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5 10:27:3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文化软实力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集中体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坚定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信念,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在历次讲话中就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指明方向,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要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二、中学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方法
1、通过语文教学中经典文学作品积累传统文化知识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诗、词、曲、散文、小说等经典文学作品,不仅包含了丰富的语言文学知识,也蕴涵着积淀深厚的传统历史文化知识。因此在语文教学中,通过仔细研读、剖析这些经典文学作品,不仅能使中学生提升文学素养,更有助于积累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教师在课堂上不仅是语言的教授者,也应该是文化的阐释者。因此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应该在课堂上通过给学生推介和讲解经典文学作品,来加深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深层次文化内涵的理解。
2、通过语文教学中的文化词语品味传统文化意蕴
中学语文教材中许多词语蕴涵着十分丰富的文化意义,这些文化意义包含社会赋予词语的引申义、联想义、比喻义、象征义等。通过多年中学语文教学,笔者发现,对中学生的语文教学仅仅停留在词语的表层意义上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对语文词语深层意蕴的渴求,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通过给学生讲授这些文化词语背后深层次的文化涵义,帮助于学生拓宽传统文化知识,品味传统文化意蕴。
3、积极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完善知识结构
语文教师自身要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能够全面系统的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正确把握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核和价值精神。近年来,我国学术理论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进行了研究,其结论大体相同,但在表述上存在一些差异。为全面认识传统文化,教师应该从历史发展、不同流派等方面,结合经世致用的指导原则,将传统文化的源流、发展、冲突、融合等一一列出,努力做到少遗漏乃至不遗漏,打牢文化传承的历史基础。只有教师本人具备了相应的传统文化知识,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引导,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4、改革语文课堂教学,关注学生个性发展,与学生价值取向共优化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构建以读为本、师生互动、活泼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激励学生大胆发言,使其平等参与到教学中来,在观点的碰撞中闪耀智慧光芒,让每个学生都切实感受到把古人思想和自己思考结合起来的乐趣和收获。让师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思想渐渐摆脱浮躁,精神受到圣哲前贤思想的滋养,既学文化,又学做人。
【中图分类号】G123.16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2014)03-0006-0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见,语文不仅是学习语言的手段,更是学习文化的工具,从一定程度上说,文化传承的功能是目的,语言学习是手段。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是时展的需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现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他们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长辈时刻娇宠着的书包不用自己背,被子不用自己叠的“小皇帝”,这些温室里的花朵仿佛离华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渐行渐远……少年儿童缺乏自理能力和自控能力、不懂礼貌、自私自利等等劣习在现实生活屡见不鲜,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薪火相传遇到了挑战,危机四伏。为了民族文化继续传承,必须加强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
一、诵读经典,在传承中有效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在诵读经典中感悟传统文化精髓。中华民族的文化自古就有注重音韵的传统,多数文化经典适合诵读,不仅可在抑扬顿挫的节奏中加深记忆、增进理解,更可从中体会到民族特有的文化美感。由于中华民族的文化精典传承悠久、内容丰富,教师应有计划、有层次地进行组织和引导。根据学生的知识层次和接受水平,由简入繁地安排每个年级、班级的诵读内容。如低年级的学生可要求其诵读较简单的《唐诗三百首》《三字经》《孝经》《弟子规》等,中高年级的可读一些稍长的唐诗,宋词、元曲、歌赋等。在时间安排上可为一周一节或两节课,要求学生对所选内容反复朗读,以致熟读成诵,牢记在心。在诵读中学习,可以更好地感悟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这就是所谓的“熟能生巧,巧能生花”的道理。
二、发掘教学内容,有效渗透传统文化
1、加强课内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的国家,几千年的历史,积淀了丰厚的传统文化,北京故宫、山东泰山、山西五台山等都已经被列为世界遗产。传统文化、民间工艺、艺术、风俗等都蕴涵着深厚的文化传统。这就对教师学科知识、教学能力、文化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知识的海洋里,教师还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这样才能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文化知识。虽然在新课程标准里,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但在必要的时候,教师还要拓展、启迪、陶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2、从阅读中渗透传统文化。通过课内、课外阅读,了解我国优秀文化,积累词句,体会故事情节,文章内涵。使学生心灵有所触动,如:三年级课本中一组教材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专题,由《孔子拜师》、《开天地》、《赵州桥》、《一副名扬中外的画》四篇课文组成。
3、从古诗词入手,加强传统文化熏陶。古诗词是古代文化的遗传,是古代文明传承的媒介,更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千百年来脍炙人口。学习古诗文,不仅可以培养阅读能力,而且能启迪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性情。
三、结合生活实际,有效渗透传统文化
文化存在于实实在在的生活中。要更好地体味文化内蕴,就必须走出课堂,走进生活。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我们可以以某个传统节日为契机,结合生活实际带领学生体味传统文化内涵。在端午节来临之际,可以引导学生查询和端午节相关的一些信息,在查询的基础上整理资料、布置作文,并以黑板报、讲故事、演讲等形式交流。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如果这些重要的传统节日让学生有计划地去探究,去实践体验,对文化传承的意义是深远的。
四、巧用多媒体,在激趣中渗透传统文化
在课堂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方式,重现诗词画面,让学生直观感受创作的意境,受到美的熏陶。单凭想象,对于低年级的多数学生来说,理解上有一定难度,但是借用照片或画面的形式展现出春天里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就能在学生的脑海中呈现出一幅鲜活的画面,从而轻松理解诗歌的意象和意境。学生通过类似的方式不仅理解了这首诗,还能触类旁通。形象性的体验,既让学生感受到古典诗词的诗境之美,又能把传统内容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创设情境,在传统文化渗透中提升学生思想素养
传统文化的精髓其实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在教学中我们要精心组织授课内容,注重弘扬民族精神。戈壁滩上古长城的变迁、木兰从军、造纸术的发明、7岁曹冲称象的故事……在这些看似简单的篇章里,我们看到的是一颗颗赤子之心,看到的是中华民族的脊梁。而这些需要我们教师及时抓住文本中传统文化的教学契机,触发学生的情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让优秀的民族文化和精神在学生心中扎根、传承。从老庄到孔孟,从屈原到李白,从柳永到苏轼,从陶渊明到王安石……我们掬古典之泉,灌蒙尘之心,我们在偷悦中学会孝敬,学会关爱,学会诚信,学会思考,学会勤奋,学会优美,学会深刻……
六、传承民俗,点滴中有效渗透传统文化
语文教学的内容丰富多彩,作为传统文化的传播者,我们希望通过点滴的渗透,教育孩子传承民俗,取其精华并发扬光大。很多的传统美德在教育过程中都可以用具体的行为来描述,比如对父母为孝,对兄弟为悌,对朋友为信,对国家为忠等等,给孩子打下精神的底子、富有的底子、美好的底子。在日常生活中,总会有很多民俗节日的习俗延留至今,我们可以通过生活中的细节向学生灌输传统文化:端午吃粽子的时候,念一首《满江红》来怀念屈原,九九重阳节的时候要登高并插茱萸。这些内容的教授都能够向学生很好地渗透民族精神的内涵。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它凝结了中华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广大语文教学工作者,要敢于担当起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光荣使命,为弘扬民族文化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内容极为丰富,涵盖了生产生活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语言文字文化等诸多方面。继承、传播、发扬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培养目标明确指出: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是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其中,对学生培养热爱社会主义祖国之情、了解中国历史和国情、对国家和民族负有责任感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欧洲的孔子”法国思想家伏尔泰曾呼吁欧洲人在中国传统文化面前:一要赞美,二应自惭,三须模仿。这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生命力强,影响深远。因而,在小学阶段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既是由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的,又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很多,如,“阅读教学”“识字教学”“习作教学”“课文活动”等。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着眼识字教学,使学生对传统文化有个初步的了解与印象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小学1~2年级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3~4年级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600个左右会写;5~6年级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毋庸置疑,识字教学是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手段之一。在识字教学中实施传统文化教育可以从汉字的形体结构和字义两方面入手。汉字是结构文字,汉字的形体结构既模仿实际又不断地加以改造,表现了中国人独特的思维方式和与时俱进的改革精神。如“学习”二字,学为盖房之意,“习”为鸟每日练习飞翔之意。前者告诉了我们居住文化的久远,后者告诉我们中国人对教育思想、学习方法的认识与归纳。再如“友”字为两手握,表现了中国人对友情的认识与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注重对汉字形、义的分析与讲解,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就会提高,思想感情也会得到熏陶。
二、立足于古诗教学,使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古诗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在当今极具教育功能。正如杨再隋教授为河南人民出版的《小学生必读古诗词80首·序》中所言:“每一所小学都重视儿童(古诗)语言的积累,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日积月累,坚持不懈,就会陶冶儿童心性,构建校园文明,深扎文化之根,铸造民族之魂。”小学语文教材选编的古诗上自《汉乐府》下至清代诗歌,都是千古传诵的名篇,是高度思想性和完美艺术性的结合,充满了诗情画意,读来朗朗上口,深受学生喜爱。如通过《锄禾》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勤农节用的情感;通过《游子吟》《赠汪伦》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亲情、友情;通过《塞下曲》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勇敢精神;通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教学,可以使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及中国古人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等。
三、利用好现代文教学,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
小学语文教材现代文选文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是学生认识、吸收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因而,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要利用好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现代文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如通过《长城》《赵州桥》等课文的教学,可以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卓越和成就;通过《高梁情》的教学,可以使学生对五谷及对大自然产生赞美乃至崇拜之情;通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教学,可以使学生受到“仁与义”的教育;通过《探母》等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孝”道等。
四、通过课外阅读指导,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中小学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其中,小学一、二年级不少于5万字,三、四年级不少于40万字,五、六年级不少于100万字。不难看出,课外阅读是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师指导学生阅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推荐书目书籍时,可以通过指导学生阅读《三字经》《唐诗三百首》等,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和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特点和精髓;通过阅读中国四大古典名著等促进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吸收,从而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加强习作指导,让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理解得到升华
文言文无疑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一定程度上讲,文言文的教学、学习质量,直接影响传统文化的教育。所以,文言文在当前语文课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由于文言文本身的艰涩难懂,青少年学生对佶屈聱牙的句子,生僻古奥的词语都有一定的抵触心理。这造成学生的文言学习兴趣较低,也影响了传统文化的教育。
(二)语言文字的背叛与创新
网络的普及和发展,让网络语言成为人们的一种重要交流工具。互联网改变着世界,促进着人类文化的发展,也影响语言文字的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导致了青少年对祖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冷漠感。今天的青少年很少了解自己的传统文化,用方块汉字传承的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史正面临断链的危险。
二、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对策
(一)夯实古诗文基础
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应该具有传统文化教育的自觉。在构建初中语文课堂的实践中,应该自然融进传统文化内容,从而演绎语文课堂的精彩。在内容选择上,传统经典作品是集文学、哲学、历史于一体的,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结晶。“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博爱思想的传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告诉学生要学会推己及人。据此来说,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选择应该从对人的终身发展、对民族未来负责的高度来“放出眼光”,谨慎选择适合学生消化的传统文化教学内容。
(二)鼓励传统文化写作素材积累
在写作中,所涉及到的传统文化知识较多,这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有意识积累相关素材,从而起到“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效果。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后,中学语文学科,形式了新的“课标”和“教材”结构。在“三维目标”的教学要求下,不管是“必修课”还是“选修课”,都注重“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等内容和形式。教师就应该按照教材编写的固有模式,通过资源的整合,把有关“传统文化内容”分类归纳在一起,然后有目的地进行地重点讲解,从而使之积累和积淀了文化传统的素材,就为其写作的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挖掘课文的传统文化精髓
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推进传统文化教育,古文是一个重要领域。现代文中同样有传统文化的精髓。比方说,曹文轩《孤独之旅》一课,文章讲解的是杜小康的性格特征和成长过程。文章通过环境描写,衬托人物的心情,创造了氛围,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可以说,孤独之旅其实就是成长之旅。杜小康的成长中有成功,也有挫折,有欢乐喜悦,也有悲哀烦恼。文章告诉我们:在我们的人生中,成长是永恒的主题。本文中所体现出的坚韧、执着、勇敢,其实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性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现代文的讲解,一样可以推动我们的传统文化教育。
1.1初中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不高并且难度较大
当前中学阶段学生对电脑、英语等学习热情,明显高于学习语文的热情。一方面由于该阶段学生对文言文普遍感到难度较大,而文言文并不被社会广泛应用,使得学生及家长觉得花了时间学习用处并不大。另一方面由于文言文中一些常用语法,以及常用字,对于从小学升到初中的学生还有一定认识上的难度。在这样的前提下,想要从教材选编的优秀文言文中,受到我国传统经典文化熏陶难度就更大。
1.2信息文化对中学阶段学生的影响
信息时代下人们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也影响了中学阶段学生的生活方式。该阶段学生在各种不同信息文化环境影响下,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上网玩游戏、看漫画等休闲杂志等的兴趣,远远比学习传统文化经典的兴趣大。由于社会现实和大众文化等因素影响,导致中学阶段的学生及家长,只是从考试角度上来说,才有学习传统文化或文言文的必要。
1.3中学阶段学生对语言文采重视不够
中学阶段学生是从小学升到初中的,这样学习量增加了,学习时间也被各门学科分割了。学生课余时间多数被各科作业和试卷侵占,也使得学生阅读文学名著的时间相对比较少,对经典名著中的文化底蕴和思想深度及广度,不仅没有兴趣看,还用不想学得那么老气横秋来逃避。这也导致了中学阶段学生作文,在文采和词汇量上都比较缺乏。而学生对于网络流行用语,以及中英文杂交的网络词汇,以及调侃性和性格化的网络词汇,却很快就能接受并传播开来。
2.中学阶段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现状所引发的思考
笔者认为,一味否定网络语言的个性化和活泼性,以及时代感其实并不可取。网络语言这也是语言演变顺应时展的体现之一。汉语言的演变从远古到今天,从语音的演变到语义的差异,以及表达方式的差异等,其实一直都是动态的、缓慢的在发展。只有正视语言的发展规律,才能充分摒弃网络语言的粗俗部分,将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网络语言的时代感有机结合起来。这将不仅符合中学阶段学生的朝气和活力,也让学生在不脱离现实的条件下,接受和吸收传统文化精髓。当学生真的跨越了语言演变所造成的时代隔膜,也会发现我国的经典文学作品和国外经典文学作品从表达上是相通的。例如:我国唐朝著名文学家韩愈,在写作技法上与192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著名诗人威廉?巴特勒?叶芝的现代主义写法有异曲同工之妙[2]。由此人们不难发现“美”其实是跨越时代、跨越国籍相通的,而不美却是千奇百样。时间海洋里大浪淘沙,既无情也有情。留下的传统文化精髓也将传承下去,在滋养人们的审美情趣同时,也将提高人们的传统文化内涵。
3.把传统文化渗透进中学语言教学实践中
3.1从课堂教学角度来学习传统文化内涵
教师在课堂上教学实践中,通过分析汉字、词,找到其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内涵,并对其所包含的哲学传统和审美情趣,以及思维方式和表述特征等进行剖析,通过合作学习方式,让学生探讨这些文字反映了怎样的信仰,当时社会环境是怎样的,以及文章中反映的古代人们在科学认识上和现代人存在怎样的差异。例如:指导学生学习《论语》中:吾日三省吾身,讲解重点难字:“省”字时,让学生了解“省”是个多音字,“省”在这里读音是:xing的第二声。意思是反省、自我检查。通过讲解《论语》中的这条语录告诉学生传统文化中,对克己养性的道德人格自觉性的要求,这种思想具体到精英人群中就是独善其身,兼济天下的担当和责任感[3]。同时向学生们讲解孔子为了弘扬、传播他所信奉的真理,颠沛流离不该初心,一生致力于实现匡世济民的精神追求。
3.2在课堂教学时加强对作品进行分析
汉字中往往一个字一个词语,其所包含的文化内容都是比较深邃的。而一部作品所折射的文化现象则更系统和完整。中学教材选编范文时,还是比较注重表现传统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传统的伦理道德、礼仪,以音乐和审美等都有所涵盖。有的课文体现了我国传统民族性格精神和意志品质,有的体现了传统精英人群的“舍生取义”的价值取向。例如,教材所选的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体现了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那种忧国忧民,精忠报国的传统精英人群共同的优秀品质[4]。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开展小组谈论分析古人的思想,以及对人生和社会的看法,以及他们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和学生们接触到的现代人有什么区别。这样不仅让学生学习了课文,也深入了解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优良传统。
3.3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文化经典
针对中学阶段学生古文功底总体水平不高情况,同时阅读文化典籍的数量也比较少。所以教师指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去阅读古代经典文学作品。在提高阅读量同时,增加自身传统文化素养。这样教师通过给学生列出一些课外阅读的书目,指导学生对哪些书籍应该精读,或哪些可采取泛读方式。通过扩展该阶段学生课文经典读物阅读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古文阅读能力,也能促进该阶段学生语文整体水平的提高。这样教师所列出的书目就需要有一定的选择性。尽量少选择反映帝王将相历史的文章,而多选入一些反应普通中国人日常生活的古典小品或笔记体小说,以及这方面的诗词作品。这样既可以突出生活情趣,也能突显传统国人生活中富有人性的方面。另外,针对中学阶段学生求知欲比较强的特点,让学生阅读时不仅要注意拓宽视野,还应加强领悟和打开思维空间,让学生能够以发展眼光来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以及网络文化。引导该阶段学生在思考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同时,形成自身的思想和行为准则以顺应时展的需求。
3.4加强其他学科的沟通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6-0077-01
“文化”是社会现象,而不是自然现象,是人类的创造性成果,而不是人的本能活动的结果。文化的初始含义是与自然物、自然行为相对的人的创造物和创造行为。文化是人所具有真、善、美的一种素养。古文中“文”指交错有序的现象,如“经天纬地曰文,照临四海曰明。(尚书 舜典)”。古文中“化”指变异和转化的过程及结尾。“以文求化,因文而治”乃“文化”。刘向的〈说苑 指武〉一书说“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意思是说“说服、教育、谈判、外交等方式解决不了就要动刑惩罚。”“文化”简言之即“文治教化”,也是人类不断从蒙昧走向开化、从野蛮走向文明、从落后走向进步的过程,它包含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审美文化和符号文化等。那么,中国传统文化又有什么内涵呢?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汉民族为代表的中华民族历代相沿共同认可的不断更新的生活方式、民情习俗、知识系统、道德意识、思维特点、价值观念、理想追求、人生态度的聚合体。它孕育于上古时期,兴盛于春秋战国,鼎盛汉唐,延续宋明清,衰退于1840年,终竭于“五四”,再度破坏于""。它主要以:典籍册卷、文物古迹、风俗习惯、口口相传四种方式留存下来。它具有三大基本特点:①具有强大的凝聚性。如“叶落归根”“眷念祖国”“怀念故乡”等思想人皆有之,而且很多集合团体也因此而萌生和发展。②具有严密的伦理性,在一定意义上可称为道德文化,如“以德为先”“以孝为先”“礼仪廉耻,忠孝仁爱。”(八德)等。③具有突出的人本性。如:“民贵社稷次之,轻之。”“民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
《语文新课标》强调语文教育的人文性,何为人文?文明以止,人文也。目标到达经天纬地照临四海,即为人文。素质教育借鉴有大量的传统文化,在教师素质、教材素质、教育管理者素质、教育思想理论等方面无处不含传统文化。中国的教育现实已经达到了普遍关注传统文化教育的趋势。语文、历史、政治等学科教材饱含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因此,语文教育不容忽视传统文化。在语文教育教学中如何播洒传统文化的种子呢?我坚持要求学生在积累字、词、句、段、篇的基础上创作并整理自己的文化簿。并开展以下活动实施传统文化教育。
1.每周一字辩文化
我每周给学生示范辨析一个字,从辨析中融会传统文化。当然也要求学生每周自己积累一个字,并能够辨析。如:“孝”,会意,形声字。 解:金文“孝”字,为子承老形。小篆之孝,从老的上半部分,从子,意谓子背着父母,意即子能承其亲,并能顺其意。故其本意作“善事父母者”,此之谓孝。其义有:①善事父母之道曰孝。如《孝经·开宗明义》“夫孝,德之本也。”②善事父母之人曰孝。如《汉书·武帝纪》“兴廉举孝”。 ③居丧曰孝。如守孝、在孝。④奉养、孝顺曰孝。如《礼记·祭义》"内则孝于亲"。⑤服父母与祖父母之丧的曰孝。如孝媳、孝孙。 ⑥能继先人之志也。如《中庸》“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孝”,上为老、下为子,是上一代与下一代,融为一体,称之为孝。 子女从父母那里承传血脉和家训,子女之身,就是父母的分身,不孝父母就失去了自身的大根大本。故古云 :“孝乃天经地义”。 《诗经·蓼莪》写道:“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因此,身为子女,如何行孝,是我们每个人不可不知的。如果能将孝敬双亲的心,扩大到对所有的师长、宗亲;如果我们还能在立身行道方面有所努力、贡献,让父母宽慰,使他们一生的辛勤没有白费,这就是古人所谓的“光耀门楣”,“孝行”至此就更加圆满。“孝,乃百行之本,众善之初也。”孝不分老少、富贵贫贱,是人人可行可做的。愿我们能牢记这些话。及时把握行孝的机会,切莫等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痛,至此追悔已迟。
2.课前故事说文化
我依据学生学号轮流值日,每节语文课前由值日生讲一个有意义的故事,之后发动对故事进行评论,在评论中引导学生说出故事中蕴涵的深刻的传统文化。如〈赵孝争死〉。
汉赵孝,字常平,与其弟礼相友爱。岁饥,贼据宜秋山,掠礼,将食之。孝奔贼所,曰,礼病且瘠,不堪食,我体肥,愿代之。礼不允,曰,我为将军所获,死亦命也,汝何辜。兄弟相抱大哭,贼被感动,并释之。事闻,诏分别迁授。
赵氏昆仲,以至性孝友,而化及盗贼。夫恶至杀人而食之贼,且当众贼饥饿亟亟待食之时,尚可令起慈心,则世间安有不能化之人。《大学》云「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不其然乎。
【译文】
汉朝时候,有一个人姓赵,单名叫孝的,表字常平,和他的弟弟赵礼,很是友爱的。有一年,年成荒歉得很,一班强盗占据了宜秋山,把赵礼捉去了,并且要吃他。
赵孝就赶紧跑到了强盗那里,求恳那班强盗们说道,赵礼是有病的人,并且他的身体又很瘦,是不好吃的。我的身体生得很胖,我情愿来代替我的弟弟,给你们吃,请你们把我的弟弟放走了。强盗还没有开口说话,他那弟弟赵礼一定不肯答应。他说道,我被将军们捉住了,就是死了,也是我自己命里注定的,哥哥有什么罪呢。两兄弟抱着,大哭了一番。
强盗也被他们感动了,就把他们兄弟俩都释放了。这件事传到了皇帝那里,就下了诏书,给他们兄弟两个都做了官。
3.每天一得记文化
中国作为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民族传统文化,它不仅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光辉灿烂,而且在当代也已经和正在受到亚洲乃至全世界日益众多的国家和人民的重视。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点来看,传统文化对于培养和提高人的思想、文化、审美和道德素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崇尚道德、重视智慧、强调文化艺术修养、注重人文素质的培育等思想,有利于新时期的大学生思想素质的提高,在21世纪的人才培养中,应当认真地加以弘扬。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同时,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一、中国传统文化应当成为新时期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特殊的自然环境、经济模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等条件的作用下所形成的文化习惯和文化积淀。它既散见于经典文献、制度规章等程式化的客体形式之中,又存在子中华民族的思维模式、知识结构、价值观念、伦理规范、行为方式、审美情趣、风俗习惯等主体形式之内,经过数千年的演绎与扬弃,这种文化积淀已深深地融进中华民族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之中,渗透到社会政治、经济、特别是精神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制约社会历史发展、支配人们思想行为和日常生活的强大力量,是中国国情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传统文化是民族新文化创造和发展之基点,当代大学生是21世纪中国文化的建设者和创造者,这是历史赋予他们的重任。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是传承性,而要建设、创造和发展,首先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内在价值,在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理想信念等方面的教育有着极为重要的导向作用。
(一)中国传统文化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潜在的推动因素。当代大学生是未来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承担者,中国现代化的实现,离不开他们的努力。任何一个国家的现代化,都是根植于民族传统之中,以传统文化为前提。只有把现代化的基本要求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结合起来,才能赋现代化以民族特色,也只有这样的现代化,才是真正现实的、具体的、有活力的现代化。英国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最早向现代化发展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是西方保存传统最多的国家;即使在今天,日本的传统文化依然大量存在于政治、文化、经济和社会生活诸方面。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客观要求。所以,我们在对大学生进行“科学”的现代化教育中,应当加人传统文化教育,以增加高等教育的深度和力度。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是培养、激发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树立民族自豪感的重要因素。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灵魂,它对于塑造民族的品格和风貌,对于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增强,作用之大不可量化。而蕴含于传统文化之中的中华民族精神就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之上产生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感情。民族历史愈悠久,传统文化愈丰富,民族意识和民族情感则越深邃,民族精神越强烈。民族文化是民族精神的客体,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之主体。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这一辩证统一关系,决定了我们在对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时,离不开传统文化教育。诸如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天下为公”的理想精神、协和万邦的宽容精神、献身祖国的爱国精神、“先天下之忧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怀等等这些中华民族精神的精华,在市场经济的负效应冲击精神文明建设的时候,必须进行认真的整理、挖掘,用以武装当代大学生,从而重新树起民族文化的旗帜,以激发人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使中华民族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可以抑制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弘扬社会主义新文化,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市场经济是一种自由竞争的经济,或者说是一种效益驰动的经济,与其它事物一样,它具有双重性:市场经济强化了人们平等观念和经济意识,但可能导致以拥有金钱、商品的多寡作为划分人们等级地位的标准和判断人们的价值尺度;市场经济追求利润的最高极限,也会导致人们“一切向钱看”的拜金主义;市场经济可以提高人们的自主意识,但一些人追求无限自由。产生无政府主义;市场经济以企业甚至个人为经济运行主体,容易引发极端个人主义;市场经济等价交换劳动使相互服务意识增强,同时又使交换关系渗透到人际关系和权力结构之中。市场经济双重作用中的负效应,将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产生巨大的消极影响。如果我们在教育大学生时赋予传统义利观以时代的内涵,则对于冰释滞存于大学生思想中的金钱至上、享乐主义等错误观念,会有立竿见影的积极效果。除了对大学生灌输集体主义奉献精神之外,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就是进行传统文化中的群众精神教育。千百年来,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形成了这样一种民族心理积淀:社会是一集合之整体,个体总是生活于群体之中,是民族、国家之一员,如果整体利益受侵害,则个体利益也难以保障,因此,个体利益必须无条件地服从整体利益。传统文化中这种社会成员服从群体、群体服从国家的集体精神,与市场经济的负效应引发的本位主义、地方保护主义和个人主义是直接对立的。在青少年教育过程中,继承、发扬这种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的群体精神,通过分析与取舍,将群体精神注人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之中,无疑会对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起到举足轻重的影响。不仅如此,中国传统文化的又一大特点是强调“先义后利”、“义以为上”,认为在获取个人利益时,要看是否符合公正、公平和诚实原则。
二、寻找和发掘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的结合点.赋予它新的时代气息,使其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思想道德的规范
在大学生思想教育问题上,笔者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发扬集体主义精神,加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历经坎坷、动荡而巍然屹立于当今世界,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集体主义精神:“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维护国家社会整体;孝敬父母、关爱兄弟是维护家庭整体;
“天下为公”是人类大同世界的最朴素想象,集体主义的具体内容因时代和社会的条件不同而各异,但就群体生活中个人需要顾及他人利益及大众利益这一点却是共同的。从一定意义上讲,正是这种精神维系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民族团结和国家的持久不衰。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个人与国家、杜会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仍然存在着矛盾,而二者必须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上来。大学生由于思想尚未成熟易走极端,崇尚绝对自由,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冲突的时候,潜意识不
可避免地要把个人利益放在首位,因此,教育大学生在继承传统文化整体精神时,应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而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一定要从传统的整体主义精神出发,上升到爱党、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高度上来。
(二)发扬仁爱精神,加强热爱人民、尊师爱生教育。孔子把“仁”由西周时的“爱亲”扩展为“爱人”,由家族之爱推广为天下之爱,不但体现了由亲而疏的爱的变化而且包含着“泛爱众”的质的升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与人之间应当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将心比心、以情交情、以诚求诚,正如孟子所言:“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古今社会必然有种种差异,但以“仁爱”为总纲所提倡的礼让、保民、爱人、尊亲、团结、互助、谦虚、同情等,仍为年轻一代不可或缺的优良品质。现在一提“现代化”,人们往往就与竞争、紧张、高科技、高消费相联系,很少与“人情”挂钩。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我们今天受益于现代文明,同时也受害于现代文明:一方面知识激增,科技发达;另一方面人口失控、战争不断;科技的日新月异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与现代化之进程,但同时却加深了竞争的激烈程度;经济的突飞猛进满足了人们的物质需求,却俗化了精神领域,淡化了人情关系。上述不良影响反映在大学生身上,集中表现为注重自我设计、自我发展,甚至以金钱作为评判人生价值的标准,所以,我们应对大学生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仁爱”教育,使其热爱人民,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牢牢确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交际准则。
(三)倡导“重家庭”伦理道德风尚,加强社会主义家庭观念教育。家庭是在原始社会氏族解体过程中产生,历经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至今仍存在和发展着的社会最基层组织。在中国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中,家庭既是社会基本的生产单位,又是社会婚姻的生活单位,它兼顾赔老扶幼、教育子女等众多的社会职能,千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庭伦理一直是伦理道德的核心。“齐家”思想、“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妻和敬’,、“邻里和睦”等传统的家庭伦理观念,在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仍然具有不可低估的积极作用。改革开放在促进中国经济腾飞的同时,随之而来的西方不良文化观念也在猛烈地冲击着中国的每一个家庭。大学时期正是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时期,其思想品德可塑性很强,对事物的真假优劣辨别能力不够,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家庭伦理道德教育是当务之急。目前,有部分大学生对父母口出狂言,视为“保姆”,当作“包袱”,因此批判继承传统文化中的“重家庭”伦理道德,发扬中华民族特有之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妻柔以及扶弱济贫、尊老爱幼这些传统美德,加强大学生品德修养,不仅能使千万个家庭和乐融融,而且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健康和谐,建设精神文明,促进国家长治久安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四)主张慎言力行,发扬自强不息的实干精神。中国传统文化在处理言与行的关系间题上主张“懊言力行”。“慎言力行”这是古圣先贤务实品格的集中体现,这种品格对今天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也是极为可贵的。年轻人富于理想,热情浪漫,年纪轻,阅历浅,往往誓言多于行动,好高,远,脱离实际。因此,教育大学生发扬务实精神,刻苦学习、精通学业、奋力拼搏、自强不息,这对他们将来建功立业,成长成才,无疑是有重要意义的。
三、以科学的态度正确对待人类一切传统文化成果
当代中国的艺术教育,应根植于本民族传统文化这块土壤。这是艺术教育发展、成长的源泉,离开它,艺术教育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各种不同的艺术教育模式,不管是舶来的,还是本土的,无论是学习、继承还是发展,我们本身应具有一个较高的视点去评判。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否则舶来的东西就难辨良莠,或导致另一个结果,即盲目地排外而妄自尊大。
由于历史原因,我们今天的艺术教育出现了偏颇,即重技艺而轻人文。我们今天的艺术教育与传统的人文教育产生了严重的断层,这足以导致人的精神领域极其浅薄与苍白,加之西方现代工业文明的介入,我们正在加速度地蜕变为“香蕉人”,而我们的艺术教育也增加了“功利”与“竞争”的倾向。过分重功利就会轻仁义,人与人的过度竞争会导致社会动荡不安,国与国的过度竞争最终的结果将是共同毁灭。
一、东、西方两种不同文化的比较
近现代西方注重的是科技教育。在科技进步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如犯罪率上升、环境污染等。核能的开发本来是可以造福于人类的,但我们今天却随时都要遭受核战争的威胁。因此,人们形容科技是一把双刃剑,盲目地发展科技无异于盲人骑瞎马。
近现代西方注重的是竞争教育。孩子从小就被灌输竞争意识,保护自己的个人利益。而中国传统的教育是教人礼让、互助合作、共存共荣。中国古人并非不懂科技,但更懂得科技发展的弊端,因此,大力提倡发展人文教育,认为这样,社会才能长治久安。当前是科技发展的时代,我们无意开历史的倒车,只是尽可能地让科技发展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状态。科技好似一匹野马,需要一名睿智的骑手去驾驭。中国传统文化在这一方面可以发挥其积极作用。中国传统文化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我们并非基于一种民族情结去赞美和宣扬自己的文化,也并非基于一种复古的情结而厚古薄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典集称为经典,“经”是纵贯通达,“典”是典范、标准,古今一成不变之真理,可以超越过去、现在和未来。
二、 艺术教育包含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范畴之内
马一浮先生在《论西来学术亦统于六艺》文中曾提到:“六艺不唯统摄中土一切学术,亦可统摄现在西来一切学术。举其大概言之,如自然科学可统于《易》,社会科学或人文科学可统于《春秋》……文学、艺术统于《诗》《乐》。”艺术教育依托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不仅可使其理论更加完备、深广,还可使其教育理念达到一个更高、更新的层面,在其空洞的“形式”中摄入更多的人文色彩,使其能够更多地关注人本身、人类社会以及人类的前途命运。
三、艺术教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再现
艺术教育不应被认为仅仅是画画、唱歌、弹琴等技艺的传授,艺术教育是要把人类最高的智慧、德能与才艺以艺术的形式表达出来造福于人类。
中国历史中的绘画、雕塑、戏剧等大多展示、宣扬的主题思想是“忠、孝、仁、义”,在娱乐之余不失其“成教化、助人伦”的社会教育功用。无论是过去的君主时代还是现在的民主时代,艺术教育也要承担起一种责任与义务来改善我们的身、心、世界。
中国传统文化的典集又可称为内典,内典即是内学之典集,其中所盛载的智慧与德能来自心灵的最深处,是人心本来具有而非从外学来的一种亲证的现量境界,不是一种想象、推理构建的理论。通过这些典集可以开启我们内心深处处于休眠状态的智慧,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启发式教学”。中国传统文化也就是国学,被马一浮先生称之为“六艺之学”。马一浮先生在《论六艺统摄于一心》的文章中写道:“举网者必提其纲,振衣者必挈其领。”先要识得纲领,然后可及其条目。六艺之教可以统摄一切学术,这是一个总纲领,真是“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一遗。学者须知六艺本是吾人性分内所具的事,不是圣人旋安排出来。吾人性量本来广大,性德本来具足,帮六艺之道即是此性德中自然流出的,性外无道也。”艺术也本是人心中分内的事。艺术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也可以说是一种表里的关系。艺术教育中的“教育”本身就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艺术教育中的“教”,左边是“孝”,意思是说老与子、上一代与下一代是一体;右边是“文”,其意为文以载“道”。教育是师道,其根本是孝道。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就是师道与孝道。孔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道是人生宇宙的真理、规律。在人与人之间表现为五伦十义,即“父子、夫妇、兄弟、君臣、朋友”,人与人的关系应以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长惠幼序、朋谊友信、君敬臣忠等关系为原则。思想、行为不违背自然规律,并把这种品德保持、发扬、增长就是“育”,久而久之会有所得,德者,得也。人与人的关系依止于“仁”,仁者爱人,像爱护自己一样爱护他人,这种爱是“仁爱、博爱”,而非贪爱,这种博大而崇高的品质正是出自这样的文化背景的熏陶,这种品质可物化、外现于各种艺术表现形式。
四、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对于我国传统文化而言,优秀的文学作品也是其表现形式之一。我国古代的文人贤士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文章,这些文章中蕴藏着无限的瑰宝,包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在高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这些优秀的作品能够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播。在高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这些优秀作品来对学生进行引导,同时让学生能够了解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精神,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此同时,高中生在进行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受到文化的熏陶,同时也能够对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有所了解。这样学习就能够与传统文化的传承结合在一起。通过高中语文教学的形式,学生能够对相关的文学作品有所了解,并且在课堂之外也能够对感兴趣的文学作品进行特意的阅读和学习。这样就能够使我国优秀的文学作品得到传播,并让高中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如高中课本中有《刘姥姥进大观园》的片段,在课堂之外,学生能够有意识的对其进行详细的了解,从而能够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到《红楼梦》,并进行认真的学习。
二、促进对名人英雄的了解
名人英雄也属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历史上的众多名人英雄促进了我国社会的不断地发展,并逐渐地形成我国了传统文化。名人英雄对传统文化的形成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他们的出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并最终有了我国今日的发展。无论是古代的名人英雄还是近代的名人英雄,他们的出现都是不可磨灭的,并带给我们无限的启示。古代孟子、孔子等儒家学说的代表人物,他们的思想和言论逐渐的形成了儒家文化。他们提出了德治和仁政的思想,并被人民奉为经典。后来随着朝代不断地更新,但是儒家文化依然影响着后人。另外,儒家总结提出的爱国主义思想在高中语文教材中也会有所体现。如《烛之武退秦师》、《离骚》、《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文章中都涉及到了爱国主义。这种情怀是值得当代学生所学习的。在学习爱国主义情怀的过程中,就不得不提到一些爱国英雄,如岳飞和屈原。他们都对祖国有着深深的热爱之情。但是他们的故事却让人感到惋惜。通过对高中语文教材的学习,高中生能够对这些名人英雄的事迹有更加详细的了解,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学习到他们的精神,这样才不能够使他们的精神被磨灭,而是能够使之得到传承。
三、促进对文化典故的传承
高中语文教学对促进文化典故的传承也有着很重要的促进作用。在高中语文课上,教师除了对课本内容进行讲解外,也有很多的机会让学生更多的接触文化知识。通过举办古诗词书写活动能够让学生对古诗词进行更好的记忆。另外,还可以举办一些文化典故成语活动。如角色扮演等。这样学生能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对成语典故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从而能够了解更多的典故文化。如邯郸学步、东施效颦等。教师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将这些内容作为最基础的素材,让学生能够灵活的运用这些成语,并了解其背后的含义,视野得到了开阔,同时也达到了传播传统文化知识的效果。文化典故也是传统文化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的内容,对文化典故的了解可以促使高中生了解更多的与之相关的传统高文化知识。因而,高中语文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对传统文化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同时也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纠正现在生活中学生的一些不正确的行为习惯。达到传统文化传承的真正的目的。
四、促进对传统节日了解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文化星光闪耀、熠熠生辉。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主义情怀、天人合一的世界观、崇尚道德的价值观、讲求整体的思维方式、尊老爱幼、勤俭节约等传统美德,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家庭教育是现代人十分关注的问题,它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千千万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将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注入家庭教育之中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
一、传统文化在家庭教育中的影响力
(一)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为孩子的成长奠定了坚实的人文底蕴
《周易》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为人们立足于天地间确立了标准。自强不息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熔铸成的民族精神,凭借这种精神,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不衰,备经磨难而更强,豪迈的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对于个人而言,自强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备品质,是进取的动力,是通向成功的阶梯。家庭教育中就应该让孩子懂得:有了自强不息,才能坦然应对生活中的艰难险阻,克服重重困难走向成功,做生活的强者。
(二)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赋予孩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中国文化中的忧患意识十分强烈,孟子就提出 “生于忧患死于安然”,个人的生命存亡、事业成敗和国家的盛衰強弱与是否具备忧患意识休戚相关。正是儒家这种心系天下的忧患意识焕发出人们強烈的入世精神,催生出“士不可不宏毅,任重而道远”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激起人们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尚情怀。志存高远、心系苍生、 以天下为己任这些理念从小抓起,贯穿于家庭教育的过程中,有利于孩子将来走向社会,把个人奋斗与国家民族利益紧密结合起来,把个人梦融入中国梦之中,在为国家奋斗中实现个人价值。
(三)崇德尚德的家风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儒家文化历来注重道德品格的追求,以期在人格的修养中实现自我完善。古语曰“德是为人之本”,一个人成长过程中,如果得不到正确的行为规范的指引,不重视高尚人格品质的健全完善,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培养,极易出现各种问题。因此,思想道德教育在家庭教育过程中不能欠缺。
(四)天人合一的思想有助于和谐理念的养成
基于对自然的敬畏意识,形成 “天人合一”、“物我一体”的观念,其目的就是要通过和自然界的一体化而实现个体生命的永恒化。从小给孩子灌输这种理念,有助于他们与自然、与他人、与社会和睦相处,懂得完善自身、尊重自然、尊重他人。
二、当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错误的家庭教育理念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1、重智轻德教育影响孩子的世界观、价值观。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家庭对孩子的思想道德教育,关系到孩子走什么路、做什么人、能否成才等关键问题。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如果失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缺乏必要的理想信念,积极向上的生活目标与追求,容易导致精神空虚、无所事事,是非观念淡薄,甚至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2、期望值过高教育,使孩子丧失了感受快乐、体验生活的机会,成长容易出现偏差。
因为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倾注了全部的爱,甚至把自身的“遗憾”,用最美好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对孩子“成才”的期望值较高。过分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忽视孩子体验生活和感受快乐的能力,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
(二)家庭教育方式缺乏科学性,影响孩子的身心发展
1、溺爱型教育,易养成孩子自私骄横的性格,不利于人际交往。
中国的父母爱孩子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但部分家长的爱却不够理性,教育孩子过程中出现许多失误。只是付出而不求回报的养育方式造成孩子习惯了接受,习惯了索取,习惯了只考虑自己的结果,形成只知受人爱,不知爱别人的性格,自私骄横、惟我独尊不利于将来的人际交往。
2、放任式教育,使孩子行为缺乏规范,易造成人格缺陷。
一些家长因为忙于事业或是自身条件限制而无暇、无奈顾及教育孩子,对子女的行为举止采取不加干涉的态度,放任自流,在这种家庭里成长起来的孩子,极易形成冷酷自大、目空一切、玩世不恭的不良性格。
三、如何发挥传统文化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传统文化在历史的荡涤、世世代代的传承中,显现了巨大的魅力和光彩,引入家庭教育的过程中,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自强不息、志存高远为孩子的人生指引前行方向
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是我们这个民族对理想不懈追求的真实写照和集中表现,鞭策着人们为理想而不懈追求、执着奋斗。志存高远的精神从小养成,能够让孩子终身受益,有助于他们成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追求的人,个人梦想融入到社会进步中,与时代同步、与社会共发展。
(二)修身养德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个人长大后,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什么样的人才,不仅仅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知识的积累,更重要的是社会伦理道德知识的积累和熏陶。家庭对未成年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形成至关重要,可以说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施教者应该是家庭中的父母,孩子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和模仿性,大部分时间又是在家庭中度过的,为人父母者应做好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育人工作。
(三)长盛不衰的传统美德铸就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刚直不阿、廉洁奉公、热爱祖国、敬老慈幼、节俭不奢的传统美德,历经岁月的荡涤,根深蒂固,应用于家庭教育中,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良好的性格和行为习惯,关系着孩子一生的幸福,家长应该重视孩子理想、兴趣、诚实态度、合作精神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和培养。培养孩子活泼、开朗、进取的性格,良好的行为习惯,强烈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让孩子懂得:要想成才,先要成人,鼓励孩子朝着习惯良好、品行端正、目标远大、意志坚定的方向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