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03 09:44:59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心理健康教育课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1.认识存在偏差,缺乏课后延伸意识
首先,有些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教育价值缺乏科学的认识,缺乏对心理素质形成规律和特点的了解和掌握,缺乏对课后延伸重要性的认识。比如有相当部分教师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最大的作用就是帮助学生缓解压力,以轻松愉快的心态应对学习。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应异于其它课程,不需要也不能布置课后延伸作业,以免给学生增加负担。第二,部分学校和教师只是把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的开设作为学校的点缀和摆设,既不重视课堂教学的设计与实施,更忽略了课后延伸这一教学必备环节。在这些错误的认识下,教师缺乏课后延伸意识,课后延伸变的可有可无,致使学生缺乏学以致用的实践和训练机会,学生个别心理问题难以及时获得矫正,课堂教学成效大打折扣。
2.课后延伸重预设,轻生成尤其是非预设生成
有效的预设可事先预见与提出学生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错误的解决对策,有效地实现课堂教学目标。但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有时再好的预设也不可能穷尽课堂上可能产生的问题和情况,出现非预设生成即课堂上偶发事件。及时捕捉和善于利用非预设生成的教育资源,可使课堂教学和课后延伸焕发新的生命活力,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但是,有相当部分心理教师只按照教学预设实施课堂教学与课后延伸,忽视了一些非预设生成的问题,比如隐性的心理伤害,比如集体辅导无暇顾及的个别心理问题等,课后延伸的实效性因此大打折扣。
3.课后延伸目的不明确,随意性强
有些教师设计的课后延伸目的不明确,随意性强,为设计而设计;活动的组织缺乏目的性和计划性,活动的时间难以保障,活动既被动又低效,课后延伸的目的难以实现。
4.课后延伸目标过高,难于操作
课后延伸的目标过高,严重脱离学生的年龄、认知和能力水平等实际情况,活动难度过大缺乏可行性,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低,活动设计流于形式。例如上《走进教师》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加了解教师的苦与乐,有个教师设计“我来当一日教师”的活动。这样的课后延伸活动显然对于认知水平和知识储备都有局限性的学生来说,缺乏可行性,更谈不上有效的实施。
5.缺乏有效的检查与反馈评价机制
有些教师仅仅将课后延伸当做教学的一个环节而已,对于活动的结果既疏于检查,也缺乏恰当的反馈评价机制。结果,学生在活动中的收获如何,有什么样的感受,教师一无所知,更谈不上激励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6.宣传与沟通意识差,课后延伸活动缺乏系统性协作
有些心理教师单纯地把课后延伸理解为学生单方的课外活动而已,忽视了学校、家庭、社会的协作与支持。实际上一个缺乏各方共同协作的课后延伸是孤掌难鸣,难以取得成效。
二、增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课后延伸实效性对策
1.澄清认识,转变观念
思想迎领人的行为,错误的认识和观念必然带来行为的随意性,致使在实践中对课后延伸缺乏有效的设计、指导、检查与激励,学生的有效活动也无从谈起。课后延伸活动的有效开展,需要加强对教师的教育与培训。通过学习,帮助教师纠正错误认识,树立教育新观念。教师要明确心理健康教育课开设的重要意义,要明白课后延伸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形式和必备环节,是课堂教学在课外的延伸,它可以打破时空的限制,让学生在更广阔的天地里用充足的时间进行反复的实践、训练、体验和感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在这里,课后延伸不仅不是学生的负担,反而是学生能以轻松愉快的心态去学习的催化剂。
2.目标的确定要明确具体,具有可操作性
目标是每一次课后延伸活动的导向与灵魂,也是课后延伸具体所要达到的结果。为达到良好的课后延伸效果,首先,课后延伸目标要明确。要明白课后延伸总体目标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是为了强化、巩固与应用课上所学的知识、技能、方法,促使学生心理和行为的改善;另外,要明确每一项具体延伸活动的目的要包括每一次课后延伸活动的具体目的、具体任务、具体要求、具体的活动方法以及具体的活动计划与方案等。第二,课后延伸的目标要有针对性。要具体分析学情,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课后延伸的目标。要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认知状况、能力水平、心理需求、年龄心理特征等来确定活动的内容与活动方式,确保活动形式多样性,活动内容的挑战性、趣味性、实用性和生活化特点。第三,活动目标要具体,具有可操作性。课后延伸活动目标应克服“假、大、空”的弊病,要将抽象的、泛泛而谈的高远目标,具体细化为可以训练、培养、实践和评定的目标。
3.内容的确定应立足课堂教学预设,同时要善于发现和利用非预设生成
课后延伸活动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从活动的设计至实施都必须以教学内容为导向。面对千变万化的课堂教学,课后延伸内容的确定不仅要立足于教学预设,还要善于选择非预设生成的有价值的教育资源,尤其是那些在课堂上,受时空、学生认知水平以及课程性质特点限制的非预设生成的资源作为课后延伸的内容。或者科学设计相应的实践、训练活动,或者及时跟进个别辅导,使课内辅导及时延伸到课后,课堂内外活动有效地结合起来,增强课后延伸的实效性。比如在上《将友谊进行到底》一课时,面对“校园里几个男女同学勾肩搭背地说笑着,他们认为这是思想开放的表现”。这样简单的判断题,教学预设是:所有人都持否定态度。但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有一个班级有些同学却持肯定态度,而且平时也有这样的行为。面对这个非预设生成的教育资源,鉴于学生生活经验的缺乏、知识储备的不足,我将这一问题设为课后延伸作业。要求学生分成正反两方,课后通过查阅资料、采访家长、写感受(“假如我的妈妈(或爸爸)经常与几个男性(或者女性)朋友勾肩搭背地说笑着,我是什么感受?”)等途径,引导学生写出辩论稿,进行辩论。结果,收到了良好的成效。
4.建立与完善及时检查与反馈评价机制
及时检查与反馈评价,可以让教师及时获得学生课后延伸活动的情况,又能让教师及时将自己对学生活动成效的态度反馈给学生。这样,教师既可以对学生的活动过程进行检查与监督,保证活动的质量,又可以及时鼓励、肯定学生,使学生以更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心态去完成课后延伸活动。检查与反馈评价的形式多样,可以是课前十分钟的表演、演说、辩论、成果展示,也可以是书面的心得感悟与体会,还可以是心理小报的比赛、校园心理剧的编演等;可以是自评、小组评议和教师评价相互结合,也可以是学校的评价与家长的评价、社会评价相结合。
5.加强宣传与沟通,发挥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协同作用。
云时代就是云计算的时代。云时代的带来,不仅给人们的思维习惯带来了冲击,也造成了人际价值的变迁,给自我价值认同带来了新的危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一门旨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学生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课程,要时刻关注这些变化,并结合社会特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对应的教学改革。
一、云时代的基本特征
1.信息交流的即时互动性。随着云科技的快速发展,我们无论身处在世界的哪个角落,只要利用互联网或是智能手机上的通讯软件工具将信息出去,其他人借助网络就能够立即共享这些信息,并进行即时反馈,从而实现双方的交流互动。在云时代网络中,多元化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是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而微博、微信等通讯软件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媒介,实现信息传播的双方互动,最大限度的拓展了单个用户的信息传播能力,使得普通的社会个体成为云时代传播环境中不容忽视的主体。2.个人思想的独立化、个性化。传统时代的媒体信息传播的特征主要是精英化和格式化,而云时代的传播过程中,则体现出草根化、碎片化等特征。传播媒体进行信息传播的门槛较高,需要具有较高水平的文字表达能力、清晰的逻辑思维能力,且创作过程往往需要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在云时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互联网软件的不断发展,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一个独立的“媒体”,并在不违规的前提下,在网络上表达个性化的思想,发表个性化的信息,从而实现了人和媒体之间的高度结合。3.社会群体的关系化。在云时代的传播环境中,社会个体通过信息传递进行人际交往的需求会被进一步强化。人们在互联网媒介上发表言论,不仅仅是个人思想的自我表露,更是希望能够得到别人的回应和认可。持有相同观念的人形成一个相互的关系网,以圈子或是群体的方式在互联网上进行交流。随着交流的深入,这种关系逐渐由网上发展到网下。
二、云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心理诉求
1.获得休闲消遣。云科技的快速发展及互联网的出现,使得人们之间的信息交流突破了时空上的限制,大学生借助智能手机,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约束,随时随地从互联网中获取并传播他们喜欢的信息、参与他们喜欢的娱乐。调查显示,56.7%的大学生的日常休闲活动与互联网有关,55.8%的大学生认为他们业余时间消遣的第一选择是网络休闲活动,43.1%的大学生认为网购的乐趣更胜于实体店购物。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在2016年进行的一项名为“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的报告显示,大学生群体对网络娱乐类活动的使用率为88.04%。2.获取对称信息。互联网世界为我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多元化信息资源。随着移动新媒体的发展,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的发现并获取自己感兴趣的新事物,极大满足的大学生对“信息对称”的内在心理需求,同时也使得互联网成为大学生学习、工作、生活中极其重要的一种工具和手段。根据CNNIC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2月,大学生群体对互联网搜索引擎的利用率达到98.10%。3.寻求认同归属。大学生自我意识不够完善,容易出现任性、自负等行为,导致在现实世界中处处碰壁,从而产生严重的失落感。因此,大学生对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动机是最为强烈的,他们依赖互联网的虚拟空间寻找心灵的“港湾”。CNNIC调查报告显示,沟通交流类通讯软件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应用率明显高于网民的总体水平。4.渴望被关注认可。在云时代网络中,大学生渴望被关注和认可的心理需求借助互联网和新媒体得到了极大唤醒。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当前网络亚文化中蕴含了对否定和质疑的调侃因素和娱乐因子,在一定程度上是网民心理层面上无奈、消遣的一种宣泄方式,是大学生关注自身话语权、展现自我价值、寻求被他人认可的一种体现,
三、云时代信息传播方式对大学生心理成长和发展的双重影响
1.认知方面的影响。多元化的信息一方面有助于拓展大学生的认知范畴,另一方面受鱼龙混杂信息的影响,一定程度上会造成大学生认知上的偏差。云时代下的传播方式为大学生获取信息、信息、共享信息、交流信息提供了多种渠道,可以说或,云时代的信息传播方式增强了大学生和社会之间的关联性,促进了大学生向社会化发展的进程。但是,由于大学生在心理上尚处于不成熟状态,又具有较强的好奇心,面对如此庞杂的信息潮,缺乏独立的判断能力,无法准备判断虚拟互联网中的匿名信息,导致大学生容易受到大量负面垃圾信息、网络谣言及碎片化信息的诱导,严重影响他们的信息认知和价值观的确立,做出一些违背社会公德良序的行为。2.情感方面的影响。多渠道的信息传播平台,一方面有助于缓解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另一方面由于过度沉迷计算机网络或智能手机,容易造成大学生情感上的缺位。大学生心理上不成熟、社会性发展不平衡,情感尚波动性较大,具有较强的情感体验需求。云时代网络中形成的信息交流平台成为大学生表达情感、交流思想、缓解心理压力的主要途径之一。但同时,一些学生长期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导致其在现实世界中的人际交往行为逐渐减少,人际交往能力逐渐减弱,容易出现孤僻、淡漠等心理异化现象,导致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在大学生中的发生率大大提高。3.意志方面的影响。一方面,云时代创造了一个开放性的互联网空间,促进了大学生广泛参与到社会生活中;但另一方面,复杂多变的互联网环境容易使大学生走向极端。例如,自微博、微信朋友圈盛行以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借助这些载体发表自己对于某个社会热点信息的见解,或是某个难点问题的诉求,锻炼了大学生主动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彰显了大学生独立自主的人格。虽然很多大学生具有较高文化素质和思想水平,在对面大是大非问题时,能够坚持自己的原则和立场;但是我们并不能否认,政府难以有效监管作用的互联网上存在着亿万种声音,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一些大学生在对待诸多社会问题时容易受到这些声音的左右,严重者甚至会成为谣言制造者和传播者。4.行为方面的影响。云时代带来的虚拟化环境,一方面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的自主成长,另一方面却可能导致大学生道德失范及网络犯罪行为的发生。大学生对于外界未知信息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云时代的虚拟空间有助于大学生自主学习行为模式的形成,为全面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提供了平台。但是,过度依赖网络,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弱化学生的思考能力和交际能力。例如,受云时代的影响,计算机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学科的教学实践中,很多学生也都习惯使用计算机,导致当前很多学生在书写方面的能力正在逐渐弱化,经常出现“秀才提笔忘了字”的现象。加之互联网并不受传统社会的束缚,一些原本就缺乏自律精神的大学生在社会责任方面更加容易被淡化,导致会做出一些违道德的行为。
四、云时代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宏观策略
1.树立适应云时代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理念。开展心理健康课程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有效保障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提高学生自我认知、自我管理及应对自身心理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理念。因此,教师应全面了解和掌握云时代背景下学生的心理状况,树立适应云时代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新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对学生人格的教育,将促进大学生成长发展作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根本价值取向。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一些教师在“以生为本”理念的贯彻和践行仍然远远不够,导致教学在对云时代及学生的心理诉求方面存在认知上的偏差,进而影响到实际课程教学。因此,树立适应云时代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理念的首要任务是解决认知偏差,要重视学生的人格和尊严,满足学生的主体意识。既不能对云时代在学生思想、行为中的影响视而不见,也不能片面的只见其害或只见其益。2.创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模式当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模式构建取向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医学模式取向,主要是针对少数患有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从医学角度为他们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第二种是教育发展型模式取向,服务对象为所有学生。这种教育模式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的潜能。第三种是教育综合型模式取向,它强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实现教育、医学、社会“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发展。由于每个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方面的师资力量不同,学生的心理状况也是千差万别。为了提高向心力健康教育课程的有效性,各高校应对本校的实际情况进行摸底,根据摸底的结果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模式。3.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的队伍建设机制。云时代背景下的教学对教师队伍提高了更高要求。就当前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队伍建设的实际情况而言,并不能满足云时代的新要求。因此,在树立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创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模式的基础上,健全教师队伍建设机制是势在必行的。当前我国各大高校中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构建主要有医学或心理学专业人士、心理教师或德育教师、班级辅导员三种模式。其中,专业心理医师所占比例最小,德育教师和辅导员占比相对最大。但是,由于德育教师和辅导员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定位模糊,且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学和学生辅导工作存在质的区别,这两种模式并不利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为此,各大高校应借鉴国外高校的成功经验和优秀模式,建立社会化、专业化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人才培养和评价体系,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对云时代的认知水平,强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
五、云时代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微观策略
1.加强对学生网络人际经营的教育。云科技带来的互联网和智能手机,使得虚拟世界中的人际互动更加快速和便捷。现代网络中的流行话题虽然更加容易获得大家的认同,并通过形成群体关系建立社群影响力,但是这种关系的建立缺乏稳固的根基。当你不认同这个观点或这种思想时,即可以随时退出已经形成的关系网。云时代网络中人际关系错乱,在一些即时通讯软件或涉及个人隐私的APP中,经常出现信息泄露造成的网络安全隐患,学生内心的不安全感进一步被激发,也更加容易受到来自外界的各种诱惑。云时代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重新审视自己的人际价值,加强对网络人际经营方面的教育,使学生能够在网络中学会取舍,学会用人际智慧驾驭人际关系。2.引导学生加强对自我价值的认同。自我价值认同对于社会个体具有非常大的社会影响力,却也是每一个个体在成长过程中无法避免、无法轻视的突出问题。每一位个体的学生都是社会中的一员,要将自我价值认同搁置于社会关系之中,并从社会实践和社会经验中逐步获取。在未进入到云时代之前,学生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小,更容易形成稳定的自我价值认同。但是云时代带来的网络虚拟社会,打破了评价机制的时空限制,个体很容易从网络上获取来自各方的评价,导致学生个体自我价值认同呈现出多重化和多变化的特点,从而产生了缺乏稳定性和整体性、呈现多样性和破碎性的自我。这是因为在认识自我价值的过程中,学生个体往往习惯于向外求索答案,但是外界所给出的答案却又是不一样的,导致学生个体出现迷茫和困惑,无法正确认知真正的自我,从而产生自我认同危机。云时代的心理健康教育要引导学生加强对自我价值的认同,引导学生将向外求索转变为向内倾听,从而找到自我内在的价值。
六、结语
在云时代网络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需要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建立完善心理教学工作者队伍,加强对学生网络人际经营及自我价值认同的教育和引导。只有这样,心理健康教育才能真正为学生心理成长和发展提供服务,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作者:邓如涛 单位:永州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罗盈安.云时代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策略研究[J].广东教育:职教版,2016(10):64-65.
[2]梁芳美.云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亚太教育,2015(8):86-86.
1.2护理专业的特点护理专业的学生和其他专业的大学生相比,既有相同点,又有其特殊性。不但要储备丰富的医学知识,还要掌握相应的操作技能。要具备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自学能力、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他人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以及动手能力等。加之社会文化环境中的不良因素,对身心健康具有极大的影响,长时间作用于个体就会引发精神紧张,情绪不稳定,在一定条件下,会导致心理健康状况的损害,因此,医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他们不同程度的存在一些心理健康问题,教育工作者应高度重视。
1.3在精神科护理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进行精神科护理教学中客观地将医学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地结合,改变教学中只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的培养而不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单一性。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既满足学生知识的渴求,又培养学生积极的心态,提高学生面对问题的识别力和心理保健意识,帮助学生解决所面临的学习、择业、人际交往、婚恋、社会适应能力等问题,及时调节学生的认识偏差、情绪障碍和不良行为。
2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2.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自觉地、有意识的运用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帮助学生提高课堂学习活动中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水平。在课堂中创设一种帮助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教育-发展”模式,优化课堂心理环境,创造和谐气氛,从而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
2.2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使学生不仅是接受知识的主体,更是心理发展的主体,要深入挖掘出教材潜在的智力价值和心理价值,确定每一节课的心理培养目标,使教学内容既有意义又富有情趣。
2.3利用各种教学内容的特点和范例来揭示各种心理问题表现与应对方法、负面情绪的宣泄方法、全纳观念的意义及养成,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我控制,从而达到自我发展。
(2)模型参数分析。表4给出了多项分类logistic模型的参数、假设检验结果以及优势比置信区间等信息。经过对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情况的数据进行多项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如下结果:G1=LOG[P(利用网络查找解决方法)/P(放弃)]=14.980-0.500*查找教学资源的途径+0.031*性别:女-15.581*大学一年级-14.016*大学二年级-14.62*大学三年级+3.035*网络对学习有很大帮助+2.850*网络对学习比较有帮助+2.531*网络对学习没有帮助G2=LOG[P(求助他人)/P(放弃)]=15.331-0.307*查找教学资源的途径+1.639*性别:女-16.551*大学一年级-15.236*大学二年级-16.435*大学三年级+3.196*网络对学习有很大帮助+3.982*网络对学习比较有帮助+19.606*网络对学习没有帮助G3=LOG[P(听音乐、看电影等)/P(放弃)]=16.031-0.082*查找教学资源的途径+1.240*性别:女-16.150*大学一年级-15.517*大学二年级-15.68*大学三年级+3.352*网络对学习有很大帮助+4.142*网络对学习比较有帮助+19.923*网络对学习没有帮助G4=0由这个模型估计结果,可以估算出某个大学生心情不好时的处理情况,如对于一个认为网络学习对自己的学习有很大帮助,并且查找教学资源的主要用途是供自学学习使用的大学一年级的女生:G1=LOG[P(利用网络查找解决方法)/P(放弃)]=14.980-0.500+0.031-15.581+3.035=1.965G2=LOG[P(求助他人)/P(放弃)]=15.331-0.307+1.639-16.551+3.196=3.308G3=LOG[P(听音乐、看电影等)/P(放弃)]=16.031-0.082+1.240-16.150+3.352=4.391G4=0根据多项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的原理可以继续求得:P(Y1)=e1.965/e3.308+e4.391+e0=0.07P(Y2)=e3.308/e1.965+e4.391+e0=0.31P(Y3)=e4.391/e1.965+e3.308+e0=2.28P(Y4)=e4.391/e1.965+e3.308+e0烅烄烆=0.01因此,对于一个认为网络学习对自己的学习有很大帮助,并且查找教学资源的主要用途是供自学学习使用的大学一年级的女生而言,大都会选择听音乐、看电影、旅游、睡觉等方式来解决心理问题;利用网络方式解决的概率仅为7%,反映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课程建设的必要性;而传统的排解心理困扰的方法,如求助同学、老师、父母、朋友等的使用概率也不高,仅为31%;但要引起注意的是,仍然有1%的概率会放弃。因此,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利用网络解决心理问题的效果日趋显著。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课程建设对策
1.建立师生网络互动平台,促进心理健康教育交往。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时代的发展,新型的师生关系要求教育理念必须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心理健康课程必须借助网络平台,实现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第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必须利用网络,实现心理健康教育课网络教学互动。部分高校在此方面已经做了积极的探索。如:打开广西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的主页(http://mcxsy.gxu.edu/cn)后,可以看到里面设置了课程特色、课程建设、教学录像、网络课堂、心理咨询、学术交流等一系列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学习资源的内容。广西大学通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科精品课程网络建设,实现网上教学互动,有效拓展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网络教育工作的新途径。第二,通过网络QQ、微信、微博的即时聊天和E-mail(电子信箱)发送电子邮件,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师生互动。这样,学生心理问题和所需知识通过网络可以非常及时、便捷地得到解决。
2.把握学生需求,增强心理健康教育针对性。
根据大学生最希望提供心理健康教育网络课程资源调查的数据,我们需要建立的网络学习资源主要有如下几种:(1)建电子文档,以网络文字、符号和图像为主的HTML形式的学习资源。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科特点来看,有关定义、概念,心理测验量表等辅导型的学习资源和有关课外心理健康知识等资料型的学习资源都可以使用Web形式来编写。(2)建立名师课程视频、音频教学资源。可在资源库中加入大量的名师网络直播课堂、名师讲座网络视频、音频点播等内容。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获取与课堂教学内容有关的资源和信息。(3)建立案例库,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浏览和阅读,开阔视野,拓展知识面,进行更好的个性化学习、自主化学习、研究性学习以及合作化学习,通过对相关案例的学习,从而调解和化解自己的心理问题。这在时空上满足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需求,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4)建立交流群,以QQ、微信、微博、线上老师咨询和BBS论坛方式为平台的信息交流资源。对不同专业、不同爱好的学生还可以在线答疑和课程指导性的信息,对全体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指导控制,真正实现因材施教。(5)建立电子图书、心理电影沙龙、动漫、心理游戏等各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文化精品,并且力所能及地创作、推广符合各个年级、各个专业特点、服务各年级、各专业学生群体的需求,在大学生文化产品供应中发挥积极作用。
3.发挥校园网络文化优势,为学生网络自主学习提供良好的文化氛围。
良好的校园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产生积极影响。探索和用好校园网络载体,是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举措。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具体内容包括:根据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网站上建立BBS信息、利用E-mail交流信息、整合信息;创办电子刊物,传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心理疏导技巧,例如我院创办的《心露》(电子刊)心理杂志和举行各种网络文化知识竞赛活动,将图文声并茂、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形式深得学生的喜欢。校园网络文化以达到明辨是非、提高觉悟、陶冶情操、构筑网络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为目的,要注重把艺术、时尚、情感元素与正确、健康、积极向上的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吸引和引导大学生的注意力。
4.精心建设网站,开辟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天地。
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网络资源库是一个动态的工程,必须要做到:第一,要精心制作网站。制作网站包含很多的内容,整体内容的把握、具体页面的设计与制作、图片的筛选、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动画以及视频录像的创建等等。但要坚持进入该网站操作量较少、方便、快捷的原则,要使新的教学课件、新的电子书籍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习资源一点就可以查到。第二,要及时更新学习资源。对于不适合再使用的资源要及时删除与更新,以便提高网站的使用效率。第三,服务器要定期备份,做好数据库的日常维护和完善工作。网络技术有更新快、时效性强的特点,整个数据库的维护也需要大量的投入,不仅仅是财务方面,还有人员的配备和数据库的持续稳定与更新,做好这些相关工作,访问者才可以实时迅速地获得自己所需要的资料。
1.在教学理念方面,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性质理解不透
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有些教师存在着“学科化”的倾向,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门小科、副科来进行教学,以掌握知识为目的,按照心理学学科知识体系来设计课程;有些教师把心理健康教育课上成了思想教育课,强调灌输和说教;还有些教师,简单地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让学生高兴,因此,追求课堂的娱乐而导致形式化现象,缺乏应有的教育。我们多次进行的“农村中学关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的定位”调查中,大部分教师对其课程性质的理解都存在偏颇、误解、肤浅等问题。
2.在教学目标方面,注重为“升学教育”服务并能关注学生的兴趣,但因缺乏整体考虑忽视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
教师在设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时,能够提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积极发展”的目标,但在实际教学中,在具体操作时就变成了一种单一的口号,更注重为“升学教育”服务的目标,忽视了学生在中学阶段综合能力的积极培养。这种目标是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围绕着“应试”,为提高学生考试成绩而设定的,与绝大多数中学生的主观需求不一致,尽管也能考虑学生的兴趣,但是远远脱离学生的心理实际,也明显忽视了中学生其他心理方面的发展。
3.在教学内容方面,选取与“升学教育”有关的内容,忽视学生“发展性目标”的完成
有些农村中学教师的发展观念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根深蒂固,在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选择上,仍然选取与“升学教育”有关的内容,明显体现出“不浪费学生的时间做与升学无关的事情”。特别关注学生中存在的升学压力带来的心理问题及解决,忽视学生“发展性目标”的达成,因此,选择的内容存在着和目标达成不一致的现象。由于存在着“学科化”倾向,很多农村中学的心理教师都是采取单一的课程方面的知识传授。例如,教育的目标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那体现在课程上的内容往往是教师去讲解什么是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具体方法是什么?这种以传授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为主的方式并不适合中学生的实际情况,也直接影响着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4.在教学方法方面,忽视学生的主体性,追求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形式上的多样化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农村中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教学手段和方法的选择上,忽视学生的主体性,从自己主观愿望出发,过分追求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和形式化。比如,有的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的生动形象性,大段的教学时间都让学生观赏,事后只是非常简单地让学生说说看后的感想,很不利于学生的积极思维和充分交流;有些教师还“为了活动而活动”,有些课形式上很热闹,但是效果不好,并未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还有的教师为了公开课展示成果的需要,精心排练,心理健康教育课成了学生在教师编导下的表演课等等。这些看似丰富多彩、令人目不暇接的“活动”,除了追求形式的多样化,还明显带有强迫学生接受的成分,由于缺少内在的积极思维、探究活动的支撑而显得空洞和肤浅,没有实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
5.在教学效果方面,重视内容的完成,忽视过程和学生的体验与生成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存在着“学科化”倾向的教师特别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结果,他们关注一节课下来,学生们获得了哪些方面的知识,增长了哪些方面的见识等。因此在设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时,总是把内容安排得满满的,课堂容量很大,然后按照课堂时间把设计的内容一一落实,只注重自身教学进度的完成,忽视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深刻体验。因此,课堂虽热闹,但往往是昙花一现。由于缺乏深刻的体验,学生除了接受,很难有深入的思考和体验后的生成,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不佳。
二、农村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问题的原因分析
1.农村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重视相对不足,导致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缺乏学习与研究的动力
农村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不足,大家普遍认为它没有应试学科重要,有些学校领导至今也没有真正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导致对此项工作重视不够,抓得不紧,配备的教师能力不足,甚至仅仅为了应付各级工作检查,临时安排教师做些应付性的工作,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能有效开展。因此,教师学习和研究的动力明显不足。缺乏真正懂得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一定会成为制约工作开展的瓶颈,也必然会导致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存在问题。
2.农村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人员少,专职人员少,缺少相应的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的支撑,导致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存在诸多问题
我们在对长春地区农村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调查中发现:专业人员少,专业构成较为复杂;专职人员少,兼职人员多而且不稳定。这样就导致了农村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较低,大部分现职心理教师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培养和专业训练。为了开展工作,有些教师参加一些短期培训或者通过自学获得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知识。但是,这种学习往往很不系统,难以达到专业训练的要求。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教师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他们自己认为都很低,有六成以上教师认为自己理论知识匮乏,有七成以上教师认为自己实践技能较差。多数教师由于自己缺乏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专业技能,所以工作中常常按照以往的思路教育学生,过去学科教学的思维定势还起着很大作用。因此,一些教师把心理健康教育课上成了学科课,重视学生知识的掌握,还有些教师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当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做。
3.农村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彼此间缺少交流和沟通,在课程设计方面相互切磋、学习、研究的氛围不浓,导致课程设计的能力得不到应有的提高
通过对教学研讨氛围的调查,我们发现由于各学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人员太少,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往往在身边找不到能够交流和研讨的伙伴;加之校际之间的交流活动不多,使学校专门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缺少同专业教师之间的相互切磋和学习,彼此经验交流的机会太少,有“孤军奋战、摸着石头过河”的感受,从而使工作和学习陷入盲目,专业发展进程变得缓慢。由于农村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外出学习、培训的机会较少,县区级督导不到位,在工作中遇到困惑的时候找不到上一级的理论和实践指导,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工作中体现出盲目性较大、工作效率不高等问题。同时,这支队伍兼职人员较多,兼职心理工作的教师往往也没有时间去思考心理学领域的学术问题等,导致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成长过程缓慢,在课程设计方面相互切磋、学习、研究的氛围不浓,导致课程设计的能力得不到应有的提高。
三、农村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明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本质的、鲜明的学科特点,解决教师教学理念的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学科课程,它有自己本质的、鲜明的学科特点:第一,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是学生进行自我探索的过程。这类知识的获得,主要不是靠教育者的灌输和说教,而是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第二,体验性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特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取决于主体是否产生真切的体验以及体验的程度。第三,学生本位性贯穿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始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在学生高度自主的前提下进行的,强调学生是课程的中心。课程实施必须从学生自己的经验出发,通过建立一定的情景来开展小组合作活动,促进他们的原有经验发生转化和新的理解的生成。第四,生成性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核心。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把学习看作是主体对自身的心理结构的主动建构过程,主体的发展就体现在建构过程之中,体现在不断前进的过程中。第五,心理健康教育以互助、自助为机制。心理辅导活动以学生为主体,是一种积极的人际互动过程,在活动中学生既是受助者,又是助人者。这种互助可以增进学生对自信自尊的体验,从而达到自助。第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回归生活世界的课程。从学生的心理实际出发,在生活世界中选择适合学生心理特点的典型活动为主题,在具有生活化的活动情境中通过学生活动、体验、反省来提升心理品质。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发端于生活世界又依附于生活世界的一种新型课程,其课程内容并不求文本的知识性、学术性和结构性,而是注重心理生活场景的设计和情境的渲染,旨在呈现具有生活气息的心理空间。
(二)设计与学生成长密切相关、得到学生认可、具体明确的教育目标,解决目标设计方面的问题
教学目标是课堂的灵魂和核心,一节成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必须有明确和清晰的目标,而且目标要适应时代需要,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状况,目标要具体和有层次,切口要小,并贯穿整节课的全过程,这样才能在短短的45分钟内得以贯彻和达成。目标设计切忌笼统抽象,如果目标过大过空,就会导致一节课无中心、无主题。如“调适不良情绪”,这句话太含糊,如果改为“认识不良情绪对自己生活、学习所带来的危害,寻找缓解和消除不良情绪的几种方法,增强对情绪的调控能力”,这样目标就很具体,目标越具体,就越容易在行动上实践。教师在设计目标时,要考虑学生的主体性,要得到学生的认同,因此要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他们希望从集体活动中学到什么?想解决什么问题?在此基础上,与学生一起磋商可能形成和达到的目标,大家探讨出来的目标,更容易被学生看作是“自己的”目标,也就更容易主动去达成该目标。
(三)设计有针对性、即时性、有效性的系列教学内容以达成目标
教学内容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因而教学内容是要围绕教学目标而进行选择的。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注意适应性、针对性、即时性和有效性。具体来说,适应性是指选材要紧扣主题,要有明显的时代特点,适合时展的要求;针对性是指要适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并能为学生所理解和把握;即时性是指要关注学生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的需求和现象,选择学生当前迫切需要了解的内容和解决的问题;有效性是指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亲近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有一种亲切感,有兴趣参与,并且设计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成长有密切关系的或能引起学生普遍关注的内容,这样就会活跃思维,讨论热烈,提高实效。内容设计的具体要求包括:内容与目标的一致性;防止学科化倾向和课程化倾向;组合系列内容(围绕着主要问题、主要矛盾设计系列内容);选择适合学生心理发展的课程内容,满足学生需求,提高内容的适切性。
(四)从学生实际出发,选择多样的教学方法,以求教学过程更有实效
教学方法应服从教学内容的需要并为教学内容服务。教学方法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全员参与和真情表露,但又不能为了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只追求设计的形式、步骤和具体环节的丰富多彩,使之越热闹越好、越离奇越好。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上究竟选用哪些方法为佳,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例如,活动专题的内容、学生的年龄特点、学校和班级的条件、时间场所的许可等;初中生对辩论、竞赛、角色扮演等较感兴趣;高中生对自我测试、理性分析、讨论等较感兴趣。在选择方法时,要注意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吻合学生的需求和喜好。强调全员性参与和体验性学习,体现生生之间的平等和谐,让学生在轻松活跃、欢声笑语中,获得体验和感悟,得到互助、自助和提高。一节心理健康教育课中,教学的方法和形式要有一定的变化,注意动静相宜和应用灵活,以免学生因单调而感到乏味,但也不是多多益善,而要根据主题的需要,把握好节奏和手段的变化;教学媒体的制作和选择要恰当,并为教学内容服务。为此应做到:讲求实效,不搞花架子;从学生实际出发,不超越学生现有水平;面向全体学生,不忽略学生的个别差异;发挥多媒体辅助作用,不“喧宾夺主”;完善教学环节,突出实效性。
1.全过程的心理健康教育。全过程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指在高职学校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并不是仅仅针对某一两个心理问题对学生进行事后的补救性治疗,而是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学生整个的高职学习过程。在学生的不同学习阶段对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时地了解,并制订积极的引导和促进方案,让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都能从心理健康教育受益,更好地投身到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中去。
2.全覆盖的心理健康教育。全覆盖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指高职学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既要针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开展教育活动,也要针对团体的心理健康开展教育活动。针对个体的心理健康教育,采用一对一的心理健康辅导及治疗方式,能够解决个别学生比较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针对团体的心理健康辅导,采用公开讲座和辅导的方式,能够让所有的高职学生都从心理健康教育受益,有助于帮助高职学生解决一些共性的问题,比如大部分高职学生所面临的就业压力问题、就业不适问题等。
3.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指为学生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是全方位的,不仅关注与学生学习及生活相关的一些热点问题,也关注学生的一些个人隐私问题。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应该涵盖高职学生所有可能出现的就业心理问题、个人情感心理问题、个人职业定位心理问题、人际关系心理问题、家庭情况心理问题和人生观、世界观等方面的心理问题。高职学校在开展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要求心理健康老师具有开阔的视野和丰富的知识背景,掌握多方面的心理健康状况,具备相关的心理健康疏导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并科学地安排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过程,针对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普遍的心理健康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对可持续心理健康教育内涵的研究和分析表明,高职院校在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相关课程及活动时,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和规律,以确保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满足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二、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分析
目前虽然很多高职院校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或者安排了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讲座,但总体而言,与可持续发展的应用需求还有一定差距。通过对当前大量高职学校开设的心理健康教育进行统计分析之后,发现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重事后补救,轻预防。这是很多高职院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时都会犯的一个共性问题。究其原因,这些高职院校在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时,其指导思想本身并不是真正地以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状态为目标,而是以杜绝或消除学生因严重心理健康问题而产生的后果为目标,这种指导思想必然会导致学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时具有明显的功利性。即只注重眼前利益,强调如何减少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如何减轻心理问题带来的后果,而对于学生平常的心理健康状态,以及普遍的心理健康程度不够重视。这样的一种教育模式,必然导致高职院校在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时,采取的是一种补救式的教育方式,而对学生的整体心理健康状态并没有实质上的改进,更谈不上为学生构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2.重心理疾病治疗,轻健康心理培育。这也是目前高职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常犯的一种错误。很多学校的领导和老师,也包括部分同学都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有心理疾病之后,才需要去治疗的,即心理健康教育是针对病人的,而不是针对健康人群的。这种思想既会导致学校领导和老师不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也会导致学生对参加心理健康教育没有积极性。最终的结果是把心理健康教育这一普适性的教育活动转变成只针对少数有心理疾病的同学开设的教育活动,大大违背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和初衷。
3.重被动干预,轻自我修复。目前高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更多的是采用一种被动的干预教育模式,即发现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之后,再研究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和措施对学生的心理进行疏导,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这种被动的干预都是在出现了心理健康问题之后,才考虑如何去解决,解决方式本身有一定的滞后性。同时,这种被动的干预也只是去弥补和修复心理健康出现问题之后带来的种种问题,而不是从根本上去修复学生的心理品质。而且由于学生长期都是接受这种被动的心理健康干预,因此并没有让学生养成一个自我修复、自我疏导的心理问题解决模式,使得学生不具备心理健康问题的自我修复能力。综合当前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种种问题,发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总体而言是缺乏可持续性的。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并不能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具备心理健康问题的自我解决、自我疏导能力。
三、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设计
为了提高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和质量,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本文专门设计了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在这一教育模式中,分别从教学时间的安排、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上进行设计,使得按照这一模式所设计及实施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满足高职院校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需求。
1.在实践安排上,设置全过程的心理健康教育环节。为了能够让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地覆盖到高职院校学生的全部学习过程中,需要在学生的全部学习阶段中都安排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环节。而且针对不同环节、不同的热点心理健康问题,有针对性地设计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使得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能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来提高心理健康程度。事实上,学生在高职院校学习的几年时间中,不同的时间阶段其学习要求、学习特点也是完全不同的。比如学生在刚入学时,更多的是对陌生环境的适应;学生在学习的第二年,更多的是解决人际关系、情感恋爱等问题;在学生学习的最后一年中,更多的是需要疏导学生的就业压力,以及人生观、职业观等与社会息息相关的一些心理健康问题。只有针对学生不同学习阶段产生的潜在心理问题,设置全过程的心理健康教育环节,才能有助于学生自始至终都从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获益。
2.在教学理念上,培养学生健康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普通的心理问题治疗是有很大差别的。心理问题治疗是专门针对已经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人而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和心理疏导。高职院校对学生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其本质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为学生培养一个健康、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让学生以这种健康积极的心理品质去面对学习、生活和未来工作中的各种压力。因此,这就要求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教育理念始终要以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为核心,而不是盯着针对个别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治疗和疏导上。
3.在教学内容上,关注与学生相关的热点问题,疏导学生主要的心理问题。社会上的各种热点事件以及与学生相关的一些事件时刻处于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当中,每一届的学生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也都各有差别,这就要求高职学校在制定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时,要紧贴学生所关注的一些热点问题,逐年对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和更新,使得教学内容能够贴近当前社会、满足学生需求。只有对心理健康教学内容不断地更新和完善,让教学内容紧贴学生发展的需求,才能更好地疏导学生所面临的心理问题,才能给绝大多数学生提供有帮助的心理健康教育。
4.在教学形式上,引导学生参与互动式的教学,培养学生自我疏导心理问题的习惯。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过程往往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老师不断地给学生灌输不同的心理健康概念、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等。这会让学生慢慢地习惯于去接受别人的指导和被动地解决心理健康问题,而忽略了学生在面对心理健康问题时的自我修复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因此可以有意识地在教学形式上引入互动式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对于一些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互动式的教学方式还可以让学生之间互为老师,互相进行开导和交流,让学生和学生之间自行地进行心理健康的疏导。这既有利于解决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同时也能让这些参与心理健康疏导的学生慢慢养成自我解决心理健康问题的习惯,培养其解决心理健康问题的能力。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教学内容缺乏实用性
据最近一项研究调查表明,大学生学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认为最迫切想解决的问题是“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优化自我人格”、“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克服自卑心理”、“控制不良情绪”等方面的问题,调查结果进一步明确了大学生学习心理健康课程的首要目的是为了解决他们现存的心理不健康问题。目前,现存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教材编排上侧重于心理发展规律及理论知识方面的学习,与高校大学生平时学习生活明显脱节,与大学生实际心理需求产生错位。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需求往往存在“脱钩”,教学内容实用性不强、内容陈旧等问题逐步凸显。
1.2课程设置单一化
课程设置单一化,即是指众多大学只在大一新生班级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而在其他年级如大二、大三、大四等则未设置、开设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从而导致整个大学的心理健康知识在大一已经全部讲授完。然而,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有相关调查研究显示,大一新生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完成的首要任务是寻找自我和调节心态;大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更多的是“健全人格”和“适应社会”;大三学生教学目标更多的是职业生涯规划、求职心理、就业压力等,然而现今大部分高校仅在大一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目标的设立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年级特点、学生的实际需要,目标设置不具体、不明确。在具体教学实践中,不能针对大二、大三、大四等不同年级分别设立针对性、具体化的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课程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泛”而“空”,不具体不明确。
1.3教学方法缺乏多样性
通过作者对长沙理工大学、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等众多高校的现场实地调研,并结合自身多年的心理健康教学经验,不难发现,现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主要采用讲授法,而讲授法受学生的欢迎程度却比较低,因此常常出现学生厌学、逃学、“隐性逃课”等问题,导致教学效果极不理想。从目前的课堂情况来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授课形式主要是老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教学方法过于单一,方式过于传统,为提升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听课注意力,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显得尤为紧迫。
1.4课程考核单一化
通过作者对长沙理工大学等五所高校现场实地调研,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考核方式,其中开卷考试、撰写主题论文是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考核采纳的主要方法,虽然有平时成绩如作业提交、考勤、到课率、旷课率等方面的考核,但是很多流于形式,对实施全方位、全角度、全维度地评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瓶颈。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2.1课程设置多元化
高校领导和心理健康教师应高度重,根据学生的年级特点和不同心理需求,对课程设置实施全面改革,可实施“对症下药、量身定制”课程设置,实施课程设置多元化,教学目标具体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大学生的一门公共必修课,在针对大一新生开设的基础上,还应针对不同年级的心理需求作为公共选修课“对症下药、量身定制”开设一些心理健康课程,采取“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的课程设置模式。公共必修课应涉及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基本教学目标和基本心理需求,公共选修课则针对大二、大三、大四学生开设不同主题或不同类型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分年级、分主题进行,设置系列化的课程,如学习心理学、恋爱心理学、健康心理学、工作心理学、异常心理学、团体心理辅导等,为大二、大三、大四的学生根据自身需求进行选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针对每个年级的需求不同“对症下药”、“量身定制”课程,针对性、具体性解决大学生每个年级阶段的心理问题,推动课程设置多元化、教学目标具体化,避免一次课堂教学目标“泛”而“空”,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注意力,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
2.2教学内容实用性
针对心理健康课程的教材及教学内容、章节的选择,高校与心理健康教师团队应通过众多本科、高职院校实地调研,在遵循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进行实地学情分析,通过问卷、调研、访谈等形式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通过调研、问卷与实地访谈与调查,了解大学生针对心理健康教学目标以及大学生现存的问题,喜欢教师“讲什么、怎么讲、如何讲、什么方式讲”等问题,然后根据学生的需求“量身定制”、“对症下药”教学内容与教学计划,强调教学内容的时效性与实用性的统一。有调查研究显示,60.5%的大学生不喜欢老师讲复杂难懂、理论性高的教学内容,这进一步表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内容的组织、传授、选择应避免复杂难懂,应考虑到学生的知识背景和实际接受的程度,应遵循“量体裁衣、对症下药”的法则,教学内容强调实用性,能解决孩子们的实际问题。
2.3教学方法多元化
针对心理健康教师课堂上教学方法单一、方式过于传统、教学效果不理想等问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师应突破传统教学模式,通过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通过体验活动、小组讨论、行为训练等形式来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课堂参与度、体验度,引导同学们进行积极的师生互动。学习心理学理论提出:成人学习80%是由于自身体验而获得成长的。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由传统的“我讲你听”的教学方法改为“你做我听”,引入互动体验式教学,教与学形成一种积极地互动,通过互动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从而推动教学目标的实现和统一。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是一门填鸭式的灌输课,而是一门体验性、参与性、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体验课程。在课堂上,教师应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并重视大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体验与感受,增强课堂授课形式的灵活性,强化授课方式的多样性,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和教学目的。
2.4课程考核方式多样化
为全方位公平、公正地考核、评估大学生的课程教学效果和大学生的课程学习情况,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考核方式在设有撰写课程主题论文、开卷考试、问题解答的基础上,应采取活动展现、案例讨论、比赛答疑等多种考核方式,对全面、综合性地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奠定基础。
2.5注重优秀师资队伍的培养与选拔
一、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课,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材建设
目前,多数的高职院都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但是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的重视程度却不够,并没有把它作为一门必修课,只是作为一门辅助式的课程,对教材的选用也没有针对性,长篇大论的理论知识较多,实用性较差,极大地影响到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效果。要想真正做好高职院校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首先要让高职院校在意识上重视起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开设,要明确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是高职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手段,是高职院校不可或缺的教学活动。其次是要组织教师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及本校学生的实际心理特点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的编写工作,以此来保证对学生进行因需施教,使心理教育课真正发挥其为学生服务的目的。
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
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心理治疗是一种职业性与专业性极强的工作。这就要求,高职院校中的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要有心理学家和心理医生的双重身份。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高职院校要对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定期进行、培训,多需相关专家进行交流,不断提高其教学水平。
三、建立心理健康三级预防网络
在高职院校中建立心理健康三级预防网络,保证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得到及时的防治。第一级预防网络是由学校的心理健康领导小组与其下设的心理教育指导中心组成。学校的心理健康领导小组主要负责统筹规划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其下设的指导中心,由有专业心理辅导知识的教师组成,主要负责对统筹规划好的工作进行具体的实施落实。第二级是在学校的各系建立心理辅导站,有专业的心理辅导教师负责,开展具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第三级是在学生当中成立心理协会,在每个班级中设立心理委员,然后由学生会设立的心理部进行统一管理。学校要对心理委员进行心理专业知识的培训,让他们起到桥梁作用,及时的发现并反映本班级学生的心理问题,使其得到及时有效地解决。
四、抓好入学的心理教育工作
高职生虽然是大学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同时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这种情形下,许多高职生在入学之初会产生一种自卑失落的心理。因此,做好入学心理教育也是引导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高职院校要加强入学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明白学校是外部条件、是外因,自己的努力拼搏是主导、是内因。学校与成才不是因果关系,自己的努力奋斗是成功的关键。让学生树立信心,让学生学会正确的评价自我,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一种积极健康的环境中进行成长。
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学生提供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
校园文化能够对学生产生直接的影响,是一种教育活动的实践。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在对学生的教育之中拥有特定的地位与使命,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因此,高职院校更要营造一种先进的校园文化。好的校园文化对于高职学生的心理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能够为高职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风采、张扬自我个性、释放内心的激情、满足自我精神需求提供一个平台,以此来减轻高职学生心理压力、心理紧张,营造一个轻松、积极地校园氛围,促进高职生心理健康发展。同时,高职院校适时的为学生提供一些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参加社会活动的过程中,了解社会、磨炼自我、完善自我、摆正自己与社会的关系,提高社会适应能力。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高职学生的独立、自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高职学生的顽强意志、坚强毅力、竞争意识、互助精神,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使高职生的心理处于一种健康、积极、乐观的状态。
六、发展学生健康的情感,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情绪、情感与人的心理健康有着直接的关系,各种消极情绪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也是构成不良心理品质的成分,所以发展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是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方面。要关心和满足学生在学习、娱乐等方面的合理需要,并引导他们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正确地理解个人需要和社会需求的关系,避免因个人不恰当的欲求得不到满足而产生消极情绪。要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和丰富而健康的情感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高职学生精力旺盛,如果不善于引导,过剩的精力就容易释放到有害的方面去。要加强高职学生意志的锻炼,增强对挫折的抵抗力,重视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从具体行为习惯和一点一滴抓起,提高他们的自我调节能力和控制力,培养良好的性格。某些高职学生存在一些不良性格如抑郁、多疑、善嫉、孤傲、粗暴、胆怯等,教师要以平等尊重的态度,热情机智地引导他们,在培养学生良好性格的同时,不良心理也就会得到预防和克服。
综上所述,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学校教育的任务,也是全社会的任务和职责;心理健康教育只有得到社会的支持和认可,才能得到真正的开展。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的研究,积极改善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状况,有效地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保证高职生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身心健康发展,为输出更多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郑海涛 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探析,辽宁高职学报,2005(6)
张艺 人本主义心理学与教育改革[J],河南社会科学,2003(5)
一、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品位是新课程改革时代的呼唤
心理健康教育课致力于学生的快乐学习和幸福生活,指导学生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管理自我,培养积极心理品质,开发心理潜能,最终达到身心全面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堂的对象是学生的心灵成长,而心灵的成长是不可能靠知识来灌输的,它需要用心灵去感染和熏陶,这就给心理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要不断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品位。
新课程改革给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教学带来了发展的新契机,在新课程核心理念“以人为本”“让每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的指导下,心理健康教育课堂焕发了无限的生命活力。但是,新课程改革也给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带来了挑战,即如何摆脱传统教学观的影响,进而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品位,真正让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
二、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品位的实施路径
(一)建立心理教师学习共同体,提升心理教师的职业品位
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品位的提升,离不开富有职业品位的心理教师,因此,每一位心理教师都需提高身心的健康状态,加强专业修养,提升自身魅力。教师的职业品位主要表现在德高、才高上。德高的主要表现是教师对学生的用心关怀、对学生的负责、对学生的尊重理解;才高的主要表现是教师要有丰富的知识、灵活的课堂教学、厚重的业务功底。为此,我们提出建立心理教师学习共同体,不断提升心理教师职业品位。
学习共同体可以发挥团队的智慧,通过团队通力合作获得素质的全面提高,形成良好的学习和研究的氛围,建立起对专业的敬畏,并激发心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心理教师的学习共同体可以采取以下途径来提升心理教师的职业品位:①共同致力于转变教师角色。心理教师有必要突破一味传授的权威地位,成为掌控课堂活动的“主持人”、学生经验建构的促进者、学生解决问题的帮助者和走进学生心灵世界的平等沟通者等,让学生真正成为心理课堂的主人,从而创造民主平等、尊重信任、心理相容、和谐融洽和有品位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堂。②开展教学研讨活动等。品位是锻造出来的,是修炼的结果,在磨课教研和课例研讨中,心理教师可以扩展彼此的视野,分享彼此的教学经验,在思维碰撞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③读书研讨,深化学习。读书研讨是一种学习,可以不断扩大自身视域,增强文化底蕴,只有这样,心理教师才能审时度势、高瞻远瞩、旁征博引。总而言之,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品位源自心理教师的高度,教师用生命启迪学生的智慧,用灵魂唤醒学生的潜能。
(二)加强课堂教学管理,提高学生的参与品位
课堂是师生共同的对话与交流,是师生共同成长的舞台,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品位,不仅需要教师具有较高的职业品位,同样也需要学生参与品位的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课倡导教师创设和谐的氛围,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和分享,如果课堂缺乏和谐温馨的氛围,学生则不敢流露真情,班级内无法形成真实情感的交流,教师甚至需要停下来维持纪律,从而影响课堂的实效性。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堂的管理,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和尊重别人、倾听别人的品质是非常必要的,这是打造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品位的基础。为了营造和谐温馨的课堂氛围,可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实行小组积分制,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带给学生的是放松但不是放纵,不能没有原则和标准,良好的课堂秩序应该成为课堂品位提升的基础。心理课堂上一般会出现以下问题:有的学生自律性不强,不懂得尊重别人,嘲笑同学,忽视倾听,发言过于随意;有的学生封闭自己,沉默寡言,冷眼旁观;有时课堂的分享权限会变成少数几个学生的“专利”;有时课堂活动因个别学生的捣乱而难以实现充分的体验和分享。为避免这些情况,同时为了鼓励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活动中,开学第一课可实行小组积分制,即首先每班选择两位心理安全员,对于自律性好、踊跃参与的同学和小组进行加分奖励,并提倡每位组员轮流为小组作贡献。通过小组积分制不仅规范了学生的行为,也加强了学生的合理竞争意识,即组内合作,组间竞争;既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热情,也鼓励学生学会承担,学会倾听。
第二,采用积极的反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根据积极心理学的观点,每个人都蕴含着积极的能量,需要我们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等积极心理品质。因此,以积极心理学为指导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关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力量和潜在能力,善于用发展的、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成长,并对成功赋予了全新的理解,即成功不仅仅是学习成绩的提高,更是心灵的成长。当学生学会了如何管理情绪、表达和展现自我、尊重他人及倾听他人时,他就是成功的,这时我们可以对学生加以鼓励,尽可能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体验,进而激发学生持续参与的热情。可以说,在心理教师积极的反馈中,学生的内在积极力量被充分开发,学习的热情得到有效提高,大大提升了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品位。
第三,巧用学生心理活页,鼓励学生全员参与。通过心理活页,学生可以记录自己的心路历程,不断审视自我,思考自己的心灵成长,与心理老师进行情感交流,做一些成长练习等,充分巩固和拓展心理健康教育课堂的效果。从学生的使用效果来看,几乎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并积极探究、主动思考、大胆分享,从而积极性得到大大提高。学生心理活页的使用不仅促使学生在课堂中主动发展,也促进了心理教师的个人成长,真正让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品位展现得淋漓尽致。
(三)注重课堂内容的建构性,提升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品位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不是“白板”,而是具有大量生活经验和先前知识的主体,这些知识与经验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这就是说,知识是学生以自身经验为基础主动加以理解和建构的,这就要求心理健康教育课堂的教学内容必须遵循知识生成规律和学生的心理成长规律,即增强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倾向。
品位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中,教学内容需以学生的问题逻辑和生活逻辑为基点,关注学生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心理成长规律,实现心理健康教育课堂的生活化。例如,在心理咨询中,我们发现有段时间许多学生咨询的话题总和班级谣言有关,为此,我们专门设置了一节心理课《谣言引发的烦恼》,课堂效果非常好,学生特别乐于参与和分享,体验和感悟也比较深入,下课之后有位学生跟我说:“老师,你这节课上得太好了!”可见,品位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中,教学内容的选择必须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相联系,直接面向学生的现实生活。正如杜威指出:“学校必须呈现现在的生活——即对于学生来说是真实而生气勃勃的生活,像他在家庭里,在邻里间,在运动场上所经历的生活。”
品位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中,教学内容是充分开放的,并且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因为时代不同,学生的心理发展也会存有差异。同时,这种教学内容又是不可预设的,是处于动态生成之中的。如在《谣言引发的烦恼》一课中,发现部分学生对谣言显得义愤填膺,我当即决定改变教学内容,留给部分学生表达感受和澄清谣言的机会,这样的活动进一步加强了谣言传播者的体验和感受(原来谣言让他们这么痛苦)。课堂就是在这样的充分表达和分享中不断地生成新的认识和体验,恰似汩汩清泉不断流淌。
教学内容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这样课堂便有了生活之水的滋养,更加富有情趣和魅力。教师的智慧就在于能够设计开放、富有生活气息的课堂氛围,给学生创设充分的思考空间和表达机会,让丰富多彩的思考交汇在课堂上,让生命的体验在课堂中自然流淌,让闪烁智慧灵光的思想在课堂上驰骋,最终提升学生的生活智慧。
关键词:
职业院校;心理健康;实效性
1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概况
1.1职业院校学生心理特点首先是缺乏动力,易受干扰。职业院校学生多数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没有较为明确的目标,学习被动;同时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容易受到诸如校园恋爱、网络游戏以及娱乐场所等的外界诱惑。其次是缺乏自信,较为逆反。成绩低于预期升学失败、单亲或经济基础不好的家庭背景往往是造成职业院校学生普遍信心缺失的原因;学生因此产生自卑心理,进而行为叛逆,抽烟、酗酒、违纪等行为随之而来。第三是观念未定型,敏感冲动。由于年龄特点,职业院校学生渴望受到关注和认同,多数通过夸张的发型和服饰和另类的言行等彰显个性,同时对他人不易形成认同,情绪不稳定,容易产生矛盾。
1.2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情况目前多数职业院校以公共选修课或必修课的形式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内容上主要包括心理健康基本知识、认知和情绪管理、人际交往、职业规划以及改善心理健康水平的方法途径等,在教学形式上多以大课方式开展,教学场地以教室为主,教学课时安排上则是每星期1至2学时,考核方式多为开卷、随堂考或提交小论文等形式。近年来职业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改良颇多,但在实效性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
2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效性现存问题
2.1教学内容针对性差目前多数职业院校开设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不够全面和丰富,不能根据职业院校学生在面对校园、家庭和社会环境时产生的各种疑惑或心理诉求进行有针对性并且覆盖全面的教育和指导。不同的情况下,学生需要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不同;另外诸如家庭突发变故学生的心理干预恢复、违纪甚至误入传销等触犯法规学生的心理教育帮扶和观察指导等方面,目前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还未能全面覆盖到这些方面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而这些情况在职业院校学生中并不少见,因而课程的教学实效性受到影响。
2.2教学方式较为单一由于职业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通常采用大课形式授课,教师在开展课堂活动时既要考虑活动的效果,又要兼顾维持课堂纪律、督促学生参与以及掌控课堂节奏等,加之学生人数众多,这些都为教师丰富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带来了障碍,使得职业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往往局限于传统的课堂授课形式,在调动学生听课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方面不足。
2.3教育理念有待提高虽然职业院校普遍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仍存在着从学校或教师层面对该课程认识不足的情况,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理解为单纯地为学生解答疑惑、简单“开导”甚至只求学生“不惹事”等。这种观念造成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前期准备不足、课堂上照本宣科,课后也无延伸和反馈,课程的实效性自然不佳。
3提高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效性对策
3.1针对学生需求施教职业院校应在对学生进行充分调查了解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体措施有:利用心理测评软件进行全员心理测试,筛选出部分可能需要特别关注的学生;通过辅导员、班干部等的观察和了解,及时发现并上报学生存在的潜在心理问题及隐患;利用学校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和学生心理社团以及各类心理健康活动等,收集和整理本校学生中存在的常见心理健康需求等。在对学生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后,及时增加和调整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对本校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重点教育指导,对个别情况进行单独辅导,在教育的内容上做到全面覆盖、有的放矢。
3.2采用多元手段教学针对职业院校学生特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展可充分利用多种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采用案例教学法,以生动切实的案例吸引学生分析原因、参与讨论,并能引起共鸣、加深印象;再如,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在课程讲解之前先设定要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或任务听课,并在习得解决办法后产生成就感,巩固所学;又如,以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者,学生不仅学到课程知识,还在翻转课堂的实施过程中提升自学能力和分析能力,使教学效果更为明显。另外,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中引入团体训练、心理剧表演以及趣味知识竞赛等,都是丰富教学形式、增加课程趣味性和提高课程实效性的有效手段。此外,任课教师还需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延伸到课堂以外,充分利用课前组织活动及在课后进行教学辅导,使教学不拘泥于课堂之上,教学的实效随之延伸。
3.3足够重视改进理念首先,职业院校需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从上到下都需正确理解此课程教学目标是提升学生心理素质和塑造其健康人格,并非只是针对“有问题”的学生,也非为让学生“听话”而设立。其次,教师层面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任课教师应以培养学生认知自我和认知环境的能力为起点,利用多种资源钻研和充实课程,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心理指导和训练。最后,学校层面上,职业院校还需根据学生特点,以建立心理咨询机构、举办专题讲座、开展团体辅导以及鼓励发展学生心理社团等多种形式配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强化课程的实效性。
4结论
职业院校学生在能力、基础和身心发展等方面有着较为突出的特点,针对这部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需不断改进,在教学的内容、方法及理念上紧跟学生需求,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计划,并辅以多种形式的活动开展课外延伸教学,以提高心理健康课程的实效性。职业院校需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给予更多重视,为其他课程的学习和学生的全面成长构筑良好的前提。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