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06 18:31:4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专业课程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2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理论设计
以行业、企业实际对人才需求为引导,软件工程专业毕业生真实就业情况调查为依托,地方高校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一线教师众多教学研究成果为参考,专业教师在企业挂职学习经验体会为借鉴,围绕地方高校软件工程专业课程教学体系存在事实问题,来对地方本科院校软件工程课程体系建设进行设计建设。设计建议如下:
2.1学科建设
以专业相关的行业、企业人才的实际需求和当前使用的主流开发工具或技术为依托来不断调整专业架构,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完善人才培养目标,对专业进行合理定位,系统性调整教学方式方法,从而实现以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来引导地方本科院校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科建设。
2.2校企办学
学科建设以输出满足行业、企业需求合格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通过校企联合办学,对学生进行定向培养、训练,专业课程体系嵌入资格认证课程模块,实训课程以企业开发项目方式贯穿培养环节以达到提高专业人才的实际动手能力。
2.3师资建设
采取教师企业挂职锻炼参与企业项目研究开发,共同承接开发项目等方式锻炼提高师资队伍实战能力。教师在企业实战经历和相关经验成果带入到日常的教学环节,不仅能促进专业教师学术、科研能力提升,还能够最大程度丰富、提高专业学科建设[2]。
3三层结构课程体系建设
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以工程教育理念为指导,项目实战为背景,社会需求为导向,提高学生专业素养、理论知识体系以及实践能力为宗旨。学生完整地专业培养环节结束后具有程序设计,系统分析,软件设计、开发,项目管理,网络和移动通信终端应用开发能力。课程体系模式结构如图1所示。
3.1基础理论由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构成:①公共基础课程主要涵括地方高校各现行必修公共课程,②专业基础课程是专业课程坚实的理论基础,专业必修前导课程,是对软件工程专业基本“计算”概念理解、掌握,问题计算求解能力和构建中小规模软件系统综合能力的初步培养。
3.2专业理论以市场对人才需求为导向、行业最新前沿技术为引领、专业骨干课程为核心、专业素质全面拓展和综合素养整体提高为目标来对专业主干课程进行建设[3],主要包括以下几类课程:
3.2.1面向行业认知能力培养课程主要包括对行业、企业认知学习以及计算机专业知识学习等专业认知方面课程。一般包括行业相关法律、法规,从业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经营管理常规模式,软件项目开发流程等认知类课程。
3.2.2计算机编程与算法设计能力课程算法设计类课程主要包含离散数学、数据结构、算法分析以及数据结构课程设计等方面的课程;编程课程主要包含C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等传统程序设计语言课,还包括当下企业应用最为广泛的,最流行的技术前沿课程。
3.2.3软件工程专业系统分析课程系统分析能力课程主要包括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数据库原理等系统类课程。
3.2.4系统实现与集成能力课程系统实现与集成能力方面课程主要包括网络编程、移动互联开发编程、编译技术、软件开发以及软件测试等课程[4]。
3.3实践以校企联合培养为手段,一至两学年时长为周期,贴近企业实际需求为指导,综合技能全面提高为目的来对专业学生进行实践能力培养,方式如下:
3.3.1校企共同建设实训课程以项目介入为主线,企业实际效益项目和高校产学研项目为实际授课主体。引进企业优秀项目人才或具有企业项目实战经验的教师来对专业人才展开课程实训,全面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综合素养。校企共同培养模式不但能够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知识转化生产实际速度,同时反向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知识的热情,最终提高就业竞争力[5]。
3.3.2合作企业岗位实训针对毕业学生和部分专业老师做岗位综合实训:①学生岗位实训:让学生真实参与企业项目实战,充分消化吸收前期所学理论和技能知识,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为就业夯实基础。②老师岗位实训:专业老师参与企业项目研发,并将企业项目开发经验和技术进行梳理总结、编纂成册,运用到实际日常教学环节,促进教学质量提高,有利于缩短理论转化实际成果周期。
3.3.3校企合作运用项目方式指导学生做毕业论文(设计)毕业论文(设计)是对学生的专业知识掌握程度与提升高度的一次全面的考核,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次全面的实训。但是传统的教育模式导致大多地方院校工科专业学生毕业论文流于形式,与实际脱节。通过与企业合作运用项目方式指导学生做毕业论文(设计)弱化学生对毕业论文(设计)的抵触情绪,可以进一步让学生了解行业企业实际运作规范及最新技术,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实践和技能能力的培养,为毕业后从容就业夯实基础。
2.探微现行的旅游管理课程结构
在对一个专业的课程结构进行剖析的过程就是对整个专业做全面了解的过程,从培养的意义、目的到课程的方法等。对于一门专业来说,课程结构的设置是为培养人才所服务的,因此在对课程结构的评价中一定要抓住服务程度,也就是说课程的设置是不是在实质中高效地在为我们培养专业人才,有没有无关紧要的课程设置或者说“性价比”不高的课程是否在课时安排中过多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对此,我们进行了相关的调研,相较于旅游管理学建立之初的混乱现象,当前形成的基本框架已经比较全面,但是与国外优秀的旅游管理专业相比较,我们培养的人才与市场的需求还有比较大的出入,教学的效率也较低。所以我们需要对课程结构体系有一个改进。
2.1不重视增强学生的职业意识
现行的专业课程结构所包含的知识量而言,能够满足从业人员的要求,但是没有在培养学生职业意识方面做太多工作。从市场的需求角度来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在毕业之后需要迅速融入到自己的职务角色之中去,行业的缓冲期较短,也就是说我们培养的专业人才是直接对口的技能型人才。对于从业者的要求来看,要求知识横向发展,不需要纵向发展,所以涉及到的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地理学、生态学等等学科知识都要有,但除此之外,在我们调查的这些高校的专业课程中,几乎没有从传统的学科式教学方法中解放出来,变为实践性的教学。溯源而上我们可以看到,旅游管理学最初就是对一线的在职人员进行培训而来的,我们不能完全抛弃这种教育方式包含的一些精髓,也就是说要增强学生的职业意识。
2.2重应用培养方式变为纸上谈兵
面对我们培养的目标,在现行的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结构中,轻基础、重应用的倾向比较严重。从某个角度看上去,大量的应用性理论似乎是顺应了我们培养人才的方向,但仔细思考我们可以找到一些问题。目前我国的旅游管理专业还是在学历制的教育体制下来运行的,与职业培养的方式有较大的差异,这就造成了我们虽然在一味给学生灌输一些应用性理论知识,但由于体制的限制导致大多数学校都无法提供相应的实践场所,“重应用”成为一句空话,虽然部分院校会安排学生进行校外的实习,但是实际效果并不理想,脱离了体制而受不到控制的实习,实际上让学生成为了廉价劳动力。
2.3内容重复现象严重
在课程结构的建立中比较棘手的问题,而在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中,由于课程比较多而杂,所以内容重复更为明显。我们随便拿来旅游地理学、旅游文化学以及旅游经济学的内容来做对比,就能发现其中重复的内容所占比例非常之大,这就直接造成了培养学生效率的直线下降,学生在宝贵的时间中不断在学习重复的知识。而深入探究我们能够发现,这些都是由于旅游相关专业理论研究比较薄弱,管理专业课程不够成熟的表现,在这些看似“高大上”的各类课程教材中,几乎都是浅显的内容介绍,是没有经过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编写而来,没有形成概念体系。许多从业很多年的教师都说部分课程没有开设的必要,基本就是其他课程内容的拼凑版。
3.关于探微内容的思考
尽管针对国内旅游管理专业相关的课程结构调研以及评价并不完善,但反应出的问题还是比较全面和严重的。在梳理之后我们发现在旅游管理专业的建设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更深的矛盾并没有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而得到有效的解决,也可以说我们对于旅游管理在教育体制内的认识还比较模糊,不知道怎样建起一座“大楼”。首先,我们需要思考关于旅游管理专业的道路,到底是走高等教育模式比较好还是职业教育道路比较好。就从国际上来看,走前者的比较多,但是我国的高等教育教育体制对于这类专业的来说,还是有一定的制约。并且,就目前我国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重视程度来看,生源素质在短时间内无法提升。其次,我们还要思考我们的教育方式到底是以能力为导向还是以学科为导向。从目前来看,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这样的模式体系主要强调理论知识,但是对于旅游管理专业这种职业导向比较明显的专业来看,学科式的导向有着明显的缺陷,但是能力导向的教学方式在实施中会不会遇到新的困难我们暂时还不得而知。
幼儿教师教育专业课程设置问题是幼儿教师教育改革的核心,它决定着幼儿教师教育机构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决定着幼儿教师的整体质量,尤其是专业课程的设置是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保证。就幼师层面来看,我国1995年的幼师课程计划中第一次允许各校自主设置课程,自此,不同的幼教机构开设的课程有所不同。
近年来,大专层次的幼儿教育成为当前幼儿教师教育的主流,为了了解当前我国大专层次幼儿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总体情况,笔者通过网络资料的搜索,获得了大专层次幼儿教师教育机构的课程计划与招生简章2O份,对当前大专层次幼儿教师教育机构的课程设置总体情况进行了网络调查。尽管由于从网络中获得的课程计划或招生简章写作格式和内容不完全一致,有的包含了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以及课程分类和全部课程,且有完整的计划表,有的则只列出了课程名称不能完全反映课程设置的准确情况。但是,课程的出现率在某种程度上也能反映人们对课程的重视程度。
1调查分析
本研究按照网络文本中课程的出现率来确定职前幼儿教师教育机构对不同课程的重视程度,共分为五个等级:
很重视——出现率80%以上;
较重视——出现率60%一79%;
一般——出现率35%一59%;
不太重视——出现率10%一34%;
很不重视——出现率低于9%。
1.1专业基础理论课受到普遍重视。值得重视的是,专业基础理论课中的传统“三学”被给予了很高程度的重视,其原因主要在于这三门课程在建国以来的第一次幼师课程计划和高师学前专业课程计划中就出现了,而且多次的课程计划变革并未对这三门课程做大的变动。因此,这三门课程一直延续得很好,只是“幼儿卫生学”的名称有一些改变,在95教学计划中改成了“幼儿园卫生保育”。
此外,幼儿园管理、幼教科研方法和儿童文学的出现率也相对较高,前者出现率高与培养目标有关,正如第一章所述,“培养幼儿园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陈述率是很高的,所以,需要以相应的课程来配合;幼教科研方法出现率较高的原因主要是当前幼儿园教育改革的需要,也反映了当前我们对培养研究型教师的重视,事实上也反映了对教师通过研究进行专业发展以及幼儿园通过研究提高教育质量的需求在教师教育课程中的反映,而且,这门课程有普通教育科研方法的理论体系做支撑,在教学中也容易把握;儿童文学是幼儿园进行语言教育的重要基础,而语言教育在幼儿园中又占据重要地位,因此,重视儿童文学也是必然的。
幼儿园游戏和幼儿园课程是与当前对幼儿教师的需要紧密联系的课程,但重视程度并未达到理想的水平。原因之一是这两门课程与其他主干课程的内容重合。幼儿游戏已经被包含在学前教育学中,幼儿园课程则是在近年来课程改革开始之后出现的一门比较新型的学科,而且,其体系与学前教育学、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等都有重合之处,因此,在课时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只好舍弃;原因之二就是观念和认识的问题,虽然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是有关文件中早已规定的,但在实践中,并没有真正将一日生活游戏化,因而,教师也无需掌握太多的关于游戏的知识和技能。因此,课程和游戏问题虽事关重大,但重视程度仍不够。
其他的一些课程没有广泛出现的原因可能有两种类型:一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一些新兴的学科在出现,其价值和意义还有待进一步验证,如儿童心理健康与咨询;第二种原因是:一些旧有的学科体系不健全,如幼儿教育心理学、学前教育法规,或学科内容不稳定,如学前比较教育学,或学科内容与其他学科重合,如学前教育评价等等,因而导致施教中的困难。
1.2各科教法和活动设计类课程受重视程度较低。从调查结果看,对这类课程的受重视程度都在一般以下。原因主要在于幼儿园各科教学法与幼儿园活动设计与指导是两个不同教学计划的产物,前者是从5O年代延续下来的,后者是从95计划开始的。由于单纯的活动设计难以满足幼儿教师掌握教育活动组织策略的需要,因此,目前这两种课程的开设存在?昆乱现象,有的是按照原有的六科教学法开设,有的是将其合为“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一门科目,有的是选择某些教学法再加上活动设计。另外,《纲要》又提出了五大领域,与原有的“六科”不一致,因此,有的学校又按照五大领域开设五大领域教育,但由于五大领域中将科学与数学合并,美术与音乐合并,而他们之间又存在一定差异,因此,有的学校又将五大领域与原来的六科教学进行了融合。这样,导致大家在这类课程的设置上差异较大。
特别应该注意的是,在这类课程中,有三门课程的受重视程度处于偏低状态,即幼儿园玩教具制作与环境创设、幼儿体育与健康教育、幼儿社会教育。这三门课程内容本身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为什么它们受重视程度偏低?笔者分析认为,一是由于这三门课程内容的局限性导致的。其一个共同特点是内容重要,但构成一门学科又显得单薄,因此,目前较难构成一个较为独立和完整的体系,因而容易被忽视;二是受传统定势的影响,幼儿健康教育和社会教育不属于六科教学法,同时,教育者还没有把创设环境的技能作为幼儿教师的一项重要的专业技能,误认为只要有了美术技能就会创设环境,而没有意识到在环境创设中所包含的教育意蕴。由此也可以看出,我国大专层次幼儿教师教育机构缺乏对教育理论转化为教育实践技能和能力的重视。
1.3艺术技能课分科细,受重视程度高。美术和舞蹈是这类课程中达到“受重视程度最高和较高”的两门课程,这与长期以来我国幼师教育中重视艺术技能课的传统是相一致的。在调查结果的显示中,音乐类的课程受重视程度一般,但这并不是由于人们真正的不重视造成的,而是由于对音乐学科的分科过细造成的。本来在教学计划中只是一门音乐,却被分成了音乐、乐理与视唱、键盘、声乐、幼儿音乐、音乐欣赏等不同科目,有的还分出了器乐、管乐,甚至有的还将视唱与练耳分开,这种分割导致了出现率的下降,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出现率并不能完全说明人们的真实重视程度,一门学科被划分得如此之细,已经可以对其重视程度窥见一斑了。
有的学校注意到了幼儿的特点,因此,在学科中意图突出这方面,表现在幼儿音乐、幼儿舞蹈、幼儿美术等学科设置的提法上,这是一个好的趋向,但也可以看出,出现率是不高的。此外,对幼儿音乐和舞蹈的创编提得也很少。可见,在艺术技能课的教学中,仍然是突出教师本身的艺术技能,而没有更多地考虑这些技能怎样转化为对幼儿进行艺术教育或其他教育的策略。
1.4专业实习课程出现率最低。在有关课程计划和招生简章中,只有20%的大专机构提到专业实习,这个比例还是所有层次中最高的。这个事实充分说明很多幼儿教师教育机构并没有把专业实践看作真正的课程,并未认识到专业实践在教师教育中的重要性,可见,忽视实践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2建议
基于以上的调查结果,特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要扭转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艺术化倾向,提升准教师教育能力。
多年来,在幼师课程以至于大专课程设置中都存在着严重的艺术化倾向,这与过去我们对幼儿教师专业标准的认同有关,因为幼儿园用人标准取向和价值取向的偏差导致了各个幼师教育机构对艺术技能课的绝对重视。在传统观念中,幼儿教师的技能技巧往往被当作幼儿教师能力结构的突出特色而夸大。而事实上,艺术技能并不是幼儿教师最重要的能力。许多实践观察和研究发现,优秀的幼儿教师不一定是技能型的,教师之问的能力结构具有个体差异,有技艺突出的技能型教师,有偏爱思考的科研型教师,有长于上课的教学型教师,有擅于组织的管理型教师……同是技能型教师,有的突出音乐技能,有的善于绘画,有的擅长舞蹈教学等,这也构成幼儿教师各自不同的教育教学风格和特色,因此,不能在课程设置上强求一律,尤其是艺术技能课,一般要求有前期的基础,否则,要达到一定水平需要相当的功夫,如果学生把时问和精力都投放在一些自己并不擅长的项目上,往往造成不仅难以补短,而且更难扬长。
当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目标实现更需要教育活动能力强的教师。传统的幼儿园教育把幼儿教师的职业技能放在重要的位置而忽视教师的教育活动能力,而现代教育目标的多元化及强调培养创造性的人才,对教师的综合素质特别是教育能力更为重视。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对幼儿教师能力水平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一个合格的幼儿园教师,必须要有过硬的教学基本功,但基本功不仅仅是艺术技能,除了唱、弹、跳、画之外,还包括说、写、操、编、做等,涉及到语文、音乐、舞蹈、美术、体育、计算机、教育学等多个学科。事实上,幼儿园教育所需要的艺术技能并不是很高,要求高的恰恰是怎样通过这些方法组织幼儿的学习,幼儿教师应该具有更高的教育水平和艺术,而不是自身的艺术技能,教育水平并不必然取决于艺术技能水平,艺术技能水平也并不必然决定教育水平。
因此,幼儿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既要发扬原幼师能歌善舞、能说会画的传统优势,又要跳出只重技能技巧的“技工型”培养模式,避免艺术技能课程的过分细化,不能按大学艺术专业的要求进行训练;可以通过拓展性课程让学生自由选择来发展他们的某种艺术特长,使得他们能够有一技之长,适应市场需求;在幼儿园实际运用的艺术技能上下功夫,加强其“幼师性”,使学生在掌握基本功的基础上,重点放在学生创编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上,如幼儿歌曲创造、幼儿舞蹈创编、游戏创编、幼儿健美操创编和幼儿手工制作及幼儿科技活动设计等,提高学生的动脑和动手能力;切实加强艺术教育类课程,尤其是要加强学前美术教育和音乐舞蹈教育等相关艺术教育类课程的建设,关注这些课程对教师艺术技能养成的作用,注重教师怎样教的学习,而不是自身艺术技能的获得。
其次,要加强教学实践环节,改革教学方法,提升准教师的实践能力。
从小学教育专业培养方案来看,专业课程设置的体系结构一般包括四大课程模块:通识教育课程模块、教育专业课程模块、学科专业课程模块和教育实践课程模块。学生对专业课程设置满意程度评价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专业课程结构设置的合理性与否。学生对的课程设置满意度的评价,从满意的角度来看,对专业必修课的满意度评价最高,“非常满意”和“满意”的比例为65.2%,其它依次是实践教学环节(51.7%)、公共必修课(41.5%)、专业选修课(40.6%)、公共选修课(33.9%);从不满意的角度来看,“非常不满意”和“不满意”的比例依次是:实践教学环节(21.2%)、专业选修课(12.7%)、公共选修课(11.8%)、公共必修课(7.6%)、专业必修课(4.2%)。研究表明,学生对专业课程设置总体满意度不高,除了专业必修课和实践教学环节满意度超过五成外,其它类课程满意度均不足五成;学生对实践教学环节不满意的比例最高,可见,“实践取向”的课程理念在现有的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中并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二)学生对现有课程设置与实施对实践应用、就业、个人发展影响的评价情况
教师教育专业是一种具有一定实践性与创新性的专业,作为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课程设置,能否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教育实践力”、就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反映课程设置是否合理、科学的重要因素之一。教育见习、实习是对学生所学专业课程的理论知识的综合性应用实践活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多大程度上运用了所学课程的知识与理论,是检验课程实用性的重要指标。回答“在你实习期间,你觉得多大程度上运用了你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问题时,11.0%的学生回答“基本没有”,55.9%的学生是“偶尔”运用,仅有27.1%的学生表示“较经常”运用,5.1%的学生表示“很大程度”运用。在教育见习、实习等教育实践活动中,比较自觉和经常性运用所学课程知识与理论的学生的比例仅占全体学生的三成多,这说明学生对专业课程在实践中的运用程度不高。作为教育内容的课程设置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专业培养目标能否实现,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该专业学生就业的预期。在回答“你认为大学期间所学的课程能否让自己找到满意的工作吗?”问题时,有0.8%的学生回答“能”,34.7%的学生认为“基本上能”,而高达45.8%的学生表示“不能”,另外有18.6%的学生表示“不清楚”。也就是说,现有课程设置能够让学生找到满意工作的肯定性回答的比例仅为35.5%,而表示否定性回答的比例高达64.5%。可见,学生认为现有的专业课程设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就业需要,但就业预期认可度较低。教育内容是教育目标的具体化。作为教育内容的课程设置既要着眼于专业职前培养目标的实现,也要着眼于个体职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在回答大学期间,学生应加强和提高哪些方面知识与能力的学习以备毕业后的发展之需的问题时,学生认为排在前五位的知识与能力是:综合素质(78.0%)、人际交往能力(70.3%)、专业知识(61.0%)、组织管理能力(44.9%)、英语综合能力(22.0%)。可见,学生普遍认可综合素质、交际能力和专业知识对个人发展的影响。
(三)学生对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与实施的评价情况
通识教育作为一种基础性、非专业性的教育,旨在培养学生某种价值、态度、知识和技能,使其在自由的社会中生活得舒适和丰富美满。在高校教育课程体系中,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共同服务于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两者并不相矛盾,通识教育应该是专业下的通识教育,通识教育课程是专业教育的基础部分。那么,对于现有的通识教育课程模块,学生评价如何呢?在回答“在下列公共必修课程中,你认为收获较大的课程是哪些”问题时,同学们的回答排在前三位的课程依次是:计算机基础(50.0%)、就业指导与职业发展规划(32.2%)、大学英语(22.0%);回答“在下列公共必修课程中,你认为收获较小的课程是哪些”问题时,同学们的回答排在前三位的课程依次是:军事理论课及军训(37.3%)、思想政治理论课(35.6%)、大学英语(20.3%)。可见,学生对通识教育中的公共必修课程的价值评价并不高,这也印证了上文学生对公共必修课的满意度(满意度为41.5%)评价。总体来看,学生比较认可计算机、英语等工具类、就业指导类课程的价值,而对思政类、军事理论及军训类课程的价值认可度不高。学生对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的价值评价也非常不容乐观。对于公共选修课程开设的门数、时间及内容的满意度的评价上,高达66.1%的同学认为“一般”,“满意”的比例为16.1%,“不满意”的比例达14.4%。学生对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满意度的评价明显偏低,学生对公共选修课程“不满意”的地方主要表现为:
(1)课程目标不明确,开课随意性大;
(2)课程内容脱离实际,很少考虑到学生的兴趣与需要,实用性不强;
(3)教学方式较为单一,理论讲授多,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4)课程管理不严格,教师上课较随意,甚至敷衍,对学生管理不到位;
(5)开课时间分散。可见,如何根据专业发展、个人发展的需要来有效开设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发挥通识教育的基础性、价值,各高校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四)学生对专业课程设置与实施的评价情况
科学设置专业课程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专业课程模块通常包括:教育专业课程、学科专业课程、专业技能素养课程等。其中,“教育专业课程”是培养小学教师专门职业的基本知识、技能、方法与研究的课程,即解决“怎么教”的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是培养小学教师任教科目的课程,即解决“教什么”的课程;“专业技能素养课程”是培养小学教师所应具备的基本技能、基本素养的课程。学生对专业课程设置与实施的评价,将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反映专业课程设置与实施的成效高低。在回答“在所学过的专业课程中,你认为对哪些课程印象比较深刻”的问题时,同学们的回答排在前九位的课程依次是:心理学类课程(66.1%)、教师口语(61.0%)、教师书写(51.7%)、艺术类课程(46.6%)、多媒体课件制作(34.7%)、微格教学(26.3%)、教育研究方法(20.3%)、教材教法类课程(15.3%)、教育概论(14.4%)。在回答“你认为下列专业课程中,哪些课程对本专业是有帮助的?”问题时,同学们的回答排在前八位的课程依次是:教师口语(86.4%)、教师书写(83.1%)、心理学类课程(73.7%)、多媒体课件制作(59.3%)、艺术类课程(44.1%)、微格教学(40.7%)、教材教法类课程(39.8%)、教育研究方法(28.0%)、教育概论(23.7%)。对专业必修课程实用性的评价是学生评价的重要内容。在对教育专业类课程的实用性评价中,学生认为“很实用”和“实用”的课程排在前五位的依次:心理学类课程(84.7%)、教材教法类课程(70.3%)、教育概论(60.1%)、教育研究方法(49.2%)、教育政策法规(40.7%);在对学科专业类课程的实用性评价中,学生认为“很实用”和“实用”的课程排在前五位的依次是:中文类课程(54.2%)、小学竞赛数学(46.6%)、人类与自然(27.1%)、人类与社会(21.2%)、高等数学(11.0%);在对专业技能与素养类课程的实用性评价中,学生认为“很实用”和“实用”的课程排在前五位的依次是:教师书写(94.9%)、教师口语(92.4%)、多媒体课件制作(89.9%)、微格教学(66.1%)、艺术类课程(61.0%)。无论是从学生对专业课程印象性评价、对专业发展的有益性评价,还是从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实用性评价,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是,学生普遍认可“专业技能素养课程”在专业发展与个人发展中的重要性,能否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教育实践力”成为学生衡量专业课程设置的一个重要风向标。同时,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教育专业课程”也得到学生一定程度的评价,而学生对学科专业课程的认可度与肯定性评价普遍不高。
(五)学生对教育实践课程设置与实施的评价情况
教育实践课程模块是小学教育专业课程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6所学校现有的教育实践课程模块设置情况是:
(1)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毕业论文等是大多数学校开设的实践必修课程;
(2)暑期社会实践是大多数学校开设的实践选修课程;
(3)创新创业实践、课外素质拓展实践等反映时展需要和学生素质提升的实践课程并未得到大多数学校的重视,仅有两所学校开设有此类实践课程;
(4)实践课程设置在门数上存在较大差异,最多达16门,最少仅3门。6校学生对教育实践类课程实施的评价:
(1)学生对教育实践课程满意度评价不高,学生对“实践教学环节”认为“非常满意”和“满意”的比例为51.7%,但“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比例达到21.2%。
(2)学生认为教育实践课程在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64.4%的学生认为是“缺乏专业实训场所”,50.0%的学生认为是“对实践教学环节重视不足”。大多数学生认为理论课程比例较多,实践课程比例偏低;课程设置与社会需要脱节,针对性不强;实践实训机会太少。可见,实践教学环节是现有课程设置与实施中的薄弱环节,需要引起重视与加强。
二、讨论与分析
在多年的探索中,湖北省属高校小学教育专业在专业建设中取得了一定成绩,并逐渐建立起了富有特色的专业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结构。根据对学生和专业负责人的调查及结果分析,我们对湖北省属高校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与实施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有了初步的认识,并对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整与修订也有了一些新的思路与策略。
(一)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与实施的现状与问题
课程设置是专业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课程实施则是课程设置的具体化。湖北省属高校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在培养目标定位上,基本达成了培养“本科层次小学教师”的共识,围绕这一共识,各校在专业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上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在培养模式上六校各具特色,省属六校有的倾向于“分科培养”模式,有的倾向于“综合培养”模式,有的倾向于“综合培养+有所侧重”的中间模式,这也反映了当前我国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培养定位的三种主要模式。结合各自的培养模式,各校基本确立了自己的课程设置思路,或取向于学科专业课程,或取向于教育专业课程,或取向于学科专业课程和教育专业课程的融合。各校课程设置虽然深浅不一,学分学时差异明显,但专业主干课程大体一致,围绕“本科层次小学教师”培养目标的共识,各校实施现有课程设置,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了大批合格的小学教师。不过从调查结果来看,现有小学教育专业在课程设置与课程实施上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形成一定专业培养特色,但从中我们也发现一些共性问题,突出表现在:
1.课程设置与实施在培养目标定位上存在偏差
各校在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目标定位上虽达成了培养“本科层次小学教师”的共识,但往往又不约而同地拔高培养目标,着眼于“教育家型”小学教师的培养,较高的培养目标定位,反映在课程设置上往往追求大而全的课程体系,注重课程设置的全面性、层次性,而忽视课程设置的基础性、实践性,弱化了对小学教师所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基本能力的培养,尤其是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调查结果来看,大多数学生十分认可技能素养类课程对专业发展、个人发展的价值,认为现有课程设置的实践性不强、实践教学环节偏弱,课程教学理论性强实践性不足。在课程设置上,忽视专业基本素养与基本能力的培养,必然会使现有课程设置偏离专业培养目标,也难以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合格的专业人才。
2.课程设置在学科专业属性上处于两难境地
小学教育专业在学科属性上,到底是属于“教育学”学科,是属于语文、数学等具体某一学科,还是属于“双专业”学科;在专业属性上,到底是倾向于“师范性”,还是倾向于“学术性”。关于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学科归属问题在国内学界一直存在争论,湖北省属高校小学教育专业在这个问题上也尚未形成一致意见,这从各校不同的培养模式上即可见一斑。专业学科属性上的差异,不仅反映在培养模式上,也将反映在课程设置结构上。如“分科培养”模式取向于学科专业课程,“综合培养”模式取向于教育专业课程,“综合培养+有所侧重”模式则倾向于学科专业课程和教育专业课程的融合。在如何兼顾“学术性”与“师范性”问题上,课程设置如何平衡,也给专业课程设置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从湖北省属高校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来看,无论采用何种培养模式,反映“学术性”的学科专业课程设置与反映“师范性”的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在结构比例上如何合理分配尚缺乏科学依据,各自为政的现象突出。从调查结果来看,各校学生对这两大类课程实施的评价也存在较大差异。
3.课程设置在结构模块分配上存在非均衡性
湖北省属高校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在课程设置结构上基本一致,即现有课程设置结构主要包括:通识教育课程、教育专业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教育实践课程四大模块。根据对湖北省属六校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分析,通识教育课程、教育专业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教育实践课程四大课程模块的学分比大致为3∶3∶2∶2(所占的比例分别是29.2%、28.4%、22.4%、19.9%),通识教育课程、教育专业课程、学科专业课程的学时比大致为37∶35∶28(所占的比例分别是37.1%、34.6%、28.1%),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学分比为3.5∶1,学时比为3.4∶1。以上数据表明,6所学校的通识教育课程学分比较适宜,但教育专业课程与学科专业课程学分比例(约1∶1较合适)、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学时比例(约7∶3较合适)略微偏高。因此,要使课程结构合理、均衡,就必须解决好课程设置在培养目标定位、学科属性与专业属性上的确定性问题,准确定位培养目标,形成专业培养特色,构建合理的课程设置结构。
4.课程实施在效果上总体欠佳
课程实施则是课程设置的具体化,是实现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举措,是影响小学教师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专业选修课的满意度均低于50%,教育实践课程满意度(51.7%)刚超过50%,满意度最高的专业必修课程为65.2%;64.4%的学生不能肯定回答大学期间所学的课程能帮助自己找到满意工作;仅32.2%的学生能经常和自觉在实习中应用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学生认为在大多数通识教育课程学习中收获不大(学生认可收获最大的课程是“计算机基础”,认可的人数比例为50%);学生对大多数教育专业课程和学科专业课程印象不深,印象较深的课程认可的人数比例超过50%仅3门课程,分别为心理学、教师口语和教师书写。以上调查结果说明,学生对课程实施的效果评价总体欠佳。学生认为,现有课程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专业实训场所(64.4%)、忽视个性培养(52.5%)、教学方法单一(50.8%)、实践教学环节薄弱(50.0%)、教学计划不合理(44.9%)、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41.5%)、专业与社会需求脱节(38.1%)、师资质量与水平不高(33.1%)。可见,人才培养方案不切实际、专业特性不突出、课程结构不合理、课程教学质量偏低、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均是影响课程实施效果的主要因素。
(二)调整和改进现有课程设置与实施的思路与策略
1.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准确定位专业培养目标与凝练专业特色,为课程设置确立依据
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既要有助于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也要有助于凝练专业培养特色。因此,一方面应始终坚持在“本科层次小学教师”培养目标的基本取向上,构建素质要求的多元化,既要培养学生具备成为一名合格小学教师所需要的基本教育理念、基本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又要培养学生具备教育管理、科研及教育创新等综合知识、能力与素质,为将来造就小学教育专家、优秀校长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应坚持“综合培养”的专业培养模式与思路,从小学教育教学和儿童认知规律出发,赋予“综合培养”思路新的内涵,凝练和打造专业培养特色。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既要体现高等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共性”,即大学普通教育的通识性;也要体现高等师范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个性”,即教师教育的双专业性;更要体现“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特性”,即小学教师教育的全科性与综合性。
2.依据三个“标准”,进一步逐渐规范专业课程设置
从现有的专业培养方案来看,课程设置在分类与名称、数量与质量上,存在明显的随意性、主观性。在《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标准》相继颁布的背景下,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应根据社会发展对小学教师的新需要与新要求,围绕专业标准的“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三个维度来制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围绕课程标准的“教育信念与责任”、“教育知识与能力”、“教育实践与体验”三个维度与教师资格考试标准的“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实践应用(面试)”三大内容模块的要求,来合理设置专业课程结构,结合三个“标准”逐渐细化专业课程设置门数、内容及教学要求,使小学教育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形成规范的体系结构,达成教师教育专业课程所必须的学分学时要求,为培养合格小学教师奠定坚实基础。
3.合理设置课程结构,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提高学生教育实践力
“教育专业具有实践性和创新性。教师专业实践是一种交往实践,一种融合了教师个体与集体在教育情境中解决真实、复杂的教育实践问题的教育智慧。借助实践提升教师的核心能力———‘教育实践力’,正是教师教育的生命线。”现有的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与实施最大的不足就在于:一是实践性课程在课程结构中比例的偏低;二是理论性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上与实践相脱节,缺乏针对性与实用性。《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教育课程应强化实践意识,关注现实问题,体现教育改革与发展对教师的新要求。教师教育课程应引导未来教师参与和研究基础教育改革,主动建构教育知识,发展实践能力;引导未来教师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和实践智慧。”因此,应加强实践课程的设置与开发,引导学生深入教学第一线,亲身感受和体验小学教育教学活动,把理论应用于实践,并对实践进行反思。在继续开设好传统实践课程的基础上,应多开展一些形式多样、方式灵活、具有多重教育价值的、有助于拓展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实践课程,譬如课外科研课题、教育调查、教育观察等课程,以帮助学生加深对小学教育专业性质与功能的理解与认识。
我党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深入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方式,大力扶持互联网行业、文化产业的发展和金融领域的改革。其中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将改变我国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引发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场革命。互联网技术与金融行业的结合出现了互联网金融,改变了我国传统的存款模式和计息方式,引起会计利息的确认和计量方式的改变。互联网金融和制造业相结合,将改变我国传统产品生产方式和销售方式,也将引起产品成本的确认和计量方式的改变。总而言之,互联网技术在我国经济领域的应用不仅会影响经济增长方式改变,也会引起会计核算方式的改变。这将对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挑战,而现有的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几乎都忽略了通信技术课程的普及及其应用,互联了网联网技术对我国经济领域的冲击,没有与时俱进,没有适应新的经济形势,没有体现出互联网时代特色。
2.现有本科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不够全面。
10月15日,同志在文艺座谈会上提出我国文艺作品应该兼顾市场效益和社会效益,不能让文艺成为市场的奴隶,标志着我党开始重视健康的文化对青少年的正面引导作用,抵制低俗文化对青少年的恶劣影响。同志的讲话无疑给学校提出培养人才的新目标,那就是德才兼备,学校不仅要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更要重视学生品德和文化的培养。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高校会计专业课程多偏重于会计与商业经管类课程,基本忽略了人文学科、艺术学科等方面的课程。这种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来的大学生仅仅具备会计专业技能,却不了解中国的历史,不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步入社会后,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易被恶俗文化引诱、占领,最终走向犯罪道路。
3.现有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存在重知识、轻能力问题。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开放,我国会计准则为了保持与国际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处于一个不断修订修订的过程。2006年2月,我国财政部颁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这是对我国旧会计准则进行的一次全面修订。新企业会计准则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应用,打破了过去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的垄断地位。公允价值的应用要求会计工作人员具备较高的会计估计技术和会计职业判断能力,而不再局限于会计知识的机械化重复应用。2014年3月份,我国财政部再一次对2006会计准则进行重大修订,使我国会计准则进一步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修订后的会计准则更加抽象,其应用进一步要求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综上,我国会计准则的不断修订与国际趋同是大学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情况,要求高校在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上更加侧重于学生会计职业能力的提高,而不是会计知识的简单复制。但是,现有本科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基本上还是侧重于会计理论知识的讲解,而忽略了会计职业能力培养。
二、完善本科会计专业课程的建议
1.本科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应与时俱进。
互联网技术在我国经济领域的应用,改变了我国传统的产品生产模式、销售模式和交易模式,促使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等相关新兴事物的发展。随着互联网应用技术的提高,企业的虚拟化程度会提高,企业的外延会逐渐增大,企业的生产、销售、交易和借贷模式等都会发生深刻的变化,这无疑将会引起产品成本核算、期间费用核算和借贷利息核算等发生变化,挑战会计工作人员的职业思考和判断能力。会计专业的毕业生作为未来生产和加工会计信息的主体,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经济活动,提供更为准备的会计信息,势必要对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流程有一个足够的了解,这就要求本科教育课程设置包含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的知识普及,以便学生毕业后能够更好地适应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为未来经济发展作贡献。
2.本科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应增加人文艺术学科。
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一文中曾写到,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表达了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本科学生作为年轻的一代,无疑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高校培养出来什么样的学生,也就预示着国家未来走什么样的道路,所以学生的教育至关重要。我国传统文化的很多作品都教育人们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教育人们“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因此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对于学生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重要意义。现有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往往比较重视学生会计技能的培养,却忽略了学生在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的培养,忽略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知识普及,这容易导致一些学生有才无德的现象。因此高校应该在现有课程设置的基础上,增加我国传统文化课程的讲授,普及学生人文艺术常识,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的历史和文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本科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应增加职业能力培养课程。
随着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不断修订,公允价值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要求学校在会计人才培养中更加注重学生会计职业能力的提高,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他们在以后的工作中应对复杂多变的经济活动。因此,高校在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中不能仅仅关注会计理论、会计知识的普及,还要关注会计知识应用和会计技能提高,应该在现有会计专业课程设置的基础上,提高会计知识应用和会计技能的课程。
目前,我国制造业发展迅速,彩电、洗衣机、空调器、集装箱等一百多种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中国是汽车和手机等行业增长最快的市场.它还消耗全世界约1/4的钢铁、一半的水泥和1/3的石油。中国似乎当之无愧地成为了“世界工厂”。
中国虽是制造大国,但还远远不是制造强国。中国产量虽大,但品种少,技术含量低,其含金量远不及“美国制造”、“日本制造”。目前世界制造业进一步向我国进行战略转移,而且它们大都具有现代制造技术的特点,而我国制造业生产一线的技术工人素质偏低,尤其是掌握先进制造技术的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制造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
据央视2004年8月5日报道,目前,我国数控机床操作技工缺口达60多万人.一些企业开出月薪6000多元都找不到会操作数控机床的人才,好钳工比研究生还难找,年薪16万招不到模具技工。
几年前爆发的“技工荒”,现在已升级成企业“慌”——没有高级工,上百万元的高档机器无法正常运转;没有高级工,订单将眼睁睁地流走;没有高级工,企业就会被对手打垮。“技工荒”对高职学生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等职业教育属于大专层次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的比较优势具体地表现为以应用为目的.理论够用,重技能操作,以提升人才综合职业能力为主要目标。由于受传统教育模式影响,高等职业学院现行的教学模式、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模糊区域,往往与传统本科教育模式趋近,只是简单地将课时缩短.减少理论知识深度,被称为本科院校的“压缩饼干”。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在人才竞争市场中.必处于非常被动地位。欲扭转这种不利的局面.需对现行的教育教学模式进行必要改革,凸现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本文从国际贸易专业理论与实训课程的整合人手,探寻人才培养比较优势。
一、国际贸易专业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为了找到问题的突破口,我们进行了一些调查。调查主要采取问卷和调研外贸企业的形式。其中发出问卷100份,收回100份,去掉4份不符合要求的共96份有效答卷,有效率为96%。问卷的对象是2002级和2003级国际贸易专业的高职学生。调查表明:71%的学生对于专业前景看好,所以报了国际贸易专业;66%的学生更喜欢做出口,而忽略做进口,认为做出口会更赚钱;74%的学生喜欢做外贸而不喜欢做内贸,认为做外贸比较体面,那才是跟国际接轨的;66%的学生希望由实践动手能力较强的教师或企业工程师授课:69%的学生希望教学过程与生产一线紧密结合.经常涉及企业实践;56%的学生希望专业课老师注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63%的学生谈到跟本科生同台竞争的时候都显得底气不足,认为他们的学历要高些,底子要好些。
利用课题调研的机会,笔者下到外贸企业进行了充分的调查,企业反馈来的信息是:对学历并没有严格的要求,最主要的是能力,另外,外贸公司的岗位也较多,除业务员外,还有跟单员、晶管员、单证员、财务、统计等;就业务范围来说,也是多管齐下,出口、进口和内贸。例如,笔者调研的其中一家公司——浙江物产国际贸易有限公司,2002年进出口额为32,788万美元,其中出口占5,096万美元,进口却占27,692,万美元,进口额居浙江省外贸行业第一位。累计销售额41.5亿元,显然内贸也占了相当大的一块;对于国际贸易人才的标准是以够用、适度为原则,不招最优秀的,只招最合适的,例如,对于业务员和跟单员的要求往往是不一样的,业务员英语要求较高一些,特别是语言表达能力;而对于跟单员.要求熟悉工厂管理流程,当然,不管业务员还是跟单员都要求较高的素质,如待人处事的能力、团队精神和吃苦耐劳等。
通过学生和企业两方面反馈过来的信息,我们可以将在国际贸易专业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归纳为以下几点:①重理论,轻实践。比较注意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但对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却没有足够重视,没有很好地突出知识的实用性。②重外贸,轻内贸。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一个企业往往是同时面对两个市场,即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采购全球化、生产全球化和销售全球化是现代企业的一个重要特征。学生普遍认为外贸较内贸更加体面,这种认识是危险的,不利于吃苦耐劳精神的培养。其实外贸往往较内贸交货期要求得更高.品质质量更加严格,也更加辛苦。③重出口,轻进口。一般教材大多是以出口合同的缔结、履行为纲进行编写的,很容易使得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容易误导学生.认为出口比进口重要。实际上.中国出口的多是技术含量不高、附加值低的产品,利润很薄。通过对我国1978—1998年有关数据资料的实证分析,进口不但能促进我国经济增长,而且其贡献度比出口更大,进口的边际生产力达到1.281,即进口增加1元,会使GDP增加1.281元。①20多年来,我国进口的大部分是急需的生产资料、中间产品、技术含量较高的设备和先进的技术等,其对经济增长作用不可低估。④分散性.各自为政。不同专业课程的老师,往往会过于强调自己这门课程的重要性,这样不利于学生融合所学的专业知识。
二、整合国际贸易专业理论与实训课程设置,凸显高职国际贸易人才比较优势
“课程整合”的概念是19世纪中期在欧洲工业化大发展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它的提出是为了克服因为社会分工精细所导致的教育因素发展片面化。理论上,“课程整合”(curriculumintegration)指的是对课程设置、各课程教育教学的目标、教学设计、评价等诸要素做系统的考察与操作.即要用整体的、联系的、辩证的观点来认识、研究教育教程中各种教育因素之间的关系。从历史和发展的角度看.课程整合的本质是使分化了的教学系统中的各要素及其成分形成有机联系的整体的过程。由于课程整合是一个“过程”,所以它的实践形式就是一种教学模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依托和丰富的存在形式。
(一)国际贸易专业课程设置构建
李岚清同志多次强调“职业教育只有适应市场、企业和社会的需求,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劳动者就业和再就业,才有旺盛的生命力。”“职业教育要面向市场”的教育思想是一种新的职业观。在常规教学中,大多以大纲规定的目标为尺度衡量教学效果的好与差,所以“以纲为本”的教育思想一直限制着教育者的思维。“职业教育要面向市场”思想与其相反,站在职业岗位的角度“以岗为纲”,通过对岗位的共性与个性的研究,制定出与岗位专业技能、专业理论、文化素质完全一致的教学纲目,这样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深受一线岗位欢迎。
借鉴美国职业培训的KAS模式,将目标岗位的职业能力分解为K(knowledge,我们将之扩展为知识与素养)、A(ability,指一般能力)和S(skill,指职业技能)。根据外贸行业一线管理工作岗位的特征,分解如下图。
1.在教学上对KAS三要素的要求是不同的.对知识与素养(K)的要求是理解或了解,对一般能力(A)的要求是掌握,而对职业技能(S)的要求是熟练掌握。
2.正确处理KAS三者关系。从短期看,毕业生的就业竞争主要来自职业技能。但从长期发展看,一般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是毕业生成长的关键能力。因此,必须长短兼顾,正确处理KAS三者的关系。
3.国贸专业主干课程体系设置应以提升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综合职业能力是由基本素质能力、业务能力、协调能力、谈判能力、交际能力、口才能力、应变能力及处理法律纠纷能力合成的。合成过程是通过每一门课程内容教学得以完成的,但课程本身具有缺乏弹性的特征,即课程有自身的学科知识体系且存在时滞性,须将课程的“刚性”尽可能柔性化,增强课程的灵活性:课程的取舍或更新,都要依据职业技能、行业发展和市场需求来确定。课程整合不是一个简单拼凑过程.而是要从基础和专业课程中寻求其在结构、内容等方面的异同点,严格以职业能力或岗位能力为主线进行整合,遵循各课程间递进式关系,循序渐进地串联起来。
(二)借鉴发达国家的高职教育经验.加大实践性教学比例是国际贸易专业课程整合的关键
发达国家的高等职业教育已取得显著成绩。北美地区的CBE(competency-basededucation)模式——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育教学体系.其特点是以职业能力作为进行教育的基础、培训目标和评价标准,以通过职业分析确定的综合能力作为学习的科目,根据职业能力分析表所列的专项能力从易到难的顺序.安排教学和学习的教育体系和学习计划②。该模式表现出极强的课程调整灵活性。德国著名的“双元制”模式,其核心是以企业为主,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理论知识在学校学习,而实践性教学在企业完成,是一种典型的校企联合模式。从“双元制”模式经验中可知,实现该模式的关键是有一个实力较强的企业与高等职业学院联合,且最好是著名的或大型企业。原因很简单:该著名企业也是人才需求方,故学生毕业去向明确,在校期间学习针对性强;通过自己企业所培养的学生势必是最了解企业的.可以节省企业新员工与企业之间的磨合成本,缩短新员工见习期.校企双方取得双赢效果。德国“双元制”模式最成功的典范之一是德国西门子技术学院,在该校就读的学生不仅仅有着得天独厚的充分利用西门子公司先进设备进行实践的机会,并且在理论教学上.西门子公司与技术学院之间在教学内容和实训内容方面进行充分协调,使理论知识更贴近实际.这种校企联合办学方式取得巨大的成功。二战后,德国经济腾飞并进人世界前三甲,与其采用“双元制”模式所培养的高等职业技术人才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密不可分。
就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状况.借鉴德国“双元制”模式有一定难度,主要问题是,政府有关高等职业教育相关法规及政策尚未健全,企业界意愿与校方合作办学存在较大难度,有条件进行校企联合办学的高等职业学院为数不多。相比之下.借鉴CBE模式较为可行.也即在课程设置中加大实践性教学比例,同时效仿CBE模式增强课程设置弹性,以此突出高职教育特色。
(三)“四模块”实践教学模式
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主要是通过课程体系实施来实现,课程体系由模块构成。根据培养目标和专业特色.高职专业教学一般包括认识实习、教学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在教学中只有环环相扣、有机结合才能取得最大的教学效益。为更好地实现高职国际贸易专业教育的目标,我们认为国际贸易专业应配置如下四个模块的实践教学模式:
1.课程认识实习模块,巩固基础知识
课程实习安排在各门专业课程内和学年中的寒暑假,主要是指专业课程内(也包括专业基础课)的实践环节。目的是使学生在进行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巩固所学过的知识,把理论与实践知识结合起来。例如:在《国际贸易》这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中,当讲述西方传统自由贸易理论时,可结合当前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欧美是董事会.印度是办公室。中国是世界工厂”,引导学生思考自由贸易理论的局限性。当讲述国际贸易政策,特别是进出口商品政策中的“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时,为了更好地把理论转化为实践,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中国加入WTO前后的关税变化,以“汽车”为例进行分析,说明当前国际经济中“关税壁垒”日益弱化的特征:而非关税壁垒,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收集有关中国企业“反倾销”、“绿色壁垒”等情况的相关数据,分析目前中国企业面临的“非关税壁垒”的现状(也可以当地企业为例进行分析),并尝试提出一些对策。经过这样的训练,理论已经完全转化为生动的实践教学,学生不仅印象深刻,而且学习厂如何用经济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2.校内实习基地模块,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模拟实习环境
据专业进程表,校内实习一般安排在三年制的第三到五学期,结合专业课的开设而进行。目的是使学生拥有勇于探索、敢于实践的场所,在动手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研究问题和开拓创新的能力,可以分为单项实训项目和综合性的实训项目。实训项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外贸地理实训:在《外贸地理》课程中,通过地图、模型以及影音资料等掌握国际商品资源分布和地理航线。②外贸单证实训:在《外贸单证与报关实务》课程中,有很多进出口贸易使用的单据.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收集本地企业常用的单据类型提供给学生,使学生得到逼真的效果。同时,尽可能收集本地的案例.这样不仅使学生有亲切感,而且非常实用,能让学生得到很大启发。③综合技能实训:《外贸实训》是集本专业三年的专业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专业基本技能、职业素养于一体的综合实训课程。为此,我们利用外贸综合业务实训计算机模拟系统,对毕业班学生进行为期6周的综合训练,其中涵盖了外贸函电、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市场营销、国际金融、报关理论与实务等多门课程,通过全套据的制作,让学生掌握了从分析市场环境开始,最后完成市场开拓,同外商建立起业务关系的整个流程。具体以进出易的基本过程为主线,以具体的出口商品交易为背景,针对进出口贸易中业务函电的草拟、出口报价与还价核算、交易条件的磋商、出口合同的订立、出口货物的托运订舱、报验通关、信用证的审核与修改等主要业务为序进行训练。同时,在实训中要求学生自己通过因特网去实际寻找出口的商品和客户,自己设计产品目录、宣传网页和出口营销方案。通过这样集中的训练,学生对三年的专业知识有了系统的认识,强化了前面学过的知识,又通过这种模拟练兵,培养了学生在未来实际工作中的职业能力,使学生既具备上岗就可以较好地上手工作,又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3.校外实习基地模块,为学生提供真实战场
对于实习基地笔者认为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协议式的,主要是外贸企业或工商企业:另一种是非协议式的,主要是一些政府的职能部门.如海关、检验检疫局、外管局、港务局、国税局等。一方面,我们已经建立几个稳定的协议式的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和外贸企业架起了一座共同发展的桥梁,既便于学生对即将从事的工作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也便于外贸企业从中发现和选拔人才;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利用非协议式的实习基地。比如,当《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讲到海洋运输时,可鼓励学生自己参观本地的港口,让学生看到真正的海轮、集装箱、堆场、海关监管地等实物、实地;至于运费和保价,鼓励学生直接找船运公司和保险公司去询价;有关报关和检疫的问题,鼓励学生直接找海关和检验检疫局去咨询等等。
当然,毕业实习和毕业实习论文也可归人这一模块。毕业实习的考核主要依据实习单位的实习鉴定意见及老师的不定期抽查结果加以确定。毕业论文一般安排在三年制的第六学期进行.由专业老师负责论文的指导、答辩和成绩考核。
4.走出去,请进来,创建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模式
走出去,就是走向社会,了解各行各业的发展状况,了解本行业的发展方向,鼓励学生为社会、企业服务,锻炼并提高学生的工作能力。请进来,根据国际贸易专业的特点,采用各种方式请企业领导或职员、管理人员来校作报告或讲课.向学生们介绍世界及国内和省市外贸发展的状况,介绍外贸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求发展的经验,以及外贸企业中青年员工的成长过程等,使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更好地了解社会,懂得竞争之激烈,创业之艰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努力培养自己的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对于一些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更是直接聘请外贸企业有经验的从业人员进行授课。这样.使学生在学习中,与社会同步发展,对行业了解非常及时。(见下表)
注释:
①陈冬平.对外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2001.6,P2—6。②邓泽民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教学模式的比较与创新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中国人民大学图书资料中心,2003.1。
参考文献
[1]舒惠芳.高职迥专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讨[J],职教论坛,2004.7,P51—52。
[2]张桂春,刘彦鹏.试析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生命力在于适需[J],世界职业技术教育,20旧4.2,P28—31。
营销人才缺口和营销专业招生不足的两难困境
(一)市场对营销专业人才需求旺盛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市场对营销人才的需求日趋旺盛。在新经济形势下,第三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局面,而第三产业又是对市场营销人才需求量最大的产业。同时,传统的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同样需要大量的市场营销人才。近年来,对全国各地人才市场的需求统计显示,我国各行各业,对市场营销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大。
企业对营销工作的重视,使得高素质营销人才炙手可热。当前,我国营销从业人员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一部分是缺乏市场营销理念,但拥有丰富实际工作经验和工作能力的“土八路”;一部分是既缺乏市场营销理念,又欠缺工作能力,但有一定社会关系和背景的“杂牌军”;还有一部分是毕业于各类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正规军”,这部分人既有系统的营销理论,又在实践中得到了锤炼,具有较强的专业素质。遗憾的是,后一部分人员在营销队伍中所占比例很小,严重制约了企业营销理念的贯彻与执行。从中国人事部在其官方网站的《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接收及2006年需求情况调查分析》中可以看出,市场对营销专业毕业生的需求位列第4名,对专科(高职)生的需求占到了43.68%。面对营销时代,我国企业界迫切需要一支既懂理论、又能实战的高素质专业营销队伍。
(二)多数职业院校营销专业陷入“招生荒”
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支持和难得的生源高峰这两大“利好”条件下,很多职业院校的营销专业却在萎缩,陷入了“招生荒”,从红极一时的“朝阳”专业沦为今天的“夕阳”专业。在市场营销人才稀缺的情况下,一些职业院校的营销专业面对旺盛的市场需求却不得不“停工待料”。造成这种“就业热、招生冷”的原因在于:
从学生和家长层面看,不少学生及家长误认为学习营销专业毕业后就是做“推销员”,工作、收入不稳定,缺乏职业成就感;营销专业技术含量低,宁可学习技术性强的专业,获得一技之长。在这种定式思维下,很多学生不愿报考营销专业。
从职业院校层面看,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在经商浪潮推动下,社会对市场营销人才需求急剧增长,很多职业院校深知财经类专业投资少、见效快,导致“无校不财经,无校不营销”的状况。由于开办此专业的院校过多,培养目标粗放,专业缺乏特色,教学质量难以保证,使得营销专业毕业生虽有营销人才之名,却无营销人才之实,难以胜任企业的营销工作。伴随着毕业生职业理想和职业现实落差日益增大,职业院校营销专业的招生越来越困难。
营销专业生存和发展的“瓶颈”
生源素质参差不齐近年来营销专业的低迷,使得可供选择的生源越来越少。很多院校营销专业为了解决“温饱”问题,只追求生源的数量而不重质量,造成现有营销专业中很大一部分学生是因为惧怕某些专业的课业压力而被动选择学起来“轻松”的营销专业的,真正对营销感兴趣、自主选择营销专业的学生少之又少。
“双师型”教师匮乏就目前职业院校营销专业师资队伍而言,大多数教师是“从校门到校门”,接受的是体系严谨、系统性强的学科型教育,对专业理论知识及相关专业的通用知识掌握很好,但由于缺少社会实践活动,知识技术的应用能力和实践操作经验相当匮乏。“纸上谈兵”式的教学难以促成学生职业能力提高,营销专业迫切需要“双师型”教师。
职业能力训练环节薄弱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职业院校普遍采用的主要途径,一是学生在校内实训基地(实验实训室),通过模拟经营场景,完成具体的能力训练项目。实验实训室虽然具有较强的仿真性,但难以模拟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真实情况及变化的营销环境。二是将学生送到校外实训基地(校企合作单位)的营销部门进行实习。但是很多企业不愿与学校开展这方面的合作,最终导致企业在得到了廉价劳动力的同时学校还要付给其可观的“实习指导费”。另外,企业由于竞争的压力,很难让学生进入经营的核心岗位,学生在实习单位更多的是从事一些琐碎的事务性工作,对营销职业能力和素质的提高作用不大。
教材缺乏实用性职业教育不应是“缩水”后的学历教育,应将职业教育定位于职前教育与培训。目前,职业院校营销专业的教材仍追求理论体系的完整和严谨,教材内容与职业能力联系不够紧密,缺少对职业能力的培养与对训练的必要指导。大胆实施课程改革,让营销专业再现活力
以营销岗位的职业能力为指向,设计营销专业课程体系职业教育具有明显的职业性,营销专业培养的是企业营销工作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由于企业最清楚对一线营销人员知识能力、素质的具体要求,所以,有必要建立企业和学校合作开发、设置营销专业性课程体系的制度。学生通过对课程的学习,掌握知识,获得职业能力,达到毕业就能上岗的要求。下表是按照营销职业能力要求设计的营销专业课程体系:
通用能力:
拓展能力:
上述课程体系安排体现了如下原则:第一,岗位需求导向原则。根据营销人员的从业能力要求构建课程体系,增设以营销岗位群所需的实际操作技能为主要内容的项目课程。第二,系统性原则。营销专业毕业生应是复合型人才,营销职业能力不仅涵盖基本的营销技能,还应包括营销职业素养。因此,在课程结构的安排上,基本职业能力模块突出的是营销工作各环节所需基本技能的培养与训练,励志模块则突出了对营销职业素质的培养与训练。第三,个性发展原则。学生存在差异,目标理想也不尽相同。因而,在专业方向模块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理想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方向,使自己成为某一领域的营销专才。
开发适合本校特色的校本教材要使营销专业教材服务于营销职业能力的培养目标,开发适合本校专业特色的校本教材势在必行。校本教材是以本校教师为主体,企业或行业协会积极参与,结合学校教学实际,在进行以校为本的课程改革中自主开发、编写、审定、管理和评价教材。营销专业校本教材的开发要注意:(1)围绕营销职业能力这条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充分考虑本校学生的接受能力;(2)教材的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及时补充新知识、新方法、新技术,体现时代特色;(3)突出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的培养,从营销岗位群的需要出发,通过调查、研究、分析岗位群应具备的相关职业能力,构建能力训练项目,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实践能力、综合实践能力和综合技能;(4)校本教材要符合本校学生的认知和学习规律,循序渐进,教材内容设计要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未来发展留有空间。
搭建兼有经济实体与教学双重性质的实践性教学平台实践证明,校内实训基地(实验实训室)及校外实训基地(校企合作单位)两大途径对培养营销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与社会对营销人才的要求相差甚远。因此,为使营销专业毕业生具备从事营销领域实际工作的能力和技能,必须在全真的职业环境中加以培养,同时要有专业教师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指导。综合两大传统途径的互补性优势,职业院校可以将校内的超市、餐厅、招待所等进行整合、提升后改建为商贸实训中心,该中心应该是具备双重属性、多重功能的实践性教学机构,应具备不同于校内实训基地(实验实训室)的经济实体性质,实训中心按现代企业制度建制管理,教师与学生的“责、权、利”分明。服务顾客、实现赢利是其经济功能;还应具备不同于校外实训基地(校企合作单位)的教育性质,学生可以在全真的环境中实践所学专业知识,提高职业能力和素质。教师作为实训中心的决策者,在指导学生实践的过程中也能够得到锻炼,积累实践经验。
构建多元化“双师型”师资队伍师资是教学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院校的教师不能“唯学历、唯职称”,应重视其是否具有企业经历,是否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职业院校营销专业现有的师资结构中,最薄弱的环节就是教师缺乏营销实践能力和营销实战经验。职业院校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第一,吸纳社会人才。即面向社会招聘具有“双师型”素质及营销实战经验丰富的营销人才来校工作。该办法的难点在于高素质的市场营销人才是人才市场的稀缺资源,加之企业的高薪竞聘,使得招聘此类人员的难度很大。第二,自主培养。即学校通过鼓励本校教师自主创办经济实体或到一流企业的营销一线参加实践锻炼,积累经验,提高实战能力。采用此方式,学校除需在政策上加大扶持力度外,更重要的是要健全激励管理制度,确保自主培养的教师“为我所用”。第三,择优聘任兼职教师。即聘请实践经验丰富、专业理论扎实的一线营销人才作为兼职教师,充实训练指导教师的力量。此途径投资少,见效快,而且能够紧密联系社会需求,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应用型本科人才”可理解为“理论基础扎实+适应能力较强+能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人才培养标准,旅游管理高等教育自产生以来就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尤其是酒店实务类课程,在教学手段、教学环境设备、教学人员、教学标准等各方面有较高要求,整个课程计划安排和实施过程中都充满挑战。
一、课程改革必要性分析
《饭店服务质量管理》课程为酒店专业必修课,以往教学模式采用传统的“教师上面讲、学生下面学”的模式,教学内容以服务质量管理内容为主,侧重于理论教学,教学考核侧重“结果考核”,这一教学模式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课程改革势在必行。饭店服务质量管理课程理论性较强,主要以案例分析导入课程内容,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在课堂教学及课前复习、课后预习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教师要用自身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思考以及对新知识进行探求,使学生学会从杂乱的信息中选择真正需要资源,引导学生从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中,理解以及掌握新知识,并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终身学习能力。
二、课程改革思路
(一)基于职业能力发展设计课程模块。基于学生在酒店服务岗位的职业能力,对课程内容进行模块设计。酒店服务与管理每个岗位都涉及到服务的基本技巧和要求,每一模块根据知识、技能、素养进行考核,课内考核内容以酒店管理中级职业经理人应具备的基本理论素养、管理素质、领导艺术等为主,内容灵活多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全面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课程的教学摈弃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全面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教师提供基本的教学资料,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觉进行分组讨论,自我评价和互评相结合。课程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教学,小组成员之间互相监督,配合完成每次训练与讨论。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表达观点,形成可行性方案。(三)完善课程形成性考核评价体系的设计。形成性考核评价体系,是指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全面测评,对课程分成各阶段学习并进行考核,同时实现学习目标的阶段性测试,最后将各个阶段的考核结果按比例构成整个课程考核成绩,形成性考核成绩的评定是对学习全过程的质量控制。
三、课程改革具体内容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根据酒店实际工作的需要,将课程教学内容分为饭店服务质量管理概述、饭店服务质量管理方法、饭店服务质量评价、饭店服务质量改进、饭店服务质量保证、饭店顾客关系管理、饭店服务质量管理实施等7大教学模块。根据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发展规律,课程针对不同的酒店岗位职业能力发展要求,设置了不同的案例和讨论题目,改革理论讲授知识点为主的教学内容设置,通过案例和讨论,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运用。(二)教学方法的改革。通过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讨论教学、案例教学实施过程,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自主学习的能力,并能运用创新思维根据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多种教学法的综合运用,能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能促使学生运用各种方式和手段来解决现实中实际出现的问题,这样不仅能避免课堂理论教学与现实的脱节,同时也能提升学生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激发其主动学习的动力,不仅能提高教学效果,还能加深学生对于职业角色的理解,并提高其综合能力,以便实现高等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三)考核方式的改革。酒店管理专业教学的目标应是培养的学生既懂酒店管理基本理论又具有酒店一线服务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考试做为一项重要的教学活动是基于培养目标需要,对学生就所学专业应掌握的知识、技能和素质水平进行的测量与评估。考试能较全面、客观和公正地评价学生实现教育目标的程度,又能监督教育教学质量、检验教学工作成效。过程考核是教学工作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方法和手段,而更重要的作用还在于通过过程考核,及时掌握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激发对所学专业的兴趣,进而促进学生专业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发展和提高。
根据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规格要求,本课程采用形成性考核评价体系,通过教学过程的实施,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任务或项目的构思、设计、实践操作,使学生掌握酒店管理基层、中层管理工作的内容、标准、工作流程和工作方法等,培养学生的业务组织能力,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协调管理、创新与应变的能力等,进而提升就业能力。
作者:戴晓丹 潘琳琳 单位:沈阳工学院
【参考文献】
1.2美国的课程教育模式美国是推行临床药学教育的先驱者。1966年Herfindal等在美国南加州大学药学院率先创立临床药学专业1967年Kentucky大学制定临床药学专业毕业临床实习方案获得认可,并在全美推行。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临床药学专业PharmD学位教育在美国普遍建立,目前全美已有近60余家医药学院校设置了临床药学6年制PharmD教育模式。美国的PharmD学位教育学制为6~8年,前2~4年为药学预科项目。目前6年制可分为“2+4”和“4+2”两种模式。“2+4”模式2a专业前期综合基础教育加4a专业教育(3a药学和临床医学有关课程和1a医院临床医学实践)。毕业生授予PharmD学位。取得学位的学生还需要2a专业临床实践培训。“4+2”模式4a药学本科教育加2a临床医学教育和临床实践,毕业生授予PharmD学位。这种课程教育模式一开始就让学生了解和熟悉临床药学专业的学习目标、学习要求以及学科特点等,有助于学生把握好后期学习。而且在日后学习中设置医院临床实践,结束后可颁发实习证,则有助于顺利的走向工作。美国的课程教育模式使他们的学员知识更加扎实,实践经验更加丰富,相比美国,我国临床药学课程教育模式还存在一定问题,我国应该在本科四年制的同时,大力推行和普及本硕连读6年学制教育,向美国的PharmD看齐,设立硕士学位促进临床药师的培养向职业化方向发展。
2对我国高校临床药学专业课程教育模式的探讨
通过与临床药学专业学生、任课老师的调研及对我国高校临床药学课程调查,并借鉴参照国外课程教育模式,作者提出以下浅见。
2.1强化医学课程,药学课程与临床相适应临床药学本科主修有机化学、无机化学、药物化学、分析化学及相应的专业课如药剂、药理、药分等。仅仅从“药”的角度进行教育,这样的课程设置已远远不能满足临床药学专业学生的就业需要。这样的课程内容偏重于药物的制备和分析,没办法与临床很好的结合起来。当从事药物调配、不良反应监测等工作时,则不能迅速的掌握与展开。并且从事医院工作的人员缺乏临床用药的知识,无法提供合理用药的指导、用药咨询。而生物化学、解剖学、生理学、药理学、微生物学等课程仅是药学专用的教材,学的内容有限,而内科、外科等临床学科,由于课时数目太少的缘故,仅仅能了解到理论的内容,没有办法同临床知识相结合,这就导致药学科目“腿长”而临床科目“腿短”的状况,使得学生在从事医院药学工作后,完全不能有效的完成用药指导这一工作。为了克服以上问题,需要强化医学课程,增加医学课程的课时数目与临床见习课程数;并且适当调整和压缩药学科目。在临床围绕着所学习的药物以及同类药物进行临床合理用药的学习,做到理论与实践不间断,上课后立即投入实践,从而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很好在实践中消化和吸收,加强临床药学实践技能。
2.2丰富课程教育实践模式
2.2.1在药学试验中,需积极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开展大学生设计实验,选择相应的科研课题并参与其中,使大学生真正成为实验教学活动的主体。而开设综合型设计试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查找文献,选择制备材料,从而更加了解试验的机理以及运作程序。比如说在药剂学实验中:学生先于普通片剂制备的实验中掌握粉碎、过筛、混合、制粒、压片等操作技能,按照药典片剂通则各项检测普通片剂的质量,掌握各种相关设备、仪器的操作,然后再进入其他剂型(如缓释剂,胶囊剂)的制备设计性实验。而其他剂型的制备,就要求学生自主查阅各种资料,分小组进行试验。导师只需给予学生提供各种试验条件(如材料,实验室的设备等),其余由学生自行解决。通过以上的实验过程,大幅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解决问题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以往单片机课程采用多媒体理论教学加单片机实训的形式
这次单片机课程改革最主要的目的是增加学生上课时的操作项目,力求达到每节课学生都有事可做。过去在多媒体教室上课最主要的问题就是课堂讲授部分到实训的时候很多内容还得重新讲一遍,费时费力,学生动手能力得不到充分锻炼,学习过程非常被动。其主要矛盾可以归结为C语言的程序编写与多媒体教学之间的矛盾。单片机课改的具体做法是将授课地点改为机房,包括实训器材也都拿到机房,在课程安排上,先从C语言上机实训开始学习C语言基础,本着以C语言够用为原则试着编写一些单片机程序下载到单片机集成电路板当中完成单片机实训,实现教学做一体式教学。总的来说,以C语言为载体的这种教学模式效果要好于以硬件为载体的教学模式,并且从教学条件角度,这样做更容易实现教学做一体式教学。单片机课程改革前后最明显的区别就是学生自主设计能力增强了,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团结协作能力都得以锻炼。
三、电机与PLC控制是本专业的一门强电类课程。
本课程改革的重点是在理论部分增加操作项目,并且加入PLC实训部分。以往电机与PLC控制课程采用的是多媒体理论教学加电机实训的形式,电机理论部分和PLC控制部分在多媒体教室进行,电机实训部分在实训室进行。改革之后上课地点选在机房和实训室进行,机房增加一款电气设计软件和一款PLC编程软件及其仿真软件。由于强电课程不是本专业的主干课程,在实训设备配备上还比较欠缺,主要表现在PLC实训方面缺少相关设备。多媒体教室上电气原理图的课程学生得不到动手操作的机会,学习效果不理想。其主要矛盾可以归结为学生手绘图困难与原理图分析之间的矛盾,梯形图程序学习与多媒体教学之间的矛盾。在机房利用已学过的AutoCAD软件平台教学生使用SuperWorks软件载入低压电器符号及绘制电气控制原理图,然后到实训室对熟悉的控制环节进行电机实训演练,进一步加深对控制原理的理解;PLC部分在机房使用STEP7软件和S7-200仿真软件进行梯形图的程序编写及仿真实训。这样一来,学生们通过自己动手利用软件熟悉器件的符号、型号及工作原理,掌握电气控制原理图的绘制及控制方法和控制环节,进一步开发了学生们自主学习理论知识的潜力和创造力,再通过实物接线实操,进一步巩固和验证了之前的学习成果。利用软件辅助教学要好于多媒体教学的效果,通过仿真软件做实训弥补了设备不足的缺陷。对于本专业的弱电类课程也可以采用相关软件进行辅助教学。例如用Protel99SE软件可以辅助电子技术类课程的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