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9 09:18:33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天保工程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林业的发展要坚持以营林为基础的发展方针,如果发展营林滞后,就会影响林业的持续发展。营林具有特殊的地位,这种特殊性就决定了它的重要性,所以营林地位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要始终坚持“以营林为基础”,并且要跟着时展赋予其新内容。随着我国营造林相关政策的相继出台,有力的推动了林业的发展。我国推行的“天保工程”成为造林更新、维持林业在生产的重要条件,提高了造林质量,符合了林业扩大在生产的要求。
1 营林的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工业的发展,城市的扩建,森林资源锐减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因此加强营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有利于水土保持。树木对水土的保持不言而喻,它有效的防止了水土流失。第二,净化空气,防风固沙。第三,很好的平衡了生态环境。第四,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泥石流。泥石流灾害发生频繁,严重影响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加强泥石流发生频繁地区营林工作,就会减少泥石流所带来的灾害。
2 营林生产管理措施
林业的发展离不开管理,管理可以让林业发展有针对性,规划林业分布,提高林业质量,扩大林业发展。
2.1 遵从经济规律做好营林生产管理工作
经济规律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人的经济活动要遵从经济发展规律。 林业的发展也离不开经济的发展,营林也要符合经济发展规律。不能让人的主观意识来左右营林工作。
衡量营林造林的重要指标是看树木的成长质量,所有的林业生产技术主要是通过树木的生长量和成活量体现出来的。对树木的成活率、生长率及保存率做实际统计,掌握营林、造林的真实数据,这有利于林业的规划、营造,防止林业发展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保证营林、造林的实际保有量。树木生长的基数要以其品种、区域来进行衡量。比如有的区域以落叶松为主,有的以针叶林为主。根据经济发展规律制定相应营林生产指标,如果超出营林指标,那么所取得的额外效益,应该有相关林场或者个人来支配。
2.2 提升营林质量
近些年,我国营林质量得到显著提升,这不仅仅得益于新的营林技术与科学管理也是密切相关的。加强管理的同时也要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营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始终坚持营林质量和营林效益并存。要保证营林质量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重新定位营林。营林在林业发展的地位并不突出,甚至被忽视。这是林业发展的缺失,需要正视营林在林业发展的重要作用。要转变思想,重新审定营林的地位和作用。为实现林业快速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第二,落实责任制。落实每名员工的工作内容,明确他们的工作范围,落实责任制,做到赏罚分明。第三,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营林工作要从实际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保证造林的质量,做到造林生产的基本任务。总而言之,要提升营林质量,加快林业发展,就需要科技支持和完善的管理系统,为林业快速健康发展服务。
2.3 加强森林抚育管理工作
要严格按照《国家林业局森林抚育补贴试点管理办法》规定,强化管理,认真组织,加强监督,狠抓落实,把森林的抚育工作为重点抓,落到实处。森林抚育是一项技术难度强,工作难度大的工作,因此相关工作人员的素质尤为重要。要加强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聘请有关森林抚育专家进行授课,主要加强对《森林抚育规程》、《森林采伐作业规程》、《生态公益林建设规程》等知识的培训。抚育工作进行的好与坏会直接影响林业的发展,所以要严格抚育工作的操作流程。要做好森林抚育工作就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项目资金是森林抚育的重要保障,项目资金需要有专人保管,做到专款专用,但不能盲目使用。资金使用要通过正规审批流程,做到公开透明。
森林抚育工作也包括后备资源的培育,比如天然林的经营管理工作。一切要从实际出发,根据树木的类型和成长规律分为封护型、抚育型和补植改造型,根据类型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
参考文献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旅游业保持高速发展,生态休闲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的地位再次被确认,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日益显现。我局提出了建设“天保立局、产业兴局、项目带动、强局富民”的战略构想,把生态休闲产业作为林业产业的龙头产业和支柱产业,研究生态休闲产业,分析我局生态休闲产业的优劣势,提出可行的发展对策,并用以指导生态休闲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陕西省太白林业局基本情况
陕西省太白林业局始建于1963年,隶属陕西省森林资源管理局,管护区域横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经营面积15.8万公顷,建有黄柏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青峰峡国家级森林公园,局下设七个林场、一个中心苗圃、职工医院、资产管理中心等16个基层单位,现有在册职工 731名。
2 发展生态休闲产业的优势
2.1 迷人的自然风光 陕西省太白林业局处于秦岭中高山地,海拔高度落差大,境内景区景点广布,大气、水质、土壤没有化学污染,目前太白地区是我国及世界上同纬度生态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是名副其实的避暑胜地、山水画廊、户外天堂和绿色宝库。
2.2 独特的气候 太白林区属温带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长冬无夏,春秋相连,气候温和湿润,小气候特征十分突出。林区大气负氧离子含量高,被誉为“天然氧吧”和“天然空调城”、“秦岭的香格里拉”、“关中水塔”。
2.3 资源丰富 矿产、水能、生物三大资源丰富。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据统计,有陆栖脊椎动物305种,两栖爬行类5种,鱼类4种,是“天然动物养殖园”。种子植物丰富,林区内拥有大量的林副资源,被誉为“亚洲植物园”和“生物资源库”。
太白地区一直是我国中药材的重要产地,属南北荟萃之地,素有“天然药库”之称。20世纪70年代太白县被省上确定为贝母生产基地,2002年被省上确定为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示范圆,并通过GAP认证。
2.4 交通通信优势明显 太白地区交通较为便利,距宝鸡市64公里,距西安市200公里,距西宝高速公路48公里,出入太白十分方便。通信事业发展迅速,固定电话已得到全面普及,移动电话几乎达到全覆盖,已经建成以光缆为主的大容量、高速率传输网、数据宽带业务覆盖全部林区各林场和各大景区。
2.5 历史文化厚重、自然人文景观丰富多彩 “雄关漫漫,览尽三国风云。禅院深深,领略盛唐遗风。”我局林区内有我国历史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沿用时间最长的褒斜古道;青峰禅院铁瓦覆顶,规模宏大,据钟铭载,唐代为皇家寺院,明代为郑王府山场。还有多处名胜古迹、文化景区,更有保存完整的第四纪冰川遗址,四十里跑马梁和高山草甸。
2.6 发展环境优良、潜力巨大 我局所在的太白县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立足资源优势,确立“生态立县、特色富民”的发展战略,把生态休闲产业作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实现经济突破发展的突破口,以“雪域太白、秦岭夏都”为主题,以打造“西部生态休闲名县”和“西部慢城”为目标,大力发展生态休闲产业。
3 发展生态休闲产业的劣势
受国家安全和秦岭保护条例的限制,太白林区的军事区、自然保护区和水分涵养区的影响,招商引资难度很大,客商投资风险较大,开发资金短缺,基础设施建设难以跟上形势发展,有好多有带动作用的大项目难以引进,这就限制了生态休闲产业的大发展。
国有林区地处偏远,道路交通还不是很完善,缺乏整体规划和合理组织,景区景点零散分步,未做统一规划部署,仍处于盲目发展阶段,服务体系不完善,旅游人才缺乏,产品种类少,很难满足客户需求。
4 建议和对策
4.1 建立生态休闲产业领导机构,理顺管理体制,建立高效的发展机制 我局应成立生态休闲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负责全局生态休闲产业规划的编制和规划实施工作,制定相应的保障措施和监督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制止景区的经营行为对生态环境和森林资源造成破坏。从建立高效的发展机制入手,实施包抓共建制度,明确各科室的包抓单位和包抓项目。激励领导干部创新工作,积极推动规划的落实,探寻创新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
4.2 坚持国家安全第一,坚持保护定开发的原则 生态休闲产业作为新兴旅游产业,涉及面广,尚需在探索中进一步摸索,必须沿着法治的道路前进。在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问题上,一切开发项目必须符合国家安全的需求,以保护为前提,保护和开发既有矛盾的一面,也有相铺相成的一面,而在新型的生态休闲理念中,强调的是两者之间的和谐统一和双赢。
4.3 坚持高起点规划,科学有序发展 按照“一个景区、两条线路、三大板块、四个优先”高起点编制我局生态休闲产业规划。以太白县城为中心,把陕西省太白林业局作为一个大的景区进行规划,沿着林区两条黄金主干线设置景区景点,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逐步开发。抓好三大板块:林区资源利用板块是基础和根本、太白休闲服务板块是引领和重点、卧龙寺创新创业板块是前景和长远增收点。确保四个优先:利用现有资金或申请项目资金优先建设秦岭植物观光园、观音峡野生红豆杉产业园、野生名贵中药材驯化中心;优先招商引资建设青峰山景区、黄柏塬原生态休闲度假区、海棠湖风景区;优先合作太白休闲健身会所、太白物流仓储中心、太白家居市场项目;优先筹资改造开发综合服务楼开发改造项目,大修厂技改项目。
4.4 市场运作,借梯上楼,促进我局生态休闲产业大发展 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发挥市场作用,翻晒我局优势资源,积极招商引资,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广大干部职工发挥自身潜力和周边人脉关系,吸引有识之士,投入到太白林区的开发建设中来,我们也要借助太白县的生态休闲产业发展契机,大胆创新,大胆让利,共同发展。
4.5 建立培训学习制度,及时引进专业人才 天保工程实施十几年来,旅游行政管理人才和创新性人才的缺失、培训少、学习少,使我局已经与社会发展脱节,急需单位和个人充电,建立培训学习制度迫在眉睫,提示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要求很有必要。
我们生活的大秦岭在整个中国地质构造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古代是南北的重要通道,在政治、军事、经济和生态诸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他有厚重的历史文化、迷人的自然景观和神秘的人文景观资源,开发利用他一定要尊重和爱护他。通过生态休闲产业的大发展,把秦岭变成人类的真正的世界级公园。
参考文献
论文关键词:SWOT分析法;龙江集团木材加工业;营销战略
森工企业包括木材加工业是我国企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龙江集团木材加工业在黑龙江省的经济、社会生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面对激烈的国内外竞争新形势,虽然国家政策大力扶持,但龙江集团仍然没有摆脱困境,企业整体竞争力不强。因此,龙江集团要加快综合改革,适应市场发展要求,认真研究营销战略,深入分析市场环境,为改革发展提供可行的方案,特别要针对营销模式中存在的问题重新审视,制定清晰的营销战略以应对挑战。
一、SWOTl分析法
SWOT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是现代企业管理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战略分析方法。SWOT是英文Strengths(优势)、We幽1ess势)、Opportuniifes(~lL会)和Threats肋)四个词的缩写。SWOT分析包括内部分析、外部分析和战略选择等内容。
内部分析:任何企业都只能在某些领域具有优势或存在劣势,即S、W。企业战略设计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放大企业已有的优势,弥补或回避企业存在的劣势,甚至将劣势转变为优势。内部分析就是要通过收集企业如管理、营销、财务、生产、研发等各方面的信息,客观地认识和评价其中存在的优势或劣势。
外部分析:外部分析的重点是识别和评价超出企业控制能力的、同时并评估重要的外部因素(包括0、,可以帮助企业制定出更明确的任务,设计出能顺利实现长期目标的战略。
战略选择:按照“依靠内部优势,克服内部劣势,利用外部机会,回避外部威胁”的原则,将企业内部优势和劣势与外部机会和威胁进行匹配,可以形成SO、WO、ST、WT等四类可行的备选战略,从中即可选择或确定最佳战略。
二、龙江集团木材加工业营销战略SWOT分析
(一)内部优势(S)分析
1.龙江集团木材加工产业原材料基础不断改善。黑龙江省是全国林业大省,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森林资源丰富,其中龙江集团林区经营面积就有1006万公顷,约占全省国土面积的四分之一。尤其是天保工程实施前,木材资源丰富,木材产量高,约在20000万立方米左右,木材加工厂众多,木材加工业蓬勃发展,不少原木运往外省和出口国外。实行天保工程后,龙江集团木材产量大幅度调减,但木材拥有量仍多于其它省份,由于毗邻俄罗斯,俄远东丰富的木材资源运往黑龙江省也非常便利,所以从某种程度来说,还具有一定的优势。
2.龙江集团木材加工企业发展具有明显的地理区位优势。黑龙江省地处东北经济区和对俄经济区的重要结合部,具有沿边、沿江等地理区位优势,以及对俄重要港口和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也为龙江集团林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内部劣势㈣分析
1.市场营销观念落后。龙江森工集团中的一些企业经营观念还处于从产品推销观念向市场营销观念的转变之中,营销观念落后。因此,森工集团在确定营销目标时往往突出品种、产量、产值、成本和利润等短期性的目标,而对于市场占有率、产品形象和声誉、顾客满意度、忠诚度和巩固率等长期目标重视不够。所以,这不利于龙江森工集团木材加工业营销活动的长期开展。
2.市场营销组合不配套。在营销手段上,龙江森工集团木材加工企业有重局部轻全局的现象。往往专注某一时期或某一市场,通过单一的价格手段来夺取市场,促销方面过于依靠展销会,而缺乏对营销组合的潜心研究,忽视各种营销手段的整合和运用。营销组合不配套是制约着龙江集团木材加工业深入发展的限制因素,也是龙江森工集团木材加工业的薄弱环节。如果龙江森工集团仅仅停留在满足生产木材加工产品的阶段,不深入研究与之相配套的营销组合,单纯依靠产品制胜,龙江森工集团成功的可能性很小,即使成功也很难长远发展。
3.营销缺乏沟通。龙江森工集团木材加工业在营销活动中缺乏沟通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与消费者的沟通。在广告宣传中将产品夸张到不适当的地步,虽可收到昙花一现之效,但最终会影响到龙江森工集团的形象,其占有的市场份额也不可能保持长久;二是与新闻媒体的沟通。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和媒体的原因,龙江森工集团木材加工业宣传仍没有到位。龙江森工集团要善于总结自己的“独、特、新”之处,这有助于适应媒体宣传上的“游戏规则”,同时也要慎重对待不利的舆论,并创造条件将突发事件及不利影响转化为有利的影响,借以提高龙江森工集团的知名度。
4.创新意识不强,专利及新产品较少。龙江森工集团木材加工企业普遍存在观念传统,技术落后,创新意识淡薄的问题,多数企业只是沿袭老产品或模仿抄袭别人的样品,自己的专利较少,新产品的研发受到阻碍。
(三)外部机会(0)分析
1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大形势为龙江集团木材加工业发展提供了机遇。自2004年国家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决策,黑龙江省也采取了相对应的一系列政策来振兴黑龙江省工业基地,尤其在木材加工业方面:如提升林产工业档次,新建、重组和改造一批拥有先进生产工艺和先进技术装备、规模大、体制新、关联度强的人造板、家具、纸业、境外森林开发等产业集团,推进林纸、林板一体化进程。
2.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黑龙江省抓好重点工程建设,进一步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完善和规范森林资源管护经营责任制,严格天然林采伐管理。实行严格保护、积极培育、保育结合、休养生息,尽快扭转森林资源逆向演替的局面。实施林业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实现森林生态效益由无偿使用向有偿使用的转变。搞好以森林为主的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加快产业接续项目建设,尽快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的现代新型森林工业基地,为龙江集团木材加工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自然资源支持。
3.中俄区域合作前景广阔。俄罗斯如今的战略方向是提高森林加工业比重,要在林区更新设备,建立加工企业,不仅要初级加工,还要深加工,要用木材废料发电,借助发达国家的企业在接近产品销售地的地方建立造纸厂。尽管我国对俄罗斯森林资源需求旺盛,但目前“走出去”在俄投资的木材资源深加工企业大部分仍然投资规模较小,开发和加工能力有限。更加有利的条件是,森林资源开发和利用合作已经成为中俄经贸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黑龙江省企业参与俄森林资源开发合作的空间十分广阔。作为黑龙江省最大的森工企业,龙江集团必将成为俄罗斯合作伙伴的首选。
(四)夕部威胁分析
1.社会服务体系不健全。目前,黑龙江省为木材加工企业服务的中介组织,在信息服务、技术服务、市场服务等服务体系建设上严重滞后,导致技术、市场、产品信息不畅,制约了龙江集团木材加工企业的发展。
2.行业内竞争日益激烈。随着消费者收入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关注木材加工产品的其他功能,这就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关注开发木材加工产品新的功能,并使之参与到木材加工市场竞争中来。因此,木材加工产品的品质会不断提高,功能会不断完善,其市场的竞争必将越来越激烈、越来越残酷,竞争的焦点也将涵盖到木材加工业的每一个环节。龙江森工集团应该认清形势,采取相应措施,积极应对行业内的竞争。
三、基于SWOT分析法的龙江集团木材加工业战略选择
为了切实保证龙江集团木材加工业的良性发展,实现龙江集团木材加工业的营销方面的突破,通过上述对龙江集团木材加工业SWOT分析,结合龙江集团在开展木材加工业营销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龙江集团木材加工业提出如下战略选择:
(一)树立现代市场营销理念
一方面是切实建立起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营销观念营销的主要目标是追求消费者的满意。龙江森工集团应真正树立起“顾客就是上帝”的理念,认真研究和分析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把握消费者的心理、欲望,引导消费者树立现代消费的绿色观念,使消费者的消费行为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这就需要形成定期市场调查制度,运用科学的方法,有目的、有系统地收集、记录和整理有关市场营销的资料,并根据市场调查的资料和相关资料进行市场预测,推断未来的市场状态和发展趋势。
(二)实行市场营销优化组合策略
中图分类号:F426.22 文献标识码A
项目部是一个单位根据工程需要而临时设置的一个组织机构,根据工程量和工期来确定项目部的人员、设备型号及数量,对于油建施工单位来说,项目部配套设备种类一般有:汽车吊、运输车辆、工程机械、焊接设备、检测设备、试压设备等等。项目部存在的时间有长有短,长则几年,短则几个月。项目部设备管理工作的好坏关键在人,领导的水平和重视程度、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素质直接关系到项目部的设备管理工作水平。
1项目部设备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从江汉油建多年来项目部设备管理工作的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少数项目部领导采取少要管理人员和设备维修人员到项目部的做法来减少项目部成本开支,在项目部成立时不考虑配备机动员和维修人员。
(2)由于设备移动频繁,设备“三定”工作难以落实。
(3)项目部领导在抓生产和经营效益时,往往忽视设备日常管理工作。
(4)由于项目部施工环境恶劣,修理条件差,设备维修保养工作不能及时进行。
(5)在施工生产任务重、工期紧时,存在着重使用轻保养,抢工期拚设备现象。
2做好项目部设备管理工作应采取的对策
针对项目部设备管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油建近年来的项目部设备管理工作经验和教训,在项目部的设备管理工作上,应注重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2.1强化领导作用,切实推行行政正职负责制
所谓的行政正职负责制即是项目经理为项目部设备管理第一责任人,项目组长为单项工程设备管理第一责任人,机组长为本机组设备管理第一责任人。要求项目部行政正职对设备管理工作负全责,设备管理中出现问题必须首先追究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出现严重问题如施工生产中拚设备、设备严重失修或设备管理混乱的,应对第一责任从重处罚,分情节分责任从罚款、行政处分到撤职。使第一责任人肩上有担子,身上有压力,真正把设备管理工作的责任负起来。我公司通过近几年来的实践,从项目经理、项目组长到机组长大多数都能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他们清醒的认识到:没有设备,干不了生产;没有好设备,完成不了生产任务,就没有好的经济效益,更谈不上参与市场竞争。
2.2确定人员,组建机构,健全网络,制订制度
项目部一般在每年年初时成立,项目部成立后,项目部设备管理工作开始启动,因此项目部应首先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确定项目部主管设备的领导、机动员和设备维修人员。由本单位设备主管部门选派素质较高、责任心较强的机动员到项目部工作,由项目部机动员根据项目部施工设备的多少、设备复杂系数和设备的新度系数确定项目部设备维修人员。
2)建立组织机构,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项目部设备管理领导小组,该小组为项目部设备管理工作的最高权力与决策机构。
3)建立项目部设备管理网络,网络应由项目经理、项目部主管领导、机动员、施工单位领导、施工单位兼职机动员、机组长等人组成。
4)建章立制。应根据本项目部的实际情况,在上级设备管理制度和设备管理办法的基础上,制订适用本项目部的设备管理办法。
2.3加强设备维护保养和油水管理工作,确保设备完好
设备维护保养和油水管理工作是项目部设备管理工作重中之重,也是确保设备完好的有效措施。
1)强化设备日常例保,实行设备强制周保,定期进行设备一、二级保养。根据多年的项目部设备管理实践经验,在狠抓设备日常例保、一保、二保的同时,提出了设备周保制,为了把设备周保落到实处,公司设备管理管理制度规定:项目部各机组每周必须安排操作手半天保养设备时间,设备保养时间按生产工作时间计算并纳入工资奖金考核。
2)加强设备油水管理。由于大多数项目部远在省外,且又在野外施工作业,设备达不到按质换油和使用软化水的要求。公司规定,在没有油品化验条件的项目部,设备要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要求定期换油。在没有加注软化水条件的项目部,设备必须使用烧开过的水。
2.4加大项目部设备管理工作监督检查与考核力度
1)加强项目部内部设备检查考核力度,把检查结果与经济责任制挂钩。由于项目部工程施工的特殊性,设备管理的检查考核必须要做到检查勤、要求严。不论项目部多大,工程工期多紧,施工环境多差,都应坚持每月一次设备检查,每周一次设备抽查。检查必须“严”字当头,做到第一,检查前认真做好准备工作,确定检查的重点,检查的方式,检查的内容;第二,检查中认真做好记录,对在检查中发现的好设备和好的操作手、差的设备和差的操作手如实记录;第三,检查后认真做好总结,对存在的问题查找原因,制定整改措施。根据每月设备大检查和每周抽查,项目部每月底应进行一次设备管理工作考核,考核二种对象,一是考核管理人员,看管理人员对本部门或本机组的设备管理工作是否达到项目部和上级部门规定的要求;二是考核操作人员,看操作人员对设备的保养情况和正确操作情况。其考核结果与项目部奖金发放挂钩,对设备管理达标的单位或单台设备保养好的操作人员进行嘉奖,对设备管理不达标的单位或单台设备保养差的操作人员进行处罚。通过检查考核与奖惩兑现杠杆,来规范单位和个人的设备管理行为,落实设备管理制度。
2)加强公司对项目部设备管理工作监督检查与考核力度。项目部设备管理工作除了内部开展检查考核外,外部的监督检查与考核工作非常必要,它既是检查项目部的设备管理工作情况,又能及时发现问题,督促项目部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同时帮助项目部如何管好设备出主意,想办法,克服设备管理工作中的不足。因此,公司把对项目部设备管理工作的要求纳入本单位经济责任制中并通过监督检查方式进行考核。几年来,我公司在这方面的做法是:各项目部的设备管理工作必须达到公司规定的标准,对设备完好率、利用率、特重大机械设备事故率、设备维修费用率、故障停机率等主要设备技术经济指标进行量化后下达到项目部。公司派出设备检查组一年内对项目部的设备管理工作进行一至二次监督检查,检查主要内容包括:项目部领导对设备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设备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设备“三定”工作落实情况,设备维修保养情况,设备管理基础资料等。通过一年一至二次的设备监督检查及项目部每年报回总部的设备管理资料情况,对项目部按照管理局千分制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经济责任制挂钩,设备管理工作搞得好的项目部,对设备管理第一责任人、主管领导、机动员及项目部进行嘉奖;设备管理工作搞得差的项目部,对设备管理第一责任人、主管领导、机动员及项目部进行重罚。从而有效地促进了项目部设备管理工作的开展。
2.5借助先进管理方式,强化设备管理工作运行
不论是ISO9002质量管理,还是HSE健康安全环境管理,它们都对设备管理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求所有的施工设备必须保持良好的状态。没有良好的设备,难以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公司自通过ISO9002质量管理体系和HSE管理体系认证后,严格按照管理程序文件中过程控制要求,在强化项目部设备的维修保养与现场设备管理工作上,有一套切实可行的做法。
1)工程未动,设备先行。在工程开工前,组织维修人员对工程所需要的施工设备按照设备完好标准进行检修、保养,确保每台施工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2)现场巡检,使设备受控。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坚持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主要查操作手是否违章操作,查设备例保是否落实,查设备“三定”是否到位。
3)工程完工后,设备集中整修。在工程完工后,督促施工单位安排时间对施工设备进行整修保养,并一台台设备验收过关。
中图分类号:F326.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4-0015-02
19世纪70年代,Holling首次提出适应性管理(Adaptive management,简称AM),认为适应性管理是将管理策略和实践成果两者之间不断提升和优化的系统性管理过程[1]。在森林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方面,Taylor(1997)在论文《森林适应性管理》中提出,森林适应性管理是从管理森林的政策和实践结果中不断学习,并且将这些结果持续运用到森林生态正式管理进程中[2]。王文杰等(2007)认为,适应性区域生态系统管理是以区域生态系统可持续性为目标,在不断探索、认识区域生态系统本身内在规律、干扰过程的基础上而采取的以提高实践与管理的系统过程。谢晨等(2010)认为,适应性森林管理是一种调整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及其功能,抵御不利气候变化,利用气候变化带来机遇的管理手段。笔者认为,森林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是以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在充分认识森林生态系统自身运行规律的基础上,采取适应性管理方法对影响其发展的干扰因素进行动态跟踪管理的一种新型管理方式。
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引下,随着环境经济学和资源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经济增长必然受到资源和环境的影响。改善环境,确保森林面积的有效增加,应对森林生态系统进行适应性管理(Adaptive Management),使其遵循自然规律。因此,本文基于森林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分析资源、环境和人才等因子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一、森林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资源—经济
18世纪到2O世纪初,亚当·斯密、杰文斯、李嘉图、马歇尔等经济学家从自由市场的“稀缺”层面研究经济与自然资源的关系,提出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存在制约关系。国内的学者在研究资源与经济之间关系时,主要从公共资源补偿机制、环境经济手段、排污权交易、经济激励机制、资源产权市场化等方面研究自然资源优化配置问题。可见,资源对经济发展有重要的支撑和制约作用,资源的承载能力制约经济增长的速度、结构和方式。
林木资源作为森林资源的载体,影响着木材加工用家具制造业是否健康、良性发展。自1998年天保工程实施以来,以北方国有林区为例,森林质量明显下降,成熟林面积减少,森工企业危困,地方经济发展停滞[3],这种变化导致国有林区人口迁出,经济出现负增长。同时,森林资源变化改变了产业结构,木材加工产业比重降低。而森林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将有助于林木的生长和木材资源蓄积量的良性增加。温作民、赵庆建(2010)在森林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下构建了森林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下的森林生产力模型[4],以更为科学地描述和预测森林生产力状况。
森林对水文产生影响,森林自身的植被覆盖层、土壤层具有很好的涵养水源、调节径流、改善水质、保护土壤和水环境的巨大水文作用[5],每年森林土壤可蓄水300m3/a,减少地表土壤流失量1吨/每公顷。我国人均水资源的拥有量曾逐年降低趋势,1980年、1990年、1995年、2005年和2010年的人均占有水资源量分别为2 753m3/a、2 358m3/a、2 239m3/a、2 098m3/a和2 300m3/a,① 预计到2030年我国人均水资源量将从现在的2 300立方米左右降至1 800立方米以下,水资源的问题俨然成为影响经济增长的关键因子。国内学者在不同层面论证水资源和经济之间的关联,如王维平、刘品和马承新等(2011)[6]建立了宏观经济水资源投入产出分析模型;王瑜(2007)在水资源环境综合经济核算(SEEAW)的基础上,编制了水资源环境综合经济框架内容,对经济体与水资源水环境的相互关系进行的全面宏观核算[7]。森林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将优化森林生态系统功能,促进森林生态系统健康发展,调整森林林相,提高森林土壤层质量,以发挥其最大的水文作用,增加水资源的供给。
二、森林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环境——经济
1972年,D·H·米多斯提出“零增长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卫·皮尔斯(David W.Pearce)和克里·特纳(Kerry Turner)围绕可持续发展和全球性环境问题,基于环境经济问题进行研究,在环境价值计量及实现代际公平的途径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核心。目前,由于森林减少及气候变化,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并致使物种多样性锐减。例如,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年均增长率约为4%;生态赤字由1978年的人均0.248公顷上升至2003年的人均 0.890 公顷;在《国际濒危物种贸易公约》列出的 640 种世界性濒危物种中,我国有 156 种,约为总数的1/4[8]。
一、以市委巡察反馈问题整改增强班子队伍凝聚力
2017年6月6日至7月5日,市委第一巡察组对市环保局开展了集中巡察,2017年8月25日,市委第一巡察组在市环保局召开了巡察情况反馈会议,反馈了存在的问题。我局高度重视,迅速制定下发了《市委第一巡察组巡察市环境保护局情况反馈意见整改落实工作方案》,将巡察组反馈的四大类问题细化为29项具体问题进行整改。整改期间局党组先后召开专题研究整改工作4次,集中学习贯彻党的报告精神,再次深入学习强调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山水田林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等重要要求和论断,进一步健全关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作风建设、财经管理、人事管理、党内政治生活等一揽子制度机制20余项,开展交心谈心30余人次,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把全局各项工作凝聚到局党组这个领导核心上来,统一到市委、市政府建设绿色经济强市的决定上来,在环境保护政策上决不搞变通、决不打折扣的落实环保责任和措施。
二、以打好污染防治“三大战役”持续改善环境质量
一是大气污染防治得到深化巩固。大力构建大气污染防治联动体系,实行环保牵头,气象、农业、城管执法、住建等部门多方联动,共同推进燃煤小锅炉淘汰、加油站油气回收治理、机动车环保检测、建筑工地和道路扬尘治理、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餐饮油烟治理、重污染天气预警预报等工作。中、省、市环保督察期间,全市共处理大气环境问题82个。截至9月底,全市已淘汰燃煤锅炉74台共176.29蒸吨,分别占全年目标任务的72.5%、68.7%;已完成“散乱污”企业整治94户,完成率44.7%,其余企业将于11月底前全部停产整治;全市120个加油站已完成油气回收治理104个,完成率86.6%;全市已淘汰黄标车(含老旧车)1800余辆,定期开展机动车环保检验51601辆,检测合格率99.04%;强化禁烧督查与考核,全年扣减有关辖区合计目标分值9.5分,工作经费16.5万元;完成100余家餐饮企业油烟治理工程;投入4110万元,加快实施志超科技、盛马化工、中腾能源等10余家企业涉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工程。通过努力,今年1-9月,我市PM10(可吸入颗粒物)平均浓度为62微克/立方米,同比2016年下降7.5%;PM2.5(细颗粒物)平均浓度为3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4.3%;优良天数为率为81.3%,同比增加0.4个百分点。据省“三大战役”办1-9月通报,我市已获省财政激励资金694.86万元。
二是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全年,向上争取2017年涪江流域污染治理资金和水污染防治激励约束资金共计3046万元。强力推进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问题整改,与取水设施无关的项目(设施)93个,整改环保部和省级环保督察反馈问题65个。全市设立河长2875名,启动了“一河一策”方案编制。开展畜禽养殖污染、饮用水源、城镇污水、工业企业污水、塘库堰肥水养殖、河道采砂及侵占河道等6大专项整治行动。已建污水处理厂60座,31座正常运转,日处理能力27.68万吨,在建18座,日处理能力7.78万吨。截止10月25日,禁养区内已关闭或搬迁724家,完成94.2%,适养区已完成治理730家,完成58.78%。会同船山区、经开区、河东新区启动了明月河、联盟河、米家河、开善河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抓紧抓实攻坚水生态环境改善。
三是扎实推进土壤污染防治。核实全市详查点位376个,工业企业43家,农用地土壤采样工作正在进行中,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已呈雏形。摸排工业企业遗留场地88处,完成8个国控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点位土壤采样工作。梳理出全市130余个土壤污染风险源,确定了土壤环境监管重点名单。在全省率先完成土壤重点污染源遥感数据核实工作。编制并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市工作方案》《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市工作方案2017年工作计划》,进一步明确土壤污染防治目标、责任部门和具体举措。向上争取土壤污染治理专项资金和土壤污染防治先行示范区建设资金共计4200万元。主动对接环保厅调剂全市重金属总量指标,为微(光)电子产业、PCB电路板制造业发展争取发展空间。
三、以中省市环保督察及问题整改构建环保共治大格局
一是健全责任落实机制。为全力补齐生态发展在经济建设中的短板,结合实际,编制并出台《市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方案》《市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细则(试行)》《市环境保护督察方案(试行)》《市环境污染防治改革方案》《市环境保护工作职责分工方案》等9个涉及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改革方案和一揽子推动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和环保督察问题整改的实施方案,搭建了与发改、经信、公安、国土、住建、规划、农业、水务、城管、气象等部门在规划编制、项目审批、污染防治、联合执法、绿色信贷、应急处置等方面的协作配合新框架。
二是环保督察取得阶段性成果。为迎接中省环保督察,率先在全省完成市级环保督察全覆盖,共查找398个,目前已完成整改248个。积极推进省级环保督察发现并移交的315个问题整改工作,目前已完成255个。截至10月19日,全市经受了中央环保督察的检阅,办结中央环保督察组交办我市环保举报案件168件,全市已立案处罚涉及环境污染问题32件,累计罚款53.0万元,依纪依规严肃问责党员干部61名。
三是健全考核述职机制。会同市级有关部门,编制并出台《市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市县(区)、市直园区目标绩效管理考核办法》和《环境保护考核办法》,环保指标考核权重按10%折算计入各县(区)、市直园区年度目标绩效考核总分,将环境质量、总量减排、重点任务、常态化管理等指标全部分解下达,今年8月份在全省率先创新建立县(区)和市直部门环境保护工作述职制度。
四、以执法和监测为抓手保障环保工作有力有据
一是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在全市形成高压势态。2017年,全市通过“双随机”执法系统派发任务584起,年底前将全部执行到位,执行及行政处罚情况均在市环境保护局网站上公开。全市妥善处理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投诉问题678件,办结率100%。除此以外,我局大力开展“利剑斩污”、执法大练兵等活动,坚持铁腕执法,严厉打击一切环境违法犯罪行为。截止10月27日,妥善处理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投诉问题678件,全市共实施行政处罚163起,共计罚款684.544万元,行政拘留21件,查封扣押5件,限产、停产8件,涉嫌污染犯罪移送公安机关2件。其中,处罚金额超过2013年至2016年全市处罚金总额。蓬溪县环境监察执法大队办理了我市第一起环境犯罪案件——唐敏非法提铅案,该案一审判决唐敏被判有期徒刑2年,罚款5万元,没收46吨铅锭。形成了打击环境违法犯罪的高压势态,进一步减少环境污染事故风险,为改善区域环境质量作贡献。
二是发挥环境监测“前哨”作用助力科学决策。2017年,环境监测以环境管理需求为导向,严格按照《2017年市环境监测工作计划》的要求,严格执行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各项规章制度,组织开展了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督性监测、服务性监测和各项专项监测工作,为水、大气、土壤污染综合整治和环境监管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截至10月,共环境质量月报10期,环境质量季报3期,环境空气质量日报304期,空气质量预报信息304期。按时完成全市省控空气监测系统比对考核、臭氧的量值溯源、全市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源调查等专项任务。对市辖区24家国、省控重点企业的排污情况开展监督性监测和比对监测工作,建立了完整的重点污染源监测性监测数据库和完善的数据报表;完成了辐射环境质量监测,在涪江支流增设15个市级监测断面,深刻分析了涪江玉溪出川断面水质为Ⅲ类的原因;对4个县级饮用水源和43个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进行了监测,完成了涪江江油段水质异常应急监测等重要任务。同时,在省级及以上环境保护类核心期刊上发表了《流域水质现状及成因分析》《环境监测部门化学试剂库5S管理模式的探索》等技术性论文8篇。
五、环保服务发展保障有力
一是严格建设项目环境准入。依法依规落实对建设项目的环评审批,切实做到“七不批、五不准”。稳步推进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和环保违法违规建设项目清理整顿工作。截至10月底,市本级通过环评审批的建设项目100个,受理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79家;整顿完成环保违法违规建设项目2144个,其中:完善备案1215个、整顿规范847个、淘汰关闭82个,完成率94.3%。
二是全面落实排污许可证制度。对大气、水等各类污染物进行统一规范和约束,实施“一证式”管理,推行“一企一证”,促使企事业单位持证按证排污,减少重复申报,减轻企事业单位负担。截至目前,完成第一批6家造纸企业、1家自备电厂排污许可证申请、核发;完成39家老企业排污许可证核发、52家排污许可证年审工作。目前正在积极推进第二批水泥、氮肥、石化、印染及钢铁5个行业8家企业排污许可证申请办理工作。
三是严格核与辐射安全监管。严格辐射环境与防护措施,强化安全责任体系,实行逐级落实辐射安全责任体制,积极回复并消除群众对电磁辐射的疑虑。截至10月底,核发辐射安全许可证11个,延续审批1个,重新申领审批7个,变更审批8个,吊销2个,完成了安居乌木110千伏变电站至安居110千伏变电站输变电工程、四川美青化工有限公司110千伏变电站工程等2个电磁辐射建设项目的环评审批。
四是严格监管和处置危险废物。2017年审批、备案全市300余家企业1200余批次危险废物转移处置计划,累计转移处置各类危险废物超过1万吨。核发了《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2起。积极加强与卫计、交运等部门联动,开展年度危废申报登记、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备案、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信息公报、危险化学品环境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督查考核等工作,有效解决了危险废物台账不清、去向不明等监管难题,强化了危险废物监管能力。
五是扎实开展环境应急管理与演练。组织开展“环境安全月”、安全生产大排查、大督办等专项行动,在大英开展综合风险应急演练。制定下发了《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印发<开展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完善了市环境安全风险源名册64家,完成了企业环境应急预案备案130家。
六是大力推动环保宣教多样化。以“六•五”环境日、国际生物性多样日等重要纪念日为契机,做好阵地宣传。我局坚持开展“环保开放日”活动,让公众走进环保、了解环保,营造宣传环保的热潮。印发了《市环境保护局政务公开办法》《环境保护信息公开职责分工方案(试行)》,利用“两微一网”积极宣传和报道党和国家、重大事件、重要理论、环保动态等讯息,截至目前,通过官方微博信息475条,公众号信息52条,门户网站信息1180条。
六、打好脱贫攻坚战
一是按计划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将枯井村脱贫攻坚各项目标任务推动和落实列入党组会、局务会重点研究内容,制定年度帮扶方案,帮助枯井村制定完善年度脱贫计划,将结对帮扶、产业帮扶等列入年度重点帮扶内容。落实帮扶项目和专项经费,保障各项经费落实。局主要领导亲自组织研究脱贫攻坚各项帮扶任务进展,每半月听取“第一书记”专题汇报脱贫攻坚工作,班子成员分期、分批到枯井村调研、督导脱贫攻坚进展情况,确保年度脱贫攻坚任务有序推进。
二是精准支持脱贫项目。派1名同志驻枯井村专门协助开展产业脱贫攻坚工作,帮助村上制定了村集体产业发展规划。支持专项资金25万元用于村集体养牛基地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完善了养牛基地雨污分流系统及管网、干粪堆棚、沼液储存池、提升泵及管网建设。支持5万元帮助村上发展雷竹种植和跑山鸡养殖产业。支持1万元作为枯井村老年协会活动经费,开展九九重阳团拜会等活动。发动全局干部职工购买枯井村集体养牛基地牛肉,支持村集体经济增收。
三是强化对枯井村指导、督查。开展了“收集群众最不满意10件事”大走访工作。加强入户感恩教育和宣传,营造良好的脱贫攻坚氛围。开展了2次脱贫攻坚全覆盖督查。重点听取了村三委和“5+2”帮扶力量工作汇报,对全村130户贫困户实行全覆盖督查,并随机走访了非贫困户。同时,按照全市帮扶干部工作会要求,开展帮扶干部培训,督促帮扶干部按要求到村开展入户走访工作,为迎接省、市验收做准备。
七、2018年工作打算
(一)持续加力抓好环保督察发现问题整改。严格按照中央环保督察原有的标准、要求和程序,制定长效机制固化现有经验。在中、省督察反馈的问题、突出问题的整治、环境反映的问题中再梳理、再分析,将整改“回头看”常态化,强化查处问责。坚持属地原则,坚持问题清单、责任清单的工作方法不变。坚持问题导向,新旧问题都要建立整改清单,按照“一个问题、一套整改方案、一套班子负责”的要求和“五个不放过”的原则,逐个办结销号。
(二)保持力度不变做好巡察发现问题整改。坚持目标不变、力度不减,对巡视整改工作紧抓不放。对已基本完成的整改任务,适时组织“回头看”,巩固整改成果;对需要较长时间整改的项目,紧盯不放,做到边整边改、立行立改。着力建章立制,注重治本,注重预防,注重制度建设,加快完善我局党的建设、党风廉政建设、作风建设等一系列制度体系,并进一步严明党的纪律,加强督促检查,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
(三)大气污染防治再添措施。紧紧围绕《蓝天保卫行动方案(2017-2020)》和“2020年全面达标”的目标,加快编制空气质量达标规划、研究出台我市蓝天保卫行动方案及2018年度行动计划实施细则,为我市空气质量再提升再添举措。
(四)水污染防治抓重点领域。强化水污染防治联防联控,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加快推进渠河取水口北移工程以及完成集中式饮用水环境问题整改,按照统一打包建设运营三年计划有序推进各县(区)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及其配套设施建设。
为使龙街乡林业有一个较大的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建“绿色家园,生态龙街”为目标,坚持经营好现有森林,积极造林扩大森林面积。在巩固现有生态公益林及林产业现有经营面积的前提下,积极培育市场前景好、抵御风险力强的特色林产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发展与保护并重的可持续经营林业发展模式,全面推动林业发展。
1 龙街乡概况
龙街乡地处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彝族自治县东北面,座落在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坡,距县城34km。东与楚雄市接壤,北与南华县相邻,全乡占地面积273km2,辖区有13个村委会170个村民小组,有住户5672户,总人口23030人,全乡彝族人口占总人口的48.4%。全乡最低海拔1400m,最高海拔2700m,70%以上的群众居住在1700~2000m海拔的冷凉地区,长期以来由于山高箐深、土地贫瘠、交通闭塞,广大人民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低,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1995年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列为506个重点扶贫攻坚乡之一。
1.1 林木林地面积
全乡辖区林地面积14910.7hm2,有林地面积13925.1 hm2、疏林地82.3 hm2、灌木林地573.6hm2、未成林造林地62.0 hm2、无立木林地68.8 hm2、宜林地198.9 hm2。国有林地面积2744.8hm2、集体林地面积10887.4 hm2、个体林地面积292.9hm2。其中商品林地面积 10729.63hm2(国有林1666 hm2、集体林(个体)9063.63hm2),生态公益林林地面积3195.47hm2(国有林1011.53 hm2、体林(个体)2183.94 hm2)。
1.2 森林林木蓄积
全乡森林覆盖率59.2%,林木绿化率61.05%。活立木总蓄积量1117730m3,其中乔木林蓄积量1114460 m3(纯林蓄积量961660m3、混交林蓄积量151900m3、乔木经济林蓄积量900m3),疏林地蓄积量1000m3,散生木蓄积量120m3,四旁树蓄积量2150m3。按林种分林地面积及蓄积,一是防护林面积3355.3 hm2、蓄积量297050m3;二是特用林面积117.2hm2、蓄积量10190m3;三是用材林面积9162.9hm2、蓄积量786610m3;四是薪炭林面积391.5 hm2、蓄积量20710m3;五是经济林面积898.2 hm2、蓄积量900m3。
1.3 优势树种蓄积
全乡优势树种活立木蓄积量1114560m3(国有255990m3、集体858570m3)。其中思茅松活立木蓄积量793150m3、华山松活立木蓄积量4910m3、杉木活立木蓄积量110m3、桤木活立木蓄积量32700m3、栎类活立木蓄积量283060m3、其它阔叶林活立木蓄积量630m3。
2 龙街乡林业目前的发展基本状况
龙街乡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立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深化林业改革,切实加强森林资源培育和森林资源保护,扎实推进竹木产业集群发展,坚持“严管林、慎用钱、质为先”的原则,进一步加强了林业建设力度。积极争取项目,发动群众,充分听取群众意愿,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选择当地优势树种核桃为主栽品种,做大做强了核桃产业,真正实现“生态发展产业化、产业建设生态化”的发展思路。在“八五”到“十五”期间先后实施了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FDPA(世行)项目、山区综合开发项目、云南省干果基地等林业工程建设,到2012年,全乡共完成人工造林4257.64hm2、封山育林293.4hm2,实现森林资源持续增长。
2.1 工程项目
从1998~1999年在东山村实施山区综合开发项目以来,共造核桃林171.1hm2。FDPA(世行)项目从1999年在东山、扎果、南岸、垭口村4个行政村实施以来,共造龙竹、核桃、梅子经济林木108.1hm2。农村能源沼气建设上,从1998年实施以来,共建沼气3000余口,解决了全乡每年薪碳材消耗率的35%。
天保工程公益林造林项目从2001年、2002年、2007年,在东山、垭口、竹者、石垭口4个行政村(其中石垭口村实施封山育林293.4hm2)实施以来,共造林697hm2,树种以核桃为主长势良好。
退耕还林工程深入民心,使山区群众真正得到了实惠,极大地调动了群众爱林护林的积极性,从2002年、2003年、2005年在东山、龙街、新平 、竹者、戈瓦、扎果、小村、邦庆、石垭口9个行政村实施以来,共造林638.14hm2,主要树种以泡核桃、思茅松、茶叶为主。通过几年的实施,思茅松造林长势普片良好,造林3年后基本郁闭,造林4年的平均树高达4.5m,平均胸径8cm;茶叶造林2年后开始有收入,造林4年后平均亩产超过0.1万元;2002年种植的泡核桃,已初花试果,部分地块667m2收入已达0.08万元,及直接获得每年国家补助100余万元。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林农民的造林护林的积极性。
从2001~2011年陆续在13个行政村利用该项目大搞泡核桃产业建设,在7年间,实施云南省干果基地项目、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林业项目后续产业发展、景东县核桃产业项目共进行营造林2666.7hm2。
目前全乡经济林果面积达4537.4hm2,其中泡核桃4246.7hm2,户均0.73hm2,人均0.2hm2,每年核桃收入2625万元;果园、板栗、花椒、竹子等290.7hm2。经济林果已逐渐成为我乡农民的“绿色银行”。
2.2 其它产业
全乡每年平均市场销售松脂400t,按市场平均价5000元/t,可创产值200万元。牛肝菌、松茸、大红菌、鸡枞及药材等林下资源副产品每年平均收入90余万元。
结合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成果,进一步明晰使用权,严格按照公益林权属构成、区域分布、林班小班、四至界限,把公益林落实到山头地块和责任单位及农户,确实做到权属、四至清楚。龙街乡每年生态公益林补偿面积4086.46hm2。
3 龙街乡林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群众文化素质不高,营林护林意识不强
龙街乡是贫困的地区,人民群众文化素质不高,部分林农随意改变林种,部分林地被改变用途或征占;森林火险等级高,大部分农地和农户居住在林区边缘,农事用火频繁而导致森林火警时常发生。
3.2 人工造林平均成活率(保存率)较为偏低
特别是天保工程造林项目,由于项目地块的海拔较高,地力条件较差,极易受到外界气候因素影响,同时较低的项目资金,难于进行有效的抚育管护,人畜破坏严重,形成“年年补苗不见苗,苗木长势一年比一年差”的现象。除了退耕地块为供应补助有强有力的措施外,其余人工造林地块很难达到有效管护。人工造林树种单一大多以杉、松、核桃为主。
3.3 帮助农民挖掘、开发核桃等经济林木的力度不够
林业职工现有人员编制已满足不了工作的需要,一人多岗现象已出现很长时间,职工工作负担相当繁重。业务技能学习的次数和深度不够。再加上林业助理员工资待遇偏低,工作积极性不高等各方面原因,影响森林生态功能的发挥。部分产业发展与林业管理发生冲突,生态公益林的补偿标准低。
4 促进龙街乡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
根据龙街乡的实际情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建“绿色家园,生态龙街”为目标,着力完善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初步建立比较完善的林业管理体制,在巩固现有生态公益林及林产业现有经营面积的前提下,积极培育市场前景好、抵御风险力强的特色林产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发展与保护并重的可持续经营林业发展模式。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4.1 加强营林、造林基础
营林造林是补充森林资源、保持森林资源永续利用、保证林产工业原料供给的基础。要按照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的原则,在深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基础上,以推进宜林“三荒”使用权的合理流转作为突破口,通过拍卖、承包、租赁等形式,加快宜林“三荒”使用权的流转等方式促进社会造林。广泛吸纳社会资金投资林业建设,推动社会造林健康、快速发展。
根据全乡地理位置采取不同发展方式。在温凉带作为商品林,林化工原料基地建设,即主要种植思茅松为主;在冷凉带,改造冠木林,变为速生丰产树种,即旱冬瓜、西南桦;在寒凉带积极加强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与保护,力争国家造林项目,采取生态、经济同时效益的发展,重点种植旱冬瓜、西南华,同时套种茶叶,以邦庆村大光山下茶园为模式。
4.2 加强人工造林管护,提高保存率
应加强退耕还林地块的监督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做好清理整顿,并核发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干果项目地块,应抓紧做好当年缺塘、缺苗的统计上报,林业部门统一提供苗木、薄膜、肥料时进行全面的补植、补造;对其他人工造林地块应该在每年的12月份以前进行一次全面的松土除草,补植补造,并加强落实人员管护到位。采用聘请专人或分户管理的形式,制定严格的奖惩措施,明确管护者的责任,从而对管理好造林成果提高保存率起到积极的作用。
4.3 依靠科技发展龙街乡林业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以“治危兴林”为主攻方向,以调整产业结构、开发新产品为重点,以引进、推广新技术,改造传统的以环境和自然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步伐。抓好良种壮苗和树种结构调整,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提高良种苗培育水平。做好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工作。抓好林区的基础教育、职工技术教育、提高职工科技素质。要广开渠道引进人才,挖掘人才,以此引进技术成果,多举办科学造林技术培训班,推动全乡林业经济发展。
4.4 加强生态公益林区管理
进一步规范和加强辖区内公益林保护和管理,维护生态安全,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保护公益林所有者、管护者的合法权益。一是实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结合学习贯彻省委林业工作会议精神,通过修建固定的省级公益林宣传碑(牌),印发有关法律、法规、条例等宣传手册,粘贴标语,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广告等方式进一步宣传,使公益林实施补偿的有关政策、规章制度及重大意义深入人心,广泛争取干部群众支持,在思想认识上形成共识,为公益林的保护和管理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二是在省级公益林区内采取封山育林、抚育更新相结合等措施。把公益林建设成为多树种、多层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生态效益、社会效益长期稳定的森林生态体系。组织林权单位或者个人,在公益林内的宜林地和林中空地,积极开展植树造林,恢复森林植被等活动;对生态功能低下的林地,应当逐步提高公益林的功能等级。三是科学管理管护人员队伍。采取召开专题会议、举办培训班等方式,分期分批组织培训,提高认识,廉洁自律,秉公办事;增强自身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不断提高管护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4.5 抓好植被恢复工程
对荒山荒地、岩石地、退耕地、火烧迹地、采伐迹地等无林地,按照适地适树、见缝插针的原则,采取人工造林为主、人工更新为辅等方式,大力营造生态公益林,争取用10年的时间完成迹地更新和宜林地造林任务,尽快恢复森林植被,提高森林覆盖率,遏制寒温带明亮针叶林林缘退缩。
4.6 抓好自然保护区建设
依托现有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充分发挥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保护、监测站点的作用,抓紧抢救濒危珍稀物种,修复典型生态系统,扩大森林生态保护区、湿地生态保护区、珍贵动植物保护区面积,切实保护好森林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湿地资源和生物多样性。建立以森林、湿地、河流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区为主体,集保护、旅游、科研、生态建设于一体,布局合理、管理规范、具有自养能力的自然保护网络。加强对野生动物肇事的实地勘查,及时上报,尽快让伤害者得到补偿。
4.7 强化资源林政管理
加强对现有森林资源的管护,严格控制森林采伐限额,切实保护好现有的森林资源。加强对全乡内广大干部群众宣传、教育,坚持依法治林,加强基层执法队伍建设,抓好林业法律、法规制度的建立健全工作,将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置于法律、法规的约束之中。加强对森林采伐、野生动物保护的管理,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严格实行凭证采伐,坚决杜绝无证采伐,对各种用途的木材采伐、运输都实行按证管理、依法处理;对出现违章、违规事件都应依法办理,决不姑息迁就,做到审批“一支笔”,验收“一把尺”,对农户建房自用材和能源消耗材,进行严格审批,并及时下发各林业助理员《检尺通知书》进行跟踪检尺,对不符合采伐规程和无证滥伐,少批多砍行为进行严肃查处。大力提倡沼气建设,以煤代柴,有效降低资源消耗,实现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
4.8 加强森林防火及森林病虫害防治管理
进一步建立健全各级防火机构,明确各级各部门乃至个人的责任,抓好措施的落实,才能野外生产、生活用火严格执行用火审批制度。加大宣传力度,森林防火关键是防,只有把火源管住,把宣传做到家,全社会动员,全民抓防火,真正做到群防、群治,才能把森林防火工作做好。
在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和管理上,要认真执行《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加强对森林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对全乡的病虫害发生趋势、发生规律定期提供虫情危害预报。
5 结论
森林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必备条件。正是因为有了森林这个摇篮,人类才得以进化和繁衍。可以这样说,没有森林就没有人类。保护森林资源、合理地经营利用森林资源,把龙街建设成资源丰富、功能完善、效益显著、生态良好的现代林业,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对林业的生态、经济和社会需求,实现龙街乡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坚持政府主导,积极争取国家、县委、政府在林业上的项目、政策,依托工程造林,强化生态建设,统筹推进全乡林业发展。(收稿:2013-07-30)
参考文献:
[1]张美华,叶谦吉.可持续生态林业补偿问题分析[J].林业经济问题,2000(10)5.
[2] 作者:未知.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C].论文天下。
1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发展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已经形成了以森林资源为基础的独立的甚至有些封闭的区域,其所有的活动都是围绕森林资源展开的,形成了特殊的林业经济系统和林区社会系统。国有林区是经济、生态、社会3个子系统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相互制约而构成的紧密联系的复杂系统。生态子系统是基础,经济子系统是主导,社会子系统是载体,三者协调发展从而保障了国有林区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国有林区发展低碳经济的特殊性在于减少和控制森林成为新的碳排放源,增强森林的碳汇功能,使林区的经济、生态和社会的发展相互协调,平衡当前和长远的利益,满足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并且真正实现森林生态效益、林业经济效益和林区社会效益的统一。为了更好的推进国有林区低碳经济的发展,有必要建立一套设计合理、操作简便的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因此,以黑龙江省为例,建立国有林区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以便及时发现国有林区在发展低碳经济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国有林区在发展低碳经济中的管理及决策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持。
1.1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发展低碳经济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评价指标体系是由若干个相互联系的统计指标所构成的一个整体,用以说明研究对象各指标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全面的反映研究对象的整体状况。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发展低碳经济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既是对系统进行科学准确评价的基础和保证,也是对系统的发展方向进行正确引导的重要手段。为了科学准确地评价国有林区低碳经济发展的真实状况,在研究和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时,应遵循系统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和层次性原则。首先,要把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的经济、生态、社会视为一个整体系统,研究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稳定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与数量界限;其次,指标体系的建立应充分考虑指标量化的难易程度,而且指标是容易获得的;再次,这个复杂系统包含若干个子系统,各子系统之间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作用关联,为了便于分析研究,应依据这种关联性程度将其划分为若干层次。
1.2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发展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国有林区发展低碳经济是一项涉及各个方面、综合性非常强的系统工程。结合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的实际情况和现有的数据统计资料,建立一套科学合理、操作简便的评价国有林区发展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地评价国有林区低碳经济的发展状况,不仅可以为国有林区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数据支持,而且可以帮助政府完善统计制度,也可以指导国有林区制定低碳发展规划。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是一个结构复杂的大系统,在这个复杂的大系统中又包含众多相互联系的子系统,系统的发展变化是林区内各个子系统综合作用的结果,是各个子系统科学的组合以求得系统整体效应的最优化结果。鉴于此,在设计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发展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时,对经济、生态、社会三大体系协调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将“低碳经济发展水平”作为总目标系统,分为经济、生态、社会3个子系统,每个子系统中又包括多个指标,在此共设定了27个评价指标。
2黑龙江省国有林区低碳经济发展现状评价研究
权重的确定过程是综合评价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核心环节,不同的赋权方法会导致具体的评价得分不同。根据黑龙江省国有林区低碳经济统计指标体系(表1)和实际数据的特点,在对其低碳经济发展现状进行评价时,选择因子分析和层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赋权。首先用因子分析方法计算出各子系统的得分函数,然后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子系统的相对权重,对3个子系统进行加权综合,最终求出描述黑龙江省国有林区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具体数据。在运用综合评价方法之前,由于指标体系中各个指标的量纲不同、指向相异,各指标值的大小不能直接反映林区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不能客观地评价林区的发展状况,为此要对各指标的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和一致化处理。
2.1数据来源
研究数据主要来源于2003年-2010年由国家林业局编制,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林业统计年鉴》,2003年-2010年由黑龙江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黑龙江调查总队编制,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的《黑龙江统计年鉴》,2003年-2010年由国家统计局能源统计司编制,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能源统计年鉴》,经整理汇总后的具体的数据如表2所示。本文采用正规化方法对各指标的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和一致化处理。#p#分页标题#e#
2.2采用因子分析法确定各子系统得分
因子分析的实质就是用几个潜在的、不可观测的、互不相关的随机变量去描述许多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或者协方差关系),这些随机变量被称为公共因子。因子分析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对原有变量中信息重叠的部分提取彼此间互不相关的综合因子,实现减少变量个数的目的。
2.2.1经济子系统的因子求解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标准化后的数据提取因子;分析后可以得出特征根、贡献率和累计贡献率。
2.2.2生态子系统的因子求解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标准化后的数据提取因子,分析后得出特征根、贡献率和累计贡献率。计算结果表明:只需选择4个因子即可充分反映这14个指标的信息。
2.2.3社会子系统的因子求解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标准化后的数据提取因子,分析后得出特征根、贡献率和累计贡献率。
2.3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子系统权重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思路是先分解后综合,整理和综合人们的主观判断,使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有机结合,实现定量化决策[9]。根据系统之间的层次结构,邀请相关专家进行探讨研究,给出各指标对于总目标的相对重要性的比例关系,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应用MCEv1.0软件计算出判断矩阵一致性比例,最终得出的运算结果,即为各子系统的权重。
2.4综合评价得分
根据综合因子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得到的黑龙江省国有林区低碳经济复合系统的综合得分函数,分别计算出2003~2009年各子系统的综合评价得分。
3黑龙江国有林区发展低碳经济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黑龙江国有林区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得分,表明黑龙江省国有林区低碳经济发展水平整体上处于上升的趋势。经济子系统得分表明其处于下降的趋势,究其原因可能是受天保工程的影响。由于连年大幅度调减木材产量,主财源收入大幅度减少,导致国有林区经济发展处于下降的趋势。生态子系统得分表明其在2003~2005年之间生态效益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在2006年后增长速度有所下降,但整体上仍处于向上发展的趋势。社会子系统在2003~2005年间基本上没有明显的发展变化,但在2006年之后又呈现较快的向上发展的趋势。
通过以上分析得出的黑龙江国有林区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综合得分只是一个纵向比较,并不能反映出真实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结合彭非和智冬晓在《中国发展指数与低碳经济测度》中的研究结果,可以得出黑龙江地区低碳竞争力的综合排名在全国各省市中处于中上游水平,属于中碳地区[10]。国有林区作为黑龙江地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低碳经济发展水平也可以据此得出类似的结论。所以,通过横向与纵向的比较结果表明,黑龙江国有林区发展低碳经济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而且正逐步向好的方面发展。这说明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政策及措施正在逐步收到成效。国有林区作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一类特殊地域空间,虽然其发展低碳经济有森林资源作为碳汇的优势,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通过子系统之间的横向比较,经济子系统的发展速度明显低于其他两个子系统的发展速度。国有林区的经济发展速度一直很缓慢,除了受天保工程影响外,究其原因就是经济基础薄弱,木材生产仍占据主导地位,林产工业不发达,未形成相应的深加工产业链,多种经营规模不足,非木森林资源为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这些都严重制约了国有林区的经济发展。
第二,生态子系统的得分虽然在逐年递增,但在2006~2009年间增幅缓慢,较2004年的增幅19.1%有较大差距。说明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生态子系统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虽然在逐年提高,但仍有较大发展潜力可以挖掘,从而可以从整体上提高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
提高木材检验水平是在当前我国森林资源贫乏的现实条件下使有限的木材资源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目前有部分木材检验人员仍沿袭着过去的观念,认为木材检验人员只是单纯的查数和记账的点数工,如何最大化利用森林资源没有太大关系。这显然不适应当前的森工企业发展的现状。针对这样的问题总结出一套充分结合林学基础理论来迅速提高木材检验水平的初步设想,是可以实施的。
通过对与木材检验工作紧密联系的林学基础理论主要有测树学造材理论、测树学树干解析理论、森林计测学计测方法、森林经理学木材标准理论以及林分生长模型理论这几大方面进行分析。就可以提高基层木材检验人员的林学基础理论水平,进而通过林学基础理论在木材检验中的应用来提高自身的木材检验水平。木材检验工作贯穿于木材生产经营从原条的合理量材设计开始,一直到木材产品的最后售出的全过程。木材产值、产量、质量、品种以及出材率等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几乎都需要木材检验技术的支撑。由此可见,提高木材检验水平是相当重要的。
1.充分掌握测树学造材理论基础,提高合理造材水平
测树学造材理论是测树学的重要内容,主要讲授如何合理造材来获取最大的收益。只有足够的测树学造材理论支撑,才能够充分发挥木材检验人员的业务水平,才能够最大化地利用有限的森林资源。例如:原条量材设计是木材生产过程中,继打枝后的第一道工序,把每根原条设计成若于段原木产品,而设计质量的高低决定了每段原木的质量与价值。合理的量材设计能消除或降低缺陷的降等程度。如果量材设计不合理,就会造成木材产品在质量和产值上的差异。具体表现在坏材带好材,长材短造,优材劣造,致使原木质量下降,浪费森林资源。又例如合理造材中的“三先三后”即优先设计先造特级原木,后造加工用原木;先造长材,后造短材;先造优质材,后造劣质材。“三要三杜绝”,即要量材造材,杜绝粗制滥造;要量尺标准准确,杜绝超长短尺;要材尽其用,杜绝浪费木材。还要摸索和总结本地区原条病腐规律。内外腐和缺陷的掌握和区分,要总结出一套本地不同树种不同情况的病腐规律,使原条造材日趋合理。
2.充分掌握测树学树干解析理论基础,提高合理规划水平
树干解析是整个林学科研的必要手段,同时也是本材检验人员必须要掌握的林学理论之一。如何充分合理利用有限的森林资源实现最大的经济价值,是摆在我们榆验人员面前的一大课题,这就需要我们在如何提高原条出材率上做文章。我们可以通过对各林场所的木材按林层、树种和胸径进行抽样调查,对伐倒后原条的具体情况进行树干解析,根据具体的林分材种结构规律,充分考虑木材的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坚持优先设计选造较珍贵材种,即出口材、特级材、特选材;优先设计选造较珍贵树种,即水曲柳、红松、榆木;优先选造优质材种,即胶合板材、加工用材的原则。实施对原条优良部分优材优用,对梢头木、枝丫和劈裂部分,凡有价值、符合木材标准要求的都要造材利用。在保证提高造材出材率的前提下,考虑市场畅销且售价高的树材种,使两者之间有效地结合起来,将有限的森林资源充分利用,做到材尽其用。
3.充分掌握森林计测学、测树学中树木计测理论,最大化减少木材检验误差
在传统的粗放型检尺工作中,我们往往并不注重计测方法、计测误差等理论。但如果想要提高木材检验水平,就必须充分学习森林计测学和测树学中的树木计测理论,把住伐区木材检验关。在伐区木材检验中,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木材标准,要特别注意原木不规则断面的径级以及弯曲、内腐、外腐等常见问题的判断与检查,做好归楞描号工作,达不到标准的木材一律不准下山。对归楞装车木材检尺要严格控制,装车时检验员要装一根检一根。要充分借鉴伐倒木测定中的各种误差处理方式,对误差的处理要科学合理。如果没有森林计测学作为基础的话,就无从谈起误差的处理了,因此,作为新时期的木材检验人员,学握足够的森林计测学理论是基本的要求。
4.充分掌握森林经理学中木材标准理论,为降耗节省资源做贡献
森林经理学中的木材标准是重要的林学基础知识,同时也是国家的标准化法计量法重要的依据,木材检验贯彻标准化法、计量法,认真学习木材标准,是加强林政资源管理、执行限额采伐的强有力措施和必要的手段。作为木材检验人员,一定要熟悉木材检验标准的各项细则,遵循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性标准和有关法规文件,练就过硬的检验技能和综合能力,保证木材检验工作顺利进行,实现低消耗、高质量、高产出的目标,为国家节约宝贵的森林资源,为森工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5.利用林分生长模型理论中的节子剖析技术来深入了解节子
林分生长模型理论是林学理论当中理论性比较强的内容,其中,关于节子生长的部分和木材检验工作联系非常紧密,因此林分生长模型理论也是一名合格木材检验人员所必须掌握的林学基础理论。节子是最重要的木材缺陷之一,也是现代术材检验技术中的重中之重。节子破坏木材构造的均匀性和完整性,不仅影响木材表面的美观和加工性质,更重要的是降低木材的某些强度,不利于木材的有效利用。特别是承重结构所用木材的分等,与节子尺寸的大小和数量有密切关系。节子影响利用的程度,主要是根据节子的材质分布位置、尺寸大小、密集程度和术材的用途等而定。传统意义上的木材检验技术,一般是被动地去检验节子,很少研究节子的生长规律。现代木材检验技术对木材检验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本文利用林分生长模型中的节子剖析技术来建立节子生长的预估方法,通过对某林区的5块针叶树标准地1O株解析木的节子剖析数据的统计分析建立了初步的节子直径分布散点,尝试了预估树木节子最大直径的方法,经过初步的检验,效果良好。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实验木的平均直径(纵轴)的垂直分布趋势是从伐根到人约树高的55%处逐渐增加,然后再向上逐渐减少,但趋势趋于平缓。树木下部的节子较小,最大的节子分布在树木的中间部位。树干上部基本没有节子。这个规律为有些地区针叶树种的木材检验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参考作用。因为具体的树种有各自的生长规律,本文仅仅提供了一种利用林分生长模型的理论方法的思路,也仅仅对有些地区所调查的较小区域有效,但随着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必将成为广大林区木材检验以至于林分生长预测等方面作出新的突破。
总之,通过木材检验人员的自身努力,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可以使有限的木材能拥有最大的经济价值,同时也给森工企业带来最大的经济效益,为国民经济的发展贡献我们应尽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宫凤林.浅析木材检验对禾材生产工作的重要意义[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21.
[2]朱建伟,谭民.木材检验工作在实施“天保”工程中的重要性[J].内蒙古林业,2002,8.
中图分类号: U238 文献标识码: A
1 概述
近年来高速铁路大力建设,大吨位大体积后张法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箱型梁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新建宁杭高铁、杭长高铁、沪昆高铁箱梁均采用了后张法预应力箱梁的预制,这是一种抗扭能力强,行车平顺,生产经济,其自重及所承受的荷载重力均由预应力钢束提供,所以预应力是重中之重,如果把钢绞线比喻成人的心脏,那么孔道压浆材料则是胸腔,是心脏的保护神。真空辅助孔道压浆是后张法预应力工程特殊工序,是保障预应力钢绞线施工质量的关键。
1.1孔道压浆的作用
孔道压浆,是为了保护预应力钢筋不致锈蚀并通过水泥浆对预应力钢筋和孔道壁混凝土的粘结以形成梁体结构的整体性,从而改善锚具的受力情况,减轻锚具对预应力的负担。因此,孔道压浆要求密实饱满,有着以下的重要作用:
预应力钢绞线是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核心和关键,是桥梁结构耐久性和安全性的基础,孔道中的压浆材料对钢绞线的预应力起着传递作用,同时防止钢绞线的腐蚀;
孔道压浆由于是隐蔽工程,往往是被大家忽视和轻视的部分,但确有很大的危害。
1.2传统孔道压浆与真空孔道压浆
传统压浆工艺由于孔道未封闭,孔道内存在大量的气体,并伴有积水,同时灌入浆体也有大量的气泡,从而集中的气泡变为空隙、自由水的集聚池,在根本上改变了不了预应力钢筋的腐蚀,以致桥梁的耐久性下降,产生各种事故。
真空辅助压浆是在传统压浆工艺的基础上将孔道系统封闭,一端用真空泵将孔道内60%以上的空气抽出,使之产生0.06~0.08MPa的负压,然后用优化后的水泥浆从孔道的另一端压入,并加以0.5~0.6MPa的正压,孔道内有极少的空气很难形成气泡,同时,孔道于压浆机之间的压力差,大大的提高了孔道饱满度和密实度,有效保护钢绞线,防止锈蚀,保证工程质量。
2真空孔道压浆浆体性能及检验试验
2.1真空孔道压浆浆体性能
真空孔道压浆的孔道材料必须要有以下的性能:(1)工作性即流动性能,以适合于工程压浆的需要。如果浆体过稠,将造成难以压浆或需要过大的压力压浆,影响工作效率和压浆的效果,浆液过稀则会因砂浆干缩产生空隙;(2)稳定性,浆体需要有良好的稳定性能,避免水、浆在重力作用下分层,离析,同时降低浆体压入孔道后发生沉降分层;(3)充盈性,压入孔道中的浆体能否充满整个孔道是压浆剂防腐性能的基本保证,只有完全充满整个孔道才能真正的保护钢绞线,有效传递钢绞线对混凝土的压应力;(4)抗泌水性能,由于压浆剂基本上属于牛顿流体,以较大的压力压入孔道中。压入孔道中,由于自身的沉降离析、钢绞线的毛细左右以及压力等多个方面的作用下,容易造成泌水,从而最后在孔道中形成空洞和空隙;(5)强度,强度是所有性能的基本保障,包括抗压性能和抗折性能,与耐久性也是相关联的(较低的水灰比和孔隙率);(6)充盈性、膨胀性能,压浆材料属于水泥基材料,存在化学收缩、沉降收缩、物理收缩、温度收缩等几种,其中物理收缩是由搅拌分散引起的气泡在孔道中聚集溢出,造成的收缩。
2.2 真空压浆浆体性能指标及检测试验
为了满足孔道压浆质量,所拌制的浆液必须要有以下的性能,通过下表2-1的要求保证,同时用相应的试验方法去检验各项指标。
表2-1 浆体必须满足的最终性能表
(1)流动度试验
用运流动度测试仪——流动锥,必须满足下图2-1的尺寸。用1725±5ml水流出的时间应为8.0±0.2秒进行标准校订,按标准进行流动度试验。
图2-1 流动锥尺寸
(2)自由泌水率及自由膨胀率
容器采用1000ml的量筒,或者内径约为60mm,高为500mm底部封闭的透明玻璃孔。
(3)毛细泌水率
用有机玻璃或塑料制成,带有密封盖,内径为100mm,高160mm。在容器中间置入一束7芯钢丝束。钢丝束在容器内露出的高度为1~3cm。
(4)压力泌水率
压力泌水率试验(图2-2示意)先用一个包含2块压力表的CO2气瓶,外测压力表最小分度值不得大于0.02MPa,级别为2.5级;其次用压力泌水容器为圆柱型不锈钢压力容器,需要进行压力实验,在0.8MPa压力下不会破裂。
(5)充盈度图2-2压力泌水仪
内径40mm的透明有机玻璃孔,两端的直孔夹角120º,每部分长度为0.5m,两部分通过粘结剂密封粘结。将有机玻璃孔将其固定在固定架上。
3、真空压浆工艺及现场施工
真空辅助压浆施工工艺见下图3-1
图3-1真空辅助压浆施工工艺流程图
3.1 施工准备
割除钢绞线:露出锚具外部钢绞线尾端应在张拉后24小时观察无断丝、滑丝的情况下用电砂锯切割,切忌用氧焊,以防烧坏钢绞线,外露30mm左右,以避免影响压浆咀的安装。
(2) 封锚:采用C50的水泥砂浆完全包裹锚具,为提高封锚的封闭性并在C50水泥砂浆堵头上包上聚乙烯地膜,且用地膜堵上压浆口,以防杂物进入压浆孔道。
(3)孔道的冲洗:孔道在压浆前应用压力水冲洗,以排除孔内的粉渣等,保证孔道的畅通。冲洗后用空压机吹去空内的积水,但要保持孔道润湿,从而使水泥浆与孔璧结合良好。在冲洗过程中发现冒水、漏水等现象,应及时的堵塞。
3.2压浆机具
(1)压浆机:压注水泥浆一般采用活塞式浆泵,主要技术性能如下表,压力表的最小分度为0.1MPa,额定压力不小于1MPa,最大压力不超过2.5MPa,流量应控制在1~2m3/h。
(2)真空泵:满足设计真空值-0.06~-0.08MPa的要求,抽真空效率不小于40m3/h。
(3) 灰浆搅拌机:转速大于1000r/min,桨叶的最高线速度在15m/s以内,桨叶的形状与转速相匹配,并在2min内可搅匀灰浆。
(4) 储存桶:为了防止浆体流动度的流失,在储存桶配置低速的搅拌机,使灰浆在压进孔道前处于不断的低速流动中。
(5) 附件:压浆咀、球阀、2.5mm×2.5mm的过滤网、流动度测定仪、电子秒表、温度计、排气孔。
3.3水泥浆的搅拌
高速铁路后张法预应力箱梁中采用了由水泥、孔道压浆剂、水按一定的比例均匀混合并有作为孔道填充压浆材料,按照以下的工艺进行伴制。
(1)在拌浆前,我们先要有经法定计量检定合格的计量仪器,使配制浆体的水泥、压浆剂、水的称量到±1%;还应该清洗施工设备,清洗后设备内不应有残渣、积水。并检查搅拌机的过滤网,接下来就可进行拌浆。
(2)首先在搅拌机中先加实际拌和用水的80%—90%,开动搅拌机,均匀加入全部孔道灌浆剂,边加边搅拌,然后加入全部的水泥。全部粉料加入后搅拌2min;然后加入剩余的拌和水,继续搅拌2min,均匀后放入储存筒中。
严格按照搅拌工艺进行搅拌,合格的浆体易于施工,有高的粘结强度,减轻了氢脆现象并减少了气孔的形成。添加了优质孔道压浆剂的浆体保证可选择的硬化形态,降低了对天气的依赖性,为后张力提供可靠的保证,有效保护应力锚具、夹片和钢绞线免受腐蚀。
3.4 真空孔道压浆施工
高速铁路的大型箱梁压浆时我们采用了“真空辅助一次压注法”,即从梁的一端直接压到抽真空端(如图3-2)。
(1) 按要求检查施工设备,在没有问题的情况下按图连接好设备,之后按上述要求进行拌浆。
(2) 当储存桶中有足够的浆体(最少可压1个孔)时,做流动度,合格之后,用浆冲洗压浆机上的高压橡胶棒,当有与吸入压浆机的浓度一样时,关掉压浆机,将高压橡胶棒接到球阀1上,并打开1。
图3 -2真空灌浆施工装置布置图
1--球阀1;2---构件;3--球阀2;4--球阀3;5--过滤器;6--真空压力表;7—高强橡胶孔;8—真空泵;9—搅拌机;10—灌浆泵;11—输浆胶孔
(3) 关闭球阀2,打开球阀3,开启真空泵,当真空值在负压0.06~0.08MPa,开启压浆机,开始灌浆,在灌浆过程中要保持真空泵的连续工作。
(4)待抽真空端的透明孔内有浆体是,关闭阀门3、打开2,关掉真空泵,当阀门2中流出的浆体与压浆机吸入的一致时,关闭。压浆机继续工作,当压力0.5MPa~0.6MPa时,停止压浆机,持压3min,完成排气和泌水,使孔道浆体密实饱满,完成此孔的压浆工作。关闭阀门1,移动压浆机的高压橡胶棒,进行下一孔,如此连续。
3.5压浆施工时必须把握的技术要求及事项
(1) 钢绞线束张拉完毕,经检查签证合格,尽快压浆,间隔时间不超过48h;
(2) 当封锚砂浆抗压强度不足10MPa时不的进行压浆工作;
(3) 压浆的顺序:先下后上,有效避免不必要的污染;
(4) 压浆机的高强橡胶棒抗压压力大于1.5MPa,带压浆机时不能破裂,连续且要牢固,不能脱孔;
(5) 水泥浆进入储存桶时,通过2.5mm×2.5mm的过滤网,防止引起孔道的阻塞;
(6) 在注浆前,要对浆液进行不间断搅拌并在在储存桶中不超过40min;
(7) 压浆泵采用连续式,同一孔道压浆连续进行,一次完成。不得不停动时,且时间不超过20min,否则必须用清水冲洗压入的水泥浆,然后从新压。
(8) 搅拌完毕的料30min内进行压浆(根据气温的变化略有调整)。如果浆体表面气泡较多,则适当降低搅拌速度,刮去表面的浮浆;
(9) 压浆咀不宜过早拆卸,在冬季施工时可要在3个小时以上。
3.6压浆的夏、冬季施工
夏季施工时,浆体温度不高于30℃。当环境温度超过35℃时,应在夜间施工,施工环境温度不高于30℃。当环境温度低于5℃时,仍需进行压浆,则除正常压浆规定执行外,为避免孔道灌浆后水泥浆内的游离水在低温下结冰,造成沿孔道位置砼出现“冻伤裂缝”,因此在冬季压浆前,用保温材料覆盖梁体,送热风升温,且确保温度在压浆后至少有3天保持在5℃以上。厦深六标施工位于广东省境内,在压浆施工我们只考虑了夏季施工措施。
4结束语
高速铁路真空辅助压浆工艺有效的改变了传统压浆工艺的局限性,工艺简单、经济、可操作性强,浆体高强、不含对高强钢筋有害组分,易于泵送和灌注硬化后无泌水、无沉降收缩和无空洞,能较长时间泵送或者循环使用。能在5~35℃的温度范围内使用,在灌浆孔道内硬化后无沉降收缩膨胀过程不产生氢气,保证了孔道的密实性,满足高铁箱梁的孔道压浆高密实度要求,大大的提高了高铁箱梁的耐久性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