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30 10:34:56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地理与生活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本节课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让学生运用探究、比较的方法理解传染病的相关知识。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情境体验、音乐欣赏、图片观察与分析、课外探究等活动,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运用知识自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我首先播放《健康歌》来导入新课,为以下新课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出课题后,我并不急于往下进行,而是让学生思考:看到这个课题,你想了解些什么呢?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纷纷提出了自己想知道的问题:“怎样保护自己的健康?哪些病会传染?怎样预防传染病?”
这样由教师设疑转到学生设疑,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并且将提问的机会也留给了学生,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提供了动力。
二、观察对比、表达交流、归纳概括,创设自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空间
让学生观察对比幻灯片中狂犬病和近视眼的图片,并说出二者病因有何不同、与健康人接触后结果有什么不同,学生表达交流、归纳概括病原体和传染病的概念。接着展示几种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的图片,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让学生体会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三、分析资料,讨论探究
学生了解了传染病的概念之后,急切想知道传染病是怎样传染的,我把学生分成小组,共同分析教材69页有关流感、肝炎的资料来讨论探究:传染病流行时,从病原体到患者要经过哪些环节?
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在此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讨论分析时间,并深入到学生当中与他们一起讨论。为了使学生更形象、直观地了解流感是如何传染的,给学生播放动画(课件),最后通过班级交流探究结果,由学生概括出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学生在回答过程中,要给予适当的鼓励、点拨、补充。然后马上播放动画:你能分别说出流感、肝炎、艾滋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吗?帮助学生合理地搭上理论联系实际、自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条线。
接下来引导学生思考: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还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吗?如何针对这三个环节来预防传染病呢?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些常见的预防传染病的方法,在老师的点拨提示下,归纳出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即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并让学生举例说出一些常见传染病的主要预防措施(如:麻疹、乙脑,要预防接种,以保护易感人群为主;肝炎、淋病应以切断传播途径为重点),使学生明白,预防传染病,要做到综合与重点措施相结合。
四、运用知识,关注社会
1、新流感:简单介绍新流感(因近期流行,学生很熟悉),让学生说出防治方法,然后再出示相关防治图片。
2、“非典”:“非典”曾给人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非典”流行的三个环节以及预防措施。
3、艾滋病:艾滋病作为世纪顽症,目前科学界对它也没有好的治疗方法,它对人类的危害极其严重。如何对待艾滋病患者引起了我国和世界的高度关注,因此给学生普及艾滋病的知识十分必要,这也是本节课的难点。
首先学生在歌曲《爱的奉献》的熏陶下,交流课前查阅的资料。学生的回答可能不十分全面,接下来播放影视资料,包括艾滋病的病原体、传播途径、预防艾滋病的方法、艾滋病患者图片、“红丝带”(防治艾滋病的国际性标志)图片,以此来激发学生正确地对待艾滋病人,关心他人的情感。同时也帮助学生解决了如何与艾滋病患者相处的问题。
五、畅谈收获,自我总结
学完本节课的内容之后,让学生自由发言。要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让他们都有表现自己的体会,尝到成功的喜悦。接下来转入巩固练习,以一个具体病例分析不同的处理措施分别属于预防传染病的什么措施,再次帮助学生合理地搭上理论联系实际、自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条线。
六、课堂延伸,巩固升华
学生主体性是指学生在日常学习中表现出的选择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等,与消极、被动、盲目等特性呈对立关系,是教师教学活动开展和学生学习效率提升的重要保证。近年来,培养和提高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问题受到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日益关注。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和探究是当前我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地理学是一门离人们日常生活很近的综合学科,通过自身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不断探索发现,将地理与生活密切结合对学生主体性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提出如下具体的实施策略和途径:
1教师要疏通教材,建立高中地理课程内容与生活的联系
从人教版教科书的体系设置上来看,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单元开始———相当于首语或前言;单元最后———自学园地(阅读、技能、练习篇)。单元小节节后———活动;每节内部———穿插阅读、资料、思考;课后———问题研究。各章节启用特色栏目正是培养学生主体性的体现。地理教师要清楚高中地理教材的内容体系特点,通过通读教材,构建适合自己教学的知识结构,建立和发掘地理课程内容与生活的联系,在教学中才能自如、恰当地运用“生活中地理”引出地理理论知识。
2发掘乡土地理资源为学生地理学习搭建平台
地理教学中,教师以乡土地理资源作为载体,给学生开展探究性的学习活动,在学生亲身体验地理研究的过程中,将有利于学生认识地理学的特性和发展变化规律,理解并掌握地理学的研究方法,树立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从而促进个人主体性的发展。例如,我在讲授城市功能区形成时,要为学生阐明“集聚效应”,如果单纯地介绍“集聚效应”的概念,对于学生来讲是不容易深刻领会的,要攻克这个概念最好的办法就是结合生活实际。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集聚会带来什么影响,所以我设问:“同学们,如果你们打算买衣服,你们是选择只有一家服装店的地方呢,还是选择有很多家集中分布的地方呢?”学生的回答可想而知。“这么看,集聚不光会带来竞争,同时也会增大机遇。所以,在我们的城市中,商业活动通常是集中分布的,你能在大安市找出这样的案例吗?”学生首先会想到的就是世纪广场,接下来让学生应用该原理联系实际判断在大安哪里还会发展成第二个商业中心,学生很快会发现是庆克隆处。虽然乡土地理研究的是小尺度空间范围内的人地关系,但仍然可以反映出各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地理学的综合性特征和区域性特征,以及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关关系。
3把握当代中学生关注的社会视角
作为地理教师,需从学生关注的焦点入手,积极寻找契机。例如,经了解,学生们现在普遍都在玩“微博”,“微信”,通过“微博”和“朋友圈”,笔者也“跟风”注册了一个新浪微博账号,但关注的视角和学生不一样,主要是与地理相关的人和团体,包括旅行、自然风光拍摄、中国地震台网、城市新闻晚报等等,从中搜集有利于笔者教学的资源。在讲选修6“水污染及其危害”一节时,我跟学生说:“我最近在微博上看到几张有趣的图片,和同学们分享一下。”此时,学生听到微博两个字立刻精神了两分,听说我也玩微博时,学生更是兴趣盎然。当他们看到憨态可掬的企鹅穿着色彩缤纷的毛衣时更欢乐,接下来我说:“看到这么萌的企鹅,是不是心都融化了?难道现在的企鹅也走时尚路线了,还是企鹅也被当成宠物了?”学生开始进入猜测,大多数学生说企鹅穿毛衣是为了御寒。当我将真实的原因(石油泄漏,海水受到污染,企鹅的羽毛由于粘上石油后失去了保暖功能)告诉学生时,学生仿佛受到了很大的震撼,他们意识到了石油对海洋生物的危害,纷纷表示要保护生物,爱护环境。经课后了解,好多学生也开始关注环保类用户,在班级时常分享他们的见闻。分享微博这项活动既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又能锻炼其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在分享的过程中体验成功,以达到培养其主体人格的目的。
不过,“生活中地理”在学生主体性培养方面适用的范围有限,更多的适用于课程导入设疑,或者验证相关理论,不能贯穿教学的始终或者每堂课,而且在培养学生主体性时往往还需要与其他策略配合使用,比如小组合作、探究模式等。另外,主体性的主要特征表现为自主性、创造性、选择性,但是利用生活中地理培养学生主体性时,并不一定能将其做到一一对应,有时一项生活中地理问题可能培养的主要是创造性,然后在学生的创造力得到认可或者学生体会到自身的价值时,自主性才可能随之得到加强,有时可能生活中地理的应用都不能直接起到提升学生学习地理的主体性,而是间接的。
作者:曹雪 单位:吉林省大安市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1]姜继承.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高效课堂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3,(03):90.
[2]祁建军.“生活化教学语言”的启示[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2(04):25.
[3]罗立红.生活地理教育的理论和实践[D]:[硕士学位论文].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4(04):8.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加强管理
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本世纪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其宗旨就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目前,我国正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可由于历史的多种原因,大多未将地理学科作为中考的正式科目,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该科的正常教学。其实,地理学科是初中阶段的一门基础课程,它以地理科学知识为基础教育论文教育学论文,结合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于一体,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高,是别的学科不可取代的。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的领导,应努力转变观念,提高认识,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解决好当前初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督促学校严格按照初中课程计划和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教学,坚决制止有些学校滥砍、滥占、滥用地理课和压缩地理教学投入的不良倾向。
二、 钻研课标,改革教材,加强教研
初中地理课程标准已经实施,教材正在改革,今后还将继续修改。要适应这一变化,广大教师就必须认真学习、领会地理新课标的基本精神,明确地理教学的目的和任务,探索完成这些任务的途径和方法,使地理教学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和科学的标准。教师要特别重视分析教材的知识结构,把握各知识点在结构中的地位,明确它们所处的层次和讲授的深度和广度。只有这洋,才有可能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设计科学的教学过程,实施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地理教W的实践必须有理论作指导,才能健康顺利地发展。目前一些新的教学方法都是在新的教育理论和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教研活动应注意把教学过程作为一个系统进行研究,教学时能够力求选择最佳的课堂教学模式,重视课堂教学的信息反馈和总体控制,把握课堂教学过程的动态平衡,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学校应充分发挥教师的智慧,创造良好的地理教研环境。加强和改进教研活动的形式和内容,提高教研活动的质量,使教研活动真正成为教师解决教学问题、提高教师业务素质的基本形式。
三、用感性材料,强化语言表达,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感性认识是思维的起点,思维就是对形象、直观的感性材料进行加工整理,上升到对事物的本质及规律的理性思考。初中生的时空抽象能力有限,教师必须从初中学生实际出发,教学中充分运用形象思维的丰富材料,把一些地理事物或现象通过直观的形式予以展示,教师进行必要的点拨、讲解,引发学生思考、探究,必要时进行适当的暗示或提醒,同时要求学生对这些感性材料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强化表达能力。例如:在“黄河水系”的教学中,幻灯片上黄河下游的流域面积明显地比中、上游缩小,这种一反常态的现象可以作为让学生从直观的视觉中进一步训练其抽象思维能力的一种素材。我们都知道黄河因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大量的泥沙在下游地平水缓的华北平原沉积,使河床抬高而成为“地上河”,高出地面的河床再也不可能接纳支流入黄河干道(水往低处流的道理人尽皆知,但这一点仅从流域的平面图中是不可能直接观察到的,学生必须通过抽象思维才能得出的结论)。而在讲解黄河中游特点时,教师事实上已把原因告知了学生,因而,这一要求对初中生而言并不太难。
地理所授予人的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知识,若教师善于利用学生的经验资源,在课堂中由生活现象巧妙问题,抛砖引玉,鼓励学生融汇他们生活经验思考问题,在学生自主思考之后再对课本内容加以指导,这样贴近生活的授课方式更容易被学生接受,授课效率远远高于枯燥的“填鸭式”课堂。我们必须用更科学授课手段,向课堂的45分钟要效率。向学生教授教学大纲内要求学习的知识,我们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把抽象的知识扳开揉碎,再用学生熟悉的例子进行填充,将知识丰富化、生动化,做到便于学生吸收,培养学生形成一种理解记忆、触类旁通的学习地理特有的思维方式。
1 利用学生经验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地理涉猎的知识范围很广,这使学习变得有难度,教师授课也更有挑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更应该摸索出合适的、科学的授课方式,根据本地学生的知识程度、生活经验、文化修养水平,因材施教,有针对性的备课。
在授课时可以利用学生多方面的经验资源,举贴近生活的例子,把抽象的地理知识具象化、浅显化。比如必修二《城市与城市化》一课,需要雪深理解城市形态的分类,这时候教师应该选取学生了解的城市:如成都、合肥等地为平原地形,所以城市建造时用地规整,形态集中,属于团块状的城市;重庆、浦东新区等地受地势与河流阻隔或受规划控制,城市形态为组团状;洛阳、兰州等城市受交通路线等因素限制形成了条带状的形态。再以教学所在城市为例对城市土地的规划利用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城市土地的利用与分区,建立起基础的地理概念。在《人口的空间变化》一课中,也可引导学生运用其具备的历史与政治经验,回忆历史上中国与美国出现的几次大型人口迁移,分析其人口变迁的原因与特点,总结人口迁移的分类与成因。从此着手,学生便能有逻辑的记忆一整课的内容。
教师在课堂中举的例子必须是学生熟悉的事物,才能起到“举例”的作用。比如地理必修一的《地球的宇宙环境》一课,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科学常识对课文进行分析,加深学生对地球在宇宙里的位置的印象,让学生了解到宇宙的宽广无垠,认识在太阳系中与我们比邻的行星,知道行星们运动的规律。在此基础下,再引出地球的“普通性”与“特殊性”这两个概念,学生便能很好的理解。
在《太阳辐射与地球》一课中,可以利用学生的生活常识解释许多新概念,如太阳辐射――为地球带来光、热资源,地球接收太阳辐射受纬度、天气等因素影响。再对比本国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不同的区域特征,理解太阳辐射的意义。
贴近生活而又丰富的教学内容,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难点、记忆学习重点,为课堂带来多种好处。
2 利用生活教材,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老师是学生知识世界的领路人,带领学生领略知识的海洋,向学生倾授才识是老师的主要任务。老师需要有丰富的文化底蕴,但更要有科学的授课方法,课堂艺术,也需要我们教师苦心钻研――怎么样的课堂更高效?怎么样讲解知识点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首先我们需要清楚认识到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师傅引进门修行在个人,把课堂还给学生,是我们面临的最迫切,也是最为重要的问题。教师最需要激发起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对地理感兴趣,改变传统课堂一塘死水的局面。因此老师需要巧妙的设立地理生活情景,让学生在课堂内进行思考,分析生活现象,探索自然奥秘。老师可以将旅游景点、名胜古迹的故事带入地理课堂中,分析这些故事中所包含的自然现象,比如我国广西、云南等地会出现奇特的喀斯特地貌,这种地貌是由于外力作用中侵蚀作用中的流水侵蚀形成的,喀斯特地貌形成我们所熟知的溶洞、石笋、石钟乳、石柱、林峰等自然奇观景象。在讲述气候时,可以通过新疆“早穿皮袄午披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这一奇特的景象,带动学生们求索的兴趣,让学生们以学者的身份对此进行讨论,进而得出新疆昼夜温差大的原因。通过这些自然趣事的讲述可以激发学生的向往与求索欲望,并了解各地的地理风情、气候与农作物的差异,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学习。
3 培育能将课堂知识充分运用于生活的学生
我们学之于生活,最终也将学识反馈于生活。学以致用,是学习的最终目的。古人有诗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课堂教学的最大成就,正是学生可以将知识灵活的运用在生活中,既让学生可以通过课堂学习到的知识,科学的解释生活之惑,又能够通过生活经验,丰富所学知识。理论学习与生活实践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达到提升、扩充学生的知识面的目的。
人类的生活受地理环境的影响,但人类活动又影响着地理环境。因此鼓励学生进行地理课程社会实践十分重要,我们要培养学生能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来解释身边的地理现象的能力,可以让学生在出行时勘测不同地区的地质地貌,或对所在城市进行地理分析,归纳该地生活方式、人员分布、气候的成因,并写出实验报告,巩固课堂教学成果。
在利用学生的经验资源辅助教学的同时,我们还应该帮助学生充实自我,充实“经验”。教师可以就某些课题组织地理论文竞赛,并对优秀的论文颁发奖章。比如关于自然灾害题材的论文竞赛,可让学生着手搜集灾害的资料,总结不同地理位置发生的灾害,探索灾害起因与地理、气象因素的关联,并提出的自己对防治灾害与灾后重建的见解。学生们通过搜集资料、了解新资讯,达到丰富见识的目的;通过总结书本内容与查找资料,又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只有达到了知行合一,课堂教学才是真的成功。
4 小结
人的学识会形成一棵知识树,所有学科都是相辅相成的,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善于利用这一点,利用学生的经验资源。在课程讲解中利用学生的地理、科学常识,引出课堂真正要教授的新知识,在其以往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学习任务的深化,并巧设贴近生活的课堂提问,抛砖引玉,引起学生的思考与讨论,从而激发他们对地理学习的兴趣,让他们真正的融入课堂,做课堂的主人。
参考文献
[1]卢灵 ;《高中地理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J];《中学教学参考》 ;2014年13期;
二、关于研究性学习:
1、研究性学习的定义: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学生可从感兴趣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以及生活中选择研究专题,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研究,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研究学习方法,培养适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初步形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2、研究性学习的目标: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包括:①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②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③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④使学生学会分享与合作、⑤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⑥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3、研究性学习的核心:研究性学习的核心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着眼点是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传输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形成一种对知识主动探求,并重视实际问题解决的积极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具有主体性、开放性、实践性,对学生个性的形成与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地理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组织实施:
1、地理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的概念和内涵:所谓地理研究性学习活动,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模拟地理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地理信息,应用地理知识和技能分析其因果联系,并提出解决地理问题的方法与建议。当然,“地理研究性学习”和“研究”有着本质的区别。它仍是一种学习,只不过是一种“像地理学家一样工作”的学习,形是“研究”,但实是“学习”,是一种综合性的学习,学生研究的地理问题要与当地密切相关的社会问题。诸如环境保护与工业污染、地方气候与城区设置等与我们日常生活、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社会热点与焦点。它强调学生的自主发展,即通过学生广泛地接触社会,在多元、动态、开放的大课堂中求得全面发展。注重研究性学习,已成为世界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比如,美国就积极提倡地理探究方法论,提出无论是在课堂还是在野外,学生应当像地理学者那样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发展技能、培养能力特别是创造力。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不仅能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地理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目标:地理研究性学习的课程目标主要是体验性目标,它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的直接参与和亲身体验。
⑴.通过开展对“身边问题”的研究,提高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主要是围绕解决问题而展开的。要求学生从书本中,从社会实际生活中发现和提出许多实实在在而又复杂纷繁的各类现实问题,如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等,并通过主动探究去解决问题。这样,又有助于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大胆质疑的思维品质。
⑵.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调动学生研究地理问题的积极性。
传统的地理教学以讲授书本知识为主,学生往往对“书本中的地理知识”熟悉而对“生活中的地理知识”陌生,因而学生通常对学习地理缺乏兴趣或兴趣不大。在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活动中,由学生自行设计的研究目标与课题。为了解决问题,学生通过多种途径主动获取课本以及课外的知识。这样,更有利于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更调动了学生研究地理问题的积极性,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自我发挥的空间,进而使每一个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发展。
⑶.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和合作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地理学是研究人与生存环境之间关系的一门科学,当今世界的人口问题、资源问题、发展问题以及随之出现的环境问题构成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学生会不知不觉地加深对地理学习的认识,同时了解地理研究的基本方法,进而养成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另一方面,学生通过社会调查,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如何听取他人的意见,学会人与人之间合作,学会与人分享与交流研究成果,从而提高自身的交往能力和合作能力。
3、地理研究性学习活动组织实施:
循序渐进、计划周详是地理研究性学习活动成功与否的关键,地理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组织实施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⑴、指导学生确定研究课题。
指导老师应从当地社会经济与环境发展存在的问题中找出与地理相关性的突出问题,拟出供学生参考选择的题目。大体而言,大多应该是有关农业和工业区位选择、环境保护与工业污染、城市规划与交通,旅游发展与第三产业等问题。并且尽可能结合实际情况,将问题具体化,如“莲花山旅游区保护与莲花山造纸厂的出路”,“海鸥岛禁办工厂与当地农民的出路”、“市桥河污染和治理研究”等等。
⑵、向学生传授进行调查、获取资料的途径与方法。
指导老师必须向学生指出调查的方向,如到交通部门了解公交情况,到工业局了解当地的工业状况,到劳动局了解当地就业情况,至于可以从报刊或在互联网上查到的信息,则为学生事先提供报刊名称及相关网址。
⑶指导学生设计调查问卷表格及资料分析方法。
指导指导老师可以搜集相关或类似的调查问卷以及统计分析图表的样张给学生参考与模仿之用。这样避免学生出现“老鼠拉龟”的情况,有助于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设计调查方案时,一定要提醒学生将注意力放在与地理方面有关的问题,比如地理位置、交通位置、人流量、车流量、污染物排放量等的地理因素,切忌将社会调查代替了地理调查。
⑷、指导学生如何表达观点和撰写论文。
指导老师必须明确指出论文要根据调查资料提出论点和论据,并运用地理知识进行分析,主题要鲜明,资料要客观,尽可能运用图法表。引用他人资料应在论文末尾注释清楚资料来源。
⑸、协助学生做好具体调查的组织工作。
指导老师要认真审阅学生的调查计划,协助学生做好设计方案、查阅资料、外出调查、资料整理等的具体分工。同时要尽可能预计学生在调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告诉学生在出现问题求助时的联系方式,以便在学生碰到问题请求协助时能即时予以指导,同时要提醒学生在执行调查计划时要注意人身安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调查过程的时效性与安全性。
⑹、进行论文评分与讲评。
指导老师在讲评论文时应以表扬为主,对水平不高的调查报告,则要指出其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意见,时间许可的,还应鼓励学生按修改意见重做;而对于那些通过独立调查获取资料,并提出富有创意观点的论文且行文流畅、论证符合逻辑的应评分为优,并从中发掘论文的科学性、创新性,予以肯定。
四、组织实施地理研究性学习的深层思考:
地理研究性学习刚刚起步,这是一项重要的教育改革举措,我校是边实践边探索,通过认真的学习和初步的实践,我们深深地认识到只有学校、社会、家庭三方面充分合作,地理研究性学习才得以顺利展开。具体反映在以下两个方面:
1、思想重视,合理分配研究性学习与其他学科的学习时间
基于资源所限,我国现今只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因而接受高等教育仍需跨过高考这道门槛,而研究性学习成绩目前是不列入高考的。因此,“研究性学习对考大学有用吗?”成为困扰老师、学生和家长的思想问题。为此,我们必须向全社会介绍研究性学习,使人们充分认识到研究性学习不光是学习方法上的革命,而且它还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参加研究性学习,使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培养及提高,促进其个性健康发展,对他(她)将来参加工作,投身社会有着不可估量的帮助。进而认识到,研究性学习和其他学科学习一样,都需要投入时间,只要合理分配两者之间的学习时间就可以达到两者兼顾的目的。
(一)对新课标和教材的理解
1、新课标和人教版地理新教材让学生学习什么?
新教材不是单纯传授知识的读本,而是从事教学过程中经常积累的经验和在设计过程中
引起学生的兴趣点和好奇心。
新教材的特点是:问题多,活动多,图片多,不仅有正文教材(即陈述部分),还有大量的活动教材。这种教材编写形式有利于改变单一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满堂灌,一言堂,学生作为学习的容器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提倡探究性学习……让学生感受,理解地理知识产生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和认知发展水平,启迪学生自己提出探究性问题,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猜测想象,并利用各种信息材料,实践技能去探索现实中的地理问题,从而使学生充满活力,积极主动地学习。
例如:①在讲到多变的天气时,都提到了气温与生活、降水与生活这样的问题,学生有话可说,而且说的都很符合实际,在课堂上应该给学生自由时间去交谈有关气温和降水与生活间的密切关系,从而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我国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说过:“自学是一生中最好的学习方法。”只有这样,才符合地理课程标准的“构建开放式的地理课程”,才能培养出更多的有能力,有创新的人才。
②讲到七大洲几何轮廓图时,我先让学生看“一笔画世界”,然后让学生结合地形图来想像它们的形状,然后用橡皮泥试着制作七大洲的形状,这样给学生自由时间去完成自己喜欢的游戏,符合课标中构建开放式的地理课程,同时也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在以上两个事例中要求教师必须给学生留出活动时间和空间,通过活动教会学生思考,把知识学习的过程转变成探究性学习的过程,创新过程。因为地理教学要建立在学生的主观愿望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强调理解而不是知识量,提倡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而不是机械记忆和被动模仿,鼓励师生间的沟通和交流,并在沟通过程中灌输学习知识的方式和方法。可引导和鼓励学生思考,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所带来的快乐,培养探究意识,掌握基本地理事实,概念和技能,增强地理学习能力,形成正确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念。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信息日益更新的今天,方法和能力,态度和观念比知识更重要。
2、新教材让学生怎么学习?
多年教学实践证明:体验学习和参与实践是学生掌握技能和知识的基础,以活动
促发展是教材设计的核心,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合作中学习等。给学生自主选择、自主体验、自主克服、自主探究的空间,让学生真正地在自由的空间飞翔。
我感受到学生活动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活动与课外学习活动;动手做,动脑想。
(二)存在的困惑:
通过对新教材的使用,由于理解认同新课程理念比较肤浅,我对课标的解读及其行为化,操作化,活动化处理的水平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对课程改革理解不深,造成课堂教学行为的不足。
1)将对课标的研读等同于过去的教学大纲,对课标中内容标准的把握不准确,对活动建议、评价建议等没有深入地研究。
2)灵活驾驭课堂的能力不适应、课改要求,课堂教学不能灵活变通,不能估计师生互动。
3)对学生学习地理基础水平、智力类型、学习风格、学习方式及生活经验等缺乏了解,对学生的处境和感受缺乏关注。
4)地理程程资源缺乏,教具陈旧,教师收集,制作课程资源的能力不高。
2、教学新理念和传统教学观的整合不够。
在课堂教学中虽然想摒弃陈旧的教学模式,努力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把握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契机,但在课堂上往往受传统教学习惯的束缚,常常有意无意的围绕传授知识的框架转,不能按照新课程理念挖掘教材内外的深层次的功能。
3、开展活动和落实双基脱节。
教学中有些教师认为只要在课堂上热热闹闹地开展了活动,让学生情绪,积极参与各种讨论就是成功的课,体现了教改的精神,但事实上学生却学不到什么东西,只有在务实双基的基础上,学生才能有条件地自主学习、探究学习,自由发展。
4、利于教学创新的教学评价环境尚未形成。
课堂教学评价模式流于形式,面面俱到,尚未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质与量评价标准体系。
二、对新教材处理的几点做法
(一)以“活动”内容导入新课,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地理对生活有用
在新教材第三章第一节多变的天气内容的学习中,我首先让学生做第43页的活动1、2题,让学生一堂课的开始首先得出了一个结论,天气与交通,与生活,与农业生产,与战争等都有密切关系,并加入了二战期间偷袭珍珠港事件与天气关系。
使学生体会到这一节要学习多变的天气是多么重要。与生活,军事等多么密切相关,在新教材第三章第二节气温的分布内容学习时,我首先让学生做50页活动内容,让学生在课堂一开始就得出结论,原来新疆有“早穿皮袄午穿纱”的现象及我们冬夏饮食是受气温决定的,热带沙漠的住房特点等。从而让学生觉得气温学习是有用的,是至关重要的。
在讲海陆变迁时,我先让学生看活动内容,问:为什么喜马拉雅山有海洋生物化石?为什么在我国东部海域竟能发现人类活动遗迹?从而打破由“沧海桑田”神话导入而采取更现实的事例导入新课,学生必然会感到好奇,从而增加了学生学习的探究性。
(二)“活动”可随堂演示,增加直观性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处理八年级上册《水资源》时,我先让学生做好课前准备,组织学生调查身边的水样,然后把收集到的各类水样贴上标签,带到课堂上进行展示:有的学生收集了学校附近安广镇龙泉泡水样,有的收集了乐胜乡永乐村的水样,针对这些水样进行实验,结果发现,安广镇龙泉泡水样受到严重污染,究其原因,主要是造纸厂排放的污水所致,从中让同学们认识到,保护水资源、保护环境,树立节水意识至关重要,同时将乡土地理有机地引入到地理教学中来,使地理教学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又增强了学生对本乡本土的认识和热爱。
(三)为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可将活动内容作课题研究和作为调查报告或撰写小论文
如在学习到空气质量高低时,空气质量一方面受自然因素影响,一方面受人类活动的影响,第48页举出人类影响空气质量的事实,可让学生谈一谈自己感受、现状原因,有无可行的解决办法,可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并可让学生就上述事例撰写调查报告或研究性小论文。
(四)巧妙设计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
根据我国当前教育形势,在初中教学时期中的地理教学是使学生初次较为透彻的对地理进行了解与掌握的重要阶段,是使学生的地理方面素养得以良好养成的起步阶段,亦是使学生为将来的地理学习奠定扎实基础的关键阶段。因此,教师应当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运用合理的教学手段以及创新的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质量得以有效的提高,与此同时要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并D变自身教学观念,以科学进步的教学模式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状态,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拉近师生距离并激发学生兴趣
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若想将学生在教学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得以良好的体现与突出,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拉近其自身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不能按照传统的教学思想将教师本身作为知识的灌输者,教学要突破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要将自身作为学生学习上的引导者与生活中的朋友,教师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而不应是学生敬而远之的角色[1]。因此,教师要在学习与生活中多与学生沟通交流,并给予学生足够多的关心,让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爱,从而更好的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使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得以良好的构建,进而使学生能够主动积极的配合教师的地理课堂教学,使学生对于地理学习的热情得以调动。此外,教师与学生之间关系的拉近,还可以使教师得以及时准确的了解到学生对于地理教学的不满之处,获取到学生对于教学的感受以及实时反馈,从而对自身的课堂教学方法与模式进行具有时效性与准确性的调整,使地理课堂教学模式在科学合理的同时尽量贴近学生的喜好与需求,从而使学生得以在更为舒适自在的学习环境中对地理进行学习,亦使学生在地理教学中的地体地位得以更好的突出与实现。
其次,教师还要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合理恰当且有效的教学手段以及教学方法,使学生对于地理学习的兴趣得以有效的培养与激发,孔子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也就是说,关于学习这件事,了解学习之道之人不及喜爱学习之人,而喜爱学习之人又不及以学习为乐之人,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培养学生对于地理学习的兴趣,并有效激发学生对于地理学习的热情,从而使学生能够体会到地理学习的乐趣显得尤为重要。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对于生活中的地理知识多留意多观察并且多思考,使学生逐渐学会进行自主学习,从而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以良好的培养,教师还可以在教学课堂中组织以学生参与为主的各项教学活动,从而使课堂气氛得以有效的活跃,使学生的注意力得以集中,使学生切身体会到地理教学的魅力,使学生感受到地理学习的乐趣,从而使学生真正意义上的成为教学的主体,使其主体地位得以充分的突显。
二.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
根据新课程改革所指出的教学方向,使自主学习策略在初中教学中得以广泛应用已成为当前初中各科目教师的共同任务,此任务对于地理教学而言也不例外,因此若想使学生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的体现,教师必须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良好有效的培养[2]。首先,教师要对学生的判断能力进行培养,从而使学生能够对自身所学知识内容的必要性与难度水准自主做出最基础的判断;其次,教师要对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的筛选能力进行培养,使学生能够自主筛选出自己所需要学习的内容,而后再对自己所需要学习的知识内容进行合理的控制与有效的调整,从而使其能够在后期学习中自主对学习偏差现象进行及时有效的纠正;最后,教师要对学生的安排与规划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使学生得以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对自己所学知识内容进行严谨有条的自主安排以及科学合理的自主划分,从而使其自主学习过程中所学知识的全面性得以有效的确保,同时还可以将学习上出现的漏洞进行及时的避免,最终使其自身学习习惯的细节性得以有效的提高。
结束语:总而言之,若想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将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充分的体现,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转变自身的传统教学观念,并且突破传统教学思维与方法的束缚,将自身角色由知识授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道路上的引导者,积极有效的对学生的自学学习能力进行培养,使学生能够对教学相关知识进行主动的汲取,从而才能真正意义上的视学生为教学的主体并对学生的主体地位予以尊重,进而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得以实现。
《新课标》关于综合性学科的设立,研究性学习、综合性学习和合作学习方式的提出,极大地刺激了当前各科的教学,促使了广大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迅速改革,可以说,研究性学习已经引发了当前教育领域的一次大变革。其实,语文学科的综合性学习不是现在才有,而是现在才引起我们的关注。早在我国古代,文史哲就密不可分。可见,语文从来就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的工具性和基础性与生俱来地决定了语文在自身学习中的整合性和实践性。所以说,语文学科综合性学习不是缺乏有关资料,而是缺少具体有效的方法和策略。那么,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如何落实综合性学习呢?
一 找准契合点,大胆整合
典型新颖的成语故事、翔实科学的有关史料、历练情操的文化积淀,是语文与历史契合点的三大突破口;人文、方言、宗教、生态系统的保护等,是语文和地理学科整合的着手处;数理化学科的定义定理的表述以及逻辑推理的过程,则是语文学科说明文教学,特别是语言的归纳概括、根据已知信息推断新信息、长短句变换等语文能力的支撑点;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同思想政治学科的宣传教育性,正是二者整合的前提,后者强调道德法制的规范性作用,前者强调熏陶渐染的提升作用。同是语言学习的外国语教学,我们应充分尊重语言学习的基本规律,在此基础上,注重各种文化的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将重点放在不同文化的比较上。总之,找准“契合点”是学科间的前提和基础,因为它直接影响着语文学科综合性学习的质量和效率。
二 充分发挥语文学科人文性的作用
如我国自行研制开发的“神舟五号”飞船上天,物理学科侧重的是重力、加速度等,化学学科侧重大气酸碱度、飞行环境等,数学学科可能侧重飞行轨道、各种参数等,地理学科要研究大气状况,历史和政治学科可能关注科学精神和民族精神以及综合国力发展水平等,而我们语文学科则要充分利用相关的报道训练学习者对重要信息的辨别、筛选和归纳概括能力,新闻报道写作能力,如利用相关的报道材料训练学习者的语言压缩(概括)能力、写作新闻报道的能力。这样,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学习者强烈的探究心理,及时组织一场由各科老师参与的热点问题讨论会,让各个学科发挥其特长,身体力行地引领学习者关注生活、关注科学,激发其学有所用的学习意识,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培养学习者实践精神和综合性学习的意识。
三 大胆探索,努力实践
尝试多种多样的适合综合性学习的学习方式。
1.组织辩论会
如围绕“三峡工程的利与弊”这一论题,语文老师认真组织文综老师参加,语文老师从学生的语句修辞、中心与材料等方面评价,历史老师从人类的进步角度引领,地理老师从人文地理方面拓展,政治老师从思想政治方面分析总结,最后再由地理老师做简短的综合性评价。
2.学写调研报告
语文老师可参照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教材,主动与该科教师合作指导学生写好实验报告。语文主要应侧重于语言的准确性,实验过程表述是否清楚等,让学生养成语言精练、思路清晰的良好语文习惯。
3.再现历史,展示自我
课堂渗透应是“科际”合作最常用、最便捷的一种形式。如在讲述人物传记类课文时,可插入一些历史课本上有关的内容;在学习说明文时可以联系一些其他学科课本上的相关内容,帮助理解课文。
课堂交互行为是发生在课堂教学环境中的师生间所有的言语表现和行动表现。在地理教学中,需要师生间的相互交流、沟通,尤其要注重情感体验和观念联系,达成在学科知识上的相互启发和补充,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从而丰富教学内容,促进知识的内化,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课堂交互行为是需要一定的建构过程和实践探索的。要根据教学内容和课堂情境运用不同的交互方法,在预设性目标的基础上实现生成性目标的达成。
1.启发互法
将学科内容设计成若干个循序渐进的问题,逐步展开,引导学生看书和思考。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可以通过师生共同讨论来完成。为促进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可采用灵活多变的启发引导形式。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早日养成自己学习掌握知识的习惯和能力,而且对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的提高也很有帮助。
比如,在地理课堂教学活动中,可以通过启发和引导,让学生通过思考,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给学生以分析辩论的机会,鼓励思维变通和创新,营造师生互动共同解决疑难的氛围。提出诸如“青藏铁路的修建为何选择从青海进?”“你认为我市的环保工作应主要从哪些方面入手?”等问题,尽可能让学生发挥聪明才智,提取信息、组合联想、激发灵感,从而收到异乎寻常的教学效果。启发互给地理教学注入了活力,也成为检验和培养学生新课程标准目标达成的崭新平台。
2.解决互法
又可称作问题型交互。由教师向学生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让学生设计解决方案,甚至动手操作。由此引发思考和探究,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结合实际观察,对学习的内容进行巧妙的组合,从而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在解决性互动中,可以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在地理教学过程中需要创设一种问题情境,以鼓励学生展开想象,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例如,在复习“恒星日与太阳日”知识时可设疑:假如地球反向自转或反向公转(其他一切条件保持不变),则恒星日与太阳日的长度将如何变化?这与此前的复习套路是迥异的,学生仅靠死记硬背很难作出正确回答。此时,教师展示“恒星日与太阳日示意图”,由学生比较、分析和推理,得出答案。再结合教材内容设计一些假想型的题目,让学生思考完成。这样,既可以检测学生的认知程度,加深对正面事物的理解,又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拓宽学生的思路,从而避免了因为一味追求正向思维所产生的机械僵化。
再如,在学习完“交通运输”后可提出开放性问题:某同学暑假要从苏州到长江三峡和九寨沟去旅游,请设计出旅游线路,并说明理由。学生需要查找相关的图文资料,并考虑选择航空、公路、铁路、水路等交通方式中的哪些方式;要根据各种交通方式的价格特点选择交通工具和设计线路;依据所经过的城市和沿途重要旅游景点的差异来设计线路。由于许多因素需要综合考量,所以会产生多种结果。这个过程中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具有不确定性。此法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又能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3.主体互法
教育部课程改革方案强调,教学是师生交往的互动互惠的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和合作性意义建构。交往还意味着教师角色定位的转换,教师的主导体现在“平等中的首席”。因此,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变学生听老师讲为学生讲老师听,老师导,彼此间形成一个“学习的共同体”。人教版高中《地理》新教材中,许多内容的学习,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如通过组织学生观察月相,再结合课本收集相关材料,由学生讲解“月相及其变化”的内容。在学习地层和化石知识时,由学生根据收集到的岩石和化石标本,结合通过计算机网上下载等渠道获得的知识,以小组推选代表的形式讲课和演示,老师作适当点拨和补充。需要注意的是选题要尽量能够引发兴趣,难度不大,具有可操作性;要保证推论有逻辑性和科学性。
二、课外互动机制促进新课标要求的“三维目标”的实现
课堂教学是学生建构知识,培养综合素质和能力的主阵地,但由于教材和教学大纲的限定性,教学时空的封闭性等客观因素影响,学生的发展性和创新性受到限制。而课外交互活动,不仅可以关注“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还可体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人”。它具有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的特点。教学中我们应努力探索课外互动的途径以促进新课程三维目标的实现。
1.学科活动法
学科知识与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密切结合,开拓学生认知体验领域,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可选择如下几个途径。
专题演讲讨论和辩论。主题可由学生自定,也可由老师布置,如“上海宝钢的建设利大还是弊大?”“中国使用一次性筷子好不好?”“外来民工对城市影响利多还是弊多?”等等。
漫画和小论文比赛。可首先由师生共同收集一些涉及人口、资源和环境等方面的内容共同赏析,再由学生创作漫画和小论文,课堂分析和评奖,师生交流彼此的思想和创作意图,提高认识水平和绘图、写作的能力。
小制作活动。融建构知识与技能培养为一体,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创新能力,培养与人合作和交往的能力。如自己动手磨镜片、制作简易天文望远镜、用泡沫塑料制作地形等高线模型,采编地理知识素材制作地理小报,等等。
2.社会实践法
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通过实地考察、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等形式,开阔学生的视野,在活动中增长才干。可采取如下几种方法。
体验印证法。针对课堂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实地观察,增强学生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学习的积极性。如结合“地壳和地壳变动”一章的相关内容,进行乡土地质地貌野外考察,使学生既可学到地理知识,又受到了爱祖国爱家乡的熏陶。学完天文知识后,组织学生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星空,在活动中增强感性认识,培养探索宇宙奥妙、热爱科学的精神。
实地调查法。确定涉及教材内容的某一主题,组织学生设计调查方案,制定操作步骤和时间,实地考察和收集资料,在老师的指导和点拨下,撰写调查报告。如结合水资源和水污染知识,组织学生进行“苏州水环境的现状和治理”的调查、“苏州主干道人流和车流状况”的调查,等等。在调查研究中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3.课题研究法
让学生作“课题”,即给出研究课题,由学生自查资料,自行研究,然后写成研究论文。学生在研究活动中,充分体验自我探索、自我发现的乐趣。
以培养兴趣、发展个性为目的,要求达到的目标可以因班、因组和因人而异,课题的选定可视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意愿而定,人数可多可少,时间可长可短。要让学生无拘无束地参加活动,展露才能,真正起到陶冶情操、愉悦身心、发展潜能的功效。课题研究的方法需要遵循的原则是:生活化原则――所选课题具体、真实和“鲜活”;整合化原则――内容整合、方式方法整合、调动人的各个感官整合参与;最优化原则――设计的研究项目利于建构性学习;创新性原则――课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
如选择“联系本地实际,讨论某一工业企业的布局特点,以及原料供应、市场与该企业的联系”;“模拟设计我市交通运输线路和站点的布局方案,提出合理化建议”;“调查我市某工厂对地方经济的作用以及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改进措施”等主题,培养高中生自主探究地理问题的素养。在地理研究性学习中,我们指导学生完成了《浅谈干将路改造对苏州城市发展的作用》、《水――苏州园林建筑的灵魂》和《苏州都市农业发展探讨》等小论文,收录在学校《研究性学习论文专辑》中,并在苏州市中学生小论文评比中获奖。
三、反馈评估机制走向多样性和“立体化”的探索
地理学习评价要发挥其激励与发展功能,通过评价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水平,并从中获得学习的乐趣与成功的体验。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的结合。重视反映学生发展状况的过程性评价,实现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手段多样化,强调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反思性评价与激励性评价相结合既是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也是高中地理课程学习发展性评价的基本原则。通过地理学习发展性评价体系的建立和逐步完善,科学地引导地理教学改革的深入。
运用交互行动法开展地理教学,有其显著的广泛性、深入性和实效性,它决定了与之相匹配的反馈评估机制也应当发生相应的变革。从传统教育只重结果和结论的评估方式向现代教育重过程和重发展相结合的评估方式转变。
1.评价转向多样化和多层次
考试评价要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方向,方式要灵活多样。要逐步实现变单一的书面笔试为灵活多样的考试方式,侧重考查学生地理学习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减少封闭型试题的数量,增加开放探究性试题;考试内容应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除了书面测验、口头表达、作业、小论文展示、地理图表的绘制与分析等常用评价方式外,还要关注学生在讨论、实地观察、探究等学习活动中的表现与反应,并给予必要的、及时的和适当的鼓励性评价和指导性评价。
2.评估注重综合性和发展性
地理学习评价,要在知识与技能评价的基础上,关注对学生价值判断能力、批判性思考能力、社会责任感、人生规划能力形成状况的评价。在教学活动和学习评价中,要重视过程、应用、体验和全员参与。重发展性的对地理知识理解与应用的评价、对地理技能形成与运用的评价、对地理科学方法掌握及探究活动质量的评价、对地理学习活动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评价。注重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和针对性。地理学习发展性评价结果应采用评语和等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3.评价过程要全面而动态
实行学生地理学业成绩与地理学习档案相结合的综合、动态的评价方式,全面反映学生学习高中地理的历程。地理学习档案就是根据地理课程目标,有意识地将学生的相关作品及其他有关证据收集起来,通过合理的分析与解释,真实反映学生在地理学习与发展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真实反映学生在达到课程目标过程中付出的努力与进步,并通过学生的自我反思激励学生取得更大的进步。
逐步建立比较合理的、开放的和全面的评估机制,可以为师生提供多面“镜子”,进而促进教学关系、师生关系的改善,促进学校与家长、社会的合作,形成愉悦的富有实效性的教育软环境。教育呼唤创新,创新以人为本,教师要勇于尝试,积极主动地吸取新思想、新理念、新信息,探索在新的教育环境下的地理教学观,顺应新课程改革的潮流。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