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大学毕业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29 09:18:2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会计学大学毕业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会计学大学毕业论文

篇(1)

综合性大学的会计专业以培养应用创新型会计通用人才为目标,旨在向社会培育德才兼备的高级会计技术人才。会计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质量合格与否,关系到学校培养目标能否完成、社会经济部门效益能否提高。本文通过对江苏省综合性高校会计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工作的调查研究,对会计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工作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综合性大学会计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教学现状分析

 

根据调查显示,江苏省具有会计专业学位点的综合性高校培养方案中,都有独立设置的毕业论文实践环节,且时间安排都在最后一个学年,持续时间都在10周左右。各高校都有较规范的毕业论文工作条例,均规定了毕业论文的组织和管理,指导教师的职责和任务,答辩的要求、程序及论文评分标准等,明确了选题、开题、中期检查、初稿、定稿等各阶段的截止时间,并且全部工作都要求在毕业设计系统中完成。各会计专业学位点都有毕业论文选题指南和写作规范,对相关附件也都有相对应的写作指引或参考模板。特别要指出的是,由于经管类研究问题和研究内容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各会计专业学位点每年都会根据形势发展设计出适应当前经济环境的会计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会计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包括指导教师和学生基本在第7学期末商议确定选题,学生根据选题查阅相关国内外文献资料,然后按照时间进度完成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外文翻译、调查报告和论文初稿,再根据指导教师意见对论文初稿进行反复多次修改,最终定稿。

 

然而在整个毕业论文工作期间,还是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选题难定。由于会计学以公认会计准则为基础,对日常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既有规定的账目也有规范的核算方法,只有涉及会计政策选择、会计估计变更等事项时有一定的选择权。这样一来,如果对于日常经济业务进行会计研究,难免落入教科书的窠臼;而对特殊经济业务的会计问题进行研究,也只能对规定的几种处理方法进行比较,缺乏实际意义。

 

对目前会计准则中的具体准则展开理论研究,探讨其不足和如何改进,以及对经济中出现的新事物提出有建设性的想法,都是不错的研究方向,但对缺乏研究工作基础的本科生来讲却是不小的挑战,对综合性院校的会计专业学生就更难,因为其教育模式并不偏重于理论分析,而是融入一定数理分析和计算技术的应用创新模式。

 

上述原因造成会计方向的选题范围过小,而会计专业作为热门专业,其学生人数又众多,因而只有将相关或相近研究论题都纳入选题范围才能满足选题需求。相关论题包括内部控制、风险评估等审计方向,财务危机、财务绩效等财务方向;相近论题包括税收、国有资产管理等财政方向,公司战略、公司治理等企业管理方向,高管薪酬等人力资源管理方向。对于相近方向的选题往往要求必须结合财务会计专业的相关知识,以财务会计理论和方法为主,导致题目设计的难度增大。

 

2.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难执行。确定选题后,一般要求学生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设计出研究框架,再由指导教师审核把关。一般来讲,选题可分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大类,其中定性分析主要做案例研究,而定量分析则主要做实证研究。案例研究强调解决实际问题,为研究主线,而实证研究强调归纳和演绎,从样本推知整体,从宏观分析微观。

 

数理基础较好的学生往往会选择实证研究的选题,但在随后的研究工作中却发现并不简单,如数据难找、模型难懂难建、数据处理和分析困难等。那些不愿跟数据和模型打交道的学生,后来发现案例分析也不那么容易,最常见的问题是:不少学生不能正确区分“现状和问题”及“问题和原因”,提出的建议不能有效的解决问题。对于写作过程中面临的种种困难,多数学生会自行改变开题时设计的方案,任意删减,造成框架不合理,逻辑不严谨。

 

3.写作不规范。教育部门要求本科论文重复率一般在25%~30%之间。对于定性分析论文来讲,由于规范分析和文献分析方法的运用,导致文字叙述占大量篇幅,且多数是参考他人的研究成果,而为了降低重复率,学生往往将原本科学规范的学术语言替换成大白话,甚至出现语句不通、前后矛盾的情况。而对于定量分析论文来讲,由于其包含一定量的数据、模型和处理分析,相比定性分析论文而言,修改任务较少,但仍有降低重复率的压力,因此学生常常会在字数达标的前提下,大量删减理论部分,造成理论基础研究薄弱,对实证分析的支撑不够。

 

二、综合性大学会计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教学问题的成因

 

1.专业特点的原因。与其他专业相比,会计专业相关论题往往比较敏感,会计数据也会涉及到商业机密(主要涉及非上市企业或敏感信息)。以上市公司作为样本或案例的,只能针对公开数据(如财务报告、公告等)进行分析,未公开的数据则因无法获取而无从分析;以非上市企业或行政事业单位为研究对象的,即使通过一定渠道拿到部分资料,也往往因数据不全而无法分析。上述情况导致有些好的选题被迫放弃,造成会计选题范围小、选题难。

 

2.课程设置和时间安排不当。综合性大学会计专业本科课程设置方面的主要问题有:一是文献检索、图书情报学等通识教育平台课程,要么设置为选修,要么根本未出现在培养方案中;二是常用统计软件、财经论文写作、专业英语、上市公司财务报告阅读等课程设置为选修。由于有些高校对于选修课程规定选课人数的上限,没有选修过相关课程的学生,对文献检索工具不熟悉、专业知识不扎实,在论文写作第一个环节——查阅文献时就遭遇了困难,继而会产生撰写论文的自信心不足,严重制约了论文的写作质量。

 

毕业论文工作一般都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而这个学期是学生考研复试、找工作面试的高峰时期,很难保证论文写作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论文的写作质量。

 

3.指导教师和学生方面的原因。近年来由于社会需求增大,非财经类院校也普遍开设会计学本科专业并大量招生,而师资力量却并未成比例增加。指导教师毕业论文指导工作量加大,与学生沟通交流次数减少,导师对学生论文质量跟踪不到位。从学生方面来看,由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当代大学生生活条件优越,吃苦耐劳的品质相对匮乏,加上对毕业论文不够重视,认为学校不会在最后关卡亮红灯,从思想上放松了对毕业论文质量的要求。

 

三、综合性大学会计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教学改革建议

 

1.开展科研技能训练。综合性高校应积极促进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鼓励和支持会计专业学生尽早参与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等创新活动,提高会计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有些高校要求大学生必须修满一定的创新学分才能毕业,并通过开设多项技能培训项目,如数学建模竞赛、模拟股市大赛、大学生科研立项、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等,既帮助学生修完了创新学分,也培养了学生的初步科研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为最后学年毕业论文的撰写打下了较坚实的基础。

 

除了开展上述各种形式的创新创业活动以外,综合性高校会计专业还应在二、三年级开设相关课程,如文献检索、科技论文写作、抽样调查、数学建模、社会统计分析等,帮助学生熟悉并掌握数字文献资料检索的工具、建模、调查问卷的设计、统计软件的使用等科研工作所必须的知识;此外,应鼓励会计专业学生积极参与指导教师或其他教师的科研项目,训练学生对数据、文献等研究资料的收集、处理和分析的能力。

 

2.适当调整毕业论文撰写时间。本文通过大量的走访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师生认为选题应在大三下学期确定,毕业论文工作应放在第四学年第一学期。但这一时期大部分高校都开设有较多的专业课程,给毕业论文工作的开展带来不便。建议对教学大纲进行调整,适当降低对总学分的要求或适当压缩非核心课程或其他实践环节的授课学时,减轻学生最后一学年的上课压力,既给学生考研、就业留出空间,又能保证学生在毕业论文上的时间投入。

 

3.严把论文质量关。在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下,学校可适当提高指导教师指导经费,并增大核算工作量,以提高指导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指导教师应按照各个阶段的规定时间节点,督促学生完成各项任务。对于科研能力欠缺或专业基础不牢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照,告之外文文献的常用数据库、上市公司数据获取的主要网站、案例分析资料的获得途径,并且对数据的真实性、模型的可靠性、结论的可信度严格把关。经常召集学生开会研讨,及时了解学生论文写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给出指导意见。

 

篇(2)

2 博士毕业设计(论文)应采用最新颁布的汉语简化文字,符合《出版物汉字使用管理规定》,由作者在计算机上输入、编排与打印完成。

3 博士毕业设计(论文)作者应在选题前后阅读大量有关文献,文献阅读量不少于 5 篇,将其列入参考文献表,并在正文中引用内容处注明参考文献编号(按出现先后顺序编排)。

4、 页面要求:博士毕业设计(论文)须用 A4(210×297mm)标准、 70 克以上白纸,一律采用单面打印;毕业设计(论文)页边距按以下标准设置:上边距 (天头) 为:30 mm.下边距(地脚) 25mm.左边距和右边距为: 25mm;装订线: 10mm.页眉: 16mm.页脚: 15mm.>>>>>博士毕业论文国家新要求要求和工具分析

5、 页眉:页眉从摘要页开始到论文最后一页,均需设置。页眉内容: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居中,打印字号为 5 号宋体,页眉之下有一条下划线。

6、 页脚:从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开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页,页码编写方法为:第x页共x页,居中,打印字号为小 5 号宋体。

篇(3)

timequickly,immediatelywenttotheendoftheperiod,andforgraduatingstudentswhoarenowanxiousthanmostpeoplewriteathesis.thesisanddomesticstudentsorundergraduatethesissomewhatdifferent,thoughtheyarecom#moninternationallyuniformformat,butfordifferentinstitutionsanddifferentregions,orhavesomedifferences,iwillgiveyousomestudentthesiswritingskills,andihopeforallthehelp.

whenwriteyourthesis,makesuretousethexxversionword,itmaybecuzofcom#patibilityproblemscausedbyyourthesiscannotbeopened,sothattheteachercannothelpyoumodify,causesomeunnecessarytrouble,whileusingthelatestversionofthewordcanmakeyourpapermorebeautiful,butalsonormative.

thearticletitleandauthorinformation:athome,writingthetitleareverytraditional,rigid,butinaforeigncountryisnotsostrictcriteria,youcanplayyourinspiration,makeyourtitleisfullofnewideas,agoodoveralltitleabletoattractthereader'sinterest,thennoexceptionmentor,studentthesistextfontusing"timesnewroman"font,youcanuseonlythetitleinbold,usingthefontiiwriting.theninthebottomrowofstudentswritingthesistitlefollowedbyyourname,studentnumber,yourschoolorcollege,thenthere'syourstudentthesismentor'sname.

thenthereisthesummary/abstractsection,andthereisasayingthatgood,isacoreofstudentthesis,apoorsummarymakesreadersdonotwanttosee,thesystemcannotbeincluded,eventhepeoplewhowanttoseeyourpapersretrievedfromtheinternetisdifficulttofindyourthesis.firstneedtoclearsummaryintheendwhatisit?infact,astudentthesis,asummaryofthepurposeisnotonlytobriefstudentsthesiscontent,butalsotomaketheinternetabetterlibraryofpapersincludedinyourstudentthesis,asummaryofthesystembysplittingyourcontentandclassification,letyourpaperinpaperlibrary,tofacilitateeasierandfastertofindyourstudentthesis,tofacilitateacademicexchangesbetween.

summarysowhattowrite?domesticgenerallythefirsttowriteapaperandthenwriteasummaryonchineseenglishabstractorsummarybetranslateddirectlytothechinese,thenthestudentthesis,thechinesedonothavetowriteasummary.insimpleterms,thesummaryinthreesteps:first,studentsdescribethecontentofyourthesisresearchwhatthisis;secondstep,describeyourresearchmethods,howtoanalyze,howtosurveydata,etc.;thirdstep,writeyourfinalfindingsandconclusions.abstractv"timesnewroman"fontandbold,inthesummaryofthecontentsofthethesisstudentstoputthesignoftheattentionishalf-widthof,ratherthanthewholeangleof.summaryofwordsbasedondifferenttypesofpapermaybe.

大学毕业论文格式要求

一、构成项目

1、构成项目

本科毕业论文包括以下内容(按顺序):封面、内容提要与关键词、目录、正文、注释、附录、参考文献、封底。其中“注释”与“附录”视具体情况安排,其余为必备项目。如果需要,可以在正文前加“引言”,在参考文献后加“后记”。

2、各项目含义

封面:封面由文头、论文标题、作者、院系、专业、年级、学号、指导教师、答辩日期、等内容组成。(具体见封面格式)

内容提要与关键词:内容提要是对论文内容的概括性描述,应忠实于原文,字数控制在200—300字之间。关键词是从论文标题、内容提要或正文中提取的、能表现论文主题的、具有实质意义的词语,通常不超过7个。

目录:列出论文正文的一、二级标题名称及对应页码,附录、参考文献、后记等的对应页码。

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部分,通常由绪论(引论)、本论、结论三部分组成。这三部分在行文上可以不明确标示。正文的各个章节或部分应以若干层级标题来标识。正文字数以6000—8000字为宜2016年留学生毕业论文写作格式2016年留学生毕业论文写作格式。

注释:对所创造的名词术语的解释或对引文出处的说明。注释采用脚注形式。

附录:附属于正文、对正文起补充说明作用的信息材料,可以是文字、表格、图形、图像等形式。

参考文献:作者在写作过程中使用过的文章、著作名录。

二、毕业论文格式编排

1、纸型及页边距

毕业论文一律用国际标准a4型纸(297mmx210mm)打印。页面分图文区与白边区两部分,所有的文字、图形、其他符号只能出现在图文区内。页边距上、下、左、右均为2.5厘米,装订线为0厘米,统一采用1.5倍行间距。

2、版式与用字

文字图形一律从左至右横写横排。文字一律通栏编辑,使用规范的简化汉字。除非必要,不使用繁体字。忌用异体字、复合字及其他不规范的汉字。

3、论文各部分的编排式样及字体字号

文头:封面顶部居中,4号宋体加粗,上下各空一行。固定内容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会计学专业毕业论文”。

论文标题:2号黑体加粗,文头下居中,上下各空两行。

论文副标题:小2号黑体加粗,紧挨正标题下居中,文字前加破折号。

作者、学校、专业、年级、学号、指导教师、答辩日期、成绩等项目名称用3号黑体,内容用3号楷体,在正副标题下居中依次排列,各占一行。成绩一栏内容留空,由论文答辩机构手写。

中文内容提要及关键词:排在封二或另起页,标题3号黑体,顶部居中,上下各空一行;内容用5号宋体,每段起首空两格,回行顶格2016年留学生毕业论文写作格式论文。关键词三个字用4号黑体,内容用5号黑体;关键词通常不超过3-5个,词间空一格

目录:另起页,项目名称用3号黑体,顶部居中;内容用小4号仿宋。

正文文字:另起页,论文标题用3号黑体,顶部居中排列,上下各空一行;正文文字一般用小4号宋体,每段起首空两格,回行顶格,单倍行距。

正文文中标题:

篇(4)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3月20日

一、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由于会计专业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结合非常紧密的学科,加之现在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大等客观情况的存在,民办院校的学生普遍存在理论性低于一本和二本院校,实践性又低于中等职业院校,处于理论和实践的中间游离状态,高校的毕业生和企业需要的人才相脱节。目前大多数招聘企业都要求:首先是英语水平高;其次是财务方面的技能,具有会计资格证;再就是看工作经历和实习经历,如果这些都没有,就要看面试表现出来的个人素质了。会计用人单位有一些共同的要求,那就是英语好、有专业技能、有综合素质能力。针对这种情况,如何有效地进行人才培养的合理定位,以便培养出更符合社会需要的会计人才就值得我们进行深思。

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理论

人才培养模式,实际上就是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以及实现这些培养目标的方法或手段。它具体可以包括四层涵义:(1)培养目标和规格;(2)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的整个教育过程;(3)为实现这一过程的一整套管理和评估制度;(4)与之相匹配的科学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如果以简化的公式表示,即:目标+过程与方式(教学内容和课程+管理和评估制度+教学方式和方法)。针对会计专业而言,为了更加有效地适应社会需要,应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

(一)理论型人才培养模式。理论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和会计学等方面的科学知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在教学单位、科研单位、政府部门、大中型企业、中介服务机构等组织中从事会计实务、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高级管理专门人才。同时,加强在考研考证等方面的教学,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做到真正为学生服务,为学生着想。

(二)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学生主要学习会计、审计和工商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会计方法和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使学生通过实践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充实和丰富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实务操作的基本能力,尤其是要加强全真的实务操作,而不是模拟操作,为毕业后从事财务会计工作打下深厚的基础。

三、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方案

高校如何在学生中进行理论型和实践型培养的人群选择呢?笔者认为可以把主动权交与学生。针对本科生而言,大一期间应以高等数学、英语、思想政治等公共课为主,尤其是英语和高数的学习。大二期间就应当以会计学原理、中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等专业基础课为主;也就是目前大一期间和大二期间按原有教学大纲进行。大三期间,这时学生就能够区分出学习的好坏和难易程度,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实际情况合理地选择自己应当是以理论型为主还是应当以实践型为主,那么在以学生自我意识为主的情况下会激发大家的学习兴趣。这样,大三和大四的教学大纲就要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修订。针对专科生而言,由于其理论基础普遍低,所以可以定位于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在原有教学大纲基础上加强实践方面的学习。所以,在实施方面,主要针对本科生而言。

(一)理论型人才培养模式

1、教学大纲的修订。根据理论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会计本科专业教学大纲主要分为三类:(1)必修课,主要包括政治理论课、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2)选修课,主要包括专业选修课、共同限选课、跨专业选修课;(3)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包括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

其中,专业课程设置为:第一学期:管理学;第二学期:经济法、政治经济学、会计学原理;第三学期:西方经济学、中级财务会计、会计信息系统、管理会计;第四学期:财政学、税法、成本会计、税务会计、财务管理、审计学;第五学期:货币银行学、高级财务会计、资产评估;第六学期:工业企业会计实训、财务分析;第七学期:专门的注会辅导和考研;第八学期:毕业论文撰写和就业。

2、建立行之有效的考评机制。根据新修订的教学大纲,从第五学期开始,学生就要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和目的性很强的学习,从而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使自己在理论方面具有很强的优势,也可以为学生创造很好的考研考证的平台。

基于此,总的考评方法为:基本理论课程40%,英语四级10%,重点理论课程25%,考研考证25%。

(二)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

1、教学大纲的修订。根据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会计本科专业教学大纲主要分为三类:(1)必修课,主要包括政治理论课、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2)选修课,主要包括专业选修课、共同限选课、跨专业选修课;(3)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包括实习和毕业论文。

其中,专业课程设置为:第一学期:管理学;第二学期:经济法、政治经济学、会计学原理;第三学期:西方经济学、中级财务会计、会计信息系统、管理会计;第四学期:财政学、税法、成本会计、税务会计、财务管理、审计学;第五学期:货币银行学、资产评估、财务分析;第六学期:前半学期集中工业企业会计实训(在校模拟),后半学期连同第七学期深入企业进行实际操作;第八学期:毕业论文撰写和就业。

2、建立行之有效的考评机制。根据新修订的教学大纲,一个非常大的变化就是,学生在实际企业实习的时间加长,从而深入企业实际进行实战操作,深入企业实习有着比在校实习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操作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的会计职业道德意识,使学生德才兼顾,从而学到在校期间学不到的实践知识,为他们日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实践基础。同时,为了达到更好的实习效果,也方便对学生进行考核,单位由学校统一组织,岗位分工由企业决定,真正实现校企联合。

基于此,总的考评方法为:基本理论课程60%,英语四级10%,实践课程30%。

四、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具体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大纲的修订。教学大纲在前述已经进行过阐述,教学大纲的修订会伴随教师的聘用、教师技能的提高、实习单位的长久建立、考核机制的实施难易度等问题,需要在实施中根据出现的不同情况进行不断地完善,从而使得理论型和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学校需有固定的实习单位。目前,实习单位大部分都是由学生自己进行选择,这样既不好管理,又不好考核,加上有些学生投机取巧,学校无从考证。在我们实行了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之后,实践环节纳入到考核机制,并且作为很重要的一个环节,这样就需要学校统一提供固定的实习单位。面对一大批学生要深入到企业进行实习,这就需要学校通过各种渠道建立长期的校企联合。这样既可以完成在校的学习任务,如果学生表现好的话,很可能毕业后就留在了实习单位,这样也解决了学生的就业问题。

(三)学校需有一支理论联系实际的师资队伍。要想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特别是实践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学校需有一支很强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师资队伍。目前,民办院校的教师普遍存在两头多(刚走上教师岗位的教师和退休教师),中间少(长期从事教师行业的年轻教师)的现状,使得教师队伍中具有企业实际操作的教师人数少,这样在进行学生实习指导方面存在某种程度的欠缺。所以,学校需加强两方面的力量来改变现状:一方面可以从外界聘请企业会计人员进行实践指导;另一方面可以为在校教师提供深入企业实践的机会,使得他们能很好地进行理论联系实际,这样既可以提升自身教师的讲课水平,也可以为学校提供长期合作的实习单位。

(四)学校需有一支具有注册会计师资格和博士学位的人才。对于理论型人才的培养,教师需具备很好的理论知识。对于具有注册会计师资格和博士学位的会计人才,学校一方面可以直接从外界引入;另一方面可以提升自己现有教师的学位和职业资格能力,特别是对现有教师自身能力的提高尤为重要。

五、结语

在高校中对会计专业进行理论型人才培养模式和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针对性教学,既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变原来被动的学习为主动的学习,进行两种模式的联合教学,又可以提高学校教师的水平,真正实现校企联合,为学生的就业或者考研考证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出真正对社会有用的会计人才。当然,这种改革在实施中会存在某种问题,需要随着实施的进行不断进行完善,从而成为一种真正对学生有益的培养模式。

主要参考文献:

篇(5)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河南省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弹性培养模式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2-JKGHAD-0269)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成功学院为例

收录日期:2014年12月15日

党的十报告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所以,目前我国地方本科院校正面临着转型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加快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民办高校更是如此。作为应用型极强的财务管理专业来说,首当其冲应以实际应用为导向,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和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笔者认为可以从转变观念、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应用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着手,乘着转型发展的东风,服务于地方,产教融合,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培养出更多更优质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助推地方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

一、转变观念,服务地方,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

在许多人的观念里,甚至在许多大学的宣传里,认为一般好的大学都是研究型大学,专门培养白领高级管理人才,而高职高专院校则属于应用型大学,培养的是蓝领,如果把学校定性为应用型大学,则会有降低学校规格的嫌疑。但根据欧洲发达国家的经验,应用技术型人才与学术型人才培养的比例一般在8∶2,因此,不止是地方高校要面临转型,其实所有的高校都要面对转型的问题,我国95%以上的高校都可以算作应用本科,而研究型和应用型其实并不矛盾。转型的目的是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需要,更是国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需要。地方高校作为本地的最高学府,应为地方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提供学历教育、继续教育、终身教育基地与培训基地,提高地方劳动者的专业素质与创新能力。

二、合理定位应用技术型大学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是进行转型发展的首要内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也应时刻关注当前社会人才观的发展,即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作为高校,就应该培养出相应的人才,应社会之所需,培养出来的才是人才,方能有用武之地。应用技术型大学财务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可以定位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和理财会计、金融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工商企业、金融企业、中介机构、教育科研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财务管理、财务分析、金融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

三、科学构建应用技术型专业课程体系

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是实施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与保障。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遵照“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重实践”的应用型专业课程体系由必修课、选修课和实践环节三大模块组成:必修课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课,专业课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选修课包括应用技能课程模块、专业理论课程模块、素质教育选修课程模块和共同限选课程,实践环节包括社会实践、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从第五学期开始,将课程进行模块化细分,专业理论课程模块主要考虑部分考研学生和立志于从事财务管理研究的学生进一步深造的需要,应用技能课程模块则依据学生专业方向(如郑州成功财经学院财务管理专业下又分为投资理财方向和税务筹划方向),体现办学特色,增强人才的就业竞争能力,满足学生择业、就业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素质教育选修课程模块旨在培养学生体育、舞蹈、艺术欣赏水平、法律知识、心理学等方面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共同限选课是所有专业都应选修的课程,包括军事理论与技能训练、艺术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就业指导等课程。(图1)

(一)专业课程建设。专业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由于三本院校的学生基础差,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吸收能力有待提高,所以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应加大专业基础课程学时,如会计学原理、财务管理原理、税法、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等,将这些基础知识精讲,打下扎实的基础,才能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上做到灵活应用,比如,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审计学、税务会计与税务筹划等。

另外,建议在财务管理原理与高级财务管理课程之间增设中级财务管理,有利于学生在深刻理解、熟练掌握相关原理之后,达到灵活应用,有助于高级财务管理课程的学习与提高,使学生从宏观上对从筹资投资营运分配等等整个企业运营过程娴熟连贯起来,并从微观层面可以更熟练地操控企业各个阶段的战略规划,做到活学活用,举一反三,提高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材的选择上,不建议在基础课程阶段采用注会教材,注会教材难度大、内容深、起点高,不适合作为初级阶段选用教材,如财务管理原理,学生刚开始接触到财务管理相关知识,没有任何的基础,建议不要在这个阶段选择注会教材――财务成本管理,应选用高质量的本科教材,也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使用自编教材,成功学院针对三本院校学生的特点,自编了基础会计、财务管理等相关教材,理论清晰,突出实践与应用,比较贴近学生实际。

(二)选修课程建设。目前,我院开设的选修课程比较丰富,涵盖范围比较广,既兼顾继续深造学生和就业学生的需求,还有学生综合素质方面,注重学生劳动教育、养成教育,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专业理论课程模块主要是为了满足继续深造学生的需要,重点进行专业理论知识培养;应用技能课程模块主要是为了满足就业学生的需求,重点进行专业技能和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加大实验、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比如,沙盘模拟、财务管理综合实训、财务会计实验等课程,进行顶岗实习,岗位模拟训练,增强人才市场竞争力。

(三)实践环节。实践环节包括社会实践、社会实习和和毕业论文三个方面,社会实践可以在寒、暑假由学生到各企事业单位进行调研活动,社会实习一般是在第七学期所有课程结束之后联系实习单位,在财务类岗位进行实际业务的操作,由校内实习指导教师和实习单位指导老师共同对学生实习进行指导,并在实习结束后给出评分,而往往校内实习教师又是学生的论文指导老师,所以又可以针对学生论文选题指导学生在实习单位进行实际调研,把调研得出来的数据和结论用于论文写作上,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做到言之有物,既可以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同时又可以避免规范性研究所带来的抄袭,降低重合率,顺利通过毕业论文答辩,还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去实习,提高其实习和论文写作的主动性和实际效果。

四、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

根据财务管理专业的特点,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突出案例教学的作用,增加课堂案例教学的比重。教师可以搜集企业在运营管理中的第一手资料,进行加工整理之后,以实际案例的形式生动形象地讲授给学生,这样学生有兴趣学,易于理解和接受。比如,在讲到筹资管理时,可以结合当前热议――阿里巴巴在美国IPO成功上市,成功募集资金达到250亿美元,投资人对阿里巴巴的估值达到了2,150亿美元,通过此案例可以让学生了解阿里巴巴上市之旅,采用发行股票方式IPO筹集资金,公司价值评估等知识。课堂案例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过程由之前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占主导”转变为“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学生主动学习”,比如,在讲到资金时间价值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结合国家房贷政策,提出个人住房贷款哪种形式更划算,一把付还是首付加贷款,还款方式是选择等额本金、等额本息还是双周供,根据手中现有资金及未来预期资金,选择多长时间的贷款期限,等等,做出最优购房决策。

考核形式由随堂测验及课后作业、岗位角色模拟实验、分组辩论、课堂报告、试题库随机抽题笔试等几部分组成。随堂测验是在课堂上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测验,能够紧抓学生的心,督促其对课堂所学知识及时消化吸收,还可以提高到课率,对授课老师也能起到教学反馈的作用。岗位角色模拟实验是依据企业实际岗位安排,学生分组充当不同的管理角色,分组运营企业,以资金盈余和获得情况来评判企业运营状况,让学生充分融入到岗位角色中,提高实际操作能力。课堂报告是让学生自主搜集案例公司资料,加工整理数据,制作PPT,进行案例讲解和答辩,并提交分析报告,教师根据答辩情况和分析报告给出评价,可以锻炼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语言组织表达能力,为以后毕业论文答辩和就业面试做铺垫。试题库随机抽题笔试是由教师提前出12套试题库,期末考试时随机抽取套题,检验学生知识掌握程度和综合分析水平。多种考核方式有机结合,理论与实践双重并举,给学生充分展现自我的空间和舞台,增强其核心竞争力。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所谓“师者,授业解惑也!”教师的理论水平与实践水平在学生整个大学阶段的进步与提高起了很关键的作用。应用技术型大学教师应遵循校内培训与校外实习相结合,鼓励专业课教师参加实践,去企业实地调研或跟踪实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走产教融合发展的道路,提高教师实际业务操作水平,提高教师队伍质量,推进教学改革,同时从企业或注册会计师事务所聘请实战经验丰富的会计师、财务经理、总监、注册会计师等来培训或做讲座,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学校在政策奖励方面适当向积极创新的教师倾斜,鼓励教师进行业务实践,提升专业团队建设和学科发展,顺利进行地方高校转型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篇(6)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摇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5-0212-02

厚基础、宽口径培养人才曾是大多数高校追求的共同目标,也曾是被高等教育界普遍认同的一条人才培养的“铁律”。然而,笔者多次参加校企合作论坛,与用人单位接触后发现,用人单位普遍希望高等学校改变宽口径人才培养的思路,压缩不必要的课程,针对企业实际培养企业岗位设置所需的相关人才。

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尺度归根到底是来自于社会。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依据主要是高校毕业生能否很好地适应国家、社会、市场的需求。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民营经济逐步发展壮大,成为吸纳社会劳动力的主要力量,也是本科教学型经济类高校大学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方向。这对高校经济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式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民营企业机制灵活、机构精简,往往要求一人身兼数职。因此用人上要求知识结构多样化。同时,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规模较小,无力承担较高的人力资源投入,因此用人上还要求有较强的解决问题的专业能力,即“拿来就能用”。

在经济学专业毕业生需求的社会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社会需要具备经济学综合知识的高端人才。现实的困境是,经济学专业的大学生进入社会时因为没有必备的基础技能,尤其是财务技能,因而在就业时无法准确定位自己,用人单位尤其是民营企业也认为经济学专业毕业生不如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专业学生。然而,到了一定层次后,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就遇到了缺乏扎实的经济学综合知识的瓶颈,无法上升到高端人才序列。为使以理论见长的经济学专业本科生毕业后具有实务动手能力,培养方案设计时应改革经济学教学内容,增加财务管理、会计方面的课程比重,提出了财务管理型经济学专业建设方向。为使经济学专业的理论功底不因加入财务管理课程而减弱,我们提出本科生导师制培养模式,课内不足导师弥补。为此,我们提出了经济学专业改革的“财务管理型经济学专业人才本科生导师制培养模式”。

一、改进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

“财务管理型经济学专业人才本科生导师制培养模式”以“财务管理型经济学人才”为自己的培养目标。“财务管理型经济学人才”作为复合型人才,在坚实的经济学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拥有丰富的财务管理学知识,为未来能够成为企业管理团队中的财会专家奠定了基础。“财务管理型经济学人才”应具备未来财务总监应具备的能力:制度设计能力、战略执行能力、价值创造能力、风险规避能力。与之相适应的知识结构包括:管理学、经济学、金融学、法学、数学、会计学、财务学、审计学、外语和人文知识,具备应有的社交能力。

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决定着所培养人才的质量。“财务管理型经济学专业人才本科生导师制培养模式”要求改革传统的“理论型”、“宏观型”经济学人才培养方案,紧跟学术和实务前沿,构筑动态的“财务管理型”人才培养方案。在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管理学、经济学、经济法、税法等专业和专业发展课的基础上,逐步设学科入门指导、专业研究方法入门、专业案例研究、ERP软件操作、ERP沙盘模拟实验、税务筹划、管理咨询、财务分析、风险管理、财务危机管理、资本运作、资金筹划、公司治理、智力资本会计、作业成本管理、反倾销会计等专业知识与管理知识结合的选修课程,以此增强学生的职业实务技能。

二、开展本科生导师制

本科生的在校课时是有限的。当财务管理类课程占据了大量的课时后,原有的经济学理论课的课时势必减少。为避免“财务管理型经济学专业”变成“财务管理专业”,我们认为,应该通过两个方面的努力来解决这一矛盾。一是加强多媒体授课频度,提高授课效率,减少各科的课时。二是课内不足课外弥补,对于可以通过自学的基础性、理论性科目,尽量采用本科生导师制这一教学模式来进行知识的传授。本科生导师制的引入不仅能有效夯实低年级学生的理论功底,也有助于这些学生进入高年级后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跟随导师亦步亦趋地掌握实务技能。这就是我们所称的实务导师制。实务导师制保证学生通过各种方式与导师联系,随时解决学校学习与实务前沿的结合问题。实务导师可以不定期、以不同方式对学生进行指导,包括实习性指导、业务性指导以及创新性指导。实务导师制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务工作相结合,对所学的专业形成感性认识。学生可以应用专业知识协助实务导师做一些具体工作,协助解决一些具体业务问题以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

同时为保证教学质量,应在培养计划中设创新学分,鼓励本科生导师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参与各类经济管理方面的竞赛,开展“竞赛教育”。“竞赛教育”一方面促进参赛本科生的知识结构得以整合、优化,理论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得到提升;另一方面使导师及时了解所指导学生的水平,完善导师对学生的培养。

三、管理与运行机制的改革

本科生导师制的导师同时也是学生社会实践、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学生毕业论文选题与导师的科研课题结合,培养本科生科研能力,使本科生的毕业论文成为导师课题的子课题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与优秀率。导师应在学生入学之初,为所指导学生讲授专业研究方法入门,为本科生做好“写”的准备。在各科的课堂教学中,应推广“设问式”教学,改革以书本为主的灌输式教学。“设问式”教学能够促进学生对所学的专业知识、专业相关知识和非专业知识的整合和迁移,锻炼学生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应充分发挥管理会计、课程综合设计等课程的知识整合作用。管理会计使学生利用会计学和财务管理知识为企业的管理活动服务,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课程综合设计是将学生大学所学的专业知识、专业相关知识和非专业知识进行整合,使学生成为真正的“雄鹰式人才”。日常教学管理中应开展教风、学风调查与反馈,保证“教”、“学”关系良性发展。每学期开学第三周与第十四周进行教风学风反馈,能够及时发现教学问题、解决问题,保证和促进“教”、“学”关系良性发展。为“财务管理型经济学专业人才本科生导师制培养模式”的有效实施奠定良好的教学互动基础。

四、结语

本科经济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不外乎服务地方、联系行业、面向全国,培养满足社会多元化需求的适应新世纪经济建设和社会和谐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强,并具有较强学习能力、交流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的高级复合型人才。为了寻找适合该目标的培养模式与途径,解决高校大众化教育引发的种种问题,比如,经管类专业的毕业生对社会的感性认识不足,不能正确认识自身在社会中地位和价值,对专业工作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弱,对工作岗位的动手能力较差等;我们结合经济学学科的特点与定位设计了“财务管理型经济学专业人才本科生导师制培养模式”。该模式以经济学本科专业为对象,以“财务管理型经济学人才”为培养目标,以开设学科入门指导、专业研究方法入门、专业案例、课程综合设计等课程和增设创新学分等为主要内容的培养方案改革,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推广“设问式”教学方式,开展竞赛教育。“财务管理型经济学专业人才本科生导师制培养模式”相对于只注重专业知识传授的经济学人才培养模式,更注重在专业意识、专业思维和专业职业技能的基础上加强学生的管理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写作能力、社交能力以及快速融入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培养真正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篇(7)

热衷书法,喜欢古书。他说,这些是能让自己平和的秘诀。而实际上,这位会计学博士的人生经历同样精彩。

勤奋,戴上真正的博士帽

能够戴上真正的博士帽,是李国运的一个梦想。

“或许是喜欢看书,包括参考消息等。从小,我就被同学和老师叫做‘李博士’。”通往博士之路,他走得坚定从容。

作为一名会计学子,李国运一开始对会计学并没有很深的认识。早先是懵懵懂懂进入这个学科,后来发现是一个很好的“谋生手段”,继而才发现是经济与管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1987年,大学毕业后,李国运在湖北荆州某银行平稳地度过7年时间。上个世纪90年代初,银行的待遇很高,很多人的工资只有三五百元,而银行员工的月收入已经达到了1500元左右。“但是我还是选择了离开。因为看看周围人,觉得自己的前程到头了,最多是个科长,一辈子难道就这样了?不愿意一直从事这种简单机械的重复工作。” 而且,在银行期间,他深刻地体会到会计学的重要,由于有会计学的专业背景,所写出的调查报告分量就大不一样。这更坚定了李国运继续深造的决心――研究生的新目标,本想继续留在银行系统的他,因为上司的一句“银行不需要研究生,只要高中生就够了”,让年轻的李国运离开得义无反顾。

不破不立。之后,他如愿以偿地成为中南财经大学郭道扬教授的硕士研究生。“郭老师对我的要求很严格,这种严格对我的学业大有裨益。”李国运的毕业论文《公共会计师职业与会计公司的发展》尚未答辩,其主要章节就被中国经济出版社以《以史为镜:注册会计师职业发展史》的书名出版,后来又成为录入到《会计大典》中惟一入选的硕士论文。做学问得到了基本认可,老师认为我有一定潜力。”回想起来,李国运笑着说。

硕士毕业后,李国运正式踏上证券之旅。

2001年,为了实现心中的梦想,李国运打算报考郭道扬教授的博士。

那时候已经工作了一段时间,但是心中总是有梦未圆。那么,萦绕心头的是什么呢?

“李博士”,不是为了虚名,只是觉得有事情没有做完。但是,命运好像故意在和他开玩笑,通往博士的路并非一帆风顺。“第一年,由于种种原因,我没能如愿,第二年,我考得很好,总分会计学院第一,英语85分,全校第二名,第一名是英语专业的学生。”这也符合李国运“把事情做好”的一贯原则。郭老的要求只有一个,就是要求他必须回武汉上课。于是,为了心中的博士梦,李国运从北京回到了武汉。“我几乎不逃课,是个很好的学生。”李国运笑着说。

作为国际知名的会计学家,郭道扬教授对博士生的培养方式与众不同,在入学前,博士生论文提纲已经上交,入学后,就要收集资料,也就是说,博士论文是用三年甚至四年时间完成的。这种方式也让论文质量得到保证。李国运的这篇题为《资本市场与会计演化关系史研究》的博士论文也为他的博士后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之后,他陆续在《会计研究》、《审计研究》、《光明日报》理论版以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武大《经济评论》等刊物上发表相关资料文章。

“在武汉读博士时候,正是证券市场低迷的时候,所以我有大把时间用来学习。”厚积薄发,武汉大学博士后期间成为李国运学术成果最为丰硕的时期,两年左右,他共在武汉大学认定的权威期刊3篇,核心期刊5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被评为武汉大学优秀博士后。

敬业,将事业做到最好

11年的证券行业经历,我喜欢这份职业。

会计不仅对工作有帮助,还会让人的思想发生变化。“我很多观点和思维模式的形成都受益于会计。”在长城证券工作时候,时任营销管理总部总经理的他,首创月度、季度经营分析会议制度,以视频会议的形式分析当期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让每一个人都能清楚知道自己所处的地位和努力的方向。

李国运认为,财务出身最大的优点就是风险意识和成本意识比较高,每开展一项业务,你都要进行风险评估,要明白风险点何在,是否可控,也要进行成本测算,进行投入产出分析。因为,证券市场是一个高风险行业,也是一个周期性行业,不适当的时侯过于扩张会折戟沉沙,所以每一个行动都要经过财务分析才可以。

对于证券行业,李国运情有独钟,他认为这是一个有前途的富有挑战性的、前沿性的行业。同时,这也是一个很单纯的行业,只要把事情干好,让自己做得足够优秀,就会有人来找你。在李国运身上,就是最好的验证。2005年,长城证券遇到领导班子大变更,董事长、总裁、分管副总裁,他一个也不认识,但领导却从他的工作业绩认识了他,将他从武汉营业部总经理直接任命为公司经纪业务管理总部(营销管理总部)总经理。原因是他将武汉营业部从湖北市场第43名带到了前4名,从公司的后2名进入前2名之列。当然,也只有李国运知道,这其中付出的艰辛和遇到的困难,绝非只言片语能概括。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所有有梦想、有理想、有热情的年轻人,都可以来这个行业闯荡。

每个硬币都有两面。无疑,这也是一个诱惑很大的行业,一夜之间可以成为千万富翁,但也有不少人成为阶下囚。所以,“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古训是要时时放在心上的。

对于事业,李国运十分赞同日本三洋公司前总裁井植薰的观点:“如果你只想8个小时为公司服务,那么你可以成为一名员工。如果你有12个小时为公司服务,那么你能够成为中层经理。如果有16到24小时能想到公司,你可以成为高管。如果你没有得到这些职位,那么会有人让你实现。”

没有明枪暗箭,可绝对刀光剑影。在11年的时光中,李国运打了很多“不可能胜利的胜仗”,但他笑言,那很多是不能变成铅字的故事。

李国运把自己在证券业的成绩归功于两个字:敬业。风险意识要强,“敢为天下后”也是李国运借鉴步步高老总段永平的名言。“做第二个,风险最低。”“这其实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我们这个行业,很难了解一种全新产品在市场上会不会受欢迎,而推一个新产品需要资金以及风险很大。对于市场要充分观察,不怕别人抢先做,而一旦做出判断,我们能在最快时间上马。日本在消费类电子产品中能够超过欧美,采用的就是这种办法。”不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做第二个,好吃没毒,那就多吃一点了。

趋同,统一会计标准建设

新会计准则的出台是会计界的盛事。此前,会计出身的李国运也曾就会计标准发表相关言论。

在李国运看来,会计标准的全球大一统的状况不可能在短期内实现,它至少应经过这样几个阶段,即会计标准的国际协调阶段、几个著名的国际性会计标准共存阶段,和会计标准全球大一统阶段。每一个阶段、每一个过程、每一条款的协调过程都是一个多重博弈的过程,

统一会计标准的建设不仅涉及到国际惯例、国内法律制度体系和现行做法之间的衔接问题,也涉及到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之间的协调问题,还涉及到会计标准的理论研究、制定、执行和检查之间的关系问题。

其一,正确处理国内会计标准与国际会计标准协调的关系。国际化不是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单向接轨,而应是一种双向的沟通、协调。我国在会计标准建设方面,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经积累了不少行之有效的办法和经验。同时也要注意吸收国际先进理论与实务,借鉴包括国际会计准则(IAS)、美国的公认会计准则(GAAP)和其他国家的制度。

其二,正确处理原有体系和新的框架之间的关系。一个高质量的会计标准除了具有可比性、透明度和充分披露外,还必须具有可检索性和可执行性。然而无论是IAS,还是GAAP都存在分枝过细、各自为政、体系庞杂、缺乏协调、不易操作的缺憾。我国在进行会计标准建设时,除了保留原有体系的合理的部分外,会计标准建立在一个更高的起点,形成了一个架构科学、层次分明、协调统一、易于执行的会计标准体系。

其三,正确处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会计标准必须建立在先进的会计理论基础之上,否则不仅无法反映交易与事项的经济实质,而且还会产生前后矛盾、宽严不一的弊端,影响会计信息质量。对此,西方国家曾经有过深刻的教训。我国制定会计标准以先进的会计理论为指导,避免了理论研究与标准制定的脱节。

其四,正确处理会计标准的制定与执行效果之间的关系。要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不仅需要高质量的会计标准,更需要良好的执行效果。否则,再高质量的会计标准也很难产生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提高现有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加强其职业道德教育,同时严格外部审计监督,强化执行效果的检查,切实保障会计标准的执行效果。

快乐,将“书呆子”进行到底

被朋友誉为“没有任何不良嗜好”的李国运,自嘲是个“书呆子”,“但是我享受其中,也会将书呆子进行到底。”

和其他金融行业一样,证券市场也是一个浮躁的行业。与金钱打交道,心情难免会起起伏伏,如何让自己心平气和是很重要的事情。

“闲时,我会看一些古书,比如《二十四史》等。更让我醉心的是书法,从小学时开始,我就一直练习书法,受过严格的专业训练。”

李国运对自己有一个要求:就是每一年出一个东西留给自己。他是这样计划的,也是这样实施的。1990年,《汉语成语钢笔字帖》;1991年,楹联书法;1993年,《青少年书法报》头版专访;1995,《精编学生钢笔字帖》;1996年初,《签名的艺术》;1996,《财会人员专用钢笔字帖》,1998年,《签名艺术举要》。谁能想到,一直在会计学界和证券市场辛勤耕耘的李国运会是眼下流行的签名艺术理论的主要贡献者呢?他的两本分别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和中山大学出版社的近50万字的签名艺术专著曾启发了多少人的艺术灵感,但面对如今热闹的签名市场,李国运则置身世外,泰然处之。

写字让人心态平和,读史则让人跨越古今。“做证券,更多的是需要冷静。这时候,我习惯去打开另一扇世界的窗,吹吹冷风。”在这个市场上有很多无奈,所以自己要学会超脱一些。自号“二超堂主”的李国运给我们独家解释了二超的基本含义:超越、超然。对于理想和事业,我们必须竭尽全力地去追求,但是无论做什么事,我们也不要太功利,要有一种超然的心态。

功到自然成。2008年的5月,一家猎头公司的出现让李国运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北京,走上了一家综合类新锐证券公司的领导岗位。“北京的文化氛围不一样。无论是文化还是艺术,这都不是奢求而成为一种必须,生活品质得到了提升。”

我祝贺李国运取得了较大的成功,但他谦虚地说,“我不是一个成功的人,恰恰相反,是一个很不成功的人。只有不为了某种利益而去做事的人才是成功的,我只能说我没有太虚度时光。”他说,他的梦想是拥有一定财富后,能悠闲的写写字、看看书。

篇(8)

 

会计是一门务实性的学科,会计工作是一项综合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会计人员不仅需要扎实的会计理论基础知识,还要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根据本人的调研及自身经历,谈谈如何培养具备会计工作能力的学生。

 

一、实行专业课程教材改革

对于初学会计的学生,会计是一门很抽象的学科。传统的会计教材主要偏重于理论上的阐述,较少顾及具体的实务操作,条文性解释多,直观性图表少,学生很难真正掌握其中的知识与技能。《会计学原理》(有的学校使用《基础会计》)是财会专业基础学科,会计工作最基本的技能如会计凭证的编制、审核、传递与保管,账簿的设置、登记、对账与结账等是这门课程的主要内容,但该课程理论性较强,初学者不易理解,所以最好结合具有操作性较强的教材(如《会计操作实务》)进行教学。如在《会计学原理》会计凭证——原始凭证填制的章节中,只是条文性地列出填制原始凭证应该注意四点要求,即内容必须真实,数字必须准确,填制必须及时,手续必须完备,但是没有介绍应该具体如何填制原始凭证。而《会计操作实务》除了介绍上面的要求外,还详细介绍了原始凭证的填写规范,如书写使用的墨水、标准数码的填写、汉字大写金额的书写、支票日期的规范填写;介绍了红字发票的使用、原始凭证的分割、原始凭证遗失处理等,这些都是会计日常工作常常碰到的情况。如果学生仅仅学习《会计学原理》,而不结合《会计操作实务》,往往还不会规范填写支票日期,不懂规范书写凭证汉字大写金额,甚至出现象$50.00元这样的低级书写错误。学生通过结合学习,对原始凭证的填制就能心中有数,上岗后就能很快达到工作要求。

因此,不管是中专、大专还是注重会计理论培养的本科教育,不管是会计专业还是注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的财务管理专业,都要注意会计实务操作能力的培养。对于会计实务教材的选择,都要注意贴近实际。因为用人单位一般都会把刚毕业的学生放在会计最基层的岗位,如出纳岗位、会计核算岗位,而不会放在财务管理、会计主管岗位。所以会计专业课程教材改革应该以培养具有会计理论又具有较强实际应用能力的学生为基本要求。

 

二、实行专业课程设置的改革

我国加入wto后,市场竞争更加剧烈,市场要求企业提供更加规范、具有可比性与参考作用的会计信息。会计作为一项重要的经济管理工作,在提供决策信息、引导投资方向、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企业需要综合素质更高的会计人才。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应该掌握我国会计法律法规,掌握市场竞争的“游戏规则”,学校应该增加会计法律法规的课程。增加会计法律法规的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一)《会计法》。《会计法》是我国会计法律体系中最高层次的法律,是调整我国经济生活中会计关系的法律。《会计法》对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机构与会计人员等方面进行规范。会计人员应当熟悉《会计法》的有关规定,依法履行职责,依法维护职权。《会计法》是制定其他会计法规的依据,也是指导会计工作的最高准则。学习《会计法》,对于会计人员制定本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等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会计基础工作是否扎实有序,直接影响会计工作水平和会计信息质量。《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在遵循《会计法》规定的基本原则和各项要求的基础上,对会计基础工作方面的内容进行了具体规范,如会计机构设置和会计人员配备,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会计工作交接,会计核算一般要求,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财务报告、会计监督等。尤其针对会计最基础的工作,也是最容易出现不规范的地方如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等,作出了详细而具体的规定。有些刚毕业的学生不会规范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如对原始凭证进行涂改、挖补;用“白条”充当原始凭证;对需要结计本年累计发生额的明细账户没有结计累计数额;年终结账对有余额的账户,将余额再记入本年账户的借方或者贷方等。因此,会计人员应当掌握有关会计基础规范知识,规范地进行账务处理,提供具有可比性的会计信息。

 

(三)《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内部会计控制是指单位为了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贯彻执行等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财政部针对当前一些单位内部管理松弛、控制弱化的问题,颁布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对采购与付款、销售与收款、货币资金、工程项目、对外投资、成本费用、筹资、担保、实物资产等环节或项目进行具体规范。内部会计控制强调的是办理各项经济业务时要经过授权批准,进行岗位分工与复查核对,建立标准化(一般包括授权、主办、核准、执行、记录和复核六个步骤)业务处理程序。加强内部管理,以防疏忽、舞弊发生。一些毕业生对内部会计控制观念淡薄,不了解内部控制措施,如不知道借款需要经过审批,支付款项需要经过审批、复核等控制措施,容易被不法之人利用,发生失职事件。

 

(四)《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目前会计专业、财务管理专业等专业的会计实务课程都是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编制的,是针对企业经济业务进行会计处理,而对事业单位的会计处理方法很少提及。目前我国事业单位与企业单位的会计处理方法有很大的区别。每年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进入事业单位就职,但不管是对进入事业单位还是进入企业单位的毕业生,了解事业单位的会计处理方法都十分必要。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没有丰富会计实践经验的教师,难以培养出具有会计实务操作能力的学生。高等教育缺乏有实践经验的教师已引起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广东省教育厅制订的《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中,鼓励高校向社会招聘“兼任教师”,有条件的高校兼职教师可占教师总数四分之一。尤其鼓励“高校、产业部门、科研机构”互聘专家教授任课讲学、协作科研、联合培养研究生。也鼓励高校从企事业单位聘请优秀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这说明社会对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视和对实用型人才的需求。一些51lunwen.com/accountingauditting/学校的会计专业老师直接从大学毕业分配而来,理论水平较高,但从来没有到会计岗位真正实践过,对于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知之甚少,对于单据的填制

--> 、账薄的登记、备查账、卡片账的设置及运用等实际知识缺乏;对于社会经济案例的分析能力、经济业务账务处理知识比较肤浅。因此,学校应加强对会计实务课程老师实践能力的培养。此外,对于《会计学原理》、《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等会计实务课程,学校可以从企业聘请具有丰富的会计实践经验的会计师或高级会计师进行授课。

 

四、实行教学方式的改革

经过调查,绝大部分会计人员对我国会计教育有同感:学校里学的会计知识与实际工作之间呈断层现象。这反映出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书本知识严重脱离实际。所以在会计教学中,要处理好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之间的关系,树立理论与实务并重的教学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加强实践性教学。教学内容要密切联系社会实践,体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对于初学会计的学生来说,会计科目、会计分录、会计凭证等的含义与应用,是十分抽象与难以理解的,因此要加强直观教学,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耳听是虚,眼见是实。”如在学习《会计学原理》会计凭证—记账凭证时,教师可以出示收款凭证、付款凭证、转账凭证与通用凭证,使学生接触实际,加深印象,还可以让学生把案例分录做在实际使用的记账凭证上,这样就可以加深学生对会计科目、会计分录的认识,使学生掌握了记账凭证填制技能。同样,在学习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时,在介绍编制方法后,应当让学生根据案例资料编制资产负债表,在计算固定资产合计数时,应以固定资产净值而非固定资产原值计算(对于初学会计的学生来说,还是往往搞不清),否则资产负债表左右半表合计数不相等。通过这样的教学,既加深学生对资产定义的理解,又使学生掌握了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技能。只有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才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加强会计模拟实验教学。会计学科除了财务管理课程涉及比较复杂深奥的计算外,其他的都是简单的加减乘除计算,看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往往会出错,不是会计分录做错就是累加数字算错。所以学生一定要自己动手操作,才能掌握会计核算方法、账务处理技巧。现在很多学校要求学生自己找实习单位,由于学生的社会关系较简单,加之会计资料涉及到单位的商业秘密,单位不愿意接受实习生,所以一些学生找不到实习单位。即使找到,由于单位避免出错和泄漏商业秘密,给予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极少,使实习流于形式,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因此,学校应该加强会计模拟实验教学以弥补实习缺乏的不足。会计模拟实验通过创造一个模拟企业,使学生在这种模拟环境中,充当出纳、会计、会计主管、稽核人员等,练习假币识别、点钞、原始凭证的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账簿的登记、报表的编制以及审核签字等。通过这样的模拟实验,学生对会计工作的全貌有了直观的了解,既培养了动手能力,又加深了对会计基础理论与会计工作内在联系的认识。

 

参考文献:

[1]广东省财政厅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教材编委会内部会计控制[m].暨南大学出版社,2003.

篇(9)

一、引言

 

根据教育部2013年的文件可知,2013年全国共有普通高校2424所(包括独立学院),其中本科设置工商管理专业类的高校624所,本科设置财务管理专业的高校共有594所,开设财务管理专业的高校占全国高校总数的24.50%。

 

本文将教育部直属高校定义为“中央军”,将除此之外的其他高校定义为“地方军”,通过浏览教育部网页可知,目前共有7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一般情形下,教育部直属高校都设置了财务管理本科专业,由此可以看出,开设本科财务管理专业的中央高校占全国高校的3.09%,开设本科财务管理专业的地方高校占全国高校的21.41%。从开设本科财务管理专业的地方本科高校占全国高校的比例可以看出,承担培养我国所急需的大量合格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主要是地方高校。

 

虽然,地方本科高校在培养财务管理专业人才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与教育直属的中央高校相比,地方本科高校不仅在师资队伍、科研实力、国际化水平、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等诸多方面存在明显的弱势;而且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等方面更是存在显著差距。

 

本文在系统梳理地方本科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建设的有关文献的基础上,提出应将批判性思维这一思想贯穿于财务管理专业的各个培养环节,这样才能培养出能够适用市场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本文基于批判性思维视角提出的地方本科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特色建设的路径,将会为地方本科高校开展财务管理特色专业建设提供积极的借鉴作用。

 

二、文献回顾

 

(一)地方本科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特色建设的相关文献述评

 

国内外有大量学者对地方本科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特色建设进行了卓有成效地探讨,提出许多切实可行的对策与建议。崔君平和徐振华(2012)从建立专业特色培养模式、设计特色教学体系、优化实践课程体系、建立创新型实训基地、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地方本科高校财务管理特色专业建设的实现路径。杨忠智(2013)以浙江财经学院为例从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置、实践教学内容与方式等三个方面具体介绍了该校在财务管理与会计学特色专业建设过程中取得经验。

 

王谦等(2015)以辽宁科技大学为例,提出要从人才培养方案与相应的教学模式等方面支持财务管理特色专业建设,结合地方的行业需求,以某一行业为依托,形成适合自身发展的独特方向。通过上述对地方本科高校财务管理特色专业建设领域的国内外文献进行回顾可以发现,鲜有文献从批判性思维视角来考虑地方本科高校财务管理特色专业建设,这正是本文从批判性思维视角来分析地方本科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特色建设的路径的动机。

 

(二)批判性思维的概念

 

Fischer and Spiker(2000)认为,批判性思维包括推理/逻辑、判断、认知、反应、提问和思维过程。Chesterman(2014)将批判性思维定义为:为了增加预期结果实现的概率而使用认知能力或者策略的过程。批判性思维不仅仅指考虑个人自己想法或者判断,它需要努力和有意识地控制。批判性思维使用证据来克服个人的偏见。

 

Chesterman(2014)虽然尝试着对批判性思维进行定义,但他依然认为其定义可能无法反应出批判性思维的本质,他比较已有关于批判性思维的定义的文献,他认为Russell(1971)的定义更加合理。Russell(1971)认为,批判性思维是指使用已经存在的被接受的规则对新的事物进行评价和分类的过程。Russell(1971)对批判性思维的这一定义似乎涉及态度、知识和思维技巧。

 

综上可知,批判性思维的定义尚未形成一致结论。批判性思维作为一种思维能力,能够有助于人们在挑战日益激烈的环境中更好地作出决策(Paul et al.,2013)。由此可见,在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培养财务管理专业大学生具有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对于其更好地改善自身的学习与工作,正确地作出科学合理的财务决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目前鲜有文献从培养财务管理专业的本科生的视角来探讨批判性思维能力的作用。

 

三、地方本科高校财务管理特色专业建设的路径

 

根据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的定义以及地方本科高校财务管理特色专业建设的实际,本文提出了地方本科高校财务管理特色专业建设的如下路径:

 

(一)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体现“厚重”、研究型学习制度的特点

 

本文认为地方本科高校在制定财务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时应坚持要以下两点:一是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在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中要强调注重加强学生的学科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精心研读管理学、经济学领域的经典著作;通过强化学生对学科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经典著作与文献的学习,确保大学毕业后,每个学生的肩上都感到沉甸甸的,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二是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即建立研究型学习制度。人才培养方案所体现出的“厚重”、研究型学习制度的特点需要在课程体系设置、课程内容组织、实践教学、毕业论文等具体环节中予以落实。

 

(二)课程体系的设置体现“重基础”、“重经典”的特点

 

本文认为地方本科高校的课程体系设置应注重以下两点:一是课程体系的设置体现重学科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的特点。具体到财务管理专业来说,应狠抓学生对数理统计、计量经济学、英语、计算机编程等课程的学习。在经济全球化、大数据和云计算的时代背景下,作为现代的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一定要通过对数理统计、计量经济学等知识的学习掌握科学的计算方法;通过英语的学习掌握跨文化的沟通与交流能力;通过对计算机编程的学习,掌握SAS或Stata等国际通用的统计分析软件。

 

二是课程体系的设置体现重经典著作或者经典文献的特点。目前国际知名高校以及国内的重点大学都非常注重在本科生中开展研读经典的教学活动。作为地方本科高校虽然与985、211等重点大学相比存在显著的差距,但依然可以借鉴国内重点大学的做法,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应着重强调研读经典著作与文献。通过研读经典著作或者文献,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才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观察现实经济生活中存在的财务问题,有利于其批判性思维的形成。

 

(三)课程内容的组织应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技巧

 

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技巧,地方本科高校应着手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财务管理专业课程的教学中采用设问的方式进行,鼓励学生对已学习的知识点进行归纳。二是财务管理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应充分利用CSMAR等数据库,鼓励学生亲自通过数据库搜集相关财务数据,增强学生对上市公司真实财务状况、经营业绩等方面的直观感受;运用数据来验证自己的观点,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言之有论点。三是财务管理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应采用分组汇报的方式,锻炼学生的认知、反应能力。

 

(四)实践、毕业论文教学环节应注重培养学生提炼科学问题的能力

 

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在理论教学环节所培养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能否达到预期的目标需要实践、毕业论文等两个重要环节的检验。实践、毕业论文这两个环节主要让学生跳出书本看现实,在这两个环节,教师应结合社会经济生活中的现实,训练学生提出科学的问题。例如:前不久国有企业改革将国有企业划分为公益性与商业性两类,根据已有研究表明这两类国有企业对会计稳健性的需求可能存在差异,这时我们就训练学生是否可以用国有企业分类与会计稳健性为题来做毕业论文呢?

 

篇(10)

关键词: 高校;就业指导;途径和方法

Key words: university; employment guidance; ways and methods

中图分类号:G4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2-0280-02

0引言

1999年教育部出台《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指出,到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15%,自此以后,中国高校招生规模迅速扩大,“大众化教育”取代“精英教育”,并由此带来了高校毕业生逐渐增加,就业压力不断增大的局面。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无疑使严峻的就业形势雪上加霜,2008、2009年大学生就业率连续两年低于2007年的水平,仅为68%,而在这一数字背后的,是毕业生待就业人数的增长,2007年毕业生待业人数为173万,而2008年毕业生待业人数为196万。温总理曾经指出,我国一年安排的新就业职工最多也就是1100万到1200万,通常在900万,而2010年仅应届大学生毕业人数就高达630万,加上过去待就业的大学生,各高校的就业压力可想而知。然而,造成就业难的原因除了大学毕业生规模庞大外,还有来自社会的需求结构与大学教育的供给结构之间的矛盾。本文从社会环境变化导致的需求改变以及大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两个方面,探讨就业难的原因,并找出高校提高就业质量的途径。

1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1.1 社会环境变化导致的就业环境改变

1.1.1 金融危机导致的需求改变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后,经济增长放缓,2009年中国GDP同比增长8.7%,比2008年降低0.9个百分点。经济增速的下降,必然会使就业岗位大量减少,受经济冲击最明显的,是规模比较小,受出口影响大,抗经济波动能力较差的民营企业,然而,民营企业却是吸收毕业生的大户,2007年我国民营企业吸纳了34.2%的大学毕业生,因此,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不言而喻。不仅如此,甚至一些经济实力雄厚的行业也削减用人计划,如汽车、房地产、制造等行业的招聘需求比往年下降六成以上。

金融危机不仅导致企业削减招聘规模,也使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竞争更为严酷。一方面,金融危机在西方国家的爆发,使得许多原计划在国外就业的留学生被迫回国,使得国内大学毕业生必须与“海归”竞争,另一方面,金融危机也使得一些往年毕业生甚至中高层管理者被迫再就业,与这些经验丰富的再就业人群相比,应届毕业生的竞争力再度削弱。

1.1.2 产业结构调整导致的需求结构改变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原因,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成为必然。近年来,我国政府致力于根据我国国情不断调整经济结构,优化第一产业,升级第二产业,加速发展第三产业,而产业结构的调整也必然对人才的需求提出更高的要求,农业从业人员的不断减少,工业产业升级使许多大型国企不断整合,并进行技术升级以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而这些调整必然改变人才需求结构,甚至由于部分企业的倒闭将减少人才需求,而第三产业的发展,使得人才需求偏向服务消费类专业,如物流、旅游、餐饮等。然而高校专业设置的趋同,专科院校向本科院校趋同等问题,使得高校的人才供给单一,无法适应市场不断变化的、多样化的人才需求结构。另一方面,农业机械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和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造成的过剩农业人口进入城市、大规模下岗人群再就业的问题,更使得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进一步加剧。

1.2 落后的高校教育导致的供给错位

1.2.1 专业设置与市场脱轨我国高校专业设置的主要问题在于无法更好地适应市场的需求,如果将高校视作生产人才的工厂的话,那么,这座人才工厂的最大问题就是产销不对路。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在于,许多学校在设置专业的时候主要考察的不是市场,而是学校自身的师资力量,专业因师而设,并非因市场而设。另一方面,盲目增加一些培养成本低的所谓的热门专业,如经济、会计、计算机、新闻等等,学校盲目求大求全。正是由于各大学盲目上专业,使得一些所谓的热门专业的毕业生供给过剩,人为地导致这些所谓“热门”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压力,2007-2009连续三届失业人数最多的专业有8个:法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汉语言文学、电子信息工程、会计学,而这些正是那些所谓的热门专业,几乎在中国的任何一所高校里都找到这些专业。这种专业设置的失衡,其结果是“热门”专业毕业生供过于求及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

1.2.2 课程设置对实践内容重视不足如果说专业设置是解决高校如何适应市场职业需求的大方向,那么课程设置则解决的是岗位胜任问题。然而,在课程设置上,许多高校对于学生知识应用能力重视不够,使许多学生参加工作后的实践操作能力差,理论知识不能很好地在实际中应用。在课程设置上,国外的教育理念颇值得我们借鉴,他们把实验教学、课堂教学、毕业论文(设计)视为高校的“三鼎足”,实践课程的比重大,为此,国外大学生往往动手能力、主动思考能力都比较强,就业后能够快速适应工作,独当一面。而我国由于高校在课程设置上的偏颇,大学毕业生缺乏动手能力,无法满足企业需要,使得最近频频出现“技校生就业好过大学生”的消息,暴露出华而不实的高等教育所存在的致命缺陷。

1.2.3 就业指导滞后,内容单一我国大部分高校对在校生就业指导的重视程度不足,53.9%的院校到大四才进行就业指导,仅16.6%的高校是从大一就进行就业指导的。如此滞后的就业指导显然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有调查显示,71.1%的学生希望在大三前开始就业指导。高校对就业指导的不重视问题,不仅仅表现在开课时间晚,同时还存在课程内容单一与师资专业性差的问题。从课程内容上看,可以表现为“四多四少”,即就业信息提供得多,就业观念教育讲得少;如何择业说的多,敬业精神宣传少;讲如何找到满意工作的多,讲找不到满意工作怎么办的少;目标对准就业率的多,认真改革教学内容的少。从师资配备来看,大多数就业指导老师缺乏相关的专业培训,大多由从事学生工作的老师兼任,这些老师由于自身工作的繁忙以及本身专业的限制,往往无法给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良好指导。

2加强就业指导的途径和方法

2.1 建立预警机制,专业设置要有前瞻性专业是高校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接轨的关键,因此,专业的设置必须符合社会的需要。应当注意今年设置的专业,招进的学生是为了满足四年以后社会的需要,因此,高校应对四年以后的社会需求进行预测。这要求高校建立社会需求预警机制,结合国家产业政策与科技发展方向,从而对未来的社会需求进行预测。如:国务院总理在今年9月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会议指出:从我国国情和科技、产业基础出发,现阶段选择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七个产业,在重点领域集中力量、加快推进。这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必然需求大量这些方面的人才。为此,高校应有前瞻性,对社会和企业将来需要而本校尚未设立而又有条件设立的专业,应及时设立,并考虑本校的优势,形成本校的专业特色,以在将来的竞争中获胜,但应注意避免对热门专业盲目追崇,不考虑未来趋势与本校实际的做法。同时,对已经过时的专业应及时停办,并将已招学生及时调整到其他就业前景较好的专业。只有专业设置适应市场的需求,及时对市场动向进行分析,及时有效的对专业结构进行调节,确保人才培养与市场实际需要之间的零距离对接,将教育资源达到最合理的配置,才能培养出与社会需要相匹配的人才。

2.2 教学安排重视实践,学年考核设置胜任力指标每年高校毕业生数以百万计,庞大的毕业生群体为企业提供了广大的选择空间,使得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学历,更要求能力,需要高校毕业生能够迅速适应岗位要求并创造效益。因此,实践能力是大学生实现从学校走向岗位的重要基础和保障。高校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应从三方面入手:第一是课程设置上重视实践,扩大实践课程比例,增加实验操作课程,提高实验课程学分,鼓励学生尽早参与科研课题,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养。与重视实践课程相适应的,是高校教师能力的增强。过去高校教师往往重理论,轻实践,因此,高校应对高校教师科研能力、实践能力进行考核。第二,将社会实践内容落到实处。高校一直以来都有社会实践的考核内容,但流于形式,往往是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在社会实践表上盖上公章便算是完成了社会实践内容。为了落实这一环节,应当由学校就业指导部门与社会实践单位的人力资源部门建立联系,通过学校与单位的直接联系,获取学生的实践情况,并将反馈情况纳入实践能力考核中,才能杜绝社会实践弄虚作假的现象。同时,高校应加强与用人企业的联系,为无法自行解决社会实践机会的学生提供实践机会。第三,重视毕业设计。毕业设计是学生在大学阶段综合水平和能力的体现,也是锻炼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要途径,但是大多高校毕业生论文答辩的要求比较低,使得学生对毕业设计的重视程度不足,认为毕业论文只要凑够字数就能毕业。因此,高校应当增加毕业答辩难度,同时,增加毕业设计的中期考察次数,从而提高毕业设计质量。

为了适应企业对毕业生岗位胜任能力的要求,高校除了要求学生修满学分外,还应在每学年的综合考评中增加胜任能力考核指标。由于胜任素质主要包括认知、行动、人际、态度四大方面,因此,胜任能力指标主要包括理论学习成绩、实验科研成绩、社会实践成绩以及就业指导课程成绩四方面。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综合素质高、适应能力强的合格人才。

2.3 实现就业指导课程系统化、全程化和专业化如果说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时解决大学生在就业中的硬实力,那么,职业指导课程则提升的是大学生的软实力,就业指导除了帮助学生获取就业的信息外,还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素质和就业心理,因此,高校有必要加大老师与学生对就业指导课程的重视程度,将其作为公共必选课,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从开课时间看,应尽量提前,并持续开设,根据不同年级设置不同的辅导内容。其次,就课程内容而言,应不断拓宽,不仅包括就业政策、就业形势、求职技巧,还应包括就业心理、职业道德、职业生涯规划等等。由于现在的大学生大多为90后,从小物质条件优越,既给了他们较好的教育背景,也给了他们骄纵的性格,因此,在职业指导的内容上,应特别突出敬业精神的培养。为了给学生提供系统的职业指导,师资配备必须到位,为了提高师资力量,学校应为现有的兼职老师提供专业化的培训,并要求其获得专业上岗证书,另一方面,不断引进拥有前沿知识的老师或者职场经验丰富的人士、甚至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负责人担任兼职老师,以其亲身经历现身说法。

除了传统的就业渠道,大学生自主创业是解决大学生就业的好途径。知识的爆炸性增长和社会结构不断变化为企业创造了无限商机,同时也为发现商机的人提供成为企业家的机会。大学生不仅拥有专业知识,同时,头脑灵活,视野宽阔,接触新鲜事物多,往往有较多的奇思妙想,因此,大学生自主创业切实可行。此外,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中,应增加创业指导内容,主要包括帮助学生掌握国家关于大学生创业的支持政策,随时为其提供咨询服务,同时,开办创业专题讲座,帮助大学生形成创业意识,树立正确的创业观,了解创业的基本步骤和素质要求。

参考文献:

[1]刘伟兰.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中长期因素分析及思考[J].就业指导,2010,(7).

上一篇: 中医基础论文 下一篇: 个性化教学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