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08 11:26:02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班级管理小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生产班组把绩效评价内容作为班组、员工工作重点和目标方向的指挥棒,将创先的计划体系和目标体系融入绩效体系,对不按时完成目标、指标及年度生产计划相关工作的,进行相应的绩效考核,对超额完成任务或为单位、部门目标指标的完成有突出贡献的员工,进行绩效加分或给予奖金嘉奖,通过绩效手段推动计划体系和目标体系落地。
2、班组绩效与个人绩效的联动
推行班组长绩效与班组工作成效相关联机制,对工作成绩突出,超额完成工作任务的班组,给予班组长绩效加分进行激励,对班组出现违章行为或工作滞后的班组长进行绩效扣分,以此来更好地促进班组长对班组的管理。同时,将班组绩效结果与班组员工个人绩效评为A级的人员比例挂钩,使绩效导向的作用真正发挥,激励并调动员工积极性。
3、班组绩效管理与信息系统的联动
班组绩效如果无法量化,其考核结果就不能被理解,结果不能被理解就无法有效控制,不能有效控制也就无法改变。因此,只有从班组日常工作以及生产营销系统中提取所需的信息数据,挖掘数据价值,将数据转换成量化的绩效模型标准,以信息化手段进行可视化展示,使班组员工的绩效目标看得见做得到,才能使班组绩效管理真正具有导向性。
二、以信息化实现生产班组绩效的全过程管理
建设班组绩效管理信息系统,通过信息系统构建班组工作与各标准库的关联,从各业务信息系统抽取工作量数据和工作评价结果,实现可视化、实时化、透明化的工作管理和绩效管理,达到强化绩效导向,激励并调动有限的人力资源,提升班组管理效能。
(一)制定月度绩效合约
每月的25日,班长登录班组绩效管理信息系统,从生产MIS获取工作计划为班员生成初始的绩效合约。由于考虑到当前业务信息系统没有能完全覆盖所有的工作任务,所以在自动导入工作计划的时候,还预留了人工录入途径,可以由班长手动添加月度绩效任务以及其完成情况,班组长导入或者添加任务后,系统自动将信息同步到参与成员的绩效合约中。
(二)查看月度绩效积分
系统实时获取生产MIS中的工作任务以及其完成情况,自动计算任务积分以及其排名情况。班组成员通过该模块了解当前工作进展,保持或者改进工作;班组长通过该模块了解班组成员的工作情况,及时与班组成员沟通、互动,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积分查看分为两个途径,查看得分细节,以及查看积分图。
(三)月度绩效评价
上月绩效考核结束后,系统自动启动匿名的互评流程,班组成员在当月月末之前的任何时间都可以提交互评结果,系统计算成员的平均分值作为互评最后得分。工作积分由系统根据支撑系统信息实时核算,系统根据每一项任务的关键字,在后台设置的工分库中匹配,获取该项任务的标准分值,标准分值与该班员在该任务中担任的角色系数、该任务的质量系数之积则为该项任务的得分,工作积分为各项任务得分累加。班组长只需在月度绩效考核阶段对其班组成员的综合分项打分,系统就能计算出每位成员的总分、排名以及绩效等级。通过集成业务系统员工的工作数据,对应系统固化的工作量积分标准库,自动计算出每个班组成员工作量考核分,大大降低了考核中的主观因素,提升了考核的公平性,避免了轮流坐庄的情况。
1、开放性系统设计为了适应同班组、不同专业的使用,绩效管理信息系统采用开放性平台式系统,即业务角色、权限,各类考核项目所占的权重可配置。
2、简便实用的互评表设置使用简便实用的互评表,减少评价时候的选择。
3、标准库建立要做好月度评价工作,还需建立科学、完善的任务工分库、加扣分库和绩效关键事件库。
(四)绩效沟通与反馈
通过信息系统更有效的实现了班组绩效沟通与反馈。一是员工随时可以在系统了解到月度绩效积分,认识到“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不一样”;二是利用信息系统进行绩效评定,考核标准量化了、透明了,员工明确自己应该承担什么,做了什么能得到什么,做不好会怎么,促进员工改进和提升。
1.1校企文化融合可以在培养人才方面进行有效的沟通,达成统一的人才培养意识和方案,对大学生的个人发展有较大意义。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确定了学生择业和就业的方向和位置,在班级的前面、侧面和后面的墙壁上,笔者粘上了公司的愿景———行业翘楚世界新锐;公司的精神———严谨、创新、感恩、自强;公司的目标———领军中国制造业等宣传标语,通过企业标识、文化渗透班级文化,达到育人目的。
1.2有助于大学生更好地了解、更快地接受企业文化。订单式培养的学生,毕业后可直接进入企业,越早的了解企业就越早的熟知企业。了解企业不仅仅是了解目前的发展还要看见深层次的发展,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发展的软实力和支持力,很好的将企业知识进行宣传让大学生更快的接受企业文化。
1.3有助于促进大学生职业发展意识的培养,进行自我职业生涯规划。企业文化的渗透,能让学生很好的明白以后的发展,并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以后在公司的生涯规划,形成自我职业规划,培养自我发展定位的意识。
1.4有助于大学生实习及毕业后较快地融入企业,追求职业发展。通过三年的企业文化有机的融入班级文化,实际上就是让学生融入了企业。学生在三年中无形的接受了企业后,又将很快的将角色转化融入到企业中心工作,无需过多的时间来适应企业,可直接上岗,有利的开展工作。
2企业6S管理融入高校班级管理
6S就是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安全(SECURITY)六个项目,因均以“S”开头,简称6S。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类型,它肩负着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任。高职教育要对接企业,他的教育特质是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笔者通过不同形式推进6S管理,积极融入班级管理探索出班级管理的新模式。
2.1将6S管理融入教室。营造氛围是学生接受6S管理的关键,许多班级没有使用这个管理,笔者所在班渗透了这个管理办法,很多同学有点不理解,甚至觉得麻烦有抵触的心理。首先要召开班级的班会,要同学们理解什么是6S管理,6S管理对学生有什么好处,在班级管理中如何遵循6S管理。其次,加强班级黑板报和标语的宣传,将企业的6S标语贴到教室侧面,营造氛围。再次,邀请湘电集团6S管理中做的比较好的单位来我们班级实地讲学,启发学生的思维。
2.2将6S管理融入实训室。对于实训室和企业车间来说,虽然都是学生实习实践的基地,但是,两者之间还是存在一定的区别,由于师生与企业员工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将6S管理与实训室管理进行结合,实事求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实施6S管理。在推行6S管理的过程中,需要高度重视细节和规范,由于车间的工作量比较大,并且较为繁琐。因此,在推行6S管理的过程中,首先对师生的接受程度进行充分考虑,然后进行推行,否则会造成师生产生反感。因此,在制定实验实训室6S管理细则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把6S管理融入日常工作中,逐项落实。从大二,开始我就在实训室推出6S管理细则,通过和实训教师的沟通将6S管理很好的融入日常的工作中,为此,我们班的学生在实训中很好的注重了职业素养的培养,得到了学院领导的高度肯定,并且作为重点表扬班级,多次评为优秀班级。
2.3将6S管理融入宿舍。宿舍是学生的“幸福家园”、“大本营”。除了学习,学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宿舍,那么宿舍的文化是影响学生价值方向和行为方向的关键。巧妙的将6S标准与寝室要求对接,形成:一叠即清洁,要求叠整齐,与枕头统一置于床的一头,铺面平整,无杂物;二有即安全,要求有值日表有寝室长;三净即清扫,要求地面净、桌面净和门窗及门前净;四无即整顿,要求无蜘蛛网,无涂画,无脏衣,无异味;五齐即整理,要求床下、毛巾、桶等整洁;六养即素养,要求寝室氛围好。
2.46S管理的实施方法
2.4.1广泛宣传,提高认识。6S管理的推广首先要学习和掌握6S管理的基本知识,即它具体包括哪些内容,有什么作用,如何推进和实施6S管理等,还要结合学生宿舍管理的实际,在学习借鉴时活学活用,明确6S在宿舍管理中的具体标准和要求,做到一叠、二有、三净、四无、五齐、六养。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发动使广大师生树立6S理念,实践6S管理。
2.4.2机构健全,职责明确。活动如果没有有效的领导和组织,行动就会各行其是,毫无章法。高职院校在班级、实训场、宿舍等推进和实施6S管理时,为加强领导,确保效果,须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明确职责,统筹安排、考核督查6S管理工作。根据实践,可以考虑建立三层6S管理推进领导工作小组,即以学校相关领导、学生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及院系部负责人组成领导层,形成领导高度重视并参与6S管理的态势;以院系部相关负责人及辅导员、班主任组成执行层,主要负责本院系部6S活动的组织落实和考核评比;以辅导员班主任所负责的班级学生的相关干部如班委、寝室长、团总支学生会等组成操作层,主要是组织和带领全体学生,积极投身到学校、院系部开展的各类6S活动中,形成领导重视,人人参与的局面。
2.4.3真抓实干,突出典型。实施6S管理,必须扎扎实实地做好宣传、培训、实施、推进、检查、考核、评比等每项工作。在推进和实施的过程中,必须抓好重点活动,要以重点活动为抓手,在学生中全面铺开,在抓好广泛宣传的基础上,应依次抓好教育培训月、强化月、创新月等重点做到层层推进,通过开展这些重点活动要让全校师生了解为何要做和如何去做。
36S高校班级管理意在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新时期大学生日常活动与交流主要局限于宿舍肩舍小团体现象非常明显,班集体的整体组织逐渐萎缩到王级集体活动减少在同学们心目中班集体意识无形被淡化.若小团体间很少往来就会冲击削弱班级凝聚力.此外,不少大学生思想不上进启我意识强烈喜欢独来独往不积极参与班级集体活动班级集体荣誉感不强胞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
1.2班干部队伍建设存在问题
班干部之间分工不清,职责不明,日常工作中最忙的是班长和团支书两个人其他班干部没什么事可做,严重影响团队工作的积极性和凝聚力.很多同学因工作能力、交际能力比较突出而身兼数职,同时担任班干部、学生会干部、学生社团负责人经常穿梭于班级、学生会、学生社团之间但再优秀的学生精力都是有限的,一旦平衡不好各种关系往往会影响工作效率和任务的完成,也会影响到学习.
1.3班级管理对象与主体身份冲突
一方面大学生是管理的主体通过班委会、团支部、学生会、学生社团等组织来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而另一方面大学生要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又是管理的对象.管理的对象与主体身份有时会发生较大冲突,有的学生干部威信不高、开展班级活动和履行职责时号召力不够滩以领导并带动全班同学,而有的同学并非学生干部但由于学习成绩好、人际关系好、威信高在班级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这样容易引发矛盾.[]l
1.4学生缺乏学习目标进取心不够
不少在校大学生抱着“考试6”分万岁”、“大学由你玩四年,趁年轻多玩玩,不然以后后悔”的论调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不知道怎么去学习字习什么字习目的不明确,自我控制能力、自觉性、自学能力也较差,经不起校内外各种诱惑,平时忙于玩游戏、谈恋爱、看影视剧、逛街、泡论坛、睡大觉甚至有的同学经常逃课、抄作业、考试想法设法作弊.刚进大学时远大的理想与满满的抱负逐渐都没有了字习、生活方面失去了年轻人应有的目标和活力进取心也慢慢丧失了.只有临近毕业,受到毕业和就业压力的双重影响,才会感叹自己“书到用时方恨少”、“大学白读”了.
2高校班级管理的对策
2.1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合理规划大学生活
学生管理工作者要加强新生入学教育赴他们尽快适应并融入大学生活开展班级活动要系列化和规范化调动全班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强化班级归属感、凝聚力、荣誉感.开展入党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深入了解和热爱我们的党,端正入党动机.学生管理工作者从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关爱、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深入到学生宿舍、班级、教室和学生经常交流思想、学业辅导、谈心疏导、商议班级活动、安全检查.根据学生人才培养方案利用新生入学教育、大学生成长手册、职业生涯规划等渠道引导他们学会自我规划,明确努力的方向.计划的认真制定与有效执行能让学习更有目标、更有动力,大学生活才会过的更充实而愉快.
2.2健全班级管理制度
建立规范的班级规章制度能更好地引导学生遵规守纪为他们提供相应的行为标准.辅导员、班主任要不断完善班级管理制度逐步形成一套设计合理、奖罚分明、宽严有度的科学管理体制引导大学生逐步养成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调节的良好习惯.健全的班级管理制度包括班级文化、班级目标、组织制度、学习制度、活动制度、监督制度等.此外还可以制定主题班会和团日活动制度、班干部定期会议制度、班干部培训制度、班干部值班制度、考勤和请假制度、班级奖励制度、班级账目公开制度、文明宿舍创建和评比制度等所有制度制定后都要加强监督力度确保取得实效.在班级的日常事务中,所有直接涉及到大学生切身利益的事项厂定要保证公平、公开、公正增强透明度.
2.3加强学生管理工作队伍建设
切实加强高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辅导员+班主任+本科生导师、思政课和哲学课教师这三支队伍的建设.着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专职辅导员队伍,给每个班配备一名责任心强的兼职班主任月给每位学生配备一名专业素养好的导师.建立完善相应的激励措施和保障机制使学生管理工作者工作有条件和平台发展有机遇和空间.n[
2.4紧抓学风建设
搞好班级管理的关键在于良好的学风,良好的学风能有效促进形成良好的班风.培养浓厚的学风光靠简单的说教是远远不够的,要通过各种活动月使学生深刻领悟到学习的重要性例如在发展学生党员、评奖评优、学生会干部和班级干部的选拔过程中优先考虑学习成绩赴学习成绩优异的同学在班级中起表率和引领作用并获得对应的荣誉和表彰,比如树立学习之星、实践之星、自强之星、科技之星等先进典型之星的例子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积极性和驱动力.
2.5加强宿舍文化建设
当前学生宿舍已在高校学习、生活中占据了重要位置肩舍文化建设是班级管理、班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周此要善于利用时机倡导健康向上的宿舍小集体文化.学生宿舍文化要紧扣班级文化主题,营造一种安全、舒适、健康、和谐的生活学习环境形成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确保先进文化成为学生宿舍中的主流文化.
2.6抓好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以-点”带“面”
学生干部是班集体各项活动的具体领导者和组织者是和谐班级的建设者和维护者是联系教师和学生的纽带和桥梁,也是班集体凝聚力的核心.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月有助于学生管理工作者随时掌握班级动态、及时化解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有利于“以点带面”促进班级又好又快发展.抓好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就要认真做好选拔和培养工作.首先要选拔那些政治素质高、集体观念和奉献精神强、学习成绩好、能吃苦耐劳、有较强责任感、组织、协调和沟通能力强的同学担任学生干部,坚持民主选拔、竞争上岗、定期考核、能上能下等方式要打破班干部一任到底的惯例考虑班干部构成时应兼顾到各个宿舍这样也便于宿舍小团体的管理从而以班干部的-点”带动班级的“面”.其次要精心培养学生干部.有计划地对学生干部进行定期培训正确引导他们学会自我管理焙养他们树立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和掌握有效可行的工作方法善于总结经验和及时反思岸生管理工作者要给予学生干部充分的信任赴他们有施展组织、管理、协调能力的空间和平台;对综合素质高、有代表性的学生干部要及时树立典型进行隆重表彰,充分调动学生干部积极性和能动性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
我国古代很早就注意环境对人的。孟子讲求环境对人的陶冶。董仲舒认为人的品德,“或仁或鄙,陶冶而成之,不能粹美,有治乱之所生,故不齐也。”“孟母三迁”的故事,一直被后人传为佳话。文化环境决定论也认为“人是一定文化环境的产物,同时,人也创造文化环境”。它重视人环境的建设,强调发挥育人环境的作用。
“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创造人。”今天,我们仍要想方设法为学生组织和创设良好的环境,控制和改变那些不良环境,要增加学生生活环境中的有教育意义的因素,消除那些干扰和阻碍教育的因素,使学生的、生活环境,有利于他们的全面的。
教室作为学生最主要的学习生活场所,其文化环境是以学生为主体创造出来的,而文化环境反过来又给学生以改造,决定和影响他们的成长发展。一个幽雅的、健康的环境,无不影响着学生个性的培养,心理素质的锻炼,道德习惯的形成,知识才能的增长,意识的强化。教室文化建设是班级管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具有异乎寻常的意义。我在任班主任期间,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教室文化建设,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创造美好环境,培养良好性情
整洁、美观的环境,能振奋精神。教室的净化是一个班级精神风貌的外在表现。在教室净化最原始阶段,我向全班学生提出要做到“五无”,即地面无杂物、痰迹,墙面无污渍,桌椅无刻印,门窗无积尘,卫生无死角。学生每天打扫教室,培养学生爱护教室公物和主人翁精神,树立净化教室、保持教室卫生人人有责的思想。随着良好习惯的慢慢形成,我也注重了高品位教室文化的建设,逐渐融入了始于日本,后风糜全球企业界和管理界的——“5S”管理(整理——SEL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TKETSU、素养——SHITSUKE)。提出了“四化”目标,即日常管理制度化、行为语言规范化、学习用品摆放定位化、卫生打扫用具隐蔽化。“5S”管理活动的开展,造就了一个更为安全、舒适、明亮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使学生进一步养成了“文明守序,按规定行事”的习惯,从而提升了学生真、善、美的品质,培养学生认真做事的习惯,营造团队精神。
二、强调制度文化,人人参与制定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使人的道德达到完美与和谐的境地,那你就要创造环境与言语的和谐关系。”教室文化渗透各个角落,小则一句名言警句,大则一个班级规章制度的实施,如果我们都把它当作一种重要的管理手段,它都会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引导和控制,在管理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制度文化包括规章制度(如:班规、细则(如《学生考核细则》)、规范(《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道德规范、人际交往方式、文娱活动方式等,它是教室文化的生命力所在。建立协调一致、相互制约、有机发展的制度文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的工程。对教室制度文化坚持正确导向,着眼点是建立竞争机制,使学生活动(包括学习、工作和生活)经常处于竞争状态之中。对于制度文化既要强调宣传教育,也要认真加强制度建设,有关各项制度、细则的设计,公布前要经过班级全体学生的反复讨论一致认同后,方能执行,以达到共建的目的。
三、设计文化情境,创建文化氛围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努力使学校的墙壁也说话。教室的墙壁也应尽可能体现出积极的精神和理想。把学生的优秀书画作品、摄影作品,制作成一幅幅壁挂,点缀着教室的四壁。这样既美化了教室环境,又在很大程度上鼓舞了学生创作的热情,时时给学生以启迪。
“学习园地”的定期更换,利用同学们的创意,选择一个主题及一组色彩,设置了一系列专栏。每一期都能体现着各自的风格和追求。
针对学生在读书书目选择上存在的盲目性和不系统性,为了帮助学生培养读书兴趣,学会鉴别、学会选书,多读书,读好书,有系统地读书;也为了让学生学会读书的,有效率地读书,从而扭转学风浮躁现象,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可建立班“读书角”,学生自动拿出自己最爱的书籍,集中放在书架上,进行交换阅读。这样,既使学生尝到了读书的乐趣,提高了阅读能力,又激励了学生团结协作、奋发向上的学风,形成了独具个性化的教室文化一角。
利用各种座谈会,讨论优秀的文学作品、影视作品和身边发生的人与事,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身素质,让他们各抒己见,并加以引导,促使他们看有所悟,学有所知,取长补短,提高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及自身素质。
近年中职学校在逐年扩大招生,各校为了争夺生源,甚至出现了零淘汰录取的现象,中职生生源素质参差不齐,部分基础差的学生人学后听不懂,又缺乏刻苦学习的毅力和学习意愿,学习对他们来说变成是在校期间最大的负担,于是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由此,厌学情绪也成了中职学校学生的一种普遍现象。
2、学生纪律涣散
中职学校的学生初中时一直被列人差生行列,觉得即使再认真也是差生。于是,迟到、早退、旷课现象经常出现,上课睡觉,讲话、玩手机、打闹,严重影响课堂秩序,老师上课时甚至需要用一半的时间来维持秩序。
3、学生自控能力差
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的萌动状态,自控能力差,烦躁,易冲动,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往往因一时控制不了自己而做出一些鲁莽无知甚至违法的事情。学生之间很容易发生冲突,打架斗殴时有发生。
4、学生行为习惯不良
目前中职学生及家庭状况多数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因各种各样的原因,家长对学生的关注不够,致使学生养成了许多的不良习惯,自私、懒散、缺乏团队意识、缺乏应有的组织纪律性。甚至连最基本的班级卫生都无法正常保持。
二、解决问题的途径—目标管理
综合以上的各种问题,仔细分析其原因,大约是以下几个。学生缺乏应有的目标,对未来失去信心,缺乏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缺乏自我管理的意愿。这些虽然有大环境的原因,但是学生个人的原因才是最重要的。因此,把目标管理引人班级管理中,也许是一种解决问题的良好途径。
1、建立班级的整体目标
从新生一人学,就要确立班级未来三年的发展目标,特别是两年的校内学习期间班级要达成的总体战略目标。比如:优秀班级、五星级班级等。通过班主任动员,学生共同讨论,形成大家认可的共识。并通过学习,让这一总体目标深人人心。这样,班级的大方向就有了,大家就可以朝着共同的目标努力了。但在这儿有个要点一定要注意,在制定目标时,要让所有的学生都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充分体现民主,这样才能使学生的目标与班级总体目标相协调,促进总体目标的实现。
2,、建立班级的目标体系
把班级的总体目标细化为班级内各个部门的分目标,班主任与每个部门的负责人共同商讨各部门为完成班级总体目标所应尽到的责任,所应从事的具体工作,并由此确立各部门的分目标。比如:为建立五星级班级,学习委员、生活委员等应完成什么任务,达到什么要求。这样,班级每个部门的负责人就都能明确班级目标以及自己部门的目标和职责。在这儿同样要注意,目标是由大家一起商讨确定的,
3、把班级目标细化为每个同学的分目标,并尽可能的把它与每个同学的个人需要相结合
通过与同学共同确定目标,让每个同学了解自己应达成的职责和目标,并与他们共同分析实现目标所需要的各种条件。比如: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这样,每个同学都能明确自己的目标和职责,知道自己每天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4、充分了解每个同学的需要,并把它与班级的总体目标相结合
这一点,也是班级目标管理中最困难的一点。每个同学都在成长当中,每个同学都希望自己进步,每个同学都想有一个好的未来。把他们的这些积极的信念激发出来,挖掘出来,并把它们和每天的学习生活结合起来。比如每天打扫卫生,是为了班级整体的整洁美观,但也可以是为了同学自己的健康和舒心。同学为了自己的健康和舒心而打扫卫生,班级自然就整洁美观了。所有的同学都为了自己的需要完成各自的任务,而这些任务就是班级目标的细化。这样,班级秩序就自然井井有条了。
5、建立有效的考核制度
班级同学一起商讨建立考核的标准,每个同学因分工不同会有不同的业绩考核标准,这些标准对于考核同学的业绩是很重要的。利用这些标准考核每一个同学的学习工作业绩,并定期进行公布,使班级所有同学了解考核的结果。做到考核的公开透明。
引言
21世纪的民办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已经上升到发展战略的高度,成为民办高校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知识经济时代,高校之间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归根到底也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竞争,处于“边缘”位置的民办高校更是如此。高绩效的民办高校往往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都非常注重团队合作,公平对待员工,鼓励员工进取及创新,并且都有令人称道、各具特色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
人力资本主要从人力资源对效益的贡献度这一角度来考虑。当然,民办高校效益这个概念已经有了扩展,从内容上看,民办高校效益不仅包括社会、经济效益,还包括不能用指标衡量的组织效益,如员工士气、满意感、离职率等;从时间来看,除了短期效益,长期效益越来越受到的重视。民办高校中人力资源的绝对数量由民办高校现有员工(包括雇佣的适龄员工和年老员工,但不包括即将离开的员工)以及潜在员工(欲从民办高校外部招聘的员工)两部分构成,其相对量就是民办高校人力资源率,表示民办高校人力资源的数量与质量的统一。民办高校人力资源率特别是人力资源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办高校的竞争力。这个比率越高,民办高校人力资源可利用率就越高,竞争力就越强。但伴随着民办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跨越式的发展,目前我国许多民办高校普遍存在着人力资源率过低的问题。
一、人力资源管理可以提高民办高校的绩效
民办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目标是提高学校绩效,对民办高校成功做出战略贡献。当民办高校制定战略计划时,人力资源管理应作为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从战略上讲,对人力资源必须像对资金及其他资源那样进行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对民办高校绩效的贡献还表现在民办高校的财政状况上。过去,人力资源管理是以活动为宗旨,主要考虑做什么,而不考虑成本和人力资源开发所产生的获利。在过去,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通过计算员工完成的活动和任务来证明自身的存在;现在,作为民办高校的战略贡献者,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必须把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产出作为民办高校的成果,作为人力资源投资的回报。人力资源管理实现的高绩效工作和良好的民办高校财政状况相联系。
人力资本是劳动者身上所具备的能力,一种通过先天遗传获得的,是由个人与生俱来的基因所决定的;另一种能力是后天获得的,由个人努力经过学习而形成。人力资本是民办高校人力资源的全部价值,它指民办高校中的人力资源所拥有的工作能力。民办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目标就是要不断增强学校的人力资本。扩展人力资本的一个主要工作是利用民办高校内部所有员土的才能和从外部吸引优秀人才。作为民办高校战略贡献者,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必须保证学校各个工作岗位所需的人员供给,保证这些人员具有岗位所需的技能。从人力资本的角度看,如果民办高校出现技能短缺,除非增加投资,否则这种短缺将会危及到学校的竟争力。民办高校通过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想方设法留住员工,给他们提供更多成长的机会,为他们进行职业生涯的设计。作为民办高校战略的一部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要积极提高民办高校中人力资源的能力,尤其要提高学校发展所需要的那些能力,通过人力资源的培训和开发来缩短直至消除学校所需技能和员工现有技能之间的差距。其主要活动是通过培训和开发给员工提供指导,使员工获得发展的能力和知识,并为员工设计向上发展的职业生涯。此外,还可设计与学校战略目标相一致的绩效评估系统和薪酬系统,达到增强学校人力资本竞争力的目的。
作为民办高校战略的贡献者,人力资源管理必须用合法和有效的成本方式来提供人力资源服务和活动。民办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投入的分配与它们实际对学校的价值贡献不相适应,人力资源管理的大量时间和成本集中在行政管理上。然而,人力资源管理的最大价值却是在战略管理上,行政管理活动只对民办高校产生有限的价值。在过去的十几年里,虽然国家制定了与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的大量的法律和规定,其结果是,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必须花费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来保证其工作遵从这些法律和规定,保证学校内的中层管理者和员工了解这些法律和规定,以减少法律责任和投诉。平衡人力资源的事务管理和战略管理的一种对策,就是在保证事务管理的同时,安排人力资源专业人员去做战略工作。
二、人力资源战略
不同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具有不同的战略价值。目前,民办高校中所有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大约有60%的时间花费在行政性活动上(如福利管理,人事记录和员工服务等),但其人力资源的附加值却很低,只有大约10%;业务性活动(包括招聘和选拔、培训、绩效管理、报酬、员工关系等)花费的成本与得到的附加值基本相等,为30%。这些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活动是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核心和瓶颈,用来确保人力资源战略的巩固和执行,所以具有中等的战略价值;变革性活动(如战略调整、知识管理、文化变革、管理开发等)所费的时间和成本很少,只有10%,但却能给民办高校带来60%的高附加值。为了提升价值,对组织成功做出更大的贡献,学校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至少应将60%的资源投入到战略计划上,而只应将10%的资源投入在行政管理方面。所以,人力资源管理应该增加业务性活动和变革性活动的努力,以实现人力资源的更大价值增值。
三、民办高校人力资源战略
民办高校战略是民办高校确定长远发展目标和任务,以及为实现这些目标任务而制定的行为路线、方针政策与方法。它是在对民办高校内部优劣势以及外部机会、威胁分析的基础上,为使民办高校保持和获取竞争优势而制定的战略。在办学定位上,民办高校要培养动手能力强的实用型人才,可现有的教师大多来自本科高校,师资不匹配是个突出问题。有专家认为,我们终究不能按教师现状办学,而是要按市场需求办学。民办高校要改变“大而全”的办学模式,面向社会,面向实际,面向实践,突出应用。:
二、重视新生的入学教育
对于每一位新生来说,刚来到大学对于周围的环境和同学都不太熟悉,最开始的表现总是最好的。但是班主任在入学教育时候需要对教育内容、途径和手段等方面进行强化,对于每一位入学新生都十分的必要的。1.完成新生接待工作。对于大一新生来说第一位老师的出现会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们在潜意识里也比较喜欢这个老师。在迎接新生的时候,每一个新生的心理状态都是焦虑复杂的,作为班任就要在这一期间多与学生、家长交流,掌握他们需要解决的困难,让他们感觉到学校的温暖和关心。2.上好军训第一课。学生上大学以来的第一次蜕变就发生军训期间,在军训过程中需要严格要求每位学生。通过一系列的锻炼,学生逐渐变得遵守纪律,刻苦耐劳。班主任应该多和教官交流情况,及时掌握班级的训练成果,通过军训也可以观察出每个学生的性格特长,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在军训后期,依照对学生的观察得出的结论,做好班干部的选定工作。在军训的时,班主任还要带领学生学习《学生手册》。
三、培养良好的学风和考风
1.结合座位安排,建立学习互助小组。座位的安排主要参考的是学生的视力和身高等方面,同时也要根据学生性格以及成绩差异等进行均匀的分配,这样在有利于班级和谐的同时,可以更好地维持良好的课堂纪律。班主任应鼓励学生组成学习互助小组,通过多种形式建立起良好的学习氛围,设立学习的榜样。2.与任课老师积极配合。班主任通过学习成绩来选择合适的同学担各科的课代表,课代表可以负责老师和学生间的交流的一切事宜。通过课代表班主任既可以了解学生在每节课的表现情况可以与任课老师有所交流,通过与任课老师的交流了解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找到每个学生存在的问题,从而帮助任课老师更好地对学生进行管理。3.诚信教育。每次期中或者期末考试前班主任要对学生进行诚信考试的教育,让班级班长和班委会成员首先带头承诺,拒绝作弊,最开始要采取强制的措施,逐渐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考试风气,建立好诚信的学风和考风。
四、注重班级文化建设
可以组织班级进行一系列的演讲比赛,也可通过领操员轮换的制度鼓励更多学生参与到文化活动当中去,进一步让学生展示自我,在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不断成长进步。1.要积极营造以生为本的班级文化氛围。在做班级管理工作时,一定要公平公正的处理每一个学生问题“,以生为本”来做班级的工作。其特点是:一是充分让每一个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个性,积极培养学生的各方面实践能力;二是通过师生间的交流协调,努力营造民主、开放、和谐的气氛;三是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老师只是负责引导工作,让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事务当中去,培养他们的管理能力;四是将管理和教育结合到各项活动中,实现学生真正的内心体验,达到人格升华的目的。2.提倡“不求成功,但求进步”的管理理念。在班级管理中,对于出现问题的学生,不要简单的利用惩罚的手段去让学生认识错误,而是要通过积极引导的方式让学生真正意识到错误从而改正。要以情为主,耐心为辅,严而有度,尊重和理解学生的内心,班主任与学生之间也要真正的建立交流的平台,不要硬性要求学生去遵守规则,而是采取人性化的管理方式,用人情来实现学生有效管理。
2、实施赏识教育
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接受这样或那样的心理暗示,这些暗示有的是积极的,有的是消极的。班主任是学生最爱、最信任和最依赖的人,同时也是施加心理暗示最多的人。如果是长期的消极和不良的心理暗示,就会使学生的情绪受到影响,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其心理健康。相反,如果班主任对学生寄予厚望、积极肯定,通过期待的眼神、赞许的笑容、激励的语言来滋润学生的心田,使学生更加自尊、自爱、自信、自强,那么,你的期望有多高,学生未来的成果就会有多大!基于这一著名的教育学原理,班主任在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中不妨常带一种欣赏的眼光去关注身边的每一位学生,发现他们的每一次进步并及时的表扬,促进他们不断地进步,朝更高的目标奋斗。可以在教室内设置一个显眼的班级荣誉墙,将那些学习进步明显的同学、积极参加班级活动的同学、乐于助人的同学、为班级争光的同学公布在光荣榜上,引导班级其他学生向先进学习,每周、每月或每期定期评选班级之星,表扬先进,树立榜样,从而营造一个积极乐观、全部学生共同进步的良好班级氛围,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3、架设班级沟通的桥梁
每位班主任都希望自己的班级发展蒸蒸日上,班级奋斗目标都能够按自己的设想一步一步去实现,但事实上会出现“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局面,每当面临这种场景,很多班主任会随时放弃当初的理想,甚至怨天尤人等等。其实换个角度来思考问题,我们老师是否自身有做得不妥的地方?笔者观察周围的类似的情况发现,这种问题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是师生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常言道:“误会来自于缺少沟通。”因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要架设与学生及时沟通的桥梁,让学生能够理解老师的管理理念,明白老师每一个管理措施的目的和意义所在,利用师生的合力共同建设好班集体。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与学生的不断沟通,老师要了解学生的各种诉求,了解学生的各种状况,了解班级发展的动态,充分收集班级和学生的信息,只有掌握了第一手有用的资料信息,班主任才能够及时采取有效的班级管理措施,才能够发挥学生更大的潜能,师生共同努力建设一个具有活力的优秀班集体。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如多与学生谈心、在班级QQ群留言、召开主题班会、定期召开班干部会议、定期召开班级科任教师会,也可以在班级中实施学生每日值日报告制度,班主任在报告中了解班级当天发生的大事,了解学生对任课教师的建议等等。形式可以多样,目的只有一个:进行师生沟通,为实施有效的动态班级管理消除障碍。
二、知为先,行为重,分层深化
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需要分层深化。为了净化校园,使学生养成举止文明的习惯,我们训练学生“不乱扔果皮纸屑”。在这个单项训练中我们遵循知行并重的原则,进行分层深化,取得了明显效果。训练步骤是:(1)认知明理。懂得为什么不通通乱扔果皮纸屑,应该怎么做;行为上由无意丢弃纸屑到经别人提醒马上改正,然后达到能将垃圾丢入果皮箱,并能提醒别人或举报错误行为,时间大约为一周。(2)强化训练,深化主题。开展“捡起一片纸屑,奉献一份爱心”的活动,行为上达到见到地上的纸屑、果皮主动捡起来并放入果皮箱,时间为两周。(3)总结表彰、树立典型、组织观摩。在班级管理,我校的四四班、五二班积攒废纸,自筹班费的做法得以大力推广。(4)开展“接力赛”。学校德育处加大检查力度,组成以德育干部、班主任、学生干部参加的检查小组,每周一查,各班开展“创一周无纸屑”“创两周无纸屑”竞赛和“无违纪周”“无违纪月”活动,激发全体师生的竞争意识,使学校环境卫生面貌和学生行为习惯有了很大改观。这种分层深化训练能够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1.班干部自主管理。让班干部及时关注和督促后进生,但叮嘱班干部要注意方式避免矛盾冲突,对同学的管理要以事论事、以理服人,不能大声呵斥更不能带脏话,要强调履行的是班级管理职责。
2.班主任“话疗”。我经常和后进生交流沟通,聊人生目标(今后在社会上想干什么),聊学习(在学校学那些事),聊常规管理(学院为什么这样要求),聊交友(应该交什么样的朋友),聊班干部的艰辛(班干部承受了好多同学的不理解和抵触,我们应该体谅他们),聊和谐相处(学会换位思考、学谦让、学包容),聊工作岗位要求(在工作岗位上首先做到服从管理、遵规守纪),聊感恩(父母的期望及努力是为了谁)等,全方位、多角度地与学生谈心,同时发现其闪光点时进行表扬激励。
3.与家长合作。经常与后进生的家长沟通学生在校表现,从家长那里了解学生的过去,告诉家长学院的一些管理要求及处罚制度;建议家长要及时掌握孩子的交友及双休日活动情况,多关心学生的在校情况,了解学生的表述是否和班主任说的一致;建议家长让学生双休日回家,不能在校住宿,告诉家长学生双休日在校容易发生的一些隐患,如聚众上网、聚众吃喝、吸烟等;告诉家长学生会出现“双休日反弹症”现象,即无节制疯狂地玩,甚至交往一些不良的朋友,返校后很不适应,出现一些反常现象,传递一些坏习惯,建议家长一定在双休日盯紧孩子,以便家校协作共同管好学生。
4.隔离管理。把后进生分插到每个学习小组里、分插到每个宿舍中、分插到每个值日小组里,让他们认真地独立完成值日任务,不能让弱势同学代替干。严格督促学生,不能随意换小组、换宿舍、串宿舍等。
二、关爱帮扶生
帮扶生性格内向、懦弱,不会主动惹事,但是,他们的喜怒哀乐都憋在心了,很难沟通,不和人交流,他们的感情得不到释放,在学校没有朋友,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关爱很容易走极端,做好帮扶生工作是关键。
1.管住后进生。经常与欺负同学的学生谈心,跟他们交流没有朋友又经常受到排挤和欺负的感受,让学生换位思考。引导他们珍惜缘分珍惜友谊,互相团结,并明确强调欺负弱小同学的违纪处理规定。
2.与家长合作。与帮扶学生的家长经常沟通学生的在校情况,因为这些学生受学生恐吓时都不敢说。然后再及时和欺负同学的学生的家长沟通,与家长合作,教育好学生。
3.鼓励自信自强。经常与帮扶生交流沟通如何与同学交往,鼓励其突破自己,主动与同学接触参与各种活动,体验交往快乐;当有同学欺负时要勇敢地讲理、主动找班干部帮忙、勇敢地给班主任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