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安全问题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28 14:54:45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校园安全问题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校园安全问题论文

篇(1)

1中学生对安全教育的认知情况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92.81%的中学生认为安全教育很重要,但还有7.19%的中学生认为安全教育不重要。反应出中学生对安全教育知识和技能有一定的求知欲,希望了解和掌握应急自救常识和逃生技巧。在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这一问题的认识上,75.51%的中学生知道艾滋病是通过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来的,3.77%的中学生不知道艾滋病的传播途径,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握手、进餐、拥抱、共用马桶等一般的接触会传染艾滋病。各级学校应将安全教育纳入教学内容,并有一定的课时保证,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媒体和载体广泛宣传安全知识。

在对火灾如何逃生的调查中,86.64%的中学生知道应朝安全出口的方向逃生,但仍有13.35%的中学生做出不恰当的选择。在对地震时首先应保护的部位调查中,91.27%的中学生认为首先应保护头部,与2008年发生的汶川大地震后学校、家庭、社会齐抓共管宣传普及地震逃生知识有关。但还有分别3.77%、2.57%、2.40%的中学生认为首先应保护双手、胸部和双脚。因为绝大部分中学生并没有相关经历和实际经验,调查到的是行为知识,而非实际的行为和能力。尽管大多数学生对一些应激知识和技能的认识是正面的、积极的,但还需加强在实践中准确运用的演练。

2中学生对学校校园安全的认知情况分析

校园安全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保护好每一个学生,使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意外事故减少到最低限度,已成为中小学教育和管理的重要内容。从表3可以看出,中学生认为打架斗殴居校园安全隐患之首,其次是违章用电,学生私藏凶器和外出上网也会引起一系列安全问题。调查结果还显示,8.05%的中学生认为所在学校(包括宿舍、教室、食堂等)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67.98%的中学生认为存在一点安全隐患;16.44%的中学生认为学校内和学校周围环境非常安全,但有8.39%的中学生认为很不安全;49.83%的学生知道学校曾出现过安全事故。因此健全学校安全保卫制度,加强学生管理与教育,加强检查消除火灾隐患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3中学生对学校体育中实施安全教育的认知情况分析

3.1中学生在体育课中接受安全教育情况在被调查的584名中学生中,80.31%的中学生在学校体育中接受过安全教育,19.69%的中学生坦言在学校体育中没有接受过安全教育(表4)。传统的体育教学注重强调对学生进行运动技能培养,而对人心理、行为价值观、情愿态度、卫生保健等知识的培养不太重视,教师在课堂中过分强调学生的体育成绩,忽视安全知识方面的教育,严重阻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由于学校体育教学有其独特的功能与特点:教学直观性强、示范性和可操作性强、学生接触范围广、开放性大。在体育课教学中进行安全教育,让学生了解基本的自我防护、救护知识、方法与技巧等,在遇到突发事件或灾害时有应急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避免灾难的发生,这是落实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指导思想的一个具体措施。

3.2中学生认识的学校体育中安全教育的内容表5显示,学校体育中经常进行安全教育的内容排名前5位的依次是地震逃生(43.84%),消防安全(41.95%),交通安全(38.53%),运动损伤的预防、扭伤的处理(36.47%)、网络安全(29.11%)。而对自卫防身术、野外生存、心肺复苏术等不经常进行。除了野外生存技能少于一半的学生不会处理应对外,其他诸如消防安全、交通安全、地震逃生、运动创伤的简单处理和包扎以及运动损伤的预防和扭伤等均有超过70%的中学生表示会处理。但仍反映出学校体育比较强调安全意识的灌输,忽视了安全教育的技能训练,体育课程也根本无法包括安全教育的所有内容。

3.3中学生认识的学校体育与安全教育相结合的途径安全教育内容进入体育课程,必须通过一定的途径。表6显示,中学生认为可通过课外体育活动、体育游戏、体育课和课间操/大课间时进行安全知识讲座与安全演习等安全教育。在课余活动时间开设拓展课程的训练将有利于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创新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对突发事件有积极应对的心理准备和身体素质能力。

在体育游戏中组织和开展了小型的安全竞赛活动,将前滚翻运动、跳山羊、跨栏跑等应用在障碍跑的比赛游戏中,使学生们在游戏中掌握了安全知识和技能,同时体会到游戏的乐趣。在学校体育课程内容也可融入安全教育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演习,教会学生掌握大量的应急逃生自救技巧及在灾难中的应急救人方法。课间操/大课间时间可以进行安全演习,将安全教育的实践内容通过变相的设置(比如规则、器材、场地等的变化),使之成为课间操的拓展内容。只要体育教师探索开发与安全教育有关的体育课程资源,一定可以找到好的结合途径,以实现安全教育的内容与体育课程进行整合。

3.4中学生认识的影响学校体育中进行安全教育的原因从表7可以看出,中学生认为影响学校体育中进行安全教育的原因排列依次是学生没有兴趣、教师没法去实际操作、学校对体育的要求是不受伤就行、难以体现体育课程的身体练习特征、学校场地器材设施不能满足安全教育、体育教师不重视安全教育以及体育教师不会进行安全教育等方面。可以反映出以下问题:首先教师应促进学生对安全教育的间接兴趣,引导他们认识应急能力对自身生命安全健康的重要性;其次如果学校领导重视体育课程中的安全教育,那么体育教师自然对体育课程的安全教育也相应的重视;最后一些体育教师不进行安全教育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学校对体育的要求是不受伤就行,以及体育课程无法承担安全教育的重任,致使体育教师没有在体育课程中实施安全教育。这里面有学校重视程度的问题,也有体育教师自身的原因。

结论与建议

篇(2)

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中的主导者,体育教师的工作效果直接关系着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目标能不能顺利完成,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要明确自身的职责,要认真开展对学生生命安全的教育,转变自身的认识,提高对工作的责任感,主动参与到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的工作中去。教师应该建立学生健康的安全档案,及时的掌握学生的身体现状,对于不适合参加剧烈活动的学生,在活动量上给予适当的控制,另外,教师还应该加强与患病学生家长沟通,提醒家长定期为患病学生检查身体,进而保证学生的生命安全。

(二)提高学生对于生命安全的意识

在体育教育课程中,要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除了教师要具备责任感之外,学生也要高度的配合,才能杜绝生命安全的事件发生的隐患,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促使学生树立正确人生价值观,杜绝学生为了赢得比赛,而采取不正当的竞争手段,同时,培养学生理智分析问题的能力,减少学生因为不能够理性分析而带来的冲动,进而减少因为争强好胜引发的生命安全问题。

(三)设置科学的教学内容

在对于生命安全的教育工作中,工作方式要求防范式教育变为主动式系统式的教学方式,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内容在选择上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兴趣为朱发电,并结合学生思想现状以及身体发育的特点入手,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生命安全教育,促使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能力以及健康的体格,进而实现终身的生命安全意识,减少生命安全的隐患。

(四)加大基本设施建设的投入

基础设施是进行体育教学的基础,高职院校要对体育设施不断加大投入,注重高职院校体院场馆的改造与完善,并要加大对体育器材的监督管理,要定期巡视检查体育设施,并在购买体育设施时要把好质量关,从根本上杜绝危及生命安全的事故发生。

篇(3)

USB接口加密,在重要部门机器安装屏蔽USB设备或绑定USB存储设备,对于绑定以外的USB设备无法识别。四、实施认证机制通过多层交换机设置配置VLAN的路由接口,使任意两个VLAN相互之间均能进行通信,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随着网络的规模不断扩大升级,网络使用者的管理越来越难,给校园网稳定、高效和安全运行带来了新的隐患,这种通过在VLAN间使用访问控制策略,加强了网络的整体安全性。网络交换机的控制通过访问控制列表进行包过滤(PacketFiltering):对每个数据包按照用户所定义的项目进行过滤,如比较数据包的源地址、目的地址是否符合规则等。包过滤不涉及会话的状态,也不分析数据,只分析数据包的包头信息。如果配置的规则合理,在这一层能够过滤掉很多有安全隐患的数据包。以太网交换机支持多种访问控制列表,并把这些访问控制列表分为四类:基本访问控制列表、高级访问控制列表、接口访问控制列表和基于二层的访问控制列表。在定义访问控制列表时,必须定义其类型。如果是用数字对访问控制列表进行标识,则可以通过不同的数字范围来表示不同的列表类型。如(1)1~99:基本访问控制列表(ba-sic),(2)100~199:高级访问控制列表(advanced),(3)1000~1999:接口访问控制列表(interface),(4)200~299:基于二层的高级访问控制列表。在学校的办公网络中,每一个VLAN对应一个唯一的IP子网,管理者可以根据VLAN的子网地址进行IP过滤,创建扩展的IP访问列表,实现各个部门之间的访问控制。

计算机病毒的预防查杀

购买正版瑞星网络杀毒软件,重要部门装机时必须安装正版杀毒软件,建议其它部门安装正版杀毒软件。其它地方除安装有硬盘还原卡、全盘保护的教室终端和学生机房外,校园网内所有的终端都必须安装杀毒软件。同时,指定专人定期、经常对各处机器进行杀毒软件升级,打补和查杀病毒。

严格执行数据备份

为主控室、二级交换机机柜安装防盗报警设备、不间断电源、防雷击及通风降温设备。校园网服务器选用热插拔硬盘、RAID5格式;在服务器段VLAN7设置一台装有三个大容量IDE硬盘的备份PC(磁带机的价格太高5000-50000¥),将常用数据存储在服务器硬盘,不常用的数据存储在这台PC的硬盘中;利用Win2000Sserver自带的备份工具对服务器中的有效数据定期备份,放在备份PC的硬盘上;对教务室和财务室的电脑也要求定期备份;将学校需要保存的数据、图像、资料每个学期末进行一次分类、编号、整理、压缩,然后刻成光盘存档。

对不良信息过滤

购买信息过滤软件,在技术上避免师生有意无意地浏览带有暴力、黄色、内容的网络信息。比如选用“蓝眼睛智能信息过滤系统”之类的由公安部等部门监制的信息过滤工具,以期达到净化校园网网络信息的目的。当非法的网络地址被访问到,或者应该被过滤的由系统监测到的信息在传播时,过滤工具除了中断信息的交流外,还会记录相关信息,以备查询和明确责任。同时,加强对学校师生的法制教育和道德培养,使他们自觉不主动上网浏览、下载、传播这类非法信息。另外,还要使用过滤工具对公共电脑或校内办公电脑上传输的信息进行过滤,杜绝信息的非法传播。

入侵检测

1、在校园网中较重要的服务器网段中配置S100等产品,进行网络的入侵检测。不停地检测和监视各个网段中的各种数据包,对每个可疑的数据包进行详细的特征分析。如果数据包信息与入侵检测系统中的某些规则或特征相吻合,入侵检测系统立即会发出警报,甚至直接切断网络连接信号。

2、在校园网中的重要主机,如财务室电脑、教务室电脑等上面安装基于网络主机入侵检测的系统S120,对主机所在网络的实时连接,以及系统检测日志进行分析、判断,如果其中主体的活动可疑,入侵检测系统也立即会采取相应措施。

3、同时使用基于主机和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使它们实现优势互补,构架成一套立体而又完整的主动防御体系。

4、对校园网中的部分重点主机进行高级的安全设置,去除不必要的访问,并在必要的网络访问周围建立严格的访问控制权限,避免有意者的非法入侵和破坏。

篇(4)

中图分类号:TP393.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06-0000-02

随着网络信息的发展,人们生活、工作、学习的需要,在高校生活中网络的重要性日渐突出。网络越来越复杂,业务样式种类和用户接入量日渐加大,伴随而来的安全性问题和网络管理问题也渐渐增多。在过去校园网中的记费和认证模式有着诸多漏洞,如网络地址、硬件地址或登录账号被盗、某些学生私自设置,给网络的正常运行、管理和收费带来诸多不便。802.1x基于端口的接入控制利用了IEEE 802.3局域网架构的物理接入特征,为连接到局域网端口并具有P2P接入特征的设备提供认证和授权,并且防止设备在认证和授权失败的情形下接入网络,能够有效的解决校园网网络在以往运行和管理中存在的一些漏洞和不足。并具有简洁高效、容易实现、安全可靠、易于运营等特点优势。

一、802.1x认证协议及结构简述

802.1x协议基于802.11是国际电子电器工程师协会制定的基于端口的网络接入控制标准,802.1X最初设计是用于对无线网络的身份验证和接入问题,但现在也主要用于有线接入的局域网。它仅仅只是控制网络端口的打开或关闭,对于通过用户名和密码验证的用户打开端口允许接入,对于恶意接入,或是没有用户接入时,端口就会被关闭。

802.1x认证协议基于典型的Client/Server体系结构。主要由三个实体部分组成:客户端系统(Supplicant System)、认证者系统(Authenticator System)、认证服务器系统(Authentication Server System)。

图1 802.1x认证协议体系结构

客户端系统是在局域网段一段的一个实体,由该链路另一端的设备对其进行验证,一般为用户终端设备,多为PC。该终端系统通常要安装一个客户端软件,其必须支持EAPOL(Extensible Authentication Protocol Over Lan),即局域网上的可扩展认证协议,通过启动这个软件发起802.1x认证。

认证者系统通常指的是支持IEEE 802.1x协议的网络设备,比如边缘交换机或无线接入访问设备,用于验证想要接入的客户端是否合法。该设备对应于不同用户的端口被分为两个逻辑端口:受控端口(controlled Port)和非受控端口(uncontrolled Port)。第一个非受控端口,于传递EAPOL协议帧,它始终处于双向连通状态,以保证客户端始终能够发出认证请求或接受认证服务信息,允许验证者和局域网上其它计算机之间交换数据,而无需考虑计算机的身份验证状态如何。第二个受控端口,受控端口可以更具应用软件的不同需要被配置为两种方式:双向受控或仅输入受控。该端口只能在接入用户通过验证过来才开启,用于局域网用户和验证者系统之间交换数据。如果有用户非法接入未通过认证,受控端口则始终处于未认证的关闭状态,不能连接访问认证者系统所提供的服务。

认证服务器系统通常为RADIUS远程认证拨号用户服务服务器,它用于保存用户所属的虚拟局域网、用户名和用户口令、优先级和访问控制列表等一系列的相关数据。它主要用于通过验证客户端系统请求接入所上传的用户名和用户密码等身份标识,用以识别该请求接入的用户是不是有接入网络、使用网络系统服务的权限,然后根据验证的结果来确定对该接入用户的接入权限发放管理。事实上认证者系统仅是在客户端系统和认证服务器系统传递身份权限的认证数据,如果用户验证者通过身份权限验证,获取到了接入权限,认证服务器系统便会把该接入用户的有关数据反馈给认证者系统,由其构建动态的访问控制列表,该用户便可访问使用接入的网络。反之用户的接入请求便会被驳回,不能接入网络。

二、802.1x认证协议的特点

基于Client/Server端口访问认证控制技术的802.1x协议借鉴了在RAS(远程访问服务)系统中经常使用的扩展认证协议,有较强的的扩展、适应性,对传统PPP(点对点协议)认证架构实现了兼容;802.1x协议为数据链路层协议,不需要到达网络层,不需要过高的设备整体性能,能够大幅减少网络组建的成本;在802.1x的认证协议中采用了受控端口和非受控端口的逻辑功能,实行了网络业务和接入认证的分离,由RADIUS服务器和交换机使用不可控端口协作进行对用户的认证和控制,接入认证通过之后的网络数据包是不需要进行封装的;能够让无线局域网和交换端口具有安全的认证接入保障;能够使现有的认证系统减少成本,并拥有众多的网络服务支持,并能同时能够映射不同局域网的用户认证等级。

三、802.1x认证协议的认证机制

802.1x认证系统利用可扩展认证协议,在客户端系统和认证服务器系统两者中交换认证数据。

(一)PAE(Physical Address Extension,物理地址扩展)和设备端的PAE之间,EAP(Extensible Authentication Protocol,PPP扩展认证协议)协议报文使用EAPOL封装格式,直接承载于局域网环境中。

(二)在设备端PAE与RADIUS服务器之间,EAP协议报文可以使用EAPOR(EAP over RADIUS)封装格式,承载于RADIUS协议中;也可以由设备端PAE进行终结,而在设备端PAE与RADIUS服务器之间传送PAP(Password Authentication Protocol,密码认证协议)协议报文或CHAP(Challenge Handshake Authentication Protocol,点对点询问握手协议)协议报文。

(三)当用户通过认证后,认证服务器会把用户的相关信息传递给设备端,设备端PAE根据RADIUS服务器的指示接受或驳回用户接入请求,决定受控端口的授权/非授权状态。

四、利用802.1x协议在校园网中的应用

(一)网络拓扑图

图1 网络拓扑图

(二)解决方案。802.1x认证协议接入技术经过多年来在我国各大高校的研究和发展,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应用,在校园网的实际运行管理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的出现弥补了以太网上的点对点协议认证与Web/Portal认证等以往使用的认证方式的不足,并且可以根据各高校自身对校园网的需求情况,采用具体的使用方案,网路当前大多高校所采用的实施方案如下。

1.在证服务器系统上调试认证策略,录入各个用户的数据资料。在每个用户设备上安装802.1x客户端小程序,服务器即可发现客户端的用户计算机。

2.汇接用户流量的接入层和为接入层提供基于策略连接和汇聚层交换机支持基于硬件地址和端口的802.1x功能,可以保证用户账号的唯一性。

3.认证和计费服务器支持标准的远程用户拨号认证系统认证计费,能够连接多种的设备接入。需要支持802.1x认证方式;可以有多种的网络使用计费模式,为校园网网络管理、计费、收费提供高效、安全的策略。

4.客户端系统的802.1x小程序配合其远程用户拨号认证系统认证计费管理系统实现完整安全的认证计费策略,其中多数需要进行绑定(MAC地址、IP地址、VLAN号、用户账号、交换机端口等)。

五、结束语

以往以太网的可接入性太大,不管是谁如果连接到交换机上,都能够通过交换机进入任何网络服务,没有一种可以安全有效地对用户身份进行认证的协议手段。802.1X认证协议的出现,解决以往以太网中存在的这一不足点,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校园网的管理。不能忽视的是,802.1x极大地改善了局域网接入的安全性和复杂性,但其自身也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和设计缺陷,加之现在蠕虫病毒、木马泛滥,又对网络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如何有效,彻底的解决这些问题,创建更加安全,干净的网络环境,仍是今后我们需要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篇(5)

一、前言

随着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校园安全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如今,中学校园安全管理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急需解决,因此,我们要加强管理,完善中学校园的安全管理,使校园的安全得到保障。

二、加强中学校园安全管理的意义

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我国的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然而,在过去的几年,我国校园安全事故频发,脆弱的校园安全环境成为了挥之不去的阴霾。当前,我国中小学校园安全管理处于相对封闭的环境之中,校园安全预防意识薄弱、处理机制混乱,而校园安全事故往往带有偶发性,一旦中小学校园突发安全事故,那么通常会造成严重后果。

对于校园安全问题的研究,国内外都已经有了相关的经验和实践。在欧美日本等国家,对于学校安全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早,因此形成了较为成熟的防范和处理机制。在总结和学习已有校园安全研究的成果基础之上,如何因地制宜地建立完整稳定的校园安全管理体系是应对校园安全事故的重中之重。

三、中学校园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学校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

首先,我国目前还没有一部专门的校园安全法律,现有的法律如《未成年人保护法》、《教育法》等都过于虚无飘渺,没有明确学校应该做什么、当地政府应该做什么,以及怎么来保护学生的安全。所以,各个学校很难做到依法进行安全管理。其次,学校管理者人本意识淡薄,缺乏系统管理意识和危机意识,没有做学校安全应急预案,在管理过程中,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交流,对学校安全事故的管理还处于安全事故后的补救阶段,并没有重视安全事故前的预防,安全事故的干预机制并没有纳入学校日常管理系统。最后,学校的安全文化建设不够,大部分学校的宣传黑板报等很少涉及安全内容,仅仅在上级部门检查的时候突击性地填充了一些安全内容进去,一些领导只重视学校的升学率而忽视安全知识的普及,造成学生缺乏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护自救能力,以致灾害来临的时候,学生惊慌失措。

2.校园周边商业环境的综合影响

学校不是游离于社会之外的世外桃源,校园安全形势与整个社会治安形势息息相关,从根本上来看,校园安全形势的好转有赖于整个社会治安形势的彻底好转。不良社会文化,特别是暴力游戏和黄色网站的影响导致未成年人犯罪,是学校安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校园附近的商场、杂货店,烟酒、安眠药、鼠药、避孕药、焰火爆竹、酒精、汽油、刀具、强酸等对青少年来说绝对不安全或者不适宜的商品琳琅满目;网吧、游戏厅、录像厅、台球室以及酒吧、卡拉OK厅等休闲娱乐场所 。校外的一些不法社会团伙对教师、学生的人身财产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

3.不可抗力或意外事件的影响

不可抗力是指人力不可抗拒的力量,包括自然原因如地震、台风、洪水、海啸、自然火灾、雷击、山体滑坡等,或者社会原因如战争、国际恐怖等,不可抗力是造成学校安全事故的一个原因。意外事件是指非当事人的故意或过失,是由于当事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导致的偶然发生的伤害事故。意外事件也是影响学校安全的一个因素。

四、中学校园安全管理的方法

1.协调相关部门,净化社会环境

学校管理者主动联系并邀请相关执法人员一同参与在社区和住宅小区开展的有关青少年儿童安全教育的社区活动,参与法制宣传、传播安全教育观念以及防震减灾知识,一同对周边环境进行巡视、走访,及时清理校园周边不安全因素,将危害铲除在萌芽中。

2.加强内部管理,优化校园环境

一是清理校外人员,观察是否有可疑人员,二是组织学生排队依次有序按指定路线上放学;落实楼道管理人员,每节课上下课学生集中进教室时段巡视管理楼道,以防发生拥挤碰撞,平时巡视,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的不安全行为,避免事故发生;落实课堂安全责任,每一节的老师上课必须清理学生,询问学生身体情况,若发现生病或学生缺课及时了解情况进行处理,下课前进行安全提醒;落实安全教育,作好安全教育记录;每期至少开展2次地震、火灾等逃生演练活动,做到紧急疏散忙而不乱;制定食堂、超市管理方案,抓好食堂、超市卫生和食品安全管理;坚决杜绝教师体罚学生的行为,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确保学生的人生安全以及人格完整;落实首问责任制,一旦有学生生病或遇到安全威胁找到老师,该老师必须及时处理,不得推脱。再次是经常请派出所民警、政府安全管理人员或社会法制宣讲人员到校宣讲安全知识,让学生学习安全知识,学校开展安全知识竞赛,这些活动的开展既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增强了集体荣誉感,更是增强了安全意识,使校园安全环境得到优化。

3.加强家校联系,创造文明家庭环境

我们必须得加强家校联系,让学生家长了解学校教育的内容和目的,让家长配合学校对学生进行正面的教育与引导。其次,处于中学时代的学生,多处于性格形成期或者说是叛逆期,他们总会自以为是,不希望老师和家长过多参与他们的事,所以,越是这样教师和家长更应该加强联系,了解学生身心发展和变化,对出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一定要多方位、多角度地和孩子进行对话,防止出现跳楼、喝安眠药等轻生行为,家庭要尽力给学生传达一些必要的安全预防知识,通过家长的教育和指导,帮助中学生识别社会的诈骗行为,防止自己受到危害。再有就是,家长要为学生创设一个健康和谐的家庭氛围,杜绝家庭暴力以及家庭矛盾和纠纷,让学生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生活的美好,从而增强生活信心,做阳光少年。

4.培养健康心理,增强自保意识

学校经常利用升旗仪式等集会,对学生人格进行教育,要求学生要有自立自强的精神,在班队课或者健康教育课以及安全教育课的教学中,渗透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教会学生善于辨别事情的真伪,遭遇诈骗等危险情况如何冷静运用智慧去处理的方法,培养自保意识;另外要求班主任(也鼓励科任老师)对学生经常进行个别谈话,以了解学生心理动向,教给学生调节心理的方法能力,经常组织班队活动或外出活动,以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发泄情绪和排除压力的方式,防止过度压抑和抑郁。心理问题解决了,学习、做人就不成问题。

五、结束语

通过对新时期下,中学校园安全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分析,进一步明确了中学校园安全管理的方向,为中学校园安全管理的优化完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助于确保校园的安全性。

篇(6)

一、引言

云南省地处中国西南边陲的高原地区,地形多山、农村学校分散、办学条件差,校园安全问题比较突出。《云南省学校师生非正常伤亡统计表》显示:全省平均每月丧失一个中等规模的教学班,在每年非正常死亡人数中,7岁~16岁学生均占到85%以上。大量安全事故的发生给家庭、学校和社会带来了无法愈合的创伤。如何摸清边疆农村中小学校园安全各方面现状,探讨出一系列对策措施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已成为全省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及其管理者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本论文是教育部/英国政府“双边赠款西部地区基础教育研究”项目之“云南省农村中小学校园安全现状及对策研究”课题的研究成果。在综合考虑了地理位置、人口密度、校园安全问题急迫程度等因素之后,我们确定了云南省X地区作为课题研究点,通过对能够代表全区并覆盖城区、坝区、山区安全现状的三个乡镇(11所学校)的基线调研(包括座谈、访谈、案例分析、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明确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并对其做出归因分析。制定出富有针对性的、有效的对策措施并切实行动,以期最大限度地减少全区安全事故的发生。推广课题实施得出的成功经验,以促进中小学校园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X地区安全问题研究

1.试点乡镇基线调研结果

城区、坝区和山区的三个试点乡镇分别用A办事处、B镇和C乡来代替,排除自然灾害,从校内和校外两个角度将基线调研得出的安全问题和隐患描述如下:

(1)校内

基础设施:危房问题突出。A办事处中小学校舍占地面积为24449平方米,其中,危房有9001平方米,约占总校舍面积的三分之一;C乡中小学校舍占地面积为24748平方米,其中,危房有12478平方米(全部集中在小学),约占总校舍面积的二分之一;B镇居于二者之间。部分学校教学楼的走道女儿墙高度低于国际标准120CM,学生有跌落的可能。教学楼的楼道较窄,学生在课间操、下课、放学时候容易发生拥挤踩踏事件。大部分学校消防设施配备不足,无安全通道标志,无应急照明设施。食品卫生:多数中小学校食堂硬件设施严重滞后,远远达不到食品卫生环境管理的硬件设施要求,食堂从业人员不经培训、无证上岗,导致不规范操作。学校保卫:由于经费不足,多数学校无力聘请专门的保卫人员,只能由教师轮班执勤,容易造成管理上的疏漏;C乡大部分学校没有围墙和大门,难以管理外来人员。青少年校园暴力、教师体罚和变相体罚、体育运动损伤等现象时有发生。

(2)校外

交通安全:A办事处车辆较多,B镇逢赶集日便会交通拥堵,C乡学生私自乘坐非客运车辆,三个试点乡镇的学生上、下学路途中均存在交通安全隐患。食品卫生:校外“三无”(无工商许可证、卫生许可证和健康证)饭馆及流动摊点占道经营,阻碍交通,食品质量不堪一提,却治而不止。校外劫持:不法青年校外拦路抢劫,学生的财产安全难以保障。部分学校附近农户私自将房屋出租给学生,为学生提供了喝酒、打架斗殴的场所。网吧、录像厅、游戏室等娱乐场所为求暴力而留宿非住校学生。靠近水库、河流学校的学生存在溺水隐患。

2.对安全问题和隐患的归因分析

(1)投入不足

投入主要包括财力和人力。“排危”工作的顺利进行,消防设备、照明设施和食堂硬件设施的添置及保卫人员和医务人员的聘请、学校大门和围墙的建设无不与经费有着直接的联系。在对184名试点学校教师的问卷调查中90.2%的教师认为学校安全工作还需要投入财力。某些校园安全管理的疏漏是由于没有做到专人管理,责任到人。校外周边环境(主要包括流动摊点、娱乐场所、交通等)的整治,需要工商、卫生、交通等部门人员的协助。

(2)安全意识薄弱

大部分学生安全意识淡薄,私自游泳、乘坐非客运车辆、租赁民房、夜不归家、购买“三无”食品等现象极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教师问卷中有93.5%的教师认为“学生安全意识差”是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100%的家长与学校签订安全责任书,然而,仍有4.9%的家长认为安全管理是学校的事,他们不愿意参与到学校的安全工作中,参与的家长有96.7%也只是通过“家长会”,形式单一。此外,极少数教师及校长的安全意识还不够强,安全工作的重视度不够,有6%的学校未组织学习《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

(3)自救自护能力弱

2004年~2005年,全区中小学校非正常死亡主要源于溺水和交通事故,分别占死亡总人数的53%和90%,溺水死亡人数居于首位,平均约占死亡总人数的77%。据调查:全区有98%的中小学校没有配备体育专业专职教师,导致学生缺乏游泳基本知识和技能的训练,自救自护能力较弱而导致溺水死亡。学生安全演练没有日常化,学生及家长问卷中有26%的学生回答学校没有经常开展各种安全演练。

(4)心理障碍

青春期这一特殊的人生发展阶段兼有儿童期和成年期的特征,青少年幼稚的心理状态使他们随时可能成为“越轨者”,导致一些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有4%的学生认为学校经常发生打架斗殴事件。由于少数教师法制意识淡薄,无法承担学校工作和家庭生活的压力,变得性情烦躁,而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值得关注的问题是:在安全事故发生后,归责问题缺乏法律依据,各种纠纷不断,该调查中有97%的家长愿意通过协商调解的方式解除纠纷,然而,学校筹集资金的方式单一,抗安全风险的能力极弱。

3.对策措施的行动干预

针对以上原因,我们提出了如下对策措施并切实行动:

(1)投入保障

从财力上,把安全投入列入区教育局的经费预算,构建了安全投入保障体系。每年定期召开四次安全会议,会议经费纳入教育局的工作经费预算。学校校长培训费、校方责任保险费等统一纳入各学校的公用经费预算。从人力上,区教育局成立了学校安全监督管理股,配备3名专职人员督查和指导学校安全工作,使安全监督日常化,聘请了508名专(兼)职安全监督管理人员分散到各学校,学校联合交通、卫生、工商等部门对校园周边环境进行彻底整治。

(2)宣传教育与培训

由于多数学生安全意识薄弱,自救自护能力弱,教育部门在3月和9月两个“安全宣传月”充分利用黑板报、红领巾广播站、国旗下的讲话等形式,对师生进行交通、消防、饮食卫生、用电等方面的教育,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安全演练活动和应对洪水、泥石流、火灾、地震、拥挤踩踏等突发事件的应急训练,以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自救自护能力;针对家长参与学校安全工作形式单一这一问题,学校成立“家庭教育委员会”,使家长与学校之间沟通良好;确立学校(园)校长是学校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的安全工作责任制,以督促少数不够重视安全工作的校长;对学校安全监督管理人员和食堂从业人员进行培训。

(3)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

为切实加强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要求各中小学开设心理健康课、建立心理健康协会,暂时没有条件的学校把“举报箱”改成“知心话信箱”,让老师及时掌握学生心理的变化;关注工作和家庭生活压力过重的教师,帮助他们解决经济上的问题;定期举办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和教师心理健康知识讲座。

(4)风险防范

大力推行校方责任保险制,以增强学校抵御安全风险的能力。

案例:2006年10月19日下午2时30分,小学五年级学生杨某,课间休息时离校外出游泳,不慎溺水死亡。经当地司法所、村委会和死者家属共同协商,由学校赔偿死者家属2.66万元。因学校投了校方责任保险,2.66万元赔偿金由保险公司支付。

4.措施干预前后伤亡比较

该项目启动于2006年,我们以2006年为界对学生伤亡情况进行比较(如表1、表2所示)。

措施干预前:

措施干预后:

02

由表1、表2可知:干预后两年死亡总人数减少了32%,其中,溺水死亡人数减少43.8%,交通死亡人数减少60%;干预后万人死亡率连年下降,成绩显著:2005年上升3个百分点、2006年下降3个百分点、2007年下降5个百分点,表明采取的各项干预措施切实有效,值得推广。

三、结论与展望

1.结论

在X地区安全工作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笔者将做好校园安全工作的关键概括为:“建好机构、抓好制度、做好教育、关注心理和加强联动”,具体来说:

建好机构,抓好队伍是前提。从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到各中小学校,建立健全一整套安全工作机构,配备专职人员,使安全工作日常化。

抓制度建设,突出抓好痕迹管理是基础。出台《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学校安全管理办法》等纲领性文件,建立健全学校安全工作规章制度和台账制度,规范痕迹管理。

强化安全知识培训,增强师生安全意识是关键。通过黑板报、讲座等形式对师生进行交通、饮食卫生、用电等方面的安全宣传教育,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开展各类安全演练,全面提高学生的自救自护能力。

关注心理健康,加强德育工作是根本。许多安全事故的发生源于德育工作的缺失。学校应当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各项以提高中小学生道德素质为目标的德育系列活动,形成家长、学校和社会相互联动的德育工作机制,为师生提供良好的工作和学习环境。

加强部门联动,改善法治环境是保障。中小学安全工作需要众多部门的参与,在加强中小学安全工作法治效力的同时,有效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利。

2.展望

通过本研究发现,边疆农村地区中小学校园安全工作还须从如下几方面来努力:加大校舍建设资金的投入力度,尽快排除D级危房;多渠道筹措资金,改善学校食堂和学生宿舍的硬件设施;解决寄宿制学校的校医编制问题;保证各校配备体育专业专职教师;城乡交通环境得以改善。

参考文献:

[1]李慧勤:珍爱生命、敬畏生命、保护生命――云南省在校学生安全问题调查[J].云南教育视界:2008,(5):39~41

[2]李吉泰:农村中学学生安全问题的分析与思考[J].教育,2007,(6):25~26

[3]丁克芹:校园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师,2005,(12):78

篇(7)

关键词:

文化生态学;高校校园;安全文化建设

一、文化生态学

美国的斯图尔德于1955年最早提出文化生态学,随后美国的莱奥波尔德又提出了生命共同体。生命共同体是指把生态因素加入现代的文化伦理后,可以催生出和生态和谐共生的文化。如果要对文化的具体产生规律和发展规律进行探讨,就需要对自然、社会、人类等各种交叉力量的作用进行考虑,从而促进文化建设的持续发展,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也是如此。生态性的高校文化是指通过考察校园外部力量的相互作用和校园内部的生态发展,来提升校园的文化层次。①实施育人为本和生态教育的教育理念,通过生态教育的引导加强学生的社会认知,使学生在融入社会的同时强化自身能力,从而发展成综合型的实用人才。②构建生态心理,通过学校环境的影响使学生和谐发展,从而把生态理念与日常生活相结合,甚至是把生态理念和未来的职业相结合。③建设高校的生态环境,通过生态型的育人环境和校园建设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

二、校园安全文化

根据人类文化的发展来看,人类文化的进步途径是追求文化的先进性。从生态学的层面来看,校园安全文化的生态主体是师生,师生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的发展是在时代背景下和社会需要相结合的文化实践的发展。文化背景和时代背景紧密相连,价值取向受文化背景的影响,且利益诉求和价值取向引导着行为方式,而高校的校园安全文化是在时代背景下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之间的平衡发展,这种平衡发展是校园安全文化实现多样性的平衡之一。因为对文化物种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维护是建设文化生态的目的,其可以有效地促进文化生态的整体平衡,因此在高校的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中,要把师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社会认知、社会安全等全面地贯彻到生态文明中,使高校逐渐形成安全文化的模式,并在校园安全文化的生态系统中形成各要素力量的整合,从而为师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保障和支持。

三、文化生态视野下高校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1.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生态性的校园安全文化把新时代的理想信念、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社会主义价值理念等集合在校园安全文化的具体活动中,通过对学生素质培养和思想教育的不断强化,实现校园文化的育人目的。在建设生态性的校园安全文化时,要积极调动学生参与,只有学生更好地参与进来,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力、能力、智力,才能加强学生的协同创新、团结合作、积极竞争意识,才能有效地培养出更多综合型的社会人才。另外,还要在生态性校园安全文化的过程中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通过校园氛围的潜在影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促进学生的人际和谐人际和谐是校园安全文化的另外一个建设课题,高校不仅要营造和谐的校园安全文化和育人氛围,还要通过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作用使校园的人际和谐和育人氛围有效地发挥作用。在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中,学校要把生态育人作为校园安全文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校园安全文化的内涵延伸和发展,在校园内倡导协同创新、平等民主、整体优化的教育理念,从而加强学校的竞争力和文化品牌。

3.促进高校的发展高校只有具有自己的独特特色才能实现持续发展,生态性的校园安全文化是高校现阶段的发展方向,是高校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是高校促进社会发展的推动力。目前,全国正在提倡建设生态文明,在这个大时代背景下高校建设生态性的校园安全文化可以对学生进行引领和塑造,从而更好地实现校园文化的育人目的。实践活动证明,建设生态性的校园文化是高校适应时展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是高校展现学校特色的表现,是高校促进学校全面发展和持续发展的条件。

四、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开放意识较弱高校是社会生态中的生态单元,高校的不同会导致地域文化的差异和校园文化的差异,尤其是闹市区的高校,其环境周围会衍生出服务区、商业区、社会机构,而这些校外生态环境和高校文化相融合便形成了文化的生态圈。文化生态圈中包含的文化都是对校园安全文化有用的素材,属于高校的财富。有些高校在建设校园安全文化时,认为校外文化属于负面文化,因此会使用多种手段阻碍社区文化和校园文化的和谐共生,这种行为会导致高校忽视了社区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和教学管理过程中的积极引导作用。

2.激励和评价的制度缺乏灵活性高校校园安全文化中,师生的价值观和追求是在具体的校园活动和安全制度建设的设过程中逐渐协调统一的,这样可以在建设安全制度的背景下通过安全文化的方式凝聚参与人员的力量,从而全面地提升高校的竞争能力。高校不仅要建设校园的安全制度和提倡校园的安全文化,还要建立灵活性较强的激励和评价制度。目前高校在建设校园安全文化的过程中,其激励和评价的制度缺乏灵活性,无法有效地延续校园安全文化的深层次内涵,这样不仅会对师生的持续发展造成影响,还会对生态性校园安全文化的建设造成影响。

3.生态意识较弱目前,各大高校都在逐渐重视校园的安全文化。由于历史原因的局限,社会和高校在解决安全问题时都认为保障安全的方法是不出事,而真正从安全文化的层面实行安全教育的基本没有。高校安全的保卫工作集技能性、体能性、智能性的劳动为一体,是校园文化中的主要组合之一,其对校园安全文化的影响较为显著。如果在安全问题上只使用防卫手段会导致生态意识的缺乏,而生态意识的缺乏难以有效地促进校园安全文化的发展。

五、加强高校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策略

1.通过情感发展来促进生态意识的发展高校的校园活动是基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展开的,尤其是学生在校园文化的影响下,其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会发生极大变化,因为文化生态对个体的影响较大。通过群体的生态文化和个体的自我创造相结合,可以有效地促进校园文化与学生主体之间的良性互动。由于文化环境是社会发展和人类生存的文化条件之和,而情感是文化环境发生变化的展现,且情感的产生原因是文化生态的多样性,因此文化环境对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和对学生的熏陶与塑造非常重要。学校在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中,要打造和谐安全的文化环境,要强化师生的生态意识,通过情感发展的方法来促进高校校园安全文化生态系统的开放。

2.通过共生互补促进各文化生态元的发展在整体生态环境的带动下和映照下,单个的生态元通过自身进化可以促进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斯图尔德认为社会适应环境的具体过程就是文化生态学,由于文化和环境相互适应,因此高校要引导师生在自己的生态位置上积极地体验校园安全文化的感受。在生态因子的变化范围中,被生态元适应或者利用的部分就是生态位,在高校师生加强文化力的同时,其生态位也会相应地出现变化。文化生态群是指各文化的共生互补和竞争合作,社会多样性不仅是人类对环境的适应,更是人类精神创造的表达,因此高校要重视校园文化在文化生态群中的共生互补,通过校园文化的共生互补来促进校园安全文化的持续发展。

3.建立灵活的激励和评价制度校园文化的创造者、引导者、受益者是师生,师生通过在校园安全文化中有目的和有意识的活动来不断完善自我。从文化生态学的层面而言,校园安全文化受其复杂变量相互演变和相互作用的影响,这种影响作用在相关性、整体性、主体性、有序性、动态性等方面都展现出了文化传播和文化发展的特点。作为特殊文化的校园安全文化,其有着自己独特的产生特点和发展作用,根据共时性和历时性的角度来看,很多高校只会从文化和社会的交互变量中对校园安全文化的作用进行理解,而忽视了在这些变量中作为生态主体的人的影响作用,因此在校园安全文化的建设中要建立长久的激励和评价制度,通过对师生安全意识和安全观念的激励和评价促进校园安全文化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谭天宋,程,刘海仁.文化生态学视野下高校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研究[J].网友世界•云教育,2013(20):152-153.

[2]王文鹏.生态视角下高校文化建设探略[J].中国成人教育,2008(4):26-27.

[3]何频.文化生态学视野下的大学文化建设[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3(3):131-134.

[4]高海生,王森.论文化生态学视野下的高校质量文化建设[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3(7):15-18.

[5]付卓荦.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管理体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篇(8)

0 引言

2013年4月1日,上海复旦大学研究生黄某出现身体不适,入院后病情加重,16日下午在上海中山医院去世,上海警方在该学生的寝室饮水机残留水中检测出有毒化合物成分,经调查认定为室友林某投毒所致。2013年16日深夜,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两名同学于5号楼4楼宿舍内因玩LOL游戏发生口角,并大动干戈,一人拿起水果刀扎入另一人胸口,导致室友蒋凯同学受伤,送至同仁医院抢救无效而死亡!这是近期发生在眼前的两件血淋淋的事实,反映了在校学生违法犯罪形势堪忧,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可见,杜绝此类恶性案件的发生、创建平安校园已经成为当务之急。笔者以职业院校为例,研究分析引发职业院校校园安全问题的原因,探讨平安校园创建工作存在的困难及对策,以供读者参考。

1 引发职业院校校园安全问题的原因

职业院校相对于普通高校而言,校园安全问题更是不容乐观,且引发这些安全问题的原因也更加复杂。经研究分析,主要包括学生自身弱点、教育的偏差、法制宣传力度不够等三个方面。

1.1 职业院校学生自身弱点是诱发校园安全问题的直接因素

职业院校学生普遍存在中学阶段学习成绩较差、学习动力不足、世界观缺失、人生价值观不正确等弱点,进入职业院校后,于技能训练地位的提高且文化基础课的要求标准大幅度降低。一部分学生在学习中尝到了初次成功的喜悦,自我意识得到飞跃发展;还有一部分学生仍然没有任何变化,技能操作成绩依旧一塌糊涂,这部分学生认知能力低,面对挫折无法正确应对,容易产生道德偏差和价值扭曲。尤其在聚众斗殴、寻衅滋事、故意伤害等案件中,表现出他们的好奇、好胜、易于冲动和不计后果,他们追求认同感,看重同学、朋友间的“哥们义气”,受逆反、模仿、意气、报复等心理的支配,导致犯罪行为的发生。

1.2 学校与家庭教育发生偏差

由于学校教育中重视教学质量、忽视品行教育的现象较为突出,许多成绩不突出的学生长期受到压抑。另外,为数不少的父母认为只有差生才会进入职业院校,他们对自己的孩子失去了希望,处处看不惯他们的所作所为,造成孩子性格扭曲等问题的发生。还有的家庭因为自身问题,比如单亲、不和睦等情况的存在,给孩子造成伤害,这种情况下很容易使孩子在外界的诱导下滑入违法犯罪的深渊。

1.3 法制宣传力度不够,使得一些学生法律意识淡薄,对违法犯罪缺乏最起码的警惕

由于拜金、享乐等一些不良社会风气的存在,大部分职业院校学生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而学校往往忽视法制宣传工作或者宣传力度不够,导致在校学生法律意识淡薄、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突发的一些问题,引发违法犯罪的事件。

2 加强法制教育是创建平安校园的基本保证

学校要在思想道德教育课程之外适当增加法制课时,并不断创新教育形式,通过举办专题法制讲座、参观法制图片展览、旁听法庭审判、邀请表现好的犯人现身说教、以及让平安法制建设指导员担任校外法制辅导员等多种形式,大力提高学生的守法意识和思想道德品质,从根本上消除和减少在校学生违法犯罪的内在动因,促进法制意识与行为的规范养成。同时,学校的团委与学生管理部门要加强校园检查力度,对校园不文明、不道德等不良现象要早发现、早通报、早整改,净化校园环境,并组织开展知识竞赛、板报评比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不断放大法制意识的渗透效应,对活动中“优秀个人”、“优秀班级”进行表彰,推动法制意识深入人心、践之于行。

同时,从社会入手,给青少年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积极倡导全社会各界关心和支持教育,关心和重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同时,治安部门要坚持不懈地抓好校园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净化学校周边环境,为学校教育提供良好的社区环境。文化部门对网吧等场所应进行严格管理,坚决制止诱惑、唆使、允许未成年人进入的行为。综治部门齐抓共管,共同为青少年的成长辟出一片健康纯净的天空。

3 加强学校与家长的共同教育是创建平安校园的关键

创建职业院校平安校园,学校要积极倡导家长对孩子的全面关爱,营造健康向上的家庭氛围。父母不能只盯着孩子的学习成绩,要把品性操守、心理变化和精神需求等一并纳入关爱范围,并根据子女的身心发展规律,经常性对他们进行必要的生理教育和道德教育,补充精神“食粮”,提升孩子修养。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责任人,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要循循善诱、以事明理,引导其分清是非、辨别善恶;在家庭生活中,通过每个成员良好的言行举止,相互影响,共同提高,形成良好家风。职业院校学校作为孩子成人、成才的具体教育地点,要建立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制度,经常与学生家长保持联系,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动态、行踪及时进行交流和反馈,互通情况,防止脱节监督,尽量“防患于未然”,使学生在学校和家长的共同监管之下,健康成长。

4 平安文化是推进平安校园创建步伐的有效措施

平安文化是指“德”文化、“和”文化、“法”文化,崇德尚和、明理守法是平安文化的应有内涵。平安文化建设就是用文化的元素、文化的形态、文化的方式,在更高层次上推进和深化平安建设,平安文化建设的实质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用共同理想凝聚人、用高尚精神塑造人、用优良道德规范人,以先进文化促进公众平安意识与行为养成,引领广大学生自觉倡导平安理念,倾心守护平安成果,这也正是创建平安校园的具体体现。

按照“从无形到有形、再从有形到无形”的思路,活化形式、创新载体,用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有形物化载体来营造良好环境、体现平安理念、传授平安知识,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塑造人。精心搭建平安文化建设平台,大力推进平安文化进校园、进班级、进宿舍活动,看站平安文化主题活动,在校园设立平安文化长廊,用石刻、雕塑、图板等形式宣传平安理念,选择一些班级、宿舍进行重点指导,树立一批平安文化样板,组织开展平安主题的晚会、诗歌朗诵、辩论会、演讲比赛等活动,教育引导在校学生强化平安意识、树立平安理念。

文化富有感召力、凝聚力、创造力,通过开展平安文化建设,将文化的元素融入平安建设,用文化的手段服务学校管理,把推进平安文化建设的过程当作促进良好行为养成的过程,充分发挥文化的功能动员学生、组织学生、服务学生,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活力。认识文化的属性特点,遵循文化的发展规律,找准平安文化建设的着力点和突破口,不断创新实践,推动平安文化在群众中“内化于心、外化于形”,是平安文化建设的目标所在。

篇(9)

1.导言

近年来,高校校园内学生各类安全事件时有发生,高校学生自杀,盗窃等安全事故常见诸报端。学生安全事故暴露了高校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反映了当前高校校园内学生安全问题的严重性[1]。经查阅文献发现,有关高校校园学生安全评价研究较少,对评价指标的概括和选取缺乏代表性和科学性,评价模型多数建立在层次分析法(AHP)[2]-[3]与模糊综合评价[4]的基础上。然而,AHP法存在以下缺点:①要求专家给出的判断矩阵满足一致性;②计算量大;③当元素过多,人的判断不明;而模糊综合法过度依赖评判专家对评价指标的评分。

因而文中采用层次分析法的改进算法——G1法,其具有以下优点:①不用构造判断矩阵,更不需要一致性检验;②计算量较AHP法成倍减少,计算简洁、直观;③对同一层次中元素的个数没有限制。且G1法在油港储运安全评价[5]、道路运输企业安全评价[6],社会发展评价模型[7]、城市燃气事故应急能力评价[8]等方面已得到广泛而有效的应用。又由于G1法依赖专家判断,专家判断的可信度可通过其与其他专家的差异程度决定。因而,文中综合运用基于序关系分析法(G1法)的指标主观赋权法,基于判断偏差的专家客观赋权法,构建高校校园内学生安全主客观综合评价模型,以深化我国高校内校园学生安全管理的理论研究,为高校校园内学生安全管理的改革和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2.高校校园学生安全评价指标的确定

影响高校校园内学生安全的因素错综复杂,从外界的不可抗力(如自然灾害的发生,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等),到校内关于教学、交通、饭堂等方面的管理,都能够成为高校校园学生安全发生的导火线[9]。

为了使测评结果能全面、客观、准确地反映高校校园学生安全考核评估体系的实际水平与发展趋势,考核指标一般应遵循系统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有效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和导向性原则[10]。本研究根据相关资料[11]-[14]对高校校园内学生安全评价指标的分析,以及人、环境、事件是构成高校校园内学生安全的三大要素,定义了包含5个一级指标和22个二级指标的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如图1所示。

3.高校校园学生安全评价指标的赋权

文中选择层次分析法的改进算法——序关系分析法(G1法)为评价指标进行主观赋权;根据赋权者与其他赋权者的偏差,确定赋权者的客观权重。

3.1 指标主观权重赋权法

文中的指标主观权重赋权法,即G1法,其原理及计算步骤如下:

(1)确定序关系

对于评价指标集,可按下述步骤建立序关系:

1)专家(或决策者)在指标集中,选出认为是最重要(关于某评价准则)的一个(只选一个)指标记为;

2)专家(或决策者)在余下的个指标中,选出认为是最重要(关于某评价准则)的一个(只选一个)指标记为;

……

)经过次挑选剩下的评价指标记为。

这样,就唯一确定了一个序关系。

3.2 专家客观权重赋权法

主观赋权法给出评价者的主观偏好信息,可以反映评价者的经验和直觉,但容易受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对专家的客观赋权法可以克服主观因素的不利影响,同时减轻工作量。客观权重反映的是由具体的判断信息及其相互关系所决定的赋权者的可信度[15]。本文根据赋权者与其他赋权者意见的一致性程度,确定各赋权者的客观权重。

3.3 主客观综合集成赋权法

关于主客观综合赋权方法,近年来已引起了普遍重视,并取得了一些成果[16]。下面介绍本文采用主客观综合赋权方法的基本思路:

第一步,根据专家的知识和经验,及对问题的定性分析结果,采用G1法,得到第k个专家对指标的赋权结果,m表示指标个数。,其中,n为赋权者的个数。

第二步,根据专家对指标的赋权情况,计算专家的客观权重,m表示专家个数。

4.高校校园学生安全评价模型的应用

应用以上基于G1法和判断偏差法的主客观综合评价模型对该校校园内学生安全状况进行评价。邀请16位专家对高校校园内学生安全的评价指标进行判断。

由表2可知,该高校校园学生安全的综合评价得分为3.5161,因而其综合安全评价结果为较好。

该校积极开展校园安全的活动,具有完善的安全制度、保卫机构和后勤机构;重视学生心理辅导以及安全教育,因此学生个人素养较高;校园内各项预防措施符合各项规定以及该校的特点,取得一定的成效;安全事故处理迅速有效,但该校的环境建设一般,安保人员以及后勤人员素质还有待提高;并且该校还经常传出宿舍、实验室等小火灾事故,宿舍火灾主要起因是电热棒的使用,虽然学校明令禁止,但很多高校使用太阳能热水系统,一旦遇上冬天热水就供应不足,学生为了能洗上一个热水澡,所以也选择了屡屡违规。用主客观综合评价模型进行校园学生安全评价的结果,与实际情况是相符的。

5.结论与展望

本文的主要贡献有:(1)G1法作为层次分析法的改进算法,具有不用构造判断矩阵,不需一致性检验;计算量较少;对同一层次中元素的个数没有限制等优点,应用于高校校园学生安全评价中,计算简洁、直观,且方便实用。(2)利用专家与群体的判断偏差作为其可信度的判断依据,确定专家的客观权重,对指标进行客观赋权,可克服主观因素的不利影响。(3)建立了基于G1法和判断偏差法的主客观综合赋权评价模型,并结合实际给出了应用模型评价的步骤和方法。评价结果表明,建立高校校园学生安全评价体系科学、合理、简单易行,具有可行性和实用性。

然而,由于作者的研究能力以及研究时间等有限,该研究所取得的成果还存在许多的不足,还有很多理论和方法需进一步研究和开拓。(1)高校校园学生安全评价指标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可以考虑采用定量化指标,并对定量化指标进行等级划分。(2)指标的评价主体还可以将学生考虑在内,并赋予学生与专家不同的权重。

参考文献:

[1]李楠,黎霞,程根银.正视大学生安全教育[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5,15(10):39-42.

[2]余志红,任国友.基于AHP的校园安全评价指标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9(5):50-56.

[3]刘焕春,于建新,王文静等.基于层次灰色理论的高校校园安全评价[J].安全与环境工程,2010,17(6):43-47.

[4]王文静,许振,刘焕春等.高校校园安全水平模糊综合评判指标体系建立[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0,10(5):184-189.

[5]曹鑫.油港储运综合安全评价和预警应急系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6]道路运输企业安全评价的研究[D].长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9.

[7]迟国泰,赵光军,李刚.基于逼近理想点和G1法的社会发展评价模型及其实证研究[J].系统工程,2009,(04).

[8]尹贻林,林广利,付聪,陈伟珂.基于G1法城市燃气事故应急能力评价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9(04).

[9]康棵飚.高校危机管理研究——以S大学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9.

[10]谭跃进,陈英武,易进先.系统工程原理[M].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社,1999.

[11]刘焕春,于建新,王文静.基于层次灰色理论的高校校园安全评价[J].安全与环境工程,2010(6):43-47.

[12]皮祖训,刘河清.校园安全灰色关联评价模型及应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8(6):

134-141.

[13]余志红,任国友.基于AHP的校园安全评价指标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9(5):

50-56.

[14]王文静,许振,刘焕春.高校校园安全水平模糊综合评判指标体系建立[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0(5):184-189.

篇(10)

大学生的安全教育,是指高等学校为了维护学校的正常秩序,维护大学生的人身、财产安全和身心健康,提高大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与自我保护技能,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大学生进行国家法律法规、学校安全规章和纪律、安全知识与防范技能的教育活动。当前,高校的治安形势不容乐观,通过对大学生中一些常见案件分析上看:一些大学生虽然文化知识较高,但因踏入社会较晚,社会经验不足,缺乏安全防范意识,法制观念意识淡薄,从而导致一些案件的发生。而这些案件绝大多数是由于大学生自身安全防范意识淡薄,法制知识匮乏造成的。有些给学生带来财产损失,有些甚至危及大学生的生命。因此,加强对大学生安全防范教育,对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具有现实意义。

一、当前大学生安全教育现状

(一)加强了人力物力的投入,进行安全管理

高校主要依托保卫部门和保安来进行安全管理,排查外来人员的登记和管理,防止和处理校园各类治安事件的发生;通过宿管员加强学生宿舍门卫监管,防止闲杂人等进入学生寝室。为保护高校各类重要设施及人员安全,保卫部门在采取人员监管的同时,也配置了摄像头等装置,这对杜绝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和事故的侦破很有帮助。

(二)借助活动日和典型事例,加强对大学生的安全教育

目前,高校主要借助“消防日”、“安全日”、“环境日”及典型安全事件等形式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增强大学生安全保护意识,创建平安校园。高校将“消防日”、“安全日”、“环境日”等作为一种教育契机,这种教育内容及形式在推动大学生安全教育方面具有针对性强、内容贴切等特点。目前,发生在大学校园的各类安全事故具有明显的社会特征,由于大学生自身警惕性不高而发生的安全事件依然较多,如大学生参与传销事件、大学生利用网络进行诈骗行为等等。高校有关部门将这些安全事件作为反面典型教材在广大学生中进行宣传,对大学生进行警示教育,有力地促进了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

二、高校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对于安全教育的体制不健全

目前,高校对大学生的安全教育日益重视,但是在体制上还有很多不健全的地方。一是没有把大学生安全教育作为学校教学工作的一部分,即使进行安全教育,也只是借助活动日和典型事例,致使大学生安全教育一直没有主渠道;二是没有把大学生安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大学生在校接受教育期间,安全教育的时间、内容、教材、教师、教学效果等,都没有统一的规划和计划,因此,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在学校教学工作中一直没有获得足够的重视。

(二)安全教育的内容不够完整,方法不力

当前社会形势日益变化,安全问题及影响安全稳定的因素增多,迫切要求安全教育的内容不断拓展。在安全教育中,大学生属于被动接受的群体,缺乏融会贯通的能力。如今,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内容大部分停留在传统意义安全上,应该向大安全的层面上拓展。

三、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对策

(一)积极推进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常规化进程

大学生安全教育要改变以往到发生安全事故或者隐患时再去强调重视,将大学生安全教育做到经常进行、经常落实,努力推进常规化进程。具体讲,第一,坚持开展“安全教育月”、“消防教育日”、“安全知识讲座”等,加强节假日期间和学生外出实习、社会实践和毕业生离校之前等重点时期的安全教育,举办丰富多彩的大学生安全教育实践活动,变校园安全为社会大安全。第二,积极推进安全教育进课堂。和传统的课堂不同,在安全教育课上,可以和学生一起讨论消防演习有哪些步骤,怎样逃离火灾现场,有哪些消防用品;学生们可以自制一些消防用品,如灭火器、消防队员制服、灭火用的长长的水管等。利用这些道具和学生可以开展角色游戏。游戏中有的学生练习怎样使用一些灭火器材,而另一些孩子则表演逃离火灾现场的人,练习一些逃生的动作或自救技能,如假装滚灭身上的火苗,趴在地上匍匐前进等。还可以举行以安全话题为中心的主题晚会,学生自行设计丰富多彩的节目,准备节目素材的过程也是一种学习。

(二)加强舆论引导,优化育人环境,形成大学生安全文化

安全文化教育可以促进大学生大安全观的形成,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安全态度和行为,创造并维持一个良好的安全舆论气氛。大学生一般对安全知识了解的层次较低,对实际的安全技能知识了解得太少,大学生获取的安全知识信息主要是来自图片、影视、安全教育活动等途径,其内容除了交通、火灾、环保等内容外,其他多数大学生并不能感知安全事故正走向学校,因此,高等学校要大力推进大学生安全“忧患”应急意识教育,形成由院系治保部和班级治保委员之间良好的沟通模式,培养好学生干部,不失时机地进行“忧患”意识教育,有意识地引导舆论的方向,优化育人环境,逐渐形成大学安全文化。

(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学生生命安全教育的绿色通道

随着社会的变迁与经济的发展,大学生面临的各种压力会越来越大,心理问题也会越来越突出,这就要求高校必须重视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那些心理有障碍或患有心理疾病的大学生,更要多加关心。除了必要的心理治疗与心理健康辅导外,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无论是辅导员还是任教的教师,以及同学,都要对这些特殊的学生多加关心和帮助,在其周围形成互助、关爱的氛围,让其在教师与同学的关心中获得温暖,感受到生命的感动,帮助他们及早从阴影中走出来,树立健康积极的人生观。可以通过网络的形式,在网上建立“心灵家园”区,给学生提供一个可以安心倾诉的社区,心理老师再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传授。

(四)加强安全防范基础知识的灌输

要使大学生们真正懂得和实践大学校园的“三防”。“三防”即防火、防盗、防自然灾害。为了真正做到“三防”,必须做到“三懂”和“三会”。“三懂”就是懂得火灾、盗窃、自然灾害的危险性,懂得预防火灾、盗窃、自然灾害的措施,懂得灭火、处理盗窃和自然灾害的方法。“三会”就是会报警、会逃生、会处理初起火灾、盗窃和面对自然灾害。通过成立“大学生安全俱乐部”的方式,让这个学生组织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让安全知识成为每一个大学生生活的基本常识。如交通安全、教室安全、实验室的安全、饮食卫生的安全、外出活动的安全、上网的安全等等,都要有防范意识和防范措施,都要落实在行动上。同时,将安全事件作为案例,深入进行剖析和教育,通过各种形式向广大同学宣传,让同学们学习和深入领会。只有这样,校园安全防范才落到实处。

(五)加强大学生的自我安全教育和自我安全管理

首先,在老师的指导下,由治保部的学生干部开展必要的校园治安综合治理的巡逻检查活动和宿舍安全管理活动。通过校园巡逻检查和宿舍的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问题,增强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如成立宿舍管理委员会、设立学生宿舍安全文明监督岗,制定学生治保委员月汇报制度等,这些都有利于第一时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其次,全体学生可以每月参与校园安全检查活动。首先是个人自查,就是检查自己的物品的使用和保管,特别是现金和手机等贵重物品的保管使用情况,有哪些疏漏需要改正等。个人自查别注意人身安全的检查,自己是否遵守了学院各个项制度,是否遵守了法纪法规,比如,自己是否外出深夜归来,是否有违反规定在校园喝酒行为,自己是否参与了打架斗殴,宿舍内是否违反规定收藏有管制刀具和酒瓶等等。要通过强有力的思想教育和榜样模范的影响带动,真正使大学生们积极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讲安全,讲文明,守纪律,懂法律,使大学生们真正成为校园治安和校园安全管理的主体。

最后,可以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安全预案的演练,如消防演练、紧急疏散演练、食物中毒演练等,更是实施学生安全教育的有效途径。

综上所述,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是学生完成大学学业,能够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实践证明,开展多形式的安全教育,对增强校园稳定有着长远而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向孟德.加强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现状、措施和建议[EB/OL]./gaodeng/091126/14512179.html.

上一篇: 选型设计论文 下一篇: 广东教育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