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5 10:26:44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就业体制的转换本毕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由于近年来我国高校女生的数量逐年增长,女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而这其中还存在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弱势群体——农村籍女大学生。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多元文化教育研究中心对农村女大学生就业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女大学生就业情况不好和非常不好的共占90.80%,来自农村的女大学生就业形势普遍不乐观。影响女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排名依次是专业、性别、外貌、家庭出身及国家政策,家庭出身成为影响女大学生就业的第四大因素。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对父母、亲属等社会关系的依赖程度远远高于男大学生。据统计,在已签约的女大学生中,有一半以上的认为自己能找到工作与父母亲朋的帮助分不开,而在没有签约的女大学生中,农村籍女大学生比城市籍女大学生要多。相对于男大学生和城市籍女大学生。由于性别和户籍差异等因素,农村籍的女大学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明显处于劣势,几乎成为一个被边缘化的就业群体。
一、农村女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分析
在当前的就业环境下,农村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原因具有普遍性,如劳动力总量供给相对过剩;高校扩招;高校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目标等方面与市场供求出现错位;劳动力买方市场下女性就业时面临的性别歧视;等等。本文着重分析农村女大学生就业难特有的原因。
(一)自身原因
1人际交往和自我表现等能力相对较弱,导致信息来源少。农村女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是弱势家庭出身和经济背景带来的负面效应。受到家庭和传统教育经历的影响,许多农村女大学生比较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在大学期间往往将时间和精力全部投入到学习当中,用于社交的时间比城市的女生少。加上长期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交往的主动性不够,她们的交往大多仅限于同班同学、老乡等比较狭小的圈子,相比之下,来自农村的男大学生可能会有意识地扩大自己的交往圈。择业过程中信息渠道相当重要,交往能力强的人占有明显优势。狭小的交际圈使得她们在找工作时的信息渠道较之男生和城市女大学生要少得多。
2缺乏社会背景和经济背景,选择过于单一。农村女大学生没有社会关系可资利用。有一调查表明,缺少社会关系网已超越工作经验、能力、应聘方法、技巧等因素跻身成为在求职过程中最困扰农村女大学生的因素。高达62.12%的受调查者承认缺乏社会关系网是农村女大学生的一大劣势。
家庭经济状况好的城市籍女生在毕业时有多种选择,就业可求助父母、亲友,还可选择继续深造,或者出国、自主创业等途径。农村女大学生没有社会背景,也没有财力出国,即使是创业,也面临资金来源的困难,她们的选择或是考研继续深造(特别贫困的学生实际上连继续深造都不可能),或是毕业后单枪匹马到人才市场去应聘。由于经济条件差,她们在求职时不能过多投入,很多人甚至无力承受就业带来的各种消费。不得不承认,家庭背景和经济状况是农村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一大劣势。
3外语能力、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偏低。由于家庭经济状况和所享有的教育资源远比不上来自城市的女生,农村女大学生的外语,尤其是口语能力较弱。我国的学生动手能力普遍较差,而来自农村的女大学生,由于其生理、性格以及所处的社会经济背景,使得她们在实践能力方面又欠缺很多。
另外,受传统思想影响,部分女大学生缺乏进取竞争意识,认同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性别角色。一部分农村女生在都市化的过程中,将课余时间用在服饰、化妆、美容上,注重穿着打扮等。她们较少读报,不关心时事政治,对参加校园活动和担任学生干部不太热衷,忽略了知识的积累、视野的开阔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这种状况在部分城市女大学生中也同样存在。综合能力偏低导致农村女大学生自信心不足而在应聘中容易处于被动。
4部分农村女生期望值过高,高不成低不就。农村女大学生一般都是同伴中的佼佼者,父母眼中的“凤凰”,这使得她们潜意识中有一种自负的心理。父辈的期望使得她们更偏好“体面”的工作,愿意选择稳定、舒适、待遇好的单位,不愿到条件较差的基层锻炼。据有关调查表明,78%的贫困女大学生倾向于条件优越的沿海地区和大都市,都市情结、白领情结成为不少贫困女大学生的思维定势。另一方面,由于她们的适应能力较弱,闯劲不足,不愿意或不敢独自打拼,很多人宁可选择一份低收入的稳定工作也不愿去冒险,没有勇气和信心到高收入、高风险的行业中去工作。
(二)外部原因
1现有的户籍制度及其相关的歧视性政策加大了地区和城乡差别,加剧了农村女大学生就业的压力。我国的人才流动往往是单向流动,即由大城市往小城市、农村流动容易,反之极为艰难,生源地成为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根据调查,将近七成(69%)的大学生认为本地生源很重要。外地生源的大学生,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大城市就业会受到种种限制,这对于农村女大学生来说,就业空间由于户籍的原因被限制。加之某些省市的歧视性政策规定,如有的地区公务员考试对于本科生只限本地生源报考,无形中减少了农村女大学生的就业机会,再如“本地优先于外地,男生优先于女生”的不成文规定更是对农村女生明显的排斥。
2用人单位的排斥。一些用人单位,尤其是私营企业对农村籍女生存在不公正心理,在面对同等水平的两名应聘者时,他们一般会更倾向于城市籍的毕业生,认为他们适应能力更强,社会关系多,对企业潜在的贡献会更大。
二、农村女大学生就业难带来的消极影响
(一)就业难使农村籍女大学生就业积极性受到严重打击,不利于女性的独立、自强
在屡次面试求职失败后,农村女大学生自信心以及就业的积极性受到很大的打击。她们会更多的内归因,过分地寻找自身的缺点,加剧了就业自卑和消极心理。在就业无望的情况下。农村女大学生转而寻求其他的途径,一部分人考研,继续深造,这也是高校女硕士、女博士比例越来越高的原因之一,但这并不能解决她们的根本问题,反而使她们的就业门槛越来越高。
另一部分人可能会放弃原来的追求。转而依靠男性。近年来“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观念在高校抬头。毕业生中还出现了“急嫁族”。不少女大学生开始相亲、征婚,甚至走进了婚姻介绍所。据武昌某婚介所人员介绍,前往婚介所征婚的女大学生中,经济条件多半不很好。如一名师范院校的农村籍女生,由于家庭贫困,大学读了几年还一直欠学校的学杂费。
她对另一半的年龄没有作特别限制,但要求“条件好,愿意出手帮助”。她认为即使找到了工作,薪水也不会太高,完全靠自己打拼去还债、买房实在太难。就业压力使得女大学生择偶观逐渐功利化,“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心态既有违道德准则,又背离爱情的本质,不利于女性的独立、自强,是一种历史的倒退,长此以往女性的整体素质必然会下降。
(二)农村女大学生就业难将造成基础教育的恶性循环,加剧了城乡差别
农村女大学生就业困难,不仅影响了个人的生活和发展,在更深的层面上,将挫败农民参与教育的积极性。导致基础教育的恶性循环。对于我国绝大部分农村地区来说,供养子女上大学相当不容易。农民之所以不惜血本投资教育,是希望获得回报。希望子女毕业后能够提高生活质量和改变家庭命运。因此,高学历的农村女大学生就业情况将直接影响周围其他农民投入教育的积极性,在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下,农村女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来之不易。只有让农民看到高等教育给个人和家庭生活带来的种种改变,才会有更多的农村家庭为女孩进行教育投资。如果她们在花费这么高的成本读完大学之后还是不能顺利就业,就是对农村地区教育投资的一种极大的浪费。她们的家庭就会对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价值产生怀疑,对教育失去信心。从而减少对教育的投资,这会使本来就处于弱势的农村女性处境更为不利,极有可能造成更多的农村女童失学,导致基础教育的恶性循环,教育无法实现事实上的公平,进而加剧了城乡差别。
三、解决农村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对策
农村女大学生的就业困境是在女性就业难的大背景下产生的,消除性别歧视不仅需要转变观念,还需要深层次的制度变革。如改革原有的生育保障制度,将妇女的生育价值补偿从企业中分离出来,由社会承担并补偿;用人单位完善劳动力素质测评手段,改革户籍制度;等等。制度的变革涉及到各方的利益,难以一蹴而就。就高校和大学生来说,一些行之有效的工作目前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一)加强自我认知。明确自我定位
面对严峻的就业环境,农村女大学生要自立自强,认清自身的优势,确立自信,针对劣势,提高综合素质。其实农村女大学生有其独特的优势,如吃苦耐劳、勤俭节约、踏实认真,学习成绩好、不好高骛远、抗挫折能力强等,尤其是工作后经过一段适应期,她们的优势就会得到明显发挥。
农村女生不要过于强调自己来自农村,而产生自卑心理。其实,除了家庭背景,其他能力方面的差异完全可以通过个人努力弥补。农村女生可针对自己的弱项,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锻炼和人交流的能力,扩大自己的交际圈。在平时的学习中,不仅要注重理论课的学习,还要多关注时事,开阔视野,尤其要注重实践能力的提高和实践经验的积累。实践证明,尽管有性别歧视,自身实力强(如心态好、开朗、善于利用外界信息、善于沟通)的女大学生在就业中仍然有很大的选择余地。
(二)高校有针对性的指导、培训是改变农村女大学生就业状况的重要途径
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应针对农村女大学生就业进行技巧、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培养。已经有学校开始了这方面的工作。如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多元文化教育研究中心启动的“提高农村女大学生就业素质培训项目”,通过大范围的讲座唤起女大学生们的注意,及早着手准备;通过小规模的培训改变她们的自卑和消极心理,明确她们的自我认知和就业方向,提升她们的就业能力。
本世纪以来,大学生就业难迅速成为困扰中国社会的焦点问题之一。高校的就业率不断下降,毕业生的入职薪酬越来越低,学非所用、用无需学的情况日益普遍。为什么在一个鼓吹“知识改变命运”的时代却遭遇“读书无用论”的泛滥?人们不能不加以深思。本文从影响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供给与需求两个方面加以分析,论述长期以来主导中国经济发展思路、决定中国经济结构形成的比较优势战略与大学生就业难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为问题的根本解决提供启示。
一、比较优势战略导致产业低端化发展和内需严重不足
1、推行比较优势战略意味着主动产业低级化
长期以来,比较优势战略因其理论简单易行且能充分迎合人们急功近利的心理而在中国大受追捧。该理论宣称,衡量资源配置合理与否的标准是看有无自生能力。所谓自生能力,就是指所发展的产业从一开始就具有成本优势,可以各自马上赚钱的能力。该理论认为成本优势取决于要素禀赋比较优势,中国的优势在于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所以中国应依托国际分工主要发展低工资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或产业区段。该理论否定保护和扶持的意义,反对自主创新和优先发展重工业,主张直接引进适用技术和资本品,从而集中资源用于有自生能力产业的发展。
然而,经济发展的根本在于人力资本的积累,科技进步、生产率上升和发明创造涌现都是人力资本积累的产物。比较优势战略片面依靠廉价劳动力发展经济却极大地损害了人力资本的积累,使中国掉进粗放式发展的陷阱而不能自拔。
提到人力资本积累,一般人都会关注学校教育的作用,殊不知产业实践更具决定性的意义。产业实践可以将人最终塑造成才,而各种新的知识也只有在产业实践中才能不断产生。因此,教育必须与实践相结合,产业实践才是人力资本积累的主战场。
不过,不同的产业实践积累人力资本的效果也不同。按工作的知识技术含量和创新性,产业分为高端的智力产业和低端的体力产业。高知识技术含量和高创新性的智力产业主要使用复杂的智力劳动,因此需要并培养大量且高质量的人力资本;而低知识技术含量和低创新性的体力产业主要使用简单的体力劳动,因此需要并培养很少且低质量的人力资本。所以,一个国家智力产业的发展程度决定其人力资本积累的广度和高度,智力产业才是人力资本的关键载体。中国要积累人力资本,就必须逐步建立和发展健全发达的智力产业体系,而体力产业的发展应符合智力产业发展的要求。
可是,比较优势战略割裂了国民经济各产业之间相互依赖、彼此支持的有机联系,错误地要求按自生能力配置资源,其结果必然是牺牲民族智力产业而畸形发展外向型的体力产业。因为高端的智力产业必须在人力资本成熟后才有竞争力,但这需要经过一个相当长的没有效益、需要保护和扶持的学习期,只有低端的对接国外智力产业和市场的外向型体力产业才能各自马上赚钱。因此,推行比较优势战略意味着主动产业低级化,意味着对人力资本积累道路的扼杀。而没有人力资本的积累,中国会逐渐被锁定在国际价值链分工的底端,产业升级将变得有心无力。毫无疑问,产业低级化和人力资本退化会形成恶性循环,这就是中国为什么始终摆脱不了粗放发展模式的根源。
2、推行比较优势战略必然造成内需严重不足
首先,比较优势战略理论就是一种毁灭内需而依附于外需增长的理论。我们知道,内需的基础是消费,而消费的根本是劳动者报酬,只有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劳动者的报酬不断增长,内需才能充分释放。但是,比较优势战略以廉价劳动力为经济增长的依据,大力发展血汗工厂,这就从根本上抑制了内需发育的空间。并且,该理论本身也不关注内需的培育,而是寄希望于国际市场来发展比较优势产业,出口导向的经济模式与内需发展的要求完全相背离。
其次,比较优势战略奉行自生能力和自由贸易,逼得国内资本无法考虑长远利益,只能追逐短期利润。由于资金、资源、人才和倾斜政策等都纷纷转向外向型的体力产业,中国已初步建立但远未成熟的智力产业顿时陷入困境;同时幼稚期的产品无法匹敌发达国家成熟的智力产业又使其进一步失去市场的哺育。在前后夹击之下,中国的智力产业迅速衰败了。但是,智力产业是迂回生产方式的核心和内需的引擎,它的衰败必然使得庞大的与之相联系的各种内向型部门随之瓦解。而因为产业链条短、产业关联度低和附加值少,两头在外的外向型体力产业对其他部门的带动牵引作用很弱。所以,在比较优势战略的作用下,一方面外向型体力产业迅速扩张,另一方面民族智力产业和内向型部门纷纷破败消亡,国民经济的不同产业部门之间难以相互提供需求,无法交互促进而实现内需的循环扩大。随着这种畸形产业结构的形成,就业紧张和内需不足的问题自然尖锐起来。
最后,比较优势战略片面发展低工资的外向型体力产业,由于民族智力产业和内向型部门的破灭,失去出路后只有都挤到这个狭小的低门槛领域展开最为惨烈的“竞次”。在上游,生产所需的重要技术、资本品以及某些原材料严重依赖进口;而在下游,制成品高度依赖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市场。这种“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低端生产结构和恶性竞争使得中国企业彻底失去市场定价权,上游被迫支付垄断高价,下游被迫接受自相残杀形成的产品低价,贸易条件持续恶化,产业附加值不断遭受挤压。在产业升级困难和劳工最为弱势的条件下,企业必然不择手段地削减人工成本来挽救其利润空间,这就导致中国本来就很低的实际工资水平不仅提升无望,反而陷入节节下滑的泥沼。据报道,我国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从1983年的56.5%逐年下降到2005年36.7%,22年间竟然下降了近20个百分点,后续的变化更是不容乐观。而随着劳动报酬占比的不断下降,居民消费当然持续疲软下去,内需严重不足的存在也就毫不奇怪了。
二、政府刺激内需的压力诱发高校过度扩招政策的出台
因为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是在高校连年大幅扩招之后才出现的,所以,很多人都指责高校过度扩招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祸端。而事实上,高校扩招的确过度了。根据教育部提供的普通本专科招生数据,自恢复高考以来,从1978年的40万到1998年的108万,高校招生整整用了20年才增加68万人。但从1999年起,平均每年扩招56.7万,到2005年时,大学普通本专科招生已达到505万人。之后扩招幅度虽逐年收窄,但到2010年仍然上升为662万人。不仅如此,随着本专科毕业生就业形势的紧张,为了分流压力,硕士与博士研究生也先后出现了大幅扩招。从2000年到2010年,硕士招生由102923人增加到474415人,博士招生则由25142人增加到63762人。但研究生大幅扩招的结果并没有有效缓解本专科生就业难的困境,反而自身也陷入身价大贬和求职艰难的泥潭。
供求规律告诉我们,供给必须与需求相适应,脱离市场需求的供给过快增长必然会引发一场灾难。大学是培养预备人才的工厂,这些预备人才在进入生产实践之后,能够迅速成长为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高端技术与管理人才。但如前所述,比较优势战略造就了中国低端的产业结构,这种低端的产业结构对大学生的吸纳能力很差(这一点后文将进行专门理论阐述),尽管经济在高速增长,可是市场对大学生的真实需求并未增加。因此,如果仅考虑市场法则,在这种微弱需求下高校连年大幅扩招无疑是很不明智的。
然而,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有其内在的逻辑,高校过度扩招政策的出台并非偶然的决策失误,而是比较优势战略绑架的不得已。根据前文的分析,推行比较优势战略必然造成内需严重不足,只要不转变发展战略,这个问题就会愈演愈烈。但是,路径依赖理论告诉我们,转变战略其实是最不容易的。因为战略一经推行,它就具有自我强化的特性,不遭遇生死存亡的危机,转变战略就缺乏足够动力。对于危机积累过程中的问题,人们总是采用修修补补的方法来应付。在比较优势战略下,修补内需问题的方法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寻求外需突围,即通过出口扩大来弥补内需不足,为此,本世纪初中国政府选择了不惜代价地加入WTO;二是国家干预短期刺激内需,或者通过大量举债扩大投资,或者抓住民众软肋刺激消费,或者兼而有之。而高校过度扩招的做法正是当时政府刺激内需的重要措施之一。需要指出的是,以上所有的修补手段都只能暂时掩盖或拖延问题,都是不可持续的,反而会使矛盾变得更加复杂,危机变得更加深重。
在上世纪80年代,中国还主要是依靠内需发展经济,但自1992年开始,以大力引进外资为契机,外向型经济变得突飞猛进。这种大规模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使得全球逐利资本纷纷把血汗工厂搬迁到工资低地的中国,从而严重地冲击了之前走同一道路但名义工资已经上涨的东南亚各国。因为产业外迁又无力升级,泰国等国的产业空心化最终酿成了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危机导致国际局势恶化,中国被迫承诺坚持人民币不贬值,出口顿时受困。与此同时,多年来比较优势战略的作用使得以国有企业为主体的内向型经济走向瓦解,企业纷纷破产、倒闭、改制,高达五千万工人下岗失业,农民工式待遇成为就业群体的主流,以消费为基础的内需由此急剧萎缩。在内忧外困的局势下,为了维持经济的增长,政府不得不想尽一切办法刺激内需。于是,赤字财政政策、教育产业化等措施纷纷出笼,而高校大幅扩招正是教育产业化的基础和核心。
自古以来,中国民众就十分重视教育,“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理念深入人心,而扩招前大学生天之骄子的社会地位又恰好佐证了“知识改变命运”的宣传。因此,在初期不能预见后果的情况下,高校扩招几乎被当成一项福利,尽管过去读书几乎不花钱,而现在则要支付高昂的学费和生活费。由于阻力相对较小,所以承载着拉动消费厚望的高校大幅扩招政策在1999年被政府迅速推出,并在以后多年惯性运行,直到2010年后因难以为继才逐渐趋于停滞。
由于教育支出是家庭的刚性支出,所以,从短期来看,教育产业化下的高校大幅扩招有利于撬开中国老百姓的钱包,使得消费总额增加,并通过乘数效应刺激内需的扩大,同时升学会推迟求职还可以暂时缓解过大的就业压力。但是,从长期来看,如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和提高实际劳动报酬(这恰好击中比较优势战略的死穴),扩招的结果必然是教育消费挤占其他消费、高校所在地消费挤占全国各地消费和当前消费挤占未来消费,从而给国民经济制造更多难题、加剧地区发展不平衡和形成报复性的消费萎缩,最终将让内需不足的问题变得更加难解。
三、低端的产业结构使得经济对大学生的吸纳能力低下
尽管高校大幅扩招使得大学毕业生的人数比扩招前增加巨大,但我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离发达国家仍有很大差距,而大学生的人口占比就更是极为低下。比如,在25—64岁劳动力中大学生的比重,美日等国多在40%以上,但我国2000年只有4.63%,即使经过10年的高校过度扩招,到2010年也才上升为9.68%。据报道,中国的GDP按汇率计算在2010年已经超越日本跃居全球第二,而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甚至接近于美国。并且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30多年的平均增长速度几乎达10%,本世纪后甚至连续多年高于13%,远超世界各国。因此,相对于中国巨大的经济规模和高速的经济增长而言,高校大幅扩招只不过是极低大学生比重的一个补偿而已。特别是在知识经济和科教兴国的时代,这种补偿理论上似乎还不够快,即使有再多的大学毕业生也应该被万分饥渴的经济所吸收。换言之,由于存在各种有利因素,高校大幅扩招并不一定会导致大学生就业难,至少不会极为艰难。
可惜,因为排斥性的低端体力产业结构,表面光鲜的中国经济根本消化不了多少大学生。虽然是在极低的基数上进行扩招,但扩招依然演变成了一场就业的灾难。
大学生属于高质量的人力资源,他们的优势是懂技术、会管理,应该从事高知识技术含量和高创新性的智力工作。在国民经济中,这种智力性的工作岗位密集地存在于高端的智力产业,而在低端的体力产业中分布稀疏。所以,大学生的就业前景与产业结构高度相关。概括地说,一个国家智力产业发展得越好,其经济对大学生的吸纳能力就越强,大学生的就业前景就越光明。
首先,作为大学生就业的天然场所,智力产业构成了经济吸纳大学生的主渠道。智力产业是知识技术密集型的部门,其大部分工作岗位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很高,通常只有大学以上文化者才能胜任。建立与壮大智力产业有利于提高经济对大学生的吸纳密度,而大量高素质大学生的加入又反过来推动智力产业的蓬勃发展。因此,一个发达的智力产业体系可以源源不断地吸收大学生,并形成智力产业发展和大学生就业之间的良性循环。
其次,只有强大的智力产业才能支撑以内需为基础的所有体力产业的大发展和大繁荣,进而以国民经济整体的力量创造出海量的大学生就业机会。作为提供先进技术与资本品、新的知识与创意的部门,智力产业可谓是国民经济的大脑和心脏。民族智力产业的崛起意味着独立自主生产与消费体系的形成,有利于争取平等的国际经贸秩序,掌握市场定价权,防止经济增长的利益外流,从而为内向型发展开辟道路。智力产业迂回的生产方式,产业链条长,产业关联度高,且其高附加值可以实现高工资、高利润和高税收的三赢。国民经济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智力产业拉动各种体力产业的发展,尤其是支撑具有无限发展空间但要以内需为基础的服务业的扩张,体力产业则反过来又强化智力产业的进步。通过国内经济大循环,各种产业相互依赖又交互促进,同时就业不断增加,工资持续上升,城市化快速挺进,系统协调效应导致内需生生不息。在这种内需型经济中,尽管单个的体力产业企业对大学生的吸纳能力较弱,但13亿高购买力人口形成的最广阔内需将使各行各业无比繁荣,由此成为消化大学生就业的又一重要力量。
然而,比较优势战略瓦解了中国的智力产业和内需型经济,制造了畸形的外向型体力产业结构。这种低端的产业结构无疑是最为排斥大学生的,因为其大量需求的是年轻力壮和吃苦耐劳的简单劳动力,是拿着微薄工资还能任劳任怨一天工作12小时以上的农民工,但对知识技术型人力资源的需求水平却非常之低,从而大大降低了经济对大学生的吸纳密度。
不仅如此,由于具有丰富内容和无穷潜力的内向型部门的破败消亡,体力产业失去最主要的发展空间,只能挤在出口领域竞次谋生,其狭小的规模造成经济对大学生的吸纳广度也非常狭小。因为外向型体力产业的发展潜力基本取决于有购买力的发达国家市场的大小以及能获得的份额,但人口数量决定市场的潜力,全部发达国家才8亿人口,中国则超过13亿,这意味着整个国际市场的潜力都远低于国内市场,何况在全球激烈争夺下中国只能分享其部分份额,且很不稳定。
由于既没有吸纳密度,又丢掉吸纳广度,低端的产业结构使得经济对大学生的吸纳能力十分低下,当然无法消化高校扩招后大幅增长的毕业生,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也就成为必然了。而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中国低工资的优势再难维持,企业倒闭、资本外逃和产业外迁渐成趋势,外向型经济面临倾覆之危,这对大学生的就业更是雪上加霜。
四、结语
大学阶段是个人和国家积累高质量人力资本的起点,经过巨额的教育投资,大学毕业生成为国家宝贵的人力资源。大学生就业难不仅是个人和家庭的悲剧,而且意味着国家人力资本积累进程的中断,以致前期积累损失殆尽,科教兴国的目标付之东流。只有彻底否定比较优势战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通过国家保护和扶持,以自主创新为核心,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实现民族智力产业的重新崛起,进而创造国民经济大繁荣的局面,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才能获得根本解决。
【参考文献】
1.用人单位用人标准的不合理
首先,用人单位对女大学生存在着性别歧视。大部分企业在招聘人才时普遍认为男生无论在体力、能力、精力、创造和实践能力方面都要优于女生。因此,很多招聘单位明确说明“只要男生”或者“男生优先”等。其次,贫困女大学生很大一部分来自农村,她们思想单纯,胆怯内向,不善表达,更多地表现出自卑。这种自卑心理更加加剧了贫困女大学生就业难的窘境。再者,用人单位一味追求利益最大化而不愿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大多数企业认为刚刚走出大学校园的女大学生经验不足且很快面临结婚、生育等现实问题。这样就会增加女性劳动力资源成本,用人单位从企业效益角度考虑,不愿意招收女性。
2.高校在贫困生帮扶工作中职能的缺失
高等院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园地,大学生又是高校的一个主体部分,帮助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高校在帮贫助困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高校贫困生认定机制不合理。很多高校仅凭新生入学时由家庭所在地的有关部门开具的列有家庭人口、收入等基本情况的证明,而很少进行实地考察,致使一些确实贫困的学生因无法开具证明失去了受资助的机会。贫困女大学生往往因自卑和虚荣心理,明知家庭经济困难,却因不愿被别人知晓而放弃求助,这样也就严重影响了学校对她们的帮扶力度。
另一方面,高等教育助学体系不完善。高校在多方面给予了贫困大学生许多帮助,但却没有专门针对贫困女大学生的资助措施。高校贫困生总数迅速增长,而贫困生助学体系仍存在许多不足。奖学金、贷款比例有限,特别是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勤工助学制度、奖学金制度的不完善,如奖优和助贫界限不清、贫困生获奖比例不高,勤工助学岗位缺乏、贫困生贷不到款等,影响了贫困女大学生的脱贫和发展。
3.学生自身存在的制约因素
第一,自身综合素质偏低。随着高校办学的社会化和自主化,一些不良的校风学风滋长了贫困女大学生的金钱至上观和消费奢侈观,使其深受攀比心理、爱慕虚荣、贪图享乐等不良风气的腐蚀,制约着自身的健康成长。有些从农村进入城市的贫困女大学生,因为自卑,不愿参与社会活动,甚至对社会持极端观点。导致了自卑孤僻、抑郁焦虑、自我封闭等心理障碍的产生,部分女大学生因此成为经济、身心的“双困生”,对她们的就业造成了不利影响。
第二,就业竞争力普遍缺乏。贫困女大学生因为学习刻苦、成绩优秀,在评奖评优方面占有一定的优势。但雇主们看重的是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可迁移能力,即除了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外,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沟通能力、领导能力、人际交往能力、适应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而贫困女大学生在这些方面都不占优势,这无疑会影响到用人单位的选择。
第三,自身就业期望值过高。大多数贫困女大学生认为父母含辛茹苦供自己上大学,甚至为此整个家庭债台高筑,因此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于毕业后就业来解决家庭中的一切问题。这样,贫困女大学生在面临就业时就不得不把薪水高、工作环境稳定等作为就业的首要因素。因此,贫困女大学生自身过高的就业期望值也是造成就业难的一项重要原因。
二、解决贫困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对策
(一)要充分认识解决贫困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中国长期以来受“重男轻女”封建传统思想的影响,如果因为女大学生就业不理想甚至不能就业,其给父母的回报也就大打折扣,更谈不上回报国家、社会了。那么“女子读书无用”的思想势必会在广大农村和农民中重新抬头。一旦“男女平等”的思想不能被广大农民阶层所接受,那将是我们社会文明的倒退。贫困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不仅仅关系到个别的家庭,更是关系到我国的高等教育和整个社会的文明与发展的重大问题。因此,整个社会都应该充分认识解决贫困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必要性。随着社会的进步,大批高学历的女性参与工作,对国民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推动作用。高素质、高学历的女性人力资源已经成为我国人力资源积累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国际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作为世界最大的人口大国,正在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提高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程度、对加快国家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政府宏观调控,完善资助和监督体制,保障贫困女大学生学而无忧,学有所成
首先,政府方面:(1)应将贫困学生(包括贫困女大学生)资助,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设立国家助学金、励志奖学金(只对贫困大学生)等专项资助基金。同时,加大对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力度,建立健全已有的助学体系,确保资助经费和各项资助政策的落实。完善国家助学奖学金管理办法,大力推进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等等。(2)要完善勤工助学、学费减免、困难补助、奖助学金政策。(3)政府有必要从女性的生理特征出发,制定和完善劳动人事制度,通过立法和监督制度保障女性就业。对拒不录用女大学生的机关、企事业单位或录取男女比例不协调的单位,应给予相应的经济处罚和法律制裁。
其次,学校方面:应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如困难补助、勤工助学基金等。同时还应积极建立扶助贫困学生的有效机制。要端正办学思想,严格控制办学成本,规范收费行为,最大限度地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
再次,社会也应关注贫困大学生,企业和个人都可在高校设立奖助学金,如专门针对贫困女大学生的奖、助学金等。
(三)高校要注重对贫困女大学生人文关怀和心理健康的关注,帮助贫困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就业观
我国目前的资助工作大多侧重经济扶贫,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却关注较少。高校必须转变观念,实行贫困女大学生的经济扶贫和精神扶贫“两手抓”政策:一手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困难,一手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做到物质资助与精神扶持并重,有效解决贫困生问题。对高校贫困学生要倾注更多温暖的人性关爱,帮助她们树立远大目标,找回自信。
要加强对贫困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她们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引导她们打破传统的“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衣锦还乡,光宗耀祖”等传统思想的禁锢。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使学生认识到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模式已经由过去的精英教育模式向大众教育模式转变,要适应这种变化,就要求就业观随之改变。不断从思想上引导她们坦然面对现实,积极应对就业市场的竞争压力,把视野放宽、眼光放远,到基层、到艰苦的地方、到社会最需要的地方去施展才华、建功立业。
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或自身弱势,一些贫困女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和抗挫折能力较弱,自卑感强,她们不愿申请困难补助和接受别人的善意帮助,甚至自暴自弃,消极对待人生,严重影响其人格发展。所以,在帮助她们解决经济困难的同时,更要关注她们的心理状况,帮助她们心理“脱贫”,增强自信心。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帮助她们消除心理障碍。同时,要把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为她们提供更多的服务,多组织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使贫困学生在参与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四)政府和学校积极搭建女大学生就业平台,提供专项就业优惠政策,为贫困女大学生就业广开渠道
贫困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参与。政府和学校要积极发挥主渠道作用,主动与社会各界建立广泛的联系,争取社会多方支持,如举办女大学生就业专场招聘会、女大学生创业培训班,建立各种校企合作的行业协会等,积极为女大学生就业搭建平台。学校还应该设立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负责贫困毕业生的就业。积极宣传党和国家的就业政策,鼓励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和自主创业,引导鼓励大学生把目光更多地投向基层。在就业指导与就业教育过程中,有意识地针对贫困毕业生特别是贫困女大学生的就业中遇到的问题,提供更多切实可行的帮助和建议,为实现女大学生顺利就业提供必要保障。
(五)调整就业心态,注重综合素养的培养,提高就业竞争能力
贫困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不仅要靠外界的资助,更离不开学生的自身努力。在目前国内外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作为贫困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认真地设计好自己的大学职业生涯规划,注意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要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择业观和积极到基层就业的就业观。
高尔基曾说过:“贫困是一所最好的大学”。高校贫困女大学生要正视现实、重视自身的目标与理想,决不因一时的贫困而放弃自己的理想、信念和追求。贫困女大学生应正确对待贫困处境,摆脱自卑、畏缩的消极心理,树立自信、自立、自强意识,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和独立生存能力,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以应对就业的压力。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市场经济纵深化以及大学生价值观的多元化发展,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凸显出来,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社会和家庭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也是关乎国家发展稳定的大事。笔者在梳理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发现这些论文的研究视角主要集中在就业概念的界定、就业现状调查、就业难原因分析和就业对策建议等方面,具体综述如下。
一、概念界定
“就业”是本研究需要界定的一个重要概念。关于“就业”,学者们有多种解释。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定义,就业是指一定年龄阶段内人们所从事的为获取报酬或为赚取利润进行的活动。戚新总结就业主要概念为:就业指的是“处于受雇用或自我雇用(自己从事有收入的工作)”的状态。就业是一个过程,它包括就业前的身体和知识与技能等方面的准备阶段、劳动力的实际使用的直接就业阶段、就业者就业能力的恢复和增强及企业雇用能力的再生及发展过程的就业后阶段。
二、现状调查
关于就业现状研究主要是专业部门研究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从不同层次、学科研究大学毕业生就业率的变化情况。
根据《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2009-2010)》统计报告,2009~2010年大学毕业生总体初次就业率分别为81.0%、85.4%。2010年博士、硕士、本科、专科初次就业率分别为88.2%、83.9%、86.4%和84.8%;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军事学为70.8%、85.7%、76.4%、78.4%、82.6%、74.2%、80.5%、88.9%、79.8%、77.9%、86.1%、86.8%。
根据麦可思公司的《2012 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全国 2011 届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90.2%)比2010届(89.6%)略有上升,就业率最高的专业门类是工学(92.5%),最低的是法学(86.8%),2011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达到1.6%,比2010届(1.5%)略高0.1个百分点。
三、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分析
彭拥军从多学科视角总结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从教育学视角来看,大学生就业与高等教育质量本身存在内在关联,切实保证高等教育质量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办法;从历史学视角来看,大学生就业在精英高等教育、大众高等教育等阶段具有不可避免性,是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统一;从政治学视角来看,大学生就业状态反映了社会中权力与权利的实现程度,以及政策的颁布实施情况;从社会学视角来看,个人的教育水平与其经济社会地位等互为因果关系,大学生就业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不同社会阶层对教育机会和社会机会的竞争;从经济学角度来看,供求关系发生变化会产生渗漏效应或选择性失业,大学生就业问题变成了投入与产出的回报性问题。
高等教育质量从多方面影响或者决定着大学生的就业率。邢志杰等认为,高校扩招的速度大大超过了经济增长的速度以及市场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增长速度,结果导致总量失衡和结构失衡。肖文海等指出,高校专业调整力度不能适应产业结构升级,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张育广强调,高校在大学生实习见习方面力度不够,例如,就业实习机会较少、质量不高,创业见习少、指导性不强,“传、帮、带”的培训指导环节比较薄弱。
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政策法规的不健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王丽娟等强调,大学生就业权特殊保护严重不足,这一保护主要依政策而非法律,政策的不确定性导致大学生本应当享受的利益落空,同时还缺乏相应的失业保障机制。孟芳兵的研究表明,西部志愿者计划有利于大学生就业,但优惠政策保障不足、跨省落实困难、配套设施不健全、优惠政策可操作性欠缺、普遍收入偏低、劳保制度不健全,导致多数人不远继续留在农村。
通常状况下,社会公平和教育公平的观念环境和制度环境可以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郑功成认为,在中国的就业市场上,90%以上的招聘均含有歧视性,包括性别、学历、户籍、经验歧视等。宋真指出,高校、用人单位和高校毕业生这三个就业市场主体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用人单位人才高消费,同时也使供给的结构性失调和毕业生盲目择业。
由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不强导致大学生很难就业。李星云指出,目前大部分学生及其家长思想观念还停留在精英化教育时代,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期望值过高,表现在多个方面,如工作地点、工作岗位、工作薪资等。柳小玲认为,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意识不强,同时也没有认识到个人理想及价值的实现必须与社会要求紧密结合起来。
四、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研究
1.社会方面的对策建议
王丽娟指出,需强化大学生就业权的特殊保护,多方面多视角予以帮助,例如,建立大学生失业救助和失业保险制度、面向市场改革我国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权特殊保护的救济机制、推动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和扶持的立法工作。王庆华提出东部沿海地区需加快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将劳动密集型和低附加值产业转入内地,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耿相魁认为,政府要负担责任,完善大学生就业管理体制,出台相应的就业政策,调整户籍及人事管理等,通过宏观调控来发展经济,调整产业结构。龙必尧和陈峰跳出传统的思维模式,提出利用竞争情报来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2.高校方面的对策建议
李海萍等提出大学应积极作为,区分不同类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坚持学术本位,促进工学结合,加强实践环节的培养。田一认为,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程要着重提高学生在策划、组织、领导、管理、沟通等方面的技巧,且就业创业指导应从三个阶段进行,分别是专业理想与职业理想教育阶段、职业生涯规划阶段、就业与创业政策及技巧指导阶段。
3.劳动力需求方面的对策建议
李雄等认为,要不断扩大用工需求,规范招工行为,改革供给体制,提升就业能力,完善就业供求匹配政策,加强就业服务。宋真提出,对于信息不对称,用人单位在高校吸纳人才时,可选用订单式培养,全程参与。
4.大学生个人方面的对策建议
边文霞提出大学生学习能力提升的五层递进方案,即大学生的学习行动力、思维能力、表现力、“读写算”基础学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淡华珍等认为,大学生应当树立全方位、多渠道的新的就业观。要既能当干部又能当工人,既可在国有企业就业又可在集体所有制企业、乡镇企业及民营企业就业,在就业地区上,既可城市,也可乡村,既可内地,也可边疆。
五、结论与建议
学者们对于大学生就业问题见仁见智地进行了多方位的探索和剖析,提出了许多新颖、有建设性的建议,对深化这一领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都有巨大的贡献,但还有许多方面需要进一步探讨。
第一,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探索研究文献很多,但多停留在表层研究,且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文章很少,今后应加大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力度和立项。
第二,从研究的成果形式来看,文献较多,专著较少;从内容来看,大多集中在大学生就业的某一方面来谈,系统性不强。
第三,实践结合得不够,大多数文献只是进行了一定的理论剖析,未进行实证调查,也就不能抽象、概括地“深加工”,提升出能够说明现实现象、解释现实问题的可操作的方法、手段、程序等。
参考文献
[1]张抗私.就业问题:理论与实际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2]戚新.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5)
[3]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等.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2009-2010).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4]麦可思研究院.2012 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5]彭拥军.多学科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招生与就业,2009(5)
[6]邢志杰等.我国高校扩招对大学生就业影响的供需分析.理工高教研究,2004(1)
[7]肖文海等.千方百计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经济管理,2004(5)
[8]张育广.就业创业见习基地服务.中国青年研究,2010(8)
[9]王丽娟等.论大学生就业权的特殊法律保护.江苏高教,2012(2)
[10]孟芳兵.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服务期满志愿者就业对策研究.中国青年研究,2010
[11]郑功成.大学生就业难与政府的政策取向.中国劳动,2006(4)
[12]宋真.信息不对称视角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基于“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思考.当代教育论坛,2011(1)
[13]李星云.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6(9)
[14]柳小玲.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培养符合市场要求的高质量人才.中国林业教育,2000(11)
[15]王庆华.基于“刘易斯拐点”的“用工荒”与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研究.改革与战略,2012
[16]耿相魁.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探索与争鸣,2007(12)
[17]龙必尧等.利用竞争情报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若干思考.图书情报工作,2007(11)
[18]李海萍等.大学生就业困境中大学应如何积极作为.大学生就业与创业,2011(6)
[19]田一.求知、求实:创新就业与创业指导模式.辽宁教育研究,2008(4)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10)02-0120-02
一、 大学生就业困难原因分析
(一)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就业总量和结构
我国经济发展正在进行结构调整和改革,使得市场吸纳的就业人数和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大学生的岗位需求不足;再加上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中小企业数量太少,未能为大学生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同样资本投入情况下,大企业所能吸纳的劳动力要少于中小企业,国有企业所能吸呐的劳动力也要少于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会雇佣更多的劳动力,对就业的贡献也更大……而我国的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却因发展问题还未真正成为吸纳大学生就业的主力军”。
(二)就业机制尚未成熟,完善的大学生就业市场还未建立
“大学生就业机制从计划经济时期的统包统分制度已经转变成了以市场导向为主、政府宏观调控为辅、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就业机制。这种机制的变化把大量的毕业生推向了市场,但同时相关的户籍制度、人事档案制度、工资制度、福利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步伐却未能跟上这种就业机制的变化。”这些都成为大学生就业的瓶颈。大学生在就业时必然会将地区、城市、单位性质等列为他们参照的重要因素,这就导致了“千军万马走独木桥”和“孔雀东南飞”现象的产生。
(三)部分用人单位招聘条件过高,存在人才浪费现象
部分用人单位或者没有根据岗位实际需求,对学历要求过高;或者要求应届大学生有一定时间的工作经验,给大学生求职设置不必要的障碍;还有部分用人单位存在性别、地域等方面的歧视。
(四)高校专业设置不合理,与市场需求联系不紧密 有的高校因人设课,有的高校仅仅考虑学科发展的需要,忽视了市场对本专业的实际需求,学习内容与市场需求脱节,学生虽然花了很多时间去学习知识,在就业时却无法发挥其专业优势;而有的高校则一味追求开设热门专业,导致专业趋同,虽然培养出了热门专业的毕业生,但学生的质量却无法保证,导致就业情况不尽人意。
(五)高校就业指导力度不够,忽视对学生的日常教育
有些高校从事就业指导的师资力量不足,通常由学院辅导员和就业指导中心为数不多的老师负责,精力不够,专业水平不高,仅限于“就业服务”,致使学生在整个学习期间缺乏有针对性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在就业时既没有做好充分的能力和思想准备,又没有很好的求职知识和经验,竞争力不强。
(六)部分大学生和家长在教育和就业观念上存在问题
我国传统文化“学而优则仕”的观念依然深入人心。在过去几十年,大学生被认为是天之骄子,是精英,只要上了大学就能够成为社会的精英阶层,捧上铁饭碗,很多家庭都希望通过孩子上大学改变命运。正是由于长时间形成的传统就业文化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和家长即使在就业形势严峻时还抱着过高的就业期望和一定的依赖心理。因此,有些大学生对严峻的就业形势缺乏认识,求学时没有主动提升能力,综合素质不高,难免在就业时四处碰壁。
二、 大学生就业困难指导对策
(一)提升职业指导人员自身素质,走专业化发展道路
在大学生求学和就业过程中,职业指导人员如果能够提供直接、全面和有针对性的指导,将给大学生提升就业竞争力提供很大的帮助。而要做到这一点,提升职业指导人员自身素质和专业水平是十分重要的。各高校应该大力拓展渠道,制定相应的制度和措施,让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都有机会参加职业指导的学习和培训,提升他们的工作水平。同时,尽量能够按生均比为学生配备职业指导人员,并制定一定的考核和激励机制,让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更加有效和规范。
(二)要与政府相关部门、其他职业指导机构以及用人单位保持密切联系
职业指导是一项内容很广的工作,庞杂而又细致。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有很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如果仅仅限于高校足不出户,是不可能了解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实际情况的。因此,作为高校职业指导人员,必须与政府相关部门、其他职业指导机构以及用人单位保持密切的交流与联系,广泛了解当前就业市场的需求,以便能为学生提供最新、最准的信息。
(三)要将职业生涯教育贯穿到大学生求学的每一个阶段
如前所述,很多高校的职业指导仅限于就业服务,这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学校教育对学生而言是一个过程,学生能力的养成需要长时间的培养和教育。因此,必须把职业生涯教育贯穿到学生求学的每个环节,让他们一开始就对就业有明确的认知,能够在求学过程中认识自我,尽可能对将来所要从事的职业进行探索,形成明确的目标并为之而努力,做好思想、心理能力方面的准备。只有这样,在就业的时候才会因为具备一定的知识和经验,从而增加成功求职的机会。
(四)因人而异进行深入指导
大学生作为一个群体,有他们的共性,作为个体,每个大学生都有自己的成长背景和个性,所以,隐藏在相似的就业困难表象背后的原因可能千差万别。例如,一个就业观念或者就业能力存在问题的学生,有可能主要是因为家庭方面的原因,也可能是自己的认识存在一定的误区。面对这些情况,在进行职业指导时,要在“以学生为本”理念的指导下,因人而异,因地制宜,深入分析学生的个人成长过程和家庭背景,全面考虑影响学生思想观念的各种因素,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在指导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大而化之的空话,提供实际的可操作性的方法,这样才能为迷惘的指导对象提供最有用的帮助。
(五)将职业生涯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
开设职业生涯指导课、进行相关咨询等,都是对大学生进行职业指导的直接方式。而在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利用各种平台引导学生发现自我兴趣,提升综合素质,通过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日积月累的锻炼,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是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方式。因此,要将职业生涯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种途径紧密结合起来。如通过广泛开展各种类型的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接触他将来可能从事的职业环境,将会对大学生的职业选择提供宝贵的经验。而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组织能力、研究能力等,则可以通过参与一些相关的竞赛和活动得到锻炼和提高。
(六)促进职业指导人员专业化的同时,在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方面形成全员育人的局面
职业指导人员的专业化固然重要,但并不意味着学生职业指导的责任仅限于由专业的职业指导人员来承担。专业任课教师等其他教育人员的加入,也是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实现充分就业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高校需要在学生就业问题上承担多大责任,这个问题曾经引起了很多人的争论,多方意见不尽相同。高校不可能对学生的就业问题负全责,但是,应该由高校承担的教育和培养责任,高校不可推卸。专业任课老师的加入,可以发挥他们较为熟悉这一领域各类资源的优势作用。因此,高校在职业生涯教育方面必须形成全员育人的局面,形成合力,为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的解决起到更大的推动作用。
[注释]
杨泰:《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
薛晓峰:《现阶段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莫海兵:《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分析与对策探讨》,《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年第13期。
张小明:《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研究》,贵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参考文献]
[1]李晓.大学生就业难的思考及对策研究[C].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中图分类号]F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24-0066-02
与全国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研究状况相比,关于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要相对少一些,研究方法和理论创新还有很大的差距。在已有的研究文献中,对于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造成就业困难的成因分析和解决这一难题的措施和对策。造成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难既有客观方面的原因,如新疆经济欠发达、高校扩招、就业制度不完善、学校的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不够清晰等;又有主观方面的原因,如自身素质不高、汉语水平较低、计算机技术不熟练、就业观念存在的问题等。还有一些文章从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两方面结合起来,分析和研究造成就业困难的因素,并且给出可行性建议,就需要政府、高校以及少数民族大学生从自身出发,拿出相应的对策,采取相应的措施,共同解决这一难题。
1造成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难成因的研究综述造成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为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李爽、安晓琴的《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状况的分析与对策》(《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论证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难度大的主要原因是汉语不过关、家庭经济条件差、就业观念守旧;宋锋华、张玉玲的《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实证研究》(《新疆社会科学》,2007年05期)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路径分析软件Amos60分析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个人能力、个人性格特征、个人期望,并就如何提高新疆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就业水平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张允、居来提・司马义、徐晶晶的《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观调查研究》(《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以新疆大学为调查对象,从就业目的、就业愿望、就业环境认知等十个方面反映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观的特点;李刚、张伟的《信息时代下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探析――基于塔里木大学的实证调查和分析》(《电子商务》,2011年第11期)对塔里木大学少数民族大学生如何解决信息时代下就业难问题提出了要求;邢利伟的《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观调查研究》(《新西部(理论版)》,2012年第2-3期合刊)指出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建议加强引导,实现科学化,提高就业竞争力;帕孜来・马合木提、郭建伟的《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意向实证分析》(《中国电力教育》,2013年第13期)对新疆少数民族工科院校应届毕业生在就业意向、就业观念、择业标准上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綦群高、何建忠的《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形势及对策分析》(《教育与职业》,2007年03期)一文结合新疆经济、社会和历史分析了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主要客观原因;吐尔逊娜依・赛买提、阿孜古丽・阿不都拉的《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调查与思考》(《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年第2期)认为在就业实践教学中应以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业为基础、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为载体,循序渐进地开展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罗俊、蔡文伯的《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社会学解读》(《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基于社会学视角,从社会结构、社会制度和社会资本三方面分析了影响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阿不力克木・艾则孜、谭刚、麦买提・乌斯曼、阿力甫・那思尔的《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的现状及对策》(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详细阐述了目前疆内高校就业指导课程设置不合理、内容缺陷和指导教师素质不高等问题,建议急需完善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与服务工作机制。
2促进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对策的研究综述为解决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难题,改善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不少专家和学者积极撰文,提出了很多可行性建议和措施,做出了有益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21政府在促进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方面的研究综述潘岩红的《新疆木垒拓宽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门路》(《中国人事报》,2003-08-12)建议目前经济滞后和就业压力大的新疆木垒哈萨克自治县政府,创造条件,为少数民族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搭建广阔舞台;库来惜・阿不都拉的《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择业压力与调适》(《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一文通过对毕业生需求结构性矛盾较突出等问题的分析,建议毕业生要通过自我内在调适和高校就业主管部门的外在调适来减少少数民族大学生面临的择业压力;王英姿的《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与分析》(《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年第16期)认为在目前就业形势困难的情况下,政府应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提供全面政策支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进一步完善就业指导与培训工作;田华的《新疆高校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的路径选择》(《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详细阐述了新疆高校在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当中应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古娜的《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中的政府作用研究》(新疆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建议政府应加大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的扶持力度以及提出今后政府需要弥补的地方;陈小昆的《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分析》(《新疆财经》,2011年第3期)认为要提高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就业比例,应借助政府行政手段,实施民汉合校,建立失业救助制度,完善就业保障机制等措施来扩大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空间。
22政府和市场双重主导下促进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方面的研究综述贾友军、綦群高、王英姿的《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对策研究》(《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认为解决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和政府两方面的积极性,形成良性互动的就业体制、机制;王志刚的《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塔里木大学学报》2009年04期)详细阐明了政府和市场在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中的重要作用;居来提、苏来曼的《基于市场、政府共同作用导向下的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模式探讨》(《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探讨了以市场为导向现有就业模式,提出了政府和市场共同主导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的新模式和新探索;辛萌的《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探析》(《现代企业教育》2012年第17期)一文以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找出问题,从政府和市场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和建议以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率。
23政府、高校、毕业生自身在促进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方面的研究综述海米提、热西旦、贾成军的《加强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认为应以西部大开发、构建和谐社会为契机,从政府、高校和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等方面,来提升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措施和对策;刘会、刘艳的《关于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的调查与思考》(《新疆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分析了就业和创业存在的问题,提出政府应更加重视,高校应积极联合企业进行就业教育,少数民族大学生应提高自身素质和综合能力,三管齐下,为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孙磊的《浅谈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及解决对策》(《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第7期)提出应从政府、新疆当地各高校以及大学生自身三个方面综合起来,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孙嫱、王向然、朱娜、殷继明、杨圣敏的《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调查与分析》(《西北民族研究》,2012年第4期)在实地调研、掌握大量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从政府、用人单位、高校、学生个人几个不同层面,对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的现状、特点、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3结论
综上所述,目前关于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在各个领域内都取得了不少研究进展和成就。结合高校、社会企业和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的就业能力,分别给出了建议和对策。有的学者针对某一重点进行详细、透彻研究;有的学者则注重全面分析、综合考虑,充分发挥政府、市场、社会、高校和毕业生自身的积极性,建议形成良性互动的就业机制,为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引言
现今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两难”,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和企业招人难。这种就业结构性的矛盾,带来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适应性、就业能力与岗位需求不匹配等问题,这些问题的根结在于就业力的缺失。回顾以往大学生就业力的相关文献,对就业力都没有一个统一明晰的定义。Harvey(2011)指出,不同研究者从不同的视角提出了不同的内涵。但是无论哪种定义,学者大多赞同就业力指个人能受雇于组织、保有职位并获得职业发展所必须具有的职业能力(Knight & Yorke,2002;Boden&Nedeva,2010;Zhu,2009)。所以,研究大学生就业力影响因素是提升大学生就业力的基础。从文献数量分析来看,我国就业力研究相关文献从2004年开始增多,2004年至今,理论研究有164篇,实证研究有32篇,其中以就业力影响因素为主题的仅为7篇,占论文总数量的3.3%,说明运用定量方法构建大学生就业力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较少,而且未能明确阐述影响大学生就业力各因素的具体影响程度。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被试。从四所本科院校随机抽取部分2011届大学毕业生被试。共发放45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共计397份,问卷回收率达到88.2%,具体人口统计学指标见表1。
表1 被试的人口统计学指标
■
2.材料。本研究取样的一个基本方法学取向是事实驱动,大学生的就业力影响因素与时代特点、当下大学生能力特点等紧密相关。具备应聘工作经验并在同层次人群中取得相对较好工作岗位的学生更能反映影响因素。为此,我们通过开放式问卷、人物访谈、小型会议等形式邀请60位即将毕业并取得相对较好工作岗位的大学生进行开放式就业力影响因素设定。初始收集就业力因素109项,经过基本文字整理,及结合开放式问卷调查结果、理论分析和专家意见,确定整合就业力影响因素相关条目89项,例如:参加过挑战杯等科技竞赛、获得英语四六级等级证书等,结合测量基本人口统计学变量问题,形成正式施测问卷,总计问题数为110项。就业力影响因素测试问卷条目采用Likert 5级记分,包括“极其重要”“比较重要”“ 一般重要”“较不重要”“极不重要”5个等级,条目采用正向叙述的时候,分别赋予5分、4分、3分、2分、1分。然后对毕业后工作半年的学生进行问卷施测。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MyCOS)指出毕业半年后的学生,其就业状况已经趋于稳定,且只有在工作几个月后才能评价各项能力在自己工作中的重要性和要求水平。
3.数据处理本研究将有效问卷随机分成均等的两份,其中一半做探索性因子分析,另外一半做验证性因子分析。采用SPSS13.0和AMOS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1.探索性因子分析。对199份初始问卷数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KMO检验值为0.913,Bartlett球形检验值达到极其显著水平,说明进行因子分析是可行的。用主成分分析法(PC)和方差极大正交旋转(Varimax)求出最终的因子负荷矩阵,结合陡阶检验准则提取因子,抽取特征根大于1 的因子13个。旋转后的因子负荷情况见表2、表3。
表2 大学生就业力影响因素问卷的探索性
分析结果(一)
■
表3 大学生就业力影响因素问卷的探索性
分析结果(二)
■
注:因子负荷小于0.5的没有显示
由表2、表3可得知,该问卷经分析后,剔除了38个题项,一共得到51个题项,每个题项的因子负荷在0.525~0.823之间,总贡献率为65.883%。该问卷由13个因素构成,依据所包含项目的内容,分别命名为个人基本情况(S1)、就业基本素质(S2)、个人特质(S3)、个人特长(S4)、家庭状况(S5)、外语能力(S6)、实践能力(S7)、就业技能训练(S8)、就业期望(S9)、就业适应性(S10)、就业主动性(S11)、学习能力(S12)、学校因素(S13)13个因素。即就业力影响因素模型为S={S1,S2,S3,S4,S5,S6,S7,S8,S9,S10,S11,S12,S13}={个人基本情况,就业基本素质,个人特质,个人特长,家庭状况,外语能力,实践能力,就业技能训练,就业期望,就业适应性,就业主动性,学习能力,学校因素}。
2.信度检验。本研究以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 α系数)来鉴定大学生就业力影响因素问卷的信度。结果见表4。
表4 大学生就业力影响因素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
■
由表4可知,该问卷总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938,除了个人基本情况(S1)这个因子稍低外,其他因子均在0.7~0.9之间,表明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比较高,作为大学生就业力影响因素的测量工具是稳定可信的。
3.效度检验。(1)内容效度是(content validity)反映测量工具内容的范围、广度和丰富性的适切程度,可作为外在推论的主要依据(张厚粲,2005)。本问卷的大学生就业力的理论构想是在查阅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并结合人物访谈、开放式问卷结果的反映意见,使测试项目不局限于以往研究的内容,从而保证了问卷的项目能够反映当前大学毕业生的实际情况,提高测试内容的准确性。而且问卷经过预测、修订,保证了本问卷具有较高的内容效度。
(2)结构效度(construct validity)是指一个测量工具能够测得一个抽象概念或特质的程度。近年来,学术界通常经过检查测量工具是否存在合理、稳定的因素结构来验证其结构效度。从表5可以看出,13个因素之间绝大部分相关在0.3~0.5左右,因素与总分之间相关在0.536~0.699之间,相关系数达显著性水平,且各因素之间的相关明显低于因素与总分之间的相关,这表明本研究所编制的问卷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3)验证性因素分析通过探索性因素得到的大学生就业力影响模型,可以进一步通过验证性因素分析确定模型与实际数据的拟合,从而检验理论模型的正确性。应用验证性因素分析评价模型的适合性时,主要考虑以下检验标准:①χ2检验,以考察理论模型与观察模型的拟合程度,适用于模型的解释力。一般以χ2/ df 作为替代性检验指数。公用的模型与数据的拟合标准χ2/ df的值小于3比较理想。②拟合指数,常用的拟合指标有“拟合良好性指标 GFI”“比较拟合指标 CFI”“增量拟合指数IFI”等。GFI、CFI、IFI 等拟合指标的数据值一般都局限于0~1之间,越接近1,表示理论模型越能说明原始数据之间的关系,模型的拟合程度越好;GFI、CFI、IFI 等指标>0.80,认为理论模型与数据拟合达到统计要求。此外,若 RMSEA 取值在0.05以下优良,在0.05~0.08之间良好。
四、讨论
1.大学生就业力影响因素问卷的编制本研究结果表明,所编制的大学生就业力影响因素问卷经过探索性及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心理测量学的结果值接近理想状态。研究中所使用的开放式问卷、访谈等方法较好地综合收集了可能的就业力影响因素,然后对编制问卷题目进行分析、讨论和修改,从而保证了问卷的内容效度。问卷的模型整体拟合良好,并且各个观测变量在潜变量上的载荷比较合理。
2.大学生就业力影响因素模型的建构大学生就业力影响因素分析完全以大学生的实际感受为根据,开放性收集所有可能的影响因素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就业力影响因素有13个维度,51个条目,分别是个人基本情况(性别、生源地、学历、专业),就业基本素质(性格、举止、品德、心理等),兴趣习惯(兴趣、习惯等),个人特长(文体等特长),家庭状况(父母职业、受教育水平、家庭关系等),外语能力(外语水平等),实践能力(参加科技、演讲等竞赛、担任学生干部等),就业技能训练(接受过就业课程训练、相关教师指导、参加模拟招聘活动等),就业期望(行业前景、符合个人兴趣、意向环境等),就业适应性(工作岗位、薪酬匹配等),就业主动性(投递简历、主动询问、耗费时间等),学习能力(专业成绩、毕业论文质量、奖学金获取等)、学校因素(学校声望、课程体系、教学方式等)。
参考文献:
[1]万珊.高校毕业生就业力问题研究.江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
[2]万珊,吴泽俊.高校毕业生就业力研究综述.教育学术月刊, 2012(2).
[3]徐琴等.大学生就业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科学评价, 2009(4)
[4]李颖,刘善仕,翁赛珠.大学生就业能力对就业质量的影响.高教探索, 2005(2).
[5]包颖晨.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力水平影响因素研究.复旦大学硕士论文,2008.
[6]张厚粲.实用心理评估.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7]蔡敏.当代大学生婚恋观问卷的编制与验证.心理学探新, 2012(32).
近年来,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已经有较多的著作,在中国期刊网(CNKI )中以“大学生就业”为检索题名,时间范围为2000-2009年10年时间,共搜索到4700篇精确匹配的期刊文献,132篇精确匹配的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文献,2篇精确匹配的博士学位论文和52篇精确匹配的中国重要会议论文文献。在中国期刊网中以“大学生就业信息”为检索题名,搜索到18篇精确匹配的期刊文献,而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文献、博士学位论文文献和中国重要会议论文文献均为0篇。可见,目前对就业问题的研究集中在对毕业生择业方式、择业观念、择业行为、高校就业指导等方面的描述和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分析上,而从传播学的信息传播角度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进行研究的成果则不多,也尚未提出一个较为明确有效的就业信息传播模式。
1.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现状
当前对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从文献性质角度划分,大致可分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政策文本和工作报告、高校就业指导和服务部门的工作总结、专门研究人员的研究成果。
1.1大学生就业形势。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的夏鲁惠认为,从劳动力市场供需分析,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整体上是与劳动力市场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规模相适应的。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区域化发展,劳动力市场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也呈现出区域化特征。同时,本科毕业生的规模偏大,而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率连续数年保持增长。但全国高校毕业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研究员曹殊在《新世纪初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一文中分析指出,我国就业市场将出现买方市场的情况,社会发展快引发的社会需求变化加剧,以及高校的人才培养滞后性将诱发结构性供需失衡,导致供需矛盾加大;研究生挤占本科生、本科生挤占专科生就业岗位的挤占效应将加剧;高薪职位难求、整体职位层次下降、平均薪酬水平下降的局面将出现;毕业生求职总成本将增加。
1.2从就业政策的层面,部分学者也通过国内外的分析得出了一定的结论成果。杨伟国(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教授)分析了欧美国家的就业促进措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通过就业激励措施等促进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满足需求的关键则是鼓励创业和创造新的工作岗位;大学生就业匹配的核心就在于向大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完善大学职业指导体系。这三个方面相关政策的提供,如日本的就业咨询与配置服务、英国牛津大学的职业服务处、美国的免除学生的贷款等具体措施是这些国家解决就业问题的办法。
于伟和郭庆童分析了西方高校的政策并且针对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他们认为,首先,西方的高校就业指导基本实现了机构专门化,提供了就业保障;其次,机构的投人力度大,在人员配备、办公条件、经费保障等方面都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从而提升了毕业生的整体竞争实力;再次,西方国家有非常成熟的就业指导模式,对学生进行全程化的、个性化的就业指导。
李宏和谭远发总结了我国的解决措施,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和中小企业就业、鼓励自主创业、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吸纳和稳定大学生就业。同时也提出了通过优化人才培养结构、改革教育体制、转变二元制度、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等措施,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形成良性的“大循环”长效机制。
1.3从高校时学生的培养这一微观角度出发,研究者们都提出了构建“全程指导”的就业工作模式。罗开礼通过对西南农业大学的全程指导模式的解读,为高校的就业指导体系的建立提供了一个较为成功的案例。杨静和张庆亮通过比较中、美、德、英等国的毕业生就业指导认为,目前我国的就业指导处于边实践边改革的阶段,在机构设置,经费投人,人员队伍建设,就业指导工作理念、方式、途径等方面都明显滞后,不能适应目前的就业市场变化和要求,急需建立相对完善的就业指导体系。黄洽宾则提出了在高校的平台培养模式中构建全程就业指导体系的理论。平台培养模式将大学教学内容按照人才知识结构和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原则划分成四个平台,这四个平台既有渐进性又有针对性,是一种独具特色、科学系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据四个平台的教学结构,积极探索和推进大学生全程就业指导,完善高校就业指导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实现大学生的梦想,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2.对大学生就业信息的相关研究
目前,就大学生就业信息方面的研究并非没有,而是从信息传播模式的角度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仍然很少,从已有的成果看,大学生就业信息的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2.1在大学生就业信息收集、筛选、利用方面的研究。在就业信息收集的途径和渠道分析中,学者们的意见比较一致,认为大学毕业生主要通过学校的就业指导部门、人才交流会、双选会等毕业生就业服务机构和就业市场,各种社会关系、媒体,实习、社会实践,网络渠道等途径来获取信息。而河南教育学院政治系副教授季荣臣则根据以上方法总结了地毯式访问、连锁介绍、中心开花、供需见面和直接研究法等五种信息收集的方法。从信息传播的视角,余彬和潘烈认为,大学生就业信息传播方式呈现群体内部信息传递和外部辐射两个方面,并主要从内部信息传递阐释了就业信息的获取渠道。
在就业信息的筛选和利用方面,学者们的观点比较一致。苏静在对湖南省三所高校毕业生的调查研究后认为,毕业生筛选信息的主要依据有:薪酬待遇、所学专业和兴趣爱好,而对专业对口、单位发展等的要求并不高;对于单位提供的信息的明确程度,已就业和未就业的人有不同的感受,不能一概而论;在个人各方面与市场需求的符合程度方面,大多数毕业生比较自信,但也认为自己缺乏工作经验。一般来说,通过信息渠道获取的就业信息是比较杂乱的,毕业生需要对这些信息进行一个全面的筛选,选取对自己最有用的信息。季荣臣则提出了科学筛选就业信息的方法:善于对比、掌握重点、了解透彻、适合自己等。 2.2在大学生就业信息网络化建设方面的研究。目前学术界对大学生就业信息网络建设的研究比较具体,成果较多。就业工作的信息化和就业信息网络建设是根据高校自身要求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现状所提出的,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如何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拓宽就业工作发展空间,是目前开展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在理论界,关于这方面有很多的理论研究与案例研究。韩伟平等研究提出建立“四位一体”的就业服务信息化平台。高校、毕业生、用人单位和政府主管部门构成系统的四位,外部环境则是整个社会,共同作用于大学生就业这个整体。构建一个“四位一体”的系统服务平台,利用信息化手段协助高校就业服务指导中心实现个性化服务,为学生、学校、用人单位、政府间提供快捷、方便的互动平台。余菜花等通过对河北省就业服务信息化的研究提出,虽然目前河北省的就业服务信息化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有一些问题,比如在线招聘求职信息传递不畅、就业服务信息化水平地区差距大、劳务输出管理问题突出、“就业服务网”建设落后、就业信息搜集缺乏主动性、加工深度不足、就业信息服务方式主动性不强、就业培训信息化水平较低等,并给出了对策,如加大对经济落后地区的就业服务信息化投人、统一规划建设就业服务网、主动收集就业信息、提高就业信息质量、主动推送就业服务信息、科学构建劳动保障网站、大力发展在线培训服务、培育企业化的大型在线劳动力市场等。
2.3在大学生就业信息与就业指导关系方面的研究。目前理论界对信息与就业指导也有了一定的研究。上海交通大学的李晓静就分析了就业信息渠道与大学生就业信息的关系,为就业指导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经过研究,她认为,人际传播渠道和互联网若能满足大学生的求职信息需求,将增强他们对自身的就业信心,而传统媒体渠道的信息满足,将增强他们对宏观就业形势的信心。但研究还发现,信息渠道的使用与满足之间的差异性—使用各种信息渠道可能对大学生的求职信心产生负面作用。招聘会、中介等组织传播方式并不能增强大学生的就业信心。湖南师范大学李权分析了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获得机制过程中的心理,他从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获得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着手,采用追踪调查和电话访问的手段,提出关于就业心理的四条假设,分别是:大学毕业生对整个就业形势感到迷茫和缺乏信心、大学毕业生对个人能力和努力缺乏信心、大学毕业生中普遍存在“读书无用论”、大学毕业生对自己就业相关的个人因素认识不足,得出以下结论:大学毕业生对自己就业相关的个人因素认识不足、大学毕业生对职业稳定性认识不足,大多数赞成“先就业再择业”。这些对大学毕业生心理的研究能够促进各个层面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上的发展。
3.从传播学视角建立就业信息传播模式的合理性探讨
随着高等教育日益大众化,大学生人数逐年增多,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普遍面临就业难的问题。近年来,因就业问题引起的大学生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较常见,甚至发生自杀悲剧。2007年《大学生就业指导》被教育部列入大学生必修课程之一。课程旨在指导学生寻求职业发展,培养潜力和创造力,以适应社会需要。积极心理学在国内处于快速发展时期。研究目的主要是探索个体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寻找个体潜能。这与就业指导课程的目的一致。此文基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探析如何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育。
一、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现状
我国高等学校就业指导课起步较晚,与国外的就业教育差别很大。
(一)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内容单一,学生就业心理模块知识陈旧
我国目前高等教育中就业指导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就业背景、就业技巧、就业政策和就业所需表格填写训练等。各个高校课程内容基本一致。武沁宇等研究认为目前高校就业指导缺乏与学生专业课程衔接,难于提高大学生实际就业能力[1]。较少高校有专业心理老师讲授职业生涯规划、职业心理调适等。与心理有关的内容知识基本无更新。
(二)课程倾向于职业技能培训,忽视就业心理、职业道德等引导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多倾向于传授求职技巧,如介绍信、推荐信和简历制作,面试技巧等。而较少涉及学生的价值观导向、就业心理调适和积极的就业观引导。大学生在就业之前,首先会在心理上有一些变化。受传统“学而优则仕”思想等影响,加上就业竞争激烈,多数个体易表现出焦虑、失落等心理表现。张弛等调查522名大学生,76%认为“最让自己感到紧张和忧虑的事情”是就业问题[2]。由于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第二个“心理断乳期”。情绪容易波动,耐挫力弱。在面对就业压力或受挫之后,找不到合理方式应对,出现一些心理问题,甚至自杀等危机事件。
(三)课程实施形式单调,缺乏创新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定位是一门指导性强的应用型学科,需要学生实践和实际操作,且需要根据大学生每个阶段不同特点进行指导。较多学校就业指导课成为理论课的讲授,学生配合度不高,没有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从大一到大四所讲内容没有变化。大部分高校依然采用以一名老师面对几百人甚至上千人上大课的模式为主。
二、积极心理学的内涵
近年,积极心理学在世界范围内兴起。认为心理学不仅仅是对创伤、缺陷和疾病等进行研究,更重要的是帮助人类去发掘潜能和力量,使人们更幸福、快乐,并得到发展。我国传统文化中也不缺积极心理学的思想。如仲尼、左丘、韩非子等都是在逆境终成事业。其积极的思想都可以为大学生学习和内化。
积极心理学的课程宗旨主要是发掘学生潜能,增强积极的人格力量,显示了一种积极的教育理念。赛里格曼教授以“每天记录三件好事”、新的署名力量、感恩拜访和大笑练习为内容,发现这些练习能最大程度激发其学习兴趣和生活态度,甚至影响到人生态度和工作信心。有研究将积极心理学融入到抑郁症治疗、医学教育和企业管理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积极心理学视角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探析
(一)嵌入积极的教育理念
《大学》中提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重要是培养大学生积极、健康的人格素养。当前“就业难”问题除了就业人口基数大和专业限制外,与大学生自身依赖性强、逃避进入社会、耐挫力差、自卑心理等有较大关系。英国哲学家拉金斯提到“年轻时代是培养、希望及信仰的一段时光”。培养大学生积极的心态需要从入学开始,贯彻整个大学生活。在教育过程中将责任意识和感恩结合起来,教会大学生勇于面对生活中各种挫折。
(二)构建“积极导向”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
随着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变,严峻就业形势使大学生从入学开始承受不同的就业心理压力。积极导向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不仅要吸取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还要考虑不同阶段特点和实践性的特点,每个学段有其特定的教育内容和任务。大一大二阶段应该以“择业指导”为主,主要包括认识自我、优势定位和职业生涯规划。由于大学新生处于适应期,心理波动比较明显,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刺激。此阶段重点在于帮助他们适应大学生活,解决现实困惑,掌握心理调节方法和应对,引导进行职业生涯探索,掌握职业要求和社会需求,挖掘学生自我成长的潜力。第二阶段应该以就业指导为主。学生掌握就业指导知识外,鼓励学生实践,通过调查走访、案例讨论、团队合作等方式增加学生对就业的积极心理体验,鼓励学生创新自己的求职技巧和方法。强化互动,学生参与教学,如运用霍兰德职业能力测验(MBTI)认识自己的兴趣和性格特点。
(三)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基础的大学生就业团体辅导实践
积极心理学认为在教育中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重视学生自我成长的经验。体验和参与式学习是完成这一体验的重要途径。美国心理学家Seligman等提出了以积极心理学为基础的群体参与的团体积极心理辅导新模式[3]。设计活动依据“幸福”三因素理论,包括积极的情感、积极的参与性和追求有意义的生活三部分。团体辅导的内容包括培养积极情绪、积极的应对和认知方式、积极的人格品质。按照这三个内容进行具体的活动形式。如“寻找自身优势”、“三件好事”、“感恩探访”等。
综上所述,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对大学生成长成才有着重要意义。课程尚处于开发和探索阶段,对于授课老师也需要扩宽思路,在现有体系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方法探索新的形式,提升教学效果,最终服务到大学生群体。(作者单位:东莞理工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参考文献: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分析
(一)结构性矛盾对大学生就业的客观影响
1.区域结构矛盾,造成大学生就业的局部难、片面难。我国的国情就是东西部、沿海地区与偏远地区、经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结构性矛盾突出,从而导致就业环境差异也很大,使大学生选择就业的领域受到限制,这是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面临的大学生就业难只是局部难和片面难。
2.供求结构矛盾,造成专业需求和市场需求的不平衡。首先,专业需求不平衡,造成专业结构矛盾,部分高校不结合市场需求,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盲目开设专业课程,造成专业结构不合理、专业需求不平衡,从根本上制约了大学生自由择业。其次,市场供大于求,造成市场结构矛盾。第三,世界经济一体化,生产力发展,机械化程度高,致使需求下降,造成国际市场供求矛盾。
(二)大学教育体制改革滞后是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
1.教育教学活动与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对称。教材滞后、教学环节欠合理、教学模式与市场不对接、教学内容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是很多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高校的发展定位、办学思路、办学方向与办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调控和制约着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方向。
2.师资结构性矛盾突出。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学水平落后、教学观念陈旧致使大学培养质量下降也是影响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因素。
3.高校制度建设与评估体系不完善、不配套。很多高校普遍缺乏有效地监控与科学的评估制度也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
(三)大学生落后的择业观是造成就业难的主观因素
大学生落后的就业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就业观的盲目性与被动性。据国家有关统计资料显示,选择到基层和西部地区就业的大学生较少,只有4%左右;二是自主创业的人数少,虽然国家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了很多鼓励和优惠政策,但由于大学生害怕失败,普遍缺乏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也说明高校对于大学生的创业教育相对滞后;第三,选择到私营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大学生比例相对较少,而选择考取国家各类公务员的却不乏其人。
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社会现实问题。既有社会体制问题,也有教育体制问题,同时还有大学生自身制约因素。对于大学教育与大学生就业是否存在必然联系,值得引起我们的理性思考。
二、大学教育的发展趋势与大学生就业的关系思考——对现行大学教育培养模式的再思考
(一)大学生就业与教育教学活动的矛盾分析
1.就业市场化与大学专业设置、培养模式之间的矛盾。大学生就业进入市场,实现了就业市场化,但大学的专业设置、培养模式没有实现市场化。学校的招生计划、专业结构、教学内容基本上仍然按计划经济体制的模式运作,很不利于大学生的顺利就业。
2.就业市场与教育体制改革滞后之间的矛盾。中国教育情报研究会理事长曹青阳教授认为,大学生就业难主要集中在两个矛盾:一是客观就业岗位的增长速度落后于毕业生人数增长速度之间的矛盾;二是高校的教育滞后于社会实际要求之间的矛盾。本人认为,解决以上矛盾的核心在于转变观念,采取有效措施,创新教育模式。
(二)教育体制改革和创新是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证
1.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迫在眉睫。虽然加快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的调整,已经成为社会各方面的共识,并且也确实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从总体上看,这项工作还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主要是教育体制改革不到位所致。教育体制改革滞后于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是最根本的原因。实践证明,离开教育体制的市场化改革,单纯依靠政府的管理措施解决大学生供求结构性矛盾是不现实的。
2.教育教学活动创新势在必行。随着劳动力市场的发展,竞争程度不断提高,而我国传统教育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大学生缺乏工作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创新教育活动以适应市场的需要势在必行,其核心问题是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
(1)教学活动的国际化与民族化关系——革新教育观念,适应国际经济一体化。
(2)灌输教育与创业型教育的关系——以科学发展观,逐步实现实践型、创业型教育模式。
(3)教育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增加专业、招生数量。
(4)课程综合化与特色化的关系——以形成知识结构的合理性,人才培养目标的综合化,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
三、解决大学生就业与大学教育可持续、协调发展的对策与方法
(一)树立科学的认识观、发展观,改变现有人才培养观念,深化就业型、创业型教学观念
树立“推销毕业生”的办学及教学思想认识。多开设社会需求的专业课和选修课,调整学科结构,实现课程多元化、开放化。大学生就业难,反映了高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有距离,因此,学校要鼓励和指导大学生选择好选修课的学习,要尽可能多的开设社会需求的专业和选修课,以满足学生将来择业需要。
(二)建立学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良性互动模式
高校应大胆尝试校企联合办学,加强合作与交流,多建立大学生实习与就业基地,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社会工作和活动,在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以及分析能力和处理问题能力。首先,教育教学活动要理论联系实践,重实践;其次,要注重毕业生跟踪、调研。大学毕业生是高校生产出的“教育产品”,高校要结合本地区及经济市场的需求出发,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按市场需求制订教学计划、培养模式和人才规格。所以,学校要经常到用人单位、人才市场去调研,了解市场对人才规格、学生素质方面的要求,结合市场要求培养人才。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措施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学生培养质量。高校要以学生成长成才为目标,引导大学生确立正确的职业价值取向,打造专业化、职业化、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2.改革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性教学。注重课程内容体系结构、教学内容组织方式与目的、实践性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等。在教学活动中,加强实践环节的设计,为学生创造机会与用人单位接触,让学生早日进入就业市场,为就业早做准备。
3.加快建章立制,完善教学评估与就业评估制度,实现制度化管理手段,实现教学提高就业质量,就业促进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