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30 10:35:05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中国建筑特征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changes of The Times also let people's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radition,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e material, the scholar's research and analysis. In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architectural decoration, its modelling art and each has its characteristics, the type at its beautiful appearance also contains rich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folk custom and social ethics connotation. In this paper, the folk cultur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architectural decoration features are discussed below.
Key words: traditional architectural decoration; Folk cultur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中图分类号:TU2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中国的传统建筑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变迁和演变,其积累的历史文化更是丰富多彩,这也使得传统建筑等同过于一个艺术品。在这些品种多样的传统建筑物中,中国传统文化也因此得以展现,其包含的社会伦理、社会文化、时代观念和民俗文化等也成为学者研究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依据。
1、建筑装饰与民俗文化的关系
中国的建筑装饰是一种艺术文化的表现,其自身也与民俗文化联系密切。例如一些农舍门户上面的雕刻着的细致精美的砖雕,这样的作品当然可以堪称为艺术品。然而,在这些艺术品的背后,却蕴含了中国传统时代的伦理道德和民俗文化,两者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诸如“桃园结义”、“二十四孝”、“福禄寿”、“八仙过海”等等中国传统文化故事,这些都在传统建筑装饰中有所体现。一些建筑装饰品还表达除了对家宅的繁荣富强的美好愿景,因此饰有蝙蝠、双鱼和如意等的建筑装饰品也有很多。其中“蝙蝠”的谐音为“变福”,双鱼和如意更是象征了家族的和谐美满,这些传统装饰品将民间的传统文化展示得淋漓尽致。建筑装饰的艺术性也有所体现,例如蝙蝠在外貌形态上都是较为丑陋的,而应用于建筑装饰中却被美化; “八仙”装饰图案中,经常以八位仙人的八种神器作为暗示,也一点也是建筑装饰艺术性的体现。
建筑色彩本身也属于建筑装饰中的一个环节,建筑物的自身色彩更是具有伦理性和民俗性的特点。中国的建筑色彩与中国传统文化联系得十分紧密。例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五行”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法则。所谓“五行”,就是指金、木、水、火、土五种自然元素,后来“五行”所表示的内涵也开始被人们赋予。比如五脏、五音、五色、五味、五方等等,这些都对应与“五行”元素有所联系,例如五脏的肝、脾、肾、肺、心;五音的商、角、羽、徽、宫和五色的白、青、黑、赤、黄等等,这些都与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一一对应。元素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也开始出现,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木……和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等一些说法也开始盛行开来,这种五种自然元素也渐渐到了传统的建筑装饰中。例如一般传统建筑的屋顶经常以黑瓦进行砌筑,这是因为黑色象征着五种自然元素中的水元素,水能克掉火,所以是处于对建筑的安全性着想。
2、建筑装饰中象征手法的体现
中国的传统建筑装饰与民俗文化的联系是密不可分的,象征手法在其中的应用更是十分广泛和常见。例如动物中的龙和狮子,这两种动物在传统的建筑装饰中经常可以见到,龙在这之中象征着帝王,狮子则象征威武和力量。在民宅的建筑装饰中更是得到了广泛应用,威武和力量的狮子也成为了驱邪避灾的重要装饰物。植物在传统建筑装饰中也是经常见到的,例如荷花、竹子、松树、梅花、牡丹、桃子等。其中,荷花代表了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思想品质,松梅竹则象征了高洁的人品;牡丹则代表了高贵的气质。一些建筑装饰中还将多种植物进行了组合搭配,将两种植物的象征内涵融合一体。例如将象征长寿的松树和仙鹤搭配在一起,象征“松鹤长寿”;将象征富贵的牡丹和象征长寿的桃子结合搭配,则象征了“富贵长寿”。
除了这些动植物形象象征之外,建筑装饰中对于谐音的应用也是十分广泛的。例如狮与“事”、鱼和“余”、蝙蝠和“变福”等。这些形象在建筑装饰中有着各自应用,例如装饰图案上有两只狮子,则是代表了“事事如意”的意思,狮子与长绶搭配则是象征“好事不断”的意思,加配钱纹则是象征“财事不断”的意思。在这之中,鱼的象征意思极为丰富。首先,因为鱼与龙都在水中生存,而龙象征神兽,鱼象征为凡物,因此鱼的第一种象征是表示凡物进入朝门之后福禄兼得的意思。另外,鱼是一种卵生生物,产仔数量多,因此也有子孙满堂的象征意思。鱼还与汉字“余”发音相同,因此蕴含多余的意思,象征人们多福多财多寿的愿景。由此也可以知道,鱼在建筑装饰中广泛应用的原因所在。
中国的传统建筑装饰中,“八宝图”更是体现了象征手法的应用。所谓“八宝”,指的是和盒、玉鱼、鼓板、磐、龙门、灵芝、松和鹤八种,这些八宝也经常在建筑物的门楣、门扇、厅堂和屏风上得到应用。八宝中,每一样都有着自身的意义和作用。和盒,其实是一种六角形的盒子,图形中有两个仙童,一个手拿荷花,另一个则手拿和盒,其代表是指财源滚滚的意思,也有象征夫妻和睦的意义。玉鱼则是指双鱼,在之前,玉鱼代表的是丰收和兴盛的意思,到了后来,又表示成夫妻和睦和子孙满堂的意思。鼓板即拍板,一般用来表示生活节奏协调,生活平安顺利的意思。磐是一种打击乐器,一般表示男女老少相处和睦,家庭和谐平安的意思。龙门在古人眼里是一种超度化生神功的灵物,代表了一种对仕途和地位的追求的精神。灵芝是一种名贵药材,在古人眼里更是一种仙药,因此它表示的是人们对健康和长寿的追求。松是一种长青树,因此是表示长寿的意思,也有严肃庄重的涵义。鹤也是表示长寿安康的意思。由此可见,八宝图主要有三层意思,其中和盒、玉鱼、鼓板、磐代表了夫妻和睦、家庭好合、子孙满堂、财多常乐的意思,龙门则表示工作顺利、功成名就的意思,灵芝、松、鹤则表示了长寿安康、飞黄腾达的意思。八宝图的装饰物也经常应用在居室和家用器具上,是传统建筑装饰中的一个主要内容。
3、建筑部件装饰中的民俗文化体现
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献标识码: A
一、影响建筑品质的主观因素分析
(一)社会因素
(1)建筑活动中的社会角色
建筑的决策者通常是由那些能够在建筑活动中提供人力、物力、财力支持的一方来担当,建筑师则更多的是扮演参与决策的技术专家或服务者。正因为这种社会角色分工存在的必然性使得建筑活动不仅是单纯的造物活动,同时也是执行者与决策者在建设目标、建设方式等方面的博弈,这个过程必定会受到执行者与决策者在社会活动中的工作职能的影响。
(2)市民文化与大众审美
市民文化和大众审美是一个地区长时间积淀下来的意识形态方面的共性特征。这些特征是地理环境、人文环境、气候环境、生活习惯、、历史事件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对于工艺技术的表达具有选择作用。客观的工艺技术在文化特征与大众审美的综合作用下,具有了民族精神与地域性特征,避免了工艺表现的趋同性,从而保证了建筑工艺表现的艺术价值。
(二)行业因素
中世纪末期,为了与不断涌入城市的逃亡农奴竞争,并最终维护已有利益、保护辛苦学来的手工技艺,各行各业手工艺人联合起来成立了行会。不断完善的行会制度,逐渐形成了各行各业对于职业精神与职业素质的要求和行业内部的运营机制。如果将建筑师的职业实践作为建筑理论的一部分进行研究,那么职业精神、职业素质以及行业内部的运营机制必然对建筑品质的塑造起到了不可忽视的引导与督促作用。
(三)个人因素
建筑活动具有艺术创作的主观性与偶然性。建筑并不是一个单向的、精准的数理推导过程,而是在满足特定的功能要求、技术要求的基础上,自由发挥建筑师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进行创作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建筑师的个人能力、文化背景、审美情趣、成长环境等等因素都会影响到其对于工艺的选择与应用,进而呈现出不同的工艺表达方式。这种个人因素的影响存在于每一个建筑活动中,其作用方式、影响结果又存在着极大的差异性和偶然性。
二、当代中国建筑实践中影响建筑品质的主要因素
(一)建筑师的技术展开与工程控制能力有待于提高
对于当前中国建筑实践而言,非技术性因素是影响建筑品质提升的关键因素。其中,首当其冲的是建筑自身的职业能力,特别是建筑师的技术展开能力和工程控制能力有待于提高。
首先,与国外优秀建筑师相比,中国建筑师选择适应性技术的能力欠缺。以盖里为例,他的作品是典型的参数化设计成果,建成效果也得到了世界广泛的认可。他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他本人及与其相配合的专业设计团队采取了一系列的适宜性工艺技术。
其次,中国建筑师在技术落实环节的工程控制能力不足。在建筑实践过程中,凡是建筑专业的问题都是可以控制的,但这些问题不是单纯的功能和空间问题,更多的是与各专业技术相关的交叉问题。解决这些交叉问题既需要建筑师有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同时也需要建筑师对建筑相关技术有全面的、清醒的认识。当然,作为一个集体创作行为,建筑师自身职业能力的充分发挥必须在良好的行业运营机制下才能够实现,于是又引出了当代中国建筑实践中影响建筑品质的另一个因素,即建筑行业运营机制。
(二)建筑行业验收与反馈机制有待于完善
建筑活动是一个极复杂的多系统合作过程,其行业运营通常包括“可行性研究――规划与建筑设计――商业合同――施工――竣工验收――保养与反馈”六大部分内容。每一部分工作内容都有对应的评估系统与技术支持系统,对建筑师各环节的工作进行了严格监督,保证整个建筑设计流程的有效运营。然而,在中国当前的建筑实践中,由于建设周期短、工期紧张,通常不能保证建筑活动全过程按照标准运行,特别是在“竣工验收”和“保养与反馈”阶段,缺乏良好的、行之有效的保障机制。这造成了建筑工程质量得不到有效的监督与保障、工艺经验得不到及时的总结与反馈,阻碍了建筑品质的提升。
(三)市场对于建筑精致性的需求不明显
在市场规律逐渐发挥主导作用的建筑活动中,缺乏对于精致性的需求是当前建筑品质不高的原因之一。理论上讲,建筑的精致性需求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其一是业主方对商业价值的需求;其二是施工方在技术突破方面的需求;其三是设计方自我实现需求。在当前中国的建筑实践中,这三方面对于精致性的需求都不明显。
(四)建筑产业链需要进一步系统化
建筑工艺需要一系列相互关联的产业协同工作,它们彼此之间存在良性竞争和合理的经济制约关系,这有效地督促了相关厂家进行技术改进,保证了建筑工艺的圆满完成。而中国的建筑行业还没有形成如此精细、严谨的技术体系。尽管近几年建筑行业相关技术厂家正在向专业化、精细化、系统化的方向转型,然而健康产业链的形成却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三、提高建筑品质的几点建议
(一)工艺系统架构
具体而言,工艺系统的知识构架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第一个层面与工艺技术相关,它包括材料知识、工法知识、设备知识、施工知识、构造知识6个子系统;第二层面与意识形态相关,它包括设计理念、比例形式、象征意义3个子系统。技术层面的各个子系统直接关系到是建筑的实施过程,是建筑品质塑造的必要条件。而意识形态层面各子系统则是建筑师希望通过建筑传递出来的精神含义,是建筑能够得到大众认可的感观依据。两个层面各个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协同工作,最终实现工艺经验的圆满完成及其与判断经验的耦合。
(二)适宜性技术调整
建筑工艺与制造业相比较为保守,对于建筑工艺体系中单项技术的提升与调整并不是一味地追求技术指标的刷新,而是要针对建筑所在地的整体技术水平和环境特征进行适宜性调整与可行性技术开发。适宜性的技术调整与可行性的技术开发能够在特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发挥技术优势,塑造工艺表达的地域性特征,实现高品质的建筑需求。
(三)产业链整合
当代技术体系是一个自组织系统。按照经济学家理查多.龙西尼(RiccardLeoncini)的观点,当代技术系统是按照自组织演变模式和选择机制向前发展的。一个系统的进化是其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连续、平稳地进行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换的过程。而健全的产业链是各个子系统之间协同工作的基本生产模式。在建筑行业内部建立、健全系统化的专项技术产业链有助于建筑品质的提升。
结语
建筑品质的研究主体是建筑师,研究对象是建筑的工艺技术呈现。建筑品质问题的内涵是建筑活动中所必需的技术条件,而外延是与建筑活动相关的人文环境。建筑师判断建筑品质的基本原则是在特定的媒介条件下,工艺经验的圆满完成以及其与判断经验的耦合。影响建筑品质提升的因素由主客观两方面组成。论文从主观方面进行了必要的分析,针对中国当代建筑实践的现状问题,提出了提升建筑品质的意见。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K928.71
有人说建筑是凝固了的诗,其实,建筑比诗更华美,更厚重,更感人至深。建筑不仅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还渗透着由历史积淀而来的人文情怀。任何建筑,反映的不仅是那个时代的建筑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水平。还折射出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精神风貌与审美情趣,立体的反映出时代的价值观与生活方式。古代帝王与宫殿的恢宏精致凸显了皇权的威严与伦理的咄咄逼人;陵墓与坛庙的庄严肃穆昭示着古人对“慎终追远”的重视;叠山理水的山庄、园林,把山、水、石、树融汇一体,又是中国文化追求适意自然与诗意自然的表;中国古代建筑不张扬的个性,而以建筑群体的和谐为至境,也是中国文化追求有序、和谐的绝佳体现。
人类的文明是以人们学会使用工具为起点的,从此之后,人们学会发明使用各种工具,各种技术,并且逐渐拥有了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文化。随着人们文明的发展,人类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们不能忍受风餐露宿的生活,所以使用工具制造供人们进食,休息,并且能够遮风挡雨的场所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然结果。所以建筑也就随之产生了。
在世界不同的地域,由于不同气候,地理条件,以及各种偶然或必然的事件的发生,形成了几乎全然不相同的技术,文化。归结起来,就成为了我们所说的四大文明古国。我们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同时,中国的建筑也是世界建筑三大体系(中国建筑,欧洲建筑,伊斯兰建筑)之一。
中国古建筑在其千年的发展史中,以中华文化为脉络,逐渐形成了中华文化特色的建筑体系。可以说,中国古建筑与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徜徉,你又不仅流连在精美的楼台殿阁、亭榭廊阙中,还在与古人进行着无言的交流,他不动声色地告诉你:几千年来,帝王权贵是如何展示自己的无上权威,富商大贾是如何追求自己的逸乐奢侈,布衣隐士又是怎样装饰自己的精深家园,平民百姓又是怎样营造自己的斗室蜗居……
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悠久的历史和众多的民族,又使得中国建筑异彩纷呈,别具特色。藏族建筑粗狂豪放,傣族建筑玲珑纤巧,侗族建筑古拙质朴,苗家的吊脚楼别具风情,等等,都各有千秋,而又不同程度的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即使是汉族建筑,南北东西又风韵独具。北京四合院像中规中矩的士子,温文尔雅;山西的晋商大院,敦厚拘谨;江南水乡宛如处子,清新秀丽;天井式民居白墙青瓦,明朗而素雅;聚族而居的各家圆楼,亲切祥和。多元一体的文化,造就了和而不同的建筑,如繁星点点,共同组成了中国建筑的灿烂银河,使中国建筑以独特的风姿独立于世界之林。
在中国广袤的大地上,又被称为世界奇观的万里长城,有造福后世的京杭大运河,有独奇千古的都江堰,有巍峨壮丽、气魄非凡的古都西安,有富丽堂皇的紫禁城,有代表天受神权的天坛,有千军万马之势的秦始皇兵马俑,有秀丽婉约的江南园林,有亲切祥和的四合院…….他们不但代表了中国的古老建筑文化,同时也记录了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与科学,是古代社会的全面载体。
大楼让人抬头看着很是压抑,我问学建筑的同学,为什么要把建筑设计成这样。他回答道为了更大的节省成本和创造效益,我默然。现代城市中的建筑大抵都是如此,在有限的土地上高高的树起钢筋水泥铸就的摩天大楼,生活其间忙碌的人们也许已经习惯这样的建筑,并且更多的人把建筑的高大宏伟作为财富的象征。
在一个文化系统里面,建筑无疑是最具有特色的表现形式。比如中国南北建筑最大的区别就是北方多为砖石结构,南方多为木结构;北方多为平屋顶,南方多为斜屋顶。这是中学教科书上内容,笼统而概括,并不见得详实。而这段时间,通过对《中国建筑史》的学习,让我认识到了瑰丽华美的建筑有着深深地文化内涵,让我感受了一次不同建筑和文化的冲击。
文化是建筑的灵魂。那究竟什么才是中国文化的建筑呢?中国的建筑文化的精髓又是什么呢?怎样用现代的材料去表现中国的建筑文化呢?
现在建筑界的大师们对中国建筑文化有很多的看法。一些人认为中国建筑文化就是一种形式,主要是大屋顶、廊子、院子;不了解中国这些特殊建筑形式形成的内涵和人文精神,只会在现代建筑的楼体上硬搬某种廊子、亭子。我个人认为在现代的一些西方建筑上面强加一些中国的建筑元素上去很可笑。让我记忆深刻的就是济南洪楼周围的一些建筑群,都是在现代的一些建筑的边上加一些中国建筑的屋檐之类的。也许建筑的设计者是想要与周围的环境协调,但是那样一做后不是协调了,而是别扭了。所谓和谐,就是和而不同,和而同了就没有协调可言了。一些认为中国建筑文化已经过时了,感觉不够时尚气派。他们承认中国建筑文化很有特色,但认为这些传统已经与现代的技术和材料不相适应,是过时的文化;因此,在是否需要发扬传统的问题上犹豫不定。其实,梁思成先生早就提出,历史上每个民族的文化都产生了它自己的建筑,随着文化而兴盛、衰亡。任何新的文化,包括建筑文化,都离不开历史的沉淀和积累,只是我们怎样去把握和传承的问题。
作为一个建筑师,不但满足人们对建筑的物质要求,而且给人类精神提供丰富的空间感受。文化,也就是要“人化”,每一种文化都是靠人的活动和思想来支撑的。
中国的建筑不仅有外观的瑰丽华美,更具深深地文化内涵。无论是小桥流水的庭院,还是巍巍高耸的殿堂,无论是斑驳陆离的雕饰,还是长河落日的雄关,都能于其中品味到历史的沧桑,与古人进行精神的沟通。
中国建筑往往把和精华放在最里面、最后面,而前面则是质朴的墙,庭院深深深几许,精彩之处全在这一层层的本论文化解之中,农耕文化内向型的特征决定了中国古代建筑必然要选择这种重感悟、重内涵的建筑布局方式。正因为如此,体现了中国人基本精神之一――中庸,“中”为适应之谓,“庸”为经久不渝之意,中庸,即适用而经久不渝。中国建筑造就了人们在人格思想上不注重强烈的自我表现,而是追求执两端而用中的温顺谦和的君子之风。
整个中国古代建筑史,就是中国历史文化,艺术与技术的映射。学习中国古代建筑史是理解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的一个很好途径,同时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是学好中国古建筑史的必要条件。建筑与文化相辅相成,共同谱写了中华历史的伟大篇章!
参考文献
[1] 罗哲文.再读梁思成《中国建筑史》[J].中国书画.2005(01)
引言
提出这样的问题,是为了在东西方文化大融合的今天,寻找中国建筑的发展方向。本文只聚焦于传统,粗略的谈论一下它是否会自我变更,转而出现大的变化。
1、传统木建筑体系对于森林资源带来的浩劫
文化使中国的传统建筑采用了木结构的体系,这一体系从开始一直流传至清代,直到打开国门,带来了西方的建筑体系。然而木结构的体系损耗周期短,对森林的消耗极大,我们从都城的迁移就可看出传统建筑体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当皇都从长安、洛阳、汴京一路迁徙,将黄土高原耗竭之后,它游弋到了海河流域。1276年元大都建成。1427年明成祖朱棣再次定都北京,既带来了一个灿烂辉煌的都城,也开始了对太行山、燕山的大破坏。
辉煌的政府形象工程,导致大量砍伐树木。如正统初修正阳门城楼,就曾发数千军卒,“令于蔚州、保安(今涿鹿县)等处山厂采木,编筏自浑河运至贮小屯厂” (卷43)。嘉靖中修建朝门午楼,又下令于“山西、真定采松木” (卷190)。
在政府形象工程的示范下,达官豪商争起第宅,引起材木价格上涨,拥有大宗资本的木商一时应运而生,“大同、宣府规利之徒,官员之家,专贩筏木”,以牟取暴利。这些木商“往往雇觅彼处军民,纠众入山,将应禁树木任意割伐”,然后运贩京城,“一年之间,岂止百十余万”。(卷63《为禁伐边山林木以资保障事疏》)。五台山在明代是林木茂盛的风景胜地,永乐之后,入山伐木者“千百成群,蔽山罗野,斧斤为雨,喊声震山”,“川木既尽,又入谷中”,致使五台山林木也被“砍伐殆尽,所存百之一耳”(卷5《侍郎高胡二君禁砍伐传》)。到万历年间,五台山已是一片秃山光岭了。隋唐时期,太行山森林覆盖率在50%;元明之际已由30%降至15%以下;清代由15%降至5%左右。
由此,可看出清代的森林覆盖率已相当低,太和殿重建的主柱,都用几根木头拼接而成,可见木料的匮乏。
2、随着经济发展人口数量剧增
虽然在中国历史上人口的变动会随着战争和朝代的更替出现大幅的变化,但就总体而言人口由夏代(公元前2000-771年)约200万增至晚清(公元1851年,咸丰三年)约4亿,出现了巨幅增长。这不光带来建材的大幅增加,同时也带来能源消耗的剧增,而木材是提供能源的主要来源之一,必将使木材资源更加的匮乏,难以为继。
3、人口剧增、森林资源匮乏必将 导致建筑转型
依据前提假设及后续分析,那么在晚清之后,必将面临森林资源严重不足的局面,中国建筑是否会转向砖石结构体系?或演化为木结构体系与砖石结构体系相融合的混合体系?
在中国的文化中永恒的概念是生生不息,周而复始,新陈代谢式的循环式永恒,而树木的世代交替,四季轮替的季节现象都很好的体现了中国式永恒的观念,所以砖石建筑的“永恒”与社会的主流价值观相违背,以致纯粹的砖石结构体系很难被接受。
那么不足的建筑材料必然需要新的材料来补充,而砖石在当时也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由此提出第二种假设,即一种混合的体系。而且从陵墓,牌楼、佛塔等的一些实例中,我们可以看到技艺已经相当的成熟和完备。
在民宅中由于地域和文化的不同,也有采用砖、石、夯土等建材的,那么随着历史的前进,进而由体系的末端向上,转而在象征统治权利的建筑中出现也是很有可能的。 [NextPage]
假如这样的情况出现,那么在形式,风格上又会做出如何的改变?
这一点可以以佛塔为例加以参考。早期佛塔基本采用木结构体系,如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之后出现的用石材建造的塔开元寺双塔(图1)以及砖木混合结构的塔,如江苏苏州虎丘云岩寺塔(图2),它们无论在形式和风格上都极力的模仿木结构的造型特点,而极大的忽略了材料本身所具有的种种特性,并未发展出一种适合石材的风格体系;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后期的石塔如河南登封嵩岳寺塔(图3),在造型上考虑石材固有材料属性的前提下,加入了木结构的风格元素。由以上发展实例为凭,我们不难想象这种混合的风格也将走过幼稚的起步阶段并走向成熟。
4、结论及意义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建筑体系如果没有西方文化的入侵,考虑社会、人口、资源等因素之后,其必然走向木结构体系与砖石结构体系相融合的混合体系,在资源和传统之间取得平衡。
由此,回到文章开头所提的问题,这样的假设对于现代中国建筑面临如何继承和延续传统的问题有何借鉴意义:
首先,从根本上消解这个问题,现在继承传统,往往只关注形式,而忽略了传统的内涵,传统建筑沦落为一些符号性的元素,被大规模的复制、滥用,导致大众的审美疲劳,失去了其特征鲜明的含义,实乃传统文化的悲哀。因此,在本文开篇假设的情况下,不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在建筑转向砖石体系的时候,经过一段时间的模仿,必然遵循材料自身的特性,开发出相应的结构、形式体系。因此,传统木结构的形式会逐渐的淡化、消失。而传统建筑文化的内涵将通过新的形式在砖石结构中加以体现。因此,对于传统建筑文化的继承,就不必拘泥于现有的木结构形式,转而更加关注建筑的文化内涵。
其次,有利于充分发挥现有技术的优势,在现有建筑体系上创造新的体现传统建筑文化的形式。目前,很多仿古建筑都用混凝土之类的现代建材去模仿木建筑形式。这是一种对技术的浪费,也是对现有建筑体系的忽视。我们要明确的是中国传统建筑之所以选择木材,是因为其符合当时的文化内涵,之所以选择那样的形式,则是应为材料本身的一些属性所决定的,并非完全都是由文化来决定建筑的形式。材料和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建筑的基本轮廓。因此,非此即彼的强加给自己范围,认为只有传统木结构形式才是传统建筑,只能是竭泽而渔,阻碍技术进步,浪费技术带来的创新。只有结合材料的进步,科技的创新,把握传统建筑文化的核心,在形式上不必拘泥,不求简单的模仿和抄袭,而是通过创新继承和发展,只有这样,传统的建筑文化才会在新的建筑体系下开出灿烂的花朵,才会在西方建筑体系的夹缝中走出一条康庄大道。
参考文献:
陈子龙,等.明经世文编[C].北京:中华书局,1962.
明英宗实录[Z].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本.
徐溥.明会典[M].台湾: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出版年代不详).
建筑是人们用木材等建筑材料来构建的供人居住和使用的场所。从这个定义上看建筑的范围包括诸如居住场所、桥梁、公共建筑甚至园林等。在历史的发展和沉淀中,建筑已经不仅仅是现实存在的建筑,它已经拥有了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人类众多文化的组成部分,而且以其物质存在的长久性记录了不同民族、地区国家的发展历程,成为了人类文明的纪念塔。
从建筑的文化本质而言建筑是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集合,他以自己独有的形式揭示一定的审美观念和出世原则。既能够反映出时代特征又具有浓厚的民族烙印。我们甚至可以认为建筑是一种物质化的民族精神和民族哲学。
中国建筑作为中国文化的物质载体和中华民族物质化存在,必然有着与西方不同的建筑风格和特点,并以其发展中独特的形质格局,超拔的内容体系而流放异彩为人瞩目。从理念上看中国建筑有着浓厚的天人合.的时空又见念和和谐精神,而在建筑布局上则有着浓厚的以皇权为中心的到建伦理药直德观念。可以说中国的建筑渗透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
“天人合一”这一思想,贯穿了中国哲学并影响中华民族的审美观念,因此在中国的建筑中也带有浓厚的追求天地人三者和谐为一的天人合一意识。李约瑟曾经说过:“中国建筑总是与自然调和,而不反大自然”。然而这种天人合一的建筑意识在具体的建筑过程中又和具体的儒释道文化结合起来。因此,儒释道具体的天人合一观念才对中国的建筑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在具体的建筑过程中儒释道三家的天人合一观念有着具体区别:儒家将自己主导的伦教纲常思想融人到建筑理念当中,尤其是在宗庙的建筑中有着严格的要求和限制;佛教则是将自己的教义融人到佛教建筑之中;道家将自己的返璞归真的自然意识融人到建筑理念当中,在这种思想主导下建立的建筑意在追求天(自然)人合一境界,因此道家对于中国建筑最大的影响主要是在园林方面,然而这种思想和今天在郊区建立远离大都市喧嚣的郊区别墅有着很大的相同之处。然而在民间的建筑中又有着自己的主导思想,通俗的讲民间建筑有着浓厚的风水意识,用较为专业的术语则是堪舆之术。长期以来我们都把这种思想看做封建迷信,然而在堪舆之术里面涵盖着浓厚的天人合一意识,甚至可以认为堪舆之术的本质就是通过一些行为和建筑来实现天人合一。
通过这些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审美精神,也就是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内涵。 在具体的布局中中国建筑有着自身的特点和风格,中国建筑大多是讲究中轴对称的平面布局和秩序井然的伦理营构,以组群布局的方式在平面上展开,形成中华传统建筑的尚大性格。众多的建筑聚集在一起,看似凌乱的建筑群体中却有着严格结构布局。占据中心位置的无疑是地位最高影响最大的建筑,其余的建筑围绕着中心建筑而建。这种理念和中国的儒家思想结合就使得中国的建筑群整体与局部相结合,使得中国的建筑具有强烈的文化意味。当这种布局思想和堪舆之学相结合时,就使得我国的建筑既具有浓厚的使用精神又渗透着中国人的宇宙观、人生观和审美理想,充满了既理性又浪漫的艺术精神,展现了中华古民的无比智慧和独特风采,也展现了中华传统建筑的强烈个性和艺术魅力。
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孕育出了令人惊叹的文化硕果,我国的建筑文化无疑是其中优秀的一枝,不仅给中华民族留下了优秀的建筑文化,也为世界建筑史创造了奇迹,然而在近代伴随着西方文明的冲击,我国的建筑也受到了西方建筑的冲击,随之而起的是现代化的建筑传统建筑正在销声匿迹,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如何面对?
向西方学习是必不可免的,因为现代建筑设计方面中国的建筑设计总体水平确实不如西方,学习固然重要,然而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有所选择不能一味的照搬,要和中国的文化接轨。其次,在学习的同时还要保存传统建筑文化的精髓,要使中国的传统文化要与现代社会相结合。
就在部分老一辈建筑师以他们近乎杰出的作品构筑中国建筑坚实平台的同时,两种不容忽视的力量正在把中国建筑界推向一个极至。对于前者来说,经过几十年不懈的奋斗以及年见丰富的创作经验的积累,就在当今这种日益优越的社会条件、经济基础以及技术手段的北影下,那些仍然没有放弃创作、保持活力的老一辈建筑师不断推出了成熟而富有说服力的作品,下百这些作品提高了中国建筑的整体水平。后者当是更令人振奋的两股势力,一种来自于西方世界,由地道的国外名星建筑师及事务所、商业建筑师及设计公司,以及借用国外设计组织招牌的华人建筑师组成,他们以争取设计市场及获取设计利润为基本目的,通过他们的特殊身份和手段获得设计机会;另一种势力产生于本土,即中国的青年建筑师,他们中有土生土长但熟知世界建筑潮流的青年建筑师,有受过西方建筑教育并有过西方生活经历后回国工作的青年建筑师,这些人或者通过了正统的国内设计企业机制,替代着某些无论在身体上还是在思想上逐渐衷微的前辈人,或者通过盘根错节的各种社会关系,获得了无数的设计项目,得以实现他们的建筑理想,这两种势力共同的特点在于他们在不同程度上具有独特的建筑理念和设计美学,不仅了解中国,而且了解世界(或者相反),他们把握时代脉搏,创造力旺盛,具有争强的劲头,正是他们的作品使中国建筑与世界建筑靠得更近,并使中国建筑达到一定的思想高度。
这三种基本群体组成了壮观的建筑阵容,在中国目前特定条件制约下,他们在建筑设计观念上具有某种显而易见的共通性,同时又显现出各具特色的个性,他们的作品构成了一道阳光灿烂的建筑风景线,深入研究他们的作品,可以看出这种共通性和个性特征。
①他们作品的创作大体遵循这样的规律:为满足现阶段中国社会生活的基本要求,在同一建筑中,以现代主义建筑的某种基本思想或某些设计原则为基因,综合运用多元的设计美学观进行创作:
②某些作品仍崇尚简洁纯粹的机器美学,追求形式与功能的统一,但又兼具近似后现代的局部装饰趣味,建筑的形式美国微软公司仍作为设计的第一原则:
③某些作品通过某种方式的表达,试图表现对高科技成果的运用及与前沿科学的结合:
④某些建筑师对乡土地方文化带有浓重的卷恋之情,但他们又不泄一顾于一般简单直观的表达方式,建筑作品试图让地方文化通过"化显"的方式再现:
⑤某些建筑师追求作品的思想深度,从现代观念艺术那里受到启发,建筑作品带有神秘的色彩、个人的信码及抽象的表达方式。当我们把这些作品放在一起的时候,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基因就象一条无形的线索,把各自闪烁着异彩的建筑体联成一体,形成了中国建筑发展的明晰的趋势,为了便于展开对这样一种趋势的讨论,我们不得不给它帜上一个标签名,称它为"中国的新现代主义建筑";而上述三种建筑师群体的集合,自然就成了"中国的新现代主义建筑师".
1引言
近年来,近断层地震动已经成为地震学与地震工程学两个学科内的热点问题。近二十年来发生的几场大地震,如美国北岭地震(1994,1,17)、台湾集集地震(1999,9,21)都收集到了丰富的地震动数据,研究人员据此整理出了具有典型运动特征的地震动记录。大量的研究资料表明,由于处于近断层区域地震动往往具有大脉冲、长周期、高峰值等与远场地震动显著不同的特性,更容易对结构造成严重的破坏,所以以近断层地震动作为研究对象具有实际意义。
关于近断层地震动的定义在学术界尚未统一,大多数学者是将距离断层破裂面小于20公里以内的区域称作近断层区域[1],在这一区域收集到的地震动记录一般称之为近断层地震动记录。
与远场地震动不同的是,近断层地震动具有长周期、大峰值以及速度脉冲等特点。研究人员根据大量的近断层地震动记录资料分析以及相关数值模拟,总结出了其主要运动特征包括集中性、破裂向前方向性效应、上盘效应、速度脉冲以及滑冲效应。本文以近断层地震动记录作为输入,计算结构的地震反应,分析地震动的强度度量参数,得到对抗震设计有用的结论。
近年来,在高层住宅结构中,剪力墙结构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剪力墙结构刚度大,整体性较好,具有较好的抗剪能力。对于以水平方向作用为主的地震输入,具有较强的抗震能力,因此,针对剪力墙结构抗震设计的研究,对高层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布置与优化具有很强的工程意义。
本文选取近断层地震动记录,这些地震动记录来自实际地震,选取基于具有典型运动特征的脉冲型地震动记录作为地震输入,基于SAP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弹塑性时程分析,提取结构层间位移角等地震反应数据,分析近断层地震动记录下高层建筑结构实际反应。
2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特性参数
本文选取具有典型脉冲特性的近断层地震动记录[9],即来自台湾集集地震(1999,9,21,震级MW=7.6)和美国北岭地震(1994,1,17,震级MW=6.6)。这两次地震动都得到了典型的近断层地震动记录,其中,集集地震还收集到了无脉冲地震动记录,具体地震动参数如表1所示。
从图2可以看出,无脉冲地震动作用下,剪力墙结构在各层的位移角相差不大,说明高层建筑结构的基本振型影响不明显,而高阶振型起显著作用。而在滑冲效应和向前方向性地震动的作用下,高层剪力墙结构在顶部和底部的位移角有较为显著的区别,这说明,结构的基本振型被地震动作用激发,成为控制结构位移的主要作用。简而言之,分析近断层无脉冲型地震动和含脉冲型地震动作用对高层剪力墙结构的地震反应影响,脉冲型地震动作用下,高层剪力墙结构层间变形较大,容易使结构产生整体倒塌,对结构安全更为不利。
4结论
通过对单自由度双线性系统与高层剪力墙结构地震反应的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分析结果表明,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记录主要与结构的基本阵型相关;二无脉冲型地震动对结构的高阶阵型起主要作用。高层结构的基本阵型对结构抗震起决定性作用,因此,近断层含脉冲型地震动对建筑结构具有更强的破坏性
(2)双线性SDOF系统与高层剪力墙结构地震反应具有较好的相似性,表明以单自由度系统作为高层建筑的简化结构进行地震反应分析是可靠的。
参考文献
[1]刘启方,袁一凡等.近断层地震动的基本特征[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6,26(1):1-10.
[2]江义,杨迪雄,李刚.近断层地震动向前方向性效应和滑冲效应对高层钢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J].2010,31(9):103-110
[3]王艳军.高层建筑剪力墙结构优化设计浅析[J].山西建筑,2010, 36(5):73-74
[4]戴刘毅.高层建筑剪力墙结构优化设计分析.城市建筑[J].2014,2:43-44
[5]王宁,罗兆辉.高层剪力墙结构墙体的优化布置.[J].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12,18(3)187-191
[6]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GB501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0前言
舟山群岛存在大面积的海积、冲海积和山前冲海积平原,地基土存在厚10~50m的高压缩性、低强度、大孔隙比和高含水量的淤泥质粘土层。在其顶部大多存在厚1~2m的粉质粘土(俗称硬壳层),当量大面广的多层住宅等建筑采用浅基础时以该层为持力层,一般情况下地基承载力和软弱下卧层承载力均能满足要求。但由于软土层太厚,将产生过大的沉降,不满足使用要求,因此该地区1~6层建筑大部分均采用桩基础,且多数采用预应力管桩,桩长达40~60m,甚至某公园一单层厕所也打了6根直径0.4m、桩长30m的预应力管桩[1],因此基础造价相对较高。和常规桩基相比,减沉桩的复合桩基可以减小沉降和降低造价,所以在上海、天津等软土地区已有较多的应用,但在舟山还未曾用过。某3层办公楼减沉复合疏桩基础设计工程在舟山是首例,可为这项技术的推广使用积累经验。
1、减沉复合疏桩基础工作机理
减沉复合疏桩基础是在软土天然地基承载力基本满足要求的情况下,为了减小建筑物沉降采用疏布桩(桩距>6d,d为桩径)的复合桩基础,外荷载由桩和桩间同承担,桩的截面较小,桩间距较大,以保证桩间土的荷载分担足够大。随着上部结构荷载增加,荷载开始主要由桩承担,桩、土间的变形以受基础底压力作用影响为主,受桩土相互作用影响次之,基础底的桩和土沉降是相等的,而承载力的可靠度主要由浅基础承载力作保证。
减沉桩设计为变形控制设计方法,主要对存在深厚软土层的多层建筑的绝对沉降和整体倾斜、挠曲和结构支点间的差异沉降进行控制。减沉桩的工作机理很复杂,其受力性状与常规桩距的桩基础有明显的不同,对此目前还研究得不够,尤其现场足尺试验资料不多,学术上有不同的观点,争论焦点之一是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减沉桩是在承载力特征值还是在极限承载力下工作或在两者之间工作。本文[2]通过减沉桩模型试验和有限元分析认为,桩在80%~90%的单桩极限承载力下工作;文[3],[4]建议桩承载力按0.9Qu设计(Qu为单桩极限承载力),按单桩极限承载力设计复合桩基可为充分发挥承台底地基土的直接承载作用创造条件;文[5]认为,当浅基础(承台)产生一定沉降时,桩能充分发挥并始终保持其全部极限承载力,即有足够的“韧性”;文[6]提出上海地区可令桩发挥极限承载力的桩与承台摩擦桩基础的设计建议;上海规范[7]规定,复合桩基、桩和同作用,当荷载达群桩极限状态时,荷载全部由桩承担,地基土不承受荷载,当荷载超过极限承载力时,超过的部分由基底地基土承担。文中工程减沉桩复合桩基设计采用《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8]中的设计方法,基底附加压力按总荷载扣除单桩承载力特征值进行计算。
2工程概况
六横沙浦一3层办公楼,建筑面积1600m2,框架结构,上部结构荷载效应基本组合设计值32442kN,基础埋深0.9m,地下水位0.9m,采用梁板式筏型基础,平面尺寸39.24m×17.4m,板厚250mm,纵向地基梁500mm×650mm和500mm×800mm,横向地基梁400mm×600mm,基础平面见图1,承台构造见图2。
3、天然地基沉降计算
(1)基底平均压力为:
pk=Fk+Gk
A=32442P1135+68218×019×2068218=5312kPa
(2)软弱下卧层承载力按下式验算:
pz+pcz≤fazpz=lb(pk-pc)(b+2Ztanθ)(l+2Ztanθ)式中:pz为软弱下卧层顶面附加压力;pcz为软弱下卧层顶面自重压力,pcz=2413kPa;faz为经深度修正软弱下卧层承载力特征值,faz=6216kPa;pc为基础底面处自重压力,pc=1711kPa;Z为基础底面至软弱下卧层顶面距离,Z=018m;θ为扩散角,由ZPb=018P1714=0105,Es1
PEs2=811P212=317,故θ=0°。计算得:
pz=39124×1714×(5312-1711)(1714+2×018×tan0°)(3914+2×018×tan0°)
=3611kPapz+pcz=3611+2413=6014kPa≤faz=6216kPa满足要求。
(3)按分层总和法计算筏板基础沉降:
s=ψsΣn1p0Esi(zi.αi-zi-1.αi-1)式中:ψs为沉降计算经验系数,根据地基规范[13]由.Es=2146MPa查表得ψs=111;p0为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的平均附加压力,p0=33kPa;Esi为基底下第i层土压缩模量;.αi,.αi-1为承台等效面积角点平均附加应力系数;zi,zi-1为承台底至第i,i-1层土底面距离。最终计算得出s=25414mm。
4、减沉桩复合疏桩基础设计和沉降计算
由上述计算结果可知,采用天然地基的筏板基础的基底压力和软弱下卧层承载力验算均满足要求,但沉降s=254.4mm,已超过各地规范[7,9,12]规定的地基变形容许值:上海规范[7]规定,多层框架结构天然地基筏板基础中心点容许沉降为15~20cm;天津规范[9]规定,多层建筑容许沉降值为10~15cm;北京规范[12]规定,多层建筑框架结构长期最大容许沉降量为3~12cm。
为减少筏基沉降,采用减沉复合疏桩基础,即在每一根柱下各布设一根预制桩,桩截面250×250,桩长21m,桩端持力层为层③含角砾粉质粘土,总桩数44根。
根据表1中的参数,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为:
Ra=uqsiaLi+qpaAp=376.5kN
减沉复合疏桩基础底板中点最终沉降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基础底面土在附加压力作用下的压缩变形的沉降ss,二是桩对土影响产生的沉降ssp。
s=ψ(ss+ssp)(1)
式中ψ为沉降计算经验系数,无当地经验ψ取1.0。
由于基础底面桩和土的沉降是相等的,式(1)是通过计算桩间土沉降的方法计算基底中点最终沉降量。
4.1基底地基土附加压力产生的沉降ss
基底地基土附加压力产生的沉降ss,是按Bouissinesg解计算土中附加应力,由单向压缩分层总和法计算:
ss=Σui=1p0Esi(zi.αi-zi-1.αi-1)(2)承台等效宽度为:
Bc=BAcPL(3)
式中:Ac为承台底净面积;B,L分别为承台基础平面的宽度和长度。经计算Ac=680m2,B=17.4m,L=39.24m,Bc=11.56m。
根据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计算假想天然地基平均附加压力p0
p0=ηp(F-nRa)/Ac(4)
式中:ηp为基桩刺入变形影响系数,取1.2;F为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荷载值,F=33918kN;n为桩数,n=44。计算得出p0=30.6kPa。
基底附加压力作用下的沉降计算见表2。
满足σz=011σc确定的沉降计算深度zn=15m,由基底地基土附加压力作用下产生的筏板基础中点沉降ss=131.3mm。
4.2桩对土影响产生的沉降ssp
因减沉桩端阻力相对较小,同时l/d=84(d为桩径),单桩沉降受桩端持力层性状影响不大,所以忽略端阻力对基底地基土沉降的影响,仅考虑桩侧阻力引起桩周土的沉降。按剪切位移传递法计算,当软土层桩侧剪切位移影响半径按8d考虑时,可得到ssp的简化公式:
ssp=280.qsu.Esi×d(SdPd)2(5)
式中:.qsu,.Es分别为桩身范围内按厚度加权极限侧阻力和平均压缩模量;d为桩身直径,方桩d=1.25b(b为单桩截面边长);Sd/d为等效距径比,方桩Sd/d=0.886A/(nb)。经计算.qsu=2318kPa,.Es=2179MPa,SdPd=14,ssp=318mm。
故减沉复合疏桩筏基中点沉降为:
s=ψ(ss+ssp)=1.0×(131.8+3.8)=135.6mm所以减沉复合疏桩筏基比筏板天然地基中点沉降(254.4mm)减小47%,且沉降值满足规范要求。
5、结论
(1)计算的基础中点沉降比天然地基沉降减小47%,说明设计少量减沉桩可使沉降满足规范要求。从结构封顶后的沉降观测知,其最大沉降量为45mm,预计最终沉降达128mm左右(假设封顶后沉降完成35%),当沉降速率0.01mm/d为沉降基本稳定标准时[10],预计沉降稳定时间不超过10年[11]。而不远处类似土层的框架结构,采用十字交叉梁条形基础,结构封顶后的最大沉降达105mm。
(2)该办公楼周边有多层住宅楼,道路下有自来水管线,当采用常规的预应力管桩或预制方桩时,无论是锤击法或静压法沉桩都将产生挤土效应,挤土范围达1~1.5倍桩长,所以要设置应力释放孔等减少挤土效应,同时设置测斜孔监测深层土移来控制打桩速率,就会增加工程造价。而减沉桩桩间距很大,达15.2d~16.4d,大大减少了挤土效应,甚至可不用考虑桩施工的挤土效应。
(3)该工程与采用常规桩基比较,采用减沉复合桩基可减少桩数30%,降低造价35%(含防挤土措施和监测费用)。
参考文献:
[1]东港海滨公园预应力管桩检验报告[R].浙江宏宇勘察设计有限公司,2004.
[2]郑刚,顾晓鲁.减沉桩承载机理的试验及计算分析[C]PP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桩基学术委员会第2届年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建材出版社,1994.
[3]宰金珉.复合桩基工作性质分析[C]PP中国建筑学会地基基础学术委员会论文集.太原: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2.
[4]宰金珉.复合桩基设计的新方法[C]PP第七届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5]黄绍铭,高大钊.软土地基与地下工程(第二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6]童翊湘.上海桩基础的使用经验和设计方法[J].华东电力设计院院刊,1979.
[7]上海市工程建设标准.DGJ08―11―1999地基基础设计规范[S].
[8]JGJ94―2008建筑桩基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9]天津市工程建设标准.DB29―20―2002岩土工程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10]JGJP8―2007建筑变形测量规范[S].
[11]陈皓彬.软土地基建筑物沉降分析与计算[C]PP建筑地基研究文集.福州:福建省地图出版社,2005.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2306-1499(2013)02-
1.可持续农宅背景
在全社会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当中,新型农宅建设成为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农村的美景不仅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我们还应该充分运用当代先进的科学技术,来改善农村居住条件,建构一个全体系的可持续发展的农宅。
2.可持续设计说明
“农宅”作为一种普通的居住形式,几千年来不断地衍生变化,它反映着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对其的影响。在不同的年月、不同的地域都有着各自的特点。 “在维持地区级以及地球等级生态系统的承载力范围之内,通过建筑的使用寿命,能够谋求节约能源、节约资源、循环利用、抑制有害物质排放,使之与其地区的气候、传统、文化以及周边环境之间渐渐调和,以便将来适度地维持或提升人类生活品质。”本方案设计在考虑农宅的使用功能和造型的地域特色的同时,也考虑到了现今节能、可持续利用等现实的问题。通过对于宁夏农村的实地调研,在设计中提出了农宅设计的生长性、适建性、地域性和节能性这四种设计原则,把握建筑的构成元素,建构与新时展相契合、衍生发展的可持续、快捷式的宁夏钢木结构农宅。
3.建设可持续农宅依据(意义及现状分析)
在全社会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当中,新型农宅建设成为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通过针对宁夏部分村庄农宅的居住环境所进行地实地调研、踏勘、访谈等前期工作,宁夏现有农宅主要存在的问题有:污染严重;抗震性差;缺少节能意识;不可再生;缺乏地域建筑风格特征。
结合以上问题,结合共建和谐社会的发展趋势、本地农民经济状况和不断提高的居住要求。我们应当充分运用当代先进的建筑科学技术,建构一个全体系可持续发展的农宅模式。
4.项目实施方案、实施计划和可行性分析:
项目实施方案:从宁夏农宅的生长性、适建性、地域性、节能性等方面着手分析,选择钢木结构的支撑模式进行建筑方案的设计与调整,为进行节能技术的引入和地方环保材料的应用。可行性分析:本项目前期已针对宁夏农宅进行了一定的踏勘调研工作,并收集了大量的宁夏新农村建设的实际规划项目和农宅设计方案,以阅读的资料和调研数据储备完成本项目的研究。
5.可持续农宅设计立意
5.1生长性
农村的实际情况比较多样,每家每户的组成人数不同,经济收入也各有差别。也许一户仅仅是夫妻俩人,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夫妻俩有了孩子、老人也需被人照顾,这家的人口在增长,宅子也需生长。也许一家现今的生活条件还不很宽裕,但是政策的扶持、勤劳的双手会使得这家的条件越来越好,原来的一间房已不能满足需要了,宅子也需生长。在即定的宅基地中,建筑师应该如何去考虑农宅的“生长性”呢?所以在四维空间动态发展下,我们可以使我们的宅子在不同的阶段一步一步地“生长”起来。
5.2快建性和再利用性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建筑工程的建设周期、经济状况与生态环境应予以综合考虑。如何提高农宅的建设效率,缩短建设周期,衡量多方问题以节约建设成本,降低生态环境负荷是建筑师需要考虑的问题。
为了提高农宅的建造效率,把各种生态技术设计手法进行整合,考虑农宅全生命周期的可持续发展,为使用者提供人文关怀。 农宅是由钢木结构框架加装配式墙体围合形成。建筑“骨架”采用可以循环利用的钢结构,建筑“表皮”针对不同功能,设计不同的模块。使用者可根据使用性质,基地环境以及资金、状对模块进行组合、拆除、维护、更新。
5.3地域性
通过对宁夏银川市兴庆区月牙湖乡大塘村的实地调研,我们挖掘出两种具有宁夏特色的农宅原型。如何承载地域文化,如何衍生传统建筑元素,是当代建筑师不应忽视的重要课题。
5.3.1斜坡顶――高坡风情
结合地域双坡农宅原型,穿插传统木构建筑构件“椽”的元素,选用当地农民喜爱的颜色与图案,衍生出传统与现代并举的高坡风情农宅。
5.3.2平屋顶――回园风情
适用的平坡原型,抽取回族特有的圆拱形状与色调,巧妙利用穿插构件“椽“所形成的立面阴影,营造回民喜爱的月牙变幻图案,衍生出充满回族文化特色的田园风情农宅。
5.4节能性
在设计理念与设计技术当中,要充分考虑农宅的可持续发展。设计理念中融入绿色和生长的概念。在技术策略中采用主被动太阳能利用技术、中水处理系统、沼气利用等多项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措施。可采用如下解决方案:
5.4.1太阳能集热器+保温蓄热墙体
一期:建设预留埋件,简单处理。二期:建设安装太阳能设施。(1)在厨房与卫生间设计上充分利用上部屋顶处的太阳能集热器,提供农宅家居生活用热水的能源。(2)南向外墙外覆盖太阳能集热玻璃板形成较为经济的保温蓄热墙,为冬季采暖节约能源,并可满足冬暖夏凉的住居需要。
5.4.2中水处理+沼气回收
一期:只进行简单处理,经过毛发集结器后直接通入中水回收水池。二期:工程再进行深度处理。(1)通过中水处理回收农宅生活洗漱和清洁用废水。(2)利用圬泥堆肥生成的沼气维持制造农业用肥所需的反应热能。
参考文献
[1]朱昌廉.住宅建筑设计原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2]潘谷西.中国建筑史[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3]彭一刚.建筑空间组合论[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3
[4]侯幼彬.中国建筑美学[M].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5]吴建伟.中国清真寺综览[M].宁夏人民出版社,1995
[6]彰国社(日).国外建筑设计详图图集13――被动式太阳能建筑设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在我国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不同的环境、历史、文化等逐步形成各地不同的民居建筑形式,这种传统的民居建筑深深地打上地理环境的烙印,生动地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国传统民居的风格和实用价值常和当时或当地的自然环境、人文风俗有着密切的联系。另外,通过总体布局的变化,建筑空间的灵活组合,建筑造型的意匠和细部构造等艺术处理,中国传统民居表现出强烈的民族特点和浓厚的地方特色,显示丰富多彩的艺术面貌。
一、传统民居建筑的主要特点
1、亲近自然
传统民居建筑讲究与自然的融合,建筑适应自然环境,与周围环境成为一体,有着极强的生态动能。中国的传统建筑多寄情于山水,与其互相呼应,形成浑然一体的人文自然景观。这表现出人们很高的审美理念和艺术哲学。
2、空间的美学特征
中国传统艺术注重寓意的表现,用有限的手法达到意境的延伸。传统四合院从外面进入相对封闭的院落组合正好满足这一场景变换的需要,照壁、垂花门、前院等场景的变化,达到一步一景的要求,空间序列安排恰当,整个院落连续而不单调。
3、造型的艺术气息
建筑之美,在其表面,浅而易见,但建筑深层次的美在于权衡之中,长短、大小、凹凸等的对比。传统建筑的美并非刻意追求的,它是造型设计、体型设计与平面布局、平面功能密切配合,相互协调的结果,建筑所显现的特有气质也都与它的材料和结构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二、兰州民居建筑的基本特征
1、平面布局
(1)平面布局特色
兰州民居是北方民居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很多相同的地方,兰州民居有明确的流线,清晰的功能,完整的格局,明显的主体建筑,明确的流线组织给人一种清晰地引导作用,引导人们走向整个建筑群的主体建筑,这种四合院布置形式、建筑形体与兰州的气候、地理环境、人文习惯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在不同的地域环境中又各具地方特色。
兰州地区是一个峡谷城市,气候是典型的北方气候,夏季凉爽,冬季寒冷,夏季日照强烈而且降雨量较少,所以防晒保温成为居住建筑的首要需求,再者兰州民居建造用地紧缺,宅院规模相对小,布置相对密集的特点。
(2)平面布置形式
兰州民居的主要布局特点是沿纵轴布置房屋,以厅堂层层组织院落,向纵深发展的平面布置形式。归纳起来,兰州民居的平面模式以独院式布置为主。在整个院落中正房是全院的主体建筑,也是使用频率最高的房间,一般位于中轴线上南北朝向布置,相对其他用房,它的基座高、尺度大,其地位等级和建筑形制处于全院最高。两侧的房间在功能上基本是供晚辈居住,以示长幼有序,有时也用作厨房或贮藏功能。
2、立面形式
(1)门
兰州民居的大门和北方传统民居的一样,具有很高的观赏性和代表性,门是身份的象征,他的建造受到礼制、等级、迷信等多方面的因素,兰州民居院落的主要出入口,有着很明显的进出标志,是区分院内外之间的一个建筑,明显的有异于周围平淡的墙面,位置突出,造型独特,用料考究,色彩应用得当,是围合院落式民居形式中对外最具有观赏价值的建筑元素之一。
(2)影壁
影壁是北方传统民居建筑中的一个重要构成因素,在风水术中,宅门切忌直来直去,门直通会使家族不兴旺。有介于此,宅门便与影壁有不可分割的关系:门内外均设有影壁,使其在视线上有一定的遮挡。同时,位于门内的影壁也被作为炫耀家门气派的一种手段,影壁上雕刻有丰富多彩的祈求平安的图案。它不仅有其精神方面的功能,同时也增加空间意味和视觉层次感。
(3)兰州民居的装饰艺术
甘肃兰州位于祖国版图的西北部,同时处于甘肃的中部,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物产较丰富,传统民居建筑中雕刻艺术发挥到极致,砖雕、木雕、石雕在建筑的各个部位随处可见,尤其是富贵人家的深宅大院,做工极为精细,这些雕刻艺术,一方面显示主人的身份和地位,它们不但建筑材料、规模给人以尊贵和显赫地位,同时另一方面也表达他们的人生追求、愿望和道德理想。他们根据自己的价值取向和对生活的感悟、理解,把一些生活中的实物应用到建筑中去,从动物中的龙凤到植物中的竹子、桃木等作为建筑装饰的题材,表达文化内涵和内心抱负。
三、兰州传统民居的结构体系
传统甘肃兰州的民居建筑的结构体系主要是木结构,这种结构形式有着施工快、方便和自身重量轻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兰州传统民居建筑上,它跟其它的传统民居建筑的结构形式一样,以砖木结构和土木结构为主。建筑围护结构多就地取材,以我们常见的砖或者土块为基本原材料。木构架相当于现代建筑中的框架结构,承受着屋面的重量,古代有句谚语叫做“墙倒屋不塌”,在施工过程中,先把主要的木结构盖起来,再把围护结构砌起来,就很形象的说明建筑骨架与维护结构的关系,墙面的这些特点决定平面划分的灵活和门窗位置的根据需要的任意安置。木结构坚固耐用,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这种结构形式的形成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物质条件都有直接关系,有着明显的地域特征和优越感。
四、兰州民居建筑的墙体维护结构
甘肃兰州的降水量少,土质好,可塑性强,所以传统民居建筑的墙体维护结构除了砖以外,有的采用土块或者夯土墙,这种墙体在农村使用比较广泛,而且一般家庭几乎整个建筑的维护结构都会使用土筑墙。这种作法有两种普遍模式,一种是青砖与土坯结合,内砌土坯外砌青砖,称为“银包金”。或将土坯夹在中间作芯子,内外都用青砖砌筑,称为“夹心墙”。另一种是在石或青砖勒脚以上全部用土坯砌筑,墙内外都用草泥粉刷,这是农村小型民居常用的做法。此外,夯土院墙,用草泥做屋面垫层,在小型民居中也甚普遍。反映兰州人民对于丰富的黄土资源的充分运用。
五、结论
甘肃兰州的传统民居建筑不论从平面布局、经济造价还是造型结构、建筑风格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艺术水准,是我国民居建筑中一支不可抹没的力量,丰富了我国民居建筑的类别。兰州传统民居建筑有效利用现有的屋檐、窗棂花、壁画等有效地建筑构件完美的表达了西北民居建筑的特点,内容丰富、做工精巧,使得四合院建筑富有生机和生活气息,而且这样使得四合院建筑的室内外空间相互渗透,形成富有层次和扩大的空间效果。
人们可以从民居内部布局方式的安排,清楚地看到这些居民乃至于这个民族的家族伦理观念和准则。中国建筑文化是礼与乐相统一的文化,是内在的令人精神意志肃整的伦理、发人深思的自然哲学与外在的令人心灵愉悦的情感形式的和谐,是天理与人欲的同时满足。
参考文献:
[1] 何如朴.兰州近代民居及其发展[J].中国近代建筑史论文集,1990.
[2] 王其钧.中国民间住宅建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