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5 10:27:2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高校研究生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生态德育的内涵
生态德育,不是生态伦理学,也不是生态道德,而是在生态伦理学指导下的一种生态教育活动。生态德育是在横向比较、纵向扬弃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德育观和新的德育范型,它教导人们,不仅人对人的社会行为,而且人对环境的自然行为均要受到伦理评价;不仅要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利益关系,还要恰当地对待人与自然的交往行为、利益关系、短期与长期关系,摆正人在自然中的位置。因此生态德育将以一种更为宽阔的道德视野,教育和引导人们学会热爱自然、热爱生活、享用自然、享用生活。这种德育观要求学校以生态学、环境科学、教育生态学、教育社会学、教育心理学等科学原理为指导,以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对个体道德素质的影响为逻辑基点,围绕生态平衡、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观点,发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育人资源,通过学校德育系统内部的物质循环、能量循环和信息传递,推动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动态良性发展,促使学生不断提高道德素养,养成“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为主题的基本道德品质。
同时生态德育还是社会公德的重要环节,是否具有良好的生态道德意识,是现代社会衡量一个人全面素质的重要尺度,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为了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公德素质,要求广大受教育者以生态道德理念去自觉维系生态平衡、环境保护和不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生态德育是“一种新德育观”意在凸显其在德育观念上的革新性。它展现出一种崭新德育视角,意识到了在人际德育视角下看不到的德育问题。在生态德育视界下重新评价人类的行为,就要引导受教育者体验到:种群之间存在着“互惠共生”的关系,自觉养成爱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意识、思想觉悟和相应的道德文明行为习惯。生态德育使受教育者的思想上树立一种崭新的人生观、自然观和生存发展观,并合理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意识地控制人对自然的盲目行为。
生态德育的特征
(一)生态德育具有价值取向上的超越性
生态德育的存在特性体现出适应性特征,而生态德育价值特性则是超越性的。生态德育超越“人类中心”的狭隘视域,自觉上升到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高度,站在自然界发展演变规律的高度去看待人类作为“类”而存在和发展的可能性与合理性,重新体悟人类各种行为的道德价值,把培养向自然开战的个体勇敢性、自豪感等价值追求,自觉转向养成受教育者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和可持续发展的人类生存品性,引导受教育者领悟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与其“家园”的关系。生态德育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更加看重传播和渗透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的道德价值,养成人的生态智慧。
(二)生态德育具有教育过程的引导性
生态德育关注的焦点是人类社会发展中具有迫切性、敏感性和棘手性而尚未被人们充分领悟的重大问题。我国古代人的生态意识停留在伦理学或道德思想成果的静态,尚未进到德育学的范畴和相应的德育活动领域。以致在整个近现代,学校中对生态道德的传播和对生态智慧的养成还比较贫弱,而教育学生向大自然开展的“战天斗地”精神是其主要追求。在生活中某些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被赞颂为高尚的道德行为,导致生态污染和生态破坏现象日益严重。生态德育就是要用更加理性、自觉、系统的架构,引导受教育者从小养成放眼世界、放眼未来,理解生命、关爱生命,学会关心可能影响整个人类社会、整个自然界的深层生态问题。
(三)生态德育在实践操作中的生活性
在传统德育知识的灌输状态下,个体与道德知识是处在一种对立、挑剔、陌生、疏离的状态,无法产生相应的道德情感,当然也无法形成首先品格和相应良好行为。生态德育强调个体的道德参与和体验,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行体验。体验者以放松的心态和平常心进入生态体验,直接融入生态环境。体验者以一种欣赏的心情,自然会产生亲近感、善感、美感,体会到的是生命的多样性,体验到的是每一个生命与体验者自身一样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存在并以它自己认可的方式表现着自己的生命价值。活生生的经历会让生态德育体验者产生一定的生态德育感受,使原本抽象而显得空洞的首先规范变得形象生动起来,赋予饱满的、真实的生活内容。
(四)生态德育具有内容传播上的丰富性
人类每天所从事的活动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人与自然之间的交往活动,另一类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活动。青少年儿童既喜欢人与人之间平等友好、轻松愉快的交往,也酷爱亲近自然,与自然建立和谐的关系。而且儿童之间的人与人交往,往往要以一定的自然环境为依托,譬如儿童的游戏,常常要选择有草、树、水、山的地方展开。当教师或父母把儿童圈在固定场所使其与大自然隔离时,儿童则表现出厌烦、焦虑的行为。人际德育相对局限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圈里,人与自然关系圈被忽视,这就丢失了周围自然环境中大量生动的德育资源。生态德育不仅充分利用人际德育资源,而且自觉顺应人们亲近大自然的天性,积极挖掘利用自然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等富含审美价值的德育资源,使德育内容极大地丰富起来,使受教育者在欣赏自然风光、滋生保护自然环境意识的同时,获得大自然丰厚的道德滋润。
高校生态德育的现状
传统德育对生态环境的忽视或关注不够,使得人们的生态知识缺乏,生态文明观念淡漠,生态习惯难以养成。生态文明观教育还没有引起各类各级学校应有的重视。
高校的保守与封闭,忽视社会环境的影响,造成德育生态的断裂与凝滞。高校德育不能与外界进行合理的信息交流,文化氛围及教育理论出现凝滞现象,这是一种文化的自我封闭。长期以来,我们以割裂的方法看待德育影响,把它看成是可以脱离其他诸种德育影响而独立存在、自成系统的存在物,由于对德育生态整体性认识不够,德育实践忽视了校外德育途径的价值,家庭、学校、社会三者之间在学生品德形成方面的作用难以产生有效的合力。因此,在多元价值共生的社会转型期,如果一味把学生封闭于校园内,企图在一种“净化”的环境中实施德育,是不可能的。高校德育必须由一元封闭向多元开放演进,以生态整体观理解德育、实施德育。
高校德育强调社会期望,忽视学生内心追求,导致学生个性的丧失,背离了以人为本的核心。一直以来,高校德育强调的是过于理想化的社会期望,忽视了学生内心的追求,脱离了人的生态特性,否定了德育的人作为主体性的特点。用生态生命观点来审视高校德育,发现高校德育是一种无人德育。所谓无人德育是指无视个体的需要和兴趣,把道德教育的过程仅仅看作是对学生施加外部道德教育的过程,施加的道德影响又主要是既定的道德规范,强调的是学生符合规范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这种被动性、统一性是高校德育的特征,其本质是对个体生命的漠视。所以高校德育必须关注学生个体的生命和尊严,强调个体生命的多样和独特,弘扬个性的自由和发展。
德育与日常生活的疏离。高校德育重视知识传授,忽视道德体验,导致德育的空洞和伪善。德育作为高校教育中的一门特殊课程,仅把社会现存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灌输给学生,而没有启发和唤醒学生的生态道德自觉和生态道德良心,使学生树立道德理想,学会做人,没有形成一种正确的理想信念和行为方式。高校德育忽视实践锻炼,脱离了生态德育的生活性。严重脱离学生的真实生活的德育模式,造成高校德育对生活的疏离与概念化。在内容上只注重社会既定的道德规范的抽象知识,缺乏生活的情景性和生动性;在方法上强调单向的德育灌输,是一种枯燥乏味的空洞说教,缺乏道德体验,难以产生情感共鸣,导致德育的肤浅和伪善;在效能评定上,采用课程考试的方式或限于简单化的学生在校综合测评,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一些学生的“双重人格”。
生态德育的方法与途径
为了在高校更好地完成德育工作由“人际德育”向“生态德育”转轨,同时提高生态德育的效果,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实施生态德育。
结合课堂教学,唤起大学生生态意识。德育的目的是培养和发展人的德性。德性的形成和发展是道德主体的一种实践活动过程,其实质是学生在教师帮助下,消化、吸收、实践德育内容的过程。各个教学环节是宣传、普及生态道德的主要途径,通过这些途径,使大学生获取对环境问题的意识和敏感性,理解人类在环境中的重要责任,唤起生态良知,采取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主动行为。
美化校园环境,形成生态德育氛围。清新优美、内涵丰富的校园环境有助于学生形成强烈的生态环境的审美意识。美化环境就要绿化校园,让绿树成荫,鲜花争艳,碧草茵茵,实现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情与景的和谐相融。大学生可以从中感受到人自身的主体价值和创造能力,使精神得到净化和升华,从而增强对环境的审美观念,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为以后自觉地保护环境、美化环境奠定基础。
立足生态文化建设,优化生态德育环境。生态文化建设不仅是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先进文化的重要体现之一。加强对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要大力开展生态文化建设活动。开展各种生态知识普及活动,提高大学生对生态发展的认知;完善生态道德教育体系,建立生态道德教育规范并在德育活动中加以灌输,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环保意识;建设学校良好的生态文化环境,建立起相互尊重的人伦关系、爱惜花草的良好传统,形成良好的氛围和德育养成环境。
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激发学生生态环境的改造意识。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使其身临其境,通过改造环境的亲身体验形成和巩固环境意识。比如,利用地球日、环境日、土地日、无烟日、世界环境日、世界粮食日等特殊日子,带领学生深入农村、厂矿,开展广泛的环境教育宣传活动,在唤起民众的环保意识的同时,增强自己的环保责任。
加强法律法规宣传,提升生态法律意识。法律和道德是调整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两种最基本的力量,两者相辅相承、相互支持。加大对环境保护法、森林法、土地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水资源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增强人们保护环境、资源的法制意识。在生态德育的过程中,增加生态法规的教育内容,对于提高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有着积极的意义。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一部分人欲望急速膨胀,丧失了道德操守,这些都严重地影响着在校学生。因此,在高校生态德育的过程中,迫切需要一种强制性的约束力来规范学生的生态道德行为,生态法规的宣传教育是有效的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对于学习美声唱法的学生来说,练声是一个重要的学习过程。练声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进度的快慢。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练声的时间和学业的进展时常不成比例,学生在练声过程的环节中存在着各种干扰因素,从而学生的练声效率偏低,因此,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练声,在声乐教学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下面,就如何提高学生声乐学习的练声效率这一问题,结合笔者的教学体会,分析如下,以供参考。
一、激发学生学习声乐的兴趣
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声乐的兴趣,在兴趣中引导学生建立敏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听觉分析能力。
众所周知,对美声的学习要想取得一定的水平,必须要有敏锐的耳朵。要想使学生在学习中有较高的质量,必须要使学生在学习中对歌唱有兴趣。那么,在教学中应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呢?笔者认为,学习声乐的人首先要对各种声音敏感,尤其对各种动物的声音敏感。这里所指的动物的声音也包括人声,人声只是其中的一种类型。就拿声乐呼吸技术当中的“狗哈气”来讲,如果能让学生联想到夏天狗由于天气太热将舌头伸出来的生动画面,有机会让学生再从声乐的角度对狗叫和狗喘气进行观察和分析,学生就会有趣地发现狗叫的声音很具有穿透力,狗的声音的传播是没有任何阻碍的。通过观察可以发现,狗的声音不是从嗓子发出来的,而是从狗的躯干上发出来的。同理,对“声音的穿透力”“声音不落在嗓子上”“用气歌唱”等正是美声歌唱者所追求的一致目标。“牛的声音”与歌唱中的“哼鸣”是否有相似之处?“鸟鸣声”与声乐当中的花腔“跳音”,“母鸡下蛋时的声音”与歌唱当中的“顿音”,“驴的声音”与歌唱当中的“十几度大跳”的声音是不是都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呢?当笔者带领学生去思考这些问题时,就已经在帮助学生建立敏感的听觉分析能力了。此时,学生会发现练声是一种具有吸引力的、有趣味的活动。在练声过程中可以获得奋进的快乐,如果学生在内心深处愿意进行这项活动,就会主动的在练声中有意识地寻找乐趣,那么,学生就不会在练声时觉得厌烦和无味。
二、让学生明确练声的目的
让学生明确练声的目的,尽量避免盲目地一遍遍地“唱”曲子。这就需要让学生明确自己练声时的目的和曲目中的难点,然后分清是技能的训练,还是艺术素养方面的训练。如果属于技术上的问题时,则应抽出时间单独来练习。练习时间的长短是次要的,关键是练声的质量和用怎样的态度去练习,二者必须正确结合,即在声音质量正确的前提下,用认真的态度进行练习。在开始练声时一定要聚精会神,牢记练声的目的,专心注意每一个唱出的音,声音力求自然、清晰和准确。歌唱机能的动作也要自始至终有意识来控制,不可随心所欲。在耳朵的监听下,要尽量减少错误的发声次数。“声音是听命于它的司令部——人的头脑”,因而练声实际上是练脑。托西在他的学生须知中写道:“歌唱需要顽强的用功,它要求学生善于心理学习,假如不能做到这一点,那就只好用嗓子了。”这里所说的“用功”,在笔者理解就是学生在明确自己的练声目的后,正确地练习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但如果盲目地练习,只能给嗓子歌唱带来错误的结果。而对于艺术素养问题,则应当在平时注意多积累多学习。需要强调的是:那些对气息控制、音阶练习、歌唱音乐会的观摩等等,最终只有一个目的,即对歌曲原作精神的一种忠实、严肃和认真负责的态度。
三、培养学生自身的双重角色
培养学生自身双重角色(演唱者和指导者),借助录音机在角色的转变过程中自动地形成善于思考的好习惯。
学声乐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声乐比器乐难学。沈湘先生曾经说过:“学习声乐和学习器乐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声乐没有现成的乐器,它是要在声音训练过程中去制造,学习声乐的过程,也就是制造乐器的过程,在制造中使用,在使用中不断地完善。”既然是在自身建立乐器,那么在声乐学习过程中,就存在着主客观听觉误差的问题。主观听觉是指演唱者自身听觉,客观听觉是指教师或者听众的听觉。演唱者在唱一首歌时,演唱者和听者听到的声音效果是不同的。帕瓦罗蒂曾说他在唱歌时从来听不见自己的高音,只有在唱片中才能听到。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误差?声音一经产生,以声波形式直接作用于听者,从而产生客观听觉。但由于发声者本身是发音体,声音发出后不能直接传到发音者这里,同时又受到自身内耳的影响,因而造成主客观的听觉差异大。当学生明白了原因之后,就要力图使自身内耳与客观外耳相统一,即内感觉与外感觉相统一。如何将这两种感觉统一起来呢?笔者认为,借助录音机是一个好方法。当声音在腔体时,录出的声音是松、活、柔、圆的,自身的感觉在唱时则是声音并不大,同时感觉声音音量小。把这种正确声音的内感觉记住,并强化成潜意识,那么当这种歌唱状态形成建立后,将会使歌唱状态具有本质的飞跃。这不禁让笔者想起早期欧洲声乐文化的发展与当时训练歌唱者的情形,彭坦皮1695年出版的《音乐史》中对他的老师维基利奥·马佐契为学生们制定的学习日程表曾有类似的描述。他曾记录说:“有时候,学生们走出学校,到安格利卡大门对着那以回声著称的墙壁唱歌,仔细听自己的回声,以便对自己的声音进行批评与检查以提高学生的歌唱水平……”录音机的效果不正是和有回声的墙壁起相同的作用吗?在监听的过程中,学生就在不自觉中建立起了善于思考的习惯。
在练声当中还要培养学生养成“照镜子”歌唱的习惯,通过照镜子监控自身歌唱技术的细节,抵御和防止形成坏的演唱习惯。
养成“照镜子”歌唱的习惯,目的有二。其一,在镜子当中,观察练声时的歌唱状态是否自然。它包括正确的呼吸状态;喉头下放的正确状态,特别是男声,喉(转第79页)(接第61页)头是可以看见的;同时在镜子当中学生还可以把自己当成观众,并带有感情地进行歌唱。其二,避免学生在声乐技术学习当中出现的声音为重、技术为重的的片面的学习方式。在声乐学习中,要力求不走或少走弯路,尤其要注意防止,在不知不觉中因使用练习的方式不当而误入歧途,养成不良的习惯。不良的习惯一旦养成,即使有所发现,往往也要花费很大的气力才能纠正或消除。《明心鉴》说的好:“人病可用药疗之,艺病岂可不求疗治之法。引号可叹人不知自己之艺病,病根一深,则虽欲再治,但恐不易耳。”叶戈罗夫说:“不正确的方法得到巩固后,要改正过来很困难,甚至经过教师纠正后还会再犯。”在这一点上,笔者希望读者给予一定的重视。
四、培养学生用语言记录体会的习惯
当学生在练声中有新的体会时,要立即用语言描述出来,这样有利于记忆。因为练声时新的体会往往是飘忽不定的,有可能稍纵即逝,如果用语言形象地描述一遍,就会使这种飘忽不定的感觉从第一信号系统(感知觉)进入到第二信号系统(语言),实际已有牢固的物质基础。记忆中的语言可通过联想使学生再现这种感觉。语言复述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强化记忆的过程,在此感觉上正确地重复几遍,增加强化的次数和强度,使学生记得更牢固。歌唱是一门综合的艺术,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练声时新的体会也是多方面的,语言描述的内容也是多方面的。它包括对声音的听觉记忆与声音的形象记忆,生理的机能记忆和感觉记忆,歌曲内在情感的记忆与歌唱语言的记忆等。在不同阶段的学习当中,记忆的方向是有选择和侧重的,并不是要将所有的记忆一次性完成,这是不现实的。因此,笔者根据学生具体的学习进度与技术掌握问题,给予相应的注意方向和记忆选择的提示,从而让学生更准确地强化记忆,为学生提高自身练声效率提供一个行之有效的平台。
五、调整心态,分析原因,突破解决
当学生遇上久攻不下的难题时,切记心态不要急躁。此时,笔者让学生停下心来,理性地分析,寻找问题出现的原因。如果问题出现在常不被注意的地方,就需要从不同的侧面进行分析,找出症结所在;也可以让学生换一种方法学习,或索性放一放,过一阶段再练。放松后,大量阅读相关文献与书籍,引导学生不停地思考,反复地琢磨,还可以安排学生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听课或观看名家演唱的音乐会或歌剧,总有一天,学生会受到某个事物的启迪而使问题迎刃而解,即“顿悟”,它会使大量思考和实践的积累产生质的飞跃。
综上所述,声乐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教学。作为教师,我们不能只授之以鱼,更重要的是授之以渔,让学生在离开课堂后仍然能够有效地练声。
参考文献:
1.研究对象与方法
随机抽取黄冈师范学院150名在校大学生,其中男生75名,女生75名,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本文研究的内容和目的,设立问卷调查表,对我院的大学生随机发放问卷表150份,回收150份,有效问卷142份,其中男生67份,女生75份,有效率为94.700。运用SPSS16.。对回收的问卷进行统计分析。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动机
从可以看出,支配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动机主要是增强体质,这说明大学生进行体育消费的目的非常明显,消费动机是健康、积极的,这与我国推行的全民健身计划是相适应的。但体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仅有热情是不够的,在从事体育运动时必须掌握体育的知识和科学的方法,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同时影响我院大学生积极的体育消费动机的主要因素有娱乐休闲、审美、明星效应、从众与攀比等等。其中娱乐休闲占的比重最大,可见我院学生体育消费动机是健康的,而且在审美的影响因素上女生明显高于男生。但是也不乏有一些不好因素的影响,像从众与攀比就占了15.6%,所以对我院大学生体育消费必须正确地引导。
2.2大学生体育消费的水平
体育消费水平是指按人口平均的体育实物消费资料和体育劳务或服务消费资料的数量,可用价值单位来表示。
可以看出,大学生的体育消费主要集中在100元至20。元之间,男女平均占75.400,可见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层次。其主要原因是大学生的生活费普遍来自家庭,消费能力受到影响,体育场馆数量偏少也限制了大学生的消费。但调查表明,大学生的体育消费能力正逐步提高。
2.3大学生体育消费的结构
2.3.1参与类体育消费
主要是指为了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健身训练、体育健康医疗、体育教育培训等所支付的各种费用。从表3看出此项消费女生要略高于男生,是由于女生比较乐于参加俱乐部的锻炼,以求达到健身、健美的效果。
2.3.2观赏类体育消费
主要指为了观赏运动竞赛、体育表演而购买门票的费用,统称观赏类体育消费。调查结果显示此项消费的比例不是很高,这主要还是跟学生的经济支付水平不高有关系。
2.3.3实物类体育消费
主要指大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中所消耗的实物产品,如运动服装、鞋袜、球拍、球等小型体育用品。表3显示,此项消费男女大学生占体育总消费的比例较大,男生占65.200,女大学生占58.700,男女生差异不大,说明男、女生都乐意花钱购买体育服装及体育用品进行体育锻炼与健康投资。
2.3.4精神类体育消费
主要是指大学生为了学习和掌握体育知识或获取体育赛事、体育明星、名牌球队等背景材料或信息所购买的体育书刊、报纸、杂志及音像制品等消费。表3显示,此项消费男女生总体较高,男略高于女,但无显著性差异。说明当代大学生偏重于运动实践的锻炼效果,在讲求实惠的同时,也注重对体育知识、体育信息的获取及知识面的拓宽。
2.4大学生体育消费方式
2.5大学生体育锻炼的频度与体育消费的关系体育消费水平与积极参与体育的意识关系十分密切。表5的调查结果表明,每周参加3-4次以上体育锻炼的学生,体育消费的比例相对较高,其中男生占56.7,女生占50.2000说明体育锻炼已经必不可少,同时体育消费已成为体育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2.6影响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因素
2.6.1经济条件不允许
大学生的经济收入来源主要靠家庭供给,消费承受力亦随着家庭的供给的变化而变化。作为大学生经济上首先满足基本的生活和学习的需求,然后才会去考虑和承受其他各方面的消费支出。由于各自地域经济对其体育消费能力的影响,大学生之间体育消费水平不均衡,因此经济支付能力的大小决定着大学生体育消费行为的实现程度,从而影响大学生进行体育消费的水平。从表6可以看出此项对我院大学生体育消费水平的影响很大,这主要是跟大学生自身的经济来源有关。
2.6.2体育设施太少
体育设施对大学生提供的体育项目、服务价格、服务环境、服务质量等,是影响大学生进行体育消费不可忽视的因素。由于现在学校学生人数大量增加,而学校场地数量有限,场馆数量不能满足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需要,造成学生参加运动的人数下降。从表6可以看出此项对我院学生体育消费水平的影响也很高,这应该引起学校的重视。:
2.6.3学习任务重
由于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大,他们不得不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准备考研上,这样用于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就减少了。对策与建议
(1)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消费观念,进一步深化“花钱买健康”的消费观念。
一、研究背景
法律援助,是指国家以制度化、法律化的形式,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免费的法律帮助。广义上的法律援助主体并不限于政府,社会各界在现有的法律制度之下均可提供相应的法律援助。国务院于2003年7月21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条例》第8条规定:“国家支持和鼓励社会团体、事业单位等社会组织利用自身资源为经济困难的公民提供法律援助。”在经过不断的摸索和总结后,我国已经形成了政府与社会混合型的法律援助运作模式。
我国的法律援助制度起步晚,援助力量薄弱,法律援助供求严重失衡,因此需要全社会的力量共同支撑。而高校法律援助组织的出现一方面对于缓解供求矛盾、补充政府法律援助发挥着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这对于高校的法学教育也是一种有益的补充,可以提高法学专业学生的实务能力,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然而,在现阶段,高校法律援助机构的发展还远不成熟,存在着诸多问题和障碍,由于缺乏制度化的机制来规范,法律援助的效果也受到影响。但可以预见的是,高校法律援助的发展潜力是巨大的,让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对于我国法律援助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二、高校法律援助机构的现状
高校的法律援助活动与诊所式法律教育是相伴而生、相辅相成的。诊所式法律教育,发端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民权运动,其特点在于仿效医学院利用诊所培养实习医生的形式,由诊所教师指导学生参与法律实际运用。诊所式法律教育一方面让学生参与法律援助服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职业责任感;另一方面,诊所式法律教育的出现和普及也为高校学生开展法律援助铺平了道路。
诊所式法律教育在我国的起步则相对较晚,直到21世纪初才引进这种法学教育模式。2000年9月,在美国福特基金会的大力支持下,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华东政法大学、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分别开设了诊所法律课程,并依托其开展法律援助活动。截至2012年12月,我国已有151个高校的法学院或法学系开设了诊所法律教育课程,这为高校学生开展法律援助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以武汉地区的高校为例,武汉大学1992年成立了我国第一个高校法律援助机构:“社会弱者权利保护中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在2000年成立了“法律援助与保护中心”;中南民族大学于2004年12月成立了诊所法律教育中心,并依托该中心开展法律援助活动;华中科技大学法律援助中心于2010年成立后与社区居委会有机结合,为社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和援助活动。
(一)武汉大学的法律援助
武汉大学是我国最早一批成立法律援助机构的高校之一,其社会弱者权利保护中心自1992年成立以来,不断加强自身发展优势,在武汉群众中具有相当的影响力。二十余年来,中心面向全国为社会弱者义务提供法律服务,许多自身权益受到侵害而又无法得到法律保护的社会弱势群体在志愿者的帮助下,依法讨回了公道,走出了绝望和无助的困境。截至2012年12月,中心已接待咨询约50000余人次,回复信件近21000余件,电话咨询约38000余次,通过中心的网站提供法律意见1000余次,诉讼案件达18650余起,胜诉率达78%。现在的社会弱者权利与保护中心已经不依托于武汉大学,成为一个独立运作的社会团体,其发展模式在我国高校学生法律援助中独具一格,特色鲜明。
(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法律援助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在美国福特基金会、学校的大力支持下,于2000年5月成立了法律援助与保护中心。作为学校服务社会的窗口,中心的日常工作主要是为社会提供法律咨询和案件。截至2012年12月,中心共接待来访者9000余人次,回复电话、信件2000余件次,写作法律文书3000余份,各类案件1200余件,其中包括创中国民间法律援助标的额之最的阳新县8岁儿童石某某高压电电击人身损害赔偿案;具有较大社会影响的湖北某船厂150余名职工房屋纠纷集团诉讼案等重大案件,受益人群遍布全国各省市。中心通过这一系列活动,实现了尽最大努力,为最需要法律服务的社会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服务,以实现维护社会正义,促进社会稳定的目标。
(三)中南民族大学的法律援助
中南民族大学于2004年12月成立了诊所法律教育中心,它与中南民族大学法律援助中心相互配合、相互协调开展法律援助活动。通过法律援助维护少数民族的权利是中南民族大学法律诊所的特色之一。中心截至2012年12月已接受咨询2000余次,承办案件70余起,到社区服务8次,社会调查2次。其中办理的案件以劳务纠纷、合同纠纷、相邻权纠纷等案件居多。目前,中心已经与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洪山区人民法院一起,就“少数民族及其他少数人语言法务翻译诊所援助教学法探索”课题进行调研,并已经有了初步的研究成果。
(四)华中科技大学的法律援助
华中科技大学的法律援助中心于2010年成立,起步相对较晚,其最大的特色是依托于社区居委会开展法律服务,服务对象也仅限于该社区居民。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设立诊所式法律教育课程,与华中科技大学社区居民委员会相互合作、相互配合,遴选课业优秀的本科生、研究生,以居委会为据点,为寻求法律帮助的社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写作法律文书等服务。该中心自2010年成立以来案件及接受咨询40余次,其中20余起为家庭和财产纠纷。该校法律援助中心运作资金主要是由该校法学院与居委会共同负担。由于资金短缺等限制,该中心遭遇了不能扩大受众、进行更深入的法律援助的尴尬。
三、高校法律援助机构存在的问题
尽管高校学生开展法律援助在补充法律援助资源,扶助弱势群体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其中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高校援助机构在诉讼中存在局限性
第一,目前我国将高校法律援助机构定位为政府法律援助机构的补充,却没有在立法上得到确认和支持,这一状况使得某些高校法律援助机构遭遇诉讼时身份不明的尴尬和运作不畅通等问题。
第二,高校学生在提供法律援助时并不具有律师身份,他们只能是以一般公民的身份来办理具体案件,因此学生的调查取证权受到一定限制。由此可见,提供法律援助的学生,要想像律师一样开展法律实践,无论在法律规定上,还是在司法实践中,都是不可能做到的。这种状况势必会影响高校法律援助机构与社会的广泛接触,对法律援助活动的顺利开展形成巨大的障碍。
(二)对高校法律援助机构的管理机制不健全
高校法律援助机构的成立具有特殊性,其依托的是高等院校,因而其首先要受高等院校的领导。其次,由于司法行政部门统一领导全国法律援助工作,故高校法律援助机构又应受司法行政部门的领导和监督。这种双重管理模式有可能造成因管理权限不明确而带来的管理缺失或管理冲突。其负面效应在于,一方面使高校法律援助机构运作缺乏合理规制,导致无序发展;另一方面,也造成了管理和监督的不明确,会导致高校法律援助机构缺乏社会支持,而生存艰难。
(三)高校法律援助机构缺乏资金支持
高校法律援助机构遭遇到的最大问题便是资金不足问题。这一问题在不同的高校存在的程度有所不同。有些高校,如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等院校可以获得外来援助,但是相关基金会对于受资助的高校法援组识的审查非常严格,因而获得资助的高校比较少。其他高校法律援助机构的经费来源主要通过以下渠道:学校团委、院、系资助(如中南民族大学获得学校专项拨款);社团会费;商家赞助(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通过拉外援的方式曾得商家赞助);各种基金会资助;律师事务所资助;社区组织临时性赞助(如华中科技大学法律援助中心主要依托于社区居委会);律师赞助等等。经费不足使得高校法律援助机构负担不起进行案件所需要的各种费用,不得已放弃了一些原本可以办理的援助案件,这直接影响了高校法律援助事业的健康、长足发展。
四、高校法律援助机构的完善
(一)完善法律援助立法
法律援助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建立在完善的制度基础上。就我国目前而言,法律援助缺乏系统明确的法律法规。除《法律援助条例》之外,关于法律援助的规定一般散见于《刑事诉讼法》、《律师法》以及相关的法规和行政规章中。尤其是在民间法律援助方面,我国没有一部统一的法律对民间法律援助组织进行规范。因此,这就需要完善我国法律援助立法,为高校法律援助确立法律依据。
首先,应对高校法律援助组织的地位予以确认。像武汉大学的社会弱者权利与保护中心这样成功注册的案例并不多见。只有立法确认高校法律援助组织的合法主体身份,进行统一注册登记管理,才是高校法律援助组织迈向规范化的第一步。
其次,开展法律援助的高校学生的资格问题应当明确。国家有关部门应该从法律职业化教育的角度出发,承认提供法律援助的学生的“准律师”身份,使其在真正地从事法律职业之前,充分地参与法律实践,同时也为法律援助的高效性提供制度保障。
(二)建立高校与司法行政部门双层管理体制
高校法律援助机构作为高校内设机构,应当在日常工作、人事安排、行政管理等方面接受本校职能部门的领导,以便正常运转,获得支持。作为法律援助制度的一部分,高校法律援助机构应当与司法行政部门加强沟通,在人员资格、场地、工作范围等问题上服从其管理,接受其业务指导和监督,从而保证高校法律援助机构的服务质量,杜绝低质量的法律援助机构出现。
1.开设心理素质教育课程
近年来,重庆市高校针对大学生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普遍开设了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大学生心理卫生、心理咨询辅导以及情绪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等心理素质教育课程,不仅进一步完善了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课程体系,而且在提升学生心理素质、增进学生自我认识、加强学生情绪管理、改善学生人际交往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建立心理咨询机构
为了能给大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校园适应环境,培养大学生适应能力,重庆高校普遍建立了心理健康咨询类的组织机构,成为深入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3.创办心理热线与广播节目
高校通过创办心理热线与广播节目,向全校师生宣传心理健康知识,由专职心理学教师解答学生提出的具有普遍性意义的心理问题,使许多内向、自卑、不善于面对面表达的学生从中受益。
4.兴办心理素质教育网站
许多高校充分利用网络便利、隐秘以及快捷的优势,通过兴办符合大学生普遍性心理需要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开展师生网上咨询和互动交流,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有效促进了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
5.成立心理素质教育的社团组织
为了使心理素质教育得到全面推广,许多高校成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协会”等社团组织,通过心理沙龙、心理情景剧比赛、心语讲座、放映心理学电影以及进行团体心理咨询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有针对性的活动,向大学生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培养学生应对和解决心理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良性发展。
6.实现心理素质教育模式的转化
为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素质教育以及服务工作,许多高校运用心理学专业软件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建档,并定期进行心理健康测评,以期系统了解学生心理状况。新时期高校心理素质教育也从单一的课程教育模式转化为具有“点、线、面”全面教育特点的“校—院—班”三级心理健康教育结构。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育主管部门及高校对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影响了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的健康发展
我国高校的现代心理学教育发展比较晚,且过程曲折,改革开放以后,心理学在我国才开始进入初步发展时期。当前,许多教育主管部门及高校领导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还仅仅停留在学生心理疾病的咨询与治疗上,对学生心理素质提高以及学生心理问题预防不够重视,存在深入研究不够、投入经费不足、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等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的健康发展。
2.心理素质教育课程不规范,教学质量不高,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目前,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已经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并得到了全面的普及,但是效果还是有限。一些高校只是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公共选修课,没有统一科学的课程评估标准,任课教师缺少学科背景和专业能力,课程教学效果较差,课程建设和管理缺位,难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
3.心理咨询机构建设不完善,心理咨询老师专业化程度低
高校心理素质教育涉及心理学、教育学、医学等知识,是一项专业性特别强的工作。尽管很多高校都成立了心理咨询机构,但从事心理咨询的人员绝大多数由辅导员兼任,专业化程度低,具有高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的人员少,这极大地影响了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的顺利进行。
4.应对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缺乏有效性,轻事前预防,重事后检讨
当前,我国高校心理素质教育中存在的最为紧迫的问题是大学生因为情感、升学、工作等压力,自杀及心理犯罪事件频发。目前多数高校仅仅以开展心理素质课程学习、开设心理咨询中心等方式对大学生心理危机进行干预,但却无法做出实效性检验、无法保证学生的主动参与、轻视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从而使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有效性大大降低。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
1.教育观念落后
第一,社会教育。长期以来,社会发展在需要高知识、高技术人才的同时,忽视了人才的心理素质培养。社会在选择人才的时候,重视重点院校或者重点学科的毕业生,认为学习好的学生能对社会做出更大贡献,导致很多学生重视社会需求,忽视自己的心理需求。第二,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大都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学生能力的重要标准,学校重视学生的文化教育,人力和财力都有重大投入,奖励措施无不从学生的学习成绩来考察,很少以学生的心理素质优劣为考察标准,“重文化,轻心理”的现象较普遍。第三,家庭教育。家庭教育从遵循“学而优则仕”到“考个好学校,找个好工作”,许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总是以成功人士作为孩子的学习对象,特别是有些专制的家长除了让孩子学习应有的文化知识外,摒弃了一切与学习无关的东西。在心理素质教育上,很多家庭教育无法起到有效的正面作用。第四,个人教育。用人单位大都以学生的知识能力来招聘人才,为了赢取学校和家庭的赞誉,为了毕业能找到好工作,大学生在校期间不得不十分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忽视自己的心理需求和心理健康发展,以至于部分大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由于压力过大而导致心理问题频发。
2.体制机制不健全
第一,教育管理体制。高校心理素质教育一般被纳入学生工作管理体系,由学生工作处统一进行心理素质教育及管理。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这种教育管理体制以省时省力适应大学生的需要。但是,随着社会发展带来的学生心理状况的巨大变化,这种突出管理职能的体制无法对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进行整体有效推进,已经不能适应现在大学生的心理发展需要。第二,人才培养机制。高校的人才培养计划中都会或多或少开设心理素质教育课程,但差异性明显、实效性缺乏。文科类高校多,理工类院校少;本科教育多,研究生教育少;重课程开设,轻实践培训;重教学计划完成,轻教育效果评估。第三,考核机制。高校在进行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过程中,只重视课程教育以及课外咨询,想通过课程学习等达到学校心理素质教育的目的,却缺乏有效的后期考核,这里不仅指课程结束后的课程考试,而且还包括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考核。
3.保障条件缺乏
第一,专业支撑。与文科类高校特别是师范类高校利用心理学、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等学科优势相比,许多理工类院校缺乏与心理素质教育有关的学科条件支撑,仅仅以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建立心理咨询中心等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较文科类院校,氛围明显欠缺、成效不如人意。第二,相关培训学习。理工类院校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缺乏相关实践培训,不仅受教育学生缺少实际的心理训练,教师也没有定期开展心理知识的学习和培训,比专业课教师的培训机会要少得多,在应对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上往往失去了先机。第三,心理素质教育整体薄弱。目前高校心理素质教育与其他素质教育缺乏有机联系和相互支持,难以发挥素质教育的整体效果。心理素质教育只是作为大学生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就业压力不得不把文化知识教育放在重中之重,而把心理素质教育划入边缘教育范围。缺乏对心理素质教育进行有系统、有意识、有针对性的研究,应对学生心理问题采取临时补救方式,无法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最终影响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三、对策建议
1.切实发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和指导作用,提高对心理素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要深刻认识到开展心理素质教育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必须紧扣素质教育目标,明晰心理素质培养内涵,切实把心理素质教育纳入到学校整体教育规划中来。必须重视体制机制建设,加大经费、人员、设施等基础建设的投入,将心理素质教育渗透到教学、管理和服务中,推动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2.建立健全高校心理素质教育教学制度,加强教学基本条件和基本环节建设
首先,必须把心理素质教育课程列为大学生的必修课,加强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使大学生能系统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其次,要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心理咨询必须是有相关学科背景和相关认证资格的教师来承担,并定期进行专业化、系统化培训,加大政策倾斜和经费投入。再次,要进一步促进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的规范化并提高教学质量,建立和完善心理素质教育课程的考核评估机制。最后,要积极发挥心理咨询的作用。加强对大学生在学习、生活、恋爱、职业发展等方面的心理问题的研究,加强对独生子女、理工科、边远农村以及单亲家庭的学生的心理干预,切实帮助广大学子解决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心理困惑,促使他们认识自我和完善自我。
3.积极拓展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的途径,促进心理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
高校心理素质教育不能单靠咨询辅导,也不能单靠课程教学,应当积极探索、拓展心理素质教育的途径,实现素质教育整体发展。特别要通过心理素质教育同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实现人才的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是形成良好心理素质的前提,而心理素质教育是形成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基础。
二、当前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政府“热”、高校“冷”:部分高校领导决策层对创业教育的认知有误区
在现有高校管理机制下,不少高校对培养创业型人才有认识上的误区。“985”、“211”高校认为培养学术研究型人才是学校的主要工作目标,创业是大学生自我就业的方式,不属于学术研究型人才培养的范畴,即创业型人才不是研究型高校的任务和目标。同样,非“985”、“211”普通本科高校则认为“应用技能型人才”是各行各业急需的人才,而创业人才是自谋职业,不宜大力开展这类教育,否则会影响学校招生及学校发展。
(二)高职院校“热”、研究型院校“冷”:创业教育人才培养难进入高校现行人才培养体制
高职院因为面临着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所以相对本科院校而言,它们更加积极主动开展创业教育相关活动,鼓励一部分就业困难的学生进行创业。而本科院校特别是“985”、“211”高校,它们的毕业生有品牌效应,就业机会远远高于高职院学生,他们的社会就业竞争力也高于高职院学生,所以,这类大学的创业教育积极性明显低于高职院校。从目前各高校的创业教育情况综合看,创业教育的形式大致以创业计划大赛,创业实践平台创业园,创业项目及团队活动为主,主要是有学工处、团委、相关学院,学生会组织等负责,而学校教务系统、各专业建设委员会、学校负责人、财、物的职能部门不介入创业教育工作的相关事宜,从而客观上形成学工系统与教务系统二条线,创业教育单项活动与学校主流工作分离的现状。
(三)学生“热”、教师“冷”:没有完整、成熟的创业教育工作体制
在校大学生思想活跃、兴趣广泛、对创业活动比较感兴趣,而高校教师缺乏创业教育理念,他们因为自己所在的专业学科所限,再加上教学科研的工作任务重,以及高校教师考核体系的导向作用,对创业教育的兴趣和参与度相对于大学生明显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目前各高校对于创业教育缺乏一套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师团队、工作经费等方面的工作机制,创业教育的工作目标往往流于一种口号式的办学形式。
1.2缺乏统一的共享平台
多数高校已建设了资源平台和教学平台,方便了研究生的学习,但这些平台的底层技术架构不尽相同,形成各自为政、无法集成的格局,没有形成统一开放的资源共享库。同时多数平台也没有给教师提供方便灵活的课程开发环境,这直接影响了平台的长效运行。已有的平台也大多是以课程或者专题为资源资质单位,没有将校内外的资源充分展示,调查显示67%的研究生认为当前资源获取困难,资源服务不到位。
1.3缺乏长效的共享机制
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缺乏校级标准将会导致不同教育资源建设主体之间缺乏有效沟通,难以进行信息资源的融合与共享[4]。一方面在校级层面大部分高校没有形成符合实际的资源建设标准和建设规划,导致各院系在资源建设方面各自为政,从而导致资源的适应性差,低水平重复建设常会发生,信息孤岛也较为常见[5];另一方面没有完善的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作保障,资源建设者缺乏持久的积极性和后续更新。调查显示的以上三个问题是当前高校研究生教育信息资源应用中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根据国家《教育信息化十年规划2011-2020》的描述,将建成“人人享有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学习环境,并搭建一个各级层面的教育资源共享库,存储各类优质教学资源”。第四军医大学针对研究生教育信息资源应用中的问题,按照“提高资源质量,搭建共享平台,创新教学应用”的思路,总结了研究生教育信息资源的质量标准—精品资源,即高水平的以辅助研究、教学为目的的数字化资源[6],不因时间的推移而贬值,不因空间的拓展而缩水,并以精品资源建设为主题,建设了研究生教育的医学精品资源库。
2教育信息资源共享库的设计方案
第四军医大学搭建的教育信息资源共享库,即医学精品资源库,按照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两大类别,整合了学校校直与院系、三所附属教学医院的医学资源。
2.1教育信息资源库的资源存储方案
根据医学院校教育信息资源的存储实际,学校采用“统一管理,分级存储”的方案,建设校级资源共享库和各附属医院、院系资源共享库,各附属医院和院系定期向校级库发送资源。一方面保证了校级层面的统筹规划和统一管理,从校级层面调动各方面力量参与资源建设,并从质量和数量上保证资源建设的科学化和权威性;另一方面也能激发基层单位建设资源的积极性,保护资源开发者的利益,减少资源开放的阻力。2.1.1校级教育资源共享库建立校级统一管理的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库,为全校提供资源共享服务,同时也考虑未来与省级或国家级库的对接。但是校级库不可能完全成为全校教育实体资源的存储空间,从目前其他高校资源的共享情况来看,因资源版权保护、校级存储能力、激励机制等原因[7],校级库设计为存放三类资源:一是免费资源实体;二是付费资源标签;三是免费资源标签。这三类资源形式可以将学校教育信息资源充分挖掘,并部署在学校数据中心。2.1.2基层单位资源共享库各院系、附属医院可以与医药公司、医疗器械企业等在学校信息化部门的统筹或合作下,按照教育教学资源建设标准,开发存贮资源,可以托管至学校数据中心,也可以自己独立存储,但需要向校级库共享的资源必须提供资源标签,并发送至校级资源共享库,建立资源共享的接口。
2.2教育信息资源的多模式采集方案
为了充分实现资源共享,按照资源来源个人或组织、资源采集成本(是否付费)两个维度,学校提出了“买、建、征、采、捐、传、代”七种资源采集方式。付费购买:由各基层单位提出资源采集计划和需求,由学校教学保障处与临床管理处统一划拨经费,购买国内外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使用权限或资源实体),统一存放在校级资源库中,供全校用户免费使用。学校以此方式建成了国家执业医师考试题库、医学典型病案库。专项建设:结合下拨的信息化建设经费或者专项资源建设经费,各院系及医院组织名校名师开发,供全校参考使用的资源,资源实体作为免费实体资源存入校级教育资源库,四医大开发了7门国家精品课程,5门视频公开课,120个学科专业网站,3个医学虚拟实验室。行政征集:可以定期举办资源征集活动,面向有资源贡献愿望的师生、企业征集资源,并上交入库,作为免费实体资源部分供全校使用。此方式主要用于征集研究生专业素质拓展方面,征集了20余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省级教学成果奖的研究成果资料和研究素材,并以精尖成果学术汇报的形式按照三分屏课件形式存入校级库。技术采集:通过资源采集技术,在互联网采集网络开放,且具有保存价值的资源,作为校级资源共享库的免费实体资源,供全校使用。此方式主要采集医疗设备信息,以大型设备共享专题网站形式,集中展示了世界医疗设备信息。接受捐赠:各高校接受一切捐赠的资源,并组织人力或者委托单位审查资源质量,整理入校级教育资源共享库。用户上传: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提供资源共享功能,实名提交资源,但必须做好质量审查,学校可委托单位做好资源审查,无问题的才可以公开。学校为每个教研室开通网络教学平台账号,以资源素材的形式,允许用户实名传入教学平台,经管理员审核无误后,通过学校统一技术采集和筛选,整理存入校级库中。推介:针对其他学校、企业或者个人等提交的需要收费的资源,在校级库中提交资源标签,并标明资源价格,作为资源共享库中付费资源标签,供用户购买使用,允许医疗公司宣传推介当前先进的医疗设备与器械,以精诚合作学术报告形式,将报告的三分屏课件存入校级库中。
3教育信息资源录入标准
对教育信息资源实施标准化有两个最直接的目的:可控与共享[8]。对于存入校级与院系两级资源库中的资源,必须遵循资源标准,学校以教育部《教育资源建设元数据标准》为指导、参照《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CELTS-41),提出了教育信息资源标准化模型,分别从资源的描述、分类、格式和编目对资源进行了统一界定,并将资源元数据的属性表命名为“资源标签”,是资源的一张身份证,录入教育信息资源共享库中的资源必须提交资源标签。
3.1教育信息资源元数据标准
学校借鉴国外常用的教育资源元数据标准,采用GB/T21365-2008和国际上广泛使用的IEEELOM(学习对象元数据)[9],在资源的描述、管理、定位、目录的生成、检索途径的多样化等方面进行资源的标准化处理,采用核心集、可选集、扩展集对教学资源库内的资源进行描述,既定义了入库编码规则,规范了资源描述和资源格式,又确定了分类数据元素集。从可操作性的角度出发,规范属性的数据类型及编写类型,从制作素材简便性、使用资源的方便性的角度选取了一些最为普通的元素,选取的属性基本上是LOM模型的一个小子集[10]。教学资源元数据规范描述如表1所示。三类属性可以明确资源的基本信息,方便在应用资源过程中的信息分类,为用户快速检索和个性化推荐提供了参考值。
3.2教育教学资源目录服务标准
教育教学资源检索主要面临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海量的数据资源使其元数据信息也随之增多,用户难以从中迅速准确地检索到所需的信息[11];另一方面,传统的检索系统偏重于集中式结构,在资源数量和用户访问量增加的情况下,集中式服务器的性能会成为系统整体性能的瓶颈[12]。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需要一种基于目录服务的分布式跨数据库的元数据检索方法,建立基于空间位置划分的分层目录结构,为跨库元数据目录服务的实施提供支持。传统资源分类通常按照资源的格式、所属学科专业进行分类,这种分类方法可以较好地明确资源的学科归属,但是研究生资源大部分具有跨学科性,尤其是在教学中需要大量使用PBL(基于问题教学)和案例教学法,具有针对共同问题的属性,仅从类型、学科归属划分资源目录不能充分发挥资源的作用,所以笔者提出了基于“类型+学科+问题”的三层资源目录结构。为了便于在网络中有效管理大量教学资源信息,需要对各种类型的教学资源进行编目,建立起相应的目录树。一般分为三层目录结构:一级目录是问题,针对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需要研究的重大问题,由学校组织专家设定问题的种类,尤其是交叉学科问题;第二层是学科分类,按照国家的研究生学科分类标准设置学科分类目录[13],每一个学科与研究的问题建立对应关系,可以是几个学科共同归属某一个问题,可以是一对多的关系,也可以是一对一的关系;第三层是资源的类型分类,按照常见的资源类型对资源进行划分,并与学科建立对应关系。如图3所示,这样可以形成按类型、学科和问题三个层次的分类目录,实现教育教学资源的统一管理分类检索。
1.德、智、体、美等诸育统一的原则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德育为先,全面育人,正确认识德、智、体、美诸育的关系是基础,正确处理德、智、体、美诸育的关系是关键。因为德、智、体、美是全面育人的核心内容,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因此,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党的教育方针中诸育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各育在相互关联中的最大功能,充分挖掘各种课程教学中的育人功能。要使诸育融为一体,互相促进、相得益彰,决不可将他们分割开来,对立起来。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偏离任何一方,对人的全面发展都是有害的。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目标,不仅要求学校正确处理德、智、体、美等诸育之间的关系,把德育放在首位,而且还要求正确处理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修养与科学文化知识和职业技术学习的关系,正确对待学习、生活和科学健身等问题,高度重视高尚道德情操与健康审美情趣的培养,在注重理论知识和职业技术学习的同时,加强实践锻炼,在学习生活实践中养成健康向上的文明习惯。只有这样,才能通过学校的教育培养和学生的学习锻炼,最终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理论与实践统一的原则。理论和实践是描述人类社会活动的特征的一对基本范畴。人类从事任何活动,必然包括抽象的、逻辑的、思辨的、理性的、动脑的方面,也必然包括具20体的、归纳的、行动的、感性的、动手的方面。正如上和下、左和右、正和反一样,这两个方面相辅相成,对立统一,缺一不可。如果两者脱离,衔接不上,就做不好事情。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第一基本观点,任何正确的理论认识都需要经过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实践是检验理论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任何教育都不能违背这一原则,音乐美育也不能例外。人类几千年来积累了大量的知识和技能,任何人不可能事事亲历。所以,把总结好的知识和技能,以课堂讲授的方式由教师直接传递给学生,是必要的、不可缺少的。然而,如上所述,理论和实践是不能脱离的。现在我们的教育领域中的问题是:实践方面在很大的程度上被忽视了,学生只从理论的方面接受知识,而没有亲身的体验和感受,这样是不可能深刻地、有效地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学到的东西只是空洞的、不实用的条条。现在大力强调加强实践环节是非常必要的。教学中在理论教学加强学生对音乐审美能力的基础上,更要强调学生在的实践认知中对音乐的审美能力的提高,强调实践环节并不是忽视理论的学习,恰恰相反,只有加强了实践环节,才能使我们在理论的传授和学习上得到有效的支持和保证,才能从整体上提高我们的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素质,包括理论学习和审美的水平。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一个正确的认识,需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即由物质到精神、再由精神到物质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实践是检验理论是否符合客观实际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凡教育都不能背离这一原则,音乐美育当然也不能例外。在音乐美育过程中,要坚决反对“为艺术为艺术”,反对形式主义和唯美主义,反对“纯技术”的观点。要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去开展艺术美育,强调学以致用,将认识和实践、思想和行动统一起来,提高审美文化水平,培养完美的个性。
3.情感与认识相统一的原则。我们知道,音乐美育作为一种情感活动,总是离不开认识活动的,情感的每一次净化都需要认识活动参与。因此,音乐美育只有坚持情感与认识相统一的原则,将审美认识活动融入审美情感体验之中,才能获得理想的教育效果。音乐美21育作为一种认识活动,不同于一般的逻辑认识,自始至终都以形象思维为主,审美心理包括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因素,其中情感是其中最活跃的因素,其他心理因素都围绕着情感运动,艺术美育的动因和目的也离不开审美主体的情感体验,从而使整个艺术审美过程浸染上浓郁、强烈的情感色彩。因此,艺术美育只有坚持情感与认识相统一的原则,将审美认识融入审美情感的体验之中,才能获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4.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相适应的原则。即要在实施音乐美育的过程中,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二者由矛盾达到统一的原则。这是在音乐美育实施过程中把美学的特点和教育学的特点有机地结合而提出来的原则。由于音乐美育是与美感有着密切关系的一种特殊的教育,而人的美感,又是由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所构成:一方面,必须有客观的审美对象的存在作为前提;另一方面,审美主体还必须有审美需要以及相应的主观条件。因此,音乐美育同样必须具有这两方面的条件,即审美主体(受教育者)与审美客体(教育内容、教育手段),二者缺一不可。审美客体是不以审美主体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是第一性的。坚持审美主体与客体相适应的原则,就必须按照受教育者生理、心理发展的阶段性、顺序性的客观规律来开展美育活动,亦必须根据审美主体的不同年龄阶段,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审美对象作为实施美育的内容和手段,并且采取相应的途径和方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然而,审美客体之所以能够被欣赏,并使主体能从中受到教育,主体的主观条件亦有着特别突出的意义。首先,主体要有审美或受教育的需求;其次,主体要有健全的、社会化(人化)的审美感觉器官,这主要指能欣赏形式美的眼睛和感受音乐美的耳朵。总之,坚持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相适应的原则,就是要在它们之间架起一座感情交流的桥梁。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审美主体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由接触者变为接受者,也只有这样,审美主客体双方才能由矛盾走向统一。二、高校音乐审美能力培养的实施内容
同志曾指出:“只要国家存在,就有国防,国防教育就要长期进行下去,作为公民的终身教育来抓”。高校大学生国防教育作为垒民国防教育的重要环节,不仅是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客观需要,也是建设强大国防过程中的重要内容。
一教育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自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颁布施行以来,高等院校对大学生国防教育非常重视。从人才培养、领导机制、教育模式等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逐步形成了“政府重视、社会支持、全民参与”的良好局面,国防教育成绩显著。但是,大学生国防教育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阻碍了大学生国防教育向更深入、更广泛、更垒面的方向发展。
一是大学生国防知识缺乏,国防观念淡薄。大学生对国防建设的重要性有清醒的认识,基本了解国防教育的方针、原则和内容。但是,大部分学生没有当兵从军、献身国防的意识,对革命光荣传统、军队战斗精神、我军使命职能等基本知识不清楚。有的认为国防建设与己无关,国家安全应该由军队负全责,有的认为参加军训的最大意义是体验生活,能锻炼自己的吃苦精神,有的甚至反对和抵制军事训练课,不喜欢僵化死板和不人性化的军事管理制度,认为应该把时间用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上。
二是教育手段方法少,教育效果不明显。根据问卷调查统计.大学生接受国防知识的渠道主要有电视媒体、报刊杂志、课堂教育等3种形式,占到其知识获取量的95%以上,反映出当前国防教育手段单一,信息渠道少的现实窘境。而作为教育主阵地的课堂教育,多采用老师主动灌输,学生被动授受的方式教受,没有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老师也没有很好地把知识进行条理分割和融汇贯通,没有很好地找知识准切入点把学生掌握的知识升华为国防理念。
三是教育缺乏连贯性.教育成果难巩固。大学生军训作为国防教育的重要一环,越来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说,抓好了大学生军训,就上好了大学生国防教育的第一课。高校在这个问题上有着清醒和一致的认识,下很大功夫抓好了大学生军训。但是,由于不同程度地存在组织领导不力,缺乏阶段性计划,考核指标难落实等因素,后续国防教育没有及时跟上,没有把军训教育成果进一步巩固深化,形成了“军训正规一阵风,训练完后又成空”的局面。
四是成长环境安逸舒适,缺乏吃苦尚武精神。坚强的意志、崇尚军事和武艺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阳刚之气、进取意识和自强活力的重要标志,也是国防人力资源成长的一种基本的精神环境动力。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大都生活在环境优越的环境中,授受过较好的知识教育,但缺乏坚强的意志品质,特别是尚武精神不足,从军、爱军、拥军的意识在减弱。
二解决问题的几点思考
做好高校大学生国防教育工作,必须认真贯彻《国防教育法》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争取社会全面支持,分析教育对象特点,探索创新教育手段,抓住关键时段、关键地点全方位开展教育活动,力争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体育成绩是学生在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中所取得效绩的总称。内容包括:学生在体育教学和体育锻炼中的行为表现,身体素质和运动项目的测验成绩,学习掌握运动与健康知识、技能的水平,群体活动取得的成绩等。体育落后生则指体育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他们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2.体育落后生的类型
(1)基础性体育落后生。这类学生体育基础较差,包括身体素质、运动能力、理解能力等方面。
(2)项目性体育落后生。指大学生在不同体育项目上有较大的差异性,例如有的同学立定跳远很好,但引体向上很差。
(3)心理性体育落后生。这类落后生主要是有一定的心理方面障碍,表现在教学实际中为怕对抗、怕困难、怕难度等等。
(4)生理性体育落后生。主要是指由于生理缺陷(如眼残、手残、腿残等)而形成体育落后生。
二、体育落后生的形成原因分折
造成体育落后生的形成原因很多,如智力因素、生理因素、情绪、环境因素,还有教育思想、教育体制等等,下面从5个方面分析。
1.思想观念落后,认识偏差。受重智力轻体育思想的影响,对体育课的学习、锻炼目的性和意义认识模糊,部分学生参加体育课只是为了混学分。
2.身体素质差。这部分学生缺乏掌握运动技能和提高运动成绩必要的身体素质,到大学后对体育存在不适应和陌生感,产生害怕情绪,从而造成体育成绩落后。
3.体育教育不公正待遇所致。如对体育落后生的冷遇、偏见等等消极教学因素。
4.教师的素质不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工作态度及工作作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体育能力的开发。
5.意志品质薄弱,不能吃苦耐劳。在上课过程中怕脏怕累,遇到困难就退缩,不能坚持。
三、教育转化体育落后生的方法
笔者在长期的体育教育与教学中发现,提高体育落后生的方法很多,作为体育工作者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
1.明确学习目的和意义,克服重智轻体思想
重智轻体的体育落后生,由于对体育锻炼的目的和意义不明确,从而对体育锻炼的兴趣淡薄。思想上严重地存在着重视专业文化课的学习、轻视体育锻炼的倾向。经常利用体育课做其它事情;课堂练习消极怠慢,该类体育落后生性格比较内向,女生多于男生。
针对该类体育落后生存在的问题,体育教师必须谆谆引导,使他们明确学习体育的目的和意义。并且,进一步了解到体育锻炼具有塑造健康体魄、促进心理健康、锻炼敏锐知觉等独特功能,还可以增强个人自信心、培养责任感、加强团队精神。
2.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克服消极逆反心理
在体育教学中,经常会遇到体育落后生对上课不感兴趣,消极应付,甚至根本不做动作练习,有对立逆反心理,这种情况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预防、制止,将会产生学习逆反情绪,就会影响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教学实践表明,体育落后生的逆反心理的产生主要原因有:(1)教学难度太大,不符合教学对象的实际水平;(2)运动负荷太大,学生身体难以适应;(3)教学方法、手段不合理,不能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4)教师的语言生硬、简单,学生难以接受等等。因此,教师要善于因材施教,适当调整教学方法、手段、练习强度,以增强体育落后生的练习信心;体育教师还应激励、指导和鼓励体育落后生积极参加练习,以克服他们的逆反心理和消极情绪;培养他们积极向上,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3.赏识体育落后生的优点,激发学习积极性
教育学家、心理学家曾多次论证过表扬激励法对于转化落后生的重要作用。体育落后生虽然存在着体育能力和身体素质的差异。但是,体育教师要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及时给予表扬,激发他们的兴趣并鼓励他们:只要积极科学地参加锻炼,动作技术和技能一定能掌握,身体素质一定会提高。
4.重视学生集体影响在体育教育中的作用
在教育实践中,如何教育转化体育落后生,是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比较棘手的问题。在实践中人们往往从教师角度着手寻找出路,而忽视了学生集体影响的力量。学生集体影响的合作学习就是:在一个班级内的教学中,使不同性别、不同水平的学生围绕具体目标进行实质性的交往和学习活动。它能让体育落后生平等地参与集体的学习活动,通过集体成员鼓励和帮助,增强了体育落后生自尊心和自信心,这也是转化体育落后生的一条重要途径。
5.合理调整体育成绩评价比例,鼓励他们的学习和进步
对体育落后生的学习成绩评价,应重视学习效果,把学生学习进步、积极参与纳入评价内容;并把改善心理状态,克服心理障碍,养成乐观的生活态度,体验运动乐趣和成功感觉作为课程基本目标的心理健康指标;同时,要适当降低考试项目的难度和标准,使体育落后生在体育课中感到:课有所练,练有所获。所以,教师在制定考核内容的标准时,要根据体育落后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制定出针对体育落后生的考核标准,以鼓励他们的学习和进步,提高他们学习和锻炼的兴趣。
普通高校体育落后生正呈上升趋势。如何转化体育落后生,使之健康的成长,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只要我们正确分析体育落后生的形成原因,采取有效的教育和教学手段,调动他们练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参与运动的自觉性,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才能有效地转化体育落后生。
参考文献
[1]周登嵩.学校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2]何玉芳.差生教育探索[J].职教论坛,2004(2):50.
[3]陈东,吴浩.高校“体育落后生”分析[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4,20(3):1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