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文化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4-20 17:52:19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中国建筑文化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中国建筑文化论文

篇(1)

建筑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精神,是人类思想的寄托,更是人类进步的载体!它表现在地区的历史,人文的环境之中,这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人们长期生活决定了的历史文化的传统,让我们站在今天回望一下中国古代的建筑文化

一、儒家宗法观念与古代建筑形式

儒家文化在中国一直占主流地位,它提倡以孔子所强调的“仁”和“礼”来治理社会。但随着历史的发展,为确保社会秩序的稳定,董仲舒在五伦的基础上又详细论证了“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样君臣、父子、夫妇不仅是人伦关系,更是主从关系。对君王的无条件效忠成了绝对的伦理要求和道德命令。这样儒家文化其实是慢慢演变成一套具体实在执着于尊卑等级秩序的宗法轨制。随着历史的推进,尤其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的儒家宗法伦理成为居室建筑的表现主题。宫殿是中国发展最为成熟、成就最高、规模也最大的建筑,是中国建筑的最主要的组成,鲜明地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巩固人间社会政治秩序,特别是强调统治者权威的特色。宫殿是帝王朝会和居住的地方,除了满足帝王的物质生活需要外,更重要是以巍峨壮丽的气势、宏大的规模和严谨的空间格局,给人以强烈的精神感染,突出帝王的权威。为了表达宫殿的尊崇壮丽,很早以来,中国就发展了群体构图的概念;建筑群向横向生长,占据很大一片面积,通过多样化的院落方式,把群中的各种各构图元素有机组合起来,以单体的烘托对比、远道的流通变化、庭院空间和建筑实体之间虚实互映。室内外空间的交融过渡,来达到量的壮丽和形的丰富,从而渲染出强烈的气氛,跟人以深刻感受。它也同时做为一种文化深入到各个领域之中,影响着古代建筑的发展。

二、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与中国古代建筑

中国传统民居的产生和发展为例,它既反映了人们的生产状况,风俗习惯,民族差异,,同时又沉淀着人们的审美取向和社会意识。尤其是宗法伦理思想和阴阳五行学说对中国传统民居的平面布局、空间构成与场景处理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天人合一的思想逐步渗入人类的思维,从而影响着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李约瑟曾经说过:“中国建筑总是与自然调和,而不反大自然”。这种看法 准确地道出了“天人合一”这一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审美精神意境。从本质上说,中国传统建筑能形成有别于其它国家民族建筑文化的格局及体系,除受制于地域、 民族、气候、制度及历史等因素外,“天人合一”这个几乎贯穿中国哲学乃至整个中国文化发展之始终的哲学审美观念,则更是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事实表明,遵法自然,追求“天、地、人”三者和谐为一,实际上成了古代中国人营构建筑的一种自觉意识和一种理想境界。但同时,另一种文化在社会的进步中相继产生,便有了道家的自然观。

三、道家自然观与中国古代建筑

自然观是人对生活中的可见的天然世界的认识。自然是自然而然的意思。老子以“道”为最高范畴,认为“道”是宇宙的本原而生成万物,亦是万物存在的根据,同时主张“大地以自然为运,圣人以自然为用,自然者道也”。后来,庄子继承并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从自然为宗,强调无为。他认为自然界本身是最美的,即“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在这种自然观的影响下,我们看到,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营造活动(特别是园林)时,中国古代呈现出与欧洲迥然两样的设计思想。同为人工的经营,欧洲的主要造园要素时作为人的对立面的自然之物,在中国却包容着更多的甚至作为主题与灵魂的建筑物,欧洲园林程度不同地显示了人工管理、统治的特权的痕迹,而在中国,虽然树木也经过剪裁,却因不露痕迹和合于事物原来的特性与规律而被认为时“自然”的,“虽由人作,宛若天开”成了中国古代建筑环境追求的意境。可是,历史总要前进,社会总在发展,于是中庸之道走进了中国古代建筑文化

四、中庸之道与中国古代建筑

中国传统思想中,认为任何事都是不偏不倚,即所谓中庸之道。这种机制使得中国建筑在整体上不曾出现欧洲建筑史上那种跌宕起伏的变化,始终沿着渐变的方向走到了近代。表现在建筑形式上,就是居中的思想,正所谓以中为贵。

西汉的长安城,就体现出了居中的思想,在西汉的皇城 里,重要建筑物,建筑群与都城中轴线的关系。汉长安城的中轴线是西安门至横门,再向南穿过南郊礼制建筑,宗庙与社稷分布其东西。都城中轴线的南段在未央宫 上,未央宫是西汉都城中枢,大朝正殿又是未央宫的主体建筑,大朝正殿即未央宫前殿,位于未央宫中央。都城中轴线南段即未央宫中轴线未央宫作为最重要的宫殿 就在其中轴线上。再如唐长安城,更进一步的体现了居中思想,而由于这种中轴线的设计,也使唐长安城达到了一种新境界。以至于其成为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的必要 材料。都城的主干道朱雀大街,是其中轴线,朱雀大街宽150米,是当时长安城最宽道路,它处于都城东西居中位置。而自南向北,依次有都城正门明德门,朱雀 门,承天门中轴线北端正对宫城南北排列的三大殿,太极殿,两仪殿,甘泉殿。它不但突出了大朝正殿,宫城正门,皇城正门,郭城正门的突出地位,围绕中轴线, 宫室,官府,宗庙,社稷,市场,里坊对称分布于中轴线东西。并且其每个里坊设计也体现了居中思想。

中国建筑文化源远流长,有丰富深远的文化哲理,重情知礼,以人为本,创作思维上强调天人合一的整体观。作为中国又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个地区的地理条件,经济技术和建筑文化有明显的地域的差异。中国的传统文化正是由各个地区,各个民族各具特色的地方建筑文化所组成的。

综上所述,中国古典建筑体系是一套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谐调的完备统一的体系,古典建筑体系处处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特征,甚至可以说中国的古典建筑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因此可得出结论古代建筑体系与社会文化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对于他们之间关系的研究可以挖掘出两者之间更多深层的联系,以求对比当代社会文化状况,对传统建筑遗存进行理解和取舍;更重要的是,他们可以对我们当代的建筑设计以某种启示,启发我们对于发扬传统建筑风格的精髓,指点我们对未来设计方向的探索。

总结

建筑作为一个文化形态,它既是人类文化大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又与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政治思想息息相关,各种观念,无时不在制约着建筑文化的表达和发展。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社会生活的方式,文化观念,美学观念,价值观念都发生很大的变化。在一个强调人与自然生态环境协调,科技与人文同步发展的这一个知识经济时代,建筑文化也呈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建筑要有一个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建筑创作要体现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却是永远的必然。

篇(2)

二、重庆地区古建筑的主要特征及现状

重庆地区古建筑是中国传统古建筑的缩影,它除了继承了中国传统古建筑的基本构造,还有它自身的特色,虽然保存至今的很少,但是留下来的仍然具有很大的文物和历史文化研究价值。

(一)古建筑的类型

重庆古建筑的类型有军事设施、公用设施、民用设施、园林设施和其他的古建筑形式。

1.军事设施。重庆因为地理环境特点的原因,有着非常丰富的军事建筑,如城墙、城门、碉堡等,这些军事建筑及设施分布在许多古城镇之中。重庆历来都是军事上的必争之地,如巴南区的丰盛古镇在古代是通往南川、涪陵的必经之地,其在清代修有数十座用于防御的碉楼,现今保存完好的有10座。

2.公用设施。历史上重庆地区的公用设施有寺庙、道观、会馆、墓葬群、古镇村落老街和道路等。寺庙有很多,包括双桂堂、慈云寺、罗汉寺等;道观有老君洞、张飞庙、南山老君洞、沙坪坝龙泉洞等;会馆有湖广会馆、禹王宫、文昌宫等;墓葬有岩墓、砖墓、土坑墓等,古镇村落老街有磁器口、涞滩、双江古石板街、清西沱云梯街、建于明朝洪武年间罗氏宗祠、巴县衙门等。

3.民用设施。重庆民用设施有民居、书院等。民居大多是传统的中式建筑,特色民居是吊脚楼。吊脚楼依山坡就势而建,因地制宜,是为了防洪防灾而建的,遍布于重庆各大古镇及重庆主城区。书院在产生之初,常与僧院、道观为邻,选择的地址往往在深山老林中。古老的书院体系从中国唐代开始,到清末退出历史舞台,存在了1000多年。重庆书院大都是由寺庙或有钱人家的大院改建而成的,如磁器口古镇的翰林院。

4.园林设施。中国园林是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中的一种,讲究的是自然山水,融合了中国的各种建筑小品于一体。重庆的园林多属于寺庙园林和风景名胜区园林,寺庙园林与寺院结合在一起既表现出园林的形态,又反映出宗教的特征。构成寺庙园林建筑群的有亭、台、楼、阁、雕窗柱廊、桥梁和牌坊等,结合书法、牌匾、绘画、雕塑、建筑、家具等艺术底蕴,更便于寺庙与园林的完美结合。这些寺庙园林大多又处在风景名胜区内,与重庆山水相结合,通常是背靠山面临水的风水绝佳宝地,如华岩寺、老君洞等。5.其他。重庆地区还有其他的建筑类别,如窑址、戏台、石刻雕塑和盐泉等。窑址,如涂山窑,清溪窑等;戏台有偏岩古镇禹王庙前名为万年台的戏台;石刻有涞滩摩崖石刻、路孔的千佛洞、北山摩崖造像、宝顶山石刻;盐泉有宁厂盐泉中的白鹿盐泉。

(二)重庆地区古建筑的主要特征

重庆地区的古建筑属于紧凑型山地建筑,有着本地的个性文化特征。重庆地区的建筑多以穿斗结构为主,少量抬梁式;砖木竹土为墙,竹作筋相当于现在的钢筋,再夹土或者碎石作夹壁墙;桃檐形式多样,有庑殿、悬山等;城镇街道多以青石铺之,因此很多古镇都有石板街之称;斗拱较简单,以实撑撑拱居多;吊脚楼设有阁楼、临街面的单挑或双挑外廊;窗有空花窗饰和镂空雕饰等,门主要是以合页门、搓板门为主;建筑群中都有良好的排水系统,用水主要是以打井取水。

1.建筑原料。重庆地区建筑原料主要是就地取材,如竹、木、砖、石等都是重庆本地方便取用的建筑材料。特别是竹子,此地竹料丰富,为这一地区建筑增添了独有的特色,竹的运用是重庆地区古建筑材料的一大特征。

2.建筑构图。重庆的建筑构图要从建筑个体和群组平面布局上分别来看,个体建筑还是以中国传统建筑为模式,坐南朝北、木砖瓦结构为主;群组建筑中布局非常灵活随意,建筑物与园林常常结合在一起。中国的院宅讲究的是规矩礼制,而园林讲究的是自然。在重庆地区寺庙园林中,宅没有特别讲究对称,而是随地形而建,空间形态中重庆古建筑物中通常分为单开间、间和三开间,宅与宅的关系变得主次不明,讲内讲外。

3.艺术特征。建筑美是设计美和功能美的组合,建筑的形成由于受到思维的局限性,有其不完美性。建筑是物质和精神共同构建而成的,不能随意地建造,建筑除了要满足精神的需求外,还需要稳定的结构。精神世界需用物质所表现,建筑是精神世界的物质产物。建筑形态通常由点、线、面、体、质、色构成,并运用光、阴影的作用,带给建筑的是不一样的艺术表现。建筑所处的位置、构成的形式都要遵从于功能。艺术特征由装饰、造型、山水文化、写意山水、诗意、文人墨宝等方面组成。装饰类别有门、窗、撑拱、脊饰、檐枋、拦板、雀替、家具、石桌石凳等。文人留下了很多诗、画形成了山水文化。重庆古建筑所处的环境各异,也因功能意境而不同,所表现的艺术特征具有独特性。在整体与单个建筑的关系中存在对比关系,单个的建筑具有节奏感,多样的单体建筑构成了整个建筑群,它又具有整体性。

(三)重庆地区古建筑的现状

通过对重庆地区的古建筑的走访及调查,重庆现存古建筑群,如古镇、老街和古城有数十个,里面的民居、商铺、牌坊等建筑群保留得相当完整,遭到破坏的古建筑也有许多。其中寺庙建筑也有几十座,但多数存在不少的损伤,因为白蚁噬咬、自然风化等原因还在不断地受到侵害。宗教建筑多存在于古镇中,市中心也有不少,多数都经过几朝几代的维修与重建而得以保存,当然也有很多毁于战争、等非自然因素。重庆地区古军事建筑文化保存最完好的是合川的钓鱼台,也有逐渐消失的重庆古城门。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古建筑,它们多集中在一处,有的已经被考古发掘出来,得到了一定的保护,尚未发现的还需要考古队调查研究。

篇(3)

传统文化本身就意味着整个民族在精神、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及价值取向这几个方面的精华,说它是我国文化核心也不为过。当然,个人理解角度不同,有人认为传统文化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他所指的传统文化概念就相对广泛,本文所指的传统文化恰恰指的是排除糟粕之后的一些基本的文化意象。当今,我国国民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和影响是比较大的,他们往往偏向于以西方为美、为好,很多人恨不得说西方的月亮都更圆、更亮,这种文化心理使得我国的传统文化处在了十分弱势的地位,很多民间艺术失去了传承不说,一些重要的文化精神也不再为人们所重视,这是十分悲哀的。在现代建筑景观中去表现我们的传统文化不仅是一种民族特色的体现,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唤起全民文化回归的心态,有利于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1.2体现自己的文化气场

建筑和文化一向相辅相成,紧密联系。建筑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体现着文化,反映着时代的独特意蕴,表达着非常丰富的精神意义。所以失去文化内涵,建筑也就失去了自己的灵魂。当今,我国一直提倡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就是要表现出我们国家在文化领域的话语权,让世界都看到我们中华文化的深厚与博大。那么如何体现我们的文化软实力呢?笔者认为,建筑风格的改变是个非常鲜明的标识和符号。如今很多外国人纷纷来到中国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如果他们踏上我们的国土却发现我们的建筑风格还在模仿他们的建筑特点,还在追风他们的时代特征,又怎么会真心去认同我们的文化?所以,我们只有从自己的内心出发,首先承认自己的文化优势,并以传统文化为荣,才能真正提升我们的文化软实力,体现自己的文化气场。

2我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建筑景观中的应用策略

2.1以特色精华文化为重点

在现代建筑景观中体现我国传统文化的前提是设计者本身应是一个传统文化的精通者,最起码也要对一些重点文化元素有所了解,比如天地相融理念。我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最大特色就是我们追求一种天人合一的自然之境,这正是我们东方人的艺术品位与人文精神的体现,这一古老而深刻的传统哲学亦是我们应该在建筑设计中着力体会与琢磨的。再如意境,中国的古诗中最讲究意境二字,古人追求的就是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感觉,但凡是这样的诗才算是真正的好诗,所以意境恰恰也是我国建筑美学中的最高水平与境界,即人们虽然只看到了眼前的建筑,但它的那份神韵却能够使人产生无限的美感与遐思,这种形神兼备、虚实相生的辩证统一是中国建筑不应抛弃的重要文化精神。

2.2创新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

到目前为止,我国多数表现传统文化的建筑采用的基本都是表面的符号形式,比如轴对称、琉璃瓦、大屋顶,这些表面形态的确是我国古典建筑的主要特征,但是仅仅这样还不够。我们可以将建筑原型加以变化,简化、重构、变形、错位、反转等手段都可以去尝试,相信凭借国人之才,只要用心此道,创造出真正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之美的建筑并不在话下。例如,贝聿铭,他是我国著名建筑大师,对传统文化了解极深,他将传统文化的精华融合到建筑作品中,给人们带来了很多美的享受。例如,他在1982到1990年间设计的北京中银大厦,入口楼梯处动感十足、富于变化、现代味浓重的玻璃结构恰恰像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竹子形象。中国自主以竹为美,所以十分富于中国特色,另外它的中庭布局很像北京的四合院,这也是另外一种传统特色,不失中国人民族性格中的内敛和稳重。除了贝聿铭外,一位西方建筑师阿德兰•史密斯设计的上海金茂大厦也是一件十分出色的富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建筑作品,他从我国传统古塔造型及原理中发现了可以与现代结构相融合的形式,并用抽象的表达手法将塔的比例节奏表现在了金茂大厦中,所以也非常经典。

篇(4)

【作者单位】 第二炮兵指挥学院。

【中图分类号】 C9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103(2013)01-0054-03

法治作为迄今为止最好的治国理政方式,它不仅是有形的制度,同时也是无形的文化。法治是否昌明、法治的要求能否落到实处、法治的成果能否真正有益于社会进步与社会和谐,从根本上取决于是否有良好的法治文化作为支撑。作为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法治文化是以平等、公正、自由、诚信和人权等为主要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文化,本身具有权利和义务一致的规范性。因此,弘扬法治精神,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关键环节。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内涵及特征

我国著名法学家龚瑞祥教授指出:“所谓‘法治’,不仅仅是指‘以法治国’,还包含着用于法治的法律必须遵循的原则,如‘公正原则’、‘平等原则’、‘维护人的尊严的原则’等。也就是说,法律是确定的、公认的理想,而非我们通常所称的‘长官意志’。法治高于法律是立法者和司法者用以检验法律能否生效的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文化体系是一种以“正义”为价值取向的、以西方法治文化为范式的、以传统中国法律文化为根基的法治文化。它在显型结构层面上表现为:制定良好的法律规则和法律原则;完备的法律制度和法律体系;完善的法律组织和法律设施;严格的执法和司法程序。在隐型结构层面上主要表现为社会主体的信法、守法、用法心理;较强的民主意识、正义观念和权利观念;法律的权威至上观念、依法办事的精神和法治的思想等,是一种内容结构和谐统一的法治文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民主政治,是这一法治文化体系的本质所在。而围绕这一本质展开的各项条件、措施和效果,即以法治为特征的物质文化、政治文化、精神文化的全面生成,则是这一法治文化体系的具体要求和现实标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生成属于一种“后发混合式”的模式。从其生成的动力来讲既有外在动力也有内在动力。一方面,其生成依赖于中国社会的内在力量,这些内在力量就是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民主政治、法律(良法)、道德、教育和社会主体需求的转向等社会因素。另一方面,它一直受到外来法治文化的刺激,特别是西方法治文化的刺激,这种刺激表现在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各个方面。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有其独特性。

1. 民族性。中国传统法治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文化传统积淀的产物,经世代相传而取得了稳固的地位,形成一种“超稳定形态”,即使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它也会坚守自己的阵地,至今仍在影响着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法律观念、法律情感以及行为模式,并已内化为中华民族法律文化的心理和性格,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法律心理、法律意识和行为模式的选择。

2. 现代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现代性表现在它能与当代的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相伴相生,是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一方面,市场经济呼唤法治文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与之相适应,市场经济本身就是法治经济;另一方面市场经济对法治文化也产生了深刻而全面的影响,法治文化以市场经济为根据,进行理论创新,以一种新的形式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

3. 开放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开放性表现在它从不固步自封,善于吸收人类有益的法治文化成果,特别表现在对西方“法治”思想和理论的移植和借鉴上。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以及法律趋同化现象的出现,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与西方的法治文化必将互相融合并存,整个人类社会都将向“大同法治世界”的方向发展。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重要作用

促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既具有前瞻性,又具有时代性。建设法治文化,不仅是坚持人民当家作主、防止权力异化的有力保障,而且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一切权力为人民”的重要保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以人民当家作主为逻辑起点,强调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要求权力服从于宪法和法律,并使权力始终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轨道上运行。同时,法治文化在为监督与制约国家权力提供思想保障的同时,也通过合理借鉴国外的先进制度并结合中国实践进行制度创新,从而为权力的有效监督与制约提供智力支持。

在新的历史时期,仅仅注重对权力进行制约是不够的。因此,构建法治文化同时还要保障权力的有效行使。权力具有客观性,只要将权力运用好,就能更好地为人民谋利益。但怎样用好权,从而使权力既有限、又有效地得到行使,必须有赖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引导。法治文化要求国家机关按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行使权力,不越权、不滥权、不惜权,最大限度地履行法定职责。同时,法治文化还要求国家机关必须按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程序行使权力。程序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也包括维护程序法的权威。因此,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按程序行使权力,从而不仅实现正义,而且以看得见的形式实现正义,同时提高权力运行的效率,更有效地为人民谋利益。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

任何社会建设都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进行的,和谐社会建设也离不开必要的文化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之一,可以在多重意义上满足和谐社会的内在需要。和谐社会是充满活力的社会,一个充满活力的社会,必须调动整个社会的积极性,使整个社会的成员充满活力。整个社会成员要充满活力,要求每个成员合法权益能够得到保护,以及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都需要法律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法律也就通过它的这些作用,为社会的和谐提供最生动、最富有生机的力量。和谐社会要谋求安定有序,而任何安定有序,都是在规则的基础上,无规则便无秩序。而在所有的秩序中,法律的秩序规则是最明确、最具有外在强制性的,因此,法律在维护社会安定有序上有着它不同于道德、传统、习惯的独特作用。和谐社会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法治在维护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和谐社会要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目标,没有法治文化作为基础是断不可能的。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内在要求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而“中国现代法治不可能只是一套细密的文字法规加一套严格的司法体系,而是与亿万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心态以及行为相联系的”。因为任何制度都需要人去制定,更需要人去遵守,如果没有人的道德信仰、价值理念相配合,再好的制度也会被侵蚀得面目全非。只有当亿万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心态以及行为中,有关法治的价值理念占有了稳固之地并渐成一种法治文化,并进而成为中国文化传统内容的一部分时,我国的法治才有了真正坚实的社会人文心理基础。因此,目前只有努力培养我国民众的法治理念,建设法治文化,改良、培育中国法治的“土壤”,才可能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

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主要途径

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指出:“在任何一项伟大的事业背后,必然存在着一种精神的力量,尤为重要的是这种精神的力量一定与该事业的背景有密切的根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它需要全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努力。

1. 培育公民对法律的崇尚和信仰

法治文化的培育旨在为法治国家奠定尊崇法治的社会文化意识基础。一个社会能否建立起法治,先决条件之一就是这个社会有无尊崇法治的心理,是否培养起了追求法治的信念。法治文化形成以公民具有一定程度的法治意识和法治素质为前提。社会主体的法律信仰是法治社会的灵魂,是法治文化的精髓。社会主体对法律的信仰必须具备两个前提,一是法律自身的正义性。博登海默指出:“法律是正义和秩序的综合体”,法律必然体现为一种社会正义。社会主体对法律的真诚信仰来自于法律自身所具有的公平、正义和对人类的关爱精神,社会主体正是基于这种信仰而对法律自觉遵守。二是法律实施的正义性。社会主体对法律的真诚信仰在于因法律实施的正义而对法律的神圣产生高度认同感,在于法治历程中对法律强烈的自觉意识。在全国范围内推进普法教育,不仅是普及现代法律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公民对法律的信仰,逐步实现全社会整体法律素质的提高、法律信仰的塑造、法治文化的形成。只有唤起个人的权利意识,才有可能真正树立起现代法治观念和公民意识。另外,还应该通过公正司法和严格执法等良性法律实践的教育活动,增进公民对诉讼的信任和期待,培育公民对法律的信仰心理。

2. 大力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既体现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一般规律,符合法治文化的一般特征,又富有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因此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和历史演进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然而,民族精神在某种意义上说,与法治存在着密切联系。我们应该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纳入中华文化体系之中,树立并维护宪法和法律在中华文化体系中的地位;将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等理念融入中华文化的价值内涵,体现权利保障和权力制约理念,使法治文化成为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成为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一旦如此,就能进一步发挥宪法和法律的文化功能。使分处各阶层的社会成员,能从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中获得切实利益、得到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并能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新标志。使之成为凝聚中华民族精神的新载体。

3. 以改革创新精神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发展

改革创新是我们时代精神的核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必须发扬改革创新精神,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不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注入新鲜血液。坚持理论创新,推动法治文化的一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提供有益的理论支撑。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理论创新,科学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没的重大理论问题,才能不断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理论体系。坚持制度创新,以改革创新精神深化政治体制革,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奠定制度基础。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中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核心环节之一。要以改革创新精神,改变原先不合理、不科学的体制.树立并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使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有相应的制度依托。坚持实践创新,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提供实践素材。法治文化是广大人民的事业,人民群众的实践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不竭动力。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文化形态。因此,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丰富和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实践基础。

参考文献:

[1] 赵学昌.试论法治文化的培育[J].当代教育论坛,2007,(7).

篇(5)

中国传统文化是我国现代文化的根源,教育者不管经历多少时事的变迁,都应该始终将其精华传授给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学生。但是随着教育走向市场,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使得教师、学生及家长注重的往往是学生的成绩和就业前景,而忽视了文化底蕴的熏陶和学生素质的培养。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基于真实环境下的积极的学习理论。建构主义教学理念提倡以学生为主,教师为主导,追求教师与学生的合作与互动,使学生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并主张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的作用,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通过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完成学习任务。

建构主义是目前教育界的一个很热门的话题。学界有很多基于建构主义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的论文,然而针对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却鲜有论述。建构主义理论作为一种科学理论,具有共性,是对普遍学习主体在学习认知过程中一种规律的揭示。因此,它也同样适用于对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指导。

一、传统文化教育现状调研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过去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以自己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和表达形式所创造的宝贵财富,具有超越时代和国界的巨大魅力”①。传统文化的主流是积极和先进的,其内容大部分是健康和优秀的,至今仍有强大的生命力。但是,当代青年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效果并不理想。加强对青年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传统文化知识的缺乏导致他们对我国古代文明的不了解,而不了解我国灿烂的古代文化,就直接导致大学生缺少民族自豪感、自信心、爱国心。

青年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缺乏,究其教育根源,问题有以下几个。

(一)教育目标缺失

当今中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要想在社会上有立足之地,学生就要有过硬的专业技术知识和符合时展需要的各项工作技能。因此,教育在培养人才的目标上越来越体现出发展经济的强烈愿望,而忽视了在发展人的个性和心理潜力方面的作用。学校教育大多强调传播文化知识的功能而忽视其教化育人功能,特别是在传播传统文化上的重要功能。

(二)内容设置不全

目前我国学校教育中几乎没有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教材,很多院校根本不开设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程,甚至连选修课也没有设置相关内容。这就切断了学生吸收传统文化知识的一个重要渠道。

(三)教育方法过时

传统文化的教育通常都是注重教师的讲解,不重视学生的参与和互动过程。教学过程基本上是教师讲、学生听。这种过时的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的能动作用,忽略学生的接受心理,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久而久之,学生便会厌恶这种灌输式的教育方法,不管多么优秀的传统文化都提不起他们的兴趣,我们引以骄傲自豪的优秀传统文化也就沦为了“无聊”、“枯燥”的代名词。

二、建构主义教学模式解析

与传统教学法不同,当今先进的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承认“学生主体性”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建立互动式教学模式是当今教学法追求的理想状态,即实施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之间双边“互动”及学生与学生之间多边“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互动模式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背景下,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其中,“情境”与“交流”是重中之重。仔细分析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学习环境的“四要素”,它们都是以互动为先决条件的。“情境”的创设是为互动提供背景条件;“协作”的必要条件就是互动,没有互动,便谈不上“协作”;而“交流”则是互动的一个具体表现形式。因此,交流、互动是达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终极目标――意义建构的重要手段。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框架,何克抗对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在理论上做了如下描述:“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景、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一一构建的目的。”②

(二)建构主义教学方法

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法而言,建构主义教学方法主张教师传授知识的最好方法不是填鸭式或讲授式,而是引导学生去主动探索,让学生掌握学习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成为一个自主的学习者和知识的创造者。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倡导的教学方法主要有支架式教学、发现和探索式教学、协作和互动式教学。

支架式教学是指教师作为文化的代表引导学生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建构和内化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从而引导他们进行更高水平的认知活动。这些技能一旦被学生所掌握,学生便可以进行更多的自我调节,对新知识和技能进行“同化”和“顺应”。

布鲁纳主张发现和探索式教学,认为教学过程是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我发现和探索的过程,学生利用教师或教材提供的资料,主动地进行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师应鼓励学生在建构意义的过程中采用发现法去建构知识的意义。

合作和互动式教学以Lantolf提出的社会建构主义理论为主要依据,该理论认为意义是通过两个或多个人的协同努力而获得的,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或对话过程被看做是教育的核心,是达成社会建构的最好形式。

从上述建构主义理论所倡导的教学模式来看,它们都强调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建构,强调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这样的教学目标是传统教学理论和方法所未涉及的。从实践角度看,就是要打破单一、单向、封闭的教学模式。

三、应用途径探索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于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等,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中国传统文化虽然是中华民族的“老文化”,但是在学习时我们也要用“新方法”来使学生自觉自愿地主动学习探索我们五千年的文化瑰宝。这不仅仅需要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同时也需要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一)情感融通

建立良好的课堂情感是互动模式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其对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学习过程有着启迪和调节作用。如果能建立宽松、和谐的情感环境,则有益于学生的传统文化学习。在互动模式中,学生的自主性会得到张扬和肯定。虽然从一定程度上讲,教师角色有退居二线的趋势,但在情绪营造方面,教师却依然扮演着主要角色。

每一个青年学生对本民族传统的风俗习惯、行为方式、独特的文化艺术等,都有一种认同意识和喜爱之情。教师若能以风土人情或是审美情趣作为导入新课的话题,便能收到酝酿情绪、深化主题、带动学生参与互动的效果。面对一位教学得法、亲善友好、感情真挚的老师,再加上耳熟能详的讨论话题,学生的学习情绪自然高涨,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欲自然膨胀,爱国主义思想自然升华。

(二)讲授方式

我国自古就重视德教,形成了一套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道德教育的理论与方法,其中最主要的道德教化方法就是正面灌输。灌输是教化的基础,儒家将灌输演绎到了极致。尽管传统的灌输教法是为古代社会服务的,但是我国历史上讲道德、重修身的传统美德在当代仍是需要继承和发扬的。“但是,灌输方法比较片面地强调以整体或社会为价值取向,比较忽视作为历史主体的个人的价值,忽视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能动作用,缺乏调动受教育主体积极参与的机制”③,完全没有给学生思考和自由想象的空间。因此,当今的讲授方式应该是传承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优秀部分,同时充分利用情境、协作等学习环境要素,使教与学朝着自主学习方向发展。这样的新方式与传统灌输讲授方式相结合,提高了教师讲授方式的开放性,既可以在传统的教室里用正面灌输的方式讲授,又可以利用教学课件在多媒体教室里来演示,更可以在教室里组织各种任务式、互动式和参与式的小组讨论。

课堂中的问答形式也是教师引导课堂互动气氛的一个很有效的手段。实践证明,展示性问题和参考性问题的有机结合最利于讲授时的互动。前者的答案简单明确,有利于学生整体互动和自信心的建立。后者的答案关联而开放,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应用恰当的方式引导学生融入情境,积极引导,真正让学生参与互动。同时,教师应注意问题的启发性,设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将手中的问题接力棒交给学生,让学生提出问题。“问”与“答”将教与学联结起来,既能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又能及时反馈教学效果。这也是对课堂互动模式的一种深化。

(三)兴趣切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抓住学生课堂注意力的一个法宝。兴趣是心理活动和思维活动的兴奋剂和催化剂。学生情绪高涨、思维高度活跃,往往更愿意融入课堂,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参与课堂讨论,形成良好的互动气氛。

教师在传统文化教学中可利用的切入点非常多,例如热播的历史剧,名家教授主讲的《百家讲坛》系列节目,具有浓郁中国风的流行歌曲,时尚服装品牌推崇的中国元素,实木家具反映的中国文化,等等。这些导入的话题都是学生熟悉、喜欢的,从兴趣开始进入传统文化的学习无疑是教学双边积极互动的一个良好开端。这种在学习过程中得来的知识点更有利于学生自己对知识的建构,有利于知识的内化。

总之,以兴趣为切入点,让情感融通转化为情感互动,这样互动便能自然而然地在课堂中展开。而学生的兴趣浓厚、学习情绪高涨往往也为知识自觉深化和内化提供了根本条件。

(四)教学设计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教学目标设计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首先,要从创设有利于学生意义建构的情境开始,整个教学设计过程紧紧围绕“意义建构”这个中心而展开。其次,要考虑学习者这一主体。教学目标不是设计者或教学者施加给学习过程的,而是从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中提取出来的。

教学内容是教学目标的知识载体,教学目标要通过一系列的教学内容才能体现出来,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要解决真实环境下的任务,在解决真实任务中达到学习的目的。在实践中,要使学生在解决真实任务的过程中有步骤地解决任务并体现教学目标的完成,教师就需要对教学内容做深入分析,明确所需学习的知识内容、知识内容的结构关系、知识内容的类型,这样,在设计学习任务时,才能很好地涵盖教学目标所定义的知识体系,才能根据不同的知识类型,将学习内容嵌入建构主义环境中的不同要素中。

四、结语

总之,教师必须树立建构主义的教学理念,熟悉中国传统文化教学实际,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需求,全面兼顾“四要素”,才能保证教学目标的制定和教学内容的编写在实践中符合实际情况,在理论上能与教学规律相吻合,才能使学生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时主动建构知识体系,完成掌握好传统文化精髓的学习任务。

注释:

①曾长秋.中国传统文化[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4,(9).

②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三)[J].科学课,2004,(2).

③刘新庚.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53.

参考文献:

[1]曾长秋.中国传统文化[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4,(9).

[2]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三)[J].科学课,2004,(2).

篇(6)

中国的第十二个“五年计划”中明确指出要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所以人民币利率市场化将成为金融改革的必然趋势。利率市场化的关键是存款利率市场化,宏观体制改革将直接决定整个利率市场的调节作用,现阶段,中国人民银行在利率及调整资产结构等方面给予各银行一定的的自由度空间和裁定的时间,但是很多问题依然存在。

近年来,扩大行业资产规模使得中国银行业蓬勃发展,但是中央银行针对存款利率上限的限制,也使得银行业在中国经济增长放缓时增长率较低,只能使用大量的小额货币政策工具,这样就增加了银行的成本,削弱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而利率市场化改革能够有效地解决负利率压力、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资源配置等问题,这反过来对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及其健康有效发展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二、影响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的有关问题分析

(一)商业银行业改革问题

利率市场化过程中,一旦存贷款基准利率被放开,银行间为了抢占市场占有率和客户,伴随的不仅是利率剧烈波动,还有各个商业银行间存款利率竞相上升、贷款利率竞相下降,必将导致商业银行之间竞争愈加激烈。随着竞争的加剧会出现部分信用程度低、管理能力差的银行在市场竞争中被边缘化等问题。我国银行在实际运行中,风险防范意识较差,对利差依赖性过高,而商业银行的改革速度却举步维艰。

(二)人民币国际化问题

利率市场化、汇率自由化和资本账户自由化三部分是利率市场化的关键。全球金融危机的后续影响是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外部环境,如何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如何进行利率改革,如何增加国家的持有和储备是利率市场化过程中汇率自由化的关键。从宏观环境上看,我国的货币国际化落后于国内金融改革,如果存在不完全市场化的利率体系,会使得国内许多金融产品根本无法准确定价,这就会使资本项目等套利机会增加和资本交易的波动。大多数学者认为,人民币国际化与市场利率的形成机制可以相互补充,因此处理好人民币国际化问题能够有效的推进利率市场化。

(三)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问题

价格是市场经济的核心,充分地反映了供求关系,能够积极地引导市场环境及供求关系的优化配置;同样,利率是货币的使用价格,面对市场经济环境要充分利用利率价格机制的作用,实现资金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实体的发展。经济和金融是决定市场经济的基本定律,而目前,银行导向型的金融体系在中国仍然是一个典型。银行业各种指标显示,银行业仍处于主导地位,是金融服务实体的主要力量,是宏观调控的关键,并且宏观调控和金融稳定等能够减少负面影响,控制经济有效的运行。因此,在这个阶段,必须考虑到银行业,特别是中小银行的财政可持续性,风险管理能力和生存、发展空间。

(四)货币信贷调控及监管模式调整问题

存贷款利率管理是采用存款利率上限和贷款利率下限的方法,实行利率市场化会导致贷款利率整体水平下行,并且能够进一步刺激社会对银行信贷的需求,扩张货币信贷。所以,应该进一步实施严格的机制,同时金融监管当局,应实现监督和监管的作用,过度要求会影响商业银行的创新和国际竞争力,坚持适度平衡的原则,才能进一步地提高我国金融市场的效率,实现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如果银行不具备充分的竞争,严格的监管制度将无法派上用场,银行监管将成为形象工程。

三、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对策建议

(一)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的利率市场化经验

利率市场化基本上是货币市场利率和债券市场利率市场化在先,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放开在后。目前,我国金融市场中,银行机构占主导地位,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相对薄弱。由于存贷款利率管制放开,市场竞争的推动,大多数国家的存款利率大幅上升,但净利润率下降,许多中小金融机构面临破产或兼并的可能性。同时,出现贷款利率出现大幅的攀升,市场通货膨胀、宏观经济环境趋于恶化等一系列问题。但大多数国家已从点到面、分层推进,逐步扩大利率市场化的控制范围,直至完全放开,最终实现存贷款利率的直接控制,最大限度的降低了利率市场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二)不断提升商业银行业的竞争力

在宏观层面,商业银行应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机制,完善董事会制度,监事会、高级管理系统。按照以人为本,综合考虑的原则,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处理好速度、效率、风险、质量之间的关系,更新管理理念,改进管理方法,规范竞争行为,继续加强自我约束。提高银行的自我完善、自我调节和自我改造的能力,努力拓展业务种类,提高竞争力和科学发展水平。在微观层面,要正视利率市场化,积极探索金融创新和优化收入结构。坚持开发风险可控、合法、合规的创新理财产品,理财产品要在投资范围内实施,在实施投资标的等方面进行适当拓宽,为银行开展财富管理业务创建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灵活创新银行的传统业务;创造新的金融工具,大力开展债券承销、财务顾问、保险服务。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以低廉的价格提高行业优势以及产业竞争能力。在此要注意,创新需要坚持服务于实体经济的需要,过度的金融创新不一定是好事,美国次贷危机就是最好的证明。实体经济的金融创新才是银行业创新改革的发展方向。

(三)合理优化货币信贷调控和监管模式

建立完善的金融市场需要积极探索金融系统的实际情况、外部宏观经济环境以及市场经济的运行形势,抓住机遇,创造有利条件,积极稳妥地推进。实施优化配置,如在货币信贷调控模式下的控制,坚持以基准利率为依据,坚持价格型间接调控为主,并辅之以数量型工具的模式。在监管模式方面,首先,稳步推进综合管理,实践和监管之间的关系协调好;其次,通过“防火墙”,完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建立;第三,加强监督和协调。一旦出现突发问题,能够及时有效地控制风险。

(四)进一步促进市场体系的建设,建立完善的配套金融机制

利率市场化改革必须是平衡的协调推进。积极稳妥地发展各类金融市场,努力形成功能互补、交易品种多样化的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健全的债券市场是实现利率市场化关键条件。建立和完善金融安全系统,有效的预防金融市场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因此,随着银行业的整体经营风险加大,迫切需要加快建立完善的金融市场制度和存款保险制度,提高危机预警系统和危机管理系统,切实管理好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系统,实行程序化管理预防不必要的金融风险,确保利率市场化关键阶段的金融稳定。

篇(7)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中国古代建筑的木构建筑也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很多建筑理论却未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追根揭底还是存在很多原因的,此篇文章就要谈一谈中国建筑理论缺失的原因。

一、传统文化包袱沉重

传统建筑文化异彩与时代建筑文化格局纵横交错,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努力与文化反思相互交织,形成于不同历史背景下的文化观察和评判坐标在同一时空并存争胜,所有这一切,映现出世界文化视野中的当代中国建筑文化比较研究的多重色彩。中国现代化思想运动的一大特色,在于它始终是从文化层面来探讨中国出路问题。自近代以来的中国建筑领域,也把中国建筑的出路问题归结为如何解决建筑风格问题,停留于从建筑形式、风格的层面去找寻出路。

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国第一代建筑师开始,时代精神和民族情结的十字架就摆在中国建筑文化发展的道路上。中国建筑师这个职业从诞生之日起,就刻刻都在时代精神和传统文化的张力下挣扎,背负着沉重的文化包袱,挣扎着寻求传统文化的时代生长点或者时代文化的传统立足点。这样的传统,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建筑师的创作活动依然是在传统和时代张力下探求文化的时空吻接的又一种努力;贯通着主流建筑师心境的,依然是文化上的两难考虑。正是这种沉重的文化包袱,使我们经常被风格、形式所遮蔽,把寻找中国建筑的“民族风格、时代精神、地方特色”当作中国建筑界的最有价值的追求,却使建筑本应该思考的本体层面的问题长期受到忽视。

二、外来建筑相对强势

长期以来,以西方建筑话语为主的建筑思想一统天下使西方文化成为建筑的主流,当今盛行的全球化更是一个以西方世界的价值观为主体的“话语”领域,在建筑界则表现为建筑文化的国际化。全球化对中国建筑带来的最大影响就是建筑设计领域内国际建筑师的参与。

大量的设计任务被国际建筑师占有,造成了中国建筑在走向全球建筑设计市场中心的同时,中国建筑师却不断地被边缘化。边缘化的结果使越来越多的建筑师面临着更大的市场竞争,在激烈竞争的设计市场中迎合业主可能就是更多建筑师的选择了。与此同时,全球化也使中国的设计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有的西方建筑师为了占领中国市场,为了吸引业主的眼球,也设计出许多造型奇特、夸张的建筑形象来赢得设计任务。为了在这样的竞争中胜出,中国建筑师也纷纷重新陷入形式主义的泥潭。

三、本土建筑理论缺乏

虽然当代中国建筑界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接触西方的后现代主义和现代主义之后的各种建筑理论,西方蓬勃发展的建筑理论和建筑思潮摆在中国建筑学界面前,但却没有认真追溯后现代主义建筑产生的根源、没有吸收其研究问题的方法,没有消化吸收国外建筑学理论的精华。我们自己的建筑实践,又很少有人认识问题的能力能够达到理论的高度,而只能凭个人经验和“感觉”处理问题。对于建筑哲学的思考更是缺乏,而更多的是评论性和套用国外理论介绍设计方案和实际工程的论文,这反映了当代中国建筑界理论的缺乏。当代中国建筑界理论的缺乏,立足本土的理论体系未能形成,这造成我们没有自己的理论指导,只好转求国外。但“形而下”的模仿和形而上学的引进理论成为实践过程中两个相互推动的缺陷一一形而上学的使用来自国外的建筑理论使我们的实践活动表现为缺乏内涵的模仿,这导致适应当代中国特点的建筑学理论没有良好的实践基础,进而造成中国建筑只能遵循实用主义哲学,用功利主义的视角,充塞于我们视野的只能是地域、时代、民族等现实而功利的问题,而无法在本体层面上发现更具普遍意义的建筑基本问题。

四、创作环境仍未完善

伴随着社会开放、经济发展、文化的交流,当代中国建筑的整体创作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建筑泛意识形态思维模式逐渐淡化,精品意识已经觉醒,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获得认同,节约型社会的氛围正在强化,对于建筑的认识也在逐步走向成熟。但相比国外发达国家,我国社会对建筑的关注远远不够,社会整体对建筑的认识有待于提高,特别是在一些中小城市建筑创作环境急待改善。目前,主要存在着以下凡个方面的问题:

篇(8)

 

正文:纵观中外之建筑、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唯有建筑是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同时也是与民族和历史的灵魂共生的。建筑是人类生活创造出来的艺术,是人类在生产活动中克服自然,改变自然的艺术创造。反映着无数民族的社会生活与政治经济制度。建筑涵盖了社会科学,技术科学与美术。它以物质材料、科学技术、营造法式,精神性的生命形态,空间意象综合融汇,以独特的意味唤起人们心灵深处的幽情与遐想。满足人类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生活中对审美与精神的追求与宣泄。

建筑文化主要是由建筑物、建筑与建筑空间意象三者构成的。建筑空间意象就是由建筑实体,建筑空间与在建筑环境中的人及其精神文化所共同构筑的。于是建筑文化具有和人类一样的双重性格,即理性的构建和感性的意味。

一、有意味的建筑历史文化渊源

在中西建筑文化的大熔炉中,我在传统宗教建筑文化的纵横探究和异同对比中,发现佛塔与教堂均具代表性地在中西传统宗教建筑文化中体现出了“有意味的形式”这一共同特色。立普斯在《空间美学与几何学、视觉的错觉》中提到:建筑作为一种大地上的空间形式,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建筑“审美的空间是有生命的受到形式濡染的空间。它并非先是充满力量的、有生命的而后才是受到形式濡染的。形式的构成同时也就是力量、生命的形成”。[1]

中国古人未像西方一样把建筑当成艺术之母,所以中国的建筑是在中国文明萌生并发展中得以扩散的,我们祖先的恋木情结来源于土生土长的中华大地,西方传统建筑系统是采用垒石制度,木料构架法是中国传统建筑的理性特点。中国文化思想中的儒家、道家与佛家的哲学、论理学、美学与宗教学思想对中国建筑的影响造就了中国传统建筑的感性特点。结合了感性与理性特点,孕育出我国传统建筑特质与外来文化的相互渗透的结晶代表——塔;而在西方,与塔同样作为 “有意味的形式”出现的便是西方的宗教建筑——教堂。本文针对二者异同之比较与研究正是对中西传统宗教建筑文化的“知己知彼,温故知新”。

在中国,佛塔的出现,是芸芸众生对精神的需要,是人类对佛教禅宗思想与儒道两家文化融会贯通与运用的物质表现形式,可以说即是《周易》“言以成象,象以尽意”的进一步发挥。《周易》之所谓象即是表达主观精神认识,又是源于客观事物。而“意”同样也是主客观复合的产物。[2]据史书记载,在两汉之际之前,中国建筑主要是受儒道两家学派思想的影响,自佛教于西汉末传入中土,中国建筑便逐渐受到佛学精神的濡染,从而使中国建筑空间意象的灵魂更深邃。论文大全,风格。

儒家宗师孔子虽以入世的教义教化世人,但其中提倡理想人生,社会道德等宗旨又与功德圆满是如出一辙的。因而在经历了从佛学传入与中国儒道传统文化三足鼎立到董仲舒对神学的宣扬,三者才被后世逐渐融会调和成为了具有民族特色的自己的学说。论文大全,风格。这是吸收外来文化同时提炼而成的成功典范。而佛塔作为供奉佛祖舍利,代表涅槃圆果境界的宗教建筑典范,在印度佛教传入中土后吸收外来文化融入本土文化创造出来的韵味独特,有意味的形式的产物。它凝聚着“人”的情调,有很浓烈的人情味[3]。

二、有意味的佛塔建筑造型与结构

塔是由地宫、塔基、塔身与塔刹四部分组成的。塔身是中国的传统建筑楼阁的演变,而塔刹则保留了印度佛教建筑窣堵坡的外族建筑样式。根据《后汉书陶谦传》所述的“浮图”(佛塔)是“下为重楼,上叠金盘”。重楼是中国原有的多层建筑,是塔的本身,金盘只是上面的塔刹,就是印度的“窣堵坡” [4]

塔刹就是塔的顶,在梵文中称“田土”即相轮,象征佛国,中国保留了印度窣堵坡的样式,同样以莲华,覆钵,华盖,露盘,火焰,华瓶之类作以装饰,莲华同莲花,在我国民族文化中,莲花代表“出污泥而不染”;在佛学中,是佛降生的坐床,佛土洁净之物,意味着“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成为塔的建筑文化中画龙点睛之笔。 塔刹通常的造型为尖顶,但与西方中世纪的教堂有别。教堂尖顶往往是以十字架型,有的一座教堂上有众多尖顶,而佛塔的塔刹则象征佛的空幻与崇高。

塔身以中国阁楼的样式建造,阁楼一名重楼,重楼是一种中国传统的建筑形式,两汉时期墓葬中殉葬的冥器中的重楼多有斗拱作为支撑结构,各层分布平坐和檐,建筑有门窗等精细结构,建筑平面大多为正方形。汉代冥器重楼模型的结构特征与魏晋之后木塔的建筑结构有着明显的源流关系。就塔本身的平面造型而言,由正方形向八角形,多边形演变,方形是以儒学为传统文化思想之皇权崇拜结合的产物,四边、八边形体现佛法中“四相八相”的底蕴;正六边形象征着“六根清净”的佛性意味;正十二边形象征佛说中的“十二因缘”,如嵩岳寺塔。尽管塔的平面造型多为方形,但随多边形的演变,也出现了近乎圆形的塔,如唐代泛舟禅师塔则为圆形,具有圆果的象征意义,以“圆”象征事物完美无缺,唤起人人心中佛教情感,具有浓厚的佛性意味。

阁楼式塔以二层或多层为基本造型,楼阁的坡顶屋檐出挑,造型优美壮观。其造型的最大特征就是塔檐出挑与檐角反翘。论文大全,风格。正所谓“如鸟斯革”,像翼舒展的屋顶与出檐是中国建筑中最主要的建筑特征之一,其飘逸的装饰手法意味着羽化登仙,向往极乐世界。后来塔身逐渐变为多层造型,于公元三至四世纪,即有三层塔身出现,其后更有五层、七层、九层、十三层、十五层、十七层,乃至三十七层等多层结构。我们发现,层数均为奇数,源于《易经》中奇为阳,阳为天的思想。可见,处处反映出“有意味的形式”。

塔基本是用于负重、稳固塔身之建筑功能,却从佛性意味中发展为金刚不坏的佛国世界的佛教象征意义,故又称“须弥座”。这一神秘寓意的词汇来源于佛教经典所言的“世界中央”——须弥山中心的最高佛座,是传说中居于世界之“中”的妙高山,高耸巨大,从而象征了佛塔整体形象的雄伟壮美。塔基的位置在地宫之上,突现于地面,自辽代始,塔基文化有了巨大的发展,即不仅把塔基看成是一个技术,结构必须存在物质基座,而且发展其精神象征的不凡意义。论文大全,风格。

地宫又被称为龙宫。龙乃中国民族的图腾。《易经》中以龙卦为第一卦,即乾卦,对龙十分崇拜。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因此,将地宫称为“龙宫”可见对佛塔的崇敬。与印度佛塔不同的是,窣堵坡是印度埋葬佛祖释迦牟尼火化后留下的舍利的神圣场所,中国将其建筑样式保留作为塔刹,却将宝贵的舍利埋葬于塔的地下,也就是地宫中,而对佛的信仰与崇敬就不仅仅是用以埋葬高僧遗骸的普通意义的坟了。也有的佛塔内安放着经书、佛像与其他法器。地宫一般以砖石砌成,其平面形制与整座佛塔的平面一致。

综上所述,塔的设计并非印度传入,它结合了中国印度两种文化,塔身完全是中国的,印度因素只在塔刹部分可以看到。按照佛塔的平面布局与立面造型结构,根据和谐形式规律组织创造出的建筑形象是一种既理性又感性,既抽象又具象的美,它不同于佛教文学和壁画作品那样,向人们描述佛的本生故事,宣言佛法,却能用特定的建筑文化语言,象征性地暗示佛教内容,文化意绪。

三、有意味的教堂建筑风格

西方国家对圣人遗物的掀起了各地朝拜的热潮,代表宗教意味的教堂应运而生。教堂与中国佛塔同样反映着人们的感受与领悟,暗示着宗教内容,文化意绪,体现着“有意味的形式”。在西方国家,基督教占有统治地位,决定了当时的社会生活方式与艺术形态。教堂的建筑风格主要有罗马式、拜占庭式和哥特式还有文艺复兴时期的巴洛克式。

在公元1世纪,人们还只能在私人宅邸内举行宗教仪式,场地被成为“民古教堂”。后来为了逃避官方搜查,这种仪式被转移到公共地下的墓窟(用以合葬基督徒),成为早期基督艺术的宝库,流行于罗马城区。合法化后,转移到地上成为罗马现成建筑模式的长方形公共建筑——巴西里卡。罗马式教堂是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以后,一些大教堂普遍采用的建筑式样。它是仿照古罗马长方形会堂式样及早期基督教“巴西利卡”教堂形式的建筑。[5]随着宗教仪式日趋复杂,在祭坛前扩大南北的横向空间,其高度与宽度都与正厅对应,因此,就形成一个十字形平面,以象征耶稣钉死的十字架,更加强了宗教的意义。如中国佛塔的平面造型同样有意味。

公元4世纪,罗马帝国分为东、西罗马帝国,东罗马就是拜占庭帝国。拜占庭式建筑的主要成就与特征是穹顶在方形的平面上,建立覆盖穹顶,并把重量落在四个独立的支柱上,这对欧洲建筑发展是一大贡献。拜占庭式教堂象征宗教皇权,是政教合一的产物。光线与圆顶的相结合,突出了圆顶在宗教建筑中的心理功能。圣索菲亚大教堂是典型拜占庭式建筑。其堂基与罗马式的一样,呈长方形,但是,中央部分房顶由一巨大圆形穹窿和前后各一个半圆形穹窿组合而成。此建筑风格与我国传统建筑中的构架法极为相似,柱与穹顶代表着西方建筑风格典型。

公元10世纪到12世纪,华丽的哥特式教堂取代了罗马式建筑风格。哥特式哥特式教堂的特点是尖塔高耸,在设计中利用十字拱、飞券、修长的立柱,以及新的框架结构以增加支撑顶部的力量,使整个建筑以直升线条、雄伟的外观和教堂内空阔空间,再结合镶着彩色玻璃的长窗,使教堂内产生一种浓厚的宗教气氛。教堂的平面仍基本为拉丁十字形,但其西端门的两侧增加一对高塔。其建筑特征是直线上升的风格。哥特式教堂是用人类的智慧恭维上帝的智慧。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们为了挣脱精神上的束缚,肯定现实生活的积极意义,提倡人权反对神权。论文大全,风格。在教堂的雕塑与绘画中体现出更多的人情世俗之美感。巴洛克为17世纪最为流传的一种艺术风格,它无疑与反宗教改革有关。在巴洛克建筑中重视雕塑与绘画艺术的综合。

教堂建筑文化在宣传基督教的宗教文化的同时也在表现艺术家虚幻莫测,不平静的心灵。西方建筑中的不同柱式就是对不同性别的人体分析性;中国人重视人的内心世界对外界事物的领悟和感受,以及如何艺术地体现或表现出这种领悟或感受,二者均强调其意味性。论文大全,风格。

结论:由此可见,中国建筑和西方建筑最大的差别在于两个地方的文化不同。中国文化重融合,讲究并存与一体性,西方则重不同时代或多种流派的独特精神。同样具有浓厚的宗教意味和特色的中国佛塔与西方教堂,这两种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材料的建筑物不仅在建筑造型上有着不谋而合的相似之处——“有意味的形式”。并且都寄托了人的精神与思想,让人们雅俗共赏。正如梁思成先生提出的,我们的建筑应该是大众化的,为人服务的建筑。

美的建筑,就是生命及其思想情感的一种“表达”方式,是建筑空间意象具有生命的体现。不论建筑风格与材质,倘若没有了灵魂与意味,我认为它就只是一个死物,冷冰冰的土木砖石之物而已。所以,我们要找到中西建筑文化的魂魄,民族和历史文化的精髓。如何将其延续,知己知彼,温故知新,在技术与艺术上不断雄厚才是我们研究中外建筑文化的最大意义。

参考文献:

[1]《宫室之魂、儒道释与中国建筑文化》复旦大学出版社,王振复著。

[2]《艺术学:问题域和焦点的扫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山西大学艺术学研究所编著。

[3]《艺术学:问题域和焦点的扫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山西大学艺术学研究所编著。

[4]《大拙至美》中国青年出版社,梁思成著。

篇(9)

2.了解中国建筑的特征,热爱传承中国建筑文化。

3.锻炼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归纳总结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了解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提高筛选概括能力。

【设计说明】

这篇自然科学小论文,其核心是介绍我国建筑的特征。然而,时下高楼林立,古迹难觅,再加上一些陌生的建筑专业名词,学生阅读理解文本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讲解本文要拉近学生与古建筑的距离,尽可能直观地展示建筑图片或模型,激发他们了解古建筑的兴趣,注重建筑与文化的融合,进而达到对建筑科学文化的关注、热爱和传承的教学目标。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给大家看两张图片,你能猜出这是哪里吗?(幻灯片展示开封著名古建筑图片)开封是个历史悠久的城市,被称为“七朝古都”,建城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一个古老城市的一个重要的符号,就是它独具魅力的古代建筑。这些美丽而典雅的古建筑,有什么不为我们所知的特征和文化内涵呢?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建筑大师梁思成走近中国传统建筑,了解中国建筑的特征。

板书:《中国建筑的特征》?摇 梁思成

二、走进文本

(一)文章的标题是《中国建筑的特征》,文章哪些段落介绍了中国建筑的特征呢?

明确:课文3—13自然段

(二)中国建筑具体有哪些特征?请用尽量简洁的语言来描述这些特征。(投影出示要求,温馨提醒:挂住关键词,关键句)请同学针对导学案小组交流,比一比,谁的更简洁,谁的更准确,3分钟以后,请3名同学上台展示交流成果。

教师配以实物模型,幻灯片重点图解一些特点(如2、3、4、5),以更利于学生理解。

1.立体构成

单个的建筑由台基、主体(房屋)和屋顶三部分构成的。

2.平面布局

(请学生从文本中找具体特征)一所房子由一个建筑群落组成,左右对称;主要房屋朝南;有“户外的空间”。

(四合院小模型展示)

最能体现这种特征的典型建筑就是北京四合院,坐北朝南的是正房(堂屋),正房两侧有耳房,正房前左右两侧各有东西厢房(东屋西屋),坐南朝北的叫做倒座房(南屋)。正房住长辈,东西厢房住晚辈,(《西厢记》小姐莺莺就住在西厢房),那么倒座房谁来住呢?有句熟语“热东屋,凉堂屋,傻瓜媳妇儿住南屋”,倒座房是仆人住的。这也正体现了儒家文化强调的“贵贱有等,长幼有别”的礼制。

3.木材结构

中国民间有句俗语“墙倒屋不塌”,这种结构以梁柱承重,墙壁只作间隔作用,不承重,因此墙壁位置可以按所需室内空间的大小而安设。墙壁上的门窗也可以按需要开设,可大可小,可高可低,甚至可有可无,如四根柱子支撑的凉亭。

4.斗拱

让学生划出课文中解释斗拱的句子,找一个同学读,提醒其他同学仔细听的,同时根据他的表述想象一下,能不能想象出斗拱的造型。

有的同学撅着小嘴摇摇头,真难为你们了。(出示幻灯片营造法式图解和3Dmks建筑设计立体效果图)

接着让学生从文中找到斗拱作用:不但可“用以减少立柱和横梁交接处的剪力”,还具有装饰作用。

(幻灯片展示“九州烟雨”)你能从这张照片上找出斗拱吗?

我在清明上河园拍这张照片的时候,也并不懂得什么叫做斗拱,之所以拍下这张照片,也是觉得好看,学习了这篇文章后才知道,它是集实用与美观于一体的。

关于斗拱,你还知道它的其他作用吗?我咨询了一位建筑师,了解到,在古代,斗拱的尺寸,斗拱的多少,直接决定了房屋的面积,小小斗拱,不可小觑。

5.举折,举架(教师画图展示)

宋代称举折,清代称举架,其作用是为了形成屋顶的斜坡或曲面。

6.屋顶

《诗经》描述为“如鸟斯革,如翚斯飞”它是我们中华民族“最骄傲的成就”。

7.颜色

大胆使用朱红色,并用彩绘来装饰。(幻灯片展示)

8.部件

大到结构部件,如梁头、额枋、斗拱,小到脊吻、瓦当、门环都具有很鲜明的装饰形状或图案。(幻灯片展示)

9.用材

有色的琉璃砖瓦、油漆、木刻、石雕、砖雕等。

(三)根据学生板书,请学生总结顺序,

板书:总体—局部

结构—装饰

提醒学生写作时,也要学习这种手法,理清思路,不可杂乱无章,胡乱堆砌。

(四)了解了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我来考考大家。(出示一组图片)请同学们比较分辨,哪是中国的?哪是西方的?说一说你的理由。

看图片,根据你的了解,西方建筑有什么特征呢?东西方建筑有什么不同呢?

东西方建筑的异同:

材质,外形(埃及的金字塔,罗马的竞技场,凡尔赛宫的花园,大量几何图形的运用,体现一种改造自然为我所用的一种强权意识。)

(五)中国建筑之所以被称为中国的建筑,因为它体现了中国建筑的这些特征和风格,那么作者在本文中是用哪个词语来称呼这种风格和手法的呢?

从课中画出关键句,并用自己的语言来回答。

明确:“文法”、“词汇”。作者用语言文字作比喻,借此说明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即中国建筑的法式或惯例。

(六)虽然东西方建筑风格不同,表现的文化不同,但是,作者提出了一个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问题,怎样理解“可译性”?(投影问题)

教师提示:在语言文字上,就是指不同民族的语言,语言形式虽不相同,但却表达同一个意思,可以互相翻译。比如,汉语表达,你好,翻译成英语:hello;日语:こんにちは。

那么,建筑上所谓的“可译性”又指什么呢?(请同学们阅读19段,划出关键句子,并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其他同学补充)

(投影)明确:建筑上的“可译性”,各民族建筑的风格,手法不同,但其功用或主要性能是一致的,有相通性。

(七)作者详尽的介绍了中国建筑的特征,并把它放在了中西方建筑文化的比较的层面为我们解读了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目的何在呢?请看文章最后一段,找到答案。(请一学生来读)

明确:最后一段第一句。古为今用,继承优良传统,建造今天的建筑。

教师小结:

正如梁思成在他的《中国建筑史》中所说,“中国建筑的个性乃即我民族之性格”(投影),我们只有继承了优良的传统,我们的建筑才有了自己的特点,我们的民族才有了灵魂。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应该是这种建筑文化的继承者和创新者。

三、拓展探究

创新是必须以继承为前提的,我们不妨把目光聚焦于现在,请大家仔细想想,你所了解的哪些建筑继承发扬了哪些中国建筑元素?

(这一环节让学生发散思维,先讲给同桌听,然后讲给大家听,教师参与学生小组探究,了解学生探究方向。)

【课后补充】学生探究大致为以下三个方面:

*老家的房屋:主房坐北朝南 有独立空间 举折 举架 脊吻

*所在城市主建筑或仿古建筑:濮阳四牌楼,开封御街、延庆观

*中国知名古建筑:天坛 故宫 人民大会堂

(“东方之冠”模型展示)

斗拱造型和“故宫红”色调;展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

教师小结:

说实话,暑假里,我第一次来开封,是为了“开封有个包青天”的故事来的;是奔着早就令我垂涎三尺的开封小吃来的。但是,通过学习梁思成的这篇文章之后,我一直在遗憾,没有用心品味中国古建筑的魅力。我希望同学们,在观察你身边的古建筑,或有机会寻访祖国名胜的时候,要用心去感受中国建筑的艺术魅力和文化蕴涵。

四、课外延伸

(投影展示)一位旅美作家这样写道:“一样的星巴克(全球最大的咖啡连锁店),一样的玻璃大楼,站在家乡的路边,我却分不清这是北京、东京,还是纽约……”

篇(10)

 

随着中国国门的打开,经济模式的逐渐变化,中国本土原有的封建建筑文化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原有的一些建筑手法已经不适合新时期的资本主义工业化、商业化要求,这迫切要求中国的建筑出现新的变化,这个时期出现了新旧两大建筑体系并存的局面。新建筑体系是和近代我国的工业化、近代化、城市化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它的形成主要有两大途径,一是从西方国家直接的传入和引进;二是中国原有的建筑主动的去适应这个要求进行变化、改造、转型的。我国的新建筑体系主要是通过第一种模式建立起来的,经过了一系列发展加上大批的中国留学生在国外的学习并回国参与中国建筑的构件,并大量运用新的建筑技术和新材料,中西建筑文化的大幅度交流冲破了封建时代的阻隔,建筑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行业,新建筑体系也成为中国近代建筑的活动主流。,中国灵魂。

一、 西方近现代建筑样式在中国的运用

( 1)西方近代折衷主义样式

这类建筑中的代表作就是建于 1921-1923年的上海汇丰银行新楼。从平面上看类似一个正方形,大楼主体采用最新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大楼的外立面模仿砖石结构,处理成严谨的新古典主义形式。从横向的角度看全楼有5段,中间的部分有贯穿3层高的仿罗马科林斯式双柱,底层的营业大厅的内部装潢有拱形玻璃天棚和整根意大利大理石雕琢的爱奥尼式柱廊。其它比较有代表性的建筑还有建于 1924年的北京大陆银行;建于 1911年的清华大学校门和清华学堂等。这类建筑的装饰性和功能性基本上适应了当时中国部分城市的需求,因此得以大量涌入给中国的建筑格局带了巨大的变化。

( 2)中西混合式建筑

随着城市部分地区的建筑西方化在这些地区的边缘或者相近地区也受到了影响,但是由于诸多因素的存在,它们只可能把西方建筑的一些表现手法和要素揉入中式建筑的主体或者把西方建筑的主体中注入中式建筑的要素。这类建筑在一些旧式消费场所和清末一些新建的政府部门中得到了很大的运用。

为了适应顾客人流增多和商品陈列的要求,旧式的消费场所等修改门面成为了一种必然趋势,采用新材料玻璃开柜,突出招牌等手段,同时为了商业竞争的目的而形成追求“洋气”门面的风气。这些改造主要是模仿西方建筑的一些手法,但是由于模仿的个体本身以出现折衷主义的趋势,再加上辗转套搬,结果造成了很复杂的变体。这些店面的改进是近代中国商业在比较低的条件下追求商业广告效果的产物,对中小城镇和其它类型的建筑造型也有很明显的影响。

( 3)装饰艺术和现代式

20 世纪 30年代初,欧美新兴的摩登风格——装饰艺术样式和西方功能主义的现代主义风格也慢慢开始在中国登陆。装饰艺术样式是一种向国际式过度的样式,他的主要特点是体形简洁、明快,喜欢使用阶梯型的体块组合,流线型的圆弧转角,横竖线条的墙面划分和几何图案的浮雕装饰。中国建筑师在当时把这两类设计样式统称为“现代式”,许多设计师热心参与了现代式的新潮设计,不过当中以装饰艺术样式为主题,少数已是准“国际式”和地道的现代派建筑。,中国灵魂。

二、 中西方建筑文化交流中的中国传统建筑的发展

从 20世纪 20年代开始,新一代的中国建筑师根据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进行了“中国固有样式”的探索。随着中外建筑文化的碰撞,除了将本土建筑“洋化”外,还有着另一类趋向就是尽力将外来建筑“本土化”,这类趋向经过由外国建筑师发起,后由中国建筑师引向了后形成了在 20世纪 30年代在全国推广的“中国固有样式”的建筑风格。

早在 19世纪时期,为了适应中国习俗,迎合中国人心理,西方传教士在中国兴建教会学校和教堂时,就开始尝试使用中国传统建筑样式来修建校园或者教堂。在前期,在屋身保持西方建筑的多体量组合,顶部揉入以南方样式为摹本的中国屋顶形象。在后期主要特点是关注屋身和屋顶的整合,把以南方民间样式为摹本转变以北方官式样式为摹本,整体形象走向了宫殿式的仿古追求。

以 1925年中山陵设计竞赛为标志,中国建筑师开始了传统建筑复兴的设计活动。这股传统复兴建筑,在“中国化”的处理上差别很大,当时针对这些建筑的不同形式,大体上把它们概括成三种设计模式:第一种是被视为仿古做法的“宫殿式”;第二种是被视为折中做法的“混合式”;第三种是被视为新潮做法的“以装饰为特征的现代式”。这三类处理手法不仅仅为中国近代复兴传统建筑提供了不同的道路,也为中国现代建筑发展做了必要的演示。实际上中国现代建筑的探索道路也基本上沿着这样的道路前进。“中国固有样式”的探索在中国的建筑历史上是伟大的一页,它留给了我们一些成功的建筑和可以借鉴的处理方法,更激励着后来的建筑师更好的去中国式建筑的发展。,中国灵魂。,中国灵魂。

处于一个新旧时代交替的历史阶段,中国的建筑基本上在坚持自己独立的发展轨道,许多西方建筑元素只是起到了衬托和完善的作用,换句简单的话来说中国本土的建筑文化吸收西方的积极因素取得了新时期的发展。

中国近代建筑特别是 20世纪早期的建筑在我国建筑的发展中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们是中国建筑由古典向现代转化的一个缓冲期,所以在这个过程出现了形形的建筑造型,有些建筑在今天看来可能是不成熟的,但是他们那种伟大的尝试确实给后来的建筑提供了很多可以借鉴的道路和方法。

三、 当代建筑的启示

在当今世界,建筑的发展在功能要求的趋势下造型趋向单一模式,国际主义的建筑充斥了世界各个大小城市,中国建筑未来发展的趋势是很多人所深深关心的,在这里仅就个人观点对中国建筑的未来发展提一些设想:

( 1)重塑中国建筑的灵魂

一些古典的建筑样式和构件可以成为建筑的细部装饰或者点缀,而不应该成为建筑的主体来支配建筑本身。在本文中,也多次提到了中外建筑师大多数时候走的折衷路线,广集百家之长根据建筑自身的情况具体处理,很多很古典的中式建筑为了装饰和功能的需要也大胆的采用西方的建筑构件和装饰手法,但是在建筑本身却不依附任何的风格或者样式。实际上支撑建筑的不是砖瓦门窗,而是文化和思想。

( 2)平衡中国建筑形式和功能之间的关系

在平衡功能和形式的过程中,要灵活掌握。在日常的生活中以功能为主体的建筑考虑到经济因素,视情况来处理装饰,即使是成本低的也要作到少而精。而在一些大型建筑或者公共活动场所就不应该只把功能放在第一位了,用科学的态度有效的使用好装饰效果,做出中国的特色。

结语

上一篇: 安全社区论文 下一篇: 农业经济学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