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9 09:15:3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审计风险防范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事务所管理层保持谨慎的执业态度,是防范和控制审计风险的根本出发点。首先,管理层应形成统一的思想认识,制定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用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文化氛围来约束和激励事务所员工,把事务所定位为具有良好信誉的专业机构。事务所管理层对审计风险的认识直接关系到事务所承接客户的风险水平、出具报告的风险控制程度。如有的事务所认为诚实正直的客户其风险水平相对较低,而有的事务所认为所有的审计业务都有较高的风险,关键在于事务所如何控制风险。可见,不同的执业态度将产生不同的审计风险。其次,事务所应制定统一的执业质量控制措施,从承接业务、风险评估、制定计划、督导审计外勤工作、复核工作底稿、出具报告等方面都要有严格的控制程序和措施。政策的制定和有效执行是防范和化解审计风险的制度保障。在政策制定中,应尽量考虑到制度的可行性和针对性,如业务承接过程中如何筛选客户,可以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考虑,从客户管理当局的经营管理理念、资产负债率、持续经营等方面要有统一的确认标准,否则难以控制审计风险。
二、确定适当的重要性水平
确定适当的审计重要性水平是控制审计风险的重要措施。但是如何确定审计重要性水平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如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各行业的平均利润率等,因此,要针对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客户制定不同的重要性水平,对客户的审计风险从会计报表层次、账户层次和会计分录层次进行全面控制。审计重要性水平应随经济形势、客户的发展趋势而不断加以调整。
不同层次的审计重要性水平一般可以客户的资产总额、利润总额或净利润等数额为依据来确定。由于利润指标是对企业经营成果的全面衡量,因此,事务所经常以利润总额为依据来确定重要性水平。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PM)一般为企业利润总额的3%-5%,账户层次即可容忍差错(TE)一般为PM的50%,分录层次即未调整差异(SAD)一般为TE的10%。通过对分录、账户和报表三个层次的控制,可对报表整体的审计风险有了详细的测试和评估标准,从而为履行审计程序和发表审计意见提供了准确的依据。
三、履行严格的审计程序
履行严格的审计程序是防范和控制审计风险的关键。目前,有的事务所沿用传统的审计理念和方法,对客户的会计报表及相关资料进行详细审计,以控制审计风险,但相应增加了很多工作量;有的事务所采取风险审计的理念和方法,对可能引起风险的项目加大审计力度和增加审计程序,同时将客户的财务会计风险同客户的业务流程和经营风险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实施详细的控制测试,对客户业务流程和财务控制的薄弱环节予以分析,并增加审计程序。这两种审计方法都对风险进行了有效控制,但从长远发展的趋势来看,单从财务风险的防范已不能满足市场经济瞬息变化的要求,只有将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紧密结合加以防范和控制,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在具体执行审计程序中,要严格按照制定的审计程序实施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在进行控制穿行测试时,应对客户的业务流程如销售与收款、采购与付款、投资与融资、固定资产与在建工程等流程要进行详细测试,并用图表或语言进行描述,同时对客户每个流程的控制措施和薄弱环节进行分析评价,作为客户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可以信赖的依据和实质性测试过程中样本采集量大小的标准。
在实质性测试中,应通过对控制测试的评价,调整具体项目的重要性水平,增加对控制薄弱环节的审计程序,如增加抽取的样本量、扩大函证的范围、实施相应的替代审计程序等。通过对客户的会计资料进行大量的核对、分析、抽查凭证,同时对银行存款、应收应付账款实施函证程序,通过回函情况确定是否要实施替代审计程序,分析企业坏账准备是否足额提取;对存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等项目要实施监盘程序,确定其是否存在、状态如何,是否提取相应减值准备、折旧是否足额提取等。通过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可以从总体上把握审计质量,控制审计风险。
四、强化审计过程的督导
事务所在承接业务并实施审计程序过程中,必须由管理层对项目组进行统一的质量控制、业务督导和信息沟通。事务所可以通过网络技术、内部组织架构、经费预算等形式对审计项目实施有效督导。如有的事务所通过确定审计项目编码方法,对审计过程进行实时控制。审计项目编码内容包括客户类别、审计年度、审计内容、承接业务部门等,通过项目编码控制每个项目组的工作时间、核算审计费用、复核工作底稿、审计实时状态等。
独立审计是财产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产物,审计人员要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提出意见,做出结论,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无时无刻都处在潜在的职业风险之中,尤其是在这个“诉讼爆炸”的时代,频频发生的审计诉讼,使审计机构及审计人员必须承担“深口袋”和“风险社会化”的责任。
一、审计风险的概念
我国审计界对审计风险的表述一般认为:审计风险是由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共同作用的结果。固有风险是在假定被审计单位没有任何内部控制时错报、漏报财务信息的可能性。控制风险是指内部控制未能防止、纠正错报、漏报的可能性。检查风险是指审计人员进行实质性测试未能发现错报、漏报的可能性。一般的审计模型将四者的关系表述为: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其中的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是由被审计单位造成的,审计人员只能评估它们的水平,并不能消除这类风险。审计人员要想控制审计总风险水平,只能通过控制检查风险的水平来进行。
二、审计风险的成因
独立审计风险形成的原因主要有:
2.1审计方法固有的局限性和审计业务本身的复杂性审计抽样的确存在抽样误差,不论抽样的规模有多大,只要不是全面审查,这种误差就不会消失,同时根据部分样本的特征来推断总体的特征时也不可能百分之百的可靠。同时由于审计业务本身的复杂性,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更不可能对被审计单位的所有经济事项及财务收支都进行查实、核对,因此注册会计师不能保证审计结果绝对真实、可靠。
2.2审计人员的经验不足,不履行职业道德。
审计人员面对迅速变化的客观环境和复杂的审计业务,再加上自身审计技术水平不高,经验有限,造成对审计业务不能全面把握而产生审计风险。当然有些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讲人情、收受好处、不履行审计职业道德,遗漏重要的审计程序,提供虚假报审计告等同样也会形成的审计风险。
2.3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薄弱。
有时经理层为了粉饰财务报表,达到上市、借款等目的,借助于高科技虚增收入,减少费用,弄虚作假。同时,公司的管理者们为了不让审计人员查出自己的问题,通常也不配合审计人员的工作,他们要么不提供注册会计师审计所需要的资料,要么不提供必要的条件,这些无疑都会给审计工作带来风险。
2.4审计机构内部管理欠完善。
目前我国相当多的事务所没有建立或健全严格的内部质量控制制度,导致发生错弊和过失,知法犯法。也有会计师事务所对审计质量控制不力,有的会计师事务所工作底稿的三级复核控制制度形同虚设。
2.5相关法律的缺失,惩罚机制不够严厉。
由于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时间较短,许多法律、法规都不是很健全,它们对注册会计师的约束能力都较小。许多法律规范只是吊销注册会计师资格证书、没收违法所得、罚款等行政责任以及当该违法行为构成犯罪时产生的刑事责任,这些法律法规中大量存在原则性、抽象性条款,却忽视受害人的补偿方式是欠妥的。从总体来看,我国的法律法规尚不配套,条文规定不很明确,需要完善相应的法律制度。
三、审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3.1审计方法的选取。现代审计方法与审计风险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审计人员要运用现代科学的方法和技术,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审计方法,同时还应该逐步提高审计人员的计算机水平,提高审计质量,降低审计的风险。
3.2慎重选择被审计单位。审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客户的经营成果和经营行为,因此与客户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了解客户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是防范和化解审计风险的重要因素。另外,对于风险过大的业务不予承接。客户甄选并非只是针对新客户进行的,当现有的客户出现更换管理层,陷入财务困境等影响审计风险的事项时,需要重新评估其风险,考虑是否继续接受委托。
3.3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审计人员加强业务培训,注重实践经验的积累,努力提高执业人员的执业水平,同时在执业过程中始终保持负责的态度,谨慎做出职业判断。更重要的是不断强化审计人员的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制定职业道德的裁决指南,成立相应的执行机构,在出现违反职业道德规范现象时,既要有裁决的执行部门,又要有相应的执行依据,使职业道德真正具有可操作性。
3.4提取风险基金或购买责任保险。为了防止审计风险化提取职业风险基金或投保责任保险是非常有效的措施。在西方国家投保充分的责任保险是会计师事务所一项极为重要的保护措施,尽管不能免除可能受到的法律诉讼,但能防止和减少诉讼失败是会计师事务所发生的财务损失。我国也规定了会计师事务所应该按规定建立职业风险基金,办理职业保险。:
3.5加强审计机构内部管理。要保证审计质量,除了审计人员应严格执行审计准则和执业道德外,审计机构还应建立、健全审计内部控制机构,保证每位审计人员都始终按照专业标准的要求执业,保证审计的质量。
3.6加强法制建设,加大惩处力度。首先修改和完善现有法律,将违法违纪行为与相应的责任进一步细化,进一步明确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同时,完善审计诉讼制度,制定统一的、可操作的注册会计师审计法律责任的认定程序,使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法律责任,特别是民事赔偿责任得到落实,提高法律责任对注册会计师执行行为的约束刚性。
3.7加强外部监管,提高社会的关注度。应加强对注册会计师审计相关法规和准则的宣传,提高社会公众监督注册会计师执行行为的能力。同时利用各种舆论工具将注册会计师的弄虚作假行为曝光,加强对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舆论监督。
参考文献:
[1]王健栋。独立审计风险的成因分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7.5:71-72.
[2]潘超。独立审计风险分析及评估体系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6-14.
[3]王建辉。浅议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的风险[J]。网络财富,2009.2:56-57.
[4]姜礼民,郭雪梅。影响独立审计风险的因素分析[J]。审计研究。
风险基础审计作为现代审计方法,在发达国家的审计实践中得到日益普遍的应用,方法本身也随之不断地完善。在我国,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颁布的《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也提出了运用风险基础审计方法的要求。风险基础审计是指审计人员以风险的分析、评价和控制为基础,综合运用各种审计技术、收集审计证据,形成审计意见的一种审计方法。风险基础审计的基本模型为:
审计风险:固有风险×内控风险X检查风险
企业并购审计是一个风险较高的审计领域,如何最大限度的降低审计风险,是审计人员都在认真思索的问题,充分重视并积极介入并购企业的并购过程,则是减少审计风险的有效途径中之一。
二、企业并购过程中的审计风险分析
审计人员的职责是协助企业管理人员认识和评估并购风险,并且运用会计、审计、税务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来判断并购过程为审计人员带来哪些审计风险,以努力消除和化解这些风险,努力将并购的审计风险控制在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并购过程中的审计风险领域包括以下方面:
1、并购环境引发的审计风险。
企业并购行为与国际、国内的经济宏观运行状态密切相关,同时敢与经济发展周期、行业和产品的生命周期密不可分;从微观上去考察,企业的经验是否丰富、组织文化是否成熟、资本结构是否合理也对企业并购战略的确定产生重大影响。一般而言,在经济处于上升期开展并购活动,并选择那些与本企业产品关联度高的企业作为并购对象,可以减少并购风险。
2、并购双方的优劣分析。
要确定合理的并购策略,主并购企业必须首先正确衡量自身的优势和劣势,然后全面分析目标企业的优势和不足,认真评价并购双方经济资源的互补性、关联性以及互补、关联的程度,并要研究主并购企业的优势资源能否将目标企业具有盈利潜力的资源利用潜能充分发掘出来等。无论主并购企业拥有多少优势资源,也无论目标企业具有多大的盈利潜力,如果并购双方的资源缺乏互补性、关联性,就不可能通过并购产生协同效应。
一是对主并方的分析。分析内容与相应审计风险包括:①经济实力。审查的主要内容有奖金实力、业务水平、市场上本企业主导产品占有率、盈利能力、公众形象和信用级别、市盈率等。②发展战略。主并方未来发展战略是确定并购对象、选择并购类型基础,若目标企业与主并企业的战略方向吻合程度不高,甚至相反,则并购风险加大,相应的审计风险加大。
二是对目标企业的分析。分析内容与相应审计风险包括:①目标企业面临的行业环境、国内竞争状况;②目标企业的市场份额与实力强弱;③目标企业的利润水平与发展前景;④目标企业的所有制性质、隶属关系,以及政府对该企业或该企业所处的行业现状与所处行业与发展前景的态度;⑤目标企业的财务状况;⑥目标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以及管理人员整体素质水平;⑦目标企业产品市场状况。
三是企业并购的联合风险。①资源互补性。资源互补程度越强,双方并购后的效益增长就越明显,在流动资金、固定资产、利润分配各方面都能够取长补短。资源互补性差的企业进行并购有较高的审计风险。②产品关联性。产品关联度高的企业,经营上的紧密程度强,能够很快实现一体化。产品关联度低,则并购容易失败。③股权结构。股权结构决定了公司的控制权分配,直接影响到分司的高层对并购的态度和采取的措施。④员工状况。员工的素质、结构直接影响并购后的成本与效益。⑤无形资产状况。无形资产的递延效应能够覆盖并购后的新企业。⑥未决诉讼。未决诉讼对并购是很大的威胁。⑦抵押担保。抵押担保常常形成潜在或有负债或未决诉讼。
三、企业并购中的审计风险的防范
1、恰当的确定并购的换股比例。
为了节省现金,很多企业采用换股方式进行合并。在企业采用换股合并的情况下,正确确定换股比例是决定企业合并能否成功的关键一环。确定换股比例有多种方法:每股市场之比、每股收益之比、每股净资产之比等。这些方法各有优劣,适用范围也各不相同。正确确定换股比例应合理选择目标企业,综合考虑合并双方的账面价值、市场价值、发展机会、未来成长性、可能存在的风险以及合并双方的互补性、协同性等因素,全面评估双方企业的实际价值。
2、恰当的选择并购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方法。
价值评估方法包括:收益现值法、市盈率法、清算价格法、重置成本法。由于企业并购的并不是目标企业的现有资产价值,而是目标企业资产的使用价值以及所能带来的收益能力,也就是目标企业的未来价值。因此,并购方实际上是在选择与并购目标和动机相应的估价方法。当企业并购的目的是利用目标企业的资源进行长期经营,则适合使用收益现值法;当证券市场功能健全、上市公司的市价比较公允时,可以采用市盈率法;当企业并购的动机是为了将目标企业分拆出售,则适应使用清算价格法;如果企业作为单一资产的独立组合,则可以使用重置成本法。
审计人员在选择评估方法时期,要注意区分不同的方法的特征与适用性。一般而言,贴现价格法把企业未来收益或现金流量反映到当前的决策时点,能够反映目标企业现有的资源的未来盈利潜力,理论上的合理性易于为并购双方所接受,但是预测未来收益的主观性太强,有时难以保证公平。贴现价格法需要估计由并购引起的期望的增量现金流量和贴现率(或奖金成本),即企业进行新投资,市场所要求的最低的可接受的报酬率,程序包括预测自由现金流量、估计贴现率或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以及计算现金流量现值、估计购买价格,主观判断的因素很强。市盈率法操作简便,但需要以发达、成熟和有效的证券市场为前提,而且涉及大量的职业判断和会计选择,比如应用市盈率法对目标企业估值时,需要选择、计算目标企业估价收益指标,重置成本没有对企业进行全盘统一考虑,不适用于企业无形资产规模较大或品牌资源丰富的情况。
3、适当选择并购会计处理方法。
吸收合并的会计处理有两种方法:购买合并通常用购买法,换股合并通常采用权益联营法。采用权益联营法编制的合并会计报表,被并公司的资产和负债均按原账面价值人账,股东权益总额不变,被并公司本年度实现的利润全部并入主并公司当年的合并利润表,而不论换股合并在年初还是年末完成。与购买法相比,权益联营法容易导致较高的净资产收益率,进而有可能对公司的配股申请产生有利影响。另外,主并公司还可以将被并公司再度出售,只要售价高于账面价值,就可获得一笔可观的投资收益或营业外收益。而购买法由于主并公司要按照评估后的公允价值而非账面价值纪录被并公司的资产与负债,评估价值又通常因通货膨胀等周素而高于账面价值,因此,购买法将产生较低的净资产收益率很难获得再出售收益因此,审计人员必须留心并购公司是否利用会计处理方法进行利润操纵。
4、对企业并购过程进行监控,全面降低审计风险。
二、内部审计风险表现形式与动因
广义的内部审计风险包括审计职业风险和审计工作风险。后者是内部审计主体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实施审计时,由于不确定因素影响或者由于审计人员能力所限,作出不恰当的审计判断或是对存在的错弊未予揭示,从而造成企业遭受损失的可能性。这部分风险是不可控的。而前者是指对内部审计职业界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与环境总和。影响内部审计风险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内部审计的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国家审计有《审计法》,社会审计有《注册会计师法》,而内部审计仅有审计署出台的内部审计规定,还没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层次明显偏低,权威性不足,从根本上导致了内部审计从业风险。组织对内部审计不够重视。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不尽合理,部分单位将内部审计设在财务部门或将其与经委、监察合并,没有把它有机地融入到企业的管理体系中,加大了内部审计风险。内部审计机构独立性不强。我国内部审计是在政府的推动下发展起来的,其行政性太强,审计人员与被审单位的各种利益密切相关,使得内审机构及其人员独立性不强。内部审计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增加了审计职业风险。内审人员总体素质不高,与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不相适应,直接影响到内审工作开展的深度和广度。内部审计对象的复杂化和业务范围的扩展增加了审计职业风险。现代企业由于经营规模的扩大,经营业务的日趋复杂,使得内审对象逐步扩展,为内部审计带来了更多的风险。企业经营风险导致的审计职业风险。企业改制,外资引入,收购、重组、租赁、关联交易等新问题不断涌现,经营风险加大必然导致内部审计职业风险的增加。
2.对风险的揭示更精确外部监管一般是针对银行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开展检查,较少能够深入涉及银行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和有效性,这与其对银行的管理环境及管理方式不了解有较大关系,而内部审计生在银行长在银行,对银行的管理方式和运作流程了如指掌,有非常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快速捕捉到风险所在,促进银行对风险的防范和把控。通过以上作用,内部审计最终起到增加银行价值的作用,增加价值会体现在显性增值和隐性增值两大方面:显性增值主要表现为内部审计直接挽回的损失;隐性增值是审计增加价值的主要形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为管理层提供管理建议,助其把握发展方向,二是通过优化制度和流程,使内控制度更加完善,执行力更高,监督力度更强,三是通过审计报告提出审计发现问题和管理建议,预防和减少损失。
二、内部审计如何控制操作风险
1.建立完善的内控制度2014年修订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已经明确,内部控制是商业银行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参与的,通过完善制度、流程和方法并确保执行,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目标是保证国家有关法律及规章贯彻执行,保证商业银行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实现,保证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有效性,保证商业银行所有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和及时。商业银行应当建立健全内控体系,明确内控职责,完善内控措施,强化内控保障,持续开展内控评价和监督。管理层要认识到经营发展与内控管理是一对相辅相成的共同体,内控管理是为了更好的发展,越发展越需要内控管理,同时工作中要勤勉尽责,带头执行规章制度,将合规发展贯穿到联社各项业务发展的每个环节。增强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独立性是内部审计发挥作用的基本保证,所谓独立性即内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能够不受非职业因素影响和干扰,诚信行事,客观公正地下达审计结论。这就要求内部审计机构必须独立设置,同时由其向高级管理层直接负责。
2.提高内审人员素质虽然国际内部审计资格考试已实施了多年,但该考试并未成为审计人员的必备资格考试。银行管理层应该意识到内部审计对企业增加价值的作用,选配有资质能胜任审计工作的人员充实到审计岗位上来,要完善内审人员的结构,要引进熟知财务会计、信贷、计算机、电子银行、资金营运、外汇等全能型人才,满员内部审计工作的需求。在人员的培养上,应大力关注内部审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促使其知识结构的更新和能力水平与时俱进。事实上,审计人员能够参与专业培训的机会少之又少,各业务职能部门在做培训计划时常常忽略了对审计人员培训,但在管理监督上又指望审计替代自律监管,这往往对审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合理界定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对于强化会计核算,防范审计职业风险,促进市场经济发展,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责任,它们是通过受托经济责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会计责任是指企业对其应编制的会计报表负责,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资金变动情况,其中包括选择和运用适当的会计处理方法,建立健全必要的内部控制制度,保护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及资产的安全性。审计责任是审计人员执行审计业务及出具审计报告等应负的责任。它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应履行的审计职责;二是因未履行审计职责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其目的是评价企业所作出的选择是否恰当,从而评价会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和会计处理方法的一贯性。
在实施审计中区分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非常重要。审计机关及审计人员应根据审计法等有关法规,在审计报告中如实反映有关情况或对报告反映内容进行限制,以避免被转嫁的审计风险。可以说会计责任的适当履行在某种程度上对审计责任的有效履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审计责任不能替代、减轻或免除会计责任。只有责任分清,才能避免审计中带来不必要的风险。目前在审计实务中,界定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比较可行的方法有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和实行会计资料承诺制,还可以通过强化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和加强社会监督力量及注册会计师行业自律,尽可能地明确各自责任,避免对注册会计师的诉讼。只有责任分清,才能避免审计中带来不必要的风险。
二、合理确定重要性水平,规避和降低审计风险。
重要性在会计和审计中的运用十分广泛,对于简化核算工作、提高会计工作效率,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和审计意见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审计风险与审计重要性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我国《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10号-审计重要性》第八条指出:“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存在的反向关系。重要性水平越高,审计风险越低;重要性水平越低,审计风险越高。”也就是说,审计风险与审计重要性之间是反向关系,即审计风险越高,所确定的重要性水平就越低;反之,审计风险越低,重要性水平越高。把握这种反向关系可使审计人员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在接受审计任务时,一方面要考虑审计工作量及成本的大小,另一方面考虑审计风险及影响的高低,合理的确定审计重要性水平,以期达到规避和降低审计风险的目的。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呼唤着人的法律意识的迅速提高,注册会计师受到的惩罚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公众的注意力越来越多的注意到注册会计师执业行为,越来越多的注册会计师深刻体会到审计风险压力。注册会计师执业本身具有的特点和面临的审计风险,决定了我们需要对这一风险进行研究,仔细分析其原因,然后探讨一些风险防范措施和办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形成的原因
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问题的存在,影响会计师审计的声誉,阻碍了国家发展和审计行业的崛起。
(一)注册会计师审计职业道德风险
在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过程中,不仅要履行经济监督职责,也要服务被审计单位,以获得经济报酬。追求利益和职责履行本身就是矛盾,必然会导致一些欺诈行为,也是一些造假案件频发的主要原因。注册会计师由于利益的驱使而失去了独立。企业是会计师事务所的属性,追求经济利益是它必然的要求。由此说来,在生存和追求利益的双重压力下,很可能会让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失去独立,为了吸引客户,取得不当利益,和被审计单位合伙弄虚作假。
(二)被审计单位本身存在风险
首先,现代企业的经营风险,财务风险不断增加,而风险高的企业审计的审计风险必然增加。虽然经营失败不等于审计失败,但往往难以逃脱对注册会计师的诉讼。其次,信息系统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企业内部控制的重点从财务领域朝电子数据处理部门发展,交易时会计直接监督减少,未授权的访问、存取、修改数据可能不会留下任何痕迹。减少手工劳动的工作会导致发现错误和舞弊低,但可以修改应用程序或系统软件可能使已发生的错误和舞弊不被发现而长期存在。再次,财务舞弊是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本原因,已成为风险的首要原因。
(三)注册会计师缺乏专业胜任能力和职业水平
技术性很强的审计活动,要求参与人员有较深厚的会计、审计、税务和法律知识基础和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强有力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否则,就很难对会计信息反映的经济活动进行准确的判断,风险将不可避免。我国的审计事业从建立到现在不过一、二十年时间,取得资格考试门槛不高,许多审计人员缺乏经济理论、基础设施项目、现代信息技术的专业知识,这些和对审计人员的要求高不相适应,从而产生风险。
二、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建立和完善内部运行机制和质量控制体系
首先,加强审计风险意识,建立和完善质量控制体系,从思想上认识到审计风险可能产生的危害;其次对审计风险进行预测,注重审计风险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制定有效的方案,以控制风险。进行审计风险评估,并采取适当和有效的控制手段。最后,审计对象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审计条件不具备,可以拒绝接受委托,让它完成完整建账以后,开展审计工作。
(二) 遵守职业道德,提高注册会计师的综合素质
行业协会应定期开展法制教育和法律讲座,让审计人员明白和遵守法律,在法律的框架内使用法律,排除审计工作面临的所有主、客观因素,使审计活动符合法定程序,审计评价合乎依据和规章,审计得出客观、公正的结论。会计师事务所也应常常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反腐倡廉教育,对注册会计师进行制度规范,从行为上约束审计人员,以有效防止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
(三)谨慎选择客户,保持良好沟通
承接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不能只是一味接单。我们必须了解客户,对他们进行综合行业分析,对他们的经营特色,管理人员过去的信用记录等因素都要进行综合分析后才能来决定是否承接审计邀约。优质的客户舞弊的可能性不太大,造成了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相应的低,反之亦然。
良好的沟通是对已经接受邀约的客户一个重要方法,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各种形式的咨询服务,帮助他们及时的消化和解决财务和经营风险,既解决了客户的实际困难,也在事实上控制了审计的风险。
(四)规范注册会计师执业行为
用风险评估来选择客户,更好地降低审计风险的第一道关卡。签署约定的质量可以决定是否审核到会计差错和更正假账,签署风险直接对注册会计师执业整体风险有影响。签订之前,注册会计师应当对被审计单位进行一些了解,进行风险评估,选择客户慎之又慎;并通过风险评估经验的积累,完善风险评估体系,逐步完善合同签订、签订规范风险评估的行为,以确保签约风险制度上最小化。
通过注册会计师对重要项目的标准化的专业判断,以尽量减少由于个人喜好所产生的风险。会计师事务所可以为不同情况下选择标准的专业判断做出具体的规定,以便使单位内专业判断的趋同,形成自己的执业风格,减少由于个人喜好产生的审计风险。
严格推行复核的三级制的实施,加强执业质量控制(针对现行的三级审查形式和一些专业判断屈从于其他现象的压力,有必要重申严格执行三级复核制度)。消除人为因素对审计结果干扰,并确保三级复核实现目标。
审计风险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还是一个实践问题。因此,审计风险控制措施既包括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也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在许多情况下,审计风险因素的评估,审计证据和收集主要依靠注册会计师的专业判断,收集审计证据的方法的数量,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实施风险导向审计,审计风险研究,分析审计风险模型,对审计工作的指导意义指导极大。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3月22日
党的十以来,深化改革的步伐已迈入到社会各领域的各个层面。高校内部审计作为我国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适应新形势应作出及时调整和改进,其工作已进入攻坚阶段,要用现念来解决它。
一、审计模式演化历程
(一)账项导向审计模式。账项导向审计模式是审计发展最初期的一种传统模式,业内人士称之为“账项基础审计”,它是将审计业务建立在对被审计对象的具体账目上并进行细致检查之后才完成的。它的功能和最终目的在于对被审计单位的账目查找错误以防止舞弊,其后给出是否发表舞弊意见的报告。因此,在这种模式下,审计工作不会考虑被审单位的内部控制和风险情况,直接对其账户余额进行详细、全面的审查。伴随着企业经营规模的逐渐扩大,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以及分工管理制度的科学化、新型化,账项导向审计已无法满足审计的需要,审计工作者为了适应审计市场领域的需要,将审计的重点也转向了以内部控制制度为中心的制度导向模式。
(二)制度导向审计模式。制度导向审计首先从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入手进行研究,并以此为基础寻找内部控制制度的薄弱环节,之后有针对性地对发现的薄弱环节进行深入检查,也就是说制度导向审计模式摒弃传统账项导向审计模式的漫无目的的全面审查,将工作重点转移到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审查方面,由此为基础实施抽样侧重审查。但是制度导向审计模式在减轻工作量、提高效率的同时也存在着弊端,显而易见,这种模式的实施是需要前提条件的,那就是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必须是真实的、有效的,只有这样才能将抽样审查的结果作为样本总体的代表。倘若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或者形同虚设,在执行过程中没有得到充分的落实,则会导致这种审计模式无法达到预期的理想效果,甚至是相反的审计结论,这会给审计带来巨大的风险,不利于审计的实施、防范和控制。
(三)风险导向审计模式。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最初阶段是传统型的,它是伴随着企业风险管理思想的萌芽而在美国审计准则委员会掀起的一种将审计风险模型纳入准则体系的模式,但后期随着审计环境的转变和技术的革新,它的弊端和不足逐渐显露,业内人士对其M行了重新改良和修订,最终形成了一种以战略观和系统观为理论支撑、以对重大错报风险评估为基础同时兼顾企业经营风险的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
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内涵
(一)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启蒙。现代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力的不断下降、经营业务出现滑坡等一系列问题导致经营者的利益严重受损;与此同时,在政府监管、投资人、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的各方压力下,企业的经营管理层很可能会产生想要粉饰财务报告的动机,至此,要求审计人员发挥职业判断素养,找寻产生舞弊根源的各种可能性,从被审单位的全局和整体出发,并对被审单位所处行业的环境、经营环节分析等入手,通过综合评价经营风险以确定实质性审计的范围、时间和程序,将财务报告的错报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风险模式。审计风险的种类或要素及其关系是审计风险模式研究的内容,因此要研究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势必要从其审计风险模型的研究入手。新修订审计准则最大的亮点就在于提出了以一种全新的审计风险模型,即“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为核心的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论。该模型的出现对审计人员在实操中提出了相当高、相当严格的要求。“重大错报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在审计前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而其又包括财务报表整体和认定两个方面的风险,前者与会计报表项目没有直接关系,是指与企业所处宏观环境有关的战略风险和经营风险;后者恰恰与会计报表项目有关,如各种业务交易、账户类别及余额、信息披露。“检查风险”是指审计人员经过一定的审计程序后仍未能发现有重大错报的财务报告而造成的风险。在这个模型中,如果将“审计风险”固定不变,那么“检查风险”则与“重大错报风险”成反比关系,“重大错报风险”由被审计单位决定,审计人员只能对其水平进行评估,通过评估确定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然后着手下一步的审计程序。
(三)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特点。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无论在审计理念、程序还是方法上,都要优于其他审计模式。其特点表现在:审计重心向前移动,从以审计测试为中心转移到以风险评估为中心;充分运用多种取证方法,将管理方法运用到分析性程序之中;针对不同审计对象,采用个性化审计测试程序;强调“从上往下”与“从下往上”相结合。
三、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高校内部审计风险防范
(一)深化高校内审人员业务能力和道德水平建设。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高校内审队伍的综合素质有待提升,无论是从业务水平、政策水平还是理论水平都要适应新形势下的需求,始终树立“从工作中摸索学习的方向,在学习中融入工作的需要”的理念,让高校内审人员的正能量始终发挥作用。
(二)实行高校内部审计公开制度,营造良好的内部审计环境。“内部审计公开制度”作为校务公开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推行势在必行。该制度向全校公开审计纪律、审计计划、审计程序、审计结果、审计处理决定和反馈意见等内容,目的是增强内部审计工作的透明度,扩大内部审计的威慑力。其中,“审计纪律公开”是把双刃剑,既要把应遵守的纪律向被审计部门交代清楚,同时也要接受被审计部门的监督;“审计计划公开”不仅是将此次审计的计划提前让被审计部门知晓,也是将教育主管部门和国家审计机关交办或者委托的事项进行落实;“审计程序公开”要求内审部门有义务告知被审部门,要求对方在充分了解程序的基础上积极配合开展工作,如提前将所需的材料等准备好,这也是提高工作效率的体现;“审计结论和处理决定公开”一方面是接受公众的监督,让公众有知情权,另一方面也是起到威慑的作用;“反馈意见公开”主要是针对被审计部门而言的,按照审计的结果和处理决定由被审计部门进行整改,这个环节可以反映出被审计部门的态度和决心。
(三)建立和完善审计质量量化考评体系。不言而喻,审计质量的高低可以直接反映出内审部门的工作业绩。它如同人的生命线,反映出不同时期的晴雨表。如果能对内审质量做出科学的、客观的、及时的评价,对其做出全面量化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各类评优相结合,则会给内审人员带来巨大的驱动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从而让内审工作朝着良性方向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张新华.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的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问题研究[J].中国内部审计,2015.9.
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及企业国际化水平的提高,对企业内部审计的重视程度也日益提高。由于企业面临的社会环境以及内部人员具有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这就增加了审计的难度和风险,如何保证企业审计工作的质量,防范审计风险也成为企业当前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
1企业内部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
企业内部审计风险主要来源于主观和客观因素。
客观方面因素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薄弱带来的风险。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经营状况是否稳定是实施审计监督工作的基础,如果没有内部控制制度,或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或者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不力,都会直接导致控制风险难度加大。再者,企业经营方式越复杂,内部管理层次越复杂,意味着对其审计的难度也越大,审计工作面临失误与差错的概率也会相应增大.其审计风险也会越来越大。
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不够。内部审计机构是单位内设机构.在单位负责人的领导下开展工作.为单位服务。因此,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不如社会审计,在审计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本单位的利益制约。内审人员面临的是与单位领导层之间的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以及与各科室、部门之间的同事关系,所涉及的人不是领导就是同事,非直接有关也是间接相关,审计过程及结论必然涉及到具体的个人利益,因而审计过程难免受到各类人员千扰。
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和不断变化的法律环境。健全的法律制度和完善的法律体系是保障审计人员合法权益和降低审计风险的法律保障,然而由于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使得审计工作处在不断变化的法律环境之下,我国法律法规制定的时滞性使得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缺乏相应法律法规的保护,法律法规的不合理性和缺乏操作性也加大了审计人员的工作难度,相应地增加了审计风险。
企业审计业务复杂化和审计范围不断扩大。企业在迅速扩张的同时,被审计的经营业务也变得日趋复杂,为内部审计带来了更多的困难。一个企业已经不再是单一经营,可能涉及到多个行业,其经营业务也千差万别,再加上企业所使用的金融衍生工具越来越多,这就容易导致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比原来更加复杂,使得会计记录中出现错记、漏记的可能性随之加大,为企业的审计工作带来了困难。同时企业的审计范围也再不多的扩大,不仅包括对财务上的审计也包括对企业持续经营能力的评价等工作,审计人员通过对财务上的检查发表正确全面的审计意见难度比较大,因此,增加了审计风险的产生。
主观方面因素
内审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审计人员素质的高低是决定审计风险大小的主要因素。审计人员的素质包括从事审计需要的政策法规水平、专业知识、经验、技能、审计职业道德和工作责任。审计经验是审计人员应有的一种重要技能,审计经验需要实践的积累。我国的内部审计人员中不少人仅熟悉财务会计业务,一些审计人员不了解本单位的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审计经验有限。另外,内部审计人员工作责任和职业道德也是影响审计风险的因素。由于我国内审准则工作规范和职业道德标准方面还有一些空白.许多内审机构和人员缺乏应有的职业规范的约束和指导。总之,目前我国内审人员总体素质偏低,直接影响到内审工作开展的深度和广度。面对当今内审对象的复杂和内容的拓展,内审人员势单力簿.这将直接导致审计风险的产生。
内部审计的局限性与审计手段的缺陷带来的风险。一是在我国企业经营管理中,内部审计人员既是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监督主体,又是实施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客体,一方面要维护国家利益。另一方面要按照经营者的意志来维护企业利益,当国家利益与企业利益发生冲突时,有的审计人员往往选择后者,这自然违反了审计原则,增大了审计风险。二是审计技术从过去人工审查发展到现在的电子计算机辅助审计,大大提高了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但是审计技术和审计手段仍然存在不足和缺陷,从目前企业内部审计应技术效果来看,并没有达到审计最佳效果,因此,审计局限性与手段滞后必然导致审计风险的发生。
轻视审计带来的风险。审计工作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近年来,由于企业转型改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规范了公司治理结构,内部审计越来越得到重视。但在实际工作中,不少管理者对审计的作用仍然缺乏必要的认识,只把审计当作是一种核实财务数据的程序,未能发挥审计监督作用,有的甚至对此加以回避,致使审计在管理上缺乏相应的地位,很大程度降低了审计的地位和作用,不仅不能与审汁的“独立性、权威性”相匹配,而且容易使审计工作流于形式。
2企业内部审计风险防范对策
综合考虑企业内部审计风险产生的主观及客观因素,为了将企业审计风险有效降低,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防范。
2.1保证审计机构的独立性
独立性可以使内部审计人员提出公正的和不偏不倚的专业判断,这对审计工作的恰当开展是必不可少的。内部审计机构独立性的内涵应主要表现为形式上的独立和实质上的独立两方面。形式上的独立要求内部审计在企业内具有较高的组织地位.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应能够获得企业领导的支持,股份公司是我国重要的企业组织形式,按股份公司设置的特点,应赋予内部审计“董事会之下,所有部门之上”的地位。实质上的独立是指内部审计人员在精神上必须保持必要的独立,应以公正的态度,避免利益冲突.在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时,保持诚实的信念,遵守职业道德准则.在整个审计过程中不做出重大的妥协。
2.2加强法制建设
这是治理和防范审计风险发生的重要措施。审计法律是执行审计工作行为的准绳,在审计法律的制定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审计法律的科学性、可操作性,特别是利益相关者对审计结果的影响。另外,在会计法律法规的制定方面,也要不断予以规范,特别是在会计法律中确认会计信息的主要责任者,应考虑重点集中在制造虚假会计信息的利益获得者身上,从根源上防止有关人员通过虚假会计信息谋取利益,减少审计工作中违法乱纪行为的数量,降低审计风险。此外,在制定违反审计会计法律法规的法律责任时,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是充分发挥审计会计法律法规作用的关键。审计法制的健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规范审计人员的行为,起到一定的威慑作用。
2.3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提高自身素质
随着人们对审计期望值的越来越高,审计人员的责任和风险也越来越大,如何采取有效的审计方法和程序,在降低审计成本的同时,高质量地完成审计任务,并有效地避免审计风险及其损失成为当前审计工作较难开展的一个突出问题。由于公司的审计人员数量不多且层次不高,再加上在企业养成了一种墨守成规的工作态度,造成了审计工作质量的低下,加大了审计风险。因此,审计人员要从思想上、观念上深入理解审计风险,并在执行业务过程中,寻求积极有效的方法控制风险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包括在职业品德、职业纪律、专业胜任能力及职业责任等方面应达到的职业标准。首先应当树立和强化风险意识,保持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准。其次,要形成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认真负责地对待每一项审计业务,严格依照独立审计准则进行审计,以确保业务质量其三,要主动学习和掌握与审计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制度,不断更新知识,提高分析、判断、预测经济活动的能力。审计人员一定要理解和掌握这些标准,并在执业时严格遵守,这样才有可能提供高质量的审计服务,减少审计风险。审计的目的是对被审计单位报表的可靠性发表审计意见。这说明审计的结果是要作出判断。这种判断能力来自于审计人员的经验积累和专业能力,判断贯穿于审计过程的始终。因此,审计人员不仅要具备执业所需的会计、审计、法律、税务、企业管理等多方面知识,还需具备实务操作能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1]张慧清.如何有效控制与防范内部审计风险[J].会计之友,2008(10).
一、内部审计概述
随着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审计在维护市场秩序、提高经济效益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内部审计指部门或单位内部独立的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依照国家法律、法规、政策、程序和方法,对本部门、本单位的财务收支及其经济活动进行审核,查明其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并提出建议和意见的一种经济监督活动。内部审计风险是指财务报告事实上存在重大错报、漏报,或者企业经营管理上存在的弊端,或内控制度存在重大漏洞缺陷,内部审计人员经过审计未能发现或失察,而提出不正确或不恰当的审计意见,审计对象及其相关方面遭受损失或损害,并由此引起审计主体承担责任的风险。为了有效地防范和避免审计风险,应对内部审计风险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深入研究,从而保证内部审计事业健康发展。
二、内部审计风险的成因
(一)内部审计的主观风险
1、内部审计机构缺乏相对独立性。内部审计机构是单位内设机构,在本单位负责人的领导下开展工作,为本单位实现经营目标服务。因此,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不如外部审计,不可避免地受本单位的利益限制。内部审计的组织形式也反映出其独立性的弱化,有的单位把审计机构设在财务部门中,有的把审计机构和监察部门合并在一起,有的单位由分管钱财物资及账目的人员兼任审计岗位,有的单位领导既领导财会工作,又领导审计工作。因此,企业的内部审计很难站在客观、公允的立场上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做出客观、公允的评价。
2、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不能适应目前的工作需要。审计人员的素质包括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业务技能素质、工作态度及心理素质,内部审计人员素质不像专业的审计人员那么高,很难客观地做出公正和无偏见的判断;另外,内部审计人员配备普遍不足,有的人员缺乏专业培训,人数也难以满足审计业务的需要。同时,相当一部分审计人员改革创新意识比较弱,审计理念还停留在传统审计上,大局意识和风险意识不强。
3、内部审计程序和方法本身隐含的审计风险。许多企业内部审计制度不完善,如审计机构缺少事前的审计计划,事中的审计程序和报告前的审计复核,审计工作底稿不完整,一般只记录审计问题事项,而未记录审计人员认为正确的审计事项,使得审计复核、审计质量控制无从入手,这都使内部审计质量得不到保证,风险防范意识薄弱。
(二)内部审计的客观风险
1、内部审计法律制度不健全。内部审计目前只有20世纪八十年代审计署颁布的《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1989年制定,2003年修订),法律级次明显偏低,可操作性差,存在着滞后现象。这样,内审人员在进行审计时,只有依据经验和知识进行分析判断,在某种程度上严重影响了审计结论的权威性和正确性,因而大大增加了审计风险。
2、审计对象的复杂及审计范围的扩展,加大了内审风险。现代组织由于经营规模的扩大,经营业务的日趋复杂,使得内审对象的范围逐步扩展,为内部审计带来了更多的困难。这里差错和虚假的会计资料掺杂其中,失察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大;内部审计业务也已不再局限于财务收支审计,还包括经济责任审计、内审业务的拓展、使审计人员承担更多责任和风险。
3、企业的外部环境导致的审计风险。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经济全球化及国际化程度的加深,使企业经营环境变得日趋复杂,企业经营风险也大大增加。经营风险的存在往往引发更大的审计风险,对内部审计人员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加剧审计风险的产生。
三、内部审计风险的控制
现代内部审计不再是监督检查式审计,而是参与式审计,审计人员不仅要善于发现问题,而且更要善于解决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改进措施,帮助经营管理人员加强内部控制,改善经营管理,以完成所负经济责任。要做好内部审计工作,应针对以上原因做好如下几点:
(一)提高内部审计的地位,增强其独立性。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是内部审计质量成败的重要因素,企业在设置内审机构时应坚持两条原则:一是独立性原则。这是设立在内部审计组织机构最重要的原则。在这个原则指导下,内审组织机构在组织人员、工作和经费等方面应独立于被审计单位,独立行使审计职权。不受股东、总经理、其他职能部门和个人的干预,以体现审计的客观性、公正性和有效性。二是权威性原则。这是内审工作充分发挥作用的另一个关键因素,主要体现在内审组织机构的地位和设置层次上。内审组织机构的组织地位和设置层次越高,权威性越大,内审的作用就发挥得越充分。
(二)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素质,增强其风险意识。各内审部门要制定长远的培训计划,加大培训力度,培养内审人员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廉洁奉公的职业道德,并使其不断更新知识,提高内审人员的审计查证能力、审计协调能力及表达能力,提高分析、判断和预测经济活动的能力,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最后,还应强化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在审计工作中始终将审计风险作为确定审计项目、审计重点、审计程序、审计结论的判断基础。
(三)加快有关审计法规制度建设。国家应抓紧制定、颁布内部审计法规和内部审计业务准则,以统一内部审计执业规范,降低审计风险。在中国经济走向世界的同时,内部审计还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尽快同国际惯例接轨,以谋求长足的发展。
(四)建立健全审计组织自身的内部控制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