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7 16:31:25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古典文献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钟嵘《诗品》的一些看法
一部《诗品》,列入最早的关于五言诗的理论批评专著,开诗话之祖,戴上“思深而意远”的头衔,足以让人羡慕不已。
《诗品》的功绩,此不必说。只是我有些问题较纳闷:钟嵘在《诗品》中老是提到,某人的诗源出某人,这里作者当然是在肯定后人继承前人文化遗传之精华之表现。但后人是如何受到前人的影响呢?在没有前人影响之前的前人又受谁的影响呢?这些影响是通过学习或者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后人所运用某词或有某风格、技巧就必须是受到谁谁的影响?在钟嵘之前,陆机就说过:“必所拟之不殊,乃暗合乎囊篇”。既然“暗合”,又何必是“源出”呢?源来源去,果真如此,就怪不得钟嵘得出结论“故大明、泰始中,文章殆同书抄。”我们得到的答案也许会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才是真正的文学,而不是靠源出何处才流传的。当然,并不排除文学的继承性,但这决定不等同于钟嵘的“源出”理论。我还是不太愿意接受这个说法。比如,中国孟子提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学说,而希腊的柏拉图也挂牌:“懂得哲学者方可治国”,他们都是同一时代,观点、主张竟然如此合拍,有异曲同工之妙。然而我想,按当时的条件,根本不可能一下子就从东方传到西方或从西方E-MAIL到东方,也没有电话能够一下子就沟通。假如能够沟通,那谁影响谁,谁感叹“于我心有戚戚焉”?如果没有互相影响,那就说明我们的哲人和西方的哲人一样的聪慧或愚蠢。
因此,我觉得,钟嵘的某诗源于某人的观点说得太绝对了。
另外,钟嵘说:“其人既往,其文克定。”这句话有对也有不对。有些人确实是“其文克定”,有些则不然。既成事实,还需后来人婆婆妈妈做什么,更谈不上“横看成岭侧成峰”了。从而也就无法说什么继承与发展了。其实,古人“既往”,但其文未往,仍不能盖棺定论。“今所寓言,不录存者”,钟嵘之所以不录“存者”,当然还不能最终定论。其实,钟嵘看不惯当时风靡的形式主义,从而要立个“靶”,反弹的则是当时的“存者”。我认为钟嵘能够很好地品评古人的诗文来影射当时的文风,使文化遗产“活”过来,着实难能可贵。
我认为他“不录存者”至少有三个原因:一是不配录(垃圾文学),二是不敢录,三是不录则实录。此处撇开一、三不谈,若果是不敢录的原因,那么这种方法态度是不可取的,况且他又选取自己认为好的诗文加以品评,这其间有多少是带个人的好恶来选择无法考究,但不录存者,总是少了批评的对象。当然,不是要苛刻他,而是要我们明白,既然一种文学现象出现,自有它的存在的“合理性”。没有品评,文学失去它发展的一定方向;没有文学,批评者无用“批”之地。两者既矛盾又统一。由此扯到现今文坛的一些陋习。一些批评家不敢凭文学本质批评所谓名家之作,而某些作者又借着大批评家之笔发表作品,美其名曰:此是谁谁推荐之力作。文本是靠名家推荐才是“巨著”吗?难道一位真正有水平的作者就非得一位名家来帮忙做广告,作品才有读者。倘若如此,说到底,还是为了名和利,各得其所,何乐不为?当然也不排除那个官司问题。批评家之所以不敢直言不讳就怕难个官司,动不动就打官司,批评家和作家好象仇敌一样。批评家如果说一句较为苛刻的话,硬是被作家说成是“人身攻击”。那作家就未免又有“臭美”之嫌;而批评家在批评时也不能把批评等同于鉴赏,鉴赏较主观,甚至偏见,但批评则较客观的,不以个人好恶来批评,更不能搞人身攻击。
如果没有“文字”官司,如果凭借良心说话或接受,批评家、作家可能会“美贯满盈”了。 二、研究古典文论的方法
一、前言
在铁路供电网路中交联电缆接头状况,对供电安全是非常重要的。经实际运行证明,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可以随电缆长期等效使用的。交联电缆由于载流能力强,电流密度大,对导体连接质量要求就更为严格。对接头所要求机械的电气的条件越来越高,特别是输配电电缆,各种接头将经受很大的热应力和较长持续时间的短路电流的影响。
所以,交联电缆附件也不是附属的,更不是次要的部件,它与电缆是同等重要,是必不可少的部件,也是与安全运行密切相关的关键产品。
二、交联电缆接头故障原因综析
交联电缆接头故障原因,由于电缆附件种类、形式、规格、质量以及施工人员技术水平高低等因素的影响,表现出不同的现象。另外,电缆接头运行方式和条件各异,致使交联电缆接头发生故障的原因各不相同。交联电缆允许在较高温度下运行,对电缆接头的要求较高,使接头发热问题就显得更为突出。接触电阻过大,温升加快,发热大于散热促使接头的氧化膜加厚,氧化膜加厚又使接触电阻更大,温升更快。如此恶性循环,使接头的绝缘层破坏,形成相间短路,引起爆炸烧毁。由此可见,接触电阻增大、接头发热是造成电缆故障的主要原因。造成接触电阻增大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工艺不良。主要是指电缆接头施工人员在导体连接前后的施工工艺。
2、连接金具接触面处理不好。无论是接线端子或连接管,由于生产或保管的条件影响,管体内壁常有杂质、毛刺和氧化层存在,这些不为人们重视的缺陷,对导体连接质量有着重要影响。特别是铝表面极易生成一层坚硬而又绝缘的氧化铝薄膜,使铝导体的连接要比铜导体的连接增加不少难度,工艺技术的要求也要高得多。不严格按工艺要求操作,就会造成连接处达不到规定的电气和机械强度。实际运行证明,当压接金具与导线的接触表面愈清洁,在接头温度升高时,所产生的氧化膜就愈薄,接触电阻Rt就愈小。
3、导体损伤。交联绝缘层强度较大剥切困难,环切时施工人员用电工刀环剥,有时用钢锯环切深痕,因掌握不好而使导线损伤。在线芯弯曲和压接蠕动时,会造成受伤处导体损伤加剧或断裂,压接完毕不易发现,因截面减小而引起发热严重。
4、导体连接时线芯不到位。导体连接时绝缘剥切长度要求压接金具孔深加5mm,但因零件孔深不标准,易造成剥切长度不够,或因压接时串位使导线端部形成空隙,仅靠金具壁厚导通,致使接触电阻Rt增大,发热量增加。
5、压力不够。现今有关资料在制作接头工艺及标准图中只提到电缆连接时每端的压坑数量,而没有详述压接面积和压接深度。施工人员按要求压够压坑数量,效果如何无法确定。不论是哪种形式的压力连接,接头电阻主要是接触电阻,而接触电阻的大小与接触力的大小和实际接触面积的多少有关,还与使用压接工具的出力吨位有关。
6、压接机具压力不足。压接机具生产厂家较多,管理混乱,没有统一的标准,有些机械压钳,压坑不仅窄小,而且压接到位后上下压模不能吻合;还有一些厂家购买或生产国外类型压钳,由于执行的是国外标准,与国产导线标称截面不适应,压接质量难以保证。
7、连接金具空隙大。现在,多数单位交联电缆接头使用的连接金具,还是油纸电缆按扇型导线生产的端子和压接管。从理论上讲圆型和扇型线芯的有效截面是一样的,但从运行实际比较,二者的压接效果相差甚远。由于交联电缆导体是紧绞的圆型线芯,与常用的金具内径有较大的空隙,压接后达不到足够的压缩力。接触电阻Tt与施加压力成反比,因此将导致Rt增大。
8、产品质量差。假冒伪劣金具不仅材质不纯,外观粗糙,压后易出现裂纹,而且规格不标准,有效截面与正品相差很大,根本达不到压接质量要求;在正常情况下运行发热严重,负荷稍有波动必然发生故障。
9、截面不足。以ZQ-3×240油纸铜芯电缆和YJV22-3×150交联铜芯电缆为例,在环境温度为25℃时,将交联电缆与油纸电缆的允许载流量进行比较得出的结论是:ZQ2一3×240油纸铜芯电缆可用YJV22-3×150交联铜芯电缆替代。因为YJV22-3×150交联电缆的允许载流量为476A;而ZQ2-3×240油纸电缆的允许载流量为420A还超出47A。如果用允许载流量计算,150平方毫米交联电缆与240平方毫米油纸电缆基本相同,或者说150平方毫米交联电缆应用240平方毫米的金具连接才能正常运行。由此可见连接金具截面不足将是交联电缆接头发热严重的一个重要原因。
10、散热不好。绕包式接头和各种浇铸式接头,不仅绕包绝缘较电缆交联绝缘层为厚,而且外壳内还注有混合物,就是最小型式的热缩接头,其绝缘和保护层还比电缆本体增加一倍多,这样无论何种型式的接头均存在散热难度。现行各种接头的绝缘材料耐热性能较差,J-20橡胶自粘带正常工作温度不超过75℃;J-30也才达90℃;热缩材料的使用条件为-50~100℃。当电缆在正常负荷运行时,接头内部的温度可达100℃;当电缆满负荷时,电缆芯线温度达到90℃,接头温度会达140℃左右,当温度再升高时,接头处的氧化膜加厚,接触电阻Tt随之加大,在一定通电时间的作用下,接头的绝缘材料碳化为非绝缘物,导致故障发生。
三、技术改进措施
综上所述增加连接金具接点的压力、降低运行温度、清洁连接金属材料的表面、改进连接金具的结构尺寸、选用优质标准的附件、严格施工工艺是降低接触电阻Rt的几个关键周素。提高交联电缆接头质量的对策由于交联电缆接头所处的环境和运行方式不同,所连接的电气设备及位置不同,电缆附件在材质、结构及安装工艺方面有很大的选择余地,但各类附件所具备的基本性能是一致的。所以,应从以下几方面来提高接头质量:
1、选用技术先进、工艺成熟、质量可靠、能适应所使用的环境和条件的电缆附件。对假冒伪劣产品必须坚决抵制,对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应重点试验,不断总结提高,逐年逐步推广应用。
2、采用材质优良、规格、截面符合要求,能安全可靠运行的连接金具。对于接线端子,应尽可能选用堵油型,因为这种端子一般截面较大,能减小发热,而且还能有效的解决防潮密封。连接管应采用紫铜棒或1#铝车制加工,规格尺寸应同交联电缆线芯直径配合为好。
3、选用压接吨位大、模具吻合好、压坑面积足、压接效果能满足技术要求的压接机具。做好压接前的截面处理,并涂敷导电膏。
4、培训技术有素、工艺熟练、工作认真负责,能胜任电缆施工安装和运行维护的电缆技工。提高施工人员对交联电缆的认识,增强对交联电缆附件特性的了解。研究技术,改进工艺,制定施工规范,加强质量控制,保证安全运行。
2褶裥流变应用效应
表达面料浮雕再造设计是从艺术设计构成理论角度对材质的立体再造设计。通过对服装面料褶皱现象归类分析及系统地进行面料再造实践,试图将面料浮雕再造设计应用于古典设计方案中。面料浮雕再造是指在不改变面料材质及性能的前提下,按照现代造型艺术设计构成规律将褶皱重构、组合、再造立体面料,通过大量的面料再造实践创新,经过折、绣、缝等工艺技术处理,使面料构建成浮雕状造型效果。研究面料措饰设计的基础上,对面料浮雕再造设计进行深入研究。面料浮雕再造设计是将平面的面料遵循形式美原则有组织、有秩序地进行排列、重组、构建。它们主要以整体或局部的重复设计构成,更多利用图案原理中的纵向横向组合方式,平面构成中的渐笨、发射与对比形式美规律来设计,构成形象、抽象的面料浮雕式再造型,形成褶皱、折叠、纵伸、抽?缩、凸凹、堆积等造型缝锁构建面料浮雕,造型多在面料反面缝制,按“基本形”标注连线的端、折点依次挑缝纱线抽紧结牢,线迹不外露,可应用于服装整体或局部设计,与其他平整面料形成变化与对比,增强面料质地的艺术感染力,使面料设计更具创新性、更富有艺术魅力。
3材料复合创新设计
表达后现代装饰面料设计不仅要与时尚有关,更要与可持续性相关。在装饰面料设计的印染方面一般选用天然植物染料。在用料选择上,一般运用绿色环保材料如大麻、棉和丝等,同时还有较新的人造纤维素和生物塑料等。这些新材料的出现不但也装饰面料设计軍大的空间,同时也对设计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绿色观念指导下的装饰面料设计,不但能够满足消费者对〒时尚的追求,同时也能够引起人们对于可持续性时尚^重视。“再设计”一词最早是由曰本设计师原研哉先生提出的,他通过曰常生活中的物品进行重新设计以追求一种相互尊重的状态,从熟悉的物品到陌生的改造,不仅强调了再设计旳概念,同时也表现出人与生态的和谐与平衡。将再设计的理念融入装饰面料设计中,提出了一个循环再设计的模式,材料复合创新将是装饰面料设计的一个未来趋向,在考究美感和附加价值功能之外,也强调其生态保护意义。似乎在循环再设计中探讨的不再是特殊的工艺,而是对于循环概念的推崇,例如毕业于中央圣马丁的MomoWang,她推崇的“第三只手”的概念正式将一些面料丢弃的概念注入自己的创意和想法,通过刺绣、羊毛毡或印染技术让他们重新焕发光彩,形成独一无二的时装装饰面料。她的成衣作品,通过收集一些古老的印花面料进行再设计,通过色彩和印花的搭配组合构成具有镂空效果的装饰面料。
4材料感知意象隐性
表达后现代设计通过装饰表达人类的某种情感和观念,在美化产品本身的同时唤起对于某些特定元素、历史片段等回忆。重视传统文脉,现代主义设计力求用现代的工业文明代替一切传统古典,具有强烈的反装饰性和反传统性。后现代主义则认为,历史的传承是文化延续的一部分,现代主义的摒弃是不合理旳。后现代主义对于历史传统的使用并不是生搬硬造的,而是对传统元素进行提取和改造,表达一种折中、含混的设计语言。后现代“形式服从功能”的设计理念导致了功能主义的现代设计理念和理性主义的设计风格的形成。现代主义的设计忽视了设计对于文化、不同审美趣味的考虑,对功能性的过分注重超越于一切,表现出了极度的冷漠与理性。而后现代设计常在设计细节上强调非理性因素,更注重诸如独特、情感等特点,模糊实用功能性,使产品增加趣味性和欣赏性,达到一种设计的轻松与宽容。通过面料设计体现来表达对于历史、社会以及人类生命的本体思考。设计中通过棉、麻等纯天然织物的褶皱处理以及利用叠加捆绑的方式来记录和反应人生成长片段与生命历程,再现封存的记忆,折射时装对人生成长的外在约束与内在影响。
一、放大器故障及检修
放大器不良,致使电源交流成分串入有线电视高频传输线路,造成线路故障,直接影响用户收看。有线电视线路放大器内部主要分为两大块,一是电源部分,二是高频放大部分;也可以把它分为两个通路,即交流电源通路和高频信号放大通路。交流电源通路的作用主要是降压、整流、滤波和稳压,提供一个直流电压,给高频放大部分提供放大信号的能量。高频信号放大通路主要是接收交流电源通路提供的能量,把交流电源通路提供的能量转化为高频信号的能量,对高频信号进行放大、提升。前者为直流成分,后者为高频成分,二者同在一个“屋檐”下,并且为了同一个目的而共同工作,但却要求二者工作上严格分离。一方面,交流电源通路提供的直流成分必须是稳定的、没有脉动的直流,一个不稳定的直流或脉动的直流会混入高频放大通路,对高频信号造成直接影响;另一方面,放大后的高频信号同样不能混入电源通路,否则,通过电源通路又会反串到高频放大通路,使高频放大电路二次收到同样的高频信号,造成同频干扰、延时重影、多次谐波等问题,同样会使系统无法正常运行。放大器不良对线路信号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种:
1.1、放大器电源滤波电容被击穿。放大器的电源滤波电容被击穿,电源部分不滤波,形成100Hz的干扰纹波电压。由于放大器的两个通路既隔离又有紧密的联系,主要是采用电容和电感的隔离与耦合作用来实现的,一方面电源通路送出的直流通过电感耦合到放大三极管的两个PN结,使放大器正常工作;另一方面,高频放大通路的上下级之间是采用电容的“隔直流”特性来实现对直流的隔离及对交流高频信号的耦合。放大器的电源部分给放大器三极管PN结提供的必须是完全的直流,一旦出现交流成分,交流成分不仅会通过直流通路进入放大三极管的输入端,也会通过电容进入下一级高频放大通路,造成对高频信号的直接影响。放大器电源部分的滤波电容被击穿后,经过整流后的半正弦波无法实现滤波,致使100Hz的半正弦波无法变成直流,导致100Hz的纹波直流直接串入视频信号通道,与视频信号叠加在一起,在电视画面上形成两条水平黑带干扰,当此纹波的频率与场扫描频率不同步时,每一场图像上水平条纹出现的位置就不同,相对图像来说,水平条纹将沿一定的方向移动,这就是“滚道”。一般地,如果是某一片区所有频道都出现这类故障,就应该怀疑是这一片区的放大器电源部分的滤波电容被击穿;如果是整个网络的某一频道出现这类故障,则应该怀疑是该频道调制器的电源滤波电容有问题。
1.2、放大器稳压管击穿。放大器的稳压管击穿将造成放大器输出纹波电压增高,使该放大器所负载的所有用户信号均出现横向黑带干扰,有时伴有交流声。这种情况也应该怀疑是放大器的电源部分故障,应先检查放大器的滤波电容,如果滤波电容良好,就应该是电源部分的稳压管输入、输出端击穿,即内部PN结短路。
1.3、放大器变压器漏电。用户放大器电源变压器初级线包击穿与硅钢片短路后,通过放大器外壳与线路F头相通或感应,轻者造成黑带干扰,重者造成线路带电,损坏器件,甚至伤人。
二、前端常见故障及排除
2.1、某频道图像或节目伴音时有时无,这时故障发生在这个频道所用卫星接收机视频,或者音频出口到调制器的视频或者音频入口间某部分。导致此现象时要对卫星接收机出口到调制器入口间的连线细致检查,看看该频道的音频线、视频线是否间断,输入、输出口接触是否不良,卫星接收机和调制器的连线是否松疏,是否断路,仔细检查以上情况,可排除故障。
2.2、所有频道节目停止播放,故障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稳压电源混合器损坏或混合器输出主口到传输干线之间某一个部件断路。首先应该检查稳压电源,如果电源不正常,故障就在此,如果电源正常,故障就在混合器,重新维修或更换,就可排除故障。
2.3、某一频道上图像“雪花”多。这个故障发生在这个频道所用功分器出口到监视器间某一部件,主要原因是:功分器出口到监视器各部件间接口连线接触不良,或者调制器、卫星接收机故障及与监视器相连的分支分配器损坏,此时应该检查功分器出口到监视器间的连线接触是否良好,用场强仪测得信号,所测量的数据一样,故障就发生在功分器出口到监视器入口间,如果数据不一致,应检查中频调制器及中频处理器,排除故障。
三、有线电视线路其他故障及排除
3.1、图像时有时无,这样的情况大多是因为插头接触不良,分支器、分配器的头接触不良,底线断路,连接线与底座、连接线与电视接触不良,用户盒地板滤焊,地板断路情况下发生。
3.2、电视图像出现网套,重影现象,这种现象大多都由电平过高,VL波段与VH波段信号差别过大,放大器内部的变压器过热,放大模块过热的情况下发生这种故障。
3.3、电视收不到稳定图像,“雪花”点过多。收不到稳定图像的这种现象大多都是由输入电视信号电平过低或过高而产生。图像既不稳定,雪花又过多是由输入电视的信号、电平过低而产生的,为排除这种故障,我们应调整放大器,或者配备放大器,为高dB的分支器和分配器的位置,更换低dB的分支器或分配器,一般情况下,黑白电视机输入信号、电平不得低于35dB,彩色电视机输入信号电平不得低于45dB,输入信号电平不得高于70dB,如果不这样,就不能避免电视收不到稳定图像而造成“雪花”点过多的现象。
3.4、电视图像的彩色时有时无,这种情况大多是输入电视的信号过低,用户盒地板的某个部位开路断路或者滤焊,所用连接线的电子阻抗不是75Л,线的质量达不到标准,连接线接触不良,所以出现以上故障。
3.5、VL波段图像清晰,VH波段雪花过多:这种情况大多是信号线位置过远,其主要原因是:放大器放置达不到标准,放大器输入电压不够,并从前端开始,信号调整不平致使VL波段和VH波段之间的信号电平差别过大。为排除这种故障,首先要保证前端信号基本上要保持平衡。然后为放大器提供标准电压,保证一个放大器和另一个放大器的距离在300-350米范围之内。在这样的情况下,还是不能使VL波段和VH波段的信号、电平的差别降到最小值,可以给干线放大器、输入口前面配置微调均衡器,而降低其差别值,只有这样故障才能排除。
参考文献:
[1]奥谷民雄,唐广庠.信号设备感应故障的仿真[J].电气化铁道,1997,(03).
可能导致损失的风险因素很多,课题组在第一轮调查问卷中,共挑选了21个“关键风险因素”供专家评估,如表1所示。这些风险因素涉及机构内外两个方面的因素,其中1.1、1.2、2.1是外部环境因素,其余主要是机构内部因素。
为便于专家评估,课题组将风险因素的危险程度分为5个等级,对应着5个分值,最高危险等级为5,意指风险因素的“负面影响会带来严重的损失且波及范围较大”;其次为危险等级4,意指风险因素“负面影响比较显著”;危险等级3的含义是指风险因素“负面影响有限且一目了然”;危险等级2的含义是指风险因素“负面影响极为有限”;最低的风险等级为1,意指风险因素“几乎没有任何负面影响,不需要特殊的保护措施”。每位被调查的专家需要分别给每个关键风险因素确定分值。
为便于比较分析,我们根据危险等级平均值(以下简称评估值)的高低,将被评估的风险因素分为四组,第一组为极严重风险因素,评估值在4.5以上:第二组为严重风险因素,评估值在4.0~4.5之间,第三组为较严重风险因素,评估值在3.5~4.0之间,第四组为中度风险,评估值在3.0~3.5之间。
中外专家的第一轮评估结果既存在相同之处,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表现在如下方面:
1.专家们的评估结果表示电子文件风险客观存在。虽然本次调查问卷的结果不可避免地要受到专家个人背景、知识结构等方面的影响,但由于评估者皆为电子文件管理方面的资深专家,故结果具有代表性,能够反映出人们对于电子文件风险的一般认识。中外专家给每个关键风险因素的评估值都在3以上,所有风险因素评估值的平均分为4,这说明课题组挑选的风险因素切实存在于电子文件管理之中,它们带给电子文件管理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确系关键风险因素。
2.相对而言,国外专家的风险意识要高于国内专家。国外专家评定的危险等级超过4.5的极严重风险因素有4个,其中有2个风险因素的评估值为4.83,另外2个为4.6。国内专家评定的极严重风险因素只有2个,且评估值仅为4.5。这也许是发达国家电子政务建设的时间长,电子文件管理不当的惨痛教训较多的缘故。
3.电子文件管理标准缺失(1.2)、系统功能缺陷(3.13)、未迁移(3.18)是双方共同认定的危险程度很高的风险因素。国外专家评估结果表示,“1.2主管部门没有出台电子文件真实、完整、可读的管理办法、管理标准”排名第一,评估值为4.83,系最严重的风险因素;“3.18在系统升级、变换时未迁移电子文件”排名第二,评估值为4.6,是极严重风险因素;“3.13电子文件管理系统没有完整捕获文件内容、结构或者背景信息的功能”排名第四,评估值为4.3,属严重风险因素。
国内专家对这三个风险因素的评估值均为4.38,并列排名第二,属于严重风险因素。
双方专家给这三个因素的评估值都大于4.3,排名靠前。这三个因素都和电子文件管理方法的缺失有关。其中,管理标准为电子文件远离风险指明了关键的管理步骤和管理方法;而设计合理的电子文件管理系统则是满足电子文件管理需求的终极手段,①电子文件管理最终要依赖以软件系统为中心的综合性管理方法;②信息系统的频繁变迁给具有系统依赖性的电子文件的阅读输出造成极大的障碍,这是电子文件管理者需要面对的首要难题,迁移是应对该难题的一种解决办法。中外专家对这三个风险因素危险程度的共同认定,反映了对科学有效的电子文件管理方法的迫切需求,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4.国外专家对威胁电子文件可读性的风险因素的评估值均高于国内专家。除了给3.18打了高分之外,国外专家对另外两个威胁电子文件可读性的因素的评估值也明显高于国内专家。这两个因素分别是“3.14没有规定文件的格式”和“3.19未保存生成电子文件的软硬件”。
表1关键电子文件风险因素及其评估值
编号关键风险因素国外专家国内专家国内专家
评估值第一次评估值第二次评估值
1.1政府电子文件作为正式文件的法律地位尚未得到普遍认同3.004.134.38
1.2主管部门没有出台电子文件真实、完整、可读的管理办法、管理标准4.834.384.75
2.1没有明确的主管部门3.504.004.13
3.1机构领导很不重视4.004.254.50
3.2资金严重不到位3.504.133.88
3.3机构内各有关部门、人员文件管理的职责不明确3.834.254.38
3.4业务人员缺乏责任心4.603.383.75
3.5文档人员素质不高,技术、管理能力差(如错误操作等)3.503.883.88
3.6机构没有制定科学合理的文件操作程序4.174.134.00
3.9未采用严格的用户身份认证技术3.673.883.63
3.10未定义各类用户的存取权限或定义不当3.834.003.75
3.12未采用有效的病毒实时监视软件3.304.003.88
3.13电子文件管理系统没有完整捕获文件内容、结构或者背景信息的功能4.334.384.38
3.14没有规定文件的格式3.673.003.25
3.15没有对文件生成、管理、利用过程进行监控、审计4.174.004.13
3.16没有完善的备份措施4.004.504.63
3.17文件管理过程中的元数据记录不全3.834.504.25
3.18在系统升级、变换时未迁移电子文件4.604.384.50
3.19未保存生成电子文件的软硬件4.173.383.25
3.20没有文档保管场所安全保护措施4.834.134.38
3.21没有针对本地易发天灾的防范措施4.403.884.00
.国内专家对威胁电子文件完整性的风险因素的评估值均高于国外专家。“3.16没有完善的备份措施”和“3.17文件管理过程中的元数据记录不全”是威胁电子文件完整性的风险因素。国内专家将最高评估值??4.5给了这两个因素。而国外专家的评估值并不高,分别为4和3.83。这种差别反映了中外文件管理工作对文件质量的不同追求。相比而言,我国更重视电子文件的完整,而国外更重视可读和可用。
6.国外专家对自然因素的评估值明显高于国内专家。在21个风险因素中,有两个风险因素是与自然因素直接相关,分别是“3.20没有文档保管场所安全保护措施”和“3.21没有针对本地易发天灾的防范措施”。国外专家对这两个风险因素危险等级的评估值分别为4.83和4.4,排名分别为第一和第三;而国内专家的评估值只有4.13和3.88,危险等级排名为第五和第七。
出现这种明显差异,其原因可能在于9?11事件对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冲击。2001年9月11日,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大楼倒塌,位于这座大楼中的许多公司,因为其所有业务数据被毁,无法继续业务活动,只得申请破产。世界著名的摩根?斯坦利银行的总部及其数据也毁于这次事件中,但是该银行采用了数据备份系统,在数英里外的新泽西州的蒂内克保留着备份数据,在重新安装好硬件系统后,第三天就恢复了营业。③
国内专家给自然因素打低分的理由是,虽然火灾、洪水、地震等自然环境风险一旦发生,造成的损失往往是毁灭性的,但是发生的概率比较低,而且风险应对方法比较简单,比较容易防范。根据以往历史记录,这种自然灾害造成的风险损失不是很突出。
7.国内专家对法律、体制和资金因素的评估值远远高于国外专家。在所有风险因素中,中外专家对“1.1政府电子文件作为正式文件的法律地位尚未得到普遍认同”的评估值差别最大。国外专家的评估值仅为3,排名最后;而国内专家的评估值高达4.13。对电子文件实行科学管理的前提就是承认电子文件作为正式文件的法律地位,即电子文件是电子的真实记录,是政府行使职能合法、有效的凭证,是政府记忆得以延续的手段。课题组在调研过程中发现,尽管《电子签名法》颁布,但是现实世界中电子文件的凭证效力仍然备受怀疑,绝大多数单位采用了双套制、双轨制作为电子文件管理的解决方案,忽视电子文件的全程管理与长久保存。而没有单轨制的政府电子文件管理,就不可能有全面的电子政务战略。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没有一个发达国家将双套制、双轨制作为电子文件管理的解决之道,所有的研究与探索都以电子证据的长久保存与资源共享为目标。国内外评估值的差异恰好反映了我国在电子政务建设尚不够深入。
与体制相关的因素有三个,分别是“2.1没有明确的主管部门”、“3.1机构领导很不重视”和“3.3机构内各有关部门、人员文件管理的职责不明确”。国外专家的评估值为3.5、4、3.83,危险程度不高;国内专家的评估值则为4、4.24和4.25,都属于严重风险因素。由此可见发达国家文档管理的宏观体制以及机构内部管理体制相对完善。不过,从评估值来看,国外专家也较为认同领导重视的重要性。
无论是开发电子文件管理系统、配置计算机硬件和网络设施、购买存储载体,还是系统的维护和更新换代都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国内外专家对资金因素(3.2)危险等级的判断也截然不同,国内专家的评估值为4.13,国外专家的评估值仅为3.5。
可见法律、体制、资金都是带有“中国特色”的风险因素。
8.国外专家对业务人员责任心缺失这一风险因素的评估值高于国内专家。中外专家在“3.4业务人员缺乏责任心”评估值差异也极为明显,分别为3.38和4.6,分别被判断为“中度风险因素”和“极严重风险因素”,仅次于法律风险的评估差异。也许在法制传统比较悠久、制度规范相对健全的环境中,人员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便会凸现。
二、第二轮专家评估结果的分析
第一轮调查之后,课题组仔细研究了专家们的评估结果和研究建议,调整了调查问卷的结构,将风险因素按照发生的层面不同划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新增了5个分布在宏观和中观层面的外部环境因素;在个别问题的描述上也略有改动。
为使本文主题集中,我们仍然以原始的21风险因素作为比较对象。在本轮评估中,大多风险因素的评估值有变化,不过变化幅度并不是太大,未出现颠覆性的意见,上一轮评估结果中显示的中外差异仍然存在。由此可见,由于管理体制、信息化水平、观念等方面的差别,我国的电子文件风险确实与发达国家存在较为明显的区别。纵向比较,国内专家第二轮评估结果显示:
1.就总体而言,风险因素的评估值增高。无论是最高值、最低值,还是平均值,第二轮专家评估值都高于第一轮。这说明专家们对电子文件风险的认同度增加了。在某种程度上,这样的变化肯定了电子文件风险研究的意义和必要性。
2.电子文件管理标准缺失(1.2)的评估值升至第一。“1.2主管部门没有出台电子文件真实、完整、可读的管理办法、管理标准”由第一轮中的第二攀升到了榜首,评估值增加了0.37,是评估值增幅最大的两个风险因素之一(另一个是3.4),这再次说明该问题的重要性。随着美国、欧盟、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电子文件管理标准的纷纷出台和推广应用,相比而言,我国在标准制定与贯彻方面的缺陷愈发令人心焦。
3.法律、体制等软性风险因素的评估值继续走高。法律风险因素1.1,体制风险因素2.1、3.1、3.3在本轮调查中的评估值高于第一轮。其中“3.1机构领导很不重视”更是以4.5的得分由“严重风险因素”晋升为“极严重风险因素”。
4.资金、技术等硬性风险因素的评估值普遍降低。在整体评估值增长的前提下,资金、技术等硬性风险因素的评估值却呈现下降的趋势。除了“3.16没有完善的备份措施”、“3.18在系统升级、变换时未迁移电子文件”这两个技术因素之外,资金因素3.2及技术因素“3.9未采用严格的用户身份认证技术”、“3.10未定义各类用户的存取权限或定义不当”、“3.12未采用有效的病毒实时监视软件”、“3.17文件管理过程中的元数据记录不全”的评估值均低于第一轮的评估结果,3.3、3.10、3.12更是由“严重风险因素”降级为“较严重风险因素”。
5.自然风险和保管场所风险的评估值有所增长。自然风险和保管场所风险直接针对的是文件的物质实体,带来的危害可能是毁灭性的。因此,第二轮调查结果显示风险因素3.20和3.21的评估值都有所增长。
6.“人本”意识有所增强。“3.4业务人员责任心不强”是在法律风险因素2.3之外评估值增幅最大的另一风险因素,由“中度风险因素”跻身于“较严重风险因素”,人员主观能动性的重要程度在本轮调查中有所提升。
三、对评估结果的综合分析
中外专家评估结果的异同反映了信息化程度不同的国家在电子文件风险认识上的异同,为我国电子文件管理工作发展方向的确定提供了依据。通过本次专家的评估,我们至少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电子文件风险管理是电子文件管理的必要组成。专家评估的结果表明,电子文件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被评估的风险因素中,超过一半的风险因素的危险级别都高于4,负面影响比较显著。当今社会,危机管理、风险管理已经成为政府管理的常态性工作。将风险管理方法引入电子文件管理领域,是电子文件管理的客观要求,也是电子政务建设的必要内容。
2.电子文件风险来自多个方面,必须构筑起全方位的应对体系。为中外专家所承认的关键风险因素多种多样。无论是极严重、严重、较严重还是中度风险因素,都有来自多个层次、多个领域的风险因素。为了有效防范和控制风险,提高管理质量,必须构筑起全方位的应对体系,关系到政府机关、主管部门、研究团体、软件提供商等多种机构,文件生成、处理、管理、利用的各类的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保管场所、信息基础设施、文件管理业务、系统设计、规范体系、人员素质和观念等多个方面。
3.克服法律、体制、标准方面的障碍,是我国应对电子文件风险之路上的当务之急。电子管理标准是中外专家公认的极严重风险因素。但同时,中外专家对于体制、法律风险因素的评估却截然不同,中方的评估值远远高于外方,而且在得知国外专家评价结果的情况下,在第二轮评估非但没有降低评估值,反而加大了分值。这个结果真实地反映了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电子文件管理工作的社会条件。
随着电子政务建设的推进,发达国家纷纷建立电子文件管理标准,并凭借着其坚实的法治传统,通过软件的标准认证、标准咨询服务等手段推动电子文件管理工作。而同样的路径在我国未见得能够起到同样的效果。这是因为我国法治化、规范化管理基础较为单薄,而法律、体制的障碍不除,即便标准得以制定,由于欠缺制度上的保障,标准的贯彻实施过程必定充满艰辛。因此,法律、体制、标准的完善必须齐头并进。在某种意义上,法律的健全、体制的完善更为重要。
注释:
中国古典文献在流传的过程中尽管已经散佚了许多,但是流传到今天的文献其数量仍然是很大的。由于战争和政治等诸多原因,中国古典文献在流传过程中不仅出现散佚的现象,还存在讹传和误传的现象。“托名”他人的文献在中国古典文献中占有一定的数量,这些托名的文献有些是作者为了使其流传便在其产生之初便托名他人,但是也有一些文献是在流传的过程中被托名他人的。文献在流传过程中被托名他人,一种情况是原作者姓名佚失,另一种情况则是原作者名气不大。无论是在文献产生之初被托名,还是在流传过程中被托名,托名的文献能够保存到今天都有其一定的历史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
托名文献一种情况是托古人之名,这种情况较为常见,并且多是托名气较大的古人之名。这里所说的古人是指早于文献诞生的古人。另一种情况是托时人之名,便是托作者同时期名气较大的姓名。还有一种情况较为特殊,便是托后人之名。由于文献在流传过程中原作者姓名佚失,后世传播者在不知作者的情况下妄断其产生时期,以晚于作者的名人托名文献的情况也不可避免。托名时人往往是托名相识的同时期名人,当然也有只识其名而未识其人的情况。但是,托名古人却是往往托名非常有名的人士,甚至是托名传说之人。
儒家六经托名孔子删定,在后世流传中出现诸多版本,多有托古传世者,诸多笺注也托名各时代名儒。诸子著作后世散佚严重,许多文献在流传的过程中只存其名,不见其书,后世文人依据其他文献记载造作而托名诸子的情况非常普遍。佛教的经典在发展到大乘佛教时大量涌现,翻译过程中也掺杂了一些伪经。此外,还有许多笺注也托名高僧大德。道教在南北朝时期大量制造道经,其内容非常芜杂,根据派系不同,后世经典往往托名黄帝、老子、太上老君、元始天尊、灵宝道君、玉皇大帝、张天师、西王母、东华帝君、纯阳祖师等神仙或道家道教祖师名号。史书中也有诸多文献是后世依前代之名而伪托的,还有先世并无该书而后世伪作托名先人。诗词歌赋托名情况也较为普遍,有其是以后世流传过程中佚名之作托名先世名人或当时名人的情况较为多见。
托名文献混迹诸多文献之中,扰乱了后世学人的判断,并在不同时期影响了不同的学者。所以,辨别真伪、校勘正误在中国古典文献的研究中有着重要地位,并且形成自称体系的辨伪和校勘学问是有其学术背景的。辨伪的学问在战国就开始被研究了,这也说明在战国之前便出现了伪书。《孟子・尽心下》中有这样的语句:“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①语气中便透露出怀疑的味道。经秦火之后,诸多先秦文献多由口授传承,于是在汉代便出现了古今文之争。班固《汉书》和王充的《论衡》之中都出现了辨伪的言论和例证。两晋以降,针对儒家经典、佛经、道经、诸子著作、史书、诗词歌赋集子等各种文献都有辨伪言论和相关著作。存疑和辨伪佛经如东晋道安的《疑经录》载录疑经26部30卷,南朝梁僧的《出三藏记集》中有《新集疑经伪撰杂录第三》,首次将疑经和伪经分列,著录疑经12部13卷,伪经8部13卷。唐代柳宗元对当时流行的诸子文献多有辨疑的言论,如《辨列子》、《辨文子》、《辨鬼谷子》、《辨晏子春秋》、《辨冠子》等。宋代对儒家经典和诸子等书的辨伪学风盛行,欧阳修、司马光、陈振孙、晁公武、王应麟、黄震等都有辨伪的言论和相关的著作。明清两代在前人的基础上又有新的辨伪著作,清代的辨伪著作更是蔚为大观。民国承清代遗风,辨伪之风气不减,其中尤其以张心的《伪书通考》可谓集前人大成者。其考订全伪者、真杂以伪者、伪杂以真者、真伪杂者、真伪异者、伪中伪者等各种疑伪的文献中,经部七十三部、史部九十三部、子部三百十七部、集部一百二十九部、道藏三十一部、佛藏四百十六部。②
中国古典文献中诸多托名的伪作,这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出现的情况呢?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一书中有《辨伪书》一节,其论述伪书在中国盛行的总原因是因为中国人“好古”,认为近不及古,出口动笔的言论著述都喜欢借古人以自重。他把中国古典文献伪书制作盛行的时期分为六个,分别是战国之末、西汉之初、西汉之末、魏晋之交、两晋至六朝、明中期以后。战国之末,由于诸子百家各自立说,托古以为重;西汉之初,由于经秦火后,经籍零散,朝廷广开献书之路,讹诈得赏者便以伪书上献,这种情况在隋唐以后也时常出现;西汉之末,由于经师势力强大,结合王莽谋朝篡位的动机,便出现了窜改古书以引起经学今古文之争的事件;魏晋之交,王肃注经与郑康成争名,便伪造了若干古书。两晋至六朝,道教为与佛教争胜,便出现了许多伪造的道经。明中期以后,杨慎、丰坊等伪造许多远古之书以博取世名。其余各朝代也都有伪书出现,只是不如这六个时期兴盛。宋元时期伪书较少是因为时人喜欢自出见解,不甚以借助古人为重。唐代佛学兴盛,多有伪造的佛典,而儒家书籍倒是较少伪造。③
托名文献使得学术研究中存在诸多陷阱,导致学术争论真假混杂。辨伪学与校勘学分别就文献本身和版本问题进行研究,使诸多存疑或定伪的文献获得了其真实身份的界定。初学者通过了解真伪,从而建立正确的学术认知和学术研究体系,辨伪和校勘是功不可没的。但是,托名的文献并非都是一无是处。在历史流传的过程中,不同时期的文献在被后人认识其真实面目之后更便于被还原成真实的时代背景,因而在学术研究中被正确对待。
托名文献同样保存了一定的时代信息,只是由于托名使得其时代信息是误导的或隐晦的,通过辨伪使其时代更为准确,进而明确地体现其真实的时代特征。托名的文献也是学人精神的凝聚,固然在流传的过程中被赋予不对等的认识,但是文献自身的学术体系还是存在的。中国古典文献在流传的过程中佚失了许多,这些佚失的文献中既有真实的,也有伪作,历史有其自成体系的筛选系统。同样,流传至今的诸多文献中也保存了一部分托名的伪作文献。这些托名文献可以流传至今,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托名文献由于制造年代较近,所以流传至今;有些托名文献由于流传较广,所以流传至今;有些托名文献由于传承有序,所以保存至今;还有些托名文献由于被收入丛书、类书,所以保存至今……无论其原因为何,其流传至今毕竟有其被保存的价值。托名与否,涉及的是文献作者的问题;流传与否,却是涉及文献内容的问题。有些重要文献之所以佚失或被窜改,也许与政治立场等原因有关,但是历史的真实和其特殊性并不会因为今日的价值体系而改变,文献遗存的真实情况是历史最好的注脚。
中国古典文献学史的任务是研究中国古文献学的产生、发展的历史,介绍中国古文献学研究整理的历史概况,总结历史上古文献学家的经验和成果,为当今和后世的古典文献研究整理和利用提供借鉴。④托名文献的考证辨伪属于辨伪学研究的范畴,辨伪学与中国古典文献学史有着密切的关联。托名文献和真实文献构成了中国古典文献,中国古典文献发展的历史和其研究的历史都不可避免地要关注托名文献。托名文献在其流传的过程之中还衍生了许多相关的文献,辨伪和笺注等衍生的文献再次结合托名文献对后世文献的传承和积累产生作用。托名文献对中国古典文献学史有一定的影响,其存在促进了辨伪学的产生,并且使得中国古典文献学史的内容更加丰富。
注释
① (战国)孟子.孟子・尽心下[M].万丽华,蓝旭,译注.中华书局,2006:319.
② 张心.伪书通考(上、下册)[M].商务印书馆,1939.项楚,张子.古典文献学[M].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370-375.
1.1结构
图1示出电动汽车用手持式故障诊断仪的系统架构图。由图1可以看出,该诊断仪的系统架构及工作方式为:手持式故障诊断仪通过CAN总线读取电动汽车ECU单元中的故障码,现场维修人员可以选择是否将该故障码通过无线网络发送给远程故障诊断服务器。如果选择不发送,现场人员则根据故障码对现场的故障进行诊断排查,故障排除后清除ECU单元中的故障码,如果选择远程故障诊断,现场维修人员需等待远程故障诊断服务器返回给现场维修人员的维修意见,从而指导现场人员的工作。
1.2功能
1.2.1本地和远程诊断功能
该诊断仪读取电动汽车ECU单元中的故障码,现场维修人员通过故障诊断仪的显示屏幕读取故障码,通过该故障码确定故障的部位或故障级别,对故障进行检查排除。同时将该故障码及故障处理方式通过无线网络远程发送给远程故障诊断服务器,用于指导其它远程故障诊断,同时清除ECU单元中的故障码。如果现场维修人员读取的故障码不能进行故障排除,可将该故障码上传至远程故障诊断服务器,远程故障诊断服务器将诊断数据库中对应于该故障码的诊断信息反馈给现场人员,现场人员通过该信息进行故障诊断。
1.2.2本地和远程标定功能
本地和远程标定功能类似于本地和远程故障诊断功能,当现场维修人员对一些参数进行标定时,可以通过手持式故障诊断仪的标定功能对电动汽车进行现场标定,如果对一些标定参数不能确定,可以请求远程故障诊断服务器进行远程标定协助。
2硬件系统架构
可以看出,该诊断仪的硬件电路设计,主要包括CPU控制与电路设计、CAN网络接口电路设计、可靠性保障电路设计及电源电路设计等。
手持式故障诊断仪通过电源电路给整车设备供电,并通过CAN网络接口读取ECU单元的故障码,该故障码可以通过USB接口进行存储,也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发送给故障诊断服务器。
3软件系统架构
基于无线通信的电动汽车用手持式故障诊断仪的软件系统架构,包括手持式故障诊断仪与远程故障诊断服务器软件架构两部分。
可以看出,该诊断仪软件架构包括:读取和清除故障码、诊断数据库和软件升级等。其中软件和诊断数据库升级以及请求远程标定功能均需在无线通信功能使用的情况下才可以使用,否则该手持式故障诊断仪仅仅是由现场使用人员操作的一款诊断设备。
远程故障诊断服务器的软件系统为了配合手持式故障诊断仪的使用,主要包括:远程故障诊断、远程标定、手持式故障诊断仪诊断数据库升级、软件升级以及自身的数据库升级与更新。
软件系统的总流程,如图4所示。通过图4可以看出,该软件有诊断、升级及标定模式3种。这3种模式是互斥的关系,现场人员需根据具体情况对功能进行选择。
2开机无节目信号
提示“系统无信号,请检查连接线”或图像出现严重马赛克、某些频道提示没有信号。1)有线电视信号线与机顶盒接触不好,可将有线电视信号线与机顶盒接好并保证接触可靠。2)输入有线电视信号技术指标差,可拨打维修电话报修,维修人员将及时上门服务。3)经维修人员上门维修,检测信号指标正常,节目信号仍异常,说明机顶盒损坏,送维修处维修处理。
3只有图象没有声音(或只有声音没有图象)
1)音视频线断路或电视机的输入端子有故障(断路或氧化)。检查电视机与机顶盒之间的音频线是否正确连接(黄色线接视频,红色线接右声道,白色线接左声道)。2)操作错误。检查机顶盒是否处于静音状态。3)电视机没有基本音量。将电视机音量提高到适当位置。4)节目源故障。拨打咨询电话进行咨询。5)机顶盒设置错误。进入机顶盒菜单系统设置自动收索环节,进行自动收索。
4图像没有色彩
1)电视机视频制式设置错误。将视频制式切换到自动或PAL制式上。2)视频线(黄色线)接触不良。重新插入视频线或更换音视频线。
7遥控器按键无响应
1)操作错误。确认遥控器操作距离和角度满足要求(一般要求10米以内,正对遥控器左右角度不超过15度);2)遥控器故障。检查遥控器电池是否有电,电池接触是否良好,更换电池后仍无反应,可考虑更换遥控器。3)机顶盒故障。重新启动机顶盒,如遥控正常工作,而机顶盒仍无反应,可将机顶盒送到营业厅检修。
5音有交流声
机顶盒和电视机接地电位不等(尤其是采用三相插座的液晶电视机),可用一个两相插板来同时接机顶盒和电视机,该故障一般能解决。
6机顶盒死机现象
为了提高故障的准确定位,在110kV及以上变电站大部分都装有电力系统故障动态记录装置,即故障录波器。故障录波器的整定值要求其测距误差不大于5%,(或2km)且无判相错误,并能准确记录故障前后的电压、电流量,这给故障巡视提供了详实的第一手资料。而装置提供资料的准确与否决定于以下4个方面:①装置的接线是否正确;②装置的定值整定是否准确,这决定于线路参数的测量、定值的计算和定值的整定;③线路进行改造后是否再次进行了核相,线路参数测量计算定值并进行整定。④线路跳闸后是否进行事故分析,并对装置的定值进行校核和调整,这一点是今后装置能否准确定位的关键。
110kV及以上线路大部分都装有微机保护。微机保护装置故障数据的准确率和故障量虽然没有要求,也没有故障录波器提供得多,但只要按照线路参数进行准确的定值计算和整定,其测距定位数据也是非常重要的参考。
保护及自动装置测出的只是变电站到故障点的距离,并没有给出故障杆号。因此,需要在线路台账上做些工作,统计计算出每基杆塔距两侧变电站的距离,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线路故障点的快速准确定位。
输电线路的故障大部分都是单相故障,搞清线路的相位很重要,仅通过巡线前的交代和在耐张杆、换位杆作标志的做法,对巡线人员分清故障相是不实用的。在每基线路杆号牌上制作标志的做法比较好,这样可以减少事故巡线人员2/3~1/2的工作量。
有些线路故障往往是由缺陷发展演变而来的,搞好缺陷的定性和记录也很重要。
2细致的分析是故障定点的关键
线路发生故障后,尽管到达故障点的时间越短,故障检出的成功率越高。但是,接到调度命令后决不能盲目地立即巡线,而应一边及时召集必要的事故巡视人员做巡线的有关准备,一边利用较短的时间,收集索要事故数据并进行全面细致的故障分析。
首先应在线路台账上对故障进行定位。向调度索要有关线路跳闸时的故障录波器或微机保护的故障测距、相位、有关电压、电流量及保护动作情况。根据故障测距数据,在线路台账上对故障进行定点,按照装置测距误差5%~10%的比例(一般按10%掌握)在台账上确定故障区间,还应结合以往线路跳闸的经验数据进行部分修正。
其次应对可能的故障进行定性。这一点很重要也很难,需要灵活运用事故数据分析、丰富的事故查找经验,掌握准确的现场情况,并应经集体商定。根据保护及自动装置的动作情况及反映的故障前后的电压、电流量的数值进行简单定性,才可以对区域外故障或本线路故障进行区分。
电力线路发生短路是出现最多的一种故障形式。两相接地短路故障的特点是:出现较大的零序接地电流,故障相的电压降低较多,故障相的电流增大较多。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网中,以单相接地短路的故障最多,约占全部短路故障的90%左右,其次是两相接地故障。
一般施工误碰故障大都属于金属性接地,重合闸重合成功的几率决定于误碰体的通流能力。通流能力较小的物体往往被烧断,可以重合成功,通流能力较大的物体往往重合不成功。
因导线挂上异物的故障大都属于高阻接地,线路故障时异物往往被烧毁,重合成功的几率较大。
有记录的交跨或树木引发的故障往往出现在线路负荷过重或春夏之交以及夏天的高温天气。
合成绝缘子的闪络属于高阻接地,一般都能重合成功,大部分发生在半夜至凌晨,网上负荷较小、系统电压较高的这段时间,尤其是凌晨的发生率最高。闪络的杆塔多为直线杆塔,主要集中在有雾、毛毛雨和雷雨天气,多因鸟粪、鸟展翅起飞或雷击引起。
雷雨天气易出现雷击,大雪无风天气由于导线上积雪过多易断线,雨加雪冰冷天气轻载线路会因覆冰断线,浓雾天气绝缘子有可能污闪,暴风天气耐张杆距离较小的弓子线易放电,线路负荷过重且存在导线接头接触不良的问题,容易引发接头发热烧断故障。
3合理的巡视是故障查找的重点
故障的查找归根结底还要通过人来完成,必须召集足够合适的人员,应将故障数据、分析定性结果、现场情况及巡视重点向全体人员进行详细的交代,做到每个人都心中有数。要求巡视人员必须到位到责、不能因为难于到位而漏过任何一个可疑点。
2变电站倒闸操作流程
倒闸操作是变电运行工种的一类作业任务,包括停电倒闸操作和送电倒闸操作两种,分为监护操作、单人操作和检修人员操作三类,典型的倒闸操作有变压器倒闸操作、母线倒闸操作、直流回路操作、环形网络并解列操作等[2-3]。正常情况下,倒闸操作的基本步骤包括:调度员下达操作预令、运行负责人接受操作预令、运行负责人审核操作任务的可行性、运行人员填写操作票、运行负责人审核操作票、运行人员进行模拟操作预演、运行人员进行操作危险点分析和制定控制措施、运行人员做好操作前准备、运行负责人联系调度并接受调度操作指令、运行人员开展倒闸操作、运行人员复查设备、运行负责人汇报操作情况并做好操作记录、运行负责人组织对操作进行评价等十三个流程。其中开展倒闸操作流程包括拉合断路器和隔离开关,拉合接地刀闸或挂拆接地线,取下或装上控制回路、合闸回路熔断器,投入或切除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及改变定值,调节变压器和无励磁调压消弧线圈的分接头等。在进行事故处理时,为迅速切除故障、控制事故扩大,在遵守《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的前提下,可不使用操作票进行操作;但事故处理后的操作,应严格按照正常情况下倒闸操作步骤进行。
3倒闸操作危害辨识
危害辨识就是识别出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条件或行为。进行危害辨识时,应把握好三个原则:一是全面性,要全面地识别出各种危害因素,避免遗漏危害因素。危害因素包括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前者是指供电企业生产运营过程中可能影响生产经营活动、人员安全、健康或环境保护的因素;后者包括自然灾害因素、地质灾害因素、公共卫生与疾病因素、外部危害装置与设施因素以及人为破坏性因素等。二是准确性,要准确地认定或表述危害因素,即清楚地表述产生危害的条件或行为,通常表述格式为“副词+名词”或“动名词”,如破损的安全带、使用损坏的验电器等。三是充分性,要对危害因素的信息进行收集并量化,从而较为充分地描述危害信息。根据正常情况下倒闸操作的基本步骤,辨识每一个步骤中可能存在的危害人身、电网、设备和企业社会形象的因素,形成危害因素表。
4倒闸操作风险评估
根据危害辨识结果,确定后果(S)、暴露(E)、可能性(P)三个因素值,应用SEP法风险评估公式确定风险值(R),从而确定各危害因素的风险等级,形成倒闸操作风险评估结果。根据上述风险评估结果,倒闸操作23项风险中,中风险8项,占比34.8%,低风险10项,占43.5%,可接受风险5项,占21.7%。可见,低风险及可接受风险占大部分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