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与消费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4-12 17:37:26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设计与消费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设计与消费论文

篇(1)

对伽达默尔而言,诠释过程真正的实现,包括了解释者的自我与被解释者。这一同时的发生,就构成了游戏本身。如果以打球作为范例,在球(设计)经由游戏者所形成的往返重复的律动中,游戏者或打球这件事都因这颗球的往返动作而“被牵着跑”。同时,球这个游戏也被施展开来,球(类)游戏的精神就依附在这颗球上,这就是真理所在。游戏所强调的是一个“自我展现”的作用。在艺术经验里,真理的存在不表示某个行为或主体的自由自在,而是游戏所形成的一个历史经验,一个游戏动作的展现。游戏是一个理解的过程。而引申至企业形象设计,在这个“企业形象的游戏”里,对视觉设计、环境与人的态度而言,它们就变成一个(准备)被诠释的对象,一个可阅读的文本,一个游戏中的“那颗球”。

设计是“被观者拋来拋去、不断重复律动的那颗球”,它是“表象上”被诠释的对象,被诠释的文本,但其实设计本身并不是真正的、最终的那个对象。真正的那个对象实际上是企业形象本身。那么最终完成这个游戏的意义就在于“企业形象”这件事被展开。对企业而言,它向外界说了话;对于观者而言,理解了这个企业的文化,因此赋予了其对这个企业形象的一个诠释,并且将自身融入这个企业形象之中,在其中寻求自身对企业理念、精神的认同之处,去发觉在集体意识下的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而旁观者通过从观察的角度来决定自身是否要跃上舞台也成为诠释文本的参与者之一,去参与这个游戏。企业形象的游戏在舞台上不断地吸引台下的观众参与其中,以现实来说就是企业不断地吸引消费者消费。观众登上舞台,参与游戏,也会有新的观众填补舞台下空出的空缺,如此循环,台上的诠释越来越丰富,同时,也一直不断地有新观众加入,企业形象的推展也就越加丰富与开阔。以星巴克咖啡(Starbucks)为例,在市区内街头林立的星巴克改变了都市人的饮食习惯与社交方式,人们把到星巴克喝咖啡、聊天、阅读、社交作为一项好品位的代名词。他们的产品不单是咖啡,而且是咖啡店的体验文化,咖啡只是一种载体。而正是通过咖啡这种载体,星巴克把一种独特的格调传送给顾客。咖啡的消费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感性的文化层次上的消费,文化的沟通需要的就是咖啡店所营造的环境文化能够感染顾客,并形成良好的互动体验。

场所本身已然不只是原来所被赋予的功能和定义,消费者对于企业和场所的诠释不断地扩大,使当中的内涵也更加丰富。消费者不断地进入场所之中,也因此不断地诠释着企业文化。同时,在阅读企业的形象设计时,消费者对于设计的诠释与企业形象不断地相互激荡,在持续的诠释过程中,无论是“有形的设计”或是“无形的设计”,设计本身在企业形象传达的游戏规则中不断地被“游戏”着,设计本身的含义愈加丰富,而企业形象的强度也不断地被增强着。一个游戏通过参与者的加入,多样诠释的产生使游戏本身内容的丰富性也愈加精彩。企业理念经由包装形成其游戏规则,有了参与者之后,则丰富了游戏的内涵,游戏规则与游戏的参与者共同演绎了这出戏,“游戏”了游戏,完成了游戏,游戏也因此得以建立。消费者与企业此二者紧密互动、互扣,形成强而有力的企业识别,而展现整体企业形象的功能也得以施展开来。

企业的理念和精神也凭借企业形象设计与消费者的沟通而得以确立,也就是成为一个游戏的主体。本文以这个游戏概念为立论的基础,尝试将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中的游戏概念应用于企业形象设计中,探讨哲学观点应用于设计的可能性,以及当中设计与消费者的互动沟通过程,这未尝不是一个新的观点。在设计领域后续的发展与研究上,这个问题或许是一个有待发掘的方向。

作者:于亮

篇(2)

消费心理在体验式终端设计中的体现

篇(3)

2精神消费文化是高层次的文化

它以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审美意识为核心,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也越来越重视精神消费文化,从古代的俞伯牙与钟子期高山流水觅知音,到今天人们追求精神享受去听一场音乐会,去看一场电影,阅读一些书籍,去剧院看一场戏剧,这些活动大大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于是产品设计变得更加贴近人们的精神世界,各类音乐、画展、演唱会、讲座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人们在业余时间会选择去旅游观光。因此,很多旅游景点被开发出来,旅行社里有了更多的路线选择;旅行的过程人们总要买些纪念品,于是很多特产被设计成精美、便携、易储存的,这样人们不仅身体可以得到放松,而且得到了精神的享受,这些精神产品的出现提高了人们的消费质量,促进了人们的发展,也正是因为人们的精神需求,才使得这类产品有了百花齐放的局面。

3生态消费文化就是对优美的生态环境和绿色消费品的需要而产生的文化

这一点对产品设计的影响在当今社会尤为突出,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环境和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反对浪费、反对污染,提倡绿色、提倡循环,人们的绿色消费观念不断增强,愿意推行绿色消费。因此,可以重复利用的购物袋取代了传统的塑料袋,不用的时候还可以折叠成一个小包,既美观又节省空间,减少了白色污染,也减少了消耗,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深受消费者的喜爱。正是这种意识的提高,用于照明的节能灯被设计出来,不仅提高了灯泡的寿命,还节省了电力资源,它的价格虽然比普通的灯泡价格高,但是从长远利益来看,节能灯泡性价比更高,它也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我们现在使用的冰箱、空调,都带有耗能指数,消费者在购买时大都会参考低耗能的电器,高耗能的电器在逐渐被淘汰。人们不再无止境的砍伐森林、捕捞鱼类,而是有计划地对资源进行利用,越来越多的新能源被开发出来,这些产品的出现正是受到了生态消费文化的影响。

篇(4)

引言

随着“低碳经济”概念的兴起,发展“低碳经济”已开始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一种新经济模式的兴起必然引发了社会生产与消费方式的变革。然而对于“低碳消费”,消费者普遍认为将会牺牲和降低现有生活质量并造成个人生活不便,因而不愿意改变现有生活方式和习惯。面对与环境有关的消费中,这种类似于社会规范的消费模式限制了个人选择余地(张浩,2012),并且成为阻碍低碳社会构建的重要原因。

加拿大环境心理学家Mohr提出了基于社区的社会营销理论(community-based social marketing,简称CBSM),它是指出通过基于社区的团队力量,加强个体之间的合作与监督,改变旧的行为方式与习惯,从而能够有效促进个体践行可持续性的生活方式。欧美国家一直领导着世界的低碳运动,而在web2.0时代下随着网络新媒体等技术的发展,虚拟低碳社区逐渐形成,并且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加入其中。相关的实践证明,这种方式比大众营销(mass marketing)更为有效。本文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分析影响消费者参与虚拟低碳社区的因素,以便能够深入了解消费者心理,为日后制定引导路径提供思路。

虚拟低碳社区

(一)虚拟低碳社区定义

一直以来在促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都是从改变个体行为的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然而近几年许多欧洲国家开始将注意力转向构建一个社区,将消费者联合起来视为一个“组织”,运用营销的思路来改变消费者行为。Moloney(2010)指出建立新的社会组织来形成新的社会规范,让每个人都参与进来,以社区的形式来促进行为的改变更有效且可持续性强。低碳社区(low carbon community)提供了一种新的情景环境来解决促进低碳消费行为过程中的关键问题。从实践来看,有四类典型的低碳社区:基于地理空间的低碳社区(urban community);基于企业、行业内部的低碳社区(sector community);基于共同兴趣的低碳社区(interest community);以及利用网络技术的虚拟的低碳社区(virtual community)。

虚拟社区是随着Web2.0技术的不断发展,在互联网上开始大量出现,并改变了社会的方方面面。Preece(2000)指出虚拟社区是由一群具有共同兴趣、相同目的的人组成的,他们彼此默认一定形式的规则、方案、仪式和法律,他们的互动遵循这种规则,成员借助计算机系统支持他们之间的互动,从而促进归属感的形成。针对参与者对虚拟社区需求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以下五类社区:兴趣型社区,如各类论坛;关系型社区,如人人网;幻想型社区,如网络游戏平台;交易型社区,如淘宝网;创作型社区,如新浪博客。而虚拟低碳社区(virtual low carbon community)正是基于虚拟社区平台上的,一种具备相同兴趣、相同社会经济特征的团体或组织,个人通过参与团队的方式彼此合作,旨在减少成员的生活方式的碳强度,最终目的是逐步形成整个社会可接受的一种低碳消费模式。

(二)虚拟低碳社区的发展

国外虚拟低碳社区中一个较为典型的案例是Carrotmob,一个虚拟性的组织,致力于通过联合消费者个体的力量以促进二氧化碳减排,利用借助新媒体宣传的线上线下活动相结合的方式,联合个体消费者开展社区活动,以减轻个体在实现低碳消费过程中的无助感。这些多变的交流传播方式的意义主要在于观点的分享、成员招新、活动协调组织、经历报道,以及各个活动间的互相鼓励。目前国内虚拟低碳社区主要形式为豆瓣小组、认证微博、人人网公共主页以及个别环保组织独立运营的网站及论坛,其中济溪环境交流网络由一群年轻的中国环境保护志愿者于2004年12月创立,目前已经成为中国最活跃的青年环境组织交流平台,组织主要结合在线平台建设,与其他机构开展交流合作,打造有针对性和专业性的线下活动。通过与国内虚拟低碳社区管理者深入访谈发现,参与者对于该类社区参与度尚处于较低水平,参与者较多扮演浏览者和潜水者角色。大部分参与者主要进行信息浏览,较少进行回复与互动,信息分享与传播不足。线上互动有限直接导致众多线下活动无法有效开展,因而使得虚拟低碳社区无法有效将个体集中起来,无法从本质上起到改变行为的作用。而有必要分析影响消费者参与虚拟低碳社区的因素,以寻找激发消费者参与的策略,从而更好地开展虚拟社区运作。

影响消费者参与虚拟低碳社区的因素

Ajzen(1991)提出的“计划行为理论”(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是基于“理理论”(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之上延伸拓展而提出的,被认为是行为领域研究的经典理论模型,广泛用于分析和预测亲环境行为、健康饮食、体育锻炼等。

计划行为理论TPB理论认为决定行为的最直接因素是执行行为的意向,而意向又由三个因素决定。首先是态度(attitude),指个人对某个行为赞成或反对的评价,包括认知评价以及情感评价。其次是主观规范(subjective norms),指个人考虑是否执行某个行为过程中对他人及社会态度的感知。而知觉行为控制(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是个人对执行某一行为难易程度的认识以及对自我行为控制能力的判断,Ajzen发现人的行为并不是百分百地出于自愿,而是处在控制之下。具体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便利条件(facility),反映了行为中需要的客观资源的便利性,比如时间、金钱、基本设施等;另一个是自我效能(self-efficacy),指个人对执行某一行为对自我能力的自信程度。该理论同样可用于分析消费者参与虚拟低碳社区的行为,将影响行为的因素纳入到TPB综合模型中(见图1),从而更系统的认识和分析参与行为。

(一)态度

整体来说消费者对“低碳”的态度将影响是否会参与虚拟低碳社区,态度越积极越有可能参与其中。而影响态度的因素可以概括为两个,分别是个人利益于社会利益(刘宇伟,2008)。根据已有文献研究,个人利益可体现在参与虚拟低碳社区能够带来实际利益,包括消费者可获取的信息、经济利益、解决问题方法等;以及情感上利益,包括在虚拟社区中得到的分享与帮助的乐趣、社会价值感满足等。而社会利益则是通过参与者自身相关知识水平范围内感知到的低碳消费能够为社会带来的直接利益。认为利益越大,越能够产生积极态度。

(二)主观规范

影响参与虚拟低碳社区的规范可以分为社区外的社会规范以及社区内的组织规范。社会规范是通过社会成员的交互演变而来,并通过技术、营销和媒体等商业体系来强化的,最终形成一个社会的消费模式,可以称之为“社会消费习惯”。因而目前社会普遍的消费习惯以及信息宣传将影响消费者参与虚拟低碳社区的决策。而虚拟低碳社区是一个相对的组织,其内部成员之间也有内部规范,有效的内部规范能够促进社区内成员的认可感,加强成员凝聚力,提高参与意愿。当成员具有归属感时,会愿意遵守社区内规范(徐小龙,2012)。

(二)知觉行为控制

在消费者参与虚拟低碳社区的行为中,对参与难易程度的判断直接影响了消费者是否参与社区活动以及参与的程度。一方面体现在对虚拟低碳社区便利条件的感知上,Internet设备是否便利可及,虚拟低碳社区运行是否正常,界面是否友好,社区分享内容及资源是否容易理解且可靠都会影响消费者的参与。而便利条件作为外部因素并不必然引发行为,自我效能是对自我完成某种特定行为能力的判断。当消费者关心环境问题,同时认为通过加入虚拟低碳社区能够将自己与其他成员共同促进改变行为,将会更加积极投入社区贡献自己的力量。此外,针对参与虚拟低碳社区的消费者,还涉及到与社区成员间的线上线下合作,因而对社区成员和管理者的信任感也将影响消费者的参与,同时将有助于社区内的互动。

(四)个人习惯

此外,社会心理学家发现个人日常习惯在亲环境行为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随着研究的发展与深入,发现习惯具有无意识的、自动的特点,同时是在特定情境-反应连接中建立的。实证研究发现把过去行为加入到计划行为理论模型中时,过去行为加强了解释度。因而消费者过去参与虚拟低碳社区的行为习惯强度越强,参与程度越高,在行为意向到行为过程中起到调节作用。

结论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视角,影响消费者参与虚拟低碳社区的因素分别由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以及个人习惯。其中态度又受到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影响,主观规范受社区外的社会规范影响以及社区内的组织规范影响,知觉行为控制受社区便利条件、自我效能以及信任感影响,最后个人习惯具有调节作用。由于虚拟低碳社区概念出现不久,本文分别根据已有对虚拟社区以及环境行为两个领域的文献进行梳理,构建了理论模型,相关的实证研究还有待于下一步进行。虚拟低碳社区是全面构建低碳社会的一个有益尝试,从个体消费者角度转向“组织”的角度,深入分析影响参与行为的因素能够为制定干预行为的引导路径提供思路(段文婷等,2008),希望能够引起更多学者的兴趣和关注。

参考文献:

1.张浩.基于社区的低碳消费模式:国外的理论与实践[J].消费经济,2012.2

2.Moloney,Susie,Ralph E. Horne,and John Fien. "Transitioning to low carbon communities-from behaviour change to systemic change: Lessons from Australia."Energy Policy 38.12 (2010)

3.Heiskanen,Eva,et al. “Low-carbon communities as a context for individual behavioural change.”Energy Policy 38.12 (2010)

4.Preece, Jenny, Diane Maloney-Krichmar, and Chadia Abras. "History of emergence of online communities."Encyclopedia of Community. Berkshire Publishing Group, Sage(2003)

5.Jackson, Tim. "Motivating sustainable consumption."A review of evidence on consumer behaviour and behavioural change. A report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esearch Network, Surrey: Centre for Environmental Strategies(2005)

6.刘宇伟.计划行为理论和中国消费者绿色消费行为[J].中国流通经济,2008.8

篇(5)

( )教师科研项目的子课题;( √ )学生科研课题;

( √ )指导教师提供;( )自拟;( )其它

2、毕业论文(设计)选题类型:

( √ )论文;( )毕业设计;( )其它毕业实践环节

二、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选题背景

当今世界经济格局一体化,综合国力成为国家立足于残酷竞争现实的主要武器,国民经济的发展作为综合国力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受到国内为外广泛的关注。消费是生产和在生产的目的和条件,刺激消费更是国家干预经济的重要手段。在我国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接班人,更是社会的“准劳动力”,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大学生更是消费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我国这一群体一直生活在象牙塔之中,处于半封闭的生活状态,尽管在理论上有较高的造诣还是避免不了与社会的脱节,表现出难以适应当经济生活的种种迹象:

1)缺乏日常生活的消费经验;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消费模式,致使他们无法体会从生产到消费的整个链条,造成其消费经验的缺乏。

2)没有正确的消费观;由于外来文化的冲击,在消费方面享乐主义充斥着当代大学生的生活,“预购”“分期付款”此类超前消费方式成为他们主要的消费形式。

3)缺乏消费的实践;尽管如今大学生的消费方式多样化,结构复杂,形成多元化的消费模式,在日常消费中大部分学生更喜欢,“明码标价”伸手就拿的方式,毫无讨价还价的观念,并不能将消费当成是一种再生产的过程。

2.选题目的

对于大学生消费的优点和弊端,国内外诸多专家学者都着手研究和应用,试图经过调查经过调研、论述的方式揭示当代大学生消费的内在因素,但是由于经费、人力、还有调研对象客观存在的问题,致使调研的范围产生局限性,数据的单一性和研究内容的重复性的种种问题,选此课题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通过自身的努力,掌握大学生的消费模式,根据自己所掌握的数据对当代大学生消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准确的归因。

三、主要内容和预期目标

摘要:大学生、消费、

一、大学生消费的概述

1、大学生消费的现象

2、大学生消费的弊端阐述

3、大学生消费数据的分析

预期目标:希望通过此次调研丰富对大学生消费生活的调研内容,了解大学生消费的主模式,指导自己、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为自己今后踏入社会生活打好夯实的基础。为广大的大学生群体提供可行性的建议。

二、当代大学生消费的调研现状与应用

1、国内专家学者对大学生消费的调研与应用

2、国外专家学者对大学生消费的调研与应用

3、总结分析国内外专家对大学生消费的调研数据,找出调研现状所存在的问题和对大学生消费弊端的根本归因

四、拟采用的方法与步骤

1) 问卷调查法:设计调查问卷,进行实地调研对相关数据获取第一手资料。

2) 文献检索法:通过论文、期刊等多渠道的搜索与之相关的文献,做好资料准备,了解现阶段国内外当代大学生消费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3)研究的步骤:根据文献和调查问卷分析当代大学生大学生消费行为存在什么问题?

4)根据所掌握的数据分析并找出影响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的主要因素。

5)对当代大学生消费现状所存在的主要弊端提出自己合理的见解。

五、总体安排与工作进度

1.2019年6月3日---7月29日,收集材料,查阅文献,为写开题报告作准备。

2.2019年8月1日--8月10日,完成论文开题报告。

3.2019年9月30日,参加论文开题报告会。

4.2019年1月5日---1月10日,写出论文初稿。

5.2019年3月3日---29日,完成论文修改工作,经指导老师认可后定稿。

6.2019年4月9日、10日,准备论文答辩稿,并进行论文答辩。

六、参考文献

[1]方正泉,崔荣国,姚剑英. 大学生消费现状的理性分析[J].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19

[2]李巍. 当代大学生消费结构与消费行为探析[J]. 重庆社会科学. 2019

[3]贺冬萌. 大学生高消费现象研究[J]. 消费导刊. 2019

[4]李玲. 大学生的人际消费观念及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以湖北某高校为例[J]. 传承. 2019

[5] 张璞麟,高宏博. 大学生消费行为影响因素分析[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19

[6]周春霞,彭光芒. 大学生消费观的大众传媒影响因素分析[J]. 统计与决策. 2019

[7]周亚莉. 关于大学生消费现状及其问题的思考[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19

[8]杜红梅. 当代大学生消费现状及原因分析[J]. 科技风. 2019

[9]李俊,蔡涛. 当代大学生文化消费现状分析[J]. 中国商贸. 2019

[10]蒋琦玮,马灿. 大学生理性消费的引导[J]. 消费经济. 2019

[11]吴磊,刘建荣. 地方高校大学生消费状况的调查研究[J]. 江西社会科学. 2019

[12] 张永胜. 大学生精神文化消费现状及对策研究[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13] 周丽. 影响大学生消费的因素分析[J]. 统计与决策. 2019

七、导师对开题报告的可行性提出意见

导师签名:

导师单位名称:

年 月 日

八、学院学术委员会审批意见

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签名):

篇(6)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姓名边瑶班级金融07(9)班系部金融系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诸暨市信用卡使用情况调查报告

一、选题理由:

近年来信用卡的使用在我国越来越普遍,但其用卡环境仍存在一些需要重视和改善的问题,这些问题已制约到信用卡的使用。据业内人士不完全估计,现在整个银行业所发行的信用卡中,大约只有20%是“活”的,其余80%是“睡眠卡”。另据了解,截至2007年底,中国银行卡发行总量7.62亿,总交易金额35万亿元,但消费交易仅4亿元,只占全部消费额不到5%的份额,其余95%都是现金存取和转账,信用卡的使用率并不高。如今,各种各样的信用卡已进入寻常百姓家,店口镇也不例外,持卡消费已日渐成为平常之举,但是据我了解,信用卡业务在店口镇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虽然各银行利用免首年年费、降低发卡门槛等各种手段极力促销信用卡,可是人们的用卡积极性并不高。制约和阻碍使用率的因素成为了店口人们关注的焦点,究竟目前我国信用卡使用情况如何,信用卡的安全问题怎样解决,这都使信用卡问题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二、拟实现的目标: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以一个镇为范围进行调查,以了解诸暨地区目前信用卡的使用情况,影响信用卡使用率的因素以及信用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从不同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三、综述﹛与本论文(设计)相关的已有研究(设计)成果的综述﹜:

近几年,信用卡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许多学者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其中彭千在《银行信用卡业务使用率偏低》(2004)一书中提到银行对于信用卡现在的发展眼光应放在针对不同的客户发行带有不同增值功能的信用卡上,找寻优质客户,提供他们所需的服务,在增加信用卡发行量的同时增加信用卡的使用率以减少“睡眠卡”。虞月君在《中国信用卡产业发展模式研究》(2004)一书中提到对于银行方面可以多开展一些刷卡奖励的活动或是增加特约商户数量以刺激消费者消费;还可以添加增值服务,让有此需要的消费者在出示卡时即可消费享用。这些都可以提高卡的使用率。李芳在如何防范信用卡被“盗刷”[n](2007)一书中提到信用卡如果被非法提现或盗用,银行不承担责任,这样将很难保证持卡人的资金安全。所以一方面,应该加强信用卡的立法建设,改善用卡环境,另一方面持卡人可以采取下面的一些措施,以防范信用卡被盗刷以及相关的损失。万晓东,何春雷在我国信用卡用卡环境尚须改善[n]2007,提到(1)利用免息期。先消费后还款,就相当于银行为你提供了一笔无须手续的短期信用贷款,只要在到期还款日前全额偿清当期对账单上的本期应缴款,即可享受免息待遇。(2)利用循环信用,通过适当的负债来换取资金的周转,以降低理财成本。(3)巧用免息分期购物。

四、论文(设计)主体框架与进度安排:

论文主体框架:

一、诸暨市信用卡使用问题的提出

二、诸暨市信用卡使用情况现状调查

(一)、诸暨市信用卡持有量情况调查

(1)信用卡的持有年龄

(2)信用卡的持有张数

(3)不同银行的持有量

(二)、信用卡使用情况调查

(1)信用卡的增长情况

(2)信用卡的使用频率情况

(3)信用卡的功能使用情况

(三)、持卡人安全防范调查

(1)、信用卡的满意度

(2)、信用卡设密码调查

(3)、客户和银行所面临的安全问题

三、诸暨市信用卡使用情况因素分析

(一)、信用卡持有量情况因素分析

(二)、信用卡使用情况因素分析

(三)、持卡人安全防范因素分析

四、诸暨市信用卡发展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拓宽信用卡的持有量

(二)提高信用卡的使用率

(三)防范信用卡的安全

进度安排:

2008年11月,完成开题报告,并交指导老师修改。

2008年12月~2009年1月,资料收集。

20009年1月,问卷调查的设计。

2009年1月中旬,分发调查问卷。

2009年2~3月,完成论文初稿交于指导老师修改。

2009年4~5月,完成论文。

五、指导教师意见:

签章:

年月日

六、教研室意见:

签章:

年月日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

2008届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姓名冯婷专业金融管理与实务指导教师朱维魏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诸暨市店口镇信用卡使用情况调查报告

主要研究内容目前我国信用卡持有率和使用情况,影响和制约使用率的因素以及信用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研究方法规范分析、比较分析、调查分析

主要任务及目标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以一个镇为范围进行调查,以了解诸暨地区目前信用卡的使用情况,影响信用卡使用率的因素以及信用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从不同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主要参考文献[1]彭千.银行信用卡业务使用率偏低[n].上海:国际金融报.2006.8.28

[2]虞月君.中国信用卡产业发展模式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3]李芳芳.如何防范信用卡被“盗刷”[n].广州:新快报.2007.(3)

[4]万晓东,何春雷.我国信用卡用卡环境尚须改善[n].北京:中国消费者报.2006.4.28

[5]赵挺.对国内信用卡产业未来发展趋势的思考[j].河南:金融理论与实践.2007.(1)

进度安排2007年11月,完成开题报告,并交指导老师修改。

2007年12月~2007年1月,资料收集。

20008年1月,问卷调查的设计。

2008年1月中旬,分发调查问卷。

2008年2~3月,完成论文初稿交于指导老师修改。

2008年4~5月,完成论文。

篇(7)

 

一、 研究背景

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带动了工业设计的成长,同时也带动和提高了消费者的消费水平和消费情趣,人们已不满足于产品功能上的使用,而更多的关心其感性层的需求,理性消费渐渐转入感性消费。论文参考网。

现代社会汽车轮毂的个性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注重轮毂的款式。但是在国内汽车轮毂还只是处在必需品阶段,个性化的、具有附加价值的轮毂还只是少数,目前大多数国产车在轮毂造型样式上满足不了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本论文研究试图通过主成分分析法研究人们的感性意象与汽车轮毂外形设计的对应关系。

二、 研究方法

(一)、语意差分法(Semantic Differential Method)

本次调研主要采用感性工学中的语意差分法进行。论文参考网。语意差分法以对多组相反的形容词汇组为基础,结合联想和评估来研究事物的特征意义。它由被评估的事物(concept)、量尺(scale)、受测者(subject)三个要素组成。

量尺中每一组反义词之间有5-11个区间,人们通过选择区间上的数值来反应对事物的感性认识及反应强度。如在本次问卷的设计中,我们用“简约的—复杂的”这对形容词来表示汽车轮毂的风格,区间值为5,即-2,-1,0,1,2,选择-2即表示倾向简约风格,选择0表示此组形容词无法引起受测者的共鸣,选择2则表示倾向于复杂风格。

(二)、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本文应用了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它是一种降维的处理技术,是把给定的一组相关变量通过线性变换转换成另一组不相关的新的变量,新的变量能解释原始数据大部分方差所包含的信息,其包含的信息量是原始数据包含信息量的绝大部分,剩下的变量对方差的影响很小,所以我们称这些新变量为主成分,原始变量都是主成分的线性组合,用主成分来代表原始变量。一般情况下我们不能使用所有的原始变量,而是根据需要选择几个因子来代表原来数据中的主要信息。

三、研究过程

(一)、设定研究对象

论文研究针对年轻人对汽车轮毂的感性意象进行调研,依据年龄、性别、学历、目前收入状况等四个部分来搜集被访者的基本资料信息。因为年轻人是时尚和个性的追求者,对于汽车的外观要求较高。同时由于汽车价格普遍下调,许多年轻人的购车计划纷纷提前,有资料显示,购车族年轻化趋势明显,选择这一群体作为研究对象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对于汽车制造商针对年轻人的汽车轮毂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二)轮毂样本和形容词汇的选择

为了减少统计误差,我们先将轮毂材质和色彩的感性因素进行定位。首先,设计一份关于轮毂材质和色彩的调查问卷。通过统计,消费者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经济承受能力等方面考虑,大部分选择铝合金、银色系的汽车轮毂。这样就避免了在搜集样本和形容词汇的时候的盲目性,减少了劳动量和时间。

从网络、汽车杂志、摄影等渠道获取汽车轮毂样本657个,依据其结构、风格等要素删掉重复或者类似的样本,得到45个样本,最终筛选得到不同类别的样本10个。如下所示:

图 1 样本筛选结果

同时以类似的渠道广泛搜集描述汽车轮毂的形容词,初步得到69个形容词汇,去掉意义重复和相近的词汇,得到26个形容词汇。通过网络投票,选出的票数较多的前10个词汇,然后从词汇库中找出另外10个词汇与之匹配,组成反义词汇组,得到研究的重要评估资料。词汇组如下:

篇(8)

 

定制市场营销(Customized Marketing),又称大规模定制营销,早在上个世纪就被菲利普·科特勒(Philip Kotler)等著名营销学者誉为“21世纪市场营销的最新领域”之一。到目前为止,它已经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的企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当前电子商务已经进入Web2.0时代,更为定制市场营销构建起快速发展的平台。

在互联网上建立并完善起来的电子商务摆脱了传统商务运作之上的既有规则的束缚,并对这些规则以及与此直接有关的商业形态、交易形式、流通方式、营销方式产生了具有深远意义的革命性影响,这恰好迎合了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情况下顾客的个性化需求。在Web2.0时代下的电子商务网站更注重用户的交互,用户既是网站内容的浏览者,同时也是网站内容的创造者,此时的消费者具有的“不敢苟同”的心理与旺盛的创造欲,使他们成为新产品开发的思想家、设计人与踊跃试用者。他们购买商品不仅是满足对物的需要,更加注重与自己的喜好有关联的产品文化及自身的价值体现,人们看重商品的个性特征、展示和宣泄个性的程度,追求商品对自我概念的印证吻合。

企业要适应市场的变化网络营销论文,就必须调整市场营销战略,而现在基于Web2.0时代的电子商务平台的定制市场营销恰好能有效地实现企业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目标,美国营销专家斯坦利·戴维斯(Stanley Davis)指出,大规模定制营销对缓解市场供给和需求在总量和结构上的矛盾能起到重大作用,它将成为一种重要的营销方式。

1、定制市场营销的内涵

定制市场营销的核心是将现代化大生产的规模经济的要求,与各个顾客对同一产品的不同需求结合起来,同时兼顾批量生产与个别需求,使产品能更好地适应并满足目标市场的每位顾客,作为一种新的营销理念与现代科技的有机结合,它从设计到生产,从产品到服务都突出了“顾客需求”这一主旨。在这一理念下,“顾客需求”作为第一要义超越了成本、利润的价值论文下载。定制市场营销的实质,是市场细分的极限。一般的市场细分,只是依据顾客在某些方面的共性,将他们大致区别为若干同质群体即分市场对待,以适应批量生产的要求定制市场营销则承认每个顾客需求的个性大于共性。

2、Web2.0时代下电子商务定制市场营销的优势

Web2.0电子商务时代的市场特点:一是信息的全球化,使企业面对一个更广泛、更具选择性的潜在市场;二是网络的互动功能为企业提供了一个高效率、低成本的市场调研环境,为企业跟踪消费者倾向提供了便利;三是企业可以通过网络让消费者积极参与到产品设计中来,使企业可以低成本地获得产品更新和创新的方案,这些特点引起了市场营销理念的变革。

Web2.0时代下的电子商务就是顾客定制的时代。网络本身所具有的互动性、虚拟性、私人性、全球性、永恒发展性等特征,使得利用网络实施定制营销具备了以下优势:

(1)、个性化的营销方式:电子商务的发展使消费更加个性化,这种个性消费的发展将促使企业重新考虑其营销战略,以消费者的个性需求作为提品及服务的出发点。此外,随着计算机辅助设计、人工智能、柔性制造系统等技术的进步,现代企业将具备以较低成本进行大规模定制生产的能力,为个性营销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网络营销论文,网络也将大幅度降低用于个性营销的庞大的促销费用,企业的各种销售信息在网上将以数字化的形式存在,可以以极低的成本发送,并随时根据需要进行修改,企业也可以根据消费者反馈的信息和要求通过自动服务系统提供特别的服务。

(2)、全程营销的理想工具。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企业能够从产品的设计阶段就开始充分考虑消费者的需求和意愿,并在设计---生产---消费的全过程保持与消费者的沟通互动。即使是中小企业也可通过电子布告栏、在线论坛和电子邮件等交互的方式,以极低的成本在营销的全过程中对消费者信息进行及时收集。消费者同样也有机会就产品从设计到定价和服务等一系列问题发表意见。这种双向互动的沟通方式提高了消费者的参与性和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它能使企业的营销决策有的放矢,从根本上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

(3)、方便购物的手段。传统的购物方式往往比较繁琐,基于Web2.0网络的营销则简化了购物环节,同传统购物相比有了革命性的进步和变化。在购买前消费者可以在网上轻松获取丰富生动的产品信息及相关资料(如质量认证、用户品评等),且界面友好,易于操作执行,在购买过程中,无需远足、交款、排队、与商场工作人员交涉等等,并可用电子货币在线结算,等待送货上门,购买后,如在使用过程中产品出现问题,可随时与厂家联系,获得来自卖方及时的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

3、定制市场营销组合的设计

3.1产品策略

定制市场营销的思想基础,是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核心,既要做到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又要保证较高的生产效率。为实现这一目标,企业可采用以下策略:

(1)、产品设计实现产品的模块化。实现定制营销的最好办法是提高产品的可分解性网络营销论文,即建立能配置成多种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模块化构件。企业对产品进行设计时,要尽量实现产品的模块化论文下载。这种模块化构件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所有产品共有的,即通用部分;另一部分是体现产品定制特征的,即差别化(个性化)部分。定制产品中存在的通用部分,是实施大规模定制化的基础性条件。为了充分地利用其通用性,有效地实行大规模生产,就要求能够对产品的通用部分和差别化部分实施分解,使得这两部分的加工工艺过程可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独立地进行。产品的可分解性越强,其通用部分就越能得到有效利用,大规模定制化的效果越好。

(2)、产品生产----采用延迟制造策略。在大规模生产方式中,企业根据市场需求预测编制生产计划并安排生产,这属于“推动方式”,而在传统的定制生产方式中,企业则是根据实际需求(如订单等)而不是需求预测来安排生产,这属于“拉动方式”。与现代定制市场营销相适应的生产方式则是推动方式与拉动方式的结合,即产品的通用部分是根据市场需求预测来进行大量生产的,而其差别化(个性化)部分则是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来进行定制生产两者如何结合将影响大量定制化的效率合理的状态应是以接到订单时刻为分界点(称其为顾客需求切入点),将推动方式安排在生产过程的上游阶段,而拉动方式则安排在下游阶段,并且让分界点尽量往下游方向推延。这便是“延迟制造策略”(如附图所示),

延迟制造可以提高大规模定制化的效率,对企业来说还能降低库存与物流成本,降低不确定性,减小企业风险。

3.2价格策略

企业价格策略随着定制营销发展阶段的不同而不同。在定制营销发展的初期阶段,可以实行撇脂策略。大多数企业受资金和技术的限制,无力开展定制营销网络营销论文,行业内竞争者少,先行进入的企业可以比竞争者更彻底地满足顾客需求,取得市场优势,顾客也会愿意支付较高的价格,实行撇脂定价既可以获取较高利润又不影响销售。在定制营销发展的成熟阶段,企业应考虑采用满意定价和渗透定价。多数企业经过较长时期的积累,已经具备了定制营销的资金和技术条件,行业内竞争者增多,造成商品价格下降,继续采用撇脂定价策略就会失去市场。经过长时期的积蓄,企业已经打开市场,取得规模效益,降低单位产品生产成本,而且减少了中间环节,降低了销售费用,即使产品定价不高,也可获得丰厚利润,所以可采取降价竞争策略。

3.3促销策略

在定制市场营销中,由于产品是根据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生产的,产品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因而就不用像在传统的营销方式下花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把产品推销出去。定制市场营销下,促销最主要的目的是如何让消费者意识到企业的定制化产品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进而购买该产品,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企业促销工作的核心就应该放在如何与消费者保持实时互动的沟通上,这样一方面使企业能够及时的把握消费趋势网络营销论文,另一方面能够增进顾客对定制产品的认识,刺激他们的购买意愿。

在营销过程中贯穿“一对一”营销理念,使企业与消费者保持良性接触、增强消费者的忠诚度,不仅要从消费者那里获得信息,还要为消费者提供有独特价值的信息,一方面“一对一”沟通的实现有赖于信息反馈的自动化和低成本,另一方面沟通效率的提高取决于对消费者需求和消费者价值的变化做出反应的及时性和连续性。如今,Web2.0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之成为可能,例如通过建立信息中心,收集、储存和分析处理消费者的信息,建立和运行完整的客户档案,使“一对一”沟通成为提供个性化信息的反馈环。

在促销方式上,要汲取整合营销观念,重视企业与消费者沟通的方便性,变强压式宣传为柔性宣传,发挥顾客在沟通中的主动性,让顾客也参与到产品的宣传中来论文下载。同时,在公关、广告宣传中应注人个性主题,让个性在促销中得到社会、公众的重视。

3.4渠道策略

传统营销体系中的金字塔型多层分销渠道模式的价值,就在于它可以覆盖更广泛的地域,销售更多的产品。当规模化生产加大了生产与消费的距离时,直销就制约了制造商产品销售的范围与数量,离开了各个层次经销商的合作,制造商的分销成本反而会上升。在这种传统的体系下,采用多层分销渠道会给企业带来不可替代的优势。然而,在Web2.0时代下的电子商务平台上传统的金字塔型多层分销渠道模式的价值将逐渐消失。

Web2.0时代下的电子商务,无论是构建消费者直接参与的产品开发模式还是实施大规模定制营销都要求生产者与消费者直接面对。在这里网络营销论文,过多的环节将成为企业发展的障碍,直销与扁平化的渠道策略将成为最终的选择。而较少的渠道环节意味着制造商对渠道系统的有效控制及较少的利润流失,意味着对消费需求的充分挖掘及更有效的服务、竞争。

在定制营销中,企业在分销渠道的选择上可以不经过中间商,而直接设立企业的分销中心。在这里,分销中心不仅具有存储、配送等传统功能,而且还充当着加工厂的角色,即它只储存各种产品模块,在接到顾客订单后,再对模块进行组装几如此,分销中心就无须储存大量成品,从而可以有效地节省库存成本,同时分销中心应设在尽可能靠近最终用户的地方从而有利于制造商和顾客之间更加便捷和有一效的沟通,即制造商能够快捷地接受和处理顾客的需求信息,并及时地将最终产品送到顾客手中。

参考文献:

【1】吴玲,王敏.大规模定制营销战略—21世纪营销新趋势[J].铁道经济研究,2002(6)

【2】龚振、大规模定制营销刍议[J].技术经济,1999,(5):15-18

【3】张书瑞.定制营销—商家竞争利器[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4

【4】韦桂华.从“福特制”到“戴尔制”—“定制营销”革命中国市场[J].北京经济瞭望.2002.(3)

【5】田方萌.麦肯锡营销方法[M].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2

篇(9)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人们的消费模式逐渐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且社会民主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让人们对生活的需求也不再单一,各种自由、叛逆的思维观念逐渐被社会所认同①。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非主流的事物和行为消费已经不再让人感到奇异。在这种消费文化背景下,主题餐厅的经营者对人们的餐饮需求进行了分析,从文化个性化、差异化等方面不断对自身的经营方式进行完善,以探究能够让企业持续发展的经营方法。主题餐厅主要是运用一个或多个文化主题对餐厅内部进行空间设计,并涉及大量符合所选主题的产品和服务行为,同时满足消费者饮食和文化需求, 以达到吸引消费者的目的。但目前有很多主题餐厅片面追求空间设计的新奇和独特,导致文化缺失或者主题文化表达不足、差异性低、个性不鲜明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餐厅的业内竞争能力。

主题文艺餐厅文化特色

文艺餐厅的概念。主题一词最先出现在艺术创作中,是贯穿整个艺术创作的核心,主要是利用多种艺术创作手段以及艺术形象将主题所表达的中心思想进行描述,一个优秀的艺术作品中,所有的艺术活动都是围绕着主题展开,主题是艺术创作的灵魂②。主题餐厅的设计和艺术创作一样需要一个作为设计核心的主题,然后在餐厅的文化设计中,围绕这一主题,不断强化主题文化的作用,对其中的文化内涵和特征进行挖掘和处理,利用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对餐厅的饮食环境进行设计,营造出特色鲜明的主题文化,吸引消费者,进而在同行业中脱颖而出。

文艺餐厅的文化特色。主题餐厅的设计具有主题性、文化性和差异性三个特色,文化性则是其设计的核心。主题餐厅的差异性主要产生于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而餐厅的主题性则是其文化性和差异性的综合体现。

主题餐厅的文化性特色。主题餐厅作为一个餐饮消费场所,除了满足消费者的饮食需求外,还需要拥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来进行某种文化的展示,创造一个能够给人们带来轻松、愉悦就餐环境的休闲空间③。主题餐厅的设计从其菜品方面到服务方式方面,再到整个餐厅的空间环境设计方面,都涵盖着独特而丰富的文化特色,并在政府的号召下,将创造性作为餐厅发展的主要文化研究方向,目前,我国市面上的主题餐厅多种多样,且均具有各自的文化表达特色,有的餐厅以营造豪华典雅的贵族感作为设计主题,不同的主题餐厅以自身所选的不同文化主题为支撑进行餐厅的设计和经营。

差异性主要是通过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别所表现出来,来自文化性。主题餐厅所表现出的差异性,主要是通过主题的文化内涵体现,其菜品、餐具以及空间造型等都和传统餐厅存在不同之处,其服务和销售方式也具有独特的个性。这种差异性氛围营造需要设计师对主题文化进行深入挖掘,寻找其中的重点,选择和其他餐厅不同的表达方式,创新自己的餐厅文化,彰显自身的独特,增加自身的市场竞争能力④。

主题餐厅主题性特色

主题餐厅需要拥有属于自己的文化主题,并作为餐厅经营模式制定以及餐厅空间设计的参考,让主题餐厅具有其鲜明的服务形象以及个性化,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确定主题餐厅自身特性所带来的独特市场优势。主题餐厅的主题性首先需要确立主题文化,然后给餐厅的消费者带来视觉印象,随后对其服务方式进行指定,充分表现自身主题文化中所涵盖的个性,提高餐厅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文化背景下主题文艺餐厅的文化设计分析

主题餐厅是一个具有消费性质的场所,能够同时满足人们物质生活需求和精神文化需要。餐厅本身也是一个以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商业场所,餐厅经营者需要以多种手段,对当代消费者的需求进行分析和满足,以吸引更多的顾客,获取最大的利润。消费者在餐厅里所进行的各种活动,都会受到自身消费心理的影响,主要影响因素有消费者的消费价值取向、行为、消费审美等。因此,餐厅设计师对主题餐厅进行设计时,需要慎重选择餐厅的主题文化,并以消费者心理对经营方式进行确定,对于餐厅的就餐环境营造等也需要对当代消费文化进行分析。目前,世界上的餐饮行业都处于一个发展阶段,消费文化能够对餐饮业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以消费文化为背景,对当代的主题餐厅设计进行分析,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餐饮市场、社会经济以及文化的发展。

主题餐厅的分类。在这个性化、多元化的消费背景下,主题餐厅需要凸显其独特的风格和主题来满足消费者的精神需求。主题餐厅能够选择的主题多种多样,文化内涵表达的方式也不尽相同,一个主题餐厅所表现出的风格主要看设计师对主题文化的选择以及设计方式。这里主要是从文化的角度对其进行分类,种类也可以分为风俗习惯、、文学艺术性质以及科学技术等⑤。以地域文化对主题餐厅进行分类,不同国家、地区以及民族都有其独特的饮食文化,餐厅主题有东方的中国文化主题餐厅、日本料理主题餐厅等;也有西方的美国风情主题餐厅等。以不同的文化形式也能够对主题餐厅进行分类,文化包含的范围非常广泛,人类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都是文化的一种体现。

消费文化的特点与主题餐厅的文化设计。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代人们的自我艺术感越来越强,对自身的消费行为和习惯开始进行重新认识,消费需求也不再是传统时代下要求产品具有强烈的同一性,人们对产品的需求逐渐呈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各类自我、叛逆、反传统的思想以及消费观念开始在社会上盛行,追求商品的个性、时尚和自我⑥。消费多元化的背景下,餐饮市场也需要摆脱其单一化现状,迎合消费者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在餐厅服务、空间设计以及文化表现上让消费者在饮食方面得到满足时,精神方面也得到放松和愉悦,这也是主题餐厅设计时需要着重注意的地方。主题餐厅想要吸引更多的客户,就需要满足更多人们的消费需要,以调动起主动性和积极性,达成这一目标设计师必须对各层次的人群的需求进行了解,将文化风格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努力让各类不同人群的需求得到满足。并在经营过程中强化自身的品牌个性化和差异化,以提高其在市场竞争中的影响力。⑦

目前,很多人群在消费过程中,所注重的不是该产品的服务使用价值,而是其符号象征价值,消费符号的价值主要是通过其经济地位、文化地位以及政治地位来决定。消费符号本身只是一种象征性符号,并不具备现代社会特征,但能够表达产品的风格、品味、流行等意义,在主题餐厅中使用消费符号能够让主题餐厅区别于其他竞争者,成为其特殊标志,提高餐厅知名度和影响力。主题餐厅的设计需要遵从我国“c奢崇检”、“精神至上”的传统消费文化,以弥补我国长期炫耀式消费以及市场消费所造成的饮食文化缺失现象,并倡导知足闲适的传统消费理念,为主题餐厅的健康、绿色饮食指引发展方向。

结语

随着社会整体物质条件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需求也越来越高,消费者的消费思想越来越标新立异,导致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文化出现,人们希望自身的消费获取的商品能够体现自身的个性、审美以及身份。目前的餐饮市场,也需要产品、服务以及室内空间设计能够具有自身独特的个性,并能够迎合顾客的文化审美和需求,以达到贴近顾客心理的目的,在竞争激烈的餐饮市场得到一定的发展空间。这类主题餐厅的出现,充分满足了大量饮食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饮食和精神消费需求,以其个性丰富的餐饮产品设计、服务方式以及餐厅空间设计吸引不同精神需求的消费者。

(作者单位:苏州市职业大学)

【注释】

①陈卓:“达斡尔族民俗文化在主题餐饮环境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哈尔滨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②范蒙:“消费文化背景下主题餐厅的文化设计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

③李碧:“主题餐厅室内设计研究”,昆明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

④孙传志:“主题餐饮空间特色设计探析”,沈阳建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⑤杨亚林:“主题餐厅空间设计研究”,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篇(10)

一.食品包装色彩个性化设计的起因

(一)费心理的需求

法国著名符号学家皮埃尔·杰罗斯说:“在很多情况下,人们并不是购买具体的物品,而是在寻找潮流、青春和成功的象征。”然而受不同年龄阶段、消费层面、生活阅历、知识结构以及外来文化熏陶等影响,每个消费者看到同一食品包装时会有不同的感觉,因而产生不同的心理需求。设计的目的在于满足人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两大需求成为人类设计的原动力。墨子说过:“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对食品来说,首先起码的是满足人的最基本温饱需求,然后再是包装设计带来的审美、心理上的关怀,包装色彩必须有新颖的感觉,才能引起顾客的注意,这是人类内心深处潜在的喜新厌旧的“恶习”所造成的。但长久以来食品包装设计中,化学化工论文用暖色来诱发食欲的这种逻辑思维定势成了设计师最热衷使用的方式。事实上,以往这种设计上的从众心理导致了几乎所有品牌的食品都湮没在同一性中而丧失最可贵的独特性。

(二)市场品牌的竞争

时至今日,随着消费者审美鉴赏力的不断提高,以及在报纸、电视、网络媒体的耳濡目染之下,消费者对色彩的理解也比过去更加理性、个性,并渴望在大同小异的包装中寻求全新的色彩刺激。消费者的需求不仅限于被动满足,而更在于主动创造,以此来满足个性化的心理需求。

(三)设计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多元化的需求,决定多元化的设计,也出现了多元化的食品包装色彩。从上个世纪80-90年代,个性化设计在多元化设计时期成为焦点,并逐渐形成一种不可逆转的潮流,不仅在包装结构上赋予了个性化设计,包装的色彩设计也不例外。包装色彩的个性化设计,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本质特征,是从色彩上体现对人性的尊重,关怀,创造和谐、舒适的色彩视觉,更有利于人的生存与发展。成功的包装离不开先声夺人的色彩美感,色彩不仅起促进销售、树立品牌形象的作用,还具有呼唤情感的力量。色彩作为包装设计的重要元素之一,会计理论论文具有类似语言的功能,在对人们形成直接、强烈的视觉中击的同时,又与消费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二.个性化食品包装色彩设计表现特征

个性化思维是指“突破传统的思维方式,对事情反过来想一想,站在习惯性思考问题的对面。克服常规色彩逻辑思维刻板、单一、从众的局限性,以达到创造机会的目的,以寻找事物中的新视点”。在食品包装色彩设计过程中,正确地运用个性设计思维,来冲击人们常规的视觉经验,从而创造性地解决设计中的问题。它的提出以不违背逻辑为目的,不抛弃色彩逻辑思维的既定秩序,兼容逻辑与非逻辑思维,运用大脑潜意识活动,在常规中求特异,从定势中寻觅突破,大胆而前瞻性的运用色彩,拓展食品包装色彩空间,充实包装色彩内涵,丰富包装色彩语言,使商品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一)兼容逻辑与非逻辑思维的统一

色彩的可变性和多样性决定了色彩的复杂程度,但多数人都认为色彩具有的情感暗示作用,是色彩作用于人的心理,靠人的联想产生。因而,在食品包装的色彩设计中,设计师往往通过人们对色彩存在的一些固定联想而展开设计:比如,在炎热的夏天,冷饮食品的包装用冷色调,给消费者凉爽、降温、解渴的心理感觉;在寒冷的冬季,营养品、保健品等包装设计应采用暖色调,给消费者温暖和热烈的感觉。消费者的这种情感变化向设计师提出了新的挑战,促使他们在进行色彩设计时克服常规的色彩思维模式,运用逆向思维方法,多角度、多视点地丰富包装色彩的设计语言,从而充实包装色彩的情感内涵,拓展包装色彩的情感领域。如“娃哈哈”纯净水的包装设计就大胆地使用了暖色系列的红色,设计师从反常规的思路出发,让人联想到红彤彤的炎热夏日,进而联想到清凉可口的纯净水。总之,包装色彩情感的个性要求设计师摆脱传统色彩观念的束缚,运用设计新视点创造出色彩设计的新感觉、新样式,使包装商品在竞争中独树一帜、脱颖而出,促使企业的包装设计迈向个性化的发展方向。

(二)传统色彩与现代色彩的统一

食品包装色彩设计,首先应考虑它能否引起消费者的购买欲。近年来,许多食品包装色彩设计倾向于运用传统色彩与现代色彩相融合的配色方案。中国传统的色彩强调传神、写意的韵味,崇尚平淡自然、朴素幽深的意境,而具有现代感的色彩搭配则简洁、基础教育论文明快、时尚、优雅。两者的融通必然会使人产生亲切、自然、和谐、安详、人性化的心理体验,加深消费者对食品包装色彩的理解与回味。市场上流行的具有中国传统色彩的饮料包装“王老吉”,采用传统的中国红和黄色为色彩视觉主旋律,向消费者发起强大的视觉传达攻势,增强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已获得商业成效。人们欣赏着这样经典的包装设计,感受着源自色彩魅力的高品质生活,自然会与“商品”和“设计师”产生情感的互动交流。

上一篇: 广告创意论文 下一篇: 管理创新分析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