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专硕毕业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4-01 09:52:02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会计专硕毕业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会计专硕毕业论文

篇(1)

为让客户放心,也为保证论文质量,一般我网站操作流程如下:1、客户将的相关申请要求发到网站信箱或提交给网站客服;2、网站客服收到申请后,发给作者一份详细的申请表格;3、客户在申请表格里面详细填写所需的各种要求,一般包括题目范围(是否自拟)、专业论文类型(专、本、硕、博)、字数限制、时间周期、论文的详细要求(这个方面就比较广,比如文字复制比要求、是否建立模型、是否搭建系统平台等);4、网站客服收到客户的申请表格后,联系该专业或相关专业老师,确定能否按照客户的要求;5、人员确定后,网站工作人员会在人员与客户之间起桥梁作用,反复追踪客户的实时要求(一般是客户老师提出的修改意见),直至服务完满结束。

篇(2)

一、引言

截至2010年我国独立学院已达322所,招生规模占本科招生的三分之一,独立学院已成为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独立学院的学生既不同于二本的学生,也有别于高职高专的学生,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应该有自己的特点。目前,大多数独立学院的定位于培养应用型会计专业人才。但对于如何培养应用型会计专业人才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应用是指直接用于生活或生产(《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对于如何培养应用型会计专业人才有诸多观点:有的学者认为应按照“应用+技能+素质”的模式(张晨民、高静颖,2006)培养应用型会计专业人才;有的学者提出应按照“订单式”的模式(伍自强、吴海云、魏先林,2006)培养应用型会计专业人才;有的学者提出了可按照“1442”的模式(毕劲,2006)培养应用型会计专业人才。笔者认为独立学院无论按照何种模式培养会计专业人才,都应抓住“应用型”这个核心,本文通过访问调研了十五所独立学院,并结合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应用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教育与教学改革实践提出了一些意见和措施。

二、应用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现实困惑

(一)教育资源投入不足 近年来,虽然独立学院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往往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到了那些专业技术性强、市场需求大的专业上,大部分独立学院都将市场需求看好的会计专业锁定其中。然而,随着招生人数的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教育资源投入不足的影响日益明显,加之全球性金融危机影响的深化,导致不少独立学院在办学条件、师资培训、师资配备、教学条件、教学手段等方面存在很多不完善之处,不仅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与学生需求,而且很难保证应用型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二)人才培养方案滞后 但目前很多独立学院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无论是在专业课程的设置还是在理论与实践课时的分配上基本上是照抄、照搬母体高校或仅仅是略有改动,从而导致部分会计专业课程理论性过强而实践性不足,没有体现出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应用型”的特色。

(三)实践教学环节不实 在开展实践性教学活动中,很多独立学院存在着诸多与应用型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不相适应的地方,值得思索。(1)模拟实验手段单一。现在独立学院的会计实践性教学大多是在会计模拟实验室完成的,手段比较单一,其实验设施与企业实际会计工作的一些设施有比较大的差异,这很难让学生有身历其境做会计的感觉,这与独立学院培养应用型高级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是相背离的。(2)教师动手能力较弱。现在独立学院很少配备甚至没有配备具有多年实际工作经验的会计实践指导教师,会计的实践性教学活动往往是由会计专任教师来完成的,而这些会计专任教师大多是从学校到学校,本身就缺乏系统的会计实践,很难指导出动手能力强、业务水平高的学生。(3)实践教学内容不全。目前,独立学院的实践性教学活动往往局限在《基础会计模拟实验》、《财务会计模拟实验》,《会计电算化模拟实验》等会计核算类课程上,其他会计管理类专业课程如《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审计学》、《成本会计》等往往没有开设相应的模拟实验课程,使得学生只熟悉会计核算,不清楚如何进行会计管理,不利于应用型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4)模拟实验课时偏少。目前,独立学院的实践性教学主要采取在完成相关课程后留2-3周进行课程实验与毕业前进行的会计综合模拟实验相结合的方式,而这段时间往往也是临近期末考试的时间,学生在这个时候既要进行会计模拟实验,又要准备期末的专业考试,压力很大。从而导致有些学生为了期末考试考出好成绩,往往很难集中精力来搞好模拟实验,甚至于会出现对模拟实验敷衍了事的情况。

(四)科研活动开展不顺 由于独立学院的办学历史普遍较短,开展科研活动的重要性还没有引起各方面的足够重视。对于科研活动的开展有些教师认为那是一本或二本院校的教师应该考虑的问题,独立学院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搞好教学就可以了;也有些独立学院的教师认识到了科研的重要性,但苦于独立学院规定的教学工作量往往比较高,没有精力来从事科研活动,这导致了独立学院普遍科研水平低,科研成果少。从长远来看,对独立学院教师自身素质尤其是青年教师素质的提高和独立学院的长远发展是很不利的。

(五)教师的工作量高而待遇偏低且专业水平低 独立学院教师的工作量太高,每周不低于12节课,甚至多达每周20节课。再加上备课、批改作业、指导社会实践、毕业论文等,往往不堪重负;而薪酬水平却不高,“五险一金”很少或根本不计提,与公办院校存在很大差距。独立学院的师资来源,除少部分来自高等院校的退休教授、副教授,绝大部分来自高等院校刚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和本科毕业生,而博士研究生和年富力强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中年骨干教师少之又少。加之工作量太高,待遇偏低,流动性比较大,往往是高水平的教师流动走了,低水平的教师暂时不走,经过几年教学实践的摸爬滚打,专业水平上去了,通过考硕、考博和其他途径又流动走了,民办院校成了名副其实的青年教师业务培训班、流动站。

三、应用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策略

(一)加大教育资源投入要培养应用型会计人才,必须加大投入。第一,从法律层面来看,按照《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独立学院应当根据核定的办学规模充实办学条件,并符合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的各项要求。显然国家对独立学院不断加大教育资源投入有着明确的规定,独立学院的举办者不仅不能减少投入,还要随着规模的扩大而不断加大教育资源的投入力度。第二,从教育行政部门来看,作为独立学院的主管部门,应按照《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不断加强对独立学院办学条件、师资培训、师资配备、教学条件等方面的检查指导,保证其不断加大教育资源投入,促使独立学院依法办学。第三,从独立学院自身的发展来看,只有不断加大教育资源的投入,才能满足市场需求与学生需求,吸引更多的学生报考,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第四,从留住人才的角度看,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大多青年教师宁可在工资待遇较低的公办院校任教,也不愿意在工资待遇较高的民办院校任教,要想留住人才,就必须加大资源投入,提高教师的薪酬和福利待遇。

(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需求,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创造性的提出了“三根据一保证”的办学理念,即根据社会需求确定人才培养方向,根据社会需求设置专业,根据社会需求制定教育教学内容,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在这一办学理念的指导下,对原“厚基础、宽口径”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大幅度的修订,体现了以下特点:(1)应用型特色逐渐鲜明。压缩了专业课的理论学时,大幅度增加了专业课的实训课时。实验课程扩展为《基础会计实训》、《财务会计实训》、《成本会计实训》、《财务管理实训》、

《管理会计实训》等五门实训课程,使专业主干课程都有相应的实训课,理论与实训课的课时比例达到2:1以上。(2)强化了英语、计算机教学。除了正常的开设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与数据库的课程外,还增加了《商务英语听说》、《会计英语》、《Excel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Excel在财务会计中的应用》、《供应链管理与ERP》等实用课程。更好的体现了应用型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3)实行了“双证书”制度。在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将职业资格证书融入到教学计划中,并原则上要求毕业生除了取得毕业证外还应取得与会计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目前,根据国内会计职业资格考试政策和学生的自身条件,能够在校参加的三种职业资格考试如(表1)所示。结合教学实际,提出了“一从业、二初级、三注会”考证路线图,即在一年级开始组织学生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证的考试,二年级开始组织学生参加初级会计资格的考试、三年级开始组织学生参加注册会计师的考试。具体安排如(表2)所示。

(三)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强化模拟实验教学环节,这是应用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特征之一。为此,采取了以下措施:(1)丰富模拟实验手段。除了充分利用现有实验室开展会计模拟实验外,还可以采取到企业观摩或者将企业的实际会计工作拍成录像给学生观看的方式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模拟实验的效果。以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为例,除了建立了会计手工模拟实验室、会计电算化模拟实验室、ERP沙盘模拟实验室外,还在许多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建立了实践性教学基地,定期安排学生到实践教学基地实习,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2)增强教师动手能力。为了增强教师的动手能力,一方面根据实际情况从企业(或会计师事务所)引进了一些学历较高,具有会计师、高级会计师职称或具备注册会计师资格的人才担任会计专业的实践指导教师,另一方面又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在职教师定期、轮流到企业(或会计师事务所)进行挂职锻炼,以此来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如在安排教学任务时轮流抽出两位教师不安排教学任务,针对会计实践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由学校安排或者自己联系到企业(或会计师事务所)带薪参与社会实践;在寒暑假时间,要求青年教师到企业(或会计师事务所)主动进行会计实践活动,并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3)完善实践教学内容。我院始终把实践性教学作为一种基本的教学手段贯穿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除了《基础会计》、《财务会计》、《会计电算化》等会计专业主干课程开设了模拟实验外,其他的专业基础课、选修课,如证券投资学、税法等课程,也应根据其学科特点采用不同的实践教学形式,全方位的开展实践教学活动,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达到2比1,甚至1比1。(4)增加模拟实验课时。将所有模拟实验的内容单独作为一门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并给相应的学分,这样一方面使会计模拟实验课的课时得到了充足的保证,另一方面将模拟实验课的内容贯彻于整个学期18周内进行,学生就有了充裕的时间来主动思考问题、积极参与实验,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老师也有了更多的精力来一对一的指导实验,模拟实验的效果日益明显。通过对寸金学院2006级本科毕业生的问卷调查,在回收的240份问卷中98%的学生对学院会计模拟实验课程的设置感到满意。

(四)积极开展科研活动 积极开展科研活动也是重要的改革手段之一。(1)领导重视是积极开展科研活动的前提。目前科研活动的开展情况已纳入到独立学院的整体评估体系中。为了增强教师开展科研活动的积极性,定期召开科研工作会议,制订了一系列的科研奖励办法。(2)教师参与是积极开展科研活动的源泉。由于领导的重视,教师也逐渐认识到积极参与科研活动不仅有利于学院的长远发展,更有利于教师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因而,院内也逐渐形成了老、中、青互帮互助,积极开展科研活动的良好氛围,鼓励教师在各级杂志期刊上发表文章。

篇(3)

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教育的核心问题,也是我国目前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2004年4月《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04〕1号)文件,明确提出“要积极进行高等职业教育两年制学制改革,加快高技能紧缺型人才培养”。现在情况怎样,在此仅以高职两年制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例,进行初步考察。

一、高职两年制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

1.高职两年制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的环境背景

《世界人权宣言》宣告:“人人都有休息、消遣、周期性带薪休息日,利用假期进行旅行和在本国或国外旅游中获益的权力。”世界旅游组织也预言:“2015年,世界发达国家将全面进入休闲时代,发展中国家将紧随其后。”我国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深入和大国经济的迅速崛起,旅游和休闲也日益成为普通人民大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要素,我国的国际入境旅游市场、国际出境旅游市场和国内旅游市场全面发展。为顺应21世纪国际国内旅游业迅猛发展的潮流,抓住机遇发展中国的现代旅游业,早在2000年的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国家旅游局便确定了建设“旅游强国”的宏伟目标。世界旅游组织也预言: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接待国和第四大旅游客源输出国。从而预见了中国国际国内旅游业发展的广阔前景。

2.高职两年制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政策背景

旅游强国需要大批高素质的旅游强才,强才需要一流的旅游教育作保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的高职教育,便成为培养旅游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教育部基于对这种形势的判断,适时地提出了积极进行高等职业教育两年制的改革,加快高技能紧缺人才培养的举措,并明确提出“为推动高职院校正确定位,加快高技能紧缺人才培养,要把高等职业教育的学制向三年逐步过渡为两年;今后,凡新批准设立的高职院校原则上都实行两年学制”(教高〔2004〕1号)。从而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两年制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改革的目标及其政策保障。

3.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参与两年制的试点

按照国家教育部的部署,国家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单位、参加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工程的院校和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相关专业,要从2004年入学的新生开始,实施两年制试点。据此,经教育部批准的两年制试点学校全国有216所,涉及数控、电子、计算机应用技术、应用电子技术等专业,当然也有部分学校的旅游管理专业。但经过一段时期的试点实践之后,意见并不完全认同。如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从学院招生情况、教学效果、就业率、学生家长反映、社会认可等因素考察,认为“操作类专业比较适合二年制教学改革”(张建,2007),在其认可名单中便不包括旅游管理专业。而根据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的试点实践认为,社会急需、专业性强且校内实训条件很配套的专业能推行两年制,而且在其认可的名单中就包括了旅游管理专业。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进行两年制教学模式试点的旅游管理专业,纷纷又改回三年制,宣告改革失败,但其中也有成功的范例。

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三改二”的困惑

1.旅游管理人才需求市场大,但替代性很强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新型的旅游饭店等企业大量涌现,特别是旅游业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在旅游接待工作中,许多工作都必经员工手工操作,而且需要面对客人提供富有人情味的直接服务,因而这方面劳动力需求市场很大。但旅游业就业岗位层次多,特别是旅游业很多服务岗位并不需要很高的技术,可为广大家庭妇女和尚不具备技术专长的青年提供就业岗位。一般来说,上述人员只需接受较长时间的培训便可胜任工作[1] 。因此,一般旅游人才具有很强的替代性,实际上工作中甚至中专毕业生比高职毕业生更受欢迎。目前不少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即为一般中专生甚至短期培训生的就业岗位。由此判断,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市场需求并不像数控技术、电子技术与维修、交通运输、软件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物流管理、会计电算化、电子商务、电脑艺术设计等专业那么急迫,两年制或三年制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就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2.学生家长有疑虑,学校领导不积极

受中国“望子成龙”传统思想的影响,学生家长一般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起码能读一个本科,甚至读硕、攻博,将来能谋一个好点的职业,无奈自己的子女分数只在高职高专分数线之内,即使如此仍希望能搞一个“专升本”,也就希望能到一个各方面条件都较好的三年制高职院校或专业学习。至于两年制的高职课堂理论教学相对薄弱,“升本”难度较大,后续发展困难多。两年制教学模式难以吸引大多数学生的症结即在此,尤其是家长和学生普遍认为旅游管理专业吃的是“青春饭”,无疑增加了学校招生的难度。从规模效益而论,两年制的办学规模和效益确实不如三年制的规模和效益,这就是目前包括旅游管理专业在内的高职两年制人才培养模式在全国普遍实施难的奥秘。

3.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2+1”人才培养模式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目前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既不是两年制人才培养模式,亦非真正的三年制的人才培养模式,而是有改革特色的“2+1”人才培养模式。也就是“学生在学期间,2年在校内进行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营造真实的职业环境为背景,根据社会需要,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实际要求,对学生进行包括模拟导游实训、旅游资源调查实习、旅游专业技能综合实训、普通话等级考试实训、毕业论文训练和毕业设计等在内的理论教学;1年在校外实训基地(企业)顶岗实习,以实现理论和实践、学习到就业乃至于创业的平稳过渡”的人才培养培训[2]。这种模式真正落实了工学结合,使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和能力、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得到了真正的加强和提高,学生和家长都可以接受。同时,也不影响学校的办学规模和效益,故而为大家所接受,发展迅速。

三、高职两年制旅游管理专业成功范例原因分析

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的两年制旅游管理专业,2004年之前所实施的是三年制人才培养模式。2004年以来一直致力于两年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现已取得了显著成效,学生素质和培养质量明显提高,近三年来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一直保持100%,先后被遴选为学校重点专业和广州市示范建设专业,初步构建了具有区域特色的工学结合的两年制人才培养模式。究其原因,大致有三:

1.本阜人才需求市场旺盛,专业定位准确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位处珠三角的核心部位。而珠三角地区向来是劳动密集区域,简单制造业、服务性企业占据半壁江山,与之相匹配的人才不需要有较高的理论知识,而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及动手能力。两年制高职教育恰好契合这样的实际需要,培养出一批批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充实到生产与服务的第一线。这批人才充实到了生产与服务第一线,既具备一般劳动工人缺乏的解决实际问题的应变能力,也比本科生更熟悉生产、服务的环节,这才是珠三角地区的劳动力市场最紧缺的人才[3]。旅游、酒店管理专业即属于此例。转贴于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审时度势,依托珠三角地区旺盛的旅游需求市场,将原三年制旅游管理专业一分为二,变成两年制的“导游服务与旅行社管理”和“酒店管理”两个专业。前者定位为主要面向旅行社及相关旅游企业,重点培养导游员、景点讲解员、计调员、门市接待与销售人员[4];后者定位为面向高星级酒店、餐饮企业,培养能够从事酒店餐饮、前厅、客房等一线接待服务与相应的中、基层管理工作,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高技能人才[5]。由于以市场为导向的准确定位,其相应人才培养模式的生命力便可想而知。

2.强化实践教学,全面推行工学结合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两年制的“导游服务与旅行社管理”及“酒店管理”专业遵循教育部2006年颁发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高等职业院校要把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文件精神,进行了一系列以工学结合为核心的教学改革,并取得了良好效果。首先,优化课程体系。打破“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课”三段式的传统课程体系,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为主线,以理实一体化课程为核心的“基本素质与能力课—职业能力课—拓展能力课”等模块组成的课程新体系。并明确要求,实践教学学时占总学时的50%以上,而且要求“职业能力课模块”的每门课程的50%学时为实践学时,还特意安排学生第四学期到校外实训基地(企业)顶岗实习一个学期[6]。其次,大力推行“双证”制度。在课程体系建设上,将职业资格标准纳入职业能力课程模块,使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互沟通和衔接,做到课程内容能够覆盖国家职业资格的标准[7],并取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第三,工学交融,全真实训。将实践教学环节分为校内实训、校内实习和校外顶岗实习。校内实训即校内通过仿真实训室进行技能培训,并按照技能鉴定的标准进行考核;校内实习是指安排学生到相关企业进行专项实训;顶岗实习即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在专任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的共同指导下顶替某一具体岗位的全真实习,能真正做到在“做中学、学中做”。同时,指导学生利用寒暑假、双休日和节假日到附近相关企业进行有报酬的打工实习,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水平。

3.先进的教学设备,优质的教学团队

真实的职业环境有赖于先进的教学设施设备,在这方面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是下了大本钱的。如“酒店管理”专业,学校投资400万元建起了青年旅馆、中西餐服务实训室、调酒实训室、茶艺实训室、机房等5个主要实训室,还有11个运行良好的校外实训基地。“导游服务与旅行社管理”实训专业同样耗巨资建立起了功能完善、设备先进、管理规范的旅游实训中心,下设旅行社实训室、导游实训室、旅游交通实训室和旅游开发实训室等4个校内实训室。其中,旅行社实训室为校内生产性实训室,配备了复印机、传真机、电脑销售和旅行社信息管理系统等设施设备,还可以开展旅游咨询、旅游接待、线路设计、线路销售、门票车票销售等生产性实训,可以开展旅游门市接待、外联销售、计划调度财务控制等实训项目,从而保证了实训的质量。建设一支高素质“双师型”的教学团队,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这也是他们的强项。如“酒店管理”专业教师总共12人,专任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各占50%。专任教师中50%具备高级职称,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的比例与具有“双师型”素质教师的比例已达90%,企业兼职教师中50%具有技师职称,故而近三年内其教学团队具有公开发展论文38篇、出版相关教材12部的业绩,从而为高水平的教学质量提供了坚实的教师基础。

四、结论

高职两年制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试点工作,并非一帆风顺,造成的原因有多种,但成功的经验具有示范性,值得重视。总体而论,不可操之过急。在旅游人才需求市场很旺的区域,以及经济实力雄厚、教学条件优越、教师队伍素质优良的区域或学校,可以继续实施。“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其成功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 李天元.旅游学概论(第五版)[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

[2] 奚敏.旅游管理专业工学结合“2+1”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5):56-58.

上一篇: 英文论文 下一篇: 农机推广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