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隐喻理论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4-03 09:44:5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概念隐喻理论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概念隐喻理论论文

篇(1)

Abstract:Metaphorisnotonlyarhetoricdevice,butamatterofthoughtandaction.ThepaperattemptstoapplytheconceptualmetaphortheorytotheteachingofEnglishwritingandfurtherproposesthatimportancebeattachedtodevelopingstudents’metaphoricalthinkinginEnglishwriting.

Keywords:conceptualmetaphor;metaphoricalthinking;Englishwriting

一、概念隐喻理论

概念隐喻理论起始于Lakoff&Johnson的《MetaphorsWeLiveBy》一书。他们在书中表明:隐喻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不但存在于语言里,也存在于我们的思想和行为中。我们赖以思维和行动的一般概念系统,从根本上讲是隐喻的。[1]在概念隐喻的理论框架下,隐喻的理解涉及两个认知域:源域(sourcedomain)和靶域(targetdomain)。概念隐喻就是以一个认知域的经验来理解另一个认知域的经验,源域的部分特点被映射(mapping)到靶域上,后者因前者而得到部分理解。所以,“隐喻的实质就是用一类事物来理解和经验另一类事物”。[2]概念隐喻理论还提出了概念隐喻(conceptualmetaphor)和隐喻语言(metaphoricalexpression)的区别。前者是两个认知域之间的映射,在英语中通常用大写字母表示,后者是概念隐喻的具体隐喻表达式,例如:

例1.Weareatacrossroad.

例2.Therelationshipisn’tgoinganywhere.

例3.Ourrelationshipisoffthetrack.

例4.Theirmarriageisontherocks.

概念隐喻理论认为这里只有一个隐喻:LOVEISAJOURNEY,上述这些例子都是该隐喻在语言上的具体表达式。

概念隐喻理论使我们重新认识了隐喻的本质,也给语言教学带来了新的启示。本文拟运用概念隐喻理论,探讨隐喻在英语写作中遣词、造句、谋篇的功能,并指出隐喻思维对英语写作的重要性,为写作教学提供新的视角。

二、概念隐喻理论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一)概念隐喻与词汇学习

在写作中,词汇居于核心地位。不管是句子层次的语言现象还是语篇层次的语言现象,都离不开词的理解和运用。传统词汇学习由于受到结构主义思想的影响,认为词语与意义之间的关系完全是任意的,忽视了对词语的认知和理解。词汇不仅有其所指意义,也有其转指意义,而且,词汇表层意义与其深层内涵都是语言认知的产物。由于大多数学习者不是从认知的角度来学习词汇,而是采用死记硬背方法,不能真正理解词汇的内涵。通过概念隐喻模式来认识和解释词汇,不仅有利于词语的理解,还可以促进学生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有效地利用该词语的隐喻意义,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例如,我们借助方位隐喻来理解介词的学习。人们可以将通过身体体验获得的“上——下,前——后,高——低,深——浅,中心——边缘”等具体空间概念投射于时间、情绪、身体状况、数量、质量、社会地位等抽象概念。在方位隐喻中,“up-down”概念的隐喻运用最为广泛。最初,“上”概念(up)和“下”概念(down)都是纯空间概念。Up的基本意义最“向上,由低往高”;down的基本意义为“向下,由高往低”。英汉语言经过反复的运用与发展,“up-down”都以原来的空间意义为核心,产生了“

HAPPINESSISUP,SADNESSISDOWN;MOREISUP,LESSISDOWN;HIGHSTATUSISUP,LOWSTATUSISDOWN”等方位隐喻来表达对社会地位和人的情绪的认识。在这些概念隐喻的基础上可以拓展丰富的隐喻表达式,进一步深化对“up”概念和“down”概念的隐喻理解,如:“Iamfeelingup.”,“Pricesaregoingup”,“Thetemperaturehasgonedown.”,“Benicetopeopleonyourwayup,becauseyouwillmeetthemonyourwaydown.”等。由此可见,通过概念隐喻理论来理解介词,能掌握更丰富的词汇意义,增强学生隐喻能力,提高写作的多样性。

其次,由于隐喻是一种映射,其实质是借助一类事物理解和体验另一类事物,[3]因此人们总是会参照他们所熟知的、具体的概念来认识和理解不熟悉的、抽象的概念。体现在词汇表达上,人们往往运用谈论一个概念的各个方面的词语来谈论另一个概念。例如:提到概念“argument”,我们有概念隐喻“

ARGUMENTISABUILDING;ARGUMENTISWAR”,“argument”为较抽象的概念,而“building”,“war”是人们较熟悉的概念。在讲“building”这个概念时,可以帮助学生联想和“建筑物”有关的词汇“solidbuilding,frameworkofabuilding,constructabuilding,collapse,thegroundwork”;而在谈到“war”这个概念时,又可以联想到跟“战争”有关的词汇“thefiercewar,attacktheenemy,winthewar,bedefeatedinthewar”。在这两个概念隐喻中,人们可以通过熟悉的概念来理解“argument”这个概念的内涵。用于谈论“building”,“war”的词汇大部分都可以用来谈论“argument”,因而可以创造出如下句子:

例5.We’vegottheframeworkforasolidargument.

例6.Ifyoudon’tsupportyourargumentwithsolidfacts,thewholethingwillcollapse.

例7.Withinthegroundworkyou’vegot,youcanconstructaprettystrongargument.

例8.Heattackedmyargumentfiercely.

例9.Joesparednopainstodefendhisargument.

例10.Joewontheargumentwithher.

例11.Joewasdefeatedintheargument.

又如:“IDEASAREFOOD”这一概念隐喻通过“food”来理解“ideas”,其作者向我们展示了“ideas”的丰富内涵。如果想知道“food”和“ideas”之间有哪些相似之处,恐怕谁也拿不出一套完整的答案,但是关于“food”我们可以表达如下:

例12.Foodcanbedigested.

例13.Foodcanbeswallowedordevoured

例14.Foodcanbenourishing.

例15.Foodcanbespoon-fed.

然后,利用“food”这一概念所派生的词汇,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写出下列的句子:

例16.Davidhasahardtimeswallowingnewideas.Hehastostewthemoverfordays.

例17.Wedon’tneedtospoon-feedourstudents.

例18.Hedevoursthebook.

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通过概念映射原理,可以使学生更为轻松地掌握较为抽象概念方面的一系列词汇,从而在他们的头脑中形成一个全面、系统的词汇框架,帮助学生在写作时更为准确自如地选词表意。

(二)概念隐喻与句式表达多样性

“仅仅追求语言的准确性和流利性而不顾多样性,学生的二语能力长期在低水平徘徊,没有明显的进步”,[4]这句话说明了语言表达多样性的重要性。在写作过程中,学生对句法运用多样性程度是需要训练的,尤为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多维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写作是和思维同步进行的,学习写作就是学习思考。Lakoff的概念隐喻理论恰恰是从思维的角度认知世界,以人的已知的具体经验去映射未知的抽象的领域,从而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如“视野是容器”(VISUALFIELDSARECONTAINERS)这一基本概念隐喻衍生出的隐喻式语言表达是多种多样的:Theshipiscomingintoview,Ihavehiminsight,he’soutofsightnow,that’sinthecenterofmyfieldofvision等。而在表达同一概念时的概念隐喻也是多样的,“idea”这一概念,就有如下概念隐喻:IDEASAREFOOD,IDEASAREPEOPLE,IDEASAREPLANTS,IDEASAREPRODUCTS,IDEASARECOMMODITIES,IDEASARERESOURCE,IDEASAREMONEY,IDEASAREFASHION,每一个概念隐喻都可以衍生出各种各样的隐喻表达式,这也为写作中语言的多样性提供了可能,从而使语言更生动、自然。

此外,概念隐喻为学生在写作时创新思维、拓宽思路有着重要的认知作用,它为我们在不同范畴的事物之间架起联想的桥梁,赋予我们一种灵敏的触觉,使我们感知不同事物之间的某种特征的联系。因而,根据创新度,在写作中可以采用不同的隐喻式表达,例如:

例19.Joanknewthatsurgerywasaverydangerousoption.Thestakeswerehigh.Nevertheless,Joandecidedtotakeherchancesandhavetheoperation.

例20.Joanknewthatsurgerywasaverydangerousoption.Shecouldloseitall.Nevertheless,Joandecidedtoanteupandhavetheoperation.

例句19和20是基于“LIFEISAGAMBLINGGAME”所构建的隐喻表达。第一句是常规隐喻表达,常规隐喻是那些建构我们文化的普遍概念系统并反映在日常语言中的隐喻;第二句是新隐喻表达,新隐喻是对常规隐喻的扩展应用,很多新隐喻是人们创新思维的结果。因此,在概念隐喻的基础上,我们既可采用常规隐喻表达,也可创新思维,采用新隐喻。

(三)概念隐喻与语篇连贯

语篇连贯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文章在内容上的连贯(coherence),二是指表达上的连贯。一个连贯的语篇应该是让听话人或读者在理解时能够推导出语句的各种关系,重新构建说话人或作者的目的或意图。篇章连贯是在概念的层次上实现的,而概念隐喻本身也是一种概念,因此它可以帮助实现连贯。

概念隐喻在内容上的连贯既可以通过一个隐喻,也可以同时通过多个隐喻来实现。[5]在语言实践中,由一个概念隐喻帮助构建语篇连贯的情况经常出现。以一个隐喻贯穿语篇始终形成一个核心隐喻,支配若干由隐喻或由一个中心意象引申出若干相关的次要意象。从这个概念隐喻的角度看,整个语篇应该是连贯的。在写作中,如果能够把握语篇连贯的这个特点,对某些语段结构或语篇意义的构建就能事半功倍。如:

Tedgotontheridewhenhedecidedtocampaignformayorofhissmalltown.Afterflipping,rolling,andshakingforthepublicforeightweeks,hefinallyfeltlikehewasincontrol.ButashewatchedtheexitpollsreportedonTV,heplummeted.Hehadlostinalandslide.[6]

在以上的例子中,中心隐喻是“POLITICSISAFOLLER-COASTER”,其余的隐喻“ride,flipping,rolling,shaking,plummeted,landslide”等都是围绕其中心隐喻的,并且是互相关联的。

又如:Theprofessortoldmemyargumentwasshaky:asastudentofphysics,youhavetoconstructstrongerfoundationsforyourtheoreticalmodels.Usefactstosupportyourtheory.

上述例子的中心隐喻是“THEORIESAREBUIDINGS”,整个语段都共享了这个概念隐喻的隐喻内涵,使得这个语段具有连贯性。

语篇在表达上的连贯很大程度取决于文章衔接(cohesion)的处理,衔接是一种语篇现象,语篇的衔接主要是依靠照应、替代、省略、连接和词汇搭配等来实现。隐喻可以使得词汇的衔接在不同领域内得以实现,再加上语言上的手段如对照、省略等,说话人可以表达经验和人际方面的语义连贯。

三、结语

隐喻是语言习得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总是不知不觉地运用隐喻模式来认识和解释世界。在写作教学中,隐喻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遣词、造句、谋篇能力,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思考能力和文字运用能力,因而,培养学生写作中的隐喻思维必不可少。为了培养学生的隐喻思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第一,要求学生收集概念隐喻及隐喻表达式,并对它们进行归纳、整理、分析,逐步形成学生自己的隐喻认知理论,并鼓励其大胆使用;第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隐喻意识,使学生认识到隐喻性表达的跨文化多样性,减少在写作中出现汉式表达方式,从而改善他们的写作思维;第三,利用隐喻认知规律,不断开拓创新思维,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运用隐喻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参考文献

[1][2][3]Lakoff,G.&M.Johnson.MetaphorsWeLiveBy[M].Chicago:The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80.3,26,26

篇(2)

自lakoff & johnson(1980年)的著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出版以来,隐喻的认知语言学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隐喻是跨概念域的系统映射;映射遵循恒定原则。lakoff和johson(1996:3)认为,我们赖以思考和行动的概念系统就本质而言都是隐喻性的,他们(1996:ix)明确指出,“无论在哲学和语言学领域,传统的做法都把隐喻的研究边缘化了,而我们却直观地觉得它是个中心问题,可能是解释理解能力的关键”。在大学英语专业英美文学课堂上,学生不仅需要学习语言,更需要了解英美国家的文化。如果想要更好的了解文学作品,学生就需要解读好其中隐喻的使用,也就是说要让学生把隐喻作为英美文学学习的桥梁,从隐喻的角度理解文学作品语言,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意识,提英语专业学生高英美文学欣赏水平。

二.概念隐喻对大学英语专业英美文学教学的影响

1、概念隐喻对词汇教学的影响 词语的发生和成长都具有隐喻性,概念隐喻对词汇的理解和记忆具有指导性的意义。隐喻是人类缔造新辞书主要的手段,人类早期的象形文字就是经由隐喻过程发生的。很多复合词和派生词都是通过隐喻产生的,如汉语中:鹅卵石、杏眼、柳眉、面包车、黄金时代等等,同样英美文学作品中也本文由收集整理有很多词汇是由隐喻组成的。如:dog-tired、crystal-clear、knee-deep、shoulder-high等等。词语成长的隐喻性是指词汇的多义性得益于隐喻,隐喻是词义成长、转变和引申的主要手段。在讲解多义词时,老师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多义词之间的联系,让他们知道隐喻是词义发展和延伸的重要手段。教师应该把隐喻意义的教学作为英语词汇教学的有机结合起来。

2、概念隐喻对翻译教学的影响

在英美文学作品中,隐喻翻译效果的好坏对整部作品译文效果的影响很大,隐喻翻译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教师在隐喻翻译过程中,培养学生转化喻体形象、把隐喻转换为明喻、把喻体形象进行加注、或者省略喻体形象、添加喻体形象等方法进行隐喻的翻译。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用法差异,在汉语中不能一一找到与英语对应的词语。例1. that man is another shylock.那个家伙是又一个夏洛克, 为人吝啬。因为夏洛克是文学作品中吝啬的形象角色。所以在翻译文学作品隐喻的过程中,译者可本着上述“映射对等”原则结合文本具体语境灵活地选择翻译方法,包括音译法、音译加注法、字面直译法、直译加注法、意译法、用译语中的文化意象转换源语喻体以及扩展源文隐喻的喻体以补充喻体的蕴涵等方法。例2.张培基先生所译茅盾的《白杨礼赞》:“白杨不是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 (茅盾《白杨礼赞》)“white poplars are no ordinary trees. but these common trees in northwest china are as much ignored as our peasants in the north. however, like our peasants in the north, they are bursting with vitality and capable of surviving any hardship or oppression. ” (张培基,1999:197~ 201)对整个语篇的隐喻性,需要根据具体的语境,选择适当的翻译方法。隐喻作为最常见的文学创作手段要求人们更加注重文学作品中隐喻翻译的研究,教师应当在隐喻翻译研究的必要性的前提下,让学生理解好文学作品中隐喻的翻译。

3、概念隐喻对语篇教学的影响

研究中发现,英美文学作品语篇中包含了隐喻性的表达。篇章从一句话,到一整篇著作,都蕴含了大量的隐喻成分。概念隐喻理论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深入观察篇章内部结构的立足点,使篇章研究与认知研究有效地结合起来,深化了人们在篇章衔接连贯以及篇章理解方面的认识。

篇(3)

所在院(系):xxxxxxxxx

专业:xxxxxxxx

指导教师:xxxxx

职称:xxxxxx

论文题目: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一、英文题目: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 and english vocabulary acquisition

二、国内外关于本选题的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

词汇习得能力是外语学者最重要的语言能力之一。语言研究者提出多种词汇习得理论。从传统的翻译语法教学法到结构主义指导下的词汇习得方法,比如根据构词法学习词汇、组块法学习短语与习语,再到语境理论指导下的词汇习得方法。在这些方法的指导下,国内大多数英语教师只注重词的音、形、义的介绍和分析,却忽视对词语认知理据的考察与讲解,从而导致学生花费大量时间学习词汇,事倍功半。因此只有少数学习者能够恰当的运用所学单词,用地道的英文表达思想。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国内外不少学者认为大部分词汇都是通过隐喻方式获得学习者的单词量有了很大提高。

关于隐喻的研究: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提出了隐喻这一概念。传统的隐喻理论普遍认为:隐喻是一种语言现象,一种修辞手段,主要用在文学作品中。浪漫主义诗人认为隐喻是诗歌的灵魂。长期以来人们主要研究隐喻的诗学功能与修辞功能。lakoff和johnson在1980年发表的隐喻学专著《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提出了隐喻研究的认知论。lakoff认为:隐喻是一种思维方式,隐喻无处不在,语言在本质上是隐喻性的,我们借以思维和行动的概念系统在本质上基本是隐喻的。lakoff运用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映射以及意象图式来解释隐喻现象。束定芳和汤本庆指出:语言教师可以利用隐喻理论来解释语言意义的变化发展过程,解释词汇意义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还可以利用概念隐喻理论来解释语言中各种不同形式的隐喻之间的系统性和相互关系。蔡龙权认为:隐喻过程中的语义转移为语词的意义扩展提供了平台。隐喻、认知和语言的这一密切关系为词汇学习等外语学习找到了依据,这为我们研究词汇习得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近年来,一些学者开始关注隐喻的应用语言学研究,包括隐喻的实际应用研究以及隐喻与语言教学之间关系的研究。隐喻理论研究将继续进行理论探讨,随着隐喻研究与运用的不断深入,人类对隐喻的认识不断加深;结合人类学、神经理论等学科进行隐喻研究。隐喻研究历史的研究;传统文化的隐喻学研究;隐喻的跨文化对比研究;隐喻理论的应用研究。

三、选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通过对词汇习得理论及概念隐喻理论的研究历史和现状及前景的分析,发现以往的词汇习得理论有其不足之处。而概念隐喻理论为我们研究词汇习得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鉴于此论文将研究概念隐喻理论在词汇习得中的应用,以期对英语词汇习得与教学有所启示,提高学习效率。

四、研究的理论和依据

本论文以概念隐喻理论为理论根据,以词汇习得理论的历史研究及其不足之处为依据来探讨概念隐喻理论在词汇习得中的应用。

五、选题的特色及创新点

篇(4)

 

1. 引言

习语,作为人类发展的产物,大多来自于民间故事、文学作品及日常口语等各种形式,并由于受到地理环境,生活习惯以及思维方式等因素的影响,习语具有较强的文化特征。长期以来,人们对习语的研究大多局限于习语词条的收集、编纂以及习语的文学以及文化特征的研究等。本研究将在概念隐喻理论的基础之上,运用Lakoff的框架理论来分析习语理解、诠释以及运用。

2. 习语和隐喻的定义

2.1习语的定义

在汉语中,习语又被称作熟语,《现代汉语词典》(1998)将熟语定义为固定的词组,只能整个应用,不能随意变动其中成分,并且往往不能按照一般的构词法来分析。《美国习语字典》(2005)将习语定义为固定短语(”set phrases” or “fixed phrases”)。《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1997)则将习语定义为不能依据其字面拆解的意思获得其含义、须要作为整体来理解的短语或者句子(Phrase or sentence whose meaning is not clear from themeaning of its individual words and which must be learnt as a whole unit)。

2.2 概念隐喻理论

Lakoff和Johnson(1987)所建立的概念隐喻理论强调人们的经验和认知能力在语义理解中的重要作用文学艺术论文,提出了经验主义的语义观。他们认为,隐喻可以通过人类的认知和推理将一个概念域系统地、对应地映射到另一个概念域论文开题报告。他们指出,“我们的许多概念系统是由隐喻构建的”(1980)。这种隐喻式推理一是基于人的经验,二是基于具体到抽象域的映射,即从源域(sourcedomain)到目标域(target domain)的映射。

3. 概念隐喻与习语

3.1概念隐喻理论对习语的阐释

Lakoff和Turner(1989)曾通过一般层次隐喻的假说解决两大问题——拟人和谚语。根据这一假说,我们也可以将其解释后者的方法运用于习语的认知研究和阐释。例如:

(1) 屋漏偏逢连夜雨。

看到这句话人们的脑海中首先出现一个屋顶漏雨的房屋的图式,一直以来在人们的观念中,房屋是一个让人躲风避雨的栖身之所,但是假如房子漏雨了,偏偏还恰逢连夜雨,那么这样的房子便称不上栖身之所了。

由此特殊场景图式我们映射到一个一般场景图式。

一件事情已经发展到了困难重重的地步,但是假如这个时候再遭遇到连连的障碍,便会使整件事情几乎陷入举步维艰、难以进行的绝境。

由于万事万物间的联系性、依存性,由这个一般场景我们又可以映射到一个与之相关的人类行为的图式:

一个人身处困境,在这个时候又遇到更多新增的麻烦,由此陷入无所适从的绝境。

这样一个与人类行为有关的一般图式可以适用于各种具体的情景,因此,可以实现该习语在具体情境中的应用。例如,

Lakoff和Turner将这种具体领域与一般领域之间的关系称作普遍即特殊隐喻(GENERIC IS SPECIFIC metaphor),即通过一个特殊领域到一般领域的映射以达到理解的目的。

3.2 概念隐喻理论对习语阐释的不足

概念隐喻理论通过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方式为我们理解习语并运用习语提供了方便的途径。但同时,也存在很多的不足,由于该理论的解释大多局限于字面意思的解释,在解释一些具有跨文化差异甚至矛盾的习语时便显得捉襟见肘,无法深入地对该习语的文化背景以及深层含义进行阐述和理解。例如:

在汉语中,出门在外我们常说“四海之内皆兄弟”、“在家靠父母文学艺术论文,出门靠朋友”,但是在英美文化中,却更多地流传着这样的习语, God helps those that help themselves(天助自助者); Self-preservation is thefirst law of nature(自我保护是自然的第一法则)。这些关于同一问题的习语却体现出了较大的差异性甚至矛盾,是我们无法单独地借助概念隐喻理论解释的。

4.Lakoff的框架理论与习语

4.1Lakoff的框架理论

“框架”(Frame)这一术语最早是由人类学家Bateson(1956)提出的心理学概念,美国人工智能专家Minsky(1975)首先提出了框架理论(frame theory),并将其运用于计算机心理学,Fillmore(1975)首先将框架理论引入了语言学。在这一背景下,Lakoff(2004)在《了解你的价值观并构建辩论》一书中将认知科学以及社会学中的“框架”(frame)运用到了政治学等领域中论文开题报告。

他认为,心理结构即框架决定了我们对世界的看法和认识。我们的心理框架可分为表层框架和深层框架。在我们平时的活动中,所见、所闻会激活我们的表层框架,并唤起代表了最根本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深层框架,只有当我们所见、所闻的事物所代表的价值观、道德观与我们自身的价值观、道德观相契合时(即所见、所闻的事物所构建的框架与我们的心理框架相契合时),才能引起我们的共鸣,反之则无法产生认同。也就是说,框架构建了我们的观念,决定了我们的思考方式,继而影响了我们的行为方式。如:

又如:

(2)tax relief

Lakoff认为,tax relief是布什使用最成功的词语。他认为,tax relief是一个隐喻,relief这个单词唤起了人们内心这样一个框架——一个无辜的人,由于受到一些外力的因素影响而深受苦难,而relief所传达的意思则是解除痛苦和烦恼(taking away of the pain or harm)。众所周知,在美国文化中,税收是与人们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的,大到买房产、买地皮文学艺术论文,小到买一支牙膏都需要付税。因此,当布什的tax relief通过演说、报纸传达到全家万户时,势必在绝大多数人的心中唤起了上述心理框架,为他赢得大选起到了重要作用。

由此我们可以得知,我们的心理框架决定了我们对所见、所闻的反应和看法,从而左右我们的决定。反之,心理框架也主导了措辞的选择和使用,即不同的措辞反映了不同的心理框架。而习语,作为长期流传于民间,为人类所用的语言,必然集聚了深厚的社会文化气息,因此也就必然反映了不同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因此,若要真正地了解一个习语的内涵且为自己所用,就不能仅仅局限于对该习语的字面解读,而要深入地解读和理解,因为只有当该习语所反映的价值观与使用者所处的文化背景相一致时,才可能产生预期的影响力。因此,我们可以使用Lakoff的框架理论分析一些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甚至自相矛盾的习语。

4.2 框架理论与相互矛盾的习语阐释

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有着不同的价值观、道德观,自然对相同的事物存在不同的甚至相互矛盾的理解,换言之,不同的习语也对应着不同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比如:

(3)a Our sins and our debts are often more than we think. (我们的罪和债远比我们想像的要多。)

b 人之初,性本善

这两句习语都是关于人性的,前者阐述了人性原罪说文学艺术论文,而后者则强调人性本善的观点。而究其根本,还是由于两个习语来源于不同的文化,基督文化信奉原罪说,而中国儒家思想则认为人性本善,因此对人性也就构架了不同于基督文化的框架,见诸于文字;反之我们也可以说,不同的习语反映了架不同的心理框架。又如下例:

(4)a Hard words break no bones. (难听的话不会伤筋动骨论文开题报告。)

b 棍棒伤皮肉,恶语伤人心。

前者认为别人的流言蜚语不会对自己造成影响,而后者则恰恰相反。这是因为,在西方社会,人们极其注重品德品行。西方文化认为,只要行得正,没有做有损他人利益的事情,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并不重要。而在东方文化中,由于长期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一定程度上,人与社会环境是密切相关甚至一体的,人在社会中得到的评价是判断名誉面子的标尺。

因此对心理结构即框架的了解为我们跳出字面意义的局限性,了解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习语提供了很好的工具和方法。

4.3 框架理论与习语的使用

Lakoff的框架理论帮助我们理解了字面表述不同甚至矛盾的习语的深层含义,反之,我们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构建不同的目标框架,选用相应的习语,以达到传达的目的。比如,作为老师,我们常常要劝导学生好好学习文学艺术论文,积累知识,使用“知识多,不压人”;在和一个沉迷于电脑游戏,不思进取,不爱学习的学生交流时,我们可以说Art is long, life is short;而对于那种将时间过度用在学习上,而忽略生活的学生,我们则需提醒他们劳逸结合,则可以说All work and no play makes Jack a dull boy.

5. 结语

习语作为文化、思想知识的传承,既是值得珍惜的人文财富,同时也是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交流工具。本文在概念隐喻理论的基础之上,运用Lakoff的框架理论,突破了以往研究局限于字面的局限性,阐释了部分习语的深层含义、文化背景以及蕴含的价值观、道德观,并为这一部分习语的使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即根据个人的目的和想法,使用习语以达到传递信息的目的。

[参考文献]

[1]Hornby A S, Li Beida 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English- Chinese Dictionary[Z]. The Commercialpres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

[2]Bateson G. “The message ‘Thisis play’”. In B. Schaffber (ed.). Group preocesses: transactions of theSecond Conference. New York: Josiah Jr. Founation. 1956

[3]Fillmore C. “An alternativeto checklist theories of meaning”. Proceedings of the 1st AnnualMeeting of the Berkeley Linguistics Societ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1975

[4]Lakoff G.& Johnson, M. MetaphorsWe Live by [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7

[5]Lakoff G.& Turner, M. Morethan Cool Reason: A Field Guide to Poetic Metaphor [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9

[6]Lakoff G. Don’t Think ofan Elephant Know Your Values and Frame the debate [M]. Chesea GreenPublishing, 2004

[7]Minsky M. “A Framework forPresenting Knowledge”. In P. H. Winston (ed.) The Psychology of ComputerVision. New York: McGraw-Hill

[8]Ortony, Andrew. Metaphorand Thought [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

[9]Spears R.A. Dictionaryof American Idioms [Z] Mc Graw-Hill Company, 2005

[10]郑勋烈郑晴.中国习语[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6

[11]中国社科院词语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刷馆,1998

篇(5)

英语写作是英语学习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写作的过程就是用英语表达思想的过程,即便对英语为母语者来说有时候也是挑战,更不用说对于外语学习者了。因而,英语写作在学习和教学中受到了充分的重视,并且引起了诸多学科的关注,如修辞学、功能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等。这些学科中有的关注的是写作微观层次的修辞手段、语篇衔接手段,有的关注写作宏观层次的题材、语义的连贯、语篇结构和认知框架。然而,针对雅思考试中的图表作文和议论文,在系统功能的框架内从语法隐喻的角度研究图表作文和议论文特征的文章鲜有。因此,本文从语法隐喻的角度揭示雅思写作中图表作文与议论文的情态隐喻的特征。

一、语法隐喻理论与人际隐喻

(一)语法隐喻理论。语法隐喻概念由韩礼德首次提出,他专门用一章,超越小句:表达的隐喻模式,论述了语法隐喻概念。韩礼德认为语法隐喻是与传统的词汇隐喻互补的一种隐喻模式,通过与词汇隐喻的类比,将语法隐喻界定为意义实现形式的隐喻变体。也就是,从意义和语法实现形式的体现关系上界定了语法隐喻,语法隐喻是同一意义的不同语法实现形式,即“隐喻式”。“隐喻式”与“一致式”,组成一个不能截然分开的连续体,它们分别位于实现形式的两极。依照语言的元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语法隐喻可以分为三类:概念隐喻、人际隐喻和语篇隐喻。

(二)人际隐喻。人际隐喻是表达人际意义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情态隐喻和语气隐喻。语言能够表达人际意义的手段有很多,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语气和情态。Thompson指出语气就是“主语和限定成分共同构成的小句成分”,是语义交换功能的核心,能够实现不同的言语功能:陈述、疑问、感叹和命令。依照言语功能的不同,可分为: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和祈使句,这些句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实现形式上主要表现为主语和限定成分顺序的不同。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和祈使句与它们所表达的言语功能之间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有时会出现违反默认的言语功能,错位表达的现象,这就为语气隐喻提供了可能。情态就是讲话人对自己讲的命题的成功性或有效性所作出的判断,或在命令中要求对方承担的义务,或在提议中要表达的个人意愿,这些语义资源由语法的情态系统实现。依照交换的物品类型不同,情态可分为两类:情态化(modalization)和意态化(modulation)。如果交换的物品是信息,情态可以从可能性(probability)和经常性(usuality)的角度考查信息的可靠性;如果交换的物品是货物或服务,情态就是说话人对交换的最终成功性的自信度。在命令中,这涉及说话人执行命令的义务程度,而在提供中,它关系说话人完成提供的意愿(willingness)或倾向(inclination)的程度。为了更好地区分二者,前者被称为“情态化”,后者被称为“意态化”。根据情态的取向性,情态可分为:显性主观(explicit subjective)、隐性主观(implicit subjective)、显性客观(explicit objective)和隐性客观(implicit objective)。不难看出,显性主观和显性客观情态的实现形式不同于隐性主观和隐性客观情态的实现形式,前者以小句的形式实现,后者以词组的形式实现。以词组的形式实现的就是情态的“一致式”,以小句的形式实现的就是情态的“隐喻式”,因而,情态隐喻就是情态在语义和词汇语法实现关系的重新组合(realignment),即体现为以其他的语法手段实现情态的表达,包括显性主观和显性客观两类。就转级向度而言,情态隐喻表现为情态的评价由词组级阶上升到小句级阶,即简单小句中的副词词组或介词短语变为复合句中起投射作用的小句,简言之就是级阶的上升。这是情态隐喻的重要特征,可以作为区分情态的“一致式”和“隐喻式”的重要标准。

二、情态类型出现频次与题材的关系

图表作文和议论文分别属于不同的写作体裁,前者属于说明文,后者属于议论文。图表作文作为说明文的一种类型,就是通过语言的形式客观真实地再现图表中的信息,无需添加作者任何的评价或观点;而议论文就是作者陈述自己的观点,并且运用充分的论据挑战别人的观点,为自己的观点辩护,以求得读者的赞同和支持。说明文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描述和传递信息;而议论文最主要的写作目的就是说服读者,以赞同或支持的作者的观点或主张。不同的体裁和写作目的或交际目的,决定了语言表达不同。从功能语言学的角度来说,就是意义潜势决定语言实现形式,不同的意义潜势体现在词汇语法层就会有不同的实现形式。

图表作文为了达到客观真实地再现图表中信息的交际目的,缩小了人际意义协商的范围,几乎不使用情态隐喻,有时可能会少量使用隐形主观情态。议论文为了达到说服读者的目的,则大量使用各类情态手段,尤其是隐形主观情态,以慢慢地与读者进行意义协商,逐步让读者赞同或支持自己的观点。另外,使用较多的就是显性主观隐喻,对于这类隐喻情态的使用,多出现在需要明确亮明作者观点的地方,多为文章的开头段或结尾段,这也符合议论文写作的基本结构和策略。显性客观隐喻的使用较少,主要出现以科学技术为主题的议论文中,隐匿了说话人,使这些被转述的命题或提议包裹上了客观的外衣,降低了人际意义的协商。

三、写作教学的启示

在教学中要明确图表作文和议论文的特点,明确告知学生这两类作文在情态隐喻上的使用特点。图表作文中,尽量不使用凸显主观意志的情态隐喻;在议论文中,要正确地使用各类情态:明确亮明观点时使用显性主观隐喻,较多地用在开头和结尾段;与读者进行意义协商时,较多地使用主观隐性情态;客观地转述事实或评价时,较多地使用显性客观隐喻。通过对雅思写作中图表作文和议论文小量语料的分析发现,情态隐喻的使用在两类不同体裁的作文中出现的频率是不同的,图表作文中情态隐喻几乎没有出现,只有出现了少量的隐性主观情态;议论文中情态隐喻出现较多,而且呈现出有规律的分布特征。

参考文献:

篇(6)

 

 一、概念隐喻理论 

 认知语言学认为,通过一个概念域来理解另一个概念域的方式就是概念隐喻。概念隐喻的形成,是两个概念域之间的结构投射,即利用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的相关性,将指示该事物的词语从一个概念域向另一个概念域映射,借“它类事物”来理解和体验“该类事物”(lakoff&johnson,1980),通常以a is b的形式表现。这里的所说的“该类事物”即a指目标域,一般是比较抽象、陌生的事物;而“它类事物”即b指源域,通常是人们比较熟悉、具体的、有形的事物。概念隐喻具有常规性、任意性、系统性和不对称性。前两种特性为隐喻的一般特性,系统性和不对称性为概念隐喻独有的特点。 

 二、概念隐喻理论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1.词汇的理解与记忆。概念隐喻理论与外语教学最容易结合也是应用最广的方面是词汇教学。lakoff认为,我们日常生活在中70%的语言都源于概念隐喻,词汇在外语教学中历来都是难点和重点,由于受到结构主义思想的影响,传统词汇教学认为词语与意义间的关系是任意的,所以只注重词汇的机械记忆,忽略了词汇间的认知联系。往往出现学生将一个多义词的每个意项分别的、单独的加以记忆的现象,缺乏系统性有效的记忆与理解。隐喻因具有易理解、化难为易、易记忆、易回忆性、生动有趣和具体形象等特点,可以被用来指导学生学习词汇,改进词汇教学。以单词cool为例,其最初意义为凉的、凉爽的,后来引申出其他相关联的含义:冷色的凉的、凉爽的冷静的冷淡的孤傲冷漠的教师可以借助图示来解释cool的本义与比喻义之间的联系,说明不同词义的扩展和转化是隐喻思维的结果。在词汇教学中应用概念隐喻理论可以帮助学习者形成推理规则,减轻学习负担,省去了死记硬背和重复记忆的麻烦,有助于形成长期记忆。 

 2.语法的习得。传统教学,语法一直被视为中性的或是一套逻辑的形式框(hopper,1998)。大多数人将语法定义为语法书和教科书规定语言的使用规则,从而把学习语法也当作是死被教条和规律的过程。语言作为人类思维长期抽象化的成果,是思维的巨大成就,这一点往往被人们忽视。一种语言的语法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并且与民族特性联接紧密。举个简单的例子,英语中的词一般在作为句首或专有名词时首字母才大写,但第一人称单数“i”无论在句子的什么位置都以大写形式出现。如果在这里教师可以把英语语言文化中的崇尚个人主义和自我为中心的思想文化加以说明,相信学生对此一定可以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3.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传统的教学中,阅读是对词汇和篇章的语义层面和意义层面的理解,是对文本意义的检索和推断,教师的重点放在了对词汇、习语和句子的理解。然而,交互式学习理论将阅读视为一种认知的、发展的和社会建构的任务,远远超越仅对书本词汇的理解。阅读理解应该是一种读者从话语信息中建构意义的动态过程。阅读专家katherine maria对阅读作了以下定义,通过以下三个因素的互动而从书本建构意义的完整过程:(1)读者由语篇激发的知识,如词语辨认能力、世界知识和语言规则;(2)读者对作者用来建构语篇的语言之阐释;(3)语篇阅读的情景。对词汇的隐喻认知方式在大脑中构成了一套信息概念系统,以图式的投射形式反映出来,因此在阅读理解当中要注意词语隐喻形成的系统,帮助更好的形成对篇章结构、内涵的理解。学习者可以通过目标域与源域的不断互动,同过两者之间的相似形形成联想,构建起对篇章文本的生动有效的理解。 

 4.文化理解。认知隐喻理论认为,语言是表达人类思维的方式。人类社会生活中的相似性使得隐喻在不同民族中都找得到共性,有助于我们对不同的文化模式下人类的一般思维有进一步的认识。然而不同的文化和思维方式又使得隐喻在不同民族中被赋予不同的含义,相同的意思在不同文化中往往以不同的隐喻来表达,如:汉语中“爱屋及乌”的意思到了英语中变成了“love me,love my dog”。处于两种文化和思维模式的人可能会发现难以将对方隐喻中的目标域与源域联系起来,因为隐喻思维能力与文化和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对隐喻的理解要取决于对该种文化的熟悉和理解,这也就是为什么在一种文化模式下很常见的隐喻,在非本族语看来却相当难以理解。学习文化的过程与学习该文化的隐喻思维能力不可分割。 

 

参 考 文 献 

[1]dirven,r.&v.marjolijn.cognitive exploration of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m].amsterdam: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1998 

篇(7)

一、前言

近年来,隐喻成为国内外学者竞相研究的课题,隐喻已不仅仅被认为是一种修辞手段,而被认为是一种思维方式,体现了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束定芳认为(2000)“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它更重要的是人类的一种认知现象,它是人类将其某一领域的经验用来说明或理解另一类领域的经验的一种认知活动”。构建主义的隐喻观强调隐喻的普遍存在性,认为隐喻是人类语言和认知的固有属性,对隐喻意义的理解是通过表面的矛盾性领悟出双方的相似性。正是隐喻所揭示的相似性推动了人类认识的发展。

二、隐喻研究历史

西方关于隐喻研究的历史,最早可回溯到古希腊时代。英语中的“metaphor”(隐喻)一词就是源自希腊语“metaphora”,意为“carrying across”,即“由此即彼”之意。由此不难看出,所谓“隐喻”,其本意就是指将一事物转移到另一事物,涉及两个事物,一是出发点,二是目的地,也就是我们汉界修辞研究通称的喻体和本体。

三、西方隐喻研究的五种主要理论

1.替代论

亚里士多德在《修辞术》(Rhetoric)中的出发点是从哲学角度谈论语言修辞中的隐喻,因为一切哲学问题都是语言问题,而作为修辞中的隐喻显然是语言的一种重要表达形式。隐喻的本质问题,他提出“隐喻是对借来之词的使用,或者从种借来用于属,或者从属借来用于种,或者从属借来用于属,或者通过使用类比”。这一番论述看似简单,其实却道出了对隐喻实质的独到看法,即隐喻是一种替代。

公元1世纪古罗马语言修辞研究者昆体良(Quintillian)明确提出了隐喻的“替代论”(Substitution Theory)。他认为,所谓隐喻实际上就是用一个词去替代另一个词的修辞现象。他的这一看法其实是对亚氏关于隐喻“借用”观的一个精要归纳和总结,隐喻研究的“替代论”也由此而形成。

2.比较论

“比较论”也可以称作“相似论”(Similarity Theory)或“类比论”(Analogy Theory)。这一理论强调,源域与目标域之间的特征比较是构成隐喻解读基础的基本过程,是对分别源于两个不同义域里的词彼此之间的相似性经过比较而建立起来的一种联系。

“比较论”其实也是亚里士多德隐喻观的另一个衍生物。“比较论”的影响并不亚于“替代论”,其影响之深之久,在某种程度上其实超过了“替代论”。到20世纪后期及21世纪之初,仍有学者坚持隐喻的“比较论”。Abram认为“隐喻是一事物成为另一事物的比较”。Harris在本世纪初依然声称“隐喻是一种比较,极具想象力地将一个事物由另一个不相似的事物认同”。

3.互动论

20世纪30年代,Richards(1936)发表了《修辞哲学》一书,动摇了“替代论”“比较论”的统治地位。他明确指出“我们的大难题是需要发现我们是怎样使用隐喻以及我们所认定的词义固定的词是怎样发生意义变化的”。隐喻是两个概念的并置,通过彼此的互动产生一个新义。Richards总结:隐喻表达,就是“二合一”,即“两个概念,一个意义”(“Two ideas for one”),是两个共现概念之间的互动形式。由此可见,Richards是将隐喻从传统的修辞术中解放出来并提出隐喻互动论的第一人,他对隐喻的这一独到看法由此改变了隐喻“替代论”和“比较论”长期把持隐喻研究的局面,给隐喻研究树立了一个新的里程碑。

隐喻是语义变化的发酵剂,其意义的实现有赖于两个域之间的交互作用,而且隐喻意义的达成有时取决于语境的作用,有时取决于百科知识和规约性信念的作用。这些观点发前人所未发,由此突破了“替代论”和“比较论”的局限。

4.映射论

1980年,Lakoff & Johnson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标志着隐喻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他们以隐喻为聚焦点,探讨了语言的本质及隐喻的本质,用大量的英语隐喻例证来证明语言与隐喻认知结构的密切相关性“隐喻概念”。这种隐喻概念能生成许多日常语言的表达式,而且往往是独成系统,他们因此将这种成系统的隐喻称作隐喻概念的系统性。

隐喻不单单是传统意义上的语言修辞手段,在多半情况下是一种思维、经验和行为的方式。Lakoff & Johnson认为,人类的共同经验应是人类思维之所以有意义的促动因素,因而,表达人类思维的隐喻的基础是人类的经验,若没有这一基础,任何隐喻的表达都是不太可能的。尽管隐喻的基础是人类的经验,可隐喻却关涉到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和互动作用,而这两个概念又是怎样形成这种互动关系的呢?于是他们提出了隐喻的映射理论(Mapping Theory)。“Map”一词原是一个数学概念,表示“将一个集合中的每一个要素与另一集合中的每一个要素联系起来”。他们认为隐喻映射,就是指从源域到目标域的一种转换。简言之,隐喻映射就是从一个源域映射到一个目标域。1989年,Lakoff与Turner在《超越冷静的理性》一书中对“映射”这一概念作了清晰的界定:映射就是两个概念域之间的一个对应集。隐喻是将源域映射到目标域之上,而映射的动因就是人类的经验。

5.概念合成论

所谓概念合成理论,就是关于对言语交际过程中各心理空间相互映射并产生互动作用的系统性阐述,其宗旨就是试图揭示隐喻及一般言语意义在线构建背后的那座认知冰山。束定芳指出,概念合成理论弥补了“映射论”的不足,不但将源域和目标域都看作是“合成空间”(实际上就是互动的结果)的“输入”,而且提出了一个“类指空间”的概念,认为这一空间也是“互动”的输入之一。

四、当代国外隐喻研究的热点

根据李福印(2006)《当代国外隐喻研究的热点――第五届隐喻研究与应用国际会议论文》中的分析:

(1)对隐喻本身的研究在深化。含有“metaphor”,即“隐喻”一词的论文占总论文的87.5%,依次包括“隐喻的分类”、“隐喻的理解和加工”、“概念隐喻”、“隐喻的功能”、“隐喻的使用和表达”、“隐喻的鉴别”、“基本隐喻”及“隐喻模式和结构”。(2)对隐喻的语义研究。该范围的研究紧随上文提到的“隐喻本身的研究”,在比例中位于第二,主要涉及诸如“隐喻的意义表征”、“隐喻意义的理据”等问题。这些研究都和意义直接相关,因此归为语义学范围。(3)对语篇中隐喻的研究,主要是隐喻在不同语篇中的出现特点及作用等。这些语篇包括文学作品,如诗歌、政治语篇、科技语篇、广告宣传语篇等。(4)隐喻在范畴及范畴化中的作用。隐喻是从一个范畴向另一个范畴的扩展。尤其是Lakoff概念隐喻理论的提出,更使我们看到了隐喻在范畴重构中的作用。(5)隐喻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该研究属于正在兴起的应用认知语言学(Applied Cognitive Linguistics)的范畴,旨在寻求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在英语作为外语(EFL)的教学中的应用。

除了以上占比例较大的五个方面以外,研究还显示以下问题也是隐喻研究者关注的对象:(6)隐喻与认知;(7)隐喻与概念及概念化;(8)隐喻与文化;(9)隐喻与成语;(10)隐喻与换喻;(11)隐喻与意象图式;(12)隐喻与语用。

五、结语

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Lakoff和Johnson指出,隐喻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不仅在我们的语言中,而且渗透于我们的思维与行为中,人类的概念系统本质上是隐喻的。他们同时指出,隐喻的本质是人们用一种事物来理解与经验另一种事物。这是和对隐喻进行语用研究的方法相对立而又相共存的一种方法,由此可见,任何一种解释语言的方法只是冰山一角,仅从语用角度对隐喻研究难以揭示隐喻的全貌。而且,隐喻的理解过程还涉及隐喻的识别、隐喻意义的认知推理、意义的转换等,这都有待于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林书武.国外隐喻研究综述[A].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王文斌,林波.论隐喻中的始源之源[J].外语研究,2003,(4):9-12,16.

篇(8)

 

1.引言

莱考夫和约翰逊合著的《我们所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By)一书的出版,标志着认知隐喻理论的诞生,使得隐喻研究有了质的突破。他们指出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人类思维的一种方式,是人类“根据某一事物来理解和体验另一事物”(Lakoff & Johnson 2003:5)的一种认知活动。人类是通过熟知具体的概念来认识和理解相对复杂、抽象的概念,因而“人类的概念系统是由隐喻来构建和界定的”(Lakoff & Johnson 2003:6)。隐喻的本质是两个认知域间的概念隐射。它们深深植根于我们的概念系统之中,已经成为我们思维机制中固定的组成部分,因而随时可以在无意识的状态下激活。认知隐喻理论为我们正确理解语言中的隐喻现象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工具,本文运用这一理论,来探究几何中“面”在语言中的隐喻现象。

2.基于几何中“面”的隐喻分析

Lakoff (1987)提出了当今认知科学的三个基本观点:心智的体验性(the embodiedmind),思维的无意识性(the unconscious though)和概念的隐喻性(themetaphorical concept)。他们还把知识看作是人们实践和体验的结果(Lakoff,1987;蓝纯,2005)。此外,他们还提出了隐喻认知理论的哲学基础,他们先后用了“经验主义(Experientialism)” 和“体验(Embodiment)”等术语认知,继而提出了体验哲学(Embodied philosophy)的哲学理论。该理论强调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基于对自身的体验和对外部环境的感知,进而通过认知对世界万物形成了概念和范畴。隐喻,作为人类的一种最基本的认知方式,因此同样根植于体验。几何中“面”的概念也是人类以自身为中心体验的结果,人们通过对“面”的概念认识,逐渐形成了以“面“ 为始源域的概念隐喻系统。

2.1具体“面”的隐喻分析

在几何中,具体的面是由直线或曲线,或直曲线相结合形成的面,是可以直接观看到的,如正方形面等。人们的认知起点往往是由空间开始的,因此,在认识人体或者事物的表面时,人们就借用几何中的具体“面”来表达,而主要的表达方式就是隐喻,即由“面”的形状隐射到人体的某个身体部位的形状或者物体的形状。我们看下面例子:

(1)水面初平云脚低。——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地面下雨后很潮湿论文怎么写。

(3)墙面上有过刮过的痕迹。

(4)桌面上放着一包糖。

(5)她面部一化好妆就会到这里来。

(6)唐 李商隐 《无题》诗之一:“十五泣春风,背面秋千下。” 宋 苏轼《续丽人行》序:“ 李仲谋 家有 周昉 画背面欠伸内人,极精。”

这些例子中的“面”都是由具体“面” 映射到事物的表面 (例1到例4)”或者到“人的某个身体部位(例5和例6)的隐射。“水面”、”地面”、“墙面”、“桌面”、“ “面部”和“背面”分别指水、土地、墙壁、桌子、一个人脸上和背的形状。空间概念是很多概念的起点域,人们习惯于把空间里的认知的概念如几何中的“面”和现实中的具体物体或人相联系。如上面例4当中的“桌面”,其表面是平的,就如几何中“面”中直面的形状,因此,人们常借助空间概念中几何“面”来描述事物的表面如“桌面”。例5中人的“面部”就如人们在几何“面”的曲面形状,有弧度,两者在形状上相似,才有“面部”的说法。

2.2抽象“面”的隐喻分析

人类除了认知具体的客观事物,还有喜怒哀乐的抽象情感,而用语言来表达这种抽象情感的主要方式之一就是通过面部表情的变化来体现的,即人们往往借助面部的词语来描述抽象的情感。这样,几何中的面这一空间领域就间接地通过人体的面部映射到了人的抽象的情感经验领域,从而形成了抽象层面上的“面”的隐喻。以下就讨论由面构成的词语是如何来喻指人的情感和经验的。例子如下:

7)不住的面红耳赤认知,意往神弛,身上不知怎样才好。

8)他真是死要面子活受罪啊,都身无分文了还抢着付钱。

9)有一种文字,即有一种文字之法脉准绳,载之于书者,不异耳提面命。(清·李渔《曲话·结构》)

10)又观顷日降附之徒,皆人面兽心,贪而无亲,难以义感。——《晋书·孔严传》

“面红耳赤”中的“面红”是“脸面变红”, 在抽象层面上,表达一个人紧张或急待的情感。实际上,真正的始源域为几何中的“面”,它映射到人的脸面上,再从人的脸面映射到人的情感上: 几何中的面—人的脸面—人的抽象情感(紧张)。 或张人“死要面子活受罪”喻指因要颜面而遭受痛苦,这里的投射路线为: 几何中的面—人的脸面—人的抽象情感(颜面); “耳提面命” “人面兽心”都遵循着同样的规律。从以上几个例子可以看出,这些隐喻词组都是借助人的面部变化来表达人的情感的,这类隐喻的工作机制是由始源域(人的面部)映射到抽象域(人的情感)的,而人的面部的始源域又是几何中的面。

2.3几何中基于“面”的特点之上的隐喻分析

2.3.1面的空间性

在几何中,面属于空间的一部分,因而面具有“空间性”特点,同样,在人类的语言表达上,面的“空间性”也隐射到了语言的表达层面,即形成了由几何中面的空间性到人体或者事物空间的隐射。根据(Lakoff & Johnson,1987)关于隐喻的分类,实际上,这一隐射属于他们说的方位隐喻。赵艳芳(1999: 107)指出方位隐喻是指参照空间方位而组建的一系列隐喻概念。其来源于人们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概念如上下、内外、前后、深浅,中心——边缘等。人们将其他抽象的概念如情感、身体状况、数量、社会地位等投射到这些具体的方位概念上,形成了用表示方位的词语来表达抽象概念的语言,我们看下面例子:

(11)小明的成绩总在我的前面,而小芳的成绩总在我的后面。

(12)我们可不能老走在后面啊!时代在进步啊!

(13)我是公司的副总,在我上面的是王总裁,在我下面的是李科长。

(14)这道题完成所用的时间是这样的:我用了3分钟认知,在我前面的李艳用了2分钟,在我后面的万露用了5分钟。

以上的例子是由“面”构成的方位词来隐喻较为抽象的概念。例11中的“前面”和“后面”指的是成绩的好坏,例12中的“后面”指的是先进知识的落后。蓝纯(2005:139)提出过数量隐喻:数量较多为上,数量较少为下。这里,我们可以把它引申为:数量较多为前,数量较少为后来解释这里面的隐喻。也就是说,成绩分数越多,就为前;反之,则为后论文怎么写。同理,获得的新知识越多就为前,反之就为后。例13 中的“上面”或“下面”分别指的是地位的高和低。这刚好反映了把蓝纯(2005:141) 提出的社会等级隐喻中的“地位较重要为上, 地位较次要为下”。例14中的“前面”和“后面”则指的时间上的先后,同理,我们可以把蓝纯(2005:143)提出的关于时间隐喻“时间较早为上,时间较迟为下”引申为时间较早为前,时间较迟为后来解释其中的隐喻现象。总之,通过分析以上例子,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由“面”构成的方位词能表达一些诸如地位、数量、好坏、时间等抽象概念。其映射过程为:由几何中的“面”隐射到现实的语言表达层面上来表达一些抽象概念。

2.3.2面的可数性

由于几何中的面是可数的,一个空间是由多个面组成的,因此几何中的“面”具有可数性。这一特性可体现在人们日常的语言表达上,其作用是使人类的一些抽象的情感经验量化,这样便有助于人们更好的把握一些抽象的概念。

(15) 我和他只是一面之交。

(16) 在生活中,常有些人为人八面玲珑,尽量不得罪人,有时甚至“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17) 元·李行道《灰阑记》第二折:“岂知他有两面三刀,向夫主厮搬调。”

(18) 今日若听此一面之词,杨仪等必投魏矣。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由“面”字构成的词组遵循着一个规律:即把抽象的概念数量化了认知,使人们更好地理解抽象的事物或情感。例15中的“一面之交” 用“一面”喻只见过一面的交情,喻交情不深;例16中的用“八面”喻处事机巧圆滑,各方面都敷衍周到,谁也不得罪;例17中的“两面三刀”用“两面”比喻背地里诋毁别人, 挑拨是非;例18中的“一面之词”用“一面”指争执的双方中一方所说的话,喻不太可靠的话。总之,人们在表达情感和经验时,通过量化的方式,借助“面”构成的数量词组来映射到抽象域中,使得抽象的事物和情感变得更加容易为人理解,更加具体。

3分析总结

通过上文对“面”的隐喻分析,我们可以勾勒出几何中“面”所存在的概念隐喻及其系统的隐射关系,如下图所示:

始源域: “面”目标域:人体或物体

人体的某个身体部位的形状:面部

具体“面”

物体的形状:地面

几何中的

“面” 抽象“面”人的抽象的情感:死要面子活受罪

空间性:前面

面的特点

可数性:一面之词

图: “面”的隐喻映射图

4结束语

本文运用概念隐喻理论来研究几何中的“面”,分别从具体面、抽象面及面的特点这三个方面来探讨了几何中的“面”在语言层面的隐喻表达。我们发现概念隐喻这一理论对研究几何中的“面的”隐喻现象是一个非常有力的工具。然而,本文只是研究了几何中的“面”,像“点”和“线”等概念有待于做出研究,点、线和面三者是相互联系的,不仅仅只单独研究一个,而且有必要探讨它们三者之间在几何中的关系如何隐射到语言表达层面上。

参考文献

[1]Lakoff, G. 1987. Women, fire,and dangerous things: 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GeorgeLakoff and Mark Johnson.2003. Metaphors we live by.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3]蓝纯.《认知与语言学与隐喻研究》.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篇(9)

二、研究层面为实现特定的研究目标

跨层面多维的隐喻研究已成为必要。早期的隐喻研究主要限于词汇层面,近年越来越多的国外研究扩展到了语法、语用、语篇、非语言等不同层面[4]。国内英汉隐喻对比研究主要涉及认知层面、文化层面、词汇层面、语法层面、语篇层面,基本跟上了国外隐喻研究的步伐。客观来说,不同的研究层面本质上并无优劣之分,均有其价值所在。隐喻研究层面的选择主要取决于具体的研究目标、研究条件、研究方法、理论框架等因素。

三、隐喻理论与英汉隐喻异同的阐释

英汉隐喻对比研究的核心任务是揭示英汉隐喻异同的规律,并对造成异同的相关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和解释。隐喻类型研究和跨层面研究为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英汉隐喻对比研究也离不开相关理论的支撑。因此,有必要理顺近年研究中隐喻理论的应用,探讨其对英汉隐喻“异”和“同”的阐释力。

(一)隐喻理论的应用和探索

近年研究对英汉隐喻异同的阐释,主要涉及现代隐喻理论、语法隐喻理论及国内学者的理论探索。1.现代隐喻学理论。具体主要有Lakoff与Johnson(1980)的概念域映射理论,Lakoff(1987)的理想化认知模型[5],Johnson(1987)的意象图式理论[6],Fauconnier(1994)的心理空间理论[7],Fauconnier与Turner(1998[8];2002[9])的概念合成理论。概念域映射和意象图式理论是用来阐释隐喻语言的常规模式。由于始源域向目标域的映射是单一的,概念域映射和意象图式理论对隐喻的解释存在一定的片面性。概念合成理论则从两个心理空间开始,建立跨空间映射,并借助背景框架知识、认知和文化模式、建立层创结构以实现认知运演,弥补了意象图式理论映射单一性的不足。此外,Talmy(2000)的运动事件词汇化模式理论[10]在英汉隐喻运动表达的对比研究中得到了有效的应用。2.语法隐喻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Halliday首次提出该理论,极大地扩展了隐喻研究的范围。他认为隐喻不仅出现在词汇层面,也发生在语法层面;当语法形式或语法范畴发生转换时,就产生了语法隐喻。1999年,Halliday和Mathiessen提出新的语法隐喻体系[11],详细地论述了语法隐喻的本质、种类、意义等。从本研究选取的论文看,语法隐喻理论在英汉隐喻对比研究中的应用还不多。因此,从语法隐喻角度进行英汉隐喻(类型)对比研究仍有极大的拓展空间。3.英汉隐喻对比研究的理论探索——语言世界观。很多学者对英汉两种语言中的隐喻认知作了对比研究,但对英汉语隐喻认知对比的哲学基础则很少被论及。陈家旭(2006)[12]认为语言世界观是英汉语隐喻认知对比的主要哲学基础:语言世界观揭示了语言的本质,反映了语言和思维的辩证关系,能从哲学的高度解释语言研究和语言学习的许多根本性问题。语言世界观的问题是由德国语言学家、哲学家、普通语言学的创始人威廉•洪堡特提出来的。概括地讲,语言世界观的主要观点是:思维影响并决定语言;语言影响思维和思维方式,不同语言认识世界的图像和方式不同;语言世界观与语言的民族性是一致的。语言世界观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第一,语言是各个民族的世界观,语言间的对比就意味着世界观的对比。因此,应更加注重从民族心理和民族文化的角度对英汉两种语言中的隐喻认知进行对比研究。第二,语言世界观不仅承认语言的共性,更强调语言的个性和民族性。由此可见,英汉语隐喻认知对比研究不仅要注重共性的对比,更要注重个性差异的对比。本研究选取的论文中,约79%采用了现代隐喻学理论,从词汇、语法、语篇、认知,文化等层面探讨了英汉隐喻的构建与作用机制,并阐释了造成异同的动因;约15%的论文采用了语法隐喻理论,主要对英汉情态隐喻、英汉语气隐喻、英汉科技语篇中的名词化隐喻,以及英汉科技语篇中的语法隐喻类型进行了对比研究;理论探索方面的论文则仅占6%,可见英汉隐喻对比研究的理论构建方面略显薄弱。

(二)英汉隐喻异同的阐释

综合上述英汉隐喻对比研究的相关理论,近年研究对英汉隐喻异同的阐释可归纳为以下几点:1.语言方面的共性和差异,导致英汉隐喻存在“同”和“异”。例如,汉语中能够被隐喻为名词的动词总数明显低于英语,英语具有“名词优势”,而汉语有“动词中心”的特征,因而英汉学术书评中的语法隐喻存在差异。2.在文化方面,不同民族生存的自然环境和文化大环境不同。社会生活、风俗习惯、思维方式、心理状态、历史传统、、文化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等方面存在差异,故英汉两族人民在进行隐喻认知时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例如,汉语中对情感的概念隐喻化认知深受中国古典哲学、传统文化及中医理论的影响,从而形成了汉语中独特的人类基本情感的隐喻化认知。3.人类的生理构造、客观事物的属性和功能具有相似性,使人类在认识世界中获得类似的身体体验及物质经验。因此,不同民族会有一些相同的文化积累,从而产生共识文化,基于共识文化就产生了语言和认知上相似的隐喻。例如,许多与身体部位相关的隐喻在英汉两种语言中体现出相同的认知策略。4.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文化趋同倾向,势必造成更多的共识文化语义[13]。人类语言不是自我封闭的系统,而是处于开放的状态。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不同地域各民族间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的交往日益频繁。跨文化交际得以迅速发展,某种语言特有的隐喻映射会进入另一种语言,为他国人民所接受[14]。比如,中国人常说的“风水”已经融入英语词汇(fengshui);英语中的“信息高速公路”(informationsuperhighway)、“软着陆”(softlanding)、“牛市”(abullmarket)、“熊市”(abearmarket)、“峰会”(summitmeeting)等隐喻已经在多种语言中体现。

四、跨学科视角及研究方法

在当今跨学科研究的大趋势下,英汉隐喻对比研究还应在跨学科视角和研究方法上寻求突破。虽然隐喻研究早已成为一门跨学科的学问[15],但是近年英汉隐喻对比研究基本属于语言学角度的研究,主要涉及认知语言学、功能语言学、语料库语言学等分支。由此可见,跨学科视角的隐喻研究仍有提升的空间,有助于扩充和完善隐喻理论,可为英汉隐喻对比研究提供新的研究视角。例如,对隐喻的语用特性及其翻译的研究等。

篇(10)

一、引言

隐喻的本质问题一直是语言学家、心理学家、哲学家等所共同关注和探讨的问题,尤其是二十世纪以来,隐喻更多地是作为横跨心理学、哲学、文艺学、语言学等学科的多维性研究课题。从古希腊Aris-totle以来,修辞学都将隐喻作为一种修辞格来进行研究,认为隐喻能够给文章带来意想不到的美学效果。Richards等人对隐喻的研究当然要比Aristotle的认识深刻和全面得多,但是有一个事实是不能回避的:无论是Aristotle的“类比理论”,还是Richards的“相互作用理论”,都始终把研究的视角和层次放在语言本身,没有能够深刻地揭示隐喻的本质问题。认知语言学家立足于“现实—认知—语言”这一基本原则,在人们经验感知的基础上,从人类认知的角度来研究隐喻认知机制的实质和特点。

二、隐喻研究

隐喻的研究由来已久,是“旧得不能再旧的题目”(叶子南,2008)。但是很多时候,问题的解决与否并不是取决于研究所投入的时间的。而且语言的创造性本质决定了新的隐喻必定会不断出现。这就要求我们的研究也要不断跟进。

Lakeoff和Johnson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提出隐喻意义的实质是源域(source domain)和目标域(target domain)映射关系。Lakoff 和 Johnson 将隐喻分成了三种:结构隐喻(structural metaphor)、方位隐喻(orienta-tional metaphor)和本体隐喻(ontological metaphor)。结构隐喻是将一个域中的概念转化到另一个域中,比如“Argument is a war”。方位隐喻是用诸如上下、内外、前后、左右等表达空间方位的概念来组织另外一种概念系统。“I’m falling asleep”、“he dropped dead”及“You are under my control”

此类隐喻提供了人类主体和世界上其他事物之间的一种空间关系。本体隐喻指的是用实体词来表达一些非物质性的概念,比如感情、活动和想法,从而对其进行分类、量化和引用。

三、关联理论对隐喻的阐释

(一)隐喻的关联性解释的依据。

关联理论之所以能对隐喻做出阐释,笔者认为要基于它对隐喻的两点认识:其一,隐喻是一种更广阔的语境出现的话语现象;其二,在隐喻中,说话人的意义是间接表达的,因此作者真实的交际意图需借助于相关性推理才能获得。Sperber和Wilson(1986:237)认为,隐喻不需要特殊的解释能力和程序,它是语言交际中一般认知推理能力自然发展的结果。关联理论将隐喻归入一般话语,因而也就为其解释隐喻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此外, 用关联理论解释隐喻有其一定的必然性。言语行为理论认为说话是在实施一种行为,它可以是直接的或间接的。关联理论认为隐喻属于间接的言语行为,其命题形式和命题态度之间必然存在着某种“关联”。这种“关联”需要听话人借助于语境进行语用推理才能获得。

(二)关联理论对隐喻的产生和理解过程的阐述。

隐喻的产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关联理论认为,在语言交际时,发言者总是遵守关联原则,寻求对其思想的最佳关联表达,既让话语具有足够的语境效应又尽量节省听者的处理努力。但是最佳关联表达并非总是精确的表达,这时候取而代之的是模糊表达。隐喻正是人们使用模糊表达法的产物,表达了用语言的字面意义无法表达的意义。这种表达需要本体与喻体之间存在着相互关联,这种关联是客观事物在人的认知领域里的相似联想,而人认知能力的共性使人们趋向于对同一事物有着相似的联想。

一般来说,对隐喻的理解主要分两个阶段:一是隐喻的识别,二是对隐喻含意的推导(束定芳,2000:232)。对隐喻的识别主要依据其字面意义与语境冲突的性质,而且这种冲突原则上是不可能消除的,只有在扩展了的更大的语境中才能消除。关联理论认为人们是根据人类认知假设去理解话语的,人们对于话语的理解不是被动地接受语言信息,而是在共有认知语境的基础上去寻找关联,从而推断出语言在特定语境中的意义。

四、结语

隐喻,作为一种修辞方式,显示了人们在使用语言时的一种认知方式。由于不同的文化和历史,各个国家的隐喻也互不相同。隐喻的翻译涉及两种语言文化的互换,而不是简简单单的词语转化。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一种语言中的隐喻在另外一种语言中可能有也可能没有相对等的隐喻。因此,译者在翻译隐喻的时候就需要将其他方面的因素考虑在内,比如文化和历史。最后,笔者建议了三种处理隐喻的翻译方法,即直译、等值翻译和意译。译者可以根据不同的翻译目的选择一种或者多种翻译方法进行翻译。

上一篇: 基础数学论文 下一篇: 心理健康教育课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