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硕士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25 10:26:46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传播学硕士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传播学硕士论文

篇(1)

 

近年来,心理类访谈节目不断出现并渐成一种态势。央视的《心理访谈》是此类节目的开拓者和运营成功的典范,继2004年推出以来吸引着社会关注的目光。

一、传播内容分析

《心理访谈》是一档心理健康类栏目。它运用现场个案访谈的形式,嘉宾呈现自己的心理故事,主持人在中间衔接沟通,心理专家进行现场心理分析和指导,解除心理困惑,帮助嘉宾树立健康向上的心态。

随着我国社会的转型和发展,人们经济水平提高的同时,也面临越来越多的压力和心灵的困扰。而由于中国的心理学和心理学界还不够成熟,大众的需求却在增加。《心理访谈》节目的出现正好满足了这种市场需求。

从《心理访谈》的节目内容上看,多数当事人都因遇到的问题无法化解和解决,而寻

篇(2)

(二)摇滚在传播方式、社会科学等方面的研究,也可以说是非音乐类学科上的研究。主要包括像从人类学、传播学、社会学等角度进行研究。比如,1、新闻传播学类的有:《邂逅、共生与回归――身体景观中的MTV与浪漫“摇滚”》作者郑建丽,本文解释了摇滚和MTV结合后的传播效果。摇滚自己的个性和摇滚乐带动的歌迷市场还有它所独有的摇滚精神,和MTV这种相对独立的艺术形式与偶像制造能力相结合,也就是文中所提到的邂逅、共生、回归,在这过程中产生的很多有意思的现象。那么这类型的文章还有2、文艺学方面的《消费时代的音乐文化症候:中国流行音乐研究》、《摇滚时代》作者王辉;3、社会学方面有《伤花怒放:摇滚的被缚与抗争》作者郝舫,这篇文章谈到了很多摇滚乐存在的社会价值,研究了很多一谈到摇滚乐就要涉及的关键性问题,例如反叛、摇滚精神、独立、理想、希望等等,以此来展开全文。《灰飞烟灭:一个人懂得摇滚乐观察》作者颜峻,本书的特点非常鲜明,是以研究和市场调查为互补,既有理论研究,又有社会深入的调查体会,包括了21世纪以来不长的中国的小众音乐发展历史,追求标新立异,和填充学术空白。4、心理学方面有《摇滚乐的传播心理学分析》作者崔茜,从心里学的视角进行分析,对于摇滚乐之所以受到年轻人尤其青少年的狂热追捧,除了音乐本身,在青少年心理特殊性方面进行研究和阐释。

(三)音乐人类学角度对中国摇滚乐研究。这一类主要从社会学、人文关怀、音乐美学等不同视角进行研究。其中比较有开阔视野,具有较强预见性的文章包括:付菠益的音乐人类学博士论文《宣泄的仪式――中国摇滚乐的音乐人类学研究》、谢力荣的课题论文《南京“地下乐队”寻踪》、屠金梅的近代音乐史硕士论文《论中国摇滚乐的反叛性缺失》、周华生的音乐美学硕士论文《狂飙喧嚣的感性叙事――摇滚(乐)的存在及其声音感觉的逻辑》等等。其中《宣泄的仪式――中国摇滚乐的音乐人类学研究》一文中以崔健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崔健的采访、对中国摇滚演唱会现场的观察、大陆摇滚市场的调查阐述了大陆摇滚乐的文化内涵,文章的创新点在于把摇滚的演出描述成一种“准宗教”的仪式现场,把构成整场演出的舞台效果、乐器演奏、歌迷现场呐喊等等看成是仪式现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象征符号”,把这种狂热的表演解释成为了一种宣泄仪式。《论中国摇滚乐的反叛性缺失》一文中对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大陆自己的摇滚乐诞生至今30年的演变与发展做了梳理,并从摇滚精神中的反叛作为切入点,通过对歌曲谱例与歌词的研究,阐释了中国大陆早期摇滚乐作品中反叛是什么,在多年的发展中,反叛一词的含义的变化又是什么,以及这样的变化带来的问题又是什么。《狂飙喧嚣的感性叙事――摇滚(乐)的存在及其声音感觉的逻辑》一文通过对摇滚乐作为个案研究得出,摇滚乐相对于主流音乐甚至是主流文化是一种独特的“狂飙喧嚣的感性叙事”这种叙事是纯感性的,与其他民族音乐、西方古典音乐等都一样,在发展过程中塑造了自身的文化特点,形成了特有的欣赏族群。(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

参考文献:

[1] 萧梅、齐琨:《音乐人类学的实地考察》,载《音乐人类学的理论与实践导论》(洛秦编),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1.

[2] 参见张钟汝等,《城市社会学》,上海大学出版社,2001,第二页。

[3] 参见汤亚汀的《西方城市音乐人类学理论概述》,载《音乐艺术》,2003年第2期。

[4] 洛秦:《‘新史学’视野的下的音乐人类学与历史研究》,载《音乐人类学的理论与实践导论》(洛秦编),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1。

[5] 洛秦:《摇滚乐的缘起及其社会、文化价值》,载《文化研究》,2003年第3期。

篇(3)

韩笑在研究对外汉语教材中文化因素的选择时指出“我们的教材中应致力于宣传一种吸收中西方文化精髓的推崇个性自由和平等的人格,追求平等积极进取的新的孝文化观。”刘冬冬在其硕士论文《针对中级外国学生的<论语>思想文化教材编写设计》中提及儒家“孝”思想的教学中应注重中西对比,其对《论语》的教学编排对“孝”的教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王艳丽研究了朝鲜汉语教科书《训世评话》中孝文化的素材并探源其在中国典籍中的出处,分析了《训世评话》语言与文化相结合的编排特点,对于我们文化教材编著有很大启示。

二、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孝文化研究成就

对外汉语教学研究已对中华传统文化表现了极大的关注,有的学者甚至提出了文化主体论,这体现了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自觉。孝道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在对外汉语文化因素的研究中已初露端倪,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拓展。

三、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孝文化研究不足

对外汉语中的孝文化研究还十分欠缺,尤其是针对性的研究几乎是空白,大部分的研究只是在文化因素中有所提及。因此孝文化传播存在以下不足:(1)理论性不足。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和指导,缺乏理论会导致实践的无目的性和无计划性。对外汉语孝道缺乏理论研究,传播的原则、内容筛选、途径构建等皆缺少论述。(2)系统性不足。构建系统的传播模式和课堂教学范式是目前孝文化传播亟待解决的问题。(3)实践性不足。对外汉语教学本身是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孝道的教学如何正确合理地开展,需要研究者针对课堂教学实际制定可行的计划。现有的研究也未能注重中外的差异,没有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对孝道传播做出合理的具体的扬弃和编排。(4)方法较单一。当前研究的方法单一,大多局限于文献研究法等常见方法,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丰富研究方法,如采用跨学科研究法等方法,从而扩展研究视野,丰富研究成果。

篇(4)

[3] 陈乃菁.以叙事性设计理论建构电视广告影片之场景设计模式[EB/OL].国立云林科技大学空间设计系硕士论文,http://140.125.151.167/g9735718/20090507.htm.

[4] 姜今.银幕与舞台画面构思[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

[5] 吕志昌.影视美术设计[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

篇(5)

文学硕士论文写作技巧要点

一、 如何突出文学硕士毕业论文的学术性

硕士毕业论文是学术论文的一个重要的门类,学术论文则是最为常见的学术文体。学术论文是进行学术研究的凭借,是反映学术成果、传递学术信息的工具。可以说,“学术性”是学术论文所应具备的最起码的条件,也是学术论文区别于其他应用性文章特别是一般理论文章的本质特征之一。而从以往电大学生的毕业论文写作情况来看,恰恰经常在学术性方面有所欠缺。因此,这里专门强调一下学术论文的学术性问题。

要使学术论文的学术性得到突出,必须在从选题到行文的各个环节上都有所注意,而在毕业论文的写作中,则主要应当在以下几个环节的安排上多下功夫。

篇(6)

1.研究背景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传播呈现出媒体多样化、信息直播化、受众分散化的新特征。公交车作为城市的一道流动风景线,其本身无疑成了传播信息良好的载体,蕴含了无限的广告价值。人在流动,车在运行,信息在传播,城市公交系统作为城市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在城市功用塑造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公交广告不仅仅是商业手段,也是一种艺术,一种文化,具有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作为人们在生活中接触频繁的媒体形式之一,公交广告日益发展,随着人们欣赏水平和审美体验的提升,对公交广告的审美要求也越来越高。

2.公交广告的审美特征

公交广告主要有车身广告、候车亭广告、拉手广告、车靠背广告等多种形式。公交广告的审美特征主要有图形美、色彩美、文案美等,设计者通过多元素组合设计能够巧妙的对产品目标进行释义推广,并高效的加强目标印象,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设计元素之间相互作用,合理组合与搭配,在设计师巧妙地安排下,尽力完美的呈现在消费者面前。

2.1 图形美

日本语言学家时枝诚记说:“通过语言得到的印象是抽象的,易逝的,可能只具有一般价值,掌握它需要时间,而通过照片得到的印象则是具体的,能够看到确定的例子,瞬间就可以记住。”充分说明,图形作为视觉语言运用在车身广告中,能达到直观的诉求方式。车身广告中的图形应具备简洁清晰,车体接触人群时间比较短,所以,复杂图形在短时间都不利于识别和记忆。图2.1的公交车内拉环抓手直接做成产品图形,简洁实用,独特的广告创意使受众在近距离感知品牌同时,也把品牌的人文关怀潜移默化的植入到受众认知中。

图2-1国外某手表品牌拉环抓手广告图2-2公交候车亭广告:雀巢广告

2.2 色彩美

色彩对人的生理、心理产生特定的刺激信息,具有情感属性,形成色彩美。广告的色彩美是广告审美的一个重要特质。公交广告的色彩美,是指公交广告设计中的色彩所表现出来的比较赏心悦目的价值。如图2-2,这是设置在公交候车亭的座椅广告,红色的底色和白色的字母对比强烈,简洁醒目,不仅仅加深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在城市形象建设中也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3 文案美

广告文案是广告作品中的文字语言部分,与色彩相比,公交广告的文案似乎并没有那么引人夺目,但是一则好的公交广告文案往往能引起受众情感的共鸣,起着画龙点睛的效果。如图2-3, 这个广告刻意留白,只有一句话的文案:“广州人,谁偷走了你的8小时?” 引发公众好奇心。广告右上方有醒目的南海桂城四个字,这是比邻广州的佛山桂城的一个城市形象广告。每个人一天只有24小时,除却8小时工作8小时休息时间,那么余下的8小时理应是休闲娱乐时间。而休闲娱乐去哪,桂城用“偷走8小时”的文案制造悬念,引发注意,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和商业效应。

图2-3广州公交站台广告:南海桂城广告

3.公交广告的审美价值

3.1有助于城市形象魅力的提升

戈公振在《中国史学报》中对广告做了这样的描述:“广告为商业发展之史乘,亦即文化发展之记录”。黄海澄在《艺术美学》中提出:“内容与形式在艺术作品中是一个整体结构,它所发挥的是整体功能,单纯形式因素难以独自发挥作用。” 从他们的观点可以看出,广告不仅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行为,很大程度上展示了城市的精神风貌,体现出城市的文明程度,成为现代城市形象的特殊构成要素;广告文化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美化,优秀的城市公交广告,在传达广告信息的同时,迎合人们视觉审美需求,调节着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以其丰富多彩的内容,亮丽的色彩,新颖的创意表现形式为城市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3.2有助于满足城市生活多样化需求

公交广告的日益发展是现代城市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文化现象,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公交媒体已经与城市生活紧紧地融合在一起,向人们传递着各种资讯与信息,并深深影响了人们的行为活动与日常生活方式。城市公交在相对固定的路线运行时,可以根据不同受众需求来进行广告设计,如在人口流动量大的商业繁荣的街区,可以放置丰富的商业广告,在文化区和城市门户区投放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树立城市形象的公益广告等.配合运营周边环境投放的广告,形式多样统一,色彩绚丽和谐,既能突出商业氛围的繁荣商业发展,又能与城市形象相得益彰,满足城市生活的多样化需求。

3.3 有助于引导道德价值

“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广告作为一种宣传工具,对受众就有教育引导的作用,是社会舆论不可忽视的一个组成部分。公交广告在传递信息的同时亦传达新的生活观念、新的消费方式,不知不觉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习俗,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观念,撒播形成一种隐形的文化环境。当下“中国梦”、“讲文明树新风”等公益广告频频出现在公交车身、公交站台及其他的户外广告形式中,一幅幅生动形象的图片配上简洁精炼的文字,为城市增添色彩的同时,也进一步加强了精神文明和道德文化建设,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4.结语

城市发展日新月异,公交广告的发展也要与时俱进,广告审美不仅仅注重其外在的视觉效果,更应深层挖掘其内在的审美文化。只有清楚地认识公交广告的审美特质和审美价值,使广告创作深入受众的内心世界,引发共鸣,才能创造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作者单位:江西科技学院)

基金项目: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二五”2014规划项目(14YS33)。

参考文献:

[1]黄海澄.《艺术美学》.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2]温华.《户外广告与城市景观的艺术融合》.汉江大学学报.2001

篇(7)

微视频的研究到目前为止,主要是基于传播学的视域,而在教学领域的研究仍比较贫乏。笔者以为,只有让大家了解微视频的内涵,以及在教学中的实践应用,才能发挥出微视频在教学中最大的效用。

1.微视频教学的含义

1.1微视频。微视频(又称视频分享类短片)是指个体通过 PC、手机、摄像头、DV、DC、MP4等多种视频终端摄录,长的一般在 20分钟左右,内容广泛,视频形态多样,涵盖小电影、纪录短片、广告片段等的视频短片的统称。”

1.2微视频教学资源。时间短、知识内容片段化、精确化是微视频教学资源的最大特点之一。微视频教学资源迎合了现代社会快节奏、高压力和网络生活方式。微视频教学资源其有以下优势:

1.形象生动。2.时间短、内容精。3.学习自主性加强。

1.3微视频教学。微视频教学是利用微视频资源进行教学和学习的一种方式。微视频教学可实现师资共享、在线任教;学生流动、及时学习。

2.微视频教学的发展

2.1微视频教学在国外的发展研究状况。国外对微视频应用的研究多是从娱乐和传播的视角进行的。随着学习时间的片段化、视频播放终端的微型化,微视频教学资源越碓绞艿饺嗣堑墓刈。在基础教育中,其典型应用模式有可汗学院、翻转课堂教学。

2011 年,萨尔曼・可汗(Salman・Khan)创办了非营利的“可汗学院”(KhanAcademy),该网站上传有超过 3500 个教学视频,其视频包括数学、社会科学、财务等多种内容。 “可汗学院”的迅速兴起同时也让更多的教育工作者认识到“翻转课堂”是一种非常可行的教学模式。其中的教学微视频成为了由传统的教科书、教师板书或幻灯片转变而来的教学资源,教学视频学习进度可以由学生可以自己掌握和调控,不必担心漏掉重点内容。由此可见,使学习者更加自主的掌握内容。

2.2微视频教学在国内的发展研究状况。国内微视频的雏形是2005年《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视频短片。随着宽带的进一步普及和音像设备软硬件技术的平民化,使得草根阶层的民众也加入到微视频的制作和传播中来,中国网络的“视频元年”便在2006年被很多人认可。

关于微视频的研究大多是基于传播学的领域,微视频不仅生命力强大,而且形态多样,涵盖纪录短片、小电影、视频剪辑等,这些都可通过手机、DV、摄像头或MP4等多种视频终端摄录或播放,它补充了传统的影视机构。微视频传播的即时性、便捷性,并与网站上其他用户交流,甚至上传自己的作品等优点,使得微视频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媒体、政治、教育等领域。

由于视频信息与其他信息相比,它能提供真实的情境,捕获大量的信息,这将有助于学习者形成自己对某个学习内容的观点,也更容易被记忆系统所编码和保存,并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在真实的情境中提供真实的学习任务。视频教学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与记忆,结构化、片段化的教学视频将课堂内容以知识点为单位进行组织,有利于集中学习者的注意力,从而提高学习活动质量。为了适应人们碎片式学习的需求,基于微视频的学习和教学也应运而生。

为了解我国微视频的研究现状,笔者在“CNKI 中国知网”以“视频教学资源”和“”为关键词,从2003年到2014年,搜索核心期刊及CSSCI期刊文献28篇,硕士论文14篇,以“微型学习”为关键词,从2003年到2014年,搜索核心期刊及CSSCI期刊文献40篇。

目前关于微视频的研究大多仍在阐释其理论与应用前景,关于微视频的研究有从其发展视角进行分析,如:陈霖、邢强在《微视频的青年亚文化论析》中,通过对微视频制作和传播的考察,从媒介的抵抗、身份的认同和创造的潜能分析寓于微视频中的青年亚文化存在状态,并探讨其现实影响和未来走向。

笔者发现在对以上文献的阅读与分析中,微视频的应用多在教育技术学方向展开,如:杨九民 邵明杰 黄 磊在《基于微视频资源的翻转课堂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课程为例》文章针对“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课程资源利用率不高、学习效果欠佳等问题,分析了微视频资源、翻转课堂在解决这些问题上的价值,在教学实践中运用问卷调查和视频分析法从是否促进理解和深化知识、激发学习者学习兴趣等方面验证了基于微视频资源翻转课堂实验教学模式的有效性,并提出了教学中要依据学习内容及学习者特点制作微视频资源。

张 屹, 黄 欣, 谢浩泉, 白清玉在《交互式微视频教学资源的研发与应用》中通过本科大学生和研究生对“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课程内容的需求分析,从内容、教学、脚本三方面设计了交互式微视频教学资源,并从工具的选择和视频的制作上进行了开发,运用实验研究法验证了微视频能够有效地提高本科生的学习成绩和研究生的学习兴趣,为本课程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以及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微视频同样应用于政治教学中研究的有:刘海在《视频资源在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运用》中,从引入新课、突破重点、组织探究三个方面阐述了其合理运用,重点体现三个原则:时效性、标准性、共享性,以实现其在教学中最大的利用效率。

在地理教学中邱杨兵在硕士论文《高中地理教学中视频资源运用的研究》中,阐述了视频资源”的含义,概括了视频资源的来源及获取方式;并对高中教师在教学中运用视频资源的情况和运用视频资源对学生学习的影响进行了问卷调查与分析。

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又有袁 晔在《开发网络视频资源促进英语课堂教学》中提到根据教学目标,合理利用网络视频短片,可以在英语课堂上创建更加真实的语言环境,促进学生的语言认知能力。文章从理论的角度阐述了视频短片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和优势。

目前虽在教育技术、英语、数学、政治、地理学科中的应用都有学者进行了研究,但仍有需要完善的部分。虽然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很多教学内容可以在网络上搜索和学习,但是这些视频资源也只是课堂上的死板搬家,它的缺点首先是不能激起学生的积极性,其次是缺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我们期望依据相关的视觉传播理论、网络学习理论、教学设计理论等相关理论,为视频教学资源的教学设计尤其是交互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以期优化教学视频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篇(8)

国内学者对电视节目形态的研究起步较晚,在2001年之前甚至没有节目形态这种说法。收录在《新闻与传播评论》2001年第1期,张卓的学术论文《在变革中前行——从电视节目形态看我国传媒角色的变迁》可以算是我国电视节目形态研究的开始。该文以我国2001年之前最具代表性的电视节目为切人点,透过节目形态演变的表象,探讨传媒角色变迁的现实基础、理论依据和文化根基。但是作者在文章中并未仔细探究节目形态的概念,将节目形态与节目分类混为一谈。

真正可以算作电视节目形态研究开端的是朱羽君、殷乐在《现代传播》从2001年第1期到第6期连续发表的一组关于分析电视节目形态的系列论文,这也是北京广播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前身)的朱羽君、殷乐的课题《对电视的生命感悟》中较为重要的部分。《对电视的生命感悟》是作者对电视在人类媒介发展中的动态展望。这一系列论文包括:《减压阀:电视娱乐节目──电视节目形态研究之一》;《大众话语空间:电视谈话节目——电视节目形态研究之二》;《信息社会的活跃时空:电视新闻节目——电视节目形态研究之三》;《寰球同此凉热:新闻现场直播——电视节目形态研究之四》;《声音的汇聚:电视评论节目——电视节目形态研究之五》;《文化品质:电视纪录片——电视节目形态研究之六》。这一系列文章对当时我国国内存在的每一种节目形态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在当时算是对电视节目形态最系统的研究。

2001年之后国内学者才正式开始关注电视节目形态,这方面的研究也才逐渐展开。不过从论文的数量来看,对节目形态的研究力度远不及其他的研究领域。在CNKI数据库中以“节目形态”为关键字搜索,2000年到2005年之间只有19条记录,2005年到2010年之间有43条记录,2011年有7条记录。

国内学者对电视节目形态的界定目前尚无定论,见诸有关著述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1、电视节目形态“是指与电视内容相对应的电视节目表现形式”①

这种观点主要出现在节目形态研究的早期,将电视节目类型和节目形态混为一谈,如张卓:《在变革中前行——从电视节目形态看我国传媒角色的变迁》;王彩平:《电视节目形态创新方式探究》;李杰:《台湾综艺节目形态》等。

2、电视节目形态是指节目组合形式

这方面的研究如:程德安在他的论文《媒介知识产权》中认为,“节目形态就是节目的主要安排形式”;吴国跃、钱毅君在论文《节目形态与创新》中提出,“节目形态就是节目的框架形式,或者说就是节目构成要素的组合规律”;杨莉在她的硕士论文《论中国电视节目形态的创新》中提出,“电视节目形态,是指与电视节目内容相对应的电视节目表现形式。

3、电视节目形态是电视节目设计模板

这种观点认为,电视节目形态是电视节目形式的自然延伸和个性化拓展,即由电视节目的形式、内容、气质和神韵构成的电视节目设计模板。不同的电视节目元素的排列组合构成了不同的电视节目形态。

孙宝国在其论文《关于电视节目形态的创新》中提出电视节目形态是电视节目形式的自然延伸和个性化拓展, 即由电视节目的形式、内容、气质和神韵构成的电视节目设计模板。陈芳的论文《论近年来电视节目形态的创新特征》,认为“各种综艺元素有机融合、巧妙混搭,其形态和功能日趋多元丰富”。

刘娟的论文《三网融合背景下电视节目形态的转变》延续了陈宝国的观点,并认为,“电视节目形态”,不只是广播电视系统中的电视节目形态,也指网络电视和手机电视,以及在各种新媒体上所衍发出的类似的影像节目,是一种更广泛意义上的节目形态②。张建敏、邹定宾在《电视节目形态的现实创新:意义、模式与问题》中认为,电视节目形态就是电视节目样式,它是一个诸多元素的综合体。③

近年来关于节目形态研究更多的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某种或某个特定节目的形态的研究;另一种多是对节目形态的创新研究。

对特定节目的形态研究是近年来节目形态研究的重点,这方面的研究是以某一个性鲜明的电视节目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元素的分析,归纳出这一类节目的节目形态。这方面的研究比如,汤铭明:《非诚勿扰节目形态的传播学思考》;林丽婷、蔡泽标:《快乐大本营的节目形态分析》;刘琳:《论“真实电视”的节目形态》等等。

关于节目形态的创新研究是近几年来的研究热点,这类研究多是将“元素”的概念引入其中。通过对元素的重组与创新,创作出更受欢迎的电视节目。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有:

张建敏、邹定宾:《电视节目形态的现实创新:意义、模式与问题》;高红英,李萍,刘伟:《电视节目形态创新之思考》;夏琦:《论中国电视节目形态的模式创新》;高晓莉其构成:《我国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的形态创新》等等。

综上所述,电视媒介通过各种节目形态来呈现其自身独特的传播方式。国内对于电视节目形态的研究才刚刚起步,研究成果也较少。电视节目形态及其元素构成问题,在目前电视研究中已经成为重要的课题。从节目分类、节目类型、程式模板、元素等多重角度和侧面,众多研究者思考电视及电视节目形态的本质,追究节目形态意义的建立和传达,不同方向和合理性的观点互相争鸣,为当前电视节目形态的多样化和创新实践指出了种种可能的方法和路径。

参考文献

①王彩平,《电视节目形态创新方式探究》,《南方电视学刊》,2005(4)

②刘娟,《三网融合背景下电视节目形态的转变》,《新闻世界》,2011(8)

篇(9)

对于传播学批判学派而言,法兰克福学派无疑是其始作俑者。从早期的阿多诺、霍克海默、本雅明到第二代的马尔库塞、哈贝马斯等,对现代社会,尤其是处于后工业时代的发达资本主义工业社会的文化形态进行了跨学科考察,并提出尖锐的批评,从而为我们从历史、文化的视角对现有媒介传播活动及其文化进行批判提供了背景广阔的模本。

作为一种方法,法兰克福学派从商品化、物化、意识形态和控制等政治、经济、文化视角,对媒介文化进行批判性的关注,提供了一种框架,可用以纠正倾向于放弃批判性立场的媒体文化的研究方法。①法兰克福学派首次进入中国是上世纪70 年代末,直至90 年代才开始崭露头角。我国的法兰克福学派媒介批判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三方面:大众媒介与社会心理,大众媒介与意识形态控制,大众媒介与“文化工业”。 ②

笔者搜集到的2011年期刊有关法兰克福学派传播思想的研究论文主要集中在阐释性研究和意义影响方面。

一、阐释性研究

就2011年此类研究的内容来看,大致可以分为“对法兰克福学派传播理论的阐释性研究”、“不同逻辑主线下展开的对于不同代表人物及其理论的阐释性研究”和“以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对媒介文化现象的阐释性研究”两类。

1、对法兰克福学派传播理论的阐释性研究

李佳桐对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理论进行分析,主要阐述了法兰克福学派文化工业理论的主要特征:“商品拜物教”的特征,也就是商品性;标准化、同一化的特征;强制性和操纵性特征。并在这三个特征的基础上指出了其理论研究的局限性,因为无论是大众文化本身还是大众文化的接收者都在变化,而法兰克福学派过于强调大众的被动性和受控性而忽视了大众本身的主动性。③

林创介绍了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中的三个重要概念:大众文化、肯定文化和文化工业,阐释了其理论的主要内容,指出这一理论的缺陷: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的绝对否定和批判,忽视了大众文化的历史作用;严重落后于实际,夸大了人与现实的对立和人的异化,过分强调人与社会、人与科技以及人与文化艺术的对立;忽视了人的主体性地位,夸大了大众文化的控制能力;忽视了文化的社会性。④

张圣洁注意到目前学术界所关注的多为法兰克福学派最具代表性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对法兰克福学派消费文化思想的研究少之又少,于是在其硕士论文中,对法兰克福学派消费文化思想进行梳理,归纳其理论要点,对代表性人物的观点进行全面的总结和评判,因为资料占有的难度,其理论深度相对来说是比较匮乏的。⑤

李增君认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客观事实证明,文化产业已经迅速发展成为了当代经济体系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而言,在得到政府认可与支持的背景下,全面否定、拒绝文化工业的“惯性思维”是行不通的了。在新媒体传播语境建构的社会背景下研究文化产业的时代特征,寻求一种全新的界定方式,拓展文化工业理论的内涵与外延,特别是确立它在新传媒语境中的现实性、合法性,将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⑥

2、不同逻辑主线下展开的对于不同代表人物的思想研究

在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中,以对第二代代表人物哈贝马斯、马尔库塞的传播思想研究居多,其次为阿多诺。

杨东东的论述中对哈贝马斯在大众文化批判领域里的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与霍克海默等人在大众文化批判方面表现出的激烈态度相比,哈贝马斯的理解要相对温和得多,并且似乎也更为客观。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哈贝马斯独特的诠释学视角为大众文化批判赋予了崭新的色彩。哈贝马斯相信,借助交往行为理论的支撑、理想言语环境的建构,那种充满着积极向上精神的大众文化一定可以回到我们身边。⑦

王安琪以马尔库塞的技术批利理论为视角, 结合当下第二媒介时代的媒体实例, 反思基于网络技术的虚拟生存方式给人类生活所带来的影响, 从三个层次论述了其对人的单向度的加剧。他发现, 在当下的网络社会中,沉溺于赛博空间的自由幻象和新的满足形式信息的爆炸以及虚拟生存的技术终端在不同方面,以不同程度削弱着人的批判性和反抗性的同时,加强着技术及其背后力量的社会控制,这种反思肯定技术进步的积极功能和作用, 更重要的是提出一个参照和警示:“虚拟社会并不是‘乌托邦’, 而只是一种媒介的形式,正确把握现实生存和虚拟生存的本质及其关系, 才更有可能构建多元、健康发展的社会形态。”⑧

周波认为马尔库塞的审美观是功利主义的,因为在马尔库塞看来,审美和艺术是解放被压抑的本能、打破社会和个人单向度性的重要手段,是革命的武器,只有借助审美和艺术,人们才反抗并改造现实。以其为代表的法兰克福学派,其媒介权力批判侧重于政治及意识形态对大众传媒的渗透,认为受众在这个过程中是被动的,企图通过审美和艺术为主的精英文化去救赎整个社会,带有浓烈的悲剧意识。他认为媒介环境演变之后,法兰克福学派的媒介权力批判有望得到新的改写。⑨

王海平关注的是阿多诺。阿多诺所针对的“大众文化”是指依托文化产业和大众传媒技术而形成、发展起来的,供大众进行消费的商业型文化或商品性文化,是由统治阶级主动开发和制造并施与普通大众的,具有功利主义价值和意识形态功能的消费型文化,所以他一直对文化产业表现出莫大的敌视与忧虑。而从当下中国大众文化的现状看,阿多诺的“文化产业批判”理论却出现了两种状况。一方面,在目前现实生活中,很多现象与阿多诺描绘的“景观”颇为一致;另一方面,也出现了与我国国情矛盾的一面。⑩

3、以法兰克福学派的传播理论阐释媒介现象

在这些研究中,多是根据法兰克福学派的媒介批判理论,思辨的理性分析我国出现的媒介文化现象,阐述影响意义,甚至是提供一种应对的方法。

李园园把贺岁片作为研究对象,从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的角度出发,对我国贺岁片的商品性和艺术性进行反思,思考如何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她认为真正的艺术家要始终把握着生产方式,保证产品的明确身份,尤其是随着大众的文化水平和审美趣味的提高,文化艺术产品要想在市场上获利,必须具有相当的艺术水准去满足大众的需求。而对于我国贺岁片创作者来说,在关注商业利益的同时,注意和追求其艺术性,取得二者之间的平衡,才能确保其产品得到最大价值体现。⑾

程金海把数字媒介作为研究对象,从数字媒介不同于其他印刷和电子媒介的特性出发,以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为切入点,认为数字媒介信息编码的非物质性也为传播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首先,虚拟环境在为交流参与者提供最大限度交往自由的同时,也意味着现实约束性的丧失,因而交流很容易沦为话语的游戏;其次,虚拟空间将交往参与者的身体隔离在屏幕之外,这使得数字媒介不利于跨文化交流中的副语言表达;最后,由于数字媒介的虚拟数字传播环境,使得它更有利于弱语境文化的推广,因此基于数字媒介的跨文化交流有形成新的文化霸权的危险。⑿

二、法兰克福学派传播理论的影响和启示

林创认为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具有的重要启示体现在对我国的文化建设上。首先,在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市场化、全球化的浪潮下,文化产品的市场化、商品化趋势已经不可阻挡。金钱和利润显然不能作为衡量文化产品优劣的唯一尺度。其次,我们必须根据中国的具体实际和中国大众文化的现状做出我们的分析和判断,而不能简单的把其理论挪用在我国现实中,因为文化批判是对20 世纪西方资产阶级文化的批判,有其产生的历史条件。第三,对国内大众文化的发展要加强引导,避免大众文化“大众性”、“文化性”的丧失。第四,对西方文化产品,我们要有批判和反思精神。

在王继发的论述里,从正面和负面阐述了法兰克福学派对于中国传播学发展的影响。正面影响主要体现在:拓展了传播学研究领域;使得传播学理论在我国能够向本土化方向发展;更加坚定了的批判性研究方法。负面影响是法兰克福学派所产生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与目前我国的社会发展阶段、文化生产方式、政治经济结构都存在巨大差异,因此该学派也会在政治、经济、文化层面对中国传播学发展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在法兰克福学派的本土化研究中,要特别要警惕对法兰克福学派相关理论的异化研究。⒀

王娟和孔亮从媒介传播理念、传播特性、传播目的和传播宗旨四个方面对法兰克福学派的媒介批判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并以此为立足点,倡导借鉴和吸收法兰克福学派的媒介传播理念、传播特性和传播目的,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教育内容等视角出发,提出了教育传播研究中应转化意识形态、回归真实本源、培育全面的人、转变教育价值观,旨在促进教育传播研究的进一步发展。⒁

总的来说,在2011年有关法兰克福学派的传播思想研究论文数量并不多,而且良莠不齐,研究的内容也大多集中在基本理论、发展历程、意义影响以及对当下我国媒介现象的学理探索和分析上,与往年研究的内容相比并没有太大突破。

参考文献

①石义彬:《批判视野中的当代西方传播思想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4

②王娟、孔亮,《法兰克福学派的媒介批判理论对教育传播研究的启示》,《电化教育研究》,2011(7)

③李佳桐,《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理论探析》,《安徽文学》,2011(5)

④林创,《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探析》,《世纪桥》,2011(1)

⑤张圣洁,《法兰克福学派消费文化思想研究》,中国知网

⑥李增君,《新传媒语境中法兰克福学派――文化工业理论新探》

⑦杨东东,《哈贝马斯批判诠释视野中的大众文化理论》,《山东社会科学》,2011(10)

⑧王安琪,《网络社会如何放大人的单向度―以马尔库塞技术批判理论为视角的考察》,《国际新闻界》,2011(6)

⑨周波,《无望的救赎:从马尔库塞反观法兰克福学派的媒介权力批判》,《大众文艺》,2011(12)

⑩王海平,《在当下中国看阿多诺“文化产业批判”理论的是与非》,《阴山学刊》,2011(3)

⑾李园园,《贺岁片的商品性和艺术性―以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为视角》,《新闻世界》,2011(6)

⑿程金海,《数字媒介与跨文化交流:一种批判性的传播学视野》,《湖北大学学报》,2011(6)

⒀王继发,《法兰克福学派对中国传播学发展的影响》,《新闻界》,2011(7)

篇(1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广告设计实践发展迅猛,开设广告设计相关专业的高等院校超过1000所,但当前广告设计实践发展和广告设计人才培养严重脱节,广告设计教育问题丛生。目前我国虽然拥有10万多家广告公司,但是广告产业还处于粗放式经营阶段,至今没有一家本土广告公司可以进入世界级跨国大型广告公司的行列;虽然1000多所高校设置了广告设计相关专业,但是尚没有一所大学可以引领世界广告设计教育的学术潮流……这些广告现实问题都可以从广告设计教育中找到回应。新一轮产业竞争环境下,我国广告设计教育何去何从?其中,重要的经验,来自对广告设计教育发展的历程的总结。

对于“中国广告设计教育发展历史”这一专题的研究,迄今为止,仅有零碎的研究而鲜有发现专门研究。与该主题相关的理论成果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即国内外传播学、广告学领域关于广告教育、广告设计教育的研究,设计学领域对设计教育和广告设计教育的研究,以及历史学、教育学领域关于艺术教育史、设计教育史的研究。其具体理论形式表现为专著、个案研究、专业期刊杂志上的论文、相关调研报告及资料汇编等。国内外与该课题相关研究的发展脉络如下。

国外学者历来重视广告设计教育史的研究工作,他们从各自的文化背景出发,对本国的广告设计教育发展历程及其演变规律加以总结、概括,达到完善广告设计教育史理论体系和促进广告设计产业健康发展的目的。比如二战后以汉斯·M·温格勒的《包豪斯》为代表的数量众多的研究性著作和专题性论文,从理论上对先进教育经验及时总结研究,奠定了今天西方现代艺术设计教育包括广告设计教育蓬勃发展的基础。1959年由美国“卡内基”(Carnegie)和“福特”(Ford)基金会分别资助而独立发表的两项关于大学广告教育问题的调查报告,掀起一场广告教育研究的学术。1967年日本成立“日经广告研究所”,相继出版《日经广告研究所报》和《广告报告》期刊,对日本业界广告教育的诸多理论问题做了深入研究;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丁分校于1990年表《广告教育白皮书》和新世纪初叶发表《2001年广告教育峰会报告》等,对当代美国广告教育的状况与社会效应问题等进行了深入调研、客观评析和深度展望;美国著名学者BillyI.Ross于2006年出版的《广告教育:昨天、今天与明天》,则对百年来的美国广告教育做了开创性的梳理、总结与前瞻;英国的“英国教育”、“英国高等教育与研究机构”等国家教育网站则专设了广告教育研究栏目,对英国近百年来的广告教育展开了多向考察与深入探究……(参见查灿长著.《国外高校广告教育研究》.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10年版.前言部分)概言之,西方学界或业界的这些具有重要意义与实践价值的学术成果,主要集中于其本国范围内的广告设计教育,而从国际视野角度来对中国广告设计教育进行探讨的成果,仅见有零星论文,如日本株式会社电通企业计划局副局长坂本直规的《关于中国广告教育的现状与课题》(《中国广告》,2004.9),点出中国广告设计教育的种种问题,如缺乏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教育资源的分布不均,等等,但专门的“中国广告设计教育史”专题成果还鲜有发现。

“广告设计教育史”作为一个研究专题在中国的萌发,是在20世纪20年代西方学科分工制度中的“专门史”的建构,以发达国家的广告设计教育研究为中心的学术热潮的打破,发展中国家广告设计教育史研究的发展,以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广告产业环境和广告设计教育实践大发展的形势下,有关设计教育和广告设计教育学术论文日渐积累而逐步萌蘖、发展起来的。中国广告设计教育史研究的理论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广告通史类著作中“广告研究与教育”的专题叙述。中国第一本广告史著作——1948年如来生撰写的《中国广告事业史》包含了初步的广告教育和教育家的个案研究。他的著作将广告教育与学术研究机构纳入广告事业的系统的结构之中,其中有陆梅僧、林振彬等广告人的个案研究资料,由此开启了在广告通史类著作中研究广告设计教育史的先河。这一研究范式一以贯之,迄今为止较为著名的成果有:陈培爱的《中外广告史》(中国物价出版社,1997年版)(虽然这本著名的广告史著作影响广泛,但陈培爱本身的文学研究学术背景影响到其在广告史研究过程中对文学史的研究方法和写作风格的渗透);樊志育的《世界广告史话》(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1997年);余虹、邓正强的《中国当代广告史》(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版;刘家林的《新编中外广告通史》(暨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寇非的《广告·中国(1979—2003)》(中国工商出版社,2003年版);刘家林的《新编中外广告通史(第二版)》(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孙顺华等的《中外广告史》(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黄升民、丁俊杰、刘英华的《中国广告图史》(南方日报出版社,2006年版),等等。概括起来,这些著作均把广告业分为“广告媒介”、“广告公司”、“广告行业组织”、“广告制”、“广告主”、“广告管理”、“广告研究与教育”等几个不同的专题,并在整个广告产业环境中对广告研究与教育进行描述、分析。虽然叙述极为简略,在很多方面缺乏史料的支持,很多观点只是根据二手资料得出的常识性论述而缺少一手的实务文献和文本文献,教材的体例也决定了对广告设计教育史研究的方法本身不可能作出更加深入的探讨,但是,前辈们把广告设计教育置于宏观的“广告生态”大环境之中,从广告产业的整体环节的立场去考察广告设计教育及其发展规律,开辟了中国广告设计研究者对本土广告设计教育史的研究之路。在这些著作中,对当代中国广告设计教育史研究影响较大的有以下几部。

著名文艺美学家余虹教授的著作《中国当代广告史》侧重于从美学和艺术的角度,作者通过实地调研、访谈等研究手段,走访了中国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数十位广告人,在广告设计学术史上自创以分期为纲、每期内以“专题”为线索的写作体例,详述并评论了中国广告史上1979—1996年间的众多大事件、主要学术论争和广告营销现象。该著作对于一手文献的把握、基本历史框架和一些基本的判断,是广告设计教育史分期的重要参考。

陈刚主编、姜弘担任顾问的《当代中国广告史1979—1991》(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在分期方面从广告自身的产品竞争、价格竞争、渠道(通路)竞争、品牌差异化的竞争入手,对中国广告设计教育史研究具有重要启发意义。在研究方法上,这部广告史注重采取大量图像—文本的一手资料,并且采用了深度访谈、口述历史等人文—社会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形成一种夹叙夹议的写作方式,这对中国广告设计教育史研的研究方法具有深刻指导意义,对广告设计教育史研究提供某种“范式”的借鉴意义和价值。

2.设计史、设计教育史中广告设计教育史的专题研究。在设计学领域,对中国广告设计教育发展历程的研究还没有充分展开,仅有零散的论文和片段式的理论成果。虽然当今中国广告设计历史研究的相关著作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积累,如王受之的《世界平面设计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夏燕靖的《中国设计史》(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版),等等,但关于中国广告设计教育发展历程的专题性研究,尤其是从设计学本身的视角出发所进行的研究,目前还属空白。

截至2012年5月12日,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上,以“关键词”为检索项进行“广告设计教育”的关键词搜索,共有学术文章77篇。以“全文”为检索项进行“广告设计教育”的关键词搜索,共有学术文章220篇(其中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3篇,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5篇,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篇),而且论文的选题主要集中于当前广告设计教育的课程结构设置,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以及广告的创作手法层面。从宏观的设计艺术教育的视角进行的涉及中国广告设计教育发展历程的研究性著作、论文,仅有袁熙旸所著《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发展历程研究》(南京艺术学院2000届博士论文,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出版),以及2004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专业田君的硕士论文《中国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萌发——民国工艺美术教育研究》。但这两篇论文的视角是整个艺术设计专业,虽然有关于广告设计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翔实史实、资料,但没有形成系统的关于广告设计教育的专门论述,对广告设计教育本身缺乏一个长期的规律性专门研究。

2004—2009年邬烈炎主编的《设计教育研究》(1—7)是设计教育史研究的论文汇集,该丛书有专门的设计教育史研究栏目,还有专门一册设计教育史研究专辑,其中不乏国内外广告设计教育史研究的论文。

由于中国设计学学科的发展,一批硕士博士论文开始关注广告设计教育方面的研究,如通过中国学术期刊网搜索获得的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博士论文庞蕾的《构成设计研究》,作者对广告设计教育中基础教学的主要课程之一的构成课程的历史、发展和出现的问题做了系统考查,并就构成教学改革与设计基础教学整体实验的关系进行了设想与讨论,提出了具有一定可操作性的课题设计与作业编排的路径与方式,是广告设计教育中构成课程的集中理论成果。南京艺术学院2009年硕士论文李晓慧的《广告设计教育的社会适应性问题研究》借助广告学的理论支持,通过对当前高等院校广告设计教育现状的分析和对广告公司相关人员的调查,归纳出当前高等院校广告设计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应对措施。此外,还有2012年南京艺术学院的部分学位论文,如易菲等就中国设计教育史上的某一组织进行研究的专题,虽然这些具体的个案研究对于丰富中国广告设计教育史研究具有重要价值,但毕竟缺乏广告设计教育的专门性系统性叙述、解读、分析。

另外还有国外的广告设计教育方面的学术论文作为比较研究,对于中国广告设计教育史研究具有参考价值。如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董占军的《德国广告教育札记》(《现代广告》,2005,(9))介绍了德国的广告设计教育的综合大学的广告设计,实用性专科学校的广告设计,职业性培训学校的职业培训,以及各自特点。还有相关研究见于晚清、民国时期广告文化史、广告设计史中关于“广告设计”的研究与教育方面的一些名家、个案,如张燕风所著《老月份牌广告画》(《汉声》杂志社,1994年版)对“月份牌广告画”及相关广告画家,广告画技法的探索,以及广告画人才培养的追溯。又如赵琛的《中国近代广告文化》(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1月)对当时著名的广告画家徐永青冠以“近代广告教育家”的称谓并提供了相关史料论述。

3.专门的广告教育研究中的广告设计教育史研究。近三十年来,关于广告教育的研究逐步展开,如张树庭所著《广告教育定位与品牌塑造》(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对我国高等广告教育规律进行了探索,对广告专业定位、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课程体系设置、教材建设、教学方法与教学管理进行了初步论述,并组织了《2003年广告教育调查的研究报告和数据报告(高校卷)(毕业生卷)(在校生卷)(广告公司卷)》,具有珍贵的实证资料价值;查灿长著《国外高校广告教育研究》(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10年版),本书主要研究当今世界上广告产业最为发达的美、英、日等国广告教育发展之历史脉络与现实状态、广告人才培养的理念目标与价值指向、广告教育实务的多元模式与个性特点、广告教育衍生的社会组织与学术活动、广告教育发展的趋势走向与前瞻思考、国外广告教育对中国广告教育的启示。这些专著总结了前人对于广告教育的研究成果,在大量数据的支撑下分析了中国高校广告教育。但其对广告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校的广告教育方面,对于生活中的广告、公司的广告培训探讨较少,而对于广告设计教育的论述更是放在广告教育的一个从属地位,仍然是从广告学的专业背景出发来论述广告设计教育。另外还有相关论文,如韩志强的《对传播类广告学专业设计教育的思考》(《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3))提出构筑传播类广告学专业设计教育的新模式;吴琪的论文《广告职业的专业性初探——以国际化背景下的中国内地广告职业为例》(北京广播学院2002年硕士学位论文)就“广告职业化”对广告职业教育、院校教育等情况作了梳理,等等,但缺乏对广告设计教育史本身的理论思考。

4.广告设计综合研究工具书与资料汇编中的广告设计教育相关实证资料。1988年起陆续出版的被称为“研究中国广告业发展的编年史册”的《中国广告年鉴》是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指导下,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广告监督管理机构、广告协会组织、全国广告界参与编写的大型行业资料工具书,其主要内容有:中国广告业发展概况,中国广告业统计资料,广告法规、条例、方针、政策,广告界大事纪要,广告学术论文选登,广告专业名词注释,广告教育,国际广告交流活动,等等。该年鉴内容丰富,资料翔实,为中国广告设计教育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证支持。1995年起每年编辑出版的《中国设计年鉴》,梁梅编著的《中国当代设计图典》(湖南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以及各种《中国广告作品年鉴》,等等,往往作品图片丰富并配有简要介绍,具有很重要的资料价值。朱铭、奚传绩编著的《设计艺术教育大事典》(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从设计学的角度考查了广告设计教育发展史上的若干大事件。现代广告杂志社出版的《中国广告业二十年统计资料汇编》(2000年版)收集了1979—1998年间“全国广告业各项经营统计数据”和“中国广告20年札记”相关资料,为中国广告设计教育史研究提供定量与定性研究的重要资料。另外,还有范鲁彬著《中国广告25年》(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4年版)一书及其相关论文。这些成果都或多或少包含广告设计教育方面的第一手材料,但其资料性胜于学术性及思想性,只能提供广告设计教育史研究的背景素材。

5.历史学、教育史学科领域关于艺术、设计教育史的研究。我国历史学、教育史学科相对发展完善,理论成果比较丰硕。其宏观的教育史研究成果,包括大的中国教育发展阶段阶段划分等,对中国广告设计教育发展历程研究(1840—2012)具有宏观的指导意义。如:何东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导语和结束语(《高校理论战线》,2007,(9),(12)),其教育史学术视野和分期对中国广告设计教育史的分期具有宏观的指导意义。在这些教育学、历史学学科领域出现的新的视点、理论关注点和研究方法对中国广告设计教育史课题有着新的启发、借鉴意义。在中国广告设计教育史课题本身不够成熟的情况下,借鉴历史学、教育史学科的理论成果十分必要。其中,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系中国教育史专业中国教育发展方向2009年博士论文贺晓舟的《近代中国艺术教育研究——清末学堂艺术教育的发生与演进》,从教育学的背景考查了近代中国艺术教育,但由于专业不同,对中国广告设计教育发展史课题来说有“隔”的感觉。

综上所述,中国广告设计教育史研究还没有系统的专门理论归纳,其成果散见于国内外传播学、广告学领域关于广告教育、广告设计教育的研究,设计学领域对设计教育和广告设计教育的研究,以及历史学、教育学领域关于艺术教育史、设计教育史的研究。其具体理论形式表现为专著、个案研究、专业期刊杂志上的论文、相关调研报告及资料汇编等方面。可以认为,中国广告设计教育史研究的薄弱是阻碍学科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对于中国现代广告设计教育历程的研究具有深刻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分析和研究近代中国广告设计教育的历程,总结中国广告设计教育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从中探索广告设计教育的性质及发展规律,可以清楚地认识影响广告设计教育发展的各种因素,有助于当代广告设计教育的理论积淀,有助于思考和解决当代中国广告设计教育问题,有助于为现实中国广告设计教育改革的决策提供服务,有助于阐明现在和将来中国广告设计教育发展的可能趋势。

参考文献:

上一篇: 资金预算论文 下一篇: 美国文化英文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