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环境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28 14:55:2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财务管理环境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财务管理环境论文

篇(1)

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构成是以财务管理环境为起点构建起来的,因此,研究知识经济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应从该起点入手。财务管理环境又称理财环境,就是指对财务管理系统有影响作用的一切因素的总和。财务管理环境按其包括的范围,分为宏观财务管理环境和微观财务管理环境。本文重点探讨知识经济对微观财务管理环境的影响。

财务管理的微观环境包括许多内容,如:企业的组织结构形式、市场状况、生产情况等。知识经济对财务管理微观环境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对企业组织结构形式的影响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共享的信息技术网络遍布全球,标准化的财务、劳资信息可以通过计算机实时处理和提供共享,非标准化信息可以通过信息网络由人脑决策,这样,以集权为特征的金字塔型分工细密、管理环节复杂、成本高、效率低的纵向层次组织结构,就必将为以分权为特征的管理层次少、结构紧凑、高效率的横向网络型组织结构所取代。以方兴未艾的电子商务为例,它给传统的企业组织形式带来了猛烈的冲击。它打破了传统职能部门依赖于分工与协作完成整个任务的过程,形成了并行工程的思想。在电子商务的构架里,除了市场部与销售部和客户打交道外,其他职能部门也可以通过电子商务网络与客户频繁接触。原有各工作单元之间的界限被打破,重新组合成了一个直接为客户服务的工作组。这个组直接与市场接轨,并以市场的最终效果来衡量流程的组织状况。企业间的业务单元不再是封闭似的金字塔式层次结构,而是网络状的相互沟通、相互学习的网状结构。这种结构使业务单元广开信息交流渠道,共享信息资源,增加利润,减少摩擦。在电子商务的模式下,企业的经营活动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出现了一种类似于无边界的新型企业———虚拟企业。它打破了企业之间、产业之间、地域之间的一切界限,把现有资源组合成为一种超越时空、利用电子手段传输信息的经营实体。

2.对企业市场环境的影响

(1)市场模式的变化。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电子商务的普遍应用,将促使经济由迂回经济向直接经济过渡,从而降低了交易成本。即由以依靠中间物、分离生产与消费、浪费资源为特征的工业经济向依靠网络,使生产与消费直接见面,人、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为特征的网络经济过渡。其实质就是减少中间费用、库存和流动资金,使生产“直达”消费。如果买卖双方都上了电脑网络,那么在电脑上就可以看样品、谈价格、签合同、付价款。据国际数据公司的调查:利用因特网作为广告媒体,进行网上促销活动,结果是销售额增加10倍,而费用只是传统广告费用的1/10。

(2)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以技术革命为推动力的知识经济的发展,一方面使社会财富迅猛发展,另一方面,使广大消费者生活水平提高,并使消费者需求发生如下变化:一是消费者需求趋于个性化。由于知识经济使消费者受教育的程度和文化水平获得普遍的提高,从而促使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和消费行为趋于个性化。同时由于科技与知识的创新转化为大量新产品,消费者面临更多的产品选择,从而为消费者实现消费的个性化提供了可能。二是消费者行为趋于理性化。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消费者文化水平的提高,他们能够借助发达的信息网络,全面、迅速地搜集与购买决策有关的信息,从而为理性决策提供了条件。三是消费者的需求从低层次的生理需求向高层次需求转变,即从物质需求向精神需求转变。四是消费者面临更多的产品选择。知识经济促进因特网迅速发展,从而使国外市场冲破地区界限、行为界限和时间界限,购买者可以在任何地区、任何时间通过网络搜寻及选择理想的卖者,销售商之间发生激烈的竞争,从而使购买者能够自由地选择国内外的卖者。

3.对生产环境的影响

(1)产品制造模式和生产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在知识经济中,产品制造模式转向创制知识密集型即高科技含量的知识产品。知识产品已成为知识经济时代最有代表性和最具竞争力的产品,知识产品同以前产品的区别在于其价值同制造成本没有必然联系,也不随制造成本上下波动,知识的重复使用使产品生产中的物质消耗在产品价格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小。产品的价值主要依据产品和服务中所含知识量来决定。据有关资料,二战后产品的科技含量(用产品单位重量的价格表示)每隔10年增加10倍。上个世纪50年代,代表性产品是钢材,每公斤不到1元;70年代,代表性产品是微机,每公斤为1000多元;80年代以来,代表产品首推软件,它的重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科技含量却极高。随之而来的是生产方式的变化:首先,由于可以灵活地生产各种产品的柔性制造系统的出现,原先那种大批量的标准化的刚性生产方式变成了小批量的柔性生产方式,这不仅缩短了从设计到生产的时间,更重要的是能迅速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进行生产或转产,及时满足市场对产品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从而最大限度地节约成本。其次,生产方式另一个重要的变化是大规模集中型的生产方式向规模适度的、分散的生产方式转变。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个人拥有计算机和计算机进入家庭,使人们能在家里从事和完成原先必须到企业的车间、办公室才能从事和完成的工作。现代信息传输系统把分散在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甚至世界各地的工作者的工作联结为某种生产过程,这种独特的新型的生产方式越来越多地被采用。

(2)减少了企业库存。知识经济时代,并不意味着不再需要传统的物质产品生产,只是知识经济时代有了最有代表性和最具竞争力的知识产品。知识产品的价值依据产品和服务中的知识量来决定。工业经济时代存货管理的目标是为了保证生产或销售的需要,以及处于价格方面的考虑。知识产品一经企业拥有,其包含的知识就可为企业所用。另外,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电子商务的普及,网上洽谈、网上交易方便而快捷,这就使零仓储(JIT)管理成为可能。例如,IBM个人系统集团从1996年开始应用电子商务高级计划系统。通过该系统,生产商可以准确地依据销售商的需求来生产,这样就提高了库存周转率,使库存总量保持在适当的水平,从而把库存成本降到最低。

篇(2)

二、企业财务管理环境的问题

1.集资渠道堵塞,资金短缺。现阶段我国的众多中小民营企业在建立之初虽然构建了多元化的集资渠道,但是集资渠道堵塞、资金短缺问题仍然困扰着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很多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机制、信用贷款政策、资金管理方式往往与中小企业格格不入。而中小企因为自身的经营规模小、信用等级较低、信息透明度低,再加上中小企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市场占有份额小,经营业绩不稳定。银行为了降低信贷风险,间上信贷成本,一般不愿意对这些中小企提供贷款服务。此外,这些经营规模较小的企业的集资时间较为紧迫,量小频率高,而企业提供的贷款服务要经过大量繁琐复杂的手续,中小企业的集资往往会出现资金到账后却延误商机的情况。

2.财务控制制度欠缺。在中小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据绝大部分,民营企业的经营特点主要是企业的财务管理控制权掌握在企业的少数股东手中,导致企业的生产经营和财务管理的决策具有明显的主观随意性。一些企业的主要管理者自身对财务管理环境知识和管理方法缺乏认知和经验,导致权责不分,随意改动,最终致使企业的财务管理陷入无章可循的混乱局面。在没有财务控制制度的约束下,企业财务监控无力,会计成本核算数据信息失真,导致企业的财务管理面临巨大的资金安全隐患,严重阻碍了企业的长远发展。

3.会计人员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偏低。财务会计作为企业资金管理中最重要的部分,关系到企业的长远发展。目前我国的的一些中小企业中仍然存在财务会计部门人员配备不足、财务机构不健全、工作分配不合理的问题。有些民营企业为了降低管理成本,干脆撤销财务会计部门,而将本企业的财务会计工作外包给会计事务所进行管理,或者聘用兼职会计对工期的财务进行定期的管理。企业的管理层和领导层全然忽视财务会计的工作,而从事财务会计的管理人员只懂得简单的做账,完全不懂得科学财务管理工作,自身的专业化、系统化的财务管理知识欠缺,有的会计人员没有获取专业的会计资格证,存在无证上岗的现象,严重损害了企业的财务会计管理的利益。

4.财务管理的信息化程度偏低。在计算机互联网通信技术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计算机网络信息化的财务管理是当前的一大趋势。但是我国的很多中小企仍然保留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并没有将先进的财务管理系统和财务软件引进公司,计算机只是办公室内时尚的标志,没有建立属于自己的财务管理微机局域网络,没有对各项财务信息作前后的比对,导致资金决策缺乏科学性和时效性。再加上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外部环境的影响,使得企业难以更新财务管理方式,比如中小企业中现金流量补现方式推行难度大。

三、解决企业财务管理环境问题的创新措施

1.加强财务控制管理制度建设。财务管理控制管理制度作为规范企业日常财务活动和财务管理的规章标准,能够有效弥补财务管理漏洞、克服资产流失的缺陷、优化资金结构等问题。财务控制管理措施必须要以财务科学管理为核心,落实控制制度,用规章制度制约行为,用规章制度约束工作,从而进一步完善财务会计管理工作,使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够与财务管理环境相适应。财务控制管理制度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首先,强化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构建一套科学、规范的囊括成本预算、成本控制、资金安全、资金流动审批、经费运用、报销等项目的综合化财务管理制度,对有关资金流动的各项单据、合同的真实性、时效性进行严格验证和审核,确保其合法性。

2.以财务制度强化融资集资管理。创新财务控制管理制度,优化企业自身的资本结构,塑造企业自身良好的信贷形象。根据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规模,制定科学合理的融资计划,拓宽融资渠道,选择安全可靠、成本较低的资金来源,同时做好充分的市场调研工作,根据市场需求,加强成本控制,扩大产品销售面积,以提升企业利润的的方式获取大量的启动资金,从而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3.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财务会计人员是影响财务环境的主观内部原因,是具体财务工作的实施者,因此财务会计从业人员的自身素质和专业技能决定了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新环境下的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从业人员要有会计资格证,掌握基本的金融与管理知识,熟练运用丰富的专业知识,精通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对企业的财务管理的外部环境具有敏锐的预测力和洞察力,同时具备高超的财务管理能力。企业必须定期组织关于会计知识、技能、法律法规的专业培训,同时提高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和科学文化素质。

4.与时俱进,加强财务管理的网络信息化管理。企业要随时解放思想,于是俱进,利用网络和计算机技术的优势,不断引进财务管理的新方法和新技术,构建网络化财务管理的信息平台,实现网上做账、网上付款、网上监督资金流动的专业财务管理体系。计算机网络化的财务管理工作能够有效提升财务管理的工作效率,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提升财务信息和资金流动的透明度。此外计算机网络财务管理还能够构建远程控制、家庭办公、财务业务协同工作为一体的高度智能化的财务管理系统,并对网络环境下的各项财务状况和资金流动状况进行实时监测,促使企业财务管理有条不紊地进行。

5.构建权责分明的监督机制。企业必须成立独立的财务管理监督部门,建立权责分明的监督机制,对财务活动中的各个人员、各个环节进行实时监督,实行权责分明、奖惩分明的管理制度。并定期组织对会计人员和成本核算人员进行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道德修养等方面的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成本控制意识和成本核算监督意识,从而提高财务人员的整体专业素质。此外强化财务审计、纪检监察等工作,对违反财务法律法规的人员进行严格的惩处。

篇(3)

一、问题的提出

20世纪是一个财务管理大发展的世纪,财务管理先后经历了筹资财务管理、内部控制财务管理、投资财务管理和绿色财务管理等发展阶段。现代财务理论研究的对象从对企业资金筹集和资金的周转、控制等微观层次问题的描述性探讨,转向企业价值与投融资决策关系问题的定量分析。公司价值创造的基础通常是经济资本,财务管理的目标就是通过投融资决策实现最优配置,从而为企业创造价值。

事实上,经济系统在不断与生态系统发生交换活动,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环境问题促进了绿色财务的提出。但是仅仅强调环境保护是不够的,环境的保护必须伴随着节约资源、综合利用资源等举措,因此,一种以“3R”为原则的新型经济形态——循环经济应运而生。“3R”原则,即资源利用的减量化原则、产品生产的再利用原则和废弃物的再循环原则。可再利用的副产品和废弃物都可以认为是可回收资源;减量化利用的自然资源,可以视为企业进行生产的原始资源。对原始资源使用的减少和可回收资源的综合利用能够带来生态环境质量的提高,并成为企业市场竞争力。可回收的资源、原始资源和生态环境质量资源构成了循环经济生产企业的生态资产。

企业价值创造所需要的关键资源已经从物质资产和金融资产为主的有形资产以及无形资产转变为可循环再利用的生态资产。公司价值创造驱动因素的变化意味着资本概念的泛化,企业价值的概念成为一个多维价值属性的价值体系,企业价值最大化问题转变为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价值均衡过程。虽然绿色财务也越来越关注生态资源在公司价值创造中的重要作用,但是企业价值创造过程中由于价值驱动因素变化造成的资本多元性,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深入研究。

二、循环经济财务管理理论本质、研究维度的分析

(一)循环经济财务管理的本质

关于财务本质的认识,财务学界的观点很多,归纳起来有“活动论”、“关系论”与“活动+关系论”三种主要观点。“活动+关系论”吸收了活动论和关系论有益的内核,全面概括了财务的本质特征。循环经济理念实际上是对可回收资源、进入生产领域的原始资源的一种时空上的优化配置,循环经济下财务管理的基本矛盾是生态资本与经济资本的错置。因此,生态资本的投入和收益与经济资本的投入和收益往往是在投资者之间合作的情况下进行的,并形成了投资者之间的经济责任、权利和利益关系。所以,笔者认为,循环经济财务管理的本质是投资者基于未来合理跨期配置生态资本和经济资本,以达到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活动及其利益关系。资本配置的主体是投资者,资本配置的特点是跨期配置,资本配置主体、配置对象以及配置活动都存在于由利益相关者所编制的价值网络内。

(二)循环经济财务管理的研究维度

循环经济财务管理的本质所考量的是企业价值、生态资本与经济资本的跨期配置活动及形成的利益关系。“跨期配置资本的论断表明……财务研究的三维视角包括时间、空间和行为,财务的时间坐标、空间坐标和行为坐标决定了财务的立体结构。”可以描绘出这样一个蓝图,如图1所示,以生态资本和经济资本构成的平面式财务研究结果为基础,放宽条件,进一步研究财务行为之间的联系和规律,建立立体式研究视角。任何一个生态资本坐标点R和任何一个经济资本坐标点C决定了一个确定的财务状态S(C,R)。任何一个财务状态S(C,R)都对应着一个最佳的财务行为方案B。财务行为B,经济资本C和生态资本R决定了企业价值V。在平面OSVB中可以看到,如果财务状态一定,财务行为将决定企业价值,并且所有小于价值V下的财务行为都不是最佳行为。所以,循环经济财务管理的核心是研究财务状态,根据财务状态选择最佳的财务行为。

三、循环经济财务管理理论框架的构建

循环经济财务管理是在以生态资产和经济资产为企业价值创造主要驱动因素的背景下,运用公司财务理论,借助于价值网络分析,通过核心资本的价值创造模型对企业财务状态进行评析,规划并评价企业财务行为,以实现价值最大化目标的一系列方法的集合。根据这一定义,笔者可以构建出循环经济财务管理的理论框架,如图2所示。其中,生态资本和经济资本的涵义、财务本质、目标、假设、原则、职能和内容构成循环经济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结构,财务状态评析、财务行为选择和财务评价构成了循环经济财务管理的应用理论结构。

根据循环经济财务本质的要求和机制原理设计财务系统,首先要界定循环经济财务目标;其次,财务目标确定财务职能与内容。财务系统运行的环境是复杂的,必须根据财务环境、目标要求和财务系统运行的规律提炼财务运行的基本前提,即相机财务假设与原则,由此构造循环经济的基本理论结构。

根据循环经济财务基本理论结构顺次,应当进一步从技术的角度研究财务状态评析、投资行为选择和融资行为选择。其中,财务状态评析是财务行为选择、财务评价的基本前提。企业价值网络的变动导致资本系统发生变动,由于生态资本和经济资本本身存在资本转换规律,资本系统发生变动必然影响生态资本和经济资本价值的创造,因此,循环经济财务状态评析就是要对企业价值网络、生态资本和经济资本价值创造模型加以评判和分析。财务状态评析指导财务行为的选择,不同的行为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循环经济财务评价是提供反馈信息、保证财务系统良好运行的有效方法,由此构造了循环经济财务应用理论结构。

【主要参考文献】

[1]茅宁.软财务理论初探.会计之友,2007(2).

[2]李心合.财务管理学的困境与出路.会计研究,2006(7).

篇(4)

1.1管理体制的不健全

目前,我国多数医院在财务管理体制上存在较大缺陷,管理体制的不健全,导致医院财务管理工作无法正常开展。多数国内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主要由医院院长以及医疗专家进行承担,缺乏丰富和专业的资金管理知识和方法,并且缺乏资金管理经验,这不仅体现出了医院对财务管理工作的不重视,也表现出目前医院对财务管理工作认识的不到位。

1.2医院财务人员财务风险意识

财务管理工作是维持医院正常运作的关键,医院财务人员以及医院财务管理者必须要具备一定的财务风险意识,才能够保证财务管理工作的最终质量。目前,我国医院院长负责医院财务管理主要工作,但是在财务重视上依旧有所不足,重收入而轻管理的现象普遍存在,导致医院的管理形势非常严峻。而医院财务人员则非常缺乏风险意识,没有将财务工作摆在合理位置,缺乏责任心和责任感,财务人员往往仅按照领导指示开展必要的登记和核对工作,而没有财务监督的意识。

1.3财务人员素质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财务人员负责医院财务管理工作,财务人员的素质能力直接影响到财务管理的最终结果。目前我国医院财务人员普遍存在专业知识不足、工作意识、职业道德缺乏等现象,严重制约着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由于医院对于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医院财务人员数量和质量上都存在较大问题,医院财务人员没有接受过专业的知识培训,医院财务人员没有掌握先进的财务管理方法和技巧,财务管理理念没有得到有效确立,使得财务人员业务能力极为有限,严重影响到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2医改环境下医院财务管理的优化对策

2.1提高医院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

首先,医院必须要加强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财务管理工作对于医院的发展和运营来说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医院收入主要由政府拨款和医疗服务收费两个方面组成,随着医疗改革的推行,医院逐渐取消了药品差价收入,导致医院经营收入受到限制。在这样的形势之下,医院必须要加强财务管理工作,重视对资金资源的合理支配,降低医院的经营成本,维持医院良好的发展趋势。因此,医院必须要正确看待财务管理工作,将医院财务管理上升到较为合理的高度,正确认识医院财务管理的作用和价值。

2.2加强对财务管理制度的建设

良好的财务管理制度是财务管理工作有序开展的前提。医院必须要建立专门的财务管理机构,具体负责医院财务管理工作。医院财务管理部门由院长直接管理,院长及医院管理人员负责对财务管理部门工作进行定期检查,以保证医院财务管理工作质量。医院财务管理部门不仅负责账务的登记和核对,同时需要对各部门财务预算进行统计和评估,针对预算中所存在的问题及时地指出和解决,以最大化地控制医院的经营成本。同时,医院财务管理部门必须要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管理工作,对于设备的采购等工作予以全程的监督和跟踪,明确医院资金的流动方向,保证医院资金支出的合理性。

2.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医院财务人员综合素质水平

医院财务人员是医院财务管理的重要依靠,优秀的财务管理队伍建设,能够保证医院财务管理的整体水平,实现对医院财务管理质量的显著提升。首先,医院必须要适当提升医院财务人员的薪资待遇,建立全面的绩效考核制度,将工作量和工作质量与员工的薪资相挂钩,以更好地吸引社会中优秀的专业人才参与到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并提升医院财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医院应该加强和优秀专业院校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为院校提供适当的实习岗位,并为医院提供良好的人才引入途径。医院必须要加强和其他医疗结构的合作,开展财务人员工作交流会议,学习和借鉴优秀的财务管理手段和方法。此外,医院必须要定期对财务人员开展培训工作,帮助财务人员及时的了解和掌握先进的财务管理知识和方法,并对培训效果进行抽查,以全面提升医院财务人员的工作能力水平。

篇(5)

一、科学发展观对财务管理目标的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当代人和后代人);“全面”就是要着眼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形成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协调”就是各方面发展要相互衔接、相互促进、均衡发展;“可持续”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既满足当代人的基本需求,又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所以,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是“经济—生态—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企业应该成为一个多重投入、多重身份、多重产出、多重补偿、多重目标的复合系统。科学发展观传统企业管理理论提出了挑战,也进一步对财务管理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

(1)对财务目标核心利益的要求。科学发展观条件下,投资者、债权人仍然主要以货币资本、物力资本投入企业;劳动者和管理者以人力资本等知识资本投入企业;顾客、媒体、政府、供应商等以社会资本投入企业;生态环境、自然等非人类物种以生态资本投入企业。所以,企业更表现为多元主体的利益综合体。所以知识经济要求企业从传统的以投资者利益为核心的财务管理目标转向以多元主体利益共同发展的财务管理目标。

(2)对财务目标维度的要求。科学发展观条件下,企业间、企业与社会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更加频繁,信息共享、知识共享、虚拟企业等竞争与合作高度渗透的经营方式逐渐成为重要经营方式。同时,企业的生产经营始终处于整个社会的大环境之中,企业财务管理不仅要着眼内部,而且要面向社会。(3)对财务目标功能的要求。科学发展条件下,各利益主体的地位趋于平等,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果如何在各利益主体之间进行分配将成为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在一定成果条件下,促进均衡分配,保证利益主体对生产成果的效用最大化,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将成为财务管理的重要目标之一。

二、科学发展观条件下的财务管理核心目标

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管理目标在价值角度的再现,应与企业目标相一致。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综合利益最大化应成为财务管理的核心目标,这是各利益主体地位平等化、企业发展持久化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现代企业是利益相关者缔结的一项合约,这些相关者包括投资者、债权人、经营者、员工、国家、社会公众以及资源和环境,他们既是合作者,又是利益的矛盾对立者。投资者和债权人预付货币资本或实物资本,经营者和员工预付人力资本,国家预付国有资本和政策资本,社会公众、资源和环境预付生态资本等。这些资本预付者的共同目标是获利,获得应得的资本报酬。投资者投资于企业是希望获得资本增值;债权人借钱给企业是希望获得利息和租金;国家支持企业是希望国有资本增值和征取税收,发展国家经济;经营者和员工服务于企业是为了获得人力资本收益和劳动报酬;社会公众关注并支持企业是希望企业能为他们提供物品和劳务,带来一个繁荣、良好的社会环境等;环境和后代人期望企业能够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从经济学角度看,投资者、债权人、国家,经营者、员工是并列的经济主体,其经济利益是同质的,所不同的仅仅是建立的契约形式不同。

所以,无论从理论上讲还是从利益要求的源头看,企业所追求的不是单一利益,而是综合利益,这种综合利益是各种形式的经济利益之间通过冲突与协调、对立与统一的矛盾运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从更广泛的角度看,综合经济利益是多层次、多形式的经济利益的“耦合”。首先,综合利益是客体利益、主体利益、时间利益、过程利益的“耦合”;其次,从各种利益的内部结构看,主体经济利益是投资者利益、债权者利益、经营者利益、员工利益、国家利益、社会公众利益的“耦合”;客体利益是从利益的内容上来看的,利益的内容是经济利益、生态利益、社会利益的“耦合”;时间经济利益是近期利益和远期利益的“耦合”;过程经济利益是资金筹集利益、资金使用利益、收益分配利益的“耦合”。这种多层次系统性综合结构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优化资源配置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有利于节约资源,改善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三、财务管理具体目标

综合经济利益的表现形式在不同阶段可以有所不同,其具体表现形式取决于不同时期的客观经济环境。但不论其表现形式如何,要实现综合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有两点是必须的:(1)企业新增价值的最大化是综合经济利益最大化的源泉;(2)新增价值的分配均衡化是综合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必要条件。所以,综合经济利益最大化是财务管理的根本目标,新增价值最大化和增值分配均衡化是财务管理的直接目标。具体地说,财务管理目标又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1、增加值

增加值是表现企业新增价值的经济范畴,从价值构成上看,即V+M,它是投资人、债权人、国家,经营者、员工等主体的利益源泉和基本保障。企业只有不断提高增加值,才能不断创造更多的有效社会财富,才能有足够的新增价值供利益相关者进行分配。该目标要求财务管理要深入分析投入和产出的比例关系;努力降低中间消耗;积极发挥科学技术和知识在经济中的“第一生产力”作用,提高生产率;科学有效地进行知识资产和货币资产、物力资产的管理;积极稳妥地扩大生产,不断改善产品结构,扩大市场销售。超级秘书网

2、利润总额

在增加值的基础上进一步扣除人工成本,即V,则形成企业利润总额。利润总额表现了企业为投资者创造财富的能力,是投资者赖以分配的基础。

3、经济附加值(EVA)

利润总额虽然已经扣除了企业生产经营的成本费用,但仅仅扣除了制造成本,没有扣除资本成本,或者说只扣除了资本成本中的债务资本成本,即只扣除了一部分资本成本。所以,在利润的基础上进一步扣除资本成本后的余额更能体现企业的新增价值。即经济附加值(EVA)

经济附加值=息前息后利润-资本成本

4、生态附件值

其实企业除了利用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以外,还在利用社会资本和生态资本从事生产经营,有时,这些资本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甚至是决定性作用。因此,企业除了对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进行补偿以外,还必须对社会资本和生态资本进行补偿。在EVA的基础上进一步扣除企业应承担的生态成本和社会成本后,形成新的财务指标——生态附加值。

生态附加值=EVA-生态成本-社会成本

总之,科学发展观条件下,企业不能仅仅追求自身发展的经济利益,而且要追求整个价值链的共同利益,还要关注社会责任和生态利益。只有这样,科学发展观才能真正得以落实,企业才能具有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持续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篇(6)

二、基于客体角度的我国财务学研究发展

财务学的客体即财务学的研究对象,影响着财务内涵、目标和功能。财务学的客体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经济社会环境不断变化,其经历了最初货币和资金,到后来本金和资本,以及现在价值、财富和资源之说。

我国早期财务借鉴苏联模式,是依附于国家财政体系的一个基础性环节,因而财务也就是对其“货币”这个客体进行收支管理。在对苏式财务客体继承基础上进行批判和创新,邢宗江等(1964)提出了财务学以“资金”为对象,而王庆成(1988)又发展了“资金”观点,并认为财务是企业生产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资金运动及其所体现的经济关系。这一时期资金作为财务客体观点占据主导地位,筹集资金、垫支资金也成为当时财务的功能。20世纪90年代,财务面临新的环境与地位,郭复初(1993)提出了“本金”之说,并定义财务是本金的投入与收益活动及其所形成的经济关系。从财务学历史演进来看,相对货币与资金论而言,本金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论断。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以及受西方财务学的影响,尽管由于传统上寓于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批判的,而讳言“资本”,但资本仍然进入我国财务学的范畴,又被称作财务资本或金融资本,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本金”主体来源不清的缺憾。有学者便认为财务学是人们在不确定的市场经济中, 对财务资本的筹集、投放、支出、收回及其跨时间配置从而创造价值的学问,其功能是发现价值、保障经营过程有效运行和创造价值(2008,孙建强)。价值是知识经济时代财务学的研究对象(罗福凯,2001)。以现代信息网络为背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 财务学是研究如何创造价值、发现价值和整合价值的一门学问。李心合(2001)在《知识经济与财务创新》一文中,也提出了由硬资源和软资源组成的财务资源概念,在传统硬财务资源基础上加强财务软资源的研究,拓展了财务学研究对象的范围。此时的财务视为通过合理的财务制度安排、财务战略设计和财务策略的运作,有效培育和配置财务硬资源和软资源,以求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最大化和协调化,维持理财主体的可持续发展。从广义财务学角度,苏万贵(2010)把财富作为财务客体,认为财富包括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及二者结合物,财务的功能便是取得财富、 使用财富和积累财富。不难发现,财富与泛财务资源作为财务客体有异曲同工之妙, 注重非物质(软资源)的对象研究。

随着财务客体的不断变迁,我国财务学目标经历了从产值最大化、利润最大化,到股东价值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以及目前公认的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

三、基于主体角度的我国财务学研究发展

相对财务客体而言,财务主体的研究相对复杂得多,理论界争议也颇多。财务主体曾有一元论、 二元论、 多元性等观点, 对此王跃武(2009)详细分析了几种观点, 认为不同观点的产生是由于对财务行为主体和财务产权主体混淆不清所导致。 随着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公司制形成, 财务主体是由财务行为主体和财务产权主体构成(如图1), 财务行为主体是独立进行财务活动, 展开配置其拥有或控制财务资源使之增值的主体(一般指企业或组织), 财务产权主体是财务资源的所有者, 是对财务行为主体活动实施控制或施加影响的主体。从财务主体看, 我国财务学业务理论得到快速的发展。

从财务行为主体看我国财务学发展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财务行为主体由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财务学也由主流公司财务向国家、广义财务等纵向发展;二是公司财务学继承传统财务理论的基础上向多领域综合交叉发展。

在我国财务学发展的三十多年历程中,改变了以公司为唯一财务行为主体的局面,涌现出很多非公司财务学领域。(1)国家财务学。国家财务学理论是由我国著名财务学家郭复初教授(1986)提出的,认为国有资本的运行是否健康,是关系到国有经济运行的决定性因素,因而对于国有资本的管理、营运及其监督进行研究,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具有重要意义。随后郭复初教授对国家财务的逻辑起点、内涵和内容进行了系统研究。国家财务学的提出,改变了国家只有财政的传统观念,厘清了财政与财务的区别,彰显了财务学的“宏观性”一面。(2)发展财务学。依据经济学按国家经济学发展程度不同可分为传统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郭复初教授(2006)将财务学分为传统财务学和发展财务学,并构建了发展财务学的理论结构。(3)非营利组织财务。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府改革的推进,非营利组织成为现代社会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部分学者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开始对我国非营利组织财务活动进行研究。(4)广义财务学论。苏万贵(2004)提出了广义财务学,认为财务存在于所有组织和个人当中,通过各种财务现象,找出财务的共性,进一步认识财务的普遍规律。不管是国家财务学、广义财务学,还是发展财务学理论,都为我国财务学理论研究带来了新的视角。

我国公司财务学发展至今,既在传统公司财务管理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也因受经济、 制度、 环境影响而向其他分支学科发展。我国公司财务管理方面发展体现在: 筹资理论方面主要根据我国现实情况对资本结构、 融资顺序、 资本成本、融资方式的选择、控制权收益、 融资风险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投资理论方面既有对传统投资理念进行革新的观点探讨,也有紧贴企业投资实际的实证性分析; 分配理论探讨较多的是股利分配和管理者激励; 财务管理其研究方法由规范研究为主向实证研究为主转变,这与财务学科是一门应用科学, 因而其理论、方法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需要开展实证研究的内在要求保持一致。 我国公司财务学多元化交叉方面的发展,伴随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的发展以及全球化竞争的日益激烈,也有学者提出了公司核心竞争力财务(冯巧根,2003)、 公司软财务(茅宁,2007);金融危机的爆发,针对现有公司财务基于阳态经济条件下,提出了公司阴态财务学(李心合,2009); 自然环境与生态环境的恶化,使公司可持续发展财务(施平、2010)、公司自然灾害财务学(郭复初、干道盛等)应运而生。目前, 我国学术界在公司行为财务、公司集团财务、跨国公司财务等方面也有较深的研究。由于财务学不像会计学那样,受经济、社会、文化、制度等因素影响较大,因此也有学者提出了公司相机财务。

从财务产权主体看,我国学者运用产权理论对现代财务理论进行了研究,产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财务理论成果――财权理论和财务治理理论。(1)财权理论。汤谷良(1994)开创性地从产权角度来思考现代企业的财务问题,并提出了财权是由原始产权派生而又独立于原始产权的一种财产权的概念;随后,基于财务“价值”层面和“权力”层面,伍中信教授提出了“财权”=“财力(价值)”+“(相应的)权力”的全新理念。“财权”这一科学论断提出后,实现了价值与权力、财务活动与财务关系的高度融合,弥补了传统财务学重财务关系而轻财务活动的缺陷。在财权理论基础上,引出了财务分层理论的研究。谢志华(1997)从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角度将财务分为终极出资者财务和中间出资者财务、经营者财务。干盛道(1998)从现代企业制度角度提出了所有者财务与经营者财务。(2)财务治理理论。以财权理论为基础,不断挖掘其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而形成了财务治理理论,主要是通过剩余财权的“流动”与“分割”,旨在释放财务治理效率,从而提高公司效率的一系列动态制度安排,超越了以静态范畴研究为主的财务治理(曹越、伍中信,2011)。财权理论、财务治理理论,突破了西方财务学单一的价值主线,对我国资本市场弱式有效和国有企业产权不明晰的情况下,解决公司财务监管问题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我国财务学相关问题研究现状

从客体上看,财务学客体的研究顺应了我国经济制度环境的变化。就目前而言,财务学客体研究存在不同的观点,必然形成不同的财务内涵、功能和目标,进而导致人们对财务没有逻辑上一贯性的认识,这对我国财务学发展产生了不利条件。财务学是创造价值的财务,由于资本的增值性,在大多数财务活动研究中仍以资本特别是财务资本或金融资本作为客体对象,但有许多学者提出了泛财务资源的财务客体,这就导致现代财务学发展的“科学困境”中一个明显的问题在于研究配置时忽视财务资源与自然资源的关系(李心合,2009)。经济快速发展产生了自然资源过度消耗、废气过度排放以及空气和水污染日益严重等许多环境问题,导致大量社会成本产生,这是源于财务客体范围研究的局限,从而导致财务行为的不适。随着社会的发展,自然资源存在价值得到共识,而且其价值不仅仅是经济价值、还有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这些变化只有在财务学领域及时体现,才能使财务学发展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在面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时,必须拓展财务学客体的范畴。因此,笔者认为现代财务学应以资源为研究客体。资源理念其实早已进入财务学者研究的视线。著名财务学家罗伯特・莫顿教授(1997)认为,财务是人们研究如何对稀缺资源进行跨时间配置的学问。我国伍中信教授(1998)也提出资源配置是现代企业的基本职能。财务学客体“资源”是一个广义资源概念,即包括传统财务资源(资本)、实物资源、知识资源和自然资源等各种资源的综合。财务客体研究中既要考虑不同资源创造经济价值,还要考虑创造生态价值,同时还要考虑不同资源之间相互影响的财务关系。因此,将资源作为财务的客体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财务学发展中的困境。以资源为客体的财务是人们在不确定的环境中,对资源的筹集、投放、支出、收回及其跨时间配置的学问,其功能是培育和利用资源,其目标是资源利益相关者的价值最大化和协调化,维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从客体与主体整体关系看,对财务主体的研究要远远多于对客体的研究。我国财务学改变了以公司为唯一财务行为主体的局面,涌现出很多非公司财务学领域, 公司财务学也向多领域综合交叉发展。 而最值得关注的是我国财务学的产权主体研究,将财务关系与财务活动, 价值流和权力流高度的融合,增强财务学的社会性。正如著名的行为财务学家卡托纳(George Katona)等人认为,现代财务与传统财务的最大区别在财务活动的立足点上发生了根本变化,“物的财务”为“人的财务”所代替。从唯物哲学范畴看,主体和客体是在实践基础上同时产生、同步发展的,是在实践中实现主体与客体的辩证法的统一。但遗憾的是,学术界至今都没有用客体与主体辩证统一的思路来思考与审视财务学研究,以至于对财务客体漠视,远离生态问题, 又成为了现代财务学发展的困境。因此,从客体与主体辩证统一的关系视角研究我国财务学问题,有利于财务学发展走出当前的迷局, 促进财务客体与主体协调发展,有助于形成人与物共同财务的理念,维持财务学的可持续发展。

五、基于客体与主体关系的我国财务理论框架构建

任何一门学科的理论,都需要一种概念框架作为统一推理的依据。我国财务学作为一门学科已经有三十多年的历史,财务客体方面和财务主体方面的研究已经获得了一定的发展和成就。但迄今为止,我国财务学还没有形成一套成熟和规范的概念框架或理论结构,这严重阻碍我国财务学的发展。对于我国财务理论框架研究,李心合教授(2001)提出了财务概念框架由财务环境理论、财务基础理论、财务战略理论、财务运作理论四个层次构成;王化成教授(2006)建立了以财务环境为逻辑起点,以传统财务理论研究的效率市场假说和新兴的行为财务理论为分析前提,以公司价值为落脚点的财务理论框架;也有其他学者认为财务学理论框架由起点论、基础理论、目标理论和运行理论构成(陈兴述、冯琳,2005)。本文继承和吸收已有的研究成果,以财务客体和主体的关系构建我国财务理论框架(如图2),对我国财务学研究做有益的尝试。

从我国财务学发展历程看,财务环境对财务客体和财务主体都有着全面的和直接的影响,因而仍将财务环境论作为基于客体与主体关系构建我国财务理论框架的逻辑起点。财务就是物质的客观性和意识的主观性统一,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财务客体和主体的具体范畴会发生变化,因而形成相应财务客体论和财务主体论,构成了财务学整体框架两条逻辑主线。

世界是物质的,财务的客体属于物质范畴,决定着财务的本质,因而在客体理论指导下形成财务基础理论,有助于财务是什么、起到什么作用、达到什么目标几方面达成统一的本质认识。随着产权理论、公司治理理论运用到财务学领域,财务学不仅关注财务活动(价值流)的研究,还要注重财务关系(财权流)的研究,因此对体现财务关系的产权主体和体现财务活动的行为主体研究作为理论框架的一部分是未来财务学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生产力的加速发展、社会分工程度的提高和分工结构的优化,决定着财务行为主体具有多样性。对于私人家庭、社会组织、公司和国家来说,公司是经营财产效率最高的经济组织,因而公司财务是财务学的核心行为主体,但由于其他非盈利组织对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性,从财务行为主体方面需要构建公司财务学理论和非公司财务理论。公司财务是主流财务学,随着资本网络化的发展,要形成广义筹资、投资、分配通用业务理论,而在通用理论的基础上,公司财务又向集团财务、跨国财务、环境财务等多分支发展,以后还会有新的分支学科出现。同样,在公司通用财务理论的影响下,非公司财务学也向多元化发展,未来还将会有其他组织财务呈现。

从财务客体与主体关系构建我国财务学理论框架,一方面有利于促进财务客体与主体辩证统一、协调发展,更好地指导财务实践活动,形成对财务学的统一认识;另一方面,将财务关系与财务活动、价值和权力融合,更是价值表现(客体)、价值创造(行为主体)和价值权力(产权主体)三者的整合,有利于形成人与物共同的财务,维持财务学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系2011年度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项目“基于财务学视角的矿产资源问题研究”(11B065)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王化成:《关于开展我国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若干建议》,《会计研究》2006年第8期。

[2]王化成:《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会计研究》2001年第12期。

[3]李心合:《财务管理学的困境与出路》,《会计研究》2006年第7期。

[4]罗福凯:《财务理论的内在逻辑与价值创造》,《会计研究》2003年第3期。

[5]张兆国、刘晓霞、张庆:《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管理变革》,《会计研究》2009年第3期。

上一篇: 有线传输技术论文 下一篇: 计算机工程导论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