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03 09:45:13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后现代哲学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研究目的及意义:施蒂纳是青年黑格尔派的重要人物和逻辑终结者,他的代表作《唯一者及其所有物》第一次全面的批判了费尔巴哈甚至是启蒙思想以来的古典人本主义逻辑,也是西方思想史上在现代性的语境中第一个自觉地消解形而上学的人,而且他直接地影响了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在传统的思想史教学中,施蒂纳被贬为一个小丑式的浅薄理论家,虽然国内目前有个别学者深刻地认识到了施蒂纳的重要意义并作了简要的分析,但这种不受理论界重视的情况仍未完全改变。我的研究试图对施蒂纳的代表作的理论特色及其思想对费尔巴哈、马克思等当时各种哲学的巨大影响进行阐述分析以及对其思想与克尔凯郭尔、尼采、阿多诺甚至当代后现代思想的理论相似性进行浅要发掘。
研究计划:立足现有资料,力求先把握施蒂纳的代表作《唯一者及其所有物》的主要内容与理论逻辑,同时参照早年和现有学者对施蒂纳的研究成果(如张一兵《回到马克思》中对施蒂纳的研究),然后进一步寻找分析施蒂纳反对形而上类本质思想的当世影响,以及他的思想与克尔凯郭尔、尼采、阿多诺及后现代思想的理论相似性。
章节目录
一.施蒂纳其人及其代表作介绍
(1) 施蒂纳其人及其所处的环境。
(2) 施蒂纳代表作《唯一者及其所有物》的文本分析。
(3) 施蒂纳的理论观点及对其分析。
二. 论施蒂纳的当世影响与冲击
(1) 施蒂纳思想对当时各种哲学(重点是费尔巴哈哲学)的批判。
(2) 施蒂纳对马克思思想形成的直接影响。
三.施蒂纳思想的后世意义:分析施蒂纳的思想与克尔凯郭尔、尼采、阿多诺甚至后现代思想的相似性。
1. 施蒂纳与克尔凯郭尔
2. 施蒂纳与尼采
3. 施蒂纳与阿多诺
4. 施蒂纳与后现代思想
四.结论
主要:
施蒂纳《唯一者及其所有物》,商务馆89年版
张一兵《回到马克思》,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孙伯揆《探索者道路的探索》2002年版
张凤阳《现代性的谱系》南大出版社2004年版
道格拉斯.凯尔纳《后现代转向》,南大出版社2002年版
张一兵《无调式的辩证想象》,三联书店2001年版。
罗素《西方哲学史》商务馆1982年版
尼采《论道德的谱系》商务馆1992年版
尼采《权力意志》商务馆98年版
尼采《偶像的黄昏》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梯利《西方哲学史》商务馆2000年版
赵敦华《西方现代哲学新编》北大出版社2001年版
刘放桐《现代西方哲学》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纵观比较教育的发展史,比较教育的方法论问题一直是国内外比较教育学术界探讨和争论的焦点问题。随着19世纪末哲学思潮的兴盛,比较教育方法论的萌芽也埋下了哲学的种子。其中,实证主义、人文主义、后现代主义等比较教育方法论都有着其深刻的哲学理论基础,堪称是在哲学这块肥沃的“土壤”上开出的几朵比较教育方法论的“生命之花”。下面,具体探讨这几朵“生命之花”及其与“土壤”之间的关系,以期抛砖引玉,希望广大同仁为比较教育这片“广袤的田野”更添几树“新枝”。
一、实证主义哲学与实证主义方法论
1.实证主义哲学概况介绍
在所有的比较教育的方法论里,实证主义无疑是最早运用于比较教育实践之中的。当时英法等国正初步发展实证主义学科,而作为社会学创始人的孔德,基于之前的认识,制定出社会学研究的基本准则。他强调使用自然科学方法论来建立“实证的社会科学”,认定其主要的任务是“要揭示社会发展的规律”。[1]他又提出:“社会现象的确切原因应从那些以往社会现象中寻找,而不能从那些个人意志状况中去挖掘。”“必须区分事物的原因和它所实现的功能,而且应把原因问题放在功能的前面去考察。”[2]两项准则确立并推广之后,实证主义方法论红极一时。
与此同时,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比较教育一个很大的优势就在于其善于接受新事物。而在那个时代里,生命力最强的莫过于实证主义了。由此,实证主义的特点很快与比较教育领域融合。很快,一大批比较教育工作者开始成为实证主义的忠实拥趸,这其中更是不乏安得森、胡森、诺亚和埃克斯坦这样的比较教育名家。[3]实证主义哲学思潮开始风靡全球。
2.实证主义方法论在比较教育研究中的运用
作为那个时代里的“一枝独秀”,实证主义方法论在比较教育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首先,通过实证主义方法论进行比较教育研究,目的不在于个人,而在于寻求各国教育的普遍规律,在于揭示各国教育的普世价值。其次,持实证主义方法论的比较教育学者,在研究过程中,大都主张采用量化法,他们认为,唯有如此,方能保证研究的效能。由此,在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开始纷纷通过以数理逻辑取代形式逻辑,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从而揭示命题的经验基础,以此获取真理。[4]可以说,实证主义在比较教育的历史舞台上画上了浓重的一笔,其利弊都是有目共睹的。
二、人文主义思潮与人文主义方法论
1.人文主义思潮概况介绍
实证主义风靡后的19世纪末,人文主义学派开始进行反击。这其中以狄尔泰为代表。狄尔泰在《精神科学导论》中提出了自然科学和精神科学的区别,并指出:“前者研究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过程,是僵死的、无意识的,研究的目标是要找出自然界物体之间必然的因果关系,排除偶然性和意义;后者研究具有历史性和目的性的人类行为及其精神活动。由于人的自由意志,它是独特的,偶然的,所以人类行为既无规律,也无法预测。”[5]也就是说,人文主义方法论最看重的就是“理解”二字,并把“理解”理论作为自己的核心思想,贯穿了整个人文主义的始终。“理解”理论即是人文主义思潮的哲学基础。
2.人文主义方法论在比较教育研究中的运用
人文主义曾经在比较教育史上占据过重要地位。其治学之道在很大程度上不是对知识进行研究,而是对知识进行感受。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的研究方法是属于个人的,[6]并无规律可供推广。一般来说,人文主义者比较注重历史分析,他们通常将历史情境置于一个更高的位置,要理解教育,首先就要理解历史情境。相比于其他一些教育因素,更让人文主义者关心的是人的本身的发展。在他们看来,多元文化之间的理解、国际社会和平,以及防止教师和教育行政人员的偏狭的地方主义倾向等方面的作用更值得看重。[7]
三、后现代主义思潮与后现代主义方法论
1.后现代主义思潮概况介绍
20世纪60年代,后现代主义思潮初见端倪。其起始于欧美,以工业社会为背景,以批判否定现代主流文化的理论基础、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为基本特征,强调多元、否定中心和等级、主张开放、重视平等、崇尚差异、推崇创造、[8]去掉本质和必然。其萌芽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用于表达要有必要意识到思想和行动需超越启蒙时代范畴。
2.后现代主义方法论在比较教育研究中的运用
一般说来,比较教育研究者更关注微观层面的教育现象,如学生个体、个别学校等的教育问题研究。后现代主义思想与比较教育融合后,从另一个侧面促进了比较教育研究中质性研究方法的应用。这在比较教育的历史上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尝试。这种尝试,一方面肯定了比较教育自身研究范式的文化多元性,另一方面,针对某一具体文化背景中的教育问题,它能进行深度研究,还能防止用单一理论文本解释不同地域的平面化分析现象,最终推动比较教育研究自身方法论的科学性发展。[9]
这即是说,后现代教育理论虽然未在一定范围内达成共识,在比较教育等众多领域内却早已经出现了采用后现代主义方法进行的论述,且数目之繁、类型之众,皆有迹可循。而后现代主义在比较教育研究中之所以得到如此迅速的应用与发展,与其能促进比较教育众多因素的迁衍也密不可分。
当然,除了以上三种理论之外,还有很多哲学理论都在一定程度上对比较教育学的发展奠定了哲学基础,使得比较教育的发展有了哲学上的依据,比如,相对主义理论、冲突理论、多元文化主义理论、结构功能主义理论、依附理论等。这些理论,从某种意义上说,均丰满了比较教育的哲学理论羽翼,充实了比较教育的学科框架,为比较教育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2][法]迪尔凯姆著.胡伟译.社会学研究方法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13.
[3][4]Philip G.Altabach,Gail P.Kelly.New Aproaches to Comparative Education[M].Chicago:The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6:73,85-86.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是20世纪后半叶在西方社会流行的一种哲学、文化思潮。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想强调多元、崇尚差异、主张开放等,它推崇创造、否定中心和等级,去掉本质和必然。写作教学内容是写作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共同作用的对象,是联系写作教学中教与学双方的中介和纽带。在后现代主义语境下,课程的哲学观、主体观、知识观、课程观都发生了变化。写作教学内容从知识到经验再到活动,逐步摆脱现论对人的异化,走向后现代化。后现代主义写作教学内容表现为追求知识多元化;依赖于学生经验和生活的总和;强调学生在写作学习活动中的生成与创造等几个方面。
一、后现代主义写作教学内容追求知识多元化
传统的知识观认为,知识是独立于人类经验之外,是被赋予的、归属性的,因此也是客观的、普遍的、绝对的和永恒的。而后现代主义在知识观上,反对现代元叙事,强调知识的个人化、境域化、建构性;在课程观上,认为课程是提供给学生的现实机遇,是学生的生成与创造过程,强调开放性、多元性、内在性。后现代主义写作教学内容追求知识的多元化。
首先,是写作题材知识的多元化。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生活日益变得丰富和多姿多彩。中学生在学校可以感受到不同老师给自己带来了不同的知识面。在家里可以感受到不同家庭给自己带来的刺激。在社会,各种报刊杂志各种电影电视以及网络,完全把中学生卷入一个无所不及的信息圈。中学生已变得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因此,中学生作文题材变得异常丰富。试看以下一些作文题就可略知一二:《网为何物,恐龙飞舞》、《向前看向钱看》、《搞笑课堂one and two》、《老师们的兵器谱》、《老鼠夫妇西行记》、《一个太空人的遭遇》。成长中的中学生往往对各种事物都充满着好奇,他们尽可能接触生活中的各种事物,他们的某些见识甚至超过教师和家长。因此,作文教学中题材多元化成为大势所趋。
其次,是写作语言知识多元化。后现代主义力图对基础主义的颠覆,对主流话语的颠覆。这一颠覆解放了边缘的、被压倒的话语,使“他者”走上了舞台,后现代主义话语中,德里达主张“撒播”和“延异”,利奥塔高呼“向统一性开战”。后现代主义主张一切人的声音。后现代主义对话语霸权的颠覆,形成写作语言知识的多元化。当前中学生对生活广泛关注,对知识不断获取,加之电影电视的广泛普及和网络的普遍运用,社会上产生了许多新语言。中学生迫不急待地应用到作文中来。如“美眉”“菜鸟”、“大虾”、“灌水”、“顶”、“7456”,等等。这种网络语言经常性被学生应用到作文中来,虽然遭到老师的批评,但作文中依然屡见不鲜。再加作文中英语语言的夹杂,文言文语言的夹杂,中学生作文语言自然地形成了多元化的局面。
二、后现代主义写作教学内容重视学生经验和生活的总和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世界各国、各地区推出的适应新世纪挑战的课程改革举措中,呈现出一个共同的趋势:倡导课程向儿童经验和生活回归,追求课程内容的综合化、生态化。杜威把教育看做经验的不断改造,认为经验是人类存在的基础,经验充满思考,能够产生智慧。因此,课程的全部内容都包含在学生在校的经验之中。泰勒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对所处的环境作出的反应而产生的。” “学习经验”是指学生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此,学习是学生通过主动行动而发生的,学生的学习取决于他自己做了什么,而不是教师做了什么。泰勒认为,教师需要建构多方面的情境,以便学生能够通过主动与情境发生交互作用而获得教师所期望的那类经验。后现代主义课程认为学生个人的写作学习经验是复杂的,不可控制的。
首先,学生的经验不仅仅是外显的行动,更多的是内心的体验;不仅仅是理性化的智力,也是非理性化的情感、意志等因素,具有主动性、多样化的特征。
其次,经验产生于生态化的背景,这些生态化的背景,尤其是校外的因素,是很难控制的,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隐蔽课程的影响。因此,经验的产生实际上处于一种类似“混沌”的状态,其规律是深层次的、不可预测的。
再次,相对于既定目标而言,经验可能是负向的,它会抵制目标的贯彻。在后现代社会,社会民主化,开放化,价值观念多元化,学生作文立意表现得越来越多样化。如常见的议论文中,学生反其意而行之的大有人在。如“近墨者未必黑”,学生认为自己身正,近墨也没什么了不起。“弄斧到班门”,学生认为到鲁班门前弄大斧,才算真正找到了行家,才可增长自己的见识,砥砺自己的行为,提高自己的修养。学生们在作文中思古抒怀,品评古人,点拨名人。这些都是产生于学生的内心体验,是深层次的,不可预测的;学生任由自己的思维奔驰在写作内容的原野上。
三、后现代主义写作教学内容强调学生在写作学习活动中的生成与创造
后现代主义课程观认为,课程内容是由学生在学校所从事的各种学习活动所构成的,学习者通过与活动对象的相互作用实现自身各方面的发展。活动课程内容具有如下特点:强调学习者是课程的主体以及作为主体的能动性;强调以学习者的兴趣、需要、能力、经验为中介实施课程;强调活动的完整性,突出课程的综合性和整体性,反对过于详细的分析;强调活动是人的心理发生、发展的基础,重视学习活动的水平、结构、方式,特别是学习者与课程各因素的关系。
学生在写作活动中往往容易找到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能够充分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和发现写作相关的知识、感受了生活意义,由此引起他们对生活的反思与体验,达到写作经验的生成。写作活动是激发学生创造性的最好方式。学生在写作活动中往往能够心驰神游,思想自由,获得写作的最佳灵感。写作活动中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师生之间的交流,也往往给学生个体带来写作上的启发,客观上促使了写作内容的生成。
总之,后现代主义写作教学内容强调差异、多元、以及创造性、开放性等,打破了传统写作教学中教师绝对权威、学生被动、统一接受、课堂中心、书本中心等现状,在知识、经验、活动等方面显示出了自己的个性。
参考文献:
[1]张传燧.中国教学论史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128.
[2]欧用生.课程发展的基本原理[m].台湾:高雄复文图书出版社,2001.194.
[3]钟启泉,张华.世界课程改革趋势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86.
研究计划:立足现有资料,力求先把握施蒂纳的代表作《唯一者及其所有物》的主要内容与理论逻辑,同时参照早年和现有学者对施蒂纳的研究成果(如张一兵《回到马克思》中对施蒂纳的研究),然后进一步寻找分析施蒂纳反对形而上类本质思想的当世影响,以及他的思想与克尔凯郭尔、尼采、阿多诺及后现代思想的理论相似性。
章节目录
一.施蒂纳其人及其代表作介绍
(1) 施蒂纳其人及其所处的历史环境。
(2) 施蒂纳代表作《唯一者及其所有物》的文本分析。
(3) 施蒂纳的理论观点及对其分析。
二. 论施蒂纳的当世影响与冲击
(1) 施蒂纳思想对当时各种哲学(重点是费尔巴哈哲学)的批判。
(2) 施蒂纳对马克思思想形成的直接影响。
三.施蒂纳思想的后世意义:分析施蒂纳的思想与克尔凯郭尔、尼采、阿多诺甚至后现代思想的相似性。
1. 施蒂纳与克尔凯郭尔
2. 施蒂纳与尼采
3. 施蒂纳与阿多诺
4. 施蒂纳与后现代思想
四.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施蒂纳《唯一者及其所有物》,商务馆89年版
张一兵《回到马克思》,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孙伯揆《探索者道路的探索》2002年版
张凤阳《现代性的谱系》南大出版社2004年版
道格拉斯.凯尔纳《后现代转向》,南大出版社2002年版
张一兵《无调式的辩证想象》,三联书店2001年版。
罗素《西方哲学史》商务馆1982年版
尼采《论道德的谱系》商务馆1992年版
尼采《权力意志》商务馆98年版
尼采《偶像的黄昏》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梯利《西方哲学史》商务馆2000年版
赵敦华《西方现代哲学新编》北大出版社2001年版
刘放桐《现代西方哲学》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研究计划:立足现有资料,力求先把握施蒂纳的代表作《唯一者及其所有物》的主要内容与理论逻辑,同时参照早年和现有学者对施蒂纳的研究成果(如张一兵《回到马克思》中对施蒂纳的研究),然后进一步寻找分析施蒂纳反对形而上类本质思想的当世影响,以及他的思想与克尔凯郭尔、尼采、阿多诺及后现代思想的理论相似性。
章节目录
一.施蒂纳其人及其代表作介绍
(1)施蒂纳其人及其所处的历史环境。
(2)施蒂纳代表作《唯一者及其所有物》的文本分析。
(3)施蒂纳的理论观点及对其分析。
二.论施蒂纳的当世影响与冲击
(1)施蒂纳思想对当时各种哲学(重点是费尔巴哈哲学)的批判。
(2)施蒂纳对马克思思想形成的直接影响。
三.施蒂纳思想的后世意义:分析施蒂纳的思想与克尔凯郭尔、尼采、阿多诺甚至后现代思想的相似性。
1.施蒂纳与克尔凯郭尔
2.施蒂纳与尼采
3.施蒂纳与阿多诺
4.施蒂纳与后现代思想
四.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施蒂纳《唯一者及其所有物》,商务馆89年版
张一兵《回到马克思》,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孙伯揆《探索者道路的探索》2002年版
张凤阳《现代性的谱系》南大出版社2004年版
道格拉斯.凯尔纳《后现代转向》,南大出版社2002年版
张一兵《无调式的辩证想象》,三联书店2001年版。
罗素《西方哲学史》商务馆1982年版
尼采《论道德的谱系》商务馆1992年版
尼采《权力意志》商务馆98年版
尼采《偶像的黄昏》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梯利《西方哲学史》商务馆2000年版
赵敦华《西方现代哲学新编》北大出版社2001年版
后现代主义引发了当代中国多种问题,如中心与边缘问题、价值平面问题、文化观念转型问题、价值归属问题、知识分子文化身份问题等。讨论后现代主义问题已经不是一个思路引进的问题,而是人类面临的一个共同的问题。那种回避的态度不足取,那种站在现代性或者后现代立场宣布什么本质层面被取消,什么东西不具有合法性,其本身就是独断论的。后现代反对独断论。因而,人文知识分子不仅要放弃虚无主义立场,还要放弃极端民族主义立场,才有可能在极高明而道中庸中,找到价值重塑的思想地基。
下面,从传统、现代与后现代、后现代思想、后现代政治、后现代文学艺术、新世纪文化转型等几方面的后学(post-ism)问题,对2001年中国学术界对后现代主义的讨论做一学术史考辨。
一 传统、现代与后现代多元问题
传统、现代与后现代的关系,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后现论的时髦和现实问题的复杂造成的交错状态,使中国学界必得认真分析传统型、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紧张关系。那种缺乏分析的取舍使中国文化转型产生了困难,同时也使选择的主体和主体的选择分外艰难。这方面有几篇论文值得注意。
向世陵在《传统哲学的现代反思传统、现代、后现代与中国哲学的价值》 中认为:中国正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迈进。本质上是西方文明产物的现代化或现代性,成了中国哲学现代转型的第一推动。作为西方现代性标志的理性启蒙,集中体现了西方文明对世界的贡献。但这条道路本身却是不完备的,时代提出了调整的要求。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的注重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和资源的合理配置,强调人和自然的亲和关系,以及在一定程度上承认文化发展的多元性等等,可以说都是这一背景下的产物。如此思潮被引进到中国,大体上是与改革开放后西方现代性文化进入中国同步的。后现代对西方现代化道路的批评和在某种程度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青睐,促使我们不得不回过头来,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及其哲学的价值。他认为,思考中国传统哲学资源在21世纪的价值,离不开西学的参照。由西方传入的现代性与后现代主义为中国哲学的现代转型准备了条件,中国哲学本有的开放性则为这一转型提供了现实的可能。应当在认真总结自身短长的基础上,将西方的现代性精神与中国传统的真善美的价值追求自觉结合起来。一阴一阳之谓道的结构模型和变常互动互补的生存机制集中体现了中国哲学的价值。经过与现代性、后现代的相互折衷,必将能够适应新世纪的需要。后现代主义在中国社会得到呼应并与传统思想产生某种共鸣,突出地表现在传统的天人合一观重受重视和被大力推崇。集中体现中国哲学价值的流变性、和合性、生生不息性、天地人一体性等等与后现代的不少主张是可以相容的。
陈喜辉、付丽在《道家哲学与后现代主义比较研究的缘起与现状》 中认为:隔着两千年的时空,人类精神的境遇和反抗并没有根本的变化。陌生的只是面孔和语言。我们相信浪子式的后现代主义能在古老的中国找到自己的源头,而幽玄的道家思想能借清明的西学得到现代的诠释。实际上后现代主义哲学家如德里达等已表现出某种对中国文化的寻亲意识。道家哲学与后现代主义文化皆禀赋鲜明的反传统、反理性主义倾向。当三代礼乐文化与儒家思想整合为礼教中心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老庄以自然主义的道为出发点,以知识的有限性和相对性为根据,彻底泯灭了理性规划的可能性及政治统治的合理性。道通为一,人与物齐,在西洋哲学中死去活来的二元论和主体性等问题对老庄来说如雪融于水。换言之,道家哲学与后现代主义作为两种有着巨大时空距离的思潮,具有内在的亲缘,在言不尽道、反理性专制以及价值的多元化等方面具有极大的相似性,并在消解的同时表现出建设性的价值。这种内在的亲缘孕育于同在边缘的命运,即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和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清算,道家对礼教中心和经学中心的批判。二者的比较研究已广泛展开并引向深入,根本指向是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以及现代化进程等问题。
张建军在《后现代语境中的《庄子》》 中认为:后现代文化语境,赋予我们重新审视经典的视界,在后现代语境中理解《庄子》,可以发现《庄子》载法对崇高、解构神话、一变原理场反对中心强势话语的统治等方面都与后现代主义有相通之处。《庄子》和后现代主义代表了一种原始天真对抗模式化世界,以人类精神解放为其终极目的的一种追求,它通向人类精神领域的一种更为自由的境界。
随着医院管理观念的改变和整体护理模式的普遍实施,以及优质服务的提倡,传统的护患关系也正在显然发生改变。在实施“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和护理模式的今天,对护士的要求日益增长,特别是护患沟通的能力。在临床实践中,护患沟通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良好的护患沟通技巧,是建立护理工作中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1],且更能使工作氛围协调一致。
1后现代思想的内涵
后现代,在西方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难以定义。但是,正如伊格尔顿等曾指出的那样,仍然可以从三个大的方面加以界说:(1)后现代是一个历史阶段,在西方文化的历史上,它相对于近代和现代;(2)后现代是一种美学风格,用这一概念可以去理解后现代历史阶段中的一种普遍的审美风格;(3)后现代是一种哲学思维,可以用这一概念去总结后现代历史阶段中各哲学流派的共同特征。
2护士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医院管理层、患者都对护士提出很高的要求,约定俗成的要求护士善解人意,言语和气亲切,在工作过程中不管遇到什么,永远不能和患者起冲突。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护士每天的工作量超载,工作紧张、繁忙,内容复杂多变,工作质量要求规范、严格,技术水平要求高,工作中的各种急救和突发事件具有多变性、不可控性,经常倒班、睡眠不足,并且有来自患者的不满和伤害以及被感染的危险,以及护士在临床工作中升迁机会少、工作缺乏安全感、青年时期的抱负往往在现实中受挫,对未来不乐观等。长久下来,这些都消耗了护理工作人员的内心资源,给护理工作人员维持健康、积极的心理状态带来了挑战。
3后现代思想在现代护士中的应用
现代的护患交流与沟通通常要求护理人员换位思考,即常常要求护士站在患者的立场为患者考虑。事实也证明,当护理工作人员站在患者的立场,为患者考虑,无条件的支持和关心、理解患者时,确实能使护患关系维持在一个很好的状态。然而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对护理工作无法正确理解的患者和家属,偶尔会对护理工作人员提出无法接受的质疑,这时候就需要临床护士不仅仅是要有耐心温柔地向患者解释,还需要有一定的技巧,可以尝试请患者换位思考,即很巧妙地让患者站在护理工作人员的立场上,从医务工作者的角度来理解护士。这对传统的观念提出了挑战,对现代护理工作人员的思维模式也提出了挑战。
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对传统西方哲学的批判和超越以及对19世纪中期以来的现代西方哲学的反思和发展的浪潮中产生了后现代主义[2]。在后现代哲学中,有些学者发现单向思考存在很多缺陷,这开启了双向思考的研究进路。从施莱尔马赫、狄尔泰到杜威、梅洛庞蒂、施密茨、普特南以及瑞士学者皮亚杰,都提出并不断完善了主客互动论,并得到了很多学者的响应。有了“互动”,就可将传统的单向运思模式扩展成双向运思模式,强调人在认识自然世界过程中可发挥主观能动性作用。
笔者在工作过程中融入后现论中的逆向思维或多元化的思维模式。举例说明:曾经有过这样一位住院患者,怀疑护理工作人员克扣自己的药物,每次护士给他进行静脉输液时他都会用疑问的口气询问护士,输液瓶里有没有把药物全部用上去,听到这样的质问,不用说每一位护理工作人员的心里都会产生负性情绪,每次都给他解释,总是不能打消这位患者的疑虑。听到同事们讲了这件事后,笔者亲自去向这位患者解释。事实是这位患者向笔者提出了和前几天一样的疑问,笔者面带微笑很轻声的向患者解释,很有礼貌的请患者设想笔者与患者角色互相换一下,如果是笔者躺在病床上,患者是一名医务工作者,患者会不把药用到输液瓶里,就这样来给笔者进行治疗。这位患者沉默良久,从此不再提任何让护士们无法以愉快的心情去接受的问题[3]。
由此可见,沟通是双方的,情感情绪的交流也是双向的,在沟通过程中,偶尔也需要很有技巧地温柔地向服务对象提出合理的要求,这样既解除了患者对护理工作人员的误解,又很好地维护了护理人员身心和谐[4]。
4总结
总之,在临床护理工作过程中,恰当地融入后现论,以逆向思维或多元化思维,即以非线性的思维来进行工作,无疑会给护理工作人员维护自身心理健康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护理工作人员在护患沟通过程中,既保持现代的理论与技术方法,也可吸收后现代的理念,灵活运用,更好地在工作中维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5]。
参考文献:
[1]朱光丽.护患沟通技巧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09,6(14):108-109.
[2]刘放桐.新编现代西方哲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615.
只有从哲学家所面临的“问题情境”出发,才有可能理解他的理论,不明了一个哲学家所面临“问题情境”,是不可能理解他的理论的…。阿尔伯特·伯格曼敏锐而深刻地意识到现代技术所引起的危机——超现实,这就是他的“问题情境”,他的旨趣和目标就在于通过对技术现象的分析,达到对技术的形而上认识,进而通过“哲学的训练”使之成为公众的自觉意识,使技术哲学真正服务于社会。
具体来说,“装置范式论”的原创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聚焦物和聚焦实践:现象学技术哲学的新成果
伯格曼的著作《技术与当代生活的特点》既是批评的,又是建设性的,在建设性的观点的具体展开中最突出的、最卓著的贡献是聚焦物与聚焦实践引。
“聚焦物和聚焦实践”思想是伯格曼对海德格尔“天地神人”四重奏思想的进一步发展,海德格尔的“天地神人”四重奏思想是指由经验技术制作和生产的人造物,可以看作是世界的会集地,看作是盛装天地神人的容器,传统意义上的事物在含义上总是一种“多于”,它们比单纯分离的个别事实更多。只要经过认真地反思,就会发现一个个表面上看似孤立和分离的事物其实都有这样或那样的“意向性”,与世界的诸要素有这样或那样的关联。伯格曼不仅提出了聚焦物的思想与海德格尔的“天地神人”思想相似,而且还进一步提出“聚焦实践”思想,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因其强调在实践中的具体实现,体现了一个行动主义者(activist)的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形而上思考与经验的结合。
伯格曼描述“聚焦物”(focal things)、“中心事物”(centering things)或“聚焦现实”(focal reaity),是指“我们所遭遇的那些事物,它们 自然而然地吸引我们身心关注,并且占据我们生活的中心地位。令人肃然起敬的威仪、与世界相联结以及起中心作用的力量,是聚焦物的标志。然而,它们不是可以得到什么东西的凭证。聚焦物证明它们本身是正当有理的。描述它们和回想它们都是一样的。”伯格曼认为,“聚焦物”是指一个会聚它所处环境中各种 自然、文化和历史关系的事物 。
“聚焦物是谦卑的和分散的,但是如果我们能够适当地把握技术,聚焦物就会在技术之中获得它的辉煌。”伯格曼对“聚焦物”的理解在两个方面超越了海德格尔,首先,伯格曼认为,海德格尔的桥、壶和寺庙实际上都是聚焦物,比如寺庙,不仅是它所处世界的意义中心,而且对整个世界的起源和建造、世界的本质和标准等各个方面都有定向力量,只不过在海德格尔那里称作“天地神人”四重整体的统一。伯格曼认为,海德格尔的建议和做法——为了面向聚焦物我们不得不挑选出前技术时代的“飞地”如鞋子或寺庙——会误导人使人沮丧,因为绝大部分从现代技术之中得到舒适和方便的人并不乐意回到传统中去传统事物或聚焦物在现代技术情景中获得了新的意义。第二,伯格曼的“实践的转向,转向‘聚焦物’社会的 ,然后是政治的方面”。 5 伯格曼认为虽然海德格尔在描述“壶”时在四重整体中给“终有一死者”留下了位置,但我们基本上看不到握“壶”的手,看不到 “壶”的倾倒所发生的社会情景 ,伯格曼认 为“聚焦物只有在人类的实践之中才能得到繁荣兴旺。”
2 技术信息与现实关系的思考:经验转向的技术哲学新视角
在2003年由罗伯特 ·c·斯卡夫和沃 ·德塞克(robea c.schafff and val dusek)主编的《技术哲学 :技术的条件文选》(philosophy of technology:the technological condition:an anthology)一书中,专门收录了伯格曼的《世纪之交的信息与现实》一文,表明了技术信息观点的提出在伯格曼技术哲学思想体系中的重要地位。techn62002年秋季刊登 了一组 文章,对伯格曼 1999年出版的《贴近现实:千年之交信息的本质》做了评介。这就充分表明 :如果说“装置范式”是伯格曼技术哲学的基石,其所涉及的形而上学的概念已引起人们的广泛思考,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伯格曼称之为“哲学的任务”,那么这一任务在当今的技术社会中的最有影响力的视角,则是他对信息技术所引起的技术信息的关注所形成的理论成果,这一理论成果是在技术哲学经验转向的大背景下形成的,是经验转向的技术哲学新视角。
phil mullins在《介绍:对贴近现实的把握》(introduction:getting a grip on holding on to reality)一文 意强调了伯格曼的关于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是 目前“装置范式”最有影响力的视角。phil mullins认为《贴近现实》是一个呼唤自然、文化和技术信息重新平衡的著作伯格曼的新作对技术哲学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不仅在于他讨论了三种类型的信息,更为重要的是,他讨论了信息时代的意义问题。
任何一个问题都需要人们多视角、多维度地思考,伯格曼基于技术信息对人的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从技术信息与现实的关系维度进行了思考,提供了一种思想方法,从他的角度提出问题,并试图提供问题的答案,以引起哲学界和公众的关注。
伯格曼对信息技术所引起的技术信息的反思,汲取了埃吕尔思想中的合理成分,受到其启发,在经验转向的背景下,做 了自己的原创性贡献。埃吕尔从总体上看待技术,将技术视为一个整体,这种作为整体的技术究竟是何种意义与何种形式上的环境,埃吕尔没有阐明也是无法阐明的。伯格曼已经脱离了经典的技术哲学家从总体上看待技术的传统,他反对把技术作为统一的整体现象,认为不可能对整体的技术作出复杂的判断,伯格曼重视对具体的技术和技术人工物进行分析,力图把技术哲学建立在对技术实践的充分的可信赖的经验描述的基础上,埃吕尔的环境的划分强调的是技术的整体影响,强调的是宏观的层面,是技术的整个的外在影响,是经典的技术哲学的研究风格,而伯格曼从信息与现实的关系,尤其对技术信息与现实的关系的分析,是建立在对信息技术的分析基础之上的,他力图把对技术的分析建立在经验描述的基础之上,是技术哲学经验转向研究新视角的理论成果。
3 后现代现实主义:实用主义隐含影响的新设想
美国技术哲学家伯格曼扬弃了前人的观点,尤其是芒福德的建设性思想,创造性提出了后现代现实主义的观点。伯格曼认为,我们必须大胆走到大干世界,发现它的界标,审视它的特点。我们应互相分享我们的发现,不再无尽无休地淡论什么手册与指南了¨4j。我们怎样才能遏制超现代主义令人分心与使人衰弱的力量呢?既然我们都与现在确立超现代文化的基本措施有牵连,只有富有远见的共同行动,才能够扭转流行的趋势。但应该有什么具体行动呢?无论如何,一般不能用阻止或禁止的办法对待超现代主义,而应用一种真正的可供替代的解决方法去应对。在有限的世界,对一事一物的热心关注,会限制纵情于另一事一物。我打算把献身于正确的另一选择称为后现代现实主义。它的方针是接受后现代批评的教训,解决后现代语境的意义含糊,采取坚韧态度,为建立以共同庆祝活动为中心的公共秩序而努力。凡能激扬这种态度并且提供庆祝活动中心的,就是现实 。其正在形成的特点是焦点的现实主义 、忍耐的活力和共同的庆祝。
伯格曼之所以能提出后现代现实主义的理论目标,并提出了行动主义的纲领,发展聚焦技术保护聚焦物和聚焦实践,并提出了在不同的国家其聚焦物和聚焦实践是不同的,这不能不说是美国实用主义技术观的隐含影响。从实用主义哲学的立场看,技术是为了社会中的运用,技术不能脱离社会的层面,技术是社会中的技术,不能离开社会而对技术进行形而上学的理论建构和意识形态的先验批判,而要对具体技术进行分析。
实用主义是现代西方最有影响的哲学流派之一。 它是在美国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典型的美国哲学。伯格曼之所以提出聚焦实践、后现代现实主义观点,其原因就在于此。实用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之一就是实践和行动。被公认为美国实用主义创始人的皮尔士将建立以实践和过程为核心的哲学作为自己思想的主旋律。在皮尔士的实用主义哲学之后,詹姆士继续打着反对形而上学的旗帜并走向彻底的经验主义。他曾对实用主义的方法作过如下概括:“实用主义的方法,不是什么特别的方法,只不过是一种确定方向的态度。这个态度不是去看最先的事物、原则、‘范畴’和假定必须是必需的东西,而是去看最后的事物、收获、效果和事实。”u6 这里,詹姆士的“确定方向的态度”就是指如何采取行动。实用主义的方法就是行动方法。实用主义到了杜威则以消除各种二元对立,建立一种以人的生活、行动、实践为核心而贯通心物主客的哲学为己任。杜威以经验作为有机体和环境之间的一种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表现为一种行动和实践,表现出行动哲学和实践哲学乃至过程哲学的特点。
4 结束语
“装置范式论”是现象学技术哲学在经验转向背景下,对现代技术所造成的超现实现象的哲学思考,对现象学的技术哲学和经验转向的技术哲学都做出了自己的原创性贡献。
我们还可以看出,伯格曼试图超越传统的乌托邦与敌托邦,而切实地为现代技术的发展提供思想的选择,可以认为,他的技术哲学思想是对人文传统技术哲学的一种超越,是在走向技术控制主义,是经验转向的现象学技术哲学,是通过对技术的批判与反思,达到对技术现象的寻根究底,实现人类对技术现象的正确认识,从而指导人们实现技术的改革,使人类行为既合规律性又合目的性。
参考文献:
[1]魏敦友.回返理性之源[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2]eric higgs,andrew“ght,david strong.technology and the goodlife?[c].chicago&lond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oo0.
[3]舒红跃.技术与生活世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 论文 摘要】:后 现代 主义文化思潮以其对传统的反叛而对西方 哲学 、文学、社会学、 历史 学等诸多领域形成强大冲击,甚至在许多非西方国家和地区也引起了强烈的文化震荡。多以否定性的形式展示当代资本主义的社会矛盾和文化矛盾的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正在影响着
其次,后 现代 主义的"复制性"导致"快餐文化"的泛滥,使千锤百炼、呕心沥血的文化力作、精品的出现,变得几乎没有可能。电影、电视、广播等 电子 传媒的出现,意味着不仅是对物质的复制也是对精神的复制,的确,后现代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种复制的文化,它不仅是可以复制在胶片、磁带、激光唱盘上的批量生产的商品,而且它的类型、风格、模式,甚至语音也是复制出来的。人们当然会担心:在一个丧失了首创性和怀疑精神的社会中,我们的生存、 发展 ,靠什么来得到保障?而一个时代、一个社会,如果没有几件力作、精品的文化产品推出,那么,它的文化建设无疑是很不成功的。
再者,后现代主义也追求"独创性",但这类"独创"并非真正的创新,而是以时尚的胡闹来博取轰动的新闻效应。这在受后现代主义影响的后现代 艺术 中表现得最为鲜明。
先进文化的先进性体现在它的正确性和真理性。也就是要求我们用真理去战胜谬误,而决不是听任或追随谬误去战胜真理。而后现代主义对真理、进步等价值的否定,将导致相对主义、怀疑主义和虚无主义(一切都无所谓真假、善恶、美丑、光明与黑暗、进步与落后之别,便不需要价值判断,而只有一种存在意义了)。在
在当代美国戏剧史上,大卫·马梅特是一个强有力又不可忽视的声音。自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在美国戏剧界崭露头角后,他的作品曾经获得纽约剧评奖、美国戏剧托尼奖、普利策戏剧奖。“他被公认为不仅是同辈作家中最具原创性和重要性的人物之一,同时在美国戏剧史上可与尤金·奥尼尔、田纳西·威廉姆斯、阿瑟·米勒、爱德华·阿尔比、萨姆·谢泼德齐名。”
《奥利安娜》是马梅特20世纪90年代最具争议性的代表作之一。他创作该剧时,正处于美国最有名的“托马斯—希尔性骚扰案”的审理阶段。因此,《奥利安娜》的问世又掀起了美国社会关于性骚扰、政治正确性、种族、女权的激烈讨论。有的学者认为,马梅特单纯地描写了性别关系和性骚扰等社会话题。也有的学者认为,该剧讽刺了学术圈里滥用权力的现象。此外,众多女权主义者指责马梅特塑造的卡罗尔女性形象偏离了观众。上述解读受到了当时特定社会环境的影响,或多或少地围绕贯穿始终的主题、一成不变的人物形象、熟悉的情节结构展开。当把这部作品放在更大的背景下不难发现,剧中两位主人公对教育意义的困惑、惊人的语言倒置和角色转换、缺失的权力机构(如支持约翰的任职委员会、支持卡罗尔的女权主义组织)、模糊不定的身体接触等描述隐含着更为深刻的意义。笔者认为在伊哈布·哈桑关于后现代主义的不确定性、分裂性和解构的特征理论的关照下解读《奥利安娜》会给我们带来全新的视角。
一.教育意义的主题不确定性
追求真理、本质、确定性是人类认识史的一个基本主题。众多的哲学家都是围绕着这一主题展开,但是这种情况在人类进入20世纪以后发生了变化。由最初尼采的上帝已死的观念到60年代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人们逐渐反省人类追求终极真理的正误。美国当代文学批评家伊哈布·哈桑从60年代起对后现代主义进行了逐步深入的专题研究。在哈桑看来,后现代主义的所有特点是从相反方向对抗现代主义特征的:达达主义、反形式(分裂的、开放的)、游戏、偶然、无序、无言、即兴表演、参与、反创造、解构、对立、缺席、分散、互文性、修辞学、句法、平行关系、转喻、混合、表层、反阐释、误解、能指、反叙事、裨史、踪迹、反讽、不确定性、内在性。这些特征对一切秩序进行了消解,使社会处于一种动荡的否定和怀疑中。
哈桑把后现代主义的第一个本质特点归结为“不确定性”。 “所谓不确定性,或更确切得说,多种不确定性,我指的是这种概念共同描述的一种综合所指:含混、间歇性、异端邪说、多元论、随意性、反叛性、反常变态以及畸形变形”。在哈桑看来后现代不确定性,现代社会出现了一种全面的、根本的转折。整个西方的话语领域,从社会政治、认识体系到个人的精神和心理等方面,各种现存的概念和价值观都发生了动摇和疑问。这种不确定性也渗透到了后现代社会人们的行动和思想中,在文学领域,作家和作品也逐步受到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在《奥利安娜》中,这种不确定性集中体现在教授约翰、学生卡罗尔对教育的不同观点上。
马梅特在剧本开始,就展现了两人之间的差别。首先约翰想打破传统的师生关系,突破权威型老师和被动型学生的压制性关系,希望和学生建立一种积极的、合作的关系,他甚至写过一本书表达了这种想法小论文。约翰对教育的理解是建立在个人的生活经历基础上。他告诉卡罗尔自己学生时代也曾不及格过,“我恨学习,恨老师,恨每一个处在上司地位的人。因为我知道,如果你不介意我这么说,我知道自己会不及格”。为了突出自己的真实性,约翰把自己即将成为终身教授的事情托盘而出。大学的任职委员会将投票决定,但是他认为,任职委员会是一个白痴般的教育系统。亲身经历让约翰从没有人性、客观实在的教育里解放出来,所以约翰无视大学的测试,对卡罗尔说,“你的成绩是A。把考试忘记吧。”而卡罗尔坚持大学教育是有规则的,不能随意破坏。约翰打消了她的疑虑,“课堂里就你和我,我们不会告诉其他人”。此时的约翰推翻了传统的师生之间的关系,他想借助自身的权力无视教育测试,试图通过自身经历引起卡罗尔的共鸣,引导学生对现代教育制度形成自己的看法。在此过程中,约翰强调了个人的作用高于学院教育。在处理和卡罗尔的关系时,约翰坚信自己处于上风,能够启发卡罗尔。
然而,卡罗尔来自于不同的社会背景、经济状况也不同,她和众多学生通过艰苦努力才上了大学。她无法理解约翰撰写的书本的内涵。她在论文里写道:“我认为这本著作里的观点,表达了作者想表达的看法”。这种说法对约翰的书乃至整个学术话语做出准确的描述———作者的著作和学术话语都带有明显的一己之见。一边高唱学生为中心,课堂上的实际教学却是彻彻底底的老师为中心约翰却未能打破自身的局限。约翰忽略了她作为学生的心态,谈话中充满高深莫测的概念和规则,时不时地打断卡罗尔。他一面鼓励卡罗尔表达她对教育的看法,一面又不停的看表后现代不确定性,表现出急躁。他认为“教育是冗长、迷惑人的机制”,而当卡罗尔一针见血地说道,“如果教育像你说的那么糟糕,为什么你还要从事这一行呢?”约翰的回复是,“我从事教育,因为我爱教育”。约翰的回答前后矛盾,攻击大学教育无用的同时爱着这行。马梅特借用约翰和卡罗尔之间的师生关系,阐述对大学教育功能的不同看法。这是站在各自的立场上呈现出来的,无法进行沟通和交融,没有确定和统一的概念。
二.人物形象和人物心理的片段性
约翰一面高呼热爱教育,一面却又痛恨教育。他有着被教育压迫的亲身经历,却也在成年后享受着教育带来的福利。这种双面的人格,或是圆滑,或是成熟。马梅特展现给众人的是一个飘忽不定,基于个人经历侃侃而谈的大学教授,一个游离在传统教学和现代教育之间的傀儡。哪一个是真正的他?马梅特把这个问题留给了每一个去看戏剧的人。自我、主体是近现代西方哲学的一个核心话语。与传统的自我相比,“后现代主义消解了传统的自我,鼓动自我抹煞。一种骗人的直率,没有摘要约翰同意从他的教学计划中删除某些课文,包括他写的书,她就会放弃控告,勃然大怒的约翰失控地举起了椅子砸向卡罗尔。
这部戏剧留给观众和评论家最大的困惑,就是约翰把手臂放在卡罗尔双肩上的动作。这个动作是否是约翰真的想侵犯卡罗尔?还是真的想安慰她?卡罗尔正是基于这个零乱性或者片段性的动作,推断出约翰对她进行性骚扰。“后现代主义声称要持存的只是片段,他们反对任何整体化的尝试。他们喜欢随意地组合、拼凑或割裂文本”。卡罗尔就是视世界由片段组成的,但是片段之和构成不了一个整体。这种模糊性和没有整体性的动作,导致了观众和评论家的激烈反应。而卡罗尔为什么这样做,文中似乎没有给出定论。但是能看到的是卡罗尔自身的语言缺陷影响了她和老师之间的沟通。在第一幕中,卡罗尔讲话犹犹豫豫、吞吞吐吐、停顿、词不达意,甚至一句话都很难表达清楚。她理解不了约翰指定阅读的书目,抓不住课堂讨论的重点。可以推测,卡罗尔的语言能力的确有限。但是,作为大学教授,约翰的语言表达能力很强。他时而打断卡罗尔,或者把她未讲完的话补充完整,无意中把卡罗尔逼到边缘。她的精神压力和敏感可想而知,她容易抓住一个片段去尝试后现代不确定性,割断整件事情的联系。正如哈桑所说,他们“会求助于悖论、反依据、反批评、破碎性的开放性、未整版的空白边缘”。然而在第二幕中,卡罗尔语言表达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她得到了女性“团体”的支持,控诉约翰对其性骚扰。约翰试图阻止,便抓住她的胳膊,希望能继续和她商量。卡罗尔被他的行为吓得尖叫起来,挣脱了约翰的双手。至此,性骚扰升级为未遂,有人说是卡罗尔陷害了他,有人则为卡罗尔抱不平。此时,手搭双肩、抓胳膊的片段没有像整个整体或中心聚集,两人之间的对立更加明显,原有的有序性、整体性被片段性、零乱性、分裂性取代。
三.语言和权力的解构
马梅特的语言具有日常生活和街头话语的节奏和风格,简洁明快小论文。他擅长使用叠句或重复句来制造戏剧效果。人物对话像串起来的语言碎片,缺乏流畅性,常常伴随着结巴、断续、零乱,令人感到生涩难懂。但是他正是凭此手法来表现人物特有的思维方式。比起流利清晰的对话,这种对话更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也能更好地塑造人物表面拙于表达、内心丰富敏感的立体形象。在《奥利安娜》中,这种语言现象随处可见。在首次见面时,约翰仗着语言上的优越性常常打断表达欠佳的卡罗尔,让卡罗尔身处崩溃的边缘。第二幕中,卡罗尔成长为一个语言流畅、强势而又得到女权主义组织支持的权力型人物。相反的是,约翰成了女权主义眼中父权制的代表人物,他的语言优势逐渐丧失。第三幕中,双方围绕性骚扰展开了唇枪舌剑的辩论。精彩之处在于双方对簿公堂后经历的语言倒置,而语言力量的变化引起了两人权力关系的变化。两个人之间的角色彻底转换:约翰成了学生,卡罗尔则变成了老师。她拿出了一份禁书单, 其中包括了约翰的书。尽管约翰试图运用教师的职业优势和道德说教唤起她的同情, 让她放弃指控, 但卡罗尔丝毫不为所动。约翰在话语权的掌控上节节败退,语言表述不清,无奈之下破口大骂。最后,他举起椅子想砸卡罗尔的行为足以体现他已经丧失了语言的优势。
面对约翰的暴力,卡罗尔回答“是的。那是对的。(目光离开他的身上,低下头,对自己说:)…是的,那是对的”这句话看起来是肯定的回答,但是她要肯定的什么?肯定自己的控诉是对的?还是另有所指?卡罗尔的目光离开约翰,低头对自己说的动作意味着她认识到她对约翰的惩罚是值得的后现代不确定性,因为她启发了他。但是这个非原则化、非中心化的动作和言语,颠覆了传统的封闭式结局。马梅特并未给出确定的答案。读者如果支持约翰,认为卡罗尔是一个十足的,那么他们是在为具有比喻性的身体攻击行为鼓掌。如果有人站在卡罗尔一边,那么他们是在为一个受伤但是摧毁别人职业生涯的女性鼓掌。马梅特曾就《奥利安娜》的主人公给出了自己的看法,“他们两个人既有很多话想对彼此说,又有对彼此的合法的喜爱”。《奥利安娜》这种模棱两可的语言游戏,消解了权力语言,把语言看成一场游戏,撇开了严肃正经的政治正确性。这种开放式、令人称奇的结尾,“不再是围绕一种特定的主题、中心、原则或秩序面进行的活动,成一种随意的性的游戏性的没有终极目标的活动”。
马梅特的《奥利安娜》以当代美国教育制度为背景,利用性骚扰为主线,探讨了在后现代主义的背景下性别关系、权力关系、语言力量等等,马梅特通过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困境,展现了后现代主义下人们思想和活动的不确定性,渴望交流和权力支配。但是整体性和权力中心随着剧中主人公的较量逐渐被消解,此剧颠覆了传统的人际关系,导致角色转换、语言力量中心的变化,直至演变为片段和非中心化。
参考文献:
[1]ChristopherBigsby. ed.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David Mamet.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
[2]David Mamet. Oleanna. New York: DramatistsPlay Services Inc, 1993.
[3]ThomasPorter, “Postmodernism and Violence in Mamet’s Oleanna.” Modern Drama43.1 (Spring 2000): 13-31.
[4]力勇.“话语场中的权力之争--《奥利安娜》主题解读”。《国外文学》2006年第一期,第102-108页.
[5]张国清.中心于边缘——后现代主义概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