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01 09:52:2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财务杠杆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Abstract】FinancialLeverageistheshiftinwhichanenterpriseadjuststherevenueofowner"scapitalwiththehandlingofdebits.Reasonableoperationofthefinancialleveragewillbringextrarevenue-----thebenefitonfinancialleverage,totheowner"scapitalofthisenterprise.Thefinancialleverageisaffectedbymanyfactors,soatthesametimewegetbenefitonfinancialleverage,wegetmuchunpredictablefinancialrisk.Socarefullystudyingthefinancialleverageandanalyzingallthefactorswhichaffectthefinancialleverage,andmakingclearitsfunction,natureanditsinfluencetotherevenueofowner"scapital,isthebasicpremiseofreasonablyoperatingthefinancialleveragetoservetheenterprise.
【Keywords】FinacialLeverageBenefitonFinacialLeverageFinacialRisk
财务杠杆是一个应用很广的概念。在物理学中,利用一根杠杆和一个支点,就能用很小的力量抬起很重的物体,而什么是财务杠杆呢?从西方的理财学到我国目前的财会界对财务杠杆的理解,大体有以下几种观点:
其一:将财务杠杆定义为"企业在制定资本结构决策时对债务筹资的利用"。因而财务杠杆又可称为融资杠杆、资本杠杆或者负债经营。这种定义强调财务杠杆是对负债的一种利用。
其二:认为财务杠杆是指在筹资中适当举债,调整资本结构给企业带来额外收益。如果负债经营使得企业每股利润上升,便称为正财务杠杆;如果使得企业每股利润下降,通常称为负财务杠杆。显而易见,在这种定义中,财务杠杆强调的是通过负债经营而引起的结果。
另外,有些财务学者认为财务杠杆是指在企业的资金总额中,由于使用利率固定的债务资金而对企业资金收益产生的重大影响。与第二种观点对比,这种定义也侧重于负债经营的结果,但其将负债经营的客体局限于利率固定的债务资金,笔者认为其定义的客体范围是狭隘的。笔者将在后文中论述到,企业在事实是上可以选择一部分利率可浮动的债务资金,从而达到转移财务风险的目的的。而在前两种定义中,笔者更倾向于将财务杠杆定义为对负债的利用,而将其结果称为财务杠杆利益(损失)或正(负)财务杠杆利益。这两种定义并无本质上的不同,但笔者认为采用前一种定义对于财务风险、经营杠杆、经营风险乃至整个杠杆理论体系概念的定义,起了系统化的作用,便于财务学者的进一步研究和交流。
我们在明确了财务杠杆的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伴随着负债经营的财务杠杆利益(损失)和财务风险、影响财务杠杆利益(损失)和财务风险的因素以及如何更好地利用财务杠杆和减少财务风险。
一、财务杠杆利益(损失)(BenefitonFinancialLeverage)
通过前面的论述我们已经知道所谓财务杠杆利益(损失)是指负债筹资经营对所有者收益的影响。负债经营后,企业所能获得的利润就是:
资本收益=企业投资收益率×总资本-负债利息率×债务资本
=企业投资收益率×(权益资本+债务资本)-负债利息率×债务资本
=企业投资收益率×权益资本-(企业投资收益率-负债利息率)×债务资本①
(此处的企业投资收益率率=息税前利润÷资本总额,所以即息税前利润率)
因而可得整个公司权益资本收益率的计算公式为
权益资本收益率=企业投资收益率+(企业投资收益率-负债利率)×债务资本/权益资本②
可见,只要企业投资收益率大于负债利率,财务杠杆作用使得资本收益由于负债经营而绝对值增加,从而使得权益资本收益率大于企业投资收益率,且产权比率(债务资本/权益资本)越高,财务杠杆利益越大,所以财务杠杆利益的实质便是由于企业投资收益率大于负债利率,由负债所取得的一部分利润转化给了权益资本,从而使得权益资本收益率上升。而若是企业投资收益率等于或小于负债利率,那么负债所产生的利润只能或者不足以弥补负债所需的利息,甚至利用利用权益资本所取得的利润都不足以弥补利息,而不得不以减少权益资本来偿债,这便是财务杠杆损失的本质所在。
负债的财务杠杆作用通常用财务杠杆系数(DegreeofFinancialLeverage,DFL)来衡量,财务杠杆系数指企业权益资本收益变动相对税前利润变动率的倍数。其理论公式为:
财务杠杆系数=权益资本收益变动率/息税前利润变动率③
通过数学变形后公式可以变为:
财务杠杆系数=息税利润/(息税前利润-负债比率×利息率)
=息税前利润率/(息税前利润率--负债比率×利息率)④
根据这两个公式计算的财务杠杆系数,后者揭示负债比率、息税前利润以及负债利息率之间的关系,前者可以反映出资本收益率变动相当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倍数。企业利用债务资金不仅能提高资金的收益率,而且也能使资金收益率低于息税前利润率,这就是财务杠杆作用产生的财务杠杆利益(损失)。
二、财务风险(FinancialRisk)
风险是一个与损失相关联的概念,是一种不确定性或可能发生的损失。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因使用债务资本而产生的在未来收益不确定情况下由资本承担的附加风险。如果企业经营状况良好,使得企业投资收益率大于负债利息率,则获得财务杠杆利益,如果企业经营状况不佳,使得企业投资收益率小于负债利息率,则获得财务杠杆损失,甚至导致企业破产,这种不确定性就是企业运用负债所承担的财务风险。
企业财务风险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财务杠杆系数的高低。一般情况下,财
务杠杆系数越大,资本收益率对于息税前利润率的弹性就越大,如果息税前利润率升,则资本收益率会以更快的速度上升,如果息税前利润率下降,那么资本利润率会以更快的速度下降,从而风险也越大。反之,财务风险就越小。财务风险存在的实质是由于负债经营从而使得负债所负担的那一部分经营风险转嫁给了权益资本。下面的例子将有助于理解财务杠杆与财务风险之间的关系。
假定企业的所得税率为35%,则权益资本净利润率的计算表如表一:
项目行次负债比率
0%50%80%
资本总额①100010001000
其中:负债②=①×负债比率0500800
权益资本③=①-②1000500200
息税前利润④150150150
利息费用⑤=②×10%05080
税前利润⑥=④-⑤15010070
所得税⑦=⑥×35%52.53524.5
税后净利⑧=⑥-⑦97.56545.5
权益资本净利润率⑨=⑧÷③9.75%13%22.75%
财务杠杆系数⑩=④÷⑥11.52.14
假定企业没有获得预期的经营效益,息税前利润仅为90万元,其他其他条件不变,则权益资本净利润率计算如表二:
项目负债比率
0%50%80%
息税前利润909090
利息费用05080
税前利润904010
所得税31.5143.5
税后净利58.5266.5
权益资本净利润率5.85%5.2%3.25%
财务杠杆系数12.259
对比表一和表二可以发现,在全部息税前利润率为15%的情况下,负债比率越高,所获得财务杠杆利益越大,权益资本净利润越高。在企业全部资本息税前利润率为9%的条件下,情况则相反。以负债比率80%为例,全部资本息税前利润率比负债成本每提高一个百分点,权益资本净利润率就会提高2.6个百分点[(22.75%-9.75%)÷(15-10)],全部资本息税前利润率比负债成本每降低一个百分点,权益资本净利润率则下降2.6个百分点。如果息税前利润下降到某一个特定水平时(以全部资本息税前利润等于负债成本为转折点),财务杠杆作用就会从积极转化为消极。此时,使用财务杠杆,反面降低了在不使用财务杠杆的情况下本应获得的收益水平,而且越是较多使用财务杠杆,损失越大。在息税前利润为90万元,负债比率80%的条件下,财务杠杆系数高达9,就是说,如果息税前利润在90万元的基础上每降低1%,权益资本净利润将以9倍的速度下降,可见财务风险之高。如果不使用财务杠杆,就不会产生以上损失,也无财务风险而言,但在经营状况好时,也无法取得杠杆利益。
三、影响财务杠杆利益(损失)和财务风险的因素
由于财务风险随着财务杠杆系数的增大而增大,而且财务杠杆系数则是财务杠杆作用大小的体现,那么影响财务杠杆作用大小的因素,也必然影响财务杠杆利益(损失)和财务风险。下面我们分别讨论影响两者的三个主要因素:
1、息税前利润率:由上述计算财务杠杆系数的公式④可知,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息税前利润率越高,财务杠杆系数越小;反之,财务杠杆系数越大。因而税前利润率对财务杠杆系数的影响是呈相反方向变化。由计算权益资本收益率的公式②可知,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息税前利润率对资本收益率的影响却是呈相同方向的。
2、负债的利息率:同样上述公式②④可知,在息税前利润率和负债比率一定的情况下,负债的利息率越高,财务杠杆系数越大,反之,财务杠杆系数越小。负债的利息率对财务杠杆系数的影响总是呈相同方向变化的,而对资本收益率的影响则是呈相反方向变化。即负债的利息率越低,资本收益率会相应提高,而当负债的利息率提高时,资本收益率会相应降低。那种认为财务风险是指全部资本中债务资本比率的变化带来的风险是片面的观点。
3、资本结构:根据前面公式①②可以知道,负债比率即负债与总资本的比率也是影响财务杠杆利益和财务风险的因素之一,负债比率对财务杠杆系数的影响与负债利息率的影响相同。即在息税前利润率和负债利息率不变的情况下,负债比率越高,财务杠杆系数越大;反之,财务杠杆系数越小,也就是说负债比率对财务杠杆系数的影响总是呈相同方向变化的。但负债比率对资金收益率的影响不仅不同于负债利息率的影响,也不同于息税前利润率的影响,负债比率对资本收益率的影响表现在正、负两个方面,当息税前利润率大于负债利息率时,表现为正的影响,反之,表现为负的影响。
上述因素在影响财务杠杆利益的同时,也在影响财务风险。而进行财务风险管理,对企业来讲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工作,这是因为除了上述主要因素外,影响财务风险的其他因素很多,并且这其中有许多因素是不确定的,因此,企业必须从各个方面采取措施,加强对财务风险的控制,一旦预计企业将出现财务风险,就应该采取措施回避和转移。
回避财务风险的主要办法是降低负债比率,控制债务资金的数额。回避风险的前提是正确地预计风险,预计风险是建立在预计未来经营收益的基础上的,如果预计企业未来经营状况不佳,息税前利润率低于负债的利息率,那么就应该减少负债,降低负债比率,从而回避将要遇到的财务风险。转移风险是指采取一定的措施,将风险转移他人的做法,其具体做法是通过选择那些利率可浮动,偿还期可伸缩的债务资金,以使债权人与企业共担一部分财务风险。此外,财务杠杆作用程度的确定除考虑财务杠杆利益(损失)和财务风险之外,还应注意经营杠杆联合财务杠杆对企业复合杠杆和复合风险的影响,使之达到一定的复合杠杆作用,根据经营杠杆的不同作用选择不同的财务杠杆作用。
综上所述,财务杠杆可以给企业带来额外的收益,也可能造成额外损失,这就是构成财务风险的重要因素。财务杠杆利益并没有增加整个社会的财富,是既定财富在投资人和债权人之间的分配;财务风险也没有增加整个社会的风险,是经营风险向投资人的转移。财务杠杆利益和财务风险是企业资本结构决策的一个重要因素,资本结构决策需要在杠杆利益与其相关的风险之间进行合理的权衡。任何只顾获取财务杠杆利益,无视财务风险而不恰当地使用财务杠杆的做法都是企业财务决策的重大失误,最终将损害投资人的利益。
【参考文献】
2001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指定辅导教材《财务成本管理》经济科学出版社
立信会计丛书《现代管理会计学》李天民立信会计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会计系列教材修订版《财务管理学》荆新王化成刘俊彦中
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财务管理的杠杆作用》王京芳薛小荣陕西工商学院学报(西安)1995.4.24--28,48
《论财务杠杆利益的计量和应用》席彦群广西会计(南宁)1997.2.3--7
《负债经营初探》吴思明广西会计(南宁)1995.11.10--13
《谈"财务杠杆系数"及"期望资本金税前利润率"》严鹏飞朱学麟内江财贸学校
财务杠杆又称融资杠杆,不管企业的营业利润多少,债务利息和优先股的股利都是固定不变的。当息税前利润增加时,每1元利润所承担的固定的财务费用就会相对降低,这为普通股股东创造出更多的价值。这种举债经营的方式对股东收益的影响,称为财务杠杆,它是指由于在企业资本结构中存在着固定的债务利息和优先股股利而导致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幅度大于息税前利润变动幅度的现象。
财务杠杆系数=(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额/变动前的普通股每股收益)/(息税前利润变动额/变动前的息税前利润)=每股收益变化的百分比/息税前利润变化的百分比。
1.2 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因使用债权融资而产生的财务杠杆效应,使得在未来收益不确定的情况下,增加了由权益资本承担的额外风险,使企业的净资产下降。如果企业营业情况良好,投资回报率大于负债利息率,则获得财务杠杆利益;如果企业经营状况不佳,投资收益率小于负债利息率,则面临财务杠杆损失,甚至导致企业破产,这种不确定性就是企业运用负债所承担的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的高低主要由财务杠杆系数的高低决定。一般情况下,如果息税前利润提高,则权益资本的收益率会以更快的速度提高,企业可以得到财务杠杆的正效应,亦称财务杠杆利益;如果息税前利润率下降,那么权益资本利润率会以更快的速度下降,从而风险也增大,会出现财务杠杆的负效应,亦称财务杠杆风险。财务杠杆系数越大,权益资本的收益率相对于息税前利润率的弹性就越大。
1.3 资本结构
资本结构是指企业资本的价值构成及其比例关系,是企业一定时期筹资组合的结果。合适的资本结构可以降低融资成本,实现财务杠杆利益,使企业的权益资本获得更高的收益率。
1.4 最佳资本结构
最佳资本结构是使公司价值最大或股价最高的资本结构,亦即使公司资金成本最小的资本结构。最佳资本结构能使企业充分获得财务杠杆利益,降低财务风险和资本成本。因此,要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就要合理安排资本结构中负债的比例,对风险和收益进行充分全面的权衡考量。
2 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存在的问题
2.1 负债结构不合理
负债结构是指上市公司借入资金的期限结构、利率结构等。一般来讲,负债期限结构中应根据生产经营中不同的资金需求合理安排短期、中期、长期负债,并保持适当的比例,避免因负债期限不合理而导致的企业资金流动性紧张和缺口。从近期上市公司的负债金额上看,我国上市公司总体上流动负债水平偏高,占负债总额的70%以上,极大地增加了企业资金的流动性风险。
2.2 资产负债率较高
资产负债率体现在总资产中负债的比例是多少。国内上市公司在筹资方式上,外部筹资的比例很高并且在外部筹资中更倾向于债权融资,股权筹资进程缓慢,导致资产负债率偏高。此外,长期以来形成的单一融资体制造成了国有企业负债过高的情况,使得企业偿债能力降低,财务风险加大。国内许多中小企业没有形成优化资本结构的意识,通过提高负债水平的方式盈利,很难利用财务杠杆,获得利益,反而加大了财务风险,使企业缺少盈利的可持续性。
3 从财务杠杆效应视角优化企业资本结构
为了解决企业较高的资产负债水平以及缺乏经济效率的资本结构问题,要找到优化资本结构的方法,合理安排资本结构中的负债比例,利用财务杠杆,提高公司价值,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具体方法如下。
3.1 加大股权融资的比重
对企业而言,需要有长远的战略眼光,并形成独特的核心竞争力,创造价值,提高公司资信,为增加股权融资打下基础。增加股权融资在资本结构中的比例,能够直接降低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进一步降低财务风险。此外,股权融资需要发展更加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使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彼此形成风险约束和利益制衡机制,规避企业经营风险。
3.2 债权转股权
论文摘要:实证检验了我国国有上市公司中负债水平与投资支出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企业投资支出整体上同负债水平呈负相关关系,投资支出与负债水平的关系受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影响,此外,本文还发现在成长性较低的企业中投资支出对负债水平的敏感性更低,这些结果均支持了过度投资假说。
自20世纪7O年代以来,西方学者开始从负债融资的角度来研究其对投资行为的影响。从理论上讲,负债具有硬的约束功能。然而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在证券市场不完善,企业的负债融资大部分来自国有商业银行,以及国有企业一股独大的背景下,负债融资对我国企业投资行为具体产生了什么影响,值得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
1文献回顾
Jensen和Meckling_1]和Myers[2都从股东和债权人之间的关系出发来研究负债与投资支出之间的关系,虽然他们的研究结果都表明负债与投资支出之间存在一种负相关关系,也会造成投资行为扭曲,然而Jensen和Meckling认为负债造成了过度投资行为,而Myers却认为负债造成投资不足。Mi—ehael等口]以中国上市公司1991—2004年的数据为样本,研究结果表明,财务杠杆与企业投资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此外,也说明了债务没有抑制成长机会和业绩较差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反而引起了投资扭曲。
负债还具有相机治理作用,即抑制过度投资。JensenL4从股东和经理之间关系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债务具有到期还本付息的特征以及经理受到债权人的监控这两种硬的约束作用,因此,他认为负债会抑制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投资支出与财务杠杆也呈现负相关关系,Lang、Ofek和Stulz[5]发现企业未来的投资增长同当前的财务杠杆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经过进一步的分析后,发现这种负相关关系只存在低成长的公司里,而对高成长的公司或处于高成长行业中的公司不存在。这表明对于低成长的企业来说,债务的使用更多的是抑制了过度投资的问题。参考Lang等的研究思路,Aivazian等用加拿大公开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模型检验了负债融资对公司投资支出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负债融资与投资支出的负相关关系仅发生在缺少投资机会的低成长性企业,支持了负债具有约束过度投资作用的理论观点。
国内学者在借鉴国外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制度环境对上市公司财务杠杆与公司投资行为之间的关系也进行了研究,虽然形成了一定成果,但专门就财务杠杆与企业投资之间关系进行研究的不多。李胜楠等口将样本区分为高比例和低比例国有股公司,研究结果表明,国有股比例低的公司中存在投资不足问题,而国有股比例高的公司中存在过度投资现象。辛清泉等[8]在政府、银行和企业三方的预算软约束框架内实证检验了财务杠杆的治理效应,结果表明,“同质性因素”的存在弱化了债务的治理机制。姚明安、孔莹_9]研究结果表明,财务杠杆对企业投资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且这种抑制作用随着控股股东持股比例的提高而减弱。同时发现,财务杠杆对企业投资的抑制作用在成长机会较小的企业中表现得更为突出,这些结果均支持了过度投资假说。
2研究设计
2.1研究假说
与西方分散的股权结构不同,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非常集中,“一股独大”的现象比较严重,从而也导致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与中小股东在投资成本、权利、投资目标与信息等几个方面都存在重大差异。因此与西方国家不同,我国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不是在股东与经理人之间,而是在大股东与中小股东的冲突之间。
大股东不仅可以凭借其持有的股份分享公司的收益外,还可以凭借其的控制权对中小股东进行侵害,为自己谋求私利,因此大股东都倾向于扩大公司规模。一方面是出于声誉、风险及融资等方面的考虑,企业的规模越大,控股股东侵害公司资源的回旋余地就越大;另一方面,大股东也跟经理人一样崇尚构建商业帝国,从而也会扩大公司规模。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由于大股东与中小股东冲突的存在,且大股东占主导地位的情形下,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过度投资,然而债务还本付息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约束大股东扩大公司规模的偏好,因此,企业当前的杠杆水平越高,未来的投资增长就会越低。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说:我国国有上市公司投资支出与财务杠杆之间呈负相关,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投资支出对财务杠杆的敏感性越低。
2.2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本文的研究样本为2001-2005共5年在沪深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在样本的选取上,遵循以下标准:①剔除金融类公司,因为其债务结构具有特殊性;②剔除PT、ST公司;③剔除在当年上市的新公司;④剔除财务数据缺失的公司;⑤剔除财务杠杆高于1,成长机会、投资支出以及生产能力应用等极端值。本研究的所有财务数据均来自CSMAR数据库和CCER数据库,统计分析软件为Stata10.0版本。
2.3模型设计与变量定义
在我国特殊的经济环境下以及借鉴AivazianetaI]的基础上,本文用银行贷款来表示企业的负债水平,模型如下:
Inv—B0+8】Lev+B2Growth+B3CF+口4Sales+口5Yearl+p6Year2+p7Year3+p8Year4本研究的因变量为投资支出,定义为t+1年的固定资产原值改变量除以t年末的固定资产净值,用Inv表示;解释变量为财务杠杆(Lev),定义为t年末公司负债总额除以t年末的总资产。
基于现有理论及相关实证研究,本文采用以下控制变量:①成长性Growth,定义为t年主营业务收入变化量/t一1年主营业务收入;②现金流CF,定义为t年的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t年末总资产;③生产能力Sales,定义为t年主营业务收入/t年末固定资产净值;④大股东持股比例First;⑤年度哑变量Year。
3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
3.1财务杠杆对企业投资的影响:基本情形
表1中模型1是引入解释变量Lev之后的回归结果,变量Lev的系数为负值且在统计上高度显著,因此,我们认为财务杠杆对企业投资支出的影响是很明显的。
3.2投资支出对财务杠杆的敏感性: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影响
为了检验本文假说,我们在模型1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Lev与First的乘积项,模型2是引入乘积项后的回归结果。结果显示,财务杠杆系数为负且显著,但First与Lev的交叉变量与投资支出显著正相关,说明公司的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财务杠杆对企业投资支出的敏感性越低。
为了进一步验证假设,我们设置了成长性哑变量(DGrowth),当观测样本的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大于其中位数时,DGrowth取1,否则取0。如果存在过度投资,那么,财务杠杆对企业投资的抑制作用应该在成长机会较小的企业中表现得更为突出_5],也就是说,Lev与DGrowth的乘积项系数应该显著为正。模型3是基本模型中加入DGrowth哑变量及其与财务杠杆Lev交叉变量后的回归结果。DGrowth与Lev的交叉项与公司投资支出显著正相关,说明财务杠杆与投资支出的负相关关系在低成长的企业中表现得更为敏感。这说明我国国有企业中普遍存在着过度投资现象。
3.3稳定性检验
杠杆本是物理学中的一个术语,在企业经营管理中“杠杆”现象存在于两个方面:经营杠杆,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假定产品销售价格,单位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不变),由于固定成本(F)的存在,当销售量(Q)变化时,会带来息税前利润(EBIT)更大的变化;财务杠杆,即如果企业有负债资本存在(利息大于0),当息税前利润变化时,则会带来企业净利润或每股盈余(EPS)更大的变化。
课堂上在讲授这些理论知识时,学员们总感到就是理论而已,没有实际的操作性。但实际上不是这样。
一、杠杆系数的计算公式
1.定义公式
(1)经营杠杆系数(DOL)。所谓经营杠杆系数是指息税前利润的变化是销售量变化的倍数。即可以表示为DOL=(EBIT/EBIT)/(Q/Q)
其中,EBIT——基期是息税前利润
EBIT——息税前利润的变化(即报告期的息税前利润-基期的息税前利润)
Q——基期的销售量
Q——销售量的变化
(2)财务杠杆系数(DFL)。财务杠杆系数是指每股盈余的变化是息税前利润的变化的倍数。可以表示为DFL=(EPS/EPS)/(EBIT/EBIT)
其中,EBIT——基期是息税前利润
EBIT——息税前利润的变化(即报告期的息税前利润-基期的息税前利润)
EPS——基期的每股盈余
EPS——每股盈余的变化
2.预测公式
(1)经营杠杆系数DOL=M/EBIT=(EBIT+F)/EBIT
其中,M——基期的边际贡献(销售收入-变动成本)
EBIT——基期的息税前利润
F——固定成本
推导过程如下:基期EBIT=Q*(p-v)-F(1)
报告期(EBIT+ EBIT)=(Q+Q)*(p-v)-F(2)
(2)-(1)EBIT= Q*(p-v)(3)
把(3)代入定义公式DOL=EBIT/EBIT/Q/Q
DOL=( Q*(p-v) /EBIT)/ (Q/Q)=M/EBIT=(EBIT+F)/EBIT
(2)财务杠杆系数DFL-=EBIT/(EBIT-I)
其中:EBIT——基期的息税前利润
推导过程如下:
基期EPS=[(EBIT-I)*(1-T)-PD]/N(1)
报告期EPS‘=[(EBIT’-I)*(1-T)-PD]/N(2)
EPS=(2)-(1)= EBIT*(1-T)/N(3)
DFL= EPS/EPS/ EBIT/EBIT (4)
把(1)(3)代入(4).
DFL=EBIT/[EBIT-I-PD/(1-T)]
DFL=EBIT/EBIT-I
其中,N——股数
EBIT——基期是息税前利润
二、杠杆系数计算公式的实务应用
杠杆原理在实务应用的操作步骤如下:(1)采用预测公式,预测下年度销售量(或息税前利润)的变化会引起息税前利润(或每股盈余)多大的变化,即求解下年度的经营杠杆系数(或财务杠杆系数);(2)采用定义公式,根据预测的下年度的销售量的变化率(或息税前利润的变化率)求解下年度息税前利润的变化率。(3)根据上年度的息税前利润(或每股盈余)求解下年度增加(或减少)的息税前利润(或每股盈余)的金额。
如,小王大学毕业后,自办产业(卖鞋),用300000购厂房一幢,分10年折旧,招聘会计2名,每人每月4000元,营销人员10名,无底薪,按销售额的12%提成,上年小王赚取息税前利润70000元,小王预测下年市场看好,销售量将上升10%。问小王下年的息税前利润是多少?若小王有银行借款10万元,利率为5%,所得税税率为25%,请问小王下年的净利润会是多少?
求解过程如下:
(1)F=300000/10+4000*12*2=126000
DOL=70000+126000/70000=2.8
(EBIT/EBIT)/(Q/Q)=2.8
EBIT/EBIT=2.8*10%=28%
EBIT=70000*28%=19600
小王下年的息税前利润70000+19600=89600
(2)上年小王净利润为:(7万-10*5%)*(1-25%)=6.5*75%=48750
DFL=EBIT/(EBIT-I)=70000/(70000-5000)=1.077 (EPS/EPS)/(EBIT/EBIT)=1.077
EBIT/EBIT=28%
EPS/EPS=28%*1.077=30.156%
EPS=30.156%*48750=14701.05
小王下年的净利润会是63451.05
参考文献:
杠杆本是物理学中的一个术语,在企业经营管理中“杠杆”现象存在于两个方面:经营杠杆,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假定产品销售价格,单位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不变),由于固定成本(F)的存在,当销售量(Q)变化时,会带来息税前利润(EBIT)更大的变化;财务杠杆,即如果企业有负债资本存在(利息大于0),当息税前利润变化时,则会带来企业净利润或每股盈余(EPS)更大的变化。
课堂上在讲授这些理论知识时,学员们总感到就是理论而已,没有实际的操作性。但实际上不是这样。
一、杠杆系数的计算公式
1.定义公式
(1)经营杠杆系数(DOL)。所谓经营杠杆系数是指息税前利润的变化是销售量变化的倍数。即可以表示为DOL=(EBIT/EBIT)/(Q/Q)
其中,EBIT――基期是息税前利润
EBIT――息税前利润的变化(即报告期的息税前利润-基期的息税前利润)
Q――基期的销售量
Q――销售量的变化
(2)财务杠杆系数(DFL)。财务杠杆系数是指每股盈余的变化是息税前利润的变化的倍数。可以表示为DFL=(EPS/EPS)/(EBIT/EBIT)
其中,EBIT――基期是息税前利润
EBIT――息税前利润的变化(即报告期的息税前利润-基期的息税前利润)
EPS――基期的每股盈余
EPS――每股盈余的变化
2.预测公式
(1)经营杠杆系数DOL=M/EBIT=(EBIT+F)/EBIT
其中,M――基期的边际贡献(销售收入-变动成本)
EBIT――基期的息税前利润
F――固定成本
推导过程如下:基期EBIT=Q*(p-v)-F(1)
报告期(EBIT+ EBIT)=(Q+Q)*(p-v)-F(2)
(2)-(1)EBIT= Q*(p-v)(3)
把(3)代入定义公式DOL=EBIT/EBIT/Q/Q
DOL=( Q*(p-v) /EBIT)/ (Q/Q)=M/EBIT=(EBIT+F)/EBIT
(2)财务杠杆系数DFL-=EBIT/(EBIT-I)
其中:EBIT――基期的息税前利润
推导过程如下:
基期EPS=[(EBIT-I)*(1-T)-PD]/N(1)
报告期EPS‘=[(EBIT’-I)*(1-T)-PD]/N(2)
EPS=(2)-(1)= EBIT*(1-T)/N(3)
DFL= EPS/EPS/ EBIT/EBIT (4)
把(1)(3)代入(4).
DFL=EBIT/[EBIT-I-PD/(1-T)]
DFL=EBIT/EBIT-I
其中,N――股数
EBIT――基期是息税前利润
二、杠杆系数计算公式的实务应用
杠杆原理在实务应用的操作步骤如下:(1)采用预测公式,预测下年度销售量(或息税前利润)的变化会引起息税前利润(或每股盈余)多大的变化,即求解下年度的经营杠杆系数(或财务杠杆系数);(2)采用定义公式,根据预测的下年度的销售量的变化率(或息税前利润的变化率)求解下年度息税前利润的变化率。(3)根据上年度的息税前利润(或每股盈余)求解下年度增加(或减少)的息税前利润(或每股盈余)的金额。
如,小王大学毕业后,自办产业(卖鞋),用300000购厂房一幢,分10年折旧,招聘会计2名,每人每月4000元,营销人员10名,无底薪,按销售额的12%提成,上年小王赚取息税前利润70000元,小王预测下年市场看好,销售量将上升10%。问小王下年的息税前利润是多少?若小王有银行借款10万元,利率为5%,所得税税率为25%,请问小王下年的净利润会是多少?
求解过程如下:
(1)F=300000/10+4000*12*2=126000
DOL=70000+126000/70000=2.8
(EBIT/EBIT)/(Q/Q)=2.8
EBIT/EBIT=2.8*10%=28%
EBIT=70000*28%=19600
小王下年的息税前利润70000+19600=89600
(2)上年小王净利润为:(7万-10*5%)*(1-25%)=6.5*75%=48750
DFL=EBIT/(EBIT-I)=70000/(70000-5000)=1.077
(EPS/EPS)/(EBIT/EBIT)=1.077
EBIT/EBIT=28%
EPS/EPS=28%*1.077=30.156%
EPS=30.156%*48750=14701.05
小王下年的净利润会是63451.05
参考文献:
一、引言
从理论溯源上来看,资本结构理论主要是运用微观的定量方法来研究企业融资理论的,而马克思主要是运用抽象的方法对其进行研究的。马克思的企业融资理论主要是建立在信用制度的基础之上。他认为,随着信用(尤其是银行信用)的发展,中小企业会逐渐被大企业所兼并,资本会不断趋于集中,直至走向垄断。产业革命之后,资本集中的趋势比以往更加强烈,因而马克思也未对中小企业进行具体研究。尽管这与现实中少量大企业与大量中小企业同时并存这一现象不相符合,但马克思关于企业融资的思想对当今中小企业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1]在现代经济学中关于企业融资的研究,西方的资本结构理论居于绝对的主导地位,虽然其研究对象多以大企业为主,但对中小企业融资也有较强的理论意义。而企业金融成长周期理论则是从动态的角度来解释企业在不同成长阶段所需要的不同融资需求,在解释中小企业融资结构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二、资本结构理论
为了达到市场价值最大化,企业往往需要寻求最佳的融资结构。由于各种融资方式的资金成本、净收益、税收以及债权人对企业所有权的认可程度等存在差异资本结构理论,在给定投资机会时,企业就需要根据自己的目标函数和收益成本约束来选择相应的融资方式,以实现最佳的融资结构,进而使企业的市场价值最大化。融资结构不仅决定着企业的市场价值,同时对企业的融资成本、产权分配、治理结构以及通过资本市场对经济增长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影响。这就是企业融资理论,亦称资本结构理论论文范文。[2]西方主流的企业融资理论主要是围绕如何形成最佳的资本结构而展开的,其发展先后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早期资本结构理论、现代资本结构理论和新资本结构理论。
(一)早期资本结构理论
如果企业只采用权益资本和负债两种融资方式,那么总资本成本率就是权益性资本成本率和债务性资本成本率的加权平均成本率。而企业的目标又是实现企业的市场价值最大化,企业的市场价值一般是由权益资本价值和债务价值组成。由此可见,在企业息税前盈利既定的情况下,总资本成本率最低时,也就意味着企业的市场价值达到了最大值。因此,衡量企业是否实现了最佳的资本结构,主要是看企业的市场价值是否最大或资本成本是否最低。
杜兰特(D.Durand,1952)[3]将早期的资本结构理论分为净收益理论、净营业收益理论和传统理论(也称折衷理论)。依据该分类方法,上述三种理论的内容大致如下:
1、净收益理论
净收益理论是以权益资本总可以获取一个固定不变的收益率且企业总能以一个固定利率筹集到所需的全部债务资金为假设前提。该理论认为,通过负债融资提高企业的财务杠杆比率,可以降低总资本成本率,进而提高企业的市场价值。这是因为债务资本成本和权益资本成本均不受财务杠杆的影响,也就是说,无论负债程度多高,企业的债务资本成本和权益资本成本都不会发生变化。因此,根据该理论,当企业负债率达到100%的时候,即可满足债务资本成本和权益资本成本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达到最低,并实现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也就是说,企业最佳的资本结构是100%的负债。很显然,该理论过分强调了财务杠杆的作用,但并未意识到财务风险等对资本结构的影响。
2、净营业收益理论
净营业收益理论是以总资本成本率和负债成本率都是固定不变的为假设前提。该理论认为资本结构理论,不论财务杠杆如何变化,企业加权平均资本成本都是固定的,因而企业的总价值不发生任何变化,即企业价值与资本结构不相关。这是因为企业利用财务杠杆时,会加大权益的风险,进而增加了权益资本成本,而投资者对此所要求的补偿是根据负债增长率来提高权益资本化比率,财务杠杆产生的收益刚好被权益资本成本率的上升抵消,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仍保持不变,企业的总价值也保持不变。根据此理论,最佳的资本结构并不存在,也就不存在资本结构的决策问题。
3、折衷理论
净收益理论和净营业收益理论是完全相反的两种极端理论,而折衷理论是介于这两种理论之间的资本结构理论。该理论认为,债务成本率、权益资本率和总资本成本率均可能随着资本结构的变化而变化。企业利用财务杠杆会导致权益成本的上升,但只要没有超过一定的限度,则权益成本的上升就能被债务的低成本所抵消,加权平均成本会随着负债率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企业市场价值会有所提高并可能在此限度内达到最大值。如果超过这个限度,债务的低成本将不足以抵消权益成本的上升而使加权平均成本增加,且债务成本也会随着企业负债率的增加而不断增大,企业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的上升会更快,而企业的市场价值将会下降。该理论认为,企业的资本成本并不独立于资本结构之外,企业确实存在一个最佳的资本结构,即在加权平均成本由降低转为上升的那一个拐点上,且此资本结构可以通过财务杠杆的运用来实现。[4]
(二)现代资本结构理论
在早期资本结构理论中,折衷理论看起来比较符合实际情况,但该理论并非依据历史资料推断出来的,而是根据经验判断得出的,因此在实际中往往会产生偏差。而以MM定理为代表的现代资本结构理论的出现资本结构理论,则将资本结构理论的研究向前推进了一大步论文范文。
1、MM定理
1956年,Modigliani& Miller在美国计量经济学会年会上发表了论文《资本成本、公司财务和投资理论》[5]。后经修改,该论文又在《美国经济评论》上发表。他们在论文中所提出的理论被称为MM定理,这是现代企业资本结构理论的奠基石。MM定理是在净营业收益理论发展的基础上提出来的,通过严格的数学推导,该定理证明,在一定条件下,企业的价值与它们所采取的融资方式无关,即不论是发行股票还是发行债券,对企业的价值没有任何影响,故该定理又被称为资本结构无关论。MM定理是建立在一系列严格的假设条件之上的:(l)公司只有长期债券和普通股票,债券和股票均在完善的资本市场上交易,且无交易成本;(2)投资者个人的借款利率与企业的借款利率相同,且无负债风险;(3)企业经营风险的高低由息税前盈利的标准差来衡量,若企业的经营风险相同,则所属的风险等级也相同;(4)投资者可按个人意愿进行套利活动,且无公司和个人所得税;(5)投资者对公司未来的平均营业利润和风险的预期都是相同的;(6)不考虑企业增长问题,即息税前盈利固定不变,所有利润全部作为股利分配给股东;(7)各期的现金流量预期值为固定值,且都是永续年金,包括企业的利益、税前利润等。由此可见,该定理是建立在资本市场有效运作且没有破产风险、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的基础之上,假设条件比较苛刻,与现实情况明显不符。[6]
后来,Modigliani & Miller(1963)[7]对该理论进行了修正,把公司所得税的影响纳入了原来的分析之中,并得出与先前相反的结论:负债会因利息的减税作用而增加企业的价值,因此,企业的负债率是越高越好。修正后的MM定理认为,负债对企业价值和融资成本是有影响的资本结构理论,如果企业负债率达到100%时,企业的价值就会实现最大化,即企业的最佳资本结构是债权融资。由于该定理将债权融资放在了企业融资的最优先位置上,与现实情况也是不一致的。
Miller(1997)[8]建立了一个包括公司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在内的模型,分析了负债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他认为,个人所得税在某种程度上抵消了利息的减税作用,但在正常税率的情况下,负债的利息减税利益并不会完全消失。实际上,Miller的结论与Modigliani & Miller对MM定理进行修正后的结论是一致的。也就是说,他们都将负债融资放在企业融资的最优先位置上,并认为负债率越高越好。由于他们都过分强调负债融资的积极作用,而忽略了负债带来的风险和额外费用的增加,因而与经济现实不相符。
2、权衡理论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对民营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完善和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去年6月财政部组织的会计信息质量检查,首次将民营民营企业列为检查对象。今年1月8号,公布的会计信息质量报告显示,大部分民营民营企业存在会计基础士作薄弱、白条抵现金、财务管理混乱等问题,尤其是提前确认收人、粉饰报表的现象比较突出。中国的民营企业平均寿命只有2.9年。很多企业之所以发展到一定阶段就英年早逝,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财务管理工作跟不上企业发展的需要。破产与持续经营只是一步之遥。一个企业如果不重视财务管理,导致财务状况恶化,丧失现金支付能力,不管其规模多大都会破产。对民营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完善和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科学地设置财务管理最优目标,对于研究财务管理理论,确定资本的最优结构,有效地指导财务管理实践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拟从确定财务管理的最优目标出发,分析财务管理最优目标(民营企业价值最大化)与资本结构的关系,并运用资本结构的计量指标(财务疚杆利益),对我国民营企业的负债经营状况进行分析研究。
一、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的最优目标——民营企业价值最大化
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民营企业在特定的理财环境中,通过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所要达到的目的。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民营企业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民营企业价值最大化、民营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根据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理论和实践,并通过关于财务管理目标的几种主要观点的比较,认为民营企业价值最大化应作为财务管理的最优目标。
(一)以民营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弥补了利润最大化的不足
如果以利润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一方面,没有考虑民营企业所创造的利润与投人资本之间的关系,不利于不同资本规模的民营企业或同一民营企业不同时期之间的比较另一方面,它没有考虑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取得的同一利润额所用的时间不同,其价值不同,承担的风险也可能不同。如果以追求民营企业利润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还可能会忽视产品开发、生产安全、履行社会责任等工作,导致民营企业短期行为的发生。进行财务管理就是要权衡报酬与风险的得失,实现二者的最佳平衡,使民营企业价值最大。以民营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可以将民营企业取得的报酬按时间价值进行计量,考虑了报酬与风险的关系,使民营企业的前当收益与未来收益都对民营企业价值产生影响,有效地避免民营企业短期行为的发生。
(二)以民营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对务管理目标更符合我国国情
在我国,有人认为应将民营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因为经济效益是指投人与产出的关系,即以一定限度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限度的收益。这是一个比利润更广义的概念,它是三类量化指标的综合:一是以资本、成本、利润的绝对数及相对数表示的价值指标;二是以产量、质量、市场份额等表示的实物量指标;三是以劳动生产率、资产利润率、保值增值率等表示的效率指标。并认为第一类指标反映的是民营企业现实的盈利水平,第二类、第三类指标反映的是民营企业潜在的盈利水平或未来的增值能力,因此该指标在利润中加人了时间因素,可以认为该指标考虑了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由于反映民营企业盈利水平的利润指标是按照权责发生制计算的,并没有考虑时间价值。这种认为潜在的盈利能力或未来增值能力反映了时间价值的观点在理论上是缺乏依据的,在实践上也是难以计量的。而以民营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体现了对经济效益的深层次认识,不仅考虑了风险与报酬的关系,还将影响民营企业财务管理活动及各利益关系人的关系协调起来,使民营企业所有者、债权人、职工和政府都能够在民营企业价值的增长中使自己的利益得到满足,从而使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和经济效益均进人良性循环状态。因此,民营企业价值最大化应是财务管理的最优目标。
二、资本结构理论与民营企业价值最大化
资本结构理论是西方当代财务理论的主要研究成果之一。民营企业的资本结构是由于民营企业采取不同的筹资方式形成的,表现为民营企业长期资本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即民营企业资产负债表右方的长期负债、优先股、普通股权益的结构。各种筹资方式及其不同组合类型决定着民营企业的资本结构及其变化。资本结构的变化与民营企业价值处于怎样的关系?当民营企业资本结构处于什么状态能使民营企业价值最大?这种关系构成了资本结构理论的焦点。其中,莫迪利安尼和米勒创立的MM定理,被认为是当代财务管理理论的经典。
(二)资本结构理论对我们的启示
资本结构理论的重要贡献不仅在于提出了"是否存在最佳资本结构即这一财务命题;而且认为客观上存在资本结构的最优组合,并使我们对资本结构有了以下几点明确认识:
1、负债筹资是成本最低的筹资方式
在民营企业的各项资金来源中,由于债务资金的利息在民营企业所得税前支付,而且,债权人比投资者承担的风险相对较小,要求的报酬率较低,因此,债务资金的成本通常是最低的。当存在公司所得税的情况下,负债筹资,可降低综合资本成本,增加公司收益。
2、成本最低的筹资方式,未必是最佳筹资方式
由于财务拮据成本和成本的作用和影响,过度负债会抵消减税增加的收益。因为,随着负债比重的增加,民营企业利息费用在增加,民营企业丧失偿债能力的可能性在加大,民营企业的财务风险在加大。这时,无论是民营企业投资者还是债权人都会要求获得相应的补偿,即要求提高资金报酬率,从而使民营企业综合资本成本大大提高。
3、最优资本结构是一种客观存在
负债筹资的资本成本虽然低于其它筹资式,但不能用单琐资本成本的高低作为衡量的标准,只有当民营企业总资本成本最低时的负债水平才是较为合理的。因此,资本结构在客观上存在最优组合,民营企业在筹资决策中,要通过不断优化资本结构使其趋于合理,直至达到民营企业综合资本成本最低的资本结构,方能实现民营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一目标。三、衡,资本结构孟要指标一一财务杠杆利益
由于民营企业一般都采用债务筹资和股权筹资的组合,由此形成的资本结构一般称为”杠杆资本结构”,其杠杆比率即为资本结构中债务资本与股权资本的比例关系。因此,财务杠杆利益就成为衡量民营企业资本结构,评价民营企业负债经营的重要指标。
财务杠杆利益是民营企业运用负债对普通股收益的影响额。财务杠杆理论的重心是负债对股东报酬的扩张作用。其计量公式如下:
普通股利润率=投资利润率+负债股东权益x投资利润率一负债利率x(1一所得税率)。由上式可见,当民营企业全部资金为权益资金,或当民营企业投资利润率与负债利率一致的情况下,民营企业不会形成财务杠杆利益;当投资利润率高于举债利率时,借人资金的存在可提高普通股的每股利润,表现为正财务杠杆利益。当投资利润率低于举债利率时,则普通股的利润率将低于税后投资利润率,股东收益下降,表现为负财务杠杆利益。在实际工作中除要考虑财务杠杆利益外,还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一)经济周期因素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国家的经济都既不会较长时间的增长,也不会较长时间的衰退,而是在波动中发展的。这种波动大体上呈现复苏、繁荣、衰退和萧条的阶段性周期循环,即为经济周期。一般而言,在经济衰退、萧条阶段,由于整个宏观经济不景气,多数民营企业经营举步维艰,财务状况常常陷人窘境,甚至恶化,经济效益较差。在此期间,民营企业应尽可能压缩负债,甚至采用即零负债朋策略,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而在经济复苏、繁荣阶段,一般来说,由于经济走出低谷,市场供求趋旺,大部分民营企业的销售顺畅,利润水平不断上升,此时,民营企业应增加负债,以抓住机遇,迅速发展。
(二)市场竞争环境因素
即使处于同一宏观经济环境下的民营企业,因各自所处的市场竞争环境不同,其负债水平也不应一概而论。一般来说,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垄断性行业的民营企业,如我国目前的煤气、自来水、电力等民营企业,以及在同行业中处于垄断地位的民营企业,由于这类民营企业的销售不会发生问题,生产经营不会产生较大的波动,利润稳中有升,因此,可适当提高负债比率,以利用债务资金,提高生产能力,形成规模效益,巩固其垄断地位;而对于一般竞争性民营企业,由于其销售完全由市场来决定,价格易于波动,利润难以稳定,因此,不宜过多地采用负债方式筹集资金。
(三)行业因素
一、研究背景
房地产行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是一个高度关联性产业,对其他相关产业发展,扩大就业问题具有积极作用,它对国民经济、社会进步的作用和影响也日益扩大。房地产业的良性发展将有利于促进相关产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中国房地产行业融资渠道单一,企业偏好负债融资,房地产企业资产负债率相对较高,资金来源以银行贷款为主,短期借款比重大于长期负债。当前房地产开发企业良荞不齐,随着房地产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监管力度不断加大,开发贷款门槛提高,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链条日趋紧张,一旦资金链条断裂,将会引发市场风险,更将严重影响相关产业的发展。房地产开发企业处于目前这样一种困境,选择合理的资本结构对房地产上市公司的高效运营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房地产公司的融资现状分析
(一)融资渠道单一。银行贷款至今仍然是我国房地产公司最主要的融资渠道,这种融资方式给我国银行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随着经济形势和行业市场的变化,用以调控形势的房地产和金融等相关政策的不断出台,如银行准备金率、利率的提高等往往会给房地产金融和房地产市场带来强烈的冲击。
(二)股权结构失衡。国有公司普遍存在所有者缺位,出现内部人控制度等现象,公司的经营者对风险比较厌恶,股权结构以及公司债券市场发展的严重滞后等原因使得公司管理效率不高,股权融资额大大高于债务融资额,所以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对外部资金依赖性较高,且有逐年递增趋势。
(三)资产负债率高。据央行的《房地产业的发展与金融的支持》分析,我国在土地购置和房地产开发所需资金的百分之八十左右都直接或者间接来源于银行业,房地产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偏高,近几年来负债都保持在60%左右。较高的负债会造成企业财务状况的恶化,从而经营效率下降。维持适当的负债比率,对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将有重要意义。
(四)深受政策影响。房地产开发公司的融资问题除了受到一些传统行业因素的影响外,还受到政府政策的影响,关于住房、信贷等调控政策的出台和变更直接对金融市场、房地产开发商融资产生重大的影响,这在最近几年的政策调控影响效果能够看的出来。
三、资本结构影响因素
(一)宏观经济要素与企业资本结构关系
1.宏观经济的基本状况。宏观经济状况反映了一国经济的发展趋势,宏观经济状况的变化会影响到国家经济的各个方面。企业的融资环境主要受到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对宏观经济状况最有解释力的指标就是GDP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GDP增长率作为一个宏观经济状况高度概括性的指标。其波动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经济周期性波动的情况。从理论上看,企业的财务杠杆与GDP增长率呈同向关系。通货膨胀通过扭曲相对价格作为经济活动的调节器,造成了市场效率的降低和资源的非优化配置。理论上企业财务杠杆与通货膨胀率呈反向关系。
2.资本市场状况。资本市场是企业融资的一个重要来源。根据市场择时理论,在非理性的股票市场,当公司股价被过分高估时,理性的管理者可能发行更多的股票以利用投资者的过度投机热情,相应的公司融资杠杆较低;反之当股票价格被过分低估时,管理者可能回购股票,相应的公司的融资杠杆却比较高。市盈率指标是反映股票价格是被高估还是低估的重要指标。当市盈率高时,企业价值是被高估的,企业会发行更多的股票,降低财务杠杆。反之当市盈率较低时,企业价值被低估,企业可能回购股票,增加财务杠杆。因此,理论上来看企业财务杠杆与市盈率呈反向关系。
3.宏观经济政策。财政政策方面,主要体现在政府投资方面,若政府投资增加,说明国家正在实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企业将面临更多的投资、成长机会。为避免丧失成长机会,企业更趋向于权益融资,降低资产负债比。货币政策手段主要体现在调控利率和控制货币供给量上。债务融资的成本主要是取证券期决于贷款的利率,当实际贷款利率上升时,意味着贷款的成本上升,企业此时会更多地采用股权融资和较低的财务杠杆比率。因此货币政策的取向会对企业选择融资方式产生影响,进而会使得企业的资本结构发生变化。
(二)微观经济要素与企业资本结构关系
1.公司盈利能力。按照优序融资理论,内源融资由于成本最低而会被优先选择,其次是利用债务,最后是选择股权融资。这样盈利能力强的公司应有较少的债务即较低的杠杆率,从而公司盈利能力应该与其负债率负相关。有关企业绩效与资本结构的实证研究,国外研究的结果大都表明,企业价值与财务杠杆之间呈正相关关系。也有少数研究发现企业获利能力与资产负债率呈正相关关系。
一、引言
资本结构理论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是西方财务管理理论的三大核心理论之一,它主要研究资本结构的变化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程度。探究是否存在能使企业价值最大化的一个最优资本结构。因此,按照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的相关关系,我们可以把资本结构理论分为如下两类:(1)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相关论。按照理论研究所得出的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的相关关系的不同可分为三类:①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正相关论。主要有净收益理论、传统理论、修正MM理论、Miller模型、成本理论、信号传递理论和权衡理论。②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负相关论。主要有破产成本理论和优序融资理论。(2)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无关论。这方面的理论主要有经营业收益理论和MM理论。本文是对国外有关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相关性的实证研究的回顾思考。
广义的资本结构是指企业资金来源中所有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之间的比例关系;狭义的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各种长期资金来源的比例关系。国外学者大多倾向于基于狭义资本结构定义,使用资产的长期负债比率来度量资本结构对公司价值的衡量一般采用托宾Q值(公司的市场价值与公司重置成本的比率)、流通市值与账面价值比率、股票预期收益、盈利能力指标(资本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等)、股东财富等。
国外对于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相关性的实证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①在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研究中,将企业价值作为影响因素之一,对其与资本结构的关系进行验证,②在资本结构经济效果研究中,将企业价值当做被解释变量,以资本结构为解释变量,研究资本结构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机制与影响程度。本文也从这两方面来进行综述
二、企业价值对资本结构的影响研究
按实证研究得出的结论的不同可分为以下三类:
1、企业价值与资本结构正相关。
Jordan,Lowe和Taylor(1998)通过对1989—1993年275家英国私人或独立的中小型企业财务数据和调查问卷的分析得出的研究结果表明获利率与负债比呈正相关。Francisco,Sogorb,Mira(2000)对西班牙1994—1998年6482个中小企业资本结构进行的研究也发现尽管与短期债务融资比率呈反比,但是具有更多发展可能性的公司还是将更多利用债务融资,也即企业价值与资本结构正相关。Brierley,Bunn(2005)对1975-2004年间英国公司资本结构的实证研究也得出了盈利能力与财务杠杆正相关的结论。
2、企业价值与资本结构负相关。
Kester(1986)Bl1982-1983年间来自27个不同行业344家日本企业和452家美国企业的横截面数据建立线性回归模型,进行OLS估计,发现获利能力与财务杠杆显著负相关。Titman和Wessels(1988)通过线性结构模型法研究了1972-1982年美国制造业中的469家上市公司数据,得出了同样的结论。Harris,Raviv(1991)的实证结果也是如此。Rajan和Zingalas(1995)采用截取托比模型,选取1987-1991年间G一7集团横截面数据,应用极大似然法(ML)估计系数,研究发现盈利性与英国、美国、日本、加拿大的公司杠杆比率负相关,而且这种关系随着公司规模的增加不断的加强。Douglas(2006)的研究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
Wald(1999)检查了与法、德、日、英资本结构相关的因素,分别以长期负债总资产账面值、总负债总资产账面值为被解释变量,采用异质托比模型,研究发现盈利性与杠杆比率负相关。Booth等人(2001)通过对十个发展中国家(巴西、墨西哥、印度、韩国、约旦、马来西亚、巴基斯坦、泰国、土耳其和津巴布韦)样本数据的分析发现:影响发展中国家公司债务比率的因素中盈利能力是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除了津巴布韦以外其他所有发展中国家的公司绩效与资本结构之间都存在着高度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ao(2007)采用2000—2005年720家公开交易的高科技公司面板数据资料,运用三个时间序列的横截面回归模型和一个多元回归模型,以资产回报率为解释变量,实证研究得出盈利能力与资本结构显著负相关。
Niv0rozhkin(2004)以净利润总资产的比率为解释变量对捷克和保加利亚这两个国家的研究、Akhtar(2005)对澳大利亚的1637家公司1992—2001年数据的研究、Abor(2005)以权益回报率(息税前利润总权益)为解释变量对加纳上市公司的回归分析、supanvanij(2006)对164家日本公司1991-1996年数据的研究、chen和strange(2005)以息税前利润/总资产为解释变量对中国上市公司的研究、Amidu(2007)以息税前利润总资产为解释变量对加纳银行的回归分析以及Eldomiaty(2007)对埃及公司资本结构的研究都得出了盈利能力与资本结构负相关这一结论。
3、企业价值与资本结构无显著相关关系。
Rajan,zingales(1995)的研究发现德国盈利性的估计系数是正的,但在统计意义上不显著,法国和意大利的估计系数在统计上也不显著。Bhole,Mahakud(20O4)以营业收入总资产为解释变量,回归结果得出盈利能力与公司负债水平负相关,但并不是在1966—2000所有期间统计学上都不显著。Nguyen,Ramachandran(2006)以税前利润为解释变量,回归分析结果也得出相同的结论
三、资本结构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
1、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正相关
Masulis,RonaldW.(1980)发表在《财务经济学》上的文章Ⅸ资本结构变动对证券价格影响》指出,普通股价格的变动与财务杠杆水平的变动呈正相关关系。Laxmi,Chand,Bhandari(1988)发表在Ⅸ债务/权益比与普通股期望收益:经验数据一文中得到债务/权益比与普通股期望收益成正相关关系。Maaulia(983)对权衡理论的实证研究表明:(1)普通股票价格的变动与企业财务杠杆的变动呈正相关关系;(2)企业绩效与其负债水平呈正相关关系;(3)能够对公司绩效产生影响的负债水平的变动范围介于0.23与0.45之间。K.Shah(1994)在《资本结构变化的信息传递性质》一文中观察到当财务杠杆增加时,在资本结构变化宣布的当天,股票价格会大幅度上升;相反,当财务杠杆减小时,资本结构变动的信息一宣布,股票价格会大幅度下降。也即股票价格随公司财务杠杆的增加而上升,随公司财务杠杆的减少而下降。Frank和Goyal(2003)认为数据缺失也导致了实证结果的偏差,因此他们运用多重插补的方法来校正这个偏差。他们使用了美国的非金融企业从1950—2000年包括近20万个观测变量的庞大数据库,其研究结果显示:绩效与账面价值财务杠杆比率之间呈正相关,与市场价值财务杠杆比率之间呈负相关。
2、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负相关
Friend和Lang(1998),Titman;和Wessels(1998),Rajan和Zingales(1995)等研究发现,获利性与杠杆负相关。
3、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相关,但并非纯粹正相关或负相关
McConnell和servaes(1990)通过对1976年1173个样本公司和1986年1093个样本公司托宾Q值与股权结构关系的实证分析,得出一个具有显著性的结论,即托宾Q值与公司内部股东所拥有的股权之间存在曲线关系。内部控股股东股权比例小于40%时,托宾Q值随控股比例的增大而提高;当控股比例达到40%-50%时,公司托宾Q值开始下降。Myeong—Hyeon Cho(1998)利用《幸福》杂志500家制造业公司1991年的数据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采用普通最小平方回归的方法,得出了股权结构影响公司的投资,进而影响公司价值的经验结论。他认为,在内部股东拥有股权0%-7%,7%-38%以及38%-100%三个不同区间上,公司价值分别随内部股东拥有股权比例的增加而增加、增加而减少、增加而增加。Fuerst和Kang(2000)以1992—1993年美国的947家公司作为研究样本进行了研究的结论表明:首席执行官、内部人、外部董事持股比例对公司业绩、公司市场价值具有正向作用,外部股东持股比例对公司经营业绩具有负向作用,对于具有控制性股东的公司,持股比例对市场价值具有负向作用。Simerly和Li(2000)提出,在高动态环境下,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负相关。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下,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正相关。
一、引言
对我国众多中小企业来说,融资困难往往是因为自身资本实力较弱,受资金不足的困扰,中小企业的资产结构通常主要由流动资产组成,因难于在资本市场筹集长期资金,流动负债成为主要外源性融资渠道。因此,实施有效的营运资本[①]管理对中小企业尤其重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理论界对财务管理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认识的趋同,营运资本管理的理论和实践都取得了迅速发展,已经成为财务管理体系中与融资管理、投资管理和股利政策同样重要的决策领域。营运资本管理的有效性,涉及流动性及其盈利性的权衡。流动性是蕴含于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动态意义上的偿付能力企业管理论文,保持充分的流动性对规避经营风险和适应环境变化具有重要作用,由于流动性越强的资本其盈利性越弱,过度强调流动性必然会牺牲盈利性,而盈利性的提高又有赖于营运资本的加速周转。营运资本管理的目标应该是通过实施有效管理,在保证营运资本的安全性和流动性的前提下,实现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结构上的合理搭配,并尽可能加速营运资本周转,提高企业营运资本的盈利能力。
传统营运资本管理理念认为,由于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的期限结构和属性结构很难做到完全匹配,而且存货变现需要很长时间,很难做到精确的资本预测,因而企业必须持有一定量的营运资本,才能保证充分的流动性和安全性。然而,西方企业中“零营运资本”和“负营运资本”的理论与实践对传统的营运资本管理理念提出了挑战。“零营运资本”理论对营运资本的界定为“存货+应收账款-应付账款”,认为保持流动性并不意味着必然要维持很高的营运资本,只要企业能够合理安排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数量和期限,保证它们之间的衔接与匹配,并且加速应收账款和存货周转,就可以通过对供应商应付账款的延期支付提供存货资金,动态地保证偿债能力,将营运资本降至为零甚至为负的水平,从而实现企业价值的提升[1]。
中小企业受管理者知识、理念和经验的制约企业管理论文,在营运资金管理方面无论是观念、方法、还是手段上都与发达国家有明显差距中国学术期刊网。长期以来,财务管理研究的核心内容倾向于投资管理、融资管理和股利政策的研究,营运资本管理在我国财务管理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中并未受到应有的关注,这是由于营运资本作为一个财务概念是1993年我国实行与国际惯例接轨的会计制度以后才引入我国的。全面实证考察中小企业营运资本管理效率与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有助于丰富我国营运资本管理的实证研究成果,为中小企业制定营运资本管理政策、提高营运资本管理效率提供理论依据。
二、文献回顾与理论假设
营运资本是企业资本中最具有活力的组成部分,其投入和收回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只有实现营运资本的有效管理和运转,才能保证销各环节的衔接,中小企业才能得以生存与发展。反映企业营运资本管理效率的综合指标是现金周期,Richard V.D.and E.J.Laughlin提出采用现金周期指标反映营运资金管理状况的全貌,将现金周期定义为从供应商处购买原材料支付现金到向客户销售产品收回货款之间的时间,等于应收账款周转期与存货周转期之和减去应付账款周转期[2],现金周转期模型如图1所示。现金周期越长,营运资本投资越大,较长的现金周期通常源于应收账款周转期或存货周转期较长,或者应付账款周转期较短。应收账款周转期和存货周转期较长,可能带来销售收入的提高,但如果持有较高应收账款和存货投资的边际成本超过边际收益,则会带来企业盈利能力的下降。应付账款周转期较短,通常表明企业的应收账款和存货中有些部分需要靠成本较高的长期资金维持,从而降低企业的盈利能力。
国外学者对企业营运资本管理效率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科学、系统的体系,其主要摘要素的最佳余额企业管理论文,有效管理应收账款、存货和应付账款[5]。然而,大量投资于应收账款和存货会同时带来机会成本、坏账损失和管理费用的增加,降低资产使用效率,从而导致盈利能力下降。应付账款是经营过程中自然形成的资本来源,一般成本较低而且比较灵活,延迟应付账款的支付可以提高企业盈利能力。然而,如果供应商提供早期付款折扣优惠,放弃现金折扣将具有很高的隐含融资成本。在使用现金周期作为综合指标考察企业营运资本管理效率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方面,Shin and Soenen对美国企业进行实证分析,发现现金周期与盈利能力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将现金周期降低至合理的较低水平可以提高企业盈利能力,为股东创造价值[6]。Deloof研究证明,存货周转期、应收账款周转期与盈利能力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企业可以通过缩短应收账款周转期和存货周转期提高盈利能力。研究还发现,盈利能力差的企业一般都会延期支付供应商货款[7]。Lazaridis and Tryofonidis认为延期支付供应商货款有助于提高企业盈利能力[8]。Garcia-teruel and Martinez-solano认为应付账款周转期对盈利能力没有显著影响[9]。
由于营运资本管理在我国起步较晚,探讨营运资本管理效率的实证研究较少。毛付根最早采用规范方法对营运资本的结构管理进行分析,从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之间的相互关系上着手,将流动资金的存量配置与其相应资金来源联系起来,从总体上观察和研究流动资产、流动负债以及两者变动引起的盈利与风险之间的消长关系,据此制定合理的营运资金管理政策[10]。杨雄胜等结合中国现实分析了应收账款周转期、存货周转期指标在理论与方法上存在的不足,指出周转额应是某一形态的垫支资金不断回到其原有状态的数额,建议将应收账款周转期改为应收账款平均账龄指标企业管理论文,并采用应收账款逾期率作辅助指标,将存货周转期改为存货平均占用期,并按其内容进行材料平均储存期、在产品平均生产期以及产成品平均库存期等指标细化,以揭示存货在不同环节的营运效率[11]中国学术期刊网。王竹泉等提出将跨地区经营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重心转移到渠道控制上的理念,倡导将营运资金管理研究与供应链管理、渠道管理和客户关系管理等研究有机结合起来,建立营运资本管理理论新框架[12]。汪平和闫甜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研究营运资本政策与企业价值的关系,为“零营运资本”概念与技术的运用提供经验支持,并对营运资本政策决定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和检验[13]。孔宁宁等考察了制造企业上市公司营运资本管理效率对公司盈利能力的影响,认为公司盈利能力与应收账款周转期、存货周转期和应付账款周转期显著负相关[14]。本文借鉴国外营运资本管理效率与企业盈利能力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当前资本市场环境,实证研究我国中小企业营运资本管理效率与绩效之间的关系,考察应收账款周转期、存货周转期、应付账款周转期和现金周期与盈利能力的相关性,提出以下基本假设:
H1:应收账款周转期与中小企业业绩负相关
H2:存货周转期与中小企业业绩负相关
H3:应付账款周转期与中小企业业绩正相关
H4:现金周期与中小企业业绩负相关
三、研究设计
1.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基于2007年我国开始实施新的会计准则,报表中各项指标的计算口径和范围按照一贯性原则的要求进行编制,数据具有可比性,可以消除异常样本对研究结论的影响。因此,本文选取截止2006年上市的222家中小企业作为研究对象。样本企业的具体筛选过程如下:①剔除每年被ST的上市中小企业5家;②剔除金融类上市的中小企业1家;③剔除研究所需样本财务数据不完备的中小企业6家;④剔除各变量的1%异常值的上市中小企业11家。经过筛选,共获得199家样本中小企业597个有效观测值。
文中数据来源于深市中小企业版网上信息披露平台cninfo.com.cn/sme/gsgg/nb.html和巨潮资讯网提供的相关上市中小企业年报数据,具体财务指标由作者根据199家上市中小企业2007-2009年年报基础财务数据整理和计算得出。
2.模型设计和变量安排
(1)模型设计
本文借鉴国外相关研究成果,结合我国中小企业实际情况,构建以下模型考察营运资本管理效率对绩效的影响:
ROEit =α0+α1Sizeit+α2Levit+α3Sgrowit+α4ARDit+μit(1)
ROEit =α0+α1Sizeit+α2Levit+α3Sgrowit+α4INVDit+μ(2)
ROEit=α0+α1Sizeit+α2Levit+α3Sgrowit+α4APDit+μit(3)
ROEit=α0+α1Sizeit+α2Levit+α3Sgrowit+α4CCDit+μit(4)
其中,下标i代表各家公司(横截面维度)企业管理论文,变动范围为从1到199;t代表年数(时间序列维度),变动范围为从l到3。
(2)变量安排
①因变量:中小企业绩效指标
本文采用净资产收益率(ROE)作为因变量来衡量中小企业的绩效能力。从财务管理角度看,净资产收益率是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最主要指标,作为企业销售规模、成本控制、资产营运、筹资结构的综合体现,是企业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综合作用的结果,直接表明所有者拥有净资产的获利能力和收益水平,即企业盈利的真正绩效。采用净资产收益率绩效指标,试图更加准确地描述营运资本管理效率与中小企业业绩的相关性。
②自变量:营运资本管理效率评价指标
本文使用现金周期作为营运资本管理效率的衡量指标。现金周期(CCD)是衡量营运资本管理效率的综合指标,可以分解为应收账款周转期、存货周转期和应付账款周转期三个组成部分。本文使用主营业务收入作为计算应收账款周转期的周转额,使用主营业务成本作为计算存货周转期和应付账款周转期的周转额。为深入分析现金周期对中小企业绩效的影响程度,本文进一步研究应收账款周转期(ARD)、存货周转期(INVD)和应付账款周转期(APD)对绩效的影响,也将它们作为营运资本管理效率的衡量指标。应收账款周转期=[(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365]/[2×主营业务收入],存货周转期=[(期初存货+期末存货)×365]/[2×主营业务成本],应付账款周转期=[(期初应付账款+期末应付账款)×365]/[2×主营业务成本]。
③控制变量
第一,中小企业规模(Size)。国内外相关研究表明,企业规模可以影响组织结构和决策能力,进而影响企业绩效[15],因此本文把中小企业规模作为控制变量纳入模型。由于本文研究营运资本管理效率与中小企业绩效的相关性,因此使用主营业务收入来控制企业规模和市场需求对绩效影响,但考虑到年度主营业务收入规模较大,对其取自然对数以减小不同年度之间主营业务收入差距,使数据更接近正态分布中国学术期刊网。
第二企业管理论文,财务杠杆(Lev)。财务杠杆水平的高低反映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程度。由于中小企业外源性融资主要采用借款等债务融资方式,财务杠杆反映了债权人和所有者对企业的影响程度,对企业绩效具有较大影响。因此,本文在控制变量中引入财务杠杆,以控制不同财务状况对中小企业绩效的影响,本文使用平均负债总额/平均资产总额作为财务杠杆。
第三,销售增长率(Sgrow)。销售增长率反映企业的成长能力和发展速度,从动态角度体现企业的盈利能力。一般而言,较高的销售增长率表明企业具有较强的发展势头和盈利能力。
表1 变量描述与研究假设[②]
变量
描述
相关性假设
净资产收益率(ROE)
净利润/平均净资产
应收账款周转期(ARD)
平均应收账款×365/主营业务收入
(-)
存货周转期(INVD)
平均存货×365/主营业务成本
(-)
应付账款周转期(APD)
平均应付账款×365/主营业务成本
(+)
现金周期(CCD)
ARD+ INVD- APD
(-)
企业规模(Size)
Ln(主营业务收入)
(+)
财务杠杆(Lev)
平均负债总额/平均资产总额
(+)
销售增长率(Sgrow)
(本年主营业务收入-上年主营业务收入)/上年主营业务收入
(+)
四、实证结果分析
1.描述性统计分析
本文对2007-2009年中小企业样本观测值利用SPSS13.0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样本观测值描述性统计
变量
变量名
观测值
均值
中位数
极小值
极大值
标准差
ROE
净资产收益率
597
13.47%
11.44%
-26.28%
300.36%
18.25%
ARD
应收账款周转期
597
69.18
62.76
1.62
356.03
47.93
INVD
存货周转期
597
119.80
96.93
5.37
722.83
97.27
APD
应付账款周转期
597
66.28
61.94
2.14
680.45
54.09
CCD
现金周期
597
122.70
105.39
-156.74
787.98
106.55
Size
企业规模
597
20.42
20.40
17.42
24.79
0.98
Lev
财务杠杆
597
41.34%
41.69%
4.26%
80.82%
15.72%
Sgrow
销售增长率
597
22.85%
16.23%
-49.50%
977.99%
57.03%
统计结果表明,净资产收益率均值为13.47%,反映出样本总体的平均绩效水平较低。现金周期均值为122.7天,中位数为105.39天;应收账款周转期均值为69.18天,中位数为62.76天;存货周转期均值为119.80天,中位数为96.93天;应付账款周转期均值为66.28天,中位数为61.94天。通过比较可以看出,中小企业从供应商处获得的平均信用期66.28天小于给予客户的平均信用期69.18天,存货的平均周转期119.8天,周转速度较慢。财务杠杆均值为41.34%,中位数为41.69%,说明中小企业总体债务水平适中,经营安全企业管理论文,风险水平不高;销售增长率均值为22.85%,中位数为16.23%,说明中小企业的销售额整体上保持着较快的增长速度。
2.变量相关性分析
表3列示了模型所有变量利用SPSS13.0运行的Pearson相关系数,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各变量的Pearson相关系数
ROE
ARD
INVD
APD
CCD
Size
Lev
Sgrow
ROE
1
ARD
-0.117**
(0.000)
1
INVD
0.021*
(0.603)
0.229**
(0.000)
1
APD
0.173**
(0.000)
0.346**
(0.000)
0.349**
(0.000)
1
CCD
-0.76
(0.063)
0.483**
(0.000)
0.839**
(0.000)
-0.033
(0.419)
1
Size
0.194**
(0.000)
-0.380**
(0.000)
-0.339**
(0.000)
-0.158**
(0.000)
-0.400**
(0.000)
1
Lev
0.013*
(0.757)
-0.167**
(0.000)
-0.158**
(0.000)
0.177**(0.000)
-0.198**
(0.000)
0.484**
(0.000)
1
Sgrow
0.148**
(0.000)
-0.069
(0.092)
-0.045
(0.277)
-0.034
(0.408)
-0.055
(0.184)
0.090*
(0.027)
0.075
(0.066)
1
注:**表示0.01的显著性水平,*表示0.05的显著性水平。
结果表明,绩效指标净资产收益率与营运资本管理效率指标应收账款周转期在1%的水平上显著负相关,与本文的预期相符,表明加速收款会提高中小企业绩效。净资产收益率与存货周转期在5%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与本文预期不相符,表明加速存货周转意味着存货占用水平过低和频繁发生存货缺货。净资产收益率与应付账款周转期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与本文预期相符,表明延期支付货款有助于绩效水平的提高。净资产收益率与现金周期高度负相关,也与预期相符,表明缩短现金周期可以提高盈利能力,从而证实了有效的营运资本管理对绩效的影响。净资产收益率与控制变量中小企业规模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说明规模较大的中小企业盈利能力较强。净资产收益率与财务杠杆在5%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说明负债率越高,可以发挥财务杠杆的作用,中小企业绩效水平越好;净资产收益率与销售增长率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说明销售增长越快中小企业的绩效越好中国学术期刊网。各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总体较弱,只有现金周期与应收账款周转期、存货周转期和净资产收益率的相关系数较高,分别为0.483、0.839和-0.76企业管理论文,为避免潜在共线性问题,需要在随后的多元回归分析中对此加以关注。
3.回归分析
本文利用回归分析考察营运资本管理效率对中小企业绩效的影响,使用时间权重的固定效应模型进行估计,表4列示了采用Eviews6.0运行后模型1-4的回归结果。
表4 回归分析结果
Model
Variable
Coefficient
Std.Error
Prob.
(1)
C
Lev
Sgrow
Size
ARD
-0.7041
0.1681
0.0476
0.0432
-0.1632
0.1207
0.0335
0.0100
0.0010
0.0001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2)
C
Lev
Sgrow
Size
INVD
-0.6788
0.1671
0.0462
0.0421
0.0001
0.1185
0.0337
0.0100
0.0060
0.0001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628*
(3)
C
Lev
Sgrow
Size
APD
-0.6521
0.1662
0.0446
0.0405
0.1023
0.1153
0.0351
0.0100
0.0059
0.0009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4)
C
Lev
Sgrow
Size
CCD
-0.6549
0.1658
0.0472
0.0412
-0.1605
0.1218
0.0336
0.0101
0.0061
0.0015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注:**表示0.01的显著性水平,*表示0.05的显著性水平。
从运行结果上看,绩效指标净资产收益率与应收账款周转期在1%的水平上显著负相关,与本文的预期相符,表明应收账款回收的速度越快,资金被其他单位占用的时间越短,管理应收账款的效率越高。但是奉行过于严格的信用政策,采取过于苛刻的信用标准和付款条件会限制销售收入的扩大,造成存货的积压和流动资金周转的缓慢。延长客户付款期限可能带来销售收入的增加,进而增加利润水平,但同时会带来资金成本和坏账损失等费用的增加,对绩效水平产生负面影响。因此,要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通过对客户的资信状况进行调查和评估,严格控制应收账款的规模有助于提高绩效水平。净资产收益率与存货周转期在5%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与本文预期不符,表明延长存货周转期有助于提高中小企业盈利能力,也反映出存货周转率过快,存货储备水平不足企业管理论文,造成存货缺乏、生产中断或销售紧张,影响供货和销售水平。净资产收益率与应付账款周转期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与本文预期相符,表明延期支付货款可以提升绩效水平。然而,应付账款规模和期限的大小不仅与自身的信用有关,而且与销货方提供的信用条件有关。如果中小企业意欲展延付款期拖欠货款不还,就会导致因信誉恶化而丧失供应商乃至其他客户的信用,或招致日后更加苛刻的信用条件。净资产收益率与现金周期在1%的水平上显著负相关,也与预期相符,表明治理机构可以通过缩短现金周期提高盈利能力。现金周期是对应收账款周转期、存货周转期和应付账款周转期的综合分析。应收账款周转期与绩效能力负相关对现金周期与绩效能力的负相关关系具有正面影响,存货周转期与绩效能力正相关、应付账款周转期与绩效能力负相关对现金周期与绩效能力的负相关关系具有负面影响。现金周期与绩效能力关系回归结果的显著负相关,表明应收账款周转期对现金周期的变动趋势具有更大的影响作用。
在时间权重的固定效应模型中,各控制变量与因变量的相关性均为显著。中小企业绩效与规模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表明规模较大的中小企业有可能创造较高利润。绩效水平与财务杠杆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表明具有较高财务杠杆中小企业的盈利能力较好。绩效水平与销售增长率在1%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表明市场机会是企业得以提高盈利能力的重要因素,具有较高销售增长率的中小企业绩效能力更强。
五、研究结论与启示
本文选取截止2006年在我国深市上市的199家中小企业2007—2009报表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实证考察营运资本管理效率与绩效能力之间的关系中国学术期刊网。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中小企业的盈利能力与应收账款周转期、现金周期显著负相关;延长存货周转期、应付账款周转期有助于提升中小企业的绩效;采取高负债利用财务杠杆融资策略会提升绩效;扩大中小企业规模、提高销售增长率有助于增强中小企业实力,进而增加盈利水平。
尽管本文研究结论的得出是基于上市中小企业的数据,但对其它非上市中小企业同样具有借鉴意义。(1)中小企业管理者应将营运资本管理作为财务管理的重要部分,据以了解经营情况和管理水平。中小企业资本周转状况与供、产、销各环节密切相关企业管理论文,采取恰当的信用政策、加强存货的科学管理、选择最优债务支付时机和支付方式等措施,将现金周期、应收账款周转期、存货周转期和应付账款周转期控制在合理的最优水平,在保证充分流动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实现营运资本的高效运转。(2) 净资产收益率与应收账款周转期负相关表明,对管理水平和经济实力相对较弱的中小企业来说,缩短收款时间可以有效降低应收账款机会成本、管理成本和坏账成本,其变现能力直接影响到中小企业的盈利能力。(3)净资产收益率与应付账款周转期的正相关关系表明,中小企业因难于在资本市场筹集长期资金,正规金融和商业信用成为其主要外源融资渠道,会导致中小企业过于依赖甚至长期拖欠上游客户账款,进而影响自身的信誉状况。因此,中小企业不宜片面追求延期付款带来的成本收益,而应权衡在供应链中所处位置,制定适合自身的付款政策。(4) 净资产收益率与现金周期的显著负相关表明,应收账款周转期对现金周期的变动趋势具有更大的影响作用,应该通过加速应收账款周转和合理控制存货水平实现对现金周期的最佳控制。
本文研究的主要缺陷:一是在营运资本管理效率评价指标中,选择现金周期及其组成部分作为衡量指标,可能会使研究结果存在一定测量偏差。二是研究资料仅涉及2007-2009三年数据,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研究结论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1]Eugene F.Brigham,Joel F.Houston.Fundamentals ofFinancial Management[M]. Cincinnati:South-Western CollegePub,2003:655-657.
[2]RichardV.D.and E.J.Laughlin.A Cash Conversion Cycle Approach to Liquidity Analysis[J].FinancialManagement,1980,Spring:66-69.
[3]Blinder A.S., Maccini. The Resurgence of Inventory Research:What have We Learned[J]. Journal of Economic Survey,1991,5:291-328.
[4]Ng C.K., J.K.Smith and R.L.Smith.Evidence on theDeterminants of Credit Terms Used in Interfirm Trade[J].Journal of Finance,1999,54:1109-1129.
[5]Gerg Filbeck,Thomas M.Krueger.An Analysis of WorkingCapital Management Results across Industries[J].Mid-American Journal ofBusiness,2005,20(2):11-18.
[6]Shin,H.H.,L.Soenen.Efficiency of Working Capital andCorporate Profitability[J].Financial Practice and Education,1998,8(2):37-45.
[7]Deloof M..Does Working Capital Management AffectProfitability of Belgian Firms?[J] Journal of Business Finance &Accounting,2003,April/May:573-587.
[8]Ioannis Lazaridis,Dimitrios Tryofonidis.Relationshipbetween Working Capital Management and Profitability of Listed Companies in theAthens Stock Exchange[J].Journal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andAnalysis,2006,19(1):26-35.
[9]Pedro Juan Garcia-teruel,Pedro Martinez-solano.Effectsof Working Capital Management on SME Profitabilit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Management Finance,2007,3:164-177.
[10]毛付根.论营运资金管理的基本原理[J].会计研究,1995,(1):38-40.
[11]杨雄胜.改进周转率指标的现实思考[J].会计研究,2000,(4):47-51.
[12]王竹泉,逄咏梅,孙建强.国内外营运资金管理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会计研究,2007,(2):85-90.
[13]汪平,闫甜.营运资本、营运资本政策与企业价值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3):2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