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5 10:27:1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死亡医生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结核性脑膜炎(以下简称结脑)是由结核菌侵入蛛网膜下腔而引起软脑膜,蛛网膜进而累及脑实质和脑血管的病变,是最严重的结核病。目前死亡率高为20%~30%[1]。通过综合治疗,全面而系统的护理,治愈率已提高到93%[2]。其病情凶险,病程长、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因此早期诊断、及时治疗,精心护理极为重要。我科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结脑10例,均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怎么写论文。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0例患者中,男5例护理论文,女5例。年龄22~60岁,住院时间10~160天。10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和头痛,热型为不规则热,根据病史、体征、症状、脑脊液常规生化及病原学检查,临床均诊断为脑膜炎。
1.2 治疗 住院后根据不同情况予抗结核药物异烟肼、链霉素、利福平、吡嗪酰胺等选用4~5种联合正规方案治疗,同时予激素、脱水、对症、支持及营养等治疗,治愈好转。
2 护理重点
2.1 心理护理 本病病程长,病情重,加之应用抗结核治疗和激素治疗后可出现一定的副反应,给患者造成一定的心理负担。另外,一些患者对结核病存在误解,加之经济的拮据,从而产生一定的焦虑、恐惧心理。此外,一些患者又担心预后不良,对治疗失去信心。因此,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尤为重要,护士应耐心向患者及其家属宣教本病的相关知识,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护理论文,放松心情,乐观面对本病。
2.2 饮食指导 患者由于颅压高致频繁呕吐,抗结核药物对胃肠道刺激降低食欲,持续发热及大剂量
脱水剂应用导致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清醒患者鼓励其多饮水,少量多餐,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及高钙饮食,昏迷患者采用鼻饲流质饮食,合并胃出血及病情危重者增加胃肠外营养。
2.3 用药观察
2.3.1 应用脱水剂的观察与护理 结核性脑膜炎常用的脱水剂为高渗脱水剂和利尿剂,所以,首先要保持静脉通道的通畅,准确记录24 h出入量。目前,常用的脱水剂为20%甘露醇,其对血管刺激性非常大,护士应保护好患者血管,如发生渗液、漏液,可立即用50%硫酸镁溶液湿敷,减少对皮肤黏膜的刺激怎么写论文。
2.3.2 使用激素的观察与护理 激素具有抗炎、抑制纤维组织增生、防止黏连、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渗出,可有效降低颅内压护理论文,防止脑水肿的发生。使用激素用量过大或减量不合适、计量不准确就容易造成反跳现象,因此要严格遵医嘱给药,并嘱患者不能随意增药、减药,如患者出现不适,应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2.3.3 抗结核药物的观察与护理 抗结核药物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关键,应遵循早期、联合、适量、全程、规律用药原则,否则,就可能造成耐药。此外,抗结核药物副反应大。因此,在服用抗结核药物期间,应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反应,如出现胃肠道的不适、肝肾功能异常,视力减退、听力障碍及变态反应等,应立即报告医生处理,必要时停药。另外,护士应指导患者正确用药,如利福平应空腹服用,可达到最佳疗效,同时也可减少其副反应。
2.4 腰椎穿刺的护理 进行腰椎穿刺术及鞘内注射是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常用的治疗和诊断方法。因具有一定的损伤性护理论文,患者往往会产生恐惧心理,因此应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耐心解释。术后协助患者去枕平卧4~6 h。
2.5 发热的护理 本组27例患者中有12例患者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41.0 ℃。因此,应定期测量患者体温,出现体温升高,应立即报告医生,给予处理。对于出汗较多患者应协助其饮水,并加强房间通风,防止复发感染。应及时更换床单、衣服等,防止皮肤感染发生怎么写论文。
2.6 高颅压的护理 脱水疗法是治疗颅内高压的重要手段,常用20%的甘露醇静滴,应用时速度要快,确保200~500 ml甘露醇在30 min内滴完,否则影响脱水的效果。同时要注意观察有无低钾血症。
2.7 出院指导 结核脑膜炎属慢性消耗性疾病,抗结核治疗需要较长时间,待脑脊液检验正常及症状消失后即可出院,出院后仍须坚持抗结核治疗6~9个月。出院时嘱患者必须按时按量服用抗结核药物,并定期到医院复查脑脊液、血常规、肝功能护理论文,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并注意休息,加强营养,避免劳累、受凉,以免加重病情。
结核性脑膜炎周期长,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常常是患者死亡的直接原因或诱因。因此,护士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生命体征的变化,保证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准确及时执行医嘱,做好基础护理。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预防和处理颅内高压。提高患者依从性,做好服药指导及健康教育。从而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
一、一、资料来源
本资料来自澄海区妇幼保健院孕产妇保健手册,该院设备条件较好,保健人员配备比较合适,有高年资副主任保健门诊,有专职妇女保健医生,孕产妇保健比较完善。
二、二、系统管理方法
在保健门诊进行对孕产妇实行保健,凡是检查有早孕实行建册指导,筛查高危因素,个案管理,定期产前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提倡住院分娩,早孕检查率96.5﹪,产前检查率100﹪,人均次数5.8 次,住院分娩率100﹪,产后访视率98.6﹪,人均次数 3.6次,42天检查率98.6﹪,系统管理率96.5﹪。
834例产妇分娩结果,产后出血 8例,出血0.96﹪率,新生儿窒息3.76﹪率,早期新生儿死亡2.39‰率,新生儿畸形检出2.39‰率。
从分娩结局来看,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高,说明在分娩过程中,注重严密观察产程进展,早期发现胎心音异常及时处理,在保健过程中注重胎位异常纠治及优生优育指导,从而降低产科并发症,畸形儿出生及围产儿死亡率。
834例产妇中,发现高危孕产妇202例,其中过期妊娠 65 例,胎位不正43例,胎儿宫内窘迫18例,头盆不称14例,骨盆异常、双胎21例,胎盘滞留5例,妊高征12例,不良产史20例,其他4例。
高危孕产妇经个案管理,重点监护、纠治有效结果,妊高征得到及时治疗护理论文,无发现子痫,有效率100﹪,过期妊娠得到及时处理,无发生产后大出血,双胎得到重点监护,母子平安。
202例产妇,顺产 135例,顺产率66.8﹪,难产67 例,难产率33.1﹪,新生儿窒息高,发生率5.87﹪,围产儿死亡率2.39‰,无死胎死产发生及孕产妇死亡。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和新生儿死亡的危险因素,必须严密观察产程论文提纲格式。新生儿死亡在臀位牵引,这也说明在保健过程中注重异常胎位纠治,从而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讨论与建议:
1、孕产妇系统管理是指怀孕开始到产后42天对孕产妇和胎婴儿进行系统监护和保健,是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及发病率的主要措施。从 834例产妇系统管理分娩结果分析来看,得到系统保健管理,早期发现,及时治疗,从而降低产科并发症及难产的发生,也控制了子痫的发生。使有高危孕产妇转向正常产妇,体现孕产妇系统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经过孕产妇系统管理,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
3、从以上分析结果来看,为了达到孕产妇系统管理目标,特别是基层,各级卫生部门领导必须重视孕产妇系统管理,进行分级管理,明确责任,建立好网点,使孕产妇系统管理达到最佳预期效果。
结果:通过治疗,所有患者病情均有所改善,60例患者中,实行单侧开颅手术的有25例,实行双侧开颅手术的有35例,通过治疗,显效33例,残疾19例,植物生存5例,死亡3例。
结论:对于重型对称性颅脑损伤疾病的治疗,及时根据患者的病情给予其对症治疗的效果较好,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比病残率和死亡率,实现患者病情的改善,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重型对称性颅脑损伤手术治疗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185-01
对称性颅脑损伤主要是指颅内的对称部位同时出现损伤,是由于暴力作用于头颅所引起的损伤,主要包括颅骨骨折、头部的软组织损伤、脑损伤等,后果严重,对于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有较大的影响,如果患者没有得到及时的对症治疗,则会导致其出现死亡,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对于此种疾病,临床医生要及早对患者进行准确诊断,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其采用合适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降低患者的病残率和死亡率,并实现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1]。现在选取我院收治的重型对称性颅脑损伤患者,对其采用对症手术方法治疗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回顾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在2009年12月-2011年3月间到我院诊治的60例重型对称性颅脑损伤患者,其中,男性41例,年龄在23-5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8岁,女性19例,年龄在26-6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7.1岁。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为重型对称性颅脑损伤,需要进行及时的对症治疗。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对症手术治疗,对所有患者的手术治疗过程进行跟踪观察,并将所得实验数据记录。
1.2方法。患者由于疾病的困扰,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对此,临床医生要首先给予患者基础治疗,对于患者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对症及支持治疗,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各项身体指标,并确保患者的生命体征维持在稳定状态。然后,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手术治疗措施[2]。对患者采取的主要手术方法有单侧开颅、双侧开颅两种方式,在手术过程中,将患者脑部的血肿及碎裂部位完全清除,并根据患者在手术后可能出现的脑肿胀现象进行去骨瓣减压,以保证患者生命体征的稳定性。
1.3疗效标准。显效:患者的生命体征处于稳定状态,手术过程顺利进行,恢复良好,生活质量提高。残疾:患者的生命体征处于稳定状态,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其出现残疾,无法恢复到正常状态。植物生存:患者失去机体功能,不能进行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死亡:通过手术治疗,患者的病情没有改善,并呈现加重趋势,治疗失败,出现死亡[3]。
1.4统计学分析。对所有实验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t检验,对于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指标进行t检验,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患者前后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学检验,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2结果
60例患者中,实行单侧开颅手术的有25例,实行双侧开颅手术的有35例,通过治疗,显效33例,残疾19例,植物生存5例,死亡3例。见表1。
表1所有患者的治疗效果
n显效残疾植物生存死亡
60331953
3讨论
重型对称性颅脑损伤是在临床上较为危重的一种疾病,治疗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如果患者没有得到及时的对症治疗,则会导致其出现死亡或者残疾,从而严重制约到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对于此种疾病,临床医生一定要给予患者及时的对症治疗,针对患者所表现出来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为患者选择适宜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以改善患者的病情,实现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在本文的研究过程中,首先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对患者采取适宜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60例患者中,实行单侧开颅手术的有25例,实行双侧开颅手术的有35例,通过对患者实行手术治疗,显效33例,残疾19例,植物生存5例,死亡3例,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并促进了患者病情的改善,效果显著。由此可见,及时的诊断和适宜的手术治疗方法对于患者的帮助较大,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医学论文是医学科学研究工作的书面总结,目的是传播科研成果、交流医疗经验、考核业务水平,许多作者在撰写论文时不太重视论文写作格式的细节问题,以致影响其文章的质量和可读性,降低了投稿的命中率,现结合医学论文写作规范,将本刊来稿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分析如下。
1 医学论文撰写格式方面存在的问题
医学论文的撰写格式分为3个主要部分,即前置部分、主体部分和附录部分。前置部分包括文题、作者及其单位、摘要、关键词;主体部分包括引言、临床资料(材料与方法)、结果、讨论、结论、参考文献;附录部分包括图表、照片和作者附言等。常见问题如下:
1.1 来稿中常见题名过长、修饰词多、有副标题。例:“关于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与护理”、“医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浅析及对策”、“急性胰腺炎临床分析(附50例资料分析)”。题名是对论文内容的高度概括,其构成一般含研究对象、论文所解决的问题及其贡献所在,应简短精炼、准确得体。以20个字内为宜,尽可能少用副标题,多余的字词尽量删除。上例应改为:“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与护理”、“医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急性胰腺炎50例临床分析”。
1.2 来稿中很多作者漏写关键词与前言,关键词是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的词或词组(单词或术语),是论文的信息点和检索点,一般从题目中选,若题内关键词不能充分表达论文的中心内容,就要在摘要及文内选择,每篇论文中应专门列出3~8个。还有一些作者直接写临床资料而没有写前言,没有介绍疾病概况和收集资料的具体时间、地点及治疗例数。前言是论文的引子或开场白,是对正文主要内容的简要说明,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一般占全文的1/8~1/10。例:
尖锐湿疣(CA)是人类瘤病毒感染所致的增生性性传播疾病,虽然治疗方法较多,但容易复发。2005年7月至2006年6月笔者在皮肤性病门诊收治110例CA患者,在应用激光去除疣体的基础上,应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局部外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3 有些作者在写摘要时不按规范格式或盲目按格式堆砌资料数据,以致主题不明、层次不清。摘要是从论文中提炼出来的要点,扼要地向读者介绍论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是全文的高度浓缩,限200字内。医学期刊多要求以结构式摘要撰写,分为:目的、方法、结果、结论4个部分。例:
目的:探讨局部外用药预防尖锐湿疣复发的效果。方法:激光除疣后治疗组55例外涂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对照组55例肌肉注射重组人干扰素α-2b。结果:治疗组复发率(14.2%)低于对照组(30.8%),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
1.4 在临床资料部分中,很多作者不交代病例选择标准、诊断标准及疗效标准,不交代分组设计方法,结果部分常见数据罗列、整理方法不当,讨论(结论)部分没有结合其他文献进行对比分析,没有陈述自己的立场和观点作出相应结论。写作时应避免以上情况。
1.5 参考文献的问题:①未按正规格式书写,缺年代、页码、或著者不全。②参考文献陈旧:常见十几年前的文献还被引用,应引用近5年的文献。③所引用的参考文献序号未在正文中标出。在标注时要注意在论文题目、摘要、各层次标题尤其是一级标题上不能标注,因其是对整篇文章的概述;在结果、结论部分中也不能标注,因这是作者本人研究的成果和定论,不可能源于他人的研究;应在相应的分析讨论中引用相关的参考文献并标出序号。④内部资料、论文汇编、预印本等未正式出版的、通常不易索取的资料要避免列出。
2 医学论文写作表述规范方面存在的问题
医学论文是运用语言文字、图表、数字、科学符号等来表达其内容,要求做到主题突出,论据充分,文字简洁,条理清晰。要写好医学论文,必须了解其特点,正确运用表达方式。
2.1 数字及计量单位的使用
在医学论文中数字的使用频率很高,作者要了解数字使用的规则和要求,准确表达论文的内容,需注意以下几点:
2.1.1 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而且又很得体的地方,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例:20世纪80年代。
2.1.2 年份要用全称,不能简写,如1998年不能写成98年。
2.1.3 并列的阿拉伯数字、百分号、外文字母之间不应用顿号隔开,要用逗号。例:剂量分别为5,10,15mg/kg。百分比之间不能省略百分号,例:33%~56%。描述病变面积或体积时不能省略单位,例:2cm×3cm,6cm×6cm×8cm。
2.1.4 数字为词素构成定型的词、词组、缩略语或具有修辞色彩的语句不用阿拉伯数字而用汉字,例:二倍体、三叶虫、十二指肠、三大作用。
2.1.5 时间与时刻应用混乱,如将“第3天”写成“第3d”, “术后3d”写成“术后3天”。实际上,d,h,min,s为时间的计量单位符号,不能用来表示时刻,术后3d表示术后第4天。
2.2 常用名词术语表达错误
医学论文要求语言平实、不修饰,常用名词术语较多,应注意行文简洁、用字规范。来稿中常见的错别字、词如下:烦躁误写成烦燥,繁琐误写成繁锁,妨碍误写成防碍,肺原性误写成肺源性,交代误写成交待,松弛误写成松驰,纵隔误写成纵膈,预后误写成予后,辐射误写成幅射,糜烂误写成靡烂,抗生素误写成抗菌素,剖宫产术误写成剖腹产术,心肌梗死误写成心肌梗塞,应激反应误写成应急反应,辨证论治误写成辩证论治。特别注意的是一些作者常将症、证、征混淆,将适应证误写成适应症,综合征误成综合症。症是指症状,一般指患者的主观不舒适、不正常的感觉或某些病态改变,如头痛、恶心、腹胀等;征指体征,指医生通过对患者的检查而得到的客观表现,如肺部罗音、肝脾肿大等;症是对疾病过程中所处一定(当前)阶段的病位、病因、病性以及病势等所作的病理性概括,是对致病因素与机体反应性两方面情况的综合,是对疾病当前本质所作的结论[1],不应混淆。另外,文章中第一次出现的缩写词应给予解释。
2.3 不能正确使用表格
表格用以阐述疾病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评价防治措施的效果。在来稿中,统计表常见的问题是标题过于简略或繁琐,表内层次不清,线条过多,填写阿拉伯数字没有对位,保留小数的位数不一致。正确的统计表应该简单、明了,能够说明各统计量之间关系和差异。需注意:文章中的数据能用文字表达的尽量不用表格,若用表格请采用三线式统计表,并且将表格中的共同单位提出来标示于表格顶线右上方,不能把几种不同性质的统计量罗列到同一表格内。
2.4 统计学处理问题
2.4.1 统计方法的选用:一些作者经常混淆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计数资料是先将观察单位按性质或类别进行分组,然后清点各观察单位的个数所得的资料,如根据治疗结果计算出的治愈率、有效率、病死率、阳性率等。计量资料是对每个观察单位用定量方法测定某项指标数值大小所得的资料,如身高、体重、脉搏、血压、浓度、白细胞总数等。计数资料最常用的统计方法为χ2检验或U检验,计量资料最常用的统计方法为t检验或F检验。
2.4.2 对照组的设立:很多作者设对照组时只说明例数相当,而不说明其他条件,对照组与试验组必须遵循均衡化的原则,也就是说对照组除了缺少实验处理因素外,其他条件应与实验组基本一致,从而排除非处理因素对结果的影响。否则实验的可比性减少,统计学意义下降。因此在文章中一定要指出两组间在年龄、病程、疾病分期等方面有否差异,是否有可比性。
2.4.3 在来稿中,经常遇到统计指标的误用,死亡率与病死率是两个最容易混淆的指标。某病死亡率是观察人群中某病的死亡频率,一般以10万分率表示;某病病死率是某病患者中因该病而死亡的频率,一般以百分率表示。前者反映人群因该病而死亡的频率,后者反映疾病的预后。部分作者常将某病住院病死率误为死亡率。例:“我科收治感染性休克20例,死亡10例,死亡率为50%。”很明显将住院病死率误作死亡率来讨论。
总之,医学论文写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科研成果的价值和水平。医学论文撰写是医学工作者的基本功之一,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有固定的格式可依。只要按规范格式多写多练,就能写出文字细节和技术细节表达规范性好、学术价值高的论文。
医学论文的撰写格式分为3个主要部分,即前置部分、主体部分和附录部分。前置部分包括文题、作者及其单位、摘要、关键词;主体部分包括引言、临床资料(材料与方法)、结果、讨论、结论、参考文献;附录部分包括图表、照片和作者附言等。常见问题如下:
1.1来稿中常见题名过长、修饰词多、有副标题。例:“关于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与护理”、“医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浅析及对策”、“急性胰腺炎临床分析(附50例资料分析)”。题名是对论文内容的高度概括,其构成一般含研究对象、论文所解决的问题及其贡献所在,应简短精炼、准确得体。以20个字内为宜,尽可能少用副标题,多余的字词尽量删除。上例应改为:“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与护理”、“医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急性胰腺炎50例临床分析”。
1.2来稿中很多作者漏写关键词与前言,关键词是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的词或词组(单词或术语),是论文的信息点和检索点,一般从题目中选,若题内关键词不能充分表达论文的中心内容,就要在摘要及文内选择,每篇论文中应专门列出3~8个。还有一些作者直接写临床资料而没有写前言,没有介绍疾病概况和收集资料的具体时间、地点及治疗例数。前言是论文的引子或开场白,是对正文主要内容的简要说明,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一般占全文的1/8~1/10。例:
尖锐湿疣(CA)是人类瘤病毒感染所致的增生性性传播疾病,虽然治疗方法较多,但容易复发。2005年7月至2006年6月笔者在皮肤性病门诊收治110例CA患者,在应用激光去除疣体的基础上,应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局部外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3有些作者在写摘要时不按规范格式或盲目按格式堆砌资料数据,以致主题不明、层次不清。摘要是从论文中提炼出来的要点,扼要地向读者介绍论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是全文的高度浓缩,限200字内。医学期刊多要求以结构式摘要撰写,分为:目的、方法、结果、结论4个部分。例:
目的:探讨局部外用药预防尖锐湿疣复发的效果。方法:激光除疣后治疗组55例外涂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对照组55例肌肉注射重组人干扰素α-2b。结果:治疗组复发率(14.2%)低于对照组(30.8%),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外涂,预防尖锐湿疣复发疗效确切。
1.4在临床资料部分中,很多作者不交代病例选择标准、诊断标准及疗效标准,不交代分组设计方法,结果部分常见数据罗列、整理方法不当,讨论(结论)部分没有结合其他文献进行对比分析,没有陈述自己的立场和观点作出相应结论。写作时应避免以上情况。
1.5参考文献的问题:①未按正规格式书写,缺年代、页码、或著者不全。②参考文献陈旧:常见十几年前的文献还被引用,应引用近5年的文献。③所引用的参考文献序号未在正文中标出。在标注时要注意在论文题目、摘要、各层次标题尤其是一级标题上不能标注,因其是对整篇文章的概述;在结果、结论部分中也不能标注,因这是作者本人研究的成果和定论,不可能源于他人的研究;应在相应的分析讨论中引用相关的参考文献并标出序号。④内部资料、论文汇编、预印本等未正式出版的、通常不易索取的资料要避免列出。
2.医学论文写作表述规范方面存在的问题
医学论文是运用语言文字、图表、数字、科学符号等来表达其内容,要求做到主题突出,论据充分,文字简洁,条理清晰。要写好医学论文,必须了解其特点,正确运用表达方式。
2.1数字及计量单位的使用
在医学论文中数字的使用频率很高,作者要了解数字使用的规则和要求,准确表达论文的内容,需注意以下几点:
2.1.1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而且又很得体的地方,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例:20世纪80年代。
2.1.2年份要用全称,不能简写,如1998年不能写成98年。
2.1.3并列的阿拉伯数字、百分号、外文字母之间不应用顿号隔开,要用逗号。例:剂量分别为5,10,15mg/kg。百分比之间不能省略百分号,例:33%~56%。描述病变面积或体积时不能省略单位,例:2cm×3cm,6cm×6cm×8cm。
2.1.4数字为词素构成定型的词、词组、缩略语或具有修辞色彩的语句不用阿拉伯数字而用汉字,例:二倍体、三叶虫、十二指肠、三大作用。
2.1.5时间与时刻应用混乱,如将“第3天”写成“第3d”,“术后3d”写成“术后3天”。实际上,d,h,min,s为时间的计量单位符号,不能用来表示时刻,术后3d表示术后第4天。
2.2常用名词术语表达错误
医学论文要求语言平实、不修饰,常用名词术语较多,应注意行文简洁、用字规范。来稿中常见的错别字、词如下:烦躁误写成烦燥,繁琐误写成繁锁,妨碍误写成防碍,肺原性误写成肺源性,交代误写成交待,松弛误写成松驰,纵隔误写成纵膈,预后误写成予后,辐射误写成幅射,糜烂误写成靡烂,抗生素误写成抗菌素,剖宫产术误写成剖腹产术,心肌梗死误写成心肌梗塞,应激反应误写成应急反应,辨证论治误写成辩证论治。特别注意的是一些作者常将症、证、征混淆,将适应证误写成适应症,综合征误成综合症。症是指症状,一般指患者的主观不舒适、不正常的感觉或某些病态改变,如头痛、恶心、腹胀等;征指体征,指医生通过对患者的检查而得到的客观表现,如肺部罗音、肝脾肿大等;症是对疾病过程中所处一定(当前)阶段的病位、病因、病性以及病势等所作的病理性概括,是对致病因素与机体反应性两方面情况的综合,是对疾病当前本质所作的结论[1],不应混淆。另外,文章中第一次出现的缩写词应给予解释。
2.3不能正确使用表格
表格用以阐述疾病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评价防治措施的效果。在来稿中,统计表常见的问题是标题过于简略或繁琐,表内层次不清,线条过多,填写阿拉伯数字没有对位,保留小数的位数不一致。正确的统计表应该简单、明了,能够说明各统计量之间关系和差异。需注意:文章中的数据能用文字表达的尽量不用表格,若用表格请采用三线式统计表,并且将表格中的共同单位提出来标示于表格顶线右上方,不能把几种不同性质的统计量罗列到同一表格内。
2.4统计学处理问题
2.4.1统计方法的选用:一些作者经常混淆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计数资料是先将观察单位按性质或类别进行分组,然后清点各观察单位的个数所得的资料,如根据治疗结果计算出的治愈率、有效率、病死率、阳性率等。计量资料是对每个观察单位用定量方法测定某项指标数值大小所得的资料,如身高、体重、脉搏、血压、浓度、白细胞总数等。计数资料最常用的统计方法为χ2检验或U检验,计量资料最常用的统计方法为t检验或F检验。
1935年8月14日,《社会保障法》的签署标志着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正式确立,但其援助对象却仅限于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盲人、未成年人和残疾儿童。二战后至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社会保障政策逐步完善,内容涉及个人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等诸多方面,使美国社会保障形成特色,并成为名副其实的“福利国家”。[①]1970年后,随着凯恩斯主义政策的失灵,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渐陷入困境,社会保障的负面效应日益显现出来,与之相关的社会问题成为政府与民众关注的焦点。
一、社会保障与财政危机
美国的社会保障分为三大类: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社会保险项目主要有老年保险、伤残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事故保险和医疗保险。社会救济项目主要包括:“补充收入保障”(对65岁以上未得到社会保险的贫困老人 、盲人和残疾人发放救济金)、“抚养未成年子女家庭补助计划”、“医疗补助”和“食品券补贴”。社会福利项目主要有公共医疗保健、教育津贴和“公共住宅补贴”。社会保障援助对象扩及失业工人、退伍军人等在内的各个阶层和群体,社会保障的项目也多达300多项。[②]加之领取者标准的降低,社会保障的受益人数持续增多。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上涨,社会保障各项目最低标准提高,开支不断扩大。以医疗保障为例,医疗手段的现代化使美国的医疗费用迅速上升。心脏搭桥手术的费用1970年为1.4万美元老年人,到1991年增至40.7万美元,[③]涨幅惊人。许多医生为避免治疗不当引起诉讼,往往从事“防御式行医”,即让病人做许多不必要的化验并常常要求其他医生会诊,使患者支付了一定数额的不必要的医疗费用。“第三方付费”的付款方式也没能鼓励病人和医生在要求活建议化验和治疗方面实行节约。医生不考虑廉价实惠的药方和治疗手段,患者及其家属也往往追求费用高昂但风险小、治疗效果好的医治手段,造成许多代价昂贵的技术过度使用。美国的医疗费用因此不断上涨,其总支出、占GNP比重和人均费用增幅都比较大。(见表1)
表1 1950-1990年美国医疗费用增长情况[④]
全国总计(亿美元)
占GNP比重(%)
人均费用(美元)
1950年
127
4.4
82
1960年
269
5.3
146
1970年
750
7.6
350
1980年
2475
9.4
1049
1990年
在由公立医院占主导的英国医疗体系,政府早已建立了医疗服务信息的强制性披露制度。1999年,英国设立国家医疗规范研究所,专门制定医疗服务规范。2001年,英国卫生部设立健康促进委员会,评价并公布医院的服务质量和经营绩效。健康促进委员会的功能于2004年被医疗服务调查和审计委员会取代,而后者的功能于2009年又被医疗和社会保障服务质量委员会取代。2006年,英国政府推出名为Choose and Book的网上挂号系统。患者可在这个系统中按距离远近搜索医院、查看医院的预计等待时间。2007年,政府建立新网站,为病人提供更为详细的信息供其选择,包括:医院的距离远近、不同科室的平均看病等待时间、死亡率、感染率、门诊量、停车场等。
在由私立医院占主导的美国医疗体系,政府也创办了免费提供医院距离远近、死亡率、感染率、患者评价等信息的网站。
淡定、低调,思维敏捷、步履稳健,这是我对86岁高龄的王振义的第一印象。
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一种恶性肿瘤。它类型繁多,凶险无比,死亡率极高,素有“血癌”之称,而且,因为一直都没有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法,在和死神角力的过程中,医生和患者总是失败的一方。王振义从事的就是白血病研究。
王振义,江苏省兴化人,内科血液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法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终身教授。他在医学上的最主要贡献是次利用全反式维甲酸诱导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分化,在临床上极大地提高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病人的完全缓解率和长期生存率。2011年1月14日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这可不是一般的风险,是人命啊!”
1985年的一天,在上海儿童医院,5岁小女孩小静,因发生高烧,口鼻流血,肛周脓肿,内脏多处感染,生命危在旦夕。她患的是令人胆寒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白血病是“血癌”,是绝症,而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是白血病中最凶险的一种,发病急骤,死亡快。快到什么程度?从进医院到死亡,往往不超过1星期,甚至只有两三天。
那时候血液病专家王振义时任第二医学院院长,他的夫人谢竞雄是上海儿童医院的儿科血液病科医学顾问,白天与主治医生诊治了这个病孩,晚上,她回家与丈夫讨论怎么办。
王振义彻夜难眠,他提出了设想:给病孩口服“全反式维甲酸”。此时,唯有这种药有可能挽救小静的生命。
上海第六制药厂生产的“全反式维甲酸”,原本是用来治皮肤病的,但王振义团队包括研究生已做了多年实验:在显微镜下清晰看到,大量急性早幼粒细胞在这种药物的作用下,奇迹般地“改邪归正”,变成了正常发育的细胞。王振义提出,既然已束手无策,病孩必死无疑,为何不试一试这种药?
妻子疑虑重重:“你们的实验是在体外做的,进入人体后究竟会怎样?假如不起作用导致人死亡,我们能说得清吗?”
王振义沉吟片刻:“这我也想到了。可凡事总有第一次,第一次总会有风险,对吧?”
“正因为是人命,就更有必要、更值得去冒这个险了。假如成功,可以挽救多少人命?”
妻子深深地叹口气:“我何尝不想救人命。可要不成功呢?麻烦就大了!你能保证成功?”
王振义默然了。的确,他无法保证。
这天,妻子回到家眼圈是红的,她告诉丈夫:小静已气若游丝,每一分钟都面临死亡的威胁。
寂静中,王振义直视着妻子的眼睛,一字一顿的语速加重了每个字的分量:“竞雄,你我都是医生,我们没有其他选择,对吧?救人一命是天职――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希望!”
奇迹出现:服药3天,小静病情没有继续恶化;1星期后,原本烧得神志不清的病孩睁开了眼睛;1个月后,病情完全缓解……
24年后的今天,当年的病童已变成一位健康的青春丽人!
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口服“全反式维甲酸”成功痊愈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病例。
历史要改写了
有人认为,这一例也就是“瞎猫碰到了死老鼠”,王振义却因为有了这第一例而变得更加勇气百倍。在他的安排下,研究生黄萌茸骑着自行车到全市各家医院去寻找,找什么?找病人!每找到一个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人,就与该院的主治医生商量试用他的新疗法。就这样,王振义担着天大的风险,在该年采用“全反式维甲酸”又陆续治疗了24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病人,病情缓解率超过了90%。
王振义的一位部下回忆起当年的事情至今仍然“心有余悸”:“想想,这24人,个个都已被‘宣判’了‘死刑’――要不然家属肯让我们治疗吗?但其中哪怕只要有一个出了问题,就会前功尽弃,王老师那会已经是名医、教授、校长,弄不好名声也完了,前途也没了!”“而且,你不能想象当时的条件有多差!”
的确,当时王振义表现出了很大的勇气。没有人强迫他去承担这份风险,他也可以做十个八个见好就收,但他就像是穿上了“红舞鞋”欲罢不休,越治越坚定,越难治的病人越上劲。
他心里太明白了:从1个成功病例到24个成功病例――这意味着他们已在凶险莫测的白血病领域里,大海捞针般找到了一把“钥匙”,这把钥匙,正在神奇地打开一个人类医学史上从未开启过的“锁”――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在与这种恶疾的残酷抗争中,人类败绩累累,但从此刻起历史要改写了。
其实,他是在等这一刻
作为医生的王振义,早在1959年就领教了白血病的凶险与恐怖。那一年,他曾喊出不切实际的口号“三年攻克白血病”,医院领导于是交给他一个白血病病房,希望他在短期内攻克这个不治之症。他以极大热情投入工作,可短短半年之内,便眼睁睁看着60个急性白血病患者一个接一个死去。因为化疗,他们濒临死亡时的面容是如此痛苦万分,使王振义的心如遭到电击般剧痛。这惨痛的经历,既使他对化疗的方法打了问号,也激励着他去深入研究白血病的致病机理,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
“”打断了一切研究工作。1978年,大学恢复了秩序,王振义担任第二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主任。他从外文杂志中获得了一个重要信息:以色列专家1972年在小鼠实验中证明,白血病细胞能在一定条件下发生逆转,分化成熟为正常细胞;由此,他们提出了对癌细胞“诱导分化”的大胆设想。王振义对笔者解释:“诱导分化”就是用某种药物,诱导癌细胞正常分化发育,不要疯长,不要到处乱窜破坏其他组织,使之“改邪归正”,变成正常细胞。
无疑,这是一条不同于化疗的创新思路!对于苦苦探索“突破口”的王振义来说,不啻是一道划破夜空的闪电。他与血液科的孙关林等医生反复商量,把“诱导分化”的技术路线,确定为对白血病研究与治疗的主攻方向。而第一步,是要尽快找到一种会分辨“敌我”、并对“敌人”实施“诱导”的药物。
就像大海捞针,实验整整做了2年,一无收获。
1983年,一条振奋人心的消息在美国一家杂志上:实验证明,新鲜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可在“13顺维甲酸”作用下,向正常细胞逆转。
既然美国人用“13顺维甲酸”有效,我们也来试呀。反复打听,国内的厂家只能合成出“全反式维甲酸”。那么能否从国外进口一些来做实验?行不通!据了解,上海另一家大医院已试着从美国买“13顺维甲酸”,2000美元一疗程!一疗程下来,效果为零!谁也不知道究竟要做多少个疗程才能见到效果?也许1年,也许3年、5年!
振义决定另辟蹊径。他想,“维甲酸”是维生素的衍生物,“13顺”与“全反式”均属于“维甲酸”的同分异构体。何不试试用“全反式维甲酸”来做实验?
日复一日地重复,无数次的失败。王振义殚精竭虑,不断调整实验方案。半年后曙光初现,1年后,“全反式维甲酸”对“早幼粒细胞”的“诱导分化”效果已确定无疑!
此时的王振义,就像一头瞪大了眼睛、屏声敛息等待猎物出现的雄狮。是的,他在凝神等待着一个宝贵的契机,一个可以把“全反式维甲酸”推向临床的契机。这个契机,就是小静的出现,就是那24名奄奄一息、愿意“死马当活马医”的白血病患者的出现。
他等到了这一刻!这24例成功的病例,是白血病临床医学上的首创:让癌细胞“改邪归正”。
国外著名机构证实了小药丸的奇效
在临床证明了“全反式维甲酸”的神奇效果后,王振义即刻着手第二件事:推广,以抢救更多命悬一线的患者。
推广最大的困难是药物供应不上。当时全国仅上海第六制药厂能生产“全反式维甲酸”粉剂,主要用于出口――外国人用它做化妆品。这种原始的粉剂必须按照严格的程序做成药丸,才能提供给病人服用。由于尚不能形成批量,厂家不愿生产。于是,医院特别开了个小车间制作药丸。后来药用量逐渐大了起来,不仅国内一些大医院来要,国外也来要――因为只有中国才能提供这种成药呀!国外多家著名血液研究机构也加入了临床试验的行列,同样证实了这些包装普通的小药丸所产生的令人震惊的奇效:1993年,法国Fenanx的54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病例完全缓解率达91%!1995年,美国Warrell的79例病例完全缓解率达86%。
1995年,美国《科学》杂志在报道该成果时指出,已有2000例以上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病人受益。
为了尽快推广新疗法,王振义小组从1987年起撰写了一系列论文,论文的第一署名人是研究人黄萌茸及其他医生,最后一位署名人才是王振义――这是他一贯的作风:把合作者、特别是把年轻人推到前台。
“但在向国际一著名血液学期刊投稿时,论文两次被质疑。第一次说结果令人怀疑,学术上有问题;第二次说英文写作有问题。当时,一位著名的美国血液学教授正在上海访问,他看了研究结果后觉得很不公正,于是按美国人的英文标准将论文重写了一遍,并要求该期刊务必接受,这样论文才得以发表。后引起轰动,被誉为白血病治疗的‘中国革命’。”――这是现任国家卫生部部长陈竺院士在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生物医学专家时给中科院研究生讲述的一段故事。
国际大奖“从天而降”
1994年初春,一封邀请函飞越重洋来到了王振义的办公桌上,他打开信函愣住了:自己被授予本届“凯特林癌症医学奖,与法国同行劳伦•德古斯共享”,特邀请他亲往领奖。此奖被公认为世界肿瘤研究的“诺贝尔奖”。
真是从天上掉下来的“馅儿饼”!因为王振义并未申报过此奖,或者说从未奢望过获此殊荣。“这也说明了该世界顶尖研究机构的一种风格:实事求是。只要证明了你的科学成果是真实的、有价值的,他们就认可,就褒奖,就推广,不管你是哪个国家的,也不管你过去名气大小――而这一点,当时在国内的科技界是欠缺的。”王振义的语调依然淡定与平和。
领奖的地点是在美国国会图书馆大厅。1994年6月15日,富丽堂皇的主席台中央,并立三面国旗:美国旗、中国旗、法国旗,分别代表获奖者的祖国。一个多世纪以来,第一次有中国人登上这个领奖台。
当年,王振义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之后他又陆续荣获瑞士布鲁巴赫肿瘤研究奖、法国台尔杜加奖、美国血液学会海姆瓦塞曼奖。
师生三人都成了院士
1986年,当“诱导分化”在白血病临床取得重大突破时,远在巴黎读博的一对年轻夫妇获消息后兴奋不已。这对夫妇就是陈竺与陈赛娟――“”后王振义最早收下的两个硕士生。
陈竺捧着导师来信对妻子说:“临床药物的成功,需要得到机理研究的支持,才能具有普遍意义。我认定了今后的研究方向:从分子生物学的理论高度来进一步阐明王老师的临床效果。我们回去,和王老师会师!”
这也正是王振义的殷切期望。他深深懂得:临床药物的成功,只是成功的一半;从分子与基因的高度,弄清白血病的致病机理,以及“全反式维甲酸”如何在人体中起作用――这,才是征服这种恶疾的最高层次的挑战。
正是出于这种前瞻性的远见,早在他担任病理生理教研室主任期间,就力荐了3位中青年医生去美国进修分子生物学。陈竺就是1984年到法国的,2年后陈赛娟也过去了,夫妇俩同在圣•路易医院血液中心实验室。当初委派他们出去时,有人说,国外条件优越,让他们出去恐怕会鸡飞蛋打,回不来了,但王振义不为所动,因为他太了解自己的学生了。
“一个能成就大事的人,一个可造之材。”王振义在背后如此评价学生陈竺。在导师眼里,陈赛娟也不逊于陈竺:超常的勤奋、坚韧,并常能发现实验中一些容易被别人忽略的“蛛丝马迹”。1989年7月,双双获得博士学位的小夫妇俩,手握医学世界最前沿的新式“武器”分子生物学,怀抱着由法国同行赠送的价值10万美元的科研试剂,回到了瑞金医院下属的上海血液学研究所。
初创的研究所条件之简陋超出了小夫妻的想象,由于连保存试剂的低温冰箱都没有,他们一路上小心翼翼带回来的10万美元试剂,一星期后竟全部报废!
无论刮风、下雨、酷暑、严寒,骑着自行车、带着瓶瓶罐罐到外边实验室“借做”实验,成了陈竺每日的“功课”,而王振义则开始了真正的“七十学艺”,戴着老花镜向自己的学生,刻苦学习分子生物学。而陈赛娟呢,则成了王振义老师和陈竺研究之间的桥梁。
这真是绝佳的黄金搭配!后来,这师生三人都成了中国的院士,成了身怀绝技、名扬国际医学界的医学大师!
1990年,研究小组找到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特殊基因改变:即15号染色体与17号染色体各自发生臂断裂,然后互相交换,在结合点就出现一个新的融合基因,最终导致细胞癌变。这样,就从分子学高度揭示了该病的发病机理。
同年,研究小组又发现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特殊亚种”――此类患者对“全反式维甲酸”毫无反应。他们进而克隆了导致癌细胞产生对维甲酸耐药性的新基因――这是我国生物医学领域中第一个克隆出来的新的人类疾病基因。之后在实验中证实了其致白血病的作用。
现在,美国、法国等同行遇到“特殊亚型”病例,都要专程送到中国,请上海血液学研究所鉴定后才作定论。
让贤:王振义的抛物线理论
陈竺的每一个成绩,王振义都看在眼里,喜在心头。他无比欣慰地认定:昔日的学生如今已超过了自己,该让位了。
瑞金医院院长接到王振义的辞职报告十分为难。不错,陈竺是非常优秀,但从某种意义上,上海血研所所长这个位置代表着中国血液学研究的最高水平,王振义当之无愧,他刚荣获凯特林大奖又入选了院士,如日中天,虽然71岁了,但身体不错,有什么必要让位呢?
但王振义的理由让人感动也令人深思。他说,人生就像抛物线,人的体力、创造力达到某个高度后就不可避免地要进入下降趋势――这是自然规律。我主张,有能力时努力干,一旦进入“下降通道”,就要有自知之明,让更有能力的人来干。
他说,陈竺年富力强,人品优秀,学术上势如破竹,现代医学发展很快,血研所要不断创新,“因此,请你们尊重我的意愿。我最乐意看到的,是血研所能不断挑战新的高度。至于我个人,退下来后也不会赋闲着,我会当好顾问,当好士兵。”
王振义坚请“让位”的事,在陈竺、陈赛娟心中激起了一阵阵热浪。在他们科研攻关的路上,始终有导师的相提相携。十几年后的今天,陈竺、陈赛娟早已双双成了院士,陈竺还成长为共和国的卫生部长,陈赛娟早已接过了上海血研所所长的担子。
更令王振义欣慰的是,所里的良好学术氛围代代相传。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的陈国强作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如果把我们研究所比作一棵四季常青的大树,王振义老师是树之“根”,陈竺、陈赛娟老师是树之“干”,而我们,就是旺盛繁茂的“青枝绿叶”。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其发生与遗传、过敏、感染因素及某些药物等有关。急性发作期时,由于细支气管平滑肌痉挛伴不同程度的粘膜水肿,腺体分泌亢进,产生呼吸困难、胸闷、气急、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或清晨发作加剧,伴可逆性气流受限,可经治疗缓解。我院呼吸内科2011年1月~2011年8月共收治支气管哮喘13例,现将其急性发作期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院呼吸内科2011年1月~2011年8月共收治支气管哮喘13例,其中男9例,女4例;年龄53~79岁;急性发作期均表现烦躁、全身大汗、严重弊闷、端坐呼吸、心率110~140次/分,经皮测血氧饱和度80~90%,可持续数小时或更长时间,疗程7~21天,经治疗后均好转出院。
2、护理
2 .1心理护理
哮喘病人急性发作期,病情重,情绪紧张护理论文,担心治疗效果,惧怕操作检查。在进行治疗时,应关心体贴病人,通过亲切的交谈,真诚的态度,消除患者的恐惧与不适应。动作轻柔,操作熟练,赢的病人的信任和安全感。训练病人逐渐学会放松技巧及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保持稳定的情绪,利用自我调节的方法可以起到药物难以调节的作用。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些心理问题,有利于提高哮喘的治疗成功率。
2.2舒适护理
舒适护理的目的是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减低不愉快的程度论文格式。将患者安置在安静、通风好的病室,病室内不宜放置花草;哮喘发作时,患者全身大汗,常采取强迫坐位,应给予及时擦干汗液,更换清洁衣裤、被褥;不能平卧者,给予适合的支撑物,如移动餐桌、升降架等,指导患者两臂前撑,两肩耸起,以助用力呼吸,发作过后可采用侧卧位休息。至少2小时更换一次,避免骶尾部受压时间过长,导致压疮。
2.3病情观察
治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病人症状、体征的变化,询问其呼吸困难的程度,观察辅助呼吸肌的活动情况,有无冷汗、发绀、咳嗽、咳痰,胸部有无哮鸣音,测量和记录体温、脉搏和呼吸及哮喘发作的持续时间。配合医生监测肺功能指标,进行动脉血气分析,以便准确判断疗效。如病人呼吸道分泌物突然增多,呈黄色伴发热,可能为上呼吸道或肺部感染;如病人突然出现一侧胸痛伴严重呼吸困难,应考虑气胸的可能;当PaO2<8kPa、PaCO2>6.67kPa时,说明病人已经进入呼吸衰竭状态。 发现上述情况应及时通知医生护理论文,并做相应的护理;哮喘发作有可能导致呼吸衰竭,有窒息等危险,可行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因此,床旁备好气管插管的设备和物件及各种抢救物品,配合医师抢救。
2.4.用药护理
遵医嘱给予支气管扩张剂、激素等药物以缓解气道炎症和水肿。氨茶碱是有效解痉、止喘药物,静脉推注时,若浓度过高、速度过快,可导致恶心、呕吐,甚至心律失常、血压下降导致死亡。故在使用时,应在观察药物疗效的同时密切注意其不良反应。激素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有效药物,但副作用较大,须注意观察。雾化吸入治疗可以湿化气道,稀释痰液,利于排痰。告知病人用口吸气,用鼻呼气。在雾化吸入治疗结束后后,应注意帮助病人翻身拍背,引流排痰,必要时可吸痰,及时漱口。
2.5氧疗护理
病人哮喘急性发作期、PaO2<6.67kPa、发绀,给予鼻吸氧或面罩吸氧,一般鼻塞吸氧时氧流量2~4升/分,面罩吸氧时氧流量4~6升/分,吸氧期间15~30分钟巡视一次,保证氧疗安全,有效。使PaO2保持在9.3kPa以上即可。当PaO2>6.67kPa时,应改为持续低流量(1-2L/min)吸氧。因高流量吸氧会使氧分压继续上升,主动脉弓和颈动脉窦化学感受器对呼吸中枢的兴奋作用消失,导致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而诱发肺性脑病。吸入的氧气需加温湿化,以减少对呼吸道的不良刺激。
2.6饮食护理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间也营养消耗大,体内的水分、蛋白质等大量消耗流失,应及时给予补充,增强机体抵抗力论文格式。因此,在病情许可的情况下,每天饮水1000~3000ML,并根据患者的饮食爱好护理论文,给予易消化、富有营养的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多食新鲜水果、蔬菜。同时,要向患者解释合理饮食对增强抗病能力的重要性,鼓励患者尽自己的努力多进高营养食物。不能由口进食者,必要时可静脉补充营养。
2.7排痰困难的护理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时,患者会伴有咳嗽、咳痰。痰液阻塞气道,可增加气道阻力,加重缺氧和呼吸困难。因此,促进痰液排除是重要的护理措施之一。鼓励病人主动咳嗽咳痰,帮助病人翻身,叩背。叩背时,手指并拢稍合拳,由两侧向中央,由下而上,必要时给予吸痰。雾化吸入治疗可以湿化气道,稀释痰液,利于排痰。在雾化吸入治疗结束后后,翻身叩背,引流排痰,必要时可吸痰,及时漱口。
3、小结
黄洁夫认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脑死亡诊断标准已经很明确,只是由于中国没有脑死亡立法,医生不能宣布病人脑死亡而已。现在中国加入了包括WTO、WHO在内的很多国际组织,经济不断发展,迈向小康社会,如果要在世界上成为更有影响的科技强国,制定脑死亡法是十分必要的。
在接受采访时黄洁夫指出,脑死亡作为一种更科学的诊断标准,目前已经被包括中国在内的80个国家所承认,已有14个国家为此立法。1986年以来,我国的医学专家就在为脑死亡诊断标准以及立法多方呼吁。中国卫生部的脑死亡诊断标准已六易其稿,但仍然没有进入立法程序。那么,实施脑死亡究竟有何意义,实施脑死亡的障碍又在哪里?
脑死亡立法对中国司法界是个新课题
黄洁夫认为,脑死亡立法是对几千年死亡观念的突破,同时判断脑死亡是人命关天的事。中国有关专家在讨论制定脑死亡诊断标准中,十分强调借鉴国际成功经验,充分体现国际脑死亡研究最新成就,使诊断标准做到科学性强、实用性强、可操作性强。
由于脑死亡立法对中国司法界是个新课题,又有传统、宗教等影响,中国人接受新的死亡概念可能会有个过程。因此,黄洁夫强调:心跳呼吸停止和脑死亡两种概念可以同时并存,群众选择死亡界定可以择其一或两种标准,允许有个逐步认识的过程。在转变传统观念的同时,中华医学会、中国医师协会等有关部门还要做好几方面的准备:确定脑死亡诊断标准、检查技术规范以及管理程序。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才能立法。
脑死亡不等同于“植物人”
作为一名医生,黄洁夫强调指出,脑死亡不同于植物人。他说,绝大多数人在生命的尽头首先是呼吸、心跳停止,但也有百分之五的人因脑外伤、脑肿瘤、脑血管疾病等,首先出现的是包括脑干在内的全脑不可逆的器质性损坏,这就是脑死亡。很多人将脑死亡与植物人相提并论、混为一谈。其实,这是两个不同概念。
黄洁夫说,临床上所指的脑死亡,是指包括脑干在内的全脑功能丧失的不可逆转的状态。脑死亡有别于“植物人”,植物人脑干的功能是正常的,昏迷是由于大脑皮层受到严重损害或处于突然抑制状态,因此病人可以有自主呼吸、心跳和脑干反应,少数病人还有可能一朝苏醒。但脑死亡人全脑呈现器质性的损伤,无自主呼吸,脑干反应消失,脑电波是一条又平又直的线,经颅多普勒B超显示脑死亡。所以说,脑死亡是永久的,不可逆性的。
黄洁夫指出,一个已经脑死亡的患者,在凭借机器和药物的情况下,发展到心死亡,平均约有7天时间。其间,医务人员不得不进行大量无效的“抢救”工作,而一个脑死亡者,每天要花数千元钱以维持呼吸心跳。对死者来说,这种做法既不科学,也无价值。“脑死亡立法不仅仅是为了节约资源,放弃明知无效的抢救,也是为了让人死得有尊严些。实施脑死亡标准,为脑死亡立法,是尊重科学,移风易俗的表现”。
脑死亡立法有利于器官移植
很多人认为,脑死亡法出台后,所有人都必须按脑死亡标准来判定死亡。事实上,脑死亡只对那些生前自愿捐献器官的人实施,如无意捐献器官,则不在脑死亡诊断之列,可用心死亡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