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01 09:52:4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耻文化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莲池纹是元青花瓷器的代表纹饰之一,纹样主要由一束或者多束把莲构成,莲花在整体的构成和视觉表现上呈现出对称、环形分布或者其他的排列组合样式。在整体的纹饰表现和构成上,既有单纯的莲池纹饰,同时也有以一种基础性构图元素和纹饰出现在一些综合纹饰上,如元青花的莲池鸳鸯纹、莲池鹭鸶纹以及莲池鱼纹等。相对于宋金时期的莲池纹纹饰,元代青花莲池纹纹饰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现象:这一时期的莲池纹饰往往被有意识地规划成了一组组、一簇簇、一丛丛的分组状态,或是单独一组、或是多组自由构图,并且其中每组内部的莲花细节,诸如莲花、莲叶、莲茎等多成对称状的几何构成。这一点与前朝时期构图自由、排布随意、形象丰富的特点大有不同。
二、文物实物中莲池纹纹饰
在现有的元代青花瓷器文物中,莲池纹主要表现形式有:一是以莲池化生为代表的宗教艺术形象,二是以莲花和莲池整体形象或者局部形象为表现对象的写实纹饰形象。
1 莲池化生形象
莲池化生纹饰形象是元代青花瓷器代表纹饰形象,并且有着多种表现形式,单纯的莲池形象比较具有代表性。诸如,现存的文物实物中,1983年揭开西夏古国神秘面纱的内蒙古黑城遗址发掘出土的元代莲池纹法器衬垫,该衬垫之上绣有莲花、荷叶等物象,构成了一幅富有生机的莲池风景图画,加之其出土地址位于佛教寺院遗址之中,也为其所处的文化环境披上了浓厚的佛教文化色彩。莲花童子也是莲池化生形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诸如《中国丝绸通史》记载的元代出土的湖色绞地彩绣婴戏莲绣片文物中,莲花形象十分丰满硕大,童子形象渐弱用来突出莲池形象,这种虚实对比、明暗相生处理手法在元青花莲池纹饰形象中有一定代表意义,虽然童子形象渐弱但是其莲池化生的内涵还是比较明确的。
通过对相关的研究资料梳理发现,元青花莲池纹纹饰发展也经历着渐变的过程,纹样变化形式也是随着佛教的传播而不断变化,从早期的瓶莲形式,再到把莲形象呈现出文化发展的轨迹。与此同时,随着佛教世俗化以及统治阶级对佛教态度的变化,也对莲的形象有着影响,诸如元代统治阶级崇佛与尊佛策略,佛教文化艺术有了很大的发展,作为佛教圣物与精神象征的莲也随之变化,其形象的普及与推广也是合情合理的。也就出现了把莲到莲池纹样多元组合的发展趋势,象征佛教极乐世界的莲池也随之出现丰富多样的莲池纹饰形象。可见,元青花莲池纹饰发展多样化形象有着深刻地社会文化基础,也是历史文化发展的反映。
2 莲池纹形象
在元青花莲池纹纹饰发展进程中,除了莲池化生的艺术形象之外,还有一种莲池纹纹饰形象,是以莲花和莲池整体形象或者局部形象为表现对象的写实纹饰形象。这种单一表现局部莲池纹饰在整体造型上与水波莲池纹有着相似性。
以单束或者多束莲池纹样为表现形式的元青花莲池纹也具有代表性。这一类型的元青花莲池纹表现形式和宋代的莲池纹有较大发展,二者虽然都兼具有莲池的花、茎、叶等创作元素,但是元青花莲池纹纹饰的构图表达方式却不同,宋代的莲池纹是自由生长的,而元代的则是分子组合成形态,左右对称,形成多态多姿的莲池形象。
三、元代青花莲池纹纹饰类型
在元代青花瓷器莲池纹纹饰中,根据内部构成要素、纹饰构成形态以及纹饰表现形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单纯莲池纹
这一莲池纹饰类型主要特征为:由一束把莲或者多束把莲构成,每一束把莲在整体构图上呈对称样式,在整体纹饰表现形式上多为单纯的莲池纹饰。把莲纹与单纯莲池纹在整体构成、表现样式和表现元素上有着很强的关联性和一致性,有些多束构成的莲池纹与把莲纹十分相似,只是把莲纹打结丝带转化成为了起装饰作用的水波纹饰。这一莲池纹类型多出现在盘心和内壁、瓶肩腹部等处。
2 复合莲池纹
在元青花莲池纹范围中,除了含把莲纹的单纯莲池纹饰外,还有莲池与动物、植物或者其他纹饰组成的复合形态,根据莲池纹与组合物体的不同而表现为多种复合莲池纹饰样式:
(1)波浪莲池纹:该纹饰以莲池纹的形状与波浪相似而得名,是水纹和莲池纹的组合形式。在纹饰的构成上,水纹恰似波浪,波涛汹涌,实现了动与静完美融和,在盘状瓷器的外延部分比较常见。
(2)水波莲池纹:该莲池纹饰因整体形状恰似水波而得名,是由水波纹饰与莲池纹饰的组合构成而得名。水波莲池纹饰在整体表现上,水波纹多为叠加式,莲池纹饰起到较好的装饰作用,或为俯视或为侧视,形态不一,十分生动。
(3)游鱼莲池纹:该纹饰是游鱼和莲池纹的组合形态,二者结合而得名。在纹饰的整体构成上,游动的鱼儿和莲池有机地结合,比较注重写实的处理,纹饰之中可见莲叶的饱满与丰润,鱼儿的动感与激越,情景交融于一处,这种纹饰多见于元青花盘的盘心或者较大容器的腹部。
(4)鸳鸯莲池纹:该纹饰是鸳鸯纹饰和莲池纹饰的组合形态,二者结合得名。在纹饰的整体构成上,莲纹多为一束或者多束设置,且莲纹多为对称构图,鸳鸯在温室之中或对称分布或前后分布,栩栩如生、富有生气。
(5)鹭鸶莲池纹:此纹饰类型与鸳鸯莲池纹有相似之处,是鹭鸶纹饰和莲池纹的组合形态,因此而得名。在纹饰的整体构成上,一束或者多束的把莲纹错落有致,数量不等的鹭鸶时而穿行、时而飞翔,十分富有自然情趣。与鸳鸯莲池纹饰类型不同的是,鹭鸶莲池纹具体来源不同且多见于元青花大盘盘心。
综上所述,元代青花瓷器纹饰类型多样,且有着多元化的表现手法,在装饰技法、装饰元素和表现形式上形成了独特的艺术个性,这就使得元青花莲池纹饰有着更强的表现力和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元代青花莲池纹纹饰在纹饰表现形式、组合形态和纹饰技巧等诸多方面所呈现出的多样化现状绝非偶然,其中蕴含着更深层次的社会环境和历史文化内涵。
四、元代青花莲池纹纹饰的文化内涵研究
1 佛教文化中莲池
元代青花瓷器莲池纹饰以及以莲池纹饰为基础的复合纹饰在纹饰构建、表现形式以及艺术构思等多个角度呈现出了独特的艺术构思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这并非是有意识的设计活动,而是一种深层次的思想流露,其中富有庄严之感的构图、意境化的纹饰造型,都表露出了佛教文化的身影。
在中国封建社会,佛教思想在民间具有丰厚的传播基础,随着佛教思想的影响扩散,莲池和莲花这一具有宗教意义的符号也与中国传统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继而成为民间美术装饰流行的文化元素。在民间文化意识中,人们赋予了莲花和莲池以“平安吉祥”的朴素含义也是理想和完美的化身,并且成为老百姓对幸福美满生活的向往和精神寄托,并且是通向极乐世界的重要途径。随着中国佛家文化与儒家文化、民间文化的不断融合,莲池和莲花的形象就更趋于完美,几乎成了美好和幸福的象征,这也成为莲花纹在青花瓷器中占有如此大的比例的重要原因之一。
2 宋元绘画艺术中青花莲池纹纹饰
从现存的元青花实物莲池纹饰来看,莲池纹更具有写实性,其在表现技法和构成样式上吸取了宋元绘画艺术创作要素和艺术精华,这一点在日本著名的陶瓷研究者矢部良明所著一书中有深入阐述。元代青花瓷器纹饰和创作于宋元时期的绘画不仅在创作题材及创作主题表达上有着一致性,同时二者还在构图方式和艺术表现手法上有着惊人的相似性,也体现着二者在文化内在表达上的传承关系,这些可以从目前故宫所藏的宋元时期的绘画作品和瓷器文物实物对比上找到相应的证据。
从宋元绘画与元青花瓷器纹饰图案对比可以看出,具有写实性特点莲池纹饰是宋元绘画在元青花瓷器纹饰上的一种深刻反映。莲池题材的宋元绘画又是对莲社这一宗教宗旨和社会文化体现,同时也折射出元青花纹饰中关于莲纹和莲池题材纹样中宗教内涵在传承表现出的一致性。
科学理论是实践变革的指导。本世纪以来,先后出现了四种全球性与农业有关的思潮,即农业现代化、绿色革命、自然农业与可持续农业。作为一种思潮,往往是狂风般的蜂拥而来,也可能是落潮般的悄然而去。各种思潮中科学性强的理论能经受历史的考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经久不衰。也有部分科学性不强或反科学的理论只能热闹一时而自然地退出历史的舞台。当代受各种思潮冲击的人们,必须保持冷静头脑,分析思潮产生的背景、实质性内容、利与弊,进而辨认其科学的真伪,从而从本国本地的情况出发,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任何对农业思潮的盲从或“拿来主义”都会导致行动或决策中的失误。
一、农业现代化思潮--二十世纪的主旋律
从原始农业转变为传统农业,再从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这是世界上任何国家或地区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十九世纪工业与科学技术发展为农业现代化准备了条件。1892年第一台拖拉机问世,1840年李比希营养归还学说出台,再加上达尔文杂种优势理论与摩尔根遗传学理论等,促进了农业现代化思潮与行动的产生与发展。其主要内容是以现代工业装备农业,实行机械化、电气化、化学化、水利化;以现代科学技术武装农业,用杂交玉米等高产新品种与新耕法替代老品种老经验;以现代经济管理理论和方法经营农业,用开放式的商品经济替代封闭式的自给性传统经济。
农业现代化思潮有力地推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世界农业一反过去几千年老牛破车的步伐,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就。本世纪四十年代美国率先实现了以机械化为主要特征的农业现代化,到六十年代占世界耕地面积40%人口24%的工业化国家先后实现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从本纪初到八十年代中期,世界人口增加了2倍,但谷物增长2.3倍,农业产值增加24倍,用事实否定了马尔萨斯关于人口增长快于粮食增长的悲观预测。劳动生产率空前提高,美国一个农民人均产粮已达110吨,产肉101吨,可养活80个人。目前,由于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加上粮肉生产过剩而将注意力转向环境,因而作为一种思潮的农业现代化已经不再受青睐,但实际行动仍在继续,而且进一步向现代化迈进。发展中国家正在进行的绿色革命实际上也是农业现代化思潮的影响而衍生的一种行动。
现代农业在产生奇迹般增加产品与效益的同时,由于曾对资源环境的忽视而带来某些负面效应。例如能源消耗急剧增加,从1950年的0.36亿吨增加到1985年的2.6亿吨石油当量,因而有人贬称之为“石油农业”;农药、除草剂等化学品对环境与食品安全构成威胁;有人还担心大量施用化肥会不会破坏地力和污染地下水;有人还将主要是工业化引起的水、空气污染也归咎于现代农业。这些问题正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近来已将资源环境良化纳入并作为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自然农业思潮——一次超凡脱俗的尝试
作为一种对农业现代化的逆反,七十年代西方出现了企图替代现代农业的第一次尝试,即自然农业思潮。其派别与口号多种多样,如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生物农业、替代农业、再生农业、自然农法、超工业农业等等。形成了在学术界颇有影响的农业思潮。较有名气的英国真菌学家霍华德提倡的“有机农业”,1971年美国土壤学家艾希瑞克发起的“生态农业”,日本的福冈正信写了一本《绿的哲学》,提倡无施肥无耕作无农药无除草的“自然农法”等。这股思潮在哲理上提倡归朴还真,与自然和谐一致,尽量减少人类对自然的干预,主张低投入;在技术内容上强调传统农业技术,提倡堆肥、轮作、豆科作物、生物防治等,排斥现代农业科学技术中的人工合成化学品(化肥、农药、除草剂、饲料添加剂)与生物工程技术;在管理上主张小型,自给自足,强调农户(场)内闭合式物质循环而排斥农户外的投入。这股思潮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不大,但受生态至上的环境保护主义的推动,在学术界曾一度时髦。然而就是在西方也争论甚大,提倡者认为这是一种农业的“理想国”,反对者认为是“复古”,是“神话”。
自然农业思潮有其积极与消极的方面。它强调崇尚自然,对唤起环境保护意识起了积极的作用,纠正了现代农业只强调产品与效益而忽视资源环境的不足;它所强调的某些传统农业技术仍有其积极的作用;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等作为一种农业的特殊模式,在某些情况下少量应用(如旅游景点、安全食品)也是不足为怪的。另一方面,这股思潮又极端地强调自然而走向否定人的能动作用,反对投入,反对人工合成品,企图返回古代式传统技术而否定现代科学。在理论上,违反最基本的能量转换与散逸定津,企图实行自我封闭式的物质循环模式,而滑向科学上的倒退。因此,作为一种农业的整体战略是不足取的,在实际生产上,由于它只强调保护自然资源环境而忽视生产与经济,因而不能广泛地被农民与政府接受。在欧美试行的各种自然农业模式,比重极少(占耕地千分之几)。八十年代中期以后逐渐衰落下去而被可持续农业思潮所代替。
三、可持续农业思潮——当前的热点
本世纪中后期,为抵制工业化所产生的消极影响,环境保护主义风起云涌席卷全球,罗马俱乐部悲观主义的代表作《增长的极限》译成了几十种文字,“生态危机”、“粮食危机”、“资源环境危机”、“经济滞胀”,以至于“世界末日”等说法震撼人心。在农业上,鉴于自然农业尝试的失败,八十年代中期在西方发达国家出现了可持续农业的思潮,企图以此作为替代现代农业的第二次尝试。
在吸取现代农业、自然农业优缺点及成败教训的基础上,可持续农业思潮既强调粮食安全与发展农村经济,又强调保护资源环境,实现生产、经济、生态三个持续性的统一。既强调发展当前的农业而又不破坏资源环境,兼顾当前与长远,促使农业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与自然农业受到冷落的处境不同,可持续农业思潮一出现,国际社会即刮目相待。许多国际机构,联合国粮农组织、开发计划署、环境署、世界银行以及许多国际性农业研究机构都纷纷以此作为发展农业的指导思想,有的国家政府或议会还通过相应决议与法律措施。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的“发展与环境”世界首脑会议上通过“21世纪议程——可持续发展”的宣言,成为一个里程碑。1993年在北京召开了“国际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学术讨沦会”,1994年4月中国国务院通过“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人口、环境、发展”白皮书,其中将农业与农村的持续发展作为重要内容之一。
作为一种农业发展的战略方向,可持续性获得了国内外各界的广泛赞同。强调农业的当前与长远的结合,重视持续能力的建设,这是具有重要理沦与现实意义的。当然,由于时间尚短,对于可持续农业究竟是什么,仍然仁者见仁、意见各异。可持续性究竟只是一种思路或农业的属性,还是一种策略与模式等问题尚在争论中。至于可持续农业的定义、内涵、技术体系等更是众说纷坛。一些西方国家专家简单地将环境保护技术或自然农业提倡的某些传统农业技术移花接木就作为可持续农业的技术内容,有的甚至以传统技术排斥现代科学技术,或只强调环境而排斥发展。这些观点招致了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异议与批评。越来越多的人倾向干将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农业的思路与战略,而不是一种具体操作的模式,更不能将某些西方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等模式嫁接在可持续农业的头上。也有人认为可持续农业内容空洞难以操作,以至在1996年底在罗马召开的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上,粮农组织尽管仍强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但已转而将农业与粮食安全的突出地位让给了“新的绿色革命”。
至于农业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我们的认识是,这两者不是对立或相互替代而是互为补充的关系。农业现代化与可持续化是从不同角度上反映了农业发展的方向与战略,可持续性强调了农业发展的态势与后续能力,弥补了原有农业现代化的不足,但它不能替代农业现代化中有关物质装备现代化、技术现代化、商品化、市场化等各项内容。对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讲,今后的任务,是将传统农业转变为在可持续发展基础上的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与持续化。
四、绿色革命思潮——发展中国家振兴农业之依托
本世纪六十年代,在发达国家基本实现了农业现代化的同时;在发展中国家开展了有声有色的绿色革命。这一思潮与行动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推广高产新品种(如矮秆小麦、矮秆水稻、杂交稻)带动农业的全面发展,但只改变品种而不改变生产条件收效甚微。因此,在实际推行过程中,形成了种子十化肥+灌溉三驾马车一起上的局面,故有人又称之为“肥水农业”。其实质是农业现代化的一种衍生与前奏曲。由于多数发展中国家经济弱、劳力多、规模小,因而与发达国家不同,其强调的重点不是机械化而是投资少见效快的新品种与化肥、农药等,水利对多数地处热带、亚热带的发展中国家十分重要。绿色革命在亚洲、拉丁美洲取得了积极的效果。六十年代以来,整个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快于发达国家。以1961~1965年作为100%,1992年发达国家农业生产指数149,而发展中国家为238(中国280)。八十年代后期与1950年相比,农业总产值发达国家增加0.86倍,而发展中国家达1.64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农业总产值之比也由2:1变力1:1。
可惜,作为一种思潮,绿色革命在七十年代后遭到厄运。一些来自发达国家的专家批评绿色革命造成了农村两极分化,贫苦农民困无力购置新品种种子、化肥、农药等而难以从绿色革命中得到好处。随后自然农业、可持续农业思潮又接踵而起,这样,绿色革命思潮就沉寂了下来。但是,这一思潮指导下的行动却在发展中国家继续开花结果。其中,中国与印度被认为是绿色革命的典范。
最近,在沉寂了1/4世纪以后,绿色革命在罗马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上重新被提了出来。出乎许多人的预料,联合国粮农组织并未将当前世界的热点——可持续农业——作为农业发展与粮食安全主要手段,而将“新的绿色革命”放在突出地位。重新肯定了新品种、化肥、灌溉、农药在农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特别强调化肥与灌溉是“新的绿色革命”的重要部分,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所谓“新”主要有两点。一是绿色革命的四大技术手段必须与社会经济环境相适应,采取相应的政策与科技进步并增加投入。二是将绿色革命的各项技术建立在可持续发展基础之上,重视对资源环境的保护。也曾有人主张将新的绿色革命建立在生物工程基础之上,但鉴于来自生态保护主义的强烈反对与抵制,联合国粮农组织采取了十分审慎的态度。总的认为生物工程是有前途的,但它“是国际争论的焦点,发展中国家要在10~20年后才能理解到它的好处”。
五、中国农业现代化之路——集约持续农业
以上四种思潮各有所长与所短,各有它的背景与适应性,农业具有极大的地域性与差异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发展农业的思路、目标、内容、技术体系都不尽相同。发达国家人均占有谷物750公斤,肉类60公斤,而发展中国家却分别只有250公斤与12公斤。因此,前者已将关注的热点放在环境上,而后者仍将发展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放在首位。在最近的罗马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上与会的60位首脑中,来自发达国家的仅有一位,说明了立场与爱憎的分明。因此,我们在努力吸收世界各种农业思潮与理论精华的同时,一定要冷静地加以辨别,关键在于“中国化”。
1949年以来,中国的农业生产、农民生活与农村生态环境获得了持续的发展与改善。但是目前农业生产与环境形势也日趋严峻,怎样养活养好十多亿中国人已成为世界注目的焦点。在罗马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期间一位美国记者提出:“你认为中国真的能够达到粮食自给吗?”我的回答是“在今后一二十年内,如果我们真正去努力搞好农业,而且按适合中国国情的方向道路去进行的话,做到粮食基本自给(95%)不是不可能的”。那么什么是中国式的农业发展的方向道路呢?
1我国水土保持的现状
合理利用山丘区和风沙区水土资源,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以利于充分发挥水土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立良好生态环境的事业。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水土保持应该是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保证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在水利方面,我国存在着水多、水少、水污、水浊的四大问题。其中水浊既独自为害水体,又增加其他“三水”对河流的不利影响,处于关键地位。水土流失破坏土壤结构,降低植被质量,影响流域对径流的调蓄能力,增加水多水少的矛盾。泥沙增多既降低河流质量,影响水生物活动,又作为污染物的载体,提高污染的浓度与防治的难度。从辩证的观点来看,似不应就问题论问题,而应当追根溯源,将水土保持作为水利的中心环节与战略措施,提高其在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中的地位与作用。
水土保持面广量大,情况复杂,既是理论问题,也是实用问题,既是自然科学,也是社会科学,既注重于经济发展,更关注生态环境,既要有辩论思维,又要考虑政策法规。从人与自然以及物与物之间的和谐共处,才是水土保持的最高理想。当然,这既是很高的要求,也是很艰巨的任务,既限于科技水平,也限于政经条件。但是只要我们努力研究,积极争取,总有一天能够达到或部分达到这一艰巨而伟大的战略目标。
2土壤侵蚀量与输移比防治的方向与对策
流域面上的土壤侵蚀量与进入河道的输沙量本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彼此密切相关。根本原因就是土壤侵蚀量没有显著减少。一般总是从源头开始,正本清源,将侵蚀、输移、沉积贯穿为一个整体,以观其全貌的拦截与滞蓄,然后进入干流。干流输沙量与流域侵蚀量的比值称为输移比。有些专家从土壤植被、地形地貌、流域面积、时空差异等多方面对输移比作了理论分析;有些专家根据众多考虑与测试成果分析了水沙从源头至主干流一系列变化及相应的匡算。防治:一是防蚀,二是拦泥。拦泥作用显著,成效快,有利于防疗急性病症,狭义的水土保持,顾名思义是减蚀,一般包括农业措施、林草措施和以梯田为主的坡地工程措施。这些措施直接作用是减少水土流失,发展社会经济,改善生态环境,间接作用是减少进入河下游的泥沙,减少河道的淤积抬高和洪水威胁,利在当地,惠及全河,既具有拦泥坝库对下游的有利作用,又没有拦泥坝库对当地人文社经的某些不利影响。
3水土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水土保持与水土利用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同为国民经济服务。保护为了利用,利用必须保护,两者相辅相成,总体效益更为完善,是科学发展观,人地合一保证持续发展的时代要求。水土保持的内容与要求已为大家所熟知。中小型的水土利用复杂多样:一是建设基本农田,发展农业生产;二是植树种草培育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环境;三是营造水窖、坑圹、涝地,就地调蓄雨水,提高当地抗旱防旱能力;四是引洪漫地,放淤改土,引水垦荒既增加耕地数量,也提高土壤质量;五是开发小型水电,直接缓解能源匮乏,间接维护林木发展;六是大中型灌区的浑水灌溉、中小水库的吸泥排沙,充分利用水沙资源,增肥保墒。是持续发展的最佳模式.
坡改梯与淤地坝是水土保持工作中两项主要工作措施,目的是调整坡地与沟道的坡度,以就地入渗和就近入渗方式达到减轻水土流失的作用。淤地坝在一定程度上兼有小型拦泥库的作用,长期效果可能降低,梯田可以持续利用,两者时空搭配,相辅相成,共同对黄河中上游的减泥增产发挥重要作用。大部分水土利用的成就,是广大群众的自发性成果,不够理想。有时拿泥沙填死库容,难以发挥肥力作用;有时削坡填沟,劈山筑路,破坏表土;有时管理不当,良田沃土遭受沙埋沙压,变利为害令人遗憾。提高水土流失方面的水土利用在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4水土保持的效益与评价
水土保持是一项面广量大、复杂的系统工作,要全面测试分析评估其效益,确实不易。一般将水保效益分为经济、社会、生态三部分,对水少沙多的北方河流还增加一项拦泥效益。不同水保措施,不同地形地质条件下的单项效益,以便为水保评价提供依据;从土壤流失至进入干流之间各河段的水沙变化及其对周边的经济、社会、生态和人文的影响,以便了解输移过程,可能产生的负效益或不利影响,如对大小水库、坑塘、涝池的运用寿命,对河岸的冲刷破坏,对农作物沙压减产等。效益计算:采用有无措施或增减措施后在时空方面的对比。为实现科学管理和国家决策要求,必须客观地、定量地认识和评价水土保持的全面和单项问题,揭示水土保持的基本情况与动态变化、水土保持的成效与进展,水土保持的潜力与展望。总效益是各项效益的融合,研究分类效益及其间的相互关系应是主要内容。生态环境既是总效益的一部分,也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分析研究与不同生态环境相适应的社会经济效益,具有现实意义。经济既是各类措施的物质基础,也是国民经济发展和构建小康社会的必要条件。:
科学理论是实践变革的指导。本世纪以来,先后出现了四种全球性与农业有关的思潮,即农业现代化、绿色革命、自然农业与可持续农业。作为一种思潮,往往是狂风般的蜂拥而来,也可能是落潮般的悄然而去。各种思潮中科学性强的理论能经受历史的考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经久不衰。也有部分科学性不强或反科学的理论只能热闹一时而自然地退出历史的舞台。当代受各种思潮冲击的人们,必须保持冷静头脑,分析思潮产生的背景、实质性内容、利与弊,进而辨认其科学的真伪,从而从本国本地的情况出发,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任何对农业思潮的盲从或“拿来主义”都会导致行动或决策中的失误。
一、农业现代化思潮--二十世纪的主旋律
从原始农业转变为传统农业,再从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这是世界上任何国家或地区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十九世纪工业与科学技术发展为农业现代化准备了条件。1892年第一台拖拉机问世,1840年李比希营养归还学说出台,再加上达尔文杂种优势理论与摩尔根遗传学理论等,促进了农业现代化思潮与行动的产生与发展。其主要内容是以现代工业装备农业,实行机械化、电气化、化学化、水利化;以现代科学技术武装农业,用杂交玉米等高产新品种与新耕法替代老品种老经验;以现代经济管理理论和方法经营农业,用开放式的商品经济替代封闭式的自给性传统经济。
农业现代化思潮有力地推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世界农业一反过去几千年老牛破车的步伐,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就。本世纪四十年代美国率先实现了以机械化为主要特征的农业现代化,到六十年代占世界耕地面积40%人口24%的工业化国家先后实现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从本纪初到八十年代中期,世界人口增加了2倍,但谷物增长2.3倍,农业产值增加24倍,用事实否定了马尔萨斯关于人口增长快于粮食增长的悲观预测。劳动生产率空前提高,美国一个农民人均产粮已达110吨,产肉101吨,可养活80个人。目前,由于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加上粮肉生产过剩而将注意力转向环境,因而作为一种思潮的农业现代化已经不再受青睐,但实际行动仍在继续,而且进一步向现代化迈进。发展中国家正在进行的绿色革命实际上也是农业现代化思潮的影响而衍生的一种行动。
现代农业在产生奇迹般增加产品与效益的同时,由于曾对资源环境的忽视而带来某些负面效应。例如能源消耗急剧增加,从1950年的0.36亿吨增加到1985年的2.6亿吨石油当量,因而有人贬称之为“石油农业”;农药、除草剂等化学品对环境与食品安全构成威胁;有人还担心大量施用化肥会不会破坏地力和污染地下水;有人还将主要是工业化引起的水、空气污染也归咎于现代农业。这些问题正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近来已将资源环境良化纳入并作为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自然农业思潮——一次超凡脱俗的尝试
作为一种对农业现代化的逆反,七十年代西方出现了企图替代现代农业的第一次尝试,即自然农业思潮。其派别与口号多种多样,如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生物农业、替代农业、再生农业、自然农法、超工业农业等等。形成了在学术界颇有影响的农业思潮。较有名气的英国真菌学家霍华德提倡的“有机农业”,1971年美国土壤学家艾希瑞克发起的“生态农业”,日本的福冈正信写了一本《绿的哲学》,提倡无施肥无耕作无农药无除草的“自然农法”等。这股思潮在哲理上提倡归朴还真,与自然和谐一致,尽量减少人类对自然的干预,主张低投入;在技术内容上强调传统农业技术,提倡堆肥、轮作、豆科作物、生物防治等,排斥现代农业科学技术中的人工合成化学品(化肥、农药、除草剂、饲料添加剂)与生物工程技术;在管理上主张小型,自给自足,强调农户(场)内闭合式物质循环而排斥农户外的投入。这股思潮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不大,但受生态至上的环境保护主义的推动,在学术界曾一度时髦。然而就是在西方也争论甚大,提倡者认为这是一种农业的“理想国”,反对者认为是“复古”,是“神话”。
自然农业思潮有其积极与消极的方面。它强调崇尚自然,对唤起环境保护意识起了积极的作用,纠正了现代农业只强调产品与效益而忽视资源环境的不足;它所强调的某些传统农业技术仍有其积极的作用;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等作为一种农业的特殊模式,在某些情况下少量应用(如旅游景点、安全食品)也是不足为怪的。另一方面,这股思潮又极端地强调自然而走向否定人的能动作用,反对投入,反对人工合成品,企图返回古代式传统技术而否定现代科学。在理论上,违反最基本的能量转换与散逸定津,企图实行自我封闭式的物质循环模式,而滑向科学上的倒退。因此,作为一种农业的整体战略是不足取的,在实际生产上,由于它只强调保护自然资源环境而忽视生产与经济,因而不能广泛地被农民与政府接受。在欧美试行的各种自然农业模式,比重极少(占耕地千分之几)。八十年代中期以后逐渐衰落下去而被可持续农业思潮所代替。
三、可持续农业思潮——当前的热点
本世纪中后期,为抵制工业化所产生的消极影响,环境保护主义风起云涌席卷全球,罗马俱乐部悲观主义的代表作《增长的极限》译成了几十种文字,“生态危机”、“粮食危机”、“资源环境危机”、“经济滞胀”,以至于“世界末日”等说法震撼人心。在农业上,鉴于自然农业尝试的失败,八十年代中期在西方发达国家出现了可持续农业的思潮,企图以此作为替代现代农业的第二次尝试。
在吸取现代农业、自然农业优缺点及成败教训的基础上,可持续农业思潮既强调粮食安全与发展
农村经济,又强调保护资源环境,实现生产、经济、生态三个持续性的统一。既强调发展当前的农业而又不破坏资源环境,兼顾当前与长远,促使农业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与自然农业受到冷落的处境不同,可持续农业思潮一出现,国际社会即刮目相待。许多国际机构,联合国粮农组织、开发计划署、环境署、世界银行以及许多国际性农业研究机构都纷纷以此作为发展农业的指导思想,有的国家政府或议会还通过相应决议与法律措施。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的“发展与环境”世界首脑会议上通过“21世纪议程——可持续发展”的宣言,成为一个里程碑。1993年在北京召开了“国际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学术讨沦会”,1994年4月中国国务院通过“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人口、环境、发展”白皮书,其中将农业与农村的持续发展作为重要内容之一.
作为一种农业发展的战略方向,可持续性获得了国内外各界的广泛赞同。强调农业的当前与长远的结合,重视持续能力的建设,这是具有重要理沦与现实意义的。当然,由于时间尚短,对于可持续农业究竟是什么,仍然仁者见仁、意见各异。可持续性究竟只是一种思路或农业的属性,还是一种策略与模式等问题尚在争论中。至于可持续农业的定义、内涵、技术体系等更是众说纷坛。一些西方国家专家简单地将环境保护技术或自然农业提倡的某些传统农业技术移花接木就作为可持续农业的技术内容,有的甚至以传统技术排斥现代科学技术,或只强调环境而排斥发展。这些观点招致了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异议与批评。越来越多的人倾向干将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农业的思路与战略,而不是一种具体操作的模式,更不能将某些西方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等模式嫁接在可持续农业的头上。也有人认为可持续农业内容空洞难以操作,以至在1996年底在罗马召开的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上,粮农组织尽管仍强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但已转而将农业与粮食安全的突出地位让给了“新的绿色革命”。
至于农业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我们的认识是,这两者不是对立或相互替代而是互为补充的关系。农业现代化与可持续化是从不同角度上反映了农业发展的方向与战略,可持续性强调了农业发展的态势与后续能力,弥补了原有农业现代化的不足,但它不能替代农业现代化中有关物质装备现代化、技术现代化、商品化、市场化等各项内容。对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讲,今后的任务,是将传统农业转变为在可持续发展基础上的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与持续化。
四、绿色革命思潮——发展中国家振兴农业之依托
本世纪六十年代,在发达国家基本实现了农业现代化的同时;在发展中国家开展了有声有色的绿色革命。这一思潮与行动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推广高产新品种(如矮秆小麦、矮秆水稻、杂交稻)带动农业的全面发展,但只改变品种而不改变生产条件收效甚微。因此,在实际推行过程中,形成了种子十化肥+灌溉三驾马车一起上的局面,故有人又称之为“肥水农业”。其实质是农业现代化的一种衍生与前奏曲。由于多数发展中国家经济弱、劳力多、规模小,因而与发达国家不同,其强调的重点不是机械化而是投资少见效快的新品种与化肥、农药等,水利对多数地处热带、亚热带的发展中国家十分重要。绿色革命在亚洲、拉丁美洲取得了积极的效果。六十年代以来,整个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快于发达国家。以1961~1965年作为100%,1992年发达国家农业生产指数149,而发展中国家为238(中国280)。八十年代后期与1950年相比,农业总产值发达国家增加0.86倍,而发展中国家达1.64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农业总产值之比也由2:1变力1:1。
可惜,作为一种思潮,绿色革命在七十年代后遭到厄运。一些来自发达国家的专家批评绿色革命造成了农村两极分化,贫苦农民困无力购置新品种种子、化肥、农药等而难以从绿色革命中得到好处。随后自然农业、可持续农业思潮又接踵而起,这样,绿色革命思潮就沉寂了下来。但是,这一思潮指导下的行动却在发展中国家继续开花结果。其中,中国与印度被认为是绿色革命的典范。
最近,在沉寂了1/4世纪以后,绿色革命在罗马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上重新被提了出来。出乎许多人的预料,联合国粮农组织并未将当前世界的热点——可持续农业——作为农业发展与粮食安全主要手段,而将“新的绿色革命”放在突出地位。重新肯定了新品种、化肥、灌溉、农药在农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特别强调化肥与灌溉是“新的绿色革命”的重要部分,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所谓“新”主要有两点。一是绿色革命的四大技术手段必须与社会经济环境相适应,采取相应的政策与科技进步并增加投入。二是将绿色革命的各项技术建立在可持续发展基础之上,重视对资源环境的保护。也曾有人主张将新的绿色革命建立在生物工程基础之上,但鉴于来自生态保护主义的强烈反对与抵制,联合国粮农组织采取了十分审慎的态度。总的认为生物工程是有前途的,但它“是国际争论的焦点,发展中国家要在10~20年后才能理解到它的好处”。
五、中国农业现代化之路——集约持续农业
以上四种思潮各有所长与所短,各有它的背景与适应性,农业具有极大的地域性与差异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发展农业的思路、目标、内容、技术体系都不尽相同。发达国家人均占有谷物750公斤,肉类60公斤,而发展中国家却分别只有250公斤与12公斤。因此,前者已将关注的热点放在环境上,而后者仍将发展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放在首位。在最近的罗马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上与会的60位首脑中,来自发达国家的仅有一位,说明了立场与爱憎的分明。因此,我们在努力吸收世界各种农业思潮与理论精华的同时,一定要冷静地加以辨别,关键在于“中国化”。
1949年以来,中国的农业生产、农民生活与农村生态环境获得了持续的发展与改善。但是目前农业生产与环境形势也日趋严峻,怎样养活养好十多亿中国人已成为世界注目的焦点。在罗马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期间一位美国记者提出:“你认为中国真的能够达到粮食自给吗?”我的回答是“在今后一二十年内,如果我们真正去努力搞好农业,而且按适合中国国情的方向道路去进行的话,做到粮食
基本自给(95%)不是不可能的”。那么什么是中国式的农业发展的方向道路呢?
对图书馆服务效能来说,有长效性、速效性和迟效性。图书馆服务的长效性是指图书馆的各类资源可长期反复利用;而速效性是指图书馆服务的某一具体目标,比如检索某一知识点或阅读某一文献资料,图书馆能迅速有效的提供服务;所谓的迟效性,是指图书馆服务产生的文化整体效能,比如读者用户的知识积累、社会公众文化素养的提升、图书馆无形资产的积聚,不是“速成”所能奏效的,都是需要假以时日才能得以实现。为此,本文试图从图书馆文化效能的角度,小议图书馆服务的迟效性。
1图书馆文化的标志符号显示其效能的迟效性
任何一种文化现象都具有其特定的标志符号,都有构成这种文化现象的组成部分。相关研究表明,人们头脑中对某种文化现象的认知是一个“网络结构”,核心是其文化名称,围绕着它是文化现象形成的要素。图书馆文化之所以被人记忆并与其他事物区分,是因为培育生成图书馆文化的组织结构与其他文化不同,即是由图书、图书馆员、读者、建筑设备和服务方法等五大硬件要素构成。通过对这五大硬件要素的整体运行,形成并促进了人们对图书馆的认同,产生了图书馆文化现象,成为人们记忆图书馆文化的标识符号。
当人们感知到图书馆文化特定的标识符号时,就会产生相关的“图书馆联想”。经过长期的图书馆文化的体验后,人们一看到特定的图书馆名称或标志的硬件要素,就会激起对这个图书馆名称为核心的“记忆结构”,唤起关于该图书馆的各方面的联想。如:当北京图书馆某个老读者看到或听到“北京图书馆”这五个字时,就会想起北京图书馆标志性的建筑,想起北京图书馆浩如烟海的文献资料或阅读氛围,想起北京图书馆厚重的文化底蕴或与北京图书馆其他相关事物。
人们对利用图书馆的熟悉程度不同,对图书馆的认知程度和记忆结构不同,对图书馆的认知在先,产生的“图书馆联想”在后。因而,图书馆文化的标志符号作为与其他事物区分开来的识别系统,显示了图书馆文化效能的迟效性。
2图书馆文化的运行模式显示其迟效性
一个事物如果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是无法立足于社会的,是没有生命活力的。图书馆传承人类文明,以夯实和打造社会文化底蕴为己任,图书馆的办馆理念和价值取向体现了图书馆潜在的社会文化价值,是维系图书馆与社会公众的无形纽带。
图书馆以各种方式提供服务,向社会展示其功能效用,让读者体验图书馆的服务成果和及时效应。而更重要的是图书馆所蕴涵的价值取向契合了社会读者的心理需求,使读者用户觉察和感受到图书馆的独特、可持续满足他们相关需要服务效能运行模式的附加值。
图书馆所从事的是通过文献资料去“文化”人的活动。这种“文化”人的运行模式不与戏剧文化产品雷同,不是按照设定的剧情发展去彰显戏剧产品,而是在图书馆特定的文化氛围中熏陶逐渐养成。一个人在图书馆“浸润”了若干年后,就不可避免地被烙下图书馆文化的印记。图书馆文化总是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去启迪人的智慧,影响人的成长。
图书馆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浸润”方式和“文化”人的运行模式是不能速成的,是长期的一点一滴的迟效形成的。
3图书馆文化载体的构建显示其迟效性
图书馆文化载体与戏剧文化载体不一样,戏剧文化载体是戏剧的节目产品,反映时代特征的演出节目。图书馆是通过满足社会公众的阅读需求来实现读者自身的发展、展示其文化价值的。
图书馆运用多种服务手段为社会提供文化休闲消遣或文献查询等公益服务,社会公众在体验图书馆服务的同时,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成为图书馆服务成果的直接“消费者”和“评判者”,同时,又是图书馆服务质量成效高低的“承载者”和“体现者”。从这个意义上说,读者(包括当下的读者用户、潜在的读者用户、以往的读者用户)是图书馆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也是图书馆文化形象最直接生动的具体体现,图书馆文化形象的最终检验是对其文化载体即社会公众影响力的检验。
诚然,图书馆文化载体中的“人”不仅仅包括馆外社会公众,还包括管理者和员工。馆长是图书馆文化形象的代言人和设计师,可以说馆长的办馆理念、人格魅力配合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是成就图书馆文化的要素之一,如同教育界的名校培养名师,名师造就名校。所以,德高望重的馆长,学识渊博的员工和热爱阅读的公众读者是构成图书馆文化载体的中坚。图书馆文化载体的各种构建元素需要多方长期磨合协同努力方能奏效,才能使图书馆文化魅力发挥到极致。所以说,图书馆文化载体的构建显示其效能的迟效性。
4图书馆文化无形资产的积聚显示其迟效性
图书馆的服务效能如何,不是由图书馆自己说了算的,而是由社会公众决定的。社会公众是指与图书馆相互关联的社会各界人士、团体和单位,包括:上级领导和主管部门、当下的读者用户、潜在的读者用户、以往的读者用户、专家学者、社会活动家、新闻媒介、社区、协作单位、各类型图书馆以及图书馆管理者和员工,等等,他们与图书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双方通过相互了解沟通、协作服务,建立了稳定的交往形式,形成了图书馆与社会公众相互依存、共赢进步的互动关系状态。图书馆正是基于这种“互动关系状态”的积累,得到社会公众的认可,形成了图书馆文化的无形资产。图书馆一些有形资产因服务利用而损耗,而其无形资产则恰恰相反,它不会因此而枯竭,反而因服务利用而受益增值。
图书馆作为社会文化机构,通过自身的开放系统,不断地与社会公众进行各种形式的交往,并获得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通过这些关联获取图书馆发展所需要的资源,扩充其无形资产,是图书馆文化的“能力”所现。任何图书馆都有自己特定的公众目标和社会资源,挖掘、盘活和整合利用好这些资源,有利于优化和拓展图书馆文化的无形资产和发展的空间,为图书馆赢得更多的发展机遇。要做到这一点,一方面,图书馆的服务效能要提高,馆风馆纪要好;另一方面,要始终保持与社会公众的互动交流。图书馆的办馆宗旨、发展规划、改革举措,需要得到社会公众的理解和支持,而社会公众对图书馆的感受、评价、建议,是图书馆构建无形资产的重要决策依据。缺少了与公众的互动和交流,得不到公众的理解和支持,扩展图书馆服务效能将无从谈起。
图书馆文化的无形资产需要公众认可和共建,公众需要图书馆来满足自身的文化素养的提升,彼此依存并有机结合,图书馆文化的无形资产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就逐渐地厚实起来。因而,从图书馆文化的无形资产的形成和积累来看,其效能具有迟效性。
5图书馆文化是一种需要迟效评价的文化
戏剧文化凭借文化产品出色的表演技能,戏剧题材对社会热点和时代精神风貌的准确定位及有效的传播,运用经济杠杆的作用,可以很快地打造出来,甚至一夜成名。图书馆文化则不行,图书馆文化的构件要素之一的馆藏浩瀚的文献体系的构建非一日之功,需要长年累月不间断执著地营建,图书馆服务窗口的设置、服务手段的完善、员工素质的提高以及办馆理念、价值取向都受到社会经济、人文环境的影响和制约,需要长期不断的探索实践。
豪华的馆舍可以在一夜之间拔地而起,先进的设备可以及时购置,优秀的员工可以在短期内引进,图书馆服务功能也可以迅速扩展。唯有图书馆浓厚的文化氛围(包括图书馆服务的优良传统、馆风馆纪)必须经过长时间的磨砺才能够形成。
图书馆文化的运营是一项全方位的具有综合性、复杂性和长期性的社会文化系统工程,可以说,任何一个著名图书馆的文化炼成,都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图书馆文化需要假以时日才能得以宏大和彰显,它不是短期内可以准确评价的。图书馆给予读者的不能仅仅是借阅,而是在发掘知识宝藏,享受图书馆服务成果的同时,体验到图书馆文化的魅力,品味到图书馆文化的精髓,图书馆文化因此而形成强大的凝聚力量,图书馆文化的“张力”因此而不断地得以扩充放大。
由此可见,图书馆文化是难以速成的,其厚实的文化底蕴需要时间来“沉淀”。
6迟效性是图书馆事业发展规律的一种表现形式
创建图书馆文化,必须正确认识迟效性与速效性、长效性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文化产业发展与金融体系的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我们用各省域文化产业增加值衡量文化产业(C)I的发展,用各省域的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股票市价总值和保费收入的合并值衡量金融体系(FS)的发展,进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1.文化产业增加值与金融体系的空间自相关检验
(1)Moran指数检验Moran指数主要用来检验经济变量的空间集聚状况,如果经济变量的Moran值为正且越接近1则说明空间正相关性越强,越表现为空间集聚。从表1各省域文化产业发展的Moran指数表我们可以看出,2005年到2011年各省域文化产业发展的Moran指数均为正值,全部通过10%显著性水平检验,说明了中国各省域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着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呈现空间集聚现象。从表2各省域金融体系的Moran指数我们可以看出,省域金融体系的Moran指数也均为正值,说明中国各省域金融体系同样存在着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呈现空间集聚现象。(2)Moran指数散点图检验Moran指数散点图(见图1和图2)将各省域的文化产业发展集聚分为四个不同的空间关联模式:第一象限HH模式为文化产业增加值集聚程度高的省域被同样文化产业增加值集聚程度高的省域包围;第二象限LH模式为文化产业增加值集聚程度低的省域被文化产业增加值集聚程度高的省域包围;第三象限LL模式为文化产业增加值集聚程度低的省域被同样文化产业增加值集聚程度低的省域包围;第四象限HL模式为文化产业增加值集聚程度高的省域被文化产业增加值集聚程度低的省域包围;其中HH和LL空间关联模式为正的空间相关性,LH和HL空间关联模式为负的空间相关性。金融体系空间集聚的空间关联模式也是如此。从表3可以看出200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HH空间关联模式有12个省域,LL空间关联模式有13个省域,到2011年HH空间关联模式有11个省域,LL空间关联模式有15个省域,说明文化产业发展呈现空间集聚趋势。从表4可以看出2005年金融体系HH空间关联模式有7个省域,LL空间关联模式有15个省域,到2011年HH空间关联模式有7个省域,LL空间关联模式有17个省域,说明金融体系呈现空间集聚趋势。
2.文化产业发展与金融体系的LISA分析
我们可进一步运用局域空间关联指标分析不同位置的空间关联模式,检验局部地区高值和低值的空间集聚状况。由2005年、2011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和金融支持体系的LISA分析图(见图5至图8)可以看出,文化产业与金融体系发展形成两个不同的集聚区域:一个是以上海为中心包括江苏、浙江在内的长三角高值集聚区;另一个是以新疆为中心包括周边的、青海等省域在内的低值集聚区,从2005年到2011年,文化产业发展与金融支持体系空间集聚趋势在加强。我们还可发现文化产业增加值高值集聚区域一般也是金融体系高值集聚区域,可以初步做出金融体系可能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判断,这可以通过进一步构建经济模型,运用空间计量方法来实证分析金融体系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持作用。
三、省域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空间计量分析
1.实证模型的建立
借鉴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Y=LαKβ,其中Y表示文化产业增加值,L表示文化产业从业人员,K表示文化产业资本投入,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增加金融体系规模(金融体系又可分为银行业金融BI和证券业金融S)I,两边取对数可以构建以下模型:
2.度量指标与数据说明
美国经济学家Raymond提出用M2/GDP作为衡量一国金融发展的指标。但相关研究发现中国的M2/GDP自1990年以来明显高于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甚至高于美国等主要发达国家。按常识我国金融发展水平不可能高于美国等主要经济发达国家,因此我们需选择其他指标衡量中国的金融发展水平。这里用存贷款余额、股票市价总值作为金融资产的变量,其与GDP的比值分别代表银行业(B)I和证券业(S)I金融发展水平。由于统计口径的不同,本文采用的数据样本为2005-2011年的年度数据,文化产业增加值、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文化产业资本投入的原始数据均来源于2006-2012年《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金融统计年鉴》等,其中2010、2011年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数据来源于SPSS软件的估计。3.省域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空间计量分析一个省域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取决于人员、资本投入,还需要金融体系的支持,同时还会受到周边地区金融体系的影响。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较强的空间相关性,金融体系的空间集聚增强了文化产业发展的空间依赖性,因此分析文化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应该引入空间因素。传统OLS模型估计没有考虑到空间因素,我们可以用空间计量经济学的SLM模型和SEM模型来分析金融体系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空间影响。(1)2011年当期模型OLS分析选择2011年文化产业增加值(C)I为被解释变量,2011年文化产业人员投入(L)、文化产业资本投入(K)、银行业发展(B)I和证券业发展(S)I为解释变量的当期模型进行分析。从表5的2011年当期模型的OLS估计结果我们看到Moran指数为1.9042822,通过10%显著性水平检验,说明未考虑空间因素的经典OLS模型估计出现误差,对于如何选择具有空间因素的空间滞后模型还是空间误差模型来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利用LM和RobustLM的数值来进行,我们看到LM(lag)和RobustLM(lag)比LM(erro)r和RobustLM(erro)r更显著,因此2011年当期模型应该选择SLM空间滞后模型进行分析。由表6的2011年当期模型的SLM估计结果,我们看到文化产业增加值的空间自回归系数为0.0901,说明了我国省域之间的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着显著的正依赖性,省域之间呈现正的溢出效应,邻近省域的文化产业增加值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以促进本省域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0.09个百分点;银行业支持的回归系数是3.5889,说明当期银行业发展对文化产业有显著的支持作用,银行业发展每增加1个百分点,可提高文化产业增加值3.59个百分点,证券业支持的回归系数是-1.6132,表明证券业发展对文化产业发展起着显著的抑制作用。我们还可以发现文化产业人员投入、资本投入对文化产业发展有显著的正向支持作用,2011年人员投入、资本投入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分别支持当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1.28和0.31个百分点。分析结果表明当期模型中银行业发展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持效果最大,人员投入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效果高于资金投入,而证券业的发展则对文化产业发展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2)2005-2011年跨期模型分析选择2011年文化产业增加值(C)I为被解释变量,2005年文化产业人员投入(L)、文化产业资金投入(K)、银行业发展(B)I和证券业发展(S)I为解释变量的跨期模型进行分析。从表7跨期模型的OLS估计结果我们看到Moran指数为0.5778529,通过10%显著性水平检验,说明未考虑空间因素的经典OLS模型估计出现误差,对于如何选择具有空间因素的空间滞后模型还是空间误差模型来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利用LM和RobustLM的数值来进行分析,我们看到LM(lag)和RobustLM(lag)比LM(erro)r和RobustLM(erro)r更显著,因此2005-2011年跨期模型应该选择SLM空间滞后模型进行分析。由表8SLM估计结果,我们看到文化产业增加值的空间自回归系数为0.1110,说明我国省域之间的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着显著的正依赖性,省域之间呈现正的溢出效应,邻近省域的文化产业增加值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以促进本省域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0.11个百分点;银行业的回归系数是1.7264,说明2005年银行业发展对2011年文化产业发展有显著的支持作用,2005年银行业发展每增加1个百分点,可提高2011年文化产业增加值1.72个百分点,证券业的回归系数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2005年证券业发展对2011年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持作用难以确定。我们还可以发现文化产业人员投入、资本投入对文化产业发展有显著的正向支持作用,2005年人员投入、资金投入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分别支持2011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1.26和0.38个百分点。分析结果表明跨期模型中银行业金融发展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持效果最大,人员投入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效果高于文化产业本身资本投入,而证券业金融发展则对文化产业发展的作用难以确定。
文化产业已成为21世纪发展最快的朝阳产业之一,它与信息产业并称为21世纪的两大新兴支柱产业,并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两个新亮点。现代社会,文化产业发展已经成为带动国民经济发展和进出口贸易的重要力量:美国文化产业的产值已占GDP的18%至25%,其消费类视听技术文化产品出口额高达600亿美元,已经取代航空航天工业而成为第一大出口产品;在日韩两国,文化产业也成为在国内创造产值,出口创汇,在中国,摩根斯坦利的报告指出,对11种产业中建立世界级大企业所需年限的统计显示,传媒业只需8年时间,远远快于医药、银行、电力、建筑、日常消费等行业。中国传媒业甚至只需年2年就能建立区域或行业优势。文化产业已成为当今和未来中国经济的重要的增长点之一。2005年,文化产业在中国17个城市已成为支柱产业,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即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文化及文化产品作为一种资源,有很强的可持续发展潜力。
文化作为一种产业,在现代经济结构中越来越显示出其基础性地位。文化需求具有比一般消费需求更高的收入弹性,因而,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文化消费需求的增长速度远远大于对物质消费需求的增长速度。文化产业是以精神产品为基础的产业,对自然资源、环境不构成威胁甚至不造成消耗,具备了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基本要素。世界各国的相关经验证明,文化内容产业能够有效地结合传统产业,增加传统产业的文化附加值,充分体现现代文化产业的核心价值和发展方向。新兴文化内容产业不仅能够有效地建立起与传统产业的战略关系,促使传统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升级,而且还能够促进整个文化产业紧密地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跟上“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新兴工业化道路”的战略步伐。
此外,文化产品价值具有增值效应。一件物品的使用价值是随着使用时间和使用次数的增加而减少的,而一个文化产品的使用价值却往往是不断增加的,这是文物、艺术品收藏之所以成为资产保值增值常用手段的前提条件。因此,文化产业是具有极大可持续发展潜力的产业。如果开发得当,文化产品往往可以产生很大的投入产出比,具有极为可观的边际效益。回顾我国启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历程,文化也曾被纳入可持续发展战略体系。然而,文化事业在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现状却令人不太乐观。迄今为止,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点是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文化仍然没有在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操作层面上找到合适的位置,它的作用似乎仍然只限于利用文艺手段对人民群众进行宣传教育。在近些年的文化产业体制改革的摸索与发展中,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到人们的重视。
一、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文化资源是文化产业的源泉,比如历经我国五千年历史洗礼下的文化古迹对于旅游业是一笔可循环开发利用的瑰宝;中华民族文学作品和民间流传的众多神话传说为电影,电视,戏剧戏曲以及相应的文化产品提供了大量宝贵的素材。文化资源具有无限丰富性和可发展性,但它也是需要加以保护的、在某些方面和某种意义上是不可再生的资源。文物和无形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的历史遗存,它们都是不可再生的珍贵的文化资源。
迪士尼就是这方面卓有成效的例子,它不断地从世界各地汲取创造素材,再通过科技及创新重新编排故事,甚至对这些素材展现出来的思想予以创新并加入商业和娱乐元素,对人们耳熟能详的文化人物进行包装再出口,使之成为成熟的商业产品销往世界各地。其中,迪士尼动画《花木兰》中的故事和人物形象就是源于我国著名诗歌“木兰辞”,在保留故事情节的基础上,被赋予了崭新的美国式追求梦想,要求妇女平等主题,在98年推出之后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销售奇迹。一部较为尊重原著的《泰坦尼克号》,或者由莎士比亚戏剧而改变的动画片《狮子王》竟能创下十几亿美元的票房价值,可与我国几大产业的利润相匹敌。其所依靠的,不过是一点新颖的创意和简单的三维动画技术,还有借助“拿来主义”所吸纳的文化素材和历史背景。那些优秀的文化资源通过再开发和创新再利用,为文化产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和启发。
另一方面,中国作为一个文化古国,文化大国却少有充分利用其丰富的资源。而日本,这个与中国有着千丝万缕联系,从古至今多次向学习中国文化的邻国,却将很多中国古典文化发扬甚至创新,获得了很大成功。最典型的好比国人引以为傲的四大名著《西游记》,经日本动画大师手冢治虫的精心雕琢与包装摇身一变成为极受欢迎的漫画《孙悟空》,以及取材于西游记曾进风靡一时的漫画和动画《最游记》,还有曾在中国取景拍摄等等的日本版的电视连续剧《西游记》等等,都在日本本土乃至东南亚获得了巨大成功,收到了很好的经济效应。而中国除了多年前那部由六小龄童演绎的经典电视剧之外,基本上没有文化再开发的作品与之相匹敌。中国游戏产业也有待成熟,《三国志》这是日本光荣游戏的产品,有“三国志系列”等,任天堂则有“横山光辉三国志”等。加上其他日本公司的产品,至少有30款日本三国志系列游戏,日本改编的《三国志》和《水浒》,从漫画到游戏,衍生产品在亚洲各地热销。中国传统文化就像是一座富矿,源源不断地回报着深刻挖掘和爱护它的人们。二、文化产业发展现状:文化市场需要引导和规范,去伪存真,去粗取精
我国文化产业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逐渐形成了所谓“大众文化”和“高雅文化”,大体上分为这两种类别。而无论是“大众”还是“高雅”,观众的文化鉴赏力,媒体的宣传导向以及政府的引导都是需要关注的。由于我国文化产业起步较晚,优秀作品未能百家争鸣,相比于高速发展的经济,表现出严重的“供不应求”。
于是,传统文化产业的保护主义抬起了头。他们坚守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面对日益万新的社会和市场却坚持不创新,不变通,不思进取,以保持传统的名义阻止变革和创意,甚至还要求社会和政府给与支持。这样的力量阻碍了我国文化产业的交流与发展,使得脆弱的传统文化在面对汹涌蓬勃的国际化趋势时,在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与开放的市场时,显得无力而很难适应。这些本应得到大力开发的内容产业,吃着祖宗留下的老本,由于不曾尝试可持续发展,创新与变革的道路,一点一点被破门而入的强势文化所蚕食。
同时,由于供不应求的文化市场,一些制作粗燥,缺少文化内涵的作品乘机冲击了文化市场,不仅对文化资源是一种极度浪费,对于消费者乃至整个社会来说都是一种文化垃圾,伤害着人们的视听。比如近两年网络上流行的一些颇有争议“芙蓉姐姐”、“木子美”等现象,不仅不能成为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反而可能浪费资源,错误引导未成年人,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广告行业也是如此,一些通过引起消费者的厌恶而取得商业效应的垃圾广告每天仍然污染着消费者的视听,却并没有受到管制,如著名的“脑白金广告”等。对于由于科技发展,信息爆炸时代产生出的垃圾文化产品,人民和社会应当联合起来抵制,阻止它们泛滥产生负的社会效应。
三、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产业链和国家竞争力
我国文化产业起步较晚,以前一直实行双轨制计划式发展,直到2006年才开始从试点转向全面改革。“十五”期间。相比速发展经济和总体消费水平,文化产业的发展却趋于缓慢。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文化产业化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而是被当作一项由政府引导安排,社会响应,公众被动的一项公共事业。文化的两面性,是重点体现在文化产业中的经济效应(商品属性)和文化事业中的社会效应(使用属性)。而在计划经济时期,国家引导发展方向,管理高度集权和统一,国有企业不以盈利为目标,只需按政策组织完成计划,形成没有来自市场竞争和消费者选择的文化,被剥夺了其商品属性和盈利能力,使其很难出现生机勃勃,百花齐放的局面。由于用文化事业的方式管理文化产业,以至于资源有效配置不足,很难做到可持续发展。再加上出现很多准入限制和垄断,导致产业发展受到抑制,需求严重大于供给,文化产品多样性上也受到很大破坏,文化产业链更是难觅其踪。
我国文化产业化程度偏低,结构不尽合理,产业链还未形成,缺乏国家竞争力。产业化发展需要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支撑。中国文化产业必须打造产业链,这样才能产生规模效应和互动效应。企业领导者所具有的视野和对所处产业的判断,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发展,对生存环境并不令人满意的民营企业,这种眼光更是生存的必备条件。中国文化产业面对国际大集团,“好比是单一步兵兵种和对方海陆空立体多兵种竞争”。在过去的计划体制下,文化行业都是单打独斗,唱戏的、做音像的、搞出版的,都是各自为政,中间没有关联。而国外最大的传媒公司,都是既生产内容,又发行各种产品。比如动漫产业,值得借鉴的是日本,美国等,纯熟的产业链运作和规模效应,如一部优秀的漫画作品,可以在一到两年内形成由受欢迎的连载到单行本发行,到动画,电影,唱片以至于周边商业产品等传播到世界各地的一系列产值的创造,使消费者需求及时全面的得到满足,有效地拉动了经济增长。迪斯尼、时代华纳、索尼等都是这方面比较成功的例子。
由此看来,文化产业和文化内容产业,是一个高度依赖文化内容资源的产业,它的繁荣发展是建立在对文化资源的占有和开发的基础上。我国应建立文化资源开发的人才战略。培养具有认识、开发、经营文化内容资源的高素质人才,是振兴文化产业的保障。文化内容资源开发属于“创意工业”的领域,参与文化内容资源开发的专业人才,必须对中华文明丰厚底蕴有全面掌握、对优秀文明成果有深刻领悟。
还应该实施文化资源开发的政府管理。政府部门作为文化市场的监管者和文化内容资源的保护者,应该站在发展和保护民族文化的高度,建立和制定文化资源开发利用规划,这是文化内容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只有在合理保护前提下的有效开发,才能够充分保障文化产业创意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再有,应该尽快建立文化产业链和产业园区,打品牌战术。例如可以借鉴的是机器猫,米老鼠等动画形象都已经连续创造产值几十上百年,由大受欢迎到成为经典,成为一支新的文化力量,推动着可持续发展。
最后,加强文化交流,将我国丰厚的文化推广到世界。只有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我国文化产业才能获得更大的国际舞台,继续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张晓明胡惠林章建刚:《2005: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社科文献出版社,2005
[2]江蓝生谢绳武:2005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3]祁述裕:中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报告[M].北京:社会文献出版社,2004
二、播音主持对文化价值的构建
音主持对文化价值传播的具体的表现形式,它反映了文化的一种构建模式,主持活动是一种文化的传播形式,其代表了,对某个文化的认同,和一种文化的表现形式,一个社会的组成部分,就是文化领域的改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应该选择这种文化传播形式下得有力的见证,它从一种文化的表现形式传播到另外一种的文化模式从中推动社会经济健康发展,播音主持是文化的选择之中拥有更多的问文化决策,和品质的涵养,它不仅表现了主持人的当时的各种心理素质变化,和主持人的外在动作以及各种表态神似状态,体现出了外在的动作,在整个社会之中文化价值取向,在特定的情况下产生的,比如,人们常常使用的语言、服装、行为习惯,这都是对应了社会文化的传播方向,而在这种媒体达到某个规范时,人们应用的社会价值存在和导向存在法,都是具有重大的意义。
着力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提升金融服务文化产业发展的能力。一是量身定做适应文化产业特点的信贷政策,将文化产业作为朝阳产业列入支持类,在担保条件、利率等方面给予优惠,对文化企业设置有别于工商企业的信用评级模块,制定版权质押贷款指引和并购贷款指引等等,为文化企业提供优质服务。二是通过创新信贷模式实现担保形式多样化。商业银行应结合文化企业运营方式和特点,弱化财务指标考核,转变以机器设备、厂房有形资产为抵押品的传统担保思路,积极试办知识产权、专利权、商标权、电影制作权、著作权、版权等无形资产抵押贷款、企业联保互保贷款等,并合理确定贷款期限,为文化企业尤其是中小文化企业融资扩大抵(质)押范围,丰富融资品种,解决文化产业普遍缺失抵(质)押物的问题。三是制定针对文化企业的授信制度,简化审批程序,缩短审批时间,为企业提供方便快捷的优质服务。四是加强与产权交易、信托、证券等相关机构合作,为文化创意企业提供资金结算、机构理财、供应链融资、并购贷款、国际业务等综合性金融服务。特别是针对目前我国文化体制改革步伐加快、部分文化企业正在进行市场化运作的现实,建立相应的一揽子金融服务措施,支持重点文化企业做大做强。来源于/
完善文化产业直接融资支持机制
以完善文化产业直接融资支持机制为切入点,拓宽文化企业融资渠道。对符合条件的重点文化企业,应做好进入主板、创业板上市融资的培训、辅导和推介工作,推动更多优质企业上市融资。积极支持文化企业通过债券、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和中小企业集合债等方式融资,支持文化企业借助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迅速成长。推动文化企业引进私募股权基金、风险投资基金;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积极鼓励、支持和引导境内外资本以BOT等形式参与文化项目建设;积极探索信托计划、融资租赁以及文化产业项目未来收益证券化等融资方式。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拓宽利用民间资本和国际资本的方式和空间,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多样化的融资渠道。
对图书馆服务效能来说,有长效性、速效性和迟效性。图书馆服务的长效性是指图书馆的各类资源可长期反复利用;而速效性是指图书馆服务的某一具体目标,比如检索某一知识点或阅读某一文献资料,图书馆能迅速有效的提供服务;所谓的迟效性,是指图书馆服务产生的文化整体效能,比如读者用户的知识积累、社会公众文化素养的提升、图书馆无形资产的积聚,不是“速成”所能奏效的,都是需要假以时日才能得以实现。为此,本文试图从图书馆文化效能的角度,小议图书馆服务的迟效性。
1 图书馆文化的标志符号显示其效能的迟效性
任何一种文化现象都具有其特定的标志符号,都有构成这种文化现象的组成部分。相关研究表明,人们头脑中对某种文化现象的认知是一个“网络结构”,核心是其文化名称,围绕着它是文化现象形成的要素。图书馆文化之所以被人记忆并与其他事物区分,是因为培育生成图书馆文化的组织结构与其他文化不同,即是由图书、图书馆员、读者、建筑设备和服务方法等五大硬件要素构成。通过对这五大硬件要素的整体运行,形成并促进了人们对图书馆的认同,产生了图书馆文化现象,成为人们记忆图书馆文化的标识符号。
当人们感知到图书馆文化特定的标识符号时,就会产生相关的“图书馆联想”。经过长期的图书馆文化的体验后,人们一看到特定的图书馆名称或标志的硬件要素,就会激起对这个图书馆名称为核心的“记忆结构”,唤起关于该图书馆的各方面的联想。如:当北京图书馆某个老读者看到或听到“北京图书馆”这五个字时,就会想起北京图书馆标志性的建筑,想起北京图书馆浩如烟海的文献资料或阅读氛围,想起北京图书馆厚重的文化底蕴或与北京图书馆其他相关事物。
人们对利用图书馆的熟悉程度不同,对图书馆的认知程度和记忆结构不同,对图书馆的认知在先,产生的“图书馆联想”在后。因而,图书馆文化的标志符号作为与其他事物区分开来的识别系统,显示了图书馆文化效能的迟效性。
2 图书馆文化的运行模式显示其迟效性
一个事物如果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是无法立足于社会的,是没有生命活力的。图书馆传承人类文明,以夯实和打造社会文化底蕴为己任,图书馆的办馆理念和价值取向体现了图书馆潜在的社会文化价值,是维系图书馆与社会公众的无形纽带。
图书馆以各种方式提供服务,向社会展示其功能效用,让读者体验图书馆的服务成果和及时效应。而更重要的是图书馆所蕴涵的价值取向契合了社会读者的心理需求,使读者用户觉察和感受到图书馆的独特、可持续满足他们相关需要服务效能运行模式的附加值。
图书馆所从事的是通过文献资料去“文化”人的活动。这种“文化”人的运行模式不与戏剧文化产品雷同,不是按照设定的剧情发展去彰显戏剧产品,而是在图书馆特定的文化氛围中熏陶逐渐养成。一个人在图书馆“浸润”了若干年后,就不可避免地被烙下图书馆文化的印记。图书馆文化总是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去启迪人的智慧,影响人的成长。
图书馆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浸润”方式和“文化”人的运行模式是不能速成的,是长期的一点一滴的迟效形成的。
3 图书馆文化载体的构建显示其迟效性
图书馆文化载体与戏剧文化载体不一样,戏剧文化载体是戏剧的节目产品,反映时代特征的演出节目。图书馆是通过满足社会公众的阅读需求来实现读者自身的发展、展示其文化价值的。
图书馆运用多种服务手段为社会提供文化休闲消遣或文献查询等公益服务,社会公众在体验图书馆服务的同时,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成为图书馆服务成果的直接“消费者”和“评判者”,同时,又是图书馆服务质量成效高低的“承载者”和“体现者”。从这个意义上说,读者(包括当下的读者用户、潜在的读者用户、以往的读者用户)是图书馆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也是图书馆文化形象最直接生动的具体体现,图书馆文化形象的最终检验是对其文化载体即社会公众影响力的检验。
诚然,图书馆文化载体中的“人”不仅仅包括馆外社会公众,还包括管理者和员工。馆长是图书馆文化形象的代言人和设计师,可以说馆长的办馆理念、人格魅力配合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是成就图书馆文化的要素之一,如同教育界的名校培养名师,名师造就名校。所以,德高望重的馆长,学识渊博的员工和热爱阅读的公众读者是构成图书馆文化载体的中坚。图书馆文化载体的各种构建元素需要多方长期磨合协同努力方能奏效,才能使图书馆文化魅力发挥到极致。所以说,图书馆文化载体的构建显示其效能的迟效性。
4 图书馆文化无形资产的积聚显示其迟效性
图书馆的服务效能如何,不是由图书馆自己说了算的,而是由社会公众决定的。社会公众是指与图书馆相互关联的社会各界人士、团体和单位,包括:上级领导和主管部门、当下的读者用户、潜在的读者用户、以往的读者用户、专家学者、社会活动家、新闻媒介、社区、协作单位、各类型图书馆以及图书馆管理者和员工,等等,他们与图书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双方通过相互了解沟通、协作服务,建立了稳定的交往形式,形成了图书馆与社会公众相互依存、共赢进步的互动关系状态。图书馆正是基于这种“互动关系状态”的积累,得到社会公众的认可,形成了图书馆文化的无形资产。图书馆一些有形资产因服务利用而损耗,而其无形资产则恰恰相反,它不会因此而枯竭,反而因服务利用而受益增值。
图书馆作为社会文化机构,通过自身的开放系统,不断地与社会公众进行各种形式的交往,并获得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通过这些关联获取图书馆发展所需要的资源,扩充其无形资产,是图书馆文化的“能力”所现。任何图书馆都有自己特定的公众目标和社会资源,挖掘、盘活和整合利用好这些资源,有利于优化和拓展图书馆文化的无形资产和发展的空间,为图书馆赢得更多的发展机遇。要做到这一点,一方面,图书馆的服务效能要提高,馆风馆纪要好;另一方面,要始终保持与社会公众的互动交流。图书馆的办馆宗旨、发展规划、改革举措,需要得到社会公众的理解和支持,而社会公众对图书馆的感受、评价、建议,是图书馆构建无形资产的重要决策依据。缺少了与公众的互动和交流,得不到公众的理解和支持,扩展图书馆服务效能将无从谈起。
图书馆文化的无形资产需要公众认可和共建,公众需要图书馆来满足自身的文化素养的提升,彼此依存并有机结合,图书馆文化的无形资产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就逐渐地厚实起来。因而,从图书馆文化的无形资产的形成和积累来看,其效能具有迟效性。
5 图书馆文化是一种需要迟效评价的文化
戏剧文化凭借文化产品出色的表演技能,戏剧题材对社会热点和时代精神风貌的准确定位及有效的传播,运用经济杠杆的作用,可以很快地打造出来,甚至一夜成名。图书馆文化则不行,图书馆文化的构件要素之一的馆藏浩瀚的文献体系的构建非一日之功,需要长年累月不间断执著地营建,图书馆服务窗口的设置、服务手段的完善、员工素质的提高以及办馆理念、价值取向都受到社会经济、人文环境的影响和制约,需要长期不断的探索实践。
豪华的馆舍可以在一夜之间拔地而起,先进的设备可以及时购置,优秀的员工可以在短期内引进,图书馆服务功能也可以迅速扩展。唯有图书馆浓厚的文化氛围(包括图书馆服务的优良传统、馆风馆纪)必须经过长时间的磨砺才能够形成。
图书馆文化的运营是一项全方位的具有综合性、复杂性和长期性的社会文化系统工程,可以说,任何一个著名图书馆的文化炼成,都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图书馆文化需要假以时日才能得以宏大和彰显,它不是短期内可以准确评价的。图书馆给予读者的不能仅仅是借阅,而是在发掘知识宝藏,享受图书馆服务成果的同时,体验到图书馆文化的魅力,品味到图书馆文化的精髓,图书馆文化因此而形成强大的凝聚力量,图书馆文化的“张力”因此而不断地得以扩充放大。
由此可见,图书馆文化是难以速成的,其厚实的文化底蕴需要时间来“沉淀”。
6 迟效性是图书馆事业发展规律的一种表现形式
创建图书馆文化,必须正确认识迟效性与速效性、长效性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