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医学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4-03 09:45:04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军事医学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军事医学论文

篇(1)

基层军医的医疗工作涉及范围广,要求高,因而需要军医要有较广的知识面、较扎实的理论及实际操作水平、较好的体能素质:一是重视体验高原部队基层生活。高原医学专业学员大多为高中毕业后直接考入军校,对基层部队基本不了解,缺少基层当兵的经历,不清楚高原部队军医的日常工作内容,使得学习方向不明确。为此,根据学员任职需要,每年均需安排学员到高原基层部队卫生队参观调研,了解基层军医的职能,明白基层军医承担医疗、卫生防疫和食品卫生监督等工作,同时,要有健康的体魄和过硬的军事素质,时刻要做好参加军事演练及斗争的准备。二是重视了解藏区居民卫生需求。通过在社区调研,与高原居民交流,了解高原常见病、高原特发病的发病情况以及高原人群卫生的需求。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员基本明白他们以后工作的内容、所需的知识,以及必须具备的任职能力,使他们懂得要成为一名合格的高原军医,除了掌握过硬的专业技术知识外,还需要掌握较多的人文知识,才能成为“上得去、打的好、打得赢”的联勤军医。

重视抓好教学与科研的结合

高原地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文化、教育等比内地落后,也正是这些差距,高原地区更需要有用高科技的产品服务人民、服务社会。社会的进步离不开医学的进步,高原地区的繁荣昌盛同样需要高原医学的保障,尤其要解决不同人群快速进入高原后的快速习服及长期适应问题,这是当今高原医学研究的难点,也是重点。未经习服的平原人群快速进入高原地区后,将面临缺氧、寒冷损伤造成的劳动作业能力降低等一系列问题。因此,着力培养高质量的高原医学人才,积极开展高原医学预研究,对今后全面提升高原地区部队卫勤保障能力、提高部队的战斗力具有十分重要的军事意义。我系在培养学生时,专门成立本科生创新基金,对那些有兴趣、有需求、有前景的学生提供适当的资助,指导学生在本科期间参与并研究部分课题,并撰写医学论文,以此激励和鞭策学生多学习、多思考,今后多做贡献。回顾调查发现,参与创新基金的学生,大部分无论本职工作岗位上还是后续的继续深造学习上都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因此,必须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培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科研思维的培养,为“科技为军、科技兴军、科技强军”做准备。

篇(2)

【关键词】 方差分析;效应量;标准均数差;假设检验

0引言

效应量(effect size)是一类用来描述处理效应的统计量. 在20世纪60年代,生物统计学家(Cohen, 1965; Hays,1963)就强调效应量的应用,认为效应量是假设检验的补充[1]. 然而医学领域的绝大多数的研究者在报道结果时,往往仅提供假设检验的P值[2-3]. 1996年美国心理学会(APA)的统计推断机构TFSI建议报道研究结果时应同时提供处理效应的方向、大小及其的可信区间[4]. 1998年Wilkinson和TFSI 建议对于主要结果必须报道效应量,即报道P值时同时应报道效应量[5]. 2001年美国心理学会(APA)科研手册上规定:论文的结果部分必须报道效应量[6]. 至今已有24种心理学、医学期刊要求研究者投稿时报道效应量[7]. 国内教科书对Meta分析所涉及的效应量作了简单介绍,但对效应量的系统研究很少. 依资料类型和研究设计的不同,效应量又有很多种类,我们主要研究方差分析(ANOVA)模型中常用的一类效应量-标准均数差(standardized mean difference).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为研究不同的实验设计类型的标准均数差的计算方法,我们采用了Bauman等[1]人的实验数据(表1). 该实验采用前后测量设计研究了66名四年级学生不同阅读习惯对理解能力的影响. 阅读习惯(研究干预)分为:单纯朗读(TA),阅读并积极思考(DRTA),阅读(DRA),其中DRA为对照组. 理解能力用错误检测任务(EDT)的得分表示,干预前后两次测量结果用EDT1, EDT2表示. 该研究考虑了一个控制因素(即研究前的理解能力):各组前两列的学生研究前理解能力较低,后两列理解能力较高.

1.2方法在统计分析中,需要解决均数的对比(contrast)问题,即一个研究有J个处理组,则均数的对比可以表示为:

Ψ=c1μ1+c2μ2+…+cJμJ(1)

其中, c1+c2+…+cJ=0. Ψ=μi-μj是最常见的对比. 对比含有量纲,与反应变量的量纲相同,不能直接用于不同研究间比较;而标准均数差无量纲,可用于不同研究间比较的效应量. 按反应变量的不同,可将标准均数差分为单变量和多变量标准均数差. 不同设计标准均数差计算方法如下:表166名四年级学生接受不同干预后EDT得分情况

1.2.1单变量标准均数差

1.2.1.1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该设计的处理因素有J个水平,实验拟研究的问题可表示为对比(1),其标准均数差为:

δ=Ψ〖〗σ(2)

总体参数δ的估计方法:用样本均数x估计总体均数μ, σ可以用准则一中的一种方法进行估计. 准则一:a设计中的某个处理组的标准差,常用对照组的标准差;b对比中所有处理组的合并标准差;c设计中所有处理组的合并标准差.

当对比中包含所有的处理组时,b, c得到的σ估计值相同,并与ANOVA分析中误差均方(MSE)正的平方根相等. 当所有处理组满足方差齐性条件时,c法是估计σ的最佳方法;当不满足时,用a法估计. Hedges指出按照准则一估计的标准均数差是δ的有偏估计,需要乘以系数1-3/(4df-1)进行校正,其中df为用于估计σ的标准差或合并标准差的自由度[8].

1.2.1.2多因素设计该设计的因素可为干预因素(处理因素)和控制因素(非研究因素、混杂因素). 当所有因素均为干预因素时,标准均数差的计算与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相同. 多因素实验中若含有控制因素,如将控制因素与干预因素不加区别,按照准则一计算标准均数差时,会出现相同干预的效应量在不同实验设计间不可比的问题[1]. 根据所研究对比的特征,标准均数差的计算方法不同,如以2×2析因设计为例,见表2. 设实验含有:处理因素A(a1,a2),控制因素B(b1,b2).

表2含有控制因素的多因素设计标准均数差的计算方法

分析目的〖〗对比〖〗标准均数差的计算方法干预因素A的主效应〖〗Ψ=1〖〗2(μa1,b1+μa1,b2)-1〖〗2(μa2,b1+μa2,b2)〖〗准则二:a. 按照干预因素分组,计算各组的标准差;b. 用准则一中的一种方法估计σ.干预因素A在b1水平

的单独效应〖〗Ψ=μa1,b1-μa2,b1〖〗同准则二.因素A与B的交互作用〖〗Ψ=(μa1,b1-μa2,b1)-(μa1,b2-μa2,b2)〖〗同准则二.控制因素B的主效应〖〗Ψ=1〖〗2(μa1,b1+μa2,b1)-1〖〗2(μa1,b2+μa2,b2)〖〗准则三:a. 按照干预因素及对比中含有的控制因素分组,计算各组的标准差;b. 用准则一中的一种方法估计σ. 控制因素B在a1水平的

单独效应〖〗Ψ=μa1,b1-μa1,b2〖〗同准则三.

多因素实验研究的对比可能仅含有控制因素,不含有处理因素,如在2×2×2析因设计中,对比为:

Ψ=1〖〗2(μb1,c1+μb1,c2)-1〖〗2(μb2,c1+μb2,c2)(3)

其中,A为处理因素,B, C为控制因素. 仅含有控制因素对比的标准均数差计算方法:a按照实验研究的控制因素分组,计算各组的标准差,在对比(3)中,按照因素B分组;b用准则一估计σ.

1.2.1.3含有协变量的多因素设计协方差分析(ANOCVA)通过建立协变量与反应变量的线性回归关系,对各组的反应变量的均数进行校正后,再进行假设检验. ANOCVA标准均数差的计算方法为:用样本校正均数xc估计总体均数μ,将协变量作为控制因素,按照准则二来估计σ.

1.2.1.4含有重复测量因素的多因素设计含有重复测量因素的设计可分为:①仅含有1个或多个重复测量因素的设计;②含有重复测量因素和观测间因素的设计. 因为重复测量因素为处理因素,所以①中不存在控制因素引起的相同处理的效应量在不同实验设计间不可比的问题,标准均数差的计算方法,与因素为处理因素的设计相同. 含有重复测量因素和观测间因素的设计计算标准均数差时,将重复测量因素作为处理因素,如观测间因素含有控制因素按照表2中准则二或三计算.

1.2.2多变量标准均数差马氏距离在多元方差分析中即是一种多变量标准均数差. 马氏距离公式为:

D=d′R-1d

其中,d为单变量标准均数差向量,R为合并的组内相关矩阵. 实际计算中,马氏距离可以由多元检验统计量Wilkss Λ计算得到:

D=df(1-Λ)Σk〖〗i=1c2i/ni〖〗Λ(4)

其中:k为处理组数, ci, ni分别为i组对比系数和样本量. df的计算公式为:df=Σni-k.

1.2.3标准均数差的解释标准均数差的解释准则不多,因为医学研究领域所涉及的内容很广泛,想给出普遍适用的准则,需要冒很大风险. Cohen建议标准均数差为0.2时,效应为小,0.5为中等,0.8为大. 如果样本满足正态分布,总体间重叠的比例(percent of overlap, OL%),有助于标准均数差的解释. 若处理组与对照组的标准均数差为0.70,那么可认为处理组50%的研究对象反应变量值大于对照组76%的研究对象的值(图1).

图1标准均数差与OL%示意图

2结果

Bauman等人的研究关心阅读方法TA和DRTA的平均效应与DRA的差别(对比Ψ1)以及阅读方法TA与DRTA的差别(对比Ψ2).

Ψ1=1〖〗2(μTA+μDRTA)-μDRA, Ψ2=μDRTA-μTA.

若仅考虑EDT2和干预因素(阅读习惯),本例的研究设计为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 表3为各组的均数和标准差,表4为对比Ψ1, Ψ2的标准均数差. 按照Cohen准则,两对比均为中等效应. 校正后Ψ2的效应量为0.697,可认为50%阅读并积极思考的学生的EDT成绩高于76%的单纯朗读的学生成绩.表3各组EDT1, EDT2成绩表4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标准均数差

若将EDT2作为研究的反应变量,考虑干预因素A和控制因素B(阅读能力),本例为析因设计. 为了便于公式的演算,假设干预因素为两水平(TA, DRTA),本例研究干预因素、控制因素的主效应、单独效应及两因素的交互作用. 这些效应的可以用表2中相应的对比表示,其标准均数差的计算见表5.表5多因素设计各组EDT2成绩及标准均数差

若将EDT2作为研究的反应变量,考虑干预因素,并将干预前的测量结果EDT1作为协变量,本例为含有协变量的单因素设计(协方差设计). 通过协方差分析,各组校正后的均数见表6. 按照校正均数计算对比Ψ1, Ψ2的标准均数差,见表6.

将EDT作为研究的反应变量,考虑干预因素和重复测量因素,干预前后EDT做了两次,重复测量因素有两水平,本例为含有1个重复测量因素的两因素设计. 不同阅读方式的效应用两次测量的差值表示,两对比Ψ1, Ψ2可以表示为:表6各组EDT2成绩及标准均数差

Ψ1=1〖〗2(μEDT2,TA-μEDT1,TA)+1〖〗2(μEDT2,DRTA-μEDT1,DRTA)-(μEDT2,DRA-μEDT1,DRA),

Ψ2=(μEDT2,DRTA-μEDT1,DRTA)-(μEDT2,TA-μEDT1,TA).

根据表3,可计算对比Ψ1, Ψ2的标准均数差分别为1.018, 0.439.

将EDT1, EDT2作为研究的反应变量,考虑干预因素,本例为多元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 对比Ψ1,Ψ2中的μ为均数向量,检验统计量Wilkss Λ,可以用SAS/GLM CONTRAST计算得到[9]. 由公式(4)可计算对比Ψ1,Ψ2的多元标准均数差D分别为1.228, 0.689.

3讨论

标准均数差是方差分析模型中常用的一类效应量,也是目前心理学、医学研究领域和Meta分析中最常用到的效应量. 本文按照不同的实验设计,考虑相同干预不同设计间效应量的可比性,介绍了标准均数差的计算方法,总结给出了相应的计算准则,并给出了实例. Meta分析常遇到研究干预相同、研究设计不同的情况下,效应量的计算问题. 本文介绍的标准均数差的计算方法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 另外,本文介绍的标准均数差的计算可适用于两组和多分组的情况,有些资料和文献上针对两组资料的比较对标准均数差进行介绍. 专用于两组比较的标准均数差有:Cohens d,Glasss Δ,Hedgess g和Cohens f2 [10].

尽管APA和24种期刊要求研究者进行假设检验时,必须报道一种或多种效应量作为其补充,但是对效应量能否帮助研究者或读者提供有关干预效应有无实际意义的信息,也有统计学家提出疑问[1]. Cohen对标准均数差解释制定的准则,能否适用医学研究领域,也存在争议. Cohen也建议统计学者制定其他的准则来解释标准均数差. 目前,国内的生物医学期刊还未要求报道效应量,国外对效应量的研究和报道较多,尤其是在心理测量领域的研究,并有关于效应量误用的分析报道,因此我国生物医学论文要求报道效应量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 Olejnik S, Algina J. Measures of effect size for comparative studies: Applications, interpretations, and limitations[J]. Contemp Educ Psychol, 2000,25(3):241-286.

[2] Glaser DN. The controversy of significance testing: Misconceptions and alternatives[J]. Am J Crit Care, 1999,8(5):291-296.

[3] Cohen J. The earth is round (P

[4] apa.org/science/tfsi.html.

[5] Wilkinson L. Task force on statistical inference APA board of scientific affairs. Statistical methods in psychology journals: Guidelines and Explanations[J]. Am Psychol, 1999,54(8):594-604.

[6]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Publication manual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M]. 5th ed. Washington: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Press,2001:1-5.

[7] coe.tamu.edu/bthompson.

篇(3)

1.1期刊选择

影响因子与总被引频次是国际公认的评价期刊影响力的指标,他引率I>0.80比较合适”J。因此,以2008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cJcR)"1中医药卫牛科技期刊的引证指标数据为依据,选出总被引频次与影响因子均排位在前10%(55/549)且他引率≥0.80的期刊,共22种,见表1。其中预防医学与卫生学2种(2/40),基础医学与医学综合1种(1/92),药学1种(1/35),临床医学1种(1/48),妇产科学与儿科学2种(2/22),护理学1种(1/12),内科学4种(4/44),外科学5种(5/47),眼科学与耳鼻咽喉科学1种(1/16),肿瘤学2种(2/22),中医学与中药学1种(1./43),军事医学与特种医学1种(1/24);医科大学学报、保健医学、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口腔医学4个领域共104种期刊没有。基础医学与医学综合比例最低(1/92),外科学比例最高(5/47);中华系列杂志有18种,占81.8%(18/22)。

1.2数据收集、分析

以2004—2008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CjCR)”。9’为源数据,分析上述22种医药期刊的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他引率、引用刊数、扩散因子、学科影响指标、学科扩散指标、来源文献量、基金论文比与国际论文比共10个指标数据的变化趋势;并与2007年CJCR收录的549种医药卫生期刊和1765种科技期刊做比较,用SAS9.2软件做Knmkal—WallisH检验。同时采用学术影响力动态评估模型分析期刊的影响力变化情况。其中2004年版无学科影响指标与学科扩散指标。

2结果

2.12003—2007年的总被引频次与影响因子

22种期刊的总被引频次几乎都平稳上升,只有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在2006年到2007年由3352轻微降低至3181。5种期刊的总被引频次翻番,其中中华护理杂志、中华肝脏病杂志、癌症的增长率较高,分别为142.2%,142.8%,144.3%;增长率较低的为中华骨科杂志和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分别为30.2%和37.4%。5年的平均总被引频次在2000一3000的有10种期刊;<2000的有6种,其中中华创伤杂志和癌症较低(<1700),分别为1618和1520;≥3000的有6种,其中中华护理杂志和中华医学杂志居领先地位,分别为“3l和3878(表2)。大多数期刊(16种)的影响因子处于波动状态,其中波动较大的有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与中华消化杂志,其波幅(最大值一最小值)分别为0.963与0.552;3种平稳上升,3种一直上升。有4种期刊增长率较高(>30.0%),即中华护理杂志、药学学报、癌症和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分别为30.9%,74.1%,89.8%,36.2%;9种期刊呈现负增长,包括2种波动大的,其中中华肝脏病杂志、中国实用外科杂志和中华内科杂志降幅较大,分别为26.7%,20.9%和22.4%,中华医学杂志降幅最低(0.8%)。表明大多数期刊影响因子进入低增长期或处于调整状态。5年的平均影响因子>1.O的有14种,其中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与中华护理杂志较高(>1.5),分别为1.513和1.521;在0.8一1.0的有5种;余下3种较低,即药学学报、癌症和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分别为0.737,0.672和0.740(表2),该3种期刊的影响因子一直处于上升状态,增长率也居前3位。2种期刊每年的平均总被引频次均呈上升趋势(表3)。2007年的平均总被引频次为3278,高于549种医药卫生期刊的868,也高于CACR收录的1765种科技期刊的749(表4)。每年的平均影响因子呈轻微波动状态或比较平稳(表3)。2007的平均影响因子为1.071,远高于549种期刊的0.435与1765种期刊的0.469(表4)。

2.22003—2007年的他引率

22种期刊每年的他引率都比较稳定或稳中有升,均≥O。82。5年的平均他引率≥0.90的有16种期刊,其中≥0.95的有中华骨科杂志、中华儿科杂志、中华消化杂志、中华妇产科杂志、中华内科杂志,分别为0.96,0.95,0.95,0.95,0.97;在0.86—0.90的有6种(表2)。22种期刊每年的平均他引率稳步上升,由0.91升到0.93(表3)。2007年的平均他引率为0.93,远高于549种期刊的0.82与1765种期刊的0.81(表4)。

2.32003—2007年的引用刊数与扩散因子

引用刊数指引用被评价期刊的期刊数,可反映被评价期刊被使用的广泛程度;扩散因子指被评价期刊在当年每被引100次所涉及的期刊数,是一个用于评估期刊影响力的学术指标,显示总被引频次扩散的范围。22种期刊每年的引用刊数都平稳上升,增长率>50.O%的有8种,其中中华护理杂志、中华肝脏病杂志、癌症的增幅较大,分别为91.7%,73.3%和73.9%;中华骨科杂志和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的增长率较低(<30.o%),分别为27.3%和24.4%。随着引用—一846—一hap://zgkjqkyj.periodicals.net.en/刊数的增加大多数期刊的扩散因子一直呈下降趋势(16种),下降幅度较大的有5种期刊(>25.0%):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6.2%)、中华肝脏病杂志(28,6%)、中华检验医学杂志(34.0%)、癌症(28.7%)、中华医学杂志(28.3%);4种较平稳;中华消化杂志和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种处于轻微波动状态。5年的平均引用刊数<200的为中华护理杂志和中华眼科杂志,分别为181和191;在200—300的有9种;I>300的有11种,其中药学学报、中华外科杂志、中华内科杂志和中华医学杂志较高(>350),分别为381,359,385和505(表2)。平均扩散因子>10.0的有18种期刊,其中中华检验医学杂志和癌症较高,分别为19.25和22.07;其余4种<10.0,其中中华护理杂志最低,为4.20(表2)。22种期刊每年的平均引用刊数平稳上升而平均扩散因子逐渐下降(表3)。2007年的平均引用刊数与扩散因子分别为357和11.63,549种医药卫生期刊分别为184和31.25,1765种科技期刊为162和32.38(表4)。表明引用刊数在增加,而扩散因子在降低,这种影响力的反向变化说明“扩散因子”这一指标存在某些缺陷¨引,应用该指标评价期刊影响力时需慎重。

2.42003—2007年的学科影响指标与学科扩散指标

学科影响指标是期刊所在学科内引用该刊的期刊数占学科内全部期刊数的比例,可反映期刊在其学科领域内的地位,其值越高,表明其在该学科领域内的影响力越大。在4年中,中华护理杂志、中华肿瘤杂志和癌症3种的学科影响指标维持l,中华流行病学杂志与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上升并维持1,而其他17种期刊均呈轻微波动状态,增长率为一16.5%一12.O%。平均学科影响指标≥0.80的有12种期刊;在0.6~0.8的有6种;中华骨科杂志、中华消化杂志、中华肝脏病杂志和中华泌尿外科杂志4种较低,分别为0.52,0.54,0.56和0.46,不过中华骨科杂志和中华肝脏病杂志的增长率居前(分别为9.8%和12.o%),另2种呈负增长(分别为一5.3%和一5.9%),见表2。学科扩散指标是在统计源期刊内引用该刊的期刊数量与其所在学科全部期刊数量之比。4年的学科扩散指标一直上升的有3种:药学学报、中国实用外科杂志和中华眼科杂志,其增长率也较高,分别为42.7%,12.6%和31.2%;一直下降的为中华肿瘤杂志,下降率也最大(26.1%);呈轻微波动的有3种: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中华医学杂志和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其余15种均是上升后趋于稳定或轻微下降。4年的平均学科扩散指标>10.0的有11种期刊,其中中华护理杂志、中华肿瘤杂志与癌症较高,分别为19.14,20.13和20.56;其余11种期刊<10.0,其中中华骨科杂志、中国实用外科杂志、中华泌尿外科杂志、中华创伤杂志与中华医学杂志较低(<7.0),分别为6.00,6.13,5.99,6.10,6.10(表2)。22种期刊每年的平均学科影响指标比较稳定,平均学科扩散指标先升后略降(表3)。2007年两指标的均值分别为0.8l和10.73,均高于549种医药卫生期刊的0.55和5.09,也远高于1765种科技期刊的0.52和4.69(表4)。

2.5加03一枷7年的来源文献量

来源文献量上升后趋于稳定的9种,一直上升的4种,较平稳的5种,呈波动状态的4种。增幅超过1倍的有中华检验医学杂志、中华外科杂志和中华内科杂志3种,增长率分别为134.O%,165.4%和117.5%;呈波动状态的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中华流行病学杂志、中华消化杂志和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的波幅(最大值一最小值)分别为120,124,168,163。5年的平均来源文献量<200的只有中华骨科杂志(192);200—400的有18种期刊;3400的有3种期刊:中华护理杂志冲华外科杂志和中华医学杂志,分别是440,445,793(表2)。22种期刊每年的平均来源文献量呈上升趋势(表3)。2007年为369,略高于549种医药卫生期刊的356,远高于1765种科技期刊的257(表4)。

2.620帕~2007年的基金论文比与国际论文比

几乎每种期刊的基金论文比都呈波动状态或波动性降低。平均基金论文比<0.20的有5种期刊,其中中华护理杂志与中国实用外科杂志较低,分别为0.12和o.05;在0.2—0.4的有12种期刊(中华医学杂志为0.394);≥O.40的有5种期刊:中华流行病学杂志、中华肝脏病杂志、药学学报、癌症和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分别为0.44,0.40.0.58。0.48和0.43(表2)。22种期刊的国际论文比几乎都呈先升后降或平稳下降或波动性下降趋势,到2007年有14种为0,6种为0.Ol,1种0.02,1种0.06。每种期刊的平均国际论文比都很低,>10.02的有16种,其中中华流行病学杂志和中华骨科杂志较高(>0.04),分别为0.044和0.050;<0.02的有6种期刊,其中中华妇产科杂志和中国实用外科杂志较低,分别为0.010与0.008(表2)。22种期刊每年的平均基金论文比呈波动性变化或震荡(表3)。2007年的平均基金论文比为0.28,略高于549种医药卫生期刊的0.25,而低于1765种科技期刊的0.46。每年的平均国际论文比在前4年比较平稳,到20cr7年陡降至0.006(表3);甚至略低于2007年549种医药卫生期刊的0.009与1765种科技期刊的0.010,只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4),表明国际论文比对期刊影响力的作用已大大减弱。

3学术影响力动态模型评价表5列出了22种医药期刊2003—2007年学术影响力动态评估计算结果,其中I为科技期刊的学术影响力评估值,I,是对l进行修正后得出的相对评估值,为相对学术影响力,更便于比较和排序,具体的计算公式见文献[11]。l一直呈上升趋势的有6种期刊,其中1种的I,>1.O(1.26),2种的增长率>O.5(均为0.51);上升后趋于稳定(或先升后略降)的有10种,其中4种的I,>1.0(分别为2.0,1.02,1.15,4.25);呈“V”形变化或波动上升的有5种期刊,其中2种的I。>1.O(分别为1.44和1.20),且增长率均较高(0.71和0.75),表明这些期刊在调整后增长势头良好,其中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与中华消化杂志呈“V”形变化;在高位震荡的只有中华内科杂志,其I,接近l(0.96),但增长率较低(0.07),表明该刊一直处于调整状态。I,≥1.0的有7种,中华护理杂志与中华医学杂志处于领先地位,分别为2.0和4.25;在0.5—0.99的有10种(其中中华肝脏病杂志为0.99);I。<0.50的有5种期刊,其中中华泌尿外科杂志、中华创伤杂志和中华眼科杂志较低(<0.40),分别为0.34,0.38和0.39。学术影响力增长率>0.50的有4种,其中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与中华流行病学杂志较高(>0.70),分别为0.7l和0.75;在0—0.50的有16种,其中中华肿瘤杂志和中华内科杂志较低(<0.10),分别为0.09和0.07;<0的有2种,即中华护理杂志和中华儿科杂志,分别为一0.05和一0.08,推测该两种杂志很快或已进入调整期。

4讨论

4.1影响力发展趋势呈现多样化

从每年的平均引用刊数逐年上升看,所选期刊的影响力在逐年升高,2007年各主要评价指标均值也远远高于549种医药卫生期刊与CJCa的1765种科技期刊。该22种期刊的影响力变化趋势存在以下特点。(1)主要评价指标(除国际论文比与扩散因子外)的数值较高,但增长幅度或增长率较低,相对学术影响力增长率也无>1.0的。(2)指标变化趋势以比较平稳或轻微波动或先升后趋于稳定为主,因此这些高影响力期刊的影响力增速已减缓,大部分期刊快或已进入调整期:部分在调整后增势较好;少部分期刊一直处于上升期,如药学学报与癌症的多项指标数值较低,但增长率居前。学术影响力动态模型评估结果也显示,该22种期刊影响力的发展主要呈现4种趋势:一直呈上升趋势(6种);上升后趋于稳定(10种);呈“V”形变化或波动上升(5种);在高位震荡(1种)。影响力一直上升的可以中华外科杂志为代表,其I,较高(1.26),列第四位,影响力增长率居中(0.33)。其总被引频次与引用刊数分别为3425与359,分别列第三、第四位;来源文献量居第二位(445),其增长率最高(165.4%);他引率与学科影响指标也较高,分别为0.94和0.98。第二种趋势是上升后趋于稳定或略有降低。这类期刊目前的影响力均较高,可以中华护理杂志和中华医学杂志为代表,其I,居领先地位,分别为2.0和4.25;但增长率较低,中华护理杂志呈负增长(一0.05)。其主要评价指标(总被引频次与来源文献量)居领先地位;中华护理杂志的影响因子居第一,中华医学杂志的引用刊数居第一。2007年的总体影响力降低可能与国际论文比大幅降低有关,也可能与其来源文献量增加的影响已远远超过总被引频次增加的作用导致影响因子降低有关。第三种趋势是呈“V”形变化或波动上升。可以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为代表,其I,较高(1.44),居第三位,增长率居第二位(O.71)。部分主要评价指标居前,平均影响因子(1.513)居第二位,总被引频次(3195)列第四位,引用刊数(334)列第五位;但其影响因子波幅最大(0.963),来源文献量的波幅也达120,学科影响指标与学科扩散指标也呈波动状态。最后就是中华内科杂志呈高位震荡,其I,接近1(0.96),但增长率只有0.07。其影响因子呈波动状态(波幅为0.451),但平均影响因子>1.0;平均他引率最高(0.97);引用刊数(385)居第二位;学科影响指标与学科扩散指标呈波动状态,但平均学科影响指标与平均学科扩散指标较高,分别为0.98和13.07;其国际论文比与基金论文比均呈波动性降低,尽管其总被引频次与来源文献量一直呈上升趋势。指标变化趋势与动态评估模型评价期刊影响力各有特点,后者计算结果的数据比较直观,便于总结规律;前者比较感性与分散,可用于解释与印证所总结的规律。

4.2影响力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篇(4)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7)01(a)-0133-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xisting problems concerning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reform of a medical university in Shaanxi provi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SP, and put forward strategies to optimize ESP teaching. Methods The problems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reform were collected through questionnaire and interview under the guidance of ESP theory in 4th to 6th May 2016. The questionnaire mainly involved students learning needs, students learning motivation, students opinion on the curriculum, students opinion on the textbook, students opinion on teaching method, etc.. Results The findings included students not paying much attention to medical English, unreasonable setting of ESP course, untargeted textbook, lack of ESP teachers. Conclusion In order to meet the social demands for compound-applied talents, the main approaches to perfecting and optimizing ESP teaching include increasing medical English credits, optimizing course settings, choosing appropriate textbook,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ESP faculty team and adopting flexible and diverse teaching methods.

[Key words] College English; ESP; Teaching reform

近年恚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大学英语教育对象发生了根本变化,单纯的语言技能课程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针对医学院校的学生而言,在未来的工作中,要了解国际医学前沿动向,进行国际医学学术交流以及撰写高质量的学术论文,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要具备过硬的英语水平,这样才能满足社会对医疗卫生工作人员越来越高的要求。为培养学生以后工作所需的英语能力,大学英语教学重心逐渐从传统的基础英语教学转向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s,ESP)教学,其改革成果比较显著,但也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ESP是指为了实现学习者在某一学术领域或职业上的成功而设置的课程”[1]。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来探析ESP理论视角下陕西省某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尝试提出一些相应的改进策略。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陕西省某医学院2014级非英语专业大二共64个班,所有学生入学后参加英语分级考试,按照成绩,分为23个A班、34个B班、7个专升本班,所有A班学生大二第二学期开设医学英语课程。本次调查随机抽取了9个A班,涉及临床(2个班)、护理(2个班)、检验(2个班)、药学(2个班)、口腔专业(1个班)。

1.2 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于2016年5月4~6日在陕西省某医学院进行。调查主要以问卷调查形式为主,访谈为辅。问卷调查的问题由笔者参考国内外ESP相关研究,并根据该校的实际情况自行设计。问卷调查以选择题形式出现,内容卷主要涉及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对课程设置的看法、对医学英语教材的看法、对教师教学方法的看法等。学生的学习需求分析是ESP课程设计成败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为ESP课程设计提供有效的信息,而且为教材编写、教学活动提供参考。秦秀白[2]认为,根据ESP课程的实用性与行业性的特点,ESP的教学应以学习者的实际学习需要为中心制定出相应的教学内容。

2 结果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70份,即每个班随机发放30份,共收回问卷256份,回收率为94.81%。问卷重点调查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学习动机、对课程设置的看法、对医学英语教材的看法、对教师教学方法的看法。

2.1 学生的学习需求

问卷调查显示,37.5%的学生认为亟需要提高的是医学英语口语会话能力;7.8%的学生表示需要提高长难句翻译能力;33.2%的学生迫切需要提高听力能力;7.4%的学生认为写作能力亟待加强;14.1%的学生认为需要加强专业文献阅读能力(表1)。随着医学的发展和国际交流的进一步深入,医学专业毕业生面临着了解国外先进技术和参加国际学术交流的需要,部分学生已经意识到医学英语会话能力和听力能力的重要性。访谈中,笔者发现临床学院学生的学习需求最高,部分学生表示希望老师能加强专业文献阅读能力的训练,以便为研究生ESP学习和未来职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2.2 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生的学习动机调查显示,37.1%的学生认为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四、六级考试;10.2%的学生认为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是找一份好工作;5.1%的学生认为学习英语主要是为了通过期末考试;27.0%的学生认为学英语主要是为以后考研打基础;20.7%的学生表示把英语学好是为了以后的工作需要,可以促进自己专业知识的获取(表2)。

2.3 对课程设置的看法

陕西某医学院校非英语专业A班学生大二第二学期每周上一次基础英语,一次医学英语。256人中,47.3%(121人)的学生认为医学英语课时太少;39.3%(102人)的学生认为课时安排合理;12.5%(32人)的学生甚至认为没有必要开设医学英语课程;38.7%(99人)的学生表示医学英语课上课根本听不懂。随后,经笔者了解,每天课后学习英语3~4 h的仅占8.2%(21人),平均每周学习英语总共3~4 h的占44.9%(115人),每周学习英语总共1~2 h的占38.7%(99人),7.8%(20人)的学生表示课后从不学习英语。笔者认为,医学生专业课程任务繁重,课后要做实验,课余时间相对较少,大多数学生对英语课程的重视度不够,所以课后花的时间也就较少。

2.4对医学英语教材的看法

笔者调查的对象使用的教材均为白永权主编的《医学专业英语阅读一分册》。在调查的256人中,33.6%(86人)的学生认为课本较难,不太好理解;38.3%(98人)的学生认为教材难易适中;28.1%(72人)的学生表示课本根本看不懂。29.3%(75人)的学生认为教材内容和自己专业相关不大;14.8%(38人)的学生认为该教材的学习对于以后专业发展和工作需求没有任何用处。笔者认为,由于专业和知识结构的差异,临床专业的学生理解该教材的能力势必要比其他专业容易一些。

2.5 对老师教学方法的看法

接受问卷调查的256名学生中,41.4%(106人)的学生对医学英语教学现状不满,认为老师上课只顾传授知识,49.2%(126人)的学生反映老师的授课方法单一,仅是阅读+翻译的模式。45.3%(116人)的学生认为上课有机会讲英语,37.1%(95人)的学生表示上课很想回答问题,就是不知道如何用英语表达,10.9%(28人)学生的表示对老师的问题不感兴趣,从来没回答过问题。笔者认为,该学校属于二本院校,大多数学生的英语水平不是很高,少部分学生英语基础比较差,学生在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往往只是注重语法学习和题海战术,忽视了英语的综合应用能力,尤其是口语表达能力,这显然不符合人才的培养目标。

3 讨论

陕西省某医学院承担着为国家,尤其是陕西省培养优秀医疗工作者的责任。多年来,该校的大学英语教学一直以基础英语或通用英语(EGP)教学为主,教学重点在于通过课文词汇和语法的讲解帮助学生打好英语基础,提升四、六级过关率。这种做法使得一些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因重复学习高中语法和词汇而表现出英语学习兴趣下降,两年下来成绩不但没提高,反而下降了。此外,大多数四、六级通过的毕业生发现自己的英语应用能力无法满足工作的需要。根据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3],高校要“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竟争的国际化人才”,该校自2012年9月对大学英语教学实行了改革。学生入校后参加分级考试,A班的学生前三学期学习基础英语(2次/周),第四学期基础英语和医学英语各1次。B班学生大一、大二只上通用英语,第五学期不再分级,部分专业依然开设医学英语课程。但就问卷调查和访谈来看,虽然本次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3.1 问题分析

3.1.1 学生对医学英语不够重视 问卷调查显示,由于长期以来受英语考级的影响,大部分学生仅注重基础英语的学习,忽视医学ESP的学习,认为学英语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四、六级考试,以便找到一份好工作。部分学生把通过四、六级考试当做自己的学习动力,四、六级考试通过之后便没有学英语的兴趣,甚至从此终止了英语学习,认为医学英语在以后的工作中用处不大或者甚至不需要,因此没有必要下工夫去学习。再者,医学院校学生专业课程任务繁重,多数时间用来学习专业课,大部分学生觉得医学英语仅仅是公共n,无需花太多心思去学习。

3.1.2 ESP课程设置不合理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提出“ESP课程为必修课,安排在第五~七学期,学时不得少于100课时,第八学期还可继续安排ESP文献阅读、ESP资料翻译、英文摘要写作等,从而确保大学英语学习四年不断线”[4]。但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来看,该校并未严格按照大纲的要求安排课程,未完成大纲要求的课时量。ESP的一个根本特点是课程设置必须满足学习者的特别需求[5],这是因为医学英语的专业性比较强,不同专业的医学生需求不同,如果ESP教学不能满足学生的特别需求,学生会失去学习的动力。此外,由于A班在第四学期已经接触了医学ESP的学习,加之英语基础本来就比B班学生好,第五学期合班后进行ESP学习,B班学生势必跟不上进度,这无疑会扼杀其对医学英语的学习兴趣。

3.1.3 教材针对性不强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反映教材难度大,不好理解。还有部分学生认为教材内容和自己专业相关不大。近两年来,该校非英语专业医学英语教学没有明确的专业划分,不同专业(检验、临床、护理、药学等)的A级学生使用同一种教材,专业针对性不强。该教材的章节注重于人体系统的介绍,部分护理、检验、药学的学生认为这对自己专业知识的获取作用不大。

3.1.4 ESP师资匮乏 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ESP教学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主流。然而,虽然该校英语系的大部分英语教师长期以来从事EGP教学,但是由于医学生的扩招,部分EGP教师也不得不承担起ESP教学的重任。大部分EGP教师缺乏医学背景知识,对医学英语单词缺乏系统的学习,只能边学边教,边阅读边翻译,ESP教学方法死板,内容枯燥。虽然ESP以专业知识为教学内容,但其教学重心仍然是学习语言技能,其实质上是一种通过学习专业知识习得外语的语言学习模式[6]。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只有将英语基础知识和医学专业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胜任ESP教学,才能引导医学生正确地使用医学英语知识获取专业信息,从而促进专业知识的积累。

3.2 改进策略

3.2.1 增加医学英语学分 笔者认为,针对学生重视基础英语、忽视医学英语的问题,学校可以适当地增加医学英语学分,压缩大学英语学分,把医学英语作为一门必修课,在所有非英语专业学生当中开设,学生必须修够学分才能顺利毕业。甚至,学校可以在学生毕业前,对他们进行医学英语成绩考核,达不到标准者,一律不能毕业。长此以往,学生对医学英语的重视程度一定会有所提高。

3.2.2 优化课程设置 陕西省某医学院校医学英语在第四学期针对A级学生开设,且周学时为2,第五学期个别专业继续开设医学英语。笔者认为,该院校在课程设置上虽然注意到了医学ESP的重要性,但在学时安排上还是注重基础英语,两者学时比例失衡,这严重影响了医学ESP的教学效果,远远不能满足医学生的需求。因此,该校可以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增加医学英语课时量。在课程设置时,学校可以尝试在第一、二学期开设基础英语,第三、四学期在开设基础英语的基础上添加医学英语词汇;第五、六学期根据不同的专业开设护理医学英语、临床医学英语、检验医学英语、药学英语、口腔医学英语等,第七学期针对特定专业开设医学英语实践课,如医学英语文献翻译、医学英语文献阅读、医学论文摘要写作,让学生为未来的工作和科研打下坚实的医学ESP基础。

3.2.3 选择有针对性、难易适中的教材 教材在语言学习和教学过程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模式和学生学习效果[7]。一方面,医学英语教材的选择应该具有针对性。不同的专业应该使用不同内容的教材,如临床医学英语、护理医学英语、检验医学英语等,这样才能满足学生特定的专业需求。教育学的研究表明,如果一门语言课的内容越接近学生的功能需求,语言教学就越可能取得最好的效果[8]。此外,英语和医学专业知识的结合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医学英语的兴趣,学生不仅可以利用所学的医学知识来帮助自己理解医学英语文献,也可以利用医学英语知识获取更多的医学专业知识。另一方面,医学英语教材的选择要难易适中。学校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选择难度适中的教材,如果选择教材过难,学生就会对医学英语望而生畏,从而丧失英语学习的自信心。

3.2.4 加强ESP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学环节的一个重点要素,ESP教师的知识储备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成败。何文贤[9]指出,ESP教师应具备知识基础结构(专业知识、技能、态度)和专业实践环节。因此,医学院校的ESP教师不仅要精通英语语言知识,还要有足够的医学知识储备,才能在讲授医学英语课程时摆脱照本宣科的尴尬局面。由于对ESP教师的知识储备要求较高,ESP师资明显短缺。目前,在高等医学院校中医学英语专业的教师与英语专业教师的平均比为1∶25,这表明各医学院校普遍缺乏既懂医学专业又擅长英语的人才[10]。要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就个人层面而言,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教师要成功地转为ESP教师,必须根据自己的兴趣,钻研相关医学知识,旁听医学课程,牢记医学英语词汇;此外,大学英语教师要和医学专业教师互相切磋,实现知识的互补。就学校层面而言,一方面,学校要给大学英语教师更多的外出进修、访学机会,以扩展他们的眼界、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另一方面,医学院校可以组织英语底子扎实的医学博士对大学英语教师进行校本培训,也可以邀请其他医学院校ESP专家来校举办专题讲座,或对大学英语教师进行培训指导,从而推动ESP教师师资队伍的壮大。

3.2.5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医学英语本身单词繁琐、句子冗长,不容易理解和记忆。作为教师,要想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就要尽可能地使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不能仅仅局限于简单的阅读+翻译。例如: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设计不同的医患话题和情景,让学生在讨论和表演中,不知不觉地习得医学英语知识;此外,教师要打破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借助互联网针对不同章节制作MOOCS,必要r配上情景录像,与学生在线互动。MOOCS的大规模、开放和在线等特点,为ESP自主学习者提供了方便灵活的学习机会和广阔的空间[11]。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12-16]。

随着我国国际交流的日益深入,社会对医学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ESP教学是基于社会和学生特殊需求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教学改革模式,在医学院校中开展ESP教学不仅能够满足医学生的特殊需求,而且能够满足社会对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陕西省某医学院校在教学改革方面确实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从问卷调查和访谈的结果来看,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笔者认为,成功的ESP教学不仅需要英语教师自身下功夫,还需要学生积极配合,只要大家携起手来,勇敢地面对目前的形势,积极投身到改革的浪潮中,ESP教学就一定能取得显著成效。

[参考文献]

[1] Sabet MK,Daneshvar I. The Impact of ESP Materials on Medical Students Reading Proficiency [J].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Wor1d,2010,9(29):12.

[2] 秦秀白.ESP的性质、范畴和教学原则――兼谈在我国高校开展多种类型英语教学的可行性[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4):79-83.

[3] 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l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 http:// china. com. cn/policy/txt/2010-03/01/content_19492625_3. Htm,2014-03-20.

[4] 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2.

[5] 罗毅,李红英.论大学英语与专业英语教学的衔接[J].外语界,2008(1):76-80.

[6] 蔡基刚.ESP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方向[J].外语界,2004(2):22-28.

[7] 周智,贺喻,任红.医学专业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J].医学教育探索,2010,9(5):618-620.

[8] 解学花.基础英语教学与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关系探索[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5,20(4):106-108.

[9] 何文贤.语言的经济属性与ESP教学模式实践探索[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2):28-32.

[10] 张燕,吴新炜,张顺兴.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医学英语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8):29-30.

[11] 李凤萍.ESP理论视角下的高等中医院校医学英语教学改革探索[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4(11):1816-1818.

[12] 屈亚媛,周玉梅.“微时代”下的军事医学英语微课教学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16):134-137.

[13] 刘英,朴相根,金柱翰,等.临床TBL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以培养临床年轻骨干教师(医生)医学英语为例[J].中国医学装备,2014,11(B08):51.

[14] 袁超,丁阳,付正,等.高职院校药学英语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初探[J].中国药房,2014,25(8):766-768.

上一篇: 海外经营论文 下一篇: 园艺学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