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科学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25 10:27:3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技术科学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技术科学

篇(1)

前苏联以及现今俄罗斯的重工业技术和军事技术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究其原因我们不能 回避其发达的技术科学在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其实早在前苏联时期,学者们就对技术科学 哲学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其相关研究具有鲜明特色,不但代表了前苏联技术哲学的主要 成就,也极大丰富了当今占主导地位的西方技术哲学体系。

一、 技术科学哲学问题研究背景

前苏联和俄罗斯的科学技术哲学是世界技术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指导思想、研究纲领 和研究重心都与中国和西方科学技术哲学有着显著的区别,因而成为我国乃至世界科学技术 哲学界特别关注的研究领域。值得一提的是,上个世纪我国学者在前苏联自然科学的哲学问 题的研究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对于作为前苏联科学技术哲学重要组成部分的技术哲学 的研究却大相径庭。之所以存在上述状况是因为,一方面,正如俄罗斯学者指出的:“哲学显 然很晚才开始研究技术现象。……相对于实践认识和实践理性,哲学更偏好理论认识、理性 和理论规则,显然,这种偏好成为哲学很晚才转向思考技术现象以及技术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 的一个原因”[1]。的确,相对于其他哲学分支学科,技术哲学本身起步较晚,现代技 术哲学就其本身而言仅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到目前为止发展也不是很完善,诸如技术的本质 、技术是否是价值中立的焦点问题,以及技术哲学的奠基人物和奠基性著作还没有形成压倒 多数的、相对统一的观点。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前苏联时期的技 术哲学往往被视为资产阶级哲学加以批判。苏俄技术哲学研究开始于19世纪末,那时“П.К .恩格迈尔(П.К.Энгельмейер)在自己的小册子《19世纪技术的总结》(1898 )中提出了技术哲学的任务。同时他的许多著作被用德语出版”[2]。但是,自1917 年十月革命胜利后,前苏联技术哲学研究开始转向一个特殊时期。正如俄罗斯学者所评论的: “技术哲学在俄国的命运非常悲惨。关于技术哲学必要性的思想,是由П.К.恩格迈尔提出 的。П.К.恩格迈尔是俄国工程师,他是技术哲学第一个研究纲领的提出者,这个纲领于1912 被提出来。1929年,当恩格迈尔不得不再次号召建立技术哲学时,他遇到的是不理解和公开的 反对。恩格迈尔在《我们需要技术哲学吗?》一文中发展了技术哲学重要性的思想。而在这 个杂志的同一期中还收录了Б.马尔科夫(Б.Марков)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技术哲学 遭到批判-‘现在没有,以后也不可能有独立于人类社会和独立于阶级斗争之外的技术哲 学。谈技术哲学,就意味着唯心主义的思考。技术哲学不是唯物主义的概念,而是唯心主义的 概念’。从这时起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把技术哲学斥为唯心主义,在苏联哲学界已成定论 ,尽管马克思就是19世纪有兴趣从社会—哲学方向研究技术的一个创始人”[3]。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技术哲学”的提法在前苏联时期被禁止,但是对于“技术”的哲学 思考在前苏联却从未停止过。那时(也包括现在)有一大批学者长期致力于技术哲学问题的研 究,其中比较重要的人物有:В.М.罗津、В.Г.高罗霍夫(В.Г.Горохов)、Г.М. 塔夫里江(Г.М.Тавризян)、Г.И.舍梅涅夫(Г.И.Шеменев)、И.Т.弗 罗洛夫(И.Т.Фролов)、В.В.切舍夫(В.В.Чешев)和В.С.斯焦宾(В.С. Стёпин)等人。他们的研究成果颇丰,而且具有不同于西方技术哲学的典型特色,因而 这些人的思想和成果成为我国学者和西方学者极为关注的研究课题。

В.М.罗津等在《技术哲学:历史与现实》一书中曾写道:“苏联时期对于技术的研究开始于 世纪初(指20世纪初-笔者注)。由于П.К.恩格迈尔,技术哲学在俄罗斯获得极大发展。 后来在我国,这一学科被视为资产阶级科学而被禁止研究。但是却发展起一系列研究或讨论 技术不同方面的学科,并且,如今它们被部分地纳入到技术哲学中来。首先就是技术史。…… 研究技术的第二个领域被称为‘技术的哲学问题’。恰恰在这里讨论了技术的本性和本质, ……第三个领域在苏联时期急剧发展-这就是技术科学的方法论和历史。虽然这门学科 属于科学学和方法论,但如今它们被包括到技术哲学中来。……第四个领域是设计和工程技 术活动的本性和历史。……正如我们已经发现的那样,如今这些研究领域不仅仅单独发展,而 且还处于技术哲学的范围之内。”[3]因此可以说,前苏联时期学者们把技术史、技 术的哲学问题、技术科学的方法论和历史、设计与工程技术活动的方法论和历史等问题不同 程度地纳入到技术哲学的研究范围内。在这四个组成部分中,对于技术科学方法论的研究最 为充分,并且具有鲜明的俄式风格。

二、 技术科学哲学问题研究重心

前苏联学者非常重视对技术科学认识论的研究,这主要包括技术科学的起源、对象、结构、 功能、任务等问题,其中技术科学理论的结构问题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

1. 技术科学起源的内外史要素

前苏联学者普遍认为:“技术科学是关于有目的地将自然物质和过程改造成技术对象,关于 构建技术活动的方法,同时也是关于技术对象在社会生产体系中起作用方式的特殊的知识系 统。”[4]关于技术科学的产生,前苏联学者们的观点可以概括如下:技术科学的产 生有 外史和内史两方面因素。从外史方面看,人们的生活、生产(特别是机器生产)为技术科学的 产生和发展提出研究的课题,并决定技术科学的研究方向。从内史方面看,一方面,技术科 学是技术知识的系统化、逻辑化的结果,它是人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在对象活动中所形 成的对习惯、概念、认识的思考和概括;另一方面,有一部分技术科学的产生源于对基础科 学的应用,是从基础科学中分化出来的;此外,还有一部分技术科学源于不同知识、模型、 概念和原则的大综合,是这些要素横向搭构的结果。

2. 技术科学对象的两重性

关于技术科学对象,前苏联学者们认为,技术科学对象具有两重性,即技术科学对象有“天 然的”和“人工的”区分。而且其中技术科学的“天然性”对应着技术与自然、技术与自然 科学的关系;而技术科学的“人工性”对应着技术与人、技术与人文科学的关系。正如В. Г.高罗霍夫和В.М.罗津在《技术科学的哲学方法论研究》中指出的:“在技术科学中可 以统计出两个技术对象:自然的技术对象和人工的技术对象。……技术对象的人工性在于, 它们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它们的天然性首先在于,所有人造对象归根到底都是由天然的(自 然界的)材料制成的。”[4]而这种观点也得到А.Н.鲍戈柳波夫(А.Н.Бого любов)的认同,他指出:“技术科学不仅与自然科学(这决定了技术科学的‘天然的’特 征)相联系,而且它还与经济学和人文科学有着不同的、极为重要的交叉(而这一点相对于它 的‘人工的’特征)”[5]。

3. 技术科学理论的三种结构要素

在对比自然科学理论和技术科学理论的结构时,前苏联学者认为,自然科学理论和技术科学 理论的结构均可分为三个基本组成部分:本体论模式、数学工具和概念工具,但其含义却有 很大差异。其中自然科学的本体论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理想化实验中的理想对象的总和。而技 术科学理论的本体论模式可分为三个基本层次:以数学描述为目标的函数图像;在工程对象 中进行的自然过程的连动模式;表现为构造参数和工程计算的结构模式,即研究对象的结构 。此外,在自然科学理论中,数学工具首先是为了实验计算,它们是建立和证明所获得的理 论知识的手段。而在技术科学理论中,数学则具有多方面作用:第一,用它来对工程对象的 结构和工艺参数进行工程计算;第二,用它来分析和综合技术的本体论模式;第三,用它来 研究发生在工程对象中的自然过程[6]。可以看出,技术科学理论结构中的三个要素 要比自 然科学理论结构中的要素更为复杂。其原因恰恰在于技术手段具有特殊性,它是主体和客体 相互联系的中介,而且它往往比自然科学理论更多兼顾实践的方面。

4. 技术科学功能的工程指向性

与此相联系,在对比自然科学理论和技术科学理论的功能时,前苏联学者认为,自然科学理 论的功能主要是反映自然过程,研究理论问题,以预测和描绘理论发展的未来状况。而技术 科学理论功能的起点和归宿,都是为了对工程对象的技术结构和 工艺参数进行理想描述。而且技术科学理论功能的实验层次不仅仅包括实际上是以概括工程 师的工作经验为目标的结构技术和工艺知识,还包括特殊的实践方法知识。当前工程研究的 目的是:把在技术理论中获得的理论知识形成实践方法的形式,提出新的科学问题。这些问 题是在建立工程对象的各个阶段中,在解决工程问题的过程中产生的,而且它们将会传播到 技术领域当中去,以实现技术理论的功能[6]。

5. 技术科学任务的实践特征

技术科学与自然科学结构与功能的差别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两者在科学领域中所担负任务的 不同。作为科学知识集合的自然科学的任务在于:揭示和研究新的自然规律,预测自然过程 的发展;而作为技术知识集合的技术科学的任务在于,从实践上利用这些自然科学成果,研 究自然规律在技术设备中的作用,以及运用知识和计算保障工程技术活动[4]。尽管 前苏联学者认为技术科学的任务在于实践,但是他们仍然强调不应将技术科学的形成与技术 科学在工程中的应用混为一谈。В.Г.高罗霍夫和В.М.罗津指出,技术科学的形成与技术 科学应用于工程实践是有区别的:前一种情况说的是独立学科的建立,这意味着各种不同科学 知识、模型、概念和方法被应用于一定的研究对象,并建立起理想模式及其转换程序,形成现 有学科所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和任务;而后一种情况指的是在解决具体的工程任务过程中,各 种科学知识、方法、模型和原理的系列化和组织化的过程[7]。

三、 技术科学哲学问题研究特点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前苏联学者习惯从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价值论四个角度分析自然 科学哲学问题,这一传统也影响到技术科学哲学问题的研究,即学者们往往从技术本体论、 技术认识论、技术方法论和技术价值论角度来研究技术科学的哲学问题。因此可以说“师从 自然科学哲学”是前苏联技术科学哲学研究的重要特点。

在前苏联学者看来,自然科学方法论之所以能够类推至技术科学领域是因为,自然科学和技 术科学都是科学的组成部分,因此较为发达的自然科学方法论当然可以成为技术科学方法论 研究的范例。这正如前苏联学者们指出的:“技术科学与自然科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无论是 在起源方面,还是在起作用的过程方面。技术科学最初的理论原理、认识客体和概念的方式, 恰恰是从自然科学向技术科学传递过来的;同样,技术科学自身科学性的规范、知识理论结构 的确立、理想对象的结构和数学化,恰恰也都是从自然科学借用到技术科学中来的。” [4]尤其针对技术科学的数学化,А.Н.鲍戈柳波夫指出:“知识数学化的问题是历史 性的问题,从广义上讲,未必能够在科学史和技术史的框架之外去研究它。特别是相对于技术 科学,更是如此。多亏技术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紧密联系,才产生出将适合于自然科学的数学 化模型转移到技术科学中去的可能性,并且同样产生出利用自然科学数学化历史来了解数学 在技术知识发展中所起(或者说它应当起)作用的可能性”[5]。正是基于这一点,前 苏联学者更关注自然科学对技术科学和技术科学哲学问题的影响。

概括说来,前苏联时期,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前,人们通常只是在科学哲学的背景下研究 技术哲学,把技术哲学混同于规范的科学哲学的附属物,并且仅仅从自然科学知识附属物的 角度来研究技术。技术被归结为科学的附属物,而技术哲学则被归结为运用于技术知识结构 的科学哲学和科学方法论研究的简单附属物,这就是20世纪50至60年代的特点[1]。 如果说这一时期运用科学哲学手段研究技术哲学是自发的,那从20世纪70年代中 期开始,前苏联学者就开始自觉地借用科学哲学和科学学的方法研究技术哲学,特别是研究 技术科学的哲学问题。В.Г.高罗霍夫和В.М.罗津在《技术科学的哲学方法论研究》一文 中指出:“虽然很早以前,技术知识的不同方面就引起了哲学家们的兴趣,但只是 在最近五六年才开始形成新的研究方向,在这个方向范围内提出一个目标:就是用科学学和科 学方法论的手段来系统地研究技术科学。”[4]他们还补充道:“技术科学方法的特 点暂时揭示得还不太清楚。一方面,应当注意专业方法独特的多样性,另一方面,要注意广泛 地应用一般科学的认识方法(如分析、综合、模型化、实验)。”[4]在此不可否认, 分析、综合、模型化、实验等方法最先都是在研究自然科学的哲学问题时成熟壮大起来的。

可见,由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自然科学充当了技术科学的基础,因此我们不能脱离自然科学 孤立地研究技术科学;但是我们同时也要看到技术科学相对独立的特点,正如前苏联学者鲍 戈柳波夫指出:“技术科学从本质上应当与不断发展的技术相适应,并且最佳的情况 是应当超前于技术。……技术科学、实用科学和基础科学是知识具体化和概括化的不同层次 。因此,技术科学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能够变成实用科学(如果技术科学的应用范围超出技 术框架外),甚至变成基础科学”[5]。这表明,在技术科学与技术的辩证关系中,技 术科学应当具备先验的预测功能,而且技术科学、实用科学与基础科学之间存在着转换关系 。这是技术科学发展过程中的又一个重要特点。

总之,通过上述研究我们能够看到,前苏联技术科学哲学问题研究是其技术哲学研究的重要 组成部分,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斯大林高压意识形态统治时期技术哲学研究的主要成绩, 其相关问题研究(如技术科学的起源、对象、结构、功能、任务等问题)即使在技术哲学日 趋走向成熟的今天看来,仍然具有重大价值。

参考文献:

[1]От редакции. Философия техники[J] . Вопросы философии, 1993(10):24-26.

[2]Стёпин В С, Горохов В Г, Розов М А.Философиянауки и техники[EB/OL]. (2006-06-20)[2007 -08-02]. http:∥philosophy.ru/library/fnt/11.html.

[3]Розин В М, Горохов В Г, Алексеева ИЮ, et al. Философия техники: история и совреме нность[EB/OL]. (2006-06-28)[2007-08-02]. http:∥philosophy.ru/ iphras/library/filtech.html.

[4]Горохов В Г, Розин В М. Философско -методологические исследования технически х наук[J]. Вопросы философии, 1981(10):172-178.

篇(2)

中图分类号:B812 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07)04-0041-02

西方科学从演绎出发,探求从一般到个别所具有的必然联系,苏格拉底、柏拉图等古希腊哲学家就一直在寻求这个过程的必然性途径。真正地实现了一般到特殊的演绎的是亚里士多德,“在他看来,倘有理论而无经验,认识普遍事理而不知其中所涵个别事物是不中用的,正如一个医师如果只有理论而无经验是不会治好病一样,因他治的是‘加里亚’、‘苏格拉底’等个别的人,而不是一般的人。”[1]“从这里便产生了构成亚里士多德的科学概念的特殊复杂性。一般,理念,作为真实的存在,是生成和变化之因。因此,正是由于它和通过它,被感知的特殊的东西就能被理解、被思考、被解说。科学必须陈述:从用概念认知的‘一般’如何得到被感知的‘特殊’。另方面,在思想中的一般就是特殊所由论证、借以论证的根据。据此,理解和论证是同一个东西,即从一般到特殊的推论。”[2]106亚里士多德的主要逻辑学说三段论正是基于从一般到特殊的推论而创造出来的,“将它的注意力只集中在概念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之一上――即特殊从属于一般的关系。这理论的唯一问题总是:一个概念(主词)是否应该从属于另一个概念(宾词)。三段论必须处理的只是这样一些思维形式,即按照这些思维形式,借助于中间概念,必须判断:是后发生一个概念从属另一个概念。亚里士多德极其详尽地解答了这个问题。他的三段论的持久价值和其意义的局限性均基于此”[2]287。“对于亚里士多德来说,……一个概念之被推得或导出,是由三个更一般的概念(次高的种或类)加上一个特殊的特性标记或差异形成的。”[2]396因此,从这里可以推出西方传统形式逻辑是从一般到个别的必然性推论,它强调的是从属到种之间的既是自然又是必然的过渡推论,这种推论的基础,是从西方传统的认识论基础出发的,同时又为西方的认识论基础服务。

中国古代的思维传统与此正好成为鲜明的对照,中国传统的思维样式是从直觉思维出发,从事物之间的推类上去认识、分析、研究事物之间的关系。在中国先哲们的思维里,心物同构,万物皆备于我,万物同构,把整个世界看成一个大宇宙,把个体事物看成小宇宙,自然、大小宇宙之间有相似相类之处,因此,便可以“欲观千岁,则数今日;欲知亿万,则审一二,……故曰,以近知远,以一知万,以微知明”,便可以“告诸往而知来者”和“温故而知新”;也可以“以往知来”,和“以见知隐”;“以近知远 ”以及“以今知古”。有不少现代的学者,如H•Wilhelm Fberhard,Jablonski,尤其是Granet把这种思维样式称为“关联式的思考”(coordinative thinking)或“联想式的思考”(associative thinking)。这种直觉的联想系统,有它自己的因果关系以及自己的逻辑,有其独特的思想方式。这种思想方式偏重于事物之间的外在因果关系,在这里,“概念”与“概念”之间并不互相隶属或包涵,而是处于一种平等并置的关系,强调的是同类事物的相互感应或作用。这种看待事物的方法,不可能从一般到特殊进行推论,而是从个别到个别、一般到一般的“推类”。对于这种思维样式,英国著名的科学史家李约瑟指出:“显然地,从历史看来,中国在技术上的许多发现,并未受到发现者们的宇宙观的质的影响。而且不能因为著书者的宇宙观未曾发展出伽利略与牛顿那样的科学,便使那些他鄙视的中国古籍里的经验知识的价值,减低丝毫。反之,我以为适当的结论应该是:中国人之关联式思考或联想式思考的概念结构,与欧洲因果式或法则式的思想方式,在本质上根本就不同。……中国人关联式的思考绝不是原始的思想方式。也就是说,它绝非处于逻辑的浑沌,以为任一事物皆可做为其他事物的原因,而让魔术师纯粹的幻想来指导人的观念。”[3]276Jablonski在解释其老师Granet的观点时说:“相互关联的观念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它取代了因果的观念,因为万物不是有因果关系,而是相互关联。”[3]360

由此,便很自然地想到了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关于西方科学基础和中国古明的一段话:“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的成就为基础的:希腊哲学家(在欧几里得几何学中)发明了形式逻辑体系,以及(在文艺复兴时期)发现通过系统的实验有可能找出因果关系。在我看来,中国的贤哲没有走上这两步,那是用不着惊奇的。要是这些发现果然都做出来了,那倒是令人惊奇的事。”[4]147惊奇吗?一点也不惊奇,这是因为就如同“几何学是希腊数学的特征,而代数为中国数学的特征”[3]379,西方的演绎传统走上了理论科学的道路,而中国的推类思维传统则走上了技术科学之路,这是推理的本质所决定的,也是由于逻辑推类与科学假说之间的关系所决定的。

由于推类不是必然推出,而是通过事物之间的关联进行联想推出结论,它的性质便是结论超出前提,从而使得结论具有或然性,而不是必然性。必然性束缚了人们的思想驰骋,而或然性则可以展开无限的科学联想,正是由于归纳推理也具有这样的特点,培根才认为归纳是科学发明发现的方法,把归纳看作是唯一的或占统治地位的科学思维方法。所以,推类的联想很容易形成科学假说。在假说的提出阶段,最常用的推理形式是类比推理。应用类比推理可以提出事物存在型假说和经验定律型假说,也可以提出科学定律和原理型假说。正由于提出假说时常常要用类比推理,所以,著名的科学家开普勒在谈到类比推理时这样地赞美道,我珍视类比胜于任何别的东西,它是我最可信赖的老师,它能揭示自然的秘密。黑格尔更像是针对中国的实际情况似地指出:“类推的方法很应分地在经验科学中占很高的地位,而且科学家也曾按照这种推论方式获得很重要的结果。”[5]恩格斯更把类比同辩证的思维形式联系在一起:“恰好辩证法对今天的自然科学来说是最重要的思维形式,因为只有它才能为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发展过程,为自然界中的普遍联系为从一个研究领域到另一研究领域的过渡提供类比,并从而提供说明方法。”[6]这种与假说有着密切关系的性质,使得推类在人类科学史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恩格斯指出:“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说。一个新的事实被观察到了,它使得过去用来说明和它同类的事实的方式不中用了。从这一瞬间起,就需要新的说明方式了――它最初仅仅以有限数量的事实和现象为基础,进一步的观察材料会使这些假说纯化,取消一些,修正一些,直到最后纯粹地构成了定律。”[7]正是推类这样的推理形式,使得一个个科学发明被接二连三地做了出来。“大量的事实说明了,在科技领域中,有许多发明或发现是由中国人先做出来的,……中国人自诩的‘古已有之’,固然是一种封闭心态,但事出有因。”[8]

西方的演绎样式为科学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古代的推类样式也同样为科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二者之间只有形式上的不同,没有智力上的、水平上的差异。所以,中西逻辑理论和思想之间是一种互补关系,不是同一,也不是对立。“即便是爱因斯坦指证的两点之一――中国的贤哲没有像希腊哲学家那样发明形式逻辑体系(在欧几里得几何学中),我们也不能就此作抽象的理解。必须承认,中国人在形式逻辑的传统方面确实不及西方,而且这一点确实构成中国在近代科学方面的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我们认为,不是不及,而是互补――引者注)。但是,具体的历史的理解应当能够辨明以下几点:第一,形式逻辑的传统是否始终是而且永远是科学发展的有利条件?第二,中国人是否自然地、而且先天地不可能产生任何形式逻辑思想?……然而就形式逻辑的思想而言,中国在先秦的《墨经》中有很高的成就,甚至可以说决不亚于印度的因明和亚里士多德的逻辑。”[9]东西逻辑思想有差异,有分歧,也有共同的地方,会通的地方,不能贬此褒彼,当然也不能褒此贬彼。

康德曾经说过:“每当理智缺乏可靠论证的思路时,类比这个方法往往能指导我们前进。”对植根于汉民族思维中的这种逻辑思想,应当给予科学的、合理的评价。

参考文献:

[1]马玉珂 西方逻辑史[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58:133

[2]文德尔班 哲学史教程:(上卷)[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3]李约瑟 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史[M]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

[4]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文集[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

[5]黑格尔小逻辑[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191

[6] 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06

篇(3)

关键词:

信息技术;科学教学;农村学校;西部

就西部广大农村小学而言,科学教学一直是一个难题(如把科学课当作文化课来上是普遍现象)。在这样的教学状况之下,学生除了学一点科学理论外,别无收获。对此,如果教师在科学教学中能合理地利用信息技术,则科学教学的质量将大为提高[1]。

1信息技术能拓宽分享与交流的范围

众所周知,微博、微信和QQ已经成为现代人最时尚的交流平台。作为科学教学,必须顺应时代潮流,借助因特网建立交流与分享的平台,使科学教学的质量得到提高。分享与交流是让学生体验学习成就感和培养学习兴趣最常用的方式之一。在传统教学中,不但交流和分享的范围极其有限,而且分享者与评价者也不可能有双边的交流机会。当采用因特网方式后,学生只要把学习成果上传因特网,很快就能得到点赞与评价,即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就能体验到学习的成就感,从而生发出学习的动力。2013年,笔者所教班的徐露同学在毕节市第一届创新大赛中获得科幻画比赛的二等奖。为了分享喜悦,笔者把她的作品“火星上的零食树”发到了自己的QQ空间和朋友圈里,并建议大家转发。没想到第二天就有了50多个点赞,还有了10多条评论。徐露更是关注网友们的反应———每多一个赞,她就多了一份自豪;每多一条评论,她就多了一份收获。在分享喜悦的同时,她对自己的作品也有了客观的认识,自信心更足了。此外,其他学生在关注的同时,也从心底里产生了认同感,提高了学习兴趣。

2在交流与分享的过程中,学生得到不断成长

信息技术的运用,使得异校、异地合作学习成为可能,并有助于实现区域资源的互补和师生的共同进步。2013年,笔者组织的一次教学活动很好地印证了这一观点。当时的情况是:为了参与全国青少年科技体验活动,笔者决定组织学生开展主题为“粒粒皆辛苦”的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其目标是“体验粮食的来之不易,培养节约意识”。可现实是,笔者所在学校并未提供“营养餐”。于是,笔者就利用个人关系联系到了提供营养餐的班级———炉山镇炉山小学五(1)班,准备两个班共同开展此次活动。该班主要负责“营养餐中的浪费现象”,笔者所教班主要负责“早餐中的浪费现象”和“酒席中的浪费现象”,即两个班共同完成“一日三餐中的浪费现象”的调查。在活动后期,两个班的学生代表共同上街开展了一次“节约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的签名活动。在活动期间,两个班的学生用短信、QQ等进行自主交流,并对对方的成果进行评价,使双方师生受益匪浅。这是一次成功的尝试,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还扩大了学生的交往圈,增进了双方的感情,培养了合作意识。

3信息技术有利于培养学生随时记录生活的习惯,易于激发学生的探究灵感和兴趣

培养学生拥有学习和探究科学的兴趣是科学教学最重要的目标。为此,笔者利用智能手机记录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并用于教学,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在笔者的影响下,许多学生都有了拍照片、发微信的习惯。一天,一个学生兴致勃勃地跑到笔者面前,要笔者看她站在学校附近凤山顶上拍摄的一组雾景照片,内容为记录雾气包围威宁县城到飘散的过程。她一边向笔者展示一边兴奋地讲述拍摄时的情景。当翻到一张照片时,她突然停了下来。只见照片上的云雾如同一床大棉被,把整个县城盖得严严实实,只有东南角廉租房小区最上面的两层房屋飘在云雾之上,就像传说中的“海市蜃楼”。她不解地问:“田老师,县城里比它高的楼群还有好多呢!可为什么只有这个小区的房顶能够被看到呢?”笔者顺势说道:“要不,你找几个有兴趣的同学组成一个研究小组,研究一下这种现象是怎么形成的吧!”她欣然接受了笔者的意见。第二天,一个主题为“廉租房怎么变成‘海市蜃楼’了?”的课题就诞生了。上述例证说明,只要让学生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就很容易激活他们探究科学的灵感和兴趣。

4信息技术促进了优质资源的共享,有利于提高农村学校科学教学的质量

信息技术走进教室,使得教室与大千世界连为一体。如学生坐在教室就能知道外面发生的事情,可以通过因特网随时查阅想要的资料,可以轻松解决心中的困惑。同时,信息技术对于扩大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都是最佳的选择工具。总之,利用好网络,对于解决农村学校科学教学的难题和提高教学质量均大有裨益。作为农村的科学教师,虽然无力改变教学所面临的困境,但若顺应时代潮流,合理地利用好信息技术,那农村科学教学水平必将得到极大的提升。

篇(4)

二、整合教材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教材的内容一般遵循的是先基础后深入、先简单后复杂、先理论后实践的原则进行安排。同时,编写者在教材编写的过程中对内容的安排也有自己的想法,或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或按照专题知识的原则。无论教材的内容如何安排,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打破原有的教材结构,对知识进行整合,使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高一信息技术教材多是对初中知识的复习,为的是巩固学生的基础。如果教师只是按照教材内容的安排照本宣科,把学生初中就已经学习过的“计算机的产生、发展”等知识进行重复,上机操作也只是练习文字输入等,学生就会从一开始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的期待变成失望,由充满兴趣变成毫无兴趣。因此,教师可以打破教材的结构安排,把后面的网络知识提前,在人机结合的条件下讲解互联网的基础知识,并教给学生如何上网。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师在教给学生基础的互联网知识后,要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收发电子邮件、利用即时通信工具与同学互相交流、通过搜索引擎查找资料,等等。学生通过互联网实现了自己的想法,强烈的成就感就会油然而生。此时,教师再进行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教学就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练习文字输入时,教师可要求学生给好朋友写一封电子邮件,并举行比赛,看同样的篇幅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使学生在竞赛中不知不觉提高输入速度。学生有了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加之基础打得牢,在教师教授深层次的知识内容时,接受起来就比较容易。然后,教师再把示范教学与实践操作结合起来,课堂教学就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示范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所谓示范教学,是指利用多媒体进行演示性教学,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在观察中体会、学习。具体到信息技术课程,就是利用电脑、投影仪、幕布等教学设备。在教授计算机软件知识时,教师在电脑上示范,然后通过投影仪投到幕布上。学生对照书本中的理论知识观看教师的示范,通过这种方法更加正确、深刻、牢固地掌握相关知识。此外,教师进行示范教学,还能够把枯燥、抽象的知识转化为直观、具体的操作步骤。学生在观察、体验中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及强烈的动手欲望,学习的积极性得以提高。对于操作性较强的教学内容,比较适宜采用示范教学法。如在进行Word、Flash教学时,教材中无论讲得多么详细,学生在脑海中也无法形成直观的认识。进行演示教学可以克服这一点,使学生在观看演示时对软件有基本的了解,对各功能怎么应用有基本的认识,从而在脑海中形成对该软件的大体认知。教师的演示勾起了学生动手实际操作的强烈欲望。利用学生跃跃欲试的心理,教师应立即安排教学实践,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巩固所学内容。有了教师的示范,学生在实践中轻轻松松就能够做好。此外,学生会在动手操作中发现各种问题,并尝试运用所学加以解决。这既是深化学习的过程,又是创新发展的过程。对于学生的这种学习行为,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并同他们一起讨论、探索、研究,用多元的方法解决问题。

四、运用同步教学法,提高教学效率

同步教学法是指,学生和教师同步操作,教师在边讲解边操作,学生边听边操作,在操作中掌握所学知识。如果说示范教学法,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操作是分离的,那么同步教学法则将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操作统一到了一起。同步教学法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应用是最普遍的,不但节省了分别进行理论知识教学和上机实践的时间,还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众所周知,计算机软件的功能很多,某一项具体功能又有很多界面,教师单纯讲解很难,学习听起来也会云里雾里。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以采用同步教学法,即教师讲解一步,操作一步,出现一个界面,学生跟着操作,看到同一个界面。这样,教师讲起来很轻松,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听起来也明白。教师在采用同步教学时,应注意不要讲得太快,要照顾大多数学生的思维,在讲明白讲透彻的基础上,给学生反复操作几遍的时间,使他们把所学真正消化。在操作完成后,教师要带领学生把整个过程再操作几遍,避免出现学生与教师同步操作完整个过程后,自己无法独立操作的问题。

篇(5)

二、信息技术与科学课教学整合,使教学内容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通过信息技术可以模拟多种多样的社会自然环境和生活场景,形成一种情境场,学生可以身临其境的感受。运用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中,还可以让学生超越时空,认识到许多在现实生活中无法接触到的、包罗万象的知识和现象,如教学观察蜗牛这篇课文时,老师不但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知识,更应该让学生了解更多的课外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电子白板上,让蜗牛像人一样介绍自己的特点,学生仿佛处在童话世界,整个课堂教学变得活跃起来,学生通过观察、听觉、感觉等多角度进行感受,自然地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学生可以感受大自然神奇,可以让学生轻松掌握了学习内容,又让体现了科学与语文的联系,体现科学的综合性。在教学中,还可以使用信息技术展示两种图片进行对比。

三、运用信息技术,有利于因材施教

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认知水平和接受程度因人而异是有差别的,教材的编写不可能照顾到每一位学生,无法体现学生的个性化差异。新课程理念要求,不能放弃每一位学生,所以教师应考虑要做到因材施教。比如:教学各种各样的声音时,我让学生在预习时,通过网络搜集世界上各种各样的声音,概括一下大体有几种,并做好记录,学生找到了大量资料,有的对小鸟的叫声感兴趣,有的对海浪的声音感兴趣,有的对火山喷发的声音感兴趣。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学生的个性化得到了发展。利用电脑播放科学小故事,汇报时让学生自由汇报,展示自己的才华,对表现好的进行鼓励。为学生树立一个真正的探究习惯的榜样。在做实验时,填好实验报告单,把学生的实验报告单展示在屏幕上,让学生观察不同的自我。

篇(6)

关键词:信息技术;多媒体;课堂教学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当前人类社会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蒸汽时代进入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信息化时代,人们学习方式、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新课改下,教育也面临着信息化时代。《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一切有条件的地方,科学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以跟上科技迅猛发展的步伐。因此,作为中学教师,要尽量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多媒体课件优化课堂教学

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和应用已成为信息技术和中学课堂教学的结合点,多媒体课件提供的图像、动画、活动影像等图文并茂的情境代替课本上的静止画面,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利用多媒体软件的友好交互界面和多媒体的超文本结构,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按照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规律,采用不同的观察方式,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分析。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体现了新型教学模式的优越性。这种新型模式的实施离不开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中至少有四种好处:其一,简洁性。其二,生动性。其三,趣闻性。其四,高效性。实践表明,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现代教育技术对于学科教学的深化改革确实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二、教师角色定位

信息时代,人们很容易从网络等媒介中获取信息和知识,教师已经不再是只是的拥有者,学生可能通过各种信息途径获取比教师更多、更精确的知识。因此教师的职责已经不可能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教师的任务更多地体现在“导”上,帮助学生决定适合个体需要和个体实际的学习目标,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获取知识和能力的动机,培养健康的兴趣,发展学生认知、判断、选择各种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塑造高尚的道德、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信息技术课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必须加强学习与实践。适应教育技术的进步。教师需要成为一名积极地终身学习者。并以这种态度来影响所教的学生,教师不仅要关注所教学科方面的知识,还要注意获取一些其他领域的最新成果和动态,具备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能力。

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信息技术课信息量大,信息传播快等特点,是其他教学设备所补课比拟的。他不仅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更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接触大量的信息资源,改变了以往单纯从教师和课本获取信息的教单一局面,更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和利用网络知识的能力。例如在《流动的空气》一课中,让学生登陆《风》科学专题学习网站,让学生根据需要与喜好有选择地了解关于风的类型、危害及利用等相关知识并加以汇报,大大开拓了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了解风在生活中的各种利用后,激励学生们大胆想象、勇于创新,以“如果你是个小发明家,你想利用风为人累做些什么”,拉开奇思妙想环节,这时,你不得不惊叹于孩子们的奇妙的幻想世界,有的说我想发明一台风能计算机,这样到野外也能用电脑了,有的说,我想发明一种抗病毒风扇,只要一按开关,消毒液就会散布在空中,把甲型H1N1病毒灭光。通过这些事例可以大胆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信息技术与创境应用

心理学家认为,学生的思维是后天培养和训练的经过,人们的思维在解决具体问题时才会积极起来。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现实情境,启发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可谓“事半功倍”。如教学《摩擦力》一课是,教师用课件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一辆汽车在泥泞的道路上行驶,突然车轮陷在了泥坑里,汽车加大油门,马达轰鸣,车轮仍然上不来。怎么办?学生思维被情境激活,纷纷出谋划策,有的说车厢里站上人,用增加重量的办法增大摩擦力;有的说车轮下垫上碳渣、石头或把车轮下的稀泥挖出来,使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粗糙来增大摩擦力等。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使学生深切地体会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应该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使科学课堂达到最好的效果。

自然课堂教学中,交互性很好的课件、快捷的通信网络,为学生的合作学习创设了条件,使得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加方便,也利于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不管一种什么样的教学手段,只有当它在课堂中确确实实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宽学生视野、突破教学难点时,它才真正起到了应有的作用。因此,我们应该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恰如其分地在科学课中运用好信息技术,以实现它们的优化整合。

篇(7)

建筑是一项既关系到民生问题,有与国家经济发展有直接联系的工程,在对一个国家影响十分重大。随着现代化发展脚步的迅速发展,我国的建筑快速的发展,达到了与世界同步的水平,为我国的国民生活水平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众多的优秀建筑,也向世界证实了我国的经济实力以及在建筑方面的实力。很多建筑设计都成为了世界的经典,很多建筑技术也是世界的领先水平,为其他国家所羡慕。

我国当前建筑技术的发展及运用现状

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的虽然很快,几乎超过了世界其他国家,然而这仅仅局限于建筑的数量和质量,但是这些却是通过耗费了大量的建筑资源来实现的。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建筑技术的局限性,采用粗犷式的发展方式和落后的建筑技术,导致了建筑能源的急剧消耗,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国内建筑行业相关人员科学建筑理念缺乏

由于我国现代建筑行业相对国外而言起步较晚,很多国内建筑人员广泛的认为建筑行业是一项利润十分可观的项目,他们所追求的并不是为国家经济建设、为人民百姓谋福利,他们心里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要最大程度的谋取利益,在建筑建设过程中,他们往往会忽视掉现代建筑的发展需求,他们运用传统的建筑技术和观念,通过高消耗在我国建立起来一座座得大楼,但是他们耗损的能源却是国外建设同样建筑所耗能源和人力物力的几倍甚至上十倍,这种粗犷式的建筑方式对是对我国能源的巨大浪费,这样的结局很大程度上都决定于我国建筑人员缺乏科学建筑的理念,原始的建筑技术必然会导致能源的加倍损耗。

其次、缺乏专业的现代化建筑技术研发和培训

我国建筑行业的现阶段存在的一个问题,也是国内很多行业存在的通病,那就是对现代化的科学建筑技术缺乏研发的精神。当前我国建筑中重视的往往是对外观和功能的研究,他们认为只要好看和满足建筑的功能需求就是一个合格的建筑,忽视掉建筑技术在现代建筑上的应用。当前我国建筑行业采用的仍然是以前较老的建筑技术,虽然能满足当前建筑的需求,但是其无论速度还是效率,在现代科学的建筑技术面前都表现出了它的劣势。另外,缺乏对建筑技术的研发,当然也就不会存在对建筑技术人员进行现代化科学建筑技术的培训。我国建筑技术的落后,正引导我国建筑向不可持续方向发展。

最后、现代技术应用缺乏一定的监管

为了保证国家的能源能够得到合理有效的分配和利用,国家相关部门也制定了一些关于运用科学建筑技术的法规,然而这些法规对当前得建筑企业却没有丝毫的作用,他们仍然采用他们自己的建筑技术,依然对能源进行疯狂的损耗。这是因为,虽然有相关的法律政策,却没有人来监督和执行,很多建筑企业表面上纷纷拥护那些法规条例,标识积极配合,运用科学的建筑技术,为保护国家能源做贡献,然而他们在背地里却将其制止脑后,依然奉行自己的政策。因此,缺乏监管也是当前我国建筑技术落后的一个主要现象。

在可持续发展要求下运用科学建筑技术的几点建议

我国的各项资源已经消耗了太多,为了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为了给我们的后代留下更多的能源,我们要做的就是实行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筑行业也是如此。需要实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得采用现代化科学的建筑技术。下面就如何在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下运用科学的建筑技术提供几点建议:

2.1、改善当前建筑及相关人员对科学建筑的理念

要实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最首要的步骤就是改变人们对科学建筑技术的观念。无论是国家还是建筑企业都应该将实现建筑技术的可持续发展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摒弃传统的粗犷式的建筑技术方式,将节能建筑作为现代建筑发展的目标。在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必须要意识到能源是经济建设和发展的首要前提,如果国家在某一方面耗费的能源超过其理论用量,则会导致其他行业的能源缺乏,从而导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甚至出现更多的问题。因此,在建筑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最首要的就是要改变人们建筑理念,只有现代化的科学建筑技术,才能更好、更快、更节能的实现现代建筑的需求。

2.2、设立现代化的建筑科学技术研发和培训机构

在缺乏相关建筑家属研发的情况下,国内没有先进的科学的建筑技术,因很多建筑企业只能选择传统的高消耗的建筑技术,这种结果的产生就应该有相关的研究部门来积极的禁止。因此,国家建设机构和建筑企业应该成立专门的研究机构,积极的研究现代化的建筑技术,研发出合理的可行的科学建筑技术,并通过试验后开始在建筑行业中实行。另一方面,建筑企业还应该对建筑技术人员进行专门的科学建筑技术的培训,在达到一定 标准后才能允许其上岗。同时设立专门的监督够,严格监控建筑企业的生产全过程,防治运用新技术的过程中出现差错。

2.3、学习外国科学建筑优秀经验

国外的建筑行业起步比我国较早,他们对建筑的追求相对于我国也存在很大程度的差别。首先,他们追求的是一个舒适的生活起居及工作的环境,很少为了显示某中意义上的高大而建造庞大的建筑;其次,他们追求的是节能和健康;最后,他们追求高的效率和质量。因此,国外建筑行业在科学建筑技术上的运用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国内建筑行业应该根据自身的状况,积极的向国外运用的科学建筑技术学习,掌握他们运用科学建筑技术的经验,在结合国内建筑技术状况,从而进行合理的运用,实现我国科学建筑技术的跨越,为我国建筑的科学性铺上奠基。

2.4、运用现代化节能建筑材料,实现可持续发展

建筑中运用最多的就是材料,如何实现建筑材成本和建筑材料的消耗是当前建筑行业中最紧要的问题。很多建筑专业人员一直积极的对着一问题进行探究。传统的建筑技术在建筑材料的运用上可以说是极端浪费的。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很多新型的建材才来已经被研发出来,包括节能的太阳能材料等,既环保,又节能,因此当前建筑技术中应该广泛的运用现代化的建筑材料,实现我国建筑的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篇(8)

中图分类号:TD8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12-053-02

1 概述

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得到了空前绝后的发展阶段。煤炭行业在地质状况中由中厚、厚煤层赋存条件较好环境下,煤矿开采生产使用综合机械化的技术利用程度是大幅度的稳步提高,前景广阔。r可是,在地质环境赋存薄煤层的自然条件受到制约状况下,总是认为机械化装备投入大,要求设备性能高,适应性强,使用效能低,从根本没有高度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提高机械化程度,解放劳动力,改善劳动作业环境为出发点。驱使薄煤层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的扩展应用始终处在滞缓的徘徊当中,是在矿井薄煤层开采范围现行技术上的短板。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就能否在薄煤层特殊环境条件下广泛推广应用,我煤矿经过对多个薄煤层工作面采用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回采,在其实践中,通过潜心研究和科学的论证,系统分析判断总结了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在薄煤层开采的技术上良好利用的机理,摸索出一套薄煤层综采技术采煤工艺成熟的科学合理的开采技术经验,综合解决了综采工艺应用在薄煤层回采中技术上遇到的难点和制约机械化作用效能的发挥,且效益显著。

2 薄煤层综合采煤工艺特性

薄煤层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应用技术的特性,是由于开采的煤层薄,工作面采高低,而支架体积占用空间大,操纵支架和支架升降范围需要一定的距离尺度。采煤机割煤强度大,设备自动化程度高,机体较长较厚。其综采设备维持正常的综合空间高度,就目前支架、采煤机、溜子型类的组合几何尺寸需要保持在950~1 050mm,工作面顶底板出现波状起伏时,其空间高度亦要增加150~200mm。操纵支架需要采用邻架控制。且由于回采工作面开采薄煤层过程中形成的矿山压力对煤壁产生破碎的程度较低,煤体坚固,煤质硬度大,需要采煤机截割滚筒有足够的切割能力和装煤效果。由此可见,其工艺特性是采高低,综合机械化设备装备及操作运用占有一定的空间高度,作业环境狭窄,设备强度要求高。在薄煤层使用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因其受客观条件因素的限定,理应选用综合机械化设备支架、采煤机、溜子要配套合理匹配,采煤工艺技术要求含量精准。

3 薄煤层综合采煤工艺技术机理

薄煤层采用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回采应用技术机理要领就在于突破工作面狭窄空间安装支护使用的液压支架的结构形式、操作方式,采煤机机面上方预留的过机空间富裕高度,采煤机的截割强度与装载效果,以及要满足采煤机在工作面过地质构造顶板破碎带或断层时出现煤层顶底板波状起伏不平区段条件下的过机空间富裕高度的技术参数要求。

在化解薄煤层工作面因采高低,支架占用空间大,支架升降尺度范围受到限制,不易在其本架支架支护空间操作问题上,则采用邻架先导液控换向阀操纵技术控制,让支架操作工不是在纵动作支架体下直接操控,既保证了支架工操作的安全性,又易于方便支架的操作。支架油缸立柱应采用双伸缩双作用式,用于加大支架升降行程距离和支架支护支撑高度的使用范围。薄煤层液压支架液控装置应选用凡尔矿业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FHS125/16/31.5X型邻架先导液控换向阀,其主阀公称流量为125L/min,先导阀流量16L/min。其主阀公称流量在薄煤层工作面液压支架液控装置取值上,应尽量偏小,利于对液压支架的升降支护使用进行稳妥的操纵和控制,保证液压支架支护状态稳定。

在工作面过地质构造顶板破碎带期间,则应采取及时带压移架,尽量减弱对直接顶板的破坏性,若顶板掉落的硬岩块应及时从溜子道内拣出,翻入老塘或是待煤机行过后载入溜子运出,避免硬岩块卡阻溜子,减少溜子故障的发生。在工作面过断层条件下,出现煤层顶底板波状起伏不平区段,应由工作面推采方向必须考虑,采煤机割煤卧底量/刀不能过大,应为50~80mm,防止出现支架前移后出现支架顶梁下垂支设,使支架支护高度骤然降低,致成压架现象存在的发生,甚至采煤机机面上方预留的过机空间富裕高度极端缩小,采煤机行走不能过机;在工作面过断层构造地质条件下,出现煤层顶底板波状起伏不平区段,亦应由沿工作面倾斜方向必须考虑,采煤机割煤后应尽量顺平底板,不能出现急剧凹凸波状起伏,防止溜子起伏使采煤机较长机体出现抬起,受过机高度限制机体触及临近支架顶梁,影响采煤机过机。

另外,薄煤层工作面开采过程中形成的矿山压力对煤壁破裂的程度较低,煤体坚固,煤质硬度大,采煤机滚筒割煤必须有极强的截割能力与装载效果,我矿率先推举启用JBX型楔形截齿配用TZB改进型螺旋滚筒,利用其良好的截割性能原理,即JBX型楔形截齿破煤过程参与挤压的刃部成斧头刃状,能对煤岩产生较强的拉应力,其破煤过程系挤压拉伸,可充分利用煤的层理节理较发育的特征,不会形成较大密实核,对煤岩体产生极强的切割能力。从滚筒设计上,改制螺旋叶片垂直与滚筒筒毂组焊为向装载面倾斜7。组焊f于滚筒啄离心梁抛向溜子焕上"且对下方的落煤豺上的提搔P众提高滚筒的装载能力共擅夯慕馗钣胱霸啬芎慕档?0%,装煤效果达到86%,粉尘明显降低,采煤机机械能耗的降低亦同时减小了机械的负荷量,提高了机械的寿命性。

4 薄煤层综机设备技术要求

薄煤层采用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回采应用,主选设备液压支架、采煤机、工作面溜子,在制造材料上,应选用材质优,材质强度高,耐腐性强,耐磨损,抗变形,不易涨裂等性能的材料加工制作,便于机体结构组件体积小,占用工作面空间小,以利于整体设备机体结构匀称紧凑,又能保证可靠的适用强度要求。在设备传动机构上,应选择结构合理,传动力矩强,不易扭变构件变形的技术加工制作。二者缺一不可,以保证设备有较好地机械工作性能,有利于设备在薄煤层环境条件下适应性,更好地发挥机械设备的效能。

5 回采工艺特别要求

薄煤层采用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回采中,在具体遵循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在薄煤层开采技术上的机理,统一协调组织劳动循环作业运作外,还需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由于采煤机割煤截割的工作面煤壁的煤体较硬,采煤机的截深一般是500~550mm为宜,适度减少采煤机割煤负荷量,确保采煤机不在长时间重负载状态下运行,减少采煤机的事故频发性。

(2)采煤机截割硬岩或割煤负载运行时,行走速度应适度放慢,不得使采煤机运行中,出现强行硬割,以减缓机体振动,降低设备故障率。

篇(9)

中图分类号 G6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4)07-0027-05

应用技术大学具有独特的人才培养类型特点和优势,是高等教育发达国家和地区在知识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共同选择和普遍趋势。在发达国家,80%左右的高校属于这种类型。相对基础性、学术性高等院校而言,应用技术大学强调产业行业的专门性、针对性、实践性、与经济社会发展适配性,能比较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产生的多样化需求。学科建设是高等院校工作的龙头,是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与平台。应用技术大学要通过建设特色学科,形成自己的人才培养优势和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

一、发展技术学科:应用技术大学学科建设的目标选择

技术学科,是一个在逻辑上相对完整和自成体系、目标指向技术活动领域(自然技术活动领域和社会技术活动领域)、涵盖范围大小不等、主要由基础科学的基本原理和相应的技术规则及经验所集成的技术知识体系和组织方式。在科技创新成为经济发展主导力量的今天,发展技术学科是技术型人才培养的需要,是应用技术大学特色发展的需要,更是实现我国技术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的需要。

(一)发展技术学科是技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

近几年来,我国在基础研究和工程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与我国重视基础研究和工程研究密切相关。但一个国家的发展不仅仅需要基础研究和工程研究,更需要技术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GDP年均增长率超过9%,对外贸易年均增长率接近15%。在工业制成品中,我国已有超过130种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世界上约30%的日用工业品为“中国制造”,我国已成为世界制造大国。近几年更有一些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走出国门,在境外设厂或收购外国企业,中国制造开始利用外国的土地和人力资源。但是,虽然我国制造的商品出口量非常大,但在世界市场上并没有相应的销售网络,品牌很少,定价话语权甚微。生产靠订单、销售靠外商、技术靠引进,我国总的对外技术依赖率超过70%,真正拥有知识产权的企业为数不多。当前中国制造业在虚假繁荣的背后体现的是核心技术缺失、综合竞争力低下。“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的《全球竞争力报告(2013-2014年)》(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13-2014)有关数据显示,我国与发达国家和地区在技术储备上的差距十分明显,总排名为148个国家和地区的85位,而且呈下降趋势,比2010~2011年的78位下降了7位。而可用的最新技术更是在148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在105位,比2010~2011年的94位下降了15位[1]。这些信息反映出我国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中国目前还只能算是“世界加工厂”,在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过程中,“科技约束”始终是“瓶颈”。原创技术和核心技术的缺乏与我国技术科学的学科地位没有确立相关。因此,推动我国成为一个技术创新型国家,提升国家在技术领域的综合竞争力,必须确立技术学科在整个学科体系中应有的地位,并通过发展技术学科为技术科学的发展和技术型人才的培养服务。

(二)发展技术学科是技术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在自然科学领域,我国现有学位体系中除了理工两大门类之外,没有相当于技术科学学科的独立门类,尽管当前也存在一些有关以“技术”作为学科名称的学科,但这些学科有的既可以列入工程学科领域,也可以列入理学学科领域。这种情况的出现往往使得一些新兴技术学科不能名正言顺地发展,并进一步影响技术型人才培养。对此,北京大学王义遒就曾建议性地指出:由于我国高等教育几十年来一直理工分野较清,专业划分过细,而不像西方著名大学往往按技术科学的要求来培养技术型人才,因此,建议在我国的学科专业目录上把技术科学学科单列为独立门类,这不但有利于技术科学的发展,也有利于人才的培养,更对综合性大学的发展颇为有利[2]。尤其是近些年来,随着现代高新技术在生产领域的广泛运用,社会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发展应用技术大学,建立独立的技术学科体系,已经成为技术型人才培养迫在眉睫的需要。

(三)发展技术学科是应用技术大学特色发展的需要

由于一直以来,在我国的学科体系中始终找不到技术学科的位置,造成了我国高校的学科建设出现趋同现象,学科同质化导致高等教育办学的同质化。

应用技术大学的发展,需要具有技术教育特色的学科支撑。目前,我国应用技术大学的专业设置主要集中在技术领域,并在专业建设中逐步形成了具有技术科学性质的技术研究和技术学科。但这些院校在真正的学科建设中如果参照现有的学科分类标准,往往难以找到对应的学科类型。最主要的是,现代技术发展周期越来越短,新兴技术不断产生,并不断充实技术科学的内容,使得技术科学的分类更频繁,不断产生新的技术学科,而现有学科分类标准不但没有技术学科的门类,而且始终处于不变的状态,不能完全适应高等技术院校学科建设的具体要求。因此,对应用技术大学来说,不但学科建设的方向不明,而且即使移植传统大学的学科建设模式也难以达到学科建设的目标。其实,对综合性大学和工程性大学来说也是如此,基础学科和工程学科的发展一方面要通过技术学科的建设实现研究成果的转化;另一方面,工程学科的发展在很多场合必须借助技术学科的研究成果,只有明确技术学科的地位和作用,才能确保各类学校的个性化发展之路。

二、应用技术大学学科建设的基本思路

对应用技术大学而言,学科建设不能盲从于传统本科院校的学科建设模式,而是需要根据学校的办学传统和定位及服务面向,确立体现应用技术大学特色的学科建设之路。“面向行业、立足应用、服务地方”是应用技术大学学科建设应当遵循的基本思路。

(一)行业性

应用技术大学学科建设的行业性特征,首先,体现为要面向行业企业生产实际,以开展技术应用研究为重点,在研究解决企业生产过程中实际存在的技术难题的时候,更要关注问题解决过程中所产生的新知识,进一步拓展新的学科生长点。其次,体现为要以产学研深度合作为基本路径,要加强与行业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基地建设,深入探索产学研合作机制,采取与企业共建、共设发展研究院等产学研联合体的方式,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推进技术进步和技术知识的转化。

(二)应用性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与发展,技术中的科学含量不断增加,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不断加快,从而对应用技术大学的应用科学研究以及应用学科发展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在制定R&D统计标准时,把科学研究划分为三类,即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开发研究[3]。其中,应用研究和试验开发研究又统称为技术研究。应用研究是基础研究在实践中的运用,是针对具体实际目的或目标进行的独创性研究,要求紧密结合社会现实需要,并为社会现实服务;试验开发研究主要是利用应用研究的成果,创造可供复制推广的技术手段或工艺服务等,主要表现为知识物化的过程,也就是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基于此,应用技术大学学科建设的应用性,就是要主动围绕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强化应用研究和试验开发研究,扎实开展技术开发、产品开发或技术服务,重视并努力促进应用研究成果的转化,积极进行技术创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行业企业提供技术支持。

(三)区域性

学科建设的核心是人才培养和创新知识,但其最终目的还是要服务于社会。应用技术大学作为地方性高校,其学科建设既要着眼于国家宏观经济建设的长远需要,更要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建设的现实需要,为地方经济建设直接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是应用技术大学生存和发展的源泉,是应用技术大学学科建设的立足点和归宿,这进一步决定了应用技术大学学科建设的区域性特征。

三、应用技术大学建设技术学科的基本路径――案例剖析

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后建什么学科以及如何建设学科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本文以上海某高校为例进行剖析,期望能对应用技术大学的学科建设提供借鉴。

上海某高校是2004年升本的地方本科高校。升本后,该校对办学定位作了专题研究,并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和自身办学传统,提出了“本科层次技术教育”的办学定位和“技术立校,应用为本”的办学方略,并把学科建设始终作为突出特色、提升实力的基础,确立了“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提升学校科研能力”的发展方向,研究制定了学校学科专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强化学科建设。

(一)立足区域发展和行业需求,凝练学科方向

鉴于新建本科院校资源的有限性、学科基础的薄弱性,该校在制定学科发展策略时,实施了“有所为、有所不为”的错位竞争战略,聚焦重点,力争在某个领域上创立品牌。该校在分析区域产业结构发展趋势和本校发展优势的基础上,聚焦上海先进制造业及相关服务业发展要求,特别关注制造业的改造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将学科建设聚焦在能源装备制造技术领域,重点聚焦火电、核电、风电等能源装备关键技术,突出技术应用研究。经过几年建设,该校初步形成了以能源装备制造技术学科群为重点,生产服务学科群和技术文化学科群联动发展的技术学科体系。

在投入方面,该校聚焦重点发展的学科方向,在资金、人力、物力等方面给予重点投入。2012年,该校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学科因长期聚焦我国风电技术研究,获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试点项目”,成为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单位,致力于培养国家急需的风电工程硕士人才。

(二)校企合作构筑学科平台,积极开展技术应用研究

在学科建设过程中,该校认识到“校企合作,搭建产学研平台是应用技术大学学科建设的重要途径,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是学校服务社会的重要桥梁”,因此,该校充分利用行业背景优势,积极借助企业集团的丰富资源,加强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推进学科建设与产学研协同创新。

首先,校企合作搭建科研平台。近年来,该校与上海3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结成产学研合作联盟,其中,作为校企合作最为密切的上海某装备制造集团(国内最大的装备制造业集团之一),更是将该校纳入了集团核心科技创新体系。并在该校设立“XX集团中央研究院分院”,通过“分院”,校企合作建立了上海市装备制造业共性技术专业服务平台数控技术服务中心、风力发电技术研究中心、大锻件制造技术应用研究所等一系列特色鲜明的产学研合作平台。该校还与上海某重型机器厂联合建立了大锻件制造技术应用研究所,通过校企互动,使该校在大锻件制造技术研究领域有了较大进展,已获得国家重大专项、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重点项目。2012年,上海高校知识服务平台“大型铸锻件制造技术产学研合作中心”在该校成立,由上海市教委和上海某重型机器厂共同投入约1亿元,着力打造全新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为上海装备制造企业提供技术支持。

其次,校地合作致力服务地方。作为地方本科院校,该校把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并根据长三角经济发展需要,建立“主动出击、服务企业”的科技工作站。目前,该校分别与江苏靖江、浙江临安、安徽芜湖共建有3个科技工作站,并分别派出了科技特派员。通过设立科技工作站,促进了学校科技服务与地方经济发展的结合,找到了学校发展与行业企业发展对接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此外,该校还探索和实践了产学研全方位、深层次、制度化合作的有效路径,不仅在学校和企业集团层面建立了战略联盟合作伙伴关系,还实施 “校企合作共建二级学院”具体措施,通过校企双方在学科专业、师资队伍、实习基地等领域的深度合作来促进学校的学科建设。

(三)强化教师实践背景,打造技术特色鲜明的学科队伍

学科建设离不开人才支撑,高水平的科研团队是学科建设的关键。为此,该校在《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队伍强校战略”,立足技术本科办学定位,发挥行业办学优势,通过“引智”与“培养”相结合的一系列举措来打造一支高水平的技术应用型科研团队。

在人才引进方面,该校立足重点学科,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加强高水平人才的吸引力度,重点引进符合新技术发展需要的技术专家以及高学历、高职称人才及团队。并根据学科发展重点,扶持有发展潜力的创新学术团队,致力于培养和造就杰出的中青年学术群体。与此同时,该校还十分注重校内教师培养,采用各种措施提高青年教师科研能力,具体包括:配备具有较高教学科研水平的教师担任导师,建立青年教师带教制度;定期组织教师到企业生产单位调研学习,帮助他们熟悉企业的工作环境和技术要求;选送青年教师到企业进行为期1~2年的挂职锻炼,为他们加盟企业技术创新团队创造条件;选拔骨干教师到国(境)内外学习深造,促进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提高学术水平等。

自2007年开始,为提升青年教师企业实践能力,该校开始每年送出一批优秀青年教师到企业、科研院所挂职践习,并制定《青年教师校外挂职锻炼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对青年教师选派、项目落实、检查考核、待遇奖励等都有明确规定,每年召开青年教师企业挂职锻炼总结会暨青年教师产学研能力培养签约工作会,总结表彰一批在产学研专业实践能力方面表现突出的青年教师。另外,该校还派遣数位学科带头人或学术研究骨干深入企业一线,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组成科研团队,直接开展生产一线的技术应用问题研究,由于得到企业欢迎,他们被企业兼聘为副总工程师、技术主管、科技项目带头人。

(四)健全学科管理制度,提升学科建设水平

该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重视学科建设工作,学科组织管理制度日趋完善。

首先,加强对学科建设的经费支持。随着学科建设规模的扩大,学科建设经费也在提升,以2011年为例,该校总投入1297.65万元,较2010年增长18.3%。

其次,完善学科建设的制度管理。近年来,该校在已有规章制度的基础上,修订了“校级重点学科建设管理办法”及“校级重点学科评价验收方案”,实现了重点学科评价的“三个转变”,即从年度评价转变为建设期评价、从定性评价转变为定性定量相结合、从只注重科学研究成果产出转变为从学科特色与优势、学科队伍建设、学科平台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和学科管理等七个方面对学科进行综合绩效评价。同时,该校还制订了“二级学院(部)学科基础建设与管理办法”,发挥二级学院在学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某高校学科建设的案例剖析可以看出,我国应用技术大学主要以地方本科院校为主,其区域性特点决定了学科建设路径的差异性。但是,如下三方面是技术学科建设应着重关注的。

(一)建方向――以应用技术研究为根本

应用技术大学主要以服务地方经济为主,但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地区之间产业结构和能级存在着巨大差异。各地区产业之间以及产业内部都存在着严重的不协调问题。一方面,技术附加值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过剩;另一方面,具有高技术含量的技术密集型产品又大量依靠进口。因此,开展应用技术研究,提升产业能级,已成为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紧迫任务,也是应用技术大学学科建设的主要方向。

(二)建队伍――以学术能力与实践背景相结合为关键

应用技术大学的区域性特点以及学科建设方向的确定,决定了其队伍建设必须通过“引智”与“培养”相结合的一系列举措,才能努力打造一支高水平的技术应用型科研团队。因此,应用技术大学在队伍建设过程中,除了通过各种途径培养一批了解行业企业技术发展走向的高水平师资队伍之外,还应突破制度障碍,大力引进企业高水平的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引领应用技术大学直接开展生产一线的技术应用问题研究,真正实现科学研究为行业企业服务。

(三)建基地――以行业共建实现双赢为目标

企业和应用技术大学作为不同的创新主体,具有各自实施创新的动力和内在运行机制。尽管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但从我国目前的经济环境和技术创新现状看,高校与企业合作开展技术创新才是推动我国技术进步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选择。

应用技术大学与企业合作开展技术创新,是行为目标不同的两类组织之间寻求优势互补的理性选择。通过校企共建合作基地,一方面可以将学校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而且,高校自身也获得了一定的经济利益,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办学和科研经费不足的问题,更好地开展教育与科研工作,培养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技术型创新人才。另一方面,企业可从高校获得技术创新所需要的技术和人力资源支持,通过自身的进一步发展,不仅可以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力,还可以增加就业机会。校企共建基地,可以促进创新要素的有效配置,实现双方的合作共赢。

参考文献

[1]World Economic Forum. 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R].2010-2011,2013-2014.

[2]王义遒.关于技术科学的人才培养[J].复旦教育,1993(1):6-8.

[3]刘道玉.论重点大学科学研究的使命[J].高教探索,2006(2):4-8.

On the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Route of Applied Technology University

――Taking One College in Shanghai as the Case

LIN Wei-tian, LIU Xiao-bao

篇(10)

从勒纳德的触发假说到爱因斯坦利用光量子假说的解释,学生不仅理解了光电效应的发生机理,而且认识到科学发展历程的继承性,从而对提高学生学习素质,指导专业知识学习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知行合一,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整个科技发展的历程就是无数先贤不断奋斗和不断创新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理论和实践都十分重要。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实践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够促使学习者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而且还能够在实践中创新思维、打开思路,对更深层次的科研和创新都是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物理实验大多数是在实验室完成的,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因此,大量工作应该在课外由学生根据个人兴趣自主完成,本着对物理实验的兴趣去做,这个过程对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科学技术史是关于科学技术产生、发展及一般规律的科学,它作为一门跨学科、跨专业的综合性学科,对学生有着特殊的意义。我认为,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开展科学技术史教育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上一篇: 化学利弊论文 下一篇: 教师培训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