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渡教育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4-01 09:52:3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过渡教育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过渡教育论文

篇(1)

美国教育经济学家莱文教授认为属于下列三种情况中的任何一种都应称作“教育过度”:相对于历史上的较高受教育水平者,现在受相同教育水平的经济地位下降了;受教育者未能实现其对事业的期望;工作人员掌握的技能超过了他们所从事的职业岗位的需要。…这种考量不仅考虑了社会层面上的教育供求,还考虑了受教育者个体的感受。根据莱文教授判断教育过度的标准,可以看到,近几年,我国的教师教育产生了“教育过度”危机,其症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师教育专业的学生缺乏专业安全感,对自己的前途迷茫,专业学习缺乏信心,专业素质缺失;二是基层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困惑,其专业能力不能适应13新月异的教育变革,缺乏自信心,有强烈的失落感;三是教师教育机构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有的教育机构完全受制于市场,缺乏市场竞争力;四是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教师教育的干预,缺乏应有的力度,导致教师教育市场无序。

一、“教育过度”形成的主要原因

教师教育过度现象的出现,除因为教师教育内部体制的问题,以及在目前教师教育市场还未成熟的情况下,教育宏观调控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之外,还有其它一些方面的原因,具体而言:

教师教育管理机制不够健全。我国教师教育长期以来实行的是政府主导的“行政定向、封闭运行”体制。这种体制对我国教师教育的发展与进步虽然做出了重大贡献,但这只是与我国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当我国的经济体制转换为市场经济体制之后,这种教师教育体制就失去了其存在的基础。随着现代教师教育的发展,教师教育的办学机制也逐步趋向开放化,但这是一种割裂式管理体制:首先,教师教育的职前与职后之间产生了割裂。师范院校只关注师范生的学习和能力培养,却忽视了职后教育的需要;教育内容主要侧重于理论知识的教育,忽视了学生的实践指导。其次,院校各自为阵,其教师教育的标准参差不齐。教育机构之间在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上没有一个系统的观念,本位主义思想严重,专业设置重复,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各院校没有统一的标准,导致毕业生质量良莠不齐;教师教育的入门条件过于简单,未作一定的人职教育期限和实践期限要求。第三,由于现代教师教育的市场化发展以及综合院校对师范院校的冲击,使得师范院校处境尴尬,能否保持传统的教师培养模式,是走综合化发展道路,重视师范生的学科结构,还是突出教师专业的教育特性?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去探究。对此,笔者认为,在我国目前的教师教育管理体制还不够完善的情况下,必须根据基础教育的实际情况,建立与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教育发展相适应的渐进式的教师教育管理体制。

教师教育法制环境不佳。在一些发达国家,关于教师教育的法律法规已经形成了比较规范的体系,这对我国的教师教育发展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在这方面,171前我们还存在一些缺欠:首先,有关教师教育的规定仅是在一些法规中有一些条文性的规定,主要依赖于行业的指导性文件,对于教师教育没有形成刚性的规范文件,缺乏应有的管理力度和约束机制。其次,对于教师入职要求和考核标准以及教师继续教育没有一定的法律依据,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也只是制定适合本地区的标准,没有硬性、统一的标准,对教师资格管理不够严肃,随意性较大。第三,教师教育的相关法规、条例仍然不明确、不全面、不系统。_3教师教育法律规章的建立是推进教师教育进程的重要保障,有了法律依据,可以根据目前的教师教育发展的需要和专业建设,制定规范、可行的教师教育标准。

教师教育在教育市场中不能正确定位。随着教师教育的发展,师资市场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型。首先,办学机构的办学层次不断提升,然而质量却没有得到应有的提高,大批师范生的学历提高了,而实际专业水平在下降,导致毕业生在就业时不能正确定位,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情况。其次,对于教师教育的内容选择完全依赖于市场对教师教育的引导,虽然强调了教师教育的实用性,但却忽视了教师教育内容内在的系统性。第三,市场分析缺乏前瞻性。由于教师教育专业的设置是依据于教育市场的需要,有时会因为市场的错误导向使得教育专业在设置上产生一定的错觉,教师教育机构不能对教师市场进行有效的教育分析,对教师教育的专业设置以及招生规模不能进行科学调研,致使市场和实际相脱节。

一线教师的专业素质缺失。在职教师的知识结构老化,教师继续教育流于形式,教师评价缺乏力度和导向机制。首先,教师相对过剩。教师数量的过剩与教师质量的下降一直困扰着教师的专业发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因不能适应教育的需要而退出课堂。其次,在教师继续教育的过程中,忽视教师的实际状况,过分依赖固定的教材、理念,不仅与教师的日常教育生活相脱节,还与教师们的丰富的个体实践与个人需要相悖。造成上述情况的原因:一是中小学教师无暇顾及新的教育信息,他们把自己的学习时间、精力主要投放在繁琐的教学工作上,导致教师成了教学的机器,继续教育则成了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二是教师教育的信息渠道不畅,部分中小学校对教师继续教育漠不关心,同时,教研部门与一线教师之间缺乏应有的教育联系机制。

教师教育主体受市场经济利益驱动。教师教育的日趋规模化发展的社会因素是由于受巨大的经济利益驱动导致的。首先,综合性院校参与教师教育的直接动因就是受办学的经济利益驱动。相对于其他的专业设置,教师教育专业投入小,风险低,同样产生高经济效益;扩大招生也受经济利益的影响,对于院校来说,生源就意味着经济效益,甚至有的学生以赞助的方式给学校提供办学资金来弥补考分的差距,学校从经济上得到了好处,但这样的学生无论是在专业知识还是在教育能力方面都存在很大的缺失。其次,教师教育的个人高收益率导致个人对教师教育的需求过于旺盛,这是教师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的又一重要原因。对于教育投资,其个人收益率的大小取决于个人因教育而发生的所有成本(显性的直接成本和隐性的机会成本)与未来预期收益的贴现值(未来预期收益在与现在支出的成本进行比较时,要进行贴现)的比例。对于目前相当一部分报考教师教育专业的考生来说,由于文化成绩不理想,上师范专业既享受到教师教育的优惠条件,又能够获得到与其他大学学生一样的身份。教师教育中个人投资的高收益而低成本,教师的社会地位、成就感和良好的工作环境等,就构成了个人投资教师教育的社会及心理驱动。

二、预防教师“教育过度”的基本策略

尽管在我国教师教育领域中存在着教育过度的现象,但并不能因此就得出应该限制教师教育发展规模的结论。因为这种教育过度并不是教师总量上的过度,而是因结构不均衡造成的过度,具体表现在教师教育的投资结构、层次结构、院校布局、区域结构、学科结构等方面。因此,只有从我国教师教育的实际出发,建构科学的教师教育发展模式,才是其发展的唯一途径。

创新教师教育体系。教师教育体系的创新是针对传统的师范教育模式提出的相对概念,主要指建立一个面向市场、面向终身教育发展的教师教育体系。这一体系是以师范教育为基础,综合性教育与专业化培训相结合的、适应时代专业化人才培养要求的教师教育。首先,突出专业化人才的培养。对于从事基础教育的师范生来说,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是其从事教育工作的基本前提,但不可忽视教师专业的特殊性,即专业实践性,必须根据教师教育培养的基本要求,把职业素养的培养提到一定的高度,关注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其次,终身教育体系应考虑从教者的职业发展要求,建构大教师教育的概念,将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和各行各业的教育培训者纳入到教师专业化建设的目标体系中来,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化社会的建设,培养和培训各方面的专业化师资,而不是仅仅局限于传统的狭隘的学历化的师范教育领域。4第三,鼓励教师教育机构的个性化发展。不同层次、不同区域的教师教育机构所显现出来的办学目标、方向,以及服务对象都有着一定的差异性。而且在师范院校与综合院校之间,无论在办学的方向上,还是资源上,也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在横向上要强化同等层次学校办学目标的个性化发展,在纵向上必须强化连续性和递增性,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进行联合办学,如实行本、硕连读学制,调整教育硕士的招生考试制度等,根据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进行合理的资源整合。

优化教师教育的资源配置。教师教育资源的科学配置是推进教师教育的有效途径。首先,有条件的综合性院校等教育机构应参与教师教育工作,以推进开放而规范的教师教育体系的逐步形成。因为,综合院校的办学资源在学科建设上更趋于规范化、科学化,无论在学术研究的深度、广度上,都有自己的优势,这对于教师教育的专业设置是非常有益的,鼓励这些具备师资培养条件的院校参与到中小学教师的培训工作中,则有利于教师专业知识的拓展。其次,学科建设是教师教育资源的关键因素。学科建设必须突出教师教育的专业性,在教师教育模式中,将学科知识和教育知识有机融为一体,把学生培养成为既是学科方面的专家,又是教育方面的专家。在学科知识的建设上,与综合院校接轨,实行宽口径、厚基础、精学科的建设模式,根据基础教育发展的状况,推进学科建设的发展,使其更趋于合理化、科学化。第三,注重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的一体化建设。师范院校要把教师职后培训工作和师范生的教学工作放在同等的地位,这有利于在师资、设备、图书、场地、科研等方面实现资源共享,统一调度。在工作环境与协调联动上有效融合,扭转目前二者相互脱离、相互封闭、各成体系的状况。第四,加强职业需求预测,引导学生正确进行教育投资。自1997年,我国高等学校实行“招生并轨”、学生实现缴费上学以来,尽管教师教育能带来非货币性的满足,但个人教育投资的成本与未来预期收益相比,仍会成为个人选择是否当教师的关键因素。因此,必须引导个人正确地进行教育投资,降低个人教育投资的风险。

篇(2)

 

一、从心理准备入手,培养孩子入学前良好的心理品质

 

1.提高孩子的任务意识,养成认真、专注做事的习惯

 

我们在平时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幼儿专注做事的习惯。如:让孩子知道每天值日生所要做的事情;明确在每项活动中教师要求自己做的事情,并学会做完。做事的时候要一心一意,不能边做边玩,做完事情再去玩;做完一件事,再去做另一件事;在老师要求的时间内把事情做完,不拖拉;养成认真做事的态度,追求良好的结果;在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一些注意力训练。

 

2.培养孩子思考、务求甚解,按时完成学习任务的习惯

 

首先,请家长配合幼儿园,让幼儿养成遵守作息时间的习惯,如:不迟到早退、不随便请假等;其次,在教学活动中让幼儿养成爱想、爱问和认真回答问题、注意倾听的习惯;再有,培养幼儿正确地握笔写字、看书、读书的习惯;还有,通过适当的布置作业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游戏、活动中加强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

 

3.为了使幼儿能更好的适应小学的学习环境

 

幼儿园大班集体活动时间在下学期(3月-7月)由30变为35分钟,延长了5分钟时间,在集体活动时间里引导幼儿逐渐保持注意的稳定和持久,让幼儿在心理上对时间概念有所准备。

 

二、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为重点,帮助孩子适应幼小过渡中的断层问题

 

(一)、教育活动:

 

1.培养孩子学习方面的动手操作能力:结合主题“我上小学了”要求让幼儿学习有关的常规知识:学习整理自己的书包、铅笔盒,爱护并看管好自己的物品,学会使用剪刀、铅笔刀、橡皮、刨铅笔和其它学习工具。

 

2.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活动中让幼儿养成爱想、爱问和认真回答问题、注意倾听的习惯。

 

3.向幼儿渗透数学方面的知识:通过每次的数学活动、数学区工作对幼儿进行分类、统计、简单运算、自编应用题的培养,提高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日常活动中引导幼儿学习运用数学经验解决问题,提高幼儿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教育环境的创设:

 

1.注意改变活动室的布局,在下学期期可将集中围坐式的环境改变为小学班级式环境,让幼儿在幼儿园里感受到小学班级式教学环境的体验,促进幼儿身心的发展。

 

2.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阅读、书写环境;如:将活动室的物品都注上汉字、活动室环境布置图文结合、以语言区为重点精心设计制作有关读写方面材料供幼儿操作,同时在各区域中进行渗透、同时,让幼儿熟悉汉语拼音,知道拼音是一种正确认读汉字的工具和基础;坚持开展餐前的认读识字活动等。为幼儿阅读、书写提供条件。

 

(三)日常生活的管理:

 

1.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在学习生活中,要学会自我观察、自我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批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等,要求幼儿早晨在8:00前到园,不迟到。以培养幼儿遵守作息制度,早睡早起,有规律生活的良好习惯。

 

2.通过谈话、故事、社会实践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增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小值日生制度,适当增加一些简单的劳动,如扫地、擦桌子等。让幼儿感知到,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了,生活、学习不能完全依靠家长和老师,要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遇到问题和困难自己要想办法解快。

 

3.进一步加强幼儿独立生活能力和劳动习惯的培训。要注意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增强幼儿的独立意识,让幼儿学会自理、自立,逐渐减少成人的直接照顾,会正确的穿衣、裤、鞋,会保管、整理自己的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懂得自我保护。

 

三、加强幼儿园与小学的互动观摩交流,为幼儿做好入学前必要的心理准备

 

1.组织幼儿参观小学,参观小学生升旗仪式,早操活动、课间活动,而且还把他们带进小学生的课堂,参观小学生的学习,课间活动等,让幼儿熟悉小学和激发幼儿入学的愿望,并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指导,开展“我要上学了”主题活动。

 

2.做好幼小的知识衔接工作。对大班教师进行培训,使她们了解小学的知识体系及学习内容,对于一些知识的传授能与小学衔接,并适当增加一些执笔姿势及书写习惯的教学。

 

四、家园同步,增强教师与家长的交流沟通,共同为幼儿入小学做好准备

 

1.召开专题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使家长们能够主动配合幼儿园,并能积极的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

 

2.利用家访、家长来园接送幼儿、电话交谈等形式,与家长及时沟通和交流,使家长们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自己的孩子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准确把握自己的孩子当前的发展水平和状况,并对其进行专门的教育和训练,使家园能更进一步的配合,相互理解和支持,使每一个孩子都能顺利的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的学习与生活。

 

篇(3)

1.基督教对于儒教的超越

任何一种宗教或者信仰体系,一般地,其思想与理论至少应包括世界观或者宇宙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儒教是否是一种宗教,历来众说纷纭;但是,考虑到本文的题目,所以在此也就暂且认为儒教是一种宗教。儒教之所以被认为不是一种宗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它缺乏宗教的一些要素,但它确实有着一整套相当完善的思想学说。而它的思想学说中,最富有价值的是它的道德伦理学说,

1.1儒家的道德伦理学说与基督教的价值观念的一致性

儒家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基督教也有相似的观点,下面就这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1.1.1修身。儒家重视道德伦理教育和自我修身养性。孔子说“我日三省我身”,基督教更是主张时时忏悔;孔子主张“礼乐”、“仁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耶稣说“爱人如己”;孔子提倡“忠恕”,耶稣说“要原谅人七十个七次”;孔子主张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的“中庸”之道,《圣经》也主张各人要按自己的本分行事为人。

1.1.2齐家。儒家极其注重家庭的伦理关系并认为“百善孝为先”;基督教同样认为婚姻是神圣的,比孔子还早五百年的摩西在他所传上帝的十诫中就明确宣告“当孝敬父母”。儒家认为“夫为妇之纲”;《圣经》也认为“丈夫是妻子的头”,犹如基督是教会的头一般。

1.1.3治国。儒家有非常强烈的国家观念因而成为中国社会正统思想达两千多年。《圣经》同样要求信徒要尊重“在上有权柄者”,“顺服掌权者”,因为“没有权柄不是出于神的”在政治上儒家提倡“德治”、“仁政”和“王道”,《圣经》也提倡主人要爱仆人,大的要服侍小的。

1.1.4平天下。“平天下”是儒家的最高理想,即建立所谓“大同社会”。儒家认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基督教尽管要建立的是天上的国度,但也愿天国能降临人间,或者起码要将福音传到地极。

1.2基督教对于儒教的超越

儒教与基督教在人性问题上有着非常不同的看法,儒教主张“性善说”,基督教则认为自从人类的始祖因违背神的命令,每个人生而带有原罪,正是由于对人性的看法不同,使得儒家社会相对地缺乏法律意识而不能建立法治社会。

在家庭伦理方面,儒家社会不能建立“一夫一妻”制度;另一方面,基督教对于长辈是“孝敬”而非儒教的“孝顺”,使得基督教得以避免儒教盲目的“尊上”,同样的道理,在对待世俗的政权,基督教也是在顺服神的前提下顺服掌权者。

儒家思想之所以在伦理道德方面有着一些不足,其原因在于它缺乏相应的世界观或宇宙观与人生观,使得它整套的道德伦理缺乏坚实的哲学基础,而变成一套空洞的道德说教。的确人们有足够的理由发问“为什么我要进行道德修养,而不追求更加现实的东西,毕竟人生短暂。”

2.基督教对于佛教的超越

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它们之间当然有不少的相似性。尽管佛教被称为一种智慧型的宗教,但本人以为基督教也同样能够超越佛教。

2.1佛教与基督教在人生观方面的相似性

佛教与基督教都同样认为每个人有独立于身体的灵魂。人类的肉体死亡后,生命以另外一种形式存在。佛教认为根据善恶行为,轮回报应,基督教则认为世界有“最后的审判”,公义的神将审判每个人。。

佛教认为现实人生是“无常”、“无我”、“苦”,而“苦”是由每人自身的“惑”、“业”所致。基督教也认为人的一生是“劳苦愁烦”、信徒在“世上有苦难”。但基督教认为人类的“苦”是人类为自己的罪所应付出的代价。

怎样摆脱“苦”佛教主张依据经、律、论三藏、修持戒、定、慧三学以断除烦劳、超脱生死轮回而达到“解脱”;基督教则认为人类唯有靠着基督在“十字架”上的救赎而让上帝进到个人的生命之中,从而获得一个永恒的新生命。佛教与基督教到底谁的“办法”更有效,每一个认真在追求真理的人可以从历史和现实去寻找答案。

2.2基督教对佛教的超越

尽管现在的佛教自认为是入世的宗教,但本人以为佛教是出世的宗教,所谓“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与儒家的“修齐治平”相去甚远。难怪唐代大儒韩愈要灭佛。而基督教却能与儒教在价值观方面有相同点。

尽管佛理精深,但佛教却没能解释宇宙、生命与人类的起源,恐怕一个“缘”字很难满足人类对于绝对真理的追求;另外,到底人类的“惑”与“业”从何而来?还有,既然所有的生命都处于轮回之中,那么,谁在掌管这个“轮回”大权?因此,本人认为,佛教正是在世界观或者宇宙观方面的欠缺,而使它缺乏理性方面的根据而逊色于基督教。

3.基督教对于道教的超越

道教是中国唯一的一个本土宗教,在中国有着广泛的民间基础。现在,也有不少中国知识分子基督徒认为老子的《道德经》与基督教的《圣经》有很多相似之处,甚至认为老子有得到神的启示。而中国的道教就是尊老子的学说为其重要的哲学根据之一。

3.1基督教与道教在世界观方面的相似处

道家的道是超五官经验的,神秘而难以用人类的语言进行描述。所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基督教也认为人类因为罪而与神已经隔绝,除非人类得到神的特别启示,否则人类无法用语言来描述神。

道家认为道是宇宙之元始。如说:“有物浑成,先天地生,```````,可以为天下母,我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圣经〉〉约翰福音开头就说;“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万物是藉着他造的;凡被造的,没有一样不是藉着他造的。”

道家认为道为宇宙维护者,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还有所谓:“道生之,德畜之”基督教同样认为神用他的权能托住万有。因此,道教认为宇宙、阴阳、万物皆由道化生,在这一点上,的确与基督教有很大的相似性。

3.2基督教对于道教的超越

尽管道教认为通过一定的修炼方法,包括服饰、导引、胎息、内丹、外丹等,人可以达到成仙而长生不老。基督教则强调“因信称义”,即任何人只要愿意悔改而接受耶稣基督为他个人的救主,就可以得享永生。

道教尽管有一定的宗教仪式,,但对于普通的信徒来说,除了向神明祈求平安、升官发财外,很少触及到人类的灵魂,以至陷进迷信之中。而基督教则始终关注人类灵魂的处境。

篇(4)

教育最重要的价值之一就是培育心理品质,促进精神成长。对于学生来说,从小学升入初中是个里程碑式的跨越。小学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正确把握这一差异,能够帮助他们顺利实现过渡,以积极的心理品质投入新的学段的学习,初一班主任要特别关注这一点。那么,怎样展开衔接教育呢?

一、变位教育

所谓变位教育,即角色教育,是基于学生转变为初中生的角色之后,实施的初中生角色认知、定位的教育,以帮助他们调整心理适应状态。初中学生的角色定位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分析判断能力,提高认知能力,逐步摆脱过分的依赖性,更加强调良好个性的发展,能够专注于学习,形成自己的良好爱好。衔接教育的工作首先是促成他们的角色转变。

王同学刚上初一时,听课从不认真、好动,老爱和前后桌的同学说话,弄得那一片“鸡犬不宁”;一和同学有点小摩擦,他便大哭不止;如果没有组长不断催促,他从不主动交作业。由于爸爸妈妈出门打工,他让爷爷接送他上下学,而且还必须带着吃的和喝的;和女同学在一起说话时,他也从不讲究,时常惹得女同学们告状。可见,这位同学的心理状态其实还是停留在小学阶段,而且在小学阶段也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依然我行我素,给他自己以及其他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带来不利因素。笔者观察了一段时间后,采取了下列措施:

(一)情境教育法

设置一定的情境,提供学习的榜样,促使受教育者主动醒悟。笔者给王同学讲述了古代少年周处弃恶从善的故事,设置几个问题:“周处一开始为什么遭到村民的反感和排斥呢?”王硕说:“他做了对不起村民的事,冒犯了大家。”笔者就势点拨:“如果一个学生在班里做了很多大家不喜欢的事情,会怎样呢?”王硕说:“一定也和周处一样。”说罢,他低下了头。笔者觉察到他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笔者接着问第二个问题:“周处最后为什么受人爱戴呢?”王硕马上说:“他改正了自己的错误。”笔者引导、告诉他,无论是谁,犯了错误,只要能够意识到错误,就值得赞扬,能够改正错误,更值得赞扬。笔者一步步引导他反观自己的错误,意识到怎样做才受到大家的欢迎,为他改正自己的错误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角色认知法

引导学生准确认知个体的角色地位,既不逃避要面对的问题,又不夸大面临的困难,便于调整个体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以适合自己的秉性特点和外界环境,为积极健康的生活提供良好的心理品质。试图一蹴而就地转变一个学生并不是科学的态度。王同学同样不可能一下子改变他的坏习惯。笔者就找机会访谈他,首先,笔者问他,他在家里是什么角色,然后追问他,在学校里是什么角色,他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是什么角色。王同学经笔者的点拨,逐渐明晰了自己的角色定位,认识到爸爸妈妈对家庭的责任,对子女吃饭穿衣的责任,对爷爷奶奶的赡养责任,认识到爷爷奶奶承担起本不应该由他们承担的责任,认识到他本人体贴家人、为家尽力所能及的责任、为将来打拼积极学习的责任。说到动情之处,王同学竟然流下眼泪。笔者觉得很欣慰,他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角色,就能够清醒地定位自己。

情境教育和角色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可在日常管理中灵活运用。实现变位教育,改善学生的心理品质,就为转变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规范教育

教师要引导学生意识到规范在日常生活学习和集体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培养他们的规则意识,为他们的行为提供必要的约束,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影响。

王同学入班后的种种表现都没有遵守规范,笔者就在日常生活中寻找犯错点,灵活实施教育。有一次,一个女生向笔者告状,指责王同学说话不文明。笔者找到他,对照《初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让他找出触犯了哪些规则,责令他如实写出事件的详细过程,分析造成的可能后果。他主动自省并且作出保证。这个过程中,笔者其实并没有特意要求他写检查,而是给他一个平台,以规范为杠杆,促使他意识到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可见,教师可利用刚性规则,甚至校风校纪、法律法规等,让学生真切感到违法规则的可怕后果,逼他们遵守。同时,激发他们潜在的向善的心理,注入人文精神,逐步地引导他们新生适应初中生活。

三、自我教育

所谓自我教育,就是引导学生调动内在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潜能,激发他们主动、持续地矫正不良行为,去掉小学生的种种不利于初中生活的心理因素。自我教育不是说让学生自我感悟、自我纠正、自我激励,而是需要班主任积极介入。教育的最佳境界就是无为教育,即让学生自我教育,如自我认识、自我约束、自我实践、自我反思等。因此自我教育也是德育的最高境界,是一种唤醒教育,体现出浓厚的人文色彩。

王同学积习难改,一下子使他彻底转变过来是不现实的。例如,他总是要求爷爷给他带零食,这在学校里很少见。笔者一开始感到好笑,但细想,不能纵容他的这种行为。打听后,笔者才知道,他在家不好好地吃饭而且挑食。于是,笔者就提示他,周围的同学都不会在家不好好吃饭,在学校吃零食,初中生做小学生的事情,会遭人嘲笑的。王同学认识到这个问题后,愿意改正。但是,他已养成了吃零食的习惯,所以到点不吃就饿得慌。他询问笔者,笔者让他自己想想办法。当天,笔者看到他喝点水。笔者意识到他找到了自我约束的过渡办法。后来,他连水都不喝了,还不让他爷爷来接送了。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判若两人,已经完全适应初中生活了。自我教育在外力帮助之下产生了实际的教育效果。

德育论认为,教育同自我教育是统一的过程;自我教育在一定意义上来说是教育的结果,又是进一步教育的条件或内部动力。所以,只有真正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学生能够自主地进行自我教育,那么,教育的效果才能最大化。

【参考文献】

篇(5)

1.1949-1988

这个时期,国内绝大部分医学教育培养其实都是短学制形式,通常在3-5年之间,6年制医学本科院校也在,不过很少。5年制本科是这个阶段发展的主流。不过,3年制大中专医学院校比例也相当可观。

2.1988年至今

随着国家整体教育体制改革以及国内形势变化,医学教育培养体制也在发生着深刻的转变。虽然5年制依然是主流,不过,临床医学的长学制开始进入发展行列之中,并获得了相应的发展,原来的教育部曾在国内相当一些有着较高医学教育水准的高校试行7年制临床医学本硕连读,而更有极少数教学水平更好的大学实行了8年制本硕博连读培育体系。截止目前,全国实行7年制医学教育的高等院校已超过50所(实际达到54所),而试行8年制医学教育培养的高校也达到12所之多。可见,我国的医学教育学制正在逐步向国际主流方向发展。这也符合当前国内的现实发展及国际医学培养教育需求。相信,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内,随着国家整体发展水平提升以及国民对于卫生医疗的需求增加,3年以下学制的医学人才培养体制会日益走进历史。国内相应的学制将会向高端医学人才培养方向发展。

二、先进国家高等医学教育制度的参考与启示

5年以上的医学教育学制的好处在于,学生可以学到更多更扎实的理论。毕竟对于医学而言,属于高精尖科技领域,而且其所包含的学术内容众多,没有一定的时间积累,学生很难学到更多更实用的医学知识,这对于学生本人的职业生涯发展不利,对于国家整体医疗事业的发展而言也没有好处。纵观当今诸如美国、德国、英国等这些经济发达国家,它们对于医疗技术人员的培养教育极为重视,所以,他们的高等教育对于医疗人才的培养历史至为悠久,也正因此,这些国家的医疗水平才与其政治、经济保持了某种程度上的相适应。而且这些国家的国内医学教育培养在学制方面在全球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比如,美国目前国内有医学院校141所,该国高等医学教育必需在4年本科获取学士学位后才可以进行。且其医学学位只有博士一级。在这个国家,如果想成为一名执业医生,以下过程是必需的经历:文理学院(4年)+医学院(4年)+专科医师和住院医师培训(3-年),也就是说,最少必需要有11年,才能从事这个行业,最多则达到16年。其之所以实行如此严格的行业准入,意在强化技术能力及职业素养。因为,人的健康是根本,作为公众健康的守护神的一名医疗从业人员,不具备过硬的职业技术与职业素养,是很难完成行业要求及公众健康需求期待的。事实上,有些国家对于医生的准入门槛相当的高,比如法国,没有博士学历,根本不可能从事医生这个行业,而且,法国根本就不设医学学士或者医学硕士这些学位,目的很明确想当医生必需是博士。

篇(6)

(一)杜威的实用主义理论

在教育思想发展史上,杜威的实用主义理论无疑是影响最为深远的理论之一。杜威是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也是实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之一,他认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活经验的不断改造”。他还提出“教育无目的论”,即“教育即是生长,除了它自身之外就别无其他目的。如果要评价教育的价值,那么就要看是否能创造持续不断增长的欲望。”杜威极力反对传统教育中“课堂为中心、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的旧三中心论,并相应提倡“活动为中心、儿童为中心、经验为中心”的新三中心论。本轮招考制度改革中的“学生考试多次选择、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等,是改革的亮点,其理论基础就源于杜威的教育思想。改革打破一考定终身的局面,将考生从繁重的考试任务中解放出来,为他们创造了更为自由的学习空间。学生们拥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发展他们的特长,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这与杜威实用主义理念是一致的。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积极主动地建构新知识的过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反对接受学习和机械记忆,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而在传统的教育中,重视灌输知识、提高分数,忽视培养学生的能力,这种教育方式严重地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招考制度的改革,是为了更好地提高人才质量。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也旨在改变重分数轻能力的传统教育模式,从而有利于改变一考定终身的现状。

(三)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美国哈佛大学的霍华德•加德纳是世界著名教育心理学家,他于1983年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被誉为“多元智能理论”之父。霍华德•加德纳认为每个人都拥有八种智能: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多元智能理论反对传统观念中过于强调语言和数学逻辑方面的能力,因为人的我国招考制度改革探析新一轮的招考制度以杜威的实用主义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为理论基础。在人性假设智能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样的,因此,评价学生的指标也应该是多元化的而不是单一的。在现实中,绝大多数的考试都是以考查学生的抽象思维为核心,仅体现了对学生单一智力的评价。这种评价方式具有局限性,限制了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本招考制度提出:“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1]”。通过建立多维度的人才评价制度,有助于全面、客观、科学地选拔人才,正好体现了多元智能理论的精髓。

二、招考制度改革人性假设的合理性

(一)人的本性是乐于求知的

两千多年前,荀子曾以“求知”作为人与动物的本性区别之一。心理学研究表明,婴儿在出生以后都是保持着一种极为强烈的好奇心,不断地探索周边的事物。而学生也是如此,对于未知的问题具有强烈的探知欲望,这种欲望会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从而有效地促使学生积极地构建新知识。而传统的应试教育只看重分数,学生的命运完全取决于高考分数,而忽视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需求,这直接泯灭了学生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只能通过招考制度改革来改变现状。新的招考制度通过一年多考、减少全国统考科目、不区分文理科和外语考试社会化等方式,让学生平时能够愉快地进行学习。

(二)人生是由知识建构而成的

人生是由知识建构而成的,不同的知识系统造就了不同的人生。完备的知识体系塑造完整的人生,而片面的知识必然会导致缺陷的人生。完整的知识包括课程知识、社会知识和人文知识等。课程知识是人生最基本的知识,社会知识能提高自己的交往和实践能力,人文知识则有利于对人生价值的理解。在招考制度改革中,强调“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1]”,也就是说,招考不再以“课程知识”作为衡量学生学业的唯一尺度。此外,社会知识和人文知识也同样重要。改革的方向不仅体现对知识培养的重视,同时也注重价值观、能力和技能的培养。

(三)人生是持续发展、自我完善的

人是自由发展的人,每一个人都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每一位学生都追求不断进步与自我完善。传统教育仅以分数来区分“好”学生与“坏”学生。而在新的招考制度中,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给予学生多次考试机会,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这体现了学生是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每一位学生都是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三、招考制度改革社会现实的合理性

(一)教学方式:由注重知识传授向提高能力转变

《决定》提出,全国统考要减少科目,这就表明了考查学科的知识点减少了,而相应地增加了考查学习能力的分值。在传统的教育中,强调以学科知识为主,通过强化知识点、机械训练和死记硬背来掌握知识点,大部分教师重教材而轻教法,重知识而轻能力。教师只看重学生的分数是否提高,而忽视学生能力的提升,无形中使学生失去学习的热情,甚至产生一些抵触心理。以往重知识轻能力的教育模式无法适应时展要求,因此招考改革要求改变教学方式,由注重知识传授转变为关注提高学生能力的发展。教学方式的转变应该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教师“教”的方面。教师要从以往关注传授知识转变到关注学生的能力发展,不仅要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还要注重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二是学生“学”的方面,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从被动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成长。在教学方式上由以往的灌输式转变为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真正全面实现素质教育。

(二)评价方式:由单一评价向多元评价转变

《决定》明确提出:“由一考定终身的传统高考向全国统考、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相统一的多元评价方式转变。”我国自古以来都十分重视读书,并且能希望通过严格的考试制度来选拔人才。在这样的背景下,学校教育过分依赖教科书,强调对基本知识的重要性,而忽视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显然,考试所发挥的作用已经远远超出教育的初衷。而在以往的高考录取中,全国统一高考分数是高校录取学生的唯一标准。改革之后,除了参照高考分数之外,考生平时的综合素质评价也成为录取条件之一,这样就打破了一考定终身的格局。综合素质评价不仅要适应社会和学校的培养目标,还要体现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求。在评价的过程中,不仅要有教师的评价还要有学校的评价,不但要有自我评价还要有他人的评价。因此,在评价方面,由以往的单一评价彻底转变为多元评价。多元评价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实践能力和合作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三)录取机制:由单一向多方面选择转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一直以分数论英雄,使“应试教育”与“片面追求高分数”的现象愈演愈烈,在一定程度上损害学生的利益。针对这些弊端,此次招考录取制度中充分考虑学生与学校的自主,是改革的一大亮点,其主要表现在扩大了学生的选择自和高校的招生自。比如:学生在一年中英语考试拥有多次机会,其中一次考试结果不理想,还有机会弥补。实施一年多考,才真正地打破了一考定终身的局面。这次招考制度改革中有关录取机制的关注,有利于提高高校顺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更好地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对于学生而言,多方面的选择,有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满足各自的需求,来促使学生个性化发展。

篇(7)

暗示在衔接过渡中,就是为学生的思维水平步步升高竖起的梯子,为学生到达认识的彼岸搭起的桥梁。好的暗示,让人豁然开朗,带给人“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与兴奋。特级教师蔡澄清,在教授《祝福》时,有这样精彩的一段:当学生沉浸在小说悲哀氛围里的时候,蔡老师问道:“你们知道祥林嫂是怎么死的吗?”学生一时不知怎么回答,继而唧唧喳喳:“是鲁四爷逼死的!”“冻死的!”“气死的!” “自杀身亡!”等等,不一而足。此时的意见不统一,说明学生思路是多向的,头脑是灵活的,很有利于点拨暗示。蔡老师开始步步诱导:你知道祥林嫂临死前的样子吗?学生找出文中第三次肖像描写。老师随即肯定:很对。作者逼真、具体地描写了祥林嫂肖像,尤其是“眼珠间或一轮,还表明她是一个活物。”这一句,充分地说明祥林嫂已成了一个活着的死人了。但要研究“死因”,我们从这个“肖像”上又能发现什么呢?学生答道:说明祥林嫂是老死的。有位学生还打了一个比喻:犹如一盏油灯,油竭芯尽火灭。老师此时反问道:“怎么能说是老死的呢?我们知道,说老死,一般指七老八十的老人的死亡,祥林嫂多大岁数?她是一个不到四十岁的中年妇女啊!按照生命的自然法则正是年富力强之际,怎么能说是老死的昵?”

老师重复着“怎么能说是老死的呢”这句话。我们知道,在教学中重复就是一种暗示,一种提醒,是对学生思维的一种轻轻的叩动。此时老师寄于学生一种期待,期待着一种富有创见的回答。而学生此时也处在紧张的思索中。老师及时提示:“同学们,从肖像描写上看,满头白发,仿佛像木刻似的,这些都鲜明地写出祥林嫂的衰老,由此而说她老死,是有道理的。问题是她只有四十岁的年龄,这个年龄与相貌上的矛盾,我们怎么理解呢?”教室依然是一片宁静。但此时的宁静,却已是箭在弦上,弹入膛中后的宁静。只要触动机关,扣动扳机,学生的思维之箭,就将射向认识的彼岸。而触动这机关,扣动这扳机的,正是老师点拨暗示、引发学生联想的语言,真正衔接过渡性的语言。蔡老师此时说到:“中国有句俗话,叫‘富家出少年’。你们知道这句话的含义吗?”这真是绝妙的暗示。

轰然一声,教室里突然热烈起来。学生们醒悟了。一个朐有成竹的学生说:“富家出少年,是讲家境优裕,生活无忧无虑,即使是年纪大点的人也显得很年轻。由此,我想到了祥林嫂,她虽然年纪不大,但因为遭受迫害之深,生活极度凄苦,因此她超前衰老。她是老死的,更能深化作品的主题。”

课堂教学过程中无疑――有疑――释疑的完美实现,首先要求教师在衔接过渡中精心设计暗示性语言。

二、投石式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用提问的石子,打破学生头脑中原有的平静,掀起思维的波澜,引发对学习内容深入的理解和把握,是衔接过渡中最生动的方法之一,在课堂教学中能有力地鼓动学生思想感情的风帆。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有一段对百草园景物的描写,以“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有……”的句式串起了全段。老师问:作者着重描写的景物在哪里?学生依上述句式的牵引回答:(单是)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的乐趣)。这固然不错,可当老师再问:“可见作者最喜欢的地方是……”此时学生极有可能不假思索地继续肯定,是在“短短的泥墙根一带”。这时老师就要投一块过渡转折的石子:“着重描写的地方一定是最喜欢的地方吗?”以此引起讨论,打破学生原有的思维定势,理解作者景物描写中以此衬彼,以点带面的独特笔法。

《济南的冬天》中说到“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一句时,老师也投一块探究的石子:“与北平整日的大风相比,济南的冬天怎么样?” 学生往往会说,济南的冬天没有风,如果老师再追问一句:“真的没有风吗?”就会将学生引上仔细比较,认真辨析的轨道。

再如《岳阳楼记》一课,在初步阅读课文后,老师这样说道:“本文首段第一句中,就点出一个‘谪’字。被谪遭贬,降职远调,是滕子京的不幸。作为老朋友,范仲淹理当避讳不提才是,何况这篇《岳阳楼记》将存之名楼,传于后人,这不是存心刺伤老友吗?”这番话,引出了“谪”字该不该提的热烈讨论,迫使学生从文章内容的各个方面去寻找反驳教师的依据,最后统一本文恰恰是如何围绕对待谪贬这一点展开的,故而“谪”字不能不提,没有这个“谪"字,就没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没有“先忧后乐”的崇高与豁达。范仲淹不是刺伤老友,而是赞赏他的业绩,慰勉他进入新境界。

衔接过渡中“投石激浪”,是为了促使学生变换思维角度,获取新知识。

三、比较式

把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的内容、词语放在一起比较,使教学过程的内涵更充实,更丰富,也是衔接过渡的任务。

小学语文《凡卡》一课中,有一句描写乡村夜景的话:“天空中撒满了快活的眨着眼的星星……”为了让学生了解景物描写与小主人公心情的密切关系,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分析比较:“如果我们把‘撒满’换成‘布满’好不好呢?”通过多方的比较体味,学生清楚了“布满”在这里有受人摆布控制的意味,而“撒满”则蕴含着随意与自由、无拘无束、轻松自在的乡村生活的心情。从而增强了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

篇(8)

教育资源配置的失衡

对于历史形成的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巨大发展差距,教育资源配置应当体现:一是注意规则的公平,以不再继续扩大差距;二是在可能的情况下向落后地区倾斜,以主动缩小地区间的差距。1949年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的运作中,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教育资源配置失衡的状况已有所改变,但改革开放之后,各地的发展差距又拉大了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差距。

重点学校制度

层层设置的重点学校制度,加剧了基础教育领域内部资源配置的失衡,导致在地区内、区域内学校之间差距的拉大,甚至是人为地制造差距,造成了一大批基础薄弱的“差校”。重点学校绝大多数设在城市、城镇,从而有利于城镇学生的升学。这种把学校、学生分为不同等级,为了选拔少数“尖子”,而使多数儿童的利益受损的强烈竞争性的教育,是违背义务教育的性质和宗旨的,是“应试教育”的制度基础,正在纠正之中。但公立学校之间业已形成的巨大差距,已引起社会的强烈关注。

教育政策中的“城市取向”

长期以来,在城乡二元结构、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下,形成了一种忽视地区差别和城乡差别的“城市中心”的价值取向:国家的公共政策优先满足甚至只体现城市人的利益,例如过去的粮油供应政策,就业、医疗、住房、劳保等各项社会福利等等。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建立,这一思路显然已经不合时宜;但作为一种思维定势,它依然潜存于社会决策之中。对此应当有相应的认识并设法予以矫正。

例如,无视城市和儿童、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儿童在教育环境、教育资源上的巨大区别,主要以城市学生的学力为依据制定的全国统一大纲、材和统一标准,对农村和边远地区的学生无疑是很不公正的。多项调查表明,导致农村学生流失辍学居第二位的重要原因(仅次于经济负担),是由于教学难度过高,致使许多学生难以胜任,成为学业的失败者。这一“规则的不公”导致了在受教育机会上“起点的不公”。其背后,正是“城市中心”的价值取向作祟。

高等教育入学机会

我国现行的统一高考制度,具备了形式上的公平——分数面前人人平等。但由于实际录取学生采取分省定额划线录取的办法,各省市区的录取定额并不是按照考生数量平均分布的,而是按计划体制下形成的优先照顾城市考生的准则,因此出现同一份考卷,各地录取分数线的极大差异,从而加剧了原本已经存在的城乡之间的教育不平等。

1998年,太原市中专录取分数线,非农村学生为376分,农户生按不同区划分别为532分、529分,最大差距达156分,引起强烈不满。近年来各省市高校录取线的极大差距,也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

教育腐败

由于在我国教育资源仍然属于短缺资源,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实际需要,长期被认为是“一方净土”的教育,也受到社会腐败行为的侵扰。同时,在教育领域部分引入市场经济机制、扩大学校自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相应的制约,也导致一些教育部门和学校出现了不择手段追求经济利益的腐败行为。

篇(9)

首先,保证学生有充分的预习时间,比如10~20分钟,可以根据不同情况将预习安排在课内或课外。

其次,在预习活动进行中,可以逐步培养学生读、画、批、写的习惯。可以让学生轻声朗读,也可以默读;对课文的好词好句或各种问题,要鼓励学生用笔画出来,或用不同的记号标出来,对学生发自内心的感受和想法,要允许他们用笔写在课文的空白处。

最后,质疑问难是理解和感悟课文的关键。教师要逐步引导学生学会质疑的方法。

充分做好预习工作,能够激发学生在阅读教学活动中的积极参与意识,激发他们深入理解、探究课文内容的好奇心,高效、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

二、以读为本是提高阅读教学实际效果的基础

新课程标准中也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以下两种阅读方法被视为典范:

1.思考读

思考读意在直入主题。带有思考读课文的作用在于让学生通过读书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引导他们从读中质疑,读中释疑。教师要为学生创造阅读实践的环境和空间,这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学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完成课文思考,要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发扬学生想象的潜能,例如:可以从文章题目入手,想想你从题目上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需要探索;可以从文章里找出不理解的词句先画下来……带着这些思考认真读书,为更好地学习课文打下一定的基础,是培养学生理解能力的关键环节,也是直接切入文章重点内容的突破口。

2.品味读

朱熹在《读书之要》中说:“大抵读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省得尔。”这里“熟读而精思”,即是精读的含义。也就是说,要细读多思,反复琢磨,反复研究,边分析边评价,务求明白透彻,了解于心,以便吸取精华。对于名篇佳作应该采取这种方法。只有精心研究,细细咀嚼,文章的“微言精义”,才能“愈挖愈出,愈研愈精”。

品味读意在感情提升。叶圣陶先生把有感情的朗读叫做“美读”,他说过:“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说的就是要引领学生进入描写的情境,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达到亲情、生情的目的,这样学生读来才会油然生情,使学生在读中将文字之美融于人文之美。

总之,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注重课堂教学以读为主,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实际效果,才能发展学生思维,全面提高语文素质。

三、优化教学过程是提高阅读教学实际效果的关键

1.重词语的理解运用,促语言的积累质量

理解是语言内化的前提,积累是语言内化的基础。教师应该在引导学生有效理解的基础上,将其引入记忆的仓库,变成语言的库存。顺势指导学生进行语言的实践运用,有效地架设好阶梯,是学生顺利实现从“理解”到“会运用”的跨越。

2.环节力求精简,思路清晰明朗

根据不同课型,认真钻研,选择一个有效的教学流程,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预习一汇报一练习”;“熟读一质疑一解疑一总结一应用”;“初读感知一重读探究一品读总结”等等。

3.灵活的方式方法,为教学增光添彩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文本解读上有个人心得,在引领、指导学生学习语言上有意识有办法,甚至是独具匠心。围绕教学目标,有层次地教学,读、思、议、练等各项语文实践运用自如。能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做到乐学,体现语文训练过程,做到学会;做好预设,注重生成。

4.多元的阅读教学模式,保障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教师要做到:因文而异,因需而设。例如:以培养自学能力为核心的“学、导、练”教学模式;以情境体验为核心、以训练朗读为重点的“导读、练读、评读、赏读”教学模式。

四、关注课外延伸是提高阅读教学实际效果的补充

篇(10)

一、社会转型与教育公平的凸显

公平是一个相对的政治哲学范畴,意为平等与公正。胡森(Husen T.)把教育平等分为教育起点的平等、教育过程的平等和教育结果的平等。教育公平是全民教育的灵魂。没有教育机会的均等,就谈不上社会公平。马维娜认为,教育公平不是一个简单的理念或实践问题,而是一个各种复杂因素交织在一起的特殊问题。不同的历史语境赋予教育公平不同的历史使命,包括资源配置的权力运作、阶层分化的新元素介入、公共政策的权威性配置等等。战飚认为,“教育公平是动态的相对的教育平等。其基本内容就是实现教育利益分配的公平。这种利益分配体现为三个阶段:发展权利与发展机会的分配阶段、发展条件的分配阶段、发展水平和资格的认定阶段。

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不同利益群体围绕着现行教育资源分配制度而对有限教育资源的争夺,已经形成了教育有失公平的局面。周金燕依照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并使用不平等的测算工具——基尼系数作为教育公平的基本测算工具,首次建立了适合于我国整体评价和省区比较的教育公平综合指标体系。张估算了1978~2004年间我国历年教育公平程度。结果表明,我国总体教育公平程度较改革开放初期已有显著提高,然而与国际水平相比仍然较低。而且由于存在着显著的区域教育不平等与城乡教育不平等,教育水平提高对于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受到显著影响。

90年代中期以来的教育产业化,主要是以效率的标准来看待发展,发展同时忽视公平,可以说发展大于改革。与发展教育产业化的正路——更大程度地利用市场机制配置教育资源,培育和扩大教育市场,积极发展民办教育,引导全社会的资源共同参与举办教育不同,目前我们采取的是一种“宏观垄断、微观放开”的“产业化”思路。“效率优先”、不择手段“做大蛋糕”成为“教育产业化”思潮的基本价值。然而,这种单纯“市场—效率”导向的公共政策的最大问题,是淡化、模糊了政府提供教育服务的特定职责,混淆了政府和市场、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的不同功能,架空了弱势阶层和人群享受公共服务的机会和权利。杨东平认为,精英主义与大众主义两种不同的教育发展模式、转型期新的利益格局和“教育产业化”的发展路径等,造成教育机会均等的深刻影响。

当前,教育领域的不公平表现在城乡、区域、学校和不同群体之中,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多。如政策偏差导致资源配置失衡、“城市取向”加剧城乡鸿沟、精英教育观念根深蒂固、市场机制的介入挑战教育公平、扭曲的价值观成为追求教育公平的桎梏。对于教育不公平问题,大多数学者从加大教育投入、强化政府责任、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提出了建议。也有学者发出了不同的声音,汪柱旺认为,作为教育财政资源配置的一种有效方式,教育券对弱势群体的保护,对弱势学校的扶持,对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等等,具有它独到的优点,根据我国的国情,推行科学、合理的教育券政策,对促进我国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实现受教育者的公平和教育主体-学校的公平,具有良好的导向和促进作用。

二、教育公平问题的制度基础

教育公平问题的产生和我国的体制转型有着内在、密切的联系。按柯武刚、史漫飞在《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中的说法,转型是从一种国家或政体被转变为另一种国家和政体。当前,该词指这样一种制度变革,即从以生产资源集体所有制和党政机关控制生产资源的运用为主转变为以私人所有制以及按个人和私人团体的分散决策运用生产资源为主。这种说法可以说代表了国外新制度经济学家和大部分主流学者对转型的认识和看法。

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看,我国在向市场经济转型的社会变迁过程中,教育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实现国家主义的发展目标与追求经济利益的双重驱动下,旧有的制度性障碍在市场环境中的演化,产生转型社会特殊的教育问题。我国的改革走的是一条渐近式的道路,旧的制度被打破,但新的制度还没有建立起来和得到有效的实施。在努力把“馅饼”做大的同时,不能很好地兼顾公平。在不均衡的发展道路中,各种各样的问题相继出现,但让人担忧的是,制度转型不一定会向着有利于全体老百姓的最大利益或者说总体福利最大化的方向发展。

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所有权改革的作用很大程度上减少政府对经济的直接干预,增强对经济主体的激励,同时,政府应该更好地承担起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相对于成熟的自由化市场经济而言,在转型过程中政府对市场、对企业的干预都存在,而且其方式和范围都不同。但随着改革的推进,政府干预的方式和范围在变化,干预的总体水平也在弱化。但转型过程并不能等同对政府干预强度的降低过程,如斯蒂格利茨所说的“向市场经济过渡并不是弱化而是要重新界定政府的作用”。但是政府也是一个“经济人”,其在干预经济和社会事务的同时,利益取向也很明显。政府干预可能会偏离制度优化的方向,政府可能会通过加强对经济社会的管制获取利益,相应的社会上就会出现很多利益集团和寻租活动。利益集团能够通过政治的或其他渠道左右改革,他们可能通过非法的和私下交易对政府政策形成施加影响,这种既得利益集团对政府的控制被称为“政府被控”(state capture)。政府被控的国家经济改革进展缓慢甚至停滞,严重阻碍了制度的发展。更为糟糕的是,这样一种寻租的社会会不断地得到加强和促进,从而进入一种锁定状态,要打破这种锁定状态,就需要建立一种有效的治理机制,通过立法和赋予各种行为主体维护自身的权力来协调各方面的利益。

三、我国教育不公平问题的解决:公共治理与制度安排

要有效地解决教育公平问题,建立相关的治理制度是至关重要的。通过正确处理政府、市场与学校的关系,确立教育的公益性、公共性、公证性等基本价值,确立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公共产品、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等基本职责,规范政府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的行为。

第一,要改变传统的单一政府选择的教育政策活动的范式,建立教育公共治理的社会参与制度。为了使各类教育利益相关者特别是弱势人群充分自由地表达他们的利益诉求,除了重大教育决策实施听证制度和咨询制度以外,应在各级教育决策系统特别是学校管理的决策活动中建立教育行政听证制度、咨询制度和监督制度,保证教师、家长、学生、社区人员等所有的教育利益相关者能够有机会参与教育的公共治理。

上一篇: 机械效率论文 下一篇: 产业结构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