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03 09:45:13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目标管理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目标管理是指在管理过程中,编制合理的目标计划,并认真的执行目标计划,定期对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评价、控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从而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目标计划,达到管理的效果。目标管理具有很强的计划性,在管理过程中,需要各个环节的紧密结合,这样才能高效的完成目标计划。
1.2编制目标计划
编制切实、可行的目标计划是目标管理的第一步,编制的目标计划要符合实际情况,与工程项目紧密结合,这样才能确保目标计划的顺利执行。在编制目标计划时,首先要编制总体目标,从而为整个工程项目的进展提供引导;其次要根据总体目标制定各个分目标,这些分目标对总体目标的实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编制目标计划过程中,要对人员、设备、资金等因素进行充分考虑,这样才能保证制定的目标计划符合实际情况。在编制目标计划时还要对目标风险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从而为目标计划的顺利执行提供保障。
1.3执行目标计划
编制好目标计划后,就要严格的执行目标计划,由于目标的执行程度直接影响到工程的建设程度,因此,必须加强对目标计划执行程度的管理力度。在执行目标时,要根据各分目标的要求,组织人员、设备及其他资源完成目标,同时要将目标责任落实到个人身上,从而确保目标的顺利实现。
1.4目标的控制
在执行目标过程中,要定期对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评价、总结,分析这一阶段完成目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方法,并总结经验,为下一阶段目标的实现提供依据。在评价目标完成情况时,要全面的考虑,不仅要评价目标完成度,还要评价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这样才能科学、客观的对目标进行控制,才能高效的完成目标。
2目标管理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2.1目标体系与经济指标有效地结合在一起
建设工程项目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盈利,因此,要想高效的执行目标计划,就需要将目标体系和经济指标有效地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保证目标计划的顺利执行。当目标与经济结合在一起时,把总体目标分解成多个阶段目标,并将这些阶段目标合理的分配在各部门、机构,最后落实到个人身上,实现经济发展与目标完成的双重效果,这样就能保证目标的持续发展,顺利的完成目标。
2.2充分调动人员的工作热情
工程管理需要各个部门和员工协同合作完成,而目标管理也需要各个部门和员工的协同合作。将目标管理应用在工程管理中,能使得工程管理更加科学、规范,在工程管理中执行目标管理时,需要对全体员工进行目标管理教育,引导全体员工树立目标管理的理念,并制定合理的激励措施,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让员工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目标管理中,从而为目标管理的顺利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
2.3化解工程管理行业发展失衡的现象
在我国的工程管理中,存在十分严重的行业发展失衡现象,其主要原因是各个行业的经济发展水平有一定的差距,如各行业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导致行业的发展空间有一定的差距,即便是在同行之间,由于发展资源存在差异,其发展状况也存在一定的差距,将目标管理应用在工程管理中,能优化资源配置,促进行业之间的公平竞争,缓解工程管理行业发展失衡的现象。
2.4工程项目目标控制方法
2.4.1工程项目造价控制
工项目造价管理涉及到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在进行工程项目投资时,要初步制定相应的控制目标,并分解成阶段目标,寻找出各阶段存在的成本偏差,最后根据项目投资成本确定可行的控制目标。在工程施工前期,要加强对采购成本的管理,根据确定的采购成本控制目标,选择价格便宜、质量优越的材料及设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要加强对工程工期及工程质量成本的管理,根据实际情况,建立控制项目工程管理系统,从而保证工程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在工程竣工阶段,还要加强竣工决算成本管理。
2.4.2工程项目质量控制
工程项目的核心是质量,只有确保工程项目的质量符合相关规定,才能为工程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提供保障。在建设工程项目时,要加强各个阶段的质量控制,对项目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安全性、经济性进行认真的审核,对建设工程项目的原材料进行严格的管控,确保工程项目的原材料质量符合相关规定,同时还要对工程建设过程中进行监督,只有这样才能为工程项目的质量提供保障。工程项目的管理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工程项目成本、进度、质量三者的管理,因此,在进行工程项目管理时,要注重工程项目的集成管理,从而有效的提高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实施税务绩效管理能明确每个岗位的基本职责、制定相应的工作标准,能好地确保税费绩效管理的每个层面和相关环节均能获得有效管治,更好地实现依法治税、依法行政,进一步提高工作执行力和工作效率,提升干部队伍素质和服务水平,努力实现“三个一流”总体目标,促进税务事业快速发展。
1.2探究税务管理规律的重要途径
纵观当今国内外行政管理创新改革发展趋势,精细化管理、质量管理、效率管理、制度管理与人本管理相结合,追求服务质量和成本核算日渐成为社会发展潮流。目前,全国范围内的税务管理工作,已有不少省和县(市、区)的国税、税务局积极主动地推行绩效管理创新实践。通过相互学习与借鉴的实地调研活动,相关行业人员逐渐感受到推行绩效管理带来的实际成效,同时也分享了管理水平提升的成果。
1.3防治税收系统腐化的有效方法
实施税费绩效管理能推动制度规范、执法规范、服务规范得到更好的落实,对干部的监督、考核和鞭策将会更加具体,责任到人,赏罚分明,为党风廉政建设提供制度、行为保证,防治税收系统腐化。
2目标管理与税务绩效管理
2.1明确税务绩效管理的目标
所谓的目标管理是能够进行组织分工、传导压力、突显重点、追求产出、落实责任,提高组织绩效的手段[2]。在目标管理的各个环节中,首要任务是明确目标,然后围绕核心目标组织分工、落实责任,齐心协力实现目标。那么,在税务绩效管理实际工作中,应该根据具体工作性质实行层级管理,明确目标后也应将目标层级化,分别确立市局、各处室和县、区局等部门的使命目标和年度目标。其中,使命目标主要是税务绩效管理中最根本、最能体现价值所在的、最崇高的责任与任务。年度目标主要是配合使命目标进行分阶段的目标确立。
2.2实施税务绩效管理的目标评价
税务绩效管理目标评价过程中,应将自上而下将目标进行逐层分解与管理评价,并且应该坚持客观、公平、公正、公开,以结果为导向,着力过程的基本准则。严格遵守层级、关联、全面、重大、赏罚分明等特殊方针。
2.3选择税务绩效管理的目标评价方法
税务绩效管理的目标评价方法主要包括自我评价、日常评价和集中评价。目标评价周期一般以年份或月份较常见,依据类型实施目标评价。目标评价要先设定指标以评估目标实现结果的情况,指标值或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评价依据等是构成指标的重要元素。
2.4兑现税务绩效管理的组织目标
税务绩效管理组织目标兑现后应有具体的激励机制,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为最终目标继续努力工作。建议实施以关键绩效指标考核的目标管理,以年、月、周的工作时间为衔接,年初定好相关细则,互相学习与监督,产生压力和动力的传导模式开展税务管理工作,能切实做到组织绩效评估的科学合理性,推动目标贴近组织使命和战略,使激励机制的导向性更为明确,最终达到各层级的自我管理。
3完善税务绩效管理的对策措施
3.1深化税务绩效管理流程
深化税务绩效管理流程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促进信息流转和收集处理的顺畅。依据国家税务管理有关细则,逐步完善专用发票税控管治以及普通发票税控管理,充分利用电子政务平台,加强与工商行政管理、地方税务局、电业局等部门的信息共享,拓宽涉税电子信息采集渠道,构建信息与税费管理的关系模型,制定信息标准化规则,设计出科学合理有效的信息分析与处理方法。
3.2优化税务绩效管理方法
税务绩效管理的目标是尽可能地降低成本并且实现最大化的产出,达到投入产出最优化。因此,建议应通过设置税费成本绩效指标,还原绩效管理的实际意义。此外,应根据不同地区间的人、财、物等的实际情况而定,仅仅依据绩效数字进行考核而忽视成本核算是不尽合理的,有失公允,也会进一步影响绩效考核的激励作用。尤其是当面对税务系统中的人手、经费不足的状况,凸显绩效考核的成本意识、落实成本要求,尽可能地优化目标成本,方能收到最佳效果。
编制切实、可行的目标计划是目标管理的第一步,编制的目标计划要符合实际情况,与工程项目紧密结合,这样才能确保目标计划的顺利执行。在编制目标计划时,首先要编制总体目标,从而为整个工程项目的进展提供引导;其次要根据总体目标制定各个分目标,这些分目标对总体目标的实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编制目标计划过程中,要对人员、设备、资金等因素进行充分考虑,这样才能保证制定的目标计划符合实际情况。在编制目标计划时还要对目标风险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从而为目标计划的顺利执行提供保障。
1.2执行目标计划
编制好目标计划后,就要严格的执行目标计划,由于目标的执行程度直接影响到工程的建设程度,因此,必须加强对目标计划执行程度的管理力度。在执行目标时,要根据各分目标的要求,组织人员、设备及其他资源完成目标,同时要将目标责任落实到个人身上,从而确保目标的顺利实现。
1.3目标的控制
在执行目标过程中,要定期对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评价、总结,分析这一阶段完成目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方法,并总结经验,为下一阶段目标的实现提供依据。在评价目标完成情况时,要全面的考虑,不仅要评价目标完成度,还要评价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这样才能科学、客观的对目标进行控制,才能高效的完成目标。
2目标管理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2.1目标体系与经济指标有效地结合在一起
建设工程项目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盈利,因此,要想高效的执行目标计划,就需要将目标体系和经济指标有效地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保证目标计划的顺利执行。当目标与经济结合在一起时,把总体目标分解成多个阶段目标,并将这些阶段目标合理的分配在各部门、机构,最后落实到个人身上,实现经济发展与目标完成的双重效果,这样就能保证目标的持续发展,顺利的完成目标。
2.2充分调动人员的工作热情
工程管理需要各个部门和员工协同合作完成,而目标管理也需要各个部门和员工的协同合作。将目标管理应用在工程管理中,能使得工程管理更加科学、规范,在工程管理中执行目标管理时,需要对全体员工进行目标管理教育,引导全体员工树立目标管理的理念,并制定合理的激励措施,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让员工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目标管理中,从而为目标管理的顺利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
2.3化解工程管理行业发展失衡的现象
在我国的工程管理中,存在十分严重的行业发展失衡现象,其主要原因是各个行业的经济发展水平有一定的差距,如各行业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导致行业的发展空间有一定的差距,即便是在同行之间,由于发展资源存在差异,其发展状况也存在一定的差距,将目标管理应用在工程管理中,能优化资源配置,促进行业之间的公平竞争,缓解工程管理行业发展失衡的现象。
2.4工程项目目标控制方法
2.4.1工程项目造价控制
工项目造价管理涉及到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在进行工程项目投资时,要初步制定相应的控制目标,并分解成阶段目标,寻找出各阶段存在的成本偏差,最后根据项目投资成本确定可行的控制目标。在工程施工前期,要加强对采购成本的管理,根据确定的采购成本控制目标,选择价格便宜、质量优越的材料及设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要加强对工程工期及工程质量成本的管理,根据实际情况,建立控制项目工程管理系统,从而保证工程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在工程竣工阶段,还要加强竣工决算成本管理。
2.4.2工程项目质量控制
工程项目的核心是质量,只有确保工程项目的质量符合相关规定,才能为工程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提供保障。在建设工程项目时,要加强各个阶段的质量控制,对项目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安全性、经济性进行认真的审核,对建设工程项目的原材料进行严格的管控,确保工程项目的原材料质量符合相关规定,同时还要对工程建设过程中进行监督,只有这样才能为工程项目的质量提供保障。工程项目的管理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工程项目成本、进度、质量三者的管理,因此,在进行工程项目管理时,要注重工程项目的集成管理,从而有效的提高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国外高校并没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与此相应的概念是“非政府部门管理”、“第三部门管理”等所谓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而其设置的本科专业,一般只在大学的政府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或管理学院开设相关的课程,或建立相应的研究机构[1]。
我国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的研究重点集中在教材建设方面,最具影响力的有中山大学教授王乐夫主持的教育部“十五”规划课题“公共管理学科建设”,以及东北大学娄成武教授、云南大学崔运武教授的相关课题。南京农业大学整合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各个专业资源,成立了高等农业院校中的第一个“公共管理学院”。从国内主要研究结果来看,争议最为突出的是高等学校培养该类专业人才的“出口”定位不清晰,人才培养目标模糊,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1“变异”与“超前”论
认为我国所谓的公共事业管理是从国外“第三部门管理”研究中嫁接过来的,是针对中国特有的事业单位而展开的专门研究,具有“变异”特征。虽然国外早有“第三部门管理”研究热潮,但由于我国“第三部门管理”并不发达,受体制因素制约,事业单位改革进展缓慢,因而大兴“公共事业管理”研究,特别是大规模培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与人才实际需要相比,实属“超前”。该观点主张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主要培养以“考研升学”为主要目标的“知识发展型”人才。但由于目前我国研究生专业设置目录中没有“公共事业”方向,只有行政管理、公共管理、公共政策、教育经济与管理等相近专业,因此培养知识发展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存在着“考研升学”障碍。
1.2“准公务员”论
认为我国大规模培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就是以培养进入“公务员”队伍的准公务员为主要就业目标,这是适应转型时期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需要,也是适应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需要。一些学者对我国现有公务员队伍进行调查后认为,目前公务员队伍中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不足20%,且多没有管理类专业背景。
目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就业岗位出现分流现象,不是政府不需要这类人才,而是我国事业单位改革和公务员制度建设滞后的体现,是体制性问题。但事实上,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的本科生进入公务员队伍的规模并不引人注目。我国公务员考试中并未设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门槛,考试中行政管理专业比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更具优势。这样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准公务员”的目标也难以实现。
1.3“泛管理人才”论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可以比较宽泛毕业生在工商管理、企业管理、经济管理等领域寻找就业机会,是十分正常的现象,它反映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科基础的宽广性。但从多数高校实际运行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培养计划来看,由于缺乏工商管理、企业管理或经济管理等专业领域相关的实践教学环节训练,该类专业毕业生在这些领域内的专业技能不强,因而其就业率受到明显影响。所以,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成为适应众多管理领域的“泛管理人才”,从专业角度而言,是不适合的。
2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针对以上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在当前和未来的专业人才培养和教学模式上,应注意以下几点培养要求。
2.1注重公共事业事业管理人才培养的专业性
按照教育部的规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应该至少能够“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工作,这些部门所涉及的行业,工作岗位就已经十分广泛,在学生四年的大学教育培养中已经很难成为这么多领域的通才。因此,有必要在该专业学生培养的过程中注重某一方面的专业化教育,以提高学生自身能力和专业水准。
2.2满足学生自身发展的要求
在专业培养的过程中,按照“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学只有着眼于学生能力的“最近发展区”才能有目的推动学生身心的积极发展,唤起学生不断追求新目标的需要、兴趣和意向。在发展、变化的思想指导下编制的教学目标,应能体现“发展水平”和“最近发展区”的能级转换、梯度渐进,不断开掘更新的“最近发展区”,从而促进学生获得大限度的发展[2]。学生进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这个平台之后,首先是学生认识、了解这个专业,在这个基础之上,学生才能够根据自己的特点深入、潜心这个专业,最后才会热爱这个专业。
2.3满足个性化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
创新的特征落实到教育环节上就是根据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求提供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服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对学生的培养要重视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发展,处理好教学的公共性和培养的个性化的矛盾,为学生成才创造条件、提供机会。公共事业管理本身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专业,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让学生的个性与教学相结合是公共事业发展的需要。同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个性的发展也给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4满足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需要
现在各个高校都在强调要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职业生涯”教育的特点是:注重个体的特别性;强调教育过程的终身性;要求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整体性;面向教育个体的全面性,避免歧视;突破传统,注重培养实际性的职业能力;注重促进学生的发展和特殊才能的充分发挥[3]。“职业生涯”教育理论的前提条件就是针对受教育个体的特殊性,这与我们国家传统倡导的“因材施教”的观点是不谋而合的。
2.5满足用人单位选择的需要
面对“千人一面”、“广谱抗菌”的培养模式,用人单位早已经提出了自己的异议,同时这样一种培养模式也给用人单位招聘选择时带来了很大的选择成本。
突破这样的培养模式,让大学重现自由发展的时代是教育工作者的义务和责任,尤其是公共事业管理这样的新专业,本身就给学生的个性发展留下了广阔的空间,因此更加应该采取多种形式让学生多层次、多元化地凸现个性,也给用人单位更加丰富的选择。
3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迄今未能对其专业建设的一些基本问题形成共识,教育部公共管理教学指导委员会多次召开相关高校专家学者讨论,也一直未能形成较为规范的专业课程体系,这给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带来一定困难。因此,在人才培养教学模式上有必要确定该专业的核心课程,以利于高校根据自身教育资源优势,培养出具有校本特色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
3.1确定多元化的人才培养目标
公共管理人才的社会需求与我国公共管理部门改革进程密切相关,应针对各种公共管理部门人才需求的实际要求,加强专业能力训练和公共服务能力培养。同时要增强学生对管理类相关专业课程的选修自由度,提供更丰富的专业实践机会,以适应更广泛的就业需求。各办学单位要在充分进行人才需求调研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教育资源优势,确立灵活的培养目标。例如,由文化事业管理专业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文化事业管理类),可将文化传播学作为学科基础,主要培养文化事业管理型人才,充分发挥教学经验成熟、就业定位明确、教育资源充足的优势。科技类高校依托技术优势,主要培养面向科技事业领域的公共管理专业人才,这种培养方式也有其发展空间,符合当前我国提高科技服务能力、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时代要求,且有利于办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特色方向。
3.2建立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完整的教学保障体系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建设是基础。高校应努力在课程模块设计、主干课程规范、校本课程开发及课程建设等方面打造特色。教学保障体系中,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当前最困难的是师资队伍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尤其需要充实具有在公共部门特别是事业单位工作经验的教师充实到该岗位,以实际经验指导学生理论学习。在教学实践基地建设方面,既要重视校内教学实验室基础设施的建设,又要重视与事业单位、政府机关或大中型企业管理部门合作,建立校外合作教学实习基地。
3.3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的培养
在实践教学环节上,应充分把握机会,总结教学经验,避免学生的实践目标不明确,学生参加积极性不高,抵触接触社会的心理。:进一步对学生进行实践教学重要性教育与引导,使之高度重视,树立实践思想意识,积极充分利用假期时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动手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强调课程实习是专业实习的前提和基础,建立制定实习计划与实纲——实习指导书——制定实习模块、计划构架——具体分工——实习方案——实习材料——成绩评定等一套完整的工作流程,责任明确,任务清晰,组织管理到位。
4结论
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法及教学模式的改进尚需在不断总结实际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并成熟,针对目前我国该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本文作了初步的探讨,提出了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和教学模式的改进措施,并将在今后的实践教学环节中给予尝试并积累经验,以期完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
现阶段,我国高校扩招的力度依然逐年加强,这必然导致大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传统的学生管理理念及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大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需求,因此大学生自我管理就成了当下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的一种必然趋势,并受到国内各地高校的普遍关注与重视。而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作为社会新思想、新技术的前沿性群体,当代大学生独立、追求自我、实现自我管理的欲望极为强烈,因此,高校的大学生管理工作需要顺应时代及教育规律的发展,将目标管理理论充分运用于大学生管理工作中,从而使大学生充分发挥其积极性、能动性与创造性,并促使大学生挖掘其自身潜力,通过对目标进行合理的设置、实施、评价等来完成自我管理,进而促进自我发展。
(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方式
目前,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了社会关注的焦点话题,然而用人单位想寻找到合适的人才却变得越来越困难,主要因素在于高校及大学生自身。从高校方面来看,高校部分专业的设置与市场需求的关系处于脱节状态,导致许多专业毕业的学生找不到对口的工作岗位,并且学校的教学硬件与教师的综合素质也是其教育管理水平提升的主要短板;就大学生自身来说,在大学生涯中没有根据专业特色与社会需求进行充分的素质拓展,同时缺少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对于高校设置管理工作来说,其最终目的是完成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想实现这一目标,首要条件是提升大学生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效率。
(三)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必要条件
对于大学生管理工作来说,目标管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它的核心理念是将大目标进行分解,从而将其化解为若干个具体的小目标,并督促大学生及时反馈目标完成情况,然后针对学生自身情况对其目标完成的质量进行评价与改进。因此,将目标管理理论与大学生管理工作进行充分的融合,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及其全面发展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将目标管理理论应用于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中,可以使大学生对各个阶段自己的素质与能力有一个正确而清晰的认识,从而对自己是否可以适应社会,并具备社会需要的素质及能力进行评价,以便于为自己制定更为合理的素质拓展计划。除此之外,将目标管理合理并充分地运用于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可以帮助学生冷静而客观地对社会环境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与研究,然后制定符合自身发展要求的职业生涯规划,随后便可以根据自己制定的目标,有目的性地参与到社会活动中去,进而锻炼并提升自己的判断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如此便可以为将来的职业发展创造更有利的条件,由此可见,将目标管理应用于大学生管理工作中,是提高高校教育管理水平行之有效的手段。
二、目标管理理论在大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措施
(一)使高校管理人员充分认识
大学生管理工作中应用目标管理理论的重要性要想将目标管理理论充分运用于大学身管理工作中,首要条件是使高校的管理人员认识到目标管理理论在大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意义,从而得到高校领导的肯定与支持,为这种新型教学管理手段的实施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大学生管理工作中运用目标管理,不仅可以明确岗位责任和工作目标,还可以促进健全考核奖惩体系与绩效测评体系,从而充分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与能动性。运用目标管理的手段可以将整体目标分解成若干个具体的小目标,从而为目标的落实提供有效的方法,使得学校的管理者不必再对繁重复杂的事务进行处理,仅需要将主要精力置于解决具体的小目标之上,进而提高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效率。
(二)提高目标设置的合理化与科学化
要想在大学生管理工作中有效地应用目标管理理论,目标的设置是决定其应用效果的主要因素。基于此,目标的制定不仅需要满足集体的发展需求,同时也需要尊重学生个体的发展要求,目标的设定需要在完成以后使学生集体与学生个体均收获愉悦感与成就感。基于此,在设置目标之前需要对全体教职工人员与大学生的意见与建议进行考虑,将其作为目标设置的依据,如此便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教职工及大学生的积极性与能动性,从而更好地配合目标管理工作。
(三)制定难易适度的层级目标
通常情况下,目标设置得过高,会将人的积极性与能动性打消;反之,将目标设置的过低,就不能充分调动人的斗志与激情。因此在设置目标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整体、局部及个体的实际情况,从而设置难易程度合适的层级目标,这必然需要全体管理人员通过讨论与研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同时还需要使设置的目标进行一定的试验,以提高其可行性与科学性。首先,在设定层级目标时,必须对学生所属的管理部门、系部、班级的实际情况与动态变化趋势进行充分的考虑,同时还需要针对学生个体进行参考,从而制定出切实可行、难易适中的层级目标。其次,在层级目标的实施过程中,还需要对完成层级目标需要的方法与手段进行总结与归纳,并将其展现、教授给教职工与大学生,从而为其实现具体的目标提供一定的参考,保证其在目标实现的过程中顺利克服困难,完成任务。
(四)建立并完善目标管理实施的制度体系
对于大学生管理工作来说,只有具备完善的目标管理制度体系,才能将目标管理的功能作用充分发挥到大学生管理工作中,才能要求各相关部门及人员系统合作,共同努力提高大学生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对于目标管理实施的制度体系来说,其建立与完善需要各管理层面的大力支持,还需要有合理、科学、规范的考核方式与手段,目的在于为目标管理的实施提供制度保障。
(五)强化目标的监督与控制目标
在设置并确定之后,就需要进行正确的实施。而大学生管理工作本身就是一项综合性与复杂性较强的工作,并且其中涵盖了各种各样的烦琐事务,因此在目标实施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突发事件与意外情况,从而导致目标的落实与既定轨道相偏离。基于此,要想使制定的目标得以顺利的实施,就需要对其加强监督与控制。要针对目标管理的具体实施构建评价机制与反馈机制,以便于对目标的实施情况进行及时的回报与监督,其中需要注意的是,评价机制需要保证客观与公正,而反馈机制需要包含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两个过程,如此,才能对目标的实施进行有效的监督与控制。除此之外,对目标管理工作进行控制时,需要对大学生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而全面的分析,从而可以提高大学生管理工作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同时需要在目标管理工作的实施过程中,对大学生管理工作的重点与难点进行把握,并以之为切入点,实施有效措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项目要达到优质高效、实现最大限度的盈利目标,关键是要有一个懂经营、会管理、尽职尽责的优秀项目班子。实践证明,推行项目经理“公开招聘,竞争上岗”是优化组建项目班子的有效措施。工程中标后,管道一公司依据合同条款、施工条件、文明施工标准等,实行项目经理招标竞聘,并成立招聘领导小组,通过组织考核、民主测评,择优选聘项目经理。项目经理确定后,项目管理人员也一律实行竞争上岗。这充分体现了“尊民意、重实绩、严程序”的民主方式,真正让能力强、成绩突出,敢于负责、乐于奉献,受职工信赖的干部来管理工程项目。近几年,一公司按照上述原则和方式组建了若干个项目经理部都分别取得了较好的经营业绩。如一公司江苏项目部2003年承建的西气东输常长支线工程,优化组建了项目班子。在工期紧、任务重、施工环境恶劣的情况下,独创了水网施工法,靠过硬的施工技术、严细的管理,降耗增效、精打细算,为公司节约了成本,并获得了中国企业联合会的新记录奖。
二、成本的划分与项目目标成本指标的测算
工程项目施工是施工企业的主营业务。一个施工企业可能同时施工几个甚至十几个工程项目,但一个基层公司管理若干个项目施工是大致相同的。按照目前推行的“项目经理责任制和项目成本核算制”的基本做法,首先是建立项目成本核算体系,并将工程成本的制造成本划分出来,称为“项目施工成本”(简称前线控制成本),单独进行核算、考核和奖惩。
目标成本的确定必须客观、准确、合理,接近或稍微超出企业的管理水平。这需要领导决策层和经营管理有关人员对项目经理部编制的目标成本指标进行详细地审核、预测和分析。为此,一公司成立了经营考核委员会,明确了经营考核委员会职责。项目目标成本预算编竣后,及时提交公司经营考核委员会进行评审,对目标成本指标进行修改,并与项目经理部进行充分的讨论,形成意见后再进行修订,以文件形式下发执行。在双方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署项目承包责任书,做到了“两上两下”,公平合理,改变了过去靠行政命令方式和长官意志办事,而以契约的形式明确项目的责权利,做到了“签字时算得清清楚楚,干完了说个明明白白”。
目标成本指标定得过高,有如下弊病:一是项目施工管理人员能较轻松地完成指标,不利于提高企业施工管理水平;二是按施工管理责任制兑现奖惩,可能会拉大企业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的收入差距,增加了内部矛盾;三是降低了企业利润。目标成本指标定得过低,项目经理部经过努力,还是很难完成指标,打击了项目施工人员的积极性,对推行项目经理责任制和项目成本核算制不利。因此,准确的测算和充分的讨论极为重要,务必认真进行。
三、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首先,工程开工前,由公司总经理与项目经理签订《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把工期、质量、安全、产值利润、直接费、间接费及外分包费用等指标以协议的形式写进责任书。项目经理和管理人员按照工程总造价,交纳风险抵押金,项目竣工后按照签订的《责任书》,进行全面的考核与审计,如果出现了亏损,没收风险抵押金。如果完成指标,则按比例兑现利润超额奖,并返还风险抵押金。我公司承包模式是公司与项目经理部签订目标成本责任书,项目经理部与各施工机组签订承包协议,采取人工费包死的方式,月预支补助、奖金,工程竣工后审计兑现。项目经理部成本节余与公司一九分成,10%归项目经理部做成本节余分成奖,90%归公司。项目经理部与施工机组采取五五分成即施工机组成本节余50%用于增加人工费,50%归项目经理部。我公司对2004年承建的11个项目,推行目标成本管理办法后,由于做到奖罚兑现,管理上出了效益,职工积极性大大提高。其次,强化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检查考核。公司每年分两次对各项目经理部的工期进度、质量安全、经营效益、奖金、补助发放、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评价。通过检查考核,强化了公司对项目经理部的日常监督和管理,及时纠正偏差,堵塞漏洞,使项目管理健康发展。
四、建立健全目标成本管理制度
为确保目标成本管理工作的有效运行,必须建立健全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体系,包括建立各级组织机构、设计成本管理流程和运行程序、明确各级各岗的成本职责和考核办法,用成本管理体系文件的形式予以表达。
1.制定项目目标成本管理办法,对目标成本管理组织体系、职责,工作流程和原则,成本预算和控制方法,以及项目成核算的内容和分析等都可作出明确规定,便于操作和执行。
2.建立施工前的成本核算评估制。工程开工前,要依据工程中标价或工程预算,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人、机、料、管理费等支出进行核算评估,测算各项支出后,能够盈利多少,做到心中有数,然后按照各作业层,将工程成本目标合理分解后再组织施工。
3.建立施工过程中的成本管理检查制,项目经理部每月召开一次成本分析会,结合工程进度、各施工机组施工情况及各项费用支出等进行分析、总结。公司每季度召开一次由专业管理人员参加的项目成本分析会,组织专业技术管理人员深入项目经理部进行查帐对比分析,严格对项目经理部目标成本指标进行比较、分析、考评,查找成本节超原因,及时调整偏差,并总结成本管理经验,进行试点推行,确保项目成本总目标的实现。
如本田汽车公司在重新设计新款畅销车“思域”时,力图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增加顾客满意程度。改进的地方有:将仪表盘的时钟刻在收音机显示器上,简化车身铰链,重新设计保险杆、挡泥板和其他部件,以减少组件,降低生产成本;再如福特汽车公司的新产品设计项目“福特产品研发系统”可以加快新车研发、改善设计质量并节约设计成本。该系统以网络为基础,集中全球范围内福特工程师的研发能力,使之竭诚合作。最近,在美国、英国和德国的4500名工程师使用了该网络工具。福特还使用结构动态研究公司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来加快设计进度,降低设计成本并减少汽车样品生产成本。
目标成本管理出现的背景、实施原则及与传统成本管理的比较
1.目标成本管理出现的背景
目标成本管理在今天之所以如此重要,是由当今的产业环境性质所决定的。如今,企业必须面对全球性的竞争环境,适应快速变化的特点。作为传统的竞争战略,通过技术领先达到产品高质量,已经不能为公司提供持久的竞争优势。另外,竞争者之间的产品质量差异正在逐渐缩小,使得依靠质量差异化的竞争战略很难奏效。产品质量需要提高的同时,成本也必须降低。除了质量和成本外,时间也构成新战略三角上的重要一点。
公司应对商业竞争环境,需要做到在环境变化影响到公司经营之前做出回应;持续地改进经营,而不仅仅是寻找暂时的均衡;向外关注顾客的要求以及竞争者的威胁;将公司内部和外部各因素有机结合,将问题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并解决。传统的成本管理体系是为温和的竞争环境设计的,那时产品生命周期相对较长;传统方法无法适应现今的商业环境,因为它是在事后控制成本与质量,试图寻找暂时的均衡,向内关注效率,暂时性而非彻底地解决问题。
2.目标成本管理的实施原则
(1)价格引导的成本管理。目标成本管理体系通过竞争性的市场价格减去期望利润来确定成本目标,价格通常由市场上的竞争情况决定,而目标利润则由公司及其所在行业的财务状况决定。
(2)关注顾客。目标成本管理体系由市场驱动。顾客对质量、成本、时间的要求在产品及流程设计决策中应同时考虑,并以此引导成本分析。
(3)关注产品与流程设计。在设计阶段投入更多的时间,消除那些昂贵而又费时的暂时不必要的改动,可以缩短产品投放市场的时间。
(4)跨职能合作。目标成本管理体系下,产品与流程团队由来自各个职能部门的成员组成,包括设计与制造部门、生产部门、销售部门、原材料采购部门、成本会计部门等。跨职能团队要对整个产品负责,而不是各职能各司其职。
(5)生命周期成本削减。目标成本管理关注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格、使用成本、维护与修理成本以及处置成本。它的目标是生产者和联合双方的产品生命周期成本最小化。
(6)价值链参与。目标成本管理过程有赖于价值链上全部成员的参与,包括供应商、批发商、零售商以及服务提供商。
3.目标成本管理与传统成本管理的区别
以上六项原则将目标成本管理与传统的利润和成本规划方法区别开来。许多公司所采用的传统利润规划方法是成本加成法。这种方法通常先估计成本,之后在成本上加上一定的利润率来得到产品价格。如果市场不能够接受这一价格,公司便会试图进行成本削减。而目标成本管理则从市场价格出发,结合目标利润率为某特定产品确定可接受的最高成本,之后的产品与流程设计都是为了保证成本控制在可接受范围之内。
目标成本管理与传统的利润和成本规划方法之间的差异,体现了它们所赖以建立的理论基础的不同。这些理论基础都源自系统理论,而系统理论正是许多现代管理与控制观点产生的根源。传统的成本加成法代表了“封闭系统”方法。这种方法忽视了组织与其所处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较少考虑影响系统运作的因素。而目标成本管理则体现了“开放系统”方法。这种方法强调组织适应环境的重要性,更多地考虑影响系统运作的互动关系,在实际结果发生之前便采取预防措施,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提高标准。
我国的现状
目标成本管理最早产生于美国,后来传入了日本、西欧等地,并得到了广泛应用。日本将目标成本管理方法与本国独特经营机制相结合,形成了以丰田生产方式为代表的成本企画。在上世纪80年代,目标成本管理传入我国,先是机械工业企业扩展了目标成本管理的内涵与外延,实行全过程的目标成本管理;到了90年代,形成了以邯钢经验为代表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目标成本管理。
邯郸钢铁集团的目标成本管理模式的突出特点是企业内部实行“模拟市场,成本否决”。具体做法是:以市场价格为主要参照系,核定出内部核算价格,并从这个价格开始,一个工序一个工序地剖析其潜在效益,从后向前核定目标成本,直至原材料采购。然后将总目标成本分解至企业内部的产品设计、经营管理的各部门,以及分厂、车间、班组等生产经营各个环节,直到每个人层层签订承包协议,并与奖惩挂钩,实行成本管理责任制。如果经营环境变化,目标成本与实际成本之间可能会有一定的差异,公司将认真分析这种差异,以采取有效措施,使得目标成本控制更加科学化。
2中职教学管理三维目标的设计与实施
2.1中职教学管理三维目标的设计
中职院校在教育过程中设置合理的三维目标,对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进行目标设计时,应该要根据三个方面的基础要素进行具体的设计,一般说来要根据中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学校管理的总目标以及学校发展的现状为基础进行专业的目标设计。学校管理的总目标对教学管理目标的设计是一个整体的导向,加强学校管理总目标的合理制定,也是制定教学管理目标的前提和基础。而人才培养目标的设计则对教学管理三维目标的确定有更加详细的指导作用。在制定教学三维管理目标的过程中,需要对中职院校的实际情况进行详细的了解,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目标,有更强的针对性。
2.2中职教学管理三维目标的实施途径
2.2.1加强课程设置的改革在课程的设置方面,应该要根据当前时代对人才的需求进行全新的构建,当前很多中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具体的管理目标的设置出现了偏差,因此导致教学课程的设置上也出现了缺陷。加强中职院校管理三维目标的落实,需要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比如学生的专业技能、人文精神面貌、科学知识等,都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要掌握的技能。对此,要对当前教育过程中的课程进行重新设置,加强人文课程、科学技术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等方面的结合,使得学生掌握更多的技能。比如在人文社会课程的设置方面,可以加强语言课、思想政治课、体育美育课等方面的设置,使得学生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可以在日后的工作中奠定坚实的语言基础。在专业技术课程的设置方面,应该要体现中职院校的办学特色,对学生进行专业技术能力的培训,尤其是一些动手操作技能的培训,更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要掌握的内容。专业技术课程的建设应该要充分利用校园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利用各种资源加强专业课程的实践教育,根据岗位的素质要求对学生的专业能力进行培训。最后加强综合实训课程的设置,是实现中职院校教学管理目标的重要步骤,由于中职院校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实训课程的设置,将学科内或学科间相近的几门课程相互交叉整合在一起而形成的综合新型课程,实现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素养的全面培养,最终实现中职院校教学管理的三维目标。2.2.2加强教学评价的改革中职教育过程中,考核评价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可以积极发现教育过程中的诸多问题,并且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以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在当前的中职教育过程中应该要加强教学评价手段和方式的改革,利用一些全新的理念,对教学的目标的实现结果进行全新的评价和考核,使得教师能够及时掌握教学目标的实施状况,对当前的教学管理模式进行详细的了解,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教学手段的变革,最终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同时促进教学目标的落实。在改革评价体系的过程中,可以借鉴国外职业教育的一些先进经验,在考核内容方面,要实现多元化,对考核的内容进行改革,强化对过程的考核,考核的内容不仅要涉及到学生所学的各种理论知识,更应该要注重对实践过程的考察。与此同时,还可以加强中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的结合,构建企业本位技能考核评价体系,对教学管理目标的实施状况进行科学的评价。2.2.3加强教学资源的整合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各种资源的整合力度不够,因此导致教学效率不高,为了提高教学过程中的三维管理目标的落实,需要对中职院校教育过程中的各种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比如对教师资源、多媒体资源、教材资源等都进行相应的整合与管理,最终可以促进教学过程中各种实际问题的解决效率不断提升,积极落实三维管理目标。
自1984年以来,我公司连续承建了多项大型市政综合工程,施工管理技术日益提高,不断地创新我国市政建筑史上的一个又一个记录,一系列大型市政综合工程优质高速的完成,为国人所瞩目,为社会所承认,也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市政施工企业必须不断地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才能优质高速的完成各种大型市政综合工程,才能使企业适应当今市场的竞争机制,为企业赢得信誉,争取更广阔的市场。
本文着重论述了在紫竹院立交工程中,如何应用目标管理技术来指导施工生产,从而使这座面积1.1万m2、9跨全现浇变截面箱梁、纵横双向预应力张拉的斜桥以及配套的雨水、污水、道路、挡墙等这样的大型市政综合工程,仅用140d的工期,就圆满、优质的完成了全部的施工生产任务。
1目标管理技术
1.1目标管理技术的概念和内容
目标管理是指目标计划的编制、执行和控制,目标管理是保证圆满完成企业任务、实现经营目的,有效地发挥各层职能作用的手段。由于各层职能是由众多的组织、人员、设备、机械、材料、资金、方法等组合而成的,因此这些成分也就很自然地成为了所要管理的对象。
1.2目标计划的编制
要编制切实可行的目标计划,应从四方面予以考虑,即确定目标、明确条件、选择手段、考虑风险。
(1)确定目标也就是确定所要达到的具体目的,目标可以是总体目标,也可以是分项的一道工序的目标。
(2)明确各种制约条件,首先必须弄清实现目标所需要的时间和资金、人员、机械、设备、技术等方面的能力,同时必须了解外部客观环境影响及各种规章规范的制约。
(3)选择手段就是选择最佳的施工方法、工艺及工序,以便充分发挥现有人员、机械设备、技术能力的作用。
(4)考虑风险就是留有余地,备有因各种条件变化有可能导至失败的补救方案。
1.3目标计划的执行
在切实可行的目标计划确定之后,为保证计划的正确实施,要对计划的执行过程进行组织、指挥和指导,按照目标体系的要求,协调各方面的关系,进行人员、机械等的调配,建立严格的责任制,使得每一执行部门都能明确在执行目标计划过程中自身的职责范围,这样目标计划的实现才成为可能。
1.4目标计划的控制
所谓控制是指对各阶段(或各工序)执行结果的检查,将执行结果同目标计划进行比较,对执行过程中偏离目标计划的部分,分析其偏离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和补救方法,以保证总体
目标的实现。
2目标管理技术在紫竹院立交工程中的应用
2.1紫竹院立交工程概况
紫竹院立交位于西三环北路与紫竹院路交汇处,立交为紫竹院路上行、西三环北路下行的苜蓿叶型互通式立交,其桥梁为斜桥,夹角为62°25′47″,全桥共分9跨,其中主桥3跨,两端引桥各3跨,桥梁长232.39m,全宽47.1m,总面积10945.6m2。
桥梁分为南北独立结构的两座桥,上部结构分主桥、引桥两种结构型式。主桥3跨(25+36+25m)为后张双向预应力变截面单箱三室连续箱梁结构,两端引桥各为三跨2×(20+20+20m)普通钢筋混凝土单箱七室连续箱梁结构,主桥及引桥桥面板内均设横向无粘结预应力束。下部结构为混凝土钻孔灌注桩加承台基础,桩深13~16m,桩径1200共128根,承台为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每4根桩托一个承台,每个承台上设六棱形变截面钢筋混凝土墩柱,全桥共有承台及墩柱各32个。桥台为扩大基础混凝土桥台。
在立交范围内设有道路、挡墙、雨、污水等一系列配套工程。
紫竹院立交的施工工期上级规定为1992年5月1日至1992年9月25日,而工程的实际开工日期为1992年5月7日,整个工程施工工期只有短短的140d时间,而按合理的工期定额计算,紫竹院立交的合理工期为1033d。
紫竹院立交工程主要工程数量:
桥梁:钻孔灌注桩m3/根1989/128
混凝土承台m3/个2153/32
混凝土墩柱m3/根290/32
混凝土桥台m3/座1893/2
下部结构钢筋t368
上部结构钢筋t1332.7
预应力钢铰线t180
箱梁现浇混凝土m36464
桥面防水层m210927
栏杆地袱m464
缘石、隔离墩m1856
桥梁伸缩缝条4
桥面沥青混凝土m28464
桥面小方砖步道m22320
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m258822
小方砖步道m211687
装配式挡土墙m1344
各种路缘石m11026
挖、填土石方m376178
社会交通便线m214590
管道:雨水φ600~φ0100m651
污水φ700m373
2.2紫竹院立交工程目标计划的建立原则
必须在140d内,优质、高速地完成紫竹院立交及附属配套工程,不允许发生任何质量、安全事故。保局优、争市优,这就是我们的总体目标。
总体目标确定后,分项目标建立的正确与否将成为总体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为此我们在分项目标的制定过程中遵循了以下原则:即找出施工面临的几个主要困难及网络计划中关键线路上的几个关键工序,将其作为分项目标,这样分项目标一旦实现,工程难点将解决,从而使总体目标的实现有了可靠的保证。
2.3制约条件
(1)时间紧,如概况所述,该工程工程量十分大,而这一切都要在短短的140d内完成。
(2)结构复杂,该工程主桥结构为变截面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墩为变截面六棱形,且桥梁由桩基到箱梁全部为现浇混凝土结构,故排架、模板工程量非常大。
(3)主桥为双向预应力斜桥,不仅增加了工艺的复杂程度,也增加了工序,延长了整体工期。
(4)结构混凝土现浇量大,而且浇筑必须分部位进行,其混凝土养生期直接影响到下道工序进行,如何保证混凝土强度,缩短施工周期成为能否实现目标的难点。
(5)由于紫竹院立交施工季节为5月至9月,工程的一半以上时间处于雨季,这更增加施工难度,甚至可能影响到总体工期。
(6)紫竹院立交设计三环路为下行。其高程较原路面下降1.2m,与原有道路下的旧管线多处矛盾,部分桥桩与现状污水管道相撞。如何处理好新旧管线的矛盾及旧有管线的改造,将直接影响到施工工期。
(7)本工区在施工紫竹院立交的同时还承担着首都机场候机楼扩建和亦庄新技术开发区市政配套工程两项重点工程,其竣工时间与紫竹院立交相同,因此造成了技术管理力量分散,人员、机械不足等矛盾有待解决。
(8)施工期间不能断绝交通,需修建社会交通便线,而拆迁又不能按时到位,为此需设三期社会便线,对工程干扰十分严重。
(9)紫竹院立交工程与南二环工程及西北二环改造工程同期施工,如此众多的桥梁同时施工,势必造成材料供应及构件加工的缺口,从而使保证材料供应成为难点。
(10)由于工程属“三边”工程,出图时间仓促,难免会产生一些设计失误,能否把这种失误克服在施工之前,将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成败。
2.4选择手段
上述10个问题几乎包含了所有管理因素的困难与外部条件的制约,而解决这些问题所面临的关键就是时间,因此如何具体确定各分项目标及为完成分项目标提供技术保证和其它必要条件使其按期完成是目标管理的核心。
由于工程中的矛盾错综复杂,相互影响与制约,因此在管理中即要抓住关键线路,同时也应注意与其它部位的相互联系,故选择手段要做到科学、合理、全面、有效。在紫竹院立交工程实践中我们重点抓了三个方面工作。
2.4.1科学的进行施工部署
(1)分项目标的确定。首先我们以工程的开竣工时间做为网络计划的起、终点,尽可能压缩各工序的施工周期。据此编制出工程的网络计划图。
整个工程分为三大部分,即桥梁工程部分,道路、挡墙部分,雨、污水管道部分,从网络计划图中可看出,桥梁工程部分工序最多,施工周期最长,技术工艺也最复杂,是整个工程的主线,所以我们用桥梁的施工周期来控制整个工程的总体工期,用桥梁施工中的关键工序完成时间做为工程的分项目标,同时社会交通便线直接影响到能否将现况紫竹院路和三环路上的社会车辆引开,为桥桩施工创造条件,而污水管道施工完成后才能废除影响桥桩的现况污水管道,故社会交通便线和污水管道的完成时间也应做为分项目标,据此我们确定了8个关键工序完成时间做为分项目标,即社会交通便线;污水管道;桥桩基础;承台、墩柱、桥台;排架、模板和钢筋;箱梁混凝土浇筑;预应力张拉;桥面铺装和桥面附属设施。
(2)用战役计划控制分项目标的实现。在工程施工中我们采用了战役计划,将各分项目标按时间组合作为战设计划目标,在安排施工时,我们优先安排主桥部位施工同时注意了引桥部位的穿插配合施工,使之成为流水作业,为充分占满时间和空间,在安排桥梁施工的同时,我们还尽可能地提前安排道路与管道的施工,使之既不会拖延整体工期,又可以使其避免在桥梁施工后期的工力高峰时与桥梁施工争工力,还可以使先期完成的道路与管道为桥梁施工服务,改善桥梁的施工环境,据此我们共安排了5个战役。
第一战役5月1日~5月31日
此战役的主要目标为128根钻孔灌注桩全部完成,同时在5月15日前应完成社会交通便线和污水管道施工,实现社会交通的疏导和旧有污水管道的导流,以保证桥桩施工能连续进行。
此战役还应完成1/2的承台及桥区的雨水管道施工。
第二战役6月1日~6月30日
此战役应完成承台,墩柱、桥台等全部桥梁下部结构,并完成部分的主桥排架支搭,同时还应完成全部的雨水管道,主路部分的挡土墙及主路路基。
第三战役7月1日~7月31日
此战役应完成全部排架、模板支安,完成南主桥的钢筋绑扎及钢绞线穿束,具备首段箱梁混凝土的浇筑条件,并完成北主桥的部分钢筋绑扎,为混凝土连续浇筑创造条件,同时还应完成全部的挡土墙施工和道路基础施工。
第四战役8月1日~8月31日
此战役为箱梁混凝土浇筑的关键一战,应完成剩余的全部箱梁钢筋绑扎,全部的箱梁混凝土浇筑及纵向预应力张拉,并完成2/3的横向无粘结预应力的张拉,拆除主桥排架,同时还应完成道路的附属设施及道路底层沥青混凝土摊铺和部分小方砖步道施工。
第五战役9月1日~9月25日
此战役应完成全部的桥面铺装及桥梁附属设施,折除全部的排架、模板,并完成全部的道路面层加铺,小方砖步道及照明,浇树管等附属设施,同时还应将施工现场清理干净,做到场光地净。
(3)战役计划的优点:
a.一切计划都围绕桥梁施工这条主线安排,在桥梁施工中又优先安排了主桥部位的施工,将施工周期最长的工序提前安排,以确保总体工期的实现。
b.在保证重点工序的情况下兼顾一般,雨水、挡墙、道路同时施工,既可充分占满空间,又可以使其施工避开桥梁施工的工力高峰期。
c.赶在雨季之前完成雨水、挡墙、路基、既避免了雨季土方施工的困难,又为雨季防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d.在桥梁的箱梁混凝土浇筑前完成路基施工,以保证商品
混凝土浇筑时的道路畅通。
2.4.2设计与施工的整体管理
紫竹院立交开工时,所有的设计图纸均不完善,从而给工程的施工方案制定、材料供应及技术管理带来了很多困难,对此情况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1)制定出图计划,也就是将目标管理延伸到设计。我们根据施工需求,提出设计顺序和出图时间,要求设计首先将桥基工程,桥区管线,外购材料,外加工构件等先行出图,这样我们不但能进行正常施工,也为后期的施工打下了基础。其后随着工程进展陆续出图,同时我们还派专人同设计部门随时联系,尽早掌握设计意图,为后续施工提前做好准备,以保证工程能连续进行。
(2)进行设计导向,设计与施工一体管理从而使设计导向成为可能。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向设计人提供市场现所具备的材料表,使设计人员尽可能使用我们所具备的材料,为施工中的材料供应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实行施工图共审制度,在设计人出图之前,由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共同进行审图工作,将设计错误消灭在出图之前,以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差错,造成返工,同时也避免了时间上的浪费和经济上的损失。2.4.3工程中采取的技术手段
合理地采取技术手段,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题下尽量缩短工期是实现目标的关键,在紫竹院立交工程中,我们采取了下列技术手段:
(1)在桥梁桩基施工中,根据战役计划,128根钻孔桩的施工周期仅有一个月,对此我们根据地质情况,选择了较为先进的短螺旋干钻机进行施工,同时对土质不好的地区采用回填护壁方法,从而仅利用四台钻机在30d内就完成了全部钻孔桩的施工任务。
(2)在桥梁的箱梁混凝土浇筑中,战设计划要求我们在一个月内完成6个浇筑区域、12个浇筑部位的6464m3的箱梁混凝土,180t预应力钢绞线的布束,近千吨钢筋的绑扎,同时还要
完成100%的纵向预应力张拉和70%的横向无粘结预应力张拉。
紫竹院立交分为南北两桥且主桥与引桥均为箱梁结构,故均需两次浇筑成型,同时主桥为双向预应力张拉,故其与引桥相接处必须待主桥的纵向预应力张拉封锚完成后才能进行引桥的钢筋绑扎,故工序时间较长。为最大程度的减少工序间隔时间,同时考虑到商品混凝土的供应情况,我们在东西两个北引桥距主桥5m处增加了两条施工缝,这样将全桥分为8个浇筑区域,16个浇筑部位。
16个浇筑部位的混凝分8次浇筑,顺序如下:
实践证明,如此安排混凝土的浇筑顺序有以下三点好处:
a.工作面增多,不同的工序可同时施工,相互之间干扰较少。
b.北引桥增加施工缝,可避免因主桥混凝土养生和预应力张拉造成的引桥施工停顿,使得引桥和主桥的施工可同时进行,为引桥施工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因工力原因南引桥施工时间可待南主桥的纵向预应力张拉完成后再进行,则南引桥不增加施工缝,减少了浇筑次数,对工程质量大有好处。各部位连续施工可充分占满时间和空间,也可以弥补技术管理人员和专业施工队伍不足的缺陷。
c.由于桥面混凝土浇筑时间比较连续,故横向预应力张拉的工作面也是连续提供的,从而减少张拉设备投入大大提高现有张拉设备的利用率。
(3)按以往的施工方法,波纹管穿好后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才能进行预应力钢绞线的穿束工作。紫竹院立交预应力钢绞线设计长度最大的90余m,在穿束时势必占掉引桥的全部工作面,从而延长整体的浇筑工期,如果出现瞎孔则时间会更长,为此我们采用了先穿束后打混凝土的施工方法,即将波纹管和钢绞线先水平穿入梁腹,然后吊起定位,再浇筑混凝土,这样做既缩短了穿束周期,也解决了瞎孔问题,因此也就取消了备用孔道,既节约了材料,也增加了梁腹内的净空距离,从而杜绝了箱梁施工中较易出现的蜂窝、狗洞等质量通病。但这种施工方法容易造成孔道摩阻系数增加,为此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波纹管内采用高压水循环,张拉前进行单张活束,设置应力储备补强超张拉等措施,成功的解决了这一问题。
(4)由于工期紧迫,保证混凝土强度和混凝土的养生周期成了制约工期的关键因素。为此我们除对混凝土的配合比、水泥、碎石、砂子等原材料精心挑选外,还增加了外掺剂以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并将混凝土的设计标号提高一级进行施工,从而使混凝土的同养强度达到R>设计R28×100%,使得张拉周期提前,从而保证了整体目标的实现。
2.5紫竹院立交工程施工组织部署和控制
紫竹院立交工程的施工总体工期只有140d,技术管理力量和专业施工队伍严重不足,材料供应紧张,机械设备缺乏。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了一系列的组织措施。
(1)组织工区有关技术管理人员会同施工队的技术管理人员共同进行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工作,加强现场的技术指导,严格按设计图纸和操作规范施工,避免了不必要的返工损失,也保证了整体的工程质量。
(2)在桥梁施工初期,工力相对富裕的时期,抓紧道路、挡墙、管道的施工,使其施工时间避开了桥梁施工后期的工力高峰。
(3)对桥梁上部结构专业性较强的施工项目如模板、钢筋、预应力张拉等做到均衡安排,形成流水作业,使得专业施工力量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活源充足、均衡,避免了专业施工的高峰和低谷,这样既提高了专业人员和专用机械的使用效率,又保证了专业队伍的质量。
(4)实行班组责任制,对每班作业人员明确当班应完成的工程形象部位指标,做到当天任务必须当天完成。
(5)实行两大班昼夜连续作业,歇人不歇马,充分利用现有的机械设备,同时也占满了所能利用的一切时间。
(6)提前做好构件及外加工件的预制及定货,避免了因其不能按期到场而影响到施工进度。
(7)加强原材料的联系和供应,随时掌握材料来源和渠道,对个别短缺材料及时找设计人商定解决办法,确定代用品的规格数量。
(8)邀请设计人员现场办公,随时掌握设计意图,提前做好施工准备,对施工中临时发现的设计问题,请设计人员当场解决。
(9)实行五日计划和旬计划制度。
(10)每天召开现场碰头会,分析生产形势,对造成计划拖期的情况,及时分析原因,商讨对策,调整部署。
近些年来,普兰店市在建设大连工业卫星城的过程中,提出了创建“生态城市”和“绿色普兰店”的城市建设思路,其主要目的是利用环境生态学原理,规划、建设和管理城市,进一步完善城市绿地系统,有效防治和减少城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和各种废弃物,实施清洁生产、绿色交通、绿色建筑,促进城市中人与自然的和谐,使环境更加清洁、安全、优美、舒适。
1生态城市与城市绿地系统的关系
1.1生态城市
“生态城市”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个概念,本意是指生态城市化,就是要实现城市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整体协调,从而达到一种稳定有序状态的演进过程。生态城市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结果,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好循环的人类居住形式,是人类住区发展的高级阶段。
1.2城市绿地和绿地系统
所谓“绿地”《,辞海》释义为“配合环境创造自然条件,毕业论文适合种植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而形成一定范围的绿化地面或区域”;或指“凡是生长植物的土地,不论是自然植被或人工栽培的,包括农林牧生产用地及园林用地,均可称为绿地”。由此可见“,绿地”包括三层含义:一是由树木花草等植物生长所形成的绿色地块,如森林、花园、草地等;二是植物生长占大部的地块,如城市公园、自然风景保护区等;三是农业生产用地。而城市绿地则可理解为位于城市范围(包括城区和郊区)的绿地。
所谓城市绿地系统,是由一定质与量的各类绿地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绿色有机整体,也就是城市中不同类型、不同性质和规模的各种绿地(包括城市规划用地平衡表中直接反映和不直接反映的),共同组合构建而成的一个稳定持久的城市绿色环境体系。
城市绿地系统多指园林绿地系统,一般由城市公园、花园、道路交通附属绿地、各类企事业单位附属绿地、居住区环境绿地、园林苗圃地、经济林、防护林等各种林地以及城市郊区风景名胜区游览绿地等各种城市园林绿地所组成。作为一个系统,城市绿地的组成应该是全面和完整的,包括城市范围内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城市生活具有直接影响的所有绿地。
1.3城市绿地系统对创建生态城市的作用
创建生态城市必须具备一个良好的城市生态系统。但城市生态系统由于自身的先天不足,医学论文是一个不完善的人工生态系统,其物质交换、能量循环和信息传递还要借助外界干扰才能得以完成。城市绿地系统能部分地充当城市生态系统的绿色生产者和分解者,并为外界因子对城市生态系统的补充提供方便快捷的通道和舒适清洁的环境。此外,城市绿地系统还可以调节城市小气候、改善城市环境质量、降低城市噪音、杀菌防病、美化城市景观以及提高城市吸引力。因此,城市绿地系统对创建生态城市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应重视其规划和实施,以期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2普兰店市围绕生态城市建设规划城市绿地系统的实践
2.1普兰店市生态城市创建标准
普兰店市创建生态城市的标准是围绕社会、经济、自然三方面来确定的。具体有以下十个方面的标准。
一是广泛应用生态学原理规划建设城市,城市结构合理,功能协调,所在区域对其有持久支持能力,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相适应。二是保护并高效利用一切自然资源与能源,产业结构合理,实现清洁生产。三是采用可持续的消费发展模式,实施文明消费,物质、能量利用率及循环利用率高。四是有完善的社会设施和基础设施,生活质量高。五是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环境质量高,符合生态平衡的要求。六是生态建筑得到广泛应用,有宜人的建筑空间环境。七是保护和继承文化遗产,并尊重居民的各种文化和生活习性。八是居民的身心健康、生活满意度高,有一个平等、自由、公正的社会环境。九是居民有自觉的生态保护意识(包括资源意识、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和良好的环境道德观念,积极倡导生态价值观,生态哲学和生态伦理。十是建立完善的、动态的生态调控管理和决策系统,自我组织、自我调节能力强。
2.2普兰店市生态城市绿地系统建设的措施
2
2.2.1多管齐下,增加城市绿量
近两年来,普兰店市加大财政投入,通过规划扩绿、见缝插绿、租地造绿等途径,保持城市各项园林绿化指标的逐年增长。截止目前,全市人均公共绿地9m2,绿地率达到42%,绿化覆盖率达到39%以上。城市街道绿化按道路长度普及率、达标率分别在95%和80%以上,市区干道绿地率不低于25%,居住区和单位庭院绿化绿地率在30%以上,旧城改建项目绿地率不低于25%。
2.2.2讲求特色,提升绿化品位
充分利用普兰店市山中有城、城中有山的特有条件,坚持“求精、求美、求特、求雅”的原则,打造城市绿化的个性品牌。认真执行《公园设计规范》,突出以植物造景为主、以绿为主、乔灌草结合的绿化理念,使绿化植物群错落有致,公园的绿化面积占陆地面积的70%以上。在绿化建设过程中,将建筑小品、城市雕塑作为重要内容,与本地的历史文化相融合,赋予绿地建设人性化的内容,丰富、提高城市绿化的韵味和品味。
2.2.3全民参与,拓展绿色空间
以每年3·12的“植树节”为依托,广泛发动、全民参与,深入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全方位拓展城市绿色空间。义务植树成活率和保存率均不低于85%,建成一批“共青林”、“新婚林”、“巾帼林”、“红领巾林”。广泛开展群众性绿化活动,进一步搞好庭院绿化工作,积极开展绿地认养活动,大力推广城市垂直绿化、屋顶绿化、阳台和室内摆花养草,构建立体型、复合型的绿色空间。继续开展园林式居住区、花园式单位、园林示范村、绿色小城镇的创建活动。截止目前,园林式居住区达到60%以上,园林式单位达到70%以上。积极参与农业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绿化苗圃和绿化基地,提高生产绿地面积和绿化苗木自给率。全市生产绿地总面积占建成区面积的11%以上,城市各项绿化美化工程所用花木自给率80%以上。
2.2.4依托优势,改善生态环境
充分利用山、水、海及绿心等自然资源优势,坚持“生态优先、分片拓展、绿脉相连、结构整合”的原则,搞好城市大环境绿化,营造山环水绕、绿树成荫、空气清新、四季有花、风光优美的生态城市。以城区总面积6km2的绿心保护性开发为核心,实施城市绿楔工程,建设城市生态绿廊,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加强城市山体植被保护,开展林相改造,提高阔叶林比例。加大对大沙河、鞍子河、久寿河、和尚河以及西大坝防洪沟的综合整治,运用疏浚清淤、污水截留等手段,使河水开始变清、河岸开始变绿、环境开始变美。在抓好环境建设的同时,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加大大气污染和水污染的治理力度,城市大气污染的指数巩固在二级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达到二类以上。
3普兰店城市绿地系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普兰店市城市绿地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但由于社会、经济、人为诸因素,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还没有编制科学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对指导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创建生态城市有着战略决策性作用,应尽快组织专家编制规划。二是没有理清经济发展与环境建设之间的关系。经济发展和环境建设是相互促进的。一方面,经济建设为环境绿化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另一方面,环境绿化搞好了又为经济建设创造一个舒适怡人的环境,增加城市凝聚力,吸引外资的投入。对此,我们还认识不够,随意侵占甚至破坏公共绿地用来搞建设的现象依然存在。三是城市绿地系统布局不合理。结构决定功能,绿地系统布局的不合理,必然限制其功能的发挥。城市绿地系统要点、线、面相结合,构成网络,只有这样系统内部才能构成有机联系,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四是城市绿地系统三大指标不高。与全国先进县区相比,普兰店城市绿化覆盖率、城市绿地率及人均公共绿地的水平还不高,发展空间还很大。五是城市绿地系统中草坪过多。目前普兰店市城市绿化系统中,草皮铺植现象较为普遍。大片草地看上去比较空旷,有异国情调,但过多的草坪必然导致城市生物多样性锐减,城市绿量不够,不能很好地发挥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效益。因此,应提倡以植物造景为主,注重乔、灌、草的主体搭配。
4绿地系统规划的几点建议
第一,城市绿地系统要“点、线、面”相结合,采用环网式的布局结构。留学生论文对于城市绿地系统来讲,环网式的布局结构可以说是最合理的系统模式。之所以称其合理,原因有四:一是环网结构能够使城市生态系统达到相对的稳定,使系统之间的能流、物流、信息流更安全快捷地流动;二是环网结构能够使景观具有相对的连续性和可达性,使人们随时都能感受到绿色的存在;三是环网结构可以在城市出现灾害的情况下形成避灾与救灾的通道;四是环网结构具有很强的延展性,这恰恰适应了城市发展的动态性,使新建绿地与原有绿地能很好地衔接起来。第二,保护城市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注重植物造景。多样性产生稳定性,园林设计要以植物造景为主,合理进行植物搭配。设计者应注重根据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位原理进行植物配置。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不但要从功能和艺术效果上考虑色相、季相、形体、姿态、声觉等多方面的要求,还要从生态学出发,选择合理的树种,注重常绿树与落叶树的比例与搭配。按照多种植物不同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其相互作用与影响,注重速生树种与慢生树种的搭配,注重各种植物之间的平面距离,立体结构(乔木、灌木、草本与地被)及其轮廓线变化等等。第三,继承城市历史文脉,保护城市原有生境。在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应继承和发挥城市历史文脉,创造积极向上的城市文化氛围,用以满足居民的精神需求。在地形改造、植物配置、园林小品布置时应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尽量不要破坏原来较好的生境。要妥善处理好保护与开发之间的关系,一方面要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不受破坏的前提下进行适度开发,给居民创造一个优美怡人的休闲娱乐空间;另一方面,用开发带动保护,为保护提供必要的资金准备。第四,增强生态意识,完善法规制度。普兰店市当前的城市绿地建设和保护还没受到足够的重视。在城市园林绿化和经济建设发生冲突时,往往以牺牲绿地为结局,侵占、破坏城市绿地现象屡见不鲜。这些现象与公众缺乏生态意识和法制还不够健全密切相关。今后,应通过各种新闻媒介,广泛宣传城市建设和生态保护意识,使公众明白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从根源上抑制侵占绿地现象的发生。另外,要尽快完善、保护、建设城市绿地系统的有关地方性法规,坚决贯彻绿线规定。
5结语: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之路
生态城市是随着人类生态意识的不断加强而逐渐提出来的。它强调的是社会、经济、自然之间的协调发展。让我们高举这面旗帜,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之路,为我们及子孙后代创造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空间。
【参考文献】
[1]刘骏.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7月.
[2]徐波.谈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基本定位[J].城市规划,200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