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13 17:01:03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通识教育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二、促进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统一
在提倡将通识教育融入到专业教育的情况下,并不意味着对专业教育的全盘否定。专业教育是在知识逐步分化的前提下应运而生的。现实中,伴随着职场中对各种能力的需要,高校教育必然会设立专业。为使教育充分实现其价值,我们更应理性对待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
1.避免过分强调专业教育
社会的飞速发展及科技的进步,造就了今天的专业教育,同时,专业发展又督促科技进一步发展。各行各业的发展都是建立在科技不断发展的基础之上,为此,它们要求专业化教育在高校教育有进一步的发展。这也就意味着专业教育不仅不会低迷萎缩,反而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进一步拓展。因此,我们如果想利用通识教育来阻挡专业教育的发展,必是不明智的选择。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考虑,接受高等教育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能够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进而更好地立足于社会,这也是比较基本的需求。如果这些都不能实现,那么兴趣爱好也只能是一句空话。但是如果我们过多过分强调专业教育,必将会付出一定的代价。过多的强调专业教育,将会是高等教育演变为一种比较狭隘的工作培训,只是为了特定工作而发展的技能,进而将教育局限在一个狭小的范围中。这样无疑会造成教育对社会渗透力的减弱,也使得教育不能进一步提出具有重要意义及价值的问题,同时也使教育失去了对于道德的选择。这也是造成现在社会中一些缺乏职业道德机构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
2.发挥通识教育对专业教育的弥补作用
通识教育不以任何一种专业为教育目标,而是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与专业教育的追求实用和功利性相比,通识教育则注重对学生价值观的教育,强调对于精神境界的追求。通识教育主要侧重于对人们生活中的相关知识和一些一般性知识的教育,把人类生活中比较深刻的和一些基本的问题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所以,通识教育有助于学生形成独立的健康的人格,进而有助于他们对人类文明的全面深刻理解。通识教育主要关注学生心智和能力发展,而这些能力的挖掘及培养,可以运用到所有的专业学科学习中。为此,通识教育不仅仅是对专业教育模式及内容的补充,更是对专业教育精神的一种充实。
3.推动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世界上高等教育比较发展的国家,美国的教育发展也离不开通识教育的强化。在美国历史一系列事件中,都不曾动摇通识教育在教育中的作用。通识教育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专业教育和自由教育之间的矛盾,使学生在个人发展过程中将两者有机结合。美国的教育发展历史无疑给予我们一定的启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统一将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的实现方案
仅仅通过专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始终只能做为一个有用的机器,却不能成为一个健康和谐发展的人。对学生的教育,首先应该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并对于事物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及判断力。而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中,依旧存在着过分强调专业技能进而忽略对人本身关注的状况。为此,我们对于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做了深入的探究。
1.将通识教育思想融入到人才培养工作中
高等院校中,对于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有以下几种观点:①通识教育是对专业教育一些不足的纠正及弥补,也就是说在专业教育之外,让学生再学一些基本的、综合的知识或技能。在这种观点下,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无疑是并列的观念。②通识教育主要是对专业教育的拓展与延伸,也就是将专业教育进一步通识化。这种观点下,专业教育作为主体,通识教育主要处于从属服务的地位。③通识教育思想是主导,专业教育也应遵循通识教育理念。这种观点下,通识教育是主体,专业教育是贯彻实施通识教育思想的对象。针对以上三种比较常见的观点,我们赞同第三种观点,即将通识教育思想作为教育工作开展的核心。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绝不是不可调和的对立面,在通识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专业教育依旧是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将通识教育思想作为核心,并不意味着仅仅开设一些通识课堂,而是要将这种通识教育的理念深入到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这就需要我们通过适当有效的措施来进一步落实。
2.实施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教育思想与教育内容的显示。培养方案主要包括培养目标、课程安排等几个方面。为有效实施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的培养方案,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在通识教育思想的基础上,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综合型人才。②确定人才培养实施具体方案,培养具备合格公民资格的专业型人才。③构建相关评价机制,例如职业技能评价体系。④制定有效贯彻实施通识教育理念的相关制度,例如学分制教学。当然这种教学模式的实施,不仅需要学校及教师的努力,更需要国家相关制度的出台,以确保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效结合。
通识教育与全人教育的耦合之处在于对人的生活、道德、情感理智的和谐发展的关注。全人即完整的个人,强调个人智力、尊严、人格的完善和充分的自我发展。全人教育是指充分发展个人潜能以培养完整个体的教育理念与模式。全人教育是20世纪70年代针对现代教育中“非人化”回应的一种教育思潮。其强调人的整体发展,倡导培养完整的人,使人在包括身体、知识、技能、道德、智力、精神、灵魂、创造性等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隆•米勒认为“全人”包括六个素质,即智能、情感、身体、社会、审美、精神。全人教育就是以这六项素质的整体发展为目标,以人的和谐发展为导向,培养具备完整知识、完善人格及拥有正确价值观和积极人生态度的人。全人教育可以缓解现代教育中人文关怀缺失、价值观错位、生命迷失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全人教育理念下学校教育要求学识与人格的平衡、个人与群体的平衡、身心与灵魂的平衡。作为“全人”,完整的知识是必不可少的。而通识教育通过跨学科的互动和知识的整合,使学生的知识广度获得拓展,而且通识教育用整体观来构建知识,能使学生获得整体发展的能力。广博的知识基础和宽广的知识视野进而使学生人格完善。这与全人教育的目标不谋而合。正如1945年哈佛《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报告中提出,通识教育应着眼于学生身体,道德和智力的和谐发展,其目标是培养完整的人,即有全面的知识、广阔的视野和完整的人格的有教养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讲,全人教育是教育的诉求,而通识教育是实现这一诉求的有效途径。作为完善的人,需有完整的知识构建,认为不同的学科只是不同的视角看待生活,学科彼此间有着广泛的联系。而通识教育主张以整体观看待知识,认为知识不是割裂的,而是系统的。强调人文、社会、自然的互动和整合。从这个意义上讲,通识教育则体现出全人教育的知识取向。
(二)通识教育是一种人文素质教育
人文素质教育强调通过知识的内化进而转化为内在品质与外在能力与气质。通过人文素质教育可以增加学生的人文关怀,引导学生进行价值判断和道德判断,加强学生对周围事物的关心与思考。实质上,人文素质教育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和素质的综合提高。通识教育主张文理会通、古今会通、中外会通。知识的贯通学习及自主掌握是人文素质教育得以实现的前提,是奠定学生人文精神的手段。
二、职校公共艺术教育释义
职校公共艺术教育是指职业学校对非艺术专业的学生开展的一种素质教育。它以提高受职校生的审美素质和艺术欣赏水平,发展职校生的创新思维,陶冶职校生的情操,塑造美的心灵,最终以促使其全面发展为教育目的,通过包含美术、音乐、舞蹈、书法等在内的课程学习或实践活动实施。与专业艺术教育不同,作为职校生的必修课程之一,公共艺术教育不以传授专业技能知识为目的,从人文角度,主要引导学生认识美、欣赏美,得到审美经验并内化为气质品质,从而形成完善的人格。这是培养职校生审美情感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洞察力、理解力、表现力、交流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
三、通识教育理念下的职校公共艺术教育
唯物论认为,世界万物在一定条件下构建起联系。通识教育与艺术教育虽是两种不同的教育概念,但两者在内涵上却有着渊源。厘清两者的关系,可以为通识教育开拓研究领域,同时可以使艺术教育拓宽研究视野。
(一)通识教育与艺术教育的思辨关系
公共艺术教育与通识教育两者的契合之处是以通识教育的观念研究公共艺术教育的前提。艺术教育以艺术的方式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通过艺术的陶冶和心灵的净化来实现人的完整、自由、和谐发展。公共艺术教育旨在通过学校公共艺术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审美能力,从而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发展思维。这与通识教育的理念有着某种相通之处。
1.艺术教育与通识教育一样追求人的自由发展
从历史上看,通识教育源于亚里士多德的“自由教育”,主张人的自由发展,从而达到人格的完善。那时的“自由教育”中包含艺术教育。可见,艺术教育与通识教育同源。从艺术教育本质上看,艺术教育亦是使人获得更多的自由。文克尔曼认为“艺术之所以优越的原因是有自由”。这种“自由”实质上是追求人的精神上、心灵上的自由。这与通识教育一脉相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形成的《艺术教育发展路线图》指出:“艺术教育应该为所有人提供参与文化和艺术生活的机会。”艺术作品中多数不充斥功利性,容易以最纯真、质朴、原始的情感打动人心。通过艺术教育,在艺术作品的欣赏中感受无功利性的喜怒哀乐,在情感领域中获得无限的自由。
2.艺术教育与通识教育一样诉求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追求的是感情和理性相统一,真、善、美相统一的理想人格,即完善人格的形成。完善人格的形成包括智能的发展、道德完善和品格的提升。追求完善人格的形成是通识教育的终极目标,而完善人格的形成离不开美的熏陶。《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人才,具有重要作用。”艺术教育的本质是审美教育。艺术所表现的美具有和谐有序的特点,其平衡性使人身心得到满足而愉悦,进而使情感纯洁、情操陶冶、心灵净化。艺术教育能够通过调节、改善、丰富和发展人的精神生活提高人的精神品质。通过艺术的审美教育,提升学生的审美趣味,培养其高尚情操,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进而促进学生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最终使其心灵净化、情感升华。对于艺术教育能够使人身心合一的作用,古今中外有着共识。《论语•宪问》中孔子回答子路怎样成为完人时说:“若臧仲武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成人矣。”可见,孔子认为“诗、礼、乐”是培养完人的途径,对人的思想的启迪,“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即由诗开始,以礼为依据,最后由乐完成。《美国教育国家标准》指出:“艺术教育能够培养完整的人。”由此可见,艺术教育的实施为通识教育的目标达成提供了可能性与实施路径。艺术教育能够促进智能发展。智能是个体认知方面各种能力的综合,包括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等。其中,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是智能的核心,创造力是智能的最高表现。近代心理学家在对世界知名的科学家和诺贝尔获奖者的大量研究后得出结论,天才的重大特征不是智商而是形象思维和创造能力。艺术可以增强人的想象力,同时也能改善认知思维品质,培养创造力。其原理是艺术本身是包括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等在内多向思维的活动。通过艺术创作、欣赏等环节,调动多种思维运用,起到培养、锻炼智能的目的。生理学认为负责艺术形象思维的右半脑的启动可以抑制负责科学的左半脑抽象思维的兴奋,以至左右半脑平衡,人们可以在工作、学习之余得到暂时的放松,从而劳逸结合,达到事倍功半。科学史上很多杰出科学家都是这种平衡协调发展的典范,以至于国外很多综合性高等学府均把艺术课程列为必修课。可见,艺术教育的启智作用是真实存在的。艺术教育能够促进道德完善。康德说:“美是道德的象征。”在审美活动中通过审美形象唤起审美主体的情感来理解和体验审美客体。此时,美便是一种理想中的载体与道德境界紧密相连。对美的追求过程,实质上是在认识与道德、现实与理想之间作出了批判的选择。正如柏拉图说:“受过这种良好音乐教育的人可以很敏捷地看出一切艺术作品和自然界事物的丑陋,很正确地加以厌恶;但一旦看到美的东西,他就会赞赏它们,很快地把它们吸收到心灵里,作为滋养。因此,自己性格也变成高尚优美。”荀子在《荀子•儒教》中说:“诗言是其志也,礼言是其行也,乐言是其和也。”可见,艺术在思想志向上、道德规范中均发挥作用。
3.艺术教育与通识教育一样彰显强烈的人文情怀
“人文”见于《易经》:“文明以止,人文也。关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辞海》对“人文”的界定为:“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综上,人文是指人类文化中先进的、科学的、优秀的、健康的部分。通识教育是关注人的教育,通过跨学科的知识整合,传承人类文明。而艺术教育认知功能不仅同通过艺术作品来认识世界和历史,而且可以认识一个民族的精神和一代人的生活。雅思贝尔认为:“一个民族的精神层次是由这一民族的陶冶方式所决定的,究竟有多少人受到陶冶,人们又是以什么样的敬畏心来对待陶冶的本质,这些都可作为衡量一个民族精神层次的标准。”艺术是人类创造的最为辉煌灿烂的精神财富。艺术作品中蕴涵着悠久的民族历史、、生产方式;蕴藏着人类最具代表性的伦理哲学;承载着人类最美好和最理想的情感和趣味;折射着真、善、美的价值观;散发着浓郁而强烈的人文情怀。
(二)通识教育理念下职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实践
1.职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目标应诉诸于学生的整体发展
公共艺术教育作为必修课成为职业学校的课程的目的是解决职校“半人”教育现状。所以,职校生公共艺术教育有着比其他学校性质的公共艺术教育更为强烈的紧迫感和必要性。这就要求职校公共艺术教育要确立以学生整体人格的培育,素质全面发展为教育目标,强调以生为本,关注学生发展,面向所有学生的教育理念。通过艺术欣赏教学,使学生获得理解、想象、情感的艺术体验,实现受教育者与艺术作品的共鸣,从而将艺术作品中美好而高尚的情感内化为人的心灵,外化为人的行为,真正使艺术教育成为培养学生自由发展、完善人格的教育。
2.职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方向应从人文角度诉诸实践教学
从人文的角度实施公共艺术教学,从根本上说就是强调艺术欣赏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培养,淡化艺术理论和技能培养。职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定位就在于实施对象是非专业的职校生,切不能把艺术课上成纯艺术理论的讲授或是艺术技能的传授,而是以人文的角度切入教学,拓展学生的人文知识,培养学生用人文的眼光和价值观去审美,从而看待所有的事物,达成豁达、包容的人文情怀,进而提升人文素养。
吴鼎民和韩雅君认为,大学英语通识教育是一门集英语学习、技能训练、跨文化交际以及通过英语获取多学科基础知识的综合性课程,兼顾语言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这一观点得到了许多外语专家和学者的赞同。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一部分,通识教育类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的提高需要各种类型教材的支撑。但是,大学的通识教育类英语教材大都为阅读教程,课后练习和相关教学任务的设计都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主。以阅读教程“打天下”的大学英语通识类教材将难以实现我国大学英语“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课程要求,教材类型亟待丰富。
(二)缺乏采用现代信息技术的立体化教材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立体化教材是出版社努力的主要方向。目前,大多数英语通识类教材除了纸质版课本外,虽同时附有教学光盘等辅助材料,却多限于教学课件、课文的音频和视频材料等内容,采用现代信息技术的立体化教材并不多见。顾曰国总结了目前外语网络教材呈现的六种基本形式,“文字+电子版”、“文字+音频材料”、“文字+视频材料”、“文字+动画材料”、“讲座形式”及“引进版”。目前出版的“大学英语通识类教材(网络版)”就属于前三种,这样的教材没有跳出纸质课本的框框,教材物理介质的改变并没有给学生提供新的学习内容,难以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束定芳调查外语教材后发现,“学生更希望通过比较自然、轻松、有趣的方法来学习外语,愿意仅通过教材来学习外语的人数只占到6%左右。这一方面说明现有的教材还无法全面反映丰富多彩的语言活动,教师的课堂教学也常常是枯燥乏味,远离真实的语言交际活动;另一方面则反映出学生渴望在真实的语言活动中学习语言,渴望形式多样的语言输入,渴望在真实的交际环境中展示和锻炼自己的语言交际能力”。
二、我国通识教育类英语教材的建设思路
(一)注重本土文化导入,突显以人为本的人文性
只有深刻了解本民族的文化,才能更好地吸收西方文化的精华,才能在确认中国文化价值的过程中与其他文化共建人类文明。鉴于通识类英语教材严重的“西化”倾向,大力开发弘扬本土文化的教材已势在必行。教材可选取生动的事例和材料,对中国文化最具特色的内容进行深入浅出的介绍,引导学生领悟中国文化的精髓,学会相应的英语表达,从而向世界展示中国的多彩文化和中国人的心灵世界与文化生活。同时,在内容材料的选择方面还应突出教材的人文性。人文性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弘扬人的价值,突显对人的尊重。比如,医学专业的学生要培养爱心,要有责任感,要懂得尊重人的生命价值。大学英语的人文性应体现在教学内容可以潜移默化地传输正能量,促进人的健康和全面发展。因此,通识教育类英语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应始终贯彻以培养“全人”为目标的原则。
(二)倡导教材类型多样化,注重提高综合语言技能
目前,我国英语通识类教材大都为阅读教程。为了进一步满足多样化教学的要求,出版社需加大开发听、说、译、写等类型教材的力度。与普通英语教材相比,通识类英语教材的编写同样应注重对学生英语技能的操练,且需要与人文知识紧密结合。为此,出版社可组织外语学者和相关人文学科专家密切合作,把宗教、哲学、历史、文学、艺术等学科的基础知识融入语言技能的训练中,真正实现英语教材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结合。既重视听、说、译、写类教材的开发又不能忽视阅读类教材的建设,因为“轻”阅读只能使教学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在同一主题的系列教材编写中,阅读类教材可用于基础教程,提供有效的语言输入;听、说、译、写类教程可用于提高阶段的应用型教程,训练学生的语言综合输出能力。
(三)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与资源开发立体化教材
立体化通识类英语教材应是纸质课本、多媒体教学光盘及网络学习平台共同组成的一个多层次有机结构,各个层次对学生的学习发挥着不同却又相辅相成的作用。纸质课本是教材的核心和主体,能够精炼、全面地介绍人文类基础知识,还能提供有意义的语言输入和输出任务。多媒体教学光盘是课本的补充,以生动立体的方式进一步阐释课本中的知识要点和难点,强化语言技能的训练。网络学习平台是课本和光盘内容的延伸与拓展,充分发挥了计算机虚拟信息技术的优势,通过整合各种优秀的教学资源,将与课本主题相关的新观点和新发现传递给学生。由于一本教材从策划到最终出版,至少需要两年的时间,说明教材的实时性相对较弱;网络平台易于更新的优势恰好弥补了教材实时性较弱这一不足。除了学习内容之外,学习方法和评估手段也将在学习平台上得以拓展,如互动协作式的学习模式、过程化的评估手段。
对创新型复合英语教师的基础素质要求就是要求教师掌握通识教育理念,并在通识教育理念下展开工作和进行教学。在笔者进行的问卷调查中,对通识教育一般了解的教师占82%,完全不了解的教师占12%,比较了解和很了解的教师占6%。通识教育不仅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更是一种教育理念。创新型复合英语人才的培养需要具有通识教育理念的教师,通识教育理念有助于英语人才的“复合化”和“创新化”。经过长时间的应试教育,学生成了一定程度的“考试机器”,创新素质和复合能力的发展都受到严重限制。因此,教师的通识教育理念对人才培养尤为重要。
2.专业素质要求
近年来,网络力量逐渐强大,工作岗位对人才要求也发生了转变,同时,学生知识结构也产生了变化。这些变化对教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也要求创新型复合英语教师具备扎实的英语语言能力、与所教授专业相关的基础知识,以及较高的专业教学能力。扎实的英语语言能力既包括涵盖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英语基础知识,还应该包括文化知识以及风土人情知识。创新型复合英语教师往往教授专业英语,因此,所授专业的基础知识必不可少。发挥教师的作用,顺利达到教学有效性,都对专业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业的教学能力包括一定的教学技巧,也包括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和美学等多方面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教学的顺利进行的素质。
3.创新素质要求
创新型复合英语教师不仅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也要求教师具有创新素质。创新不仅包括教学方法的创新,也包括知识结构的更新,还应该包括教学媒体的创造性使用。教师职业的创造性和英语语言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师创新素质提高的不可替代性和迫切性。
二、通识教育视角下创新型复合英语教师培养模式和途径研究
1.培养模式构建
创新型复合英语人才不是创新型和复合型英语人才的简单叠加,而是具有创新素质的专业复合型英语人才。人才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需要教师的参与才能完成。培养这种人才,首先要求教师是创新型复合英语教师。兹南尼基(Znaniecki)曾经提出:每个人无论承担何种社会角色都必须具备正常担任该角色必不可少的知识。冯凭将高校英语教师的知识结构归结为两类,即单一型结构和复合型结构。通识教育视角下创新型复合英语教师应该是专业知识、教学知识、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综合素质和通识知识的有机结合。知识结构的多元性需要通过多元培养模式来实现。建构复合英语人才的多元化专业知识结构,必然要求英语专业教师合理的、多元化的知识结构的建构,以适应不断发展的高等教育需要和迅速发展的社会对于创新型复合英语人才的需求。这样的英语教师对教师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通识教育视角下的创新型复合英语教师培养应该是在通识教育理念的指导下,着重培养教师包括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创新素质以及涵盖知识能力、教学能力、教育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复合水平。这种“塔”式培养模式能够比较全面的给教师培养提供指导理念,也对教师的具体能力和素质提出了要求。
2.培养途径研究
以通识教育理念为指导加强教师培养帕卡德教授指出大学要提供一种“古典的、文学的和科学的,一种尽可能综合的教育”,第一次将通识教育和高等教育联系起来。通识教育涵义广泛,不仅涵盖了人文学科、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还包括这些知识背后更深刻的涵义:人生哲理、文化思想、探索进取精神等等。亨利·罗索夫斯基指出:“作为起模范带头作用的教师也是通识教育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一个具有高标准和善于关心人的教授在道德行为方面肯定会教给学生更多的超过授课时限的东西。”目前通识教育的开展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就是通识教育师资的匮乏。结合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实情,有学者提出“与其增加老师和学生的负担,不如采取比较务实的做法:在设置一定专门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同时,让专业教师承担通识教育的任务,在专业科目的教学中发挥通识教育的机能。”[4]专业教师承担通识教育任务,首先要求教师本人具有通识教育理念。如上文所述,大部分教师对通识教育理念仅限于一般了解的程度,有些教师甚至完全不了解。如此,很可能造成对通识教育理念的理解模糊甚至误解,而通识教育的实施难免流于形式,举步维艰。高校英语在很长时间都是语言工具课,往往围绕对学生语言基本技能的培训而开展,而教师也会因为课时、意识等客、主观因素忽略语言背后的文化内容,从而很多围绕英语展开的课程失去了其应承载的人文通识意义。只有教师充分了解通识教育、在工作中以通识教育理念为指导才能为通识教育的开展提供保障。英语教师转变观念,首先要改变传统的教授语言技能的传统教育理念,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心智发展,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扭转教育中技能性、功用性和应试性的思想倾向;其次教师应该加强自身的师德师风修养,对本职工作怀有“热情”付出“真情”,在言传身教中将丰富的知识和深刻的道理传授给学生。以创新素质和复合水平为目标加强教师培养培养创新型复合英语人才,首先要求教师是具有多元知识结构的创新型复合英语教师。培养这样的英语教师,需要学校和教师两方面的共同努力。这样的努力也分为两个层面,即教师学习和教师梯队建设。在教师学习方面,学校除了提供传统的攻读硕博士和国内国外访学机会,也可以开展主题性短期培训班(如教学提高主题、通识教育主题、师德师风主题、教学媒体主题等),还可以举办专题性学术会议(如认知语言学、跨文化交际、语用学等)。此类教育方式对教师自身素质提高有一定促进作用,但是受限于时间短、普及面窄等方面,效果有一定影响。所以,学校应该注重教师梯队的建构。教师梯队建设方面分为纵向梯队和横向梯队两方面建设。纵向梯队是学校根据教师的学历层次和教研水平将师资队伍划分为学术(科)带头人、学术(科)骨干、课程骨干、梯队成员、梯队后续成员。横向梯队是学校根据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将教师分为教学团队和科研团队。横向梯队的划分不会造成教学和科研的割裂或者断层,反而会更好的发挥教师特长,促进教学相长。两个梯队在人员、工作和研究上可以重合。教师自身也应该加强学习。怀有通识教育理念的创新型复合英语教师应该博学多才、博闻强识、思维开阔、勇于创新。现在很多高校的英语教师“年轻化”,这些教师掌握了较扎实的英语技能,听说读写译能力较强。然而,教师的其他水平却不容乐观,表现为中文水平的下降、文化知识的缺失、教学方法的欠缺、个人修养的有待提高。这些都可能成为通识教育开展的阻碍因素。因此,教师本人应该积极优化自己知识结构----提高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改进教学方法、提高个人修养、加强专业知识,有意识地拓宽知识面,培养多角度多维度思考问题、讲解问题的思辨能力,并形成于教学活动,避免学生培养中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以能力培养为连接点加强教师培养创新型复合英语教师能力可以划分为知识能力、教学能力和教育能力三个方面。知识能力包括英语语言知识能力、语言应用能力和语言与专业结合能力。英语语言知识能力是基础,包括,既要求听、说、读、写能力的达到,也要求语言理解和分析能力的培养。语言应用能力是桥梁。语言的应用在社会情境中进行,教师尤其应该有较强的跨文化意识,在常规的教学活动中融入文化概念,还原语言文化使者的本质,给英语教学注入新的生命力。英语语言和专业结合能力是最终目的地。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要求英语语言的工具化,英语语言和专业结合能为创新型复合英语人才培养提供更好的平台。教学能力的培养对创新型复合英语教师能力培养非常重要。为实现通识教育视角下创新型复合英语人才的培养目标,教师需要不断探讨并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能力。很多高校的英语教学采取的是以传授英语语言知识为主的传统的学课型教学方式。而创新型复合英语人才培养模式要求教师能够以学习领域的教学要求为目标,结合活动,在活动和协作中达到学生提高英语能力的目标,因此,对英语教师在具备创新和复合两个方面素质的基础上提出了将创新和复合两个特质融入教学的要求。创新型复合英语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应该包括专业教学时的内容设计和实施步骤安排、专业和语言知识结合的能力以及课堂上对学生知识水平和参与度的把控能力。这些能力可以通过职业培训和自我训练来完成。创新型复合英语教师教育能力的培养主要应该突出其职业性和实践性。职业性要求教师较多的参与在岗培训和到岗培训。通过在岗培训,加强专业和语言知识的结合;通过到岗培训,加强岗位知识的训练和积累,进行双向或者多向反思,通过循环的反思,提高职业性。实践性要求教师的知识紧跟时代步伐,了解学科前沿知识、更新专业知识,用开放的心态积极接受新事物,并拥有将新知识运用于一线的教学从而提升教学效果的能力。
二、高校音乐通识教育的瓶颈
(一)通识教育的现状
目前,在我国的高等院校中关于音乐通识教育的情况不容客观。根据笔者调查得知,首先,部分高等院校对于音乐通识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由于缺乏重视,就自然没有相应的宣传,这就直接致使很多学生对于通识教育的教育理念都不甚清楚,就更别说能够深入的开展音乐的通识教育了。其次,很多学校对于音乐通识教育的教学目标设置不够清晰。他们认为音乐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具有过硬的专业素质,而对于学生人文素质、社会交往能力、审美情趣等则显得重视程度不够。还有部分高等院校对通识教育缺乏总体的规划,认为通识教育可有无可,有时间则进行一些通识教育,没有时间的话就直接放弃了对学生通识教育方面的塑造和培养。再次,很多高校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不科学,而将通识教育的学习重点引向了应用型和专业性方向,这明显是有悖于通识教育的内涵的。
(二)师资队伍薄弱
目前,我国的很多高等院校中能够进行通识教育的教师的数量是十分稀少和薄弱的。由于受到我国传统教育的长期影响,教师一般都是不愿意进行通识教育的教学工作的。因此,现如今,在高等院校中开展通识教育的教师一般都是刚刚步入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而这些教师由于毕业时间较短,工作年限不长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其自然进行通识教育的水平和质量是不高的。此外,我国的教师本来就是在长期的专业教育模式下接受教育的,其本身对于通识教育的理解程度也不够,这就直接导致其在进行授课的时候难免显得力不从心。再次,由于我国高等院校教师的职称评定、升职加薪等都与教师研究课题的数量或者和教师的数量等细细详细。因此,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教师自然也更加热衷进行课题的研究或者是给研究生等进行授课,这些都直接的影响了我国高校的通识教育的实施情况。
三、高校音乐通识教育的发展对策
(一)加强通识教育的理论建设
我国的高等院校要想加强音乐通识教育就必须加强对于通识教育的理论建设力度。其具体做法如下,首先,国家重视高等院校中的通识教育,并将其列入到国家教育的中长期规划中,如果条件成熟的话,还可以以立法的形式明确通识教育在教育体系的重要地位。而一些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可以专门创办一些有关通识教育的刊物杂志,使得同时教育的理念能够得以快速地传播。其次,各个高等院校必须树立科学合理的通识教育理念。明确音乐通识教育就是通过音乐课程的学习使得学生扩展自己的知识面,认识到音乐课程的人文价值和内涵,并且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与审美能力。最后,各个高等院校应该在进行音乐通识教育的过程中,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积极提升大学生的精神品质,完善大学生的人格构建,使得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变得平衡。
(二)优化通识教育教师的知识结构
根据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及管理相关规范,网络课程说明可以判断网络课程是否具有通识教育课程要求的基本性。具体而言,课程目标是否是让学生了解人类文明中最基本的知识和方法;课程是否是所属领域范围的最基本的研究方法和思想体系。从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维度看,各学习单元应该有具体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层次以基础层次为主,学习者能基本控制学习内容选择和学习进程。从界面设计维度看,网络课程在格式、风格、语言上具有内在一致性,对学习者操作快速响应,针对课程的导航方式、技术应用或特殊功能等提供明确的指导说明。从技术维度看,网络课程能正常可靠运行是网络课程作为网络通识课程的基本要求。
(二)整合性
从课程内容维度看,网络通识课程的课程内容、范围和深度应该与学校通识教育目标相一致,课程所属学科领域与学校通识教育学科领域划分相整合,内容编排能清晰地反应该学科领域的基本结构。从教学设计维度看,网络课程内容应提供充分的交互机会,这些交互能引发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积极投入、操纵和思考。课程应整合多种交流协作手段,设置交流协作任务。课程应整合选用多种教学媒体,所选媒体与课程内容整合一致,多种媒体整合一致。从界面设计维度看,网络课程应整合多种检索手段,学生可以通过关键词、内容目录等方式准确地进行检索。
(三)普适性
从课程内容维度,课程说明中关于适合学习群体的描述可以确定网络课程是否适合所有学习者。课程内容应科学严谨,能体现该学科领域最新进展。从教学设计维度,适用于通识教育的网络课程应通过选用合适的教学策略激发和维持所有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信息呈现方式适用于所有学生,学习指导能被所有学习者获取且提供有价值的指导、建议。从界面设计维度,课程导航和定向能方便所有学习者进入课程各模块,并且在课程中能确认自己当前的位置。网络课程的电子书签能标记学习者学习到的位置,学习者再次登录时能自动定位到上次的位置。普适性原则对网络课程技术维度要求较高。首先,系统运行环境应无特殊要求,无需添加硬件配置;其次,网络课程最好无需安装或能顺利安装,无需专门技术帮助;最后,网络通识课程应符合关于网络课程的互操作性规范,能够跨平台运行。(四)深刻性高校通识教育课程不仅要让学生获取广泛的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知识的学习,发展完备理性,培养优美情感、陶冶健康人格,从而达成人的和谐而自由的发展。具体到网络通识课程选择,网络课程从课程内容维度应有丰富的资源扩展,学生在与扩展资源的交互中,获取更广泛的知识,发展完备理性。从教学设计维度看,网络课程的练习与反馈、内容交互性和交流与协作均能体现通识教育的深刻性原则。网络课程的练习能帮助学习者掌握重点、难点,高层次的练习可以实现课程综合性目标,反馈则是学习者和网络课程、辅导教师进行的一种交互,适时的反馈可以帮助学习者实现学习内容的远迁移。另外,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的情境下,主动进行意义建构而获得的。网络学习情景下,意义建构过程是通过学习者通过不同形式的交互实现的。因此,网络课程设计维度的内容交互性和交流与协作方式是网络通识课程选择的重要依据。
二、网络通识教育课程的选择流程
网络通识教育课程选择,主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从判断网络课程是否适合作为通识教育课程,二是判断网络通识教育课程是否适应学校通识教育体系,三是判断网络通识教育课程是否适合本校学生需求。对于第一个问题和第二个问题,可以由学校组织专家进行判断;对于第三个问题,则需要由学生进行判断。因此,网络通识教育课程选择的实施主体应该是专家和学生。
(一)专家打分
专家打分是一种“定性描述定量化的方法”⑤,用于对难以采用技术方法进行定量分析的因素做出合理估算。网络通识教育课程的二维选择原则难以实现技术上的完全量化,因此专家打分适用于学校专家对网络课程进行选择。具体实施步骤分为5步:第一,根据二维选择原则设计二维选择表格。第二组织专家审核课程介绍和试看课程。第三,专家在二维选择表格的16个评分点进行不记名打分。第四,对打分结果进行统计,按一定余量选出课程。第五,将选择结果交由专家讨论,确定选择的课程。
(二)学生调查
网络通识教育课程选择的最终目的是把优质网络通识教育课程提供给学生,以满足学生对通识教育课程的需求。专家打分选择的课程保证了网络课程从课程质量、课程体系等角度适合进入学校通识教育课程领域,但无法解决学生需要什么样的课程这一根本问题。这一问题通过课程选择的第二步即学生调查得到解决。以专家初选课程为基础,将课程介绍及课程在校园网进行公开。组织学生观看课程介绍及课程试看,并填写调查问卷。以调查问卷统计结果为参考进行课程选择。
三、实践效果检验
学生是网络通识教育课程的接受者和体验者,而且网络通识教育课程实施时以学生自学为主,所以课程选择效果应以学生评判为主。为检验选择效果,研究者编制了效果问卷。问卷围绕学生对网络通识教育课程整体满意度和网络课程各要素满意度进行编制,问卷选项采用李克特五点式计分,1-5分别为非常不满意、不满意、中立、满意和非常满意。调查对象为某学期选修网络通识教育课程的全体同学。调查结果如下:
(一)网络通识教育课程整体满意度得分平均分为4.42。
这说明学生对学校选择的网络通识教育课程介于满意和非常满意之间。即学生对上述选择方法选择的网络通识教育课程具有较高的认同性。
中国传统大学,即古代太学,是人的教育。古代中国的大学之道,它的终极目标是求达到一个“至善”的境界。总之,中国传统大学的教育宗旨是讲做人的学问。这是一种“价值教育”。而中国现代大学发展至今,尤其是职业教育,渐渐忽视了人的教育。因此,构筑现代职教体系,必须继承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的优秀的文明传统,在现代意义下,重拾人的教育。
(二)改革创新高职通识教育课程是吸收西方职教的优秀经验和合理成果为我所用
百年中国,自英帝用炮舰轰开中国大门之后,兴水师办洋务“,师夷长技以制夷”,职业教育遂被极大重视。1917年,就任北京大学校长发表就职演说,开宗明义强调“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可以说,现代大学的大学之道已有了一个新的表达:大学之道,在明明理,在新知,在止于至真。这是一种才的教育,是一种知识教育。考察西洋,吸收西方现代职教的优秀经验和合理成果为我所用,为的是构建中国特色的现代职教体系,目标就是培养德才兼备的真正人才。
二、古今中外通识教育可资借鉴的优秀传统与经验教训
高职教育不仅要继承和发扬古今中外通识教育可资借鉴的优秀传统,更要有创造性的革新精神。
(一)西方职教发达国家通识教育可资借鉴的优秀传统与经验教训
1.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通识教育。
德国高职教育的“双元制”世界闻名,在职业教育中已经取得主体地位。其“一元”在企业完成职业训练,“一元”在学校接受基本文化理念学习的方式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赞誉。德国人在职业教育中通过工学结合课程的形式,将通识教育融入专业教育之中,以实现和加强对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目前,中国的高职教育普遍模仿和学习德国双元制,采用工学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但却以专业的名义,有意无意地忽视通识教育。
2.美国社区学院中的通识教育。
社区学院是美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美国高职教育的主要表现形式。在社区学院推行通识教育是美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突出特色之一。2011年10月,美国经济研究局指出:伴随社会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和年龄增长,单纯接受职业教育的人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呈逐渐下降趋势,而注重通识教育的人则显现出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可持续性,如何保持通识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平衡是许多国家面临的关键性问题之一。这一现象进一步验证了美国社区学院在开展职业教育的同时推行通识教育这一做法的前瞻性和科学性。
3.澳大利亚新学徒制中的通识教育。
澳大利亚属于英联邦国家,英国政府于1993年制定现代学徒制度计划,澳大利亚于1996年引进新学徒制,1999年开始实施。他们认为通识教育的“通”不是通才的“通”,而是贯通的“通”。他们认为职业人才需具备沟通技能等六项“核心技能”,形成了他们开展通识教育的“必修课”和“基础课”。澳大利亚新学徒制在一个全国性的统一培训框架下开展,“以人为本”,与英国现代学徒制相比较,更注重对青年人自身潜力的挖掘,更强调个人更广阔的发展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旨在为个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二)中国本科高职院校通识教育可资借鉴的优秀传统与经验教训
1.港澳台高校。
在通识教育理念上,台湾高校更加强调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港澳更关注全球化带来的文化融合,认为通识教育的“通”是让专业之间、文化之间、人际间有一个可以相通、理解的地方。在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上,台湾高校强调“完人”教育,港澳高校强调将通识教育作为解决“由专门教育引发的现代教育问题”的最佳方案。总之,通识教育在港澳台高校的教育中被定位为平衡者与桥梁的角色。通识教育的课程内容大体涉及人文、社会、自然三大领域,强调人文、平衡、发展、多样化、系统化、特色化等理念。
2.大陆本科院校。
大陆本科院校进行的通识教育改革探索,主要采取了两种方式:通过局部的课程改革———开设“通识教育选修课”来实施,如清华、武大等;全方位的通识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如北大、复旦等。北大在低年级实行通识教育,高年级实行宽口径的专业教育。经过了多年的实践,积累了一些经验,如自主选择专业制度备受欢迎等,毕业生也显示出基础扎实、视野开阔等独特优势;但也遇到了不少困难,如元培计划与院系管理“双轨制”的冲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衔接困难等。南大实施“以重点学科为依托,按学科群打基础,以一级学科方向分流,贯通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的模式,致力于培养有国际视野的宽基础、高素质、创新型一流人才。经过几年的实践,匡亚明学院已经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在基础学科领域中崭露头角,在国内外本科理科教育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3.大陆高职院校。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是:“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既会做事又会做人的具有健全人格、高素质的应用性技能型人才。”但在实践过程中,仍然与绝大多数本科院校一样,存在领导对通识教育不够重视、通识教育侧重于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课程内容杂乱结构失衡、师资力量匮乏等问题。只有逐步建立适合高职院校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通识教育平台,才能实现高职院校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三、改革创新高职通识教育课程的方向与具体建议
(一)改革创新高职通识教育课程的方向
1.人才培养目标的创新。
当前,中国大陆绝大部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类似,将“做事”放在“做人”前面,明显强调“做事”胜于“做人”,这不仅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真实写照,同时也暴露了高职通识教育的尴尬境地。要改变高职通识教育在高职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真正实行现代职教体系“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必须继承中国传统技术教育重视做人胜于做事的传统,在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方面进行创新。
2.课程体系构建的创新。
高职院校的课程基本上可分专业课程和公共课程。公共课程除却国家规定的思政、外语、体育外,其他如大语、高数、计算机、心理健康等通识课程,合计学时占总学时不足20%。这显然与现代职教体系中关于“人的全面发展要求”有很大差距。因此,为构建现代职教体系,必须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上有所创新。
3.必修课选修课课程结构的创新。
高职院校重必修课轻选修课。通识课程大多是通过选修的形式实施的。因此作为主要选修课的通识课程常被戏称为“赚学分”的课程。这就造成了看起来热热闹闹门类繁多的通识课程变成了小孩子过家家的游戏。因此,如果想真正推行通识教育课程改革,真正构建现代职教体系,必须重视选修课程,淡化必修课程。
4.师资队伍建设的创新。
高职院校的通识教育课程主要是通过公共课程的教师承担。公共课程的教师与专业课程的教师比和公共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学时数比大体相当,大约也为1∶5,甚至更少。而公共课程的教师服务全体学生,专业教师只服务本专业学生。通识课程的师资严重不足,师生比远低于教育部规定的1∶16。事实上,通识教育不应只由公共课的教师施行,专业课程教师也是通识教育的实施者,也只有这样,通识教育课程的师资问题才能得到真正的解决。
(二)改革创新高职通识教育课程的具体建议
通识教育课程的开发应基于现实、放眼未来,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立足中国国情,用历史发展的眼光和中西对比的方法,站在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的立场上,始终坚守“以人为本”的原则,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围绕自然与人、社会与人、人与人等关系来开设。
1.自然学科领域。
可开设“数学(化学、物理、生物等某种学科)与人类”、“科技(具体某种技术如食品技术等)与人类”、“科技伦理”、“人类星球”、“中医与西医”“、电脑与人”等课程。
2.社会学科领域。
可开设“作为经济的人”、“管理与人类社会”、“人类未来”、“中国(英国、美国、法国、日本等国)人”、“两性关系”、“全球(某国家或某地区)热点”、“生态与健康”、“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日本等国)文化概论”、“人类与犯罪”、“人类与战争”等课程。
开放实验室是普通高校本科教学评估的重要指标,因此,各高校开放实验室工作蓬勃发展,已经取得丰硕的果实。高校实验仪器设备种类越来越丰富,仪器设备总值大幅度提高,实验室用房面积逐年增加,实验条件得到改善。大部分高校都有完整的开放实验室管理体系、管理制度和现代化的信息管理平台。开放实验室体系就是面向所有学生的开放教学体系,与通识教育有相似的功能,在开放实验室进行通识教育可以使用开放实验室已有的教学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在这样一个完善的、开放的实验平台上进行通识教育,将为通识教育节约许多人力、物力成本,也有利于通识教育的大规模开展。通识教育的形式应该是多样化、立体化的,应该为学生营造浓厚的通识教育氛围,这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在教学经费紧张的情况下,节省资源就显得尤其重要。
1.2通识教育需要融入实验
纵观各高校设置的通识课,都是以理论课为主。虽然课程种类丰富,涉及各个领域,但是缺乏实践环节,没有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这是通识教育的重大缺失。长期以来人们重理论轻实验,这种思想表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不会安装计算机的内存条、网卡,物理专业的学生不会换灯,这都是很平常的事。专业教育尚且如此,何况通识教育?现在社会需要动手能力强的人,有些用人单位甚至直接提出“动手能力强,理解能力强,才是好用的人”,直指现在大学生动手能力差。这与我国长期的应试教育有关,学生从小就没有动手实验的习惯,进入大学后有些专业实验课又少,更没有机会锻炼动手能力。实验应该是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是以动手操作为主的教学模式,各种实验技能、实验技巧都要在实验操作中体现出来。这就需要学生“敢于动手、学会动手、善于动手”,在实践中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大学里有很多专业,由于专业特点,学生没有机会做实验,文科专业尤为突出。通过开放实验室内的通识教育,可以帮助这些学生接触到实验,有机会体验实验的乐趣,在实验中获得锻炼。同时理工科学生通过与文科学生的接触、合作,可以感受到更多的人文思想。此外,多学科学生的交流有助于形成多元化的文化氛围,这是通识教育良好的环境基础,因此,通识教育不应该离开实验,需要融入实验。
2开放物理实验室开展通识教育的优势
2.1物理实验与生活密切相关
物理实验与其他专业实验相比,具有良好的学科基础,许多实验与生活常识密切相关。物理学具有广泛的学科基础,无论什么专业的学生,小学都开过科学课,初中都开过物理课,高中都上过通用技术课,这些课都或多或少地要介绍一些物理知识,因此,学生做简单的物理实验并不缺乏理论知识。物理实验本身有难有易,近代物理实验比较难,需要专业的物理基础,而力学、光学、热学中可以设计出一些很简单的实验,贴近生活。如力学中的单摆、光学中光的干涉、热学中的熔解与凝固,生活中没有人没见过,只是没有深入探究和实践过。再如电工电子实验,可以帮助学生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有关电的问题,电灯中零线和火线的接法,空气开关的作用等,这些实验不仅容易理解,在生活中还很有用。
2.2物理实验趣味性强
物理实验是非常富有吸引力的实验,因为它很好看,也很有趣。如电学实验,早在18世纪中叶,就在法国和荷兰成为娱乐表演项目,法国人诺莱特曾邀请了路易十五的皇室成员临场观看莱顿瓶放出静电的表演,表演队伍有700人参加,十分壮观。光学实验也十分好看,光的色散、光栅光谱的形成,为人们展示了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这样有趣的实验有很多,实验的趣味性本身对学生就有强烈的吸引力。通识教育需要有吸引力,现在的通识教育最大的问题在于缺乏吸引力,导致学生不愿意参与,本来应该乐在其中的学习变成“烦”在其中。物理实验本身的趣味性可以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3有助于科学素养的形成
科学素养是当今社会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现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与科学技术息息相关,科学技术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也对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学素养没有准确的定义,通常是指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价值观等。国际经济合作组织认为:“科学素养是运用科学知识,确定问题和作出具有证据的结论,以便对自然世界和通过人类活动对自然世界的改变进行理解和作出决定的能力。”只有具有科学素养才能更好地融入社会、理解社会,推动社会的进步,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这就对教育提出新的要求,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也成为教育的目标之一。学生应该对待事物有科学态度,能够掌握科学方法,运用科学现代技术,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实验教学有助于科学素养的形成。实验是以事实为依据的科学,具有客观性,所有的科学理论都必须通过实验的验证才能被人们接受。实验将实验现象、实验结果展示在学生面前,与理论相比,学生更容易接受实验事实,实验更有说服力。对于一个完整实验来说,应该具有明确的实验目的、严密的理论推理、合理的实验方案、准确的实验操作、正确的结论分析。在这个过程中容不得半点马虎,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导致实验失败。不能说做好一个实验就能培养出科学素养,但一个完整的实验的确包含了科学素养中的众多要素。科学素养是通识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教学的融入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二、融入通识教育的课程
在学前教育这个专业里面,通识教育的课程一般是指的展开一些大学英语的课程、较为基础的计算机应用课程和有关的德育类课程。尽管这一类的通识知识还不可以直接地影响到学前教学,但往往能够有效地提升教师进行教学准备的速度和他们的综合素质,故而在高校进行学习的这个阶段,学生一定要严加重视学习有关的通识教育课程。对于有效地融入通识教育课程,不仅仅是对学前教育这个专业课程结构的完善,同时也推进学生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成为了有效促进素质教育实施的关键内容。对于学生自身的文化素养这一问题也能够设置一些和自然科学以及人文科学类似的通识教育课程,这可以有效地拓展学生自身的知识面。除以上所说的专业教育、实践教育、技能教育以及通识教育这四个课程的建构,还要添加一些能够进行自主选修课程的开设比例。这不仅仅有效地提升了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而且使学生具备了特色,有效强化了某一方面的教学能力,这对今后能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脱颖十分关键。
二、当前高职院校礼仪课程教学现状
1.学校对礼仪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高职学生文化素养水平比本科院校整体偏低,受高职办学定位的影响,大多数学校为追求毕业率,把培养上手快的学生做为人才培养质量的“试金石”,“重技能、轻素质”,使礼仪课程教学附属于专业教育。受这些教育思想的影响,学生误以为学好技能就万事大吉,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放在各类专业的职业资格考证上。事实上,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肩负着学生求知和做人两方面的责任,求知和做人都要以良好的礼仪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本质是一种文化活动,教育强调的是“成人”,而不是“治器”。学校育人功能异化,使学生礼仪意识淡薄。
2.礼仪课程的开设有专业性
在调查了高职礼仪课程开设情况后发现,一些服务性较强的专业,如文秘、市场营销、旅游管理、主持与播音等专业都结合自身专业的特点,开设了相应的礼仪课程,如《秘书礼仪》、《商务礼仪》、《旅游服务礼仪》和《现代礼仪》。而其它专业的学生只能通过公共选修课、讲座或自学等形式学习相关的礼仪知识。而公共选修课因为课时数、开课时间和选课人数等方面的限制,在实践教学课程内容的系统和丰富上有所欠缺,可能会导致学生在校期间学不到系统的礼仪课程,出现缺乏起码的礼仪常识和交际能力的问题。
3.礼仪教学专业化和规范化程度不高
荀子曰:“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无礼何以正身?无师吾安知礼之为是也?”礼仪教师作为礼仪知识的传播者,应首先做到知礼、懂礼、守礼。在师资结构方面,礼仪课程专任教师严重不足,大多数礼仪课教师是由其它专业课老师兼任且均为自学或简单培训,加之教师在评职称难、科研压力大、教学任务重的情形下,都不愿意投入太多的精力进行课程教学研究和改革。教学团队中,基本上没有来自行业企业的富有礼仪服务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在教学手段和方法上,由于理论教师在礼仪规范和操作方法上的不规范,尽管教师主动示范,但不能使抽象的规则达到更好地应用。
4.礼仪教学理论课时较多,实践偏少
良好的礼仪修养不是与生俱来的,只有在社会化过程中不断地接受系统培训才能习得。而目前,礼仪实践能力的培养恰恰是教学内容的薄弱环节。高职院校礼仪教学受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校内实践教学环境的影响,实践课时开出率受到很大的限制,基本上还是教师在标准教室里讲,学生在下面听的传统的授课方式。很多学校没有形体训练室、化妆室,仪容、仪表、仪态的训练不能很好地展开,加之校外实训基地缺乏,导致礼仪实践教学严重不足。
三、将礼仪课程引入通识教育的途径
通识教育着重教育的内在价值,侧重于人的精神意识的现代化。将礼仪课程引入通识教育,注重学生礼仪修养,强化对他们未来的职业道德教育,以及做人的人格教育,可为学生在工作上树立优良的职业操守打下坚实基础。高职院校应成立专门的“通识课程委员会”,对礼仪课程进行顶层设计,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师资等多方面进行整合创新,使其精致化、规范化。
1.把礼仪课程写入人才培养方案
爱因基坦指出:“用专业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能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可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把礼仪课程作为大学生的通识必修科目,写入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就像大学英语课、大学体育课一样,规定相应的学分,放在入学后第一学年修完。礼仪课程任课教师要与教研室主任和辅导员老师一起认真研讨教材,根据不同专业和职业、行业特征,以及高职学生心理和行为特征,对礼仪课程体系进行深入地整体规划和精心设计,规范礼仪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2.重视礼仪课程的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公关礼仪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要根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标准,以“任务驱动、项目导向”为基本教学方法,全面突出能力目标,以学生为主体,用项目做载体,把实践作为主要教学手段,重点培养学生的自我养成和实际操作能力,目的是让学生能够主动地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制订独立的礼仪课程实训计划。要像重视理论教学一样重视实践教学,将理论教学和技能培训相结合,实践课时的比例原则上不低于总课时的40%。为克服公关礼仪实践教学的随意性,建议将礼仪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的教学计划分开设置和执行,要求两类教学的教学计划在实施过程中保持沟通和衔接。通过专家来校进行专题讲座,或结合实习、实训场所作为礼仪课程教学工作的重要课堂,实现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的结合。
3.改进礼仪课程教学的考核方式
为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对礼仪课程的考核进行改革。加强对教和学的过程管理,改变课程学习前松后紧的传统方式,使礼仪知识能够边学边用。考核可采用独立单元模块任务考评,累计合成期末成绩的考核方法。在相对独立的几个模块中设有规定实训任务,各任务完成后成绩累计占课程总成绩的60%,平时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40%(平时成绩含课堂练习、作业和课堂表现),各模块考核若不合格可以随时申请补测,如最后累计仍不合格的,必须进入下一学期的补考,由此形成礼仪知识传授与学生礼仪养成教育的有机结合。
4.体现礼仪教学的专业化和规范化
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与准则。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礼仪自身特点之一就是规范性。(1)构建礼仪课程的教学团队。为突出礼仪教学的专业性,可聘请来自礼仪服务一线的兼职教师与具备礼仪专业知识的教师形成教学团队,团队成员间在知识和能力上优势互补,构建起良好的礼仪教学平台。(2)选定与课程配套的高职礼仪课程教材。改变以往单纯的知识传授惯例,从岗位工作业务出发,选择突出高职教育能力本位的教育特色,使用适合高职通识类课程开设需要的教材。在教材使用的同时,借助多媒体和网络进行教学,随时扩充礼仪课程学习内容。(3)注重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革。采用讲练式、模拟式、案例教学等多种课堂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情境模拟或真实情境中,自觉地践行礼仪规范和操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