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27 16:31:1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中职生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中职生论文

篇(1)

二、研究一:某市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调查

1.研究方法

用SCL-90对该市三所中职学校不同专业和年级的460名学生进行分批团体施测。最后回收得到有效问卷403份。并将测量结果与刘恒等人(2004)制作的SCL-90中国中学生常模进行比较,并进行t检验。

2.研究结果量表的得分高于全国的中学常模

但是,考虑到常模里面包含了一半的初中生,而有文献证明,高中生的SCL-90量表的得分高于初中生;将这个结果与林东等人对广西的普高生研究比较可以发现:某市的中职生在敌对方面得分显著高于广西普高生,但是在人际关系和恐惧方面得分低于广西的普高生,在其余方面没有统计上的差异;而与康延海等人对海口的普高生的研究比较发现,某市中职生在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方面得分显著高于海口的普高生,而在人际关系方面得分显著低于海口的普高生。排除敌对方面的得分,其它分项某市中职生的SCL-90得分与文献中提到的高中生互有短长,所以,除了中职生有更强的敌对性,可以认为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普高生在其余方面没有本质区别,这说明中职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在同龄学生中不具有特殊性。

三、研究二:良好的人格对中职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积极作用

1.研究方法

对研究一中的被试,进行大五人格简化版(NEO-FFI)测验。并将测验到的各维度与SCL-90各分项作相关。

2.研究结果

大五人格中神经质、外倾性、宜人性、严谨性与中职生心理健康水平有密切的关系,换个角度也可以看出,良好的人格可以提高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在教育中,通过培养的中职生的积极人格,可以对他们心理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这个结果与康延海等人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

四、讨论与分析

1.对研究方法与工具的讨论

资料表明SCL-90一共有10个维度,本研究只用了9个维度,还有一个表示睡眠和饮食的“其它”维度没有使用,原因是,为了方便与刘恒等人2004年制作的SCL-90中国中学生常模进行比较,而这个常模里面不包括“其它”这一维度,查文献发现,中学生的SCL-90量表中,缺少有关“其它”维度的常模数据。本研究采用被试内研究,对同一批被试的两种参数作出相关。这种做法有利于更一进步的了解影响心理健康水平的人格因素。为了更直接的说明,中职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在中学生中属于正常存在,本应该选择一批某市的普高被试与本研究的被试比较,然而,由于诸多原没有选择普高被试。这是本研究进一步完善这个研究的增长点。

2.对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前人研究中职生心理问题时,多怀着病理假设。本研究,放弃了传统的病理假设,转用了积极心理学视角。在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上,积极心理学也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启示,也引起了很多教育工作者的关注。积极心理学兴起的价值不在于其提出的任何特定的假设和规则,而在于在于它为心理学、为人类、为社会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和认识的视阈,拉开了心理学为人类命运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大幕,其内在的意义在于诠释了从社会、人性等角度出发,以稳定、始终不变的追求正向价值的立场作为其真正主题和趋向,引领和帮助人类从问题假设病理假设的深渊中摆脱出来,使更多人能够过上相对幸福、有尊严、有意义和高贵的生活。本研究也并未在中职生心理健康上有什么新发现,和其它研究一样,也发现中职生在心理健康方面有一些问题,甚至相对于同年龄的普高生,中职生的在SCL-90中的敌对维度表现出更强的阳性。然而我们应该怎么去看待和解决中职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呢?

篇(2)

一般来说,中职生是由那些中考无法考上理想高中的或者成绩低根本无法就读普高的初中毕业生组成,他们普遍存在学习能力差、厌学等特点。而“90后”的成长环境对他们的成长更是不利,到处都是电子产品、虚拟网络。网络的虚拟性、理想化使本就认知薄弱的“90后”中职生更加沉迷于幻想世界,变得主观、保守、自我。

1.2冷漠、忧郁的情感

“90后”中职生由于年轻缺少生活经验,又对长辈的意见有所抵触,所以对待一些突发的事件往往表现出不冷静、悲观绝望、忧郁不知所措的一面。当生活中出现一些激进事件时,因没有良好的心理准备而情绪波动过大,产生紧张焦虑、悲观忧郁的情绪。所以说“,90后”中职生通常容易受环境支配而心神不定,不能妥善应付生活上所遇到的阻挠和挫折;他们总是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引发对现状的不满,对未来也缺乏应有的自信心;他们情感淡漠冷酷,忽视感情与文化修养。他们通常是三分钟热血,做事缺乏耐心,不能保持平和的心境总是情绪不宁、紧张忧郁、情感冷漠。

1.3肓从、失调的人际

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出能够直接适应社会的“需求型”人材。然而“,90后”中职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过分自我的认知特点,冷漠、悲观的处事风格直接影响了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各企事业单位所需求的是能够独立思考、团结协作并具有一定职业素养的职业人“。90后”中职生虽然生性好动,喜欢群体活动,但遇事过分计较个人得失,总会想“为什么我和他不一样?”从而造成人际关系失调。决策时,又不愿承担责任,喜欢附合众议,盲目跟从。

1.4好强、敢为的意志

绝大多数的“90后”中职生属于独生子女,从小在家长的百般呵护下长大,父母过度溺爱纵容的现象非常普遍。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无形中促成了“90后”中职生性格固执己见,争强好胜。他们喜欢控制他人意愿,不愿被支配,遇事胆大敢为,藐视权威。

2对“90后”中职生的德育教育方法探索

2.1抵制校园低俗文化,弘扬爱国主义教育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社会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均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多元化的价值观念和德观念是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些因素将给本就思想不成熟的“90后”中职生学生带来负面影响。抵制低俗文化和非理性文化倾向,引导正确校园文化气氛,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要从爱国主义教育做起。我校经常利用一些贴近学生学习、生活的事情对学生们进行实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观的教育。例如:每周一举行全校升国旗仪式,并且每周选派一名优秀党员干部或优秀教师进行国旗下讲话;每学期还组织学生进行劳动周大扫除,目的就是让学生体验劳动的不易,珍惜生活,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已成为“90后”中职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

2.2战胜消极因素影响,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面对“90”后中职生这一特殊群体,公开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负面思维影响已经势在必行。消积思想不仅对“90后”中职生的思维方式有所腐蚀,更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伤害。所以,我校经常开展一些有意义的主题班会,引导学生的价值取向。同时,校团委设置心灵驿站帮助有需要的同学进行心理输导。

2.3融入集体生活模式,接受团队协作教育

针对“90后”中职生喜欢群体生活,但又不愿为集体付出、不愿承担责任的性格特点,我校经常组织学生们参加一些诸如体操比赛、拔河比赛等集体性质的活动,并由班主任安排一些学生成为团体的负责人。在这些集体活动中学生们不仅亲身体会得失,得到成长,更深刻的领悟到“团结就是力量,协作才能共赢”的道理。

篇(3)

2研究的内容

第一,对农类在校中职生和农类用人企业进行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状况的问卷调查,探究当前农类职业素养缺乏的因素;第二,加强与学生管理及教务部门的沟通与交流,探究多种现代教育教学手段探讨更适合现代农类中职生教育教学方法;第三,加强校企合作工作进程,确切了解企业需要怎样的人才,从而制定适合农类中职生成长的培养方案,同时为班级管理及相关课程(如《择业指导》)提供相关的教育教学方案。

3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3.1研究思路

课题研究主要以广西柳州畜牧兽医学校为例。首先,通过农类中职生及用人企业的调查问卷,分析和研究当前中职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意识缺乏的原因,力争以国家提出的环境育人和文化育人理念为指导思想,从中职生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角度找到解决该问题的方案,制订相关管理办法和激励机制,并加以实践来验证,最后认真总结以得到更可行的解决方案。

3.2研究方法

3.2.1资料研究法在万方、维普网等数据库查阅关于职业道德修养和职业意识培养的相关文献,了解职业院校学生,特别是中职生的职业道德与职业意识现状,为该课题研究提供参考。3.2.2调查分析法对广西广西贵港扬翔饲料公司、广西大北农饲料公司、广西农垦永新集团新兴公司、广西康佳龙饲料公司、广西正康种猪场、广西金陵农牧集团等29家农类大型企业进行调查研究,了解企业岗位特点、就岗应具备的职业素养标准以及当今农类中职生到岗后的具体表现,为提高农类中职生的职业素养与意识的探索提供有力依据。3.2.3讨论法对广西金陵农牧集团等29家农类大型企业企业岗位特点及中职生就岗后职业道德与职业意思状况的调查结果进行讨论,并从中职生成长环境、心理、在校教育教育、管理等方面讨论与分析其职业道德与职业意识现状及原因,然后得出相应方案。3.2.4实践论证法以2011级顶岗实习生为讨论方案实践对象进行实践,以检验其在岗积极性、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奉献、协作、等职业道德和意识培养的结果。

4研究的过程

4.1准备阶段(2012年7月-2012年9月)

第一,论证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及目的意义;第二,查阅并搜集、整理相关资料;第三,形成全面、系统、可行的研究方案。

4.2实施阶段(2012年10月-2013年10月)

第一,制定课题研究实施计划;第二,选择合适的课题实施对象,进行具体研究;第三,开展相关调查、调研;第四,搜集整理相关资料,撰写论文及经验总结。

4.3总结阶段(2013年10月-2014年6月)

第一,整理相关数据与资料,撰写课题结题报告,递交课题验收申请书;第二,向相关学校推广成功经验。

篇(4)

2引导中职学生悟出职业道德真谛的途径

2.1课程开悟

职业道德教育的最基本途径是依托职业道德教育课程,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通过系统讲授,让学生把握职业道德的意义及体系。因此,要专门开设职业道德课程,增加教学课时,真正夯实学生的职业道德基础。同时,要改革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例如推行案例教学,增强学生对职业道德的认识,培养其职业道德情感;推行情景教学,通过职业环境模拟、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等,营造准职业教育氛围,让学生更直观、更有效地接受职业道德教育;推行角色扮演教学,设计一系列教学活动,通过场景设置、角色扮演等环节,引导学生进入角色,感悟职业道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2实践体悟

经常组织开展参观访问、义务服务、青年志愿者活动等,有组织、有计划地让中职学生走向社会,进行社会实践,让学生感悟“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真谛,培养学生自立、自信、自重的品德及健全的人格,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发展学生的道德知识迁移和应用能力、行为选择能力、理解他人的能力和创造能力等,最终树立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观念。特别是在顶岗实习阶段,要切实把职业道德教育放在首位,落到实处。学校要与实习单位团结合作,共同研究和探讨职业道德教育的目标、内容、办法和措施,明确分工和职责,让每位学生在实习中都能受到良好的职业道德教育和熏陶。

2.3阅读感悟

引导学生通过读书来感悟职业道德的真谛。现在市面上励志类的书籍特别多,有很多故事既简短又意味深长,很适合中职学生阅读。笔者在教学中经常让学生阅读励志类文章,让学生在轻松的阅读中陶冶情操,同时还经常组织读书交流活动,让学生分享感悟,共同成长。

2.4反思省悟

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方面,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经历,思考自己对他人职业道德的要求;另一方面,让学生换位思考,如果是自己,在从事此工作时会怎么做。通过反思,使学生不断内化职业道德,提高道德品质。

2.5惩戒顿悟

抓住关键时间,找准关节点,进行必要的惩戒教育,这是培养中职学生职业道德意识的重要途径。在学生成长中,往往一些很小的事情也会影响甚至改变其一生。对于学生成长中关键时刻的一次批评或一次惩罚会矫正其人生坐标。所以,抓住这些关键时间、关节点对中职生进行惩戒教育,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在有的人不主张进行惩戒,实际上只要把握好度,惩戒会是一种很有效的教育手段。

2.6环境引悟

一个人的行为是其内在素质和外在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环境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要根据学校历史与定位,突出特色,加强基础性建设,优化校园环境,形成优良的校风、学风,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术活动,发展积极健康、催人奋进的校园文化。

2.7心理导悟

心理咨询与指导是学校德育的重要途径,寓德育于心理健康教育之中,是众多学校德育成功的经验之一。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的有益途径来对待,把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统一于职业道德教育过程中,以提高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效。

篇(5)

二、中职学校德育的课程性教学和生活化实践的有机结合

1.在学校德育教育课程性上,既要突出德育课程主渠道作用,又要发挥其他课程的德育渗透功能

德育课是职业学校德育教育的主渠道,这是由德育课的地位与性质决定的。德育课是职业学校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专门课程和主要课程,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关系到职业教育的培养方向和学校的办学方向,关系到职业教育的质量和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它在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方面发挥着学校其他课程和其他工作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德育课的主渠道作用,就是通过德育课教学,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道德知识。所以在德育课教学中,必须全面落实国家德育课程教学大纲,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道德法制教育、就业创业教育、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开展以生命教育、安全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预防教育、环境教育和廉洁教育为重点内容的专题教育。另一方面,要挖掘其他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的德育内容,发挥其德育渗透作用。全面挖掘其他课程中蕴涵的德育因素,将内隐的、零散的德育内容显性化、系列化,发挥其他课程的育人功能。例如,在文化课教学中既注重提高学生对文化知识的认知能力和对知识的掌握,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又要挖掘文化课的德育因素,发挥德育的渗透功能,教师在把脍炙人口的名言佳句讲精彩的过程中,还要用德育因素自然而然地润泽学生的心灵,真正实现教学的教育性。笔者学校是涉农职业学校,在专业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帮助学生树立专业意识,增强学好专业的信心,了解专业发展的前景和人才需求,而且还应根据学校涉农专业特点,在专业教学中向学生介绍中职毕业生在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农民居民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介绍学好涉农职业技能对改变三农现状、提升三农水平、推进大连全域城市化的重要意义,这些都是德育渗透的内容。

篇(6)

(2)进行自我意识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

要使学生的心理状况健康发展,首先要让学生充分、全面地认识自己,并通过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来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使他们在积极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自我,正确认识自我,并在感受到压力时能进行自我调节。教师要对学生调节情绪和压力的方法进行指导,使他们通过调节,能更积极地面对学习和生活。学生在不断感受自我和完善自我的过程中逐渐树立起自信心,真正从内心接受自己,形成良好的品质。

(3)进行克服挫折教育,培养学生挫折承受力和顽强的意志品质

中职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挫折,如恋爱失意、考试失利、职场失败等,如果处理不当,可能就会发生自杀等恶性事件。因此,学校应该重点加强这方面的教育,教师可以列举世界知名人士、优秀校友的受挫经历,或者由学生身边的一些优秀学生作事迹报告,教育学生要具有挫折承受力和顽强的意志品质。心理健康教育是中职学生掌握文化科学知识的重要保证,是全面提高中职学生整体素质的内在要求。因此,大力加强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对国家“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的执行,也是生态社会目标在中职实现的具体体现。

(4)关心鼓励,培养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

一些中职学生学习基础较差,学习能力较弱,长期受到成绩差阴影的笼罩,对学习缺乏信心。对于这部分学生,学校可以设立心理咨询室,由专门的心理咨询教师对他们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恢复对学习的信心,让他们重新找回对学习的兴趣。一些有效的心理咨询技术也可以被采用。

(5)辅助学生正确选择专业,重视培养学生职业能力

中职学校和普通中学的教育不同,普通中学面临着升学压力,而在中职学校主要是培养社会专门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中职学生在毕业时面临着就业压力,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专业知识和能力,使他们通过实践对知识进行深刻掌握,不断提高实际动手能力。所以,在中职学生刚入学时,学校要对学生进行职业意向的调查,帮助学生根据兴趣选择专业。在兴趣的引导下,学生对自己的专业知识能进行积极探索,并在实践过程中提高对专业知识的领悟和巩固,提高他们的职业技术能力,为走向社会步入工作岗位打好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自身素质,通过人格魅力来调动学生在专业学习中的积极性,使他们消除厌学情绪,始终对专业知识保持高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篇(7)

1、忽略年龄偏低、新生难以认识到后果的严重性

由于我国当前大多数家庭均为独生子女。入学新生往往因其独自成长的家庭环境,在理解能力、自理能力、交往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缺失,身心发展不够完善。由于新生在以往生活中主要任务是学习知识,故接触外界社会较少,思想普遍也较为幼稚,更缺乏对自身行为所造成后果的必要认识。并且新生入学所学习的安全知识教材内容与教师口述案例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学生对安全事故所造成惨痛后果理解不够深刻、不够震撼。解决方案:笔者认为在新生入学安全教育中,应适度加重事故案例惨痛后果展示的教学内容,以震撼学生心灵、纠正幼稚莽撞的行为。并且还应适度增加对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量刑原则的说明,以使学生树立对自己行为负责的自律意识。

2、忽略实践育人,新生难以运用知识应对险情

新生在初入校园时,往往存在一个心理过渡期。他们刚刚离开升学压力的中学课堂,获得了更多生活与行为的自,父母对其学习督促也大多宽松了一些。大多数新生都会渡过一个从无所适从,到自我调整、自理自律的短暂时期。那么这段时间内,如果教师在进行安全教育时只停留在照本宣科、机械灌输的讲授形式上。新生们在学习思维的惯性中,很难将安全教育与之前接受的中学理论知识教育区分开来,将会形成以下的印象:安全知识教育=父母说教=中学式的课堂学习。解决方案:笔者认为新生在入学身心过渡期内,产生该思维惯性是不堪设想的,成学生因就是教师没有在安全知识的讲授过程中,没有充分体现职业教育实践育人的指导思想,使孩子们在心理上没有将安全教育作为一门实践指导课程与不久前接受的文化课程单独区分开来。这种情况将导致新生在安全知识的学习与安全实践之间的转变进展缓慢,甚至走入学习误区、面对险情手足无措。我们应创新安全知识的课堂实践内容,多设计安全教育的活动形式,在“实践育人”这个主题上做功夫。

3、忽略非智力因素,新生难以养成安全意识与习惯

笔者在与广大同仁的交流中,安保人员、任课教师、班主任提到中职院校安全教育工作都深感焦虑与无奈。新生无论在校园生活、宿舍生活中的行为举止整体上较为随意、懒散、幼稚,对于一些违背安全常识的行为甚至出于方便自己的目的明知故犯,如:宿舍中电气设备与易燃物随意堆放、教学楼内在楼梯上追跑打斗、卡住住电闸保留余电等等。解决方案:笔者认为孩子们这些非智力因素造成的问题环节,往往却是最难解决的。这也说明,我们在以往安全教育的过程中忽略了新生自身固有的素质与能力。新生的安全教育工作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比起单纯的安全知识传授来说,它更应是一个培养学生逐渐养成良好习惯的过程。我们不应单纯将其视为一次性的知识讲授。我们可尝试将培养过程,分为三步:先懂法(法律是怎样规定的,校规校纪是怎么规定的,违法违纪后会承担怎么的责任)———后懂理(为什么不该这么做,这么做会造成怎样的后果)———再懂事(自身以后要如何处理问题,解决问题)。该过程将是系统化的培养过程,投入时间与精力要远大于课堂知识教育,更需不断地进行引导与督促。

篇(8)

二、产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

1.社会原因

社会日新月异的快速发展,社会中一些不良思潮与矛盾对青年学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社会竞争加剧、高校扩招、就业状况与学初预期心理差距较大等,使中职学生无所适从,形成心理压力。

2.学校原因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矛盾缓解较慢,甚至停滞不前。中职学生在学习中大多是习惯缺失、方法缺失、成绩较差,大多数人是在轻视、埋怨、斥责声中过来的,加之中考残酷竞争的失利、失败,使其原有的自卑心理更是雪上加霜。而中职学校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弊端,以及部分教师忽略中职学生的心理状况与特点、教育教学方法失当,致使学生没能在中职学校这一新环境中重树信心,损伤了学生的自尊心,使中职学生极其容易出现心理问题。诸如偏激、人际关系敏感、失望、自卑、忧虑、孤独的现象尤为普遍。

3.家庭原因

家庭教育是学生成长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而有的家长文化素质较低、自身行为不够检点、家庭结构的破碎与重组、父母不和等等,致使家庭教育方法不当、不持久,缺少温暖与爱,使学生性格出现扭曲现象。而且,家庭条件的好与坏、宠爱与粗暴,均会对学生心理产生不良影响。

4.中职学生自身原因

由于自身行为失当、自控能力较弱,加之学习习惯缺失、方法缺失,学习缺乏主动性、自觉性,进而不断诱发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做法

1.以关心关爱为前提

善于发掘学生的闪光点与点滴进步,助其消除自卑心理。可以说,中职生大多是在批评声、埋怨声、指责声中“成长”起来的,由于习惯受批评、受斥责,使其慢慢地觉得什么都不如别人、自己很难发现自身有什么长处与优点,使自卑心理逐步产生并“扎根”,致使严重缺乏一种内在的自我价值感,丧失信心、缺乏勇气,很难抓住接受中职教育初期环境转变的机遇,心理需求中自尊的需要很难得到满足,逐步产生自卑、逆反、戒备、对抗、自暴、自欺等心理。而关心关爱、发掘其闪光点与点滴进步是助其解除自卑心理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优化教育效果的重要方法与手段。同时,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社团、竞赛等活动,让有不同兴趣、爱好、特长的学生都有展示自身阳光、健康一面的机会,从而培树其在其他方面向上、进步的信心与勇气。

2.注重关怀、鼓励

抓好批评教育这一环节,助其逐步消除戒备、逆反心理。中职学生大多成绩较差,使其无论如何也是经常得到家长、教师的指责、批评,甚至人格侮辱,即使有进步、做好事,也不能及时得到肯定和表扬,受表扬成为自身遥不可及的奢望。日积月累,学生对家长、教师的帮助教育产生猜疑、不信任的态度,其心理经常受畏惧、敌对情绪的支配,“你说东、我偏西”的逆反心理逐步产生、越来越严重。虽说戒备、逆反心理在一定程度上是青春期孩子思想活跃、自主自立意识增强的表现,但绝非健康心理状态。在此,我们十分注重充分运用关怀、鼓励的方式方法,更多的帮助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其在各方面的点滴进步给予及时的表扬与肯定,即使批评教育,也是更加注意方式方法与途径,力求做好批评教育的善后工作,使其排除戒备、逆反心理,进而提升教育的可操作性、可接受性与实效。

3.建立较为完善的心理健康档案

增强中职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延续性。心理健康档案主要包括成长记录、考核记录、班主任工作记录、心理辅导记录、体检表等。完善、客观的心理健康档案,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工作中,吸纳学生的参与、评价,一方面强化其心理素质与道德意识,另一方面增强其自我教育和自省自励的意识与能力。心理健康档案的建立与使用,促进了学生、教师、家长三位一体机制的完善,不断增强家校教育合力。良好心理品质的培育源于个体自尊的呼唤与激发,通过心理健康档案的正面激励、“闪光点”扩充与裂变,增强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强了其进取的信心与动力源。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既重视教育结果的评价,更注重教育过程的导向功能、强化功能、激励功能与调节功能。

篇(9)

学校重视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人真贯彻有关规定,使学生正确认识到体育在他们成长过程中的积极意义。

(二)家长对子女参加体育锻炼的态度

通过对部分学生家长的访问中了解到,绝大多数家长对于子女参加体育锻炼都表示支持,说明家长对于体育锻炼对子女身心发展的重要性有一定的了解。但家长支持子女参加体育锻炼是建立在不影响文化学习成绩的前提下,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对文化学习是否产生负面影响成为体育锻炼与文化学习的主要矛盾。

(三)影响学生文化成绩的因素分析

近几年的研究表明,学习成绩不仅仅是智力水平的反应,也包括心理素质在内的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人际交往中的自卑感、心神不安、明显不自在以及人际交流中自我意识太强或消极的期待,造成人际关系紧张,影响学习中的交流,遇到问题不能及时向他人请教,因而学习成绩不佳。苦闷的情感和心境,对生活兴趣减退、缺乏动力、丧失活力对前途悲观失望,导致学习动机受损、学习技能丧失及应用障碍学习效率差,考试成绩亦差。学习努力认真、自尊心强、争强好胜,具有不屈不挠战胜困难、取得成绩的顽强意志,从而学习成绩较好。

(四)学校体育是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

健康包含身心两个方面。体育教育的实践性、紧张性、竞争性、公开性、协同性和集体性特点决定了体育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起着特殊的作用。学校体育应充分利用自身的特点、内容、形式和手段,结合有意识、有目的的心理素质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学校体育形式和活动的多样化可以满足不同个性发展的需求,更为重要的是不同的体育项目又可以培养不同的个性。体育锻炼对高中生心理健康在总体水平上有较大的改善,其改善主要集中在“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偏执”几个方面上。

(五)适量的运动对学生学习精力的影响

适量的运动就是时间不能过长也不能过短,要符合学生现下的身体与心理特点,进而达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一系列身体练习。调查结果表明(表2):每天参加一定时间的适量体育锻炼,大部分学生能保持充沛的精力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中去。大多数学生在初期会出现疲劳的感觉,但能较快的适应。只有极少数学生会出现精力不足的状况,这与学生自身的身体素质和疾病紧密联系。以上数据很好的说明了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使学生精力充沛,更好应对紧张的学习和繁重的功课。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学生精力有着密切的关系。从总体上看,学习精力越充沛,学习成绩相对越好。

二、总结

(1)适时的体育锻炼与文化学习并不冲突,而科学合理的体育锻炼能使学生保持充沛的学习精力。学校体育是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途径,学校开展体育活动都是占用学生在校期间课余时间进行组织,并不占用文化学习时间。适时合理的体育锻炼,符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再有体育教师进行必要的指导和监督,有计划的安排学生进行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体育活动,使学生锻炼后具有充沛的精力投入学习。(2)体育锻炼可以培养学生意志品质。为克服学习中困难奠定心理基础,适当的体育锻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高中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这个时期是人体发育接近成人的最关键时期,也是性格,特别是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阶段。体育锻炼,不仅能使参与者保持健康的身体,而且还能使其意志坚定、顽强。体育运动本身就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需要参与者具有坚持不懈的品质,体育运动更是一个不断战胜自我和他人的过程,对参与者意志品质的培养有积极作用。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参考文献:[1]叶志明、张晋碚、王玲、肖小琴、陈安、刘闯.影响中学生学习成绩的相关因素探讨[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1997,6(4):269~271[2]孙成福.体育锻炼对学生文化学习影响的研究[J].中国学校体育,2002,(03):60~61[3]叶松梅.我县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与文化知识学习矛盾的调查和研究[J].科技咨询导报,2007,(30):242~243(作者单位:绍兴市中等专业学校,浙江绍兴,312000)常用的录屏软件有懿文德、snagIt、频幕录相专家等。这种录制方法对于教学内容和环节没有限制,熟悉软件操作后,可以让自己的微课更加的美观、丰富。如懿文德软件的“突出放大”功能就可以很好的讲解生字词的结构、笔顺。4.白板屏幕录制目前很多电子白板都带有录制功能,即电子白板可以记录书写及讲授过程中的语音、痕迹,可以直接用电子白板录制。

篇(10)

二、中职英语教学中情感的利用

上一篇: 金融监管论文 下一篇: 电力工程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