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艺术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4-01 09:51:35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写艺术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写艺术论文

篇(1)

2油画写实与写意的精神实质

写实油画表现形式,注重真实地描绘对象,追求逼真的再现生活。注重真实地刻画细节,精准地塑造所画对象的形体和其在空间中的状态,强调从理性客观的角度出发再现生活。写意油画充满着画家的感情,但是不应该仅仅凭借着画家的创作激情,内心情感,还应该有理性的写实基础。写实油画与写意油画并不冲突,写实强调的是油画的造型能力,锻炼作者绘画理性分析的能力。写意油画就是抛开束缚,主观来进行创作。但是好的作品不至于表现形式是写实还是写意,而在于表现语言是否地道,画面是否有美感,和作品所表现的精神内涵。一幅好的油画不能脱离了客观事物本身,只有丰富的色彩,生动的笔触加上画面所表现的精神内涵才能组成一幅饱含情感的油画。中国传统文人画的“写意”,写的不仅仅是一份当时的心情、一种认真的态度,我觉得更主要的是心灵深处情感的自然流淌与表现。写更是一种绘画的功夫,以及绘画的基本功底。并且通过一个写字,把画家的内心世界淋漓尽致地进行完全的表述。绘画者使内心情感充分进行表达。不论是写意还是写实,都是画家对客观事物的主体精神的体会,是由画家的思维方式体现的。西方表达方式倾向外在的,是呐喊式的表达,而中国艺术则是婉约,含蓄的内在表达方式。相对而言绘画者更加倾向于心灵与性格的融汇。写意所包含的妙处,全在于绘画者的内心感情世界的感知与世间万物之间的融合。而如今对于中国油画绘画者来说,在发挥油画原有的一些艺术特点与表达的方式之外,怎样才能使中国特有的一些绘画表达方式,以及中国绘画的细腻之处,并且与写意的表达方式很好地进行融合交汇。这需要绘画者不断地进行创新尝试摸索,这是一条艰难的道路,因为如果想很好地将两种迥异的表达方式融合,需要的不仅是时间,还有一些是需要靠氛围去促进。

篇(2)

二、“和谐化艺术设计”

“和谐化设计”的概念及核心“和谐化设计”的概念。所谓“和谐化设计”,也叫“和谐化艺术设计”,是指在现代艺术设计过程中,坚持以“和”文化精神为指导,在处理人、作品(产品)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构成作品(产品)的各种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时,调和其矛盾与对立、使之获得动态平衡,建构一个有机协调的统一整体,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受众的实用和审美的双重需求。四、“和谐化设计”的基本内容,和谐化设计的基本内容就是指现代艺术设计的各种构成要素之间及其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协调关系。主要包括:设计主体关系的和谐、设计主体与消费主体关系的和谐、主体与客体关系和谐、客体关系的和谐、设计主客体与环境关系的和谐等等。

(一)主体与客体关系的和谐

“主体”包括设计主体和消费主体,是设计中人的因素。“客体”是指设计对象,即由材料构成的产品或作品,它属于设计中的物的因素。因此,从本质上讲,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是设计中人与物关系。客体是联系设计主体与消费主体的中介与桥梁。主体与客体关系包括两个层面:“一是设计师与产品或作品的关系;二是受众与产品或作品的关系。要建立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和谐关系,首先,要实现设计主体与客体关系的和谐。设计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作品或产品是设计师的创意和设计意图的物化,设计师的设计思想要通过作品或产品来表现;另一方面,设计师是产品或作品的直接创造者,设计师的素质和能力决定产品或作品的艺术品位和特色。当然,设计师的设计思想在产品或作品中的体现程度,受到设计手段的制约。所谓“设计手段”,是指设计师用以作用于设计对象的一切因素,包括物质手段(硬件)和精神手段(软件)。设计手段是联系设计主体与客体的中介,采用何种手段对设计效果的影响极大。在普遍采用电子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现代艺术设计中,必须建立和谐的人——机关系。电子计算机是模拟人类思维的工具。在人——机关系中,人永远处于主动地位;人制造和利用电子计算机为人类造福,绝不能成为电子计算机的奴隶。在艺术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对电脑及网络技术的熟练程度和操作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设计的质量和效率。因此,每一个现代设计师都应当把学习和掌握电脑及网络技术作为一门必修课,这是建立人—机—产品(作品)之间的和谐关系的必要条件。

(二)客体关系的和谐

客体关系的和谐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客体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和谐;二是客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和谐。首先,产品或作品的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必须是和谐的。为此,必须做到以下三点:其一,产品或作品的形式构成关系的和谐。前面讲过,西方传统美学是特别重视形式美的,受其影响,现代艺术设计十分重视产品或作品的形式构成关系的和谐。比如:平面设计一般由文字、图案、色彩三个基本要素构成其形式美。其中,文字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在某些平面设计中,甚至可以文字为主题。图案由点、线、面三个要素构成,协调点、线、面的关系,是构造形式美的关键。可见,能否构造和谐的色彩关系,对设计效果的影响极大。

(三)设计主客体与环境关系的和谐

所谓“和谐化设计”十分注重设计主客体与环境关系的和谐。设计主客体与环境的关系是指人、产品(作品)与环境的关系。从本质上讲,是人与环境的关系。设计离不开环境。“如果我们脱离环境而存在,那么就不可能有什么设计活动,也不可能产生正确的观念和思想。正确的设计也就不可能创造。”艺术设计的环境包括两个方面: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有学者把研究设计主客体与环境的关系的学科称为“设计生态学”。从设计生态学的视角看,设计生态系统是由主体、客体与环境构成的有机整体。离开了环境,设计生态系统就不能正常运行。主客体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双向互动关系:一方面,环境对主、客体产生重要影响。就自然环境对设计的影响而言,自然环境成了一些设计师的灵感之源,比如,当代西方有的设计师受生态环境被破坏而产生灵感,提出了“生态设计”、“绿色设计”等新理念。

篇(3)

汤婷婷无疑是自70年代后期以来华裔美国作家中最令人瞩目的一位。她的《女勇士》、《中国佬》和《孙行者》荣获美国各类文学大奖,使其在美国作家中享有盛誉。在艺术表现形式上,她通过运用多种文体、讲故事、中国传统叙事手法,将现代西方叙事策略和中国传统小说的叙述手法兼收并蓄,将寓言故事与通俗故事揉为一体,互为言说,自由转换,并在中美文化传统的大背景下使之象征化、寓言化,使得小说更具文化内涵和艺术张力。

一传统中国小说的叙述结构

虽然生长在美国,汤亭亭不可能摆脱从父母那里承继来的中国血统和中国文化传统。她对中国的了解和体验,建立在母亲给她讲的中国故事传说之上。此外,汤亭亭还曾读过英语版的《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中国神话故事、李白、杜甫诗选等。因此,在她的作品中,可以明显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汤亭亭在作品中也借用了传统中国小说的结构形式来描述华裔在美国的生活,抒写华人的英雄业绩,重建华裔历史,追寻美国华裔的身份和位置。

《中国佬》巧妙地戏仿中国小说的特殊结构模式,质疑和颠覆了貌似客观的官方历史的权威,从而实现了对华裔历史的重构。此书共有六个主体故事,每个故事都有一个小标题1,“中国来的父亲”;2,“檀香山的曾祖父”;3,“内华达山脉中的祖父”;4,“造就更多的美国人”;5,“美国父亲”;6“在越南的弟弟”。在这六个主体故事之间,还穿插了十二个轶闻插曲式的小故事。有的来自中西文学作品,有的是神话传说,有的是新闻报道,有的是史实,也有作者自撰的故事。她有意将典故、历史、轶事、新闻等传说故事与主体部分的现实故事并置在一起,书写出来不同历史时期的一代又一代华裔移民的事迹。她巧妙地运用中国古典小说的传统叙事结构,把情节不相联系的几个故事排列在一起,在叙述中颠覆华裔男性在美国主流社会的负面形象,重塑美国华裔历史,重拾美国华裔破

碎、丢失的文化身份。

二讲故事

口头文学的历史在中国源远流长,因其表演性和社会性,为民众所喜闻乐见,在影响人的行为与文化传播中一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一代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国移民妇女移民美国后,她们对自我的认同面临重重危机。为缓解移民生活的压力,一些中国移民妇女会以保持中国文化习惯的方式,如品尝中国美食、讲故事等,在精神上安慰自己。她们希望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灌输给孩子。“讲故事”是第一代华裔美国妇女的生存策略,她们通过这种方式来给自己建立一个精神的家园,想象中国,也构筑梦想。

在创作中,汤亭亭有意识地在她的作品中使用“讲故事”的叙述策略,借以表达自己双重文化背景中华裔文化之本。她的作品注重语言的表演性打破了西方文学传统中体裁与叙事媒介的界限。正如她在其访谈录中所说的那样,汤亭亭煞费苦心所讲的每一个故事都是为了在肯定多元文化的同时,不断追溯过去中寻找自己的身份,努力缓和两种不同文化带来的冲突与对立。“这些是讲故事者的故事…是华裔美国人文化的一部分,作为一位作家,我只是文化的一部分。这是我的书中真正的人,我尽力准确地去叙述他们,我讲述他们对自己的虚构。”

立足于多元文化的同时,汤亭亭从女性视角出发,试图溶解两性的不和谐因素,肯定华裔女性的文化身份。在她的成名作—《女勇士》中,我们可以看到两个交替出现却又相互对立的叙述者。母亲与女儿以“讲故事”为武器进行斗争,母亲要用故事来教育女儿成长。母亲是一个派生出来的叙述者,她讲的故事千奇百怪;无名姑姑的故事、花木兰的传说、自己求学的经历、各种鬼怪故事……女儿边听,边重述,母亲讲的故得面目全非。“白虎山学道”中。母亲叙述的故事的现实层面视角是,母亲讲述中国的神话和传说故事;而“我”叙述故事的现实层面视角则是:身处现实世界的“我”讲述神话或传说世界中的“我”的故事,即虚构自己的故事。显然“我”在虚构姑姑故事时,渗透了现代女性的经验,与母亲讲述的故事相抗衡,从而消解了母亲故事中传递男权话语的功能,构建了华裔女性的自我话语权和文化身份。

三糅合多种文体

汤亭亭的作品自问世以来,在备受推崇的同时也引来了多方面的争议。而争论的焦点之一就是其体裁,主要围绕它是自传,神话改写还是小说体展开。实际上,汤亭亭作品体裁杂糅了各种文体,她的作品融汇神话、传奇、历史、自传等多种体裁,贯穿着作者与叙事者交叉而又分离的沉思、回忆和想象,无论在表现内容或形式方面都显现出对文类的跨越性。汤亭亭正是试图通过自己的这种杂化叙述,既在读者那里复活自己祖先辉煌的过去和失却的记忆,从而也为个人和她所属群体的新身份证实。

汤亭亭的作品《女勇士》就彻底打破了时空顺序和线形叙事模式。小说中有两位叙述者和两种叙事视角:一个是“母亲”,另一个是“我”。因此可以说,母女俩是这部作品的共同完成者。虽然一部自传必然要涉及到作者之外的人物,但是从其结构和内容上看,必须是以作者为中心的。此外,《女勇士》一书展现给读者的完全是人物的内心世界。书中虽然有许多史的成分,从中可以考证一些确实发生过的事实和历史人物,但在“我”的外部世界中,只有少数的公共场所和历史事件是从汤亭亭的生平中可以辨认得出的。

其次,《女勇士》还可以被看作是汤亭亭的自传。《女勇士》虽然有很大一部分是以别人为叙述中心展开叙述,但最终目的是为了成功地描写“我”作为一个美国华裔女性,在中美文化夹缝中艰辛的成长过程。小说中的五个故事虽然各有自己的叙述重心,但每个故事的主人公都对作者的成长经历起着重要影响。女性主题成为联结五个不同故事的主线。每一个故事都为成长过程中的作者提供了一个女性角色模式,从整体来看,真正的中心还是作者自己,表现了作者在中美两种文化的缝隙中挣扎、质疑、寻找自身位置的奋斗过程。

结语

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下,汤亭亭作品的叙事策略呈现出多种特点,而且受到越来越多批评家和华裔文学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汤亭亭运用多种叙述策略,试图通过追溯华裔文学叙事方式的根源,突显华裔族性,表述华裔情感,构建华裔多元文化身份。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华裔作家叙事策略的分析,我们可以在当今全球文化的并存与逐步融合中真正在美国文学甚至世界文学的领域中去提升华裔文学的地位。

参考文献

[1]KayBonetti.AnInterviewwithMaxineHongKingston:ConversationswithMaxineHongKingston.Mississippi:UniversityPressofMississippi.1998:37.

篇(4)

2基于绿色制造的航空发动机制造

工艺由于航空发动机制造过程中出现资源浪费等现象,亟待提高制造技术手段,更大范围地采用现阶段各类成熟的先进制造技术。主要体现在:

2.1采取资源节约型工艺技术采取资源节约型工艺技术是目前航空发动机制造技术的主要发展趋势,传统的加工技术以消耗不可再生金属材料的时代已经不能适应现代航空事业发展的要求,当前高性能航空发动机采用了大量的新型结构件,由于毛坯结构的变化,其制坯方法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精铸件、精锻件、单晶和定向凝固精铸件毛坯将取代传统的大余量毛坯。传统意义的锻件将由77%降至33%,精铸件由18%增至44%以上,粉末冶金件由3%增至8%,复合材料构件由4%增至15%。

2.2降低能耗型工艺技术在航空发动机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随着自然资源的日益紧张,积极采取低能耗工艺技术是发展现代航空技术的重要内容。降低能耗工艺技术主要包括:一是在发动机生产技术上实施节能措施。比如改善发动机的风扇工作性能参数、提高发动机的工作效率等。二是从生产工艺方面入手,改变传统的生产工艺,加大节能型生产工艺技术的应用。三是积极利用先进的生产材料,比如当前我国的飞机发动机采用了高温合金材料,国内GH4169合金主要采用两联工艺(VIM+VAR)生产,棒材采用快速水压机开坯生产,盘锻件采用快速水压机自由锻制坯,在锤或水压机上采用包套模锻工艺或在等温数控液压机上采用近等温锻工艺生产。四是优化发动机生产的管理技术。通过强化加工过程的管理,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出现人为因素的失误而导致的资源浪费现象。例如在生产加工发动机零部件时一定要按照规范的标准对机床参数进行设置,避免因为人为的粗心而导致的零部件出现报废。

2.3环境保护型工艺技术航空飞行器对环境污染严重,其主要体现在:一是巨大噪音,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二是废气污染,研究发现,航空器在飞行过程中产生的凝结尾迹会形成卷云(一种高空云),这种云会阻碍地球表面热辐射的散发,进而加剧全球气候变暖。因此需要采取具有高阻尼降噪性能、节能环保的新型材料,并从工艺角度避免切削加工的过程中造成的污染。

3选择绿色制造技术的切削液系统

在航空发动机零件制造过程中需要利用切削加工零部件,为提高切削的工作效率,往往会应用切削液,但是切削液的使用会对环境构成污染,同时在清除加工零件切削液时也会产生“二次污染”。同时应用切削液也会无形之中增加生产成本。因此采用减少切削液的使用、绿色切削液的选择、优化切削液系统以减少切削液的环境污染以及资源浪费等问题已成为绿色制造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3.1面向绿色制造的切削液供给系统一是采取对数量的喷嘴。传统的切削液供给主要是由单一的喷嘴装置实现,主要是通过喷嘴向刀具、工件的喷洒过滤之后返回到供液箱内,这样的喷洒模式需要消耗大量的切削液,如果采取一个喷嘴的话就需要保证切削液的容量,避免因为切削液容量的不足而产生切削温度过热的现象。采取多个喷嘴,可以实现切削量的使用效率,他们就能够更好地渗透到切削区,保证切削工作效率的最大化。二是通过外喷雾冷却方法。外部喷雾冷却方式就是通过雾喷装置将切削液以雾状的形式喷射到加工的零件上,从而降低加工过程中的温度,实践证明使用雾喷技术可以大大降低切削液的使用量,提高航空发动机制造、修理企业的经济效益。

3.2面向绿色制造技术的切削液选择切削液虽然能够大大提高切削工件的质量,但是如果不能合理的应用切削量,就会造成环境的污染,切削液对环境的污染主要表现在:一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切削液一旦流入生态环境中,不仅会对水资源构成污染,也会影响土壤的成分。二是对人体身体健康的威胁。切削液中添加的某些成分对人体的影响是巨大的,一旦切削液被人所吸收产生的严重后果就是中毒。因此根据不同的加工工艺要求选择合适的切削液是节约发动机制造企业生产成本,降低对环境污染的有效措施。

3.3绿色切削液的开发与应用一是要积极地改善切削液的成分,根据航空发动机性能的要求,选择具有环保、可再生资源作为切削液的主要构成原料,比如在不影响发动机零件性能的基础上可以采取植物油作为切削液的主要成分。二是积极创新切削液的添加剂成分。比如开发研究硼酸酯类添加剂、钼酸盐系缓蚀剂、新型防腐杀菌剂等。三是开发传统切削液的替代品。传统的以油脂为主的切削液具有处理不方便,对环境影响大的缺陷,而液氮则具有挥发性,其在使用后能够快速的挥发,其不会产生任何的污染,而且液氮的制冷效果也要高于传统的切削液。

4面向绿色制造技术的机床和刀具系统

4.1面向绿色制造技术的机床设备随着航空发动机性能的不断提高,对制造航空发动机的机床设备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尤其是在高科技信息时代背景下,要求航空发动机的机床设备也要具备高端科技化技术:首先由于发动机的零部件原件的强度不断提高,因此需要切削机床必须有足够高的刚性,以此提高机床加工的工作效率。同时机床的冷却应采用喷雾、冷风或压缩空气。其次利用MQL技术对机床结构改进。实施MQL技术是提高机床排屑性能的重要技术。

4.2面向绿色制造技术的刀具技术首先要选择适合发动机零件加工的刀具。加工刀具的材质要符合加工零件材质的要求,要根据不同的加工原料采取相应的刀具,比如钨钻类适合用于加工铸铁、有色金属等短切屑的工件。而钨钴钛类由于存在少量硬度更高而韧性稍逊的钛化物,更合适加工钢件等长切屑的工件。同样刀具的不同涂层材质对加工原料的影响也是不同的,例如氮化钛涂层可增加刀具表面的硬度和耐磨性,降低摩擦系数,减少积屑瘤的产生,延长刀具寿命。其次加强废旧硬质合金刀片再利用。提高废弃刀具的回收利用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最后,研制适合干切削加工的刀具材料。由于速干式切割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能,大大降低刀具的使用寿命,因此刀具要具有耐高温性、耐磨性、高强度和高冲击韧性。当然对刀具表面进行涂层处理实际上也会产生很好的效果,通过涂抹可以在刀具与零件加工过程中形成一种隔热层,进而有效避免刀具因为受热而出现磨损较大的现象出现。

篇(5)

我们从远古时代的岩画和彩陶纹样上,已经可以见到我国人物画以线造型的手法的运用。原始人用粗放的线去记录自己的生活、狩猎、祭祀和原始的意识,这些情感冲动的痕迹带有中华民族早期的朦胧的审美情趣。

原始社会的图形,以及秦、汉、魏以前的绘画,从表现方式来看,似乎更多的带有粗放的、自由的写意因素。自晋代以后的人物画,已经开始以一种理性式的严谨而工整的作风去替代原始的感性式的粗放而自由的作风,将这种工整式的绘画即工笔画推向艺术表现上的高峰,形成了我国绘画史上一个工笔性绘画的极其灿烂的时期。宋以后的人物画,其表现题材逐渐由宗教和宫廷生活走向民间的世俗生活,尽管在感觉上不如唐代的严肃宏大,但由于绘画的视野扩大了,宋代人物画从总体上看显得更丰富、生动、亲切。一种更自由、奔放、概括、洗练、粗细结合的画风逐渐形成。这种活泼的绘画中,很具代表性的是以石恪、梁楷为代表的“简笔画”,他们的艺术可能受到唐代张璪、王墨、王维等人的“笔飞墨喷”、“不贵五彩”的水墨山水画的影响和启示。传世的梁楷《泼墨仙人图》是现代能见到的这种作风的代表作,表现上的成熟度显示了一个新画种正在蓬勃发展的生命力,使中国人物画开始了意笔与工笔并行发展的新阶段。wWw.133229.COM

石恪等人探索了人物画新的审美角度,梁楷则以自己精美而成熟的作品显示了新风格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以其作品在艺术创造上的分量取得了意笔人物画在绘画史上应有的地位。梁楷等人强化了中国绘画“以形写神”的特色,进一步进行了“以意写形”的探求,作品达到了高度的“形神兼备”的境界,使人物画更多地摆脱了客观物象的束缚,进而调整了作者主观与客观在创作过程中的作用,大胆的以主观的情感和意愿去提炼、取舍、夸张、想象、改造、强化所描绘的对象。

元、明、清的意笔人物画一直与工笔画并行发展,现在所能见到的元代的作品并不多,一般以人工景意、工意相间的作品居多。元代意笔任务画坛中没有出类拔萃的像梁楷那样有创造性的画家,意笔人物画至明代,才有了较大的发展,明陈洪绶在人物画上的创造性更多,他的作品多数是工笔,只画过少量的工意相间的作品。他师蓝瑛,人物画自成一格:造型古拙,用笔浑厚而含蓄,画面具有装饰味。其画风对清代的意笔人物画发展影响较大。从现在的眼光看,陈洪绶仍然不失为一位有影响力的画家。

意笔人物画至清代,画家人数颇多,其中因其创造性而影响较大的有“扬州画派”的一些画家以及清末的大画家任颐(伯年)。“扬州画派”以人物为主的画家有罗聘、华碞、黄慎、高其佩,以及受他们影响的闽贞等。罗聘、华碞、金农重古朴,高逸、黄慎重仓劲,他们的作品意境和章法一般都奇绝,能突破程式,颇有浓厚的生活气息。黄胄在《黄州画语录》中评价华碞:“华碞在笔墨有所创新,落笔便有神韵,有清一代大师也”。用笔浑厚,转折自如,墨色华滋,造型概括而有整体感。

任颐以及任熏、任熊是清末的三位多产的画家。任颐师任熏、任熊,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我国封建时代最末的一位在人物画成就很高的画家。他还吸取明代陈洪绶古朴的造型方式,用爽利洗练的笔墨,生动多变的章法,给后代留下了近万张作品。任颐在某种程度上总结了我国意笔人物画的主要精神和技法,将意笔人物画推向又一个高峰。任伯年的人物画应是三百年来的大家,却又为不少同道视为民俗画匠,其实任伯年无论功力、才情皆非常人所及(《黄胄书画论》)。纵观我国古代意笔人物画的历史,从宋到清,历时千年,一头一尾是高峰,中间元代不如明代。我认为就对意笔人物画发展的贡献而言,应首推梁楷和任颐。

到了近现代,西方绘画的引进,西方绘画的理论对中国的传统绘画造型观表现以人为主要对象的社会关系之间的影响,特别是素描的表现力,当然就为中国画表现丰富的内容,关系和塑造形象的能力起到很大作用。因而也就为水墨人物发展提供了一条广泛的途径,水墨人物今天的面貌,更具体的证明了其为这种文化背景下的结果。

当今的水墨人物从写实的意义上来说,它的造型已发生很大的改变。水墨更向着人的神采表现,人的精神深层挖掘。并把画面表现人的精神面貌的力度作为与现实内容完美统一标准去实践。毕建勋老师在他的《水墨人物画写生与创作》(河南美术出版社,2006,12)提到从横向上看,水墨人物画除了继承宋以前的“形神兼备”的美学传统和文人写意人物画的笔墨资源外,主要是中西结合的产物,他是文人写意的笔墨语言和西方的人物画造型方法及相应的色彩学方法结合的产物。它的画中积淀不甚丰厚,不像山水画、花鸟画那样大师林立,梁楷、陈洪绶、黄慎、任伯年等写意人物画家之后,水墨人物画从徐悲鸿、蒋兆和、黄胄、方增先、刘文西、卢沉、姚有多、周思聪到1978年中央美院第一节研究生等一批画家至今,仅仅四五代人而已。经过这几代人的学理探索和创作积累,水墨人物画这一画种已经初具现代形态。它是一个具有悠久的人文传统而又非常年轻的画种,一个有待于更加成熟的画种。

毫无疑问,人物画是以人物形象为审美主体的,是塑造感人的人物形象来传递艺术家对生活、对世界的评价并以之寄托作者的情思和爱憎。但是,对于造型研究的退化、正式传统绘画的失落,无疑这是人物画的内伤。今天,我们把更多的关心给与造型的研究,这就非常必要了。康书增老师认为“把西方严谨的造型和中国传统的精湛,水墨淋漓的笔墨书写相结合是他对目前创作写意人物的一种观点”(笔记于2007-11-22日康老师课堂)。邓维东老师也认为“写实是一种技术,写意是一种升华了的探索,写意的关键是造型”(笔记于邓老师2007-12-21日课堂)。由此可见,当前更多水墨画家非常重视“写实”重视“造型”。当然这种“写实”已经不是唐宋时写作实的重复。他除了给予外部的“形”的应有的关切,还要注入更多的画家个人的性情抒发。

中国写意人物画自建国以来,经历了半个世纪的技术积累,经受西方文明的冲刷,经受了金钱磨盘的碾压,相信人物画的辉煌已为期不远了。

参考文献:

[1]王伯敏.中国绘画史.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

[2]周积寅.中国画论辑要.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5,7.

[3]刘国辉.中国画名家创作随笔.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1995,5.

篇(6)

选题要尽可能早些。选题早,早做准备,时间充分。

2.选题要考虑主、客观条件只有考虑主、客观条件,才能避己之短,用己所长,选择最利于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课题。比如,您想对"交感胺类药物"进行研究,如果您的生理学、药理学基础好,可从其应用方面选题,可借鉴前人研究成果,从不同侧面进行研究,同样会有突破。如果你的化学及药物化学基础好,可从药物基因方面及配伍方面进行研究,通常药物的基本结构决定药物的作用,取代基因决定作用强度、副作用等。医学领域学科很多,不一一列举,但都可找到其突破口。只有扬长避短才能写出称心的论文来。

3.选题不要太特殊选题特殊,往往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是写不出好论文的。尽量避开大而复杂的题目,选比较一般的题目。比如"胆囊收缩素一胰泌素"对某一方面的作用研究,这类题目有比较、有借鉴,写起来比较容易。

4.要摆脱单纯的爱好和趣味个人的爱好和趣味是选题的一个前题,但是,单纯地从个人兴趣、爱好出发,也是不切实际的。比如你对分子生物学很感兴趣,也是目前医学界关注的问题,但就目前的实验条件及教学计划而暂时还很难写出如意的论文。当然有条件可从某个角度去研究。又如你对"爱滋病研究"很有兴趣,但目前国内你接触的都是第二手材料,孤立的去研究,是困难的。

5.选择突破口选题要找突破口,这个突破口可选择难度较小,而又带有普遍意义的题目,或者易被人忽视的问题,如果有条件,突破口可以选择两门学科的交界处,进行科学的"边缘"研究。作为医学院校学生各门课程都在同步与交叉学习,有较深的理论基础,具有较好的连贯性,比如学习解剖知识较全面之后可以选择"某种外科术式改进探讨"。基础理论融会惯通之后,往往在临床内、外科交界处或其它相关学科交界处做文章容易突破,比如内科侧重于药物治疗,而外科是往往忽视的,"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治疗化疗致吐"研究成功即为内科药学与肿瘤科交界处研究成功的典型例子。钙离子拮抗剂的广泛应用亦然。就中医与西医而言,比如中药大黄多种作用,如你从化学分析角度去分析药物的作用机理就是对中医的发展,容易重点突破,写出一定质量的论文。

搜集资料

题目选定之后,就要以题目为中心,作一些踏实的搜集资料工作。

1.选定一个搜集资料的目录制定一个搜集资料的目录是写论文的一个重要基础,制定这个目录时要和写论文有经验的前辈交谈,或经导师或教研室有经验的教师指点,也可以请与自己毕业论文题目相近的、论文写得好的毕业生介绍经验,交换意见。

制定搜集材料和目录,可以从现在的文献资料调查入手,既熟悉,又有兴趣。搜集材料的目录可按年代由近溯远,写上调查中得到的有关研究对象的材料。随着计算机广泛应用于文献检索,给作者搜集资料带来很大方便,但这种文献往往是二次文献,笔者建议在此基础上用追溯法查阅一次文献。

篇(7)

一、“远则近”、“近则远”释义

超级写实主义是符合艺术规律的一种艺术形式,并非如某些艺术评论所说的是单纯追求视觉刺激。

确切地说,超级写实主义首先是对当时强调主观表达的抽象艺术的反叛。自塞尚以来,野兽主义、立体主义、表现主义、抽象主义等现代艺术流派各自有其不同的艺术主张,无论其具体表现形式如何都有一个共同的艺术取向,那就是——否认艺术传统,强调主观情感的表达,放弃了对客观世界的摹写,更多地关注人的主观情感宣泄,将艺术由原来的“完形”推进到“变形”,再由“打破形”到“无形”,完成了从具象到抽象的蜕变。但当艺术作品逐步递进到纯抽象的“无形”甚至“空无一物”时,艺术家们重新面对空白的画布,不得不开始新的思索和探究,绘画艺术还将走向何方?

超级写实主义便是当时的艺术家们努力探索的结果之一,他们强调“艺术再现事物应达到极端的写实”。在艺术家们以极端自由放松的心境表现主观世界后,在观众已经逐步接受并认同各种现代派的表现方式并建立起新的艺术欣赏标准后,以美国艺术家查克·克洛斯为代表的超级写实主义画家们把观者又重新“愚弄”了一番,把人们的目光又拉回到了“再现”和“具象”,拉回到这样一种“依照片而制作”的,但显然比照片更为真实和逼真的作品面前。而此时的“具象”已不仅仅是一种“具象艺术”,它是在经历了种种现代艺术流派的浸润和洗礼之后,进而赋予“具象”以新的意义,即隐匿在具象之下的,融合了抽象、表现意味的新形式。它高度写实但又不同于一般的“毫无意义的复制”,极具抽象意味,在表现手法上有其独特的“远则近”、“近则远”的符号化特征。

超级写实主义理论家理查德·马丁在1974年超级写实主义展览目录上的一段话或许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一画派。他这样写到:“文艺复兴以来的绘画是一种主观的写实或人文的写实。一个物体如果被注入太多的解释和情感,这种解释和情感就会远离它的真实面貌,只有不带任何主观情感,跟它保持一段距离,物体的真实性和本质才能显露”,马丁把这种创作规律归结为“远则近,近则远”。“远则近”规律适用所有远离客观物象的外在形式而重主观表现的艺术手法。罗马尼亚雕塑家布朗库西曾为波嘉尼小姐作了一尊铜铸雕像,他在完成这一雕像时,并没有采取写实手法或古典造型来刻画对象,而是突出其主要特征,抓住对象大眼睛、椭圆形脸蛋的特点,并用手托腮的动作加以夸张和简化,加强了线的形式感以及形的流动感,表现出这位女画家深沉、诗意的个性。作品在再现这一形象时,以变形、抽象、简约、概括的艺术手法替代了传统的造型方法,从形象再现上看似乎离对象远了,但实际上却更深刻地再现了对象的个性特征,也正是由于这尊雕像不同寻常的表现形式,带给人们更多的美感,使这一形象深入人心,取得了不同凡响的效果。

“远则近”规律在绘画中也多有体现,康定斯基曾说:“抽象比具象更广阔、更自由、更富内容,抽象艺术离开的只是自然的表皮,达到的却是宇宙性的规律”。

“近则远”规律则可恰如其分地用于概括和解释超级写实主义绘画的创作主旨和艺术面貌。当我们观看一个物象时必须与它保持一个适当的距离,站在合适的对焦点上,物象才会清晰地呈现出来。太远易模糊不清,太近则会在视觉和生理上产生一种新的陌生感,当我们由照相机镜头向外看时,可以体会到这一点。如果离物象过近,我们看到的不再是物象本身,而会产生一种虚幻的感觉,并且会引起不同感官的复合式刺激和联想,此时这一物象所涵盖的意义将远远超出它作为人们心中某一惯常形象的意义。

在此,我们以超级写实主义画家克洛斯的作品《肯特》为例。艺术家采取的是顶天立地式的满幅构图,单是人物的头部特写便占据了画面的5/6,颈部、肩部缩略至不到1/6的面积,比一般的肖像照片构图更为饱满,形成强烈的视觉张力。这幅画原大为100cm×90cm,从面积上讲比普通的六寸人物照片(12.5cm×8.5cm)大85倍左右,即使与真人相比也大出了3倍至4倍。所以,当我们走近他的作品时,映入眼帘的不是一个整体的头像,而是经过数倍放大的某个局部细节的精微再现。这就犹如在显微镜下观看到的一个迥然不同却又与我们的世界并存的微观世界时的感受一样,我们惊异地发现另外一个——是我们自身却又不同于我们自身、既熟悉又陌生的“人”的世界。这便是近距离所产生的效果,是对“近则远”浅层面的规律的理解。我们认为他是在用一种“离对象最近的方式”来描绘对象,但观者面对画面时却似乎与物象原型离得更远了,仿佛走进了虚渺的幻境。由此,不可避免地引起观者全新的视觉满足和心理联想。

然而,仅以此来理解超级写实主义绘画还略显肤浅,其作为一个独立的艺术流派而具有的艺术价值还值得我们深究。

二、超级写实主义绘画的价值

篇(8)

1.《春天》:选自海曼•赫瑟诗歌,Andante(行板),套曲的前奏曲。歌词大意如下:在那阴暗潮湿的地方,我会经常这样梦想着,你就是那些丛林与晴空的微风,你就是那些花朵的芬芳与娇艳,是那雀鸟般的歌声。在灿烂的盛装中,你彰显出了自己。在明亮的光辉的照耀下,你竟然奇迹般地来到我面前。我已经认出了那就是你,并在不断地温柔地向我招手。这时我的四肢都不由自主地激动地颤抖。那是因为我知道幸福就要来临。这首《春天》一直贯穿着一种忧郁与不安的情绪和沉思与暗淡的音响,所唤起的是对春天的怀念。但是,听起来却没有春天的气息,可以理解为作曲家暮年对春即将离去的感受。全曲开头部分的调中心不稳定,没有调号标记。统一的和声基础为c小调的主和弦与降a小调的主和弦组成的琶音音型,通过这一推动力的音型,给全曲奠定了比较坚实的基础,歌者演唱时可以自由地、潇洒地纵情歌唱。歌曲第一、四行诗的最后一个字总共长5小节,作曲家在处理旋律与歌词之间的关系上突破了传统的处理方式,引导我们从整体的音响与声部线条中去思考。歌曲中采用的主导动机多次变型,调性复杂、变化音较多。这是一首调性相对来说比较复杂,需要变化的音节比较多的现代艺术歌曲,所以歌唱者在演唱这首歌之前,一定要相当熟悉这首歌的旋律,充分感受旋律的方向,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再一个就是要严格按照节拍朗诵歌词,发音一定要正确,这些都是歌唱前必须要做到的、不可缺少的预习工作。这首歌在演唱时可以较为自由地发挥想象,演唱者要从传统的对称、呼应等关系中解脱出来。歌曲的最后,歌声在悠扬的威尼斯船歌的伴奏下要与宽广的音程一道,和着圆号的响应完美地结束全曲。

2.《九月》:选自海曼•赫瑟诗歌,套曲的抒情乐章。歌词大意如下:雨水是无情的,它冰冷地洒落在娇艳的花朵上,就连花园都在悲伤。夏天的明媚阳光也在不由自主地战栗,非常安静地走到了尽头。金黄色的叶子无力地低着它的头,就这样从高大的洋槐树上无奈地落下。夏日带着惊奇的笑容,在那将近毁灭的梦境中一点一点地耗尽自己。但它仍然逗留在玫瑰花丛中,慢慢地逝去。双眼也慢慢地闭上了,因为它太乏了。《九月》将诗中金色树叶的下落与滴雨渲染得栩栩如生,而晚夏后虚弱的微笑、“闭上了双眼”的描写等都是对生命逐渐消失的一种象征,也是留给人们一种“一切即将终结”的印象。演唱者在演唱时一定要注意对歌中情绪的表达,注意在较为稳定的调性中平静地歌唱,力求突出女声部的歌唱性与抒情性特点。《九月》1—4小节乐队部分中的装饰音,高声部中由三个音组成的和弦组,都是歌曲中最重要的主导动机或音型组,以此贯穿全曲而引申到《入睡之时》中,这样的效果是不仅旋律优美动听而且具有戏剧性。乐曲最末的圆号独奏部分是全曲最的部分,曲中主导动机最后由一支安慰性的独奏圆号封住这朦胧的气氛,求得与整部套曲的和谐与统一。

篇(9)

论文不一定要写文献综述。

1、文献综述简称综述,是对某一领域,某一专业或某一方面的课题,问题或研究专题搜集大量相关资料,通过分析,阅读,整理,提炼当前课题,问题或研究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或建议,做出综合性介绍和阐述的一种学术论文。

2、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它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

3、论文包括文献综述,在撰写论文时可以根据论文的性质考虑是否应该加文献综述。

(来源:文章屋网 )

篇(10)

在学生阅读文章前,教师先提出几点要求:一是让学生在每一段后用简短的话概括出该段大意;二是指出每一段中的观点句、阐述句、材料句、分析句、总结句,即议论文段落的五个构成部分,进一步明确完整严谨的议论文段落的构成要素;三是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写出提纲,从而把握文章的论证结构。

以2007年广东省高考题中的论述类文章《创新和想象》(王生平)为例。

首先,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用简短的话概括出每一段的内容,写在各段后的空白处。

第一段提出观点:艺术上的创造与科学上的创新都离不开想象力,二者相互渗透和补充。

第二段指出艺术虽不是科学,却具有科学的品格。

第三段指出科学虽不是艺术,但科学发现常有艺术创造的品格。

第四段指出艺术与科学是想象思维与理性思维的统一。

第五段指出艺术与科学的关系带给我们的启示,进一步深化观点。

接着,让学生通过上述的概括,找出文章的论证角度,并写出文章结构示意图。

不难发现,这篇文章是从“为什么”的角度进行论证的。结构如下:

第一部分(1段)提出观点。

第二部分(2、3、4段)从“为什么”的角度论证观点。

具体为:因为“艺术虽不是科学,却具有科学的品格”。(分论点一)

因为“科学虽不是艺术,但科学发现常有艺术创造的品格”。(分论点二)

因为“艺术与科学是想象思维与理性思维的统一”。(分论点三)

第三部分(5段)联系现实,重申观点。

教师可据此归纳出议论文非常清晰的一种结构,即分论点式。常见的是从“为什么”的角度提出分论点,以此证明中心论点。

同时,让学生找出每一段的观点句、阐述句、材料句、分析句、总结句。当然,有的段落可能没有包含完整的五个部分。

例如第3段,段首给出了观点句“科学不是艺术,但科学发现也常有某种艺术创造的品格”,接着对观点进行了解释:“即使有了新的突破……还是不能说清楚、道明白。”该解释即为阐释句。随后列举杨振宁、电报的发明者美国人莫尔斯、美国发明家赫奥、德国化学家凯库勒、钢筋混凝土的发明者法国园艺家约瑟夫·莫尼埃的事例来证明观点,最后结合事例进行议论分析,回扣观点。

在学生对于议论文的分论点式结构及议论文段落有了清晰的认识后,教师可设题进行巩固和检验。例如:

题一:请从“为什么”的角度提出至少三个分论点来证明观点“细节决定成败”。

学生写作示例:

(1)古人专注于细节维护了国家的尊严。

(2)今天的科技工作者专注于细节实现了我国科学技术的飞度发展。

(3)古今中外的艺术家正因为关注细节才实现了人生的辉煌。

题二:请选择以上三个分论点中的任何一个作为观点句,写一个议论文段落,至少使用两个事例,不少于200字。

上一篇: 儿科护理论文 下一篇: 金融学毕业论文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