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03 09:45:02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建筑思想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首先,设计人员应该做到让建筑与当地的自然环境达到和谐,这就需要建筑设计人员对当地环境进行综合的考察,比如地域环境以及河流植被等。设计人员应该以当地的地形、地貌为基础,如果建筑地貌十分复杂,无法不对其进行改造,但是设计人员需要考虑到后果,有些植被可能改造之后,无法再生长,及时需要对其进行改造,也需要加以设计,确保影响最小。其次,尽量对现有的植被不要进行处理,从古至今,植被都是城市建筑必要的点缀物,但是大多数建筑设计人员或者建筑开发商,一般都会选择先清理植被后再种植的方式,这种方式实际上所起到的效果就是事倍功半,不仅前期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后期所栽种的植被也不容易存活,所以设计人员应该在原有植被的基础上进行设计,这样使得建筑更会充分野趣。
1.2结合水文特征
溪流、河道、湖泊等环境因素都具有良好的生态意义和景观价值,建筑环境设计应很好的结合水文特征,尽量减少对环境原有自然排水的干扰,努力达到节约用水、控制径、补充地下水促进水循环并创造良好的小气候环境的目的。结合水文特征的基地设计可从多方面采取措施,一是保护场地内湿地和水体,尽量维护其蓄水能力,改变遇水即填的简单设计方法;二是采取措施留住雨水,进行直接渗透和贮留渗透设计;三是尽可能保护场地中可渗透性土壤。
1.3保护土壤资源
在进行建筑环境的基地处理时,要发挥表层土壤资源的作用,表层土壤是经过漫长的地球生物化学过程形成的适于生命生存的表层土,是植物生长所需养分的载体和微生物的生存环境。在自然状态下,经历100-400年的植被覆盖才得以形成1cm厚的表层土,建筑环境建设中的挖填土方、整平、铺装、建筑和径流侵蚀都会破坏或改变宝贵的表层土,因此,在这些过程之前应将填挖区和建筑铺装的表土剥离、贮存、在建筑建成后再清除建筑垃圾、回填优质表土,以利于地段生态环境的维护。
1.4生态建筑的能量利用
我国的建筑中需要的能量主要是电能和热能、电能是市政线路供电,热能是采暖所需的暖气和做饭所需的煤气,天然气或石油液化气,电力来自水利或者火力,核能发电,而火力发电暖气和煤气供应需要耗费大量的煤,煤和天然气都是不可再生资源,就我国的能源贮藏结构而言,煤炭、石油、天然气的大致可采年限分别为320年、16年、50年形势非常严峻。并且这些能量在加工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污染,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和粉尘悬浮物严重污染了我们生存的环境。因此,我们在建筑设计中,在节约使用不可再生资源的同时,应当重视新的能源利用方式从可再生能源多想办法。目前应用于生态建筑中的可再生能源有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其中以太阳能的利用最为广泛技术也最为成熟。
1.5被动式太阳能利用的原理与方法
阳光、空气和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要素,自古以来,我们的祖先在修建房屋时,就知道利用太阳的光和热北方民居多设火墙、火坑、墙内设回环盘绕的烟道饮烟的烟道通过火坑然后通过空心火墙流至排烟口,把饮食余热做为采暖热源二次利用且利用得很充分。这一绿色思想及能源循环利用技术,在能源危机的今天,非常值得我们借鉴。窑洞这一传统民居形式,适应当地自然条件,就地取材,利用黄土所特有的保温隔热性能,冬暖夏凉,是传统节能节地建筑的典范。
二、企业因素
建筑施工是个特殊的行业,长年在外奔波,导致许多85、90后员工缺乏稳定感和归属感。此外,婚恋问题一直是85、90后员工们的一个心结。然而现实生活工作中,施工线的员工社交圈狭窄,难以结识合适的伴侣;好不容易成家后马上又遭遇长期两地分居的“长相思”。据统计,公司每年因为婚恋和家庭问题导致离职的员工不在少数。
三、建筑施工企业85、90后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
建筑施工企业思想工作的内容、形式呈现“复杂化、多样化”,既要保留每个青年员工个性的东西,开发其创造力,避免成为流水线产品,又要掌控好青年员工共性的问题,共同解决,事半功倍,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筑施工企业加强青年员工思想教育应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强化政治素养。首先要加强对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学习教育,现阶段主要是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宣导;其次要大力开展民族优秀道德观念和优良传统教育,组织青年员工参观革命胜地、烈士故居,观看爱国主义影片等,开展形式多样、内容健康向上的各类活动,使青年员工的心理素质达到全面和谐发展,促进他们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
风水又称堪舆,在中国古代有着重要地位。中国古代人希望通过风水思想在建筑中的运用,能够获得良好的居住环境,还能通过建筑环境中的风水布局达到祈求阖家幸福、驱凶避祸、广纳福德的目的,实现家族的兴盛。在当今建筑学、家居设计方面,风水对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和建筑结构有其积极贡献。
风水概念
风水是汉族历史悠久的一门玄术,风指的是元气和场能,水是指流动和变化。风水在中国古代建筑活动中有着重要的影响,是建筑活动的指导原则和操作技术。从当今的建筑学角度来看,中国风水理论具有很完善的系统性。风水是中国古人协调人居环境和自然环境的一门理论,风水是中国古人对自然规律总结后得出的思想,风水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观念。中国风水思想在中国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多个流派,各个流派的风水学理论不同,侧重点也不同。如形势派,这一流派下又分为峦头派、形象派和形法派,形势派的理论多集中在建筑布局城市规划等方面。而理气派下的各个流派众多,包含方面也更为丰富,有占卜、住宅布局、还有医学方面的理论。风水学中的众多流派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风水思想。风水思想在建筑结构、建筑装饰中的体现反映了中国古人的审美观念和文化思想,对中国风水思想进行研究,是研究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步骤。
风水思想在中国传统建筑装饰中的体现
在中国传统建筑中,风水思想占据着重要地位,中国传统建筑在建筑布局、结构设计、建筑选址等重要建设步骤都要以风水进行指导。古代大户人家在这方面更为讲究,建筑的基础建设结构等方面不但要遵循风水思想,房屋中的各个细节和装饰也要表现出风水文化。在古代中国人看来,住宅能够运用好风水思想不但能够使居住者拥有良好的居住环境,还能使这个家族获得更多的运气,家族发展的更好,反之,建筑没有形成良好的风水布局,不但影响居住者的居住质量,还会给家族带来噩运,不利于家族成员的发展。因此古代中国人对风水在建筑中的应用十分重视。
1.门窗中的体现
住宅的大门是整个建筑的门脸,代表这一个建筑的精气神。这种观念不但影响着古代中国人,当代中国人也很重视住宅大门的设计。从风水学上讲,住宅大门是住宅“集气”的重要通径。在古代,自家住宅大门不能正对邻家屋脊,否则财气和福气的通径会被阻挡无法“集气”。另外中国古代的大户人家大门口都会摆放两只石狮子,石狮子的摆放在风水学上也有着讲究。通常来说,石狮子中的雄师要放在左侧、雌狮子应放在右侧。石狮子都会踩球或口含宝珠,有驱邪避凶之意。之所以要将石头雕刻成为狮子,是因为狮子是凶猛野兽,而且形体巨大、气势威猛,人们认为石狮子能够将噩运阻挡在门外,保护家人,并将狮子视为吉祥之物。
建筑的窗户具有采光通风的作用,无论是从风水学,还是当今的建筑学、家居设计学角度来看,窗户都应具有良好的采光能力,窗户的设计会影响居住者的心情,在传统园林中,窗户不但具有采光通风的功能,还是园林观景的重要视窗,是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2]。
2.镇宅辟邪构件
在古代中国建筑中常常会出现一些石雕或砖雕,这些雕刻最开始设立的目的与大门石狮子的功能类似,多是用于辟邪镇宅。特别是在房屋奠基期间,一些房屋的墙壁会有“泰山石敢当”的雕刻,在古代中国人看来其可以保证房屋安全,为家人驱除厄运。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这种镇宅辟邪的迷信思想逐渐淘汰,石雕和砖雕的美观性在现当代得到重视,并不断发展成为满足居住者审美情趣的家居装饰品。
风水与家住装饰的关系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复杂而特殊的劳动。班主任工作的立足点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要在处理大量具 体业务工作和日常班级管理工作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有意识、有目的地塑造学生的灵魂。班主任从其优越 的特殊身份,对学生的成长有着直接影响,从而使孩子们对班主任产生强烈的信任感。由于班主任在学生心中 的特殊地位,所以,每当班主任布置一项工作时,学生回到家把老师的话当“圣旨”,滔滔不绝地描绘并认真 去做。每当班主任在场参与时,学生们表现得是那么爱劳动、爱护公物、热爱集体、遵守纪律等等。班主任老 师在孩子们心目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其他人无法替代和比拟的。班主任三个字已经不再只是一个简单的称谓,而 是一种权威。这样以来,如果班主任老师把思想品德课基本知识和学生们的日常行为结合起来进行现身说法, 应该表扬的大力称道,让学生们认同;应该批评的适度批评,让学生们引以为戒,那么思品课所产生的效果势 必不同。由于小学生最直接观察到的,最使他们信赖的榜样是班主任老师,其言语行为对学生具有很大的影响 力。此时,班主任若能身体力行给学生树立一个典范,一个楷模,则威力是任何力量都不可比拟的。这就是班 主任兼任思品课的优势之一。
二、班主任兼思品课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思品课的目的不光是指导学生的行为,还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而习惯的养成并非一两节课、一两天 时间就能形成的。它需要经常不断的提醒、督促。而符合这一条件的当属班主任老师。班主任跟学生生活在一 起,对每位学生的情况了如指掌,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通过正确的指导和反复训练才能养成。班主任老师 结合学生的思想情况,根据课堂的内容要求,指导学生的课外行为或实践,让品德课上的行为要求得到具体的 落实,并转化成为行为习惯。这就是班主任兼任思品课的优势之二。
三、班主任兼任思品课有利于开展针对性的教育
班主任在校期间与学生朝夕相处,熟悉每位学生的性格、思想、学习等多方面情况,在思品课教学中结合 本班的实际情况,有哪些与本课内容相似的事例,教学中用哪个典型事例,都心中有数,因此教学时很容易做 到有的放矢,有针对性。班主任可以直接地对学生进行辅导教育,可以及时地对学生的错误进行批评指正,可 以长期地观察学生行为,耐心细致地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些工作决非单纯的思品老师一时之力所能完成 。这是班主任兼任思品课的优势之三。
四、班主任兼思品课有利于与家长的配合
建筑工程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较大,所以设计质量对于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至关重要。若设计本身存在缺陷或错误,导致后期的实施过程中产生设计变更,从而造成工程造价的增加,所以工程项目的设计属于典型的造价管理的动态因素。所以应加强对设计的动态控制,要求设计方积极采用成熟的、典型的设计方案,并在设计中采取限额设计和价值工程的设计思想,并加强设计的审核工作,严把质量关,最大限度的降低工程设计变更对工程造价带来的不利影响。此外,在设计变更的索赔处理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合同约定的调价原则,合理分摊设计变更导致的工程造价的增加部分。
建筑工程项目的招投标对整个工程项目的投资造价控制也有着较大的影响,其主要包括设计招标、施工招标和设备、材料招标等内容。招投标工作是一项很专业化的工作。设计招投标可以使招标单位从中选出技术和经济等最佳的设计方案,从而为整个项目的工程造价奠定良好的基础;而设备及材料的招投标则更为重要,对控制项目的采购成本具有特殊意义;重大施工招投标有利于选择技术实力雄厚的施工队伍,直接影响项目施工成本、质量及进度的控制。为做好工程造价的控制,在工程招投标中应做到以下几点:(1)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切实做好监督工作;(2)严禁招标人让施工企业压价让利和提出垫资施工等条件,以免影响工程质量;(3)努力提高标底的编制质量和评标人员的业务素质;(4)标底的确定应使招投标双方都有利可图,实现双赢的局面,这样有利于项目的顺利实施及工程造价的控制。在评标过程中,应在合理低价中标的前提下,综合考虑投标单位的资质情况、社会信誉、业绩水平、设备状况、技术水平等因素,选择既能减少工程成本,又能确保工程项目达到质量及进度要求的中标单位。
加强项目实施过程中工程造价的动态控制
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是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环节,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造价动态控制工作。
1.设计改正和变化的解决
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实际情况与原始设计不符、需要对设计方案做出临时调整和修改的状况,这种突况被称之为动态因素,其变化调整必将会对工程造价的控制产生一定的影响,此时就需要工程单位及时拿出方案来应对。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来执行施工图预算加系数包干的工程,并且要对已经发生的设计修改和变更的工程项目进行处理,坚持量可变单价不变的理念。增加的工程项目按实、按定标原则计算,减少的工程项目则按原定价格扣除,对工程造价进行适当的调整,提高工程造价的准确性,并且有效的协调建筑单位与施工企业的经济关系,维护了双方互相之间的利益,确保项目顺利的实施。
2.及时准确地做好材料差价的处理
材料是建安工程费的主体,工程造价中大约有70%用在材料的购买环节,并且材料价格随市场波动情况较大,所以做好材料差价的控制是工程造价动态控制的一个重点。建筑单位需要结合具体工程实施状况,并且根据某一阶段的市场价格情况,来做好材料价差的调整工作,应采用系数与单项材料相结合来调整差价,这样才能有效控制材料成本。如钢材、水泥、木材及特殊装饰材料等应按定额材料用量补差;而砂石、石灰、砖瓦和其它材料测定综合材差系数来调整价差,应以当地定额站每月或按季公布的各类工程主要材料信息价格、地方材料综合价差系数来作为工程计价的基础,也可根据合同中商定的价格进行结算,若承发包双方都同意,可在合同价格中增列材料价格风险系数,风险系数可参考公布的价格预测系数来确定。当有的工程不考虑增列风险系数时,应在确定标价时填列“材料价格明细表”。建筑工程项目的材料,应按照标准状况核算其成本价格,这样才能确保每个材料都能达到理想的价格定位,具体应结合采购时的发票价格按时结算单项主要材料价格,以保证建筑单位资金的合理利用。
3.动态的考虑物价变化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当前物价水平随着市场供求及社会经济情况的变化较大,物价的波动也会给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生活费用总指数造成一定的波动,会引起施工过程中的生活支出或人工费的变化。因此,为了控制好工程造价,可采取物价变化与工程遣价挂钩的办法,也就是结合地方政府公布的物价或生活费用总指数,来定期公布调整人工费补贴系数,并将其当作工程计价的依据。
4.减短施工工期,推行提前工期奖
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承接更多的工程项目,并将每个项目的人工费和管理费降低,工程单位就必须尽可能的加快建设进度,缩短项目的工期,这是正常的现象,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但也不能盲目的、随心所欲的缩短工期,工期的缩短必须要在满足建筑质量标准的前提下进行,应通过合理的工序安排和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来进行,即提倡科学的、合理的、可行的工期。施工单位应按照工程施工本身的要求和内在规律,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做好施工现场的协调和调度,科学的做好资金、机械、材料及劳动力等的组合方式,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劳动,缩短工程工期。对相比工期定额缩短10%以上工期的工程项目,可增列抢工措施费用,建筑单位也应实行提前工期奖制度,通过对施工工期的考核,根据实际所用工期比国家定额工期提前的程度,来给予施工单位不同比例的奖励,以充分带动员工参与施工的主动性,促进加快建设速度,保证工期目标的实现,避免工期延误导致的工程造价失控。
5.加强施工质量控制,准确处理好工程质量与工程造价的关系
主体间性理论既是当前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也是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的必然选择。要实现从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向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变,不能一味沿袭传统的、惯性的工作模式和方法,必须抛弃传统的思维定势,真正从内容、手段、方法、载体、环体等方面进行一体化的改革和创新,使学生感受到从所未有的新颖独特,不由自主地被吸引并自觉地参与到其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感染,悄无声息地实现教育的目的。具体地说,主体间性理论运用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切忌只重工作目的性而不考虑方式方法,始终坚持平等对话原则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强烈的目的性。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非常注重目标的达成度,甚至忽视了手段和方法的适宜性,以致于出现了事与愿违的后果,并未实现预期的目的,“劳而无功”却在社会、学校“背”上骂名,最终呈现出学生不满意、党委政府不满意的状态。如何有效地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呢?一方面,讲究工作方式方法,注重教育情境创设。方式方法上要讲求“外虚内实”。表象层面上不能显得目的性太强,“昭然若揭”,“有意”惹起学生的反感,从内心产生抵触情绪,失去了开展工作的前提和基础。骨子里面确实有工作的想法和目的,绝不是简单、单纯的交流聊天,承载着应有的责任和使命。要将两者有机地统一起来,其核心就在于教育情境的创设,教育活动的精心策划。经过精心设计的情景是雅致的,经过精心策划的活动是巧妙的。既能实现教育目的,又不引起学生的警觉和反感,取得教育者的水平和艺术。另一方面,尝试师生交往对话,营造平等和谐氛围。对话是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式,对话的前提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人格上保持平等。要坚决革除传统模式下教育者“高高在上”,开展工作“居高临下”“盛气凌人”,受教育者被“虎视眈眈”“众目葵葵”,大有“接受也得接受,不接受也得接受”的架势,营造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交往对话的基础。因此,双方要以平等的姿态、朋友的身份进行交往,忘却传统意义上的师生尊卑,彻底抛弃“不愿谈”“不敢谈”“不能谈”的心理障碍基础,从心底里把对方当作自己的朋友、自己的亲人,真正朝着师生间无所不谈的方向发展,最终实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状态和境界。
二、切忌只顾把控话语权而不契合学生实际,始终坚持互动交流原则
思想政治工作涉及到话语权的把控。正确的一方把握了话语权,就让正确的思想得到不断的传播,延伸思想政治工作的积极效果;相反,如果错误的一方把握了话语权,就让谬误的观念象疾病一样流传,扩大思想政治工作的消极效应。但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话语权的把控不应凭借教育者的优越地位,而是靠要讲究艺术和技术的。一方面,要用以知识为基础的人格魅力去“征服”学生。现代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越来越难做,一味只采用传统的灌输方式,效果不理想,极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因此既要发挥传统方式的积极作用,又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还对教育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格魅力对人的影响是最直接、也是最深刻和持久的。因此,教育者自身既要有渊博的知识,尤其是熟练地掌握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在开展工作过程中能够信手拈来,运用自如,得到学生的信任和佩服,做一名合格的思想政治工作者;而且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首先模范地做到,自觉地把自身塑造成为学生学习的标杆和示范,起到言传身教的效果。另一方面,要坚持以学生的实际为工作出发点来“取悦”学生。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更多地强调教育者要做什么,达到什么目的,很少兼顾到受教育者的实际和需要,工作开展起来不能契合学生的内心想法,得不到学生的有效支持,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各行其道”,成了两条“平行线”,不能产生“交集”,更无从去谈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现代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不能做“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能脱离学生实际,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学生的实际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逻辑起点,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以急,把思想政治工作真正做到学生的“心坎”上,自然得到学生的支持和欢迎,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必然“水到渠成”。
三、切忌只重单方面主导而不调动学生参与,始终坚持合作教育原则
在网络信息时代,高校学生接受信息改变了传统的单一形式,来源渠道更加丰富和多元化,加剧了其个性的形成和独立的意识,对人生、对社会有了他们自身的认识和看法,而且轻易不受成年人的左右。但毕竟学生的认识和看法不会完全成熟和正确,教育者要因势利导,帮助学生成熟和成长。一方面,要变“单主导”为“双参与”。“互动”才可能“和谐”。社会学上的“互动”是指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众之间通过语言或其他手段传播信息而发生的相互依赖的过程。这种相互作用既有积极的过程和结果,也有消极的过程和结果。当然,消极的过程和结果不是人们所要追求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也是一样,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只有双向互动,并产生积极的结果,才是工作追求的根本目的。所以,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抛弃传统的“教育者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的单向性模式,转而谋求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双方参与,调动两个积极性,共同致力于育人和成长的目标,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愉快地实现工作目的。另一方面,要变学生“被动”为“主动”。传统模式下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不能有效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久而久之,学生就渐渐失去兴趣,教育过程就完全演变成了教育者个人在唱“独角戏”,“台下”的观众都“心不在焉”,无论多么“精彩”都不会获得“观众”的掌声。而主体间性教育模式下,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学生)都处于主动地位,只有双方共同主导才能完成整个教育过程,期待出现预期的效果。所以现代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把学生摆在主体的地位,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主人翁地位,发挥主人翁的作用,把教育的目标变成自身成长的需要,由过去的被动接受转变为现在的主动参与,由“要我做”变为“我要做”,从而把教师的职能从过去的强行灌输转变为指导引导、营造环境,由过去的“绞尽脑汁”要学生接受转变为现在的“心情舒畅”地保驾护航,学生自主地吮吸成长需要的“乳汁”。
四、切忌只顾一意孤行而不考虑学生感受,始终坚持沟通理解原则
思想政治工作就是做人的工作,就是触摸(及)人的灵魂的工作。要改变学生的思想、净化学生的灵魂,必然要顾及学生的感受,切不可仍然效仿传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我行我素”,只有求得师生之间的价值或者观念的共识,开展起工作来才会得心应手。一方面,要善于倾听学生意见,避免“独断专行”。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讲求教育者要怎么样就怎么样,而不是学生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而现代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则更加注重以人为本,主张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只有摸清学生实际情况,了解学生真实需求,开展工作才是科学的、具有针对性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学生,摸清学生情况是开展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接触学生,了解学生”是摸清情况的有效路径和最佳选择。教育者只有深入实际,深入学生一线,和学生打成一遍,做学生朋友,与学生交心谈心,在轻松愉快的交流中掌握开展工作的第一手资料,做到工作决策有依据,工作措施很科学,实施起来具有针对性,学生接受起来很容易,呈现出来的效果令人满意。另一方面,要善于换位思考问题,考虑学生感受。传统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站在教育者角度思考问题,而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则主张站在学生角度考虑问题,即人们常说的“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既然学生成为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必须站在学生角度思考问题,考虑学生的真实感受,了解学生的真实需求,开展工作的措施必须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主动争取学生的参与,主动邀请学生的配合,主动赢得学生的支持,师生齐心协力,并肩战斗,轻松愉快地“走完全程”,顺理成章地到达“幸福彼岸”。
参考文献
[1] 周先进.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何以成为必然[J].前沿, 2010(07).
[2] 熊宝金.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实践路径探究[J].大庆社会科学,2010(10).
[3] 陈倩.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途径探究[J].科教导刊,2010(03).
[4] 李小红.主体间性教育模式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3(09).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的核心问题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如何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是人类一直在思考的问题。西方把自然作为人类认识和利用的对象的主客二分式思维模式不但无助于问题的解决,相反,正是导致全球生态危机的重要原因。中国古代不管是儒家,还是道家,其思维模式都是“天人合一”,把人与自然看成是一个整体,人是自然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这种思维模式对解决当代人与自然的矛盾无疑是有启发意义的。
一、老子的生态伦理思想
道是老子哲学的核心概论,他的全部思想体系都是由“道”而展开的。在老子哲学中,道有本根之义,又具有规律、规范、原则等含义,同时,道也是一种崇高的境界,是人的精神生活与自然存在所需要达到的理想状态,是对万物天性与人类本真状态的回归。
老子最早提出人在宇宙自然中的位置问题,并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主张道法自然、物我为一。而他的生态伦理思想正是建立在天人合一、物我一体的整体观基础之上的。他的生态伦理思想是以道生万物、人天同源为其基本特征,将天地人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强调人与自然万物有着共同的本源和共同的法则。老子的生态伦理思想可以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1、道生万物,众生平等。老子经常用“万物之母”、“众妙之门”、“天地根”等来指“道”,这说明道在老子哲学中具有宇宙本根的含义。老子详细描述了道生万物的过程。他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尽管我们并不十分清楚这里的“一”、“二”、“三”具体指什么,但很显然万物的创生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因为同为道所派生,从本源的角度看,万物在地位上是平等的。老子并没有给人在自然中以特别的地位。他说:“域中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万物平等的思想还表现在道与万物的不相离。道生成万物后并不抛弃万物,而是内在于万物之中。“道”是万物所由产生的根源,“道”是万物得以存在的依据。换句话说,“道”对万物的培育乃是通过内在于万物之中作为万物存在根据的方式实现的。老子说:“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一”就是“道”。既然万物得到的是同一个“道”,那么在体性上就是平等的。不仅如此,“道”本身也是与万物平等的,道与天、地、人并列为域中四大。此外,道虽然有左右万物的能力,但从不对万物横加干涉,而是“莫之命而常自然”。
2、道法自然,无为而为。《老子》有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里的自然不是实体自然,而是道的存在状态。道与天地万物均是自然,并非道外有自然,自然之外有道。道即自然,自然即道。道的无目的、无意识,正是宇宙万物合目的合规律的充分必要条件。道之所以无目的,是因为它本身就是目的,只有它无目的,才能使天下万物更合乎目的和必然规律。所以说,“道法自然”就是“道即自然”。道的存在状态就体现为万物的存在状态,万物按本来的样子存在就符合道,自然即道。自然不仅是“道”的存在状态和功能,也是创造生命的原则。这一原则对人而言,就是“无为”。老子常言“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无为”并非无所作为,而是顺应“自然”之作为。道之“无为”至少有两层内在关联的意义:其一,就道之为的性质而言,道并非有人格意志的神物,并不对万物进行主宰与左右,它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其二,就道之为的形式而言,道生化万物只是顺物之性,自然而为,而顺性而行动,自然而作而为,与人固可谓之不行不动,不作不为。老子讲天道最终还是回归于人道,用天道来说明人道。“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天之道损有余以奉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把天道与人道比照着说,就是要人效法天道。天道自然无为,人也应该效法天道的自然无为,遵循事物内在发展的规律而不横加破坏。
3、知足知止,少私寡欲。自然界是一个动态的平衡系统,系统中的每一分子为了维持自身的生存都必须与“他者”进行物质与能量的交换。人作为系统中的重要成员,为了维持自身的存在也要从自然中获取物质生活资料。为了维持自然的和谐和生态系统的平衡,老子希望人类认识自然界的和谐(“知和”),把握自然规律(“知常”),有节制地从自然界中获取必需的物质生活资料,“知足”,“知止”。所谓“知足”,就是满足于必需的物质生活资料的获得;“知止”,就是止于自然承受的限度。老子说:“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甚爱”、“多藏”是说主观上不知道满足,其结果是超出事物的承受能力而导致“大费”、“厚亡”,最终危及的还是人类自身。老子告诫人们,如果人类不克制自己的欲望,无限制地从自然界中获取,必将遭到自然界的报复,从而危及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如果人类克制自己的欲望,“少私寡欲”,只满足于自身基本的生活需要,那么自然界的资源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老子以“道”作观照,提出了回归原初纯厚而真实的自然之德,即“常德乃足,复归于朴”。以“常德”来观照自然,“不见可欲”、“不贵难得之货”,返璞归真,这对于维持人类与自然的和谐,保证自然生态的平衡,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老子生态伦理思想对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启示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我们党第一次在党代会报告中提出“生态文明”的概念,说明党对社会主义本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的超越,代表了一种更为高级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只能是社会主义的。[1]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最多只能使本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他们不但不会承担起全球的环境责任,还经常以牺牲他国的环境为代价获取本国的利益。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最终承担起全球的环境责任。
我国经过近三十年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但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生态现状显得很不和谐。资料显示,我国能源综合利用率仅为32%左右,工业排污是发达国家的10倍以上。在过去20多年里,GDP年均增长9.5%,其中,至少有18%是靠资源和环境的透支来实现的。
生态文明的核心问题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老子的生态伦理思想对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1、树立尊重自然、人与自然平等的思想。导致人与自然之间关系恶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一直把自然界当成人类征服的对象。中国古代的“制天命而用之”、“人定胜天”的思想和西方自笛卡尔以后的主体性思维一直主宰着近现代人思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人是主体,自然是客体,是人类认识和征服的对象。当人类对自然界的无限索取违背自然规律,超出一定限度,生态平衡被打破时,自然对人类报复的威力便显现出来了。生态文明则认为,人是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不能脱离自然界而存在;应该树立人与自然平等的思想,尊重自然,把自然视为自己的“他者”而不是自己的客体,常心存奥秘之感,愿意以伦理的态度对待自然,承担起对自然的责任。老子认为万物同源,与道为一,人只是四大(道大、天大、地大、王大)之一,这与人类中心主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道虽然派生万物,但道对万物却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衣养万物而不为主”。道并不因有功于万物而要求万物臣服于自己,这种无私、慷慨、平等的精神义蕴应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题中应有之义。
2、尊重自然规律,顺其自然发展。老子的核心思想是自然无为。自然,是依事物的本性自由伸展的状态;无为,则是顺其自然而不含有人力之强加妄为的意思。但自然无为,并不一般地排斥人为,所排斥的只是违反自然而随意的强加妄为的那种人为。老子认为:“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常”就是事物发展的规律。认识并遵循事物的规律而为是聪明的做法,不尊重自然规律的妄为必然会导致危害人类生存的结果。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识远远超过了古人,但知常妄作的现象却时有发生。老子的“妄作,凶”的警告应该成为生态文明观念的核心内容。对已经破坏的自然环境如何处理?老子给出的答案是:首先,“知止不殆”,立即停止对自然环境的继续破坏。其次,自然无为。老子认为,万物自身自然发展的状况最好,如果万一遭遇了破坏,最好还是通过万物的“自化”、“自正”、“自朴”进行自我修复,不要轻易地加以干涉。第三,“辅万物之自然”。对破坏严重、很难恢复的环境,老子提出“辅万物之自然”,即根据自然规律有所作为,如退耕还林、植树造林等。
论文提要是内容提纲的雏型。一般书、教学参考书都有反映全书内容的提要,以便读者一翻提要就知道书的大概内容。我们写论文也需要先写出论文提要。在执笔前把论文的题目和大标题、小标题列出来,再把选用的材料去,就形成了论文内容的提要。
(二)原稿纸页数的分配
写好毕业论文的提要之后,要根据论文的内容考虑篇幅的长短,文章的各个部分,大体上要写多少字。如计划写20页原稿纸(每页300字)的论文,考虑序论用1页,本论用17页,结论用1—2页。本论部分再进行分配,如本论共有四项,可以第一项3—4页,第二项用4—5页,第三项3—4页,第四项6—7页。有这样的分配,便于资料的配备和安排,写作能更有计划。毕业论文的长短一般规定为5000—6000字,因为过短,问题很难讲透,而作为毕业论文也不宜过长,这是一般大专、本科学生的理论基础、实践经验所决定的。
(三)编写提纲
论文提纲可分为简单提纲和详细提纲两种。简单提纲是高度概括的,只提示论文的要点,如何展开则不涉及。这种提纲虽然简单,但由于它是经过深思熟虑构成的,写作时能顺利进行。没有这种准备,边想边写很难顺利地写下去。
写作步骤
1.先拟标题;
2.写出总论点;
3.考虑全篇总的安排:从几个方面,以什么顺序来论述总论点,这是论文结构的骨架;
4.大的项目安排妥当之后,再逐个考虑每个项目的下位论点,直到段一级,写出段的论点句(即段旨);
5.依次考虑各个段的安排,把准备使用的材料按顺序编码,以便写作时使用;
6.全面检查,作必要的增删。
论文提纲格式
以《关于培育和完善建筑劳动力市场的思考》为例,简单提纲可以写成下面这样:
一、序论
二、本论
(一)培育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前提条件
(二)目前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基本现状
(三)培育和完善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对策
三、结论
详细提纲,是把论文的主要论点和展开部分较为详细地列出来。如果在写作之前准备了详细提纲,那么,执笔时就能更顺利。
下面仍以《关于培育和完善建筑劳动力市场的思考》为例,介绍详细提纲的写法:
一、序论
1.提出中心论题;2,说明写作意图。
二、本论
(一)培育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前提条件
1.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建筑劳动力市场的产生创造了宏观环境;2.建筑产品市场的形成,对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培育提出了现实的要求;3.城乡体制改革的深化,为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形成提供了可靠的保证;4.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建立,是建筑行业用工特殊性的内在要求。
(二)目前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基本现状
1.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2,有市无场的隐形市场;3.易进难出的畸形市场;4,交易无序的自发市场。
(三)培育和完善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对策
1.统一思想认识,变自发交易为自觉调控;
2.加快建章立制,变无序交易为规范交易;
3.健全市场网络,变隐形交易为有形交易;
4.调整经营结构,变个别流动为队伍流动;
5.深化用工改革,变单向流动为双向流动。
三、结论
论文提要是内容提纲的雏型。一般书、教学参考书都有反映全书内容的提要,以便读者一翻提要就知道书的大概内容。我们写论文也需要先写出论文提要。在执笔前把论文的题目和大标题、小标题列出来,再把选用的材料去,就形成了论文内容的提要。
(二)原稿纸页数的分配
写好毕业论文的提要之后,要根据论文的内容考虑篇幅的长短,文章的各个部分,大体上要写多少字。如计划写20页原稿纸(每页300字)的论文,考虑序论用1页,本论用17页,结论用1—2页。本论部分再进行分配,如本论共有四项,可以第一项3—4页,第二项用4—5页,第三项3—4页,第四项6—7页。有这样的分配,便于资料的配备和安排,写作能更有计划。毕业论文的长短一般规定为5000—6000字,因为过短,问题很难讲透,而作为毕业论文也不宜过长,这是一般大专、本科学生的理论基础、实践经验所决定的。
(三)编写提纲
论文提纲可分为简单提纲和详细提纲两种。简单提纲是高度概括的,只提示论文的要点,如何展开则不涉及。这种提纲虽然简单,但由于它是经过深思熟虑构成的,写作时能顺利进行。没有这种准备,边想边写很难顺利地写下去。以《关于培育和完善建筑劳动力市场的思考》为例,简单提纲可以写成下面这样:
一、序论
二、本论
(一)培育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前提条件
(二)目前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基本现状
(三)培育和完善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对策
三、结论
详细提纲,是把论文的主要论点和展开部分较为详细地列出来。如果在写作之前准备了详细提纲,那么,执笔时就能更顺利。下面仍以《关于培育和完善建筑劳动力市场的思考》为例,介绍详细提纲的写法:
一、序论
1.提出中心论题;
2,说明写作意图。
二、本论
(一)培育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前提条件
1.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建筑劳动力市场的产生创造了宏观环境;
2.建筑产品市场的形成,对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培育提出了现实的要求;
3.城乡体制改革的深化,为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形成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4.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建立,是建筑行业用工特殊性的内在要求。
(二)目前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基本现状
1.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
2,有市无场的隐形市场;
3.易进难出的畸形市场;
4,交易无序的自发市场。
(三)培育和完善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对策
1.统一思想认识,变自发交易为自觉调控;
2.加快建章立制,变无序交易为规范交易;
3.健全市场网络,变隐形交易为有形交易;
4.调整经营结构,变个别流动为队伍流动;
5,深化用工改革,变单向流动为双向流动。
三、结论
1,概述当前的建筑劳动力市场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历经半年多时间的磨砺,硕士毕业论文终于完稿。论文写作过程中遇到很多的问题和困难,由于得到了许多的帮助和关怀才能得以最终完成。在这里要对他们表达我最诚挚的谢意。
首先,我要深深感谢我的导师肖亚明老师。本论文是在肖老师指导下完成的,从论文的开题、资料搜集到写作阶段,肖老师都给予了我极大的帮助和鼓励。在研究生三年时间的学习中,肖老师严谨的治学之风、深厚的学术造诣和宽广的胸怀将影响和激励我的一生。借此机会,我谨向肖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
其次,我还要感谢我的同门王金祥、刘顺、程鑫、夏晶,我的室友李健、缪彤彤和师弟师妹董文秀、汪俊等等诸位同学,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也给予了我不少的帮助。同时,感谢他们三年来对我的关心、支持和帮助。在各位同学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始终拥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学术氛围。能在这样的团队中度过我的硕士阶段,是我极大的荣幸。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家人给予我学业上的支持理解和生活上的关心,他们给了我极大的鼓励。
论文致谢二: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三年的研究生学习就要结束了自己不论在学习还是生活中取得了诸多的进步,而这一切都师、同学及朋友的帮助。
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宣以琼教授,本文的研究与撰写工指导和教诲下完成的。从课题的选择,资料的收集,以及文性研究到论文撰写的整个过程中都凝聚着宣老师的心血和汗识、敏锐的洞察力对于我顺利完成硕士论文起到了极其重要的学术思想、求实的工作作风都使我受益匪浅。
三年来,宣都给予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帮助,在此,谨向我的导师宣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其次感谢我的同门曹志强、吴安斌、刘宗族、李小庆、喜、张俊,感谢他们为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实习环境以及期助!感谢他们陪我度过多姿多彩的研究生生活!
感谢我的室友贾莉莉、余珍三年来对我的支持与关心!
感谢百忙之中审阅论文的每一位老师,本文还有许多不正!
论文致谢三:
在硕士生涯即将结束之际,回想在合肥工业大学近七年的求学之路,心中感慨万千。本论文是在苏馈足副教授指导下完成的,同时也离不开许许多多人的无私帮助,在此谨对他们表达我最诚挚的谢意!
首先,感谢导师苏馈足副教授在我读硕期间的悉心指导。苏老师孜孜不倦的敬业精神、严谨的治学态度、敏锐的洞察力、缜密的逻辑思维、渊博的学术知识使学生深受裨益,敬佩不已。在对待科研严格要求的同时,在生活方面苏老师也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值此论文完成之际,谨对导师的悉心指导与谆谆教诲表示最真挚的感谢!
感谢安徽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石先阳教授以及武超老师,在实验室的提供以及实验的操作方面,他们都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能够在这么好的实验室中学习是我的荣幸。在此,我向他们表示深深的感谢!
感谢安徽建筑大学李卫华教授及他的学生,在实验操作方面他们给予的无私帮助和指导,他们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兢兢业业的工作作风是我学习的榜样!
感谢课题组董军、郑丽、沈俊、方晖、邓绣坤、康加廷、金旺红、袁瑞、张明、张易培、陈飞、林坦、潘凯等,我的实验是在他们的协助下完成的。同时感谢实验室所有老师。
感谢我的父母及家人,在我多年的求学生涯中所给予的物质及精神支持,你们的理解和支持成为我锐意进取、勇攀高峰的力量源泉,在此深表感激之情。
再次对上文中所有提到姓名的和没有提到姓名的老师和同学表示衷心地感谢,并感谢所有帮助过我的朋友们。谢谢!
论文致谢四:
三年的研究生生活即将走向结尾,本人的学位毕业论文也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再次,我要感谢母校西南交通大学,在这里,我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与支持,感激之情溢于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