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01 09:52:3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阅读教学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1.潜入文本,找寻文本内在的“全息元”。
文本是一个自足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文本中的“字”、“词”等都构成了文本的有意义的“全息元”。这样的“全息元”或许能够映照文本内容的意义、所表达的情感等,甚至能够解读出整个文本的核心意蕴。在这个意义上,文本的“全息元”不仅指“知识元”,更指“情感元”、“价值元”等。比如,教学《江雪》,笔者首先让儿童从诗的整体意境上把握,体验出孤独的氛围,将诗歌的基调定位“千”、“万”、“孤”、“独”。其次,笔者引领儿童重点品“钓”,在雪天钓什么呢?仅仅是钓鱼吗?让孩子通过“钓”的自我追问、深思,理解诗人是在钓落寞,钓孤独,钓理解,进而聚焦文本的全部意蕴,凸显文本的全部旨趣。
2.开掘文本:对文本意义进行“全息拓宽”。
儿童在文本解读前,总是带着自身的生活经验、文化心理等,这种对文本的先在阅读倾向,就是读者的“期待视野”。儿童的审美经验在文本解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学中,要引领儿童利用各自不同的“期待”对文本意义进行“全息拓宽”。例如教学《爱之链》这篇课文,文本中描述了主要人物“乔依”,乔依在失业后,在妻子即将生产,家庭经济窘迫的时候,依然在老妇人遭遇困难时帮助了她,而且不要老妇人的钱。如果前表化地解读,这就是新时期的外国“活雷锋”,但如果文本解读仅止于此,“爱之链”的文本意蕴就没有得到彰显。教学时,笔者让儿童思考:老妇人为何不当面将钱给女店主?这说明了什么?孩子们经过文本的“全息阅读”,对“爱的意义”进行“全息拓宽”:爱是能够相互感染、相互传递的,传播爱的人最终也会获得别人的爱,正所谓“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如此,“爱之链”的文本意义得以凸显。
3.延伸文本:对文本进行多向的“全息延伸”。
文本的“全息阅读”需要“全息延伸”,拓展儿童的阅读视域。可以从“节选”延伸至全篇,进而窥见全豹;可以从“单篇”延伸至“多篇”,进而领略作家的创作风格;可以从“单一”延伸至同类,感受同体裁文本的写作章法等。文本的“全息延伸”犹如打开了一扇扇敞亮的窗户,让儿童以多维的视角与文本展开交流。例如,教学《要好好学字》、《的扁担》、《孔繁森》、《大禹治水》时,笔者将这人物一单元进行“前后呼应”式教学,对不同人物进行比较,让一个个人物形象在儿童幼小的心灵中渐渐变得丰满起来;教学《夹竹桃》,笔者向孩子们推荐季羡林大师的《朗润集》、《天竺心影》等,将孩子们的阅读向课外“全息延伸”,开阔儿童的阅读视野,丰厚儿童的文学底蕴。
文献参考:
[1]桂谦.中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的思考[J].科技资讯,2007,9.
[2]王启航.批注式阅读实用功能浅析[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1,6.
[3]丁丽娟.新课程理念下的传统批注式阅读教学探微[J].教学月刊(中学上旬版),2006,8.
[4]葛炳芳.HighSchoolReadingInstruction:asimplePerspe-ctive[J].一线教师,2010(2):4-8.
[5]张淳.高中英语批判性阅读的教学设计[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09(2):66-69.
[6]张冠文.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开展评判性阅读教学的尝试[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09(12):20-24.
[7]贵丽萍.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思维活动:评判性阅读视角[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09.
[8]林玉岩.批判性思维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学园,2014(18).
[9]王晓青.培养文体意识体会语言内涵[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1):95-98.
[10]龚朝霞.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
[11]敖惠敏.通过预制语块模式教学提高高中生英语写作技能的实证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
[12]徐小娟.研究性学习在高中英语阅读课堂的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
[13]王喜娟.试分析文化背景知识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影响[J].新课程(下),2015,(02).
[14]杨亚军,戴立黎.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3).
[15]高夕照,陈静波.江苏省2006年高考英语试卷分析及高三复习教学建议[J].考试周刊,2007,(08).
[1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
[17]刘守兰,1999,《中学英语教学基本功》,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
[18]郝振甫,1987,《怎样提高英语阅读技能》,湖南大学出版社.
[19]程晓堂,郑敏,2002,《英语学习策略》,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吴松江,2000,《英语阅读理解方法与技巧》,上海教育出版社.
[21]董作亮.浅谈品评式阅读教学法在小学语文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2(8).
[22]周韫轶.小学语文“体悟式阅读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12(2).
[23]许玉梅.小学语文“体悟式阅读”教学的探索[J].课外语文,2013(22).
[24][2]翁珲珲.高职英语报刊阅读课程教学载体实践研究.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3.6
[25]钟家宝.英语阅读教学改革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4
[26]赵云丽.近十年国内英语阅读教学研究综述.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3
[27]孟琳.探究性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之我见[J].读与写杂志,2012,36(15):41-42
[28]徐苏萍.试论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4(05):35-38
[29]刘洪权.中学生课外阅读的五大关键.中国教育报,2001-8-2.
[30]王意如.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
[31]李晓秋.谈谈中学生课外阅读的引导.学知报,2010.
[32]王小玲.中学生课外阅读浅析.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08(10).
[33]陈建联.关于语文拓展性阅读教学的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08(8).
[34]关国山.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的研究与探索[J].青年文学家,2009(23).
[35]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6]陶行知.行知教育论著百篇[C].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2005.
[37]胡建民.试论中国古代阅读教学思想特征[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
[38]卢素侠.古代阅读教学方法的传承与创新[J].时代文学,2008,(15).
[39]施茂枝.阅读教学新思维[J].福建教育,2000,(2).
[40]白金声.谈“以读为本”的古代阅读教学经验对我们的借鉴意义[J].绥化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1,(3).
[41]李瑞芬.比较阅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5.
[42]陈晓雪.比较阅读法在小学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
[43]辛星.小學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探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6.
[44]邵正斌.初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模式探究.校园英语(上旬),2015(7)
[45]林妃霞.初中英语阅读训练及技巧点拨.考试周刊,2015(75)
[46]刘伟芳.浅谈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方法策略.未来英才,2016(19)
[47]陈萍.语文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缺失及培养的可行性和必要性[J].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04)
[48]张雪辉.论批判性思维在语文教学中的建构[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4(08)
[49]张晓斌,闫永兵.新课标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新模式探讨[J].文理导航(下旬),2013(05)
[50]杨洪波,周汉添.发展学生阅读能力的物质和人文环境的建构[J].新课程学习(上),2013(02)
[51]徐文凯,卢娟.对名著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思考[J].语文教学通讯,2015(26)
[52]罗清旭.“批判性思维的结构、培养模式及其存在问题”,江苏教育研究,2014(4)
[53]李楠.构建小学语文阅读审美教学的研究.课程教育研究,2014(20)
[54]曾锦霞.小学语文阅读合作学习模式探究.考试周刊,2016(67)
[55]庞月.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初探.作文成功之路(中旬),2014(10)
[56]齐雅萍,邓鑫.大连市初中语文学科教育教学调研报告[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6(2).
[57]严奇景.字词虽小,文章却大——也谈初中语文字词教学[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16(6).
[58]林奕峰.书声琅琅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初中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策略探究[J].读书文摘,2016(14).
[59]付煜.探究性阅读的异化及其对策[J].江西教育科研,2007(8).
[60]王小珠.运用探究式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J].广东教育(教研版),2007(Z1).
[61]靳玉乐.探究教学的实施:理念与策略[J].网络科技时代,2007(13).
[62]徐学福,宋乃庆.新课程教学案例引发的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07(6).
[63]钱静.宏观解读和微观解析相结合创设高效课堂—关于高中英语阅读课有效教学的探究[J].英语教师,2015,(09):89-94.
在语文教育开展的道路上,一直伴随着儿童文学的发展.从儿童文学的崛起到深入探讨研究,一直是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近些年来,我们已经见到了一些关于儿童文学研究成果.朱自强教授是研究我国儿童文学著名的学者,他在《小学语文文学教育》一书中倡导将语文课本中的儿童作品文学化,并深入、系统地阐述了近代儿童文学教育的方法和理念,这为儿童文学教学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理论参考和实践借鉴.儿童文学在小学阅读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挖掘儿童文学因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在我国文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儿童文学界和语文教学,并非始终联系紧密.由于特殊的教育形式,儿童文学曾一度脱离语文教学,这对于儿童文学界和语文教学界来说,都是不可弥补的损失.
儿童文学在小学阅读教学中的地位及作用
1儿童文学是小学语文课程的重要资源
小学语文教材是培养少年儿童语文能力和爱国情感的重要资料,它是按照一定的组织结构把各种语文知识结合起来的科学体系.而作家在创作儿童文学作品时,他们会重点考虑儿童自身心理特征和儿童教育的需要,所以从这个层面上来讲,儿童文学最适合儿童阅读.它是开展儿童素质教育最得力的助手,当然也是小学语文课本重要的组成部分.小学语文教学一个重要的内容是开展语文课外阅读,它是对少年儿童课内学习的补充和延伸,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少年儿童仅依靠课堂上的阅读是达不到素质教学要求的,还要依托课外阅读来辅助共同完成,才能真正达到阅读的目的,学生通过课外阅读,不仅可以开阔视野,增长知识,还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在小学生的课外读物中,儿童文学作品占了一半以上,这是因为非文学读物通俗易通,儿童容易理解,而作品的内容无论在思想、情感、还是在语言表达等方面都不是儿童所能理解和接受的,所以儿童文学是最适合小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的内容.
2儿童文学是教师了解学生的窗口,有助于帮助教师永葆童心
教师通过讲解儿童文学作品可以了解儿童,与儿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因为创作儿童文学作品主要是为儿童学习服务,正是它的特殊服务对象决定了其在创作的过程中必须了解儿童的心理特征和生活特点,充分反映儿童的思维特点和行为方式等.因此,教师在讲解儿童文学作品时,就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儿童的心理、兴趣和性格等.所以,儿童文学是教师推开学生心灵大门的一把钥匙.教师通过讲解儿童文学作品可以唤回美好的回忆,永葆童心,童心是教师从事小学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心理素质,要想真正走进儿童世界,具有童心素质是不可或缺的,鲁迅曾说过:每个人都是从儿童时代成长起来的,但赤子之心却早早消失了,就像毛毛虫一样,变成美丽的蝴蝶后,前后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情状:这是相当不幸的.要想真正了解儿童,走进他们心灵的世界,教师必须永葆童心,而童心恰恰可以通过儿童文学作品进行塑造与展示,其很多内容都是在描写与颂扬童真童趣的,所以教师阅读儿童文学,不仅可以走进儿童美好纯洁的心灵世界,还可以使自己更加热爱儿童和教育事业.
3儿童文学有助于小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
开展素质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高素质人才,使学习者继承中华民族优良的文化传统,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在小学教育中,小学生通过儿童文学可以促进自身形成健全的人格,培根曾经说过:读书可以朔造完美的人格,由此可见阅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也可以说这就是儿童文学存在的真正意义,小学生在学习和阅读儿童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会情不自禁地被作品中的情感内容所吸引打动,这样他们慢慢地就会领悟到文学作品的内涵,领悟到人生的意义,这将对小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儿童文学的主要特点是想象力丰富,在儿童文学的素材中,大部分都是以幻想为主要表现手法的,如科幻小说、童话等等,有些素材更富于幻想,如寓言、儿童故事、儿童小说等,犹如金近曾说过:孩子们思想情感最主要的特点是富有幻想,幻想一直伴随着人们的整个童年时代,托尔斯泰也曾说过:儿童适合阅读什么样的书籍呢?应该给他们看一些能够启发幻想的书籍,引导儿童培养健全人格和心理特征,富于创造思维能力的书籍,由此可见,在培养儿童人格、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等方面,儿童文学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4儿童文学契合儿童学习的内在节奏,有助于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培养
使儿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开展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从我们人类的心理特点来说,人的思维能力发展是有阶段性的,儿童恰恰是这个发展的起点,即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形成,然后逐步发展到成人所具备的抽象逻辑思维.只要儿童感兴趣阅读,有激情去阅读,那么语文阅读目的就会很容易实现,进而儿童就会获得理解语言的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儿童的成长特点,把握教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语文阅读的作用.
5儿童文学有助于实现有效性阅读教学课堂
儿童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可以构建精神家园,而课堂是语文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教师与学生是课堂的主角,师生之间必须认真沟通交流,才能建立起和谐的、活跃的课堂关系与气氛,才能真正创建一种情景交融的境界.当前的语文教材内容丰富,既有既有儿童诗,也有童话故事.这些选文的主要特点是语言通俗易懂、生动有趣、人文精神丰富,时代气息浓厚,与儿童的想象世界联系密切,因此通过阅读,不仅可以提高儿童的语言能力,也可以在情感上熏陶和感染他们.所以教师要充分挖掘文正中的精髓,积极引导儿童阅读.
儿童文学在小学阅读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1加强儿童文学的诵读教学
阅读教学是通过学生“读”来学习的.儿童必须通过诵读才能体验和感悟文本内涵.教师应积极鼓励儿童大声朗读,让他们在读书中不断积累、体验语文知识.特别是那些富有童趣和能够激起想象的素材.当然除了那些语言典范、构思巧妙的教材外,我们还可以鼓励儿童诵读一些语言优美生动的经典名篇,这样有助于发展儿童的语言和智力.
2创设阅读儿童文学的情境
二、文本诵读穿线法
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吟咏文言文,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文言文语感,通晓文言文文本大意,理解文言文作者的政治主张、学术观点或者情感倾向等,还可以引导学生逐步透过文本的表层意思深入到文本的核心意蕴,达到透析深品文言文文本之目的。诵读穿线法一般分为“四读”,即一读求通顺,二读晓文意,三读析结构,四读品手法。以教学《劝学》为例,引导学生初次诵读文本时,要求学生将已有的文言文知识储备与文末的生字注音、释义等结合起来,不仅要无障碍地通读课文,还要正确把握诵读的语速、节奏和停顿等。引导学生再读课文时,则要求学生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利用文末的注释及自备的文言文学习辅导资料将课文翻译成现代汉语。不仅如此,翻译时还应该遵循“信达雅”的原则,既忠实于原文的本意,又尽量使译文语句通顺,意思明了,富有文采。对于文中点明中心论点的句子“学不可以已”,“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这样点明学习的重要性的语句等,不仅要流畅地诵读,一字不落地背诵默写,还要牢牢地记住其现代汉语之意及在文中所起的作用。引导学生三读《劝学》时,要引导学生对作者的写作思路进行梳理,列出文章的文脉结构图并简要概括中心论点及各层的层义。引导学生四读《劝学》时,应该引导学生品析课文采用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反复论证中心论点的写作手法。
①阅读教学方式的局限性。可是随着中高考形势的不断变化,学生课外知识面显得极其重要。中考阅读理解考试的文章均来自课外,可以说课外阅读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初中语文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往往忽略了课外阅读;课外阅读课形同虚设,教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的质与量也缺乏严格要求;教师对阅读方法的指导往往也是点到为止,语文教师没有引导学生有条理、有步骤、有选择的进行课外阅读,这就导致学生的课外知识面十分的狭窄,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受到了极大的遏制。
②阅读教学方式的呆板性,即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主要通过问题的设定来引导学生对文本的阅读教学过程中采用教师一问学生一答的教学方式来完成教学任务。这种一问一答呆板的“牵牛式”的阅读教学方式忽略了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局限了学生的思维。
2现代教学技艺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
2.1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目标明晰化
教学目标的设定是为教师授课,学生听课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目标,也预设了教学效果的生成。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于初中学段(7-9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目标提出了12项具体的阅读目标要求,其中第四条提出“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第七条提出“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火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由此可以看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目标越来越明晰化、具体化。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越来越明晰化、具体化的今天,现代教学技艺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就显得尤为重要。现代教学技艺的运用能够帮助教师更好的实现新课标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目标要求;更加有利于初中阶段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也更能帮助教师加强对学生阅读素养的培养。
2.2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人性化
阅读教学的方式方法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阅读教学方法的科学性、有效性、人文性直接影响着阅读教学成果。近20年来的阅读模式总体上发生了三次大的发展变化:“以知识为中心的讲授—训练模式”“以技能为中心的示范—训练模式”“以语感为中心的感悟—积累模式”这些语文阅读方式的变化逐步的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出现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模式逐步变成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自我学习的方式。这些教学方式的演变越来越体现人性化。尤其是在当今现代科技急速发展的社会,社会对于全面发展的素质型人才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就要求中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语文新课标》也强调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感悟、学生体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现代教学技艺给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式带来了新气象、新理念。在现代教学技艺的运用下,学生可以充分的调动自我的各种感官,主动积极的加入阅读学习过程。在整个阅读过程中学生的智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初中语文教师阅读教学效率得到显著提高。
二、启迪学生的情感,架起通往文章的桥梁,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阅读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文字是一道桥梁,能够将读者和作者的心联系在一起。并且二者能够通过这座桥会面,彼此敞开心扉关于文章进行心与心的交流。”语言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良好的语言能够激励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阅读过程中来,从而一点点地挖掘出文章中深入的情感和内涵。在语文课堂中,教师要学会运用语言来启迪学生的情感。让教师的语言成为“点水的蜻蜓”,能够使学生的心灵荡起涟漪,泛起微波。教师要充分运用文章中的情景,选取有趣生动的场景来引人入胜,让小学生在内心深处漾起阅读的情感,对新的文章产生期盼和关注的情感。例如,在学习文章《金色的草地》时,我首先运用语言为学生描述草地的迷人之处,然后运用多媒体播放一些漂亮、诱人的草地画面,会启迪学生内心对草地的热爱之情,从而急切地想要了解文章中作者描述的草地又是怎么样的情景,产生强大的阅读期待和愿望。然后,教师便紧紧地抓住学生的情感脉搏和情感纽带,引导学生去感受和体验文章中的情感和思绪,拨动学生的心弦,推动学生的情感达到沸腾的境地,能够与作者产生共鸣。最后教师要让学生把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表达出来,痛快地抒发自己阅读的感受和情绪,让学生之间通过交流的方式相互启发、相互影响,得到丰富、明确的情感。
2.训练学生们的听说能力
授课期间,教师应不断创新,改变以往“你讲大家听”的教学模式,应带动学生自己来读和听。如教师在上到《的少年时代》这一课时,应该广泛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让孩子们在课堂上轮流朗诵各段给大家听,并让他们互相提问每段所讲述的内容和情感。这样会加深学生对文章的印象,还会使学生融入到这篇文章中来领略伟人的伟大。
3.提升教师自身水平
虽然现在教师队伍不断壮大和提升,但是还是有很多老师只是浑水摸鱼,把提高学生的笔试成绩作为毕生目标。所以,我们应该加大对教师的培训,改变教师以前的工作方式和听说能力。主要从训练教师的普通话、言语表达能力和授课方式等方面进行着手。使老师们在对学生授课时表达清晰,风趣幽默,从而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另外,教师们应训练自己养成良好的教学风格,如在讲每一节课时应先给学生们留出一些时间阅读,使他们对文章有个大致了解,再让他们各抒己见,谈谈对文章的看法和态度。这样既会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也会使学生们能主动阅读和思考。
4.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二、朗读式阅读教学方法的重要影响
朗读式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身心结合的锻炼方式,而且朗读方法多样,技巧颇多,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学习和综合能力的提高。在朗读教学中,不是盲目乏味地让学生“死读”,而是由老师引导学生带着自己的观点,自己的情感去诵读。在朗读过程中,学生的多种感官在不同程度地参加着活动。例如眼睛在看,耳朵在听,嘴巴在读,脑中在思考,这一环节中学生的注意力被高度地集中着,多方面,多角度地感知课文,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朗读同时也是学生感性认识的初级阶段,只有多读,才能加深自己的感性认识最终发展到理性认识。因此说朗读式学习对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初中学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具有莫大的帮助。
三、朗读式教学有助于增强学生语感,提高学生对语言学习的学习兴趣
语感,就是指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感受,理解和表达能力。它只有通过长期的艰苦训练才能获得,如何训练?那就是朗读。朗读是培养语感的首要方法,是把握文章感情的基础。语感便是在学生坚持不懈的朗读下形成的,语感的作用也是非常大的。在对我国古老的诗歌认识上,朗读和语感便起到很好的作用。例如《诗经》中的美丽诗词,也正是通过朗读的方式才将那温婉或者是凄凉的所感之情完整地体现出来。无论是“蒹葭苍苍,在水一方”的美好描写,还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低低,通过朗读,总能品出别的一番滋味。抑扬顿挫的语调,铿锵有力的节奏逐渐生成学生的语感,让学生快乐自由地学习,无意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向健康的心态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阅读理解作为四级考试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分值(40分)是最高的。因此有人说阅读成绩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四级考试的总成绩。确实有一定道理。独立学院的学生普遍英语基础较差,词汇量少。语法基础也较薄弱,这两个因素直接影响着他们的阅读速度和对文章的理解程度。然而无论是词汇的积累还是语法的加强都是个漫长的过程。所以对于独立学院的学生来说,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尤为重要。在阅读教学中加入一些语篇知识,如句与句之间或段与段之间的逻辑关系、语境、语体风格、作者的观点态度等等,对独立学院的学生来说,一定大有裨益。本人通过总结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体会和经验。认为逻辑连接和语境这两个因素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本文将主要从这两个方面来说明语篇在阅读教学中的意义。
一、逻辑连接对阅读教学的启示
语篇中的连接概念专指相邻句子(群)之间的连接关系。通过连接性词语的运用,人们可以了解句子之间的语义联系,甚至可以经前句从逻辑上预测后续句的语义。连接关系是通过连接词、一些具有连接意义的副词或词组实现的。Halliday和Hasan把连接分为四种类型:增补型(additive)、转折型(ad-versative)、原因型(causal)和时间型(temporal)。增补连接指语言使用者在说完第一句话后,意犹未尽,又补充了一些新的情况。这类词项包括and、further-more、inaddition、plus等。表示转折连接关系的词项有but、yet、ontheotherhand、however等。表示因果关系的词项包括because、so、forthisreason、con-sequently等。时间型连接表示篇章事件发生的时间关系,这类词项有formerly、first、second、then、next、intheend等。
连接手段本身并不创造篇章的句子或命题关系,但它能使这些关系显性化。因此,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对这些连接词的敏锐度。在阅读过程中,鼓励学生先找到这些连接词。然后根据其语义范畴确定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从而迅速的找出所需要的信息。例如,<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三册第二单元的课文IronandtheEffectsofExercise的第四段:
Irondeficiencyisverycommonamongwomeningeneral,affectingoneinfourfemaleteenagersandoneinfivewomenaged18to45,respectively.Buttheratioisevengreateramongactivewomen,affect-ingupto80percentoffemaleenduranceathletes.Thismeans,Lylesays,that"toomanywomenignoretheamountofirontheytakein".Womenofchild-bearingageareatgreatestrisk,sincetheirmonthlybleedingisamajorsourceofironloss.Plus,manyheath-consciouswomenincreasetheirriskbyreject-ingredmeat,whichcontainsthemosteasilyabsorbedformofiron.Andbecausewomenoftenrestricttheirdietinanefforttocontrolweight,theymaynotcon-sumeenoughiron-richfood,andareliabletoexperi-enceadeficiency.
这一段要说明的是女性缺铁的原因。学生通过发现plus和and这两个增补型连接词,就不难找出导致女性缺铁的几个原因。
同一册书的第六单元课文HowtoPrepareforEarthquakes也有这样一段:
Peoplewouldalsoliketobeabletopreventthegreatdestructionofpropertycausedbyearthquakes.Afterall,mostofthepeoplewhodieinearthquakesarekilledbyfallingbuildings.Therefore,buildingstructuresthatcanwithstandthepowerofearthquakesisamajorconcern.Steelseemstobethebestmateri-al,butnotifitisweldedtoformarigidstructure.Manynewstructuresarebuiltwithanewtypeofsteeljoint,anI-joint,whichappearstobethemostdurabletypeofjoint.Thesejointsofsteelcanmovewithoutbreaking.Also,topreventpropertydamage,architectsnowdesignbuildingssothatthebuilding''''ssothatthebuilding''''scolumnsandhorizontalbeamsareofequalstrength,andverticalsupportcolumnsareinserteddeepintosolidsoil.Inaddition,manynewhouseshaverelativelylightroofsandstrongwalls.
Concretepillarsforhighwaybridgesthatpreviouslyonlyhadsteelrodsinsidearenowenclosedinsteel.
此段的第一句话是全段的主题句。其后的部分为围绕这一主题句展开的三个细节。这三个细节正是由also和inaddition这两个连接词衔接起来的。因而看到这两个连接词,整个段落的结构便已十分清晰。
在四级考试的阅读理解题中,更是不乏这样的例子:
2000年6月第4篇
Socialsupportcushionsstressinanumberofways.First,…Second,…Third,wetypicallyfindso-cialcompanionshipsupportive.Engaginginleisure-timeactivitieswithothershelpsustomeetoursocialneedswhileatthesametimedistractingusfromourworriesandtroubles.
Q:secialcompanionshipisbeneficialinthat
[A]ithelpsstrengthenourtieswithrelatives
[B]itenablesustoeliminateourfaultsandmis-takes
[C]itmakesourleisure-timeactivitiesmoreen-joyable
[D]itdrawsourattentionawayfromourworriesandtroubles
此题的题于“Socialcompanionshipisbeneficial”与这一段的第一句话同时也是这段的主题句“Socialsupportcushionsstressinanumberofways”相对应。题目问的是能体现主题句的细节,因此很明显。答案应在First,Second,Third之后的内容中去找。不难看出,文中“distractingusfromourworriesandtroubles”与选项[D]中的“drawsourattentionawayfromourworriesandtroubles”直接对应,因此正确答案是[D]。
二、语境对阅读教学的启示
语言的使用离不开语境,任何篇章都是一定语境的产物。阅读是对篇章的解读过程,没有对篇章生产者赖以生产篇章的语境的正确理解。就不可能对篇章做出符合作者意图的解读。语境实际上就是指对篇章生成和理解产生直接影响的那些要素。广义的语境观所理解的语境包括:语言语境,即上下文:发生言语行为时的实际情况,其中包括参与者的性别、年龄、职业、兴趣等主观因素;文化、社会、政治因素。狭义的语境观认为,语境包括三个要素:上下文;感知情景;交际双方的共有知识和经验。
言语交际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作者能够有意识的操纵共有知识来构造有利于实现交际目的的语境统一体,读者能够激活头脑中存储的共有知识,并不断加入交际过程中随时出现的信息。积极构造能有效的理解篇章的语境统一体。可见在阅读过程中,作者设置的语境是重要的,读者积极创造的有利与理解的语境也是必不可少的。
在阅读教学中,只注意语言本身而忽视语境的组织和再组织,是很难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在阅读理解考试当中,学生对作者构造的语境的认识、与作者交流的主动性和积极构造语境的能力,对学生答题的速度和准确性有着很大的影响。许多学生只注意词句的表面意义,而不积极的进人语境,激活与作者的共有知识,往往遇上几个生词便如坠云雾之中,感到束手无策,造成步步查字典、句句抠语法,理解过程艰难而缓慢。例如下面这段文章:
Ateamofresearchershasfoundthatimmunizingpatientswithbeevenominsteadofwiththebees''''crushedbodiescanbetterpreventseriousandsome-timesfatalstingreactionsinthemorethanonemil-lionAmericanswhoarehypersensitivetothestings.Thecrushed-bodytreatmenthadbeenstandardforfiftyyears,butareportreleasedrecentlysaidthatitwasineffective.Theserummadefromthecrushedbodiesofbeesproducedmoreadversereactionsthantheinjectionsofthevenomdid.
Theresearchcomparedresultsofthecrushed-bodytreatmentwithresultsofimmunotherapythatusedinsects''''venomandalsowithresultsofaplace-bo.Aftersixtotenweeksofimmunization,allergicre-actionstostingsoccurredinsevenoftwelvepatientstreatedwiththeplacebo,sevenoftwelvetreatedwithcrushed-bodyextract,andoneoftheeighteentreatedwiththevenom.
这个篇章中出现了venom、serum、imnlunothera-py、adversereaction、placebe、allergicreaction等较为生僻的词语。如果教师平时教学不注意语境的作用,学生可能会因滞留于字面意义而为这几个词所困扰,结果要花费很多时间揣摩词义,影响理解速度,在限定时间内答不出题目。反之如果学生平时接受过这方面的训练。习惯于在阅读时利用共有知识积极构造语境统一体。理解就不会被这几个生词阻滞。尽管这篇文章中有一些生词,在读过一遍以后,还是能作出这样的定位:
语篇场:谈论蜂蛰反应的预防
语篇基调:医生或科学家与读者交流
语篇方式:说明性书面报告
通过这个定位,我们对文章进行整体预测(globalprediction):该篇章是医生或科学家向我们书面报告蜂蛰反应的预防。其中的生词一定是医学术语。然后进行局部预测(localprediction):
1.研究者发现a(immunizingpatientswithven-om)代替b(immmunizingwithbees''''crushedbodies)更能预防蜂蛰反应。
根据这类体裁的经验,我们预测下面要讲的问题一定包括对a和b两种方法的评论,果然,
2.50年来b被作为标准方法,但最近发现它效果不好。
经验告诉我们下面可能会讲为什么效果不好或如何不好:
3.b比a产生更多副作用。
讲完上面几点后可能会讲到实验情况比较,比较结果与我们预测的相符:
4.把b的结果和c(placebo)相比较。
比较时一定会附有实验数据:
5.接受方c的12例中有7例过敏反应。方法b12例中也有7例过敏反应,而方法a12例中只有7例过敏反应。
二、在课中重点阅读感受文章的整体美
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让学生聪明的方法不是增加作业与补课,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可以看出:阅读对陶冶情操,拓展思维空间、开启智慧的作用。为了让高年段的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必须从科学的阅读方式入手,提高阅读质量。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必须遵循勤抄、勤读、勤写的原则,将精读与泛读结合,最后收到举一反三、学以致用的效果。勤读,是在读好书、多读书的基础上,选择自己最喜爱的书籍内容,进行反复性阅读;勤抄,是选取优美片断、重点内容、精辟见解抄写,以达到增强文章理解、凸显篇章大意、构建知识网的目的。具体如典型事例、新观点、精彩段落与格言警句等有价值的内容,随时进行摘抄并翻阅,以深化应用与理解。勤写,是勤练笔,多写随笔与读书体会,及时将体会记录下来练笔,并将书中的典型事例、科学观念作为自己练习与学习的动力与榜样,这样不仅就零散的知识与书中片段串联了起来,同时也是增强记忆,深化篇章意识,提高写作与阅读能力的有效方式。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必须加强勤抄、勤读,在正确理解文章篇幅逻辑的情况下,勤加练习写作,这样才能将已有的知识灵活的应用到写作中。
三、做好阅读方式指导,深化文章意蕴
在高年段阅读教学中,除了要求学生用普通话流利、正确、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外,学生默读速度必须达到或者超过300字/分钟,并且根据需求搜集信息,借助词典理解文章大意,在揣摩文章顺序、写作框架、作者感情的同时,领会文章表达方式,最后在讨论与交流中,表达看法。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老师要授之以渔,教会阅读方法,这样学生才能真正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在有限的时间得到更多的知识。在赏析了作者的景物自由后,为了品味生活自由,感受作者自由的源泉。先让学生找出作者童年生活自由的小节(第3-12节),在品析、交流与指导阅读中,将好笑、有趣的细节勾划出来。例如:“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谎花,就开一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这不仅表明了作者对自由的抒发与渴望,同时也说明了祖父的慈爱、和蔼、宽容、耐心,最后当向学生发出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时,学生很容易就会联想到爱、幸福、亲切、充满眷恋、回味、快乐等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