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9 09:18:0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孝文化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一)从精神层面分析,孝文化是关于“孝”的观念体系,即“孝德”
“孝”字最早发现于殷商甲骨文中,这表明在公元前十一世纪人们就有了“孝”的观念。西周以后,出现了大量关于孝的文献记载。《尔雅•释训》对孝的解释是“善事父母者为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孝”字的象形意是指年轻人背着老年人,象征着和谐的亲子代际关系,因而孝被看作是子女对父母的一种尊重和爱戴的美德。总之,“孝”是孝敬长辈、赡养父母、善待老人的一系列观念。孝文化历来受到中国普通百姓和帝王将相的极力推崇。在古代,孝敬父母、光宗耀祖、效忠君国成为当时人们的崇高的价值追求。当民众将孝行从个人行为和家庭行为扩展到社会行为,上升到国家层面,并形成统一观念时,孝道及孝行就演化成了一种特定的文化,深刻地融入到了民族的观念系统。
(二)从行为层面分析,孝文化是关于践行“孝”的具体活动,即“孝行”
第一,最基本的“孝行”包括养老、敬老、送老、祭老。《礼记•祭统》:“是故孝子之事亲也有三道焉:生则养,没则丧,丧毕则祭。养则观其顺也,丧则观其哀也,祭则观其敬而时也。尽此三道者,孝子之行也。”养老就是照料老人生活起居,使老人吃饱穿暖。敬老就是精神上尊老爱老。送老就是老人过世之后,按照本民族本地方礼节风俗为其送葬、尽孝。祭老则是清明或老人的祭日,子女举行祭祀仪式对老人寄托哀思。第二,家庭孝敬,包括夫妻和睦、父慈子孝、家庭成员间的和谐友爱。家庭中夫妻之间要平等和睦,创造良好的家庭气氛;父母对子女要关心、照顾,要尽心尽责养育子女,教育子女要相互帮助,共同进步,还要教导子女成为有益于国家和社会的人。第三,要建功立业,光宗耀祖,效忠国家。孔子曰:“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即一个人最大和最理想的孝行就是建立功业、扬名于世、显赫父母。这里的孝除了指家庭中子女对父母的孝顺,还指在社会上小辈对长辈的尊敬、礼让。孝的最终衍伸是效忠国家,就是人们要听命于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封建社会君、国一体,孝就表现为爱国。一个人的成长、立业、处世,始终都贯穿了“孝”。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孝”是社会稳定的前提和基础。
(三)从制度层面分析,孝文化是关于“孝”的伦理准则,即“孝道”
以血缘关系为钮带的“孝道”宗法制度早在周朝初期已经制定,使孝成为一种正式的人伦规范和礼仪制度。孔孟儒学则提出了孝的具体伦理道德规范。“三纲五常”说,使“孝”最终成为封建社会的伦理纲常和政治制度,统治者标举“以孝治天下”。宋明时期,统治者更是大力宣扬孝义、倡导孝行,在选拔和考核官吏时把是否孝敬父母作为首要标准。至此,孝的本义从家庭伦理延伸到社会道德规范,从人际关系扩展到政治法律关系。
(四)从物质层面分析,孝文化还包括关于“孝”的物质载体和活动载体,即“孝形”
孝文化在中国绵延数千年,孝文化的价值理念、制度规范的传承和弘扬都需要一定的物质和活动载体,包括与“孝”相关的人物、传说、典籍、民俗、礼节、碑文、建筑等方面。对“孝”论述的论著如《孝经》《礼记》《女儿经》等文化典籍;有以孝命名的城镇,如孝感;有丰富多彩的孝的故事传说、孝的代表人物;有众多的关于孝的遗迹碑刻等。余家山头村的“女儿节”这一民俗活动历经六百余年从未间断,就是典型的孝的活动载体。这些物质和活动载体都是当前传承和弘扬孝文化的宝贵财富。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孝文化的时代内涵
(一)强调精神赡养
自觉善事父母是新农村孝文化的基本内涵,儿女要自觉奉养父母,使双亲颐养天年。善事父母包括物质供给和精神赡养两方面。物质供给是善事父母的较低层次和基本要求,指尽己所能,从物质上为父母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精神赡养则是较高层次的奉养,在满足老人物质需要基础上关注其精神需求。当前新农村的孝文化则应更多关注“精神赡养”。(二)强调“生命价值”《孝经•开宗明义》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要践行孝道,首先要保证行孝者和被行孝者生命的健在。为人子女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才能行孝,即珍爱自己的身体和生命,也是孝行的体现。当今社会的生存压力大,个别人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点困难挫折就轻生,留下年老孤独的父母。这是一种非常不孝的行为。
(三)建立“平等原则”的新型孝道
旧的孝道强调子辈对父辈的绝对顺从,是条“单行线”。新型孝道则是“双行线”,核心在于子辈与父辈的平等对话,而不是对父辈权威的盲目顺从,更不是父辈对子辈过分纵容。新型孝道是建立在相互尊重基础上的平等交流和理性之爱。
(四)及时行孝,厚生薄死
现在年轻人的工作和生活压力很大,有很多人认为,等自己的生活条件好了再来孝顺父母。然而,“子欲孝而亲不在”,“子欲养而亲不待”,父母可能会突然离世,行孝已晚。有人为了弥补缺憾,并受封建迷信的影响,花费大量金钱和精力办豪华葬礼。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孝道应破除旧时代的丧葬陋俗,大力提倡趁父母健在时做到物质和精神赡养,并建立社会主义的文明丧葬新风。
三、余家山头村“女儿节”及其特征
(一)余家山头村“女儿节”的来历及所体现的精神内涵与文化内涵
衢州市作为“南孔圣地,孝贤故里”,近年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树立了儒家文化发展的典型。农历正月十八为衢州市余家山头村的“女儿节”。相传余氏始祖守益公(明洪武年间)有一女儿,守益公非常疼爱该女。在女儿出嫁后,因思女心切。守益公在每年正月十八都叫其女回家尽孝。余家山头村的“女儿节”由此得名,历经二十二代子孙的传承,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甚至在时期也不曾中断。每年正月十八,出嫁的女儿都会回到娘家团聚。在过去,女儿上午回家孝敬父母,下午到余氏祠堂祭拜祖宗,参加村里的民俗活动。“女儿节”当天的主要活动有:请佛赐福、祭祖、走马灯、舞龙灯、唱戏等。而今的“女儿节”与古时不同的是,它扩大了活动范围,女儿们会带上亲戚朋友到娘家聚聚,并与同村的“女儿”交流工作和致富信息。余家山头村的“女儿节”是村民自发组织的。代代相传不间断,是因为它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活动形式简单而隆重,是因为它过滤了繁文缛节,遗留了文化的精髓;活动内容丰富而务实,是因为它真正体现了孝、德、伦、礼等这些最博大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涵。“十八十八,女儿回家。”这个专为女儿而产生的习俗,在古代是破除男尊女卑传统的表现,在现代是孝文化、和谐社会的最好体现。2011年余家山头村的“女儿节”已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且确立了“尊重女性、崇尚孝道”这一宏大的文化主旨。正是从那一天起,余家山头村的“女儿节”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力,走向了更高的文化层次,注入了更丰富的文化内涵。
(二)余家山头村“女儿节”的特征
1.浓郁的地方性。
女儿节民俗活动内容有着浓郁的地方色彩,请佛赐福、祭拜祖先、走马灯、舞龙灯、唱大戏等都是地方上流传甚广的习俗,体现了地方民俗节庆特点和鲜明的地方性文化特色。
2.悠久的历史性。
余家山头村“女儿节”孝文化作为传统文化,历经六百余年、二十二代子孙传承,至今从未间断过,在当地形成了一道独特的民俗文化景观。
3.独特的超前性。
在古代重男轻女的思想根深蒂固,女性地位低下,根本就没有发展个人才能的机会,因此不可能会以女性的名义来设立一个节日,而余家山头村却恰恰相反,传承着尊重女性的“女儿节”。这符合现代社会所提倡的男女平等与和谐社会的宗旨。
四、社会主义新农村孝文化建设的基本路径
(一)加强学术研究,把握新农村新型孝文化的时代内涵
余家山头村已经开了两次较大规模的有衢州市文化局负责人、文联、作家协会、民俗专家、大学教师参与的孝文化研讨会。对当代新农村孝文化展开了深度研究:认真理清社会主义新农村条件下孝的当代涵义、当代特征及当代价值;结合当前农村实际情况,了解老年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针对当前新农村养老资源匮乏的现实问题展开系列研究,为新农村孝文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及方法建议。
(二)孝文化教育常态化
孝文化教育包括两方面,一是对青少年的孝文化教育。对农村青少年进行新孝道理念教育,使青少年懂得尊重、爱戴、孝顺自己的父母。这也是爱党爱国的基础和前提。要把孝文化教育纳入学校教育范畴,学校要开展各种活动对青少年进行孝道教育。二是对全体村民开展孝文化教育。无论何时,家庭永远是农村老年人的第一生活场所。家庭的和睦及家庭成员对孝文化认知和践行状况,直接决定着老年人的生活品质。从当前农村家庭养老的需求者增加,而养老资源的供给者减少的现实困难出发,政府要对村民展开各种形式的孝文化教育,使每个人对“孝”都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设立专门机构落实农村孝德制度,建立孝德管理长效机制
要落实好农村孝德制度,使孝德管理工作日常化就必须设立专门机构。在村委会建立孝道奖惩机制,树立孝德典型进行表彰,促使村民孝德观念的养成。余家山头村每年“女儿节”都评选并表彰“好女儿”“好媳妇”。2011年评选出了“好女儿”26名、“好媳妇”46名并予以表彰,还建立了“孝慈善”基金。该基金针对本村生活困难家庭的老人予以帮助,为该村的孝文化建设作出了贡献。2011年9月,该村好媳妇邵玉仙被评为柯城区第一届“十佳道德模范”———孝老爱亲模范。
(四)要强化法制监督,建立健全老年人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
与舆论压力和道德约束力相比,运用法律规范人们的孝德行为、强化人们的孝德意识是很有必要的。政府要完善对农村老年人的法律援助机制,做到每个乡、镇都有法律援助工作站,每个村都有法律援助联络员和调解员,不断把援助的触角延伸到农村的每个角落,使农村养老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部分农村家庭尝试签订了《家庭赡养协议书》和《继承财产办法协议书》等,减少了多子女农村家庭中的赡养纠纷,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农村老年人的合法权益。政府可以对这些有益探索进行宣传和推广,对解决当前农村庞大的老年人群的养老问题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所谓“茶文化”云云,活像江湖闹剧一场。虽则纷纷扬扬,蔚为大观,然欲寻其中之真诚有度者,真鲜乎哉。“茶文化”者,茶界之饕餮大餐耳。
“文化”二字,是高堂雅阁,玉食锦衣,茶也有幸,生而有之。而这还要归功于往圣古贤爱茶事茶之真心实意,为后人留下了丰赡多姿的古意盎然。然而姑且先不谈古人所阐发所营构的“茶文化”,究竟是什么立心,什么形态,端看时下茶界所流行的这样的论调,却不免要替古人心寒:
“茶文化是中国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茶文化是中国文化内涵的一种具体表现,谈茶文化必须结合中国汉文化而论之。”
“茶文化的精神内涵即是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品茶等技艺而结合中华文化内涵和礼仪而形成的具有鲜明中国文化特征的一种文化现象。”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中国茶的发现和利用,已有四五千年历史,且长盛不衰,传遍全球。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兴于唐,始于宋。中国茶文化糅合儒、释、道诸派思想,独成一体,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茶文化是指以茶作为媒介而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统称为茶文化。”
话是讲得不错的,政治上尤其永远正确、漂亮。然而这样的断语,已然举国常识,又何劳诸位到处宣扬说了又说?如果民众已经愚钝到连这样的认知都需要诸位去“辛勤工作”后再来告知,那我们的所谓“五千年文明古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又从何谈起?远的是什么样的“源”,长的又是什么样的“流”?
其实,现在使用的“文化”一词,是来自近代对于英文的翻译,为我们“缔造”了茶文化的古人们,恰恰并没有开口闭口“文化”云云。而西方人的民族性是偏向于外驰的,注重的是物理的实用性。他们是发现了一个新东西,就创造出一个名词以称之,在没有这个名词之前,就说明他们还没有这个东西。就像“电灯”、“轮船”这样的名词出现之前。他们还没有电灯、轮船一样。在发现了应该有“文化”这样一个东西以后,他们就从希腊文中化出“文化(Civilization)”一词。因此,英文的“文化(Civilization)”,是纯然指向于物质而言的。如何发现、创造、编排摆弄甚或臆想物质。便是他们之所谓“文化”的大体意涵。
西方人面对自然的思维出发点。是使用工具的发现、占有,享受——而后有其“文化”、“文明”。在西方人的意识里,人和自然是对立的。故而要“以人为本”地“改造征服”。自然只是他们活跃的舞台,是上帝对于他们这些“子民”的钦赐厚赏,是静止不动的“物”而已,完全可以无畏无惧地攫取和享受之。而也因此之故,在西方的“发展史”上,就有前仆后继不断涌现的发现、发明、侵略和殖民。
然而西方人的这种向外的、追求实用的思维,其实在根上就是与东方精神背道而驰的。诸如中国传统之“谦卑敬天”、“道法自然”、“内观自省”等理念。对于西人而言,无异于天方夜谭。据说像“道”与“禅”这类的词语,西方至今尚无恰当而得其意的翻译——因为这类“东西”,看起来除了有点“东方的神秘兮兮”以外,实在是一点用处都没有。
东西方之根本区别就在于:一个内求,一个外征。东方人的思维出发点是谦卑的,在大自然面前视己以小,认为生命本身是盲目的、机械的,故而要向内反省己身以修正,逐步达到与自然的和谐。
在东方人的意识里,自然和人,是互动的、一体的,是生命得以回归的家。人并没有高于自然,但也不是自然的奴仆,而是平等参透的关系(平等参透既是一体)。因此,东方的中国和印度的传统,都重视智慧、重视人的内在修为,亦即人格的完善——以不违背自然为宗旨。而把这个认知引申到人群,每个人都能有谦卑的自觉,更多地要求自己,就会为家庭的和睦、社会的和谐拓展出无限的空间。是故,我国一直以来讲究的是“和”,是“礼”,是“让”,是“静”,是“道”,是“修”,等等诸如此类,全部都是个人反求己身,去了解自己而不是专看外界并与人争竞。
可惜的是,现在我们是全部采用西方的思维,所以看古人的那一套,都说是“压抑个性”、“束缚思想”。以及不利于科技的发展,等等。这实在是很大的一个误会。
时下,常见有老外到中国来,感叹中国发展之蓬勃。赞美中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进步在哪里?都是指道路、交通、建筑和生产之类的物质构建。而这些在中国古人的传统理念中,都称之为“象”,即现象,是表现在外面,人所共见的东西,只不过是“形而下”而已。估计若是古人看到我们现代的物质繁荣,反而会警告我们贪欲过剩,向自然索要过多。
因为人既然是万物之长,就“长”在有更高级的感知。若是拘囿于此类纷繁而盲然荒废一生,那所谓人生的意义又从何说起?
总之,中西方的思维,确然两套背道而驰的出发点。有了这个认识,就几乎可以看清中西方一切学问之大不同。诸如科学与玄学、西医和中医、物理和心学、基督教和儒释道,“文化传播”和“大道之行”。
而至于“茶文化”,谁都知道,这是我国韵传千年的传统。但是只有我们厘清了“文化”一词的内涵意义及其来龙去脉,才不至于糊里糊涂,也才好意思坐下来,好好谈论一下我们的“茶文化”。究竟是什么样的一个“源远”,什么样的一种“流长”。
我们至少应该谦卑的是,所谓“茶文化”,全然由古人们所缔造、所倡导,而古人的生活环境及其学问内心,都与今人已自大不同。我们要“弘扬和继承”茶文化无可厚非,但至少应该放下身段,丢弃现代人的眼光,走进古人的世界,去体察、去体会,想想茶身上究竟有什么独具的品性而为一代又一代的智者们所称道宣说。
否则。泛泛而谈“茶文化”。大概开口既是糊涂!
顺便值得一提的是,“文化”一词,既然来自对英文的翻译。那么当初为什么要用这两个字来组合呢?其实这个来由却正彰显最原汁原味的中国传统的“文化观”。
典出《易经·贲卦》的彖辞:
中国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2)02-0107-05
收稿日期:2012-2-6
作者简介:张楚廷(1937-),男,湖北天门人,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名誉校长,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教育哲学、高等教育学等领域的研究
明德中学曾请我讲“文化立校”。我想,这个讲话本身就应当有文化含量。讲话有一个特殊的开场白,我提到了香港大学的校训:明德惟志,格物惟勤。做人、做事都说了,又恰与明德中学的校名完全吻合。这样,我自然地靠近明德中学,并由衷赞扬“文化立校”的思想有深度,有广度。这对于大学亦必是很有意义的。
我首先对“文化”一词释义。
对“文化”可作浅层的理解。如父母送子女上学,就是让他们去学文化。文化被等同于知识。
也可做深层的广义的理解。源于拉丁文的文化即cultura,现代英语则是culture,有耕耘、栽培之意。
一、再细说那个“文”字
在我们说天时,雅称天文;说水时,称水文;说人时,有人文之说。人文一词在中国古代早已有之。为何要一个“文”字呢?不完全是雅的问题,不完全是修辞问题。文是着重于精神、思想、观念一类无形的内容。天文既是指天,尤指与天相关的情意、意蕴等。水文亦如此。人文更是指人的精神、情感、情操、学识。文是一个很高雅的字眼。
“文”字作为修饰词时,构词十分丰富,文采,文笔,文章,文雅,文静,文物,文明,文人……文身即在人体身上绘图案。从现代汉语词典上看,由“文”字构成的词即达96种,显示出极强的构词力。文含有美丽、雅致、珍贵之类的众多含义。
坟,右旁是“文”字。它不只是坟墓的坟,它还是指水边的高地、平原上的高地,古代则指大著作,三文五典。墓被说成坟墓时,也包含了对人逝后安放之地的纪念之意。
“咬文嚼字”通常是作为一个贬义词使用。我这里,对“文”这个字也在咬和嚼。不过,它确实很有味道,很有嚼头。文人,文人聚集的学校,能不对“文”字仔细咀嚼吗?所以,在力主文化立校的明德中学这样的学校里也咬文嚼字了一番。
接着,我从多角度对文化分类,并通过分类进一步了解文化一词的丰富内容。
按大的类别分,有物质文化,精神文化。问题立即来了,文化不是主要指精神面、思想面吗?物质也谈得上文化?有物质文化吗?事实上,当我们说物质文化时,着重是指附着于物质上的观念、意蕴、思想及其所体现的精神。一座建筑物,它是物质,但建筑物可体现或反映许多精神的东西,通过它甚至可看到民族风格、时代特征等。一座桥梁、一辆汽车、一个门楼……都不只是纯物质的东西了。对于一块普通的石头,一坨泥巴,人们不会使用文化这样的大字眼。
按地域分,有湖湘文化、湘楚文化、齐鲁文化、岭南文化以及中国文化、欧洲文化、南美文化、北美文化……全世界现存语言还有6 000多种,每种语言都负载着文化。各民族有各民族的文化,汉文化、藏文化……50多个民族,又有相应的50多种文化。
按内容分,有观念文化、思想文化、科学文化、艺术文化……它们又各自包含许多种文化。
按性质分,还有儒家文化、法家文化、道家文化……甚至,还有法西斯文化、武士道文化。文化中,有精华,有糟粕;有古典,有现代;有民间,有上层。
还有一种分法,从有形和无形来分,或从显性和隐性来分,这就是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
上课时,老师所讲的、所写的,这是显性的。但他在讲课中体现的态度、热忱、认真以及对学生的关爱是隐性的。课堂上那唰唰作响的粉笔书写声,是显性的。那一片责任心、事业心是隐性的。无论好与差,都包含着两个方面而又形成一个整体的课堂文化。这是校园文化里最重要的一块,校园文化还包含着更广泛的内容。
这种更广泛的内容需要学生更丰富的心理活动才能习得。听讲、看书,靠认知心理;而对学校隐性文化的习得,则主要靠非认知心理,靠学生的直觉、感悟、体验,靠“第六感官”,不只是靠听觉、视觉、触觉、嗅觉和味觉之类。因而,这也就需要学生更积极更主动的心理活动。一方面,学校努力去创造丰富的显性和隐性文化;另一方面,学校的各种条件也应能让学生更有效地展开自由而全面的活动。
在学校里,文化就是课程;课程是文化,但文化就只是课程吗?这就有一个对课程的理解问题。
关于什么是课程,有数十种说法。其中,有一种更具代表性的说法是:课程乃学生在学校里习得的文化之总和。这种说法或理解就把课程归结为文化了。这种文化就既含显性文化,又含隐性文化。在这种理解下,学校隐性文化也纳入课程了。于是,学校课程也可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这种观点之下,显然扩大了课程的视野。
这样,学校文化建设也可归结为课程建设。而文化立校,也就是课程立校了。
华中科技大学要把自己办成有国际水平的大学。校方认为,国际水平的大学就应当有国际水平的课程来体现。这是很先进的大学教育思想,他们就明白课程的地位。于是,校方就要求下属的各二级学院都要开出国际水平的课程来。国际水平的课程是由本校教授还是外校教授开,是由本国教授还是外国教授开,这无关紧要。
华中科技大学下属的教育科学研究院也要开出国际水平的课程来。于是请了我去,共计十讲组成这一课程,每一讲的内容都很充实。教育科学研究院的教授刘献君、沈红、周光礼等来听了讲座,周光礼还是该讲座的主持人。行间,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也有人来听了。
像这样重视课程地位的大学,在中国并不多见。在中学,也许课程的门类并不是一个特别的问题,但课程建设的其他方向依然有很丰富的内容。而像明德这样重视文化与课程的中学,也不多见。
比较自觉地重视学校隐性文化或隐性课程建设的大学校长更不多见。有一些,可能无意地做过,有一些可能还做得相当有成效,还有少数的人是有意地自觉地去做的。
这一建设的重要性从这样一个事实可以看出:两所同样的大学,所开设的显性课程在名目上可能是一样的。但隐性的东西就可大不一样了。剑桥大学开设《微积分》,长沙大学也开设《微积分》,就因为是在不同的文化中开设的,从而作为不同的文化存在,其效果可能就大不一样了。它们的区别主要在隐性文化上。也可以说,学校与学校间的差别主要表现在观念文化、精神文化上及相应的课程上,尤其是隐性课程上。
校长应是学校课程建设的主导者、亲历者。他对课程建设负有最大的责任。如果一位校长的工作没有做到课程上来,这位校长真是白当了的。凡著名的校长,大都在课程上有特别的建树,有先进的理念并影响至深。、博克、赫钦斯即是。
校长对隐性课程或隐性文化的建设负有更大的责任。学校能否让自己的建筑物也成为教师?能否让墙壁也成为教师?让校园里的花草树木、校园里的羊肠小道也成为教师?校园能否让学生更亲近自然、热爱生活?这都是校长需要作为的方面。
隐性文化可以简单地用一个“风”字来描述。学校里的学风、教风、校风怎样?这个校园所刮的是东南风,还是西北风?“风”是无形的旗帜,因而,换句话说,就要看学校里是否飘扬着那种无形的旗帜?飘扬着怎样的旗帜?而所谓旗帜,即无形的引路者、照耀者。它引导学生去崇敬什么、鄙视什么,指引学生去追求什么、拒绝什么。还有什么比这更重要、更珍贵的呢?还有什么是更值得校长去关注的呢?
二、具体地讲讲文化建设
学校的一切本已是文化,为何还要建设呢?所谓建设,就是要使之更充实、更丰富,有更大的发展。
学科建设就是文化建设,课程建设是文化建设,这是非物质文化建设。实验室建设,教学楼、图书馆、体育馆和博物馆的建设又何尝不是文化建设呢?虽然与物有关,但可谓物质文化建设。当然,一个更根本的建设是师资建设。
以上,大体上是有形的。还有无形的文化,如观念文化,精神文化,相关的是无形文化的建设。电脑分硬件和软件,大智大慧更表现在软件建设方面。我们可以把学校里无形文化的建设比喻为电脑的软件建设。当然软件常常与某种硬件相关联。无形文化有时也附着于一定的有形之物上。
图书馆、天象馆、天文馆的建设当然在有形之列。既然它们都是文化,所以我在其建设之中也增加了许多考虑。湖南师范大学(下称师大)图书馆的土木工程设计是由湖南大学的黄善言教授主持的。我不可能去直接参与土木结构设计,但我参与了结构理念、布局设计、风格设计的讨论。黄教授也十分愿意跟我一起讨论。这种讨论一直持续到施工过程之中。无疑,我们这座图书馆与众不同的极其丰富的文化含量是与我当年的构思有关的。
在图书馆的正前方道路两侧的四座雕像是我提议修建的。纪念的是四位中国古代文人,屈原、孔子、司马迁、祖冲之,雕像基座上分别刻有这些人的一段名言,而这些名言又分别由我校的四位名教授书写,他们是刘筠、李盛华、马积高、尹世杰。这就是文化。中国的文化史在我们校园中,在我们心中。
在文学院大楼前方,我们修建了杨树达先生的雕像,他是我们学校历史上最有学问的人。雕像上的文字是请李维琦教授书写的。
显然,我们崇敬的是学人、文化人、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而无任何政治家。真正推动了社会进步的政治家也是值得纪念的。但这不是学校的事,我们依据自身对“大学是什么”的理解纪念相关的人物。大学研究政治学,但不从政;大学与政治学有关,与政治无关。就像大学研究商学却并不从商那样,就像大学也可能研究军事学却并不从军那样。
这些雕像的制作,用了优质的石料,它们将永久耸立于我们的校园。
我还有修建几位外国的,世界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的雕像的计划,如亚里士多德、笛卡儿、牛顿等人的雕像。但是,这随着我卸任而再没能实现。也怪我见事迟,为什么没在18年的任期中的早些时候去做呢?
我想,所附着于这些建筑物、这些雕像上的文化将永在,所体现的精神将永在。
我还提出了四维绿化的概念,让校园成为学生贴近自然、亲近自然并由此而更热爱生活的佳境。首先是全覆盖地面的绿草,再是由灌木自然生成的篱笆,第三、四层就是两种不同高度的树木了。我还提出了整个校园除必要的水泥路面外,不要有任何的地面。
此外,我还希望校园里有百种花卉,四季皆有。最终究竟有多少种,我没再仔细过问了。
事实上,我和刘志辉、戴海以及后来的学校负责人罗维治、陈钧、龚维忠等,都很重视学校的“风”。戴海还写过专门的文章来论述“风”及其建设的意义。
学校的“风”,不只是包括工作作风、生活作风,更特别更宝贵的是学风、教风和由此而生成的校风。
1992年春,大学刮起创收潮、下海潮、经商潮。那时,我们在校园最核心地带挂出了两条巨幅标语:学术是学者的生命,学习是学生的天职。很震撼,很闻名。这就是当时师大的特立独行。
邻近的大学,外地来参观的大学,都能看到,师大的学生竟不为潮流所动而那样专注地学习。
我们是师范大学,学生未来大都是教中学的,教教中学,还需要那么多知识吗?还需要高深学问吗?还需要讲究学术水平吗?但所有这些,对于我们这所师范大学都不是问题。我们有着无止境的追求。
“风”,实际上是无形的旗帜。在师大,飘扬着两面无形的旗帜:真理至上,民族至上。
真理至上是第一位的。真理常常是超民族的,然而,一个民族需要意识到保障真理的至上地位才是在根本上有利于民族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民族至上是相对于社会政治的,民族的利益是超政治的,并且,只有当政治不损害民族根本利益时,政治才获得应有的地位。从这个意义上说,政治是从属的。
谁拥有真理,这与“谁”的性别、种族、权位、钱财等等毫无关系。
有一次,一个关于文学评论的国际学术会议在我们学校举行。这个会议有一个简短的开幕式,由我致欢迎词。因是国际性的学术会议,我想用英语讲。我的英语很差很差,写了一个稿子,还预念过几次。我担心发音不准,请来白解红,让她听听我发音有什么毛病。她听后很高兴,说“太好了”。我说:“不会没有毛病吧?”她说只要注意一下两处需有一点停顿。
平时,我是决不会用英语跟外国友人谈话的,一则,我没有这个能力;二则,就说那么一两句,让别人还真以为你懂英语,这样反而更尴尬了。从根本上说,我在学问面前,是决不会装模作样的。真理至上,首先是我自己在真理面前无条件的虔诚。
在学校里,我本人对待真理的态度是至关重要的。至少,在一般人看来,我是学校里有权有势的人。故而,我对真理的虔诚与尊重格外重要,比权势重要得多。
罗××是那次国际学术会议的主要组织者之一,他为此请来了一位副省长。事先,我对他说:“有必要吗?”他答:“有,这体现了会议的档次。”我实在不能不说了:“这与档次有关吗?”虽然说过了,但无济于事。由此,我深知,“官本位”已深入学校,已感染到了年轻一代学者身上。罗××当时40岁才刚出头啊。
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更加重了我的使命感,我得为改变这种现状而不懈努力。大学需要官员有投资的自觉,但决不希望他们来捧场。他们是从政的,我们是从教的,两回事。况且,学术,学问,靠捧场也是毫无意义的。
这种观念上的问题,与体制本身存在的问题是相关联的。所以,我在校内不仅从观念上“去行政化”,而且还必须从制度上“去行政化”。唯有如此,真理至上的旗帜才可能在我们这里高高飘扬。
为什么省府多次想帮我们建一个像样的办公楼而我始终未予采纳?这座办公楼既小又旧,小到不足千平米,旧到在所有建筑物中它年岁最大。然而,不是说要“小政府,大社会”吗?学校里,为何不可以是“小行政,大学校”呢?大学应当比社会更有觉悟,难道它需要一座雄伟的办公楼来表明自己的身份吗?
真理至上,就是我们不仅崇尚真理,还要探求真理,发展真理,维护真理,让真理成为我们心中最宏伟的大厦。如果真理至上的旗帜在大学里还飘扬不起来,在哪里还可能飘扬起来?
为什么在我们学校,在教职员工中地位最高的,最受尊敬的,不是别人,恰恰是教授呢?原因还不简单吗?他们可以最好地体现真理的含义,他们以探求真理为己任。
我任职时的师大,教授拥有令人羡慕的地位,比别的学校更有地位,更受尊敬。对此,有的学校不以为然,有的学校将信将疑。山东大学的一位校领导(党委负责人,女性)专程就此来考察。考察前,她心中的问题是:“真这样吗?”考察后,她得出结论:“真这样。”显然,她是认真的。我相信,她决不会只是看看的。
车队长辉常为刘筠院士开车。有一次,我乘他的车时对他说:“给院士开车你是特别小心的吧?”他答:“当然。”我进一步说:“给我开车问题不大。校长乘车撞死了,今天死,明天就可再任命一个。院士出事了,多少年出不了一个啊。”他听后,觉得我讲得不对,于是回应道:“像你这样的校长,多少年也出不了一个啊!”我很欣慰――我们学校的工人也懂得教授的价值和教授的地位。
始终让真理至上的旗帜飘扬在师生员工心中,这就是极珍贵的学校文化。建设这种文化,需要真正的本领。
On School Established by Culture
一、结合学校实际,打造校本精神文化
《__县中小学实施文化育人中长期规划》中,明确提出“一校一特色”、 “一校一强项”的文化育人理念。因此,在实施文化育人过程中,我们必须根据学校实际,构建特色校园文化。如和平中学、阳明一小等办学历史悠久、办学成绩显著的学校,可以做好校史文化建设,切实做好校史的编纂、先进人物事迹的收集与成册等校史文化建设工作,尽可能使校史文化传承、发展下去,它是一笔无形资产,可以较好地起到熏陶和激励作用,从而使校本精神文化代代传播及传递,生生不息;四联中学是一所具有优良革命传统的学校,可以充分发挥其红色文化的作用,激励青少年一代奋发向上、积极进取;而__中学、实验初级中学等新办学校,则可以充分利用其环境优势,做到建筑与自然和谐统一、人文与环境巧妙相融,深化环境人文内涵,美化校园文化环境,增添人文氛围,提升学校品位;职业技术学校的办学性质与普通中学完全不同,其校园文化建设应突出职业文化,强化职业精神,比如,在宣传教育上可以广泛宣传富有职业精神的名言警句、典型事迹;在课室、实训室的布置上,可以参照工厂或企业模式;在管理上,也可以参照企业管理模式,努力营造出职业氛围,建设具有职业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总之,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灵魂所在,各学校务必结合学校实际,打造校本精神文化,以发挥其目标引领、价值引导、观念统一、情感激励和规范调节的积极作用,促进良好校风、教风和学风的形成。
二、结合学生实际,举办丰富而又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
现在,校园文化活动已引起了学校的普遍重视,大部分学校都能够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来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但很多学校的校园文化活动也存在着层次不高、管理不到位、形式单一、特色不突出等问题,甚至是纯粹为活动而活动,不能真正取得实效。校园文化活动要想真正取得实效,必须结合学生实际,注重活动特色,努力实现校园文化活动从单一的文体娱乐功能向导向功能、熏陶功能、教学功能和育人功能的根本性转变。如和平中学、福和中学、实验初级中学等学校,学生素质普遍较高,学习兴趣比较浓厚,可以组织学习兴趣小组、文学社、科技创新、演讲比赛、征文比赛、辩论赛等活动来开拓学生视野,发展学生个性;阳明中学作为特色学校,学生普遍在体育、艺术等方面有一定的特长,可以举办各项体育运动竞赛、艺术节等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特长;职业技术学校学生活动能力相对较为突出,可以通过丰富多彩、而且能够突出职业性和技能性的校园文化活动,来发挥学生潜能,发挥学生个性,增长技能,增进合作,如技能竞赛活动,暑假“三下乡”、青年志愿者以及各类社团组织等活动。总之,学校应根据学生实际,明确目标,保证实效,大力抓好特色活动,打造校本活动品牌。
三、结合办学目标,彰显特色校园办学理念
第二,把握方向、打造特色
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学校要把握两点,一是必须要坚持建设先进的文化。要注重把握校园文化活动的政治导向、思想导向和价值导向,用优秀的文化加强对学生的正面教育,用健康向上的思想作为校园文化主流,确保校园文化沿着积极健康的轨道发展。二是依据并打造学校特色。一所学校与其它学校鲜明的区别就是学校的办学特色。校园文化建设要体现学校的特色,根据自身条件,扬长避短,在校园文化的特色上下功夫。
第三,增加投入,优化环境
校园文化建设要外显于形,内化于心。育人环境建设非常重要,完备的校园文化设施是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前提。近几年来,我县做了许多工作,但总的看来,仍与发展的形势不相适应,与学校的发展、师生员工的要求不相适应。现在学校的经费拨付是按照学生数进行拨付,办学规模较大的学校还好一些。一些办学规模小的学校就在资金方面显得比较困难。像长兴学校、亮兵中小学、福兴学校等必须给予资金支持,方能更好的把文化建设做好。
硬件在这里是指学校的设备设施。学校要充分利用文化资源的教育优势,让高尚文化体现到校容校貌上,让学校的每一个地方、每一处建筑都会“说话”,成为学校的教育之源。如学校的校门有文化感,学校的教室有育人感。在教学楼内有天井,植树种花,搭建葡萄架,增设拉近人的心理距离的半圆形条凳,摆上石板棋盘,修建数字化小道,并将名人名言融入其中,成为温馨的“敏行园”。在教室、办公室的门上张贴经过筛选、增加内容简介且放大后的图书封面,既美化了校园,又为师生提供了新书初读的机会,同时激发了师生借阅新书的欲望。学生享受轻松惬意的读书与休闲时光的同时,也受到教育的熏陶。
2.赋予校园文化软件以灵魂
软件在这里是指一所学校的管理。我认为在学校建设与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首先要确定好独具个性、特色鲜明办学理念。用理念指导学校办学,用理念做强学校特色,提升学校办学质量和空间。我校就确定了“享受教育,夯实健康人生基础”的办学理念。“享受教育”是一种情怀,一种态度,一种核心价值观,“为人的成长奠基”是学校的育人目标。它包含三层含义:一是一种感恩和创新的朴素情怀。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享受着人类智慧的结晶,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感恩前人、报效当今的情怀激发而生,前人的智慧和教训又是师生不断创新的基础,正所谓站在巨人的肩上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二是一种独到视角下的苦乐观。享受教育的“享受”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超越职业感和任务感而共同形成的工作学习的愉悦,让师生在教育的过程当中体会一种快乐和愉悦,反映的是一种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人生追求和精神满足。三是一种崇高的境界修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将教育活动看成是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教与学超越了功利成为自我实现的需要,展示着崇高的人生境界。
3.赋予学校潜件以活力
潜件,本是计算机专业语言。在这里借用潜件的本义引申为通过学校硬件和软件的有机结合,创建学校的特色或者品牌。这里的潜件,就是打造学校的特色或者品牌。特别是布心小学要想生存和发展,必须追求个性化办学,进而提高学校的综合实力。要想达到个性化需要艰苦的历程,更需要拥有学校特色。追求学校特色是现代学校改革和发展的突破口,也是学校文化的一种体现。实施素质教育应把特色建设作为突破口。要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开发专题学习网站,深化信息技术应用;教师要运用教育博客,拓宽教育沟通渠道;要强化管理信息功能,提升学校办学效益。以价值观为核心的学校文化,就像空气一样存在于组织之中。它的存在,远胜于有形的规范。师生的行为不可能全部用文字规范下来,只有依靠文化的力量才能实现。在制度鞭长莫及的地方,价值观起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以校园文化建设促管理机制创新
1.管理任务职能化
学校根据管理的职能重新整合管理机构,变成教育创新中心、教研指导中心、质量监控中心、人力资源中心、安全管理中心和后勤服务中心。六大中心主任采取竞聘上岗,中心成员则由主任聘选。各中心既各司其职,又互相合作,大大提高了学校管理效率,形成了一支精诚团结、友好合作的领导团队。
2.管理重心扁平化
管理不是校长一个人的事情,大部分事情应由下面的中层和教师完成。管理权力要下放,让教师做事有积极性。一是年级教研组长是管理的重要组织。由年级组长开展学校的各项活动,整合各种资源。二是实行岗位责任小循环,促使教师快速成长;三是实行基本合格线。在教学质量的评价中,重视合格率、增长率和优秀率。要做到所有的学生达到合格以上。校长把管理的中心下移以后,事情做得更好了,工作也更有效率了。
3.教师发展个性化
这就是以教师个人的专业成长来突出学校的办学形象,因为教师的专业水平是学校最硬的软件。一是成立校级工作室,以课题为抓手,激励教师的专业成长。二是帮助教师总结成果,召开以教师名命名的研讨会。通过抓好教科研,根据每个教师的特点,提出教师发展计划,促进教师的发展与成长。
4.家校合作常态化
2.制度的不完善成为落实的绊脚石。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上的不健全,同样会给校园文化的建设设置诸多障碍。比如,职责划分、方案计划、效果评价等等通过“制度”必须要加以细化、加以实施,否则,在实际的运行上可能就会产生诸多困难和问题,成为落实校园文化建设的绊脚石。
3.与品牌、特色学校的创建分开对待。把校园文化建设与品牌中职卫校、特色中职卫校的创建分开对待,没有意识到只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才能凸显“品牌”,只有有别于其他学校的文化基础才能凸显“特色”。
二、如何加强中职卫校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体育文化汲取了天人合一的思想,有效整合了人在生物、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发展,构建出一个人与自然共同生存发展的体育文化环境。
1.2时代性
由于文化是时代的产物,在某种程度上直观地反映着时代特征,然而在时代的发展过程中也在不断演化自身的形态。学校与时空环境紧密相连,小学校园文化的产生、发展和成熟依赖于学校和社会一同构建的背景。
1.3人文性
小学生的个性化特征是校园文化的切入点,满足了学生的发展需求。全面分析校园文化的发展过程可知,体育文化一直都代表着一种人文精神,蕴藏着一种文化目标和彰显着人文价值理念。
1.4发展性
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体育的生态哲学,旨在通过对生态哲学内容的研究,使全校师生树立人与自然共同生存发展的观念和与之相符的生活方式,满足道德标准的生产方式以及改造自然的方式。
2小学校园体育文化的作用
2.1身体作用
体育运动能够强健学生体质,促进学生的健康发育。小学体育文化是一种特殊的体育文化形态,存在于校园中。教师依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因材施教,采用分层教学模式,这较好地满足了学生的不同需求,激发体育学习兴趣,使其全面、健康发展。
2.2娱乐作用
体育游戏和竞赛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娱乐性,能够满足处于小学阶段学生的爱动特征和强烈的表现欲望,帮助学生展现体育能力,也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轻松、愉快的体育活动氛围,增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
2.3教育作用
21世纪更加注重全面素质的综合能力,人的全面素质主要包含思想品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等的教育。通过体育教学除了能强健学生的体质外,还能拓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集体主义精神,养成敢于拼搏创造、不怕苦累的优良品质。
3小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现状
校园体育文化在强健学生体质、提升综合素质和磨练意志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现阶段小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现状不是很理想。目前,青少年耐力素质的下降和竞技体育在奥运会上屡创佳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通过多年来对大量学校学生的身体体质的调查可知,学生的身体体质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而缺少锻炼是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校园体育文化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主要内容之一,学校领导均认为其在强健体质、促进个性发展和教育管理工作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他们一致主张应大力倡导和发展校园体育文化,而实际的落实效果不是很好,这主要是因为部分家长和教育主管部门将升学率作为评判学校实力的主要标准,导致学校不得不偏重智育,学校中普遍存在体育教学投入不足,体育课程被占用,体育活动无法正常开展的问题。虽然,近年来国家教育部对体育活动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但是,由于国家调拨的教育经费短缺和沉重的课业负担,仍然制约着体育活动的开展。
4小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路径
4.1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念
在开展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价值观念是发展的根本,应树立全面发展与和谐发展观念,学习西方国家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统一发展学生的身体、精神、情感和智力。借助体育实现自身价值,通过多彩的体育活动缓解学习压力,实现体育价值。
4.2营造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
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门应结合新课改大纲、升学考试制度等,降低学生的课业量,改变重视智育忽略体育的教学局面;另一方面应明确体育代表着一种文化,充分发挥体育文化在教学工作的作用,营造良好的小学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在校园的宣传栏、校园网和广播站等关键位置,设立富含校园文化气息、典型的、具有体育象征意义的雕塑等,增加体育知识的普及度,大力宣传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拓宽学生的体育视野,扩充校园体育文化内容,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增强学生体育锻炼欲望,正确指导体育行为,以此来营造积极向上、健康和谐的体育环境。
4.3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文化活动
在健康体育理念的作用下,体育的健身功能与娱乐性更加凸显。另外,为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应将具有一定特色的体育项目引入到课内外教学活动中,丰富体育文化活动形式,培养独具魅力的校园体育文化,促进小学校园的精神文明建设,创造良好的体育文化育人氛围。学校可以将时尚体育、休闲娱乐体育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入到校园中,虽然这些体育活动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无法在体育课堂上开展,但是可以利用课外活动时间依据每个学校自身实际情况合理开展。这不但能够提升学校的办学特色,还能增强校园体育文化。
4.4加强校园体育文化的制度建设
校园体育文化制度是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基础保障,因此,应构建并不断完善校园体育文化制度,使其具有一定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从而规范学生的体育行为。有效解决体育教师资源和投入资金短缺的问题,合理配置体育教师。将小学体育卫生经费划入财政拨款项目,保证专款专用,不得随意占用。另外,加快校园体育设施的建设,增加在校园体育设施方面的投入力度,将体育设施建设划入学校物质文化建设计划中。
1.2传播内容不够丰富当前高校媒体的宣传内容主要集中在高校管理者的活动、各种学校会务信息以及国家相关政策等,而缺乏对高校基础信息的宣传,尤其是与学生个人相关的信息更是非常少,这样的传播内容很难引起学生的关注,而且高校媒体宣传的内容也缺乏时效性,不能及时对最新发生的信息进行传播,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学生了解信息的渠道非常广泛,一旦高校媒体宣传的内容超过了它的新鲜实效,就不足产生其宣传功效。
1.3媒体资源缺乏整合分析高校媒体资源可以说形式多样、种类繁多,既有学校层次的学报、高校网站以及高校广播站,还有各个院系组建的系报、系信息宣传栏等等,这些高校媒体之间相对独立,缺乏有效的内部沟通,结果导致宣传的内容出现重复现象,造成资源的浪费,没有产生造势增值的新闻传播效果。
2发挥校园媒体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功能的有效途
2.1重视校园媒体作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高校媒体是高校信息传播的主要载体,也是推动校园文化发展的重要工具,因此校园媒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着主渠道作用,因此高校媒体要切实履行其功能,发挥把关人作用,抵制不良文化。高校媒体要对进行宣传的信息进行仔细地甄别,防止将一些错误的思想意识灌输给学生;校园媒体要发挥其引导、宣传教育作用,积极将一些良好的社会风气融入到校园文化的构建体系当中,比如高校媒体可以利用学校广播站积极宣传高校内所发生的的好人好事,加强对良好校园风气的宣传,从而带动整个校园内的风气朝着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
2.2高校要提高对校园媒体的支持力度校园媒体要发挥对校园文化功能的建设作用,需要高校加强对校园媒体的支持力度,只有这样才能为校园文化提供先进的载体,加强对校园媒体的支持:第一,高校管理者要高度重视媒体的硬件建设,高校要增加对采购先进媒体设备的资金投入,及时购置先进的媒体设备,同时也要加强对设备的维护保养,制定科学的设备使用规范,以此延长媒体设备的使用年限;第二,提高媒体工作者的业务素质,从事校园媒体工作的学生由于其没有专业的媒体设备使用技能,因此需要高校加强对学生的技能培训,提高他们应用媒体设备的技能,同时还要增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本着事实求是的态度从事新闻媒体工作;第三,高校要建立切实可行的运作模式,在不影响学生学习的情况下,激发学生的参与激情。
2.3整合校园媒体资源,丰富校园文化素材整合高校媒体资源,充分发挥各自的宣传优势,是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措施,通过整合媒体资源可以多方面的拓展校园文化宣传素材,为学生提供各式各样的校园文化建设信息,有助于构建具有高校区域特色的媒体宣传体系,实现资源的共享,避免了媒体宣传内容的同质化现象。整合校园媒体资源:一方面要完善媒体管理体制,完善的媒体管理机制是保证媒体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就如同清华大学、同济大学设立的新闻中心,就是通过统一的管理部门实现对高校媒体工作者的集中管理,并且根据新闻工作的实际需要开展针对性的管理策略;另一方面高校要加强不同媒体之间的协作,形成合理舆论引导。不同的媒体具有不同的宣传侧重点,比如学院的学报主要是宣传高校的教育教学理论研究、高校网站则侧重对高校整体发展的宣传,而二级院系的刊物,则主要集中在本院系的日常活动或者好人好事等,因此通过加强它们之间的协作,可以加快信息传播、扩大信息接受层面。
2.4拓展校园文化活动,提高媒体工作者的素质校园文化的内涵是随着高校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而不断丰富与发展的,校园文化的丰富需要借助媒体的宣传功能,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得以实现:第一,高校媒体栏目要开始互动活动。高校媒体通过开始互动活动,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从而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接受先进的校园文化;第二,在校园内开展丰富多彩的专题活动,提高校园文化活动的层次。高校要广泛开展各种校园文化活动,比图组织演讲比赛、辩论赛等,通过媒体对这些活动的宣传,带动周围学生的参与激情;第三,在校园媒体工作者内部开展各种校园文化活动。通过在媒体工作者内部开展技能比赛,可以提升工作者的思想意识,进而带动整个高校媒体工作的发展。
(一)缺少系统性的长远规划
校园文化是一个系统的、长期的育人工程,每个细节都要环环相扣、学校的一人一事、一情一景无不成为校园文化的名片、符号和展台,都是校园文化的承载者。在建设的过程中,无论是领导层的管理者还是实施层的组织者,都很少站在全局上整体规划统筹,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点孤立地存在,未形成合力。一是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过分注重对校园文化活动,但开展活动形式单一,内涵空泛,把活动的开展等同于校园文化的弘扬,活动仅仅体现在娱乐层面,很少系统地统筹各个活动。二是学校领导者缺乏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科学、合理、系统、深入的研究。
(二)精神文化建设特色缺乏
在学校精神的培育上,许多学校没有自己的特色和发展目标。校训往往是凝聚几代校园人思想和学校特色的一种理念,是学校办学发展和特色追求的目标和方向,需要几任领导甚至几代人的探索研究,才能形成稳定的、内涵丰富的、具有特色的校训。目前,我们中小学的办学理念盲从现象严重,缺少自己办学理念上的文化思考。许多学校的办学模式有太多的雷同,学校领导抓校园基本建设多、抓升学率、抓学科竞赛多、抓校园环境整治多,惟独抓学校文化整体建设少。
(三)物质文化建设过于形式化、随意化
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它是整个校园文化外在标志,但其核心内涵是校园文化中的精神文化因素。建设校园物质文化的目的应该是使它成为承载精神文化的载体,建设物质文化不是目的,而是手段。目前较多的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却背离了这一宗旨。具体表现在:一是有些学校只热衷于建设物化的环境文化,搞形象工程,甚至于为了督导达标的参数去盲目建设物质文化。二是布局零乱,没有整体规划。许多校园建设无序、凌乱、布局不合理,没有文化、艺术特色,不够美观和谐。三是设施短缺或使用率低。有部分学校设施不完备,操场过小,甚至没有操场。四是管理水平较低,没有综合管理的能力和意识。
(四)校园文化建设缺少人文精神
校园文化建设的每一个方面,都要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以学生发展的需要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学生是教育、管理、服务的中心和主体。然而,许多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上缺乏人文精神,过分强调适应和服从社会规范,忽视积极发展个体素质,忽视帮助学生超越自我和社会消极因素的影响。只规定义务,不明确权利,这就偏离了校园文化建设和素质教育的方向,从而使学生失去了追求美好目标的积极性和成功的喜悦。
(五)教师文化建设重视程度不够
教师文化的关键要素是教师的专业智慧和人格魅力。一个没有生活激情的教师,很难赢得学生的欢迎。教师的专业智慧,比如“上课的技巧”、“与学生沟通的技巧”等是可以学习的。但教师的人格魅力几乎无法学习,只能理解、激发和感染。现在一些学校不重视教师的文化建设。表现在:第一,人事工作管理粗放,缺乏教师成长促进计划。第二,缺乏与教师促膝谈心并引导其明确个人专业发展目标。第三,不关注教师个体的学校生存状况,不能发挥情感沟通的作用。
2.构建中小学校园文化的策略
(一)加强精神文化建设
深化育人思想,升华校园文化的功能———思想上明确加强学校精神文化建设,对于实现学校的办学目标和价值理想,凸显学校的办学特色,激发凝聚师生的积极性,促进学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师德建设是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核心。教师的师德建设不能依赖个人的自觉自愿,需要有适当的外界压力和合理的激励机制来推动,即管理。学校管理应该是基于人本的、科学的、发展的、和谐的管理。其次,人文环境是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保障。人文环境文化建设最需要的是:充分尊重每个人的存在价值,营造民主科学的校园氛围,来引导和调整师生的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心理状态和人际关系,为师生提供一个能充分展示其能力和价值的竞争平台。在教师培养中我们注重以目标鼓舞人,调动教师自主参与的积极性,努力为教师的成才创造条件。对青年教师,多为他们创设各种平台,结合学科特点开展教学基本功训练、比赛。通过各种形式让我们教师在学校的发展中体验成功,并在成功中享受快乐。
(二)物质文化建设
美化校园环境,提升校园文化品位———物质上承载物质文化是一种直观的文化,物质文化的建设及管理直接地反映出学校的办学水平。要以倡导的精神理念为主题,构建丰富的校园文化,使这一精神理念固着和承载于形象的物质上。一是校园规划要遵循整齐、便利、美观的原则。将不同功能的建筑集中在一起既可以方便师生的学习生活工作,又可以根据不同区域的特点进行相应地装饰。二是校园建筑装饰要体现实用性和审美性原则。三是校园环境要体现卫生、整洁的原则。四是教学设施要体现齐备与适应性原则。完善现代的教学设施有助于多种方法教学的实现,便于获得和传递更多的信息,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制度文化建设
强化管理机制,保障校园文化和谐健康发展———制度上保障校园制度文化是指校园文化的组织机构及其规章、规则确定的制度环境,它对师生的言行习惯及模式具有约束和定性的作用。要以一种精神理念指导学校的全面工作,使之贯穿到学校工作的各个层面,并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这样,团体成员便会在制度的引导下,长期重复实践这种精神理念,逐渐形成习惯,形成风气,形成自觉的行为。
(四)加强教师文化建设
培养高素质教师———群体上实施教师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部分,是教师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代表教师群体共性的价值取向和职业行为特征,并成为维系教师团体的一种精神力量,它甚至于决定着学校及其师生的发展走向。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一是端正教师对工作的态度;二是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三是教师应该具备更高、更严格的职业道德修养;四是教师既要有广博的专业知识,又要通晓基本的社会学科、自然学科的知识,做到博学多才;五是教师要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和研究能力;六是应具备较强的现代信息技术整合能力。
(五)加强行为文化建设
通过具体的活动来浸润文化———行为上践行行为文化建设,最终致力于学生的成长,规范养成不能是空洞的说教、简单的惩罚,应是指导行为。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是教育的载体,活动中渗透的养成教育如涓涓溪流在孩子们心田中汇聚。学校要组织与学校文化传统、文化理念相适应的传统活动,甚至可以创建相应的活动仪式。如以“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就应以传统节日为契机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以崇尚运动为学校的文化理念,那就要有丰富多彩的各种运动(活动)和传统赛事,甚至能够将这种赛事在社会上叫响,引起社会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