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03 09:45:26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交通事故案例分析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一、我国交强险对“第三者”权利保护存在的问题
(一)保障范围的不足。交强险的保障范围是保险公司对被保险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时造成受害人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在责任限额内予以赔偿。但是我们纵观世界各国相关立法,很少将财产损失作为机动车责任险的范围。保险公司的经营原则是保本微利,将被保险人的风险转移到自己身上,这就为保险公司的财力造成了很大的负担,无疑也增加了投保人缴纳的保费,提高了费率。
(二)受害第三者保护范围较小。我国交强险中的第三者不包括被保险车辆的车上人员,在司法实践中,对保险车辆的车上人员完全排除在交强险的保障范围之外,有违《道交法》和《交强险条例》的立法目的实践中经常发生车上人员车后被本车撞死撞伤的事件,那么如何认定这些车上人员呢?这关系到损害赔偿的问题,我们可以这么认定即判定是否为车上人员,关键看在事故发生的瞬间是在车上还是在车下,在车下即为第三者,而不是车上人员。
二、交强险中“第三者”权利保护的对策
(一)扩大受害“第三者”的范围。我国机动车交强险的保障范围是被保险机动车所致道路交通事故中本车人员、被保险人以外的受害“第三者”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而乘客的伤害排除在外。理论上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是专门为交通事故受害“第三者”的利益维护而设立的,其着眼点在于保障受害“第三者”能够取得及时有效的补偿,在法院判决中很多法院也将车上乘客或正在上车或下车的人视为第三者。因此笔者认为应将受害“第三者”的范围扩大至含有本车上的乘客,这能更好的转嫁车主或驾驶员的风险,提高他们的赔偿能力,使受害“第三者”得到保障。
(二)提高人身伤亡的赔偿限额。大幅度提高人身伤亡的赔偿责任限额,可以实现对人身伤亡损害赔偿最充分的救济,符合《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的立法宗旨,也符合当下以人为本的国家政策和法制理念。虽然我国交强险把人身伤亡责任限额从6万元提高至12万元,但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死亡赔偿额在40万左右,加上医疗费用也飞速增涨,我国人身伤亡赔偿限额仍有较大提升空间。而且我国交强险的责任限额实行分项原则,死亡限额为11万医疗费用限额为1万,降低了保障程度,而且责任限额是对每一事故中所有受害“第三者”的赔偿限额,若事故中涉及多个受害“第三者”则各受害“第三者”要对本来就低的限额分摊,使得的受害“第三者”获得的赔偿更低,因此笔者认为应进一步提高人身伤害赔偿限额,或者考虑取消分项限额制度,改变目前交强险在多车事故、多人死亡的情况下保障不足的局面。
(三)规定受害“第三者”对保险公司享有直接索赔权。在交强险经营实践中,各发达国家和地区一般都赋予受害“第三者”以直接请求权。我国交强险应借鉴国外交强险做法,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中明确规定受害“第三者”对保险人享有直接请求权,从而可以简化法律关系,节省诉讼成本,强化受害“第三者”的权利,保障受害“第三者”的权益。如果受害“第三者”不得直接请求保险人给付,仅向被保险人请求损害赔偿。在此情形下,受害“第三者”的求偿辗转费时,经常遭到被保险人的故意推托,特别是被保险人被判刑服刑时,即使有赔偿能力,也不愿再承担经济上的赔偿责任,对受害“第三者”极为不利,不利于实现交强险的初衷。在交通事故人身索赔纠纷案件中,保险人大都是作为共同被告,而不是第三人,可见法院认可受害“第三者”对保险人享有直接索赔权,为了避免保险人的不满,宜在交强险条例中直接规定受害“第三者”对保险公司的享有直接索赔权。
(四)完善相关法律,保证交强险的顺利实施。由于法律适用性的不明确、各方利益出发点的不同以及对条款理解的差异等,交强险的实施过程中面临许多争议;有保险公司认为该赔法院却判决不赔的;公司认为该拒赔,法院判决赔付的;一审判赔或不赔,二审改判的;不同法院对同类情况作出不同判决的(鉴定费与出租车的份儿钱等各法院存在较大差异);法院超限额判赔的(不顾交强险限额分项和针对的是每一事故)等等。各法院判决的不统一对于保险人和事故当事人来说都是极其不合理的。有的判决中法院认为道交法的法律位阶高于交强险条例,且现行法律并未对两者的适用规则作出明确规定,从而优先适用道交法。但笔者认为交强险条例和条款的出台晚于道交法,是对我国立法体系的完善,且其规定也更全面、更细化、更专业。因此,我国亟待出台相关法律,完善交强险的法律,明确道交法与交强险条例的适用规则。对于交强险条款中一些界定模糊的问题(垫付与追偿情形是否适用),保险业应尽力和司法部门进行沟通,达成一致的见解,以维护交强险执行的明确性和一致性。
此外“徒法不足以自行”,执行是整个交强险制度的关键,要想充分发挥交强险制度的作用,维护“第三者”的合法权益,不仅需要贯彻执行《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的宗旨,还需要广大机动车保有人的自觉,更需要交通管理部门、公安部门、保险监管部门甚至医疗与卫生部门的协同和配合。
【参考文献】
[1]刘兴丽.从法院判决看交强险的完善与发展[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09(5):62-64.
[2]张小红.对机动车第三者贵任强制保险实施中问题的思考[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8(1):43-46.
[3]金慧明.机动车交通事故强制责任保险中的受害第三人研究[J].中国商界2009(7):271.
[4]郭锋,胡晓珂.强制责任保险研究[A].中国商法年刊(2007)[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63-165.
[5]曾慧,陈汉东.论我国交强险制度的建立与完善[J],交通企业管理,2007(10):27-29.
[6]袁宗薇.保险学---危险与保险[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175.
[7]王苹.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之问题探析[J].辽宁警专学报,2008(4):18-20.
[8]丁凤楚.机动车交通事故侵权责任强制保险制度[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215.
[9]丁凤楚.保险中介制度[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105.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9-0150-01
一、前言
《交通系统工程》是由《运筹学》和《系统工程》两门课整合形成的交通管理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经过整合后,本门课的内容更加集中反映交通管理专业应具有的系统工程方面的基础知识。因此在这门课程的教学中,应当总结和继承以往教学过程中积累的有益经验,并结合新的形势,进一步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进行改革,使学生在掌握系统工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提高将系统工程的思想、方法和原理应用到交通管理实践中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的整合
《交通系统工程》的教学内容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基础知识,应用知识和计算机应用。《交通系统工程》的基础知识是由《运筹学》和《系统工程》两门课整合后形成的。《交通系统工程》也是一门应用学科。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要学到系统工程的基础理论,更要具备较强的面对交通问题的建模能力及分析、综合能力。系统工程是以大型复杂系统为研究对象,按照一定目的进行设计、开发、管理与控制,以期达到总体效果最优的理论和方法。
在《交通系统工程》课程的教学中,应当注重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解决交通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计算机的应用,使系统工程的理论与交通实践更直观、更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指导学生用所学过的编程语言编写典型算法的计算机程序,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编程能力;二是在教学中详细介绍多种求解系统工程问题的成熟软件,使学生及时掌握各种软件的使用方法,培养和锻炼学生运用适合的计算机软件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应用案例的编写
着重编写系统工程理论在交通中应用的案例,内容有利用系统工程的有关算法研究高速公路交通控制、交通分配、路径诱导、交通量预测、交通事故预测、道路交通管理评价、交通安全管理评价、智能交通系统评价等问题,使学生掌握解决交通问题的数学方法,培养学生对各种简单和复杂的交通现象正确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同时指导学生运用系统工程的思路和方法研究交通系统、交通管理、智能交通、交通管理规划、交通安全管理规划、交通设计等问题,以提高学生的分析和综合能力。同时,还整理完成了目前常用的、较成熟的求解线性规划问题的软件的使用方法,这些软件包括:EXCEL、MATLAB、MATHEMATICA和LINDO等。
四、教学内容和应用案例的应用
研究成果已在本科《交通系统工程》教学中得到应用,促进了本门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更新。不仅如次,为了更好地推广上述研究成果,我们还综合采用了几种新的教学方法:
(一)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把案例作为一种教学工具,把学生引导到实际问题中去,通过分析与互相讨论,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途径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连接理论与实践的桥梁。结合《交通系统工程》应用性较强的特点,在教学中结合各章节的基础理论,讲授了一些相关的道路交通问题的实际案例,如用系统观点分析交通系统、高速公路多匝道整体定时控制的调节率计算、利用最短路算法进行交通分配、城市交通管理评价体系、城市交通安全管理评价、层次分析法应用等,通过实际案例讲解理论、计算步骤和计算过程,将理论教学与实际案例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得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清晰,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小组讨论法
小组讨论法是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对教学内容进行讨论和交流的方法。通过成立兴趣小组,开展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有利于使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学生们通过查阅文献、收集资料、分析并解决交通实际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这种方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培养学生自信心、成就感和团队协作精神。教学中要求学生利用系统工程有关原理讨论熟悉的交通问题,如交通事故预防对策研究——以系统工程方法论、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评价系统、关于北京市未来汽车保有量的预测、城市交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系统方法解决换乘枢纽交通问题、解析结构模型在城市交通分析中的应用等,并要求撰写论文,然后在课堂上做报告。大部分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课堂报告及讨论非常热烈,效果比较好。
(三)软件演示法
在传统的教学中,通常只讲授有关算法的原理、解法及应用,并不介绍相关的求解软件。目前,计算机应用已非常普遍,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结语
作为交通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交通系统工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还有许多需要完善和探讨之处。在这门课程的建设和改革中,整合教学内容及其研究、整理和编写系统工程理论在道路交通中应用的案例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通过引导学生独立地进行案例分析,将系统工程理论、相关交通知识和计算机应用三者有机地融为一体,可以使学生深入浅出地理解系统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掌握相关的交通专业知识,并学会使用常用的数学软件。
中图分类号:F25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6)10-23 -03
一、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危险品运输已经成为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危险品运输过程不仅是企业自身的生产运作问题,而且影响到环境、工程、经济、社会以及政治等诸多方面,因此危险品选线问题(即确定危险品的运输路线)通常是一个双目标决策问题:政府管理部门追求的是尽可能减少公共风险,而运输供应商则关心如何降低运输成本。因此,危险品运输选线问题成为企业、政府及国内外学者高度关注的问题之一。
国内已有关于危险品选线问题的研究,可分为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两类:定性研究多集中在建立优化指标体系并进行综合评价方面,而定量研究多集中于特定几条线路的风险评价。任常兴、吴宗之(2008)基于危险品道路运输风险分析辨识最优的运输路径,以道路运输事故率、影响人数、影响人员风险、环境风险、运输距离和运输时间6个指标,确定具体起点-终点之间危险品运输的有效路径,采用带目标权重系数的Pareto-最优路线算法寻找多个满足要求的有效解;马昌喜(2009)研究了不发达网络环境下危险品公路运输路径决策问题,在构建危险品公路运输路径决策指标系统的基础上,建立了危险品路径决策的BP神经网络模型;杨信丰,李引珍等(2012)为了增加城市危险品运输路径的实用性,对侧重于多属性时间依赖网络的城市危险品运输路径优化问题进行了研究。项曙光、焦巍(2013)等提出了基于模糊HSE评价的多目标反应路径综合方法,全面考虑HSE因素,形成了HSE指标结构,通过设定指标的隶属度函数,建立模糊推理系统,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的权重因子,形成模糊评价方法。冯艳红、刘建芹、贺毅朝(2013)针对萤火虫算法在全局寻优搜索中收敛速度慢、求解精度低、易陷入局部极值区域等缺陷,提出一种基于混沌理论的动态种群萤火虫算法。
国外相关研究多集中于危险品道路运输路径优化模型的建立及其算法研究。Erkut、Verter等(1998)从上世纪就开始从事危险品道路运输风险定量分析的研究,认为人口暴露聚集区是平面两维结构而不是平面中一点;Serafini(2006)建立了危险品路径选择问题的双目标模型,并扩展了适用于较大网络的动态规划模型。Martin(2009)认为危险品路径的选择很大程度上是根据各路段的风险来进行的,只根据路段上的事故发生率来评价路线风险过于片面,因此在研究中引入了危险品事故率、路段事故率和工作事故率三个指标来评价风险;Bhukya、Somayajulu(2011)将混沌理论运用于DNA搜索多模式匹配算法,在初始条件产生及其细微的变化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最后的结果产生了巨大的差异,对多模式匹配算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Abbas Mahmoudabadi等(2014)主要是运用模糊理论,基于不同风险属性的优先级确定目标函数,建立危险品路径选择模型。
综上所述,已有研究大多基于静态风险因素结合相关优化理论与算法进行研究,而对于动态条件下运输路径选择研究较少。本文针对危险品选线问题,将混沌理论运用到其中,主要阐述三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是基于混沌理论的道路交通事故动态行为研究,时间限定在一个年度范围内,根据危险品在运输过程中的混沌特性,将危险品运输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分为事故、人口、环境和应急设施四个因素。第二部分根据专家意见法(德尔菲法),收集行业内专家对上述的风险因素的意见,并运用三角模糊数法将它们转换为确切的数值。第三部分是建立基于混沌理论的危险品选线模型,并结合案例验证结果的正确性。本文创新之处是将混沌理论应用于危险品运输路径选择问题,同时结合了风险分析对各路段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研究,建立成本和风险的多目标模型,最后用一个算例验证结果的正确性。
二、混沌理论与交通流
美国气象学家Edvard Lorenz在1963年提出了混沌理论的概念,一些在非线性系统中突然、戏剧性的变化可能会引起复杂的后果叫做混沌理论。如果一个非线性系统对初始条件表现出敏感的依赖,那么它就被认为是混沌的,即初始条件出现很微小的差异,最终输出结果则可能产生非常巨大的变化。混沌理论通常适用于短期预测,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多个科学领域,特别是在交通流理论方面。混沌理论是一种兼具质性思考与量化分析的方法,用以探讨动态系统中无法用单一的数据关系,而必须用整体、连续的数据关系才能加以解释及预测的行为。
交通流中存在混沌现象这一事实已经被众多学者的研究从多角度所证实。李洪萍、裴玉龙(2006)通过分析现有交通流预测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混沌理论的交通流短时预测方法,利用基于小数据量的Wolf改进算法计算了流率序列的最大Lyapunov指数。将基于Lyapunov指数的一维预测模式具体化,建立了交通流短时预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预测结果具有较高的精度。
Lyapunov指数是衡量系统动力学特性的一个重要定量指标,它表征了系统在向空间中相邻轨道间收敛或发散的平均指数率。指数为正意味着在系统相空间中,无论初始两条轨线的间距多么小,其差别都会随着时间的演化而成指数率的增加以致达到无法预测。指数越大,说明混沌特性越明显,混沌程度越高。公式(1)是用来确定Lyapunov指数的最大值λmax,
由于对交通行为的良好适应性,Logistic映射被广泛应用于设定选线问题的风险因素,公式(2)为一般的Logistic映射公式,
三、 基于混沌理论的多目标模型
根据已有的研究文献可知,道路交通事故中存在显著的混沌行为,将风险因素通过模糊语言变量转换成确切值,结合道路网各条边(分段路线)的事故率,把运输风险和运输时间的优先顺序组合作为目标函数的衡量标准,在迭代过程中更新风险因素,同时考虑不同风险和运输时间的优先级。迭代次数取决于该时间段内代表当地专家意见的问卷调查结果。如果模糊语言变量是基于一年的基础上,那么迭代次数应设置为365。如果是基于半年的基础上,迭代次数应设置为180,让所有的路径运行此过程并比较,列出出现最频繁的路径组合,即为在考虑风险和运输时间条件下危险品运输的最佳路径。
假设所研究的道路网为由节点i,j的各条连线(i,j)所组成的图形G,Ns为运输起点的集合,Nd为运输终点的集合,第一层次的目标函数风险最小化如公式(3)所示:
式中Rsd表示从出发地s到目的地d的危险品运输量,Wsd表示最频繁路径所有边的初始运输风险和运输时间优先级的总和,其中s、d分别属于集合Ns、Nd。
式中Qs表示出发地s所供应危险品运输量的最大值,Qd表示目的地d所需求危险品运输量的最小值。第二层次的目标函数如公式(6)所示:
式中Ksd(t)表示经过t次迭代后,所有边的运输风险和运输时间加权后的总和,Pij(t)表示边(i,j)的初始风险,Pr表示其优先级,同理TTij表示边(i,j)的初始运输时间,Pi表示其优先级,Pr+Pi=1意味着运输风险和运输时间的优先级呈负相关。
经过t次迭代后,若边(i,j)在目标函数被选中,则Xij(t)=1,否则为0。
式中SG(t)表示根据全道路网的事故得到的事故率,MQij(t)表示利用算法把模糊语言变量转换而得到边(i,j)的确切风险值。
公式(9)、(10)是一维Logistic映射公式,参数K1、K2根据均方误差最小化准则估算得到。
四、案例分析
以M省交通路网为例,每一个路段的风险因素评测主要从四个方面:事故、人口、环境和应急设施。事故因素由当地专家对该路段上碰撞事故率的意见得到,人口风险对应发生危险品运输事故可能影响范围的人口密度,环境风险是与影响周围环境有关的风险,比如危险品泄漏后附近的河流、空气等受污染程度,应急设施风险则是关于路线上应急设施的建设情况,如桥梁或隧道可能会对危险品事故发生后的救援产生影响。由当地专家给出包含上述成分的语言变量,分为五个不同程度的级别:安全、中等安全、一般、中等风险和高风险,并根据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得出具体的风险值。
对于路网中的每一个边,都包括事故、人口、环境和应急设施四个风险因素,确定决策者将要使用的五个语言变量,根据三角模糊数(TFN)分配给每个变量的值如表1所示。
根据模糊层次分析法的理念,将风险因素作为运输过程中的决策指标,即事故(C1)、人口(C2)、环境(C3)、应急设施(C4),五位专家作为决策者(P1,P2, …,P5)填写调查问卷,每个语言变量的标准权重和由专家意见法得到每个标准的权重分别如表2、表3所示。
以M省道路网中一条边为例,五位专家根据风险的四种因素语言变量提出自己的意见并打分,利用程度分析方法将每个风险的组成部分的三角模糊数计算加总,显示在末行。利用重要标准的权重计算风险数值,得到最大和最小风险值分别为0.8376和0.3965,归化到此边的风险平均值为0.7680。
结果表明,在混沌模式风险条件下选择长路径和短路径而得到最终结果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本文所提出的方法在较长路径中比较短路径中效果更加显著,主要原因是较长线路的可选路段相对多,运输过程中不确定性更大。
五、总结
在本文的研究工作中,同时考虑到了运输风险和运输时间因素,其中风险由事故、人口、环境和应急设施四部分组成。由于缺乏道路交通事故的数据,运用程度分析方法将语言变量转换成对应道路网的边的确切风险值。对一个包括50个节点及若干个边的省级道路网络进行分析研究,同时对实验数据中存在的混沌现象进行了检验,验证了交通事故的混沌特征。然后运用危险品动态变量和混沌理论的基本原理相结合,建立不同风险和时间优先级的数学模型。根据一维Logistic映射方程,每迭代一次就更新动态风险的优先级。
建议以后研究危险品选线及优化问题时,可以加上诸如天气条件和交通状况等更多因素进一步深入研究,为决策者提供更加完备、合理的决策建议。
参考文献:
[1]马昌喜.危险品公路运输路径决策方法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 2007.
[2]任常兴,吴宗之,李晋.基于风险分析的危险品道路运输多目标Pareto最优选线[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08, 4(6): 9-13.
[3]马昌喜.不发达网络环境下基于神经网络的危险品公路运输路径决策[J].现代交通技术, 2009, 6(1): 84-86.
[4]杨信丰,李引珍,何瑞春,马昌喜.多属性时间依赖网络的城市危险品运输路径优化[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2, 22(9): 103-108.
[5]项曙光, 焦巍, 孙晓岩,等. 基于模糊HSE评价的多目标反应路径综合方法[J]. 化工学报, 2013, 64(12):4330-4334.
[6]冯艳红, 刘建芹, 贺毅朝. 基于混沌理论的动态种群萤火虫算法[J]. 计算机应用, 2013, 33(3):796-799.
[7]Erkut E, Verter V. Modeling of transport risk for hazardous materials[J]. Operations Research, 1998, 46(3): 625-642.
[8]Bhukya R, Somayajulu D V L N. 2-Jump DNA Search Multiple Pattern Matching Algorithm[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Issues, 2011, 8(3).
[9]P. Serafini, Dynamic programming and minimum risk paths[J],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2006, 175(8):224-237.
[10]Martin Trépanier, Marie-Hélène Leroux. Cross analysis of hazmat road accidents using multiple databases [J]. Accident Analysis Prevention, 2009, 41(3): 1192-1189.
[11]Abbas Mahmoudabadi, Seyed Mohammad Seyedhosseini. Developing a chaotic pattern of dynamic Hazmat routing problem [J]. IATSS Research, 2014, 37(7):110-118.
[12]Abbas Mahmoudabadi, Seyed Mohammad Seyedhosseini. Solving Hazmat Routing Problem in chaotic damage severity network under emergency environment[J]. Transport Policy, 2014, 36(5): 34-45.
[13]任常兴,吴宗之.危险品道路运输风险分级指数法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 2006, 6(4): 126-129.
[14]G.L.L. Reniers, W. Dullaert. A method to assess multi-modal Hazmat transport security vulnerabilities:Hazmat transport SVA [J]. Transport Policy, 2013, 28(6): 103-113.
[15]李洪萍,裴玉龙.基于混沌理论的交通流短时预测模型[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 2006, 31(5):95-99.
[16]冯艳红,刘建芹,贺毅朝.基于混沌理论的动态种群萤火虫算法[J].计算机应用, 2013, 33(3): 796-799.
[17]吕品.基于改进VRP模型的危险品配送路径优化及其求解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11, 7(11): 87-91.
一、引言
云南省地处中国西南边陲的高原地区,地形多山、农村学校分散、办学条件差,校园安全问题比较突出。《云南省学校师生非正常伤亡统计表》显示:全省平均每月丧失一个中等规模的教学班,在每年非正常死亡人数中,7岁~16岁学生均占到85%以上。大量安全事故的发生给家庭、学校和社会带来了无法愈合的创伤。如何摸清边疆农村中小学校园安全各方面现状,探讨出一系列对策措施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已成为全省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及其管理者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本论文是教育部/英国政府“双边赠款西部地区基础教育研究”项目之“云南省农村中小学校园安全现状及对策研究”课题的研究成果。在综合考虑了地理位置、人口密度、校园安全问题急迫程度等因素之后,我们确定了云南省X地区作为课题研究点,通过对能够代表全区并覆盖城区、坝区、山区安全现状的三个乡镇(11所学校)的基线调研(包括座谈、访谈、案例分析、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明确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并对其做出归因分析。制定出富有针对性的、有效的对策措施并切实行动,以期最大限度地减少全区安全事故的发生。推广课题实施得出的成功经验,以促进中小学校园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X地区安全问题研究
1.试点乡镇基线调研结果
城区、坝区和山区的三个试点乡镇分别用A办事处、B镇和C乡来代替,排除自然灾害,从校内和校外两个角度将基线调研得出的安全问题和隐患描述如下:
(1)校内
基础设施:危房问题突出。A办事处中小学校舍占地面积为24449平方米,其中,危房有9001平方米,约占总校舍面积的三分之一;C乡中小学校舍占地面积为24748平方米,其中,危房有12478平方米(全部集中在小学),约占总校舍面积的二分之一;B镇居于二者之间。部分学校教学楼的走道女儿墙高度低于国际标准120CM,学生有跌落的可能。教学楼的楼道较窄,学生在课间操、下课、放学时候容易发生拥挤踩踏事件。大部分学校消防设施配备不足,无安全通道标志,无应急照明设施。食品卫生:多数中小学校食堂硬件设施严重滞后,远远达不到食品卫生环境管理的硬件设施要求,食堂从业人员不经培训、无证上岗,导致不规范操作。学校保卫:由于经费不足,多数学校无力聘请专门的保卫人员,只能由教师轮班执勤,容易造成管理上的疏漏;C乡大部分学校没有围墙和大门,难以管理外来人员。青少年校园暴力、教师体罚和变相体罚、体育运动损伤等现象时有发生。
(2)校外
交通安全:A办事处车辆较多,B镇逢赶集日便会交通拥堵,C乡学生私自乘坐非客运车辆,三个试点乡镇的学生上、下学路途中均存在交通安全隐患。食品卫生:校外“三无”(无工商许可证、卫生许可证和健康证)饭馆及流动摊点占道经营,阻碍交通,食品质量不堪一提,却治而不止。校外劫持:不法青年校外拦路抢劫,学生的财产安全难以保障。部分学校附近农户私自将房屋出租给学生,为学生提供了喝酒、打架斗殴的场所。网吧、录像厅、游戏室等娱乐场所为求暴力而留宿非住校学生。靠近水库、河流学校的学生存在溺水隐患。
2.对安全问题和隐患的归因分析
(1)投入不足
投入主要包括财力和人力。“排危”工作的顺利进行,消防设备、照明设施和食堂硬件设施的添置及保卫人员和医务人员的聘请、学校大门和围墙的建设无不与经费有着直接的联系。在对184名试点学校教师的问卷调查中90.2%的教师认为学校安全工作还需要投入财力。某些校园安全管理的疏漏是由于没有做到专人管理,责任到人。校外周边环境(主要包括流动摊点、娱乐场所、交通等)的整治,需要工商、卫生、交通等部门人员的协助。
(2)安全意识薄弱
大部分学生安全意识淡薄,私自游泳、乘坐非客运车辆、租赁民房、夜不归家、购买“三无”食品等现象极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教师问卷中有93.5%的教师认为“学生安全意识差”是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100%的家长与学校签订安全责任书,然而,仍有4.9%的家长认为安全管理是学校的事,他们不愿意参与到学校的安全工作中,参与的家长有96.7%也只是通过“家长会”,形式单一。此外,极少数教师及校长的安全意识还不够强,安全工作的重视度不够,有6%的学校未组织学习《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
(3)自救自护能力弱
2004年~2005年,全区中小学校非正常死亡主要源于溺水和交通事故,分别占死亡总人数的53%和90%,溺水死亡人数居于首位,平均约占死亡总人数的77%。据调查:全区有98%的中小学校没有配备体育专业专职教师,导致学生缺乏游泳基本知识和技能的训练,自救自护能力较弱而导致溺水死亡。学生安全演练没有日常化,学生及家长问卷中有26%的学生回答学校没有经常开展各种安全演练。
(4)心理障碍
青春期这一特殊的人生发展阶段兼有儿童期和成年期的特征,青少年幼稚的心理状态使他们随时可能成为“越轨者”,导致一些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有4%的学生认为学校经常发生打架斗殴事件。由于少数教师法制意识淡薄,无法承担学校工作和家庭生活的压力,变得性情烦躁,而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值得关注的问题是:在安全事故发生后,归责问题缺乏法律依据,各种纠纷不断,该调查中有97%的家长愿意通过协商调解的方式解除纠纷,然而,学校筹集资金的方式单一,抗安全风险的能力极弱。
3.对策措施的行动干预
针对以上原因,我们提出了如下对策措施并切实行动:
(1)投入保障
从财力上,把安全投入列入区教育局的经费预算,构建了安全投入保障体系。每年定期召开四次安全会议,会议经费纳入教育局的工作经费预算。学校校长培训费、校方责任保险费等统一纳入各学校的公用经费预算。从人力上,区教育局成立了学校安全监督管理股,配备3名专职人员督查和指导学校安全工作,使安全监督日常化,聘请了508名专(兼)职安全监督管理人员分散到各学校,学校联合交通、卫生、工商等部门对校园周边环境进行彻底整治。
(2)宣传教育与培训
由于多数学生安全意识薄弱,自救自护能力弱,教育部门在3月和9月两个“安全宣传月”充分利用黑板报、红领巾广播站、国旗下的讲话等形式,对师生进行交通、消防、饮食卫生、用电等方面的教育,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安全演练活动和应对洪水、泥石流、火灾、地震、拥挤踩踏等突发事件的应急训练,以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自救自护能力;针对家长参与学校安全工作形式单一这一问题,学校成立“家庭教育委员会”,使家长与学校之间沟通良好;确立学校(园)校长是学校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的安全工作责任制,以督促少数不够重视安全工作的校长;对学校安全监督管理人员和食堂从业人员进行培训。
(3)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
为切实加强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要求各中小学开设心理健康课、建立心理健康协会,暂时没有条件的学校把“举报箱”改成“知心话信箱”,让老师及时掌握学生心理的变化;关注工作和家庭生活压力过重的教师,帮助他们解决经济上的问题;定期举办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和教师心理健康知识讲座。
(4)风险防范
大力推行校方责任保险制,以增强学校抵御安全风险的能力。
案例:2006年10月19日下午2时30分,小学五年级学生杨某,课间休息时离校外出游泳,不慎溺水死亡。经当地司法所、村委会和死者家属共同协商,由学校赔偿死者家属2.66万元。因学校投了校方责任保险,2.66万元赔偿金由保险公司支付。
4.措施干预前后伤亡比较
该项目启动于2006年,我们以2006年为界对学生伤亡情况进行比较(如表1、表2所示)。
措施干预前:
措施干预后:
02
由表1、表2可知:干预后两年死亡总人数减少了32%,其中,溺水死亡人数减少43.8%,交通死亡人数减少60%;干预后万人死亡率连年下降,成绩显著:2005年上升3个百分点、2006年下降3个百分点、2007年下降5个百分点,表明采取的各项干预措施切实有效,值得推广。
三、结论与展望
1.结论
在X地区安全工作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笔者将做好校园安全工作的关键概括为:“建好机构、抓好制度、做好教育、关注心理和加强联动”,具体来说:
建好机构,抓好队伍是前提。从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到各中小学校,建立健全一整套安全工作机构,配备专职人员,使安全工作日常化。
抓制度建设,突出抓好痕迹管理是基础。出台《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学校安全管理办法》等纲领性文件,建立健全学校安全工作规章制度和台账制度,规范痕迹管理。
强化安全知识培训,增强师生安全意识是关键。通过黑板报、讲座等形式对师生进行交通、饮食卫生、用电等方面的安全宣传教育,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开展各类安全演练,全面提高学生的自救自护能力。
关注心理健康,加强德育工作是根本。许多安全事故的发生源于德育工作的缺失。学校应当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各项以提高中小学生道德素质为目标的德育系列活动,形成家长、学校和社会相互联动的德育工作机制,为师生提供良好的工作和学习环境。
加强部门联动,改善法治环境是保障。中小学安全工作需要众多部门的参与,在加强中小学安全工作法治效力的同时,有效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利。
2.展望
通过本研究发现,边疆农村地区中小学校园安全工作还须从如下几方面来努力:加大校舍建设资金的投入力度,尽快排除D级危房;多渠道筹措资金,改善学校食堂和学生宿舍的硬件设施;解决寄宿制学校的校医编制问题;保证各校配备体育专业专职教师;城乡交通环境得以改善。
参考文献:
[1]李慧勤:珍爱生命、敬畏生命、保护生命――云南省在校学生安全问题调查[J].云南教育视界:2008,(5):39~41
[2]李吉泰:农村中学学生安全问题的分析与思考[J].教育,2007,(6):25~26
[3]丁克芹:校园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师,2005,(12):78
云南省地处中国西南边陲的高原地区,地形多山、农村学校分散、办学条件差,校园安全问题比较突出。《云南省学校师生非正常伤亡统计表》显示:全省平均每月丧失一个中等规模的教学班,在每年非正常死亡人数中,7岁~16岁学生均占到85%以上。大量安全事故的发生给家庭、学校和社会带来了无法愈合的创伤。如何摸清边疆农村中小学校园安全各方面现状,探讨出一系列对策措施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已成为全省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及其管理者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本论文是教育部/英国政府“双边赠款西部地区基础教育研究”项目之“云南省农村中小学校园安全现状及对策研究”课题的研究成果。在综合考虑了地理位置、人口密度、校园安全问题急迫程度等因素之后,我们确定了云南省X地区作为课题研究点,通过对能够代表全区并覆盖城区、坝区、山区安全现状的三个乡镇(11所学校)的基线调研(包括座谈、访谈、案例分析、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明确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并对其做出归因分析。制定出富有针对性的、有效的对策措施并切实行动,以期最大限度地减少全区安全事故的发生。推广课题实施得出的成功经验,以促进中小学校园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X地区安全问题研究
1.试点乡镇基线调研结果
城区、坝区和山区的三个试点乡镇分别用A办事处、B镇和C乡来代替,排除自然灾害,从校内和校外两个角度将基线调研得出的安全问题和隐患描述如下:
(1)校内
基础设施:危房问题突出。A办事处中小学校舍占地面积为24449平方米,其中,危房有9001平方米,约占总校舍面积的三分之一;C乡中小学校舍占地面积为24748平方米,其中,危房有12478平方米(全部集中在小学),约占总校舍面积的二分之一;B镇居于二者之间。部分学校教学楼的走道女儿墙高度低于国际标准120CM,学生有跌落的可能。教学楼的楼道较窄,学生在课间操、下课、放学时候容易发生拥挤踩踏事件。大部分学校消防设施配备不足,无安全通道标志,无应急照明设施。食品卫生:多数中小学校食堂硬件设施严重滞后,远远达不到食品卫生环境管理的硬件设施要求,食堂从业人员不经培训、无证上岗,导致不规范操作。学校保卫:由于经费不足,多数学校无力聘请专门的保卫人员,只能由教师轮班执勤,容易造成管理上的疏漏;C乡大部分学校没有围墙和大门,难以管理外来人员。青少年校园暴力、教师体罚和变相体罚、体育运动损伤等现象时有发生。
(2)校外
交通安全:A办事处车辆较多,B镇逢赶集日便会交通拥堵,C乡学生私自乘坐非客运车辆,三个试点乡镇的学生上、下学路途中均存在交通安全隐患。食品卫生:校外“三无”(无工商许可证、卫生许可证和健康证)饭馆及流动摊点占道经营,阻碍交通,食品质量不堪一提,却治而不止。校外劫持:不法青年校外拦路抢劫,学生的财产安全难以保障。部分学校附近农户私自将房屋出租给学生,为学生提供了喝酒、打架斗殴的场所。网吧、录像厅、游戏室等娱乐场所为求暴力而留宿非住校学生。靠近水库、河流学校的学生存在溺水隐患。
2.对安全问题和隐患的归因分析
(1)投入不足
投入主要包括财力和人力。“排危”工作的顺利进行,消防设备、照明设施和食堂硬件设施的添置及保卫人员和医务人员的聘请、学校大门和围墙的建设无不与经费有着直接的联系。在对184名试点学校教师的问卷调查中90.2%的教师认为学校安全工作还需要投入财力。某些校园安全管理的疏漏是由于没有做到专人管理,责任到人。校外周边环境(主要包括流动摊点、娱乐场所、交通等)的整治,需要工商、卫生、交通等部门人员的协助。
(2)安全意识薄弱
大部分学生安全意识淡薄,私自游泳、乘坐非客运车辆、租赁民房、夜不归家、购买“三无”食品等现象极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教师问卷中有93.5%的教师认为“学生安全意识差”是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100%的家长与学校签订安全责任书,然而,仍有4.9%的家长认为安全管理是学校的事,他们不愿意参与到学校的安全工作中,参与的家长有96.7%也只是通过“家长会”,形式单一。此外,极少数教师及校长的安全意识还不够强,安全工作的重视度不够,有6%的学校未组织学习《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
(3)自救自护能力弱
2004年~2005年,全区中小学校非正常死亡主要源于溺水和交通事故,分别占死亡总人数的53%和90%,溺水死亡人数居于首位,平均约占死亡总人数的77%。据调查:全区有98%的中小学校没有配备体育专业专职教师,导致学生缺乏游泳基本知识和技能的训练,自救自护能力较弱而导致溺水死亡。学生安全演练没有日常化,学生及家长问卷中有26%的学生回答学校没有经常开展各种安全演练。
(4)心理障碍
青春期这一特殊的人生发展阶段兼有儿童期和成年期的特征,青少年幼稚的心理状态使他们随时可能成为“越轨者”,导致一些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有4%的学生认为学校经常发生打架斗殴事件。由于少数教师法制意识淡薄,无法承担学校工作和家庭生活的压力,变得性情烦躁,而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值得关注的问题是:在安全事故发生后,归责问题缺乏法律依据,各种纠纷不断,该调查中有97%的家长愿意通过协商调解的方式解除纠纷,然而,学校筹集资金的方式单一,抗安全风险的能力极弱。
3.对策措施的行动干预
针对以上原因,我们提出了如下对策措施并切实行动:
(1)投入保障
从财力上,把安全投入列入区教育局的经费预算,构建了安全投入保障体系。每年定期召开四次安全会议,会议经费纳入教育局的工作经费预算。学校校长培训费、校方责任保险费等统一纳入各学校的公用经费预算。从人力上,区教育局成立了学校安全监督管理股,配备3名专职人员督查和指导学校安全工作,使安全监督日常化,聘请了508名专(兼)职安全监督管理人员分散到各学校,学校联合交通、卫生、工商等部门对校园周边环境进行彻底整治。
(2)宣传教育与培训
由于多数学生安全意识薄弱,自救自护能力弱,教育部门在3月和9月两个“安全宣传月”充分利用黑板报、红领巾广播站、国旗下的讲话等形式,对师生进行交通、消防、饮食卫生、用电等方面的教育,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安全演练活动和应对洪水、泥石流、火灾、地震、拥挤踩踏等突发事件的应急训练,以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自救自护能力;针对家长参与学校安全工作形式单一这一问题,学校成立“家庭教育委员会”,使家长与学校之间沟通良好;确立学校(园)校长是学校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的安全工作责任制,以督促少数不够重视安全工作的校长;对学校安全监督管理人员和食堂从业人员进行培训。
(3)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
为切实加强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要求各中小学开设心理健康课、建立心理健康协会,暂时没有条件的学校把“举报箱”改成“知心话信箱”,让老师及时掌握学生心理的变化;关注工作和家庭生活压力过重的教师,帮助他们解决经济上的问题;定期举办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和教师心理健康知识讲座。
(4)风险防范
大力推行校方责任保险制,以增强学校抵御安全风险的能力。
案例:2006年10月19日下午2时30分,小学五年级学生杨某,课间休息时离校外出游泳,不慎溺水死亡。经当地司法所、村委会和死者家属共同协商,由学校赔偿死者家属2.66万元。因学校投了校方责任保险,2.66万元赔偿金由保险公司支付。
三、结论与展望
1.结论
在X地区安全工作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笔者将做好校园安全工作的关键概括为:“建好机构、抓好制度、做好教育、关注心理和加强联动”,具体来说:
建好机构,抓好队伍是前提。从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到各中小学校,建立健全一整套安全工作机构,配备专职人员,使安全工作日常化。
抓制度建设,突出抓好痕迹管理是基础。出台《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学校安全管理办法》等纲领性文件,建立健全学校安全工作规章制度和台账制度,规范痕迹管理。
强化安全知识培训,增强师生安全意识是关键。通过黑板报、讲座等形式对师生进行交通、饮食卫生、用电等方面的安全宣传教育,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开展各类安全演练,全面提高学生的自救自护能力。
关注心理健康,加强德育工作是根本。许多安全事故的发生源于德育工作的缺失。学校应当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各项以提高中小学生道德素质为目标的德育系列活动,形成家长、学校和社会相互联动的德育工作机制,为师生提供良好的工作和学习环境。
[中图分类号]D9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09-0147-03目前,国内法学专业大多开设了法医学课程。山东政法学院把法医学列为法学专业的专业选修课,安排36课时,占2学分。为了解我校法学专业学生对法医学课程重要性的认识、教学方式及方法的选择,我们组织了这次问卷调查,以期指导和调整法医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深入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法医学的教学质量。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调查对象为山东政法学院2011级和2012级选修法医学课程的法学专业本科生,共计240人。调查问卷主要涵盖学生对法医学的兴趣、感兴趣的内容、学习法医学的意义、知识点的难易程度、教师授课方式方法、考核方式等共计23个题目。学生以不记名方式填写问卷后,我们进行统计分析。
二、调查结果
问卷回收率为100%。各问题的调查结果统计见表1、表2。
三、讨论
法学专业学生毕业后的职业需求主要为法官、检察官、律师,实践中这些职业均涉及法医学知识。为适应高等法医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要求,我们组织了本次调查问卷,依据调查结果探讨如何调整法医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促使教学质量的提高。尽管都开设了法医学课程,法学专业与法医学专业、医疗专业、医事法律专业及公安专业的专业性质和知识背景不同,教学目标和培养目标也不同,这就决定了法医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不同。对于法学专业学生,迫切需要探索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方法,以提高法学本科生的法医学教育质量。
(一)教学前后学生对法医学课程认知情况之比较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普遍对法医学感兴趣,91%的学生认为法医学课程的学习对法学课程的学习有帮助。学完法医课后83%的学生知道当办理具体的案件时,应该就哪些方面委托法医进行鉴定,70%的学生知道法医如何进行鉴定。说明学完法医课之后学生对法医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程序有了很好的把握,这就为今后参加工作办理涉及法医学知识的案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的转变
有学者提出法学生学习法医学的目的是审查法医鉴定结论以及在庭审过程中对鉴定结论进行质疑。[1]国内为法学专业开设法医课的院校的课时计划有三种:36、54、72,且有的院校同时安排数次实验课。短短几十个课时的学习,学生很难系统全面掌握法医学知识且灵活运用,所以要求法学专业学生对法医学鉴定意见进行专业方面的审查和质疑是很难实现的。法学专业学生学习法医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应该为:学习法医学基本知识和理论,在毕业后的司法实践中重视客观证据,学会对案件中涉及的法医学问题提出鉴定要求,学会选择法医鉴定人员,收集鉴定材料,熟悉法医学鉴定过程,审核鉴定程序的正确性,能更好地理解法医学鉴定意见,当发现可疑问题时,能组织侦查人员及其他办案人员、双方当事人、法医鉴定人等质证。
(三)教学内容的安排及教材情况
我校选用的教材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法医学》教材(2010年版本),该教材专为法学专业学生编写。教材删减了法医精神病的内容,因我校单独给学生开设司法精神病学选修课,故相关内容不在法医学课堂上讲授。66%的学生认为教材的难易程度适中,各章节内容通俗易懂,同时多数学生反映教材中图片太少,如果附有彩图,效果会更好。值得一提的是,考虑到法学专业学生缺乏基本的医学知识,该教材在编写时以附录的形式增加了解剖学和生理学基础知识的内容。由于政法院校的法学生缺乏基本的医学知识,而且在学习法医学之前接触法医学知识主要途径为电影电视剧、报纸杂志、新闻媒体等。笔者给学生授课时,在学期初用2个课时的时间讲解解剖学和生理学基础知识的内容,并且在讲述各个章节的具体法医学内容时,附带讲解相关的基础医学知识,据学生反映效果较好,这种教学方式值得推广。另外,67%的学生认为法医物证的内容较难理解,可能与该学科特点有关。法医物证学以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为基础, 绝大部分学生缺乏这两部分的基础知识。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应适当增加分子生物学及遗传学基础知识的讲解。此外,我校法学专业分四个方向:刑事司法学方向,民法学方向,宪法、法理学方向,经济贸易法学方向。在今后的教学改革中,对于不同方向的学生,授课时应适当突出侧重点,比如选择具体案例时应精选与各个方向密切相关的材料。
(四)教学方式、方法的探索与转变
当前的教学改革要求:在教学方法上由传统课堂讲授向案例教学、实践实训教学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转变;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水平。下面就教学改革的要求进行详细的讨论和探索。
1.实验、实践教学
有学者提倡在理论课的基础上增加实验、实践教学环节,比如开展尸体解剖检验教学、让学生参加真实的现场勘查、参与DNA的检验过程等,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2]与国内某些高校报道的调查结果不同,本次调查仅有16%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增加实验、实践教学环节。笔者与多数学生观点一致,认为无需增加实验、实践教学环节,因为法学生学习法医学的目的不是将来毕业之后像鉴定人一样参与鉴定工作,这与法学专业的专业性质及培养目标有关。我们要做到因材施教,突出法学专业的教学特色。在讲到尸体解剖的内容时,笔者选择45分钟的尸体解剖录像在课堂上给学生放映,79%的学生认为收获较大。法学生毕业后不可能拿到法医鉴定资格证,也无需亲自做鉴定,能够灵活运用基本法医学知识理解并解释相关鉴定意见才是根本需求。根据法学专业的特点, 应该主要从如何分析和评价法医学的鉴定入手,通过系统的法医学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正确解读、分析鉴定结论的能力,让学生掌握法医学的鉴定程序。
2.结合PBL以实际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式
利用精选的案例,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 引导学生如何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从案例分析中学习理论知识。[3]法医学的知识点多涉及大量的案例,且案例具有真实性和直观性的特点。笔者在授课过程中广泛采用了案例分析方式,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选取大量的真实案例照片辅助理论知识的讲解,调查显示,多数学生认为这种授课方式效果较好。结合PBL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 除要求案例与授课理论知识相互渗透外, 还须针对法律相关实际工作的需要来设计问题。应努力通过典型案例,让学生熟悉法医学鉴定过程, 提高学生对法医学知识的运用水平,且提高他们对法医学鉴定意见书的阅读水平和鉴别能力。当然,在授课时应适当增加课堂提问结合幽默风趣的讲解,增加师生互动的机会,活跃课堂气氛,也可增加教学效果。
3.探索新的教学方式
有学者主张最好能像法学课程比如刑法学案例研究、民法学案例研究等课程一样开展法医学案例研究的实训课程。[1]结合具体实际案例进行实训课讲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兴趣。毋庸置疑,这种想法的目的非常好。但是,法学专业本科生前三年要学量的公共课程、法学专业课程,最后一年被派到公、检、法及律师事务所实习法律知识,准备司法考试、考研、考公务员等,课业压力非常大,不大可能为了案例研究实训课给法医学再安排更多的课时。而压缩法医学理论课时,来讲解案例研究实训课也不现实。我校法医学课程只有36课时,而且最后2课时考试。目前,法学生课业压力大,无法再增加法医学课时。面对这种情况,就急需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既不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又能更加高效地学习法医学知识。
当前时期是一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每天都会有大量的新知识涌现。为了让学生学习更多的知识和技能,高校施加给学生的课业负担越来越重,学生的压力也越来越大。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而非压抑的氛围中既学到知识,又心情舒畅呢?这就需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主动积极地去学习。
笔者认为可以把法医学的部分内容融入法学实训课中,这样不但可以节省课时,还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民法、刑法案例研究实训课时,当涉及法医学人身损害(医疗损害、职工工伤、交通事故、故意伤害等)、亲权鉴定、个人识别等案例时,可以采取模拟法庭的形式,由法医学教师作为司法鉴定人客串出庭,讲解相关的法医学知识,毕竟法学教师无法像法医教师那样进行专业而精辟的讲解。当然,这种教学方式需要法学实训教师与法医学教师的密切配合,打破传统的单挑一门课的局面。
4..考核方式的改革
目前,国内多数院校以传统考核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本次调查中15%的学生选择传统的闭卷考察方式,85%的学生选择撰写小综述、小论文及案例分析的考核方式。如何更加科学地引导学生学习法医学以及科学反映其对法医学课程的掌握程度,这是我们必须考虑的问题。比如我们给出的案例分析题目作答要求不是单纯的分析鉴定结论,而是让学生针对具体案例判断案件材料是否齐全、提出鉴定事项、列出可能出现的鉴定意见、不同的鉴定意见对案件当事人会产生什么样的法律责任等。我校在对学生进行考核时,三种方式同时列出,让学生自主选择,结果多数人选择了后两种方式,与调查问卷一致。撰写小综述、小论文及案例分析不仅考查学生对法医学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评估了学生应用法医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拜荣静.法学专业法医学课程教学改革展望[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6(1):39-41.
20XX年,在作业区党委的领导下,在机关科室指导下,采油一队以油气生产为活动主体;以基层班组建设为活动阵地;以创建绿色油气田为工作重点,全方位、多形式地开展员工思想教育、业务技能提升活动,安全高效地完成半年原油生产经营任务,逐步培养一支肯吃苦、讲奉献、有理想、守纪律的采油队伍。
二、20XX年上半年生产完成情况
(1)原油产量完成情况
目前开井数80口,日产量247吨,含水70.4%,水井26口,日注水量1214方。
20XX年(截止5月31日)采油一队原油产量为36363吨,日平均239.2吨,完成上半年计划任务44446吨的81.8%,未完成计划的主要原因是含水上升过快,从去年12月底的含水比66.2到今年5月底的70.4含水上升幅度过大,上半年措施,复压占产,下半年主要措施以稳油控水为前提,加强油水井的堵水调剖工作。
(2)伴生气(天然气)生产情况
采油一队今年天然气生产任务为427万方,日平均11698.6方,截止到5月31日生产天然气168.1万方,日平均1.2万方。完成全年任务的39.4%。
(3)注水完成情况
采油一队20XX注水任务为47万方,日平均注水1284方/天。截止到5月30日全队注水井累积注水188713方,平均日注水量1214方。
(4)清防蜡:
(1)上半年截至到5月31日,共热洗206井次。
(2)协助完成5口井的微生物防蜡和1口空化井工作(微生物现已经改成正常井)。
(5)措施完成情况:
截至5月底措施共完成23井次
1、油井常规措施:检泵5井次,维修3井次
2、油井增产措施:压裂8井次
3、水井措施:调剖6井次。
4、补层1井次。
(6)测试情况
1、功图:351井次
2、液面:367井次
3、诊断:5井次
4、环静:4井次
5、环流:10井次
6、探井底:15井次
(7)设备情况
1、保养维修抽油机80井次。
2、车辆维修保养7车次。
(8)施工情况
1、34号站,37号站管线内衬抽拉即将完成(后期压力观察和填埋工作)
2、水套炉房改造(正在进行)
三、20XX年上半年主要工作
(一)及早动手,争取原油产量主动权。
由于我队主产层位h41层含水上升快,从去年的66.2%到今年5月底的70.2%,在产液量不变的情况下,我队原油产量下降趋势明显。为争取原油产量主动权,我队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1、做好日常巡井工作,保证油井正常生产。
今年1-3月,天气寒冷,给油井的日常生产带来不利影响,我队要求片区巡井要做到重质重量,保证油井的正常生产,根据我队记录,在1-3月的低温期间,我队累计解冻管线32井次,有利的保证了油井的保温工作,为产量保持稳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在巡井过程中,巡井员工发现1316、2302、1357抽油机发生异常,队上及时组织人员和设备对这三口井进行了维修,保证了油井正常生产。在做好巡检的同时,我队认真做好计量工作。比如34、37、38号站,由于07年进行的管线穿插工作施工质量不合格,导致这三个站压力异常升高,37号站正常压力在0.55-0.6mpa,但穿插后,压力在0.8-1.5mpa波动,导致该站无法进行正常计量。为保证这三个站的正常计量,我队对这三个站的计量分离器安全阀进行了调整,由原来的0.8mpa调整至1.0mpa.当37号站压力波动到1.0mpa以下时,及时安排计量,通过这一措施,保证了全队油井产量变化都在可监控之下。
2、提前准备,保证调开井尽早开井。
进入3月份,我队就安排各片区对所辖调开井进行检查,及时掌握调开井情况,做到上级命令下达,2小时之内即可开井起抽。
的
3、做好措施井管理
我队今年上半年安排了8井次的压力增产措施,为保证措施井能尽早见产,我队本着措施井不过夜的原则,不管有多晚,只要接到排液通知就立刻组织人员上井完成工作。比如h1253这口井,接到排液通知已经是晚上12点了,但我队没有耽搁,立即安排谢华斌和纪兴上去连井口排液,值班干部盛河文也上井进行组织。通过大家的努力,我队今年上半年的压裂井全部在最短时间内起抽,累计增油494吨。
通过努力,我队原油产量目前稳定在238-242吨之间。
二)加强班组建设,努力达到五型班组要求
班组是完成各项任务的主要阵地,因此加强班组建设是我队坚持不懈的努力方向。在去年四无班组的基础上,我队向班组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结合今年年初上级所提出的五型班组建设要求,我队向四个片区发出了创建五型班组的号召,要求各班组按照”学习型,安全型,清洁型,节约型,和谐型”班组的要求,加强班组建设,为采油一队整体工作提高一个台阶做出贡献。同时,我队制定了创建计划和目标、制度等。通过努力,我队三片区获得采油厂首批五型班组提名。
三)积极开展创建绿色油气田活动
今年3月初。我队荣获市油团委授予的创建绿色油气田“青年突击队”旗帜。荣誉对我队即是一种鼓励,更是一种鞭策。我队在作业区召开创建绿色油气田动员会后,立即着手这一工作,首先上现场全面调查我队工作量并照相记录,然后制定创绿工作计划,之后将工作量逐一分解,将每口井的工作量分配到个人,同时制定监督检查机制,要求值班干部每天对工作量进行检查和督促。我队所辖范围内有一条油田主公路,各种车辆络绎不绝,包括去五彩城旅游的车辆,这为我队创绿工作带来很大的不利影响。从38号站到联合站这一不长的主公路两侧布满了诸如塑料瓶,塑料袋,纸片,调堵剂纸袋子等垃圾,捡拾量大而且捡拾完后没几天又有,我队没有因此却步,全队上下一心,鼓足干劲,对这一主公路进行了三次大规模捡拾工作,使得这条路环境大为改观。5月底后,天气异常闷热,最高气温达到42度,为保证创建绿色油气田工作量,我队调整作息时间,要求片区长根据天气情况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可以安排在早上7点到9点,也可以安排在晚上8点到10点,总之,即要保证员工不中暑,又要保证创建绿色油气田工作量。据统计,从3月底开展创建绿色油气田工作到5月底,我队共捡拾各类垃圾10卡车,220车巡井车,填埋够坑1200平米,清理堆土300立方,电线杆24根,大型建筑垃圾30块。在今年5月初油田公司领导对火烧山油田绿色油气田督导检查中,我队创建绿色油气田工作获得油田公司领导好评。
四)认真开展春季培训工作
技能培训是提高全体员工技术水平的一种有效方式,我队十分重视培训工作,认真制定了《采油一队春季培训计划表》,严格按照计划表开展培训工作。培训工作由队长主抓,值班干部负责周末培训工作,通过观看视频,发放资料,现场操作等不同形式的培训,使全队员工在采油理论,实际技能方面有了一定的进步。本次培训重点是对新进劳务合同工进行培训,使他们在最短时间内熟悉采油工所需掌握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以及安全防护知识,使他们能尽早独立顶岗,在之后组织的劳务合同工定岗考试中,我队三名劳务合同工顺利通过考试,取得了初级工资格。通过此次培训,我队还选拔了三名骨干员工代表准东采油厂参加油田公司青工比武,是基层队中选派人员最多的一个队。
五)狠抓安全基础管理
安全是企业发展永恒的主题,我队在日常生产中牢固树立安全是效益,安全是幸福保障的观点,严格认真做好安全工作:
1、抓好生产安全,杜绝生产事故发生。
1)抓好日常巡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每日3次的巡井工作是发现问题的主要手段,我队要求各片区严肃巡井纪律,保质保量完成巡井工作,对于巡井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处理并整改。如1片区在巡检中发现38号站计量闸门丝杆在开关过程中声音异常,他们立即汇报队上,队上及时组织人力物力对此闸门进行了更换,保证了安全生产。
的
2)抓好设备保养,消除安全隐患:上半年的基础工作整改及抽油机春季保养中,我队要求各片区及保养人员严格按照标准操作,消除设备的隐患,如在保养中发现2302大皮带轮销子部分脱出,我队第一时间内对其进行了整改,保证了抽油机正常工作,同时消除了事故隐患。36号站水套炉循环泵漏水,我队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更换了这一设备,保证了设备正常运行。
3)抓好施工监督,保证施工质量:我队今年的施工主要有34,37号站管线穿插套管拔除,计量站水套炉阀池安全改造,33号站水套炉更换工作。对于施工,我队要求各片区各负其责,在哪个片区施工,哪个片区就要对施工进行监护。34,37号站施工时,3片区人员发现施工队提供的补口用的管子仅有保温层,但未作外防腐,他们立即将这一情况汇报给队干部,队上在周二的施工例会上给施工方提出了相应要求,避免了这一事故隐患。
4)做好隐患排查,提供准确数据:我队十分重视隐患排查工作,安排专人负责隐患排查表的统计填写工作,同时充分发动全体员工积极寻找所辖片区存在的安全隐患,为隐患治理工作提供准确的第一手资料。
2、抓好交通安全,防止交通事故发生
交通安全是我队安全工作的重点及难点之一。首先我队在每天的安全讲话中强调了交通安全的重要性,不厌其烦的要求驾驶人员降低车速,开车禁接打手机,系安全带,无上岗证人员不得驾车。同时对将私家车开上山的人员进行了说服教育,目前基本杜绝了私车开上山的现象。其次,我队对车辆保养工作十分重视,不管工作多忙,车辆保养工作不能放松,每日出车前检查,入库前检查不能放松,车辆一旦出现问题应立即修理,不能带病出车。最后,我队要求工程技术人员做好车辆资料录取工作,每日的三交签字本,车辆维修记录,车公里数录取等,都由两个工程技术人员专门负责,保证资料的齐全准。
3、抓好安全教育,树立安全第一思想:
通过安全案例分析,安全文件学习,安全事故传达等,提高全体员工安全意识。通过四无班组建设,在全队营造出一种守安全规则荣耀,违规章制度可耻的氛围,通过重奖重特大事故肇事者活动,提高全体员工发现隐患的能力,实现安全的能力,从而使全体员工从要我安全转变为我要安全,直至我会安全,我爱安全。
六)科技工作成果喜人
我队今年科技成果在去年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采油一队qc小组获得自治区级优秀质量管理小组荣誉称号。《室内取样研究》qc论文获中石油集团公司一等奖,《提高燃烧器使用效率》获油田公司qc成果三等奖。同时在作业区级的科技成果中,我队获得3个一等奖,四个二等奖,科技成果取得不俗成绩。
三、20XX年上半年存在问题:
1、由于缺少机械设备,我队创建绿色油气田工作尚有部分工作未完,主要是沟坑的平整,堆土的推平,大型固体废弃物的清除等。在下半年,设备到位的情况下,我队将着重这几个方面的工作。
2、38、32、36等站上排调水闸门仍未更换,这批闸门使用时间长,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希望能在下半年安排资金予以解决。
3、我队集油干线在07年穿管后,出现计量站压力整体异常升高现象,今年上半年已经出现两次,38.30.32.31.33最高压力升高到1.2mpa左右,持续几小时后该现象消失,我们怀疑干线穿插后也存在套管变形的情况,下半年我们将重点监控这一现象,从频次,持续时间上加以注意并记录。
4.目前采油厂重组,基层队和技作修井队在修井交接上存在争议,这方面应尽快出台相关标准,避免双方扯皮。
四。下半年工作计划:
1、继续抓好基础工作建设,保证原油产量平稳运行。
一、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教学工作
1.加强学习,更新知识结构。面对社会、家庭,每一个有责任感的教师都会感受到一种压力和挑战,为此我们必须要努力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以适应当前的教育形势。全校教师都应把学习视为职业生活的迫切需求,在辛勤耕耘的同时,莫忘给自己“充电”,提升自身的文化品位,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本学年开始教师每月达到了1000字的读书笔记,每周上传了高质量、真实的教学随笔。
2.立足课堂,探索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心所在,是落实新课程、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学生实现自主和谐发展的主阵地。上学期对照“山东省中小学教学基本规范”为标准,落实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纲要,引导教师关注课堂教学,扎实落实课程改革的各项要求,充分落实学生主体地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备课是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也是教师日常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备课的理念在更新,备课的内涵也在丰富,有效备课,优化备课,创新备课显得尤为重要。本学期我校决定从“五环节教学”与“精细化备课”入手,从教材的解读与学生的解读入手,精心预设,设计教学活动,避免教学随意性。下大力气引导教师进行教后反思,对不同年龄段的教师分层提出要求,及时捕捉教学中的成功与失败,逐步提高反思能力,形成反思习惯。杜绝“搬运工”,杜绝无教案上课。
在听课方面,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教师开展相互听课、评课活动,努力营造浓厚的教学研讨氛围。引导教师积极学习、探索,交流。骨干教师上示范课,全体教师上达标课。鼓励青年教师上好研究课。师徒结对教师分别上好示范课和汇报课。每位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5年以内青年教师和学校中层领导每学期听课不少于30节。同时,本学期还要加强教师间的互相评课制度。每学期组织两次公开课活动,通过听课、评课活动,使教师在听的过程中学习,在评的过程中反思,以促使每一位教师加速成长。
在作业设计方面,教师要精心布置作业,加强针对性,体现灵活性,提倡分层布置作业,提倡同年级的作业内容要一致,共同控制学生的课外作业量。建议教师使用“作业盒子”布置作业,促进家校联系,发挥家长的监管与督促作用。语文作业布置,要注重积累性、应用性,忌死抄、死背;数学作业布置,应注重实践性、应用性作业,忌机械、重复;其他各学科也应科学地布置作业。作业批改要认真、及时、正确。各年级要扎扎实实抓好写字工作,注重学生的写字姿势和写字质量。
3.落实制度,做好常规工作的管理
①加强随机检查。依托“一月一查制度”和“课堂教学巡视制度”,对教师的教学常规工作进行随机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纠正。主要检查课程计划执行情况、教学秩序情况、课外辅导帮教情况等。
②规范教学常规考核。本学期,加强了单元测试和期中测试等教学质量检测,注重教师教学的过程性评价。为保证每月考核的正常开展,教导处负责做好以下工作:每月组织相关人员对教师的备课、作业批改情况进行检查,并及时反馈;深入课堂听随堂课,做好记录与评价。
4.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根据学校的研究课题,从师生关系、课堂教学策略、班级管理三个方面,深入地研究。人人有研究课题,人人有专题研讨,不断撰写经验论文。
5.注重了学生帮扶、提优、转差工作。学习困难生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我校教师人人制定了学困生转化计划,对认定的每一位学困生进行跟踪辅导,激发每一位教师探索转化学习困难生的途径,对在补差工作中涌现的好的经验进行了交流和推广。本学期继续加大了调研力度,及时了解各学科存在的问题,对薄弱年级、薄弱学科跟踪调研,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提高。
(二)教育科研工作
1.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组织的教学研究、课题试验和教学比武活动,多角度、多形式地开展教师培训、教学研究,不断提升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和教学业务能力。
2.抓好五年以内的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贯彻落实县教育局有关文件的精神,扎实开展传帮带活动,为新教师配备教学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的指导老师。明确师徒结对的活动内容、要求和帮带目标。每位青年教师均要制订符合自己成长上的奋斗目标。学校组织各种竞赛活动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3.本年度中学校的市级课题《加强体育校本课程研究,促进学校特色发展》已顺利结题,教育科研工作再上新台阶。
(三)德育管理
1.加强德育队伍的建设,营造全员育人氛围。
①加强校园德育环境建设。建设好一支坚强得力的班主任队伍和全员抓德育的工作队伍。本学年继续实行带班领导、值班教师和值周学生的检查制度,做到随时、随地的对学生进行教育。
②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树立责任意识。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本学期实行班主任培训制,健全和完善班主任岗位职责、班主任工作考核评估激励机制,坚持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公正、客观地衡量班主任工作。开好班主任例会,针对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成绩及时提出批评或表扬。本学期将开展班级管理经验交流会,达到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目的。
③充分发挥班队工作的作用,扩大班干部的影响。中队干部和班干部在学生中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他们应该是同学的榜样。要定期对中队干部、班干部进行培训,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带动更多的同学一起进步。
2.加强班级建设。
①班主任老师根据年级、班级的具体情况,充分利用每一节班会课,认真设计班会内容,写好教案,多讲身边人,身边事。德育处将对主题班会进行检查,并把评比结果列入对班主任的评价中。
②加强班级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树立班级形象,争创班级特色。各班还要根据本班实际,制定切实可行,便于操作的班级管理制度,(如班干部值周制、值日制度、课堂纪律评分制、班级日志、每日小结、周记、班级公约)等等,使各班的管理更有成效。同时学校将不断完善各种规章制度,保证学校的良好秩序和风气。
③以活动为载体,在班级、年级中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教育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荣誉感、集体感。在班级中开展做文明事、说文明话、争当文明学生的活动。活动中要给更多的学生参与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④进一步强化管理中的学生主体意识和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及能力。在班级内部发挥班干部和小组长的作用,在班级内部引进竞争和监督机制,搞好班级内部的小组之间的评比检查。通过严格的训练和监督,努力使学生的行为规范。围绕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在全体学生中继续开展“八好文明标兵”争当标兵活动。学期末,学校将对获得“八好”荣誉的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3.抓常规教育促习惯养成。
①抓好行为规范教育。开学第一个月,组织学生认真学习贯彻《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开展了小学生守则演唱比赛。通过对学生集中进行行为规范系列教育,强化训练,培养学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能力。通过具体的强化训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从“要我这样做”转变为“我应该这样做”,使良好的行为习惯内化为自觉的行动。
②加强值周工作管理。学校将不断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加强对学生的仪表仪容、红领巾的佩戴、迟到早退、乱买零食等情况的检查工作,加大对严重违反学校规章制度的学生的处罚力度,以保证学校良好的秩序和风气。
③严格规范升旗仪式,进行富有成效的国旗下教育活动,有学生和教师代表讲话,用身边的事例教育学生,激发学生的上进心。
④开好每周一次的主题班队会,利用主题班队会对学生表现出的突出问题进行探讨、交流,达成良好的共识,形成班级的良好的舆论氛围。
4.感恩教育。本学期继续开展感恩教育活动,从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爱身边的人开始,对给予自己关怀和帮助过的人应抱有感激之心。通过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学会关心、学会做人。
5.开展节日受教育活动。各种重要节日、纪念日都蕴藏着宝贵的道德教育资源,各班级要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日开展活动。九月份开展“教师节”庆祝活动,十月份开展“庆国庆”活动。把感恩教育活动贯穿始终,教育学生从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爱身边的人开始,对给予自己关怀和帮助过的人应抱有感激之心。学校还通过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6.法制教育紧抓不放,重点做好教育防范工作。本学期开展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组歌比赛,充分利用法制教育报告会、班队会课、校会、国旗下讲话等进行普法教育,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使学生知法、懂法、守法。
(四)后勤管理
1.做好水、电等设备设施的维护管理工作,做好国有资产的登记造册工作和校园安全管理、校舍维护工作,为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创建平安校园保驾护航。
2.搞好财务管理工作。转变服务职能全心全意为教学服务;搞好各种物品采购发放与管理;完善校产维护档案使物卡帐相符。
3.科学合理地安排好校园的基础建设。教学楼位置;花木移栽;活动场地设置等校园布局正在规划中。
4.做好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做到校内外、上下学途中及乘车学生无事故、无隐患,平安每一天。
5.保正饭菜质量,提倡勤俭节约,使学校每一分钱发挥最大效益,让学生在每一顿饭中都形成好习惯、受到好教育。
(五)学校信息化发展
1.牢固树立学校信息化发展为教育教学服务的思想,努力做到设备运行正常、网络畅通、资源有保障。
2.做好校园广播建设,积极开展学校在网上的“教育宣传”工作。
3.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借助电子牌、移动飞信和校讯通、微信群校园信息,提高工作效率。
(六)安全工作
1.健全安全工作管理机制。加强对安全工作的领导,增强安全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充分认识学校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艰巨性和长期性,增强做好学校安全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2.健全落实安全工作常规管理制度。切实做好各类安全制度的修订完善工作,并继续推行岗位责任制度、安全教育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大型活动审批制度、应急救援制度、事故报告制度、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等,做到管理无疏漏、无盲区,使安全工作规范有序。
3.健全落实安全工作责任与考核制度。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全面实施“一岗双责制”,在履行各自岗位本职工作职责的基础上,同时承担安全管理工作职责,做到“谁主管,谁负责;谁在岗,谁负责”,形成学校安全工作“人人都要抓,人人都要管”的工作格局。进一步加强和落实三个责任。一是落实监管责任。学校安全领导小组全面履行协调、监管职责,切实加强对学校安全工作的领导、指导,将学校安全工作“抓紧、抓实、抓细、抓好”。继续实行与全校教职工签订安全责任书制度和年终安全考核制度。二是落实学校的主体责任。进一步明确校长是学校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的安全工作负总责。要把各项安全工作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岗位,每一位教职员工,使学校安全工作真正做到“到人、到岗、到底、到位”。三是落实家长的监护责任。学校与家长签定安全责任书,强化家长监护意识,明确家长在安全问题上的责任,切实履行家长的监护职责。
4.切实把安全教育纳入课堂教学。学校按照要求开设了安全教育课,积极开展“安全知识进校园、进课堂”“寻找身边安全隐患”等主题活动,对学生进行日常安全知识教育,自护、自救、防灾、逃生能力教育,“案例分析教育”等,切实提高学生的安全知识、意识和防范能力。切实抓好“安全教育日”“安全教育周”“防灾减灾日”“安全教育月”“防溺水宣传月”“119消防宣传日”“秋冬季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等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本学期,各位班主任在收手机安装“教育平台”,随时发放教育提醒,并按时开展安全知识竞赛、进行安全知识问卷测试等活动。
5.积极开展学生法制教育。加强与公安、司法部门联系,落实校园法制副校长和法制辅导员,积极开展消防、交通、禁毒、公共安全、心理健康、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等教育,使师生熟记常用的报警、援助电话,提高学生应对社会安全事故和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预防不法侵害的意识和能力。
6.重视预防溺水和预防交通事故等专项内容的教育。根据近年学生安全事故发生情况,特别加强重视私自下河塘游泳、道路交通、食品卫生、预防传染病、预防意外伤害事故等方面的安全教育,以及学生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教育。要充分利用升旗集会、主题班会、专题讲座、校园广播、安全知识教育课、对学生进行集中教育;利用橱窗、黑板报、图片展示等形式加强宣传教育;利用电话、微信、告家长书等形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联系。
7.开展周末放学前五分钟、节假日放假前半小时、开学第一课安全警示教育。不断创新安全教育方法,寻求安全教育载体,拓宽安全教育工作思路,提高安全教育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
8.加强安全管理队伍培训。开展安全政策法规培训,继续学习贯彻《山东省中小学安全管理办法》,不断提高安全教育管理水平和效果。组织班主任、教师、安全工作人员和后勤服务人员认真学习有关学校日常安全管理知识及学校安全预案,开展相应的从业安全知识、技能上岗培训。
9.健全应急救援机制。进一步制定和完善科学、实用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不断深化演练工作,结合学校实际,确保了每学期二次师生应急逃生演练。
(七)特色发展
通过体育特色项目的建设,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和学生家长的高度认同,使90%以上的学生能较好地学会1—2项体育运动技能,掌握终身锻炼身体的方法,努力开发学生的各种潜能,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展现学生的个性、特长,使更多学生能在高水平的比赛中展示自我,促进了素质教育的发展。今学期我校基础建设——教学楼,正在施工中,学校又在原来的基础上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就这样被影响……
任何人的发展都不可能是去脉络化的。我为什么会成为现在职场中的“我”?
要回答这个问题,一定要回顾在我成长过程中对我具有深远影响的那些女性榜样们。
1.青少年阶段的接纳、包容与鼓励是建立自信的重要影响因素
1977年秋,读小学四年级时,我们班新来了一位年轻的女教师,她一下子点亮了我的小学生活。这位教师刚刚从师范学校毕业,大大的眼睛、长长的辫子,性格温和,时常微笑地看着我们。她完全不同于以往教授我课程的其他稍微年长的教师:他们很少微笑,批评起人来相当严厉,我从心眼儿里害怕他们。
这位女教师会跟我们说,如果我们专心听讲,授课结束后的时间就给我们读故事,于是那些常常捣乱的同学听课也变得格外专心。最让我难忘的是,那时刚开始学习写作文,每次我的作文中都有红色波浪线画过“好句子”和鼓励点评语。我喜欢看老师写的那些句子和红色的波浪线,于是更喜欢写。老师在全班朗读我的作文,有时候还给年级中的其他班级朗读。而我的写作信心也由此起航。课下,我和同学们喜欢围绕在她的周围,她也欣然接受我们的邀请从办公室出来跟我们一起跳皮筋。跟她在一起,对还是一个小孩子的我来说,真是十足的开心和满足。
在那个有着严肃的师道尊严、以批评为核心教育方式的年代,小学教师的平易近人、平等对待和持续的鼓励对孩子的成长来说实在弥足珍贵。
1980年秋,读初二时,增加了物理课,恰在此时,迎来了新大学毕业的物理老师,大大的眼睛、短短的辫子,性格温和、讲课条理清晰,与其他老师最为不同的是她的耐心。那时的我对种种物理现象充满了好奇,脑子中的问号奇多。老师温和可亲的态度使得我有胆量去提各种问题,而老师总是耐心倾听并与我讨论,这使得我对物理更加感兴趣,并积极地找物理课外读物来读,甚至萌生了做居里夫人那样的女物理学家的梦想。老师的耐心大大地激励了我,使得我敢想问题、敢提问题、敢讲出我对问题的理解而从不必担心我说错了。至今我都认为,初中二年级是我青少年时期智力发展最为突飞猛进的时期,我想是与遇到耐心、包容的物理老师有重要关系的。
1984年,读高三时,我的英文课老师,大眼、短发,美丽、知性是她给我最深刻的印象。她教课轻盈活泼,条分缕析,课下对学生也很是友好,总是能站在学生角度替学生着想。她会跟同学们在课间谈吃什么东西对大脑好,女生适合上哪些专业等等,这样体贴式的谈心跟很多教课后即离去的老师相比,让学生体验到除了成绩之外的关心。因此,同学们都打心底里喜欢她。
1985年进入大学,接触到了更多知性的女教师,她们关心我的个人心理体验,与我分享她们自己的人生经历与发展故事,并持续不断给予我在事业发展上的鼓励。这种朋友式的、亲近的师生关系是我青年时代最宝贵的财富。
回顾这些优秀女士的共同特点是:在职场中不但具有端庄的外表,还很好地掌握有专业知识并能有效地传递给学生或周围的人。跟她们在一起让人感到舒心和愉悦,她们不只是教师,她们真诚地呈现出自己女性的一面,与学生一道分享人性中的温暖、关爱与成长的部分,尤为难能可贵。
按照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在青少年阶段,是建立勤奋感和自信最为重要的阶段,而此时老师给予我的接纳、包容和鼓励恰恰是成长过程中最好的精神食粮,使我始终保有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和对世界探索的热情,这与功利的考试无关。
后来我也成了中学教师,成了受学生欢迎的女教师。
2.清晰的“理想自我”是建立自我同一性的重要参照
工作10年,在经历了大大小小的荣耀与波折之后,我从原来学习、工作的生物学科转向了心理学。完全出于兴趣的转移。在这转轨的关键时刻,我遇到一位刚从希腊回国的海归派女博士。她是协助我建立自我同一性、实现职业承诺的良师益友。
端庄的外表、大大的眼睛、温和的笑容、睿智而缜密的思维、浓浓的书卷气息,这些都深深地吸引了我。当我听她的学术报告时,我的脑海里浮现的旋律就是歌曲《长大后我就成了你》。那时,对于处于职业发展转折期的我来说,正需要重新整合自我,建立新的职业发展目标,她的出现使我明晰了自己未来新型自我的发展方向。特别是与她之间有关个人事业与家庭的主题交流,让我坚信我需要做独立的自己才能有更好的发展。也正因为她,我才走入了原先想都不敢想的心理学女博士的群体,成为一名从事青少年心理教育的专业人员。
随着工作平台的不断延伸,我遇到了不同的出色女性,她们身居领导岗位,有教育部女部长、教委女处长、教育厅女厅长、教育局女局长、大学女教授、企业女老总等等,她们无一例外都是大大的眼睛、温和的个性、睿智的思维、雷厉风行的行为方式。跟她们一起工作,常有如坐春风的感觉,受益颇多。
那一双双大眼睛究竟象征了什么,让我如此印象深刻?青少年时期看她们,那双大眼睛代表了她们对我温和的关注和接纳。后来出现在我职场中的大眼睛代表了她们思维逻辑清晰、工作干练以及谦和优雅、包容豁达的个性。我深深地知道,这些我欣赏和向往的女性给了我无穷的榜样力量。
二、作为心理教育专业工作者介入社会工作与实践反思
作为心理教育的专业工作者,我介入的社会工作场域主要是大学和中小学。
1.我的大学工作场域
多年来的心理学学习与教学研究实践使我认为,教师这个职业是将自己作为“工具”来进行教书育人。如同罗杰斯的“以当事人为中心”的理论,身为咨询师的角色,那个自我要清楚明晰地出现在来访者身边,每一刻当下临在。教师也一样,教师必须对自我有清晰的认识,在与学生相处过程中,才能够如平面镜一样如实地反映所听到的、所感受到的,不扭曲、不忽视、不夸大,如实客观地反映。
我在大学主要从事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心理辅导方面的教学与研究。选修我课程的研究生群体主要是女生,男生很少,这是师大的特色之一。他们未来的职业定向是从事基础教育的心理辅导教师。因此,在他们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协助他们个人规划自我发展也是我关注的重要议题之一。
女生个性中的突出特点:温和细腻、敏感敏锐、外露情感、叙事性的表达风格、重视关系的建立与维持。我在激发她们领导力方面做了很多尝试,具体实现的机制是:与学生平等对话,同时促进同学之间的平等对话;鼓励她们积极参与,将个人经验进行分享,带入到公共空间,实现个人经验向公共知识的转化;教育戏剧手法的运用,为学生搭建互动的平台,激发学生建立起生命的联盟。
而身为女性角色,我的教学与班主任工作会带有我所倾向的女性榜样的价值取向,特别是在引导女生通过改变认知走向包容、豁达,通过缓解情绪走向力量方面,我适时地运用自己的影响力,为她们搭建平台。
因此,在教学中,我注意根据他们的特点展开设计。
(1)重视团体安全氛围的建立。每次上课伊始,我都会把我的这一设计告诉学生们,让他们考虑在课程中如果做这样的内容安排,他们有什么样的顾虑和担忧,他们共同期望有什么样的环境,渴望在怎样的场域中如何被对待……他们发表各自的观点后,我们达成共识。这是彼此建立安全联系的第一步。
每节课,我都会用5~10分钟的时间,与全体同学做一些集体的热身游戏,让他们彼此之间有一些身体的接触,让他们的肢体和呼吸做一些调整和舒展,让他们放松身体和心情,然后在这样轻松的氛围中开始课程学习。
我的课程教学打破传统研究生教学的课堂模式,只要空间允许,我就会让学生把桌子搬离,只留下椅子,围圈而坐,让彼此可以看到彼此,便于交流互动。
(2)案例式教学带入自我成长经历。案例是生动的、具体的、形象的、叙讲式的。每节课的案例教学,由他人故事引发学生个人案例故事的续讲,由理论回到学生自己的经验。有时,我会运用戏剧的方式,将学生带入到情境中,让他们体验角色,开始与不同的角色对话,寻找解困之道。学生反馈,这样的方式对他们自身深有触动,是他们喜欢和需要的教学,一节课下来深感有所收获。
学生常常会谈到爱情、友情、家庭,处于这个年龄,这些正是困扰他们的重要问题,所以,我的课堂总是留空间给这些话题,从社会性别角色的视角引导他们去看,来自家庭的、社会的、历史的、体制的因素是如何影响到他们今天的恋爱、婚姻与性的。这也成为我给学生做心理辅导的平台。
首先,在课堂上我会借由青少年的心理现象与成长中的问题切入,引发学生对自身成长历程与现状的关注,将他人的案例与学生自己的经验勾连,让他们从中回看自己,从而给他们一个认识自我的空间。我教学的特色之一,就是从社会性别意识视角出发,引入社会性别视角看待男生、女生的成长,男性与女性的互动关系。回看他们在成长历程中,那些潜移默化影响他们社会性别意识的有来自家庭中父母、亲属,学习中的有关教材,社会中的有关媒体等诸多因素。由此,他们原来不自觉的社会性别意识开始觉醒,认识到在传统男权社会中不合理的社会文化因素对男性和女性心理成长的挤压。
比如带领他们观看案例视频“我要做男孩”。案例中的女孩儿就因为身为女孩子,从一出生起就不为爸爸和奶奶接受,认为爸爸与妈妈离婚是因为自己是女孩儿,妈妈离婚后的独自哭泣使女孩子萌生出要做男孩子要保护妈妈的信念,于是她剪掉自己的长发、穿男孩子的衣服,以男孩子的行为方式行事。看了这个案例,有一些女生也开始坦言说,自己不喜欢自己的女性角色,“从小一直很努力,就是要做得像男生一样好”,经过讨论发现,原本这个好,其实不必牺牲自己很多女性外在特征来像“男生一样”,而是本身女性也可以做到很好。
另一位女生则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由于贫困和重男轻女的观念,一个家庭如果只能供一个孩子读书的话,一般会竭尽全力供男孩子,女孩子只能放弃甚至要出去打工供哥哥或者弟弟读书。“从小到大,父母以及其他长辈都比较重视我哥哥,我妹妹是老幺,也是比较受疼爱的,作为老二又是女娃的我处境比较尴尬。我记得我是几乎过了上学年龄,父母才想起来让我上学。父母从来没有送我去过学校,包括上学第一天。我哥哥把我送到校门口就去上课了,而我既不知道应该去几年级几班,也不认字。父母也几乎没去给我开过家长会,总是忙忘了。从小学二年级开始,差不多9周岁的样子,家里所有家务活几乎都是我在做,包括蒸米饭、点炉子、倒泔水、洗衣服、擦炕扫地、交水费电费、购买生活物品之类的,还要照顾妹妹。印象最深的就是冬天洗衣服,水彻骨的凉,两只手都冻僵了,所有手指关节现在都能嘎巴嘎巴响,而且大件的衣服比我个子都高,衣服浸饱水非常沉,我经常拎不动。一开始承担家务倒不是因为我懂事儿,我也曾质疑过为什么不让哥哥、妹妹干,父母说家务活本来就是女孩子的事儿,没有让男孩子做的道理,而妹妹年纪小,姐姐应该让着妹妹,所以家务理所应当就是我的任务。这些道理显然不能说服还是小学生的我,所以经常提出抗议,结果总是以挨打收场……”
这样一种经历使得她对学习和工作有了非同一般的感受:“从小我学习非常刻苦也非常好强,方方面面都不甘人后。毕业后工作更是拼命,对工作充满了热情,工作狂一般地投入工作追求工作所带来的成就感。”她自己从中了悟到,“从我的经历来看,我从小刻苦学习、努力表现的动机:一是害怕因为是女孩儿而遭遇辍学;二是希望争取到更多父母的赞赏和疼爱。我对于成就感的渴望就是源于此。”听到她说,“世界上有一种鸟没有脚,生下来就不停地飞,飞得累了就睡在风里。一辈子只能着陆一次,那就是死亡的时候,我觉得我就是这种鸟。”我心中感到丝丝心疼。幸好她能从这样的经历回看中看到过往童年经历对她现在做事风格的影响,我给予她的回复中肯定并鼓励她的勤奋,也引导她可以适时地放下重负,从一生长远的发展来规划和看待所做的事情,能够活在当下。
“我要当第一”的案例视频为学生讲述了一位在家排行老五的女孩,出生时一度被父母考虑送人,自小被母亲忽视,所以她立志要争得第一向母亲证明自己的存在:长大结婚后依然抛下自己6个月大的女儿一心去拼命工作。学生看到,“从小被忽视,让她一生都在与这种忽视做斗争。她的幼年,是在等待母亲的关爱中度过的,而现在的她抛下孩子去努力争得工作中的第一,实际上是在重蹈她母亲的覆辙,如果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她的女儿也将重蹈她的覆辙。如果没有对生命的反思,这样的轮回也许会一代一代地传下去。”
面临职业和家庭,特别是有了小孩的母亲们,如何在这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是需要经过激烈思想斗争的。每个人都希望实现自身的价值,这其中既包括社会价值,也包括个人价值。上天赐予了女性成为母亲的特殊能力和荣誉,成为合格尽职的母亲能最大限度上实现个人价值,这种幸福感和责任感是无可替代的。但是人处于开放的社会,单纯的家庭角色不能满足一般人的需求,职业定位和工作成绩同样能带给人巨大的成就感。同时来自经济上的压力也迫使很多女性没有时间陪伴孩子而必须去工作赚钱,特别是对于孩子没到上学年龄的家庭,这种矛盾尤为突出。既然二者不能兼得,就只好牺牲一方面。节目中心理学家说得很好,孩子的成长不可重来,宝贵的时光值得每一位母亲珍惜并好好利用,个人工作上的追求可以推后延迟。其次,女主人公在被引导的情况下,说出了自己童年时没有母亲关怀照顾的伤心往事,这些事给她造成的伤害一直影响着她接下来的人生,所以,决不应该让同样的事情再发生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孩子的年纪也许很小,但是一些经历过的事情却有可能留下终身的烙印,这提醒着每一位为人父母的成年人多注意自己的角色、自己的责任、自己的言行,同时也要了解儿童的心理发展状况。这样的案例分析,使得未来都会要经历职业发展与家庭生活冲突的学生们思考,究竟自己需要的是什么,自己不同阶段生活工作的重心与意义是什么。
在“早恋风波”案例引发的思考中,一起与学生讨论女生与男生的交往问题,学生提出暗恋要不要表白?如何拒绝男生爱的表达?如何避免少女怀孕?男女之间存在真正的友谊吗?等十几个问题,内容涉及有关如何看待两性的差异,如何站在两性的视角互相参看,有关尊重的价值观、观、爱情观等内在价值观等。这些讨论都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看清楚个人在两性相处中的误区,辨识其中的价值观及其影响,更多地了解和理解当今青少年的情感发展和存在的问题。
男生在其中获得的启示与收获也非常大,有男生记得“从小父母就不让自己委屈时哭泣”形成他压抑内向的性格,觉得自己承担了太多家庭的期望,压得自己喘不过气来。现在他知道,他也可以放松流眼泪,不用再强忍着。
(3)建立生命联盟。我担任班主任的研究生班中有25人,23名女生,2名男生。工作中,我深刻地体验到学生的情感和生活以及学业与事业发展问题的困扰。除了通过信件、个别谈话辅导可以协助部分同学外,我根据自己这几年来在“一人一故事剧场”学习和演练的经验,邀请在北京我们自己组成的“一人一故事剧场”演员为学生们做了一场“一人一故事剧场”的演出。
“一人一故事剧场”秉承的理念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命故事,每个人的生命故事都是值得尊重的。叙讲个人生命故事的人,在讲述完自己的一段故事后,演员就立刻即兴地把故事中体现的突出情绪或者情节演绎出来,作为一个特定的礼物反馈给讲故事的人。演员充分尊重讲故事人的感受,并较为准确地传达出来这种感受,反馈给讲述人,这种尊重、理解的关系与表达,对讲述人来说,本身就具有对自我再认识的作用,对情绪是一个很好的宣泄表达,对其中经历的创伤也具有一定的疗治作用。在剧场营造的安全氛围中,学生可以将压抑多年的故事讲述出来,关于与初恋对象被迫分开的故事、曾经在初中被同学孤立的故事、因为自己一次任性而失去了最好朋友的故事、那个挣扎在是与男友相处多一些还是与同寝室同学相处多一些的故事、那个毕业时说好不流泪但最终还是任眼泪四溢的故事……这些有关爱情、友情的故事对他们来说都那么相似,撞击着每个同学的内心。讲故事与听故事、看故事与演故事,让他们彼此可以看到对方也看到自己,从情绪的释怀中学习成长,拥有前行的力量,从而学习如何建立起学生彼此间的互信与互助关系,学习站在他人立场想问题看问题。这样的情感互动使学生建立学习共同体的同时也建立起生命联盟,相互支撑前行。
2.中小学工作场域
作为长期从事基础教育研究的我来说,不断出入中小学,与中小学教师打交道是我的另一项重要工作。我自己也曾在中学做过10年教师。因此对中小学教师的辛劳与坚持,幸福感与无力感并存的感受亦深有体会。
我曾在一所县级高中调研,听到那里一个办公室8个35岁左右的青年女教师有7人患子宫肌瘤,女主任对我说,“有什么办法能让我们快乐起来吗?我们要快乐!”
我牢牢记得她的话。我一直想,作为一个女性教育科研工作者,我究竟能为她们做些什么?
我读博士做论文时,女儿上小学,我与她讨论我论文的主题词:尊重。我问她,“你觉得‘尊重’是什么意思呢?”她对我说,“你可以问我什么是‘快乐’,为什么你不研究一下‘快乐’呢?快乐多重要啊!”
我也牢牢记得女儿说的话,“快乐”最重要!
作为一个母亲,一个研究青少年教育的女性专业工作者,我能为孩子们的幸福快乐做些什么?
(1)关怀和尊重。所以,我的课题紧紧围绕着如何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心理健康方向。在一所小学里,我鼓励校长与女教师们一起建立起行动研究团体,运用教育戏剧来做教师培训、设计教学、开展班级活动,至今我们已经一起工作了两年。这期间,我给她们做访谈,倾听她们关于个人成长的故事和关于职业发展的打算以及遇到的困难,交流中的一位女教师眼睛里闪着泪光说:“从来没有人可以这样听听我都做了什么、在想什么、困难是什么,以后怎么发展的想法,这种感觉真好!”
在课题的进展过程中,始终会遇到研讨、培训时间不能完全保障的问题。这些教师大部分需要下班后赶去接孩子,我们活动时她们有时候需要请假带孩子,父母有病时她们需要到跟前去照顾,虽然她们有时会表现出焦虑、不耐烦、抱怨,但是她们还是一路坚持下来。我特别能理解她们的不容易,因为自己同样经历过。因此,我知道此时她们最需要的是理解、关怀和尊重。
(2)目标引领。在课题进行中,我不断地在与教师们交流,问她们做这个课题对她们自身的意义是什么?无论是在对她们的访谈中、培训中、设计课程中、结题总结中,我都自始至终不断地追问她们这个问题。我觉得这是一个不断明晰的过程,也是她们不断开始职业承诺的一个过程。一旦建立起这样的意义联结,她们就会把进行行动研究真正看做是自己的事情,投入地去做,为改善她们自己的处境而努力。
(3)自我获得新的发展。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她们开始迅速成长。一位教师这样说,“我觉得自己无论是在教学理念还是在教育方式上都是一次真正的蜕变和突破。作为一个从教20多年的班主任,传统教育的观念在我的脑海里根深蒂固。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我更多的教育方法来自于大多数教师所采用的方法,班会课和思想品德课都以课本讲解为主;学生犯了错误,也是以严肃的谈话、批评的方式解决;有不良的班级风气出现时,更多的是苦口婆心地劝说。因为这种方式是我所擅长的,不用过多思考的,是手到擒来的,思维一旦形成习惯,就会沿着惯性一直走下去。我会把所有我认为正确的观点和理念认真而操心地灌输给学生,当然学生对你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有时候会有一些感动,但是当你一再重复那些老掉牙的道理和人生格言时,孩子眼神中的厌倦、烦躁告诉我:我们已经听够了,你的话已经说过n遍了。现在的学生已经不再是从前的学生了,他们厌倦说教,他们讨厌婆婆妈妈。我发现,这种传统的灌输、说教的教育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学生的需要了。”“通过课题研究过程,我发现其实自己的内心深处还潜藏着如此的热情和动力,我可以和学生一起疯狂,我可以在学生面前不正襟危坐、道貌岸然,我可以在学生面前展现自己的笑容,我可以是课程中的一个角色,我可以和学生一起进入角色的表演。总之,在学生面前,我放下了教师的架子,摘下了自己的面具,又成为一个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这种感觉很轻松,很快乐。更重要的是,在自我改变的同时,我发现学生眼里的我也在发生着变化。许多学生在周记中告诉我,他们在戏剧课上得到了从来没有享受到的快乐,他们感觉上这样的课非常愉快,更让他们吃惊的是原来严肃的王老师居然这样会讲故事,居然能够如此快乐地和他们一起说笑。他们告诉我,你笑起来非常好看!”这个蜕变过程让这位教师自己欣喜不已。
(4)自我效能感提升。随之,职业成长也逐渐展开。“我感觉通过戏剧教育课上的沟通和交流,我和学生的关系更融洽了,我们相处得更加温暖和谐了,彼此的心灵贴得更近了,这也是我从教几十年来很少体会到的感觉,师生的界限几乎不存在了。”“通过近两年的学习,我收获颇丰,尤其是在自我成长方面有了突破性地进步,开阔了视野,打破了以往僵化的思维定式,为我未来的工作和学习提供了成长的平台。”
另一位教师则发现原来给高年级学生上课时没有几个主动发言的,课堂很沉闷。而现在“在教学《自己他人社会》这一课时,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学生们的小剧表演。为了使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交通事故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的严重后果,更牢固地树立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我设计了让孩子们表演交通事故后,再现肇事司机家庭和受害者家庭生活场景的小剧表演。学生们淋漓尽致的表演让我震惊:他们设计了大量的台词,准备了必要的道具,很多道具都是他们自己制作的;很多孩子还自编了动作。看着他们夸张的动作,投入的表情,我感受到他们前所未有的热情。这样的课堂上,再没有单纯的大道理的讲述,也没有被老师和同学遗忘的‘沉默角落’,每一个孩子都通过不同的形式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来。学生通过各种各样的表演形式表达自己的心声,传达自己的见解,借剧中人物角色的扮演深刻体会课堂带给自己的感悟,进而达到思品课的教学目标。”这些都是很少有的欣喜现象,让教师们看到她们自己改变后带给学生的新的变化,她们教学的自我效能感和愉悦感不断地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