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8 14:55:1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成本控制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我国全社会物流总成本占GDP的比重,自1998年降到21.4%以来,连续7年在此百分比徘徊,到2004年仍在21.3%的水平。而国外物流发达国家的水平是8%~10%左右。截至目前,我国的物流业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停留在粗放式经营的层面,质量和效益还不很理想。与此相对,现代物流理念引入我国已有20余年的历史,但物流真正为中国企业所重视,被提升到企业战略管理的高度,第三方物流形成实际意义上的产业,则是在进入21世纪才刚刚开始而已。
当前,国内企业在物流成本的控制上,还处于一种探索阶段,感性的成份居多。提出物流支出费用重要性的“黑大陆”学说,指明人们对物流费用了解十分片面的“物流冰山”理论;阐明物流成本控制是企业利润着眼点的“第三利润源泉”假设;简便易行的物流成本计算法——“物流ABC”计算法等国外科研成果令中国企业眼花缭乱。值得我国企业警醒的是,这些理论学说均是建立在国际化大型企业的调研基础之上。而我国的物流业基本是由50亿美元规模以下的中小型企业组成。国际上已有的先进物流理念如何在我国特有的经济情境中合理应用,成为了一个急待解决的重大的课题。
1物流系统成本
物流系统涵盖了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配送、流通加工、物流信息等各个环节。站在企业的角度,需要降低的并不是系统中某一个环节的成本,而是从全局出发,控制最终系统成本。要达到这一目的,需对物流整体系统进行调整、改进和优化,以尽可能低的物流成本提供尽可能高的物流服务质量。物流各子系统在自身得到合理优化的基础上相互衔接、相互适应,形成最佳的结构及运行机制,既能充分发挥各子系统的效能,又能使系统的整体效率得以充分体现。最终,确保物流系统有能力根据商品的种类、数量、交货要求、运输条件等,使商品尽可能由产地通过最少的环节,以最经济的路线,按时保质地送到用户手中,以达到降低物流费用、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提到物流系统,沃尔玛(Wal-Mart)集团是不可不提及的企业。沃尔玛经过44年的经营,在美国已拥有3000多家连锁店,在海外拥有1000家连锁店,员工多达88.5万人,是全球最大的零售企业。它所实行的成本领先战略涵盖了商品购存销流转过程所有环节上的成本和费用控制。该公司现已建立62个配送中心,为全球4000多家连锁店提供配送服务,整个公司销售8万种商品,85%由这些配送中心供应。沃尔玛公司在美国国内共有近3万多个大型集装箱挂车,5500多辆大型货运卡车。每年的运输总量达到77.5亿箱,总行程6.5亿km。配送中心完全实现了自动化,每种商品都标有条码,由十几公里长的传送带传送商品,用激光扫描器和电脑追踪每件商品的储存位置及运送情况。为合理调度如此规模的商品采购、库存、物流和销售管理,沃尔玛公司建立了专门的电脑管理系统、卫星定位系统和电视调度系统,甚至拥有自己的卫星。沃尔玛的物流系统是一个整体系统,一方面能够及时保证货架充足,一方面也会尽力使库存量降到最低。
2整合物流系统的思路
在现实中,最高的物流服务水平和最低的物流成本两者是不可能同时成立的,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种“二律背反定律”。高水平物流服务要求有大量的库存、足够的运费和充足的仓容,这势必产生较高的物流成本;而低物流成本要求的是少量的库存、低廉的运费和较少的仓容,这又必然减少服务项目,降低服务水平和标准。沃尔玛在美国本土设立的物流系统从它现有的经济规模上较好地解决了“二律背反定律”,寻找到了自身最高的物流服务水平和最低的物流成本之间的有机平衡点。它在美国本土的自动化配送中心,是当今公认最先进的配送中心,实现了高效率、低成本的目标,为沃尔玛实行“天天平价”提供了可靠的后勤保证。但是,进入中国市场的沃尔玛并没有立刻把它在美国本土的经营模式照搬到中国来,而是按实际情况,适时合理地逐步设置采购中心与配送中心,有条不紊地升级自动化水平。沃尔玛的这种态度颇值得我国企业玩味。
(1)运输成本控制。我国企业受规模所限,既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在短时间内拥有庞大的运输能力,更不可能广泛应用GPS定位之类的技术。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充分运用社会现有设施,从全局出发,力求运输距离短、运输能力省、中间运转少、到达速度快、运输费用低、运输质量高,高效规划航空、铁路、公路、水路联运。
(2)配送成本控制。即使是实力雄厚的沃尔玛,来到中国后也没有立刻大规模的布局配送中心,而是按发展战略逐步开展业务。我国企业也应遵循这一原则,按网点分布和发展规模适度设置配送中心。一些生产型企业的内部物流在现阶段则根本不必考虑建立配送中心,只需优化仓储。
(3)物流设施与设备的合理化。每一个企业的物流都有自身的特点,企业应就此合理选择物流设备与物流设施。仓库是自建还是租赁,需要设置何种货架,使用何种材质、规格的托盘,配备哪些种类的运输、搬运工具与车辆等都是每个企业要认真考虑的问题。物流设施与设备不要求多而全,但一定要能适应本企业的特点。以商品流通为主业的武汉中百仓储配送中心拥有自己的欧式仓库,采取托盘式货架与重力式货架相结合,多用塑料托盘,配备厢式货车,以及包括“地龙”在内的四种叉车以满足物流需要。以第三方物流为主业的招商局武汉分公司则是租用仓库,采用托盘式货架,主要用木制托盘,实行公路、铁路联运,适量装备两种叉车,全公司在岗人员亦不足30人。
(4)信息系统适度化。自始自终伴随物流的信息流决定了物流系统的有效性,指导着资金流的运作。当代社会需求多样化、个性化,生产类型向多品种、小批量方向发展,生产加工设备也从专用加工设备的流水生产线,转向采用具有多功能的加工中心的柔性加工系统(FMS)。以一个中等商品流通型企业为例,其经营品种至少也在5000种以上。由此产生的大量信息远远超过了人力计算的能力。物流系统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必然需要实施高度的信息化。但这一信息化的过程可以也应该是渐进式的。沃尔玛在美国国内动用大型计算机设立数据中心,而武汉中百仓储配送中心只应用了手持扫描仪、电子计数器等相对少量的电子设备。信息系统不存在是否先进的问题,关键在于是否可以满足本企业的物流管理和成本需要。
3物流系统的拓展
物流系统的成本控制不能只局限于企业内部。企业物流系统事实上已发展成为了供应链(SupplyChain)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以神龙汽车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相当多的部件由武汉本地的汽车零配件企业采购。神龙公司通过资质考核与招标的方式选择供应商,与他们成为利益共同体,通过共享信息,相互协调,确保神龙汽车的零配件供应,使神龙公司的内部物流运行顺畅,也有助于公司控制采购成本,保证产品质量。
事实上,企业供应链也仅仅只考虑了供应商、制造商、销售商,并没有充分考量所有的利益相关人。广义上的物流系统还包括了企业的上下游客户及所有利益相关人。将这些因素加入到企业的物流体系,再综合资金流与信息流就构成了一条较为完整的企业价值链(ValueChain)。这里的利益相关人指所有受到企业经营活动影响的主体。以一个啤酒制造商为例,它通过销售商将产品输送到消费者手中,与之相关的利益者可能有消费者、第三方物流企业、啤酒厂周边的居民甚至于有关的政府职能部门等。消费者是产品物流的终点,第三方物流可为企业提供服务,工厂周边的居民可能因企业造成的环境问题提出索赔,政府职能部门可能对企业的经营进行干预。企业价值链的优化要能为高效的生产提供保障,提升企业的服务水平,合理降低成本,也要适当地注意企业的社会效益。否则,企业内部的物流系统可能受到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影响而达不到设计的初衷。
4总结
21世纪,我国企业面临着全球化的挑战,绝大多数产业出现产能过剩,买方购买力低于市场供给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制造业和流通业均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服务水平作为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物流系统降低成本并不意味着同时降低服务水平。控制物流成本的目的是将物流成本降低到与所提高服务水平的最佳匹配点或区间,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达到降低企业成本、促进企业增收节支的目的。我国企业应有选择地吸收成功经验,借鉴国际物流管理研究的成果,与理论界开展多方位的合作,加快我国物流的发展步伐。
参考文献
1吴清一.现代物流概论[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3
模块1:左墙——全生命周期成本体系LCS
左墙为What输入项,用于描述成本控制工作的改善对象及相关信息。LCS主要由明细成本科目DC、成本关联矩阵CRM和成本满意度CSD三部分组成。其中明细成本科目DC表示全生命周期成本框架下具体可测量的成本信息,一般可表示为逻辑树形图;成本关联矩阵CRM表示由明细成本降幅潜力对比值所构成的实对称矩阵;成本满意度CSD是根据CRM求解而得到的各成本降幅潜力的相对重要度指数,即各成本控制工作的满意度权重。
模块2:天花板——成本控制方法体系CM
天花板被称为Hows集合,表示为了实现成本控制目标可供选择的成本控制方法,也可以视为企业征询的成本改善项目。成本控制方法种类众多且与各成本科目紧密相关,天花板模块可参照成本科目之间的逻辑结构关系,有针对性地设计成本控制措施集合,实现聚类陈列。成本控制措施主要包含工程技术和管理方法,可以选取一系列量化指标用于衡量其改善效果。
模块3:屋顶——措施相关矩阵RMM
屋顶由成本控制措施Hows之间的关联关系组成,表现为实对称矩阵。在实际操作用,可以用图形化符号和专家语言评价值描述措施之间的关联关系,并赋值量化。
模块4:房间——“成本-措施”关联矩阵RMCM
房间内含What-How相关关系矩阵,表示各成本科目与控制方法之间的相关关系。“成本-措施”关联矩阵通过分析二者之间的作用关系,可将成本科目降低目标转化为控制措施的技术需求。与屋顶类似,房间模块同样可用符号或语言对其中关联关系进行描述并赋值量化。
模块5:右墙——成本目标设计COD
右墙为产品成本竞争性的评价矩阵,通过与主要竞争厂商就类似产品的平均成本开展类比分析,利用专家资源所设计出未来一段时间内所要达到的成本目标。成本信息主要来自于企业会计报表,如年报、半年报、季报和月报等。左墙中未细化的二级成本科目,结合专家知识,判断二级成本科目所占比重,估算其具体数值。根据各明细成本现状和既定目标,可以测算得到各成本科目的成本改善率。
模块6:地下室——措施输出矩阵OIM
地下室表示不同成本控制措施Hows的输出矩阵,主要描述成本控制措施的当前效果、预期目标效果和改善成本等情况,内含措施绝对贡献度、措施的预期改善效果、措施改善资源等信息。通过相关计算,可用于衡量复杂关系下控制措施的综合表现,完成“成本目标-措施改善”之间的转换。
2成本控制屋多目标优化算法设计
本部分结合系统工程相关思想,以模块为单位,丰富和完善HOC模型的内部信息。构建资源约束下的全生命周期成本改善的多目标规划模型并对其求解,确定优先推行的成本控制措施及其资源分配方案。
3成本控制屋递阶分解模型及其算法设计
复杂产品成本控制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按照全要素管理和全过程受控要求,复杂产品全生命周期成本的控制体系可以视为一个多阶段、多等级、多要素、多因素的复杂系统。根据主制造商企业的层级体系,不同管理部门均可以构建其部门级成本控制屋,形成一个成本控制屋体系。一方面,企业级成本控制屋引领并指导部门级成本控制屋,另一方面,同等级成本控制屋之间存在资源竞争和效果关联关系,彼此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以全寿命周期的具体阶段作为划分维度,可以构建复杂产品成本控制屋分解网络模型,如图3所示。其中核心层(1层级)为主制造商公司级成本控制屋,阶段层(2层级)为全生命寿命周期中各阶段成本控制屋,即研发阶段成本控制屋、采购阶段成本控制屋、制造阶段成本控制屋、销售阶段成本控制屋和维修阶段成本控制屋等等,明细层(3层级)为各阶段下明细成本层控制屋。
目前国外建筑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特别是随着越来越多的中资企业“走出去”,国内企业之间的竞争就已经白热化状态,更不用说还有很多欧美国家的承包商参与,激烈竞争造成了现在海外市场为卖方市场的现状。在这种情况下,业主可能是承包合同条款下获益最大的一方,但这并不意味着成本控制无从下手。目前通行的FIDIC合同条件本身是较为公平的,业主往往在专用条款上进行修改,使得一些合同内容表述上存在缺陷点,承包商可通过个别有利于成本控制的条款争取更大的利益。基于合同条款发生的变更索赔,有完整的最具说服力的证据,就能大大提高索赔的成功机率。南亚某国水电站项目,其特点是只能通过一条道路从外界进入施工现场。可见这条通道会有多大的车流量,因此必须在原有道路宽度的基础上加宽,进行升级改造,而且为了不影响施工进度,道路改造期间必须保证车辆正常通行。这部分内容在合同条款中已有相关描述:“施工过程中,保障公路通车的安全措施费用由业主承担”。按照这一条合同内容,项目部会同造价管理部门提前设计了现场安保通车方案,经业主一方调整并同意实施后,在现场设置道路指示牌、荧光灯、夜间照明的路灯等。仅这一项合同条款所涉及的安全保障措施,就增加了一百多万美元的投资。事实上,这些安全保障措施中有许多项目是现场施工的安防措施,相关费用理应由施工方承担。但是由于这部分合同条款内容描述有漏洞,使得这部分费用被成功转嫁给了承包商,对于施工单位来说当然是节省了一大笔开支。
1.2合理利用优势单价
中标项目中获利较多的合同单价通常称之为“优势单价”。在工程投标阶段,为了最大限度压缩施工成本,提高利润,投标单位一般会用平衡报价的方式进行投标。该投标方式是投标单价中,一些项目单价利润较低,而一些项目单价利润则较高,比如施工时由于变更工程量而增加可能性较大的项目,单价利润一般较高,这就构成了优势单价。合理利用优势单价,就是在施工阶段,充分运用设计变更来扩大优势单价的工程数量,扩大利润空间。就本文所述水电站施工项目来说,在中标单价中,基础砌的单价包括浆砌块石和片石混凝土两个部分单价。浆砌块石属劳动密集型施工项目,所需人工数量多,可能会拖延施工进度,但是材料单价较低。业主为了控制成本,基础砌筑部分一般会大量使用浆砌块石材料。为了提高中标机率,承包商会在保证基本成本的前提下尽量压低浆砌块石的投标单价。相对而言,片石混凝土材料单价较高,业主考虑到项目成本,一般只将少量的片石混凝土用在关键部位。投标时,承包商再适当提高片石混凝土的投标单价,获利也是相当可观的。科学地运用优势单价,必须瞅准设计变更的有利时机,合理调整技术措施和工艺流程,同时说服业主,使之认可增加优势单价项目工程数量,以此获取更多的利润。
1.3技术人员与商务人员紧密配合
施工成本的控制需要多个部门紧密配合,而非造价管理部门一方的责任。就水电站施工项目来说,要控制成本,就需要技术部与商务部通力协作。首先,最为关键的敲定一套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技术部在考虑施工成本时,会重点考虑施工方案的安全性和可操作性,难免忽视利润方面的要求。因此,技术部制定的施工方案,可能在技术上是毫无缺陷的,但是可能过于注重安全性和可操作性,而使成本增加,利润缩减,因此,从经济角度来看,不一定是最佳方案。设计人员缺乏现场施工经验,承包商专注于现场施工,对现场每一个细节的把控相当到位。因此,设计部提出的设计变更方案必须由承包商进行分析论证,必要时还要与施工单位的技术人员共同商讨设计方案。承包商通过参与设计变更方案的讨论尽量为自己谋取利益。
2节流、节支控制项目
材料和劳务分包的费用,是节流节支的主要手段。相对来说,材料费用的控制比较困难,在成本控制中是一个关键节点。
2.1材料费用控制
控制材料费用,就是按照施工计划,合理控制施工消耗的物资材料的价格和数量。在施工建设中,材料费用所占比例通常都超过了项目总成本的50%。它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一般来说,控制材料费用主要是控制材料采购成本和材料消耗的数量。
2.1.1材料消耗数量控制
目前,施工企业主要运用“限额领料”的措施来控制材料消耗的数量。“限额领料”中的“额”是“定额”,就是定额数量。但是在笔者看来“,定额”的说法是片面的。材料消耗数量的控制需要考虑企业自身状况和现场情况,设定一套科学的定额数量进行控制。每一家企业的经营状况各不相同,若生搬硬套定额消耗量标准来限额领料,必定是不现实的。笔者建议,正确的材料消耗数量控制方式为:以项目特点为依据划分成小的模块,以块为单位控制材料消耗量。在材料计划形成之初,工长计算好材料数量,以计划书的形式上报造价控制部门,造价部门审核通过后按计划实施。审核材料计划书时,重点检查工程数量是否正确,材料消耗的额度是否合理。开工前,造价控制人员还要复核各个部位的工程数量,将核查后的数据形成表格,然后将工厂递交的材料计划与表格比对,无差错就通过,若二者出入较大,则重新审核,这样审核起来时间最短,且卓有成效。
2.1.2材料设备购买单价控制
当前,施工企业多通过招标采购的方式购置大宗物资设备,采购流程比较严谨,不易出现人为差错。笔者也提倡使用这种物资招标采购方式。但是在具体工作中,物资招标采购中许多单位都暗箱操作,企业因此蒙受了不小的经济损失。为了杜绝这一现象,应该广泛征集物资供应厂家,多家必选,择其中质优价廉者用之,谨防暗箱操作。成本控制人员要全程参与招标采购流程,若有必要,也可以提出一个参考价,为采购决策提供客观依据。成本控制部门应该紧盯市场行情,深入调研,对材料价格进行综合必选,列出报价清单,全面把控材料价格的变动幅度,确保采购决策客观准确。
1.2成本控制活动贯穿成本管理的全过程医院在运营过程中,采取开源、节流双管齐下的方法,既勤俭节约,又以本、量、利分析等方法,掌握成本、工作量与收支节余之间的关系,充分利用现有的人、财、物力和职能分工,对日常的医疗服务项目成本进行控制,对医疗服务项目成本的形成、偏离成本计划的差异、差异原因进行披露,并采取适当的措施予以改进,对此期间发生的差异、原因进行汇总,并分析研究,寻求医疗服务项目成本升降的规律性,提出措施,改进工作,达到不断降低医疗服务项目成本的目的。以保证成本预算目标的实现。
1.3成本控制活动的范围凡是成本费用发生的部门、科室、班组有关环节、相关部位,都应属于成本控制活动开展的范围。
2医院成本控制的原则
2.1全员参与,集中统一相结合的原则医院运营过程中,其成本核算与管理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必须以专业人员为主成立专门机构,在医院决策层的领导下,统一管理,统一计划,统一制度和统一核算。同时,任何成本都是各责任中心员工开展医疗服务活动的结果,因此,必须由参与这些活动的员工来控制。成本控制的目的就是降低耗费、增加效益,各责任中心参与成本控制的每个人都应自主控制活动成本。所以,成本控制涉及到医院每一个员工,每一个岗位,每个领导及全体员工都负有成本控制责任,成本控制是全体员工的共同任务。只有在分级归口管理原则下,充分发挥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团队精神,才能把成本控制工作做好。
2.2先进技术与传统做法相结合的原则医院成本控制依据的是快速、准确的信息,因此,要设计合理的数据流程、完善的规章制度,并规范正确的操作。医院的成本工作涉及医院的方方面面,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为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核算信息质量,必须运用各种先进的核算手段,如设计功能齐全、结构合理的成本核算软件,逐步建立成本核算计算机网络,引进先进的成本核算方法和管理理念等。成本核算离不开繁杂的基础数据,基础数据的来源还必须依靠传统的做法,如房屋面积的测量、占用资产的统计,水、电、取暖计量设备的安装及计量等。
2.3因地制宜原则随着医疗市场的发展,使医院进入全面的竞争状态,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是医院实现优质、高效、低耗的前提,由于各个医院的级别、所处的地区环境、经济基础、会计核算等方面的不同,造成各医院成本管理的基础千差万别,因此,医院在运营过程中进行成本控制和管理时应根据实际情况,有目的的逐步改进成本核算基础工作,制定合理的成本核算和控制制度。
2.4经济原则医院推行成本控制,其理想是合理使用医疗卫生资源,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而管理的目的也是为讲求经济效益。医院在运营过程中,倘若采取的某项管理措施所带来的效益小于所付出的成本,是不符合经济管理原则的。因此,在成本控制实际操作中,既要勤俭节约,又要充分利用医院现有资源,实现资源最佳配置和最优的经济效益。
.5全面性和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医院在成本控制时,既要对医疗服务项目成本形成的全过程控制,又要对全部耗费加以控制,同时,还要充分发动每个部门、每个员工参与成本控制。对完成任务好的部门、员工,还要按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给予精神的或物质的奖励,充分调动部门和员工的积极性。
3加强成本控制的管理对策
医院成本控制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涉及面广,又与医院的各项管理政策相衔接,加强成本控制,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3.1建立健全组织机构,配备精干的专门人员为保证成本控制任务的落实,发挥成本控制的管理作用,医院在运营过程中,应建立适应医院管理的组织机构,其职能配备及划分应科学合理,同时还应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专门人员负责此项工作,这是保证医院成本控制实施的有效途径。
3.2完善基础工作成本核算的基础必须是各成本责任中心资产占用清晰、费用开支明确,这样才能对各成本责任中心的成本进行有效归集。医院成本控制工作涉及到医院方方面面,成本核算复杂。为保证成本数据的正确,必须做好基础工作:(1)配备及培训成本中心成本核算人员;(2)做好成本中心房屋、设备、人员等基本资料的统计与核算;各成本责任中心都要安装计量水、电、暖、汽等计量设备或有一定的计算方法对其进行计量。
在做好基础工作的前提下,还必须规范数据流程,如房屋、设备、人员变动信息的报送,消耗水、电等数据统计信息的报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成本核算的及时、准确、完整。
在做好上述基础工作的前提下,还应对各成本责任中心进行资产清查;建立健全费用开支标准、物资领用消耗标准等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成本数据采集、传递、操作流程及标准。
3.3充分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成本核算数据处理量大,单靠手工核算不太现实,利用计算机网络,设计合理的核算程序,实现核算数据的资源共享及数据的自动归集,成本核算数据的准确、及时将更能得到保证。
2、维持成本和收益的一定比例。
成本控制的程序
1、分解预算成本。工程项目中标,以审定的施工图预算为依据,确定预算成本。预算成本是对施工图预算所列价值、按照成本项目的核算内容进行分析归类而得的,其中直接成本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根据分部分项工程量和预算单价(定额)计算求得,直接成本的其他直接费、间接成本的施工管理费,按工程类别、计费基础和取费系数计算求得。
属于有专门用途的费用,如间接费、利润、税金、概预算定额编制费和劳动定额测定费等,不包括在预算成本内,但为便于对比计算,也作为独立的项目反映。
2、确定计划成本。计划成本的确定要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按预算成本,二是按可能支出。
在按预算成本确定计划成本前,一定要先计算税金、利润、概预算定编费和定额测定费够不够缴纳,如果向业主收取的此四项费用超出应向税务局、公司和有关部门缴纳的数额,超出部分可作为暂实现的收入;如果可取的此四项费用小于应向税务局、公司和有关部门缴纳的数额,差额部分从直接费或间接费中弥补。
按预算成本确定计划成本,主要的一点是把不可控费用剔除,然后按照各成本项目的预算成本折算成各成本项目的计划成本。
在按预算成本确定了初步的计划成本后,还须按预算工程量、材料用量、机械设备需用量和实际人工单价、材料采购价、机械设备使用、租赁单价等因素确定可能支出的计划成本。
人工费支出计划成本,要根据预算总工日数、内部职工平均实际工日工资计算,还可以按照分部分项的工程量和单项工程人工费单价计算人工费支出的计划成本。
材料费支出计划成本,可根据预算材料费减去材料计划降低额求得。材料计划降低额的计算,分两个方面进行,一是价差,即根据材料预算价和市场采购价的差额计算综合材料采购降低率,然后乘以预算材料费即可,也可以几种用量大的主要材料的材料采购降低率代替综合材料采购降低率,计算材料价差的计划降低额;二是量差,即根据以往的经验、采用的工艺、方法先推算出可节约的主要材料用量比例,再乘以主要材料的用量,便可计算出主要材料量差的计划降低额。
机械使用费支出计划成本的测算,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使用自有机械的折旧大修费、经常修理费、操作人员的工资及奖金、燃油及电费等,根据使用台数、有关资料及经验测算;另一部分是使用租赁机械,根据需要租赁台数及租赁单价分类计算。
按预算成本确定的计划成本和按可能支出确定的计划成本对照比较,互相修正,如各成本子项数额不相接近时,要调整计划成本数额,即如按预算成本确定的计划成本高于按可能支出确定的计划成本,以按可能支出确定的计划成本作为最终的计划成本,其超出额可弥补其他成本子项支出的不足;如按预算成本确定的计划成本低于按可能支出确定的计划成本,要找出原因所在,其差额需从其他成本子项的节余中弥补,如无法弥补,则从上缴公司的利润中弥补。这样则需向公司打报告,申请核减等额的上缴利润。
计划成本的确定要实事求是,因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所承揽的工程项目普遍存在压级压价现象,要实现项目赢利,只有控制成本,但成本支出不可能是越低越好,因为实现质量目标所要求的成本支出有一最低额度,成本控制只能是在一定的额度区间进行。
在计划成本确定的同时,必须制定降低成本的措施与方法,使成本的降低建立在可能与积极的基础上。
3、实施成本控制。成本控制包括制度控制、定额或指标控制、合同控制等。
制度控制指在成本支出过程中,必须执行国家、公司的有关制度,如财经制度、工资含量包干制度等。
定额或指标控制指为了控制项目成本,要求成本支出必须按定额执行,没有定额的,要根据同类工程耗用情况,结合本工程的具体情况和节约要求,制定各项指标,据以执行。如材料用量的控制,应以消耗定额为依据,实行限额领料,没有消耗定额的材料,要制定领用材料指标。材料购置实际单价超过预算单价,可能的话,要报经营部门找业主签证或直接找业主签证,以便在合同外另结算工程款。
合同控制即项目部为了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根据已确定各成本子项的计划成本,与各专业管理人员、施工队长等签订成本承包合同,即按照费用归口管理的要求,确立各部门、各有关人员的成本管理责任制。
4、进行成本核算。成本核算,要严格遵守成本开支范围,划清成本费用支出与非成本费用支出的界限,划清工程项目成本和期间费用的界限。
实际成本中耗用材料的数量,必须以计算期内工程施工中实际耗用量为准,不得以领代耗。已领未耗用的材料,应及时办理退料手续;需留下期继续使用的,应办理假退料手续。实际成本中按预算价(计划价)核算耗用材料的价格时,其材料成本差异应按月随同实际耗用材料计入工程成本中,不得在季(年)末一次计算分配。
5、组织成本分析。项目部每月按成本费用项目进行成本分析,提出截止本月项目累计成本实现水平,并逐项分析成本项目节约或超支情况,寻找原因,之后,根据成本分析报告,定期或不定期召开项目成本分析会,总结成本节约的经验,吸取成本超支的教训,为下月成本控制提供对策。
6、严格成本考核。项目竣工,工程结算收入与各成本项目的支出数额最终确定,项目部整理汇总有关的成本核算资料,报公司审核。根据公司的审核意见及项目部与各部门、各有关人员签订的成本承包合同,项目部对责任人予以奖罚。如果成本核算和信息反馈及时,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分次进行成本考核并奖罚兑现,效果会更好。
成本控制的关键
1、核算口径一致。预算成本、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的核算范围、项目设置和计算口径,不仅应与财经制度规定、施工图预算、施工预算一致,而且应相互一致。
2工程施工机械成本控制中存在的缺陷
工程机械在使用中,设备的完好率、利用率普遍较低,而且使用的费用也较髙。做好工程施工机械成本控制的主要环节是在施工机械的使用和管理方面要做好。下面是工程施工成本控制中的主要缺陷:
2.1机械设备购置的控制缺乏
施工企业在购进设备时,对市场的行情了解得不是很充分,在购进预算时,没有考虑施工项目的需要,因为这些方面分析的不够,所以导致投资的盲目性。在市场调研和招标手续方面容易有所忽视,导致在施工设备在购进时的成本严重的偏离预期的预算;在选用施工设备时,没有考虑到自身实际施工需求,尽可能选取大型或者较为精密的工程机械,使得工程机械的利用率降低,在设备的折扣费用和维修养护费用方面也有所损失;有的施工设备在购买时较为盲目性,选用的较为专业性的机械,导致在施工时,如果进行了现场的设计改进,经常会出现了机械设备轮空的现象,部分机械完全派不上用场,浪费了机械资源。
2.2落后的机械设备管理理念
许多施工企业只关注些许大型的一次性的设备费用支出,经常性的忽略H常中的持续性的、较为小型的支出,与当代的市场经济条件存在明显的冲突。如果做不好工程机械设备成本的控制,经常会导致使用的成本超过工程机械的购置成本,所以要做好工程施工中的机械成本控制。同时,部分施工企业缺少完善的成本控制体系,这样的话会降低设备的使用率、增加生茶消耗、设备的故障率和维修的成本也大大地增加,整体上拖慢了企业的正常经营。
2.3工作人员素质较低
设备在不断地更新’操作人员也应该进行更换和培训,在使用时,不能正确的进行操作,会加快机械设备的损坏,增加了机械设备的维修和保养。造作不当是一种情况,还有更加严重的现象,比如无证上岗和故意的人为破坏等等。在设备出现损坏时,不对出现故障的原因进行分析和对责任人进行追究也是造成这些状况的原因之一,所以应该做好机械设备的激励和约束手段。
3工程施工机械成本控制的主要措施
3.1完善机械成本控制模式
在人员上对机械成本控制模式进行分工,从顶层的项目经理到下层的各种机械成本控制人员,建立完善的控制模式来对工程机械成本进行控制。实行行业分开制,对各部门呈交的报表进行统计、核算、分析和评价,做够进行上报。
3.2费用明细化
一个工程施工项目配置普遍繁多,配置方式也不少,无论是挑拨、新购、租赁和分包等等,都应该进行详细的了解,各种设备的各种参数在进行了整理之后可以通过电子表格的方式汇总到一个地方,在这个地方建立一个动态的总台帐,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之后应该建立施工机械成本的明细账目,能够详细的对施工机械成本核算的对象范围、开支月计、开支累计等等项目,详细明了的完成单机成本的统计,在施工机械成本上能够准确的进行分析。最后应该做好施工机械成本费用的总计工作,对各机械成本控制部门进行综合,详细对各部门的职能进行分类,材料费用由物资部门提供;人工费由人事部提供;运输费由计价管理部门提供、折旧费由财务部门提供等等,各部门应该加强彼此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完美的配合共同做好机械成本控制工作。在机械操作人员的费用统计方面,由于人员的流动性较强,所以应该注意机械操作人员的增减和更换,各部分人员的费用也要搞清楚。
3.3正确选配机械,发挥机械最大效能
一般来说,在工程建筑产品的总成本中,机械的使用费用大约占据了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八之间,在选配机械时不能盲目的选择,应该对工程施工的工程量、施工的方法和进度要求进行考察研究分析,之后再进行选购,注意各机械之间的配合,通过彼此之间的适应来发挥每台机械的最大效能。有的机械被设计到相邻的工程项目上作业,这就要求该机械需要具有多次使用的功能,减少对工程机械的拆卸、搬运和安装,使得机械设备的利用率达到最髙。针对不同的工作量也需要选择不同的机械设备,在大型或者工作量集中的地方,应该选用大型专用型机械设备;在小型或者工作量相对分散的地方,应该选择小型的、较为灵活的机械设备。利用现代化的控制方法,寻求最优的供求关系。
3.4合理组织机械施工,提高利用率
在施工时,应该做到施工的机械组织,认真计划机械的施工,做好机械的及时调度工作。对机械设备进行编制,确定个设备之间的供需计划,通过对各机械设备的平衡,实现机械设备的共同遵守执行。在选配机械时,部分选购人员会尽量多的选购机械设备,过早的就购进机械设备,导致机械不能很好的有计划的使用。在机械施工组织中,对机械施工组织要保证有效性,在保证了原材料、水电等供应的前提下,合理的安排施工的顺序,注意机械设备的维修养护工作,对有零部件损坏的机械设备不能让其进行施工作业,保证正常机械的充分合理利用。
3.5合理选择机械设备更新方案,进行必要的技术经济分析
在机械设备的使用过程中要注意机械设备的更新,对机械设备的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进行分析和应用,对损坏到一定程度的零部件要用新的或者功能相似的产品进行替代。机械设备的更新对工程建筑施工是有一定的好处的,但是带来的是经济问题,所以说这是个重要问题,值得慎重决策。科学技术在不断进步,新材料、新技术、新施工方法等事物+断的出现在建筑施工中,针对这种情况,结合建筑企业自身的经济状况和施工业务进行分析,对设备更新的进度、时间等方面进行探讨,做出正确的更新方案。
3.6机械设备检查,降低维修成本
机械设备的检查主要包括设备运转情况、技术状况、工作精度等形式进行检查,为下面进行的维修保养工作打好基础,及时的査明隐患并进行清除,能够提高修理质量和缩短维修的周期,还能一定程度上节约维修的成本。
3.7机械设备维护保养、提高机械设备的经济效益
机械设备都是有众多的零部件组合而成的,但是在零部件之间的连接部分极其容易发生一些不正常反映,比如松动、磨损等状态,如果不及时的进行处理,会导致不可预想的危害,所应该对设备进行及时的检査和处理,对机械设备进行清洁等工作,提髙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保证机械设备的正常使用,保证机械设备在使用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提高机械施工的经济效益。
3.8机械设备改造,提高生产效率
机械设备的改造是对原有设备进行技术革新,通过机械设备的改造,能够很好的在机械设备的性能、精度及生产效率进行改善和提髙。机械设备的改造需要较高的技术性,所以非常精细复杂,在考虑改造的必要性、技术的可行性和经济的合理性之后正确的进行改造。
关键词:分包工程;成本控制;财务部门;作用研究
如今国内各行业都注意技术的专业和产品的质量问题,特别是建筑业,一般都将工程分成各个小工程、小环节,然后再分给多个专业承包商,最后签订合约,由各个专业的承包建筑团队对各自擅长的部分进行施工,这样,既保证了工程质量又可以解决公司的技术问题,一举两得。不过,这就给财务部门的工作加大了难度,财务部门要从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对分包工程进行科学的控制,结合实际制定合理的成本控制方案,尽量避免因对成本控制不当而对企业造成大量的资金损失,严格保证企业的利益问题。
1工程分包的定义
工程分包一般由总包或者业主负责,总包负责一般分包,业主负责指定分包。分包管理归总包负责,并对其进行全方位监督管理。分包与总包有直接的合同约束,具有相应的责任连带关系,而业主则不牵扯其中,现在很多业主运用手持式视频通信对各个分包进行协调管理,改变传统管理模式,使远程管理更为直观高效。分包对一些指定的施工任务更为专业,总包主要的任务是针对项目对各方进行协调管理。
2工程分包的重要环节
2.1选择承包商
工程分包的目的就是要提高工程的质量,所以在选择承包单位的时候,一定要严格选拔,要选择有能力、有资历、专业技术过硬的团队,而技术专业程度的与否,这一点是极为重要的,直接影响到工程建设的根本质量等问题。
2.2分包工程的合同评审
为保证财务部门能够准确地计算成本,并对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措施,企业必须要在项目部对外签订分包工程合同前进行公司内部的自我评审,并且,财务部门必须要参与到合同的评审工作中,在评审时,要严格注意的是:合同当事人的各项资料,合同要求的工程内容以及工程地点,然后是合同的各个款项以及违约的赔偿问题,还有就是合同施工期限,以及合同中对工程质量的要求标准,最后就是工程结束并有企业检定符合标准后,和承包单位的结算问题。财务部门务必要对上述内容进行严格的把关,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在工程施工后对工程成本的控制。
2.3切实加强合同管理
工程项目一旦出现问题,那么双方签订的合约便是对工程问题的判定标准,所以说,对于分包的合同一定要公正,要对各个条约以及款项的内容进行细化,使得协议双方都能够有效化解风险,从而保障自身的利益。同时,加强分包合同的管理,能够保证合同双方在施工的时候能够严格按照合同的规定来完成工作,从而保证工程的质量。
2.4工程结算以及审计
根据现在的分包工程结算的情况来看,内部审计的制度还不够完善,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对工程分包的结算工作产生影响,同时对工程分包结算的工作也有一定的制约作用,所以,必须要重视工程结算和审计的工作,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提高工程分包结算和审计的效率。
3分包工程需要重点防范的几个问题
工程分包给各个团队之后,财务部门要想做好工程成本的控制工作,就要对分包队伍在施工时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防范:个别分包单位在拿到工程预付款后一跑了之;有的分包单位,为了早日把利润拿到手,可能会不支付、拖欠材料款和工人工资;有的分包单位在单价得不到满足时,以撤人员、拖工期来要挟,以达到提高分包单价的目的;有的项目部甚至不考虑中标价格,把工程以高于中标价的价格分包出去形成巨额亏损;有的项目部对分包工程的价格非常随意,没有重新按照定额和预算标准进行计算,仅定一个提取管理费的比例,最终提取的管理费还不够补偿分项工程开支的费用;大多数项目部对劳务分包队伍包工不包料,导致材料费用失控;有的项目部对分包队伍施工部分工序的工程数量存在重复计价现象,导致多拨工程款,最后形成亏损。碰到上述问题,财务部门要及时向公司高层汇报,并且要做到时刻监督工程的资金成本。
4加强企业财务人员培训
除了上面论述的几点之外,还要加强对企业财务人员的培训工作,毕竟企业要想不断地进步发展,归根结底主要依靠的是企业的工作人员,在分包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财务部门的人员需要对各项钱款进行严格把关,对成本的控制和计算必须要达到严谨,这样才能保证企业不会亏损。
5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在采用分包工程进行施工过程中,财务部门要积极地配合项目部努力做好加强分包工程成本控制,突出财务部门在分包工程成本管理的中心地位,并不断强化自身对成本控制全过程的参与,努力加强成本管理,实行全方位、全过程、全员的成本控制,才能切实降低分包风险,不断适应市场竞争的激烈形势,实现成本控制的目标,来实现企业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使施工企业得到健康、可持续发展。
作者:张志宏 单位:甘肃建投建设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向柠.试论施工企业项目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08(03):79-80.
[2]吴凤平,李斌,王文萱.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研究[J].建筑管理现代化,2008(01):17-20.
(2)防腐层损伤防腐层损伤会造成极大的管道腐蚀风险,降低管道运行寿命,同时也会造成施工成本的增加,根据防腐施工技术规范规定,直径小于30mm,防腐层损伤深度小于总厚度50%的用补伤棒、粘弹体和补伤片补伤,直径大于30mm,防腐层损伤深度大于总厚度50%的损伤补伤除了上述材料外,上面还要包覆防腐带,这就相当于额外增加了若干数量的防腐焊口,由此造成了防腐材料、人员和设备等方面的损耗,直接造成了施工成本的增加。防腐层损伤一般是在装卸过程、运输过程、布管焊接过程和管道回填过程中对防腐层的摩擦和磕碰造成的,因此怎样减少这几个过程中的防腐层损伤,就成为管道质量成分控制的关键所在。管道三公司西三东项目部经过研究制定了若干保护防腐层的管理办法,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实行工序交接制度,明确责任划分。项目部根据工序交接单判定防腐层损伤责任所属单位,依据现场发现的防腐层损伤大小和数量,判定处罚金额数量,依据所有机组质量评比,给予优胜机组奖励。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提高了机组的积极性,减少了施工过程中的防腐层损伤,提高了企业的施工质量,同时也大大降低了管道施工的质量成本。
(3)管道浅埋管道浅埋是管道施工中非常严重的质量问题,管道浅埋会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管道业主单位非常重视,在平缓的一般施工地段,管道埋深控制较容易,但是在一些特殊地段就不容易控制,例如:山区、河流、沟渠、沼泽地和鱼塘。出现管道浅埋,整改非常困难,需要重新投入大量人员、设备和财力,这就造成了极大的质量成本。整改时有时需要二次征地,赔付大量的征地费用,河流、沟渠重新断流或截流,沼泽和鱼塘重新抽干水,管道要小心翼翼的挖出断管,增加弯头弯管或改变弯头弯管度数等措施增加管道埋深,施工难度有时比原来施工时的难度还要大,施工费用和施工工期耗费的质量成本更是巨大。因此减少或杜绝管道浅埋也是管道质量成本控制的重点之一。
(4)未满足安全距离管道与建筑物、构筑物以及其他管道的安全距离也是施工管控的要点,如果施工中未按照图纸施工或与地方政府及村民沟通不畅,就会造成管道与建筑物、构筑物以及其他管道的安全距离达不到规范要求。重新调整管道与建筑物、构筑物以及其他管道的安全距离,由此产生的整改费用,也是管道质量成本控制的要点之一。
(5)防腐层漏点管道施工中并不上所有的管道防腐层损伤都能够在防腐补口补伤以及电火花检漏等工序中检测出来,这些“遗漏”的防腐层损伤需要在管道回填以后通过雷迪地面防腐检漏来查找,通过雷迪检测到管道防腐层漏点定位以后,在征地有效期内及时挖出该防腐层漏点进行防腐补伤,如果整改时间点超出征地有效期,还会产生二次征地费。由此看出,减少施工中防腐层损伤以及在征地有效期内利用雷迪地面防腐检漏及时找出“遗漏”的防腐层损伤并及时整改也是管道质量成本控制的要点之一。
(6)管道变形管道严重变形俗称管道瘪管,也是一种严重的质量事故,一般是由于管道受到巨大外力使的管道产生严重变形引起的,另外管底存在巨大孤石,在管道上水试压过程中,在重力作用下也会使管道与巨大孤石接触的部位产生瘪管。管道瘪管会严重影响管道通球,输送介质也会消减瘪管处的壁厚,影响到管道运行安全及寿命。管道产生瘪管必须要进行整改,把瘪管处进行切除更换,由此会额外产生巨大的进地征地费、误工费、人工费和设备费等,甚至会影响到企业声誉,因此防止管道瘪管也是管道质量成本控制的要点之一。
(7)顶管施工,公路、铁路路基下沉管道施工中会穿越众多的铁路、省道、国道以及高速公路等等级公路,穿越这些铁路、省道、国道以及高速公路等等级公路,施工单位一般采用顶管穿越的方式通过,顶管穿越如果土层支撑性能不好,易塌方,技术保证措施不到位,就会造成路基下沉,路面塌陷。对路基下沉及路面塌陷处进行处理会产生额外的费用,因此管道穿越铁路、省道、国道以及高速公路等等级公路时,防止路基下沉及路面塌陷而产生的质量事故也是管道成本控制的要点之一。
(8)管口不封堵管口封堵不及时也会造成质量事故,例如在山区沟下焊作业时如果管口封堵不及时,下雨会使大量的泥沙进入管道,使管道“灌肠”。清理管道内大量的泥沙会产生大量人工费用,如果泥沙进入管道较长,还需要把管道焊口割除进行清理,清理完毕以后再重新焊接,由此产生的费用更大。因此防止管口封堵不及时也是管道质量成本控制的要点之一。
2削减管道质量成本的主要措施
管道三公司西三东项目部经过多次调查研究总结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项目部配备足额的质量管理人员,结合本项目部工程管理特点,明确相关人员及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岗位职责细化到个人,避免出现“三不管”和“乱插手”现象。编制各工种作业指导书、各种程序文件和各种管理办法等指导和规范施工机组及员工的行为。明确项目部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按照部门和作业机组,分解质量目标,下达任务,并使其具有可测度性,及时了解施工机组质量情况,当机组质量有下滑趋势时,组织机组召开质量问题分析会,查找问题原因,制定纠正和防范措施,使施工质量处于可控状态,避免施工质量失控而造成管道质量成本的升高。
(2)选择合适的工艺设备俗话说“好马配好鞍”,如果没有好的、适宜的设备,再好的技术人员也不能保质保量地做出优秀的产品。对管道施工也说,如果没有好的、适宜的设备,再好的技术人员也不能保质保量地焊出合格的焊口,组对不出好的管口……。管道三公司西三东项目部根据地形和气候特点,选择适宜的施工工艺和适宜的施工设备。例如:焊接方面,在多风季节,选择抗风性较强的焊条电弧焊+自保药芯半自动焊的焊接施工工艺;在少风季节,选择抗风性能差但焊接速度快的熔化极气体保护焊+自保药芯半自动焊焊接施工工艺,这样选择适宜的工艺,既可以满足进度要求又能满足质量要求,同时也有效的降低管道质量成本。在资源配置方面,根据地形特点,在地形比较平缓,适宜大型设备行走的地段,使用移动焊车进行焊接;在沼泽地以及山势较陡的山区自制爬犁,配备发电机及焊机,这样的设备体积小,重量轻,满足沼泽地以及山势较陡的山区施工。选择适宜的设备,既可以满足进度要求又能满足质量要求,同时也有效的控制了管道质量成本。
(3)提高员工质量意识人是活动的主体,施工要靠人去实施,质量要靠人去保证,另外质量管理不是某几个人或某个部门的事,需要各个环节的密切配合,需要全员的共同参与,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导致质量管理运行不畅,甚至质量事故的发生,为了减少质量事故的发生,降低管道质量成本,必须要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开展针对性的层次化质量培训,提高全员质量意识,提高全员技术水平。
(4)注重发挥绩效考核的导向作用项目部加大绩效考核力度,完善机组及分包商质量业绩考核制度,质量评价指标和评价制度,完善项目部质量绩效考核及奖惩管理办法,定期对机组、员工及分包商进行考核,机组奖金与质量成本挂钩,分包商考核与施工质量挂钩,奖罚分明,充分调动机组、员工及分包商的积极性,使质量管理健康有序运行,提高施工质量,减少质量事故发生,降低管道质量成本。
(5)加强施工生产质量管理的过程控制项目部从“人、机、料、法、环”方面加强过程控制,制定各种措施消减质量问题发生的可能性,消减“低老坏“的“质量通病”,重点关注关键工序、薄弱环节的质量管控能力。从事后整改,改为事前预防、指导,事中检查控制,事后验收的施工管理过程,减少质量事故发生,降低管道质量成本。
(6)开展月度质量成本分析管道三公司西三东项目部利用“3+N”网络化管理平台,每个月对所有施工机组的施工质量成本进行分析、对比。通过对施工成本投入的月度对比,可以较直观地看出当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投入增大时,非一致性成本就会减少,甚至不发生。当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投入减少时,“不合格品”就会出现甚至增多,直接造成非一致性成本增加。通过开展月度质量成本分析,可以总结质量缺陷的性质、类别,以及发现造成质量成本增加的原因,便于及时采取纠正措施,避免质量缺陷重复产生造成质量成本增加的现象发生。由此可见开展月度质量成本分析也可以有效及时的降低管道质量成本。
3质量成本投入与效益平衡分析
谈到投入,很多人认为只要增加投入就会增加企业的成本,减少收入和利润。这种观点是片面的,也是表面的。质量成本投入是一种企业发展良性的增益的投入,不应该是企业的负担,不是简单的成本增加。它是一种特殊的细分的专业的投资,短期内其产生的效益不像通常的成本控制那么明显,它只能直接体现在施工质量的提高上,从哲学的角度看,任何一对矛盾都可找到最佳平衡点;从经济学角度来看,质量成本投入也并非越多越好。投入一旦超过某个限度,就变成一种浪费,一种盲目的投入。因此我们倡导一种必不可少的合理的质量成本投入,质量成本投入要以满足施工质量或设计要求为目的,以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优化和最大化。总的看来,企业进行合理的质量成本投入会起到四两搏千斤的作用。这可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个方面来分析。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明确指出:成本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这一概念表明了生产成本的产生方式。而根据会计恒等式“利润=收入—支出”,及生产型企业生产成本占支出比重大的特点,可以推出生产成本对企业的巨大影响。作为生产型企业,主要收入来源就是产品销售收入,而目前企业大多处在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取得高销售收入实在不易,要取得经营利润,降低成本更为合理。
我国的大部分中小型企业内部控制程度较差,生产效率较低,运作流程较混乱,所以生产成本均较高,若对企业内部进行科学、合理的整顿,在生产成本控制方面大有潜力可挖。本文以内蒙古农业大学机械厂2005年的直接成本发生情况为例进行分析,试探讨企业加强成本控制问题。
1企业基本情况
内蒙古农业大学机械厂是内蒙古农业大学的校办企业,位于农业大学西区。该厂自1989年以来在完成教学、科研的同时生产农业机械,共分为机加工、钳工、锻工三个车间,固定资产总值1042299.34元,2005年主要生产2BP-2型铺膜播种机、9YG-130型圆盘割草机、9ZC-160型铡草机三种产品。管理人员10人,车间工人50人。
2成本构成情况
固定资产按年提取折旧费,折旧费是成本中很大一部分,工人工资采用的是月工资制,所以工人工资福利费也成为固定成本的一部分。该厂设备比较老化,发生修理费用比较频繁,则每月耗用的修理费作为固定性制造费用。随生产而发生、与产量存在线性关系的直接材料、包括水、电、等在内的制造费用可视为变动成本。在预算和考核成本时,该厂基本上采用变动成本法进行核算,将制造费用按三种产品的产量进行平均分配的方法计入成本,再与预算标准进行比较控制成本的发生。
2.1成本发生情况分析
在对2005年生产成本进行分析后,结果却不容乐观。
2005年生产出2BP-2型铺膜机1390台、9YG-130型圆盘割草机130台、9ZC-160型铡草机800台,三种产品的出厂价分别为2100元、4200元、580元,则有分析:
从卖价的角度上看,三种产品只有铺膜机一种产品成本低于出厂价,其余两种产品分别超出出厂价63%和60%
剔除其他费用因素,单从产品生产成本角度考虑:
铺膜机利润=PX1-(b1X1+a1)=(2100-1712.40)×1390=538764元
圆盘割草机利润=PX2-(b2X2+a2)=(4200-6829.52)×130=-341837.60元
铡草机利润=PX3-(b3X3+a3)=(580-923.96)×800=-275168元
则本季度利润合计为:538764-341837.60-275168=-78241.60元
即便从中扣除折旧费,只考虑现金流量:铺膜机:
N=(2100-1681.19)×1390=582145.90元
圆盘割草机:N=(4200-6811.67)×130=-339517.10元铡草机:
N=(580-900.46)×800=-256368元
则总现金流量:N=582145.90-339517.10-256368=-13739.20元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企业目前的生产存在着严重的问题,以上分析不分担各种管理费用,只考虑直接成本,就已经是成本过高出现亏损了。即便剔除早已支付的固定资产投资,只从当期现金投入与产出角度来看,企业即使将所有产品全部销售收回的资金仍不能弥补投入生产的资金,这就是说,企业的生产已经是入不敷出了。如果不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扭转局面,企业将会越生产越赔钱,最终危机将不可逆转。
3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法的探讨
3.1亏损的原因
该企业成本过高导致亏损,是多方面、多原因造成的,除去销售的因素之外,企业内部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3.1.1国有企业性质根源
内蒙古农业大学机械厂是内蒙古农业大学所属的集教学、科研生产为一体的校办企业,有许多教师的科研项目在此试制,并接受试制费,所以企业至今带有浓厚的国有企业的气息,经过多年的发展仍然没有完全摆脱靠国家吃饭的习惯,人员冗置、工作懒散的情况十分普遍。带着计划经济的落后观念在市场经济环境中打拼,混乱被动的局面可想而知.
3.1.2没有科学严谨的管理制度
由于企业的管理思想根源不合理,所以在管理方式方法上处于较为混乱的状态,企业日常工作不是无法可依就是有法不依,这样的管理制度不但不能规范员工行为,还有可能让员工产生没有被公平对待的感受,严重影响了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对企业的管理极为不利。例如产品出现废品时,并不对责任人进行处罚,重新领料加工就行,材料采购按发票换算入库,由于称重不方便,并不验收重量,也不验收钢材材质是否达标,以至严重影响了原辅料的实际可用数量,使产量低下,而造成损失后由于没有相应的制度,相关责任人竟然没有受到应有的处分。
这仅仅是众多日常管理问题中的一个小小的缩影,类似问题数不胜数,没有赖以为基础的管理制度与管理方法,成本控制从何谈起。
3.1.3内部物流。信息流传递混乱
企业财务人员虽然尽力以较为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核算,但由于企业人员配置较为混乱,员工不能清晰自己岗位的职责,互相推委,致使企业内部物流、信息流传递不畅,生产上各种耗用情况不能及时递交给财务部门,原辅材料采购存在赊购现象原始凭证不能及时递交给财务部门,以至于库存材料和财务账核对不一致,财务部门不能正确核算企业产品生产成本,也不了解尚有多少库存,该何时购买、购买多少。例如2005年初,生产车间领用原材料的原始凭证没有及时上交财务部门,以至于财务部门不了解原材料实际库存情况,园钢采购数量没有满足产品生产需要。虽然之后紧急组织采购,还是造成了极大的额外支出。而传递过程的各个环节则互相推委,拒绝承认错误、承担责任,结果只有不了了之。而决策层也不能正确依据市场确定产品进入市场的策略,从而使生产带有极大的盲目性,一旦销售不佳就会使产品大量积压。
3.2解决方法的探讨
3.2.1抓销售促生产,合理制定销售价格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生产的产品数量达到一定规模,可以降低生产成本,特别是固定成本。所以生产要面向市场,了解市场需求,没有良好的销售,生产只好断断续续,十分被动。产量持续保持低水平,固定性生产成本有如一方大石,顶得单位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制定销售价格方面,既要兼顾市场需求,又要充分考虑生产成本,例如ZC-160型铡草机的生产就是先定好销售价格后进行的生产,结果是成本高于售价,导致一销售就亏损。
3.2.2明确责任中心制度,严格控制成本发生各环节
生产就是使各具其用的原辅料转化为目标产品的过程而在这期间投入的各种耗费(即成本)就是推动这一转变的原动力。如果在流转的过程中遇到的断档、阻滞多,则需要的动力就要很大才能使转变正常进行,反之,流程越通畅所需成本就越小。
2005年该厂对生产各个环节进行业绩考核,并与各责任人的工资福利挂钩,然而这些考核制度并不是十分科学合理,只是责任中心制度的雏形,仍有很大程度上的不规范性,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企业应进一步按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在企业的内部合理划分责任单位,明确各责任单位应承担的经济责任,应有的权利和利益,以便实行有效的内部协调与控制。从上至下将每个环节、每个车间、每个生产班组甚至每个岗位都确立为责任中心,明确其职责与成本的关系,按责任完成情况进行考核给予奖惩。这样才有可能监控每个环节的成本发生情况,达到全程监控的效果。
并且要在员工当中树立起提高效率、力行节约的风尚,这是培养企业员工主人翁责任感的好办法,也是成本控制的有效途径。这也是中国乃至全亚洲地区各个企业共同提倡,成为企业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
3.2.3通过标准成本核算方法进行差异分析
预算做出的计划数在生产过程中只能起到参考作用,在生产过程经营过程中会出现许多不可预料的情况,使得实际成本与计划数之间产生差异,计算并分析这些差异需要用到标准成本核算办法,以达到服务与管理的目的。对于该企业这样规模的生产企业,预算自然不可能一步到位,但是可以参考同行业平均水平并充分考虑本地区本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出标准成本,在日常生产中严格控制定期进行成本差异分析,从而不断修正预算目标,努力缩小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间的不利差异,制定出最合理的标准成本使成本控制与考核更加科学化,从而进一步全面降低成本。
4结束语
由于该厂生产的“金穗”牌农业机械产品质量有保证,售后服务好,已受农民广泛关注。产品的前景一片光明。然而这份光明只能赋予那些有竞争力的好产品、好企业。在保证质量的同时价格低廉才是能够占领市场的好产品,效率高、成本低的企业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施工阶段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工作的重点在落实,工程管理人员应该在施工阶段强化成本控制工作,要针对相关人员对施工阶段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工作不重视的实际问题,建立起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的组织体系,转变施工阶段管理人员、成本控制人员和施工人员的理念,明确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人员的责任,完善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的激励机制,确保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工作落在实处。
1.2明确施工阶段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的内容
要针对施工阶段人工费、材料费和机械使用费的产生机理,建立起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的体系,要在人工使用上优化施工阶段的人员配置,合理确定施工人员数量,控制施工阶段管理人员数量,做到对冗余人员的坚决辞退,以此来控制施工阶段成本;要做好用工人员的善后处理,对于完工、辞退的人员要理清经济方面的关系,避免因合同和管理产生经济上的纠纷。在材料费的支出上做到全面核算和控制,在确保材料技术性能的基础上,确定施工材料使用的定额,做到“集团化采购”和“货比三家”,使材料的单价得到有效地控制。在材料的使用环节,应该以提高材料利用率为主动措施减少材料的浪费,也可以利用奖惩的办法抑制材料的非正常使用。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布设、环境、场地方面的管理,使材料的堆放符合安全、操作和施工的需要,在避免材料损失的同时,控制材料在场地内搬运中产生的费用。必须要按照相关标准,合理控制施工机械使用费用,同时应规范、合理地操作机械设备,减少因不当使用对机械造成的磨损;为了节约机械用油,应做到“人走机停”,可以降低费用;此外,为了避免发生故障之后产生的高额维修费用支出,应该定期维护和保养机械设备,这样也可以有效地减少机械设备的磨损,降低其出现故障的概率。总而言之,实际工作中应遵循成本最低化原则开展各项施工成本控制工作,挖掘各种可能的降低成本的潜力,最终使可能变为现实。例如选择材料供应商和工程分包队伍师要通过招标的方式确定,以求得最低的材料供应价格;施工前严密组织,做好施工准备工作,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使人、材、机都能得到最有效的利用;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及技术降低成本消耗;加强质量管理避免返工损失;除了项目管理部门对成本控制外,还应将技术、安全、经营、人事等部门都调动进来,充分发挥各部门间的协作作用,实现成本控制目标。
1.3做好施工阶段的索赔工作
施工阶段控制成本的一项重要工作即是施工索赔工作。对因业主方及其他非施工方原因造成的损失可提出施工索赔。索赔可能是因为业主的决策失误或是设计变动造成的,也可能因为受市场因素、停电停水、拖欠工程款等影响,导致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付出了额外的费用。一旦发生可索赔的事项,施工单位必须编写好索赔文件,及时提出索赔要求。索赔文件的编写必须要符合实际、有说服力、计算精确、内容充实、简明扼要;参与索赔谈判的人员必须要十分熟悉工程内容、合同条款并注意谈判技巧和方式,以便索赔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