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5 10:27:19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心特殊儿童理学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分类号G760
1 引言
同伴关系是儿童生活经验中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在儿童发展中起着成人无法取代而又独特的重要作用。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利于儿童社会能力的培养、社会价值的获得、认知和人格的健康发展。所谓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或指同龄人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展同伴关系研究以来,普通儿童同伴关系特点的研究已取得较好成效,现有研究中的同伴关系,主要包括同伴接纳和友谊两个层面。同伴接纳是一种群体指向的单向结构,反映的是群体对个体的态度:喜欢或不喜欢、接纳或排斥;友谊则是一种以个体为指向的双向结构,反映的是个体与个体间的情感联系。我国特殊教育的飞速发展,使特殊儿童的同伴关系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产生了一些研究成果。本文旨在对我国近20年特殊儿童同伴关系的已有研究进行梳理与归纳,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特殊儿童同伴关系的研究趋势,以期为特殊儿童同伴关系的进一步研究,促进特殊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提供一定理论指导。
本文使用中国知网、维普和万方数据库,以听觉障碍、视觉障碍、智力障碍、学习困难、自闭症、脑瘫、注意力缺陷多动症、聋一盲双残、言语/语言障碍、情绪行为障碍和超常儿童共十一类特殊儿童为检索对象,以同伴关系、同伴交往、同伴接纳和友谊为主题,查找1990至2011年的期刊与硕博论文,共检索到以视觉障碍、听觉障碍、智力障碍和学习困难四类特殊儿童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文献。但从时间上看,主要文献集中于近十年。纵观近十年来我国特殊儿童的同伴关系研究,已有文献主要从两方面探讨特殊儿童同伴关系的特点:(1)特殊儿童之间的同伴关系特点;(2)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的同伴关系特点。
2 特殊儿童之间的同伴关系特点
当前关于特殊儿童之间同伴关系的特点研究主要集中于听力障碍、智力障碍和学习困难三类特殊儿童。已有文献主要通过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同伴关系的对比研究,探讨特殊儿童之间同伴交往、同伴接纳和友谊的特点。
2.1 听力障碍儿童的同伴关系
首先,在听力障碍儿童同伴交往的特点方面,马珍珍较为全面的总结听障初中生的同伴交往特点,指出与普通儿童相比,听障儿童的同伴以同性朋友为主,在同伴交往方面表现出对聋人群体、家庭和学校较大的依赖性,与朋友之间的交往活动更依赖于学校提供的时间和空间,倾向于交年长或同性朋友,主动发起交往的能力不足,同伴交往层次不深,友谊观相对稚嫩,友谊质量极显著低于普通儿童,同伴交往感受显著差于普通儿童。而刘扬对听障小学生同伴交往的研究却认为,虽然听障儿童的社会交往技能水平比普通儿童低,但他们在聋校中表现出的交往技能并不明显低于普通儿童,听障儿童由于听力残疾造成与普通人交往过程中出现被动、不完整和不准确的特点,但聋校中听障儿童之间可以通过手语进行大量的交往和沟通互动,社会交往技能已在彼此的互动过程中得到提高。
其次,在听力障碍儿童同伴关系方面,马珍珍使用同伴提名法、同伴评定法和友谊质量问卷调查听障初中生的同伴关系发现:(1)在同伴接纳上,听障儿童的同伴接纳关系受听力障碍程度的影响,表现为重听、后天聋以及同时掌握手语和口语儿童的同伴接纳情况优于全聋儿童,但年级与性别在此方面并未有显著性影响;(2)在友谊关系上,听力障碍程度、安置情况、性别和年级在友谊质量上均没有显著性差异,表明低质量的友谊在听障初中生中是普遍现象。李环采用包括生活、学习、游戏和活动四个维度的自编《聋生同伴关系问卷》,调查聋校五年级至高中二年级的听障学生,发现听障学生同伴关系的总体发展水平随年龄增长呈现先增长后降低的趋势,由于研究者未进行显著性检验,故无法判断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而该研究得出各年级听障学生的同伴关系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与马珍珍的研究结果一致。但也有研究发现,年级与性别对听力障碍儿童同伴接纳具有显著性影响,如魏瑞丽使用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对听障初中生人际交往的调查结果显示,听障初中生的人际交往存在显著年级差异,交往状况随着年级升高而明显改善;关威使用同伴提名法对小学阶段听障儿童的研究表明,听障儿童的同伴接纳水平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在正提名和负提名上均高于女生。
可见,听力障碍儿童的同伴关系得到较多关注,但因研究对象的年龄、听损程度和研究工具的不同,使听力障碍儿童同伴交往和同伴关系的特点研究尚未取得一致性结论。
2.2 智力障碍儿童的同伴关系
首先,在智力障碍儿童同伴交往方面,谭雪莲使用观察法分析学前阶段智障儿童的同伴交往特点,指出智障儿童向同伴发起交往的方式以身体语言为主,但身体语言常常被旁人误解;与同伴的交往过程简单,难以形成互动,从而反映出学前阶段智障儿童同伴交往能力不足。罗帅则采用张元编制修订的《4―6岁幼儿同伴交往能力量表》,调查8―16岁中度智障儿童同伴交往能力的发展状况,研究发现:(1)智障儿童的同伴交往能力总分在13岁以前基本随年龄增长而呈现上升趋势,13岁智障儿童的同伴交往能力己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13岁至16岁间同伴交往能力随年龄增长而呈现下降趋势;(2)8―16岁中度智障儿童在同伴交往能力各维度上,均不存在性别上的显著差异;(3)8―16岁中度智障儿童只有在同伴交往能力中的语言和非语言能力维度上,低年龄组与中、高年龄组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
其次,在智力障碍儿童的同伴接纳方面,王娜、田宝和赵志航使用《同伴关系调查问卷》调查12―15岁智障儿童在与他人相处中自我感觉,由儿童自己填写被同伴接纳的情况,结果显示,智障儿童的同伴关系与普通儿童存在显著性差异,智障儿童在同伴接受方面差于普通儿童,在交往过程中的恐惧自卑感也多于普通儿童。
由上可知,由于智力障碍儿童同伴关系特点的现有研究相对较少,尚未出现一致或矛盾结论,因此有必要对已有结论进行验证。
2.3 学习困难儿童的同伴关系
首先,在同伴交往方面,张利总结出学习困难儿童倾向交往同性朋友和与自己相似或比自己低成就的朋友,由于有部分是校外人员,因而交往范围较广泛:邱悦和何源运用个案研究法调查一名学习困难学生的同伴关系,发现该名儿童与性格开朗、邻桌及学习成绩也不好的同伴交往更为密切,受同伴影响较小,对同伴的依恋也较弱。
其次,在友谊关系方面,刘在花使用友谊质量问卷
在多篇研究中指出,小学阶段学习困难儿童的友谊质量较差,并且显著低于非学习困难儿童。喻轲对初中阶段学习困难儿童友谊关系的研究也证明,学习困难儿童拥有的好朋友数量少于非学习困难儿童,友谊质量也总体较低,并且进一步提出学习困难女生的友谊质量显著高于男生。此外,已有研究均证明,学习困难儿童比非学习困难儿童的同伴关系差,并且在同伴中的地位偏低。
可见,在学习困难儿童同伴关系的表现上,已有研究结果较为一致。但年级是否会影响学习困难儿童的同伴关系,研究者的结论不尽相同。杜向阳的研究显示,学习困难儿童的同伴关系在年级上不存在明显差异,班级同伴关系差在学习困难儿童中是一个普遍现象。喻轲则指出学习困难儿童的友谊质量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初一和初二的学习困难学生的友谊质量高于初三学习困难学生。因此,学习困难儿童的同伴接纳关系和友谊是否存在年级差异,仍需进一步探究。
3 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的同伴关系特点
随着我国随班就读工作的开展,越来越多的特殊儿童进入到普通班级,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的同伴交往和同伴关系也日益引起学者关注。当前研究主要集中探讨听力障碍、智力障碍和学习困难三类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的交往特点,以及普通儿童对特殊儿童的接纳特点。
3.1听力障碍儿童与普通儿童的同伴关系
听力障碍儿童与普通儿童同伴关系的研究只涉及学前听障儿童,研究者均通过观察法调查听障儿童与普通儿童的交往特点。王永华、舒红和顾蓓观察发现,在普通幼儿园中,普通儿童与普通儿童的交往明显多于与听障儿童的交往,但即使如此,普通儿童向听障儿童主动发起交往的次数也明显多于听障儿童,此外,由于普通儿童对听障儿童使用手势表达的次数少,导致他们与听障儿童交流的有效度较低。夏滢和周兢则进一步观察到学前听障儿童不但向普通儿童主动发起交往的次数低,发起交往的有效性也低,他们提出交往的要求经常与情境不符,时常使用攻击行为引起他人注意;他们维持交往的形式单一,持续时间较短,而且常因无法相互理解而中断与同伴的交流;他们解决交往冲突的方式也不成熟,倾向以抱怨或诉求的方式解决冲突。
3.2智力障碍儿童与普通儿童的同伴关系
学前阶段,智力障碍儿童与普通儿童同伴关系的研究是在普通幼儿园中进行的,研究者通过观察法分析普通儿童对智障儿童的接纳特点,研究指出虽然智障儿童难与同伴建立稳固的良好同伴关系,并且缺乏来自普通儿童主动和自发的帮助,但学前阶段的普通儿童还未意识到智障儿童与自己的差异,基本能接纳智障儿童,并以普通眼光看待,而且经常与智障儿童接触的普通儿童会表现出较大的容忍性,可以提高普通儿童对他人情绪感受的敏锐度,有利于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等行为特点。
小学阶段,智力障碍儿童同伴关系的研究集中于同伴接纳关系的探讨。吴支奎在2003年使用自编《普小学生对随班就读弱智生接纳态度问卷》,由随班就读班和非随班就读班的普通儿童填写对智障儿童的接纳态度,结果显示,两组普通儿童对随班就读智障儿童普遍持消极和不接纳的态度,但非随班就读班儿童的接纳态度比随班就读班儿童的态度明显积极。而王娜从另一角度出发,使用《同伴关系调查问卷》了解智障儿童在与他人相处中自我感觉,由12―15岁轻度智障儿童自己填写被普通儿童接纳的情况,结果显示,相较于特殊学校中的智障儿童,随班就读儿童认为自己被同伴接纳的状况显著较好,交往过程中的恐惧自卑显著较轻。
由已有研究可知,相较于其他学龄阶段,学前智障儿童更易被同伴接纳;但小学阶段非随班就读班儿童的接纳态度是否比随班就读班儿童的态度积极,以及智障儿童自我感觉的被接纳状况是否能反映其真实的接纳状况,仍需进一步研究。
3.3 学习困难儿童与普通儿童的同伴关系
学习困难儿童与普通儿童的同伴关系最早引起研究者关注,研究内容以普通儿童对学习困难儿童的接纳状况为主,得到的研究结果也较为一致。首先,小学阶段学习困难儿童比非学习困难儿童的同伴关系差,同伴接受性远远低于普通儿童,受到更多的同伴拒绝,已得到诸多研究证明。其次,初中阶段学习困难儿童的同伴接纳水平也较低,属于被忽视儿童,得到很少的正面提名和反面提名,拥有好朋友的数量也少于非学习困难儿童。此外,学习困难儿童的同伴接纳存在性别差异,也得到一致肯定,研究显示,因为学习困难男生较多存在注意力分散、多动、冲动及更多的行为问题,所以比学习困难女生更容易遭到班级同伴的拒绝。
4 总结与展望
综上所述,我国特殊儿童同伴关系特点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于听力障碍、智力障碍和学习困难三类特殊儿童。研究维度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特殊儿童之间同伴交往和同伴关系的表现及发展特点,另一方面是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之间的交往特点及被普通儿童接纳情况。虽然已有研究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如证明特殊儿童的同伴接纳水平和友谊质量均低于普通儿童,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的同伴关系不乐观,但总体看来,我国特殊儿童同伴关系特点的研究仍需深入探讨,如扩展研究对象和研究视角,验证不一致的研究结果等。据此,本文针对现有研究的局限性,指出未来研究趋势,表现为:
第一,从研究对象来看,可以进一步扩大特殊儿童的障碍类型,如自闭症儿童、脑瘫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症儿童、聋一盲等多重残疾儿童、言语/语言障碍儿童、情绪行为障碍儿童等其他障碍类型儿童的同伴关系也亟需探讨。研究对象的障碍程度也需细化,区分出儿童的障碍特征和轻重程度,若以听障儿童为研究对象,可分为轻度、重度和全聋儿童,或分为手语交流、口语交流和同时掌握两种交流方式的儿童;还可以比较不同安置环境殊儿童的同伴关系特点。
第二,从研究维度来看,我国对特殊儿童同伴关系的研究集中于同伴接纳和友谊两个维度,国外研究者在九十年代已将同伴欺侮(peer victimization)加入同伴关系的类型,今后也可将特殊儿童的同伴欺侮特点加入其同伴关系的研究范畴。
第三,从测量工具来看,研究主要使用同伴提名法测量特殊儿童同伴关系中的同伴接纳水平,使用友谊质量问卷调查友谊关系,也有研究采用自编同伴关系问卷或同伴接纳态度问卷进行测量,或者通过观察法探究特殊儿童的同伴关系,但已有研究较少综合使用多种方法进行测量。此外,现有测量方法还无法反映出一个同伴群体中是否存在多个小团体,以及特殊儿童在小团体中的同伴接纳特点。因此,研究者今后可结合问卷调查、观察、访谈等多种研究方法,为研究提供更全面和科学的依据,或探索新的测量方法与工具,对特殊儿童同伴关系的特点进行更加深入地分析和探讨。
第四,从现有研究结论来看,由于研究对象和研究工具的差异,已有研究结果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出现较多不一致研究结论,仍有待进一步验证。因此,研究
者既可以对已有研究的矛盾结果进行验证,也可以加强不同阶段特殊儿童同伴关系特点研究的一致性和衔接性,还可以拓展研究视角,对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和不同国籍特殊儿童的同伴关系进行跨文化研究。
5 教育建议
针对我国特殊儿童同伴接纳水平、友谊质量和同伴交往能力普遍低于普通儿童;随班就读特殊儿童容易受到普通儿童的拒绝,更愿与自己同类儿童交往的特点,本研究对学校和教师提出一些教育建议。
第一,在学校方面,特殊学校与普通学校均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兴趣小组、主题社交活动、角色扮演、才艺竞赛等,促进特殊儿童与同伴的了解、互动和交往。共同参与的活动可以为特殊儿童提供积极参与和表现自我的机会,扩大特殊儿童之间或普通学生与特殊儿童之间的交流,增加特殊儿童与同伴的相互了解,使儿童在宽松的氛围中增进交往。
第二,在教师方面,首先,特殊教育教师或随班就读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学活动增加特殊儿童与同伴的互动机会,如通过小组合作,使儿童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增进交往。其次,积极寻找特殊儿童的特殊才能,如绘画、体育、组织能力,一方面增加特殊儿童的自信心与自我成长,另一方面,也改善普通儿童对随班就读儿童的错误观点,提高接纳水平。再次,针对性地指导特殊儿童的交往技能,比如教会儿童如何对同伴发出邀请,友好地提出要求,维持交往等,改善冷漠、攻击、逃避、退缩等情绪行为问题,从而提高社会能力。最后,特殊儿童可能由于学业成绩低下导致同伴接纳水平较低,教师可以建立同伴辅导制度,教导特殊学校中成绩优秀的特殊儿童或普通学校中的普通儿童,为特殊儿童提供生活与学习的帮助,增进双方的认识与接纳,从而促成良好同伴关系的建立。
参考文献
1 邹泓.儿童的孤独感与同伴关系.心理发展与教育,1993,(2):12―18
2 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33
3 杨霞.儿童同伴。关系研究综述.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5):85―88
4 邹泓.同伴接纳、友谊与学校适应的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1997,(3):55―59
5 马珍珍.初中听力障碍学生同伴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硕士论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6 马珍珍,张福娟.聋校初中学生同伴交往情况的调查研究.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08,(5):35―37
7 刘扬.1―6年级聋生与普通学生学校社会行为的比较研究.中国特殊教育,2004,(11):42―46
8 马珍珍,张福娟.听障初中学生同伴关系特点的调查研究.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10,(6):43―46
9 李环.沈阳市聋生同伴关系研究.硕士论文.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9
10 魏瑞丽.河北省初中聋生人际交往状况及干预研
究.硕士论文.河北:河北师范大学,2008
11 关威.聋校学生的同伴关系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硕士论文.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7
12 谭雪莲.幼儿园智力落后儿童与普通儿童同伴关系研究.硕士论文.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09
13 罗帅.中度智障学生同伴交往、心理理论及其关系的研究.硕士论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14 王娜.智力落后儿童的适应行为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同伴关系的相关研究.硕士论文.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6
15 赵志航,王娜,田宝.轻度智力落后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同伴关系对适应行为的影响.中国特殊教育,2006,(9):48―52
16 张利.对小学学业不良儿童班级同伴关系的探析.社会心理科学,2005,20(5):90―93
17邱悦,何源.学业不良儿童同伴关系的个案研究.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9(6):140―141
18 刘在花.学习困难儿童自我定向、友谊质量、孤独感的特点及其关系.硕士论文.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1
19 刘在花,许燕.学习困难儿童友谊质量、定向、孤独感的研究.心理科学,2003,26(2):236―239
20 刘在花,张承芬.学习困难儿童社会性问题的研究.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49(5):127―130
21 喻轲.初中学习困难学生与非学习困难学生友谊关系的对比研究.硕士论文.四川:四川师范大学,2007
22 杜向阳.小学学习困难儿童同伴关系的调查研究.中国特殊教育,2004,(12):68―72
23 易莲英.小学优、差生班级人际关系差异探析.江西教育科研,1990,(3):33―37
24 俞国良,辛自强,罗晓路.学习不良儿童孤独感、同伴接受性的特点及其与家庭功能的关系.心理学报,2000,32(1):59―64
25 张妍,刘爱书,武丽杰.学习困难儿童行为问题与同伴关系的研究.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7,16(5):450―452
26 朱冽烈,许政援,孔瑞芬.学习困难儿童的注意、行为特性及同伴关系的研究.心理科学,2000,23(5):556―559
27 王永华,舒红,顾蓓.聋儿与普通儿童在自然交往中障碍表现的观察研究.中国特殊教育,1998,(1):23―24
一、高等师范特殊教育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的内涵
职业技能,指学生将来就业所需要的技术和能力[1]。具备良好的职业技能是就业的根本,调动学生学习职业技能的积极性尤为重要。特殊教育是使用一般的或经过特别设计的课程、教材、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及教学设备,对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进行的,旨在达到一般和特殊培养目标的教育,其目的和任务是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的要求和特殊儿童的教育需要,发展潜能、增长知识、获得技能、完善人格,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2]。根据特殊教育的目标,高等师范特殊教育专业应培养具备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的知识和能力,能在特殊教育机构及与特殊教育相关的机构从事特殊教育实践、理论研究、管理工作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因此,特殊教育专业学生需要学习特殊儿童心理和教育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受到从事特殊儿童教学和研究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实际教学及理论研究的基本能力。基于上述认识,高等师范特殊教育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的内涵是指为了从事特殊教育教学、理论研究、管理等工作,所需要的特殊教育专业技术和能力,需要掌握的具体职业技能有:特殊教育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评估各类特殊儿童的基本方法;进行特殊教育教学、科研或管理的基本能力;熟悉我国特殊教育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及发展动态;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二、高等师范特殊教育专业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内容
(一)专业的知识结构和知识技能
知识技能是专业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之一,《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提出的“培养师范生指导残疾学生随班就读的教学能力”对特殊教育教师提出挑战,要求其要有专业的知识结构和知识技能才能胜任特殊儿童的教学工作。为了顺应当前融合教育发展趋势,高等师范特殊教育专业应重点培养面向特殊教育实践需求,拥有现代特殊教育理念,既懂理论又有实践操作技能,并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技术型”特殊教育专业人才。特殊教育专业学生除了应掌握特殊儿童的心理、教育和康复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外,还应精通某一特殊专业方向的教育教学及康复训练技能,如手语与盲文沟通、言语与说话训练、辅具的使用与维护、行为改变技术等。
(二)诊断、评估,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的技能
诊断、评估,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是特殊教育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一项职业技能。特殊儿童的诊断和评估是运用一定的技术和方法对疑似特殊儿童进行各种必要的检查和测验并作出结论的过程,采用医学、社会学、心理学以及教育学等方面的检测方法,对儿童偏离常态的方面、性质、程度及其发展的可能性作出判定,诊断和评估的结果将应用于后续的教学、科研和管理的过程。对特殊教育教师来讲,为特殊儿童拟订个别化教育计划是诊断和评估结果应用最重要的方面。高等师范特殊教育专业的教师要让学生熟悉和掌握各类诊断和评估的途径和方法,如观察、访谈、行为评定、测量工具的使用等,学习如何利用已获得的有关特殊儿童身心发展的数据和资料,在此基础上确定儿童的特殊教育目标,制定出符合儿童身心发展水平和教育需要的个别化教育计划。
(三)选择、编制教材的技能
由于特殊儿童的个体间差异较大,一般来讲,特殊教育学校没有固定教材,需要教师根据国家颁布的课程标准,以及每个学生的评估结果、身心特点,围绕特殊儿童的生活经验、实际生活环境和需要自行选择和设计教材。教材的选择和编制是特殊教育专业学生必不可少的一项职业技能,选择和编制合适的教材关系到教育目标的达成,也关系到后续教育训练计划的制定,教材的选择和编制要从特殊儿童发展的实际可能性出发,与特殊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相适应,使特殊教育的功效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四)组织、实施教育训练的技能
熟练地组织与实施特殊儿童的教育训练是高等师范特殊教育专业学生应重点掌握的技能。由于障碍类别和程度、发展过程以及环境等因素的不同,特殊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表现出较大的特殊性和差异性,相对滞后于普通儿童,类化能力较差,其教育训练需要反复进行。特殊教育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就要练就扎实的教育训练技能,运用特殊教育的理论知识,根据特殊儿童内在的能力设计教育训练计划,以保证他们得到最适当的发展。
三、高等师范特殊教育专业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策略
(一)构建以职业技能培养为核心的特殊教育课程体系
合理、科学的课程设置是提高特殊教育专业学生职业技能水平的根本保障。以职业技能培养为核心的特殊教育课程体系应分为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和专业实践课程四个模块:专业基础课程是指教育学、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等教育心理理论知识和技能;专业核心课程是指特殊教育专业基础理论与技能,包括各类特殊儿童的教育学和心理学、个别化教育计划、特殊教育教学活动设计、各科教学法、盲文、手语、行为改变技术、康复等[3],包含了特殊教育需要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教学设计能力和职业技能;专业方向课程主要是针对特殊教育学校的需求开设的课程,如自闭症儿童的教育康复、脑瘫儿童的教育康复、情绪行为障碍儿童的教育康复等课程[4];专业实践课程主要是对所学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的演练,包括实习、实训、见习、寒暑假社会实践等。四个专业课程模块均指向特殊教育专业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要求,不仅强调了特殊教育专业学生要注重特殊教育理论素养的养成,而且强调了特殊教育专业学生要具备教育行动的能力。
(二)职业技能培养与课堂教学改革相结合
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要与特殊教育专业的课堂教学改革相结合,不仅要求相应学科的教师调整和增加与特殊教育职业技能训练相关的课堂教学的内容,改革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还要把职业技能的培养目标和内容有意识地渗透到课堂教学之中,为学生创造职业技能训练的机会和条件。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一是讨论法,教师设置特殊教育热点问题,调动学生参加讨论,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习惯;二是参与教学,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体验未来教师岗位的角色行为,也能检验学生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情况;三是读书法,教师提供特教方面的阅读材料,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文献导读,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四是参观法,让学生深入特殊教育学校或机构等教育一线,通过义工服务方式直接接触特殊儿童,增加认识特殊儿童的体验;五是案例教学法,选取来自特殊教育的典型案例进行教学,让抽象、枯燥的理论变得形象生动;六是实习法,让学生通过3~6个月的长时间实习,参与对特殊儿童进行的直接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加强学校与实践基地合作
特殊教育专业与校外实践基地要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特殊教育学校和组织机构的教育实际情境、教学资源等均可作为课程教学资源加以利用,并方便学生进行志工服务,学生通过直接观察,积累特殊儿童具体的行为表现,能够丰富感性经验,通过对教学过程的观摩,了解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如何进行教学,从中可以汲取切实可行的教学经验[5]。深入特殊教育学校、特殊教育机构、康复训练机构进行专业见习与实习是培养特殊教育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学生业务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6]。
自20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性教育对于青少年成长的作用,对国家精神文明发展的影响,于是各国陆续开展了性教育。1942年瑞典开始在义务制学校中对7岁以上的少年儿童进行性教育。20世纪60年代,美国开始了青春期性教育。日本在二战后也在学校开始了以传授生理知识、性科学知识、性伦理道德为主要内容的性教育。英国也在1980年制定了性教育的法律,规定地方教育当局有进行性教育的义务。
性教育的内容十分广泛,大致包括三方面的内容:(1)性知识教育,如,男女性器官的解剖生理、生育过程、青春期发育和注意事项、性生活指导、计划生育与优生、障碍与性病的防治等。(2)性心理与性审美教育,如,不同年龄和性别性心理发展的特点、性心理功能障碍及其防治、性的美学与健美训练等。(3)性道德与性法制教育,如,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与婚姻观、批判“性解放”和“性自由”的思潮、建立性法制观念、防止性犯罪的发生等。世界卫生组织(WHO)于1974年在上,对人类性教育问题做出了纲领性的决定,认为性健康是指有的人在躯体上、感情上、知识上和社会方面的整合,并表现为积极地丰富和增进人格、交往及爱情。
伴随着社会的进步,精神文明的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特殊儿童的教育,越来越关注特殊儿童的权益以及社会的接纳程度,而特殊儿童的性教育成为不可避免的内容之一。
特殊儿童,广义的理解,是指与正常儿童在各方面有显著差异的各类儿童。这些差异表现在智力、感官、情绪、肢体、行为或言语等方面,既包括发展上低于正常的儿童,也包括高于正常发展的儿童以及有轻微违法犯罪的儿童。在《美国特殊教育百科全书》中分为天才、智力落后、身体和感官有缺陷(视觉障碍、听觉障碍)、肢体残疾及其他健康损害、言语障碍、行为异常、学习障碍等类型。狭义的理解,专指残疾儿童,即身心发展上有各种缺陷的儿童,又称“缺陷儿童”“障碍儿童”。包括智力残疾、听力残疾、视力残疾、肢体残疾、言语障碍、情绪和行为障碍、多重残疾等类型。各个国家规定的具体种类数量和名称不尽相同,例如,美国的法令规定残疾儿童有11类,日本的法令规定有8类。可以在发现残疾后即进行教育和训练,使其达到最佳的康复水平、减少残疾的不良后果,从而得到全面发展,能够适应社会,成为社会平等的成员。
一、国内性教育研究现状
通过对一些文献参考分析,发现我国性教育研究虽起步较晚,
但是研究成果颇多,其研究特点归纳如下:
1.研究内容丰富
包括性教育模式、性教育原则、性教育教材、性教育课程设置等。国外一些国家的性教育模式,以及这种模式对于中国性教育的启示。
2.研究的目的
主要有两点,通过引进分析国外的可取之处,来为我国性教育的完善提供启示;另一点,就是调查归纳分析我国的性教育的现状,揭示我国性教育体系中存在的不足以及对策。
3.研究领域涉及范围广
研究的领域涉及学前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以及特殊教育。
4.研究对象的多样化,对不同群体的性教育的研究
群体划分的标准是以对象的年龄特征、身份属性或障碍种类等。例如,若从身份属性来看,有对于留守儿童的性教育研究、对于农村青年的性教育研究;若从年龄特征来看,有对于青春期少年的性教育研究、小学性教育研究、3~12岁儿童的性教育研究等。
二、国内特殊儿童的性教育研究现状
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发现对于特殊儿童的性教育研究起步较晚,研究的时间多在2000年以后,并且研究的数量远少于普通学生的性教育研究,根据特殊教育中不同对象,其特点归纳如下:
1.对于智力障碍儿童的性教育
其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智力障碍儿童性教育的现状;智力障碍儿童常见的性问题;智力障碍儿童性教育的教学原则及内容;智力障碍儿童性教育课程的开发。
陈莲俊(2009)在《上海市成年智障人士性教育调查报告》中曾对上海市成年智障人士的性教育情况作了调查,调查发现:成年智障人士存在较强烈的性教育需求;家长和工作人员对性教育在认识上持肯定态度,但是在世纪的教学过程中仍有所回避;目前在机构中性教育教学难以开展的主要原因是教学材料缺乏以及工作人员教学能力的不足。
在《上海市成年智障人士性教育教学研究》中,根据初期调查,组织编写性教育教学方面的材料,对29名成年智障人士开展实验教学,评估其教学成效。通过其调查发现,成年智障人士在接受性教育前,对性知识掌握不全面不科学,对恋爱交友技能需求强烈;性教育教学有助于智障人士对于性知识的掌握,但是效果保持不理想。
熊利平(2004)在《智力障碍认识性教育原则初探》中,讨论了智障人士性教育的现状和智力障碍认识发展的情况,阐明了智力障碍人士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着重论述了智力障碍人士性教育的一些原则:正面教育原则;正面教育原则;终身教育原则,综合教育原则;循序渐进;注意教育技巧的原则。
熊利平(2005)在硕士论文《智障青少年性教育教学成效研究》中,通过对19名智障青少年进行15次课的性教育(性教育内容包括:生理与性别、青春期、两往、自我保护),并通过对家长、教师、智障青少年进行前后测来了解性教学成效。通过对结果的讨论分析,得出:(1)智障青少年存在不适应表现,性教育或适当的指导非常必要。(2)智障青少年的自我保护意识薄弱,性知识严重缺乏。(3)短期的性教育课程没有显著改善智障青少年的表现。(4)性教育显著地提高了智障青少年的自我保护意识,对他们的性健康和社区融合将起到推动作用。(5)性教育有效地提高了智障青少年的性知识知晓率,对其行为的改变和整体生活质量的提高将有潜在的影响。(6)整体上讲,本研究所选用的教育内容、教育原则和教学方法是有效的。(7)同一性教育模式在不同教育安置形式下教育效果无显著差异。
毛荣建(2010)在《国内智障儿童性教育探析》中,探讨分析了智障儿童性教育的问题,并提出了智障儿童性教育的内容和原则。并指出智障儿童的性教育是被忽视的,2003年特殊教育“十五”规划中第一次正式提出智障者的性教育问题,但至今为止智障者的性教育及其相关研究仍有很大空白,仍然和现实的需求差距非常大。
刘灿(2011)在《智力障碍儿童性教育中的问题、实践与思考》中,通过调查揭示了智力障碍儿童在性教育存在家庭教育不足、学校教育缺失和教育方法不当的问题,并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智力
障碍儿童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性教育目标、性教育的课程内容。
种华东(2011)在《智力障碍学生性教育的课程开发与实施》中,通过单一被试方法,利用开发的性教育课程进行实验研究,对比基线结果,并对未来智力障碍儿童的课程开发提出了若干意见。
王雁,李海燕(2004)《韩国智力落后儿童性教育的发展及启示》中,从性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几个方面,对韩国智力落后儿童的性教育情况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因为是韩国培智学校中智力落后学生出现率最高的,所以对智力落后学生进行行为的指导成了性教育中的核心课题;另外特别强调通过性教育让智力落后学生认识到的隐私性,教会其分辨公共场所及私人的隐蔽场所。关于智力落后儿童的性教育目标,不同阶段有其不同的目标,并且运用的方法也是丰富多样的,有讲授法、时间法、主题活动、角色扮演游戏、集体讨论和提问法等。
2.聋人群体的性教育
探讨了聋人学校对于不同模式的性健康教育的研究;聋校性教育的现状,包括聋生的性心理发展不成熟,对性知识了解的缺乏,并且聋生性知识的来源很少是父母和教师,而是录像、网络和书刊杂志,我国聋校的性教育是相对缺乏的状态。
邓润平(2013)在《聋人性健康教育模式研究》中,结合特殊教学理论,设计出四中性教育的模式:教师为主体的教育模式,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模式,同伴教育模式以及家庭教育模式。
李彦群,姚晓静(2013)在《邯郸市聋校性教育调查现状》中,对邯郸市聋校30名聋生和10名教师进行调查,调查的结果显示:聋生的性心理有所发展,但还不成熟;聋生对性知识的了解相对缺乏;聋生的性知识的来源主要是录像、网络、书刊杂志,较少是从父母或教师那里了解的;聋校对青春期聋生的性教育相对缺失。因此,聋校的性教育不仅要传授基本的生理知识,还要对聋生进行心理上的辅导;对聋生的性教育手段和方法要多样化,运用多种感官让聋生获得科学的性知识;要实现家庭、学校、社会相结合,形成“三位一体”的青春期聋生性教育理念。
陈洁(2010)在《聋校性教育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中,通过对不同省份两所聋校的九年级52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到我国聋校性教育现状为聋生获取性知识途径狭窄;聋生对青春发育过程中自己性器官的成熟以及外部生理体征的变化缺乏足够了解;并且绝大多数聋生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爱情观和婚姻观。
三、国外研究现状
Efrosini Kalyva(2009)研究分析了教师对高功能自闭症、低功能自闭症以及亚斯伯格症这三类对象呈现出的与性相关的行为的看法。与高功能自闭症和亚斯伯格症相比,低功能自闭症呈现出更少的可被接纳的与性相关的行为。通过研究发现,非常有必要对自闭症候群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计划。
Zafer Bekirogullari(2011)的研究通过对教育心理学家与特殊教育教师进行随机的半结构化访谈,来了解他们对成年孤独症性教育的不同方面的看法。教育心理学家认为与普通个体相比,孤独症儿童在智力和生理的发展上都有所不同,并且在社会性及社会交往上落后于普通个体;特殊教育教师认为孤独症个体知识在社会性和交往上落后于普通个体;多数教育教师认为如果对孤独症儿童不给予适当的性教育,那么孤独症个体的压力感会上升,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对孤独症个体如果不给予适当的性教育,他们会出现攻击异性或产生同性恋行为等交往的问题。
Balázs Tarnai,Pamela S.Wolfe(2008)在研究中讨论了社会故事法对于孤独症个体性教育的作用,以及为孤独症个体的照料者和教育者提供一下对于孤独症个体在健康和性生活方面的建议。
通过对一些外文文献分析,发现在20世纪90年代中就已有对智力障碍儿童、聋童的性教育的研究,在近十年中,性教育多是集中在以孤独症为研究主体。
四、分析与总结
通过对文献分析,发现特殊儿童的性教育问题渐渐成为我国性教育中热议的焦点。然而,与国外特殊儿童的性教育研究相比,我国的特殊儿童的性教育研究仍存在很多的不足。
第一,我国特殊儿童的性教育可以说在近十年才刚刚起步,研究目前多集中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教育目标、教育原则以及课程设计的初探阶段,尚无可具体操作实施的教材以及教学方法。
第二,目前我国特殊儿童的性教育研究中,多是对智力障碍儿童、智力落后学生或以聋生为对象的,缺少以孤独症等其他儿童作为对象的研究。而孤独症儿童的性教育研究恰是近十年来性教育研究中的热点。以不同儿童为主体的研究将是特殊儿童性教育研究发展的趋势之一。
第三,目前对于特殊儿童的性教育研究,多是定性研究,或是理念理论的引进,缺少定量研究。这也是该领域有待深入的方面。
总之,为了更好地实现教育的平等,为了更好地发展特殊教育领域的各个方面,在特殊儿童的性教育研究中,以定量研究为完善特殊儿童性教育的依据,以先进的理念为导向,科学的引进国外的理论及成果。
参考文献:
[1]车文博.心理咨询大百科全书.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448.
[2]朴永馨.特殊教育辞典.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
[3]陈莲俊.上海市成年智障人士性教育调查报告[J].中国特殊教育,2009(09):19-24.
[4]陈莲俊.上海市成年智障人士性教育教学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2008:37-42.
[5]熊利平,张文京.智力障碍人士性教育原则初探[J].中国特殊教育:2004(07):60-62.
[6]熊利平.智障青少年性教育教学成效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05:15-20.
[7]毛荣建.国内智障儿童性教育探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八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
[8]刘灿.智力障碍儿童性教育中的问题、实践与思考[J].南京特教学院学报,2011(6):32.
[9]种华东.智力障碍学生性教育的课程开发与实施[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11:1-7.
[10]王雁,李海燕.韩国智力落后儿童性教育的发展及启示[J].中国特殊教育,2004(01):84-88.
[11]邓润平.聋人性健康教育模式研究[J].南京特教学院学报,2013(06):24-26.
[12]李彦群,姚晓静.邯郸市聋校性教育现状调查[J].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3(08):97-101.
[13]陈洁.聋校性教育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0(08):269-270.
[14]Efrosini Kalyva. Teachers’ perspectives of the sexuality of children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Research in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2009,4(3):433-437.
[15]Zafer Bekirogullari,Cennet Gulsen,Kamil Soyturk.The In-formation and Attitude Levels of the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s and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in the Process of Sex Education for the Adolescents with Autism[J].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1
(12):638-653.
分类号 G760
1 引言
1994年6月在西班牙召开的“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通过了《萨拉曼卡宣言》,首次提出了全纳教育这个概念,提出后即引发各国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全纳教育是国际教育民主化进程中产生的一种新的教育思潮,体现了人们对教育公平的追求,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全纳教育已经成为21世纪国际教育研究领域的一个重大课题,世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全纳教育的内涵是指“一种持续的教育过程,即接纳所有学生,反对歧视和排斥,促进积极参与,注重集体合作,满足不同需求”。全纳教育强调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基本权利,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能力、个性、兴趣和需要,学校(包括幼儿园)应该接纳所有学生入学,无论身体或智力是否有残疾或者家境困难。
学前全纳教育是指让有特殊需要的学前儿童进入普通幼儿园,与普通儿童共同接受保育和教育的教育模式。在国际上,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学前全纳教育已逐渐成为教育界引人注目的领域,然而在我国尚处方兴未艾之势。无论是在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探索方面,学前全纳教育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推广学前全纳教育有何意义?面对学前全纳教育的挑战,幼儿教师是否做好了准备?如何培养学前全纳教育师资,以保证学前全纳教育的顺利实施?本文拟就这些问题作一些初步探讨。
2 推广学前全纳教育的意义
推广学前全纳教育不仅对特殊儿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普通幼儿的发展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幼儿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
2.1 学前全纳教育对特殊儿童发展的重要意义
现代脑科学、心理学等科学研究证明,学前期是个体生理、动作、认知、情绪情感和个性社会性等方面发展的重要时期。如果个体在这一时期得到科学、适宜的教育,将会对其一生的可持续发展起到极其重要的奠基作用。同样的道理,对特殊儿童的教育也是越早越好。
国外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学前全纳教育对各类型的特殊儿童都有积极的影响,多项研究表明自闭症儿童、智力障碍儿童、听力障碍儿童、视力障碍儿童、语言障碍儿童以及其他障碍类型的儿童均在全纳教育环境中获得了良好发展。方俊明认为,高质量的学前全纳教育有助于促进特殊需要儿童的感知运动、语言等方面的发展。
2.2 学前全纳教育对普通幼儿的发展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在国内外的研究中,研究者普遍认为学前全纳教育对普通儿童的心理发展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周念丽认为全纳教育对正常儿童的心理发展有三方面的意义:激发儿童的自我效能感;增强儿童的移情能力;促进儿童的心理理论发展。徐胜等的研究表明,全纳教育对普通儿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人格意义,能够促进普通儿童对特殊人群的接纳和关心,激发并深化其善于关心、同情、帮助他人的情感体验,培养了成熟感和责任心。
全纳教育不仅有助于普通幼儿心理的发展,而且对其学业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研究表明,尽管在全纳教育环境中,教师要为特殊儿童提供额外的帮助,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对普通幼儿的关注会因此而减少,也就是说教师并没有因为被特殊儿童占用更多的精力而忽略普通幼儿的发展。
2.3 学前全纳教育有利于幼儿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
研究表明,学前全纳教育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幼儿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在态度上,学前全纳教育教师普遍愿意接受特殊幼儿;并且随着教龄的增长,在观念上越来越认同全纳教育的实施是实现儿童基本权利的基本途径,在面对幼儿时更加关注个体的不同需要,表现在不仅关注特殊幼儿的学习需要,也更为理解普通幼儿的个体差异和个别需要。
已有的教育实践也证明了上述研究结果。杨雪扬总结了其所在幼儿园实施全纳教育10年的实践经验,认为全纳教育促进了幼儿教师专业品质的提高,具体表现在:在对特殊儿童的态度上,从拒绝或忽视到真诚的接纳;从不了解特殊需要儿童到有意识地学习、进修,工作中开始认真地观察分析特殊儿童;从凭着爱心接特殊儿童,到有目的地制定他们个别化教育计划,提供个性化教育支持等,老师们不仅将尊重每一个幼儿落实到了实处,而且针对幼儿的不同需要,有效组织和实施教育活动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3 学前全纳教育对幼儿教师的挑战
目前,我国只有北京和上海等少数发达城市和地区开始了学前全纳教育的试点工作。尽管众多研究表明所有儿童都能从全纳教育中受益,但是在我国推广学前全纳教育还面临着诸多困难,如理念、政策、资源、课程、评价等方面的调整和转变。其中,幼儿教师是最不可忽视的因素。学前全纳教育是否能够顺利实施及实施质量的好坏,关键取决于教师。学前全纳教育对幼儿教师提出了挑战,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3.1 对幼儿教师教育观念的挑战
教育观念是教育的灵魂,只有以先进的教育观念为指导,才能创造出优质的教育。目前,我国社会大众普遍认可要尽量为残疾人提供最好的福利待遇,使他们不受生活的困扰,而忽视了他们受教育的权利。普通幼儿园的教师认为,招收特殊儿童入园会影响普通儿童的学习和生活,甚至认为会有损幼儿园的名誉,进而影响生源。如周念丽的研究表明,大多数幼儿教师难以接纳有特殊儿童,还有过半数的教师认为实施全纳教育会“降低教育教学质量”,并且认为实施全纳教育会“减少生源”。这些错误、落后观念在幼儿教师身上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学前全纳教育的实施和推广,因此急需得到转变。
3.2 对幼儿教师教育知识的挑战
全纳教育的对象包括普通儿童和特殊儿童。因此,除了具备普通幼儿教师应有的专业知识,全纳型幼儿教师还应该掌握全纳教育的相关知识,这是实施学前全纳教育的基础和前提。但是,幼儿教师的全纳教育知识普遍缺失。孙玉梅的研究表明学前全纳教育过程中最需解决的困难为师资问题,幼教工作者对特殊幼儿有一定的了解,但不够深入。2011年11月笔者所在单位承担了省级骨干幼儿教师培训的任务,在与来自全省各地的骨干教师交流的过程中,发现幼儿教师对全纳教育相关知识了解甚少。很多教师表示全纳教育是一个完全陌生的词汇;而有的教师虽然知道全纳教育这一术语,但并未真正理解其含义。另外,普通幼儿园的教师没有学习过学前特殊儿童的心理发展与教育的相关知识,也不了解学前特殊儿童教育、权利保护等相关的法律法规,这样就无法适应全纳教育的需求。
3.3 对幼儿教师教育能力的挑战
在全纳理念下,教师的教育对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要面对着更多类型、更大差异的群体或个体,
并要积极而充分地满足这些群体与个体发展的不同需求。这就需要幼儿教师能够细致深入地观察每个学前儿童,全面深入地了解每个儿童的发展水平,并以此为基础实施教育评估;能够根据儿童的差异性选择适合的教育内容,具备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的能力;并能够在实施教育计划后进行反思总结,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有类似的一面,也有他们自身的特点,幼儿教师必须尊重这种个体差异,实施差异教学,才能够满足所有儿童的需要。但是我国幼儿教师实施学前全纳教育的教育能力不容乐观。谈秀菁等研究表明,绝大多数普通幼儿园教师不赞成特殊儿童上普通幼儿园,大多数的一线教师认为自己不能胜任学前全纳教育的要求,并对现有教育资源缺乏信心。
总之,幼儿教师的全纳教育素养现状不容乐观。为了应对全纳教育的挑战,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培养全纳型幼儿教师。
4 全纳型幼儿教师的培养
由于目前我国幼儿教师主要来源于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和幼儿师范学校,他们在职前教育阶段中没有全纳教育相关课程的设置,也很少接受相关的在职培训,所以,幼儿教师普遍缺乏全纳教育的相关知识和能力,这样就无法适应学前全纳教育发展的需求。结合我国幼儿教师教育现状,对全纳型幼儿教师的培养提出以下建议。
4.1 改革职前教育体制,培养合格的全纳型幼儿教师
幼师职前教育体制改革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涉及到许多方面的调整。下面将从专业调整、课程设置、教学形式、保障措施等方面的改革进行探讨,以期建立起一种特色、高效的人才培养机制,养出适合我国学前全纳教育发展需求的师资队伍。
4.1.1 充分利用已有资源,整合专业优势
由于长期以来我国的教师教育体制是二元化的,即我国幼教师资和特教师资的职前培养分别主要由高等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和特殊教育专业承担,两者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置等方面均有很大差异,这种隔离式的教师教育体制所培养出来的教师与全纳型教师的要求存在显著差距。鉴于这种状况,应该打破传统的二元制度,对学前教育专业与特殊教育专业进行学科的融合和资源的整合,充分发挥二者的优势。
一方面可以设立一些复合型的培养项目,如果高校已经设有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专业,学生可以共享相关课程,突出学前特殊教育课程的重要性,在这方面已有实践的先例,如华东师范大学通过开设学院通识课等方式促进学生具备更加综合的学前特殊教育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可以相应地根据需求开设学前特殊教育专业,旨在培养培养具备学前全纳教育能力的师资,为日益发展的学前全纳教育提供有力保障;另外也可以设置相应的硕士课程,鼓励具有教育学、儿童发展心理学、学前教育学等相关本科学习背景的人员继续深造,提高学前全纳教育师资专业化水平。
4.1.2 创造条件,灵活设置课程
目前我国很多设有学前教育专业的高校没有特殊教育专业,没有相应的资源可以利用,这就需要因地制宜创造条件,在课程设置方面进行灵活调整,以适应学前全纳教育发展的需求。立足我国国情,建议分设核心课程和不同的课程板块,核心课程为所有学生的必修课,板块型课程供学生进行选修。核心课程内包括儿童发展的知识和技能、基本的特殊教育的知识和技能;板块型课程可以按照障碍类型来区分,如自闭症儿童的心理发展与教育、聋儿的心理发展与教育等;同时在专业学习的全过程中要向所有学生渗透全纳教育的理念,重点培养幼儿教师积极接纳每一个特殊儿童,努力为特殊儿童创造适宜的环境,此外注重培养师范生与特殊儿童家庭沟通合作的能力。
调整课程设置的目的并不是要把幼儿教师培养成为特殊教育方面的专家,而是要求幼儿教师能够形成正确的特殊教育观念,了解各类型特殊幼儿的基本教育需要,能够进行初步的课程设计,了解如何寻求更专业的帮助等等。目前,部分高师范院校在各自的教育学专业的课程计划中开设了特殊儿童心理与教育课程,如华中师范大学已经开始在学前教育本科专业开设学前特殊儿童心理与教育。增设相关课程,培养幼儿教师的全纳教育素养,将成为学前全纳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4.1.3 实施资格认定制度,保证职前教育体制改革顺利进行
建立全纳型幼儿教师资格认定制度是幼师职前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保障。我国在全纳教育师资培养方面缺乏专门的法律和制度保障,这不利于全纳幼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因此,政府要为全纳幼儿教师的资质标准等设立一个统一的国家标准,作为统领和指导方针,鼓励各高校在现有的基础上关注和发展学前全纳教育人才的培养;而各个省市、自治区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相应的实施标准。
在这方面,可以借鉴英国的经验。英国是全纳教育做得比较成功的国家,在全纳教育教师资格认定这一方面,着重从职前的教师培养入手。英国教育与科学部规定:要获得教师资格证书,学生必须学习一定的特殊教育课程,高校的教育学院必须有能力为学生提供最基础的特殊教育课程;全纳学校教师,必须是大学毕业并获得教师资格证者。这表明,英国在培养全纳教师时,既重视其普通教育能力的培养,也强调特殊教育能力的培养,并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我国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全纳型幼儿教师资格认定制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比较可行的做法是在幼儿园教师的资格证书考核中加入学前全纳教育的板块,同时也需要对现有的从事学前特殊教育的教师提供相应的在职培训。
4.2 加强在职培训,促进全纳型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师全纳教育能力的发展是持续落实全纳教育的关键,教师是教育系统中最强有力、最有价值的资源。因此,必须重视全纳型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在职培训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要通过在职培训来提升幼儿教师的全纳教育素养。
4.2.1 合理安排培训内容与培训师,保证培训效果
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全纳教育的理念、特殊儿童的概念及分类,特殊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及教育对策,行为矫正原理与方法、特殊教育技术,特殊儿童家长的心理及教育以及如何开展特殊教育研究等方面的知识。
对于培训师的选择也要慎重,因为以往幼儿教师的在职培训任务主要是由学前教育领域的专家和教师来承担。但是特殊儿童的教育对很多学前教育专家来是一个陌生的课题,所以要善于寻求高等院校特殊教育系、特殊教育学校、医疗机构、民政部门、社会民间组织等与特殊儿童教育相关领域专家的支持,以便为在职教师提供灵活多样的全纳教育培训项目。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特殊教育学校及特殊教育研究机构集中了一批经过专业训练的骨干教师和科研人员,有丰富的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拥有比较先进的仪器设备和专用教具,因此,应该充分发挥他们在全纳师资培训中的作用,通过授课、讲座、研讨、观摩等多种形式,对学前全纳教师进行直接培训,必将有很大的收益。
4.2.2 建立教育资源中心,提高培训效益
全纳教育资源包括全纳教育的有效策略和手段,全纳教育的课程资源,测量、诊断与鉴别特殊儿童的量表以及最新的研究成果等。这些资源要及时、有效地提供给教师,实现资源共享,以帮助教师顺利开展全纳教育实践活动,持续地发展全纳教育能力。另外,还可以充分发挥现代科技在全纳教育师资培训中的作用,利用网络优势,实现远程培训。远程教育既能满足众多幼儿教师的培训需求,也不必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聘请教师到现场教学,而且通过远程教育,受训者可以就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或典型个案向专家请教,并展开讨论,从而提高师资培训的效益。
4.2.省略/news/2011108/n490610320.html.201l一11―08
12 周念丽.中日幼儿园教师学前融合教育意识比较.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6,(12):35―37
摘要:在新课程不断深入改革发展的当下,特殊学校在进行数学教学时,要采用关爱教学的方式,坚持做到树立自信,消除自卑;营造关爱学生的氛围;和生活化教学,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这几大关键方面,不断提高学生自身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特殊教育;小学数学;关爱教育
一、树立自信消除自卑
在对特殊学校的小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一定要注意对特殊学生进行心理上的疏导,让学生对自己产生自信,消除内心的自卑感,帮助特殊学校的小学生以积极向上的态度面对生活,提高小学生的幸福指数。在特殊学校上学的学生,一般都是在身体上,智力上有一定的缺陷,由于身体上的,智力上的缺陷,导致小学生很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这种心理的存在会导致学生没有勇气和他人进行交流,不和其他人表达自己的想法,这容易导致小学生形成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小学数学老师在对特殊学校的学生进行数学教学的时候,要帮助小学生在课堂上树立自信,慢慢的消除小学生的自卑心理,让小学生对生活充满希望,从而更加努力的学习数学知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学习效率,提高学生生活适应能力。
例如,在学习《整洁的校园》这一单元的时候,老师可以在数学课堂上,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让学生们去参观学校,首先让小学生们体会到特殊学校的环境的美好,老师就根据小学生不同的身体情况进行分配任务,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注意观察生活中的数学知识,等学生完成任务之后,老师就可以夸奖学生,对学生们的劳动成果进行赞扬,让小学生体会到一种成就感,使得学生对自己产生自信。老师在让学生体会到校园的环境之后,再针对《整洁的校园》涉及的数学知识进行讲解的时候,小学生就能够很清楚的理解老师上课讲述的内容,当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减少之后,学生就会越来越愿意去学习数学知识了,进而会打消学生内心的自卑心理,提高习质量,知道数学就在生活中,学习它可以解决生活问题。
二、营造关愛学生的氛围
在学习过程中,学习氛围相当重要。特殊学校的学生通常都是没有安全感的,在对这些学生进行教学的时候,应该注意对学生进行关爱教育,让特殊学校的学生能够在有爱的环境下成长,净化小学生的内心,让特殊学校的学生对生活充满希望。因为特殊学校的小学生在身体上,智力上和普通学生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特殊学校的数学老师在进行数学教学的时候,就要为学生营造较好的学习环境,在生活上关爱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温暖,这样能够让特殊学校的学生感受到安全感。老师增加和学生沟通交流的机会,让小学生能够主动的为小学数学老师敞开心扉,向老师吐露心声,这样有利于特殊学校的小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爱能够给予一个人力量,老师让学生感受到爱的存在,能够给予学生更大的勇气,让学生积极的面对生活,从而更急努力的学习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生活适应能力得到锻炼。
例如,在带领学生学习《我学会了》这一节内容的时候,数学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共同完成一件事情,比如,让学生一起去完成一幅画一智慧树,这幅画围绕着班集体进行,数学老师可以组织学生每做对一片叶子上的数学题,就在上面签上自己名字,这样小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合作下,把自己的姓名有条理的写上去,然后老师再次带领小学生对这个签名纸进行加工,比如老师组织每一个学生为这个签名添加色彩,最终就能够得到一幅完美的作品,这幅作品是全班的劳动成果,然后老师就可以对学生们及时鼓励;“同学们,大家还厉害呀,大家共同创作了一幅画”,这样老师能够在一定从程度上活跃数学课堂气氛,然后老师再次对小学生说,这副作品是我们共同努力的结果,然后老师就可以对这副“作品”进行分析,比如说,这上面每一个名字就能够代表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然后这就说明我们班级是一个大家庭,同学是自己的兄弟姐妹,这样能够让学生感受到爱的存在,为小学生营造出爱的氛围,然后老师就可以对小学生说,在这一节数学课上,大家是不是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学生们就会肯定老师说的话,进而对学生在学数学的同时进行了团结合作的教育。
三、生活化教学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在通常情况下特殊学校的小学生的表达能力较差,因为小学生内心存在自卑心理,它们很少和别人进行沟通交流,久而久之,小学生的表达能力就会退化。特殊学校的数学老师在对小学生进行教学的时候,老师就应该注重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进而加强和学生的沟通,能够更好的掌握学生在学校的状况。数学老师应该把数学课堂变的生活化,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数学知识,这样学生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的过程中,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快乐,进而提高学生的能力。老师给予学生关爱,在生活中接近学生,把生活带进数学课堂。
例如,特殊学校的数学老师在为小学生讲述到《我的三餐》的时候,老师就应该把小学生的生活带入课堂当中,这样小学生能够体会到老师自己的关心。比如,数学老师就可以在课堂上询问学生前一大的早餐、午餐、晚餐吃了什么,这样小学生在课上就会对自己吃的饭进行回忆,然回答老师的问题。这样小学数学老师能够把学生的生活和数学课堂完美的连接起来,让学生回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给予学生心灵上的寄托,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
四、总结
综上所述,数学教师在对特殊学校的学生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坚持做到以上几大方面,不断提高学生自身的数学素养,加强他们的自信心,充实其小学生活,使学生通过学习提高生活适应能力,融入社会。
特殊教育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浅谈绘本阅读在特殊教育艺术领域中的教育价值论文
【摘要】近年来,绘本在特殊教育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图文并茂的表现样式非常符合特殊儿童的生理、心理需要,在特殊教育各个学科中都有极强的引导价值。本文以绘本《一起玩形状游戏》为例分析绘本在特殊教育艺术领域的运用情况,通过绘本内容的衍生,提升学生艺术素养,引领学生进入艺术表现的感知领域。
【关键词】绘本;特殊教育;艺术
【中图分类号】G62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270(2020)12-0173-02
随着国家素质教育的发展,绘本以不可阻挡之势进入了普通小学和幼儿园的课堂。近年来,绘本在特殊教育界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绘本以它独有的精妙语言和明快的画面,给特殊儿童艺术教育带来鲜活的生机。笔者尝试在绘本中挖掘学生喜爱的教育素材,通过绘本《一起玩形状游戏》教学,提高班级智力障碍学生的审美能力与艺术创造力。
一、在绘本主题的艺术活动中发现特殊儿童的艺术观察力
形状是构成一幅作品最基本的元素,正因为是最基本的元素,所以每一个图形都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相信每一个读过《一起玩形状游戏》的孩子,都会迷上这个简单的游戏,特殊儿童也不例外。故事中随手画出的形状在小象妹妹和大熊哥哥的创意下变成了各种形象,有胖乎乎的犀牛、美丽灵动的蝴蝶、活泼可爱的小狗等。
绘本故事将这个充满想象力的游戏过程形象化,吸引学生拿起笔来,迫不及待地投入到形状游戏中。通过绘本的演绎,这个游戏的规则和操作都变得非常简单,很容易被学生理解。不论学生是在教室还是在家里,不管时间是长还是短都能玩。就像格式塔心理学说的那样,对物理的形状进行创造性知觉和表现,实际上是经历包括学习、回忆、志向、情绪、思维、运动等复杂的过程。在这个绘本中,艺术不仅仅是美的体验,更是学生观察力的一步步提升[1]。
在传统的艺术教育课程中,关于形状的教学活动有非常多的教具可以使用,但学习形式非常枯燥。而绘本通过故事开展,非常容易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先让学生跟随绘本故事,看看大熊哥哥和小象妹妹如何玩形状游戏,由绘本延伸出“什么是形状”,认识有规则的形状,如三角形、圆形、四边形、梯形、椭圆形等,接着把学生的目光引入现实生活,观察“黑板是什么形状”“钟表是什么形状”“衣服鞋子上都有什么形状”等。关于形状的游戏能让学生善于感知和发现形状,在生活中锻炼艺术的观察力。
二、在绘本主题的艺术活动中发现特殊儿童的艺术创造力
绘本故事中大熊哥哥和小象妹妹玩形状游戏的道具也是信手拈来,没有任何限制,不管是作业本的格子纸,还是撕开的牛皮纸信封,甚至是一个贝壳、一小段树枝。形状游戏不只是画纸上的游戏,也可以衍生至万物。为了让学生的想象力有更廣阔的施展空间,教师可以设置丰富的实操环境,帮助学生玩出“个性版”的形状游戏。
(一)有限创意版——自制七巧板
根据学生动手能力的强弱,教师可以把学生分为A、B、C组。能力较强的A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按照先打方格再画斜线的方法,在白卡纸上画出七巧板,然后进行裁剪,自制七巧板;能力稍弱的B组学生在已经画好线条的白卡纸上按照线条裁剪出七巧板;C组学生直接使用已经制作好的成品七巧板。通过老师给出的模板,用七巧板完成相应图形的拼搭。
(二)平面创意版——拼贴画
随着学生对图形组合游戏的认识不断加深,教师可以将拼贴画引入学生视线,首先引导学生用剪刀把彩色卡纸剪成大小不一的形状(三角形、圆形、四边形、梯形、椭圆形等),然后让学生用一张卡纸做背景,发挥想象力用自己剪好的形状拼贴出图画。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能力作出调整,针对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引导他们在活动中加入更多的创意,而能力较弱的学生也能达到精细运动锻炼的目的[2]。
(三)立体创意版——生活中的形状游戏
在衍生活动中,深受学生喜爱的应该是用实物开展的形状游戏。教师带领学生收集身边用得上的大大小小的物品,圆形的月饼盒、细长的树枝、旧快递盒甚至是衣服,都可以变成学生手中的素材,学生可以利用收集到的物品在地上拼出一幅场景。这个活动对学生的想象力有很高的要求,所以最好采用团体游戏的形式。教师在PPT上展示一些作品,然后与学生共同讨论设定场景主题,在指定的区域内每个学生可以为这个主题增添一件物品,教师再在细节上轻微地进行调整,最后经过全体师生的一起努力,共同创作一幅作品。
通过一系列的衍生活动,学生在把图形玩起来的过程中,不断为这些原本单调的形状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三、通过绘本,创设精彩的教学情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能力水平与实际心理状况,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以绘本为依托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快乐地投入到学习中,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使学生与作品共鸣,提高艺术水平。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研究的定量分析
本研究主要是从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研究文献来源分类及篇数;已有的研究涉及的学科;已有研究年度发展态势这三个角度进行分析。
1.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研究文献来源分类及篇数
从总体对这205篇文献进行内容分析。首先从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研究文献来源分类及篇数的角度进行分析(见表1)。由表1可知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研究文献来源期刊占77%,而硕士与博士论文较少,占17.5%。
2.已有的研究涉及的学科
某问题研究所涉及的学科,既能说明该问题所涉及的研究领域,又能在某种程度上说明该问题受关注的程度。因此,我们选取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研究所涉及的学科作为分析的指标之一。参考“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的学科分类,检索到的205篇关于儿童家庭教育的文章,共涉及13个学科(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就已有研究所涉及的学科而言,有关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大部分研究集中于教育学学科领域,其研究篇目占已有研究总数的90%多。同时,该问题正日益引起诸多社会学科的广泛关注,在检索到的205篇文章中,还涉及社会学、管理学、人口学、经济学、医学、心理学、法学等诸多学科的研究,并且不同的学科对“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研究的视点和关注点并不完全一样。如,在教育学学科领域,“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的学科视点综合而全面,既有对基本理论问题的讨论,也有对管理问题的探讨;既有现状的描述,也有问题解决的对策;既涉及宏观政策理论,又有政策执行分析;还涉及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等。在家庭学学科领域,家庭结构、家庭教育观念研究视角,主要关注儿童学习、身体与心理的问题。在心理学学科领域,研究主要集中于特殊儿童心理问题、人格健康及学习情况研究等方面。
3.已有研究年度发展态势分析
某领域研究文献数量在一定时期内的变化趋势,既能反映出该领域的受关注程度,又能反映出自身的发展水平。检索到的205篇有关研究文献,每年度涉及的研究文献篇数及发展态势如下(见表3及图1)可见,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更加关心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从1980年到1995年关于儿童家庭教育的文献比较少,90年代中期以后,学者对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研究逐步增多。随着农民工的出现,留守儿童与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成为研究的热点。关于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研究多而全,研究文献基本涉及前面所提及的诸多问题,多角度,研究较全面。
(二)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研究的定性分析
教育问题研究涉及的内容全面、综合而丰富,我们尝试从研究的理论基础、研究的方法、研究的内容三个维度对已有研究做定性分析。
1.研究的理论基础
研究的理论基础关涉研究的立足点,是研究者基于何种理论来看待、阐释和解决所研究的问题。分析已有研究文献可以发现,不同学科立场的研究者依据的理论基础不尽相同,不同学科研究理论基础呈现多元化样态。一般而言,教育学科立场的研究者往往依据人本的教育理念、融合教育理念、教育公平理论与现代家庭教育理念来探讨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现状、原因、对策及建议等,其中涉及教育公平理论的研究最多,研究者或通过对“公平”的分析,或将教育公平与构建和谐社会相联系,来探讨特殊儿童家庭教育公平(特殊儿童包括残疾儿童、超常儿童、留守儿童与流动儿童)的应然与实然问题。家庭教育学的相关理论。社会学学科立场的研究者往往依据社会化理论来探讨儿童家庭教育中儿童社会化的问题。有的学者利用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操作理论来研究儿童兴趣与家庭教育方式关系[1],有的学者从生物生态学理论、自我概念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研究儿童家庭教育的环境问题[2],有的学者从社会学理论中的结构功能理论、角色扮演理论、符号互动理论角度研究儿童家庭教育的理念问题[3]、有的学者运用埃里克森的认同危机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研究特殊儿童家庭教育中的缺失问题与对策[4]。
2.研究的方法
研究者在研究某个问题时所采取的方法直接影响其对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甚至影响研究者对所研究问题的结论和观点,而且研究方法还在某种程度上内蕴着研究展开的逻辑结构。因此,研究方法的“工具性”价值对于一项研究来说至关重要。分析已有关于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研究文献,可以发现大部分文献都同时采用了多种方法。使用了历史研究、案例分析、抽样访谈、比较研究等研究方法和手段。大量研究以“质的研究”为主,即以调查研究为主,辅以文献研究,具体调查方法采用问卷、口述史访谈、深度访谈法、焦点团体访谈、个案研究法和实地观察等[5][6][7]。心理学、社会学等多用实证研究方法,教育学多用描述、评价和文献等方法。梳理和分析已有研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我们可以发现存在以下两个问题:首先,对研究方法的界定不清晰,存在模糊现象。如调查问卷的运用,有很大一部分的研究者运用的是自己编制的问卷,但是并没有严格按照要求进行信效度分析。诸多的研究者对方法的认识存在较大差异,特别是对质性研究方法和量化研究方法的界定存在差异。其次,多种研究方法之间缺乏实质性的融合。分析诸多研究发现,虽然研究者表明自己在研究中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但仔细审视方法的具体运用,发现大多数研究仍停留于浅层次的操作层面,方法重复模仿,缺乏不同方法之间实质性的融合,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许多研究停留于浅层次的模仿水平,缺乏一种用方法的创新带动研究内容和研究领域创新的精神。
3.研究的内容
某问题研究内容的聚焦点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对于该问题关注的焦点,而人们关注的焦点又直接反映着该问题在社会公众视域内的重要程度。分析已有研究文献发现,关于儿童家庭教育教育问题研究的内容呈现多元化样态,其中主要涉及现状描述(存在的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对策三方面的内容。
四、关于“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研究”的几点建议
(一)在注重宏观背景研究的同时,应更侧重问题研究的情境性和动态性
问题产生于一定的宏观背景之下,如留守儿童、流动儿童家庭教育问题产生于社会转型期,产生于城乡二元政治、二元经济和二元教育模式之下,因此,对问题的研究离不开对问题产生的宏观背景的研究。但同时,问题更具情境性和动态性,问题总是源于客观存在的现实情境,是特定的现实情境的产物,而且随着情境的不断变化,问题也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如需要解决的问题侧重点、难点会发生变化,因而,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条件、途径、方法和措施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呈现出一定的动态性。只有关注外在条件的情境性和动态性变化,才能从根源上明晰儿童家庭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需要解决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和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政策与措施等,也才能在情境不断发展变化的前提下,提高该问题研究的实效性。
(二)在研究数量提高的前提下,应逐步提高研究质量
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研究的数量呈逐年递增趋势。但仔细审视诸多研究成果,笔者发现,研究的质量在某种意义上并没有得到极大提高。很多研究出现低水平重复现象,不管是理论观点的雷同,还是实证研究方法的重复模仿,都存在值得研究者反思的地方。就研究的理论基础来看,虽然不同学科立场的研究者大都基于本学科的基本理论来研究儿童家庭教育问题,但总体而言,研究的理论基础还较为局限和单薄,且缺乏不同学科理论的相融,因此加强多学科理论间的相互融合和沟通已成为必需。另外,就研究方法来说,科学、规范地使用多种研究方法,并促成多种研究方法间的实质性融合,也成为当前研究必须解决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研究质量的提高,需要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的不断创新,以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创新带动研究的新视界、新领域,虽然在已有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研究中,也有一些研究者努力尝试在理论和方法上创新,但还远未形成研究的主流。因为当前的研究亟须改变的就是,克服低层次、低质量的重复研究,努力拓展家庭教育问题研究的新视界,拓展研究的理论基础,创新研究的方法,以提高该问题研究成果的质量。
(三)克服研究学科之间的壁垒,实现多学科研究的融合
1.2案例教学在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教学中的应用特殊教育是一门应用学科,是以学生为中心,将学生培养成为应用型、实践性人才,案例教学有益于这一目标的实现。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培养专业方向的特殊性,决定了在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大力发展案例教学的紧迫性。目前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特殊教育系、康复系和公管系等几大院系,都开始重视并发展案例教学。以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特殊教育系为例,特殊教育专业课教学具有注重实效性的特点,某些专业课,如特殊儿童心理与教育、特殊学校课程与教学、特殊儿童教育诊断与评估、行为改变等课程,都开始发展案例教学与理论相辅性教学研究。通过调研得知,近9成的学生表示提升了对特殊教育专业课程学习的兴趣,近8成的学生认为通过案例教学,他们对未来做好特殊教育工作很有信心。
2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为顺应案例教学的需求所做出的努力
被誉为案例教学法的“先驱者”的美国哈佛院长朗德尔曾这样描述过图书馆在学院常规教学以及案例教学中的作用:“图书馆是教授和学生应有的必要场所,图书馆对我们,就像大学中的实验室之于化学和物理学者,就像自然历史博物馆之于动物学者,就像所有的植物园之于植物学者一样。”朗德尔所提倡的案例教学法特别重视对案例的阅读,学生在阅读案例时发现的问题,需要查阅大量的书籍和文献,建设服务于学院专业设置的特色图书馆以及服务于案例教学的案例图书馆,就显得尤为重要。
2.1自建数据库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自搬入新馆后,结合建设新型高校图书馆和学科型高校图书馆,不断地进行高校图书馆转型的一些尝试。2011年,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结合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特殊教育专业特点以及各院系案例教学的需要,申请建设特殊教育专题数据库作为JALIS三期子项目,特殊教育专题数据库以文献为主体,数据库基本结构体系为特殊教育专业基础学科、听障教育学、视障教育学、智障教育学、孤独症教育学、康复教育、特殊儿童教育案例库和残疾人事业等。文献收录的范围主要有期刊、会议论文、研究报告、标准法规、视频、图片、特殊教育课件和无障碍设计建设标准等。经过4年的努力,该课题于2014年上半年顺利通过验收并结题,现正处于试用及不断完善阶段,师生可以在该数据库浏览查找自己所需要的各类资源。
2.2建视频资料库以特殊教育为核心内容的视频资源库,视频资源收录的范围有聋校、盲校、培智学校、大学课程、考试辅导、特殊教育、兴趣爱好、校园影音、名校公开课等,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主要用于教学观摩。
2.3设精品课程网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精品课程网由本院网络中心采集,主要收录本院录制的特殊教育相关专业的精品课程,包括教学方法、教学大纲、电子教材、授课录像、课件、教案、作业习题、实验指导、考核办法、参考文献等等。
学生心理健康的确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迫切问题,然而,它不可能涵盖中小学整个心理服务的范围。如果我们仅仅把学校教育心理学的服务狭隘地理解为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势必会导致以偏概全,妨碍学校心理学的深入发展。本文试图结合发达国家学校心理学的建立过程和我们的自身的实践经验,探索国内学校心理学的服务模式。
一、医学模式的先天不足
近些年,我国的学校心理学服务强调对个体心理障碍的咨询与矫正,试图通过诊断、干预和治疗等技术,解除学生的种种心理不适。教育部门在要求学校开展心理学工作时,强调要设咨询室,于是一些学校专门开辟了一间专门的心理咨询室。一张桌子,几个沙发和一台录音机,挂一个牌子,心理教师等着学生前来预约了。这间房间很容易使人想起医院中的心理门诊室,心理教师希望学生把心中的痛苦说出来。利用交谈的方式,排解学生的心灵痛苦。而在学校开设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中,许多内容都是与青春期身心健康有关。更多的内容涉及的是心理疾病,如强迫症、恐惧症等,教师所举的例子甚至是个别虐待父母的事例,这些事情毕竟是生活中偶然发生的,不具有代表性。
这是一种医学的模式,因此“有人批评前几年的学校心理辅导咨询化,咨询化模式就是没有考虑学校教育的特点,去开辟心理教育途径。”当我们从心理健康与心理疾病的角度引入学校心理咨询服务时,必须有一些假定为前提:
第一,心理教师必须具备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专业技能,对什么是心理疾病及相关因素有深入了解。我们知道,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是十分复杂的,目前世界上存在着200种以上的心理治疗方法。从事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人一般必须受过医学训练。从这些条件看,学校中心理教师显然存在着先天不足。
第二,学生的心理障碍必须足够普遍。心理健康的对应物是心理疾病或心理障碍。如果我们开设心理咨询室,试图借助心理咨询技术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其主要应针对的是心理障碍,即心理不正常的个体。比如,一个学生拿了别人的书,班主任找他谈话,通过谈话,他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向这位同学赔礼道歉,问题得到了解决。这种行为的偶然失误是是非观念不清的表现,并不属于心理障碍。只有自己有这样的书仍然拿人家的书的人,才是一个心理障碍者。再比如,学校中打架是经常发生的.但大多数打架行为并不是由于心理障碍,而是学生们不知道如何处理人际冲突,遇到了利益冲突不知解决的办法,这是一个情绪控制和决策不当造成的,其中虽包括心理因素,但并不是由于的人格障碍所导致的。而近年的心理智询工作所依据的是一些估计:如有的估计中小学生当中有心理障碍的人数为10%到16%,有的高达20%。其实这些估计一般缺少必要的信度和效度。
第三,在学校中开展心理咨询与治疗还必须假定,心理疾病是能加以解决的。可事实上,像强迫症、偷窃狂等心理障碍,即便是具有专业技能的心理医生,其治愈率也是很低的,较严重的心理疾病只能通过药物加以控制。反观学校中的心理教师,面对真正的心理障碍,既缺少经验,又缺少技术,恐怕难以胜任。尽管如此,学校中的心理教师仍然被期望成为心理医生、在这种期待中,他们也常出现“角色混乱”,他们对掌握解决心理障碍的技术,了解心理障碍的病因,往往具有超过一切的兴趣,对自己的工作常抱以这样的信念:解除学生的心理疾病,让学生发生奇迹般的改变.
上述三个先天不足,已经妨碍了学校中的心理服务的开展,如有的学校心理咨询室建立多年,但门庭冷落,几乎没有什么“患者”前来咨询,心理咨询室形同虚设。其实,这种结果是上述三个错误假定必须导致的,我们不可能指望教师摇身一变,从一个品德课的施教人成为一个心理医生。
二、从医学的模式到教育的模式
当我们的学核心理咨询陷入困境时,我们其实正在重复着发达国家学校心理学刚刚起步时的同样错误。
现代学校心理学产生于美国,1896年,美国的特殊教育专家魏特默在费城建立第一个心理诊所,还创办了第一个医院模式的学校,即俄勒岗学校,专门诊断和矫正智力落后、心理上有障碍的特殊儿童。他利用种种干预手段解决儿童问题,在他的影响下,学校心理服务长期以来被理解为学校中临床心理学。
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们终于认识到这一临床的模式不适合学校教育,它以牺牲大多数儿童的心理服务为代价。到了60年代,一学校心理学在美国正式建立时,人们已经摒弃了医学模式,接受教育的模式.如1954年美国学校心理学会成立大会上,对学校心理学的服务所作的规定为:“由有教育经验训练的心理学家,应用心理测评、学习理论、人际关系的专业知识,辅助学校工作人员,去促进所有儿童的成长,丰富他们的经验,并识别与帮助特殊儿童”。在这个模式中,没有提到心理咨询和治疗,也没有提到心理健康,而是首先以所有儿童为服务对象,然后才是特殊儿童.这是一个重要的转变,据估计,目前发达国家的学校心理学工作人员在心理咨询上的时间不到总工作时间的5%。
在学校心理咨询中,有四种运动起着主要的推动作用:一是心理测验运动,心理测验产生之后,许多测验被应用于学校,加智力测验、主题统觉投射测验等;第二是特殊教育运动,针对学习落后的儿童,学校要进行特殊教育,而这种特殊教育在诊断和干预上都离不开心理学的帮助。第三是心理卫生与心理健康运动;第四是学习理论的发展,在行为主义的影响下,人们对学习过程和改变行为的过程都有进一步的了解,使心理学更加能够帮助学生改变自己。这四种运动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如心理测验为诊断智力落后儿童提供了工具,而特殊教育则提供了相应的干预手段和方法,此外,学习理论不断提出有效的行为改变技术,促进人们对有心理障碍儿童的干预与帮助。
由此可见,学技心理学服务是一种全方位、整体化,以评估和教育为主导的教育模式,而心理健康和治疗只能是其中的一个有机部分。在这种服务中,我们应面向全体学生,通过心理教育的途径,促进学生在学习、人际关系和对环境的适应,发挥内部潜能.走向成熟与成功。近一两年来,我们看到了某种转变,一些学校开始开设心理健康课,通过精心设计的活动、角色扮演和训练,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三、学校心理学服务模式的建立
在目前学校心理学刚刚起步的情况下,我们认为,不宜以心理咨询和心理障碍矫正为主要任务。学校心理服务可以以心理评估和心理素质课程建设为两个基本任务,以辅导和咨询为辅助措施。我们在此提出一个学核心理服务的模式。
首先,在这个模式中,我们强调心理档案的建立。学校心理学应针对绝大多数学生的问题展开服务,通过一些团体方式的心理测试,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可以就学生智力的发展、人格发展和行为问题及教养方式和学习适应性进行测评。这种测评一方面可发现个别落后学生的心理问题,以分析其规律和原因,为特殊教育提供资料;另一方面还可以使班主任掌握学生的一些心理特征,为思想工作提供依据,以测评为重心,就必须考虑目前学校心理教师的水平与素质,他们大都是班主任和德育教师转过来的,没有受到心理学的正规训练、对心理学的知识和技术缺少掌握,而从测评开始,无疑有助于他们了解心理学不同于德育教育之处,强化心理学的科学概念。
在这个模式中,我们另一个学校心理服务的基本任务是心理素质课的建设,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有效的教学不仅是普及心理知识的途径,更重要的是通过心理课的讲解,使学生们对自己身上存在的种种心理问题有一种明确的认识,提高自我意识和自我改进的能力。在课程中应重视心理训练的作用,让学生自己参与进来,主动思考。
这两个基本任务的实施,也是培养学校心理教师的重要手段。心理教师通过掌握心理测试,对心理学测量将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可以在实践中掌握心理学的技术。而通过上心理素质课,教师还会进一步地发现学生的反应,加深对心理学应用的理出和领悟,对于提高自身水平很有帮助。
最后,在这个模式中,我们并没有忽视心理咨询工作,而是把它放到了一个适当的位置。我们认为,只有在上述两个任务实施之后,才可以极大地促进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心理辅导与咨询。在测试之后,学生和家长激发了解决心理问题的愿望,想了解心理问题,主动到咨询室请教。在上心理课之后,学生们的问题也将暴露出来,他们会对解决自己的问题具有新的信心,所以,也会来到咨询室主动咨询。而只有到这时,心理教师的心理咨询工作才会变被动为主动,进行个别辅导和集体辅导的时机才真正成熟了。
学生心理健康的确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迫切问题,然而,它不可能涵盖中小学整个心理服务的范围。如果我们仅仅把学校教育心理学的服务狭隘地理解为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势必会导致以偏概全,妨碍学校心理学的深入发展。本文试图结合发达国家学校心理学的建立过程和我们的自身的实践经验,探索国内学校心理学的服务模式。
一、医学模式的先天不足
近些年,我国的学校心理学服务强调对个体心理障碍的咨询与矫正,试图通过诊断、干预和治疗等技术,解除学生的种种心理不适。教育部门在要求学校开展心理学工作时,强调要设咨询室,于是一些学校专门开辟了一间专门的心理咨询室。一张桌子,几个沙发和一台录音机,挂一个牌子,心理教师等着学生前来预约了。这间房间很容易使人想起医院中的心理门诊室,心理教师希望学生把心中的痛苦说出来。利用交谈的方式,排解学生的心灵痛苦。而在学校开设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中,许多内容都是与青春期身心健康有关。更多的内容涉及的是心理疾病,如强迫症、恐惧症等,教师所举的例子甚至是个别虐待父母的事例,这些事情毕竟是生活中偶然发生的,不具有代表性。
这是一种医学的模式,因此“有人批评前几年的学校心理辅导咨询化,咨询化模式就是没有考虑学校教育的特点,去开辟心理教育途径。”当我们从心理健康与心理疾病的角度引入学校心理咨询服务时,必须有一些假定为前提:
第一,心理教师必须具备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专业技能,对什么是心理疾病及相关因素有深入了解。我们知道,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是十分复杂的,目前世界上存在着200种以上的心理治疗方法。从事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人一般必须受过医学训练。从这些条件看,学校中心理教师显然存在着先天不足。
第二,学生的心理障碍必须足够普遍。心理健康的对应物是心理疾病或心理障碍。如果我们开设心理咨询室,试图借助心理咨询技术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其主要应针对的是心理障碍,即心理不正常的个体。比如,一个学生拿了别人的书,班主任找他谈话,通过谈话,他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向这位同学赔礼道歉,问题得到了解决。这种行为的偶然失误是是非观念不清的表现,并不属于心理障碍。只有自己有这样的书仍然拿人家的书的人,才是一个心理障碍者。再比如,学校中打架是经常发生的.但大多数打架行为并不是由于心理障碍,而是学生们不知道如何处理人际冲突,遇到了利益冲突不知解决的办法,这是一个情绪控制和决策不当造成的,其中虽包括心理因素,但并不是由于的人格障碍所导致的。而近年的心理智询工作所依据的是一些估计:如有的估计中小学生当中有心理障碍的人数为10%到16%,有的高达20%。其实这些估计一般缺少必要的信度和效度。
第三,在学校中开展心理咨询与治疗还必须假定,心理疾病是能加以解决的。可事实上,像强迫症、偷窃狂等心理障碍,即便是具有专业技能的心理医生,其治愈率也是很低的,较严重的心理疾病只能通过药物加以控制。反观学校中的心理教师,面对真正的心理障碍,既缺少经验,又缺少技术,恐怕难以胜任。尽管如此,学校中的心理教师仍然被期望成为心理医生、在这种期待中,他们也常出现“角色混乱”,他们对掌握解决心理障碍的技术,了解心理障碍的病因,往往具有超过一切的兴趣,对自己的工作常抱以这样的信念:解除学生的心理疾病,让学生发生奇迹般的改变.
上述三个先天不足,已经妨碍了学校中的心理服务的开展,如有的学校心理咨询室建立多年,但门庭冷落,几乎没有什么“患者”前来咨询,心理咨询室形同虚设。其实,这种结果是上述三个错误假定必须导致的,我们不可能指望教师摇身一变,从一个品德课的施教人成为一个心理医生。
二、从医学的模式到教育的模式
当我们的学核心理咨询陷入
困境时,我们其实正在重复着发达国家学校心理学刚刚起步时的同样错误。
现代学校心理学产生于美国,1896年,美国的特殊教育专家魏特默在费城建立第一个心理诊所,还创办了第一个医院模式的学校,即俄勒岗学校,专门诊断和矫正智力落后、心理上有障碍的特殊儿童。他利用种种干预手段解决儿童问题,在他的影响下,学校心理服务长期以来被理解为学校中临床心理学。
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们终于认识到这一临床的模式不适合学校教育,它以牺牲大多数儿童的心理服务为代价。到了60年代,一学校心理学在美国正式建立时,人们已经摒弃了医学模式,接受教育的模式.如1954年美国学校心理学会成立大会上,对学校心理学的服务所作的规定为:“由有教育经验训练的心理学家,应用心理测评、学习理论、人际关系的专业知识,辅助学校工作人员,去促进所有儿童的成长,丰富他们的经验,并识别与帮助特殊儿童”。在这个模式中,没有提到心理咨询和治疗,也没有提到心理健康,而是首先以所有儿童为服务对象,然后才是特殊儿童.这是一个重要的转变,据估计,目前发达国家的学校心理学工作人员在心理咨询上的时间不到总工作时间的5%。
在学校心理咨询中,有四种运动起着主要的推动作用:一是心理测验运动,心理测验产生之后,许多测验被应用于学校,加智力测验、主题统觉投射测验等;第二是特殊教育运动,针对学习落后的儿童,学校要进行特殊教育,而这种特殊教育在诊断和干预上都离不开心理学的帮助。第三是心理卫生与心理健康运动;第四是学习理论的发展,在行为主义的影响下,人们对学习过程和改变行为的过程都有进一步的了解,使心理学更加能够帮助学生改变自己。这四种运动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如心理测验为诊断智力落后儿童提供了工具,而特殊教育则提供了相应的干预手段和方法,此外,学习理论不断提出有效的行为改变技术,促进人们对有心理障碍儿童的干预与帮助。
由此可见,学技心理学服务是一种全方位、整体化,以评估和教育为主导的教育模式,而心理健康和治疗只能是其中的一个有机部分。在这种服务中,我们应面向全体学生,通过心理教育的途径,促进学生在学习、人际关系和对环境的适应,发挥内部潜能.走向成熟与成功。近一两年来,我们看到了某种转变,一些学校开始开设心理健康课,通过精心设计的活动、角色扮演和训练,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三、学校心理学服务模式的建立
在目前学校心理学刚刚起步的情况下,我们认为,不宜以心理咨询和心理障碍矫正为主要任务。学校心理服务可以以心理评估和心理素质课程建设为两个基本任务,以辅导和咨询为辅助措施。我们在此提出一个学核心理服务的模式。
首先,在这个模式中,我们强调心理档案的建立。学校心理学应针对绝大多数学生的问题展开服务,通过一些团体方式的心理测试,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可以就学生智力的发展、人格发展和行为问题及教养方式和学习适应性进行测评。这种测评一方面可发现个别落后学生的心理问题,以分析其规律和原因,为特殊教育提供资料;另一方面还可以使班主任掌握学生的一些心理特征,为思想工作提供依据,以测评为重心,就必须考虑目前学校心理教师的水平与素质,他们大都是班主任和德育教师转过来的,没有受到心理学的正规训练、对心理学的知识和技术缺少掌握,而从测评开始,无疑有助于他们了解心理学不同于德育教育之处,强化心理学的科学概念。
在这个模式中,我们另一个学校心理服务的基本任务是心理素质课的建设,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有效的教学不仅是普及心理知识的途径,更重要的是通过心理课的讲解,使学生们对自己身上存在的种种心理问题有一种明确的认识,提高自我意识和自我改进的能力。在课程中应重视心理训练的作用,让学生自己参与进来,主动思考。
这两个基本任务的实施,也是培养学校心理教师的重要手段。心理教师通过掌握心理测试,对心理学测量将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可以在实践中掌握心理学的技术。而通过上心理素质课,教师还会进一步地发现学生的反应,加深对心理学应用的理出和领悟,对于提高自身水平很有帮助。
最后,在这个模式中,我们并没有忽视心理咨询工作,而是把它放到了一个适当的位置。我们认为,只有在上述两个任务实施之后,才可以极大地促进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心理辅导与咨询。在测试之后,学生和家长激发了解决心理问题的愿望,想了解心理问题,主动到咨询室请教。在上心理课之后,学生们的问题也将暴露出来,他们会对解决自己的问题具有新的信心,所以,也会来到咨询室主动咨询。而只有到这时,心理教师的心理咨询工作才会变被动为主动,进行个别辅导和集体辅导的时机才真正成熟了。
上述两个方面的工作还可以提高教师的科学研究水平,通过测试,教师可
分类号 G760
1 问题的提出
2010年国家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三十条规定:“加强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2012年《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提出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是“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大幅提高”、“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要以提升专业化水平为重点”、“提高特殊教育教师培养培训质量”。建设一支专业素质优秀的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对于我国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我国学者顾明远先生从四个方面论述了教师专业素质:(1)专业精神:愿意献身教育事业,热爱青少年儿童,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2)教育理念与知识:能用最新的教育思想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3)教育实践能力:善于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并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智力;(4)科研能力:对教育实践和周围教育现象具有反思的习惯,能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学工作。
我国的特殊教育教师更应强调这四个方面的素质。尤其在社会发展和全纳教育呼唤高素质教师的同时,我国特殊教育教师专业素质的现实,使我们迫切地感到,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特殊教育教师专业队伍已迫在眉睫。“国家在安排特殊教育发展时反复强调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并提出了特殊教育发展必须‘师资先行’的原则”。本研究通过调查河南省特殊教育学校教师队伍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旨在探讨提高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优化不同类型教师结构、健全教师培训体系以及提高特殊教育保障机制的有效途径,为河南省加快特殊教育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2 调查设计
2.1调查对象
于2012年5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从河南省的郑州、开封、安阳、洛阳等15个地市选取了19所特殊教育学校的581名教师,最后得到有效样本497份。其中,男教师102人,女教师395人;年龄分布为20岁以下52人,20-30岁74人,30-40岁161人,40-50岁153人,50岁以上57人;学历为高中以下42人,中专137人,专科226人,本科72人,其中,特师58人;职称分布为小教二级83人,小教一级175人,小教高级223人,中教高级16人;教龄1-10年122人,11-20年194人,21-30年128人,30年以上53人;特教教龄1-10年185人,11-20年273人,21-30年31人,30年以上8人;非特师毕业没有参加专业培训133人,培训1个月以内271人,1-3个月31人,3-12个月4人,12个月以上没有人。
2.2调查工具
自编《关于特殊教育教师专业素质的调查》问卷。“个人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学历、职称、教龄、特教教龄、专业培训等内容。问卷正文分四个维度16个题目:专业精神包括4个题目;教育理念与知识包括4个题目;教育实践能力包括4个题目,科研能力包括4个题目。
2.3统计方法
本调查所有数据使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精神现状
表1数据显示,49.3%的老师认为特殊教育教师地位很高;而超过62.3%的老师对“我有一颗爱心,能关注残疾学生的需要”具有认同感。有37.6%的老师表示有其他机会,会离开特殊学校,说明很多人没有把特殊教育教师当作一种促进社会进步与残疾学生个体发展的神圣职业,而是把特殊教育教师当作一种谋生的手段。
3.2特殊教育教师的理念与知识现状
表2数据显示,有43.5%的老师认为自身的文化基础知识能适应特殊教育的教学;有27.7%的老师认为自己懂得关于特殊儿童的心理学、教育学及教学法知识;认为自身学科专业知识能适应教学的老师只有24.6%。
3.3特殊教育教师的实践能力现状
表3数据显示,特殊教育教师的实践能力相对比较强。56%的老师“能做好班级管理工作”;58.3%的老师“能在课堂上应付可能出现的问题”;38.9%的教师“在教学中能使用信息技术”;43.9%的教师“能很好组织特殊教育课堂教学”。
3.4特殊教育教师的科研能力现状
表4数据显示,河南省特殊教育教师的科研能力的水平较低。30.4%的老师对特殊教育的实践与现象具有反思的习惯;24%的老师工作后每年均能发表特殊教育的论文;24.9%的教师订有特殊教育学术杂志;37.8%的老师认为自己具有特殊教育问题探索和创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