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8 14:55:3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财务核心能力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从字面意义上看,企业能力与核心能力之间应该存在逻辑上的递进关系。为了与核心能力加以区别,企业能力可以理解为企业的一般能力,这是核心能力产生的基础,包括普遍意义上的生产能力、研发能力、营销能力等,而核心能力是隐藏在一般能力背后的积累性学识和经验,是一般能力的提炼和升华,能够促进一般能力的提升。Javidan(1998)也提及核心能力和一般能力的区别在于前者跨越了战略业务单位的边界,是各个业务单位不同能力相互作用的结果。
(一)财务资源根据企业能力理论,资源是产生能力的基础。企业的财务资源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理解。广义的财务资源是指可供企业利用的、影响企业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的所有要素,包括财务资产、财务人力资源以及财务环境资源三个方面。其中财务资产即指企业的所有表内资产,既包括货币资金、对外投资等金融资产,也包括存货、固定资产等实物资产,还包括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这些是企业进行财务活动的基础和前提;财务人力资源是指企业财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学识结构以及综合素质等要素;财务环境资源包括财务内部环境资源和财务外部环境资源,财务内部环境资源是指财务组织结构、组织文化和制度安排等方面,这些要素对财务人员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有着重要影响,财务外部环境资源包括企业的财务声誉、与投资者及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的社会关系以及企业可以利用的金融市场环境等。狭义的财务资源仅指财务资产。
(二)财务能力
1.财务能力的界定及其地位
借鉴企业能力的定义,本文认为,财务能力是指企业配置和运用财务资源以更好地实现财务目标的可能性(Probability)。财务能力越强意味着企业实现财务目标的可能性越大。与前文企业能力的界定有所区别,本文将能力界定为一种实现行为目标的可能性,而不是“才能”、“本领”或“禀赋”。原因在于:(1)任何一种“能力”都不能脱离“特定行为”以及“行为目标”而单独存在,换句话说,没有目标就无法界定能力强弱,能力强弱实质表现为完成特定目标概率的大小;(2)“才能”、“本领”以及“禀赋”等词汇更适合于对自然人特质的描述,用于描述企业或组织的特点则不太符合语言习惯;(3)用“才能”、“本领”以及“禀赋”等语义近似的词汇来解释“能力”有同义反复之嫌,会产生似是而非的问题。财务能力属于企业一般能力的范畴,与生产能力、研发能力、营销能力等其他一般能力共同构成了企业一般能力体系。在体系内,财务能力具有如下特点:首先,财务能力具有相对独立性。现代企业的各项财务活动如投资、筹资以及利润分配等理论上可以脱离其他生产经营活动单独进行。换句话说,即使没有生产、研发以及营销等行为,企业依然可以从事财务活动,并在活动中体现相应的财务能力。其次,财务能力与其他一般能力紧密联系,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可视为其他一般能力的基础。财务活动几乎涉及企业生产经营的所有环节,企业财务能力的增强有利于其他一般能力如生产能力、研发能力以及营销能力等的改善,而其他一般能力的改善又会从财务能力上反映出来。最后,与其他一般能力相比,财务能力的价值特征更为明显,这和现代企业管理所倡导的价值管理导向不谋而合,因此财务能力在企业能力中的重要性无可替代。
2.财务能力的具体构成
对于财务能力的具体构成目前仍存在较大争议。争议的焦点主要在两个方面:第一,以传统财务分析指标衡量的“财务表现能力”如盈利能力、偿债能力以及成长能力等是否属于财务能力的范畴。对此朱开悉(2002)和程宏伟(2002)持肯定态度,而罗宏和陈燕(2003)则认为财务表现能力是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财务表现,不是实际施加于财务资源的作用力,因此与财务能力有着本质区别。第二,财务能力与财务管理能力有何区别与联系。程宏伟(2002)认为财务管理能力是企业所积累的与财务管理相关知识的集中表现,由学习能力、金融关系能力、财务控制能力以及信息处理能力四个要素构成,与财务能力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而其他研究则认为财务管理能力属于财务能力的一种,具体包括财务决策、控制以及协调能力等。
本文认为,企业的财务活动和产生的财务关系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密不可分。相应的,财务能力应该包括财务活动能力和财务关系协调能力两部分,其中财务活动能力又可以具体化为筹资能力、投资能力、资金运用能力和分配能力等方面。财务能力的两大部分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财务活动能力的提高有利于更好地协调各方财务关系,而与利益相关方形成良好财务关系必然促进筹资能力、投资能力以及分配能力等财务活动能力的改善。
对于前文的第一个争议问题,盈利能力、偿债能力以及成长能力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评价和反映财务能力,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财务绩效指标都是企业整个能力体系综合运作的结果,不只是财务能力的体现,因此将上述“财务表现能力”纳入财务能力的范畴是不妥的。对于第二个问题,本文认为财务能力和财务管理能力两个概念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不存在从属关系。首先,财务管理是对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的管理,其意义在于保证财务活动的高效有序以及财务关系的协调,进而实现财务绩效的最大化;其次,从其目标上看,增强财务管理能力与增强财务能力完全一致,因此在一般的表述中很难也无需严格区分;再次,财务管理中决策、控制以及协调等具体环节都是针对投资、筹资以及分配等财务活动的,这意味着财务管理各环节所体现出来的决策能力、控制能力及协调能力最终也体现为相应的财务活动能力和财务关系协调能力,所以不应该将其与财务活动能力和财务关系协调能力并列起来,单独界定为财务管理能力;最后,程宏伟(2002)提及的学习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等并不具备明显的财务特征,是一种普遍意义上的能力,不能纳入财务能力的范畴。
(三)财务核心能力
财务核心能力在初期被定义为企业的可持续盈利成长能力(朱开悉,2001),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文献倾向于将财务核心能力理解为一种学识体系(如:王艳辉和郭晓明,2005;孙新宪和胡建琦,2006;张旭蕾和冯建,2008)。第一种界定方式过于倾向能力评价的角度。正如前文所述,每一项财务绩效指标体现的都是企业整个能力体系合力的结果,将企业的可持续盈利成长仅仅理解为财务核心能力是不妥的。本文原则上认同第二种观点。具体而言,财务核心能力是指组织特有的、能够驱动一般财务能力,进而从不同途径优化财务资源配置,形成企业持续财务优势的智力资本(IntellectualCapital)。持续财务优势意味着与竞争对手相比,企业能实现更低的筹资成本、更高的投资效率、更小的投资风险以及更协调的财务关系,并且这些优势是长期的,是竞争者难以模仿、复制或替代的。将财务核心能力的本质表述为一种智力资本而不是积累性学识,原因在于:
(1)从内涵上看,智力资本不仅是纯学识性的、静态的无形资本,而且是一个有效组织并利用知识的动态过程,是一种实现组织目标的手段(JohnKennethCalbraith,1969),这更加符合核心能力的动态性特征;
(2)从具体内容来看,智力资本是每个人能为公司带来竞争优势的一切知识与能力的总和,包括知识、知识产权和经验等(Stewart,1997),这无疑比积累性学识更为全面。李冬伟和汪克夷(2009)也认为,智力资本是各类组织核心竞争力的最终来源。财务核心能力跨越了一般财务能力的类别边界,不是一般财务能力的简单组合,而是各种一般财务能力的综合提炼和升华;财务核心能力是一种内在动力机制,对财务活动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它通过驱动一般财务能力并作用于财务资源以形成持续财务优势,是企业实现整体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保障;财务核心能力的本质是一种智力资本,包括能够影响财务行为的所有积累性学识、经验以及利用这些学识和经验实现财务目标的动态过程,集体学习是培育和维系财务核心能力的重要途径;财务核心能力是企业核心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核心能力的具体化。
Barney(1994)认为,能够产生持续竞争优势的资源必须具备价值性、稀缺性和不完全模仿性三个关键特征。这一结论对企业核心能力同样适用。除此之外,相关研究还认为企业核心能力应该具备动态性和隐匿性特征。借鉴上述观点,财务核心能力的基本特征可以总结为价值性、稀缺性、不完全模仿性、动态性、隐匿性和财务性六个方面。前五个方面是企业核心能力的普遍特征:核心能力必须能够创造价值,为企业带来绩效的提高;核心能力是稀缺的,并不是所有企业都具备,否则就不可能给特定企业带来竞争优势;核心能力是逐步形成的、具有路径依赖性,所以竞争对手难以完全模仿,这一特征使得企业的竞争优势得以持续;核心能力不是一成不变的知识体系或结构,必须随着环境变化而动态发展;核心能力的本质是隐性的知识和经验,因此难以被识别,这进一步加强了它的不可完全模仿性。财务核心能力除了继承企业核心能力的五个基本特征之外,还应该具备“财务性”特征,即财务核心能力是直接和财务行为有关的知识和经验,会对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而生产专利技术、营销策略等就不具备“财务性”特征,不能归属于财务核心能力。
三、企业财务核心能力整体分析框架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将企业财务核心能力理论分析框架构建。整体而言,资源是能力产生的基础,而核心能力又是隐藏在一般能力背后的积累性学识和经验,是一般能力的提炼和升华,没有基础资源和运用资源的一般能力,就不可能形成核心能力。值得一提的是,这并不是说具备了相应的资源和一般能力就必然会形成核心能力,能够为特定企业带来持续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是稀缺的,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专门的培育和发掘才会产生,不是所有企业都能够具备。反过来,核心能力能够对一般能力产生作用,促进一般能力的提升,通过一般能力进而改善对资源配置和运用。资源、能力和核心能力三者的有机结合、依次作用才会给企业带来持续竞争优势,继而提升企业的绩效。具体来看:
(1)企业的资源可以分为不同类别。Gran(t1991)曾将资源定义为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各投入,并将其划分为财务资源、实物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资源、声誉资源和组织资源六类。而Javidan(1998)则用物力资源、人力资源和组织资源三种类型对所有资源进行概括。不管对企业资源如何分类,在企业的众多资源之中,财务资源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然而,财务能力不能在财务资源上单独形成,不管是筹资、投资等财务活动能力还是财务关系协调能力,其形成都离不开财务资源与企业其他资源的相互融合、相互作用。
(2)企业的财务能力与研发能力、营销能力等其他一般能力之间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影响,在此基础上进而可能形成企业的核心能力体系。核心能力体系内部包括研发核心能力、营销核心能力以及财务核心能力等众多具体方面。
(3)资源、能力和核心能力的有机结合会使企业产生持续竞争优势,这一优势可能表现为技术持续领先、产品质量持续领先、市场占有持续领先以及财务持续领先等。
(4)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最后将体现在绩效上,特别一提的是,对现代企业绩效的衡量越来越倾向多元化原则,财务绩效并不是衡量企业优劣的的唯一标准,企业的综合绩效应该体现财务绩效、环境绩效以及社会贡献绩效等多个维度。
(5)分析框架中,尽管后一层次(如财务核心能力)的形成是前一层次内部各要素(如财务能力与其他一般能力)综合作用的结果,但财务资源财务能力财务核心能力的形成机制以及三者有机结合形成持续财务优势并最后体现为财务绩效,这一线索依然具有逻辑上的相对独立性。
(1)狭义,是指通过公司治理机构,如董事会、管理层以及股东大会等公司治理机构来对经营者的监督和制衡方法,即是合理安排一种制度来分配股东与经营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保证股东利益最大化是公司治理的首要目标。
(2)广义,在广义上公司已经脱离了股东的范畴,是以一个利益共同体的存在来体现,涉及到股东、债权人、供应商等等。通过一套复杂的制度或机制来协调股东之间的利益关系,维护公司利益,保证管理层的决策科学公正化,从而保证所有利益相关者的最大化。
同时按照管理方式的不同,公司治理又分为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
(1)内部治理是通过企业内部的权利安排,解决公司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后产生的问题,协调两者之间的权责利关系,从而提高公司的发展效率。
(2)外部治理是指通过外部的手段,如并购、地下竞争,上市等方法对公司进行外部控制,从而达到公司治理的问题,这种治理方法必须建立在市场机制基础上。
2.公司治理理论和财务核心能力关系企业的可持续创新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的可持续盈利能力也相应的得到增强,企业可持续价值最终也得到增长。而企业财务核心能力就是指企业可持续盈利增长能力,两者与公司治理密切相关。所以公司治理结构对于财务核心能力的提高有着显著的作用,具体表现在:
(1)引入投资者可在制度上很好的保障资产安全性
(2)管理层权利制度的加强能够为财务核心能力提供制度保障。
(3)重置债务结构,能够提高资产安全,增长企业可持续盈利成长能力。
(4)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增强员工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同时培育财务核心能力的增长也对公司治理结构起到了优化作用,因为财务核心能力的培育设计到公司各个部门的相关利益,有力与公司治理结构的优化。
二、基于公司治理的财务核心能力的培育及其相关措施
企业财务核心能力的培育能够优化公司治理机制、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是增强企业可持续盈利成长能力的重要手段。财务核心能力分为基本财务能力、可持续盈利成长能力、财务治理能力。
1.提升基本财务能力基于公司治理的财务核心能力实在完善公司管理层之间的利益关系为构架,以可持续盈利成长能力为核心目标,能体现公司治理效果并符合企业长远发展的能力。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分布论述培育基于公司治理的财务核心能力的具体措施:提升企业基本财务能力,企业的基本财务能力包括财务活动能力、财务表现能力、财务管理能力,首先要提高企业的可持续筹资能力,培育良好的外部筹资环境、树立正确的筹资观念,以多元化投资为主体,关注股份分配政策的实施,这样利于投资者安排股利收入和支出。其次,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学习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财务关系协调能力以及财务风险管理能力,这样就能够有效的避免不必要的风险。最后,根据财务管理能力和财务活动能力相应的提升财务表现能力,具体表现在盈利、偿债、营运、和社会贡献,其核心是可持续盈利能力。
2.提升可持续盈利成长能力企业资产的增加能够促进企业盈利成长的动力,通过以上的研究,可以发现提高可持续盈利的成长措施有:
(1)提高企业可持续集资能力,从目前上市公司的现状来看,企业外部筹资主要有增发新股和配股,而增发新股不具有可持续性,所以企业外部筹资能力取决于企业的可持续配股能力,而配股能力是以相关的配股条件而进行的,因此确保配股条件的满足和力求配股价格的提高时增强企业可持续筹资能力的关键。
(2)提高企业可持续营运能力,主要体现在资产周转率,所以加速资产周转和提高资产运营效率是关键。
(3)提高整体资产可持续偿债能力和优化资本结构,企业偿债能力取决于企业资产流动性,图稿企业可持续偿债能力其实就是增强企业资产的盈利能力。
3.提升财务治理能力财务治理及时通过股东的话语权来表达,涉及到财务领域的财权分配,从而实现股东财富的价值最大化,也能提高公司的治理能力。而公司财务资源的分配实际上就和财务治理相关,所以提升财务治理有助于财务核心能力的培育和提升。
,强于竞争对手的独有的、独特的优势和能力。在高等教育领域,
高校的特殊性其核心竞争力
定义为:高校独具的、支撑高校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即以核心资源和核心能力为轴心,
的战略决策、系统制约、组织管理、教学科研、高校文化等
方式
高校的资源配置与整合,从而使高校
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高校核心竞争力的特点
:
(一)独特性 高校核心竞争力的独特性即
模仿性,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精髓,
的是一种“相对优势”。它是高校经过几十年、几百年、甚 【论文格式范文】 至上千年的办学
中形成的,区别于竞争对手,且不易被竞争对手所轻易模仿,并深深地烙上了学校漫长发展的历史烙印,如办学理念、校园文化等。
(二)整合性 高校核心竞争力
仅是某一
或某一领域的能力,更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它是对
在学校
的不同资源,如物质资源、财务资源、人才资源、精神资源,不同专业和
教学要素,
优化组合后形成的一种核心能力。它
的是一种有机整合性,即要素之间
依存、
制约、
整合及有机
的一体性。
(三)创新性 创新是高校生命源泉,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核心与
会计论文范文。从高校发展的角度看,创新关系到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高校的创新
教师的学术创新,还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可变性 高校核心竞争力在形成
和形成
,
不断发展变化的,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具有动态性特点【会计论文范文】。因此,高校必须具有前瞻意识,准确预测系统内外部变化,适时推动核心竞争力的升级转换,并不断地延伸辐射到高校的学科建设、教学、培养人才及为社会
优质服务等一系列活动上,从而引导高校不断与时俱进,调整与保持自身优势,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等级模型
企业核心竞争力等级模型是由Mansour Javidan在1998
,用来描述企业核心竞争力。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等级模型层次
:
层级为资源,
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和组织资源;
层级是职能能力,即开发资源的能力,由一系列业务
组成,如市场开发能力、产品生产能力、分配和后勤保障能力、人力资源管理能力;
层级是竞争力,即跨越职能边界和协调
职能能力的能力,战略业务单元
一系列技能组成,它们统一各职能部门的能力,如开发新产品的竞争力;
层级是核心竞争力,
等级的最高层次,跨越战略业务单元之间的边界,来自于战略业务单元中不同竞争力的
作用,是一系列技能和知识在业务单元之间分享,是战略业务单元整合与协调。
(二)核心竞争力等级模型的
特点【会计论文范文】
:高等级建立在低等级各要素的整合
上;公司的价值随等级的递升而增加;等级
更高层次有更广阔的组织范围,更
完成,开发核心竞争力依赖公司在不同战略业务单元和公司
各
之间成功的统一、沟通和合作的能力。
(三)核心竞争力等级与战略等级的关系 公司层战略确定公司的使命和长期可持续发展和核心竞争力类型,
呈
;业务单元战略与每个业务单元在产业
竞争战略有关,在竞争中形成
的可持续的竞争地位,确保战略完全
它自身的竞争力和职能能力;职能战略的发展是确保业务单元的竞争优势,每个职能群体的
会计论文范文
是
业务单元战略,职能战略的设计以业务单元战略的能力为
,确保
职能资源和能力。
三、高校核心竞争力体系构建
高校核心竞争力是高校独具的、支撑高校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高校以核心资源和核心能力为轴心,
资源配置与整合,使高校
可持续竞争优势,保持和提升继续发展的潜力。
Jvidan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等级模型,构建
高校核心竞争力体系,如图1所示:
(一)资源层 有形资源
有校舍、办公设备及实验、科研器材等;人力资源
了教学科研人员(含实验辅助人员)、党政管理人员、后勤服务人员及20世纪90年代衍生的校办产业人员;无形资源则
了专利、商标、专有技术、软件、著作权、合同及各类契约、高校校名校誉、公共关系、高校知名度等各类知识、智力、权力和信息、学校发展前景,管理
等。
(二)能力层
在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和后勤保障能力三
。
(三)竞争力层 管理竞争力的强弱和
决定了地方高校的环境资源条件能否优化组合、高效运行;学科是承载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职能的
单元和中心
论文格式范文,学科竞争力
在构建和形成的特色
的学科体系结构,结构合理、富于创新的学科组织和梯队,设施配套、手段先进的学科基地和平台,运行高效、
活力的学科运行机制。教师竞争力
教师的核心价值观、知识储备力、业务技能力、学术创新力和精神影响力。
高教学会会长周远清
:“学校办出特色是21世纪深化教育革新的
内容;学校办出特色、培养有个性的学生是
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中小型学校也有
办出不同特色的
【会计论文】,也
有不同的发展模式”。校园文化是围绕高校教学中心工作所建立的一整套价值观念、
方式、制度体系、知识符号、语言习惯、建筑风格等的集合体,是高校组织力的灵魂及创新力的源泉。
(四)核心竞争力 资源环境整合竞争力指
地整合现有的资源,联合良好的内、外部环境,从而提高办学效益。创新竞争力是核心竞争力的灵魂,
学科创新能力、学术创新、学生创新和创业能力等。定位竞争力即特色竞争力,独特性和
模仿性的特点【会计论文范文】是
的品牌特色,是核心竞争力的精髓。
人力资本理论、高校职能和企业顾客价值战略定位理论,整合以学生关系为导向,保障每个学生顾客价值最大化,
“关系即教育”的教育理念,明确了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
(五)高校竞争力体系保障——财务竞争力 财务竞争力是一种以知识、创新为
内核的,公司理财专有的、优异的、扎根于企业财务能力体系
于
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整合性能力,是企业各项财务能力高效整合后作用于企业财务可控资源的一种竞争力。高校财务竞争力是借鉴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和管理经济学视角的财务创新,是培养核心竞争力的
和
,
财务战略环境适应竞争力、财务资源配置竞争力、财务利益协同竞争力,
财务战略环境适应竞争力的构成要素有高校环境适应规模、环境适应度、投资环境适应度、竞争地位优势度、竞争成本优势度、竞争利润优势度;财务资源配置竞争力的构成要素有资源配置规模与
、资源配置优势度、净资产收益率、现金周转优势度、现金支付保障率、资源配置质量,资源配置规模可用总资产、和净资产来衡量,
高校的资源配置总规模和自有资源规模;财务利益协同竞争力的构成要素为利益协同总量、投资者满意度、教职员工满意度、现金偿债保障率、学生和教职员工协同
度。因此,加强财务竞争力
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的保障。
四、
论文范文
借鉴企业核心竞争力等级模型理论,
高校的近况会计毕业论文范文,构建了以财务竞争力为保障的核心竞争力体系,
于高校合理配置资源、整合内外合力、优化学校运行、汇聚特色优势、激发创新动力,为高校的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形成
发展导向,从而
高校可持续发展。
文献:
[1]郑超欣、孙光勇:《高校核心竞争力
提升的必定选择》,《教育与职业》2007年第35期。
第二步骤是要过内容关。论文质量直接影响评审时科研部分得分,而创新性、实用性、可读性是衡量职称论文质量高低的三个重要标准。创新性是指论文内容能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有所突破,能够提出新观点、新工具、新方法、新操作或新启示,进而进行有理有据的论证,形成作者的一己之见,使论文对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学术论文和毕业论文不同,职称论文大多是实务文章,选题应源于具体财务实践,又能够解决实际问题进而指导实践,因此论文内容不能仅限于理论介绍、背景描述,而应将重点放在应用启示、管理对策上,即使是理论型文章也要着眼于对理论成果的应用探讨。可读性是指论文内容要写得通俗易懂,在文字使用上要生动活泼,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对于较为复杂或枯燥的理论、原则、规范等应尽量通过鲜活的案例、具体的操作等形式来进行演绎和阐释清楚。同时,论文选题、内容最好能和作者过往的工作经历相匹配,如制造业从业者宜围绕制造业财务管理的内容展开,尽量不去挑战所在行业之外的研究领域,用于高会评审的论文选题应围绕单位或行业的经济学、财务、内控等问题展开。
课题的来源
课题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资本市场上频频出现的会计造假事件和股市欺诈大案,上市公司账面盈利的真实性不断地受到人们的质疑.尽管某些公司的报表账面上都出现了丰厚的盈利却因无力偿还到期债务而陷入财务困境,最终难逃破产清算的厄运.相反,有些微利企业甚至微亏企业,其账面盈利并不突出,但因其现金流量运转良好使企业得到持续生存.正是基于这两者之间存在着如此微妙的关系,本文认为探究企业账面盈利与现金流量的相互关系和状态分布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会计账面盈利与现金流量的相关性进行实证研究后,发现两者的相关程度很低,很大一部分上市公司的账面盈利没有形成相应的现金流入,导致两者之间产生滞脱的效应.因此,本文为了说明在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评价时,不能仅仅局限于使用一些反映企业账面盈利的指标,应该还需要考虑一些反映企业创造现金流量能力的指标.
本课题国内外的研究动态
在国外,Hopwood&Mckeown(1992)研究了制造业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和每股收益的时间序列。他们发现两者的时间序列显著不同,而且收益序列比现金流量序列具有更强的自相关性JoseManuel和FrankGary(1994)的研究表明,现金洗量与会计利润之间在财务分析过程中具有相互的支撑作用.利用现金流量的信息可以对会计利润信息起到修正作用。研究Bodenhorn及Diran(1964)提出了现金利润的概念,其主要体现为经营净现金流量的概念.并提出了现金流量与会计利润在计量基础等方面的不同,但并未定义现金利润的公式与进行实证研究。
在国内,蔡梦珊,张婧(2015)以2015~2015年在深市与沪市上市的263家制造业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净利润和主营业务收入与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之间显著相关,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对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的影响也有增加的趋势2015财务会计专业论文开题报告2015财务会计专业论文开题报告。车伟娜,戴永秀(2015)通过抽取中国在沪市上市的部分公司会计收益与现金流量的数据,分析后发现中国上市公司中会计收益和经营现金流量有一定的相关性,但相关性不强。胡双丹,蒋贤品(2015)H1对2015年中国证券市场上的129家金属和非金属行业上市公司的会计账面盈利与现金流量的相关性进行实证研究后,也发现两者的相关程度很低。三是现金流量与净利润背离王啸,刘伟(2015)以l998~2015年为研究期限,对我国上市公司经营现金流量和净利润进行了研究,发现样本期间我国上市公司现金流量和净利润有背离倾向,在此期间现金流量一直在上升,而净利润则出现了下滑的情况。蔡卫民,熊翠(20XX)20152015年18家旅游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实证角度分析了旅游上市公司近年来会计利润与现金流量的相关性。研究发现:由于旅游行业的经营特点,其会计利润与现金流量呈现高度的正相关关系;且不同类型的旅游上市公司之间的会计利润与现金流量存在显著性差异。
主要论点与论证思路
现金流量来源有3种途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2015财务会计专业论文开题报告工作报告。本文的主要目标是对我国上市公司会计净利润与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的研究,主要采用了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本文先通过某行业2015年到20XX年内50家公司的每股收益与每股现金净流量、每股经营活动净利润与每股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的偏离程度的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用统计软件SPSS的Regression/liner'过程分析数据,进行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得出结果。
2015财务会计专业论文开题报告(二)
财务会计专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富铁轨枕有限公司成本管理分析与探讨
选题依据、意义和实际应用方面的价值
企业成本管理理论在企业管理理论中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分支,成本管理是为解决企业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而存在的,成本管理理论得以存在和不断发展这一事实本身也印证了成本管理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意义,加强成本管理降低成本对企业起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可以为富铁轨枕有限公司节约劳动耗费,增加生产,降低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加盈利2015财务会计专业论文开题报告2015财务会计专业论文开题报告。为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和提高竞争能力提供保障。同时也为相关企业在成本管理问题上提供借鉴。
本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国外:企业成本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提高成本管理信息有用性和如何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拓展成本管理功能、提高成本管理效率方面,特别是作业成本的应用和结合ERP的实施对成本管理的创新方面,取得了相当的成功
国内:国有企业的成本预算内容不全面,不能发挥预算在成本管理中的指导作用。成本管理比较单一。成本管理的内容由产品成本逐渐向企业成本和战略成本管理发展,理论研究者和企业也在进行相关研究和实践2015财务会计专业论文开题报告工作报告。
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拟采取的办法
研究内容:从富铁轨枕社会成本分析入手,针对富铁轨枕存在的成本管理的问题,找出影响富铁轨枕的成本管理的因素,并进行整理,结合理论所学和相关文献的理论支承,提出解决富铁轨枕成本管理问题的对策
拟采取的办法:实地调查、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归纳分析、规范研究等。
课题研究中的主要难点及解决办法
难点:成本数据的失真,由于成本核算技术问题可能会导致相关数据偏离真实值。
解决:技术分析与逻辑分析,实地调查。
论文工作日程安排
第六周至第七周开题报告准备及开题答辩
第十一周论文初稿
第十二周至第十三周论文修改
第十四周至第十五周论文定稿、答辩准备
第十六周论文答辩
参考文献:
[1]冉秋红.战略成本管理的观念、方法与应用[J].中国软科学,2015,(05).
[2]于婕.基于客户价值创造的营销成本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5.
[3]张智洪.战略成本会计在黑龙江省制造业的应用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5.
[4]韦德洪,王珊珊.成本管理系统的柔性研究[J].会计之友(下),2015,(01).
[5]葛兆强.战略管理、银行成长与商业银行战略转型[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15,(01).
2015财务会计专业论文开题报告(三)
【摘要】科技进步是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有效推力,创新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如何更好地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完善现代产业体系,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更加注重自主创新,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优化,通过科技的率先突破,努力开创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近年来,我单位始终以依靠科技进步,实施管理创新,提高企业综合实力为指导,紧密结合实际,努力向前迈进。全单位科技进步步伐加快,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科技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为转型升级提供了坚实的后盾。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在推动科技进步与创新上用更大的气力,下更大的功夫,不断提高经济的科技含量2015财务会计专业论文开题报告2015财务会计专业论文开题报告。对建设工程项目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专业化活动,依靠科技创新,充分发挥和利用项目管理的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强化项目责任制和项目成本核算制,提升项目管理水平,实现项目管理的各项可控制目标,实现项目管理技术进步、科学管理升级、管理能力升级,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提高。
管理的理论创新
项目管理水平的提高,就是要落实科学发展观,依靠科技创新,以企业为主体,以项目为载体,以市场需求为主要动力,通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在政府、企业组织和社会资源的支持下,采用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发挥市场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和健全项目技术创新体系,通过项目的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加大项目技术进步资金投入、人才培养和引进,在项目实践中加快开发和推广应用能够促进我国建筑业结构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配套技术,加强系统集成研究,重视既有建筑改建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逐步形成成套技术,大幅提升建筑质量、有效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确保安全生产,提高项目的管理的整体水平,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许多公司都忽略了卓有成效的竞争对创新的刺激作用,这可能是一大损失竞争对抗是创新的强力促成因素。如今,如果研发团队还没有引入竞争对抗机制,那么那些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管应该去寻求更多机会组建团队、赞赏不同团队提出的不同工作方式间的差异区别,并进行市场测试2015财务会计专业论文开题报告文章2015财务会计专业论文开题报告出自,转载请保留此链接!。
通常,竞争对抗可能意味着完全彻底的较量。在这种比赛中,两个人或两个团队针锋相对,其中一个人或一个团队会胜出,而代价是另一方的失败。但是在文艺复兴时期,竞争对抗则有第二种含义,我们称之为帕拉贡。它指的是将两位艺术家或其作品,并排放在一起,进行评价、比较和鉴赏,并不会褒奖一方而贬低另一方
WiseMedia
实际上,有时也会委托多位艺术家,同时实施相类似的项目,每一方都利用自己独特的才华,来表现一个主题2015财务会计专业论文开题报告工作报告。
组建团队。竞争的团队应该来自于不同的部门,包括多种专家,采用明显不同的方法处理相同的问题。毕竟,经常会有多种方法可以用来解决研发难题(有时还是出自不同的学科),如果不进行试验,我们常常无法知道哪种方法最佳。此外,各团队都有自己的偏好和在范围较窄领域内的专长,这使得明确地采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变得更为重要。
欣赏差异。在文艺复兴时期,绘画作品被并排摆放,使观赏者能够进行比较和欣赏,其他艺术家可以从中借鉴。采用同样的办法,我们可以将各个团队开发的各种不同的解决方案放在一起,比较它们之间的优缺点。在许多情况下,一方可以吸收来自于另一方的思想理念。或者可以将最终被淘汰的解决方案送回实验室,沿着新的方向再次进行开发。
无论采用何种评判机制,我们有理由相信,让两支或更多的团队同时攻关某一特定项目,能够产生更强的激励作用,从而提高创新水平。只要对这种竞争对抗精神进行有效的管理,让研发团队知道其方案最终会与其他的方案一较短长,他们将会更加努力地工作。
同时,我们对于竞争对抗带来的挑战应持现实主义的态度。即使在文艺复兴时期,某些竞争对手也会失控,有时甚至会导致决斗、监禁和谋杀。管理不佳的竞争对抗可能会发展成研发管理人员千方百计避免的破坏性竞争,会抑制思想交流,并妨碍协作。只有强有力的管理应该能够确保竞争不会导致苦果,加剧不和2015财务会计专业论文开题报告2015财务会计专业论文开题报告。最为重要的是,必须辅以广泛而深入的通过合作共同取得成就的企业文化,利用富有成效的竞争对抗所产生的创新活力,使企业产生更多更具价值的创新成果。
管理的技术创新
管理和控制是企业各项管理目标实现的基础,企业通过项目管理的理论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对工程项目的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指导和服务,为企业提供可靠的资源保障和科技创新保障。管理水平的提高要依靠企业科技管理的规章制度,严格制定科技创新管理计划并严格执行。
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涉及工程建设和社会生活的很多方面,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共同参与和相互配合,才能取得更大的成效。企业的深化设计优势只有在充分运用科研单位的工艺研发优势,高等院校的多学科综合研究优势,勘察设计企业的工程化能力优势的条件下,才能取得最大程度的发挥。只有在政府经济政策的引导下,引进、消化、吸收国内外行业成熟技术,先进的管理技术才能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管理的自主创新
引导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积极组织企业申报国家、省、市级科技计划项目和参加各类项目的研讨会,大力引进实施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通过项目的实施、带动和辐射,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从而做强做大电力产业。鼓励和引导企业通过市场和利益机制,有效利用高校院所的技术、成果、项目、人才等资源,并大力倡导校企联盟,协调联系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的科技力量服务企业,达到双赢效果。同时加强政策激励和分类指导,支持行业建立高水平研究机构,提高企业研发能力。
科技投入是一种公共战略性投入。而作为公共战略性投入,不能只局限于当前的经济利益,更重要的是要着眼于经济社会的全局和长远发展,要建立起以企业投入为主体、政府投入为引导、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参与为补充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企业作为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要增加研发投入比重,企业才能使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才能在市场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自主创新能力的重点跨越;突破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完善创新体系的服务功能。
加强自主创新,关键是要加快培养、造就、激励和涌现出一大批创新人才2015财务会计专业论文开题报告工作报告
淘宝精品
科技人才资源是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性因素。人才是技术、项目的活载体。
首先,优化科技人才结构。积极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合作,在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建立高层次人才定向培养基地,每年选送高层次人才脱产进修;着力抓好企业创新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通过举办培训班、研修班等形式,聘请国内外专家学者讲学,不断提升企业管理创新意识和技术创新能力。以电力需求确定人才培养方向和培养重点,以企业发展集聚人才,以人才培育企业,造就一支符合电力特点,能驾驭市场经济规律、懂得现代管理、勇于开拓创新的专业技术和经营管理的人才队伍。
第二,优化人才激励环境。用环境吸引人、用事业激励人、用政策留住人,促使科技人才积极投身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科技成果转化,为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和科教兴区战略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证。加大优秀人才引进力度,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开放式人才观,建立柔性用人机制,进一步完善人才和智力引进政策,千方百计地吸引和凝聚急需的高层次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特别要鼓励科技人员面向基层,面向第一线建功立业2015财务会计专业论文开题报告2015财务会计专业论文开题报告。
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企业要进行有序的财务管理活动,自主开展投资、筹资及利润分配活动,并进行相关的财务预测、决策、计划、控制、分析等。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发展水平,财务管理已成为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市场需要高校财会专业培养能参与财务管理工作的高质量人才,这对财会专业核心课程——财务管理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务管理课程除了应教授一些具体的技术方法、提高实务操作能力外,更应注重对学生财务思想、风险意识、职业判断能力、适应商业环境的应变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能将所学的财务管理知识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结合,学以致用,以此作为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的最终目标。
一、财务管理课程的特点
(一)知识具有综合性
财务管理是一门跨学科跨专业的边缘科学,内容涉及了经济管理、金融、证券、会计、税法、经济法规、数学、统计等相关学科的知识。财务管理是一种价值管理。它既是企业管理的一个独立方面,又是一项综合性的管理工作。
(二)信息量大,系统性强
财务管理的对象是资金及其运动,资金运动过程涵盖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它包含着有机联系的三个基本内容:资金筹集;资金投放和使用;资金收入和分配。财务管理内容特点决定了财务管理具有很强的系统性。
(三)理论性与务实性强
财务管理作为一门跨学科课程,不仅理论性强,同时也具有较强的务实性。财务管理的务实性主要表现在该学科属于应用学科,用以解决具体的财务问题、金融问题。如:如何进行筹资,如何进行投资等。财务管理学产生至今一百多年来教育学论文,其理论总是伴随这企业理财实践的需要而产生。因此,财务管理的教学必须与实践相结合。
从财务管理课程的特点可以看出,财务管理是财会专业学生较难掌握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因此,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认真分析在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用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达到该课程的教学目标。
二、目前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
1.偏重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
财务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传统的教学模式重理论、轻实践,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财务管理课程的实践性教学方式往往需要通过校内和校外相结合。校内实践主要包括课堂的案例、讨论、习题以及校内实验课,校外则主要采取校企结合的方式论文开题报告。由于建设条件的限制,校内模拟实验室在硬件上很难仿真企业的理财环境,因此,大多数学校财务管理实验课开课率不足或者根本没有校内实验课;与企业结合也不紧密,让学生动手实践,参与企业具体管理的机会更少。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没有感性的认知和了解,更无法对企业的财务活动有深刻的认识,从而不能真正了解学习财务管理课程的重要性,更无法了解财务管理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2.财务管理课程内容与其他相关课程内容重复
财务管理课程内容中经常涉及经济学、会计学、管理学和统计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教学中容易出现教师仅重视本课程的教材、教案以及本课程的讲授,而忽视本课程与其它相关学科的联系。例如,在实际教学中,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是两门课程,其内容却有许多重复的现象,如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中的财务预测方法、投资决策方法、存货控制方法等。这样浪费不少时间,同时由于时间有限,对两门课程都不能进行全面系统的学习和实践。
(二)教学手段、教学方法
1.先进的教学手段利用不足
目前的财务管理教学大多数还是以传统的课堂讲授为主,部分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传统的课堂讲授采取板书的方式,形式呆板,很难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教学传达的信息量也十分有限,不利于学生快速有效掌握知识,也不利于教师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教师,由于技术手段的限制,多数也把ppt课件制作成教案的电子版,没有真正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优势。甚至由于多媒体课件的信息传输量大,课件制作水平不高,反而导致学生在课堂上无法及时消化吸收课程知识,致使多媒体课堂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2.教学方法单一
目前在财务管理的教学方式上通常都采用以教师课堂教学为主、辅以学生练习来展开,教师通过讲授将大量的理论知识“填鸭式”地灌输给学生。虽然注重内容上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教育学论文,但教学方法呆板、单一、枯燥。学生按照教师的思维和意图被动地理解和接受,不易形成系统、连贯的知识体系。教师布置的复习思考题和习题,往往只能巩固课堂所学理论知识,虽有一定的思考作用,但难以有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这样容易导致学生对课程逐渐失去兴趣,学习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思维没有个性和创造性,动手能力很弱,综合素质难以提高,进入社会,难以学以致用,不能适应岗位需求。
(三)考核方法单一
课程考核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检验课程教学目标是否实现的重要手段。目前,大多数高校财会专业财务管理课程考核仍然以期末闭卷考试为关键词解释题、简答题、选择题、判断题、计算题、案例题等,大部分题目学生只能考记忆解决,题型死板僵化。学生平时不认真学习,只要考前背笔记、恶补专业知识就可以过关。这种单一的考试方式容易助长学生的惰性,抑制学生个性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能准确客观的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和能力,更不能公正评价和衡量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改进该课程教学的建议
(一)转变教学观念,构建师生互动平台
转变教学观念主要是财务管理教学要从“以教师为主体”过渡到“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体”即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听、记、练为辅。学生被动参与到教学中,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学生为主体”即在明确学习目标的前提下,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启发学生主动思考、探索,掌握所学知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主要是引导、解疑和总结。“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以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不应当把学习过程局限在课堂上,而是应该构建多样化的师生互动平台。教师可以通过大多数学生习惯使用的网络工具,建立课程博客、开设空间、聊天群等等方式,一方面可以将课程的相关知识更好的呈现给学生,另一方面也可以及时为学生答疑解惑。利用学生惯用的方式进行交流,也利于增加学生对教师的亲切感和信任感,最终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二)制定科学的授课计划,协调与相关课程关系
财会专业的三门核心专业课——财务管理、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存在交叉重复的现象,诸多研究者为此一直争论不休。在实际的教学中,如何避免课程教学内容重复所导致的教学资源浪费,教学效率低下等情况?在每学期授课前,财务管理教师应该根据教学计划中各门专业课的开课顺序教育学论文,了解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程度,合理安排本学期的教学内容。例如,部分高校财务管理课程开课学期在管理会计之前,就可以将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课程当中的相同内容,包括财务预测方法、投资决策方法、存货控制方法、财务预算方法等放在财务管理课程的学习中,同时增加财务管理课程的课时。如果管理会计开课学期在财务管理之前,就可以根据由易入难的规律,在管理会计中讲授基本理论和方法,在财务管理课程中在适当增加知识的难度和深度。同时,各课程授课教师应通过专题讨论、座谈等方式加强沟通,及时交流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对课程重复之处进行分配,制定科学的授课计划。
(三)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财务管理课程信息量大、应用性强,传统的“黑板+粉笔”的课堂授课方式远远不能满足教学的要求,因此财务管理课程一般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节省教师板书实践,提高教学效率;多媒体教学通过多样化的展示方式也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所学知识,教学效果良好。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要求教师不仅要熟悉课程知识,还要掌握多媒体课件制作的方法。在多媒体课件制作过程中,应力求满足教学内容、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在课件的总体设计上力求美观、简洁、图文并茂,以增加学生的直观理解,对于抽象的概念、复杂的公式及难点采用图解说明,对于容易混淆的概念采用表格对比分析的方法进行讲解。突出该课程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论文开题报告。在课件制作上还应该增加教学案例分析内容,增加例题和习题的讲解,便于学生对授课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四)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一系列工具和方法的集成,各种工具和方法的每一种新的组合,就是教学方法的一种创新。目前提出的教学方法包括:案例教学法、复案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等。教师不应该拘泥于某一种教学方法,而是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摘要求。
(五)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财务管理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实践能力。首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习题、案例和讨论等方式,使学生深刻理解理论知识,并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具有共性的问题。其次,建立财务管理仿真实验室,进行模拟实习。财务管理各章节内容衔接紧密,系统性强,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不能整体把握课程内容。通过模拟实习教育学论文,一方面可以将企业财务管理过程完整的呈现在学生面前,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总体掌握能力;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最后,加强实习实践基地建设,安排学生到企业实习。学生深入企业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运用所掌握的财务管理理论知识,分析企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措施,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六)改革课程考核体系
为充分发挥考试的激励作用,应根据财务管理课程内容和特点选择多样化的考试方式。首先,课程总成绩可以由笔试成绩、平时成绩和实践成绩两部分组成。笔试成绩重点考察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平时成绩侧重于学生的课堂表现及与教师的互动情况,实践成绩取决于实验课、实习调查报告等。其次,学期内可以根据课程内容选择考核方式。财务管理课程内容大致可分为基本理论、财务决策、财务专题三个部分。基本理论可主要采取闭卷加笔试方式,财务决策可采取开放式的考核方式,如面试、案例分析等,财务专题则可通过调研报告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最后,学期内可以分阶段测试。分阶段测试可以与课程内容进程结合起来进行,例如将总学时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学习与基本理论内容结合,基本理论部分按百分制占课程内容总分值的20-30%(可由教师灵活掌握),在学时进行到第一阶段末时进行一次测验,期末将其换算到总成绩中即可。这种考核方法一方面可以巩固已学知识,避免学生边学边忘;另一方面也可以将考核工作分散到学期内进行,减轻了学生期末复习压力和教师期末出卷改卷的工作量。
参考文献:
[1]韩志丽.基于行为导向的情境教学法在财务管理教学中的运用[J]. 会计之友(中旬刊),2006,(07)
[2]胡爱荣.案例教学法在财务管理教学中的应用[J].会计之友,2005,(04)
[3]林祥.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实效[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6,(02)
[4]张前.论“学生为本”理念下的高校会计教学改革[J].会计之友(上旬刊),2007,(07)
[5]沈航.关于“财务管理”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科技资讯,2007,(19)
[6]何云亭.高校应以学生为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01)
[7]温如春.市场营销学教学改革创新模式探析[J].科技创业月刊,2008,(01)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0-0255-02
一、构建财务管理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总体目标及基本原则
1.总体目标。构建财务管理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必须以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为导向,以基本能力训练为基础,以综合素质培养为核心,以创新精神教育为主线,其总体目标是:构建完整的符合专业人才培养特色的财务管理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品德修养和综合素质,养成有助于个人发展的良好个性品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设计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2.基本原则。构建财务管理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要按照“注重基础、强化训练、加强综合、培养能力”的要求,把握以下基本原则:(1)根据学生实践能力形成不同阶段的特点,按照认识发展的规律,进行系统设计,促进财务管理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整体优化,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实现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管理机制的有机统一。(2)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建立集教与学、校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为一体的实践教学基地及运行模式,实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3)改革实验、实训、实习等环节的内容、方法和手段,紧跟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产业结构调整和现代教育技术革新的潮流,努力将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实践教学。(4)探索学校与企业合作培养高素质应用性技术人才的教育模式,逐步形成和完善校企双向推动、双向管理、产学结合的管理运行机制,实现产学双方共同培养应用性技术人才的深层次合作。
二、财务管理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框架
构建财务管理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要坚持高起点,体现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将产、学、研结合作为主线贯穿于财务管理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之中,充分体现学科专业的办学特色和优势。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和本学科专业对知识结构、能力培养的需要,围绕本科人才培养计划的总体框架以及各专业自身的优势和特色,着力构建“四层次、五模块”创新型财务管理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1.实践教学的层次。实践教学“四层次”包括基本素质层次、基础技能层次、专业技能层次、综合训练层次。基本素质层次以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品德修养和综合素质为主,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创业意识;基础技能层次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基本操作技能为主;专业技能层次以吸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综合把握和运用学科知识的能力为主;综合训练层次以探索性、设计性实验及科研训练为主,突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强化学生的创造性、探索性思维。
2.实践教学模块。实践教学“五模块”即构建素质拓展模块、实验教学模块、实习实训模块、论文设计模块、科研创新模块。素质拓展模块重在增强学生对社会的认知能力、适应能力,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养成有助于个人发展的良好个性品质,主要包括军训、“两课”实践、社会实践、社会调查、公益劳动等环节;实验教学模块是根据课程教学要求,安排学生在实验室进行基础性、综合性与设计性实验,使学生掌握实验技能、方法和手段;实习实训模块是根据学科、专业方向,安排学生在实验室、教学基地等完成课程实习、课程设计、专业实训、专业实习或调查等,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强化学生的专业意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论文设计模块是根据专业培养的目标,在学生参加毕业实习的基础上,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应用、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科研创新模块是根据创业型人才培养特色的内涵,安排学生在实验室、教学实习基地(创新创业基地)参加创业实践活动,包括学生科研立项、开放实验项目、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会计知识大赛、财务建模、证券模拟投资大赛)等环节,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科研能力和创业能力的训练。
三、财务管理本科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及内容设计
1.实验教学。根据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财务管理专业要构建以基础、综合设计和研究创新等为主的多层次实验教学内容体系。在保持专业特色的基础上合理设置、调整实验项目,改变实验内容陈旧、实验项目少、因人因设备设置实验项目的状况,精选经典内容,增加现代财务内容,减少演示型、验证型实验,增加设计型、综合型实验。财务管理本科专业的教学实验内容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基础实验。财务管理所需的各种基本技能离不开对企业会计、财务、金融等相关专业知识的掌握与运用,因此财务管理专业的基础实验内容应该包括基础会计、财务管理原理、金融市场等相关课程的实验内容。如会计凭证处理、账簿登记、报表编制;企业融资、投资和收益分配;金融市场结构与运行等。(2)业务实验。针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环节及其主要内容可分别设计若干个实验项目,如财务管理目标测定、资金需要量预测、企业融资方案设计、企业资本预算编制、企业收益分配方案设计、财务政策制定、最佳现金余额制定、存货最佳经济订货量制定、财务报告分析、模拟证券(外汇、期货)操作等。通过财务管理业务实验,使学生掌握财务管理业务操作的程序和技巧。(3)综合实验。为了使学生熟悉财务管理、会计及企业的各项业务流程和具体操作方法,可以设计企业财务管理软件系统和会计软件系统的操作实验以及ERP沙盘模拟实验。通过具体操作,学生可以熟练掌握利用计算机处理业务的技巧,模拟企业环境学会经营决策。特别是ERP沙盘模拟实验,它是集知识性、趣味性、对抗性于一体的企业管理技能训练课程。实验中,学生被分成若干个团队,每个团队由若干个学生组成,每个学生将担任总经理、营销总监、生产总监、财务总监、供应总监等。通过直观的企业沙盘,模拟企业实际运行状况,内容涉及企业整体战略、产品研发、生产、市场、销售、财务管理、团队协作等多个方面,让学生在游戏般的实验中体验完整的企业经营过程,增强学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2.实习实训。强化课程实习及课程设计环节,选取有一定工程或社会实际背景,体现应用性、先进性、综合性的课题,加强多门课程之间联系,形成综合性的实践教学环节;开展多种形式的实习,强化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各环节的质量监控,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积极探索开放实习的途径,改善实习的效果;以校内商学实验中心和相关专业实验室为依托,充分利用硬件资源向学生开设生产实训和仿真训练等实训项目。
为了强化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识,可在组织学生到有关企业进行实习,使学生对要学的专业有所认识和了解;也可利用假期或校外实习机会,围绕某些专业或专业相关问题开展社会调查,了解企业价值链的各个环节,如企业的采购流程、生产流程、工艺流程、营销渠道、人力资源管理、企业运营环境等,要求学生撰写专题调查报告。通过调查,使学生把握企业系统的物流、资金流与信息流,熟悉财务管理的各环节及财务活动,为学生解决分析与解决财务专业问题奠定基础。
在专业实习方面,根据有关课程设计相关专业实习,学生在财务管理原理课程开设之后的假期,在教师指导下到企业事业等单位,了解实习单位财务管理过程,加深对财务管理全面认识,如,企业理财环境变化对财务管理影响、企业如何制定财务战略、如何设立财务岗位、如何进行业绩评价、如何设定理财目标、如何融资、如何选择投资项目、如何实施对相关利益者的回报、如何强化日常财务管理等。通过专业见增强学生的专业能力外,还可培养学生的沟通、语言表达、人际交往及团结协作能力。
一、高等工科院校会计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2001年以来,我国高校毕业生的数量急剧增加,但社会就业岗位却相对稳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进入了“就业大众化”阶段,社会对各个部门、各个层面的人才都提出了全新的高标准的素质要求,高校不再仅仅是产生理论家、思想家的摇篮,而是要培养出具有现代经营理念的优秀创业型人才。创业本身就是一项综合技能的展示,它需要一个人具有很强的运用和驾驭知识的能力,涉及到的知识更是涵盖了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领域,要将其转化为生产力,高等工科院校的学生就必须通过综合的技能培训,娴熟地掌握操作技能。笔者认为高等工科院校会计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定位在: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具有系统扎实的经济学、管理学以及会计理论基础,熟练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通晓会计法、会计准则及相关的经济法规,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较高的综合素质及创新意识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高等工科院校在制订会计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时,应遵循目标明确、整体优化;基础牢固、加强实践、增强适应性;保证质量与体现特色相结合;注重综合素质提高;营造因材施教、个性发展良好的空间等基本原则。具体体现在:构建公共基础课教学平台、学科基础课教学平台、专业课教学平台、实验教学平台的课程构架体系;要求会计学专业的学生必须修读一定学分的数学建模、电子设计、情报检索以及外语类、体育类、艺术类等素质拓展类选修课,必须修读一定学分的跨学科的课程;积极引导学生课外参加创业大赛、体育比赛及各种文娱比赛活动,课外参与科研项目、撰写科研论文,课外参加资产评估师、注册会计师等考试,以鼓励学生全面发展。
二、构建高等工科院校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总体思路
会计实践教学是会计教育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建立符合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是促进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应充分体现“强化应用、重视实践、突出创新”的人才培养思路,科学地设计出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使实践教学体系整体贯通,在时间上全程化,在结构上层次化,在形式上多元化。笔者建议高等工科院校会计学专业应构建专业基本素质培养、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综合实践素养培养“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
(一)专业基本素质培养体系
在“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中,专业基本素质培养体系主要是以培养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增强实验和基本设计能力为主要目的。该体系主要包括认识实习、计算机文化基础、管理信息技术基础、数据管理系统、运筹学、计量经济学、数据分析软件与应用、电子商务、OA系统高级应用与开发、经济预测与决策、管理会计和计算机会计等课程实验,穿插在第一至第七学期的理论教学之中分散进行。这些课内实验的组织,使计算机课程四年不断线。
(二)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体系
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体系是以学生所学专业基础理论、专业理论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以及专业技能实训为主要目的。该体系主要包括OA软件基础应用、初级会计学课程设计、中级会计学课程设计、ERP课程设计、财务分析课程设计、学年论文、生产实习和毕业论文等。除生产实习、毕业论文全部安排在第八学期以外,其它实践教学环节每学期都集中两周时间来安排,使相对集中的实践教学环节四年不断线。
(三)综合实践素质培养体系
综合实践素质培养体系是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精神与创新意识、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团队精神为主要目的。该体系主要包括公益劳动、社会实践、课外科技活动、开放性实验、学科竞赛、创业大赛和校园文化活动等,分散安排在第一至第八学期。
三、高等工科院校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的内容
《OA软件基础应用》是针对会计学专业低年级学生的教学实践环节设计的。通过上机操作,使学生掌握OA的基本方法与技能,熟悉文字处理、EXCEL、POWERPOINT等办公自动化软件的应用。
《初级会计学课程设计》是针对会计学专业低年级学生的教学实践环节设计的。通过《初级会计学课程设计》,使学生熟悉手工账务处理使用的原始凭证、记账凭证、账簿等基本的会计工具;掌握会计凭证的填制方法;掌握账簿的登记方法和要求;掌握记账凭证核算形式的账务处理程序与要求;掌握基本会计账户的结构及其相互关系;熟悉资产负债表的结构及其编制方法;熟悉利润表的结构及其编制方法。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设计》是针对会计学专业较高年级学生的教学实践环节设计的。通过《中级财务会计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的核算;掌握原材料、低值易耗品、包装物等存货的核算;掌握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等长期资产的核算;掌握借款、税金以及其他流动负债的核算;掌握长期借款、长期应付款、应付债券的核算;熟悉各项生产费用要素的归集与分配方法,掌握成本计算的分步法;掌握收入、费用及利润形成与分配的核算;熟悉利润表的结构,掌握利润表编制方法;熟悉资产负债表的结构,掌握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熟悉现金流量表的结构,掌握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
《学年论文》是针对会计学专业较高年级学生的教学实践环节设计的。指导老师结合会计理论与实践中的热点问题帮助学生进行论文选题,并指导学生进行资料收集、确定研究提纲、进行分析研究、完成论文。其中一周进行选题、资料收集、论文提纲的确定,一周时间进行论文写作。通过学年论文的撰写,使学生熟悉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掌握论文写作的方法与技巧,为毕业论文的撰写打好基础。
《ERP课程设计》包括手工环境下的ERP沙盘模拟实验和计算机环境下的ERP软件模拟实验。通过本课程设计,使学生对企业运营管理有一个全面的体验,对企业战略和关键成功因素有清晰的了解,学会运用战略的眼光看待业务的决策和运营,增长运用一定的策略方法改进公司创造价值的能力,学会使用资金预算、财务数据处理、财务信息分析等工具跟踪企业运行状况,并树立适时调整企业发展方向的战略观念。
《财务分析课程设计》是针对会计学专业高年级学生的教学实践环节设计的。该课程设计要求结合ERP课程设计所形成的“模拟公司数据”以及“财务分析”课程,运用EXCEL等软件,建立财务分析模型,对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进行分析并形成系统的财务分析报告。
《企业调查》要求高年级的学生利用暑假时间就近到企业中去,了解企业的发展情况,了解企业的供应链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客户关系管理、财务管理的现状;调查了解先进的会计理论、方法与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情况;调查财务软件在现代企业中的应用情况。通过企业调查,使学生掌握企业调查报告的写作规范。
《生产实习》和《毕业论文》安排在最后一学期,要求学生到企事业单位的财务部门进行实习。通过实习,熟悉企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并为毕业论文的写作收集相关材料。学生毕业论文的选题要求应结合本学科理论与实践中的热点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学生应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论文资料的收集整理、论文大纲的拟定、毕业论文的撰写及答辩等工作。
四、高等工科院校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硬件平台的建设
为了保证会计学专业“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有效实施,各高等工科院校应积极整合现有的实验室资源,构建校级基础实验平台、学科基础平台和专业实验平台。
校级基础实验平台主要满足各专业低年级学生基础实践教学的要求,如语言教学中心、计算机基础实验中心和物理实验中心等。校级基础实验平台的建设应体现学院办学特色、强化基础训练、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学科基础平台主要满足相同学科各专业学生实践教学的要求,如经济管理信息中心实验室、计算机科学中心实验室和电子信息中心实验室等。学科基础平台应重点建设学科特色鲜明、受益面大的学科基础实验室。
专业实验平台应根据各专业特点,满足专业实验的要求,如会计手工实验室、会计电算化实验室、ERP实验中心等。
(一)会计手工实验室
会计手工实验室主要安排手工操作环境下的会计业务实验。各高等工科院校可以根据本校的特点,采用不同的组织形式。如:1.由每个学生独立完成全部模拟实验的形式,也就是在实验室老师的指导下,每个学生从编制记账凭证,登记总账、明细账、日记账,计算成本、利润到编制会计报表整个会计核算过程进行系统操作。采用这种实验形式,学生可以练习全部岗位的模拟实验内容,有利于学生系统地、全面地熟悉和掌握整个企业的会计业务。2.分组、分岗共同完成实验的形式,也就是将会计手工实验室布置成一个模拟财会科,分设若干个会计岗位,在每个岗位上标出岗位名称及职责、规定每个岗位分管的会计科目及所属的账簿、确定会计凭证的传递程序等。采用这种实验形式,学生可以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增强会计实验的仿真性。
(二)会计电算化实验室
会计电算化实验室主要安排计算机环境下的会计业务实验,包括会计学专业教学中的全部课内实验。《管理会计》课内实验的内容主要是以解决管理会计中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通过介绍、应用Excel工作表解决管理会计相关问题所涉及的常用公式、函数、分析工具等内容,使学生在分析和解决管理会计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掌握“Excel工作表”的功能以及解决管理会计各种问题的技能。《计算机会计》课内实验要求学生根据手工操作环境下的实验指导书所提供的原始数据,在指定的通用财务软件(如用友、金蝶)环境下,上机操作,完成凭证录入、账簿数据生成和打印报表等全部会计电算化工作。通过该项实验使学生掌握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流程,感知手工会计与电算化会计的区别与联系,学会运用通用财务软件进行企业会计业务的处理,掌握记账和报表输出等基本的操作技巧,并进行基本的财务分析和处理。
(三)ERP实验中心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7.02.047
Abstract Based on our existing "Advanced financial management" course teaching mode is not perfect, the course group put forward "case analysis + task driven teaching model, and this model to achieve the goal, implementation points and innovation points are to explore the implementation,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raining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specialty in our university and realize the cultivation of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and ability strong composite financial management talents.
Keywords case analysis; task driven; teaching mode
“高级财务管理”课程目前是我校财务管理专业本科生的核心专业课程,曾经是会计学、会计学(注册会计师方向)的主要必修课程。我校2000年取得会计学硕士授予权时,即设立了财务理论与方法研究方向,培养财务管理方向研究生;2003年开始在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招收财务理论与实务方向博士研究生;2004年开始招收财务管理专业本科生;2012年取得了财务管理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的招生资格,财务管理学科建设有序推进。在课程建设的脉络发展方面,自20世纪70年代起,我校在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本科中较早开设“工业企业财务管理”、“企业财务学”等课程,其中涉及的财务管理专题等内容为本课程的形成提供了雏形。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校为研究生单独开设的“财务管理专题”、“会计与财务前沿问题研究”等课程,为本课程建设积累了丰富经验。1993年开始招收会计学本科专业后,“高级财务管理”课程一直作为会计学专业的主干必修课程由几位教授讲授,2004年取得财务管理本科专业招生资格后,“高级财务管理”作为财务管理专业的核心必修课得到进一步的重视。
基于上述良好的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氛,我校“高级财务管理”课程自开设至建设成为校级一类课程(2011年)、校级精品课程(2014年)以来,在提高学生理论素养和专业认知的能力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现有的“高级财务管理”教学模式尚不能称之为完善,其现状可从以下方面分析:第一,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高级财务管理”一般是在第七学期开设,教学课程开始走向“高、专、深”的特征与研究生教学内容存在一定的交叉重叠、难以理清。第二,实践课时太少,案例教学亟待加强。目前“高级财务管理”课程以课堂理论授课为主,面对资本市场复杂多变的现实状况,缺乏对相关知识技能的实际操作。第三,教学方式单一,缺乏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的运用。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传授的单一教学模式,难以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研究探索能力。针对我校现有“高级财务管理”教学模式存在的缺陷,课程组提出了“案例分析+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并在教学实践中加以应用。具体做法如下:
1 教学模式拟达到的目标
1.1 完善课程内容体系
作为本教学模式构建的基础,课程内容的合理设置是前提。针对我校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组首先界定了本专业主干课程的内容边界和深浅程度,在“财务管理”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进行财务管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在“国际财务管理”中主要强调跨国企业在财务管理领域的特殊风险与特殊问题,在“高级财务管理”中更加强调对学生应用财务管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在对本课程教学目标定位的基础上,再将课程具体授课内容分为公司治理篇、筹资运作篇、资本运作篇、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业绩评价等六个模块,教学模块的设计使得“高级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内容更加紧凑,重点更加突出。
1.2 构建促进学生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
通过课堂教师案例授课、课后学生完成驱动任务的模式完成每个模块的学习。具体地,在课堂授课中教师通过相关案例引出基础理论和知识点,在案例分析中提升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拓展;进而将学生所要掌握的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隐含在课后的任务布置中,学生通过查阅文献、实地调查、软件分析等手段解决问题;再次回到课堂通过学生分组汇报、教师点评(总结、提炼)实现学生从掌握理论――应用知识――提高能力的良性循环。
1.3 开拓在专业课程中强化对学生的科研训练之路
本科生的科研训练是个系统工程,通过在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中强化科研训练是有效途径之一。本模式拟通过案例教学、实训教学等有目的的训练方式,拟部分地解决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存在的问题,即选题不能体现专业知识的深度、广度,写作内容空洞、缺乏实质性的数据分析的问题。
2 教学模式的实施
按照设计思路,从以下方面对现有教学过程进行了整合、改进(图1):
2.1 教学内容的模块化设计
课程组基于我校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从本课程在财务管理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的定位出发,通过借鉴内地知名财经院校的先进做法,对我校“高级财务管理”课程的内容体系进行了模块化设置,包括公司治理篇、筹资运作篇、资本运作篇、企业集团管理篇、业绩评价篇,并将每个模块的教学内容按“基础理论”、“实务内容”、“案例分析”设为三个层次。以业绩评价篇为例,通过教师课堂讲授及学生课后文献阅读的方式掌握业绩评价理论;通过课堂上对已有公司或企业的业绩评价进行案例分析掌握业绩评价方法;最后要求学生课下分组自行完成根据上市公司相关数据进行有效的业绩评价。
2.2 案例教学及讨论
本教学模式的要旨之一在于通过教师的课堂授课运用相关案例引出教学内容所涉及的基础理论和每个模块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点。因此,课程组在充分讨论了“案例教学”的教学目的后,根据每个教学模块的内容组织设计了相关案例。案例资料的来源一是课程组成员主持完成的2009年石河子大学立项教材“高级财务管理案例分析教程”,案例资料的来源二是根据资本市场经典案例由课程组成员自编的“高级财务管理案例集”,并及时、经常性地更新案例集。同时,针对案例准备好问题,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思考、探讨、总结,最后教师再归纳点评。
2.3 驱动任务的设置
本模式最重要的环节是学生自主性地完成“任务”,只有通过“任务”的完成,才能真正帮助学生实现从掌握理论- 应用知识- 提高能力的良性循环。因此,我们的思路是,根据模块内容和教学目标,设定若干项难易程度不同的、适当的任务贯穿教学的始终,使学生清楚学习结束自己能做什么,通过知识的学习完成任务,达到教学目目标。
任务形式一是要求完成实验任务。课程组根据模块内容编写了包括冲突下的收益分配、并购动机及并绩效分析等材料的实验大纲及实验指导书。以公司治理篇中某公司冲突下的收益分配政策选择为例,具体内容如下:(1)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股利分配中的有关规定、股利理论和股利分配政策等问题及冲突下股利分配的变异。(2)实验基础。学生在实验前应掌握股利分配的种类、股利分配的影响因素、股利分配程序等相关内容。(3)实验内容。通过案例资料,了解:第一,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与支付方式。第二,长期高额现金股利发放的动机及在我国资本市场中的示范意义。第三,股利政策与股东价值最大化之间的关系与合理路径。
任务形式二是要求完成课程论文。通过各模块以案例分析对理论知识的讲解和课程结课后课程论文的写作,一方面让学生对某专题领域的学术前沿动态有一定的了解,帮助学生日后对毕业设计(论文)进行选题,另一方面,课程论文的设计、完成要借助于统计软件,同时训练了学生的综合实践技能。
3 教学模式的创新点
(1)理论联系实际紧密。通过本教学模式的引入,“高级财务管理”课程不仅介绍国外的经典理论,吸收财务管理前沿观点,更注重通过中国资本市场的上市公司案例将这些知识放置于中国特有转型经济制度背景下进行教学,突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理念。同时,尽可能将新疆及兵团本土案例引入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2)坚持理论导读、案例讨论与课程论文三结合。通过教师课堂讲授及学生课后文献阅读的方式掌握各教学模块涉及的诸如理论、并购动机理论等经典理论文献,通过引用中国特殊制度背景下资本市场典型案例剖析上市公司财务行为,通过学生参与课堂案例讨论、独立或分组完成实验报告等实训任务,完成从现象到理论再到实务最后升华对理论的认知。
(3)构建较为完善的课程实践教学体系。整个教学模式的完成过程涉及到案例讨论、实地调查、文献梳理等多种教学及实践方法,使得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地构建对知识点的认知体系。
总之,从长远效果看,本教学模式的探索实施使得我校财务管理专业教学体系日趋完善,进而使财务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更加满足财务管理学科专业理论知识与实务操作技能的紧密结合的要求,最终提高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学质量,实现培养综合素质能力较强的复合型财务管理人才的目标。从近期效果看,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及设定“任务”的完成,综合能力得到训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在选题方面、质量方面均有较大进步。
参考文献
[1] 李广.高级财务管理课程内容体系构建探析[J].商业会计,2016(9).
21 世纪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财务技能培养是满足市场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在应用型和创新型方面的基本要求。教师在学生财务技能培养中要以学生的实际应用为基本出发点,适时面向农业生产、经营服务和基层管理高技能的需要,认清财务技能培养与学生应用能力培养的相关性;处理好财务技能培养与学生应用能力培养的协调性。
一、教师的渗透作用
(一)教师渗透财务技能到教学内容中
根据市场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财务技能的要求,即熟悉会计主体业务的财务技能;掌握机构会计系统和会计政策的财务技能;掌握各种财务分析和报表生成软件的使用方法财务技能。根据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设计的专业课程,教师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培养学生财务技能的相关专业课进行分类为业务课程类、法规政策课程类和信息课程类,教师将财务技能分别渗透到这些类别的专业课程类型中的。
(二)教师渗透财务技能到教学模式中
教师根据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财务分析能力培养方案,明确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培养学生财务技能的“财务分析情境—财务分析岗位和财务分析任务—财务分析方法”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财务分析情境—财务分析岗位和财务分析任务—财务分析方法”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教师就应该关注学生的发展,教师服务的对象是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给学生一个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安排;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去探索;给学生一个机会,让他们自己去抓住;给学生一个权力,让他们自己去选择。
二、教师的引导作用
(一)教师在教学内容上的引导
业务课程教学内容是财务技能培养的根本,教师对学生财务技能培养起到直接的作用。基础会计课程侧重在企业基本经济业务核算、制造业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和账务处理程序方面加以引导。企业会计课程侧重在资金的筹集、使用、耗费、回收和分配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综合的核算与监督方面加以引导。成本会计课程侧重在费用要素的归集与分配、成本会计核算法方面加以引导。管理会计课程侧重在规划、组织、控制和评价方面加以引导。财务管理课程侧重在组织财务活动和处理财务关系方面加以引导。项目投资评估课程侧重在以国家计委颁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为依据的,对投资项目进行合理的评估方面加以引导。技术经济学课程侧重在技术领域内资源最佳配置方面加以引导。
经济法、税法和证券投资属于法规政策课程,是业务课程内容的基础,教师对学生财务技能培养起到间接的作用。经济法、税法和证券投资侧重在基本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内容方面加以引导,为更好地对学生财务技能培养奠定基础。
会计电算化属于信息课程,是业务课程的延续,教师对学生财务技能培养起到手段更新与扩展的作用。利用会计软件,培养学生在各种计算机设备替代手工完成或在手工下很难完成的会计工作过程的财务技能。
(二)教师在教学模式上的引导
实施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培养学生财务技能的“财务分析情境—财务分析岗位和财务分析任务—财务分析方法”的教学模式,教师为学生主动提供财务业务情境、财务岗位和财务任务和财务分析方法,学生在此基础上,不断接受财务技能的培养。
1.课程实验教学活动的财务技能培养
教师为学生主动提供财务业务情境、财务岗位和财务任务和财务分析方法,培养学生记账、报账和算账的技能和管理技能。
2.综合性实验教学活动的财务技能培养
信息对现代经济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谁掌握信息多、快、准, 谁就能取得经济的发展。教师引导学生如何获取信息和加工整理信息的财务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及时获取信息,并及时加工整理,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第一手资料,不断开发信息资源,以满足经济管理的需要。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利用训练中积累的大量信息资源,总结过去,把握现在,探索未来,积极发挥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财务工作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重要。管理知识和技能日新月异,发展迅速,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以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引导学生获取新知识并增强创新的财务技能。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工作越来越具有综合性、复杂性的特点,培养学生具备根据国家财经法规、会计工作法规等要求,具有区分真假和是非的能力,引导学生实际分析财务技能。
3.毕业论文设计教学活动的财务技能培养
教师在学院教学活动引导下,除论文以外,设立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等多种文体的毕业论文设计,让学生在多种文体毕业论文设计之间进行选择,尤其在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商业计划书毕业论文设计中,教师积极引导学生的财务分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学生通过教师有效的引导,练就过硬的语言表达能力,发挥其应有的财务分析职能作用,参与经济管理,设计出相应的文本。练就人际交往能力,发挥其处理各方面经济关系作用。
三、教师的沟通作用
教师在渗透和引导过程中,有效发挥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作用是强化学生财务技能培养的条件。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就业导向,采用不同方式激发学生财务技能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财务分析的观念。教师采用不同方式示范引领财务基本技能操作,指导学生财务问题解决分析方法。教师组织学生参加多种多样的财务技能培养活动,训练学生财务分析的能力。教师与学生沟通的主要途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见表1所示。
基金项目:
2009年山西省教育厅普通本科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立项项目“提高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财务分析能力的研究”(晋教高[2009]44号);山西农业大学教学改革立项项目“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生创业财务素质培养的研究”(YB-201309)。
参考文献:
[1]颜华.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J] .北方经贸,200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