的一般贸易出口会越来越少,中间产品的贸易规模会越来越大,现代广义的加工贸易成为产业全球化发展的本质要求和主要实现形式,成为现代产业分工和国际交换的重要载体。

因此,加工贸易在新的分工格局下较之一般贸易更具普遍性,区分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在许多情况下将变得没有实质意义。而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加工贸易既是发展中国家融入跨国公司的全球营销网络、促进出口和提升出口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它们利用外资带动国内产业参与国际分工、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手段。

(三)加工贸易与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升级

在产业全球化背景下,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概念也发生了变化。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不再仅仅是简单地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升级转换,而且还包含由同一产业内部的劳动密集型环节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环节的升级转换。

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产业中由劳动密集型环节向资金、技术密集型环节的升级转换,表现在生产和出口上,将呈现出如下阶梯状演进:最终产品的加工、组装生产和出口——零部件的分包生产和出口——中间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国外品牌产品的生产和出口(OEM和ODM)——自创品牌的生产和出口。在最初的组装生产阶段,发展中国家利用天赋的劳动力比较优势,与跨国公司的技术、资金和营销优势相结合,参与国际分工,获取贸易利益;随着资金、技术优势的逐步积累和关联产业的形成与发展,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产业链条中由零部件的生产和出口渐次向中间产品、整件产品的生产和出口阶梯提升。在达到最后阶梯之前,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基本都属于加工贸易形态。在发展中国家上述阶梯状递进过程中,跨国公司的一揽子直接投资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路径,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不仅为发展中国家带入了产业成长所必须而发展中国家又十分缺乏的资金和技术,而且提供了直接进入国际市场的渠道,同时,子公司和合资企业的存在与发展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示范效应、溢出效应和关联效应,使得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比较优势迅速转化为国际竞争优势,发展中国家可以由此逐步积累资金优势,提高技术水平,发展关联产业,从而较为迅速和有效地建立和发展现代产业。因而,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带动的加工贸易的发展,是发展中国家融入全球化产业的生产体系,逐步由低附加值的产业链条向高附加值的产业链条演进的重要而且便捷的途径。

(四)高新技术产业的全球

化与加工贸易

高科技产业不仅具有远大的市场发展前景,而且对其他传统技术产业的更新改造具有积极影响,是决定民族经济未来发展前景的关键因素。由于统计口径的差异和资料来源的限制,我们目前对全球高新技术产业中的跨国投资状况难以作直接的统计和评估。但根据对联合国有关资料的统计分析,与传统产业相比,高新技术产业具有更为鲜明的全球化发展特征,跨国公司在全球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更为广泛,扩张速度也更为迅速(潘悦:《高新技术产业中跨国投资的趋势与影响》,国际贸易问题,2001年第5期)。

高新技术产业的全球化发展使得加工贸易成为各国参与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分工的重要方式。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若能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占有一席之地,则对于其摆脱国际分工和国际经济利益分配中长期被动不利的局面,具有突出的战略意义。因此,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加工贸易,融入高新技术产业跨国公司的国际一体化生产体系,是发展中国家实现产业跳跃式发展的捷径。20世纪90年代以来,亚洲“四小龙”正是承接了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的外包加工和其它配套业务,顺利地实现了产业的升级换代。

高新技术产业在全球的激烈竞争和扩张加速了这些产业中的相关链条向发展中国家的转移。继亚洲“四小龙”之后,一些高新技术产业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又出现了向东南亚国家转移的态势。高新技术产业的加速转移为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创造了条件,同时,也无形中加剧了发展中国家之间承接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竞争。高新技术产业加工贸易的发展既充满机遇,又面临激烈竞争,需要充分的重视和鼓励。

二、我国加工贸易产业升级的分析

(一)加工贸易产业分布的结构优化

加工贸易的发展在我国呈现明显的阶段性,在每一阶段里,投资主体的不同产生投资产业的分布差异,我国加工贸易也在诸生产要素的积累中不断提升着产业构成的水平。改革开放之初,加工贸易以来料加工为主,投资主体是与港、台、澳比邻的东南沿海地区的乡镇企业,主营港澳地区转移而来的服装、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加工生产,工艺简单,加工费低廉,经香港的转口贸易占据了其中相当大的比例;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加工贸易以进料加工为主,亚洲“四小龙”成为加工贸易的投资主体,他们向我国转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工贸易是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直接动力,服装、纺织、皮革制品等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量的扩张和质的提高;90年代初期开始,加工贸易进入外商投资发展的新阶段,以跨国公司为主的外商直接投资成为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主要动力,电子、电气设备、办公用品、通讯、计算机及生物制药等高科技产业的中间产品的生产及制成品的组装在东南沿海较发达地区稳步拓展,中国出口产品结构逐步优化,加工贸易由此呈现出劳动密集型行业与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并重的态势。90年代后期,加工贸易中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产品达到了40%。

产品的出口竞争力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直接表现,出口产品结构是产业结构的外在反映,因而,我国加工贸易产品结构的变化能够概括地反映我国加工贸易在上述发展中出现的产业升级和转换状况。表1展示了90年代以来我国加工贸易主要出口产品总额的增长状况,表2则展示了加工贸易各类产品在加工贸易出口总额中比重的变化。

表1加工贸易主要出口产品增长状况(百万美元)

资料来源:海关统计。

根据表1的数据,1992年至2000年,机电、车船设备、化工、纸制品、木制品、塑胶制品和仪器仪表的加工贸易出口都获得了2倍以上的增长,其中机电产品增长近6倍。90年代后期与前期相比,机电、车船设备的增长速度加速提升,而皮革和鞋帽的增长速度则显著下降,表明机电产品为代表的资本燉技术密集型产品加工贸易的增长处于加速状态,而皮革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加工贸易的增长处于明显减速状态,加工贸易产品结构的动态优化趋势十分明朗。

表2加工贸易主要出口产品的结构变化(%)

资料来源:海关统计。

表3中国加工贸易强势产业(%)

资料来源:表2。

表2显示的加工贸易产品结构变化更能够反映出加工贸易的产业升级状况。根据表2提供的数据,1992年,占加工贸易出口前五位的产品分别是纺织、机电、鞋帽、杂项制品和皮革,其中,纺织和机电产品是出口的支柱产品;1995年,机电和纺织产品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比重也出现了同样的转换,仪器仪表替代皮革进入前五位;2000年,产品位次没有变化,但机电产品的比重已攀升至43.22%,纺织产品的比重降至14.85%,其他产品的比重则在10%以下。加工贸易以机电产品为主的局面已经形成,若将机电、车船设备、仪器仪表和化工归为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则这部分产品在出口中的比重由1992年的31.54%增长到2000年的54.37%,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已超过了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将加工贸易出口前五位产品排序状况列表,得表3。

(二)加工贸易产业内部的阶梯递升

在产业全球化发展的大背景下,由于产业间分工和贸易越来越被产业内分工和贸易所替代,国家燉地区之间按照比较优势分居同一产品生产的不同环节,因此,出口产品的产业类别逐渐不能十分准确地反映各经济体在产业链条中位置的变化,加工贸易产品的增值率便成为能够准确提供加工贸易产业升级状态的判断指标。

表4加工贸易附加值的变化

资料来源:海关统计。

表4显示了90年代以来中国加工贸易的总体增值率状况。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到,我国加工贸易增值率在90年代中期开始迅速增长,到90年代后期已达到50%上下,这与80年代中后期15%左右的增值率形成鲜明对比,说明我国加工贸易已经走出仅仅收取廉价加工费的阶段,加工贸易的产业链条在加长,我国产业在全球化产业链条中的位置在提升。

进一

步的考察还可以通过产品性质的一系列指标,来测度加工贸易在全球化产业链条中位置的变化,进而确认其在全球化产业内的升级换代状况。根据课题组对全国611家加工贸易企业问卷调研结果的分析,约有35%的有效样本企业已进入中间产品的生产阶段,20%的有效样本企业在零部件的生产阶段,56%的有效样本企业在成品组装阶段(见表5)(由于多数问卷问题可以复选,因此,除表中列明外,各项选择占样本百分比的和大于100%)。加工贸易产品的上述阶梯分布状态,说明我国加工贸易企业并非全部从事各产业的简单组装工序,相反,已有1燉3强的企业进入了中间产品的生产阶段,我国加工贸易已摆脱了简单组装加工基地的地位。

由于先进机器设备的发明和使用,大量零部件和中间产品的生产既可以采用技术密集型生产方式,也可以将技术物化,采用使用大量机器设备、雇用简单劳动力的方式,因此,仅以阶梯分布还难以准确显现加工贸易的要素含量,进而判断其在全球产业链条中的位置。表3.7显示了课题组调研结果,样本企业中,67%的企业从事的是劳动密集型生产,8%的企业从事的是资本密集型生产,17%的企业从事的是技术密集型生产。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企业的和为25%,表明我国四分之一的加工贸易为非劳动密集型的生产加工。

归结起来,我国加工贸易生产和出口的基本状况是,54%的出口产品是资本燉技术密集型产品,实现了50%左右的增值率,35%的企业从事中间产品生产,25%的企业生产属资本燉技术密集型。这些数据充分表明,尽管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体存在着较大差距,但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加工贸易确实实现了产业升级,并且,这一升级进程是十分显著的。

表5加工贸易企业出口产品的阶梯递升

资料来源:根据企业调查问卷计算。

表6加工贸易的要素密集度

资料来源:根据企业调查问卷计算。

三、加工贸易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按照跨国公司投资战略的市场导向进行划分,进入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可以分为两类:实施浅度一体化战略的企业(面向中国市场)和实施深度一体化战略的企业(面向国际市场)。后者便是加工贸易的主体。因此,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产业结构升级换代的积极影响中相当大的比重是通过加工贸易投资实现的。

外商投资带动的加工贸易发展对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度的提高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都发挥了重要的积极影响。改革开放前期,我国轻重工业的发展长期失衡,与整体国民经济不相适应。改革开放以后,加工贸易在纺织、电子、轻工机械和家电等行业的投资,一方面从总体上改善了轻、重工业结构的失衡局面,另一方面也迅速提高了这些部门的生产和技术水平,并使这些部门迅速获得了国际竞争力。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以跨国公司为主的外商直接投资在化工、机电等资金燉技术密集型产业和计算机、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我国加工贸易出口结构不断优化,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迅猛增长,高新技术产业的增加值也呈加速增长状态。表7显示了80年代以来按照附加值计算和衡量的制造业内部产出结构的变化。从表中可以看到,20年来制造业内部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动。其中,加工贸易集中的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和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等在制造业中的比重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高科技产业增长速度尤为明显。

分阶段的分析可以进一步看出,不同产业在80年代和90年代的变化有所差异,产业结构在90年代的变动状况比80年代更为剧烈。在升幅较大的产业群体中,服装业的提升主要发生在90年代上半期,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90年代提升速度加快,电子产业在90年代后半期的增幅尤其明显,说明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与作用的显著提高主要发生在90年代。上述产业在制造业中比重依次提升的顺序,与加工贸易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相吻合。

表7制造业产出结构的变化(MVA)(1980~1999,%)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1993)和《中国统计年鉴》(1997,1999)相关数据整理计算。

依据制造业各行业的附加值产出状况和它们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可以得到不同时期的强势产业组合(见表8),将表8制造业强势产业与表3加工贸易强势行业及表1加工贸易增长状况作对照,可以看到,强势产业中的全球化产业都是加工贸易增长最快的行业,其中,强势产业中排名提升最快的电子和运输设备的加工贸易增速尤为明显。电气机械产业在强势产业中位居后位,但机电产品的加工贸易发展格外突出,如果机电产业加工贸易的产业关联作用得到发挥,则该行业加工贸易的发展对亟待升级的产业结构将产生有益的推动作用。

综合考察表明,加工贸易发展和我国产业结构变化在总体趋势和动态阶段性变化上都表现出了较为明显的一致性,结合外商投资推动的加工贸易在资金、技术和市场等诸要素的形成和积累中所产生的促进作用(课题组:迈向市场经济的前沿——加工贸易对我国国民经济总体作用评价,国际贸易,2000年第9期),我们可以充分肯定外商投资和加工贸易发展对中国产业升级的积极影响。

表8制造业强势产业的变化(1980~1999,%)

资料来源:表7。

四、加工贸易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加工贸易发展对我国产业升级的积极影响在高新技术产业成长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经过改革开放10多年的发展,中国具备了较强的加工生产能力。到90年代中后期,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在产业基储科技和人力方面的相对优势吸引着跨国公司的高新技术产业投资。跨国公司将高新技术产业中的相对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及非关键的技术密集型环节置于中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人力资源密集区,这些子公司大都采取加工贸易方式运营。同时,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的亚洲“四小龙”也将中国作为其高新技术产业

转移的主要目的地,将其在跨国公司高新技术产业链条中的部分劳动力较为密集的环节逐步移入中国。

外商直接投资在高新技术产业的飞速发展中起了巨大的作用。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了高速增长。1993~1998年,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4.4%,高于全部制造业11.0%的平均水平,同期,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递增19.9%,同样显著高于全部制造业的7.1%的平均水平。其中,外商直接投资占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的一半以上,占申请专利数的2燉3,占出口值的3燉4。这个趋势随着我国外资引进的不断增长而加速发展,加工贸易在此发展中的作用尤为明显。

表9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构成(亿美元)

资料来源:科技部。

篇(7)

工序成本控制与传统的成本管理方法有所不同,主要的区别是,传统控制指标的量化及下达方式是自上而下,即从厂部到车间、班组,但要下到个人就比较困难。因为指标的理论性、专业性较强,与操作者及相关的行为活动联系不紧密,致使控制工作落不到实处。而工序成本控制首先考虑的是操作者的行为活动与成本运动的关系,通过自下而上的运动程序达到控制整个产品成本的目的。其次工序成本控制实现了从事后被动记录成本发生向事前主动控制的转变,从而引发了一场成本管理上的变革。

工序成本控制目前在机械行业得到了普遍的重视,因为:

1、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在计划经济时期,企业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国家也是百般呵护企业。那段时期,资本的积累和投入都由国家管理,企业考虑的只是千方百计完成国家下达的计划任务,企业发展、职工收入都是由国家统一考虑。进入市场经济后,许多经济活动都是按市场经济规律进行,各类资源的配置都是以市场为主体,政府干预在逐渐减弱,特别是加入WT0后,在WTO全部协议中,就有90%以上的协议是约束政府的,即今后企业靠政府的扶植来发展、生存已经很艰难难。企业只有靠自己,要生存发展必须遵循市场规律,企业资本积累源于盈利能力,发展靠的是效益最大化的支持。从企业角度看,在价格一定的条件下,要提高效益就必须降低费用支出,控制成本、降低成本。现在许多企业都在积极地探索控制成本的有效手段,大家都非常清楚,谁能控制好成本,谁就掌握了企业发展的主动权,因此,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控制成本。

2、产品市场竞争的需要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产品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竞争的焦点也主要集中在价格上。从行业角度分析,同类产品各企业设计模式不同,工艺方法各异,都会反映出各自的成本不一样,也就产生了各企业与社会平均水平的差异,同样价格的产品有的企业盈利,有的企业就不一定能盈利。这就要找出差异存在的原因,问题主要还是在成本水平上,所以要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必须控制产品成本。

3、员工收入提高的需要

企业订单增加了,工人的任务量加大了,如果职工的个人收入与工作量的增加不成比例时,将会直接影响工人的工作热情。工人的干劲调动不起来,订单完不成,企业又如何发展。增加职工个人收入与增加企业经济效益一样重要,企业的各界领导必须把这一指标作为任期的主要任务来完成。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把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全党工作重点,企业在这方面更应有所作为。

从企业生产的角度讲,增加收入的资金来源有两个:一是增加产品收入,提高产品价格,但在长期买方市场条件下,提高价格不符合市场规律,只能是不断地改进产品结构,开发新一代产品,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以满足用户;二是降低产品成本,这是企业能做也是应该做的工作,降低成本首先要正确地引导职工自觉主动地控制成本,要使每个职工都能认识到,做好成本控制是增加个人收入的最有效途径。

二、工序成本控制的整体思路

1、在总结过去工作上发展

早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机械行业的部分企业内就开始了目标成本管理工作,十多年来在成本的管理上虽然没有大的突破,但也积累了一些经验。比较深刻的感受是,过去的目标成本管理工作过多地注重指标的控制手段和方法,而未能将责任落到实处,致使目标成本管理工作仍然停留在理论上。分析总结过去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过去开展的成本控制,重点做了管事方面的工作,强调的是指标如何下达,而忽视了责任者的责任落实。针对这样情况,找出一种在既管事的同时又注重规范人的行为活动的成本控制方法。整体工作思路是总结过去工作中的正反两方面经验,分析研究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找出解决办法。基于这样一种思想,归纳出一种从工序过程中人的行为活动开始就控制成本的管理方法,方法中吸收了过去工作中一些好的做法,融入了一些现代管理会计中责任理论思想,增强了方法的操作性,较适合当前企业成本管理的发展。

2、管理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

工序成本控制方法,笔者所在行业的兄弟厂家都处在方法的探索过程中,没有成型的方法和理论介绍,完全是一种新方法的探索。管理上观念的创新,能激发各级管理人员的创造欲望,推动事物不断发展。在成本控制上,改变过去的思维方式,从强调对事对指标转向主要对人的行为的管理,改变过去的传统管理方法。传统管理方法在一定历史时期有较积极的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生产力的不断进步,企业内部的生产关系产生了很多不适应,不创新不改革,就不能适应企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管理创新就是企业内部生产关系的改革,是企业不断发展的动力。工序成本从管理的角度看也是企业内部生产关系的一次调整,出发点是如果我是操作者应该怎样控制成本的换位思考方法,在实际操作上更注重它的现实性和可操作性。通过这些创新意识在成本管理中的融合,也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各级管理人员和操作者的管理热情,从而更有利于推动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

三、工序成本控制

产品加工过程中要经过很多工序,每道工序发生费用的累加构成了产品生产成本,首先要研究分析工序成本的发生过程。构成工序成本的要素主要有:设备开动所发生的各类费用;包括消耗动力,自身磨损后的补偿价值,承担的维护费,操作人员的工费以及设备开动所需要的时间。分析各项费用和设备的自然状况,决定了各项费用的发生量,这些费用是相对固定的。而设备开动的时间是变量,控制时间则是降低成本的关键,从单道工序开始到多道工序以致扩展到整个产品的加工流程。

制定一个成本业务控制流程,以控制生产加工过程中成本费用。成本控制业务流程的设计思想,是将生产过程中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提高运营效率,降低经营成本,使各项经营活动都能发挥出最大的管理效能。

开展对企业生产状况的调查,了解当前的运行情况,分析事物生产运动过程,信息传递方向路线,资金流动形式,找出最佳的结合方式。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找出一个较适合的控制方法。

经过笔者对生产过程中收集到的资料的分析研究,整理归纳出一套成本控制工作的业务流程。一般的加工企业,体现着资金运动的实物在生产过程中主要有五种形态:(1)自制锻件毛坯,主要是中小零部件;(2)外购铸锻件毛坯,主要是专业重机厂生产的大型部套件;(3)型材毛坯,主要是各种槽钢、角钢,棒型材等;(4)调质件,主要是一些机械加工件;(5)在制半成品,主要是一些单道工序完成部套加工的零部件。

(一)责任成本的计算

责任成本的概念:指某一责任中心或责任者的可控成本,特点是责任者有能力控制其形成,以致影响和调整其数额。

责任成本与产品成本的区别:责任成本与产品成本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成本概念,产品成本是以产品为对象归集的产品生产耗费,归集的原则是谁受益谁承担。责任成本是以责任中心为对象归集的生产或经营管理费用,归集的原则是谁负责谁承担,全部责任中心的责任成本总和与全部产品的生产成本总和是相等的。

企业责任成本的核算体系分为二级组织体系:厂级和车间级。厂级由厂计划部门负责,主要职责是制定各单位责任成本指标,评价考核完成情况,归集整理产品成本,建立产品部套责任成本明细账。车间级由车间控制组负责,主要职责是计算部套及工序零件的责任成本,对照标准责任成本检查评价操作者完成的实际责任成本,建立基础资料账目,向上级报送相应的报表。

(二)责任成本的计算方法

按计算责任成本发生的时间不同,可分标准责任成本和实际责任成本。标准责任成本是按照行业或部门规定的标准参数而计算出的责任成本;实际责任成本是指操作者在生产过程中真实的统计结果,计算公式有所区别,标准工序责任成本和实际责任成本的计算公式:

标准工序责任成本(元)=工序定额工时(小时)×工艺规定所需设备的标准小时费用(元/小时)

实际工序责任成本(元)=工序实动工时(小时)×满足工艺标准要求的设备的标准小时费用(元/小时)

标准责任成本是操作者认知工件工序成本的标准,只有知道了工序应该发生多少成本为正常值后,才能有目标地去控制它的发生,标准只对被考核者产生作用,是控制、考核、评价、奖惩的依据。

实际工序责任成本是操作者完成一系列工序活动后的客观实际反映,是真实的产品成本,一台产品的生产成本就是由若干道工序成本构成,是描述产品成本发生过程的真实指标。他的过程体现出可以控制的特性,利用这一特性是进行产品成本控制的关键。

四、设备小时费用率计算

工序成本控制的一项主要内容,就是衡量每道工序发生的费用,必须要建立明确的计算标准。按一般情况分析,构成工序加工成本内容的主要元素有两项:一是工序发生的劳动量,即完成工序加工内容所需劳动时间;二是工序完成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如辅助材料、能源动力、折旧费用等。劳动量是通过工艺定额工时体现的,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主要是由设备的小时费用率来反映,工艺定额的制定是一项政策性、技术性较强的工作,在这里不做详细介绍,主要分析一下设备小时费用率的内容。

设备小时费用率构成分析,主要有四方面内容:

1、设备运转做功时所消耗的电能;

2、设备使用中随时间推移产生磨损需由产品补偿价值;

3、操作人员的工资费用;

4、应承担的一般消耗,主要是制造费用分摊内容。

设备小时费用率实际上就是该设备上述四项费用的计算之和,要实现上述的计算就要明确几项前期准备工作。一是对设备进行科学合理地分类。因为各种设备结构复杂程度、操作难易程度、技术含量等有较大差异,体现出所消耗的价值也不一样,所以按照一定指标体系把设备划分为三类以确定不同的费用系数,划分类别的指标主要依据有,设备原值、型号规格、操作方式、机械电器复杂程度等。分类取费的方法比较符合实际运行。二是合理确立工人工资,不同类别的设备对操作者有不同的技能要求,工人工资按生产工人平均工资以设备的不同类别加以区分。三是制订设备折旧额的转移方法,设备折旧分二类,一类是在正常折旧年限的折旧。另一类是超期服役设备的折旧。两种分类的折旧额有较大区别,通过对设备的分类和不同的费用标准,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实际运行中的有形资产价值转移情况。四是制造费用中一些不能直接归属于某一责任体的分摊费用,分摊的标准仍然以不同类别分摊不同的额度的费用。

设备小时费用率是一个动态的指标,它不能固定在某一时点上,所以在制订小时费用率时,就规定要定期和不定期地予以修正,以保证其能适应市场经济、价值规律理论的要求。

五、在实施工序成本控制中应注意的几项工作

工序成本控制体现的是广泛性和全员性的特点,在实施过程中要积极发动群众,能否实现全员参与是成功的关键,重点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组织好业务培训。开展好培训工作,做好层层培训,使这项工作成为人人皆知的一种普及活动,同时要组建好专职队伍,明确岗位职责。

2、处理好两个层面的利益关系。通过工序成本控制,企业整体效益得到提高,职工的个人收益也应增加,如果职工在这个活动中没有得到任何报酬,这项工作就很难开展好。因此,必须有一套激励办法,以保证工作能顺利实施,达到一种双赢的效果。

3、定额工时的全面整顿。工序成本控制工作是以产品定额工时为基础,工时定额的准确与否,关系到成本发生的真实性和操作者收益的合理性。在整顿工时过程中,保证职工的收益不受影响,并随着工时调整的日趋科学合理,职工的收益应逐步有所提高,也使产品定额工时的管理进入一种良性的循环过程。

篇(8)

二、产品选材阶段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材料是构成物质产品的基础,选材是工业产品设计的重要内容。选材,不仅关系到产品的物理性能、视觉感观、触觉感受,还直接关系到产品材料的获取及其加工工艺,从而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从构成产品的材料来看,可大致分为天然材料和人工材料。目前,在工业产品的用材中,天然材料主要是木材、皮革和稀有石材。天然材料在色泽、质地与安全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由于天然材料直接取材于自然环境之中,“来于尘土,归于尘土”,因此并不存在对环境的污染问题,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更多地体现在,当某一天然材料的数量与质量发生变化时,对整体生态平衡所产生的负面效应,如树木被大量砍伐,会造成水土流失、荒漠化、生物链条断裂等恶果。另一方面,由于材料的稀缺性能够有效增加产品的附加价值,商家对其趋之若鹜,因而,某些优质的天然材料就此消失于人们的视野,从生态多样性的角度来看,这种损失将比前者具有更大的破坏性。如果说,对天然材料的过度攫取其危害是显著的,那么人工材料,尤其是不可降解的人工材料的泛滥,对生态环境的损害则是触目惊心的。人工材料建立在化学工业的基础上,人工材料之所以诞生,即是为了弥补天然材料在化学性质、物理性能、原料获取及加工成本等方面的劣势,然而,也正因如此造就了人造材料与自然环境的对立。人工材料泛滥所带来的环境损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其获取需要消耗大量不可再生资源并产生废气和废水;2.难于或不能被自然降解,所形成的固体废弃物会对土壤、水体、生物造成直接或潜在威胁;3.回收利用的成本高昂,焚烧所产生的大量有毒物质加剧环境污染。对于产品设计中的选材要十分慎重,既要考虑成本因素,更要时刻以生态利益和环境安全为准绳,着眼于材料科学的进步,依照不同产品的性质和用途,选择最为适宜的材料,做到物尽其用;同时,应尽量减少构成产品的材料种类,降低其回收、利用的难度,将其对生态环境的损害降至最低。

三、生产制造阶段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设计,确立工业产品的各项效果和技术指标,并通过选择和制定相应的生产工艺将其实现。具体来看,工业产品设计需要对产品的外观尺寸、造型、结构、材料、色彩、表面肌理等进行定义,生产和制造则是依照以上各方面的设计内容而展开的。众所周知,简化生产工艺能有效提升效率、压缩成本、降低能耗、减少污染物排放,进而减轻环境压力。一方面需要借助技术创新,如设备的创新,多轴联动机床、激光雕刻机、大型3D打印机的面世,使得以往复杂的工序得以简化并能够获得更高的加工精度;再如材料的创新,记忆合金、纳米陶瓷、石墨烯等新材料相继出现,除具备优异的物理性能之外更能够简化产品结构和制造工序;但无论是新设备、新材料还是新工艺,都需要长期的研发和巨量的资金投入。另一方面,需要借助工业产品设计的优化,相较于技术创新,通过设计手段简化生产工艺将更加直接和高效。如在“绿色设计”理念指导下开展的简约设计(Minimalismdesign)、可调节设计、模块化设计、工艺简单化设计等,都能够极大地降低产品复杂程度,提升模具利用率并简化装配工序;此外,采用简洁的造型、单纯的材质、简单的结构,利用料本色、材料本身质地、暗线装饰等具体的设计手法也能够有效地简化生产工艺。诚然,复杂的生产工艺,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对产品的“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然而,以此为标榜并刻意为之,反映在设计上,即是复杂的造型和结构,繁复的装饰和材质的堆砌,虽能够造就一时的感官刺激,然而从长远来看却是难以持续的,从资源节约的角度来看也是不可取的。研究生产制造阶段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有利于工业产品设计向着“结构最简单、材料最俭省、造型最简练、表面最纯净”的方向发展,从而简化生产工艺,将生产制造阶段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减至最低。

四、运输与销售阶段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运输与销售是产品转化为商品中最重要的环节,因此,不论是商家还是设计从业者,都对其高度重视。从设计角度来看,要保证运输与储存的便利、高效,以及促进销售,重点在于产品的包装,可以说,运输与销售阶段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其主要来源是产品的包装形式。首先来看运输阶段。从规模上来看,产品的运输无外乎两种,一是大批量的运输,如从工厂将产品运送至销售地,二是小批量或单品的运输,如从销售地运送至客户手中。无论是哪种形式,在运输过程中,对包装的核心要求是保证产品安全,即是保证产品免于因震动、撞击、挤压、受潮等因素的影响而使产品损坏或失效。为了保证产品安全,就必须采用更坚固的材料、更大的缓冲空间、更好的密封效果等,随之产品包装的质量更重、体积更大、耗材更多,但这会带来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包装本身物料的浪费;二是运输效率的降低,而这也是运输阶段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的部分。产品包装除保障产品安全之外,另一个重要使命便是增强展示效果,展示效果对产品的销售有着巨大影响。因此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产品在包装上煞费苦心。产品包装设计,为了增强展示效果,促进产品销售本无可厚非,在此要批判的是“过度包装”。所谓“过度”,即是包装已经超出了合理的范畴,如运用高档材质、复杂工艺、夸张的体量等,甚至在部分行业,包装的成本已经高过产品本身!其目的,无非是通过“过度”来追求更大的附加价值。如果说,过度包装的首要问题是对资源的浪费,那么更大的负面效应是对社会生态的破坏,因为这种包装形式营造奢侈消费,助长奢靡之风。研究产品的运输与销售阶段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有利于产品包装向着轻量化、小型化、集约化、便于利用、易于再生的方向发展,这既是还原产品包装的本真,亦是对生态环境的责任。

五、使用与维护阶段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工业产品设计将定义产品的使用和维护方式,是使产品具备物质功能和使用价值的关键。产品的使用和维护,施动者是人,受动者是生态环境,连接两者的介质是产品,因此产品需要满足两方面的要求,一是人的需求,二是环境的制约。满足人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产品的安全性和易用性(Usability)。产品的安全是基础,要求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内确保用户的使用安全;易用是更高的要求,即是方便人们更好地去使用,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具备以下要素:可学习性、可记忆性、减少误操作、具备效率、令人满意。这既是工业产品设计所追求的“以人为本”,亦体现出目前产品设计的不足,而这种不足将会导致人在使用与维护产品时遇到诸多不便,甚至是危险,以至于对人身财产及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要适应环境的制约,需要从两个方面加以分析:一是产品的质量,二是产品的能耗。在这里,产品质量是指能否长期、稳定、高效地工作;而产品能耗是指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前提下,尽可能节能环保。要满足上述要求,首先,需要通过设计为产品设定适当的功能范围,功能范围过窄,会使得产品功能单一,适应性不足;功能范围过大,会造成功能浪费、结构复杂、维护困难。其次,需要通过设计使产品具备优良的工作性能,主要体现在产品的技术应用,材料运用、结构和工艺设计上。再次,需要通过设计使产品具备科学的使用功能,主要体现在高度协调的人机关系。研究产品的使用与维护阶段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有利于提升产品的安全性、易用性,实现产品使用和维护的绿色高效。

六、废弃物阶段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产品丧失物质功能和使用价值后成为废弃物,此阶段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效应最为明显。现代设计强调贯穿于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尤其是“可持续设计”(SustainableDesign)的理念,提出设计应当使产品具备“从摇篮到摇篮”(CradletoCradle)的可持续性,即是希望最大限度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损害。但要使产品具备这一属性,需要摆脱两方面的困境:一是材料的限制,二是观念的束缚。工业产品的用材绝大部分是人工材料,尤其是高分子材料,这类材料的共同特征是制造容易、回收困难,因而其成为固体废弃物污染的主要来源。尽管所谓“绿色材料”的概念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提出,但现实是这种材料并未成为目前工业产品的主要用材,这里既有技术的因素、经济的因素,也有人们观念的因素。相对于突破材料的限制,观念的转变显得更加困难。首先,人们对于产品的态度普遍是“喜新厌旧”。产品生命周期的完结和产品代差的出现,是造成这一观念的客观因素,然而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产品推陈出新的频率越来高、间隔越来越短,刺激着人们的视听、调动着人们的消费欲望,因此,许多产品被提前“终结生命”。其次,人作为视觉动物,总是被精美、华丽的事物所吸引,这一方面是由于上述事物拥有更夺目的特征,而更主要的因素是人们对物质的迷恋和财富的炫耀,反之,质朴、简单的事物很难成为市场的主流,实际上,这是植根于封建时代、发展于工业时代的审美观念和价值取向在当今的投射。再次,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缺乏主动延续产品生命和参与废弃物再利用的动机,人们已经习惯于购买和抛弃,而非维护和再造,因为前者意味着喜悦和简单,而后者意味着乏味和挑战。研究产品废弃物阶段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即是对可持续这一命题的思考。可持续不仅仅局限于产品的可持续,还包括经济、社会、环境和文化的可持续,是一个宏大的命题。以设计引导和满足消费需求,并维持需求的持续满足,是达成可持续目标的重要手段,也是减少工业产品全生命周期对生态环境负面影响的有效途径。

篇(9)

共生的概念首先由德国真菌学家德贝里(AntondeBary)在1879年提出的。德贝里将共生定义为不同种属生活在一起。共生概念后经范明特(Feminism)、布克纳(Photo—toxic)等人研究得到发展完善。共生营销(又称合作营销),是两个或更多独立的商业组织,通过共同分担营销费用,协同进行营销传播、产品开发、品牌开发、品牌建设、产品促销和分销等方面的活动,以期达到共享营销资源,巩固营销网络目标、增强市场竞争力的一种营销理念和方式(袁纯清,1998)。

产业集群营销管理就是产业集群为了实现其整体经营目标,适应集群外环境,将产业集群作为一个整体推向市场,以产业集群的整体形象参与市场竞争的过程。产业集群营销管理是产业集群成长的重要因素。从跨学科角度对产业集群营销战略及其组织实施进行探索,对产业集群的升级和演化具有实用价值。本文在对绍兴四大产业集群实证调研的基础上,试图从共生营销的角度来探讨集群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二、绍兴四大产业集群营销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绍兴地处长三角南岸,是我国经济30强城市之一。绍兴的产业集群在浙江省乃至全国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许多集群产品在全国甚至全球市场都有相当高的市场占有率。笔者选取了四大既有特色又有一定关联性的产业群——绍兴诸暨的大唐袜业、嵊州的领带业、绍兴县的纺织业和上虞的伞业集群进行了实地调查研究。

(一)调查的构想与实施。本文希望从共生营销的角度探讨产业集群的持续发展问题及如何向更高层次演进。那么,绍兴四大产业集群营销的现状到底如何呢?产业集群内的中小企业是否有进行共生营销的意愿呢?为了了解绍兴四大产业集群的营销现状,分析企业在营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为集群区域的中小企业进行共生营销提供切实有效的决策依据,笔者开展了一次问卷调查,并对部分样本企业进行了深度访谈,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企业基本情况、企业营销现状和企业开展合作营销的意向等。

本次调查从2006年4月开始,2007年1月结束,整个调查过程分为三个阶段:(1)典型企业的访谈阶段。从2006年4月开始,笔者选取了上虞伞业集群中的若干典型企业代表,初步了解伞业集群的运行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重点了解营销过程中的一些困惑;(2)问卷设计与预调查阶段。根据前期访谈的基本情况,设计出初步的调查问卷,并组织了预调查;(3)问卷调查阶段。自2006年10月初开始对绍兴四大产业集群企业进行较大范围的问卷调查,共发放500份调查问卷,每个集群平均发放125份,共回收452份,有效问卷356份,回收率和有效率分别为90.4%和71.2%,符合社会调查技术方法的规范要求。

(二)集群内企业营销状况分析。整体而言,面对飞速发展的市场经济,消费者需求的日趋多样化,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要想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必须树立现代化的营销观念。绍兴四大集群内的企业也开始从对营销的忽视逐渐走向了重视。但从调查结果来看,占集群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在实际的营销操作中还存在许多的问题。

1,营销组织开始建立,但多数企业设立时间短、效率低。市场营销是通过一定的组织机构来进行的。有效地制定和实施市场营销战略,必须以完善的市场营销组织为基础。市场营销组织就是为了实现企业的市场营销目标,对企业的全部市场营销活动从整体上进行平衡协调的有机结合体。在接受调查的样本企业中,只有13.5%的企业销售部门的成立时间超过5年,22.1%的企业销售部门正在建立。调查表明,大部分企业(77.9%)有自己专职的销售部门,但设置的时间短,64.4%的企业销售部门的设置时间都在5年以下。在座谈和深度访谈中还发现,销售部门在企业中往往流于形式,小企业中销售部门与生产部门往往功能重叠,形式上是节约了成本,实际上却大大阻碍了销售工作的正常开展。

2,营销队伍初步建成,但人数少、素质低、管理难。对集群内企业专职销售人员的构成看,情况很不乐观。28.7%的企业专职销售人员在3人以下,54.8%的企业专职销售人员在5人以下,只有24.4%的企业专职销售人员在10人以上。这还仅仅是在量上的劣势。在深度访谈过程中,笔者还发现了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首先是销售人员的素养。在绍兴四大集群中的企业,销售人员学历偏低,缺乏与推销活动有关的各种专业理论和知识。虽然近些年来也引进了许多大中专学生,但由于工作的环境和氛围、工资待遇等因素,导致集群内的中小企业无法留住专业营销人才,企业普遍感到现有销售人员的素养有待提高。其次,集群内企业对销售人员的激励方式比较单一。一般都是根据推销人员完成销售任务的情况给予相应的经济待遇,而对销售人员的精神激励和有效监督比较欠缺。再次,集群内销售人员跳槽现象较严重。增加了企业对销售人员的管理难度。许多企业的老总对销售人员的忠诚度有所怀疑,不愿给销售人员培训,惟恐为他人作嫁衣。

3,市场调研逐渐受重视,但大多数企业投入低。一般来说,一个企业不可能为整体市场需求全部提供最佳的服务,而应当在市场调查的基础上,对市场需求测定和预测,把整个市场进行细分,划分成一个个市场部分(或亚市场),在此基础上进行产品定位。这被调查的样本企业中,除少数规模较大的企业曾作过较为规范的市场调查外,占了近1/3的中小企业没有做市场调查的意识。其中26.7%的企业从未开展过同类产品的市场调查,21.6%的企业几年开展一次市场调查。有些企业偶尔做了也是不规范和不全面,很多企业都认为做市场调查费用大,在现在低价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会增加企业的成本,从而在市场中缺乏竞争地位。

4,促销措施单一,价格竞争仍是集群内企业竞争的主要手段。集群内35.1%的企业采取的促销方式是降价,32%的企业采取的促销方式是广告宣传。降价和广告宣传是集群内企业首选也是主要的两种方式,占据了67.1%的份额。广告宣传的费用较高,单个企业往往觉得力不从心。而集群内企业可以很好地利用现有资源与优势进行一系列公共关系的促销活动的,却只占了6.5%。

5,集群内企业营销困难较多,持续发展维艰。19.1%的企业认为在营销过程中最大的困难是新产品的开发,17.4%的企业认为是同行竞争激烈,其余象品牌建设、价格与成本控制、市场调研等都存在程度不一的困难。

(三)调查发现的问题。通过对绍兴四大产业集群营销现状实地调查和分析,我们发现绍兴四大产业集群内企业在营销过程中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首先,研发投入不足,新产品开发困难。9.1%的企业认为营销工作中存在的最大困难是新产品的开发。

其次,市场调研不足,目标市场趋同,定位不明确。由于缺乏相应的资金、人才等因素,集群内企业没有很好地展开市场调研,缺少第一手资料,直接导致企业的目标市场趋同。32.7%的企业针对的是低档市场,25.8%的企业针对的是中低档市场,产品的同质化导致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第三,品牌意识不足,创牌能力不强。四大产业集群现在都面临一个产业拐点,即必须从量的扩张转向品质的提升,而要实现品质的提升,最好的出路就是打造品牌。一些有实力的企业已经把品牌意识付诸于行动,并取得一定的成绩。然而,集群内的中小企业却因为自身的实力限制,从风险和成本角度出发,即使有品牌意识,单靠自身的力量也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从实际的调查中可以看出,只有4%的企业认为品牌无所谓,企业生产仍然以“贴牌”为主。

第四,分销渠道单一,营销网络建设滞后。四大集群内的中小企业分销渠道一般是通过批发市场、自由市场,现在随着电子商务的盛行,许多企业也开始借助网络销售。由于企业自身规模小、资金有限、实力薄弱,其他种类的分销渠道(如超市、百货商场、网络销售、直营专卖店、连锁经营等)不敢问津。

三、产业集群的共生营销策略

面对众多实力更强的对手以及更为复杂的国际贸易环境,集群内的中小企业单靠自身的力量是无法改变自己在营销过程中的不和现状和困难处境的。只有集群内的中小企业加强合作,把具有优势互补关系的企业联合起来,实施共生营销策略,共同开发新产品,共同促销和共享资源等,从而解决中小企业在营销过程中碰到的问题,最终实现集群的持续发展与升级。

1,集群企业开展共生营销的可能性。首先,空间的集聚性,使集群企业开展共生营销成为可能。其次,良好的人脉网络,使集群企业开展共生营销成为可能。集群内的中小企业虽然同业竞争非常激烈,但他们大多基于特定社会关系而建立起来。这种特定社会关系由同宗、同姓、同乡、同学等连接而成,其人际交往注重血缘、亲缘和地缘等,所以,集群内有一种“信任”与“承诺”的空气,给集群内企业采取共生营销策略提供了良好的空间。第三,对龙头企业的信任,也使集群企业开展共生营销成为可能。在对样本企业调查的过程中,有超过80%的企业认为在产业集群内开展营销合作有一定的可能性。在问卷题“如果集群内有企业牵头开展合作营销,你是否会参加?”统计中,发现明确表明不参加的企业只占了6.7%,50%的企业明确表明会参加,42.7%的企业犹豫不定,看情况参加。从调查结果看,群内企业对在企业之间进行营销合作表达了强烈的意愿。

2,集群内企业开展共生营销的对策。根据笔者对绍兴四太产业集群营销现状的调查以及集群企业在营销过程中碰到的一系列问题,我们认为集群企业采取共生营销的对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共同开发新产品,提升集群企业利润空间。新产品的开发对一个企业乃至一个集群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近年来绍兴四大产业集群的中小企业在能源紧缺、原材料涨价的严峻形势下,都感受到了生存空间被压缩的窘迫,所以,开发技术含量高和附加值高的新产品是企业当前实现赢利的切入点。但是,由于新产品开发费用的日益高涨和单独开发新产品存在的难以克服的技术障碍,单靠几个企业单打独斗难以完成整个产业群产业结构升级的任务。所以,联合有合作意向的企业,共同提供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研制开发新产品的活动,一方面可以利用共同资源进行技术交流,减少人力资源的闲置,节省研究开发费用,分散风险;另一方面可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2)共同进行市场调研,错位生产。市场调研由于工作量太大,专业性太强,费用太高,往往令中小企业望而却步。由于缺少必要的市场调研,很多中小业主在产品生产上都采取了跟随策略,导致集群内产品所针对的细分市场过于集中,产品之间有很强的替代性,竞争十分激烈。

当前,绍兴四大集群内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企业已经开始重视市场调查,而且能根据调研结果错位生产,形成自己的特色。但是,集群内的众多中小企业基于自身条件的限制,都只能齐头并进开发低端产品。所以,集群内中小企业联合起来可以非常有效地解决工作量太大、专业性太强等市场调研中的困难,共同调研的项目包括消费者需求变化状态、行业发展状态、集群外对手情况等。同时,通过合作调研形成产品差异化,使企业竞争从以价格竞争为主转到在价格基础上的非价格竞争为主的市场竞争上来。

(3)实施品牌战略,提升集群档次。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品牌战略已成为跨国公司和大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成功之道。绍兴四大集群内的企业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企业的品牌意识在日益增强,许多企业开始重视品牌管理。集群内的中小企业也已经认识到品牌的重要性。但是,品牌的建立成本很高,集群内众多中小企业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如果通过两个或更多的企业组成联盟,共同使用一个品牌,则可以以降低成本的方式迅速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以此提高企业知名度和竞争力。

(4)合力构筑和共享营销渠道,拓宽集群企业的销售通道。单个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要凭自身力量在全球范围内建立完善的分销体系是不经济也是不可能的。因此,集群内中小企业共建和共享分销渠道,对集群内企业营销业绩的提升显然是非常有利的。在目前的形势下,产业集群共建分销渠道采取的方式主要有:同心协力保持并进一步提高集群内专业市场的声誉,并进一步扩大专业市场的交易规模和辐射半径;集群内中小企业共同开展电子商务,通过成本低但信息量丰富的网络信息,把集群的产业优势和特点向国内外推广,加强产业集群的整体形象;集群内中小企业联合起来开设专卖店,以此来共同分担成本和风险,并借此开拓新的营销渠道,以适应新的竞争环境的需要。

篇(10)

经过相关部门调查显示,现在很多化工企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企业相关的安全文件都已经制定完善,工厂生产的各个工序也有安全常识提醒和注意事项,但是责任人却不明确,使得这些文件的制定似乎成了摆设,没有管理者去进行监督和管理,即使出现问题,也找不到相关责任人。有一些化工企业稍微做得好一点的,会有相关部门的领导兼责安全的管理,但是也只是停留在表面工作上,在员工会议上进行宣传一下,很少有企业会深入分析安全的问题,也没有制定细节性的到位的制度措施。有一些企业会将社会上报道出来的其他企业的安全事故拿出来提醒员工注意安全,但仍然是流于形式,没有真正深入管理者的人心,企业内部的安全问题责任不明,没有落实到位。

1.2不重视安全培训,培训效果不佳

由于化工企业的产品特殊性,安全培训是企业制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其实际操作效果却让人大跌眼镜。第一是培训力度还有待大大提升,基本上绝大部分的化工企业对于安全培训的实施是走走场面,拍拍照,流于形式,员工想去参加培训就参加,不想去就不去,正规的考核根本没有落实下去,其效果是很不尽人意的。第二是职工的安全意识差,即使是参加了培训,由于不上心仍然无法很好地掌握安全技能的要领。第三是培训质量差,化工企业由于对安全的不重视,也不会去聘请专业的安全讲师对员工进行培训,通常他们随便在公司内部找一个相关管理者进行培训,其培训质量是不容乐观的,这些现象都体现了化工企业忽视了安全宣传教育的重要性。

2创新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

2.1强化安全生产管理意识

作为企业的管理者,一定要有高瞻远瞩的战略思想,坚持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核心价值观,坚持科学发展观,做科学发展的领先者,要在确保员工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的同时促进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积极响应“安全第一”的生产标语和生产原则。从里到外、从源到尾抓好安全工作,无论是在设备的引进过程中把好关,还是在生产的过程中加强监督,都需要引起领导的足够重视,这种安全意识不仅要深入员工的心理,更有深入到领导者的心里。

2.2明确化工企业安全生产责任

化工企业的科学健康发展,必须做到将安全生产的责任落实到位。首先,相关安全生产的规范制度必须完善。企业必须把每个工序的安全操作规范名列出来,另外,相关的处罚条例一一审核列明,从而使员工在工作的过程中可以实时提醒自己,严格按照技术要求进行操作,增强安全隐患意识,提高安全操作技能。其次,每个工序必须有一个安全负责人,每天监督和管理安全事宜。对于责任人导致安全事故的必须严惩不贷。

2.3认真落实化工企业安全培训工作

对化工企业人员进行安全宣传教育的过程中,主要是在在培训内容上,尤其是对化工企业的生产特点、作业环境、危险操作、设备状况、消防设施等情况和典型事故案例进行剖析和深度讲解,让员工能够深入了解企业安全情况。在培训过程中,采取案例分析,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三方面进行培训,从思想和实际行动上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培训是一个长期的学习过程,工作之余多学习多分析,多向老员工老师傅进行请教,切实将自己的安全、企业的安全和社会的安全结合起来,高瞻远瞩,为化工企业的长远未来作打算,在企业内部营造一个注重安全生产的良好氛围。培训后必须进行考核,考核不能通过的需要重新进行培训,直至员工都能通过考核,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

上一篇: 专科教学论文 下一篇: 互联网金融发展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