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03 09:45:12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高校管理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一)待遇、学历、职称与教学队伍差距过大
高校的行政管理队伍在高校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地位。长期以来, 由于高校的特殊性, 在高校里一直存在轻视管理工作的偏见。具体表现在: 第一, 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人员待遇偏低, 特别是近几年, 随着高校分配制度的改革和向教学大量倾斜, 行政管理工作人员的待遇更是远远低于教师的平均水平。第二, 年轻的、学历和职位高的人员, 认为行政工作没有前途而不愿从事管理工作。即使有些从事行政管理的高学历、高职称管理者, 则都是教学、管理双肩挑, 甚至是教学、科研、管理三肩挑, 很难把全部精力投入到管理工作中。第三, 专职的管理人员年龄偏大, 或学历偏低, 管理水平也较低。高校的教师随时可以脱产进修学习, 或者攻读学位, 而行政管理人员没有这种机会, 或者机会很少, 造成管理人员的学历很难提高,而这种低学历的现象, 不仅降低了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在高校中的地位, 更直接影响到了教育质量的提高。
(二)高校内部行政人员队伍素质低下
行政工作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决定了行政人员必须是高素质的人员。但是在高校中,行政人员的素质问题却往往不能引起领导的重视。有些领导认为,行政工作任何人都能干好,因此在人员安排上,不考虑工作性质和个人的性格、气质、品质、特长以及爱好,这导致许多行政人员在自己的岗位上无法发挥自己的特长,压抑个性的成长,每天只是消极的应付工作,而无法从中找到乐趣。
在准备实施绩效管理之前,必须做好两个方面的准备:第一,使每一位教师对学校的使命和战略目标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这是绩效管理顺利实施的最根本的前提;第二,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对自己所从教的事业,所定的岗位职位要有详尽的了解,既要了解学校整体的发展规划,同时也要清楚自己的职业要求,对自己所从事的岗位职责有清楚的认识,了解自己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技能、能力和其他特征。这个可以参照胜任力模型,即教师在工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胜任力水平和胜任力结构。这也是我们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高校教师的岗位职责相对明确,教学、育人、科研、创作都是评价教师绩效的重要指标,这既包括教师自身综合水平的提高,同样也包括所教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而且以培养学生的成长更为重要。
2)绩效计划
绩效计划是绩效管理体制的重要阶段,它既是组织目标细化为绩效目标的重要阶段,同样也是绩效执行和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这就需要我们在加强教师管理时,针对学校提出的“五年发展规划”和“党政工作要点”,在教师间进行大范围内的讨论,结合自身岗位职责要求,细化要求和目标,这能够使教师对于组织目标有充分的了解,能够就如何达成组织目标有更明确的思路,同时对教师的教书育人能力、科研能力、创作实践能力以及指导学生能力等方面提出明确的要求,并作为绩效考核的依据和实施奖惩的标准。绩效计划的执行既要能满足学校发展的需要,同样,也要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确保绩效计划可行。传统的机制正是缺乏对教师应有的计划控制,导致对教师的考核缺乏相应政策依据,也缺乏相应的政策激励,导致教师的能力未得到充分的发挥,工作的动力和热情不足,这对高校的发展来说,都是一种巨大的浪费。有章可循,这是科学管理的基本前提。
3)绩效执行
一旦绩效周期开始,我们就必须按照先前制定的绩效计划去实施和推动。但是绩效管理不是过去那种只认结果、不看过程的“到期对账式”管理,而是一种积极参与指导式管理,管理者既要求教师努力工作,达成组织的目标,同样也注重对个人成长的培养,两者缺一不可,绩效管理的二维性是区别于以前管理模式的最本质的要素。一方面,作为教师,利用学校为其搭建的平台,针对学校的发展目标和教师职责,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增加责任心,努力把工作的重心放在学生的教育和培养上,以培养政治素质高、科研能力强、专业能力突出的学生为己任。其次,管理者也应该经常保持与教师的联系,对教师的绩效进行观察和记录,及时加强对教师的沟通,分析存在的问题,加强反馈和对教师的引导,并做到为教师提供进修、培训等有助于提高执行能力的机会,增强其执行力,引导其更好地执行绩效计划,并适时地根据学校的组织目标及绩效目标的变化修正当初制定的绩效目标。为教师的发展提供宽松、和谐的环境,促进教师更好地达成组织的目标,也实现其个人的价值。
4)绩效评价
教师绩效评价主要体现在教师在职过程中,强调的是教师的工作行为,这也是教师提职、晋升、奖惩或解聘的依据。而绩效评价注重的是双向评价,上级管理部门对教师的工作行为和工作业绩进行评价,负责填写相应表格,教师自身也要进行自我评价;同时教师对上级管理部门也进行评价,负责填写相应评价意见。只有上下级都参与绩效评价过程,才能发现问题,找出相互间认知的差距和理解的误区,从而对绩效管理进行修正,最终帮教师找出能够提升和需要开发的领域。
5)绩效反馈
绩效反馈需要教师和管理者坐下来,针对教师的绩效进行审议。通过绩效反馈,教师可以明确知道哪些方面和高校发展目标相一致,哪些方面和高校发展目标相背离。只有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一致不偏离,才能够达到双赢。同时,教师可以对自己绩效中效能低的方面进行有效的强化和提升,为提升总体绩效找到新的目标和切入点;管理者也能了解在绩效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为今后的改进做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反馈沟通为教师提供工作指导,寻求提升绩效的方法,进一步调动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最终实现教师个人进步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另外,绩效反馈并不一定都存在于绩效管理的末尾,而是贯穿于绩效执行的始终,绩效反馈不是对教师行为的指责和追究责任,而是积极地引导教师沿着绩效目标前进。
6)绩效计划的修正
在绩效管理的过程中,伴随着对绩效计划的不断更新和修正。绩效计划的修正是绩效管理过程中最后一个组成部分,也是下一阶段绩效管理工作的开始,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绩效计划的更新和重新签订需要以在绩效反馈阶段收集的教师工作和完成的信息作为参考的依据,同时在必要时需要对不合理的计划作出调整和修正,使其更好地满足高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需要。这是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过程,也是一切社会科学发展的必然进程。
(1)高校的建筑结构比较复杂
比如河南中医药大学的教学楼是亚洲第一长楼。这些漂亮的建筑使一些不熟悉建筑结构的人员在遇到火灾时很难找到安全通道。尤其是晚上,学生在“迷宫”的宿舍休息,一旦遇到过火灾学生是否能在最短的时间顺利的逃生?在对龙子湖高校的学生调查问卷中得出有45%的学生不熟悉所在学校建筑物的构造,这是一个巨大的安全隐患。
(2)高校建筑消防设施不健全
目前各个高校都在开足马力的扩招,而老校区的建筑又很难承受如此之大的“压力”,为了缓解压力,各高校纷纷的将新招的部分或全部学生转移到刚建成的校区。然而,经过实地的观察一些高校建筑,其有的建筑没有消防设施,有些建筑消防设施处于“瘫痪”状态。这些高大威武的建筑给我们带来了安逸的环境,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消防安全隐患。
2消防安全意识比较薄弱
(1)高校学生安全用电和用火意识薄弱
高校的学生在学校相对比较自由,一些学生在宿舍用电比较自由,在对龙子湖高校的学生调查问卷中得出有46%的学生在宿舍用大功率电器;有70%的学生在宿舍吸烟。事实也证明,在一些高校发生的火灾就是因为学生缺乏消防安全意识,违规在宿舍使用大功率电器,或在宿舍内吸烟从而引起火灾,造成不同程度的严重后果。如2008年11月14日上海商学院的602女生寝室发生失火,失火原因是该宿舍一名女生将未拔电源的热得快放在床上,引燃床单,导致4人死亡的悲剧。
(2)高校学生不关注消防通道
在对龙子湖高校的学生调查问卷中得出有90%的学生熟悉所在学校教学楼的消防通道的位置;36.2%的学生熟悉所在学校实验室楼的消防通道的位置;75%的学生熟悉所在学校宿舍楼的消防通道的位置;36.2%的学生熟悉所在学校餐厅楼的消防通道的位置;27.5%的学生熟悉所在学校图书馆楼的消防通道的位置;仅仅16%的学生熟悉所在学校所有建筑的消防通道的位置。
(3)高校学生对于发生火灾时的逃生路线关注过少
在学校中,只有更多的关注所在建筑物的发生火灾时自己的逃生路线才能更好的逃生。然而,在对龙子湖高校的学生调查问卷中得出有30%的学生规划过一条所住宿舍发生火灾时自己的逃生路线。5%的学生规划过多条所住宿舍发生火灾时自己的逃生路线。多达65%的学生从来没有规划过所住宿舍发生火灾时自己的逃生路线。一旦发生火灾对没有规划过逃生路线的同学来说是个巨大的威胁。
3消防知识与技能比较欠缺
(1)高校学生了解、知道的消防安全知识较少
然而目前大部分高校把教学工作重心放在了大学生的专业技能、英语水平、计算机应用以及人际关系等素质的培养方面,对消防教育重视不够。一部分大学的一些主管领导对安全教育尤其是消防安全教育工作仅仅停留在口头上,学校消防安全教育更多的是形式。一些学生对学习消防知识的积极性也不高,有些学校虽然开设了消防安全知识选修课,但是选择上课的人数并不是很多。即使一些选课的学生也存在逃课和课堂效率不高等问题;在对龙子湖高校的学生调查问卷中得出有30%的同学在小学学习过消防知识;对初中学生学习过消防知识的有40%;高中阶段学习过消防知识的学生有68%;37.1%的同学在大学学习过消防知识;仅仅有12%的同学从小学到大学都学习过消防知识。因此,对于高校的消防知识教育工作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2)高校学生消防技能欠缺
消防技能是在遇到初起火灾时能在第一时间用一切可以扑灭火灾的工具消灭火灾。消防器材的使用、利用绳子或者床单从高层建筑中逃生、在火灾现场对受伤的人员在送往医院简单的处理这些消防技能要在消防演练中得到提高。然而,在对龙子湖高校的学生调查问卷中得出有66%的同学进行过消防演练;仅仅有22%的同学使用过灭火器。
4学校管理相对滞后
(1)高校有关消防宣传较少
高校的消防安全是属于学校管理的重要一方面。同时,高校也应对一些实用性强的消防知识经常进行宣传教育。但是在实际的调查问卷中得出78%同学认为所在学校偶尔或极少进行过消防安全逃生自救方面的宣传;8%同学认为所在学校从不进行过消防安全逃生自救方面的宣传;14%同学认为所在学校经常进行消防安全逃生自救方面的宣传。学校在消防知识的教育、宣传方面还是有一定的欠缺。
(2)高校消防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
大学虽然建立了消防安全责任制度但是很难落实。在高校的发生火灾的概率相对不高,所以一些高校的负责消防安全责任的领导,对高校的消防设施的日常维护和相关消防安全工作的规章制度的执行并没有真正的落到实处。
(3)学校消防通道经常关闭
学校为了更好的约束学生,时常关闭部分消防安全通道仅仅开个别出口作为日常进出的通道;还有个别院校将学生宿舍的窗户安装上防盗窗,一旦遇到火灾,给学生的逃生和专业人员救援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某些院校因受学校条件所限,男、女在同一栋宿舍楼住,为防止男女乱窜宿舍,在楼道中间加门或者分隔装置,这些对于人员密集的宿舍是一个巨大的安全隐患。比如河南警察学院的宿舍,每两栋宿舍楼是相连的,每栋宿舍楼有六层,每层宿舍楼有29个宿舍,每个宿舍住4个人。如果两栋宿舍楼住满有1392个人。平常宿舍只开一个门作为日常学生出入。再比如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的部分宿舍每栋宿舍楼有六层,每层楼有49个宿舍,每个宿舍有6名学生,如果一栋宿舍楼住满学生有1764个人,平常宿舍也只开一个门作为日常学生出入。假如晚上一旦发生火灾对于这个人员密集的场所,学生是否能在最短的时间离开宿舍楼,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4)高校有关消防的监督检查较少
消防安全不仅在于制定规章制度,更在于监督检查。如果监督不到位,就会产生发生火灾的隐患。在对龙子湖高校的学生调查问卷中得出有49%的同学认为学校经常进行大功率电器的检查;35.3%的同学认为学校偶尔或极少进行大功率电器的检查;15.7%的同学认为学校从不进行大功率电器的检查;学校的监督有利于从源头控制火源。
二高校消防安全管理对策
1合理规划
高校建筑对于高校计划在建的建筑,在规划之初应当把楼房的实用性及安全性放在第一位考虑,其次,再考虑楼房的美观。应当优先考虑配套相关的消防设施,尤其是对于有经济实力的学校可以在宿舍安装火灾报警系统。在宿舍楼的建设时增加限压设备客观上阻止学生使用大功率电器。同时,要优先考虑“简体”楼房,少见甚至不建“迷宫”楼房。对于已经建好的“迷宫”楼房应该增加相关的安全通道指示标志,使初次进入楼房的人员能在最短的时间了解楼层的基本构造。
2扩大宣传力度,增强消防安全意识
高校应当宣传结合自身的情况开展有关消防法律法规、消防工作的方针、消防知识、消防工作的先进事迹和典型案例等内容。
(1)加强消防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
法律是人们日常的行为准则。通过对消防法律法规的宣传是广大师生了解消防相关法律规定的内容和要求知道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一旦违反应当承担的后果。逐步的养成遵守消防法律法规的习惯,能够把《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落实到日常的学习、工作中去,能够把“谁主管,谁负责”的消防工作原则在学校日常工作的各个方面中体现出来。通过宣传提高学校师生的消防法律意识。
(2)通过各种形式宣传消防知识
产生火灾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只有掌握相关的消防常识和灭火技能,才能更好的与火灾相斗争。通过宣传使广大师生了解并并掌握基础的消防知识。比如燃烧的原理;电气线路与设备防火;静电的防火措施;雷电的防火措施;危险化学品的防火措施;火灾的现场如何正确的使用灭火器,如何在最短的时间逃生等消防安全知识。在宣传教育时,根据教育的对象的不同,宣传的内容也应该有所侧重。
(3)加强对先进事迹和典型案例的学习、宣传
提高在校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通过对每年度消防工作有突出贡献人员的实际工作经历的总结,并加以宣传教育。同时组织学校的师生参观火灾现场,或者观看相关的影视作品,解读发生火灾的原因,让活生生的例子在师生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加强在校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
3加强大学生消防知识的教育,提高消防技能
(1)有针对性的加强大学生的消防安全知识的教育
大学生来源的多样性,有来自偏远的农村,有的来自城市,他们有的学习过消防知识,有的没有学习过。《高等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其中第五条规定学校应当开展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因此大学应将消防安全知识纳入教学内容。在开学初,放寒(暑)假前,对学生普遍开展专题消防安全教育。结合大学生的军训,对其进行有关的消防安全知识的培训教育。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结合不同课程实验课的特点和要求,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消防安全教育。因此大学教育应当重视消防安全教育,并把消防安全教育作为一门必修课。
(2)开展不同形式的活动,提高学生的消防技能
大学应当结合学生已经学习过的关于消防安全的理论知识,有针对性的开展具体的消防训练。《高等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其中第五条规定加强消防演练,提高师生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救逃生技能。第十一条第三项规定开展经常性的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及演练。对于有条件的学校应当让每一个学生都练习如何使用灭火器。每个学期组织全校学生开展消防逃生演练,尤其是宿舍的紧急疏散演练,让学生真正的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的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火灾现场逃生的技能。每个学校可以结合所在城市的实际情况,邀请当地的公安消防部门的专业人员来学校组织学生进行更专业的消防演练,使学生能够学习,掌握更专业的消防技能。
4学校创新管理模式,使消防管理日常化
(1)建立学生消防监督队
在学校成立学生消防队,队员主要对学校的学生宿舍、教学楼、实验室、图书馆、餐厅的防火设备系统进行检查,如消防栓、灭火器、应急照明灯设施与安全出口标志等,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同时,消防队员还要经常开展消防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的活动。学校有关部门要有针对的加强对消防队员的培训、演练,提高他们的业务技能。
(2)落实相关的消防法律法规
《高等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对大学的有关消防工作有详细的规定,需要各个高校的领导重视高校消防工作,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各个高校的结合法律规定与本校的实际情况,要经常开展对消防知识和消防技能的宣传教育的活动,开展相关的消防演练的活动,切实做好高校消防工作。
在经济转型的时代背景的要求下,对人力资源的占有需求已开始转变为对人才资源的争夺需求。各大高校应充分注意到这一转变给高校管理工作带来的深刻启示,并切实抓好人才的管理,对人才给予充分重视。换句话说,高校应将以人为本作为加强人文关怀的重点内容。履行以人为本的原则,首先要做到对教师群体的个性和需要尽可能关心和理解,最大限度的满足其对希望的工作环境的需要。一方面要做到识人善任,努力发现人才,另一方面要对所发现的人才进行培养,使其更符合本校的实际工作需要,并在教学和科研两方面鼓励其有所创新发展。
(二)激励原则
社会中的任何一个工作岗位都少不了物质及精神奖励对工作人员的激励作用,教职工作亦是如此。因此,高校必须将激励制度的建立高度重视起来,以求得教师在其工作岗位上取得更大的实效。应采取多种多样的激励措施,尽量满足教师较高的不同种类需求。在激励措施的基础上,还应构建完整可操作性强的业绩考核体系,在制定考核标准时应力求客观合理,使其能够发挥实际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在考核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应特别注意人性化的原则,考核的目的应是对教师的激励而非提出各种高难要求,切不可造成过大的考核压力。只有本着激励的原则,才能充分调动起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在其岗位上真正发挥应有的实力和影响力。
二、人文关怀视域下的高校管理现状
(一)缺乏完整的管理制度建设
为了体现高校管理中的人文关怀,首先要有稳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建设。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许多高校的管理机制尚不完备,甚至还存在诸多的问题需要解决。其中最为严重并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奖惩制度的不合理,表现为不尊重教师的个人利益,在奖惩或考核制度的建设过程中极少考虑教师个人利益这一因素,因此常常造成奖惩制度缺乏最基本的公正态度。在职称晋升方面,往往会因为晋升制度的不完善而导致择优原则的落空,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人才浪费。
(二)管理过程中民主化程度过低
由于高校是具有强烈学术性质的工作环境,高校教师也都是各个学术领域内的精英,他们与其他企业员工相比,具有更高的知识水平和人文素质,对民主管理的认识也比较深刻,因此常常会对学校管理的民主原则提出更高的要求。大多数高校教师希望对高校工作的更多侧面有更大的知情权和监督权,使他们的一些需求和个人意见能够得到及时有效地反映并解决,从而最大限度地保障个人权益。但与此同时,大多数高校教师对目前的民主化程度不甚满意。许多高校虽然也将民主管理作为学校的管理原则,但落实到真正的工作环节中来,就常常无法兑现这一承诺,致使民主管理变为一种包装和形式。在实际的管理操作中,目前大多高校都带有浓重的行政色彩,管理较为僵化,对校内人才的诉求和想法不闻不问,导致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认识不清更无从改进,严重阻碍了高校的民主进程和科学发展。
(三)人才培养机制不完善
对于各高校来说,其长远的发展必然离不开高素质人才的建设和支持。但从对实际情况的观察来看,有些高校在人才培养机制的构建仍不完善,这些高校的领导阶层对人才的培养和利用没有制定有效的措施,导致大量人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有些高校领导则只注重人才的科研能力和专业水平,轻视其在行政管理方面的贡献或根本不给他们提供参与管理的机会,因而从未或很少在校内开展针对管理领域的人才培训,致使具有较高管理水平的人才匮乏,使整个高校的管理能力降低。
三、人文关怀视域下的高校管理策略
(一)建立具有人文关怀的管理制度
为了使高校管理具有更浓厚的人文关怀,其首要前提就是建立起充分民主化的管理制度,且民主管理应在实际工作的各个方面都有所渗透。主要方面包括考核机制的客观公正、职称晋升的公开透明以及岗位聘任制的全面实行。在这些制度的具体确立过程中,必须坚持集思广益的原则,使制度的确立能够反映大多数人的意愿并解决大多数人的问题。要能够听取不同意见,秉着的制定方针对差异化的想法进行集中讨论,力图能够使制度更加科学合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高校管理的人文主义精神和民主原则,并保证人文关怀视域下的高校管理得到落实和开展。在管理制度方面,常常会存在严格有余而人性化不足的问题,这是由规章制度本身的规范性和理性特点决定的。因此,在对这些严肃刻板制度的执行过程中,通常会给人以较强的压迫感而显得人文关怀不足。从这一角度来讲,结合高校管理的人文关怀进行思考,就会发现目前的高校管理制度并未将充满温情的人文因素融入其中。由此可知,在高校管理制度建设方面,要以高校的实际状况和需要为根本出发点,适当地添加具有人文关怀的因素,保留一些合理的弹性和空间,使管理工作达到事半功倍,为人才展示自身才能提供优良的环境。
(二)严格推进管理工作的民主化进程
若要将人文理念真正贯彻到高校管理的工作实践中,不仅需要合理完善的管理制度,还要注意对制度所规定的内容积极落实和严格执行。应该认识到对制度的执行程度是评价制度成功与否的关键性因素,只有在有效执行的前提下,才能发挥其威慑力和作用。因此,高校的管理者在主持高校相关工作和活动时,应特别注意实施过程的民主化程度是否到位,对缺乏民主化的管理环节要予以警示并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因为在同样的工作环境下,民主管理方式与专制管理方式相比,显然前者更有利于从业者个人价值的实现。这一原则在高校这种学术类环境下表现得尤为明显。为了使全体教师在工作中投入更多的热情,就应为他们实现自身价值创造条件和机会,也就是说高校必须将民主管理方式真正落到实处。应使全体教师能够平等地参与到管理工作中来,每个人的机会应是均等的。同时,还应充分尊重人才对高校行政工作的监督权利,使其有权对管理提出意见和建议,促使管理工作更加健康稳定地运行。在坚持了民主原则的前提下,还要对民主程度做进一步的思考。对人才参与管理工作的广度和深度要有明确的标准,切实推进高校管理的民主进程。
本系统的结构分为读者信息管理模块、出版社信息管理模块、书籍信息管理模块、借阅信息管理模块、管理者管理信息模块、报表显示模块和查询处理模块。
1.2数据需求
根据系统的需求,首先将要记录的信息分类,要记录的信息如下。
=1\*GB2⑴读者信息:包括证号、姓名、联系方式、已借书数目、读者类别和能否借书等。
=2\*GB2⑵出版社信息:包括名称、地址、网址、E-mail等。
=3\*GB2⑶书籍信息:包括书号、丛书系列、作者、责任编辑、字数、定价、出版时间、主题分类、二级分类、馆内借阅分类、总册数、库存量、出版社和书名等。
=4\*GB2⑷借阅信息:包括借阅日期、应归还日期、实际归还日期、能否续借、书号和证号等。
=5\*GB2⑸管理者信息:包括管理者名称、对应密码和对应权限等。
根据这些需要,本系统需要“读者信息”表,“出版社信息”表,“书籍信息”表,“借阅信息”表和“管理者信息”表。
1.3事务需求
经过实际考察、咨询和分析,高等院校图书管理系统主要应该具有以下功能模块,如1.1图。
=1\*GB2⑴在读者信息管理部分,要求如下。
可以浏览读者信息。
可以对读者信息进行维护,包括添加及删除等操作。
=2\*GB2⑵在出版社信息管理部分,要求如下。
可以浏览出版社信息。
可以对出版社信息进行维护,包括添加及删除等操作。
=3\*GB2⑶在书籍信息管理部分,要求如下。
可以浏览书籍信息。
可以对书籍信息进行维护,包括添加及删除等操作。
=4\*GB2⑷在借阅信息管理部分,要求如下。
可以浏览借阅信息。
可以对借阅信息进行维护操作。
=5\*GB2⑸在管理者信息管理部分,要求如下。
显示当前数据库中管理者情况。
对管理者信息维护操作。
SHAPE\*MERGEFORMAT
图1-1系统业务逻辑关系
1.4系统开发平台
前台:
1、硬件要求:
CPU:Pentium42.0GHz以上IBM兼容机
内存:512MB以上容量
显卡:32MB或以上显存之AGP接口显卡
2、软件要求:
操作系统:MicrosoftWindows2000/XP
开发工具:2003
数据库服务器:
1、硬件要求:
CPU:Pentium42.8GHz以上IBM兼容机
内存:1024MB以上容量
显卡:32MB或以上显存之AGP接口显卡
2、软件要求:
操作系统:MicrosoftWindows2000Server
数据库服务器:MicrosoftSQL2000Server
网络设备:
2块网卡:客户机D-LinkDFE-650TX,服务器IntelPCLA8460B。
路由器:一台SOHO路由器TL-R402M
1.5网络拓扑结构
本设计采用客户机/服务器(C/S)体系,数据的储存管理功能较为透明性,可以合理均衡事务的处理,充分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SHAPE\*MERGEFORMAT
图1.2C/S模式结构
第2章设计与实现
数据库主要着重于数据对象的属性和数据对象之间的关系的分析。一般采用E-R图,即实体-关系模型来分析数据对象的属性和数据对象之间的关系。
2.0系统流程图
在本系统中准备通过如下窗体来实现数据维护的功能。
(1)主窗体:管理着各个子窗体。
(2)“读者信息”子窗体:管理读者信息。
(3)“管理者信息”子窗体:管理用户信息。
(4)“出版社信息”子窗体:管理出版社信息。
(5)“书籍信息”子窗体:管理书籍信息。
(6)“借阅信息”子窗体:管理借阅信息。
(7)“报表窗体”子窗体:显示数据报表。
(8)“综合查询”子窗体:执行用户自定义的查询。
系统流程图如图3.1所示:
图2.1系统流程图
2.1E-R模型设计
2.1.1实体列表
实体
描述
读者
所有借阅者,查阅者,由证件号标识
出版社
图书馆所有图书所属出版社,由出版社编号标识
书籍
图书馆所有图书,由刊号标识
借阅
书号、证号、借阅日期、应归还日期等属性,由方式标识
系统管理员
系统维护人员
2.1.2系统的E-R模型
该图书管理系统的E-R模型,如下图所示
图2.2图书管理系统E-R图
2.2设计数据库
2.2.1创建数据库
(1)在服务器资源管理器中的任一节点右击。
(2)执行快捷菜单中的“新建数据库”命令,并在打开的“创建数据库”对话框中输入数据库名Library,选中“使用WindowsNT集成安全性”单选按钮。
(3)单击“确定”按钮,则新建的数据库就会出现在服务器上。
2.2.2创建数据表
创建数据库后,为Library数据库添加数据表,步骤如下。
(1)在服务器资源管理器中右击数据库Library下的“表”文件夹。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执行“新建表”命令,出现表设计器。
(2)添加表的字段和其他详细资料。各表数据结构如下表所示。
表2-1出版社信息
列名
数据类型
长度
主键
出版社名称
varchar
50
Yes
出版社地址
varchar
50
网址
char
50
char
50
表2-2读者信息
列名
数据类型
长度
主键
证号
int
4
Yes
姓名
varchar
20
联系方式
varchar
50
已借书数目
int
4
读者类别
int
4
能否借书
bit
1
密码
varchar
6
表2-3借阅信息
列名
数据类型
长度
主键
书号
char
10
Yes
证号
int
4
Yes
借阅日期
datetime
8
应归还日期
datetime
8
实际归还日期
datetime
8
续借
bit
1
表2-4书籍信息
列名
数据类型
长度
主键
书号
char
10
Yes
丛书系列
nchar
50
作者
nchar
50
字数
int
4
定价
money
8
出版时间
datetime
8
主题分类
nchar
50
二级分类
char
50
馆内借阅分类
int
4
总册数
int
4
库存量
int
4
出版社
varchar
50
书名
varchar
50
表2-5管理者信息
列名
数据类型
长度
主键
用户名称
char
20
Yes
密码
char
20
权限
int
4
2.2.3连接数据库
为数据库Library和本系统之间建立一个数据连接。
(1)在服务器资源管理器中右击“数据连接”节点。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执行“添加连接”命令,打开DataLinkProperties对话框。切换到Provider选项卡,选中列表框中的MicrosoftOLEDBProviderforSQLServer项。单击“下一步”切换到Connection选项卡。
(2)在其中的第一个下拉列表框中选择数据库所在服务器名称。输入登录服务器信息后选择数据库Library,然后单击TestConnection按钮。如果测试成功,单击“确定”按钮。
2.3主窗体设计
创建一个新的“Windows应用程序”类型的项目,名为“图书馆管理”。将默认创建的窗体命名为“主窗体”,把“主窗体”作为本系统中的主界面。
在窗体中添加两个Pannel控件,7个Button控件和7个Linklabel控件。
2.3.1设计登录界面
设计登录界面,创建一个新的”Windows窗体”,名为登录,作为本系统的登录界面.在登录窗体上添加两个Label控件,两个Button控件和两个TextBox控件,添加控件后的窗体如图所示。
2.3.2添加数据组件
在工具箱中单击“数据”选项卡,添加OleDbDataAdapter组件。
(1)在工具箱中单击OleDbDataAdapter组件,在窗体任意位置拖动出一个虚框矩形后释放左键弹出“数据适配器配置向导”对话框。
(2)单击“下一步”,在打开的对话框中选择前面建好的数据连接,然后单击“下一步”。
(3)选中“使用SQL语句”,然后单击“下一步”进入“生成SQL语句”对话框。
(4)在其中的多行文本框直接输入SQL语句“SELECT管理者信息.*FROM管理者信息”。
(5)单击“下一步”按钮,进入“查看向导结果”,单击“完成”按钮完成数据适配器配置。
配置数据适配器后,在主窗体上就会自动添加一个OleDbConnection控件。
2.3.3生成数据集
生成数据集的步骤如下:
(1)单击OleDbDataAdapter控件“属性”对话框中的“生成数据集”链接,打开“生成数据集”对话框。
(2)在其中选中“新建”单选按钮,并在其后面的文本框中输入“Lib管理者信息”。
(3)在“选择要添加到数据集中的表”列表框中列出了前面添加的OleDbDataAdapter组件所连接的表,选中该表名前面的复选框。
(4)选中“将此数据集添加到设计器”复选框,单击“确定”按钮
这样,将生成一个名称为“Lib管理者信息”的数据集,该数据集以文件形式存储,文件名为“Lib管理者信息.xsd”。而在项目中,添加了一个DataSet组件,名为“objLib管理者信息”。
在解决方案资源管理器中右击该项目,在弹出快捷菜单中单击“属性”菜单项。在打开的“属性页”对话框中的“启动对象”下拉列表框中选择“主窗体”选项。单击“确定”按钮,这样该项目启动时,就会从主窗体开始启动。
2.3.4设计代码
在程序运行过程中,如果想通过单击LinkLabel控件或Button控件进入系统中的各个功能模块(如显示读者信息等),就会弹出一个对话框要求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单击"确认"按钮,程序就会到数据库的"管理者信息"表中查找该用户名和密码是否存在.如果存在,允许进入功能模块.
完成登录功能的主要代码集中在UserCheck函数中.在程序运行过程中,在登录窗体的"用户姓名"和"用户密码"文本框中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后,单击"确认"按钮就会触发UserCheck函数并执行其中的代码.如果UserCheck函数返回True,那么允许用户的操作;否则拒绝用户的操作请求.
在UserCheck函数中首先定义Login类型的变量dlg_Login,然后通过ShowDialog方法来显示登录窗体.如果用户在登录窗体中输入用户姓名和密码,并且单击了"确认"按钮,那么自动调用一个自定义函数LoadDataSet(),由此函数进行数据加载.如果出错,显示错误信息,回滚整个事务.
2.4读者信息
在当前项目中添加一个“Windows窗体”,将窗体命名为“读者信息”。
2.4.1设计显示界面
在窗体上添加1个GroupBox控件,9个Button控件,5个TextBox控件,1个CheckBox控件和7个Label控件。
各按钮控件是为了执行相应的操作。各TextBox控件和CheckBox控件用来显示数据集中的数据,这个功能通过设置DataBindings属性来实现。
2.4.2添加数据组件
向窗体添加OleDbConnection组件,命名为OleDbConnection1后将其选中,在“属性”对话框的ConnectionString栏单击,选择所建数据库Library。
添加OleDbDataAdapter组件和生成数据集的方法步骤如2.3.2及2.3.3。
设置各TextBox控件的DataBinding属性来实现对数据集中数据的显示(以Edit证号为例)。
(1)选中“Edit证号”控件单击“属性”对话框。
(2)单击DataBinding属性前面的+号打开该属性的详细列表。
(3)设置Text属性:在该属性后面栏中单击并选择所对应字段。
(4)设置其他TextBox控件的DataBinding属性。
2.4.3功能实现
显示数据,添加读者,保存更改,记录定位的实现。
“管理者信息”,“出版社信息”,“书籍信息”,“借阅信息”和该模块的设计思路及方法步骤完全一致,在此从略。
2.5显示报表
在当前项目中添加一个“Windows窗体”,命名为“报表窗体”,该模块显示当前数据库中读者信息和借阅信息的报表。
在窗体上添加一个CrystalReportViewer1,它充当报表显示的窗体,然后在窗体中添加一个菜单,菜单中包括两个子菜单项—“读者信息”和“借阅信息”。
在程序运行中,如果单击“读者信息”菜单项,就会自动在窗体上显示“读者信息报表.rpt”:如果单击“借阅信息”命令就会自动在窗体上显示“借阅信息报表.rpt”报表。
2.5.1添加读者信息报表
(1)在开发环境中选择菜单“项目”中的“添加新项”对话框中选择CrystalReport选项。
(2)在“名称”文本框中输入报表名“读者信息报表.rpt”,单击“打开”按钮,就会弹出入图所示的“CrystalReport库”对话框。
(3)在其对话框中选择“使用报表专家”单选按钮,在“选择专家”列表框中选择“标准”选项,单击“确定”按钮,进入下一步。
(4)在弹出的“标准报表专家”对话框中,选择“可用的数据源”列表框中的OLBDB(ADO)选项,就会弹“OLEDB(ADO)”对话框。选择OLBDB提供程序为MicrosoftOLEDBProviderforSQLServer,单击“下一步”按钮,显示“连接信息”对话框。
(5)在其中设置连接信息,单击“完成”按钮,返回“标准报表专家”对话框。
(6)选择数据源为OLEDB(ADO)中的Library数据库,并且选中其中的“读者信息”表。单击“插入表”按钮,把“读者信息”表插入到报表中,单击“下一步”按钮。
(7)在“字段”选项卡中单击“全部添加”按钮,把“读者信息”表中的所有字段添加到报表中,单击“完成”按钮就完成报表的设计。
设计完成的“读者信息报表”如图所示。
2.5.2添加借阅情况报表
添加借阅情况报表的过程与添加读者信息报表过程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插入到报表中的数据表为“读者信息”。
2.6综合查询的实现
在程序运行过程中,单击主窗体的“综合查询”按钮,就会弹出一个对话框。在其中设置查询条件,根据查询条件从记录集中筛选出所需记录。
为此需要在项目中添加一个窗体“综合查询”。
还需要设置“CmbBox运算符”控件的Items属性。单击窗体上“CmbBox运算符”控件,然后在“属性”对话框中单击Items栏,就会出现一个按钮,单击按钮,在打开的窗口中如图2.2所示设置字符串集合编辑器字符串。
SHAPE\*MERGEFORMAT
图2.2所示设置字符串集合编辑器
设置完毕,单击确定按钮。
2.6.1添加数据组件
在窗体上添加一个OleDbDataAdapter组件,使用数据适配器配置向导对其进行配置。选择数据连接后输入SQL语句“SELECT出版社信息.*FROM出版社信息”。
同样再为窗体添加四个OleDbDataAdapter组件,
在"生成SQL语句"对话框的多行文本框中分别输入SQL语句“SELECT读者信息.*FROM读者信息”,“SELECT管理者信息.*FROM管理者信息”,“SELECT借阅信息.*FROM借阅信息”,“SELECT书籍信息.*FROM书籍信息”,然后单击“完成”按钮,Name属性分别设置为OleDbDataAdapter2,OleDbDataAdapter3,OleDbDataAdapter4,OleDbDataAdapter5完成数据适配器的配置。
生成数据集的步骤如下。
(1)在OleDbDataAdapter1组件的“属性”对话框中单击“生成数据集”超链接,打开“生成数据集”对话框,选中“新建”按钮并在后面文本框中输入“Lib综合查询”。
(2)在“选择要添加到数据集中的表”列表框中,选中5个表前面的复选框。
(3)选中“将此数据集添加到设计器”复选框,单击“确定”按钮。
这样,将生成一个名称为“Lib综合查询”的数据集,该数据集以文件的形式存储,文件名为“Lib综合查询.xsd”。而在项目中,添加一个DataSet组件,名称为“objLib综合查询”。
设计完成的数据集如图2.4所示。
图2.3综合查询数据集
第3章系统测试
3.1开发与测试环境
本系统使用语言进行开发。需要FrameworkSDKv1.1的支持。适用内存不低于256M配备有Windows2000,Windows2003,WindowsXP系统的计算机。
3.3程序调试情况
在数据连接时一定要注意窗体和相应显示控件的绑定关系。在把系统从一台计算机移植到另一台计算机时一定要把数据文件library.mdf和library_log.LDF同时移植,并对相应的提供服务的SQLServer服务器进行相应的修改,否则数据正确连接并显示。
3.4功能显示
运行程序后首先显示主窗体,如图3.2所示。
图3.2主界面
单击“输入/查看读者信息”,就会弹出如图3.3所示登录框。
SHAPE\*MERGEFORMAT
图3.3登录界面
在登录对话框中输入用户姓名和密码,单击“确认”按钮,就会对用户身份进行认证,如果认证通过,那么就会弹出如图3.4所示的读者信息管理窗体。
图3.4读者信息管理窗体
在“读者信息”窗体中可以对读者信息进行维护操作,例如浏览读者信息,添加记录和删除记录等。
单击“输入/查看书籍信息”,就会显示“书籍信息”窗体,在该窗体中可以对书籍信息进行维护操作。书籍信息维护窗体如图3.5所示。
图3.5书籍信息窗体
单击“输入/查看借阅信息”,就会显示“借阅信息”窗体,在该窗体中可以对出版社信息进行维护操作。出版社信息维护窗体如图所示。
图3.6借阅信息窗体
单击“输入/查看出版社信息”,就会显示“出版社信息”窗体,在该窗体中可以对借阅信息进行维护操作。借阅信息维护窗体如图3.7所示。
图3.7出版社信息窗体
单击“输入/查看管理者信息”,结果如图3.8所示。
图3.8管理者信息窗体
在主窗体上单击“显示报表”,那么就可以查看反映读者信息和借阅信息的报表,借阅信息的报表如图所示。
SHAPE\*MERGEFORMAT
图3.9报表窗体
如果用户在运行的主窗体上单击“综合查询”,那么就可以查看针对不同的数据表进行查询操作。选择查询依据为“出版社信息”表查看其中的所有信息,结果如图3.10所示。
SHAPE\*MERGEFORMAT
图3.10综合查询窗体
3.5结论
在这个系统的开发过程中,值得注意的几点有:
(1)数据报表的实现.报表是数据库应用程序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报表,可以把数据库中内容经过组织以后生动地展示给用户,提供的CrystalReport可以大大提高报表的设计效率。
(2)复杂查询的实现。在程序运行过程中,单击窗体中的“综合查询”按钮,就会弹出一个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设置查询条件,根据查询条件从记录集中筛选出所需记录,所指定的查询条件包括查询的依据,排序的依据,运算符等等。
第4章结束语
通过做课程设计,有几点感想,归纳如下。
1.扎实的理论基础。如果不掌握它们,很难写出高水平的程序。而这一点又是我们所缺乏的。
2.不钻牛角尖。当遇到障碍的时候,暂时远离电脑,当重新开始工作的时候,也许会发现那些难题现在竟然可以迎刃而解。
3.多与别人交流。三人行必有我师。
4.良好的编程风格。注意养成良好的习惯,代码的缩进编排,变量的命名规则要始终保持一致。如果注释和代码不一致,那就更加糟糕。
最后,特别要感谢老师在软件工程和数据库课程中认真负责的教学,才使得我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完成这一课程设计。
参考文献
1萨师煊,王珊,数据库系统概论(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齐治昌,谭庆平,宁洪,软件工程(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高校图书管理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管理人员掌握专业的管理知识和技能。然而由于经费、场地的限制,招生人数的逐年增加,我国高等院校管理体制的特殊性,以及对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的不重视。使得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的选拨门槛比较低,多为学校家属或从其他行业转入的人员。要选拔能够深入了解学校学科专业建设的管理人员。要熟悉学科建设的基础、经典、权威的论著、并且要及时了解学科专业最新最前沿的学科动态。
(2)加强对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
高校图书馆应加强对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为他们提供学习和进修的机会,使其掌握各种业务技能,学会科学管理,逐步实现图书资料管理的正规化、专业化、科学化和现代化。图书资料管理人员要熟知图书各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掌握图书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图书馆学基础、图书馆学研究、目录学、分类学、情报学、社会文献学、文献计量学、图书馆经济学、、图书史和图书馆事业史。同时必须掌握好图书工作技术方法,主要包括图书分类学、图书论目、藏书建设与藏书组织、文献复制与保护、咨询与读者服务,以及图书自动化系统、图书评价技术等。熟悉掌握工作服务程序,增强电脑操作技术。工作程序主要包括:完善目录查询工作。不能有开架借阅就让师生自动去查而没必要设置目录的思想。各种目录如分类目录、题目目录、专题文献目录等都要设置,为师生从不同途径和角度找到图书提供方便。大力加强引读工作,应针对当前师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做好引读工作,引导他们看与专业相关的图书。利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对各种图书信息加以综述与分类,采购各种最新图书。与此同时,随着计算机在高校图书馆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电脑操作技术必须不断加强。走出校门,参与学会和学术交流活动。
(3)树立新的服务意识,培养适合信息时代的职业道德
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是指从事图书馆专业的广大职工在其工作岗位上,以一定的思想与感情、态度与作风去待人接物与处事,进而完成本职工作它是图书资料管理工作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规定,是图书馆为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和义务。在日常工作中要做到“文明用语”、“态度热情”、“服务周到”,并注重仪表服饰,力求在服务过程中寻求自身价值,体现自身价值。(5)加强图书管理人员的终身教育通过终身教育改善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和智能结构。终身教育的方式包括参加集中脱产基本技能,假期函授培训,高等学院深造,自学考试等。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发展快,知识更新周期短,要想防止知识老化,形成良好的竞争能力关键在于学习与创新。终身教育可以培养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自我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继续教育不断获得新知识、新技能,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为了提高公共管理部门的业绩与效率,政府要引进市场运行机制,它主要包括市场交易机制、市场选择机制与市场竞争机制三种机制,不仅能够降低市场提供公共服务及其产品的成本,还能够促进市场提供公共服务及其产品的灵活性。
1.2注重分权放权
政府只有通过权力下放及其分散化,才能在新形势下,迅速调整自身组织结构。所以,政府要把权力从高层下放到低层,在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市场之间,进行部分权力的横行转换,从而让社会接管公共服务活动以及社会管理,实现社会的自我管理。
1.3建立对公共部门活动结果的多元监控机制
多元监控机制主要包括绩效管理机制、质量保证机制、公共问责机制三种机制。政府部门要转换传统的效率观,树立绩效、效果、效率全方位的绩效管理观。绩效评价的基本理论渊源于西方新公共管理思想,新公共管理主张在公共部门中引入市场运行机制,主要包括市场竞争机制、市场选择机制和市场交易机制,其最终目的在于提高公共部门的效率与业绩,促进公共服务和产品提供的灵活性,从而降低公共服务和产品提供的成本。
2高校应对新公共管理服务理念的改革措施
2.1停止职能定位
高校管理人员要加深对“管理”与“服务”的认识,对教育理念进行新的定位,要把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视为教育产品的“服务者与被服务者”或者“提供者与消费者”,而不是以前的“管束者与被管束者”或者“教育者与被教育者”。政府的公共职能之一就是高等教育,政府要进一步扩大和落实高校自,增加高等教育的灵敏性与主动性,使高等教育更加适应经济环境与社会环境。在新公共管理的理念下,高校与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要以优化学生素质,提高学生自学能力为目的,开展各式各样的教学活动。
2.2引入竞争机制
传统公共管理理念认为,如果不强迫员工去努力工作,那么他就会消极怠工,所以要对员工加强控制,从而提高工作效率。而新公共管理服务理念,摒弃只重视工作效率的观念,把承诺、尊重、公正、公平作为新的评判标准。高等教育改变指导学生学习的方式,更重视层次、合理、公正的多元化。新公共管理服务理念不仅要求高校提高办学效率,还要引入竞争机制。新公共管理服务理念认为,要明确政府与高校,高校与市场,政府与市场三者之间的关系。高校要引入竞争机制,从而拓宽教育经费渠道,实现学校生活管理的社会化。鼓励私营企业投资运营公共服务行业,例如采取“后勤外包化”“、官产学”“、产学研”等组织手段。不仅能够打破政府对教育的垄断,还能够提高高等教育管理的质量与效率。高等学校施行部门竞争上岗,不仅有利于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还能够提高办学质量。高校要通过引进竞争机制,优化对学生与教师的服务,从而提高服务质量。
2.3采用科学管理方法
现代高校往往由不同的院系组成,大大扩展了教育范围,加深了教育构造的分化,使管理工作更加复杂。新公共管理服务理念吸收了私营企业的科学管理方法,把分工细化、绩效评价、目的管理纳入公共管理范畴。高校要采取这样的管理方法,不仅能够提高管理效率,还能够降低教育成本。高校应把管理工作从教学工作分化出来,有利于深化管理的有效性与独立性。分化意味着同样的东西成为拆分性质的东西,稀土元素是自然分化的发展,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克尔在“高等教育不能逃避历史”长期分化管理的第一次使用,分化管理通过分化的方法来达到管理的目的。主要为官僚管理、学习管理、企业管理、高效、稳定的分化管理。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进一步加深对全国大学在促进社会和经济发展,加强国际竞争力,这一次“学术卡特尔”组织面临的在市场上的影响力,在市场中的互动的过程中了解机构高等教育模式———创业型大学。秸秆(屠宰)认为,创业型大学是大学采取的企业操作更改窗体,显示市场行为,特别是对外部资本的竞争中。
(2)领导关注较少,校商合作少,可选择机会少。领导上对于采购工作的要求与关注都比较少,认为采购人员只要能够在尽可能小花费的情况下多购置所需设备,完成采购所需任务即可。平时在学校的品牌宣传上缺少关注,导致学校在设备供应商中的名气较低,在进行采购招标时能够与之合作的商家较少,学校可选择机会少。
(3)采购人员多为兼职,缺少专业水平。因为校方实验器材的管理工作一向是由实验室管理人员或后勤保障处负责,在需要进行设备采购时才会临时组建采购小组负责统一的设备采购。临时采购小组的成员多为学校后勤部工作人员,也或有实验室管理人员,他们在招标程序、设备用途、市场分析、谈判技能等方面存在很大的不足,往往会出现买方权益得不到保障、所购设备与采购需求不符、设备质量与售后服务欠缺以及花费过高等多种问题。
(4)采购人员职业操守欠缺,采购款项流失。采购人员的个人操守是采购环节中一个需要重要考虑的问题,少数素质欠缺的采购人员会与设备供货商暗中合作,通过收取贿赂暗中串标,或是通过私自提高供货价格、以次充好等手段,从学校的采购资金中谋取个人利益,违反公平采购秩序,甚至是出现犯罪行为。在采购活动中,学校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来束缚采购人员的工作行为,也常常会导致采购人员钻空子,中饱私囊现象的发生。
2.如何提高采购管理工作的对策
针对上述采购管理中出现的诸多问题,现给出以下应对策略:
(1)采购前做好充分的统计工作,确定所需设备具体数目。首先需要通过采购申请人组建评价团对现有设备作出可用性能评价,确定所需购置设备数目,避免购置过多造成财物浪费;其次通过对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分析,确定必须设备,排除不必要设备的采购计划;再次可以定期组建专家团到其他同类同水平高校中参观学习,总结他人采购成效,结合自身需求制定最佳采购计划;最后,对于购置设备量过多导致学校缺少库房存放问题,应该在解决存放场所问题之后再进行设备的论证与采购工作,以免设备闲置。
(2)加大招标宣传力度,搜集掌握供应商信息。广告宣传是吸引更多供应商前来投标的重要途径,学校不仅要沿用以往传统的网站、报纸招标等方式来向广大供应商发出招标需求,还可以向以往有合作基础的供应商主动发出邀请,前来竞标。学校可以建立自己的供应商信息库,也可以与其他高校合作,将各高校搜集到的以及有过合作往来的供应商信息进行整理,对其物品质量、价格、售后服务、商家信誉等信息进行综合的评价与排名,方便各高校采购工作的进行。
(3)对采购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虽然采购小组多为临时组建,然而在工作中,采购小组成员也大多是来自实验室管理部分以及后勤保障部门。平时不会进行人员的重新调整,因此可认为采购人员身份为固定的,采购工作为固定指派工作。那么对采购小组人员进行采购专业技能培训,将能够为高校节省出不必要的资金花费,也能够为学校购置到质量高、服务好、实用性强的教学设备。培训可以采取授课与市场观摩结合的方式进行,主要对采购人员关于采购的相关政策规定进行教习,让其能够在以后的采购工作中按政策办事,不违法,还能够利用政策保护己方权益。其次是邀请专业课程的教师对其进行课程目标进行教习,让其明确该专业课程教学目标,以便明确所购置的设备需要具备何种功能,完成教师教学任务。再其次是对于采购人员进行信息获取能力培训,主要是对于学校建立的供应商信息进行整理与搜集,挑选出最佳合作对象。最后要对采购人员的谈判技巧进行培训,谈判能力强的采购人员能够在价格上寻找漏洞,为学校直接节省下大量的花销。
(4)树立法律意识,严肃监督体系。首先是要对采购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进行加强,让其了解到违反规定操作的严重后果,做到防微杜渐。学校要建立自己的监督管理体系,将采购工作制度化,奖惩分明,规范采购人员行为。一经发现有人违规操作,违反法律,轻者进行教育并限制其职称评定与岗位提升权利,重者直接解雇并移交司法部门处理。在开展采购活动时,学校在组建采购小组之外还要组建监督小组,考虑到人力资源问题,可由后勤部门、财务处以及供应商信息管理系统工作人员进行联合监督。并且还可以将监督工作交由社会大众,采取采购透明化方式,信息公开,避免暗箱操作的发生。
2.按是否履行招投标程序,可分为招标项目经济合同和非招标项目经济合同。根据国家《招标投标法》和《政府采购法》规定,超过一定限额的工程、物资、服务的采购必须要经过招投标程序,因此招投标活动成为影响合同订立的重要因素,而且经过招投标活动的经济合同因其采购金额大、环节多、程序复杂等因素,决定了该类合同的订立具有特殊性。
3.按其他方式进行分类:按合同标的,可分为转移财产合同、提供劳务合同和完成工作任务合同;按合同形式,可分为口头经济合同和书面经济合同;按合同成立是否需要特定方式,可分为要式合同与非要式合同;按照合同的订立先后,可分为主体合同和补充合同等。上述分类方式可以单独采用,也可以联合采用。在经济活动比较多的单位还可以按分类对合同进行二级、三级分层控制。例如:招标活动(一级)的工程类(二级)的主体合同(三级)。
二、加强合同订立环节审核,减少合同签订风险
高校经济合同管理有多个环节,包括合同草拟、合同订立、合同签署、合同备案、归档等,其中合同订立环节中对合同草案的审核工作尤为重要。审核要点如下:首先,审查合同的主要条款。审查合同的主要条款是否符合双方约定,特别是学校的要求。合同的主要条款有:标的(指工程、服务、货物等);数量和质量;价款或酬金;履行的期限、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根据法律规定的或按经济合同性质必须具备的条款以及当事人一方要求必须规定的条款。其中:工程类合同必备条款包括工程范围、质量标准、价格、质量保证期、履行期限、履行地点与方式、验收、结算方式、付款方式、违约责任、解决争议的方法;服务类合同必备条款包括服务范围、服务期限、酬金、结算方式、付款方式、违约责任、解决争议的方法;货物类合同必备条款包括货物名称、型号、规格、生产厂家、质量标准、价格、质量保证期、履行期限、履行地点与方式、验收、付款方式、违约责任、解决争议的方法。业务归口管理部门应对经济合同的主要条款、重要内容等进行审查,做到合同主要条款的内容完整、符合要求,基本要素齐全,格式要规范,条款明确具体,文字表达严谨。合同语言须准确、周密,以防止产生歧义,造成纠纷。同时应重点审查合同条款是否有损学校利益,是否符合国家及学校有关政策和规定,是否有经济合同约定支付标的经费来源,是否有履约保证金和质量保证金等。其次,确定合同的格式或版本。对有国家规定格式的合同种类,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通用版本执行;对国家没有规定格式的合同种类,高校应对各项同类型合同制定各种基本固定的格式。执行国家规定的格式合同时,要对格式合同中的条款(包括协议条款、通用条款和专用条款)均研究透彻,了解其具体含义及法律意义,避免因不明白其内涵造成误解产生漏洞从而给单位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对没有国家规定格式的各项同类型合同,在制定合同条款过程中,将合同应有的主要条款内容全部涵盖进去,形成固定的格式,使用经过反复斟酌的基本用语,尽量避免使用模棱两可的文字和不规范的语言,减少文字陷阱,控制合同风险。再次,合同不能与招标过程相脱节。招投标活动产生的合同是招投标活动的最终成果,尤其要注意签订合同时不能出现与招投标过程脱节现象。在审核过程中需要审查合同条款招标前后是否一致,审核内容主要包括标的物是否一致、项目范围是否一致、履行期限是否一致、结算方式是否一致、付款方式是否一致、违约责任条款是否一致等。将招标文件和招标答疑中的重要内容与合同相应条款对应,将中标单位在投标文件中的承诺等内容纳入合同条款。另外,还要通过制定一些补充合同条款来建立合同和招投标过程的关系,使合同的内容涵盖招投标全过程的重要内容,保证招投标活动的效果落到实处。
三、建立健全合同管理体系和制度,对合同进行全过程管理
1.建立合理、有效的经济合同管理体系建立经济合同管理体系,包括经济合同管理决策机构、经济合同承办部门、业务归口管理部门、合同监督管理部门,明确经济合同内部管理各部门的职责。经济合同管理决策机构主要职责是统一领导学校经济合同的管理,负责管理合同签订的授权和合同专用章以及相关法律事务的办理;经济合同承办部门是指发生经济活动的具体办理部门,负责合同和相关事项具体手续的办理;业务归口管理部门一般指资产和基建管理部门等,负责负责审核合同的主要条款,负责订立合同等事务;合同监督管理部门一般指财务、审计部门,负责审核合同的主要条款,对合同履行进行监督,确保合同的合法、可行、完备和严密,防止出现不应有的合同纠纷。有条件的高校还可建立专门的法律顾问组织,对经济合同的合法性进行审核,防范合同的法律风险。
2.严格执行合同授权审批制度高校应当综合考虑在有关部门设置有效的合同管理人员岗位,明确经济合同的各级授权委托审批以及签署权限,并严格遵守授权委托权限。对未经授权擅自以单位名义对外签订合同,超出授权委托权限、签署权限签署合同,违规签订担保、投资、借贷等重要经济合同等行为要注意防范。
3.实行合同审核会签制度对于金额较大、影响较深、涉及较高专业技术的合同,在合同签订之前,应当组织法律、技术专家与财会、审计、监察工作人员等共同参与合同条款的审核,必要时还可外请专家出具专业审核意见。专家和参与审核人员在审核过程中的重要意见和事项,经确认后应形成会议记录并妥善保管,已审核后的合同条款应请参与审核的各方面专家对审核意见进行会签,作为合同修改的依据。
四、严格履行经济合同,对合同履约情况加强监督审查
高校应当对合同履行情况实施有效监控,主要涉及财务、资产管理、审计部门。上述部门应当参与重大经济项目合同(特别是基建工程合同)的全过程跟踪管理,在项目资金筹集、招投标、合同的签订等前期环节以及在合同履行的过程中都要积极参与,以获取重大经济项目合同的基本信息。对合同履行中签订补充合同,或变更、解除合同等情况严格进行审查;对合同重要条款的执行进行严密监督并保证其按照合同的约定实施;对合同支付金额进行严格审核,确保学校不发生多支付合同款项的风险。
随着高科技的迅猛发展,我们已进入一个电子化、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的新时代,以电子信息为核心的高科技突飞猛进并日益深入地影响到人们生活、学习和工作的方方面面。在新的历史时期,高校档案事业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务必迅速、有效地提供档案材料,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和党政管理等项工作服务,充分发挥学校档案在教育事业中的作用。因此,高校档案管理服务模式的创新已是势在必行。
一、高校档案管理的最终目的决定了服务创新的必然性
档案作为历史的记录、知识的载体之一,汇集着大量的信息,且是最原始、最可靠的信息,具有不可估量的开发利用价值。加强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高校作为国家科研的重要基地、培养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摇篮,在广大教学、科研人员的实践中产生了大量的科研成果,并成为高校档案部门保存的数量最大、最丰富的馆藏档案。这些档案资源只有开发利用起来,才能体现它们应有的价值。
高校档案形成于高校各个时期、各个方面,是反映学校历史面貌和发展变化的真实记录。实践证明,高校档案对于推动教育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科学管理学校、开展教学研究、提高工作效率、维护学校权益、展示学校辉煌业绩等具有重要作用。档案工作是办好高校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高校管理不可缺少的环节,也是衡量一所高校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这个环节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建设的整体风貌。档案工作者的任务就是科学地管理档案,有的放矢地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以满足学校各类人员对档案信息的需求。然而,目前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在高校仍占主导地位,各高校的档案利用率仍很低,多数珍贵的档案资料处于“养在深闺人未识”的阶段,掩埋在历史的灰尘之下。
高校档案作为一种客观实体,它的作用发挥并不是主动的,而是潜在的,需要通过人的劳动,通过一定的科学的工作方法来管理、开发才能发挥出来。为此,高校档案管理部门必须以新时期高度发展的电子科技为依托,实现档案管理服务模式的创新,从社会需要、学校需要的角度出发,以学校内外的利用者为服务对象,以库藏档案信息为服务内容,以多种服务方式为手段,为档案的开发利用创造一个广阔的空间,实现高校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
二、电子时代的到来为高校档案管理服务模式的创新提供了技术支撑
一是计算机的应用和普及。档案的手工操作速度慢,不能适应人们的要求。当今时代,计算机已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档案工作中,计算机的介入改变了档案工作完全靠手工操作的历史,大量简单、重复的手工劳动逐渐由计算机取代,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此外,网络技术、复印技术、缩微技术、激光扫描技术也为档案工作的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二是新的电子载体(材料)的出现和应用。纸张在一段时间里几乎是档案工作唯一的载体,录音带、录像带只是凤毛麟角。20世纪80年代后,新型载体大量出现,如磁带、磁盘、激光视盘、电子文件以及数码相机拍摄的图像数据等。电子载体的应用使档案管理的手段从纸质走向电子媒介,过去的一些纸质资料被现代的计算机磁盘、光盘等存储介质所替代。充分发挥计算机存储量大、处理速度快、输出形式多样的强大功能,使档案信息服务更完善、更便捷。
三是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高校的优势在于具有完善的校园网,校园网的产生使档案工作发生了质的变化,一改传统的手工操作为电子文件,变被动工作为主动工作,利用先进的设备、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极大地提高了档案信息管理和利用的效率。与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相比,电子时代的高校档案工作者不再始终面对档案本身实施一系列管理活动,而是直接运用计算机网络来进行电子档案信息的收集、整理和传输,真正体现“信息数字化、传输网络化、馆藏超时空化、服务有线化”,利用者足不出户便可查阅有关的目录、索引和全文,既方便又快捷,实现了档案信息的共享。
三、高校档案管理服务模式创新的对策与措施
服务内容创新,从档案数量要求向质量要求转变。档案管理服务模式创新的内容是多方面的,高校档案工作者不能只是将档案收集起来便万事大吉,而是要充分挖掘自身潜能,通过不断完善、丰富、创新工作内容,推动服务工作向高水平、高层次发展。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高校的档案工作也逐步走上了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的轨道。档案工作从传统的档案实体管理方式向全面的档案信息管理和档案信息服务方向转变,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档案的价值在于被利用,高校的档案资源就像一座宝库。高校档案工作者要实现服务模式的创新,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坚持“以利用为中心”的档案工作指导方针,加大档案编研的工作力度。档案编研是档案管理的重要环节,以服务方式的主动性、提供信息的系统性、编研成果的创造性等优势在经济建设中的很多领域发挥了突出作用。档案编研工作就是充分挖掘和发挥档案资源作用,适时把相关的信息转化成编研成果,直接为高校的中心工作服务,从而使编研成果发挥出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服务方式创新,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新时期高校档案部门应立足馆藏、面向未来,大胆改革现有的高校档案管理模式,在档案管理的现代化、信息化、服务化、开放性上下大力气,建立管理科学、反应敏捷、运行灵活的管理体制,改变“重保管、轻利用”的做法,将重点放在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努力实现服务方式的社会化、多元化、优质高效化。档案管理者要强化参与意识,在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紧紧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积极参与学校的重大活动,及时了解、掌握学校发展动态,经常深入教学、科研第一线,熟悉教研业务工作的流程和具体内容,了解和掌握教职工对档案信息的利用和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信息服务工作。同时,在档案主管部门的协调下,加强高校档案馆和地方综合档案馆之间的联系与协作,广泛开展联机检索等业务,互通信息,促进交流,改变各自为政的局面,优化档案信息资源配置,联合搞好信息资源开发,实现资源共享。
服务手段创新,由传统的手工管理模式向现代化管理模式转变。服务手段的创新是档案服务工作创新的载体,随着计算机和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加速融合发展,数字化档案馆的建设是21世纪档案业务建设的必然发展趋势。因此,必须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步伐,把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运用到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中去,改变传统的手工操作管理模式,实现现代化管理。档案工作人员要借助现代计算机技术及网络通讯技术,对文字、声音、图像等各种形式的信息统一进行处理、存储,实现同一事物的多种形式表现,从而改变传统的档案信息利用只能着眼于纸张文字材料的单一表现方式,将更加丰富多彩的编研形式呈现给读者。同时,加强档案馆信息网络建设,在因特网上建立档案信息主页,搞好网络化服务,让“死档案”变成“活资源”,为利用者提供丰富鲜活的档案信息;按照信息化标准建成的档案馆,能够存储大量各种形式的信息,用户可以通过网络方便地获得这些信息,并且其信息存储和用户访问不受地域限制。这种档案馆信息网络能把包括多媒体在内的各种信息的数字化、存储管理和查询集成在一起,使这些信息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从而改变过去那种信息量少、传播速度慢、覆盖面窄、信息利用局限于资料发放围墙之内的不利状况。
参考文献:
[1]卢慧军.浅谈数字化时代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