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不平等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4-03 09:46:03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中国教育不平等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中国教育不平等论文

篇(1)

自1999年以来,中国高等教育体系所发生的变化在文献中少有记录,但是这些巨大的变化对中国和全球的经济活动产生重大的影响,因为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经济体。

一、中国高等教育的主要变化

1. 高等教育接受者数量的巨大增长

中国现在的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数量在过去六年里翻了两倍。在1999年以前,每年的从学校毕业的人数和新入学学生人数持平。1988年,高等教育毕业生的人数大约为83万人;而到了2005年,毕业生的人数是306.8万人,增加了3.7倍。在1998年到2005年间,新入学的人数增长更快,近似为5倍。在2000年到2005年间,学士(及以上)学位获得者以平均每年7.5%的增长率上升。这些巨快的增长都发生在教育改革以后。

2. 中国将比美国拥有更多的博士学位的工程师和科学家

在工科领域与科学领域这一变化更为明显。与美国相比,现在中国培养的工程师的数量是美国的三倍,所以广泛认为到2015年中国获得博士学位的工程师与科学家将超过美国。在2001年,获得科学和艺术学士学位的24岁年轻人中,在美国只有5%的工程师,而中国有39%。国际科学基金会(NSF)最近的资料也表明,与世界其他地区尤其是亚洲相比,美国现在培养的工程师的数量最少。诺贝尔奖获得者R.E.斯莫利总结说,到2015年90%获得博士学位的工程师和科学家将会在亚洲,而大多数亚裔的博士工程师和科学家将会诞生于中国。

3. 农村和城市改变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大幅改变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进一步的特点是提高农村孩子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缩小农村和城市地区之间的差距。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城市(包括县和城镇)中高中毕业生中能上进入大学的比例只占30%,而到了2005年比例上升为50%。在1998年城市和农村的招生率分别是42%和32%,到了2005年,招生率分别上升到了68%和63%。与城市招生率相比,在过去的十年里,农村地区的招生率上升的非常迅速。高等教育的准入主要限于城市地区,但是随着社会越来越关注社会和谐问题,教育成就的经济数据更多的现实为农村参与未来的高等教育体系。

4. 中国精英大学的晋升和其他大学的整合

中国高等教育现在最大的特点就是在巩固其他大学发展的同时,致力于推动精英大学的发展,控制精英大学的数量。精英大学就是在中国综合排名前十名的大学,它们有优先选择通过国家入学考试的学生及其他研究资源。现在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就是扶持少量的高等教育学府,使其进入世界级地位。近两年,受中央部委指令,几乎所有大学都在以每年增加30%的速度扩招本科生,使得很多高校的基础设施与所能培养学生的数量比例严重失调。

在中国许多城市,很多大学为了提高排名将四五个小型德尔高校合并,这一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地方政府激励当地高校合并,为了获得更多的中央资金。中国教育部的数据显示,60%的高校合并都发生在1999年到2006年间。这种合并甚至也包括不少的精英大学。这响应了中国教育部在90年代中期发起的“211高等教育发展项目”对中国高校的重新定位。例如北京医学院于2000年并入北京大学,并更名为北京大学健康与科学院。

5. 从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的改变

中国高等教育这几年的变化也表现为1990年的时期注重数量的增加调整为现在注重质量的培养。高等教育资金的投入现在不仅以学生的数量作为唯一依据,高等教育学府也只有不断地提高自己客观综合排名来获得更多的资金帮助。国际期刊上论文的发表、论文引用、以及国际合作都变成判定个高等学府排名及资金投入多少的标准。而的数量也变成了评判中国学者任命、职称维护及提升的依据。高校也每年给自己设定关于教学活动及世界排名的目标。这些都即能促进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也能有效提高高校的培养质量。这些变化很明显,例如,1998年中国在科学和工程方面的论文产出只占亚洲总产出的14.54%,而到了2003年提高到了22.43%。在社会学和商学也有较快的发展。

二、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对国内的影响

1.评估中国教育改革回报收益

评估中国教育改革有效性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计算教育的投资回报率。根据赫克曼和李在2004年做的一个评估报告中显示,中国关于教育投资方面有十分可观的回报。他们初步估计,对于一个接受四年高等教育的年轻人比没有接受教育的年轻人一生将多赚46%。另一方面,教育的社会回馈也有助于保持中国经济高速增长。

2.教育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

篇(2)

【中图分类号】G40-0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02-0066-02

【作者简介】1.黄梦娇,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与政策系(南京,210097)硕士研究生;2.聂立肖,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与政策系(南京,210097)硕士研究生。

作为中国现代教育财政学的开拓者,陈友松教授从事教育文化工作近70年,创造性提出“五全教育观”,爱国敬业,诲人不倦,忧患之中坚持译述,耄耋之年坚持教学,失明之后坚持著译,时人称之为“三绝”云。他是中国现代第一个对中国教育财政与经费进行整体实证性研究的学者。美国学者杜威称他“东亚一流学者”。时任北大校长的赞誉:“在教育学与经济学之边缘领域的开拓性研究工作”。他一生都在为教育奔走呼吁,对民国教育界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

一、教育财政机会的均等性:要人尽其才,因地制宜

在陈友松的教育观念里,一切人生来是平等的,教育机会平等是供给人人以平等的机会,但不是同样的机会,一切要从实际出发,要学会因地制宜。教育建国,经济以教育为先决条件,教育是政治、经济、军事与救济的必要因素。发展我国教育的财政途径,要进行全民教育,扩大教育制度,培养所需人才,普及民智,通过健全的政权来发挥最大的力量,并且确立健全的行政组织,以及教育专业制度。

陈友松认为,因为我国要教育四千万个国民,训练二百四十六万个实业建设的工程师和技术人才,七百五十余万个其他建设人才,培植潜藏在人口内的一百一十万个各种领导与创造天才,建国的问题才有办法,所以教育机会平等,成了财政的一个最基本问题。教育机会不平等现象严重,而教育财政决定教育机会的平等。

什么是教育机会平等?最简单的答复就是:“人尽其才”四个字。陈友松针对当时教育现状,撰写了《发展我国教育之财政途径》一文,认为教育是全民的教育,平等的教育财政造就平等的教育机会。民国时期中学教育过于在乎升学问题,不注意全人和全生活的训练,只是升学准备机关。陈友松通过对各时代的分析,认为当代是人民时代,即平常人都可以接受平等的教育,获得公平的教育机会。陈友松曾说:“一切人生来是平等的,我们所说的平等的真谛是指铲除人为的不平等,供给人人以均足的机会,但不是同样的机会,而是使人人能各依其能力需要与性向发挥其所长,即是人人有充足的机会发展他的天秉到百分之百。”

二、教育政收支的法治化:要配合国策,教育立法

按照陈友松的理解,就发展教育财政而言,要从整个制度下手,而不再零星解决问题。同时,必须要配合国策,确定教育是国家的功能。教育必须配合军事、外交、政治、经济等一切纲领与计划。陈友松还主张:“限期制定普及基本教育计划,教科用书以统筹免费为原则。”这样也大大增加了教育财政投入与支出比例的合理性和平衡性,防止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值得指出的是,在陈友松眼中,教育财政立法不仅要配合国策,更应在此基础之上,最好能够配合世界政策。在其“五全教育观”中,他提到了“全球化”概念,即天下一家虽是理想,但原子能时代有事实的要求,一国教育要配合世界政策,注意国际教育文化与科学之合作与国际了解。在立法的过程中,有关教育经费方面的问题,必须和经济与财政专家,共同讨论,并与财政当局共同设计。因为教育是人人的权利,人民对教育当然有过问之权。在陈友松看来,教育制度法之规定,其成败的关键,不在施教制度,而在教育经费,即有无具体的保障与宽筹之办法。因此,第一种立法应是教育财政法,规定教育经费的合理政策。

三、教育财政宗旨的时代性:要纵古观今,立足现实

陈友松通过借鉴古今中外的教育宗旨,创造性地提出来全人、全生、全民、全面、全球的“五全教育观”。他强调,即使是“”也要根据时空的变化而有所扬弃。要打破传统的目的观,因为传统的教育目的说得玄之又玄,和实际生活脱了节。当代的教育要根据现实的政治、经济等来进行变通与改进,不能违背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因此,教育财政的宗旨也应如此,与时俱进,使之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中国教育财政改造》是陈友松在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学位论文,对二三十年代中国教育经费筹措、分配和使用等与教育发展密切相关的实际问题进行开创性的研究。这是中国第一部教育财政学专著,它的问世是一个学科萌芽的重要标志之一。而在这一专著问世之前,中国学者研究多从教育行政角度分析教育经费问题。

陈友松先生是最早一批研究苏联的教育学者,他研究苏联,发现苏联都有研究生集团,会经常去实地观察老师上课,然后做精细记录,经过种种实验研究表明,教师上课总是机械式上课,这种僵化教育完全磨灭了教师的个性。要改革盲从的恶习,增加教师经验,鼓励个别实验,多多给予个别老师较多的自由。他认为,真正的实验学校,校长必须要有管理学校的自由权。

四、教育财政改革的实践性:要经世致用,不得孤立

首先,陈友松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在中国教育财政研究中大量运用数据、表格等进行统计分析。陈友松确立了教育财政学科的基本学术概念,最先运用现代教育财政的系统理论,深入而全面探讨中国教育财政问题。

篇(3)

中图分类号:G77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9-0139-02

在先天染色体和后天教育的共同作用下,学生才能有完备的性别塑造。从我国基础教育现状看,基础教育阶段以女性教师为主,对学生的要求多半“一刀切”,即要求学生听话、守纪律等,使得部分男生的性别性格特征并不明显。进入到高等教育阶段,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以男性居多,在招聘时向男生倾斜的情况屡屡发生,使得学生在适应了长时间基础教育阶段女性性格特征的要求后,需要适应新的性别性格特征要求。

两性平等的思想由女权主义者发起,并通过女性的不懈努力,不断巩固。1791年9月奥普兰・德・古日发表的《妇女与公民权利的宣言》第一次以女性组织的方式提出男女生来平等,应享有同等权利,1792年,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的《女权辩护》第一次明确提出两性不平等的根源是由于后天所受教育的不同。1993年在世界人权大会上被由171个国家签署的《维也纳宣言》确认了女性与男性应当平等地享有人权作为一条原则。随着女权运动的不断兴起,女性对自身历史地位和自身价值的认同不断增强,女性的社会地位获得很大的提高,社会领域许多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多数国家的女性基本摆脱了从属的状态。但是作为两性平等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的教育领域,仍然存在着种种事实上的不平等,应为我们所关注。曾任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署长的斯贝思先生曾说过,“在人类社会存在的各种差别中,最为顽固的当属男女之间的差别,尽管为争取性别平等机会的斗争一刻也未停息过。”[1]这种不平等限制了女性自身的发展,也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人类社会中,一直占主导地位的男性中心文化根深蒂固,真正意义上的两性平等还需人们尤其是女性付出更大的努力。《女权辩护》指出要使女性摆脱依附的地位而成为真正的社会主体,关键在于女性的教育。由于历史上女性被排斥在社会正规教育之外,无法接受正规教育的女性难以意识到自身的劣势地位与性别间的不平等。教育的最高层次高等教育培养的高级专门人才,聚集了良好的受教育的青年,这些青年中的性别平等现状体现了一个社会性别平等的进程和发展趋势。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现状直接反映并影响着女性社会地位的变化。高等教育领域的性别结构变化与性别平等的情况反映出一个国家两性平等的现状。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全民教育全球监测报告(2003/4)》中提出,对教育领域的监测评估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男女两性应该获得同样的入学机遇、享受同样的教育方法、接受同样的课程、无性别比例的学习定向。教育领域的性别评估的最终目标是使男女生能够在学习中获得同等学习成绩,最终能获得相同的职业资格和经历的机会。[2]从课程设置上来看,在同一个专业班级中,女性与男性所修的课程并无显著差异,高校一般不存在针对同一专业班级学生分性别授课的说法,在这个层面上来看,女性与男性的教育中无显著差异。本文将从其他几个方面探析我国高等教育中性别平等现状。

一、入学机会与高等教育领域的性别比例

近现代随着对西方教育思想的引入,我国人民的性别平等意识逐渐增强,对女性的教育也逐渐发生了转变,从而引发了一系列女性解放运动。而高等教育领域,性别结构更是发生了质的变化,这些主要体现在一方面受教育的女性逐渐增多,另一方面,女性受教育的层次逐渐提高。在高等教育领域,女性比例越来越高。毋庸置疑,女性受高等教育状况的不断改善,性别平等观念也从少数人的支持转变为广为接受的思想。

1931-1945年间,全国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仅占女性总人口的0.46%[3]。1952年我国实行了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统一考试,女性通过全国性的大规模考试进人高等学府学习的人数不断增长。随着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社会转型,《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中国妇女发展纲要(1995-2000年)》、《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年)》等一系列推动性别平等的重要法规政策及文件的出台,极大促进了我国两性平等的进程。与此相应,女性人口受教育程度的结构不断改善,我国高校在校女性占学生比例从1980年的23.6%上升到1995年的35.4%。我国高等教育自1998年扩招以来,无论是学校的数量还是在校生的数量都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高校中的男女比例也不断发生着变化。从1999年开始实施扩招之后,我国高等教育的性别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到2004年,本科阶段女生占在校生的比例上升到45.70%,女硕士和女博士的比例也分别达到44.2%和31.4%[4]。2004年《高层决策者社会性别平等意识调查研究报告》显示,与十几年前比较,官员们的社会性别意识有很大的进步。

扩招从整体上提高了高等教育的入学比例,女性获得高等教育的比例比男性上升更快。自扩招以后,男性接受高等教育比例从12.79%上升到34.71%。[5]但是从接受高等教育的层次上看,层次越高,女性所占比例越少,2011年,女性本专科生占到了51.1%,但是到了博士阶段,女性仅为98009,而男性为173252[6],女性在高层次的教育中,人数明显少于男性。除了女性与男性生理差异外,更多受到社会舆论中对高学历女性及女性博士生的消极评价,如将女博士称为“第三类人”、“灭绝师太”等歧视性称呼对女性接受高层次教育都有一定负面影响。女性在高等教育层面虽然在政策上不存在明显差异,但是由于女性与男性的社会角色不同,面临生育子女等现实问题,受到社会责任、社会舆论、社会评价等因素的影响,对女性接受高层次的教育机会有一定的消极影响。

二、教育方法

教育方法包括教育手段和教育内容,从显性的教育情况来看,当前的高等教育领域中,各高校并没有将男性和女性分开进行教育,女性享有与男性同样的教育资源与教育方式,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是从隐性的教育来看,由于受传统的父权主义的影响,女性长期处于不利的发展环境中,女性相关的教育事件与女性典型代表从数量上就不占优势,这就导致在教育过程中所使用的教育内容与典型案例的选择上存在天然的不平等。另外,老师在授课过程中所持有的性别观点会渗透于教育过程,对于性别平等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性别意识。

在基础教育阶段,教师通常采取的教育方法是以纪律约束为前提,以学习成绩要求为主要内容。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并未因性别接受不同而被差异对待,且基础教育阶段的考试多半是考察记忆能力,女生在这一时期成绩明显高于男生。进入到高等教育阶段,课堂教学信息量剧增,教育方法更为灵活多变,课程的考察也有讨论、课程论文、实务训练等方式,不再是单一的闭卷考察记忆能力。这时女生学习上的优势逐渐被男生取代。教师需要在教学中更多地鼓励女生,同时帮助女生克服学习成绩下降导致的心理落差情绪,帮助女生在高等教育学习中重塑学习信心。

三、学习定向

学习定向,即对于学生的学习目的与培养目标的定位,在高等教育中,由于男性文化积淀和社会传统观念对女性的影响,女性最开始进入大学选择专业与男性就有明显差异。有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女性所选专业在护理类、语言文化类、教育类等学科方面选择人数是男性的五倍多,而在运输、测绘、土建施工类等工科专业中男性就读的专业是女性的五倍以上。[7]可见从专业选择上就受到性别的影响,导致在培养目标定向上女性和男性出现偏差,这与社会中传统的男女分工认知不无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两性不平等的现状。

社会用人单位的歧视,女生对自己的认可度低于自己应有的状态,容忍与强化造成了这种歧视与女生低自尊的现状,对于女性的学习定向有消极影响。

四、结语

由上文所述可以看出,女性为争取两性平等经历了漫长的斗争,付出了许多努力,两性平等的观念已经为多数人所接受,但是实际的不平等仍然需要更大的努力去消除。高等院校中女性的平等意识影响着自身的素质与发展,对全体国民具有导向作用。在高等教育层次,要进一步推进教育机会平等,平衡受教育者的性别结构;有意识地调整教育方法和教育内容,兼顾男性和女性受教育者,强化女性的平等意识、自尊意识,强化女性自强独立的教育。尤其要注意对教育者进行宣传,在教育过程中一方面要强化女性对自身价值的认同和两性平等意识的教育,实现教育方法上的平等,另一方要强化男性施教者的性别平等意识,完善教育课程设置,强化社会性别意识平等,为两性平等创设良好社会环境,促进性别平等,实现高等教育性别结构合理化。

参考文献:

[1]聂琴.女性教育与女性社会化之路[J].思想战线,2003,(5):53

[2]贾云竹.中国教育领域的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状况评估[J].妇女研究论丛,2006,(12)77.

[3]张明芸.中国女性教育的特点及其跨世纪发展趋势[J].东北师大学报,2000,(01).

[4]闫广芬.男女平等理论与中国女子高等教育[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2,(2).

篇(4)

教育平等是一个与社会发展及社会发展需要密切相关的概念,教育平等的实现受社会一定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现状的制约,离开社会发展的现实抽象地谈论教育平等问题是不切实际的。教育平等之所以成为教育现代化的基本价值,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政策的基本出发点,除了接受教育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公民的基本人权外,教育还能够显著地改善人的生存状态,增进社会公平,因而被视为实现社会平等的“最伟大的工具”。

一、教育平等的内涵

关于教育平等的含义,袁振国主编的《当代教育学》认为,包含四个要点:第一,人是目的又是手段。人受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为了社会的发展,它另一个最重要的目的是个体自由和谐的发展,只有在发展社会的同时尊重每一个体的基本人权与自由的发展,才符合教育平等的原则。第二,教育权利平等原则,这里所谓的教育权利,指的是“受教育”权利,是相对于政治上、经济上的平等权利而讲的“教育上”的平等权利;第三,机会均等原则。良好的教育制度,乃是使每个人有均等的入学机会、在接受教育过程中享有均等的待遇、有均等的学业成功机会;第四,差别性对待原则。由于教育的效果会因受教育者个体的天赋与机遇而不同,机会均等不可能机械地实现,所以要实现教育平等必然需对每一个个体提供不同的教育待遇。差别性原则的基本前提是,使全社会中处于最不利地位者获得最大利益。

当代著名教育家托尔斯顿·胡森对教育中的“平等”作了界定,指出了三个条件:首先,平等是指每个人都有不受任何歧视地开始其学习生涯的机会,至少是在政府所办的教育中开始其学习生涯的机会。其次,平等在教育过程中表现在对待上。也就是说,可以考虑各种不同但都以平等为基础的方式来对待每个人——不论其人种和社会出身情况。再次,在制定和施行教育政策时应列入一些措施,促使入学机会更加平等,进而使学习成就的机会更加平等。在这一意义上,平等被视为一个目标而追求。

那么,何谓教育平等?到目前为止,虽然人们对教育平等的看法有诸多不同的视角,但对其基本内涵有了较一致的认同。教育平等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两方面,即教育的平等与平等的教育。教育权利平等(教育的平等)是教育平等在法律上的体现,指人们不受政治、经济、社会地位和民族、种族、信仰及性别差异的限制,在法律上享有同等受教育的权利。教育的平等是相对于政治和经济而言的平等,是“平等”的外延向教育领域的延伸,其基础在于社会政治制度。它从“质”上规定了人们受教育的可能性,是教育平等在形式上的体现。因此就教育的平等这一形式来说人们基本上都已享有了教育平等。教育机会均等即平等的教育,是相对于不平等的教育而言的,是“教育”内涵的深化。教育机会是指对个体在受教育过程中所提供的诸种条件的总和,其本身在某种意义上就有注重均等的特殊意义。“教育机会均等”这个概念的含义是:“社会的责任是想尽一切办法,保证使合适群体中的每个成员都能均等地得到质量均等的教育条件。”它的基础在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从量上规定了受教育的机会是否充分,是教育平等理念在实践中的具体化和操作化内容。

二、教育平等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教育平等作为社会平等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多学科、多层面、多因素,是一个交叉性学科所探讨的问题。从法学视角来看,教育平等主要是指受教育权利的平等;从经济学视角来看,它主要是指教育资源配置的平等;从教育学视角来说,它主要是指教育活动中对待每个教育对象评价的公平;从哲学伦理学的角度而言,教育平等主要是指社会制度如何合理分配每个人的教育权利和义务,即每个人应该接受什么样的教育权利和承担什么样的义务是合理的,就是指每个人在教育中合理的平等表现在哪里。

这些界定都是立足于本学科的立场来认识教育平等的,在2000年召开的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专业委员会第十次年会上对教育平等达成的共识:教育公平要受其外部条件和内部因素的双重制约,教育公平只是社会公平的一个子系统,社会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发展、社会阶层、人口发展等外部因素制约着教育公平。而所谓的教育公平只是相对的,教育公平并不等于绝对的平均,真正的教育公平必须在承认个体差异的同时允许非基本教育权利、非公共教育资源方面存在不平均,绝对的教育公平是不可能存在的。教育公平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而有所变化,所以教育公平是一个动态的、历史的、区域的概念,因而会议将教育公平界定为:公民能够自由、平等分享当时当地的公共教育资源的状态。

篇(5)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日趋市场化,每一个大学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都面临着的市场竞争,每一个大学的管理者都在思考如何发展、怎样发展和发展什么等学校的发展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解决,从而使自己的大学在这一竞争中成为领跑者,获得发展的优势地位,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民办高校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更是要做出正确的选择。

一、 我国民办高校的发展现状

1、民办高校规模

民办高等教育一般是指在政府政策引导下,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社会组或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教育经费创办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高等教育机构的教育活动。在解放前民办高校就已经存在,并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建国初,几乎所有私立高校都被取缔,80年代以来,民办高等教育逐渐兴起。

虽然民办高校在数量上和学生数上有了巨大的发展,并且民办高等教育已经在整个高等教育系统中有了一定的地位,占据了一定的份额。但同公办高等教育相比,这个份额尚太小,与公办、民办高等教育并举的格局仍存在相当远的距离。

2、民办高校经费

民办高校仍处于弱势地位,不仅在规模数量上与公办高校无法相提并论,在办学经费与师资力量上也存在巨大困难。

3、民办高校教师

教师队伍也是民办高校的危机之一。民办高校的教师数量虽然一直在增加,但比起公办高校教师数量任何有着不可比拟的巨大差距,其教师的权利与公办高校也存在着不平等,科研工作缺乏经费支持,教师培训问题至今仍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二、 提高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制定发展战略

1、 核心竞争力

1990年,美国密歇根大学商学院教授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伦敦商学院教授哈默尔(G.Hamel)在著名的《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企业核心竞争力》(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一文,正式提出“核心竞争力”一词,把它定义为“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对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的学识”。它具有使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或资源。

大学核心竞争力研究是一个崭新的领域,处于生长和开拓阶段。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为:能力论、要素协同论、人力因素论,除此之外,还有“学科核心论”、“综合素质论”等。

2、 以提高核心竞争力为着眼点,民办高校的发展战略

⑴根据自身特色,科学定位

不管是民办高校还是公办高校,发现自己的特色,并强化这种特色都是立身之道。夹缝中生存,与公办高校争夺各种资源的民办高校更应在此方面多做努力。所谓特色,即是区别于其他。美国斯坦福大学荣誉校长杰拉德认为:“坚持大学自我管理和相互竞争的灵活结构,一所大学一定要有明确的定位,以便与其他大学区别开来。”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就一直定位于小而精的自身特色。自建校以来,学校规模一直很小,即是在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它的规模也没有扩大,始终保持其小规模的传统。虽然规模不大,但加州理工学院的学术成就和声望却很高。一所规模如此校的大学却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很大程度傻瓜归功于其小而精的准确发展定位与特色。

⑵完善机制,增加资源存量与增量

人力资源是高校宝贵的资源,民办高校要健全优秀人才资源吸纳、运用机制,大力引入优秀人才,打造创新团队,努力聘用一批能担当重任的教学、管理人才。在人才的使用过程中,建立透明的用人标准,突出能力本位,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同时要建立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薪酬制度,重奖对学校发展有重大贡献者。此外还要切实关心教师生活。

⑶完善高校管理

组织管理能力是大学重要的竞争力标志。民办高校要建立完善内部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并在此理念的指导下制定管理原则。在宏观层面上,应当尽快建立独立的、易于统合的民办高等教育管理机构,使管理职能专门化。要改变多头管理的局面,把原先的各个管理部门整合为统一化的机构。

三、总结

民办高等教育在我国的高等教育系统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满足了许多人接受教育的愿望,为市场经济培养了许多有用之才。虽然相对于公办教育它的规模还很小,在人力资源与经费方面还存在许多麻烦,但民办高等教育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与潜力。民办高校要发掘自己的特色,做出正确的定位,增加资源的存量与增量,完善民办高校的管理走出一条创新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李敏.民办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及构成要素刍议[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

[2]毛亚庆,夏仕武.何谓大学核心竞争力[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2).

[3]赖德胜,武向荣.论大学的核心竞争力[J].教育研究,2002,(7).

[4]姚兰.民办高等教育市场的供求状况研究[A] 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 2007.

[5]姚兰.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市场竞争力研究[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

篇(6)

教育活动的基础离不开人与人的关系,师生关系:即教育过程中形成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就是其中之一,并且在教育活动中处于核心的位置。随着时代的发展,老师的困惑越来越多:现在是怎么了?怎么学生都变成这样了,怎么教了几十年越来越不会当老师了,我们该如何处好新时期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关系呢?

现在已进入二十一世纪,独生子女已茁壮成长起来,家庭的溺爱,社会的包容,媒体的引导,使他们成为一批注重自我、张扬个性的群体,其中也不乏娇生惯养、自私狭隘的一面。他们柔弱,敏感,易受伤害。他们是温室里的花草,没有经受过风吹雨打,别说百炼成钢,就连坚强的躯体都没有。面对这样的学生,你还是急风暴雨直言呵斥,他能受得了吗?受不了,当然要顶撞。顶撞了,就会造成更大的冲突。如此这般,师生关系的紧张就不足为奇了。作为一名现代老师,我们要做的就是放下架子,以平等心待学生。建立有效的师生情感互动机制,将学生与老师之间由于身份、年龄、经历和工作方法等方面的因素而形成的心理隔阂变为彼此心灵相通,将教师自上而下的督促管理变为学生自下而上的积极配合,将纯粹的教育与被教育关系变为师生加朋友式的亲密关系,应该是我们工作追求的目标。如何才能在现代教育中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呢?

一、民主平等的氛围

平等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任何建立在不平等基础上的师生关系都是不稳定的,有害于教育的。平等不仅是指师生权力上的平等,更是师生人性上平等、人格上平等。民主是处理师生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民主的具体体现,没有民主谈不上平等,没有平等,民主如海市蜃楼。因此在教育活动中应形成民主平等的氛围。

二、师生间沟通交流是必要途径

初中学生,十四五岁的年龄,正处于一个叛逆期,青春的萌动,使他们处于焦躁不安,稍触即发的阶段,如果他们遇到一个视他们为朋友,对他们平等相待,想他们所想,思他们所思,和他们打成一片,了解他们疾苦的老师,他们是否会少出许多问题,少走许多弯路,在求学路途中,心情是否会更舒畅,效果是否会更佳,成材率是否会更高?“润物细无声”的感觉,难道他们会不铭记心间?所以学生在校即使有万般压力,老师都应该成为减压阀,而不应成为压力器。老师要走进学生的心间,成为他们的朋友。 业务精良,驾熟就轻固然重要。但用我们正确的人生观去影响他们,引他们沿健康之路成长,就显得更为重要。所以,我说,会教课的老师,并不算一个优秀的老师,能成为学生良师益友,让学生热爱的老师才是优秀的。在这方面,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以及李镇西老师,都是我们的指路明灯。

三、奖罚严明,富有人情味是必要手段

当学生犯错误后,给他们一次从头再来的机会。学生犯错误时,老师必须进行处理,这时师生之间就会产生不可避免的矛盾冲突。这种矛盾与冲突无非来自纪律、学习、生活等几个方面。矛盾与冲突的化解过程,是老师不断实施教育和学生不断成长的过程。世界上找不到没有校纪校规的学校,同样也找不到从来都不违反纪律的学生。当错误不太严重时放学生一马,比一味不依不饶要好。因为这会使学生觉得老师批评和处罚他,并不是跟他过不去,而是真心为他好,从而努力改正自己的毛病,来回报老师的关心。学生学习上出现问题,老师要帮助他分析原因,弄清问题到底出在学习态度上还是学习方法上,并且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给予提醒。因为这时他们往往内心焦虑,情绪低落,觉得自己已经付出了相当多的努力,结果却不尽人意。如果能及时地扭转这种局面,学生就不会产生自暴自弃的不良情绪。要鼓励学生正确对待挫折、从头再来,相信老师永远都是他们前进道路上的“啦啦队长”!

参考文献

篇(7)

 

 

一、我国基础教育服务非均等化的问题 

 

国家秉承着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将基础教育摆到了空前重要的位置,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改革和发展基础教育的政策措施,各级政府逐步加大了财政投入力度,使得当前农村基础教育有了较快发展,但保障水平还较低,存在问题还不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管理体制存在差异性 

首先,由于教育管理权限的下放和学校自主权的扩大,导致了中央政府关于全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针政策与地方政府在发展地方教育、满足局部利益之间的矛盾,以及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宏观调控与学校自身利益的矛盾。 

(二)教育资源不均衡 

在财力资源配置现状方面,全国各省区市中小学财力资源配置存在着差异。在人力资源配置现状方面,专任教师中小学高级以上职称教师所占比例均是城镇高于农村,并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三)教育环境存在差异性 

不论是从客观的地理环境来看,还是国家投资建设的基础教育设施环境来看,城镇和农村的教育环境都存在着悬殊很大的差异。城镇的交通条件便利,但是农村却很差,上学路途遥远且没有便捷的交通工具,很多学生上学非常不方便。教学环境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学校教学楼与教育相应配套设施上都是农村远远落后于城镇。 

(四)人才培养不当 

课本知识只是一点共性知识,共性知识是不能使人成才的,使人成才的是个性知识,共性知识学的越好,占用的时间就越多,学习个性知识的时间就越少,成才的希望就越渺茫。但是我们的教育要求学生好好学习,鼓励学生考高分,实际上是要求和鼓励学生浪费过多发展个性的时间,使学生不易成才。 

 

二、我国基础教育服务非均等化的原因 

 

(一)教育资源配置的政策和制度不合理 

城乡分割制度造成城乡之间基础教育非均衡发展。教师分配体制扩大了城乡教师资源之间的差异。现行的校长负责制造成了教师管理权与使用权的分离,间接地限制了教师的流动。 

(二)国家财政投入不足,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我国现行基础教育财政体制要求把发展基础教育所需的资金交由地方负责筹措与分配,实际上等于默许了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这种客观差异对发展教育的不利影响和制约。农村教育经费中财政性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城乡之间教育基本建设和维修经费、公用经费投入差异巨大。 

(三)主管基础教育的政府级次、职能部门过多 

我国五级政府都对基础教育的发展负有一定的责任,而且基础教育的管理还涉及教育、人事、财政等多个政府职能部门,这样一来,如此多头的管理,一方面会造成政府间交易成本的增大,浪费宝贵的基础教育财政资源,另一方面又容易助长政府之间互相推诿责任的可能性,从而影响基础教育政策的执行和落实。 

(四)教育师资人才水平参差不齐 

城乡教师整体水平与素质存在巨大的差异:就城乡教师的学历结构而言,一些城市地区已开始实现小学教师大专化,甚至本科化,而相当多的农村地区,小学教师合格率仍主要维持在中师学历水平。在一些落后农村地区,代课教师的比例仍高居不下,合格教师的严重匮乏更凸现了城乡师资水平的差异。 

三、实现基础教育服务均等化的对策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与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基础教育公共品对社会经济发展日趋重要。因而,基础教育服务均等化不仅是公共财政和民主财政的内在要求,也是现代民主国家的重要责任。为了更好地实现基础教育服务均等化,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一)明晰政府角色,强化现代教育管理体制,夯实均等化的政治基础 

1.政府应承担起基础教育投资的主体地位。基础教育作为公共产品的性质决定其应由政府来提供,并努力使均等化发展目标得以实现。 

2.明确界定基础教育服务在各级政府之间的事权和财权划分。多级政府分担经费,既是为了保证基础教育的资金需要,也是为了促进各级政府支持教育。 

3.履行基础教育服务职能的政府级次不能放置太低。基础教育应由相当于县级的地方政府办学,这样有助于避免因末级基层政府缺乏财力保障而使基础教育不能充分发展的现象。 

4.把政府间财政的转移支付视为最重要的手段。不仅可以提高中央和省级政府对基础教育服务的财政供给水平,同时也可以强化中央政府对全国基础教育服务的宏观调控能力,并以此消除或缩小地区之间的不均等。 

5.实施城市和农村一体化的教育财政管理体制。应借鉴国外经验,在教育体制的设计上不应有城乡之分,在财政分配上不应过多地向城市倾斜。 

(二)公平基础教育资源配置,促进教育机会均等 

1.统筹分配有限的教育资源。从教育投入层次来说,教育资源应该更多地向基础教育倾斜;从教育投入的区域分布来说,应该更多地向西部地区倾斜;从城乡教育投入来说,应加大农村教育投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2.统筹城乡及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减小地区及城乡差异。把城乡作为一个整体,实行城乡统一筹划。只有促进了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才能使人们的教育支付差距减小,促进城乡的教育协调发展 

3.建立矫正的补偿平等措施,建立公共教育财政制度。国家应该补偿纠正教育资源及机会在配置上存在的不公平现象,建立体现实现城乡间甚至是每个公民间基础教育公共产品均等化服务的公共基础教育,建立和完善财政制度公共教育财政体制。 

(三)完善配套政策体系,促进基础教育服务的过程公平 

1.采取差异策略,促进地区之间的基础教育均等。国家应该在全面统筹教育发展规划的前提下,在具体措施上采取差异策略,对不同地区采取不同的政策和要求。在政策、经费和师资等方面对落后地区进行倾斜和补偿。 

2.扶持弱势群体,促进阶层之间的基础教育均等。国家通过公平的政策与制度设计来消除政治资本和社会资本在教育机会获得中的不当干预。加强对弱势群体阶层家庭和弱势群体阶层子女的扶持。 

3.制定鼓励性政策,促进不同性别之间的基础教育均等。首先要加大贫困地区的教育投入,为女童接受教育提供一个安全的学校环境;其次要改革学校教育,调整教科书中性别不平等的内容;再次要引导社会观念,加强性别平等的宣传教育,树立性别平等的教育榜样。 

(四)大力发展基础教育,促进结果公平 

1.实现最基本的教育服务均等化。国家应根据对基础教育运行的实际调研情况,公布最低的国家基础教育办学条件标准,各地的基础教育只允许高于国家标准,而不得低于国家标准。 

2.允许基础教育服务地区性差异存在。均等化并不意味着全国的基础教育完全一致,相反,基础教育的均等化应允许在全国最基本的办学条件基本一致的基础上,存在一定的地区差异。 

3.教育部门要大力肯定并宣传分数并不具有唯一性。教育部门应该做好相应的宣传教育工作,大力肯定分数不具有唯一性的观念并宣传推广,促使不同特长个性的学生都能受到老师的重视与积极培养教育。 

 

参考文献 

[1][美]科尔曼教育机会均等的观念[m].何曦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9. 

[2]陈东生.区域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研究:政府教育经营理论创建与实践机制选择[m].济南:山东科技出版社,2007. 

[3]陈敬朴.基础教育矛盾与对策[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篇(8)

论文摘要:教育效率与教育公平是教育追求的两种价值,它们本质上并不是一对矛盾,对于有限的教育公平,两者是互动的,但在一定范围内,两者又常发生矛盾,在现阶段处理好教育效率与教育公平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概念界定

(一)教育效率的界定

效率原为经济学名词,是指社会经济活动中产品产出与资源投入之间的对比关系。相对于既定的产出,投入越少,效率越高;相对于既定的投入,产出越多,效率越高。教育效率概念是从经济效率概念引申而来的,主要有两个含义,一是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二是教育资源的投入与产出的比例。[2]也就是教育所实现的目的和教育投入之比,它所要说明的是在教育资源总量给定的情况下,如何使教育的收益最大化的问题,追求的是在总的教育资源固定的情形下,何种教育资源的配置方式与教育的实施能够使教育的收益最大化。

由于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教育的投入和产出不能完全以数字衡量,所以它可以分为教育经济效率和教育精神效率。量化的经济效率是教育效率的一种形式,而教育对个体人格、认知、行为的影响乃至对整个社会精神价值的贡献是难以量化的。[3]

(二)教育公平的界定

公平从语义层面讲与“公正”相近,有公正合理的意思,但是公平不代表均等,它还有道德性与历史性。哈佛大学哲学大师罗尔斯(John Rawls)把公平分为两类,一类是“均等性”的公平,其核心理念是“平等地对待相同者”,如人生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另一类是“非均等性”的公平,其核心理念是“不均等地对待不同者”,如多劳多得,贡献大者先富等。

教育公平不能脱离一般公平的范畴,它是社会公平的子系统,受外部条件以及内部条件的制约,外部条件包括社会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发展、人口发展等,内部因素包括教育资源有限和受教者自身差异等。教育公平指的是教育的一种基本价值观念与准则,它与一定的社会基本制度,尤其是教育制度相联,并以此为基准规定着社会成员所享有的基本教育权利,规定着教育资源与利益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合理分配。[4]教育公平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划分:从教育过程划分,教育公平包括教育起点公平、教育过程公平、教育结果公平;从宏微观角度划分,教育公平在宏观上表现为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在微观上表现为受教育者受到社会、学校和教师的同等对待等。

二、教育中效率与教育公平的关系

(一)教育效率与公平本质上相互独立,而非对立关系。

从教育效率与教育公平的内涵看,它们并非属于同一个逻辑维度,也不是处于对立矛盾的范畴。教育效率关心的是如何分配教育资源,使得教育的收益得到最大化,而教育公平是一种基本价值观念与准则,它关心的是包括教育权利和教育机会在内的教育效用价值如何分配才能保证公正,而不偏袒。它们有各自的目的和价值指向。从结果上看,两者在同一时间内也并不一定一致,如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并不一定出现教育资源的高效分配。

从范畴的意义上,教育公平是反映相对性而不是反映绝对性和确定性的范畴,教育效率则是反映教育质量的范畴。教育效率与之相对的是非教育效率,教育公平与之相对的是教育不公平,所以教育效率和教育公平本质上是相互独立而非对立的关系。

(二)具体而言,教育效率与教育公平存在一定的互动关系。

教育效率与教育公平虽然属于不同的范畴,但在某些具体的过程中,两者是互动的。比如教育的选拔性考试,这是一种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方法,这种公平竞争的方式既是机会公平的体现,也是提高效率的一种机制。当然,在这里的“公平”是指机会公平,而不是结果的公平。如果是以一种无序的不公平的竞争,那就既丧失了公平又降低了效率。在这种选拔性的考试中必须遵循的是优胜劣汰的原则,从结果上看,对起点或条件的不公平而处于不利地位的人而言是不公平,但是这在赋予参与考试的机会以及争取好的结果的机会上是公平的,也就是保证了有限的公平的同时也提高了效率。

在教育中问题是应该把握好有限公平的限度,并随着条件的变化及时对公平的限度做出调整,使公平与不公平、机会公平与结果公平之间达到最佳平衡,以保持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之间的互动关系。

(三)在一定范围内,教育效率与公平相互矛盾。

1.资源分配方面,教育效率与教育公平之间存在的问题。

在资源分配方面,教育效率与教育公平之间的主要的矛盾体现在重点学校和普通学校的资源分配上。在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现实中的资源分配往往不能兼顾效率与公平。国家政府对重点院校的扶持政策远远优于一般学校,将大量的资源投入重点学校。针对既定的投入,这种分配方式确实能在重点学校产生更高的效率。重点院校与一般学校的资源分配保持一定的差距是合理的,但是如果资源过于集中在重点院校,从整个国家的效率来说也不见得就一定高,整个国家的教育结构失调了,效率也就降低了,而且牺牲了一定的公平提高效率,甚至导致重点院校与一般学校的差距越来越大,出现了所谓的马太效应,也就是好的更好,差的更差。

其实这也就是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的问题,一般来说,精英教育的教育效率高于大众教育的教育效率,而大众教育的教育公平又高于精英教育。由于教育资源的有限性,所以教育投入往往在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之间不能兼顾,而使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发生矛盾。

2.高考制度下,教育效率与教育公平之间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高考作为一种选拔性的考试,为高等教育选送了各种标准的人才,高考三天,录取工作十几天就将全国上千万的考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决定了,近几年不断地创新考试制度,改变考试的方式亦是为了更高效地鉴别和选拔人才,这诚然是高效的。有人认为高考确实是无偏袒的,从考试报名、考试过程与考试结果都保证了公平,成功与否只与个人的才智高低有关,这也就保证了一种机会的公平。就像上文所说的,高考这种选拔性的考试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有限的公平与效率,但是高考制度下的效率与公平也存在矛盾:

第一,分数面前并非人人平等。当然公平与平等不是相同的,但是公平包含了机会的平等。在全国统一高考制度下,各省的录取分数线存在很大差距。尤其是国家重点院校对所在省的招考分数线远远低于其他省份,这种现象有其存在的理由,但是分数差距过大也就体现不出“分数面前人人平等”,也就丧失了一定的机会公平。当然,我们并不提倡以全国统一高考分数线来体现教育公平,目前全国的统一高考只是统一了考试科目和相应的考卷,阅卷则是分省组织进行,各省市具体掌握阅卷标准难以做到全部统一,要求统一划定分数线难以操作,但不应该使省与省之间的录取分线差异过大。

第二,高考的录取方式单一。高等教育的录取基本上以高考成绩为准,分数高者有机会继续接受高等教育,分数低者则丧失了这个机会,也就是所谓的“分数至上”、“一卷定终身”。高校基本上是以高考成绩作为评价考生的依据,不考虑学生的平时表现以及各项综合素质,这对在考试中失手的学生就有点不公平。所以应该提倡录取标准综合化以及录取方式多元化,录取时增加相应的复试,多方面地对考生进行有效的鉴定。

三、教育效率与公平之间如何保持平衡

教育效率与教育公平不是处于一种对立的关系,逻辑上也不属于一对矛盾,但是两个概念在一起往往就产生矛盾。教育效率与教育公平都是教育发展的追求,两者之间不能相互替代,我们应该辩证统一地看待教育效率与教育公平的关系。从长远意义上说,教育效率的提高会加速教育公平的实现,而教育公平的普及也反过来促进教育效率的提高,从而提升教育效率的基点,形成良性循环。与此同时我们不应该忽视教育效率与教育公平暂时、局部存在的矛盾。

(一)大力发展生产力,为教育公平与效率提供经济基础。

教育事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办学的形式、教学的方法和手段等都直接同生产力的发展相联系,甚至有些是直接反映生产力发展水平的。

作为配置教育资源原则的教育公平是生产关系在教育实践中的表现,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同时受到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制约。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仅制约着教育公平,同样也制约着教育效率。教育资源的分配和其它社会资源的分配一样涉及公平合理的问题,同时,对有限的教育资源进行分配有先后顺序的问题,按怎样的原则分配教育资源最有效的问题也出现了。教育公平观和教育效率观都受到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制约。

在教育事业发展规模和速度上,生产力水平起着决定的作用。不管是教育公平还是教育效率的实施均与所处社会的生产力有紧密联系,生产力的发展是教育效率与教育公平协调发展的基础。

(二)树立正确的观念,坚持差异、补偿原则。

在认识教育公平的过程中不能简单地认为公平就是平等,公平就是平均主义。教育公平承认并允许合理差异、合理差距的存在。教育公平是教育资源配置方面的平等原则、差异原则、补偿原则的统一。追求平等、尊重差异、补偿差距,都是教育公平的体现。罗尔斯在论述正义(公平)原则时也说,没有物质福利的不平等分配,社会就不能存在。可见,符合公平原则的利益分配虽然会造成不平等,但应被认为是合理的,可以接受的。有差别不等于不公平,平均主义也不等于公平。

差异原则是根据受教育者个人的具体情况区别对待,即不是平均或平等地分配教育资源,而是提供多样的教育资源以便受教育者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提供多样不同的教育资源意味着差异,也意味着公平。主体受到适当的教育,其个性得到发展,这对个人来说是最大的公平。

补偿原则关注受教育者的社会经济地位的差距,并对社会经济地位处境不利的受教育者在教育资源配置上予以补偿。[6]这样配置教育资源是不平等的,但却是公平的。该原则与罗尔斯的差别补偿原则是一致的,他认为,只允许那种能给最少受惠者带来补偿利益的不平等分配,任何不平等的利益分配都要符合最少受惠者的最大利益。

农村义务教育中的“两免一补”政策对城市义务教育学生和农村义务教育学生作了不平等的对待,但没有人认为它不公平。这个政策主要体现了补偿原则。教育资源配置的补偿原则对于我国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具有重要价值。根据补偿原则,分配教育资源时应当向贫困地区、农村地区倾斜,保障弱势地区、弱势学校、弱势群体具有享受符合基本标准的充分教育。

在教育上追求结果相同、平等是不现实的,差异、差距将永远存在。教育公平承认并允许合理差异、合理差距的存在。教育公平是教育资源配置方面的平等原则、差异原则、补偿原则的统一。追求平等、尊重差异、补偿差距,都是教育公平的体现。

(三)辩证地看待教育效率与教育公平。

教育的效率与公平不是处于“不可兼得”和“天平式”的关系,增重公平的砝码并非必定引起效率的降低,也就是一方的正面发展并不以牺牲另一方为代价。教育的公平与教育不公平属于一对矛盾的统一体,是由于社会出现了教育不公平的现象才会产生教育公平的问题,教育不公平一旦消失了,也就没有了所谓的教育公平。所以我们所追求的是教育公平是相对意义上的公平,而非绝对的公平。

在教育效率与教育公平关系的处理中,我们也不能全盘照搬经济发展上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政策,毕竟教育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教育现实中只要运用科学的方法来处理教育效率与公平的问题,两者就会向着互相协调的方向发展,教育公平能促进教育效率的增长,教育效率的提高也会促进教育公平的建设与完善,从而达到教育的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何怀宏.公平的正义——解读罗尔斯《正义论》[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

[2]杜玉芍.效率与公平关系在教育中的意义.社科纵横[J].1999,(3).

[3]李慧.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关系再探.教育与经济[J].2000,(3).

[4]彭泽平.对教育公平与效率关系的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03,(5).

篇(9)

文/王力佳(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一、卢梭简介

让·雅克·卢梭(Jean-JacquesRousseau)是瑞士著名哲学家,1712年出生。他出生后不久母亲便离开了人世,随后他的父亲也被放逐,因此他一直过着孤苦伶仃的生活。1750年,卢梭在30岁时一举成名。随后他又写出了许多其它著作,其中包括《论不平等的起源》(1755),《埃罗伊兹的故事》(1761),《爱弥尔》(1762),《社会契约论》(1762)和《忏悔录》,所有这些著作都提高了他的声望。此外卢梭对音乐有浓厚的兴趣,写了两部歌剧:《爱情之歌》和《村里的预言家》。

从1762年起,卢梭由于写政论文章,与当局发生了严重的纠纷。他一生的最后二十年基本上是在悲惨痛苦中度过的,1778年他在法国埃及迈农维尔去世。

二、自然主义教育理论

卢梭认为,人是依据自然制定的计划而成长的。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学习内容,人所做的就是顺应这个进程进行学习。依据人自然发展的进程与不同时期的身心发展特点,因此卢梭将自然教育划分为4个阶段:

1.幼儿期的教育(0~2岁)卢梭认为,这一时期主要是婴儿身体的成长期,所以婴儿的身体保养是幼儿期的主要任务。良好的身体状况是学生接受各种教育的基础。为了让孩子从小养成顺应自然的生活方式,卢梭主张婴儿应该在乡村环境中成长。

2.儿童期的教育(2~12岁)

随着幼儿的不断成长,他们的独立意识开始形成,但是儿童对外界认识仍然依赖对事物的感官判断,如何针对儿童的感官进行教育是这一时的主要任务。卢梭认为,感觉教育应遵从由触期觉到视觉,再到听觉的顺序,绘画、唱歌、游戏是锻炼儿童感觉的重要方式。

3.少年期的教育(12~15岁)

幼儿期、儿童期的教育让儿童获得了进一步学习的条件,少年期转入更进一步的教育,也就是所谓的智育和劳动教育。在卢梭的观念里,智育不是为了传授科学知识,而是培养儿童的学习思维。

4.青年期的教育(15-20岁)

青少年的道德教育、信仰教育也是卢梭特别强调的。青年阶段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富激情和热情的年龄阶段。良好的道德教育可以让人获得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

三、我国英语教育的现状

英语现在已经成为国际通用语言,学好英语对我国参与到全球化进程中尤为重要。在我国,英语已成了中国学校普遍开设且学程最长的科目,但是大量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大部分岗位又找不到满意人才。有些学者已经发现,今日中国英语教育不仅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还损伤汉语,消磨中华民族的自尊自信。这是因为在当下的中国教育界,存在一些误区。

(一)盲目追求早教。中国成人对孩子的起跑线教育过度关注,甚至形成早教决定一切的观念,这对孩子的成长及教育都有不良影响。

(二)教育内容缺乏科学性。在中国,学生们进行英语学习都是老师带着学习教材上刻板的内容,而课本上的内容大部分又缺乏实际性,所以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有一定的局限性。此外,大部分教育只重视纵向的知识体系,而忽视知识的横向联系和综合运用。

(三)学生英语学习压力较大。对当代学生来说,各种名目繁多的课程令学生无力应付,几乎失去了自己支配的时间。更高的学习目标以及更大更全的学习内容令儿童不堪重负,这严重违反了儿童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

(四)中国式溺爱危机。溺爱现已成为中国教育的通病,孩子们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过度的溺爱使孩子不能正确应对个人生活包括学习,这对孩子的教育是不益的。

(五)教育方法刻板。我国的教育主要是教师的一味教授,即只重视教而忽视学,缺乏实践性。虽然我国目前已经在实行素质教育,但很多学校的教育仍然不能脱离单一的课堂授课方式,学生普遍缺乏学习热情,动手操作能力也较弱。

(六)教育自主性匮乏。大部分家长把自已的主观想法强加到孩子身上,因此很多学生学习的不是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就业率、父母的决断成为他们选择一门专业的标准。

四、自然主义教育理论对中国英语教育的启示

随着我国应试教育弊端的不断显露,越来越多的人在呼吁教育改革,而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虽然提出较早,但其主张顺其自然、遵循人的成长规律、因人因时施教的教育观,对我国的现代教育仍有很多的启示。

(一)遵循人的成长规律的教育。我们要为学生提供属于他们自己的教育,并符合他们的身心发展规律。我国的中学阶段相当于卢梭所说的青少年期,以卢梭的观点而言,这个时期的孩子应该多参与体育运动、全面发展,但很多家长只注重社会的需要,盲目跟风。

(二)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当代学生需要具有健康的体魄、丰富的知识、卓越的能力,和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要求学校教育者具备各种增强学生素质的课程,还要从根本上具备素质教育的意识。

(三)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就是说培养人学习的能力远比教他们知识更重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四)提高教师的职业素质谈及教育,教师的素质首当其冲。教师的素质是多方面的,一个教师的知识水平和业务素质固然重要,而其道德水平和思想政治素质也不容忽视。教育者必须先被教育,为人师表,而不可误人子弟。

(五)因人施教。对不同的学生实施教育时,既要充分基于学生的共性,又能针对不同人在智力、体力、兴趣和需要等方面的不同来因人施教。

篇(10)

在我国封建社会中,“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传统观念长期禁锢着人们的头脑。中国女子长期受“男尊女卑、男女授受不亲”,“七岁不同席、叔嫂不通问”等封建礼教的束缚。女子不但没有发展自己身体的自由,更失去了接受教育以求精神自由的权利。

正是由于女子的社会地位极其低下,女子教育同样没有地位。历史发展至近代,随着反封建斗争的兴起以及近代资产阶级民权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一些进步的知识分子逐渐重视女子解放问题,开始提出男女平等的口号,并把女子受教育视为是实现男女平等的先决条件。作为中国民主教育的先驱,很早就关注中国女子教育,并为中国女子教育思想的理论与实践做出了巨大贡献。

一、的女子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的女子教育思想继承了前辈的卓越见解,其中得益最大的是清代中期思想家俞正燮。俞正燮是清代中期一位思想较进步的儒者,尤其对女权的看法。他所著的《癸巳类稿》及《癸巳存稿》,批评男尊女卑的陈规陋习,提出了男女平等的初步思想。在的《我青年时代的读书生活》中写道:“自《易经》时代以至于清儒朴学时代,都守着男尊女卑的成见,即偶有一二文人,稍稍为女子鸣不平,总也含有玩弄的意味……”。唯有俞先生所著的《癸巳类稿》及《癸巳存稿》中《女子称谓贵重)((姬姨)((娣拟义》《妒非女人恶德论》《女》等篇,其中涉及至中国传统的婚嫁、贞节及缠足等问题。如《贞女说》谓“男儿以忠义自责则可耳,妇女贞烈,岂是男子荣耀也!”这些都证明男女平等的理想。1934年先生为《俞理初先生年谱》作跋时指出他崇拜俞先生最重要的二点其一便是“认识人权”。“男女皆人也。而我国习惯,寝床、寝地之诗,从夫、从子之礼,男子不禁再娶,而寡妇以再酸为耻,种种不平,从未有出而纠正。俞先生从各方面为下公平之判断。”

无可否认,俞氏的《癸巳类稿》及《癸巳存稿》是女权思想的重要理论根源。俞正燮思想中的一些初步反映男女平等的思想,给了以最初的民主启蒙教育。后来更是把“男女平权”的概念推到“教育”上,发展成为“男女教育平权”这一重要教育思想。

二、女子教育的重要性

指出“我国女学之不讲久矣”。几千年的封建传统教育,一直把女子排斥于学校教育之外,这不仅使女子处于愚昧无知的状态之中,而且成为阻碍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危害是十分严重的。在他看来,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女子不受教育,直接受害的是女子自身。指出:“女子不学,则无以自立,而一切倚男子以生存,至乃不惜矫揉涂泽,以求容于男子。”于是,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女子没有地位,成为男子的附属品。还说,由于女子“无可自恃”,“于是不自主而有妾滕之制,于是不自重而有女阁之业”。在看来,“女子不学”,就无从获得自谋独立生活的知识技能,“则无以自立”。而要想获得自身的解放,也就无从谈起。

其次,女子不受教育,也会使家庭受害。女子在家中,既为人妻,又为人母,女子自身素养高低,与整个家庭的幸福和睦关系很大。认为,女子由于没受过教育,不仅不能成为男子的左膀右臂,还牵制了男子很大的精力,使他们无法专心事业。故“妇女不学,其以掣男子之肘,败男子之业者多矣”。不仅如此,认为每个人接受母亲的教育都最早、最深,影响也是最大。如果做母亲的受过良好的教育而又注重言传身教,那么,许多人会在儿童时代便能养成良好的习惯,这对他今后为人处事、立志修身都有所帮助。的这种观点,有他亲身体验为依据。他认为自己具有“不苟取,nu不妄言”的品德,是“得诸母教”的。所以,的结论是:女子不学,“而害于人种尤巨,遗传也,胎教也,蒙养也”。

再次,女子不学,最终受害的是整个国家。这是因为女子的愚昧无知必将给下一代带来不良后果,形成整个民族素质不高,这对一个国家的影响是很大的,造成“种性所以靡茶,而政俗所以腐败也”。另外,我国女子长期得不到教育,自我意识泯灭,更缺乏社会意识、国家意识。她们终生被家庭所束缚,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任随世事无常而无从去掌握或改变自己的命运。

总之,女子不学,不仅使个人及家庭受害,也给国家和社会带来消极后果。因此,大声疾呼:“正本清源,自女学堂始。”

三、女子教育伦理思想的内容

1.提倡“男女教育平等”

男女为什么不能平等?依的解释,是由于男女对社会所尽的义务不同。“人类初时,男、女权力不能相同者,因男子身体较强也,战争则男子任之,跋涉道途,亦男子任之。他如出外经商,政治上活动,亦均男子任之,因此等事较为劳苦也。女子任家中各事,似较安逸。然因此男子权利较多,由此可见,劳苦多者权利多,劳苦少者权利少,权利由劳苦生,非可舍劳苦而求权利。”也就是说,男女不平等的产生在于男女自然分工的不同,男子体力强,女子体力弱,所以男子经常主外,女子则经常主内。主外则劳苦,主内则比较轻闲,故此产生男女权利之不同。用自然分工来解释男女不平等的起源,主要是说明在男女自然分工不存在的现实社会中,应实行男女平权。“今之世界,女子职业,可与男子相同,故权利亦可相同。”也就是说,今后社会上各种职业,妇女与男子同样参加,所尽义务既然相同,那么所享受权利也应相同。

认为如果占有半数的女子获得平等地位以后,国力将能增加一倍。而女子要获得在社会中与男子平等的地位,则首先要解决的是男女教育的平等问题。在决绝仕途从事教育救国的实践起,首先把教育普及与实行男女平等联系起来,强调“女子不学,则无以自立”。当然这种让女子享有受教育的资格的主张也只是迈出了男女教育平等的第一步。多次赴欧美考察,亲眼看到资本主义国家教育制度的先进性和男女教育平等的优越性,回国以后极力主张学习西方国家经验,改革中国教育制度和教育内容,实行男女教育平等。他主张男女同校和女子享受高等教育,认为这是争取男女教育平等的进一步要求。1913年3月在天津青年会讲演中,他就指出:“言女子教育,则高等学校既不许男女同校,又不为女子特设,视各国战前之教育尚远不逮。然则既受此次大战之教训,鉴于各国教育之革新,宜如何奋勉耶?”十分痛心这种落后的状态,力求革新。1919年3月15日,他又做题为《贫民院与贫儿教育的关系》的讲演,其中:“近来女权发展,又经历了欧洲的大战争,从前男子的职业,一大半都靠女子来担任。此后男女间互助的关系,无论在何等方面,必与单纯男子方面或单纯女子方面一样。”表明中国应顺应历史潮流,打破男女界限,实行男女同校。1920年11月,在《对于师范生的希望》一文中再次谈到了女子享有受高等教育的思想,指出“无论中外,男女都要受教育,并且所受的教育都要一样”。在看来,现在的世界凡是男子所能做的,女子也都能胜任,那么男女所受的教育也应该平等。

2.反对单纯的“贤母良妻”式的教育

在中国传统的女子教育中,做一个好妻子、好母亲的“贤妻良母”教育,一直是女子教育的宗旨。教育内容主要是进行伦理生计教育,如缝纫烹调、抚养子女、侍奉公婆等知识和礼仪教育,指导思想没有超出“三从四德”的伦理范畴。即使是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康有为、梁启超,虽提出了男女平等教育观,但他们的教育目的依旧是培养“贤妻良母”型的女性。而则对近代“贤妻良母”教育思想进行了扬弃和改造。一方面汲取了改良派的女子教育思想的合理部分,另一方面借鉴并引进了近代西方进步的女子教育思想,提出女子教育要打破“贤妻良母”的格局。他认为,女子教育仅以培养“贤妻良母”为目标是不合理的,其结果是把女子仍旧束缚在家庭之内。女子教育不在于养成“贤妻良母”,而在于养成比“贤妻良母”更具有独立性的社会人,能与男子一样,能够担负起社会改革的责任。

创办的爱国女校,正是为了实现这种女子教育思想。它的办学宗旨是不取贤妻良母的教育,而以培养从事革命的女性为目的。他向学生们灌输爱国思想,提倡民权、女权。他认为:“革命精神所在,无论其为男为女,均应提倡,而以教育为根本”。,他要求女学生也懂得制造炸弹的技术,预备从事革命活动。后来她们当中有不少人成了的女会员。时,她们与男子一样,参加了推翻清政府的革命活动。 还主张,女子应该成为通晓科学技术的专门人才,如科学家、教育家、艺术家等。在他看来,女子的活动力只局限在家里,只会耗费多而成功少,倘若“贤母”能教好自己的三个孩子,不妨将他人的孩子共同教好。所以女子在求学时,应专心致志地学习有关专门知识,如“专诚学教育,专诚学科学、美术、实业均可.吾苟专精一事,自有他人专精他事,吾可与之交换也。”他说,按照世界发展趋势看来,智力劳动必将逐渐代替体力劳动,女子从事何种事业,不必限定,只要朝着认定的方向努力,将来取得的成就,必然能与男子相媲美。也只有这样,女子才能摆脱“贤妻良母”型家庭主妇的局限性,真正成为具有独立职业和人格,自立于人类社会之林的人。

3.倡导“健全人格”亦包括女子在内

看来,女子不应只单纯地尽贤妻良母的职责,还应有余力致力于学问,服务于社会。只有在服务社会中,才能充分展示女子的聪明才智.同时,充分考虑到女子的报酬和身体条件,提出男女工资同等,而女子受特别的保护。在当时,“男女平权”不但被妇女所称道,就是开明一点的男子也是赞同的.既然女子教育不能取“贤妻良母主义”,那么它应该以什么为目标呢?站在男女平权的立场上,明确提出女子教育与男子一样,其目标是在于“养成完全之人格”。1912年5月,在参议院演说时指出:“普通教育,务顺应时势,养成共和国民健全之人格”。1917年1月,在爱国女校演说时明确提出:“完全人格,男女一也”,主张女子教育应培养有“完全人格”的新女性。他还主张男女都要受教育,并且所受的教育都要一样的,也都要受德、智、体、美等教育。这就为女子今后有与男子同样的参政权打下了基础,能从根本上为妇女的解放扫除思想障碍。

首先,把发展体育放在女子教育的首位,“完全人格,首在体育”.第一,认为先有健全的身体,然后才有健全的思想和事业。为了发展女子的智力、精神不得不注重体育。第二,从人类繁衍生息、遗传的角度看,为了下一代的健康,女子也应重视体育,以养成健康的体魄.他说:“斑弱的父母,那能生产康强的儿女!”第三,体育还是女子形体解放,增强自卫能力,获得身体自由的重要手段。坚决反对缠足、禁锢深闺等种种摧残女子身心健康的陋规恶习。他说:“旧俗每为女子缠足,不许搜自出门行走,终日幽居,不使运动,久之性质自变儒弱。光阴日销磨于装饰中,且养成依赖性,凡事非依赖男子不可.苟无男子可依赖,虽小事亦望而生畏.”极力提倡女子“天足”,并要坚持不懈地锻炼身体,养成健康的体魄、坚强的毅力和意志。这样女子具备自卫能力,即使遇上坏人也不会惧怕;碰上战争,还可以从军抗敌。所以“健全人格”的女子教育必须重视体育。

上一篇: 教育论文教学论文 下一篇: 机电设备毕业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