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建设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4-06 18:30:5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班级建设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班级建设论文

篇(1)

班级文化是一种隐性的课程,具有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一个班级是否具有正气,是否具有良好的班风,首当其冲的是要看这个班的班级文化的建设。在一个具有浓厚文化氛围的班级中,全体学生会自发地形成一股浓郁的和谐风气,在这样的集体中,学生能融洽地与同学相处,与老师交流,友好地进行合作,彼此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在这样积极向上,温馨和睦的环境中,学生会把班级当成自己的“家”,有着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班级文化建设是形成良好班风的载体和平台,更是学生动手操作,发展个性的园地。因此,班级文化建设已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

然而,不管是过去还是实施新课改以来,多数学校的工作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升学率,而疏忽了班级文化的建设,从而影响了学生的人格成长,使班级的德育功能弱化甚至缺失。

班级文化可以在班级活动中自然形成,可能是自发的过程,但没有引导与建设,这样的班级文化很可能走向不良局面,形成不良的班级文化,从而滋生投机钻营、荣辱颠倒的价值取向,极易产生人格的扭曲。所以班级文化需要班级师生的共同努力与建设,形成良好的班级文化,使学生形成自主奋斗、刻苦进取的人格。

学生进入班级这个组织后,除了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外,还要尽自己的义务,承担对集体的责任;在集体活动中,学生要遵守各种纪律和规范,约束自己的那些与集体规范相违背的言行,学习各种为人处世的准则和道德规范,逐步形成自己的道德素质和道德人格。若能使每个学生都能在班级中扮演适合自己个性和特长的正面的积极的社会角色,便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民主意识,逐步引导学生形成独立性、民主性和开拓性的人格,从而也推动了良好班级文化的形成。

为此,如何使班级成为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最重要的社会环境,实现教育以人为本的关键就是要针对班级具体情况,积极构建健康文明、富有特色的班级文化。下面,我就结合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从班级文化建设角度谈谈自己的看法。

二.班级文化建设的途径与方法

1.确定班级文化特色与制定班级文化建设目标

新生入学后,要根据班内学生的特长、兴趣、爱好、经历,班主任的优势等,师生讨论,确定本班文化特色。如有的班级以农村学生为主,班级的文化特色就要体现农村学生的特征,突出“朴实、勤劳、立志成才”这一品质;有的班级以城镇学生为主,以“多动、活跃、任性”为特色,要着重培养学生尊重人、关心人的品质,提升学生的全面素质;有的班级以体育运动的爱好者为主体,就要以培养学生顽强的毅力、坚定的意志和团结奋斗为班文化建设的主要内涵。同时,以文化特色活动为班级文化建设的切入点,选择的活动要便于操作。

在此基础上,围绕班级文化特色,师生共同制定一个目标作为指导日后开展各项活动的依据,使班级文化建设能按照一定的方式循序渐进地进行。由于我班学生构成以城镇学生为主,于是,我把“提升和完善中学生的全面素质”作为班级文化建设的特色,制定了这样的活动目标:初一强调“检点行为的尺度”,初二突出“温文谦让的量度和不怕挫折的气度”,初三着重“彬彬有礼的风度”。近三年的工作实践中,我们始终把“学会学习,学会做人”作为班级活动的主线,着重培养了学生尊重人、关心人、与人为伴、和睦共处的优秀品质,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2.从精神、制度与物质三层面全方位的推进班级文化建设。

精神层建设主要是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在班级内形成正确的舆论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一个环境中,当一个错误被大家所认同的时候,那么在他们看来这个错误就不能算错误了。但实际是这仍然是一个错误,所以只有形成正确的舆论才能形成良好的氛围。譬如,刚开学时因为我没有特别强调在课余时间也要讲普通话,导致我们班在正规场合讲闽南话现象非常严重。这也是因为在班里没有形成正确的舆论,学生觉得无所谓,他讲我也讲,也不去督促别人。发现问题后我及时进行处理。在班会与课间进行教育,并时刻提醒。要求学生之间监督,并对屡犯者给予一定处罚。这样一段时间之后我们班在正规场合讲闽南话现象明显好转。

制度是一个行为的准绳。一个班级要有良好的班级文化,跟一套完整的制度是分不开。在班级集体中,我们把那些以规章制度、公约、纪律等为内容的,班级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并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以及监督机制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形态称为班级制度文化。班级制度文化的建设,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评定品格行为的内在尺度,从而,使每个学生时时都在一定的准则规范下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使之朝着符合班级群体利益,符合教育培养目标的方向发展。“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因此,我班的制度文化建设根据校纪校规,根据我班的实际情况,经过大家的讨论之后主要是制定和实施了爱书公约、课间礼仪常规等标准。当然制度不仅要有,而且关键还要落实到位。

班级物质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对所在班教室环境的布置构造一种教育和学习的具有文化和教育气愤的文化环境。“学校是一种特别的环境,它用专门的设备来教育孩子”。这就要求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环境必须达到以下几点要求:(1)窗明几净。干净整洁的教室环境是我们班级文化的基础。一个班级好不好,首先是看走进这个班的教室看看卫生怎么样。正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所以我很重视我们的班级卫生。做到这一点,要求班级全体成员,必须坚持每天的轮流卫生扫除,同时要求全体成员要有公德心和文明行为,禁止乱丢乱放,要像爱护自己的脸面一样爱护教室的整洁;这是一个环保意识的培育过程,更是一个提高学生文明修养的过程。(2)具有时代特色的各种宣传材料,如:《中学生守则》、名人名言、每日絮语、班规等,特别是班级宣传栏的设计,要求学生自己设计,精选内容,常换常新,体现班级特色,体现学生特点,体现学生热点,体现教育功能,教师要在这方面作必要的指导。良好的育人环境往往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对相应的岗位都有专门的值日生负责。

3.班主任的组织引导。班主任是班级德育工作的直接管理者,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主导者,其工作方法和管理风格直接反映于班级的文化风貌。要建设良好的班级文化,班主任应关注下列策略:①规范生成与目标管理相结合。制定和落实班规及各种规章制度,要让学生明确它具有与守则、行为规范不同的可操作性、互制性及灵活性。让每位学生都成为“立法者”,参与制定班规及各种规章制度,使学生充分感受这种规范的自发和自律。同时,指导学生依据这些规范和自身的实际情况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加强反馈,促进落实。②自主活动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班级活动由班委会根据学校要求及班级的实际需要组织全体同学参与讨论、制定方案,并自行组织实施,充分调动广大同学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班主任只给予适时、适当的创意指导和组织支持,及时反馈活动效果,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实现自我教育。

总之,一个优秀的班集体,离不开良好班级文化氛围的熏陶。学生在班级文化活动中显示个人的才华,培养了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实现班级目标的过程中,学生还懂得了合作,理解了团队精神,逐步形成了共同的价值取向,增强了责任感,学会了自我发展。班主任要注意加强调控和服务,及时纠正和解决工作中出现偏差和新问题,确保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不变形,不走样。使班级管理和活动始终沿着既定的方向前进,持之以恒,就会强化管理效果,良好的班风、学风的形成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当然,班级文化建设是一个细碎而复杂的过程,班级文化建设仅仅靠全班同学和班主任的努力是不够的,需要社会的榜样支持,学校的活动支持、家长的教育同步支持,形成教育合力才能促进班级的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杨林国《当前学校德育问题的若干思考》,载《南京师大学报(社科版)》,1997年第9期。

[2]刘芳《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中国和平出版社,2000年版。

[3]钟启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纲要>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篇(2)

家园我们确立班级口号、班歌、班级誓言。以“我为我班,骄傲自豪”作为班级口号,其中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增强学生的信心。学生自主选择富有时代气息和他们喜闻乐见、青春励志的歌曲《奋斗》《相信自己》《阳光总在风雨后》等,每周一歌,轮换歌唱激励。班级誓言在分组征集的基础上,经过语文功底好的学生加工完成:我们是莘莘学子,我们是班级一员;我们意气风发,我们激情飞扬;我们满怀理想,我们决不放弃;我们一定努力,度过美好中学时代!我们一定勤奋,奠定人生幸福之基!

(二)发扬民主精神

班会放手让学生策划,由班干部主持,学生民主商议班内事务,班主任只是作为其中的一名参与者,对班会做总结发言,点评优缺点。

(三)加强组织管理,完善制度建设

制定出适合本校、本班特点的规章制度并根据实际不断修改、完善。以制度管理学生,尽可能减少随意性,使学生养成规则意识。发挥班干部的管理核心作用,并充分调动全班学生参与民主管理与民主监督功能,使学生养成民主观念。

(四)利用多种载体构建班级文化,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要使教室的每一面墙壁都具有教育作用。基于此,我们的做法有:建立图书角,用积极健康的读物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鼓励学生“比、学、赶、帮、超”,培养学生形成竞争观念。提出“人有自信心,难事都变易”,利用学生各种闪光点激励学生信心,帮助学生形成阳光自信的人生态度。提出“文明礼仪养大德,自主学习成大器”,每期进行文明礼仪演讲活动,日常抓好文明礼仪监督、检查,帮助学生提高个人修养。以“知恩、感恩”为主题,进行换位思考主题班会,让学生站在社会、学校、父母、教师、同学,乃至于学校餐厅的不同角度,理解对方,知恩、感恩,树立正确的公民心态。利用网络进行班级管理。班级博客、QQ群空间开通,利用了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加强了理解和沟通,树立了学生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按照班规销售收集起来的饮料瓶、废旧作业本等,培养学生节约意识和环保观念。班长负责书写不同于上交学校的《班级日志》,记录班级成长、发展的点滴过程,给学生美好的回忆,树立珍爱友谊的思想情感。三年下来,《班级日志》成了班级丰富的生活学习缩影。比如,毕业时,住校生提出的押金问题在数额上产生了争议,最后,从《班级日志》中找到了证据,化解了矛盾。班务栏设置“风采录”“温馨提示”等板块,展示学生特长、获奖、文明风采;给学生友好温馨提示,养成良好习惯。每月进行手抄小报展览,提高学生竞争意识与审美情趣。班主任自己书写班级管理工作日记,示范、鼓励学生也坚持写成长日记,提高阅读、写作能力,同时,班主任通过查阅学生日记,发现教育契机,适时进行教育。为了锻炼学生的胆识,提高交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大方得体的言行举止,每天语文课前进行5分钟演讲。班级文化建设看似不起眼,却对学生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方方面面都在净化和陶冶着学生的心灵,鼓舞着这些学困生的信心。

二、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

鉴于以上的教育实践活动,我的感受是班级文化建设不能忽视。班级文化建设确实在民办高中班级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塑造健全人格的作用

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富有感染力和渗透力,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对学生人格塑造具有引导、提高的作用。

(二)培养现代公民素质的作用

班级文化把师生的共同利益、共同理想、共同追求紧紧联系在一起,形成一种共同意志。在班级组织运行过程中,班级文化为班级成员提供了某些思想与行为的规范与标准,使每个成员都受到必要的制约,自觉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所以,班级文化能够激励和强化学生的积极行为,调节和控制学生的偏离行为。通过引导学生制定和完善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并认真监督执行,使学生的行为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形成遵章守法,按章办事的良好舆论环境,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塑造现代公民素质的作用。

(三)激励作用

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鼓励学生发挥每个人的特长和优点,有效地调动班级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形成了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心,成为班级成员自我激励的力量之源。通过不断的文化影响,班级中学生的责任心有了很大的提高。如每年五月份的校园艺术节,我班场地干干净净;植树结束后,学生自觉地将食品袋整理放到垃圾点,等等。学生行为已经成为自觉的责任习惯。

篇(3)

1.目前师生与生生关系关于师生、生生关系的调查,我们设计了三道题:“除了室友,你经常与班里其他同学交流吗?”有36%答“经常”,有28%答“有时”,还有24%答“很少”,这说明学生之间的交流偏少;关于“同学之间关系现状”的调查,有46%认为很融洽,有20%感觉关系一般,有23%认为关系不太好,有11%根本对班级同学漠不关心,这种现状不容乐观;关于“你与班主任关系”的调查,有30%选“尊敬”,有33%选“喜欢”,有29%选“一般”,显然师生、生生关系不和谐、不融洽的现象比较突出。

2.班干部选拔与培养情况这里设计了两道题:“你班中的班干部产生方式是哪一种?”有35%班级采用竞选制,有50%班级仍是班主任任命;“你的班级由谁管理?”有46%由班干部管理,有33%由班主任管理,只有21%由学生自己管理,看来还有不少班主任不愿放手。

3.班风与学风情况班风、学风是班级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设计了6道题:“你认为自己班级的班风属于下列哪一种?”有24%认为班级充满了和谐与竞争向上的氛围,有34%认为“团结友爱”,有32%认为“安静、有秩序”,有10%认为“人心涣散”;“你对你们班目前的学风评价”,有33%答“很好”,有36%答“较好”,有约1/3认为一般;“你班团组织工作状况如何?”认为“能团结协作、基本协作、不能协作”的各占1/3;“你认为班级自习纪律现状如何?”答案中本班级均“有管理者”,但选“能很好管理”的只是1/3多一点,有38%认为班干管理者能力不强、管理无法,有26%认为管理混乱;“关于班级卫生状况”,30%答“很好”,36%答一般,24%答“保洁不好”;关于“班级对你学习的影响”,有31%反映管理过严,有24%反映学业负担重,有25%反映班风、学风对自己有影响。

4.团队精神与集体舆论关于团队精神与集体舆论调查,我们设计了三道题:“你认为一个班级最重要的是什么?”有34%答“归属感”,看来不少学生已经把班级看作自己的“家”,有33%答“学习氛围”,这是学习型学生的答案;“你所在班级凝聚力如何?”有44%答“一般”,只有28%认为很好,更有24%认为“很差”,看来班级凝聚力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你对本班级的热爱程度如何?”有26%答“很热爱”,有35%认为无所谓,看来班级精神远没有形成。

5.团队精神与集体舆论对于学生责任感与诚信意识调查,我们设计了六道题:“你觉得个人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所起的作用是哪一种?”有45%认为是“积极作用”,还有32%认为“没什么作用”,有23%认为起消极作用;关于“建设一个优秀的班级文化主要途径”,有41%认为要靠全班同学的力量自主实施,有25%认为那是班干部的事,有34%认为要加以强制实施,班主任应加强优秀班级文化的传播;关于“你所在班级的获奖情况”,调查的三个班,有一个班不曾获过任何荣誉;谈到“班级的未来”,充满希望的占56%,还有30%表示有些希望;“你对你的班级或对你分管的工作是否有强烈的责任感?”有56%“非常有”,有42%“有一点”;“你给班级或他人承诺的事是否一定尽力办到?”有79%表示一定办到,有21%表示尽力办。通过这六道题可以看出,学生责任感与诚信意识较为薄弱。

6.团队精神与集体舆论关于教育活动开展情况调查设计了四道题:关于“班级开展文体活动的次数及学生的态度”,有1/3班级经常组织活动,但参加的人数少,只有25%热情高涨,偶尔组织的情况高达42%;在调查“部分学生不参加集体活动理由”时,选“活动质量不高,同学们不愿意参与”的占29%,说明学生中的三种意识几乎都是1/3左右,应该提高活动质量;关于“一个班级是否应积极开展活动”时,有68%同意,可见已达广泛共识;关于“班级活动开展方式”时,有34%认为老师是主角,学生是配角,只有1/4认为学生担任主角,还有28%认为“老师在唱独角戏”。看来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落实起来,老师还有诸多不放心。

7.简答题情况分析本次调查设计一道简答题:如果你想对班主任、班干部、班级管理提些意见或建议,请写出来。对班主任的建议大致有:要理解我们,我们已长大;不要体罚,要相互尊重;多举办一些活动;教室办一个图书角;等等。对班干部的建议有:多数挺满意的;有责任心,但方法要改变;学习委员不称职等。对班级管理的建议有:举办一次艺术节,经常调位有利于眼睛健康,班貌布置应当定期更换,黑板报最好按小组出版……可以看出,许多学生很认真,体现了对班级的关心。

二、结论与建议

1.构建民主、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师生与生生关系调查显示,多数班主任已经与学生初步构建了平等、民主与相互尊重的关系,但也有部分班主任放不下架子,高高在上,与学生存在明显的代沟,这势必影响师生关系,进而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从某种意义上说,能否建立真正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做好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

篇(4)

二、精神文化建设的原则:宜实用有指导性,忌形式化成口号

篇(5)

记得北师大卢永利博士提到过“校园文化”。卢永利博士说过:“文化是弥散的,潜移默化就是文化。文化是一种氛围。”记得初次上课卢博士便提到两所学校的文化。北京实验二小的文化是“以爱育爱”。光明小学的文化是“我能行”。记得那时关校长回答,我们继红小学的文化是“做健康快乐的继红人”。那么我想:一个学校的文化应该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是此校不同于彼校的精神气质或特质。我觉得新课改新就新在它是对文化的一种重建。回去之后我就在想:我的班级应该重建一种什么样的文化呢?这话还得从我所教过的五年二班说起。

还没接班时,就听一些老师反映这个班级孩子课堂纪律十分不好,学习成绩低,后进生多。有上课坐不住凳子随便下地的小林等;有发言不举手,随便说话接话的小翔等;有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行动迟缓,与其他孩子相差甚远的小奎等;有经常不完成作业的小超等;还有下课时经常打仗骂人的小然等。尽管在接班之前我就有足够的心理准备。用我丰富的想象力想象着那群调皮的孩子会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我应该用什么样的办法去对付他们。但第一天的语文课还是让我难堪了许久。记得第一天的语文课我讲的是《桂林山水》,我准备了优美的钢琴曲,饱含深情地范读了一便。正当我自我陶醉在优美的文章中,等待着孩子们的掌声时,下面起哄的,出怪动静的,恶意地模仿我的。什么样的反映都有,我愤怒了。但同时又想起了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的话:埋怨环境不好,常常是我们自己不好;埋怨学生太难教育,常常是我们自己方法太少。人不能要求环境适应自己,只能让自己适应环境,先适应环境,才能改变环境。我愤怒的同时深深地告诉自己:这个班级的孩子缺少的是一种文化。我想重建班级文化对我来讲是一种挑战,也应该是一种高智商的管理过程。于是我又重新看着他们。特别是当我看到在那混乱的氛围中仍然有几双渴求进步的眼神时,我就在想:要想改变这些孩子应该从“重建班级文化”入手。应该把“重建班级文化”作为班级管理中最重要的一项。那么班级文化是弥散的,应该从哪方面开始重建呢?温馨的坏境,学习的气氛,爱心的团体。。。。。。需要重建的地方太多太多了。这又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中。几天的相处,我慢慢地发现了他们尽管很散漫,尽管没有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但集体荣誉感比较强。特别是那几个“四大金刚”特别不愿意让别人说班级不好,那么我何不把培养孩子的集体荣誉感作为我们班级的班级文化呢?于是我把“团队精神”作为我们五年二班的班级文化。但是培养孩子的集体荣誉感实际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如果只给学生讲大道理,学生不一定会接受,那么怎样把这些粗躁的东西变得让学生愉快地接受呢?这时我响起了卢永利博士的话“给学生讲故事永远要比讲道理让学生接受的多。在活动中让学生亲自体验要比告诉学生重要的多。”于是我想到了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团队精神的重要。

于是我在班级里搞了形式多样的活动。首先把班级里70个孩子分为14个小组。每个小组5个学生。按照各方面程度好中差的搭配开。受卢永利博士在北师大给我们特殊的培训方式的启发,我让这14个组民主选出一个组长。组长产生后,我又让每个组长带领自己组员给自己组起一个很有意义的名字。于是就有了“虎城之鹰”、“乐学”、“花季少年”、“欢乐谷”组等等。听孩子们到前面充满自信的介绍,我真的被他们感动了。分好组后我又制定了一系列的班规。纪律、卫生、学习、礼貌等方面,每一项都由一个班干负责。每天一总结。够标准的同学在墙上奖励一个小奖杯。如果小组5名成员一周内都得了小奖杯,该小组就被评为“团队和谐奖”,奖励全组成员和老师、校长合影。相片帖在光荣榜上。那么一学期过去了,已经有六个小组获得了“团对和谐奖”,孩子们很高兴,那么这种初步的“团队意识”“团队精神”已经在孩子们的头脑中逐渐建构起来了。于是我又围绕着这一主题,在我的教育、教学、班级管理和各项活动中渗透这种“团队精神”的培养。难忘九月份的艺术节,因为我的高度重视,从参赛人员的入选,到每一项比赛的赛前指导我都进行了关注。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这一次艺术节上我们班是参赛人员最多,奖项最高的班级,光特等奖奖状就夺来了两张。当听到升旗校会上大喇叭里表扬我们班的声音时,我们都激动地跳了起来。孩子们激动地对我说:“孟老师,我们从来没尝到过赢的滋味。”这第一仗终于打赢了。我马上告诉孩子们,这一次成功是每个人努力的结果,缺少这个团队的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取得成功。“团队精神”在孩子们的头脑中逐渐清晰起来。有了这一次的胜仗,孩子们的自信心大大提高了。如果说艺术节的成功让我们初步体会到了班级的凝聚力,那么拔河场上的激动人心的场面真正体现了“五年二班”的班级文化。因为无论上场队员,还是场下观众,用大家的话说,都是为了一个团队。有一场输了,马上有个学生焦急地拉着我的手要求上场。正当我为换去谁而为难时,有个孩子说:“把我换下去吧,赢了要紧。”场下的观众为同学倒水,拿衣服,鼓劲。这时候没有人指挥,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做一件事,那就是怎样做才能使五年二班赢。终于获得了第三名。十四班里的第三名,成绩已经很不错了。我想这时结果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大家都体会到了“为这个团队努力付出,大家都很快乐的乐趣”这不就是教育的成功吗?有了这些成功,孩子们不仅自信心大大提高了,而且初步形成了“半荣我荣,班耻我耻”的风气。正当我为这些成绩的取得而兴奋不已时,一个新的问题又出现了。我发现仍然有一些弱势群体像班里的四大金刚,无论怎样用爱心、耐心去感化,他们的进步的程度还是像蜗牛走路一样缓慢。我又困惑了,偶然看到了一句话使我豁然开朗。“文化的建构关键不在每个人的改变,而是要把孩子们以前被忽视的潜能唤醒”我不可能彻底改变每个孩子,但是我会让每个孩子在这个有着“团队精神”的集体中感受到快乐。让孩子们感到在这种文化的氛围中,学生每一个学习过程将得到关注,每一个成长体验都得到关注,每一次情感的波动将得到关注。这不就是我重建文化的快乐吗?

作者:孟桂萍 单位:哈尔滨市继红小学

篇(6)

1目标定位错误,缺乏学习动力由于刚刚摆脱高中繁重的学习任务和高考的压力,许多学生认为进入大学可以尽情的放松,不用把学习作为重点,大学的学习生活主线发生了偏离。有些学生也由此迷恋上了网络游戏,沉浸在网络游戏中不能自拔而耽误学业;有些学生把锻炼自己,增加社会经验作为大学期间的主要目标,长期做兼职,有时一人担任两份兼职,甚至会耽误上课时间;有些学生热衷于社团活动、学生工作,全身心投入到组织和参与各种活动中而忽略学习。

2目标不明确,态度不端正中学阶段的目标是考上大学,而踏入大学校门后,许多学生不明确大学阶段乃至今后人生的主要目标,学习态度不端正,于是表现出无纪律的散漫状态。上课迟到、早退,甚至旷课,对老师所讲的内容不感兴趣,上课听音乐、睡觉、玩手机。大量的课余时间也不知道如何安排,多数学生看看小说、电影、玩玩游戏、逛逛街时间就过去了,半个学期后感觉到了大学的空虚、迷茫,个别学生甚至会厌学,产生退学的想法。

3对大学生活不适应,学习方法不当与高中的应试教育相比,大学的学习具有很强的自主性。大学教师每节课上授课的信息量非常大,而且讲授的许多前沿知识在课本上难以找到。如果学生还是按照高中的方法完全记录老师所讲的内容是跟不上节奏的,学生需要在课堂上记录重点,课下自主对感兴趣的知识拓宽学习。新生入学后,一时难以适应大学的自主学习方法,学习效率低下,从而对学习失去兴趣,出现在学期末“挂科”的现象。

二、建设新生班级优良学风的对策

班级学风建设涉及到教师和学生两个参与主体,其中学生是学习风气的直接创造者。而高校学生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的第一线工作者,班主任老师作为班级的主要管理者,与学生的接触最直接、最频繁,也最全面,是班级学风建设工作的骨干力量。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进行班级规章制度学习与管理、学业生涯规划、优秀学生干部队伍的培养、班会及团日活动创新等对策,促进新生班级优良学风的形成。

1开展班级规章制度学习加强班级管理对新生班级进行学风建设首先要强调纪律,无规矩不成方圆,明确的规章制度能够对学生的不良行为产生约束作用。班主任或辅导员老师引导学生学习《XX大学学生管理文件》,明确自己所在高校的奖惩制度,包括期末综合测评要求,评奖评优细则,考试作弊处分,迟到旷课的处罚等。学习后要求每位同学撰写学习体会,并适时地随机抽查学生进行《XX大学学生管理文件》知识竞赛,使学生能够将学校规章制度熟记于心,同时要在学期末考试前加强考风考纪教育。除了依照学校规章制度外,建立班级管理条例,如在班里推选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及评选助学金和励志奖学金时要参照平时上课出勤、课堂表现、期末成绩等,奖惩分明,使表现优秀的学生有积极向上的目标,同时对一些问题学生的不良行为能够起到约束作用。从而保证整个班级良性运转,形成优良班风。

2引导学生进行生涯规划所谓学业生涯是指个人对影响自我开发的主观与客观因素进行辩证分析,根据分析、确定自己未来的职业及事业发展的近期、中期和长远目标,从而对各类目标进行具体策划、安排和实施的过程。学业生涯规划则是针对学生本体而言,认识自我,了解熟悉社会的前提下,结合自身实际和社会需求,确定自身的职业发展方向,制定在校期间的各层次目标,并且拟定实施的具体步骤和过程。进行学业生涯规划对学风建设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因为一个班级优良学风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要有科学理念的指导、合理方法的实施、健全机制的保障。学业生涯规划能够帮助学生合理定位自己,正确的认知自己,促进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改善漫无目的、沉迷网络游戏、旷课等问题的现状,使新生能够在短时间内适应大学生活,找准生活的重心和奋斗目标。新生入学后,辅导员或班主任老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学业生涯规划。主要途径可以通过入学教育环节主管领导和老师对专业培养计划和目标、课程设置、实践内容等方面的介绍,结合自身的能力和特点、自己的学习兴趣及家庭和社会条件的影响和需要等确立将来的职业发展方向,并且设立大学四年不同时间段的短期、中期和长期目标。另外任课老师在课堂上要善于涉猎所讲课程的研究前沿和发展方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了解学科发展方向和研究前沿后,可结合自己的学习兴趣确立学习目标,从而产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和源泉。通过这些途径和方法,最终形成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大学生成才教育模式。

3培养优秀的学生干部队伍,发挥模范作用学生干部是老师进行班级管理的左膀右臂,一支优秀的学生干部队伍对班级管理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优秀的学生干部既要社会工作能力突出,具备良好的学生基础,同时学习成绩也要优秀。突出的工作能力和良好的学生基础是进行班级管理的必要条件,能够带动班级成员的学习积极性,组织有意义的学习活动,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优秀的学习成绩对班级学生起到模范作用,是班级学生的领头羊,是同学们学习的楷模。学生干部是学生中的中坚力量,要政治素质过硬、专业基础扎实、组织协调能力强,具有较好的学习能力,对学风建设等学生工作开展才能起着重要的助推作用。因此新生干部的选拔和培养对班级学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新生干部不是选就能熟练开展工作的,必须加强重点培养。由于高中学生干部与大学里学生干部的工作内容、方法和形式是明显不同的,因此,辅导员老师要对新生干部进行引导,组织培训,帮助他们尽快完成角色转变,开阔思维,同时要对某些学生干部认为组织活动重要而学习成绩不重要加强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时间管理观念,引导学生干部全面发展,从而为班级其他学生树立榜样,发挥模范作用。对新生干部的培训和培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第一,培养责任意识。培养他们学风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明确自己既是学风建设的参与者也是组织者。第二,时间管理。培养学生干部的时间管理能力,合理安排学习和工作的时间,做到科学管理,使学习和工作协调开展。第三,建立与学生干部的心理契约,激发学习动力。高校辅导员、班主任等教师通过与学生干部谈话、座谈、班会等形式进行沟通,传达学风建设的信息,运用情感的激励,文化的营造来构建高校学风建设的心理契约,与直接明确表达学风建设的信息相互补充,使学生干部与高校教师共同形成学风建设目标的期望,促进学生干部的学风从被动的参与转为主动的行为。第四,制订学生干部学风建设监测和激励制度。特别是要建立学生干部学习成绩预警监测,对出现学习成绩明显下滑、厌学、逃课和心理问题时,要及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和学习指导,给予重点关注。

4创新班会及团活,创造良好学习氛围主题班会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手段,具有主题的灵活性、形式的多样性、内容的针对性、情景的互动性等特征。因此,主题班会是辅导员或班主任老师开展班级学风教育的重要手段,通过创新班会理念、班会内容和班会形式,推进学风教育主题班会的系列创新,提高学生参与主题班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增强班级学风建设的实效性。高校主题团日活动作为团组织生活的主要环节,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因此,要充分发挥班级团支部的主题团日活动有效载体的作用,善于创新,以促进班级优良学风的建设。

篇(7)

一 班长的自身建设以及班干部队伍的建设

之所以把班长的自身建设放在所有问题之首,是因为班长作为全班同学的带头人,既是联系辅导员老师和全班同学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又是班级各项工作的组织者和执行者。班长作用发挥的好坏对整个班级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班长应该明确做班长的指导思想是“为大家服务,同时锻炼自我能力”。有些人选择当班长完全是源于自身想得到锻炼,这想法并没有错,但全班同学选出来的班长按照民意注定要为全班同学服务的。而且应该把“为大家服务”摆在首位,锻炼自我能力放在其次。其次,班长要不断的加强学习,充实自我。一般说来,要使全班同学对班长信服,班长自身的业务水平一定要高,尽量在学习上、院、校级的各种竞赛中取得好成绩,此外班长一定要把自己的理论水平提高到一定的高度,这样才能形成自己的班级建设理念。第三,班长一定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沟通本班与本年级,沟通自己与全班同学,同时通过各种方法不断加深与全班的感情,为日后的班级建设打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第四,确立班集体目标,由于目标具有导向、凝聚和激励的作用。目标是集体的发展前景,是班集体的凝聚核心。所以班长一定要制定一个符合本班实际情况的班级目标。

班干队伍建设的好坏对班长日后工作开展起重要作用。班干部作为班长的助手,是班级的骨干和核心。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必须有一支素质优良,团结协作,富有活力,能独立工作的干部队伍。班长针对班干队伍一定要作好以下工作:一是向他们灌输自己的班级建设理念,力争与他们取得认识上的一致;二是严格要求各位班委干部,要求他们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三是可以组织全体班干部走出去和人家交流。班干部是全班同学民主选举产生的,由于各方面的原因,选举出来的班干部不可能立即就做得让人满意。要更好的带领班干队伍开展班级建设工作,对班干队伍的建设是班级建设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二 班风建设

班风是一个班级特有的风貌,或整个班级的风气,它是班级绝大多数学生言论、行动的精神状态的共同倾向或表现。班风发端于舆论的形成。一个班集体的舆论持久地发生作用,就会形成这个班的班风。优良的班风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全班同学的思想和行为,对巩固和发展班集体起着重要作用。班风的特点在于自觉性和持久性。全班绝大多数甚至全体同学自觉的坚持某种良好行为,就会在某方面形成好的班风。优良的班风是在班委会长期培养下逐步形成起来的,在实践中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第一,强化集体观念抓舆论。集体舆论的监督,能够锻炼同学的性格,培养同学的意志,能够培养同学好的个人行为习惯,能够培养同学对集体的自豪感和责任感。良好的集体舆论,既是班风建设的一个内容,也是班风的表现形式之一。因此,在班风建设中,要大造舆论,来强化班风的约束和激励作用,强化班级成员的集体意识。第二,明确目标抓导向。班级奋斗目标,是班风建设的一大支柱及主导向。目标一旦确定,就要牢牢把握,把它变成全班同学的自觉行为、努力的方向和工作的目标。在实现这一目标过程中,班风建设的内容就会不断得到充实和完善。第三,坚持“三化”抓常规。即坚持经常化、制度化、科学化抓好班级常规工作。抓好常规既是班级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班风建设最有效的一个途径。我们知道,班风往往带来的是班级成员的一种自觉行为,而规章制度是带有强制性的。但任何自觉行为都是在强制执行的基础上经过努力逐步发展而来。常规是班风的直接表现。因此,在班风建设中,必须依靠常规工作的“三化”,通过校规、校纪、班规、班约,使班风的形成有规可循、有章可依,从而加快班风建设的步伐。第四,优化学风抓核心。学生的基本任务是学习,所以班风建设必须围绕学风进行。班风建设的成败,首先是体现在学风上,一种勤奋向上、严谨治学、刻苦钻研、勤于思考的良好学风的形成,正是学生具有正确的学习目标、动机和动力的具体体现。因此,班风建设,必须以树立良好学风为核心,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第五,发挥班级特长,班级特长是本班区别其他班的专长,班级专长给同学们带来的集体荣誉感最强,使同学们有较强的自豪感。这样有利于良好班风的形成。

三 学风建设

前些时候,我们院一行25人去武汉的三所高校——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就学生工作方面进行了考察。整体上给人的感觉是:就武汉大学、华中科大这样的全国名校来说,他们的学生入校后,奋斗目标一般都定得比较高,出国、考研、到政府机关和大公司去工作。因此学习有动力,自觉性强,再加上周围的人都努力,于是这样就有了一个好的学习氛围。所以学风建设对于他们来说不是什么难题。在华中师大,当我们听到他们数学系的考研率超过了30>(我院数学系不到15>),当我们听到他们数学系99级、2000级学生发表的科研论文 数接近100篇(我院几乎没有)我们就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同属师范性院校,为什么人家的学生就那么强?原因只有一个:华中师大特别注重学风建设,给每个班配备了班主任,强制加引导学生进行科研创造。而在我们师大的学生中,很多一部分人认为自己是高考的失败者或认为学校不理想或认为专业不理想,从而失去了进一步奋斗的目标,在加上周围其他人的影响,于是渐渐变得好象在混日子,得过且过。面对这样的情况,学风建设于我们来说就变得非常重要了。即如何在整个师大学习氛围不够好的大形势下为本班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变得异常重要了。

学风建设的主要问题便是氛围的营造。那要怎么样才能营造一个令人满意的氛围呢?首先应该利用舆论的力量,班委会应该在班上极力营造考研的气氛。让同学们充分认识到在当今社会这样的大环境下,在我们师大这样学校,考研也许是我们最好的出路。而一旦考研的目标定下来以后,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就自然而然的提高了,这就是武大、华中科大他们不必为抓学风建设的事情操劳的原因。其次要严抓、狠抓考勤工作。有一种观点认为:大学与中学是完全不同的,大学生是成年人,只要给他们讲清了道理,他们应当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因此不必过多的限制他们的自由。然而事实上,总有那么一部分同学自制力比较差,通宵上网、玩电脑游戏耽误了自己的学习时间,于是逃课就成了必然,甚至一天到晚在教室见不到他的人影。面对这样的情况,班委会考勤一定要严,决不能碍于情面包庇他(她)。如果不严格要求这些同学,带来的结果肯定是灾难性的:不仅这些同学独自高唱:“该挂的让它挂了吧!”而且可能还会带着其他同学一起玩,他们就彻彻底底的发挥了“老鼠屎”作用。记得有一个这样的班长,他们的同学不上课,班长代他们写请假条,结果可想而知,本应50多位同学上课的场面成了研究生上课场面,每次就到了那么二三十人,期末考试不残不忍睹没才怪呢!最后,尽量组织同学们去听一些相关的学术讲座,譬如《考研 专业 人生》等等。因为这些学术主讲人不仅自身的理论研究水平很高而且他们的人格魅力具有煽动性,然后利用这种煽动性在班上宣传造势:只有好好学习才是我们最好的出路。进一步强化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只要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就不怕班级的成绩上不去,就不怕期末考试重修率下不来,就不怕四、六级的通过率不高,就不怕本班的考研率不高。

四 寝室建设

寝室是组成班级的最基本单位,是同学学习、生活、休息的重要场所。寝室建设的好坏会直接关系到学风建设的成功与否。在大学的寝室里,室友都有家的感觉。同一寝室的室友们感情往往很深,这样各个寝室就会形成各自寝室特征的寝室风气。譬如有些寝室学习氛围特别浓厚,十个人有九个同学准备考研;有的寝室恋爱成风,八个人有六个人在拍拖;亦有些寝室集体与班长、团支书对着干的情形出现。那么究竟怎样才能利用已形成的某种寝室风气的寝室建设成理想中的寝室呢?首先,依靠寝室长。寝室长是寝室同学选出来的,在本寝室是享有很高的威望,往往一句话能抵得过班长甚至辅导员老师的一席话。所以班长应该主动找到寝室长推心置腹地谈一谈寝室建设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只要和寝室长的认识取得了一致,那么这个寝室的建设基本上成功了一半;其次,一定要树立起班委干部的带头作用。所以在这里存在这样的一个问题:旧一届班委会确定新一届班委会成员的时候一定保证要每个寝室至少有一名班委干部。每个班委干部还是具有一定的号召力,不管怎么说,寝室同学或多或少会向这些班委干部看齐,;第三,建设典型寝室,一般说来班长所在的寝室一定要建设好,如果你班长的寝室一天到晚没人搞卫生,尽是玩电脑游戏的,期末考试以后重修率高居本班榜首,这样寝室的班长哪还有什么颜面去指责哪间寝室卫生没搞好,哪间寝室学习不好。所以只有搞好自身的建设才有资格去抓别人.一旦这个班的某间寝室各方面都挺突出的,那么其他寝室自然而然会向这间寝室看齐, “明星效应”嘛!第四,班长可以利用自己的友情投资在每间寝室至少要培养一名“内线”,通过“内线”可以及时的了解这间寝室的一些基本情况,也可以掌握一些同学对班委工作的看法和意见,可以在班委做某项决定时有人替你说话,更加可以防止寝室同学与班委对着干.从“内部瓦解敌人的斗志”嘛!本人坚信做好以下几点,就一定不用担心寝室卫生上不去,寝室建设难抓等问题。

篇(8)

集体心理包括集体需要、集体利益、集体观点、集体情感、集体舆论、集体传统等。因此团结和集体心理气氛是集体心理的综合特征。人际影响是研究人们相互影响的基本的心理方式。如社会干扰、模仿、暗示、感染、从众、服从等等。

如何运用集体心理及人际影响作用来管理班级呢?

下面谈谈我个人的点滴体会和认识:

(一)培养学生对班集体的想往和激情。

一个新组建的班集体是否能有朝气、有前景非常重要。班集体怎样才能换发朝气、来吸引这些活泼好动、精力旺盛的青少年呢,这需要班主任抓住每次集体活动,让每名学生都融入到活动中。适时适量地组织一些校外活动,效果会更佳。例如:野外郊游,学生离开自己的家庭、离开学校、离开自己熟悉的一切,这时他们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去依靠或求助于集体的力量,如果集体及时地给子每个人心理上的需求,学生们会亲身体验到一种不同于平时生活经历的新奇感。当然人们在心理上被给予是不够的,只有当不断地给予,不断地被给予时才能产生由内而外的快乐,而这快乐的源泉来自集体从而在心理上产生对集体的亲近感及依恋。

(二)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形成正确、健康的集体压力。

人类自古而今都有着强烈地从众心理,集体对一个人的影响远比想象得深远。因此树立正确的集体舆论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良好的”班风”非常重要。班主任要重视班干部的挑选与培养,他们是进集体的核心,时时不能放松对这些心目中的”好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放任不是信任,它不仅妨害班干部的健康成长还会分解集体的凝聚力。另外,班主任要经常与学生保持亲密关系,与学生们一起活动、交谈从中及时发现问题,防止虚荣心膨胀以及团伙义气等不良现象,还要采取必要的教育方式和方法。有的需要全班讨论,有的需要个别谈话,有的需要家访,有的需要用行为去慢慢地影响,这是一门艺术也是对学生及家长的人格的尊重。更是班主任对学生爱的表达。这有助于学生在班集体中建立自信、自发进取。班集体形成立后班主任就应走向幕后。让学生们充分自制,让干部发挥模范作用,使学生们自觉提高辨别是非能力。

(三)培养竞争与合作适应时展。

在信息社会“老实、谦虚、忍耐”已不再是时代的宠儿,时代需要的是竞争中合作,合作中竞争。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应培养每名学生有竞争意识、有合作精神。班集体内部的竞争时时存在,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积极的舆论和压力下提倡公平竞争。另一方面美国心理学家库克(cook)、约翰逊(D johnson)及其同事在1981年专门对班级中的竞争与合作进行了深入地研究,结果说明,从群体动力学角度出发,一个群体成员彼此合作,而与另一群体的成员竞争,可以增进群体间的成员之间的凝聚力。因此提倡开展群体间的竞争。这有利于增强集体荣誉感。集体的成功进取,能激励个人的竞争意识。可见,集体的影响力要比教师的说教生动得多,见效很多。

(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篇(9)

班级文化建设主要指布置教室、净化心灵等工作。

教室是学生主要的活动场所,因此教室的布置就成了班级文化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在布置教室时,既要注意室内各种设施在颜色上的搭配,又要注意学习园地、团的生活等板 报所反映的内容。室内颜色搭配得当,会使教室呈现出一种自然、平静、整洁的气氛,显现 一种和谐的美。如学习园地,要能体现一个班集体的学习目标,团的生活要体现学生的积极 向上的精神风貌;让人走进教室时,顿觉舒畅,好像到了一个最佳的学习地方。

为广开言路,更好地与外界进行思想交流和净化心灵,还可设立文化长廊,使其作为班 集体面向学校的一个窗口。

二、加强班级隐性课程建设,要注重加强班级人际关系建设

1.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关系

班主任是一个班集体的教育者、组织者和领导者,班主任必须关心和热爱学生。班主任 是否关心和热爱学生,主要受其理想、信念、教育观点、职业道德和事业心支配,富于理性 特征。而学生对教师是否尊敬和信赖往往是靠学生的主观判断和情绪体验来决定的,有很大 的片面性和不稳定性。这样,师生之间就要多接触。班主任要经常深入班级,多找学生谈心, 了解和熟悉每一个学生,体察学生的心理动态,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要让学生感受到你在 关心和爱护他,在不断地接触过程中,学生时刻感受着你的温暖,心理距离逐渐缩短,这样 学生的心理障碍和思想的片面性也随之消除,师生的感情更加融洽,班级稳固向前发展。由 此可见,班主任与学生的接触并不都那么简单。班主任若要产生积极的影响力并起主导作用, 不仅要始终如一地关怀和爱护学生,而且要有高尚的品德和行为、渊博的学识和良好的教学 艺术,要有庄重的仪表和高雅的举止等,并做到无私和没有偏见,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 和信赖。

2.同学之间的关系

同学关系主要指同学之间心理上的关系。在交往过程中,心理距离近的同学,心情舒畅, 无所不谈。如果一个同学与班内多数同学有矛盾,可以想见,他的心情不可能愉快,整天都 会处于抑郁、孤独和忧伤之中。同学之间的这种关系是如何形成的呢 原因是多方面的,最 主要的是缺乏心理沟通,是非标准不一,难以形成心灵的默契。

作为班主任应怎样做呢最重要的是班主任要公道正派,起表率作用,带领班级干部、 同学为了一个共同目标,拧成一股绳,形成强大的核心力量,自然形成一个宽松、和谐、友 爱、信任、团结向上的班集体。

三、加强班级隐性课程建设,还要形成正确的舆论氛围,树立良好的班风

舆论是个人和集体发展的一种力量,是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手段。能否形成正确的舆论、 树立良好的班风是衡量这个班集体是否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不同的 手段,通过各种活动来实现这一教育目的。例如,可以经常给学生讲师范生守则,开展有关 道德问题的活动,指导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等,经常开展一些有益的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认识, 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

班主任要适时对学生进行表扬或批评,这一常规管理对形成良好的班风会起到巨大的作 用。既表扬好人好事,也要批评错误的思想行为,抵制歪风邪气,形成人人要求进步,争做 好人好事的风气,把班级引向正确的方向。

篇(10)

    班级人文建设应以班主任为主体、科任教师为主,发挥全体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在学生面前树立典范。教师的一言一行会直接影响学生,学生会潜意识地模仿。因此要求学生作到的,自己必先做到。教师从事的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必须注意自身形象,提升自己的文化素质,让学生觉得老师是一个可以信赖,值得敬佩的朋友。教师的文化素质包括高雅的美感形象,渊博的文化知识和崇高的人格魅力。

    高雅的美感形象要求教师不仅要仪表端庄,服饰得体,态度谦和,语言亲切,而且还要能纯洁高尚,对学生要宽容、大度、热情、笃实。这样心灵美与外在美才能和谐统一。会让学生感到亲切、愉悦,受到感染和熏陶,增强教育效果。

    渊博的文化知识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系统的知识功底,还要有相关专业的知识。教理科的要懂得一些文科知识,教文科的要懂得一些理科知识,做到学有专长,文理兼通。另外,作为班主任,对音乐、体育、美术、计算机等方面的知识都应有所涉猎。

    崇高的人格魅力要求教师有高尚的师德。师德的核心是爱心和奉献精神,“把整个心灵都献给孩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一切为学生服务,远离庸俗,远离铜臭,远离低级趣味。

    班级的人文建设还应运用班集体的氛围、制度、环境等要素来整合,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学生人格和文化素养。良好的班级文化,无论是在发展学生素质,还是在塑造学生的人文品格上,都能起到催化剂作用,是塑造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载体。

    一、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环境

    教室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布置一个溢满书香的教室会让学生精神焕发,始终保持良好的求知欲。不妨给班级来一个别具一格的雅号,如“开拓班”、“自强班”、“黄牛班”、“群英班”等,将班名挂在教室前门天窗上。不妨把本班的班训贴在前黑板上方,在教室的四周可以张贴一些名人名言、名人警句。学生每天都能看到班名与班训,既能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又能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定期举行黑板报创意设计比赛,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人人都参加班级人文建设。为了鼓励学生大胆创新,追求进步,让学生体会成功的乐趣,让学生学会创造美,可以在教室一隅开辟一个学生作品专栏,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学生作品包括书法、绘画、作文、优秀作业、优秀试卷等。学生作品既要展还要评,如对学生的优秀作业可以赋予“最具实力奖”、“最佳书写奖”、“最具潜力奖”、“最大进步奖”等评语。

上一篇: 高中政治论文 下一篇: 历史专业毕业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