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4-03 09:45:3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小组合作学习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小组合作学习论文

篇(1)

1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习的兴趣

轻松的环境能够使教学更加易于进行,而压抑的环境则会导致学生厌学情况的加重,这样不利于教学。新教学要求强调,教师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必须根据思想品德课程教材的内容,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创设轻松快乐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快乐的情绪中,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切实做到寓教于乐.真正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效果。但在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在课堂教学改革的具体实施中却存在着一些误区,比如,有些教师只是着重于在教学方法上进行大刀阔斧地改革,只重视课程设置的多样化和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却不注重培养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忽视了对于学生的思想和精神层面上的关注。但正是这个在教学过程中容易被忽视的环节,却是新教学要求改革和实施的基础。作为每一个从学生时代走过来的成年人,现在认真地回忆一下,当时学得最好的课程,其实就是那些对学生真正地关心、与学生打成一片、具有强烈的亲和力的教师所教授的课程,而表情冷漠、严肃刻板、拒学生于千里之外的教师,无论板书多么工整有条理、理论知识多么渊博、普通话讲得多么标准流利,学生从心理上仍然将其拒于心门之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容易分神。即使有疑惑也不敢问甚至不想问,更不愿付出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和提高,从而影响了教学工作的有效性。可以说,如果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积极参与,甚至产生排斥心理,主要是由于教师造成的,正因为教师对于学生的冷漠,以及在教学过程中未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才使得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失去了参与和台作的意识,抑制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进行教学改革的第一步,就是努力培养自身的亲和力,积极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需要教师付出爱心、付出努力、付出真情去营造。当教师对学生付出真心和诚意时,学生自然而然会回报以亲近,愿意听从教师的教导,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主动与教师进行互动与合作,提高了学习效率。

2发挥学生主动性,提倡小组合作学习

不过团结就是力量,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大家更要集中众人的力量与智慧,合作、讨论学习,才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新教学要求提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作为新教学要求中积极提倡的小组合作学习形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教会学生学会交往和合作,还可以很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为了避免小组的合作过程像一盘散沙,看似热闹,却流于形式,不能发挥应有的效果,教师应该引导小组成员学会合理分工。分工完毕后,教师要求各小组威员在进行合作学习和讨论的过程中,要各尽其责,确保完成本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可以建议各组威员在下一次分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调换小组成员的角色,利用角色的变换,激发和维持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浓厚兴趣。需要强调的是,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不可以放散羊,任其自由活动,而要对于各个小组的合作学习过程进行密切的观察和适时的现场指导,防止小组讨论噪音太大,防止小组讨论偏离主题,防止小组成员不尽职责,防止小组的活动进程受阻而无法正常进行,并通过适时督促,有效地‘调控’小组的活动进度,确保课堂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总而言之,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实现身心的健康发展,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他们思想道德的培养不能有丝毫懈怠。思想品德活动课就应该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对学生的人文素质进行指导,从理性与感性两方面人手,将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深入他们的灵魂。教师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过程中,要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有效地调动激情,提倡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使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互动的过程,努力实现师与生之间的教与学相长,使课堂教学更加精彩。

作者:王雄 单位:江苏省阜宁县东沟初级中学

篇(2)

因此,可在小组合作前这样规定:讨论前,小组成员先独立思考,把想法记下来,再由小组长安排,各个成员各自说出自己的想法,其他人倾听,然后讨论,形成集体的意见后由记录员将其整理出来。这样,每个人都有了思考的机会和时间。

二、在合作中学会倾听

在开始合作时,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具有个人心理优势,一节课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过短,对于自己的发言比较认真,不容易接纳别人的意见,而对于同学的发言,却不重视。为此,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学会三听:一是认真听每位同学的发言,眼睛看着对方,要听完整,认真思辨,不插嘴;二是要听别人的发言要点,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三是听后须作思考,并做出判断,提出自己的见解,提高学生反思、评价的能力。在这样要求下训练,引导学生学会反复琢磨、体会,善于倾听同学意见,不随意打断别人发言,提供学生发表不同见解的空间,以达到相互启迪、帮助的功效,学生不但养成了专心听的习惯,调动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而且培养了学生相互尊重的品质,能体会他人的情感,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三、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

语言表达是人与人交往的基础,也是自己实际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合作学习需要每个成员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互相了解对方的观点。教师重点要对不会表达的学生有意识进行示范指导,而全班汇报展示成果时,让更多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让别人听懂你的见解,不光是优生要会表达、善表达,那些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的学生也要学会表达,整体提高学生的表达技能。为此,教师要深入到小组中,调动这些学生的参与欲望,培养他们敢说的勇气,把一些基础较差、思维能力弱、不善言谈的学生也有表现自我和获得成功的机会。

因此,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提供机会让学生多表达自己的观点,给学生的讨论提供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敢说、会说,培养学生善于倾听、思考、判断、选择和补充别人意见的好习惯,一旦发现问题及时给予指点,使学生逐渐学会用语言准确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四、在合作中学会讨论

讨论交流是合作学习解决问题的关键。每个成员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后,意见不统一、理解不一致时,这就需要通过讨论、争辩,达成共识,解决问题。教师指导时,按一定的步骤和方法进行,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逐步学会讨论交流问题的技能。合作学习中,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通过共同讨论、相互启发,从而达到合作的目的。学生讨论问题后,各组由一人汇报自学或独立思考的内容,其他成员必须认真听,并且有自己的补充和见解。最后,还应将各自遇到的问题提供给全组成员讨论,对达成共识和未能解决的问题分别归纳整理,得出正确的结论。通过这样的讨论,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考、分析、判断和表达能力。

五、在合作中学会组织

听、说技能是合作学习的基本技能,组织技能就是合作学习的重要技能。组织技能是听、说技能和独立思考的前提。合作讨论的成败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小组内的组织者,具体做法是:指导组织者进行组内分工、归纳组内意见、帮助别人评价等,另外,为了体现小组内的主体性,可定期培训、及时更换组织者。通过训练不但提高了合作学习的效率,而且为学生今后立足于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六、在合作中学会评价

合作学习活动中评价不只是教师对学生做出的简单的评价,其中包括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等。评价能力的培养也很重要。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学习结果进行评价,也要对学习过程进行评价,既要对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评价,也要对每个同学的情感表现进行评价。教学中可以通过教师的范评引导学生互评,如让学生倾听他人发言后,用手势表示对或错,用准确流畅的语言评价,以增强评价的能力勇气、提高评价的水平。通过正确地评价让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进取心得到保护,激发了发展的功力和创新的活力。

篇(3)

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学唱音乐作品是该课程的一个重要教学内容。传统的教学方法普遍都是老师领唱,学生跟唱。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容易使得课堂氛围变得枯燥无味,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老师可以在学唱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这样可以为学生的学习营造一种自由、互动的环境,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打开,促进教学有效性的实现。比如,在学习四年级下册的《四季歌》这一作品时,由于该作品旋律欢快且旋律重复较多较为简单易学,老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为了确保学生准确掌握该曲子的旋律,老师可以先对旋律进行详细地教学,在学生掌握了音乐的旋律之后,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自学歌词,练习这首歌。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可以借助一些乐器,进行自学。这样不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致勃勃地参与到合作学习中,而且在这过程中,小学生的好胜心理及较强的表现欲,使得学生能够积极开动脑筋,寻找和他人不一样的学习方式。然后老师在巡视合作情况的过程中,就会发现,有些小组的同学一人领唱其他跟唱;有的小组则是一些学生担当演唱角色,一些学生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为歌曲加入伴奏等等。教室里没有了往日的吵闹,大家都在认真地学习《四季歌》这首动听的歌曲。等到老师检查学生的合作学习情况时,发现几乎每位学生都能哼唱这首欢快动听的歌曲了。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课堂主体的作用,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且在这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和与他人合作的乐趣,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2.在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在欣赏课堂上实现多维互动,让学生倾听他人与自己不一样的见解,互相交流沟通,促进共同进步。比如,在欣赏四年级下册的《彼得与狼》这首作品时,为了使学生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更深刻地体会作品中不同乐器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特点以及更深刻体会作品的主题,老师可以先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学生在课前通过网络或者图书馆等途径,搜集一些有关彼得与狼童话故事的资料,并且试着分析故事中不同形象的特点。然后小组间将组员找到的资料进行整合,选择一种方式,在欣赏课上和其他同学一起分享。然后老师再放《彼得与狼》音乐让学生欣赏,并且让每一小组都尝试探究该交响乐中不同乐器对于人物性格的塑造有什么作用。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体会作品中蕴含的主题,更容易在欣赏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音乐鉴赏辨别能力,同时发现交响乐的乐趣。

3.在音乐表现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切实提高学生的能力。

在音乐教学中,不仅要传授乐理知识,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对于增强学生的表现意识和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比如,在学习歌颂祖国大好河山的《我们的田野》这一作品时,老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现这一主题。这样充满开放和想像的主题,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表现欲望。学生在课后通过商量与合作之后,会向老师提交一份满意的答卷。有的小组用“乐器大合唱”的方式展现祖国的大好河山;有的小组成员则将乐曲改编成了舞蹈,用自己优美柔软的舞姿展现祖国风景的壮丽。学生通过合作学习,不仅可以增强同学间的沟通,建立深厚的感情,而且可以让学生在合作过程中,切实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和水平。

篇(4)

二、给学生明确的教学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给学生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实现教学的全面发展。在当前中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还比较弱,需要教师加强指导,在很多时候,教师为学生制定的明确的教学目标,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思考的状态,完成教学任务,并且最终寻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在教师想要教学生一定的加减法公式时,可能先让学生通过讨论进行简单的思考,探寻解决问题的途径,最终再对学生进行指导。在很多时候,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仍然需要感性认知为主,而不是理性的解释更多的需要关注到所学内容,为学生的成长奠定基础。学生的小组讨论,最终还需要教师的点。比如,在二次函数的复习课中。教师可以为每个学习小组提供复习主题,让小组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第一,总结二次函数章节的知识结构图。第二,总结二次函数章节的题目类型。第三,如何在做题过程中有效使用二次函数性质。这些问题可以指导学生的探究,让学习小组可以有共同的探究目标,学生在解决自己选择的问题之后可以帮助其它组的成员分析问题,这就体现了合作学习的价值,可以提升教学效率。

三、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方法

篇(5)

二、引入小组竞争机制

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通过合作学习积极发掘学生各方面的知识和潜力,这种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学习如果恰当地引入竞争机制,往往会更好地强化合作学习目标,更有效地挖掘学生的潜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讲到“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这个框题时,笔者把学生分成四个学习小组,让他们分别从农具的改进、耕作技术的进步、耕作制度的变化和水利灌溉技术的提高四个方面进行探究,然后综合这四个方面的情况说明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处于不断成熟的过程中。这样把较大的问题分解成一个个具体的问题,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明确探究的方向,还可以在小组之间营造竞争的气氛,提高学生探究思考和回答的积极性。

三、注意合作学习过后的总结归纳和难点突破

以教师为主体的讲授式教学活动可以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做到系统化、逻辑化,相对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合作学习方式获得的学习成果显得比较杂乱。在合作学习活动结束后,如果教师不能及时地对学习活动的成果进行点拨总结归纳,就会使合作学习成果大打折扣。因此,在合作学习过后,教师一定要注意总结归纳。除此以外,每个章节都会有一些难点内容,这些内容仅仅依靠学生的合作学习往往难以有效突破,这时候,教师要对这些难点内容进行更进一步的分析讲解和突破。例如《发达的古代农业》这节内容的难点在于“小农经济”部分,在小组活动结束以后笔者从小农经济的形成、小农经济的涵义和特点、小农经济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方面进行了较系统的分析和概括,使学生更容易掌握本节的难点。

篇(6)

根据教学要求和教材内容,合理制订课堂教学目标,容易掌握的可一笔带过,难度较大的要细分。本节课的目标有两个,一是熟悉CO2的物理化学性质,二是掌握制取CO2的方法,并能够独立操作完成实验。重点在于CO2的性质以及与其他元素及物质的反应,难点在于如何正确设计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并独立完成任务。

(二)个人思考

在明确教学任务后,学生首先应阅读教材,了解基本知识,比如CO2的气味、颜色、密度等,CO2与水会有什么反应,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会有什么变化。有学生自己动手就能够解决这些问题,发现石蕊试液在CO2中会变颜色,可干燥的石蕊试纸在CO2中没有出现任何改变。将这个疑问记录下来,留在小组讨论时解决。

(三)小组合作

每组7个人围在一起,先集体表述了关于CO2的基本信息,各自将没弄懂的地方说出来。组长尽量由优秀生担任,可以把握其他组员的大致情况,并能够将大家的疑问加以归纳总结,指出最根本的地方,由记录员详细记好。在此过程中,组长的任务极为重要,与教师相似也是起引导作用。可指定组员发言,并指出自己认为易错的地方,确保组员不会犯错。对于组员提出的问题,因为每个人的知识水平不同,问题难度也不相同。对于一些较简单的,可由其他组员回答,这样就很好地实现了小组内部的互动,而且有利于共同进步。

(四)实验讨论

经过小组初步讨论后,关于CO2物理化学性质的知识已基本解决。接着是本节课的重点,即如何更好地掌握CO2的实验室制法。经过讨论,确定了实验操作步骤,选择了合适的收集方法,并对各项要求和注意事项做了全面分析,接着小组分工开展实验。有观察记录员,有药品设备准备人员,有全局指挥者,有具体动手执行者。实验药品和方法有多种,如常温下稀盐酸和碳酸钠会发生反应并迅速产生CO2;酒精、木柴等含碳物质在燃烧中也有CO2产生;稀盐酸和大理石反应也会产生CO2。在操作过程中,教师应实时观察学生实验的步骤和操作情况,对于不规范的行为要加以纠正,以免出现错误。同时也利于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态度。实验完成后,组长综合组员的体会,加上记录员的详细记录,对整个实验过程做一次规范的总结。

(五)全班交流

在小组合作之后,教师要检验成果,每组派一个善于表达的学生汇报讨论成果。对于一些较简单的问题,可由学生自己进行评价,对于其中的难点、易错点和注意点,必须要加以强调。对小组讨论成果应予以鼓励表扬,如有不规范处,需耐心指出,让学生能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如此才会加深印象,并主动改正。提炼出学生讨论的精华和闪光点,并及时将信息反馈给学生。最后的评价环节也极为重要,很多教师都很容易忽略,应当引起注意。合理的评价,可帮助教师更清楚地认识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也有利于以后教学方法的调整;对学生而言,则是对小组讨论的一个总结,因为每个人都有参与,也能够清楚地认识到自身不足以及要努力的方向。

篇(7)

一个小组人数不宜太多,4~6人最为合适,人数过多容易乱,既不能保证生生参与,又不便于管理。

(2)人员的搭配要合适。

在一个小组中,人员的分配我们都大多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即每个合作小组的内部成员在性别、性格、智力、计算机技术水平、家庭背景等方面要有差异,这样才能保证在合作学习中,各个同学各尽所能,互相帮助。而组间同质也能尽量保证组际间的公平性。优秀的小组并非是强强联合,而应该是互补的,从而实现各小组成员在合作过程中的优势互补,互相学习。比如我们五年级最优秀的小组,人员组成是两男两女,一个男同学电脑技术基础好,一个女同学很活泼,话比较多,还有一个女同学很文静,感觉有点内向,另外一个是学习有困难的男学生,看上去很普通的一个小组,可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总是出人意料的好。

(3)要发挥好小组长角色的作用。

小组在划分好之后,能否成功应用于实践中,小组长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小组长的确立需要教师慎重考虑。首先,小组长要有一定的工作能力,能合理安排好教师布置的任务;其次,小组长要能调动组内成员的积极性,让每位成员都能参与进来;最后,小组长要有责任心,能合理调控小组合作,完成任务,争取不让组内成员掉队,一定不能选择具有个人英雄主义,包揽整个小组或小组中绝大部分工作的事事包办型的小组长。

2合理的任务设置提高生生参与有效性的关键

教学中发现,老师布置的任务有时候不是很明确、规范,这样学生会把时间花费在理解任务要求上,导致了学生参与合作学习效率低下,所以老师一堂课的教学任务设计是能够顺利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条件。

2.1任务的设置必须具有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任务设置的有趣,学生就会自然而然被吸引,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例如,在“文件夹共享”这一知识点的任务设计时,可以设置一个游戏任务,把学生分成小组后,做一个“复制不走样”游戏,由每组第一个学生将教师机里共享文件夹里的一个文件复制,第二个同学再复制第一个同学的,然后依次复制到最后一个同学,看哪组完成得又快又准确。游戏任务是学生们都感兴趣的,为了执行好这个任务,每个学生必然要了解如何新建一个文件夹并且共享,如何进行复制文件等,这种任务驱动式的导入方式能很自然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在“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保证每个学生都能乐意参与进来。

2.2任务的设置必须具有合作性

教师在设置任务时,应充分考虑到学生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的分工需要,要能充分调动每名学生的参与热情,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存在,让任务的完成依赖于小组内全部成员的共同努力,要能把总任务分解成小组内不同能力类型的学生都能独立完成的分任务。在让他们通过合作学习感受到成功带来的喜悦的同时,体验到合作带来的效率,促进学生间情感的交流,从而增强合作的意识和提高合作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信息素养。如“设计新年贺卡”这个任务时,教师在设定评价标准时,要充分考虑使完成制作贺卡的任务能展示小组内每个人的作用,应从下面几个角度出发:

(1)画面设计是否美观;

(2)新年致辞是否有新意;

(3)语言介绍是否生动。这样,小组内可以根据自己的优势,进行不同的角色分工,如美术好的同学可以设计图画,语文好的可以去写新年贺词,或者是小组内的一个同学负责操作电脑,一个同学负责内容上的设计,一个同学则准备交流发言。这样,任务就具有了合作性。

2.3任务的设置必须具有层次性

在任务的设置时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心理需求,要把握好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和技能基础,要避免由于任务设置得过于简单或过于复杂而影响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将任务设置得有一定层次,既有简单明了的适合基础较弱学生完成的任务,又要有能让基础好的学生“跳一跳,才能摸得到”的任务。如在讲授“上网获取信息”这个知识点时,教师可以设置一个综合运用型的任务,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在网上下载关于家乡的知识,然后通过组内把各类信息整合,在全班汇报,看哪组同学汇报得又快又多又精彩。要想更好、更有效地完成这个任务,组内成员把任务分解成不同层次,然后明确分工,团结协作,共同完成。

3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为提高生生参与有效性提供保障

评价是与教学过程同等重要的过程,它是课堂目标达成的重要体现,是合作学习过程中促使生生参与的有效保证。在评价策略的建立方面,主要从生生评价,师生评价两方面考虑。

3.1生生评价

首先让学生自我评价,只有自我评价才能起反思的作用,引起自我的改进,接下来让小组长对成员进行评价,这个评价应是多方面的,要评价该成员任务的完场情况及完成任务时的态度、方法等方面,这里我们可以用评价量规表,比如说,对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的评价我们可以设置以下量规表:A.是否积极参与小组活动B.是否有责任感C.是否认真努力完成自己所承担的任务D.能否主动协作,帮助他人E.是否掌握了新知识点我们还可以针对不同情况设计最合适的评价量规表,对过程性的评价可以设计得简单明了,而对于总结性评价,我们就要设计更全面、详细的评价量规表,一学期可以评价一到二次。

3.2师生评价

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是在不断巡视,适当监控的。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重个体的评价,特别是对一些后进生、学困生,不能用一些硬性的标准去评价他们,对于这样的学生要多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可以从坐姿、态度或者进步情况进行评价,要多鼓励。对于优秀的小组除了不断表扬外,也可以适当地奖励他们游戏的时间。

4注意事项

(1)教师不是旁观者,也要参与进去。

教师要俯下身子,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不同的小组中去,例如在《绿色世博》一课,在学习自选图形的编辑时,不少小组的操作不得要领,这时我以一个普通合作者的身份,通过简单地与他们探讨,很自然地参与到出现困难的小组中去,有意识地去引导他们解决问题。

篇(8)

随着初中语文新课标的颁布,教学改革不断深入,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集体授课制的不足在新课改下已经表现得很明显,不能满足孩子们对学习知识和培养能力的要求。小组合作学习进行小组化上课,孩子们的角色发生了变化,由原来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实现教学中孩子们需要的自主学习和参与。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使孩子们在我们的引导下实现高效学习,强化合作互助意识,培养学习能力。

2.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发展的需要

小组合作学习我们面对的是相对人数不多的集体,教学时要照顾到孩子们的不同需求,具有针对性,这样便于我们营造宽松、愉悦的学习空间,还能缓解孩子们的紧张情绪,有利于孩子们自我表达,孩子们通过合作学习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合作精神和能力,有利于全面发展。

3.有利于初中生创新思维和能力培养

孩子们对问题的想法在以前教学模式下很难有效表达,教师在班级授课制教学模式下不可能照顾到所有孩子的感受,阻碍孩子们思维与能力创新,不利于创新能力培养。小组合作学习弥补了这一不足,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孩子们能分享意见,同时能从组员的发言中获得启迪,拓展思考空间。孩子们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提出的问题解决方案能有效解决问题,促进孩子们合作意识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4.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需要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小组合作学习更有利于孩子们学习任务的完成。因为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我们以每一个合作都能完成教学任务为标准,无论哪一名成员没完成要求的学习任务,小组学习目标就没有实现,为此其他成员就会集体给予帮助,最终完成学习任务。同时没有完成学习任务的孩子也会倍感压力,这种约束力会促进他们完成学习任务,这是以前教学模式不能达到的。这样孩子们为了高效完成学习任务会充分发挥他们的合作精神,互相配合和帮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所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有利于孩子们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的培养,是素质教育一再提倡的。

二、初中语文课堂中如何有效实施小组合作学习

1.进行有效分组

小组合作学习优势的有效发挥是以对孩子们进行有效分组为前提条件的。根据对小组合作学习现状的分析,语文教学中存在许多问题,归根结底是教师对孩子们的分组不合理。这样的课堂看起来很热闹,但对孩子们合作学习能力提高和探究意识的养成并没有起到促进作用,那么如何才能合理有效地分组呢?就分组方式来说,小组合作学习有多种形式可供参考,但是总的原则是一样的,那就是分组要遵循“合理搭配,急求均衡”的原则,这样才有利于提高小组合作的有效性,同时有利于各组间竞争。我们可以根据孩子们的位置和学习情况分组,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特点进行有效分组。力求因地制宜地分组,这样才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提高教学实效。

2.充分发挥教师促进者的作用

初中语文教学改革对我们的角色进行了重新定位。在小组合作教学中,我们不再是课堂的主体,而是变为课堂的参与者和指导者,孩子们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积极的参与者。要使小组合作学习达到最好的效果,我们要高效发挥促进作用,及时分析和发现学习活动中的问题,当孩子们遇到问题时及时给予指导;当孩子们表现突出时,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促进孩子们高效学习。

篇(9)

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中,分组问题是首要考虑的,也是直接影响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能否有效实现的关键因素。所以,在实施该模式的时候,我们要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方面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分组,以确保生物课堂面向全体学生,也确保每个学生都能以积极的心态走进生物课堂活动当中,进而确保小组合作学习模式高效实现。

2.教师参与问题

在小组合作学习当中,学生是整个活动的主体,但是,并不是说教师无事可做,也不是说教师就站在讲台上监督,而是要积极地参与到小组讨论活动当中,积极地给予引导,以促使小组合作学习模式高效实现。

3.评价问题

评价对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顺利开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教师参与小组活动的主要任务之一。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观点或者是看法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这样不仅能够为高效率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开展做好铺垫工作,而且还能保持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进而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以上三点是直接影响小组合作学习模式顺利开展的因素,所以,在明确这些注意事项之后,我们就要从行动上注意,确保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生物课堂各个环节的应用效率,以促使高效课堂的顺利实现。

二、如何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应用到课堂中

1.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新授课中的应用

在以往的生物教学过程中,单一的说教式教学模式使得学生一直都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当中,严重违背了课改提出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基本理念,也不利于学生课堂主体性的发挥。而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应用到生物课的新课教授当中不仅能够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也对高效生物课堂的实现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在教学“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时,为了打破传统课堂的沉闷,也为了提高课堂的效率,我选择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首先,我按照“优劣互补”的原则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然后让学生带着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即能够举例说出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举例说明动物运动的重要性,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主学习,并将自己遇到的问题与小组成员进行交流、讨论。同时,我积极地参与到每个小组的讨论当中去发现问题,对一些表现好的学生给予鼓励。在小组合作学习结束之后,我针对自己发现的问题以及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比如:有学生提出“猎豹和羚羊为什么善于奔跑?“”动物运动是依靠什么器官?”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简单的讲解,这样的过程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也有助于课改理念的贯彻落实,更有助于高效生物课堂的顺利实现。

2.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生物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性学科,学生实验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提高对生物学科的发展以及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生物实验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让学生在分工合作中理解实验原理,掌握实验步骤,进而确保实验课堂价值能够最大化实现。例如:在进行“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时,首先,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然后,让学生借助“切碎的馒头、唾液、玻璃棒、清水、试管、碘液”等实验器材,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该设计怎样的实验来验证馒头在口腔里的变化,之后,引导小组按照自己的实验方案进行自主实验,并得出结论。虽然有学生并没有进行对照实验,但在碘液的作用下也得到了相同的结论。接着,我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用清水做对照组实验,目的是要说明什么?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这样的过程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而且有助于高效课堂的顺利实现。

3.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习题讲评中的应用

篇(10)

1.设计问题,答案过多时

当教学一年级“认识人民币”的时候,教师准备了6个壹角、3个贰角、1个伍角,我会设计题目要求学生从中拿出6角钱,可以用什么方法拿?部分学生可以拿6个壹角,也有一些学生说可以拿3个贰角等等方法,出现很多答案。此时我会提问:“你们觉得自己的答案够全面吗?有什么方法才能找出完整的答案呢?”借助这个时机及时让学生小组合作,让每个小组把完整的答案展现出来,然后再在组里找到这类解决问题的关键进行有序的探索。通过准确的把握时机,充分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了思维,不仅加强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且培养了学生学习的方法。

2.意见不一,发生争论时

当今的小学生不善于根据理论和依据去表达自己的观点,如果出现意见不统一,就以表面的意思争论不休,没有说服力,存在一边倒的现象。这时教师应该把有争论的疑点恰当的融入小组中去,让有相同意见的学在一起合作,与其他组进行争辩,在讨论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位置”这一课时,目的是让学生准确的掌握左右的相对性,教师设计一个环节:跟着老师做将手链戴在同样的手上。首先,教师面对学生把手链戴在左手,接着会发现,部分学生戴在右手,部分戴在左手。教师随之提问:“你们谁戴的是正确的呢?”在问题的推动下,全班同学会迅速分成两组。教师先不裁决,是让有不同意见的双方合作商量在发表自己的意见。双反同学,经过激烈的讨论后,各自选出代表,顺其自然一个小小的辩论会就形成了。

二、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维系好关系

低年级的小组合作学习中,处理好学生的个性独立意识和集体合作意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才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

1.处理好师生的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中的最重要的活动就是以学生为主的多动。所以,小组合作学习应该以学生的主体意识为出发点,把整个教学当作一部戏剧,教师作为“导演”,学生当好“演员”,马卡连柯曾经说过:“将娱乐、游戏带入课堂,给学生带来一个全新的感觉、强烈的刺激,从而才能够有效的组织他们的愉快情绪。”将“导”与“演”分工合作,将大量的课堂时间交给学生,让师生有机会相互交流沟通,共同进步。教师也可以通过乐趣中对自身的工作做到减压,有更多的时间研究教学问题,人性化设计教学模式,做好教学改革。

2.处理好学生独立学习与集体合作学习的关系

小组合作学习教学中,教师要使学生明白个人与集体的正确关系,加强自身的责任感,积极参与讨论学习,不能带有不良情绪。在总结学习成果时要设立中心发言人。中心发言人要学会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认真听取小组意见,将整个交流情况做到适时报道,准确表达小组的意见,并导入竞争机制,将每个发言的机会留给每个小组成员。

三、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实施正确的模式

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依照尊重学生、遵照自愿的原则,了解学生的知识情况、学习动力、心理素质、业余爱好等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估,然后将学生分成一般4到6人的学习小组。

1.以成员关系分组

学生都会有自己的好朋友,将好朋友分到一个小组其作用可以让他们相互鼓励、共同提高。缺点就是部分学生没有好朋友,内心就会孤独,所以,教师在分组之前应该让个别学生进行讨论,让他们能主动邀请孤独的同学与自己一组。有时同组的好朋友也会出现一些矛盾,教师应该参与其中,这样可以促进学生们相互竞争、相互纠正。

2.以临时情况分组

在小组合作学习时,会有部分学生无法融入小组的学习中去。动态性小组的建立有助于分层教学,因材施教,针对性辅导。例如在教学奇偶数时,教师提出:“在2、4、5、6、8这些数中,其中那一个数会与其他不同,理由是什么?”学生们争先恐后的自由组合开始讨论起来。会有部分学生离开自己的位置,跑到跟自己想好的坐到一起讨论。这类情形,不但不会阻止,反而会使学生自己感到高兴,这是学生自己组合的小组,也是动态性小组学习的表现。这样临时组合的小组非常符合小学生的性格,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不受束缚。

上一篇: 给水工程管理论文 下一篇: 公共安全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