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08 11:26:54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新增长理论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由于新古典增长理论的不能解释经济增长的微观机制,新增长理论出现了。新增长理论吸收了斯密的社会分工思想,社会分工产生专业化,而专业化生产又导致规模收益递增。但是社会分工同样导致社会交易成本上升。因此新增长理论认为当这种收益与成本相等时,社会分工达到最优水平。分工的发展促进技术进步,正是由于这一思想,新增长理论把技术进步内生化,认为技术进步是经济系统内生的,因此新增长理论关注的是技术进步的形成机制,如社会分工,专业化,人力资本积累,边干边学,创新和研发等。
罗默(1986)认为决定经济增长的技术进步是经济系统的内生变量,是厂商追逐利润最大化的结果,并且假定知识不同于普通商品之处在于知识具有溢出效应,这使得任何厂商所生产的知识都能提高全社会整体的生产率。而正是知识溢出的存在,资本的边际生产力才不会无限降低,也即稻田条件不成立。由于知识的溢出效应导致厂商的收益低于社会收益,因此在政府不积极干预时,厂商缺乏生产新知识的动力,增长将放慢或停滞不前。因此罗默认为政府有必要对经济进行干预。
卢卡斯(1988)认为全经济范围内的外部性是由人力资本的溢出效应造成的,人力资本的内部效应是提高厂商的生产率,人力资本的外部效应是提高全社会的知识水平,进而促进经济增长,并且用全社会的平均人力资本来衡量这种溢出。而且根据这一模型得出发达国家的人力资本水平高,因此它的资本边际生产力和普通劳动者的工资水平都比发展中国家高,物质资本收益递增将诱使外国资本和工人流向发达国家,并且就是在同一国家内部也会出现人才和资源从不发达地处向发达地区集中。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各个国家间发展的不平衡。巴罗(1990)认为政府服务也是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其中公共产品模型认为公共产品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壅塞模型假定公共产品有部分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因此公共产品对所有的厂商有溢出效益,并且政府制定产权保护可以促进私人厂商收益的提高,从而促进资本积累和生产。但是这些模型也有其缺陷,主要是对内生技术进步的分析不足,注重强调技术的外部性,而忽略技术进步的本身可以提高拥有该技术的厂商生产力,同样也可以促进经济增长。
除去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推动力量外,新增长理论认为资本的积累也促进经济增长,Ak模型假定生产函数为:Y=AK,模型中的资本包括物资资本和人力资本,并且它们之间有完全的替代性,因此资本的边际收益不变,在AK模型中人均消费,人均资本都以相同的不变比例增长,经济增长率与生产技术和消费者的偏好有关,这里消费者的偏好将决定是进行消费还是储蓄,进而影响资本的积累。这类凸性增长模型认为:经济的增长取决于资本的积累,而要使资本无限积累下去,则要求资本的边际收益不能无限下降,而物质资本的边际收益是递减的,因此雷贝洛认为只要经济中存在不受不可再生要素影响的核心资本就可以做到这一点。这种核心资本通常被认为是人力资本。
1.简介
稳态增长理论是说,如果一个新古典增长模型展示了稳态增长, 然后技术变革必须增加劳动,至少达到稳定状态。有时候还说,另一种是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但是这确实包含在理论的原始版本中,如果是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在稳定的状态下,技术变革总是被认为是劳动扩大的形式。这些没有逃脱经济学家们的关注,不论是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还是在现在,这都是一个非常严格的理论。我们常常希望我们的模型表现出稳态增长,但为什么技术变革是纯粹的劳动力增加 诱导创新的文献与费尔纳、肯尼迪、萨缪尔森、德兰大基斯、菲尔普斯仔细考虑过但没有明确答案的问题相联系。最近,阿西莫格鲁和琼斯又重新思考了这个谜题。
也许令人惊讶的是,鉴于文献发展的重要性,我们已经找不到一个明确的观点和这一理论的证据。并且这就很好解释为什么恰好结果什么也没有提出。为什么技术变革的直觉是必须增加劳动?这一结果的证据通常归功于宇泽的证明,并且毫无疑问的是他证明了这一理论。然而,宇泽主要关注的是哈德罗中立的技术变革(即如果利率不变是常数使资本份额不变的技术变革)和劳动增加型技术变革所展示的相等性和罗宾逊图形分析的正式确定。当然对于稳态增长要求哈德罗中立的技术变革来说这是很小的但却很关键的一步。但是宇泽的现代读者将被两件事所打击。第一是缺乏稳态增长理论的观点和直接证据。第二是缺乏经济直觉,证明方法大多是纸上谈兵。巴罗和萨拉 C 伊―马丁所说的(1995年,第2章)接近提供一个明确的观点和证明这一理论的证据。然而,他们这一理论的观点有更多限制: 技术变革是一个增加了速度常数指数的因素,然后稳态增长要求劳动的增加。这就打开了一扇方便之门,可能会有一些反常的因素增加扭曲技术变革的可能性,使得与稳态增长保持一致。麦卡勒姆也提出了一个一般理论的证据并且和宇泽的方法非常相似:虽然坚持和宇泽的方法接近,然而直觉的结果仍然难以捉摸。
这一观点填补了文献中的空缺。我们提供了一个明确的观点和证明稳态增长理论的证据,以及为什么要提出这一观点的简洁的直觉。
本文的工作报告(琼斯&斯克林杰2005)包含一个受宇泽观点(1961)和关注发展直觉启发的证据。根据我们的工作报告,很多作者提出了更直接的证据。罗素提出了一个快速证明这一理论的数学方法,利用一些方法证明,这些方法来自被称为平流方程的类偏微分方程的物理文献中。
2.陈述和证明的定理
稳态增长定理适用于一个部门的新古典增长模型。我们首先精确地定义模型,然后定义一个平衡增长的路径。我们将遵循通常的惯例也指的是一个平衡增长的路径作为稳定状态。根据下面的定义,我们陈述并证明这一定理。
定义2.1新古典增长模型的经济环境如下所示:
Yt=F (Kt, Lt; t), (1)
Ct+ It = Yt, (2)
Kt = It -δKt, K0> 0, δ≥ 0, (3)
Lt = L0ent, L0 > 0, n ≥ 0 (4)
生产函数F满足标准的新古典主义属性:在K和L规模收益不变,K和L的边际产品递减。
定义2.2新古典主义增长模型中的平衡增长路径是一个在常数指数率中所有数量{Yt, Kt, Lt, Ct, It}增长的路径。
定理2.1(稳态增长定理,宇泽,1961)
假设新古典增长模型建立一个稳定状态的开始日期记作Τ,人均产出增长速度记作g,并且It > 0,t≥Τ且所有的t≥Τ。
Yt=F(Kt, At Lt;Τ) (5)
当At1/At=g.也就是说,技术变革在稳定状态是劳动增加。
证据:(斯克里克特,2006)根据生产函数Yt=F(Kt, At Lt;Τ)让gx表示在稳定状态下数量x的增长率。然后YT=Yte-gy(t-T)例如,所有的t≥T。
Yt e-gy(t-T)=F (Kt e-gy(t-T),Lt e-gy(t-T); Τ)
因为F体现了K与L的变量回归,我们可以通过除以指数得到以下公式:
Yt=F(K e-gy(t-T)t, L e-gy(t-T)t;T) (6)
如果gy=gk,结果被证明,并且Ate-gy(t-T)但是众所周知的是这一结论的提出――举例来说,它是一个直接结果模型中不断的投资率。在更一般的框架中,它遵循一些稍微单调乏味的代数。
特别是,方程(3)需要的资本积累gI= gK。所以如果我们得出gI= gY。要与Yt =Ct+ It 区别开来必须遵循时间t≥Τ因此给出以下式子:
gY= Ct/Yt・gC+ It /Yt・gI.
再次区分这个表达式要遵循时间和以下给出的式子:
gC(gY - gC)Ct =gI(gI - gY)It.
如果Ct =0,那么等式的右边必须为0,所以我们得出gI= gY。如果Ct ≠0,那么这个表达式只能得到Ct和It以同样的速度增长。但是这需要gI= gY。因此gY= gK。
3.讨论
值得注意的是在理论的陈述中我们假设的是,在最后一步的证据中投资发挥的是积极作用,在这里我们可以得到gY= gK。特别的是,如果投资等于0,当gY> gK时,可能会出现一个稳定状态,但是前提是资本和劳动力的增加。在零投资下,资本存量下降呈现指数级的速度贬值。因为资本不是输出的积累,稳态增长定理的逻辑不适用于此。相反,技术变革需要增加资本:第一,以抵消贬值,第二“有效资本”与出口以同样的速度增长――回见方程(6)。由斯克里克特提出(2006)的理论和证据遗漏了一个条件就是It > 0。
除了它的简单性,斯克里克特的证明相对于宇泽(1961)的来说有另一个优势。宇泽的证据结尾处出现一个新的生产函数G,就是F(Kt,Lt;t) = G(Kt,AtLt)。斯克里克特在方程(5)中表示,在原始的生产函数中技术变革是劳动的增加。
4.结论
在新古典主义增长模型中,资本与劳动之间唯一的不对称是,资本是每一单位输出的积累,而劳动不是。这种不对称背后蕴藏的是稳态增长理论 ,这是被确认的证据。
这里有一个简单的方法来连接这种直觉与劳动力增加的结果。按照输出量把双方的生产函数分开,产生“平衡”表达式1=F(Kt/Yt, Lt/Yt;t)。资本积累和继承了输出的趋势,所以资本产出率在稳定状态下是一个常量。劳动力没有继承这一产量趋势,所以Lt/Yt低于稳定状态。为了达到等式平衡,技术变革必须完全抵消Lt/Yt的下降。也就是说,技术的变革必须是劳动的增加。 (作者单位:广西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一、引言
2009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首次突破900万,就业形势严峻。CICC(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2010年公布的宏观经济形势预测显示,中国劳动力市场2011年劳动力供给可能增长3900万,其中包括了2500万失去与之前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相关联工作的临时工;与此同时,新增就业岗位可能只有800万个,就业压力明显。
奥肯定律表明,经济增长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着一种稳定的关系,诸多经验研究也证实了该关系在美国曾长期存在。国内学者运用中国数据进行检验时,却得出奥肯定律在中国并不适用的结论;另一方面,通过对就业弹性的考察发现,我国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呈现出下降趋势毕业论文模板,2005年之后的就业弹性徘徊在0.06-0.08之间,说明我国经济增长创造就业的能力在下降,中国经济进入“无就业增长”[①]时代。归纳国内学者对“无就业增长”原因的研究,主要存在三种观点:一是经济体制改革(齐建国、常进雄;常云昆等);二是产业结构转变(蔡昉、都阳;谌新民等);三是技术进步(胡鞍钢;袁志刚;张军等)。
早在1994年,OECD的一份失业研究报告显示,增加就业不能从放弃技术进步,实施保护主义中寻找解决途径,而应从改进市场流动性,恢复经济与社会适应变化的能力来增加就业,在其对策建议中,首先就是加强技术知识的创造和扩散。作为实现技术进步的最基本手段,将R&D活动纳入到分析就业问题中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旨在明确R&D活动与就业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关系?其具体的传导途径是什么?并结合技术落后国家(中国)的实际情况进行理论与实证分析。本文接下来的安排是:第二部分是R&D、技术进步与就业的相关文献综述;第三部分是所需变量的选取及测算;第四部分是实证分析;最后是本文的相关结论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概述
对于R&D的研究始于Romer,Grossman,Helpman等人发展的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主要是将R&D作为“知识生产”的投入要素,由此克服了边际生产率递减规律的限制,经济获得长期增长。虽然新增长理论在就业方面有很强的政策性含义,但却并没有进行专门的研究。概括讲,国外关于R&D与就业的研究主要归结为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R&D活动与技术扩散两个方面。
1.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
对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持乐观态度的主要有Pissarides,Femando del Rio,Vivarelli等人。Pissarides(1990)运用搜寻和失业理论构建了流动的劳动力市场模型,通过对生产率增长与均衡失业率增长关系的研究,提出了技术进步的就业创造机制——“资本化效应”,认为技术进步提高了要素生产率,企业为实现利润最大化倾向于扩大生产规模毕业论文模板,提供更多工作岗位,就业情况由此得到改善[②]。Pissarides的资本化效应机制隐含的条件是资本和劳动在生产过程中存在互补的关系,而Femando del Rio(2001)则指出,资本和劳动之间是可以相互替代的,在利率可变的条件下,技术进步提高了使用资本的相对成本,出于理性的考虑,企业增加了对劳动的需求,失业率下降[③]。Vivarelli(1995)、Petit(1995)等人借鉴马克思、古典、新古典等理论对技术进步的就业补偿效应的研究成果,也提出了各自相应的就业补偿机制[④][⑤]。实证方面,OECD(1996)在对其成员国有关创新与增长关系的研究中发现,创新、增长与就业之间存在着高度的一致性,尽管短期内技术进步会对就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但相对于其巨大的创造效应可以忽略不计,由于这项研究包含了OECD国家近200年的数据,因此,对诸多尚处于工业化阶段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Vivarelli(2000)在其之前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意、芬、挪、德、丹五个国家的21个部门的经验数据也证实了技术进步对扩大就业具有积极的作用[⑥]。
早在李嘉图时期,经济学家已经意识到技术进步是一把“双刃剑”:在创造就业机会的同时会排挤工人。有别于Pissarides等人,一些学者更倾向于技术进步会对就业产生破坏效应的观点。Aghion和Howitt(1994)在肯定Pissarides资本化效应的基础上,提出了就业破坏机制,认为技术进步通过缩短产品生命周期,加速现有工作磨损,直接排斥就业;当生产率的增长是通过高生产率的工作取代低生产率的工作时,失业率将会上升[⑦]。Tobin(1998)从劳动力需求结构出发毕业论文模板,证明了工作岗位空缺与失业并存的情况是技术结构变化造成的[⑧]。同样对技术性失业[⑨]进行过类似研究的还有David Deaton和Peter Nolan(1983)、Jonathan S.Leonard(1988)等。Brouwer (1993)、Shea(1998)、Luker和Lyons(1997)等人对德国、智利等国家实证分析的结果也均显示技术进步排斥生产性劳动。
2.R&D活动与技术扩散
Griliches和Lichtenberg(1984)运用美国制造业的数据,实证研究了TFP与R&D活动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呈明显的正相关[⑩]。Griliches(1986)Lichtenberg(1992)等的后续研究显示了相同的结果。Coe和Helpman(1995)、Charles(1998)选取OECD国家作为样本,得出了R&D活动是技术进步的重要来源的结论[?]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Stiglitz(1981)在研究技术创新时已经指出,R&D活动的产出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Romer(1990)关于R&D内生经济增长模型最初的观点认为R&D活动源于企业对利润最大化的追求,进而研发过程中带来的知识存量的增加促进了经济的长期增长[?]。Aghion和Howitt(1992,1998)、Grossman和Helpman(1991)、Segerstrom(1991)等人随后从不同的角度发展了这一研究思路;经验数据与理论分析同时显示:企业是社会R&D活动的主体[?]。因此,对R&D活动与技术扩散的关系的研究首先是从企业层面上展开的,进而扩展到产业层面、国家层面。Arrow(1962)指出,企业R&D活动的技术溢出效应与R&D活动呈反向关系,即越是在基础研究阶段,企业进行R&D活动的私人收益越小于社会收益。Sherer(1982)在考察产业间生产率变化关系时发现,某产业的R&D活动有助于提高其关联产业的产出率,从而提高整个国家的生产效率[?]。Levin,Jaffe,Hederson,Reiss等人的经验分析从生产成本、技术密集度等方面也证实了以上的观点。国家层面上的经验研究同时也证明了一国的R&D活动通过投资、贸易等渠道会对他国要素生产率产生影响。Jones(2002)通过对二战之后美国经济的统计研究发现,美国经济的增长有一半归功于全球范围内的R&D活动的溢出效应[?]。Bemstein和Mohnen(1998)以美国和日本为例,研究了发达国家之间R&D活动的技术溢出效应:通过技术转让及国际贸易,美国的R&D活动显著影响了日本的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了日本的技术密集程度[?]。
(二)国内研究概述
国内关于技术进步与就业之间关系的研究有四种观点:一是技术进步对就业具有替代作用(姜作陪,张军,彭绪庶,姚战琪等);二是技术进步有利于扩大就业量(丁仁船,瞿群臻毕业论文模板,昌盛等);三是技术进步对就业具有双重影响(齐建国,龚玉泉,袁志刚等);四是技术进步与就业之间并不存在明显关系(毕先萍,吴晓松等)[?]。对于长期内技术进步与就业之间的关系,国内学者的研究基本达成共识,即技术进步有利于扩大就业。姜作陪、管怀鎏(1999)认为技术进步在提升生产力水平的同时,长期内会扩大生产规模,对就业起到积极的作用[?];龚玉泉、袁志刚(2002)指出,长期内,技术进步通过影响社会产出间接提高居民人均收入水平、推进产业结构演进,尤其是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就业水平进而得到提高[?]。对于技术进步与就业之间的短期关系,理论界存在较大的争议。姚战琪、夏杰长(2005)认为技术进步的就业补偿机制与就业破坏机制同时存在,同时结合中国的经验数据研究发现,改革开放以来,对劳动力节约型技术的选择带来了严重的结构性失业[21];王文甫(2008)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际数据的考察发现,技术进步与就业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且技术进步呈现出明显的就业替代作用[22];何平、骞金昌等(2007)以制造业为例,从微观角度探讨了技术进步与就业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技术进步对企业发展具有正面的影响,但对就业增长没有影响甚至是负面影响[23]。而丁仁船、杨军昌(2002)则认为,1978年以后,就业的增长主要是依靠技术进步,资本深化对就业的挤出效应高于理论值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各种补贴、税收优惠政策造成了资本对劳动的过多替代[24]。昌盛(2005)毕业论文模板,瞿群臻(2005)等学者的研究结果也显示技术进步对就业具有积极的影响[25][26]。综上可以看出,在技术进步影响就业问题上,我国学者主要是从指标选取、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拓展的,尽管观点各有不同,但理论分歧不大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在技术扩散问题上,我国学者立足于技术劣势国家,主要研究了发达国家通过技术转让、FDI等途径实现的扩散效应。沈坤荣等(2001)在Barro生产函数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动态化生产函数,通过考察1987-1998年中国29个省市及自治区有关数据,得出FDI是中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的重要原因,但受人力资本水平的限制,我国对FDI所带来的技术溢出的吸收能力不足[27]、;张海洋(2005)在控制自主R&D的情况下,研究发现FDI之所以没有带来生产率的增长,主要原因是过低的R&D吸收能力[28];潘文卿(2003)[29],李平(2007)[30]等的研究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
近年来,我国学者童光荣、高杰(2004,2005a,2005b,2007)等对政府R&D支出与就业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特别是对政府R&D支出乘数效应、政府R&D支出对企业R&D支出诱导效应等的研究具有创新性。
三、变量选取与测算
(一)变量选取
本文旨在研究R&D活动对就业的影响,所选分析对象是中国经验数据,因此,选择R&D支出指标和就业水平指标,直观探讨两者的关系。
1.R&D支出指标
国内学者对有关R&D活动的研究通常将R&D投入的当期值及其滞后项纳入分析框架,借鉴Griliches(1980)、Coe和Helpman(1995)[31]等人的研究成果,笔者认为技术进步主要取决于前期研发的积累。因此毕业论文模板,在进行实证分析时,本文采用R&D资本存量数据(计为rd)。《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涉及到研发活动的主要有四组指标:国家财政科技拨款、科技经费筹集额、科技经费内部支出额及R&D经费,本文相应地选取R&D经费作为计算R&D资本存量的基础数据。相关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1991-2009年我国R&D经费支出的当期额
单位:亿元
年份
R&D经费
年份
R&D经费
年份
R&D经费
1991
159.46
1998
551.12
2005
2449.97
1992
198.03
1999
678.91
2006
3003.1
1993
248.01
2000
895.66
2007
3710.2
1994
306.26
2001
1042.49
2008
4616.0
1995
348.69
2002
1287.64
2009
5802.1
1996
404.48
2003
1539.63
1997
509.16
2004
研究生教育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奋斗目标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作为教育结构和人才培养体系的最高层次,研究生教育担负着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重任,同时担负着为国家培养未来的高层次理论研究人才的重任。这些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质量如何,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无疑具有重大影响。不论是应用型还是理论型,高层次人才最基本、最关键的素质是创新能力,因此,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关键,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转变研究生教育观念、加强研究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切实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以适应现代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研究生教育所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课题。这一课题不仅引起了现代政府的高度关注,也为许多学者所关注。如美国著名的高等教育研究学者Burton R. Clark(1993)认为,现代大学的科研和研究生教育就是要形成探究的场所,大学组织了很多学科发展和维持进行探索的运作团体,它们处于最好的地位,协力地训练一代又一代的显得好奇的有才智的人,生产科研成果。Nyquist(2002)认为,研究生教育要使得学位获得者除了应该具有学科知识外,还要有能力在学科知识的基础上,从事发明和创造。Gumport(1999)探讨了研究生教育和研究之间的相互依赖与联系,主张研究生教育主要功能就是培养研究和创新能力。
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是目前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普遍现象,因而成为研究生教学管理部门及研究生指导教师最为担忧和关切的现实问题。在承担研究生教学任务、指导研究生毕业论文和参加研究生毕业答辩的过程中,我们更加深刻感受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选题的重复与雷同、现代研究方法的缺失都是这一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然而,在当前的研究生教学研究文献中,鲜见对研究生创新能力测度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本文正是试图围绕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测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探索,从而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坚实基础。
二、 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测度
(一) 创新的内涵
不同学科可能对创新定义不同,从经济学角度看,熊彼特对创新的定义是经典的,他认为,所谓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企业家实行对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一种新的组合。他把这种组合归结为以下五种情况:(1)引进新产品或生产出新质量的产品;(2)使用新的生产方法;(3)开辟新的市场;(4)获得原材料或半成品的新供应来源;(5)实行了新的企业组织形式。创新不是一种例行工作,这是因为:将来是难以预测的,新计划易于犯错误;人的心理往往对新事物持怀疑和保留态度,社会环境常常出现阻力,标新立异常会遭到非议。熊彼特的定义是从经济发展的角度,从社会生产的侧面对创新的定义。也许这一定义,对学术研究的侧面并不完全适用,但其重要性在于揭示了创新的一些根本特征。借鉴这一定义,从学术研究的方面来看,创新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 提出了新的理论或将现有理论向前推进了一步。即在扬弃的基础上,对现有理论作出修正。我们考察一部经济理论的演变史,可以感知到这一脉络。如,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体现了经济学家对增长问题的研究和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从单要素的增长模型(如哈罗德—多马模型)到多要素增长模型(如索罗模型);从外生的经济增长模型(如新古典增长模型)到内生的经济增长模型(如新增长理论);从注重有形资本(即实物资本)到无形资本(如人力资本、制度因素等)。最典型的例子是,Solow增长模型将储蓄率和技术进步等重要变量视作外生给定,因而其经济增长取决于外生的增长率,Ramsey-Cass-Koopmans模型和Diamond模型将储蓄率进行了内生化,Research and Development模型将技术进步进行了内生化。新的理论或模型的提出都是对旧有理论的扬弃,是经济学家们理论创新的结果。
2. 提出或运用新的研究方法。如,数学与经济计量学在经济学研究中的运用,使得经济学研究从定性研究向定量研究的转变,在计量经济学的演变过程中,从传统的时间系列或截面分析向面板数据分析的转变,都代表着研究方法的创新。再如,传统的宏观经济学研究主要是从总量到总量的研究,而现代宏观经济学研究试图把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相结合,最典型的例子是,Ramsey-Cass-Koopmans模型和Diamond模型在将传统经济增长的储蓄率内生化时,引入了代表性家庭的效用函数,从而将宏观经济的储蓄率建立在微观家庭决策的基础之上。新研究方法提出与使用,常常会催生着新的理论。每一种研究方法的提出,都凝聚了经济学家们的大量创新努力。
3. 使用新的研究样本。经济研究的最终目的是解释和预测经济现象,并据此提出经济政策建议。随着现实经济的发展,一些旧有的理论有的仍然有解释力,但也有一些卓有的理论无法解释新的经济现实。对不断发展着的经济现实的研究,有时会催生新的理论和新的研究方法。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发展是典型的例子,20世纪70年代初期以后,西方国家发生的滞胀现象,是凯恩斯经济学所无法解释的,因此,凯恩斯学派的地位受到动摇,非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学派得到了发展。对新研究样本的使用,可以对旧有的理论进行检验,从而可以带动对旧有理论的扬弃。
(二) 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测度方法
对于研究生来说,其创新能力应该说在培养之中,不能用大师的标准来要求,但应该用大师的标准作为楷模。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研究生创新能力是一个不可观测的变量,它是研究生学术研究的综合能力体现。然而,考虑到研究生教育的实际,我们可以从研究生所发表的学术论文以及学位论文的选题及研究方法两个主要角度进行测度:
1. 选题意义的重要性。选题是具有重要创新性或应用性,还是属于重复性工作,是反映研究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反映了研究生发现新问题的能力。能否站在学科研究前沿,提出对国民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课题,决定了论文是否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是否具有原创性和挑战性的关键所在。如果仅仅是简单移植,只是对他人方法的应用和重复;如果仅仅简单揭示表面现象,没有深入研究事物发生、发展的内在联系;如果仅仅简单延伸,只是进一步证实他人的工作;如果仅仅简单推理,只是采用一定的实验证实已知的结论,那么选题意义就会大打折扣。选题意义的重要性,是个定性概念,如何定量化,有两个方向:一是从论文所发表的期刊级别考察,国际和国内相关领域的顶尖学术杂志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往往都是学科最前沿的课题,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具有挑战性和原创性,其学术价值得到国际学术界的承认,我们可以根据的期刊级别这一变量,对论文的创新性这一定性变量赋值。二是采用国际上通常用“论文被引用次数”这一指标来衡量研究生创新能力状况,大部分学位论文。
2. 研究方法的规范化与现代化。基于中国研究生教育的现实,以经济学专业为例,能够在研究生学习阶段,尤其是硕士生学习阶段,提出新的研究方法是比较困难的。退而求其次,如果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现代的、规范化的研究范式与研究方法,是确保论文创新性的方法论基础。如果使用陈旧的甚至不规范的研究范式与研究方法,即使选题很有意义,也不会做出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以经济学专业为例,能否建立数理模型分析现实经济问题,能否使用最新的计量方法进行经验检验,是比较共认的规范化研究方法的判断标准。
三、 研究生创新能力形成的影响因素
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形成的因素既有社会评价与用人制度、学校研究生教育与管理制度、导师的素质与责任心等外部因素,也有研究生自身主体因素等内部因素。这里,我们主要探讨研究生自身的主体因素。 [ 1. 是否具有创新的意识。创新是研究生教育的灵魂,自1981年我国恢复学位制度以来,研究生教育始终以培养创新型人才、取得创新性成果为己任,并且在国家政策层面上对创新与研究生教育的关联性予以明确阐述。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及其暂行实施办法明确提出,“硕士学位论文对所研究的课题应当有新的见解”、“博士学位论文应当是作者在科学或专门学术上做出的创造性成果”;在国务院1999年下发的《面向求学网振兴计划》中明确提出,高等教育要“瞄准国家创新体系的目标,培养造就一大批高水平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要实施“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工程”;2006年国务院公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及其若干配套政策中提出,要加强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创新研究生培养机制,着力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研究生自身在接受研究生教育时,就应该把创新看成是一种信念,而不是把接受研究生教育仅仅当作混取文凭的一种手段。树立创新意识,必须养成逆向思维、不断探求新奥秘的欲望和敢于质疑的胆量和勇气,敢于发现问题,提出独到的见解。如果主观上没有创新意识,那么就没有意愿做出创新性工作。
2. 是否把握学科研究前沿。要做出创新性成果,就必须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向前推进一步。如果没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如果没有把握学科研究前沿,其结果必然会导致两种可能性:要么重复前人的研究,甚至滞后于前人的研究;要么缺乏必要的学术研究规范。前人的研究不仅将人类对相关领域的认知在历史上大大向前推进了,形成了人类文明的成果,而且在此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经得起时间检验的、规范的研究范式。如果重复前人的研究,那么我们选题的重要性和创新性就完全缺失,如果缺乏学术研究规范,那么我们的研究就象痴人说梦,缺乏逻辑、缺乏专业性、缺乏科学性。当然,一方面由于前人的研究也并没有穷尽真理,另一方面由于随着鲜活的经济现实的发展,我们可以努力寻找已有的研究中存在的空白或薄弱环节,这些前人留给我们的创新空间所在。因此,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把握学科研究前沿,是进行创新性研究的基本前提条件。
中国经济经过近30年的持续稳定增长,经济总量和多种主要产品的产量都已经在世界名列前茅,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中国经济也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随着经济全球化、产业信息化和知识化的迅速发展,中国产业必须继续积极加快发展,实施自主创新和走出去战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进一步提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要真正实施自主创新和走出去战略,就必须了解中国经济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制约因素。
1.1 经济持续高速增长
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已经连续多年保持在10%左右,年均增长率也保持在10%左右。同时,经济运行的稳定性也有所提高。每年的国内生产总值都在稳步提高,国内生产总值和出口总额已位居世界前列。通过下图可知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
1.2 工农业快速发展
改革开放使工业结构升级步伐加快。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9.8%,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和产业化专项顺利实施。重大关键技术和装备国产化取得新进展。在农业方面,农业发展得到进一步加强,中央财政用于三农建设的支出再进一步加大,粮食播种面积及产量都在进一步增大。
1.3 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
三峡水电工程、西电东送、南水北调等重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青藏铁路提前一年全线铺通。县际公路改造工程基本完成。新建公路13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6457公里。新建铁路投产里程1203公里,新增电气化铁路863公里,新增铁路复线486公里。
2 西方经济增长理论综述
在宏观经济学中,经济增长通常被规定为一国GDP(或者GNP)的增加。在理论分析中往往进一步以产量来代表GDP(或者GNP)。这里,产量既可以表示为经济的总产量,也可以表示为人均产量。经济增长的程度或者速度则用增长率来描述。多年来,西方经济增长理论又分为以下几种:
2.1 哈罗德一多马经济增长模型
哈罗德一多马经济增长模型是英国经济学家哈罗德和美国经济学家多马于1948年分别提出的关于经济增长的分析模型的统称。该模型主要研究在保持充分就业的条件下,储蓄和投资的增长与收入增长之间的关系。他们的增长理论和模型,标志着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产生。
2.2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索洛经济增长模型是罗伯特・索洛提出的发展经济学中著名的模型,又称作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外生经济增长模型,是在新古典经济学框架内的经济增长模型。
一、研究意义
作为国家文化体制改革的试点地区,重庆市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和试验,其文化产业在过去五年以年均28%的速度快速增长,为同期重庆市GDP增速的两倍。2008年重庆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146.46亿元,占全市GDP的2.87%。从重庆文化产业结构可以看出:以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图书出版发行为代表的传统产业规模日益扩大,与此同时,以数字传媒、动漫、网络等为代表的新兴文化产业市场份额也有所提升。
现阶段对重庆文化产业的学术探讨主要集中在定性研究,如对重庆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文化产业政策研究、文化产业集群研究等,而对于文化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较少。由于重庆文化产业发展起步晚,数据不甚完整,口径亦不统一,缺乏使用回归分析、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等需要的大样本数据。比较而言,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弥补了采用数理统计方法作系统分析所导致的缺憾,它通过对“小样本”、“贫信息”不确定性系统的研究实现对系统运行行为、演化规律的正确描述和有效监控。鉴于文化产业客观条件的制约及灰色系统理论的特点,本文将文化产业和影响其增长的因素视作两个灰色系统,考察两者之间的灰映射关系,从而得出影响重庆文化产业发展因素的相关顺序,以此对重庆文化产业发展提供相关参考。
二、研究方法
关于产业增长的影响因素,目前尚无经典理论加以诠释,但中观层次的产业是宏观经济的组成元素,可依循宏观经济增长理论来分析文化产业的影响因素。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在于劳动分工、资本积累;以哈罗德、多马、索罗为代表的新古典增长理论,指出在技术水平不变的假设下,资本积累在经济增长中具有决定作用;以卢卡斯、罗默为代表的新增长理论则认为知识积累和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关键。
结合产业兴衰转化规律,主导产业的形成过程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市场与政府政策的共同作用和影响,政府对新兴产业进行培育、资助、扶持和保护的各项政策,对产业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与导向作用。此外,任何产业的形成都离不开市场需求的拉动,市场空间大小及其市场需求前景,对产业的发展有着直接影响。
综上所述,本文将从劳动生产力、资金、技术、财政拨款、消费需求、投资、重大项目带动几个方面为数据指标分析其对重庆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
三、指标选取及灰色关联模型构建
灰色关联分析的基本思想是根据序列曲线几何形状的相似程度来判断其联系是否紧密。曲线越接近,相应序列之间关联度就越大,反之就越小。进行灰色管理链分析,首先要选准系统行为特征的映射量,本文将重庆文化产业增长和影响其增长的因素视作两个灰色系统,随后进一步明确影响系统行为的有效因素,即系统行为特征的数据序列及比较序列,设系统行为序列:
X={x(1),x(2),…,x(n)}
X={x(1),x(2),…,x(n)}
………………………
X={x(1),x(2),…,x(n)}
………………………
X={x(1),x(2),…,x(n)},i=1,2,.....,m
基于文化产业相关评价模型的建立原则及数据的可得性和可量化的原则,采集2005年至2008年的《重庆市统计年鉴》及重庆文化产业统计数据中选取数据,(重庆统计局2009年文化产业数据仍在整理中,本文的研究数据最新截止到2008年。)选取重庆文化产业增加值构成系统特征数列X,人均生产总值X;城镇居民、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和纯收入定为X及X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年文教娱乐文化服务消费为X农村居民家庭平均年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消费X;文化、体育、娱乐业固定资产投资X;科技经费支出X;文化体育传媒财政拨款X;公共教育经费财政支出X见表1。
表12005~2008年重庆文化产业发展影响因素数据
年 份
指 标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重庆市文化产业增加值(亿元)X
39.80
52.41
66.66
88.57
114.16
146.46
人均生产总值(元)X
8075
9608
10978
12437
14622
17575.1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X
8093.67
9220.96
10243.99
13715.3
12590.78
14367.55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X
2214.55
2510.41
2809.32
2873.83
3509.29
4126.21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年文教娱乐文化服务消费(元)X
1025.99
1200.52
1391.11
1449.49
1237.35
1498.95
农村居民家庭平均年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消费(元)X
180.28
198.65
249.71
189.73
195.97
211.83
文化、体育、娱乐业固定资产投资占重庆GDP比重X
4.21%
4.53%
6.27%
5.63%
6.11%
7.11%
文化体育传媒财政拨款占重庆GDP比重X
1.93%
1.98%
2.03%
1.97%
2.57%
3.25%
公共教育经费财政支出占重庆GDP比重X
1.91%
1.87%
1.98%
贝克尔曾经提出,人力资本已成为人类财富增长、经济进步的源泉。近年来,人力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人力资本的经济增长潜力逐渐被企业家和学术界所认识和关注,寻求一个科学合理、适用性及实操性强的人力资本定价模型,对人力资本价值的量化以及为管理当局提供相对科学的数据、为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参考具有重要意义。
一、研究综述及问题
传统的人力资本定价方法可归纳为两类,即成本法和价值法。成本法是以凝结在人力资源中的投资成本来计量人力资本价值的方法,具体分为历史成本法、重置成本法和机会成本法;价值法是在预测人力资本的预期贡献的基础上,通过未来收益或现金流量折现的方式来估价人力资本价值的方法,包括工资报酬法、随机报酬法、非购入商誉法及经济价值法等。近年提出的完全价值法,从“必要劳动所创造的补偿价值和剩余劳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角度出发,综合人力资本的成本补偿和人力资本的价值贡献来全面地计量人力资本价值。国内也有学者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创新性的研究,并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李世聪在2002年依据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和产品价值论提出来的当期价值理论,向显湖于2003年在探讨了人力资本期权特性基础上,提出的无风险套期组合定价法,以及布莱克―斯科尔斯期权定价模型(B-S OPM)的人力资本定价法。
成本法和价值法计量的人力资本价值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比较片面,完全价值法在理论上能够全面地计量人力资本价值,但在实际应用时涉及到人力资本的价值贡献难以计算的问题。期权模式下的定价模型涉及变量参数较多,模型理解起来较为晦涩,不便于在企业日常管理工作中应用。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人力资本的内涵和特征
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最早提出人力资本理论,他认为人力资本是相对于物质资本或非人力资本而言的,是体现在人身上的,可以被用来提供未来收入的一种资本。我国学者李忠民从经济学角度阐释了人力资本概念,认为人力资本是凝结在人体内,能够物化为商品或服务,增加商品或服务的效用,并以此分享收益的价值。
不同于社会学的定义,人力资本在经济学中的定义有如下特点:首先,人力资本是有意识地投资的产物,是员工对知识、技术水平等投资,从而获得劳动能力,以此为企业带来未来效用的资本化价值。其次,人力资本具备主动性,人力资本将自身的劳动作用于非人力资本,从而增加物质资本价值。最后,人力资本属于价值范畴。所依据的理论主要是现代财务理论,如时间价值理论、风险价值理论、资本结构理论及企业产权理论。
(二)人力资本成本
人力资本成本由三个部分组成,包括人力资本的筹集成本、使用成本和再投资成本。
人力资本的筹集成本,是筹集人力资本过程中所支付的代价,主要指人力资本招聘费用。使用人力资本的代价则可划分为契约性代价、法定性代价和分配性代价。契约性代价是指员工聘用合同上所签订的单位时间的薪酬,即底薪;法定性代价是企业按法律规定应为职工支付的劳动保险、失业保险、养老保险等费用;分配性代价是指人力资本作为具有所有者权益性质的资本,其享有税后收益分配所发生的支付。人力资本再投资成本是指为维持或提升现有人力资本价值,由企业主体所发生或承担的代价。包括获取知识和技术的培训和教育支出,以及维持或增强员工体力的医疗保健支付和激励性支付。
(三)人力资本价值
从人力资本的价值形成角度来看,形成企业人力资本价值有三个部分。包括:人力资本的取得成本、为恢复人力资本消耗所支付的人力资本再生成本和为提高人力资本效用所支付的培训成本和经验积累成本。可见,形成人力资本价值的三个部分分别对应了人力资本成本中的人力资本的筹集成本,使用成本中的契约性代价和法定性代价,以及再投资成本。
从人力资本对企业的效用角度出发,人力资本作为企业资本的一部分,能够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因而在测算人力资本价值时,应考虑到人力资本对企业新增加价值的贡献。这部分价值的形成对应着人力资本成本中的分配性代价。
对传统的人力资本价值计量方法所计量的价值进行成本归属,成本法认为人力资本的取得成本、契约性成本、法定性成本和再投资成本应当形成人力资本价值的一部分;价值法仅计量了对应于人力资本成本中分配性代价的人力资本价值。通过前文概念的界定和论述,本文认为人力资本价值按照其对应的成本来分部分计量,对应的成本分别为:人力资本筹集成本、人力资本使用成本、人力资本再投资成本。
三、人力资本定价模型的构建及应用
(一)全面成本维度的人力资本价值计量的分析
人力资本的筹集成本、使用成本中的契约性代价和法定性代价以及再投资成本称为人力资本的投入成本,即补偿成本,是直接被人力资源所耗的费用,对应着人力资本的补偿价值。而使用成本中的分配性代价,是人力资本根据产权对企业剩余收益的要求权,即企业的人力资本权益性成本,该部分成本对应着企业实现的新增价值中人力资本创造的价值。
人力资本价值由补偿价值和新增价值组成的观点,符合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和西方经济学相关理论。按照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沦,人力资本价值为必要劳动价值和剩余价值之和,必要劳动价值实际上是补偿劳动消耗的部分,体现为人力资源当期价值的投入成本,剩余价值体现为人力资源当期新创造的价值,两者之和为人力资源当期价值;按照西方经济学理论,剩余价值是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共同作用的结果,人力资源价值应包括其新创造价值,需要按一定的比例从共同创造新价值中分离出来。
(二)人力资本定价模型的具体方法
第一,人力资本定价模型的提出。人力资本价值为企业对人力资本投入成本的补偿与人力资本实现的新增价值的总和。
V=C+E×R(1)
式中,V为人力资本整体价值,C为人力资本补偿价值(包括:工资、福利费、培训费、保险费及离职费等必要劳动补偿),E为企业新增价值,R为人力资本对企业新增价值的贡献比例。
第二,利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Cobb-Douglas Production Function)计算人力资本对企业新增价值的贡献率R。为了准确判断和估计人力资本在企业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一个重要的途径是计算人力资本贡献在企业经济增长中所占的份额,即贡献率。本论文根据保罗・罗默提出的新经济增长理论,依托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来近似确定人力资本对新增价值的贡献比率。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由美国数学家柯布(Charles W. Cobb)和经济学家道格拉斯(Paul H. Douglas)根据1899―1922年间美国制造业部门的有关数据构造出的,可用来描述一国总的投入产出关系,也可用来模拟单个企业或部门的生产情况,并且由函数的自身属性可直接读取劳动对新增价值的贡献份额。C-D生产函数用来预测国家和地区的工业系统或大企业的生产、分析发展生产的途径的一种经济数学模型,学者多将其用于宏观经济分析。近年来,利用C-D生产函数分析微观企业的研究日益增多,国外学者Vijay , Nigel , Kenneth等从单一企业角度出发,研究并验证了C-D生产函数用于企业生产分析的合理性,为本文的可行性提供了理论基础;在国内,C-D生产函数被初步用于计量某一煤炭企业各因素的生产贡献,以及分析单个医院效益等。本文研究企业整体的人力资本价值,是对一个企业主体的人力资本价值的“共性”估算;本文旨在计量企业层面的人力资本的经济价值,不考虑个人角度的人力资本存量等问题;此外,人力资本是相对于物力资本而言的一种经过高度抽象化的投入要素,满足C-D生产函数中的劳动力高度抽象的约束条件。因此,利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计算人力资本投入对企业新增价值的贡献率,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本文引用该生产函数的形式,并依据研究需要对其中变量赋予相应的意义,形式如下:
E=AK1-αLα (2)
式中,L为劳动力投入量,K为物力资本投入量,E为企业新增价值,A为技术系数,α为小于1的正数。根据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中参数的经济含义,α可以解释为劳动对新增价值的贡献份额,即人力资本贡献价值在企业总的贡献价值中占的比例。
(三)人力资本定价模型的应用与分析
1.模型中各参数的确定
(1)企业物力资本投入K,是企业物质资本存量总和。企业物力资本投入形式包括固定资产投资、流动资产投资以及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投资。柯布和道格拉斯认为,以原材料、半成品和仓库里的成品为主要形式的流动资本投资,属于生产过程的结果,自身不产生剩余价值,因此不包含在生产函数中的资本要素中。企业物力资本投入量可从企业资产负债表中的固定资产、开发支出等科目获取。
(2)企业对劳动的投入L,主要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这里为1年)用于人力资本取得、开发、保全和维护四个方面支付的总额。企业人力资本投入具体包括:选择性的招聘配置和全面的培训,发展期的教育和学习投资,服务结束时的离职费用等。人力资本投入不包括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奖金等薪酬,因为劳动报酬是资本家用以购买劳动力这种特殊商品的价格,是企业对劳动者过去已付出劳动的补偿,应属于成本范畴。计算劳动投入所需的数据可从企业财务报表中应付职工薪酬的本期贷方发生额获取。
(3)企业当年新增价值E,是企业当期因人力资本和物力资本的投入所获得的收益,本文中E由企业当年税前经营利润替代,该组数据可从企业的利润表得到。
(4)人力资本的补偿价值C,对应了企业人力资本的筹集成本,人力资本使用成本中的契约性代价和法定性代价,以及人力资本的再投资成本。这部分数据来自应付职工薪酬的贷方发生额。
2.案例分析
本文选取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年报为数据来源,对前文所提出的人力资本定价方法进行实际应用(见表1)。
首先,计算2008年人力资本投入对企业新增收益的贡献比例。
根据上述资料,整理得出人力资本、物质资本投入以及企业新增价值的数据(见表2)。
将表2中企业2007年、2008年的增加值和人力资本、物力资本投入的数据代入公式3.2,求得α= 0.247,即为R值。
其次,测算企业人力资本价值。
根据表1中的数据,依照各参数的范围,取相应数据代入公式1:
V=C+E×R= 707 411 684.87+2 271 174 042.45×0.247
= 1 269 370 032.09(元)
3.案例总结
模型测算出的R值比率(即人力资本对企业新增价值的贡献程度)为24.7%,与统计测算出来的本省相邻的市的人力资本存量对GDP的贡献比率(23.57%)基本一致,反映该企业符合本国国情,可说明模型的适用性。另一方面,模型的数据可从现行的会计、统计核算中获取,测量出的企业人力资本整体价值能反映企业的人力资本价值,为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了科学的基础,有较强的实用性。
虽然企业中人力资本对其新增价值的贡献比率较低,但不意味着要减少对人力资本的投资。从宏观角度看,由于我国人力资本投资(教育)的力度不足,人力资本存量和人力资本水平的增长率仍处于低水平,才使得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份额很小。因此,应更加重视对企业人力资本的投资,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引进高科技人才,并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从而提高企业人力资本水平,以期获得更多的新增价值空间。
通过案例可以看出,该模型考虑到了人力资本的产权收益。认为人力资源的薪酬一方面来自于基本工资;另一方面与物质资本投入者一样,来自企业税后利润。论文所提出的人力资本定价方法,符合人力资本产权方面的理论,即人力资本价值包括企业的投入成本和与企业效益挂钩的风险收入部分。
四 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应用该方法能够较实际地解决人力资本定价问题,突破了以往定价方法的障碍,在计量方面、理论方面以及实际应用方面都有优越性,可以使企业更好地认识人力资本价值,更高效地经营管理人力资本。
1.价值计量全面
该方法追溯了人力资本价值产生的根源,全面地界定人力资本成本,从而计算人力资本筹资成本、再投资成本、使用成本中的契约性代价和法定性代价所产生的补偿价值,以及人力资本使用成本中分配性代价所对应的贡献价值。故在量上能够全面地反映企业人力资本的整体价值。
2.理论基础坚实
在理论方面,该计量方法涵盖了人力资源的体力和脑力消耗的补偿价值,及人力资源所提供的劳动中的剩余劳动对企业所创造的剩余价值,体现了劳动价值理论的思想。此外,模型中人力资本对企业的贡献比例的提出,说明企业的新增价值是人力资本和物力资本共同作用的结果,符合西方经济学中的相关理论观点。
3.符合会计制度要求
从会计核算角度,该方法核算时间采用一个会计年度,核算主体是一个单位,符合会计分期假设和会计主体假设。同时,该方法以一个会计期间为时间范围计算人力资本价值,所采集的数据均为历史发生数据,符合以当年为核算年度和按历史成本计价的现代资产价值计量的特点和原则。
4.应用性较强
从案例分析结果来看,利用C-D生产函数计算出的人力资本贡献份额基本符合相关统计研究测算出的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说明该方法符合宏观经济情况,适用性较强。在应用部分,模型中各个参数的取得均来自企业财务报表及科目余额表,体现出该方法的客观性和可行性。
总的来看,在市场经济制度不断完善和社会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人力已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经营管理者只有充分认识并理解了人力资本在企业物质资本运行过程中充当的角色,以及在物质生产资料(物质资本)价值转移和新增价值的产生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才能对其所拥有的人力资本进行足够的激励和科学的管理,才能有效地避免企业的不当经营,从而增加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二)研究展望
人力资本定价问题是一个世界范围内的复杂课题,涉及到经济学、社会学和管理学多学科的知识。本文初步提出了基于当期价值理论和C-D生产函数模型的企业人力资本定价方法,但是对人力资本价值的系统研究还不很深入,对以C-D生产函数来确定人力资本对企业新增价值的贡献份额的可行性需要单独地进一步验证。今后在条件许可时将进一步研究模型的适用范围,改进生产函数自身的局限性带来的缺陷和不足。虽然本文也进行了案例分析,但并未做广泛的实证研究,所得结论的普遍适用性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企业人力资本定价问题对建立科学高效的人力资本经营管理体系至关重要,在日后的研究中需要考察人力资本价值形成的根源,并对人力资本定价模型的实践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B. Gray. 人力资本:特别是关于教育的理论与经济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62.
[2] 高立法,曹云虎,殷子谦.现代企业成本控制实务[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315-326.
[3] 张文贤.人力资源会计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4] 李世聪.人力资本当期价值理论与方法的创建和实证分析[J].湖南社会科学,2003:105-107.
[5] 向显湖.人力资本财务论――基于企业主体的一个基本框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91-103.
[6] 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2002:92.
[7] 李忠民.人力资本:一个理论框架及其对中国一些问题的解释[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4.
[8] 石婷婷.人力资本产权制度分析[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9] 刘,刘美丽.异质型人力资本融资成本分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9(2):102- 103.
[10] 孙玉甫.人力资产定价[M].上海:立信出版社,2005:46- 56, 143- 146.
[11] 李建民.人力资本通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
[12] 刘华,李刚,朱翊敏.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2(7):64- 66.
[13] 郎艳怀.经济数学方法与模型教程[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10):34-35.
[14] 管怀鎏.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与劳动价值论[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8,29(1):12-14.
[15]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三版(微观部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127.
[16] Gurbaxani Vijay, Melville Nigel, Kraemer Kenneth. The Production of Information Services: A Firm-level Analysis of Information Systems Budgets [J].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 2000.6, 11(2).
[17] 陆路. 煤炭企业生产函数的估计和经济学上的思考[J].煤炭经济研究,2010(9):43-46.
[18] 谢尚光.应用生产函数分析医院效益[J].中国病案,2010,11(5):46-47.
[19] 倪明,徐福缘.企业信息化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J].情报学报,2005,24(4):460-462.
[20] 陈胜东,周丙娟.企业人力资本与物力资本投资的效益分割[J].商业研究,2005,(315):83-85.
[21] C. W. Cobb, P. H. Douglas. Theory of Production[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28, 18(Supplement):139-165.
[22] S. A. Snell, J. W. Dean.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and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A Human Capital Perspective [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992, 35(3):467-504.
[23] E. Flamhohz. Human Resource Accounting: Measuring Positional Replacement Costs [J].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1973, (Spring):8-11.
[24] 张运婷,刘苹.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形式差异的实证分析[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9(5):90-95.
[25]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95- 199.
一、新经济增长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和起因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学术界掀起了新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热潮,其提出的背景主要是针对新古典增长理论所无法解释的两个现实问题。第一,各国经济的长期持续增长问题。经济增长率的长期数据表明人均产出的增长是递增而非递减的,而在新古典增长理论是在资本的边际收益递减的前提下,资本的边际产品增长率是趋于下降的。可见,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在解释经济的持续增长方面存在着缺陷。第二,不同国家人均收入存在的巨大差异问题。按照新古典增长理论从长期的发展来看:发展中国家的增长率是可以与发达国家趋同的。而根据以往统计资料显示我们可以看到,随着经济的发展,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收入有不断拉大的趋势。面对这一事实,新古典增长理论的解释显得苍白无力。此时,以罗默、卢卡斯等人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摒弃了新古典增长理论的核心假设,在对新古典增长理论重新思考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组以“内生技术变化”为核心的一套全新的经济增长与发展的思想,探讨了长期增长的可能前景,重新引起了人们对经济增长理论和问题的兴趣,至此,“新增长理论”的研究潮流勃然兴起。
二、新经济增长理论的概述
新增长理论最重要的突破是将知识积累、人力资本等内生技术变化因素引入经济增长模式中,提出要素收益递增假定,其结果是资本收益率可以不断地增长,人均产出可以无限增长,并且增长在长期内可以单独递增。其研究思路大致可以分为五种:内生技术变化的增长思路[知识外溢和边干边学的内生增长思路[线性技术内生的增长思路[开放经济中的内生增长思路[专业化和劳动分工的内生增长思路。其中,前两种经济增长研究思路尤为重要,对我国经济增长无论在理论指导方面还是现实经济实践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启发作用。因此,接下来,笔者将着重介绍Romer的经济增长理论模型以及Lueas的经济增长理论模型。
1.罗默经济增长理论
罗默模型建立的思路是通过引入期望从发明中获利的研究人员从事的研究工作,将技术进步作用完全内生化。罗默把知识即新思想(或者创意)作为独立因子纳入经济增长模型当中,由于新思想与其他的普通商品截然不同,它具有非竞争性和部分排他性,这使得新思想所带来的收益是规模递增的。
罗默模型的总生产函数为 Y =Ka(ALY)1-a ,它描述了资本存量K,劳动力L以及新思想的存量A与产出Y之间的关系。对于一个给定技术水平A,上式方程的生产函数中K和L的规模报酬不变。然而,如果新思想A也被视为生产的投入要素时,就存在了报酬递增。所以,新思想能提高经济产出的收益, 而且能使资本和劳动等要素投入也产生递增收益,从而使经济的规模收益是递增的。递增的收益保证着经济的长期增长。这就能说明长期收益为什么能增长,也能解释各国增长率为什么有差异, 为什么不同国家有不同的要素边际收益。 转贴于 同时,罗默也指出了,既然新思想能够带来收益,也能够作为商品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进行传播和转移。因此,各国间的贸易可以使知识在世界范围内加速积累,从而提高全世界的总产出水平,特别是相对于后进国家来说可以产生赶超效应。
2.卢卡斯的经济增长理论
卢卡斯将人力资本作为一个独立的因素纳入经济增长模式,运用更加微观的、个量的分析方法,将舒尔茨的人力资本和索洛的技术进步结合起来。卢卡斯将人力资本引入索洛模型,视其为索洛模型中“技术进步”的另一种增长动力形式,视人力资本积累为经济长期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并使之内生化、具体化为个人的、专业化的人力资本,认为只有这种特殊的专业化的人力资本的积累才是增长的真正源泉。
同时,他强调了人力资本是“增长的发动机”,因为人力资源本身就是一个生产投人要素:一方面它是投资的副产品,即每一个厂商的资本增加会导致其知识存量的相应提高[另一方面知识和人力资本具有“外溢效应” 即一个厂商的新资本积累对其他厂商的资本生产率有贡献。这意味着,每一个厂商的知识水平是与整个经济中的边干边学,进而与全行业积累的总投资成比例的。通过这种知识外溢的作用,资本的边际产出率会持久地高于贴现率,使生产出现递增收益。
三、新经济增长理论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启示
新经济增长理论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作为一个总体来研究或比较,对各国经济增长都具有建设性的指导意义。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人力资源极为丰富,但人力资本存量较低[我国科研创新能力以及自主研发知识发展不足[政府在加强人力资本投资和鼓励创新方面政策不到位。因此,面对这种现状,新经济增长理论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启示无疑是深刻和鲜明的。
首先,树立重视人力资本和新知识的观念。新经济增长理论的专业化知识和人力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持续和永久的源泉与动力的观点对具有丰富人力资源的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以教育培训为主体,加大的人力资本的投入以及提高新知识积累效应对我国经济增长率合收入水平的提高无疑是巨大的推动作用。
其次,拓宽教育渠道,加强教育投资力度。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和边干边学都是人力资本的积累途径,这对加速我国人力资本和新知识积累、提高经济增长率和人均收入水平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发展科学技术教育事业并将教育事业的重点放在普及基础教育和技术培训上,继续提高国家财政的教育经费支出比重使教育费用支出增长率高于国家财政支出增长率,鼓励社会增加教育投入吸引和激励海外华侨捐资办教育[积极鼓励各种社会团体办教育[强化企业与事业单位的教育培训职能提高各单位教育投入。
最后,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进行知识的传递与交换。新经济增长理论还认为开放经济有利于知识的积累,从而促使经济发展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经验也表明,开放的国家经济发展速度显著快于封闭的国家。
总之,知识经济将逐步占据国际经济的主导地位,知识经济对发达国家而言,是生产力发展的自然结果[对处于实现工业化进程中的发展中国家则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因此,我国要借鉴新经济增长理论的有益思想加快人力资本和新知识的储备以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薛进军.“新增长理论”述评1经济研究,2003(2)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高速发展及竞争的加剧,能否安排其毕业生合理、及时而充分的就业对职业院校的发展和建设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年来许多企业出现技术工人大量短缺、技术工人招工难的问题,说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于中等层次的技能型人才仍然保持着旺盛的需求,职业教育仍然需要继续大力发展。另一面,却是许多职业学校学生和没有一技之长的劳动者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岗位空缺与失业现象并存,凸现了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另外,职业院校传统就业模式单一,造成目前初次就业率偏低,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已经凸显出来。要解决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就应当充分利用毕业生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对社会岗位需求的适应性,在就业的渠道和模式上进行创新,这已经成为职业院校生存和发展急需解决的重点问题。
一、国外职业学校的就业模式与形态变化
1.国外职业学校的就业模式
职业学校学生就业问题是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范畴,国外对职业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主要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展开的,微观分析主要涉及职业学生就业力的供给与需求,宏观方面主要围绕是否存在失业、失业存在原因及如何实现充分就业等就业失业理论展开研究。近年来,西方经济学关于职业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果,积累了一系列的成功经验,根据创造就业机会的不同方式可以把就业模式分为:美国模式、日本模式、荷兰模式。美国模式的主要特征是自由经济和高新产业的制高点战略弹性市场,结果是美国不缺工作,但是缺钱,主要问题是在实现高就业的同时收入差距急剧拉大。日本模式具有东方文化的某些特征,准终身雇佣制,比较僵化的就业市场,福利较低,就业比较充分。目前荷兰是失业率最低的国家之一,荷兰的主要经验是,不用对社会产生巨大动荡的国家福利制度进行重大改革来降低失业率,提倡通过协商解决问题,在工资增长的情况下,为关闭企业职工提供优厚的社会保障,反过来,由于社会保障优厚外包服务,大家能够接受低工资增长。上述就业模式为我国缓解就业问题提供了参考,一是具有完善的就业模式,二是以社会力量为主导,加强对毕业生的技能培训,三是具有健全的创新激励机制。
2.国外就业形态发生的新变化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Peter F·Drucker)曾经研究了美国1965-1984年间的就业结构,发现新增就业机会基本上都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并且几乎全都是创业型和创新型企业。从当前世界各国企业结构和劳动力就业规律看, 95%以上的企业是微型和中小企业,每个微型和中小企业平均就业规模9—15人,65%—80%的劳动力在个体、微型和中小企业中就业,发展中国家每千人20—30个企业,发达国家每千人45—55个企业。新创个体、微型和中小企业是吸收劳动力就业的基础组织单元。资料显示,包括具有微型和中小企业规模的个体经济, 目前我国每千人只有4至5个企业,大大低于世界各国每千人企业数量水平。因此,大力发展个体、微型和中小企业,将政府投资、国家创业、劳动者就业的道路,转变成大学生创业,国家提供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之路才会越走越宽。
二、目前我国职业学校的就业模式创新
我国就业理论研究起步较晚,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失业高峰形成,理论工作者才逐渐重视了对社会主义劳动就业的研究。传统主流就业方式主要有学校主导型,学生主导型,校企联合型和政府组织型四种模式。本文提出两种就业新模式,即基于外包服务的灵活性就业模式和基于公民社会组织的“社会型”就业模式。
(一)基于外包服务的灵活性就业新模式
该模式是指大学毕业生不受雇于任何单位,根据自身专业技能与相关单位建立技术服务关系,接到任务后往往独立完成,以工作量计算并获取报酬。如IT市场的系统集成、软硬件管理服务、房地产及二手车估价咨询经纪、财会审核、保险人、图纸设计、翻译导游等。
1.美国外包产业创造新就业机会
许多跨国公司对“将IT工作外包即是使工作流失”的观点表示反对,如通用电气指出,近10年内公司在美国内的员工规模一直保持稳定。一些经济学家提出,海外工人更多时候是美国内工人的补充,即使大量低档产品的生产发生在海外,像管理、研发、供应等环节仍留在国内。ITAA提出,从理论上讲,利润增加必然会导致企业购买新设备,建立新实验室,最终增加美国人的就业机会,工人工资也会因为业务外包进一步提高。ITAA和劳伦斯·克莱因教授的研究均指出2003年外包为美国创造了9万个净就业岗位,2008年将增加到31.7万个。
2.印度外包产业市场份额巨大
目前,印度是全球离岸IT服务外包市场的最大承担者,占有了80%的份额,2001年其软件出口为60亿美元,2002印度在软件外包市场年是77亿美元。据统计,2004年,印度仅在业务流程外包的收入就达12亿美元,占海外业务流程外包市场的67%。2006年印度占据全球离岸IT服务外包的24.89%,主要服务于美国市场论文格式范文。据麦肯锡公司预计,2011年,印度在全球软件和后端办公服务外包市场所占份额将达到55 %以上。
迄今为止,印度前四大IT公司均已经在中国开设分公司,并将印度公司的品牌优势带入中国。如同《世界是平的》所描述的那样,在全球市场大开放的时代趋势之下,以印度模式为代表的外包产业彻底席卷了全球市场。大量工作从高人力成本地区转移到低人力成本地区,同时公司有机会到国际市场上参与国际竞争。在这个过程IT项目之外的外包业务量庞大,仅仅将外包与IT相联系的时代己经成为历史。非IT项目,特别是涉及企业咨询管理等传统欧美大型跨国公司特有的业务市场份额,现在正逐步被印度企业蚕食。
3.我国外包产业亟待发展,优势明显
我国具有高级人才丰富、日益完善的高端人才培养机制、众多的科研院所、质量和数量均占有优势的海外留学人员、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的研发中心、质优价廉的人力成本、凭借风险资本而创业的服务外包企业、社会资本进入人才培养体系、我国独有的日韩语言文化优势等九项高级或专门性生产要素,在一般生产要素方面具有大量的质优价廉的职业教育毕业生等优势条件,将会有力地支撑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我国具有优良及低成本的电讯基础设施、巨大的电子信息制造业基础、跨国公司在中国研发中心的运作、优良的通信业基础和相关服务业基础等多方面优势,为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支持,以及相关产业的互动。
(二)基于公民社会组织的“社会型”就业新模式
该模式是指由公共部门及民间组织等社会力量提供的满足全社会或是一类社会群体共同需要的服务,具有公众性、公用性和公益性。需要大量的社会力量去积极参与,包括教育培训、公益慈善、福利保障、社会救助等。该模式在发达国家是一种重要的就业形式,在我国还只是刚刚起步,因其既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政府失灵,又能减少政府成为社会矛盾焦点的概率,有利于解决职业学生就业问题,从而使其成为一种新型的具有挑战性的就业模式。
1. 我国社会组织具有吸纳就业的潜力
2009年,我国每万人社会组织数量为28.8个外包服务,社会组织就业占非农就业的比重为3.98%,占服务业就业的比重为7.23%。这表明我国的社会组织总体上还处于发展的上升阶段,同时也说明我国社会组织还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在宏观经济保持预期增长速度的前提下,“十二五”时期,城镇每年新增的就业岗位在1130万个左右,但城镇新增劳动力的供求总体形势是供给大于需求,供需缺口在1710万人左右,城镇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在社会组织吸纳就业方面,我国与西方国家存在着明显差距。按动态计算,假设社会组织吸纳就业人数占非农就业人口的比重每年平均增长0.12个百分点,“十二五”期末该指标可达到4.82%,与国际平均水平基本持平。据此比例和预测的非农就业人员,可以计算出“十二五”时期我国社会组织吸纳就业的潜力平均为127万人。对比我国城镇新增就业的供需缺口,社会组织吸纳就业的潜力在弥补城镇就业缺口方面的贡献平均在7.9%左右。可见,大力发展社会组织确实是我国促进就业的一条重要渠道。
2. 加大政府财政投入,以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来创造就业机会
我国社会组织发展过程遇到的最主要问题是资金的缺乏,因而政府在发展引导社会组织吸纳就业时就必须要对社会组织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以政府投入引导社会资金的参与,形成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多层次的社会服务事业发展模式,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模式。从国内外经验来看,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在国外已经成为政府公共财政支出的一个重要部分,而国内却很少。尽管上海、深圳、北京等地政府已经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就整体而言,政府购买服务仍然是零星个案。因而,目前可以考虑从国家和各级政府对有关民生、农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节能环保、灾后重建拨款中明确划出部分资金去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由社会组织去组织完成公共服务领域的供给需求。通过加大利用政府公共资金的使用,解决目前社会组织发展过程中的资金缺乏瓶颈,有了充足资金支持的社会组织自身在公共服务的提供过程中,能够充分提高在社会组织部门工作的就业人员工资福利待遇,能够吸引职业学校毕业生进入社会组织部门就业。
3. 社会组织吸纳职业学校学生就业的政策制度创新
在促进社会组织吸纳更多具有一定职业技能的职业学校学生就业过程中,政府也应该进行制度创新,实现对社会组织的法制化管理。因而,国家应该加快对社会组织的立法,减少社会组织提供公共服务的阻碍因素,把在社会组织部门就业的人员纳入国家正常社保体系当中。建立国家、社会组织以及个人共同缴纳支付的社保基金制度,解决职业教育毕业生到社会组织部门就业的后顾之忧。
参考文献:
[1]周晓燕.中印承接外包服务的比较研究.中国知网.硕士论文数据库.
[2]骆勇.金融危机下社会组织吸纳就业的前景、困境及政策干预.[J]现代经济探讨.2009(7).
目前个人手机终端设备已经迈入了网络时代,在3G时代,各种移动电子设备也开通了上网的功能。销售管理系统本身就是作为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一个重要分支。因此对于移动公司而言,建立智能手机销售项目管理系统已经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措施之一。由于现有的移动通信市场已经处于一种高度饱和的状态,手机终端市场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就是取决于客户保有量以及新增用户之间的拉锯战。由于在手机终端销售的质量管理方面涉及到企业多方面的而工作岗位,市场人员在具体执行销售目标的过程中经常不能做到顾全大局,所以本文尝试使用项目管理的方法。来实现企业手机终端销售质量的控制,为拓展手机终端类的销售渠道尽可能的提供一种标准化以及可执行的项目管理的方式。
1 手机终端销售目前存在的问题
该公司在手机终端类销售渠道质量的控制上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1)社会销售渠道的投入与产出的效率偏低。该公司的销售渠道的数量在经历了初期的快速增长以后,手机终端的营销商家基本上稳定在4000家,站到全市行业的70%以上,但是在每年新增市场的份额中却不到50%,充分说明了该公司销售质量的管理已经处于市场落后的状态;(2)对手营销能力的快速扩张,一方面,电信从2010年开始了3G渠道网点的飞速建设和升级,另外一方面联通与IPHONE手机等移动终端展开深入的合作,通过明星移动终端来提高自己的市场核心竞争力;(3)手机终端的销售渠道与用户的使用要求并不匹配。该公司的仍是以传统的销售终端为主,在全球网上使用套餐、销售质量控制和相关的服务功能严重缺失。(4)手机终端销售渠道掌握较弱,违规现象十分的严重。
2 如何使用项目管理的方式来加强产品销售质量的控制
笔者针对目前该公司手机终端销售数量的下降,新增市场不断下滑的问题,该公司的项目管理小组从市场人员管理、市场竞争形势、销售渠道管理以及相关销售人员的薪酬体系等四个方面进行了相关的分析。
2.1 手机终端销售的项目管理的定义与启动
本项目小组成立的目标分为总体质量目标和次级销售质量目标。总体质量目标为确保手机终端销售总量在新增市场的占有率达到65%以上,并连续稳定至少三个月以上。所谓的次级销售目标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包括渠道酬金优化,其中酬金获取来源种类不低于20%;其次是对公司的业务产品进行升级换代;最后通过销售渠道管理来提升网点人员的满意程度从而防止网点销量被竞争对手抢走。该项目的周期共计6个月,主要包括销售渠道资金的优化、产品的业务升级、网点布局优化、渠道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对于项目的四个阶段采取里程碑的方式来逐一进行。由于手机销售渠道提升的项目所涉及公司的项目较多,工作量较大,时间跨度较长,所以笔者根据该项目的具体特点,建议采用矩阵组织结构形式。这种矩阵形式的销售人员的管理模式充分体现了公司的领导层对销售质量提升的重视。
2.2 制定项目计划
项目计划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项目进度计划和项目质量控制计划。在具体的项目进度计划中,对其中的该公司的业务与产品进行升级、手机销售渠道的资金优化、销售网点的布局调整以及手机移动销售终端的提高四个方面的工作进行具体的细化。只有细致的划分每个阶段的具体工作内容和工作目标,才能够确定手机终端销售质量提升的项目总工期。对于该项目的执行质量计划而言,是通过对该项目具体实施的过程的控制来实现的,在项目具体的执行过程中的每个阶段,要针对这个阶段所要实现的具体目标编制实际的质量计划。
2.3 执行该项目所列出的计划
在执行该项目的开始阶段就要建立一支高效的项目团队。在控制项目进度方面主要做两个方面的工作,首先对该项目进行进度检测,包括关键点检查,所谓的关键点就是在项目计划当中的每个里程碑的时间点;其次撰写每周进度报告,在本项目的执行周期内,每周都要制作项目状态的进度报告,从而报告给项目经理,目的是为了更方便的安排下周的具体工作。
2.4 本项目执行的结果进行质量验收标准
对本项目执行结果的质量验收,笔者认为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考核。(1)对手机移动终端在新增市场的占有率方面是否有达到项目的预期目标。(2)从手机销售终端的社会渠道进行产出效能的相关评估,不仅对社会销售渠道整体销量进行评估,还要对具体每个销售网点的实际销售能力进行考核,从而判断手机销售的产出效能是否有所提升。(3)对手机销售渠道的掌控能力,各个销售网点要达到销售目的,就必须加快销售的流转速度,很多销售网点为了提高销量都采取了降价的措施,从而进一步带动了其它渠道商的降价,很大程度上可以刺激消费者的消费需求。(4)从销售网点布局的改善进行考察,主要包括销售渠道网点空白区的补点,实行一村一点和一厂一点的销售模式。其次对销售渠道的扎堆区进行集中清理,销售网点的扎堆会直接导致消费者的忠诚度降低。
3 结语
随着手机终端类3G时代的来临,销售市场的竞争逐渐激烈。本文通过大量的参考文献的调研,主要分析了某公司在手机终端销售市场目前所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从项目管理的角度,阐述了如何使用项目管理措施来实现对手机终端销售质量的控制,具体项目的实施过程主要包括四个阶段,手机终端销售的项目管理的定义与启动、制定项目计划、执行项目计划、最终对项目的实际效果进行考核。
参考文献:
[1]赵俐渊.项目管理理论在销售渠道管理中得实践与应用.硕士学位论文[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