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经济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4-20 17:52:25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就业经济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就业经济论文

篇(1)

一是第一产业需要的转移的劳动力仍然较多。改革开放之后,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我省第一产业产值比重迅速变小,从业人员却未能合理转移到二、三产业,目前仍囤积了大量的富余劳动力,没有起到促进就业结构发展的作用。如果不能有效实现富余劳动力转移,不仅是劳动力资源的极大浪费,使农村劳动力人口过分冗余,导致劳动生产率的低下,继而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而且影响到二、三产业的人员供给。二是第二产业就业吸纳能力有待加强。2002年以后,随着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推进,第二产业的就业状况得以改善,机械加工、通信设备等代表工业结构升级方向的技术密集型部门快速发展,制造业和建筑业近年来表现出巨大的就业需求。除了工业排除“富余人员”后就业弹性自然回升的因素外,更为重要的原因可能是,工业结构由传统资本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的转变改变了工业依赖常规技术和资本的粗放发展模式,资本深化不利于就业的状况得到逆转。但总体来看,第二产业拉动就业的能力仍显不足,特别是近几年就业弹性虽然有所恢复,但水平仍旧较低,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三是第三产业的就业吸纳作用不足。我省第三产业的比重和就业人数呈现出逐步上升的趋势,但是与国内发达地区相比,仍有差距,2012年北京市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为75.6%,上海市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为56.5%,而我省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只为32.7%。主要表现为就业弹性系数不高、就业偏离度较大、新兴服务业就业拉动不足等。

就业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由于劳动力供给变化和产业结构变化的共同作用,就业结构性矛盾愈加突出。就业结构性矛盾是劳动力供给与需求错位失衡的一种反映,是多种因素相互叠加的结果。从供给看,近年来劳动年龄人口尽管出现连续下降,但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格局尚未改变。2014年城镇需就业的劳动力总量近190万人,其中高校毕业生占到城镇新成长劳动力的半数以上。另外,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还有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就业,这既表明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我省劳动力资源依然充沛,能够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撑,同时也更意味着就业总量压力短期内不会得到缓解。从需求上看,按照我省GDP每增加1个百分点,带动就业7万人左右计算,年经济增长预期8.5%左右,能提供60多万就业岗位,加上补充自然减员、公益性岗位开发等提供了一定的就业机会,但每年仍会有40万缺口。由于高校毕业生素质较高,对就业岗位的要求也较高,但因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尚不到位,高端岗位供给不足,同时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的技能水平比较低,与中低端岗位的需要还存在一定差距,造成了“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综上所述,就业难与招工难并存的矛盾没有缓解,反而更加严峻。

二、对策建议

着力构建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良性互动机制。继续坚持就业优先的宏观经济目标,把就业指标完成情况、就业形势平稳程度作为评价经济运行的重要依据,在制定经济发展规划、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中,优先考虑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提高就业质量。继续保持必要的经济增长速度,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优化产业结构,统筹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优化产业布局,推动产业梯度转移,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充分利用,将就业结构由“二、一、三”格局逐步改变为“三、二、一”格局。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消除制约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构建生产业与现代制造业、现代农业的互动发展机制,大力发展信息服务、养老服务、健康服务、家庭服务等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行业,提高吸纳就业能力。着力构建有利于就业增长的投资机制。在保持投资快速增长的同时,要改革投资体制、调整投资结构和方向,从而提高投资对就业的拉动效应。具体而言,一是要注重发挥政府投资和重大项目带动就业的作用,把就业岗位增加、人力资源配置和就业质量提升等作为项目审批的重要内容;二是要积极扶植低端制造业和建筑业,并逐步实现产业升级,同时大力发展服务贸易、金融服务业、生产业等第三产业;三是信贷机构要充分重视劳动密集型中小微企业的投资需求,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让各行业部门按照市场要求具有公平的机会获得资本要素。

篇(2)

(二)软件方面,打造低碳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价值观的体现,它能够为员工提供共同的企业理念,指导他们的工作行为。只有先进的企业文化,科学的管理工作,才能使酒店业的低碳化有机延续。黑龙江酒店业要打造低碳绿色酒店,就需要在酒店企业形成低碳企业文化,用其指导员工思想,并用员工行为引导客人的行为。酒店业在建立低碳企业文化时,首先要认识到低碳管理与传统管理思想中的经济意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企业低碳化与经济效益不仅不相违背,反而能互相促进,低碳管理可以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经济效益的提高有助于推进酒店技术与管理的低碳化。打造低碳酒店文化应首先树立管理者的低碳管理意识,制定严格的低碳管理制度,以酒店内部的制度为保证,在不降低客服务标准的前提下降低能耗,实现低碳管理,把低碳意识真正融入酒店的管理环节。如制定严格的节能降耗实施细则,规定人走灯关、水关、空调关、电脑关、电视关等这样的“一走五关”措施。员工是酒店生产的主要行为者,也是企业文化的主要遵循者。企业低碳文化确立后,要得到真正的实行,就要员工们真正在行为中遵循企业文化。酒店是一个能耗大户,资源消耗面广,因此节能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从最高管理层到基层服务的每一位员工。因此酒店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加强低碳意识的熏陶,只有每位员工都提高低碳意识,让低碳意识根植于酒店所有员工的意识之中,才能在每一个岗位上都能够主动做好节约资源的工作,实现酒店整体的低碳化。员工的低碳行为和低碳意识可以对客人起到导向作用。通过员工对酒店客人的宣传,引导客人减少“六小件”的使用,不要求天天换洗床单,减少一次性物品使用等低碳行为。

(三)充分利用政府资金支持和市场融资解决低碳化的资金问题低碳酒店的建设成本比传统酒店要高,传统酒店转变为低碳酒店也需要大量的资金用于酒店设施和技术的升级,资金瓶颈成为许多传统酒店不愿转型的重要因素。为解决这一问题,可灵活利用政府资金支持和市场融资这些手段,为低碳酒店筹得资金支持。

篇(3)

另一方面,我们都知道,入关冲击最大的可能就是银行业和保险业,而这几年来,银行和保险的日子都不太好过,资产质量不佳,机构庞大,竞争又激烈,本来有块证券业务,由于分业经营、分业管理,也给分出去了,现在又加入了WTO,与金融百货公司式的国外金融机构正面交锋,可以说是有点雪上加霜。与此同时,我们证券行业还有那么高的利润,不论从提高综合业务竞争实力的角度,还是从提高收益水平的角度,银行业、保险业都有进入证券市场的内在动力。事实上,这几年银行业没少在证券行业动脑筋,从银证联网到资金的就地清算,从存折炒股到代客理财、申购新股,以及保险公司最近推出的可分红的保单,可以说是有点步步紧逼,相反,证券业则显得有些被动,明显缺乏银行、保险公司的进取精神。现在中国入关在即,银行业、保险业要求合业经营的压力更大了,而从国际上看,合业经营是大势所趋,所以说,在没有对境外券商开放经纪业务前,先向国内的银行开放这项业务,是完全可能的。

另外,来自IT行业的压力也不能小视,由于受到E*TRADE模式的启发,很多IT公司都想在证券电子商务这块领地分一杯羹,而证券商对IT公司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现在IT界就差不能在交易所购买席位,直接接受委托了,前不久证监会出台网上证券委托管理办法,反应最为强烈的就是IT公司。如果中国WTO,能不能阻止向E*TRADE这样的网上券商,如果不能阻止,在他们进来之前,会不会先给国内的IT企业开个口,这都相当难说。

因此,中国加入WTO,对券商经纪业务而言,更大的压力来自我们国内,而非境外券商的直接冲击。

我这里想阐述的第二个观点是:我们与境外券商的差距主要体现在机制和观念上。

诚然,我们与境外券商的差距是多方面的,如境外券商的规模远远大于我们,就如大家经常举例说:我们全中国的券商加在一起还不如美林证券一个大,还有在服务手段上和服务品种差距也是明显的。不过在我看来,这些差距都不是主要的,特别是在证券电子商务时代,整个世界都在进行重新洗牌,在对电子商务这一潮流的把握过程中,我们并没有比国外落后多少,闽发证券97年就开始了网上交易,比美林证券早了整整两年。大家知道:在电子商务时代,不是大鱼吃小鱼,而是快鱼吃慢鱼,因此,大并不可怕。另外,服务手段与服务方式结合在一起在电子商务时代只不过是一种商业模型,这种模型往往是可复制的。事实上,我们真正难以克隆的是境外券商的机制和观念。国外证券公司不少已是百年老店,在这么多年里,他们之所以能存活下来,且还在不断地发展壮大,焕发生机,靠得是什么,我想更多地是其良好的机制和求新求变的观念,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这些国外大券商往往都是上市公司,有科学的决策机制,有精业、敬业的职业经理人来经营,有高度认同企业核心价值观及商业道德标准的员工和客户群;他们为进入一个长期看好的市场,可以连续投资十年而不求回报,他们为了企业的发展,可以在企业发展的全盛时期被别人合并。与这些百年老店相比,中国的券商还很不很成熟,我想这与我们的经历有关,相对而言,中国的证券商功力还浅,我们很多券商不仅在机制上还难以摆脱国企的传统体制,在观念上,我们缺乏长期的战略眼光甚至有些急功近利。这一点上,不仅券商本身短视,我们的地方政府也有地方保护主义的倾向。比如说,眼下正是券商合并的大好时机,可券商的重组基本上都是在地方政府的主导下在本辖区内进行,跨省市的合并,一到地方政府那里就容易卡壳,原因是各个省都想搞综合类券商,如果这样搞,大家的规模都上不去,单靠自身的发展,中国永远也出现不了超级券商,到头来,很可能象中国的饮料市场和洗涤用品市场一样,将市场拱手相让。

从改革开放后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发展情况来看,我觉得境外券商的如果进入中国市场后,很可能以合资的形式为主,因为合资可以迅速扩大规模,占领市场。同时,境外券商一般会选择收入水平、文化水平和投资意识都比较高的沿海地区高端个人客户和大的机构客户为突破口,这是他们的强项。

我们现在可能有一种误区,以为我们已有自己的客户群,并了解他们,可以接受外资的挑战,其实上未必如此,事实上,老外有时比我们更了解我们的客户,他们在进入一个市场时,往往都进行深入、细致的而且很长时间的市场调查研究,制订好营销策略,并随时进行调整,他们不仅能够了解我们的客户需要什么,还了解哪些是他们能够提供,而我们不能提供的,并依靠这些优势,树立客户的认同度并据此留住客户。反观我们现有的营业部,随便走一个经理,就可以带走一批客户,客户对企业的认同远远低于对员工的认同,这正是中国企业的不足之处。

我想,如果不在观念和机制上进行改变,将来我们很被动。因此,我将阐述我的第三个观点:证券业一定看准趋势,要顺势而为。版权所有

证券经纪业务的发展趋势是什么,我想有四个趋势,一是合业的趋势,二是国际化的趋势,三是电子商务化趋势,四是大型化、集团化、股份化趋势。

看准趋势固然重要,把握趋势,顺势而为更重要。对于中国证券业来说,现在就应有所准备:

第一、要作好合业经营的准备,现阶段,由于<证券法>实施尚不足一年,真正合业还有待时日,但舆论导向已经开始了。证券公司可以选择一些银行、保险公司、大的投资公司、大的机构投资者作为战略合作伙伴,开展业务创新,如综合理财服务等,到条件成熟时,还可以互相参股。

第二、要与国际接轨,证券公司应多走出去,向国外券商学习,有条件的券商可以先在香港设立分支机构,熟悉国际市场的运作规则,服务方式和服务理念。必要时,与外商合作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篇(4)

(一)专业实训课程落后、培养目标不明确高职教育与普通本科教育存在这共性,但更应突出自己的特色,高职教育的优势在于实践性、实用性、操作性,但是在凸显高职毕业生就业优势的实操方面,却发现存在严重问题。首先,人才培养模式与人才培养目标不相适应。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注重实训教学,但实训教学中仍然使用着传统的实训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以传统的口头传授、板书演示为教学手段,首先大大量的理论灌输给学生,老师演示操作,学生进行模仿实践,学生们基本上能学会、学懂,或者有一部分能学精,但这样培养出了的学生创新性不够。其次,高职院校的教学设备跟不上教学目标要求。高职院校教学仪器和设备与企业第一线存在很大程度差距。学生通过学校教学很难了解最新的专业发展动态和先进技术,学生学到的技术一到社会上就是落伍的技术,或被淘汰的技术,这样不仅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浪费,也严重影响到了学生的顺利就业。最后,高职院校和行业企业合作不够深入,主要停留在毕业实习,并且毕业实习的岗位往往和所学专业并不吻合,甚至还有的学校到企业参观,也美其名曰校企合作,校企合作应该融入到学生在校专业学习的尽可能多的环节,让学生能时时的感受到来自社会和企业的信息。

(二)毕业生指导工作不到位,学生就业心理还不成熟现在电子信息专业毕业生人数增长,不仅是包括高职高专毕业生大幅增长,还有本科层次毕业生人数、硕士研究生。这对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增加了很大压力。于此同时,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不均衡也造成了一定的就业困难。另一方面,毕业生不成熟的就业心理,不合实际的高期待也造成了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不尽人意。就业市场劳动力供求关系已经发生了扭转,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毕业生应当改变自己的求职心态,以市场为导向,避免就业地区和就业领域过于集中,还要认识到,中小企业和名不见经传的公司却求贤若渴,毕业生大有用武之地和发展空间。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提升高职毕业生就业水平的思路

(一)高职院校教育应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导向高职院校在教学中,应结合区域特点,明确培养目标,结合办学特色,进行合理的定位。教师应能传授行业发着经济发展的新内容和新技术,这就要求教师要站在行业发展的前沿,熟练掌握本教学专业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正确认识本专业发展方向,在实际教学中把新的教学内容融入进去。这就要求教师努力提高业务技能,充分利用学习资源,认真设计教学情境,切实提高教学水平,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对学生的学习和实训给予针对性的引导和具体的帮助。同时,要加强区域合作,加强校企合作,在具体教学中还可以要求企业人员参与到学校的实训教学中来,把企业一线的技术要求展现给在校生,并在实训中学到和掌握本专业领域先进的技术和职业技能,避免出现学生所学和社会需求脱节的现象。

篇(5)

以下为查字典为您编辑的:“经济学理论借鉴西方经济学就业理论探析我国就业问题”,敬请关注!!

经济学理论借鉴西方经济学就业理论探析我国就业问题

以上就是我们为您准备的“经济学理论借鉴西方经济学就业理论探析我国就业问题”,更多内容请点击查字典论文频道。

篇(6)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我国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为此国家采取了各种措施和手段来解决日益严峻的就业问题。本文试图从新兴古典经济学的角度论述我国的就业促进战略。

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失业理论

新兴古典经济学以超边际分析来复兴古典经济学思想,把研究重点放在分工与专业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上。在杨格看来,分工包含着三个方面:一是个人的专业化水平;二是不同专业的种类数;三是生产的迂回度。而生产的迂回度是工业化的一个主要特点,工业化发展的程度越高,迂回生产链条的长度就会越长。伴随着新技术的产生和个人专业化水平的提高,一个国家的工业化或经济增长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分工水平演进的过程,表现为个人专业化水平加深,生产的迂回程度提高,迂回生产链条上每个环节的产品种类数增加,而这意味着不断出现新的专业和分工领域。

根据新兴古典经济学理论,失业是与分工相关联的一种经济现象。如果没有分工,整个社会都处于自给自足的状态时,不存在失业;当整个社会处于完全分工状态,每个人都进行专业化生产时,社会也没有失业。失业发生在一定水平的分工阶段上。从一般意义上讲,当分工演进机制受阻,原来的专业化生产不能进行时,从事专业化生产的劳动力既不能重回自给自足状态,也不能跃进到新的分工水平状态,失业便会产生。具体而言,新兴古典经济学解释失业有三种方法。

第一种方式是分工网络的可靠性,即交易风险来解释失业现象。在新兴古典产权理论中,若每个交易都有一个失败的风险,则当外生交易效率改进时,均衡的分工水平会上升,而整个经济分工协调完全失灵的风险也上升。但是因为外生交易效率改进时,增加的分工好处大于增加的总外生交易费用和增加协调失灵风险的坏处,所以人们会从这些相互冲突的效果之间的最优平衡角度,同时选择高分工水平和高协调失灵的风险。而高分工水平意味着商业化程度、大市场容量和高总量需求,分工协调失灵的风险则意味着人们在协调失灵中可能被迫回到自给自足的低生产效率。因此,整个经济分工协调失灵的风险意味着大规模失业的风险。

第二种方式是所谓整数理论来解释失业现象。所谓整数问题就是瓦尔拉斯均衡存在的整数条件,即能产生最高效用的角点均衡中,选择专业化模式的角点均衡人数必须是整数。假定一个经济中只有3个人,当交易效率提高到一定程度时出现分工,瓦尔拉斯全部均衡意味着每个专业有1.5个人,这与整数条件不符。因此瓦尔拉斯均衡可能不存在,但如果3个人中有一个人的生产率低于其他两人,则瓦尔拉斯均衡仍会存在。而两个生产率高的人会发现,与生产率低的人进行分工将会影响他们的收入。所以,他们将会形成一个瓦尔拉斯均衡并将生产率低的人排除在分工之外。生产率低并不是这个人被排出分工的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整数条件不满足。因此他是在愿意卷入分工且当整数条件满足时也能卷入分工,但却因整数条件不满足而被迫处于市场和分工之外。这类失业就是非自愿失业。

第三种方式是分工结构的变化来解释失业。当交易效率或生产函数的参数变化时,均衡的分工水平、均衡的贸易品种类数、均衡的迂回生产链条的长度都会变化。这些变化就会要求某些人改行。若改行的费用很高,则在分工结构调整的过程中,产生失业现象。由于分工的特点是专业化熟能生巧的正面影响,所以改行也意味着过去的专业经验突然变得无用,而新入行者永远赶不上已有很多专业经验的人,因此再也难以找到就业机会。也就是说,一旦失业,就失去了边干边学的机会,因而效率会更低,形成恶性循环。

新兴古典经济学从分工角度探讨了失业产生的根源,在现实经济中具有一定的解释力,尤其是对处于高度分工水平的发达国家。我国现阶段的分工水平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还比较低,新兴古典经济学提供了一个认识失业的新视角,对研究我国的失业问题具有启示意义。

分工演进阻滞是我国就业形势严峻的重要原因

新兴古典经济学认为分工可以带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好处,但同时又增大了交易费用。当交易效率十分低时,分工带来的好处小于交易费用,经济体系处于自给自足状态。当交易效率外生改进时,经济体系就会从自给自足向完全分工演进。供给和需求是分工的两个侧面。随着分工演进,社会的商业化和市场化程度也会随之发生演进。经济发展的实质是从分工不发达的经济体系演变为分工高度发达的经济体系的过程。

有学者从经济增长的角度分析分工和就业的关系后指出,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就业问题只是市场需求的问题,总需求不足自然会导致对劳动力需求不足,失业也就成为市场机制排出剩余劳动力的必然结果。在以分工——就业为基础的、关于经济增长的新的分析框架下,市场需求是内生的,刺激需求不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最终办法,就业问题应该放在以分工为导向的经济增长框架中去考察。这个新的分析框架揭示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不同于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本质区别在于分工演进不足。由于分工水平低下,市场机制所能起到的基础性调节作用也是低效的,经济增长的速度虽然较快,但其质量水平却不高,就业水平不高也就不可避免了。我国的就业问题是由低水平分工和低人力资本积累造成的,一味地靠刺激内需、增设工作岗位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为分工扩张创造更大的空间,提升分工水平是解决就业问题的基本途径。

杨小凯(1998)认为经济发展的实质是劳动分工的演进,而失业或隐形失业或是由于分工水平低,大多数人自给自足,找不到专业化的就业机会,或是分工水平很高时,由于大分工网络造成的协调失灵风险高,加上转业的困难等原因造成。但在经济起飞、分工演进加速的发展中国家,失业不是大问题。正如台湾、香港、温州经济起飞时不但不会有失业,反而劳力不足要从外地进口劳力。从一般意义上讲,充分利用分工经济的效果,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来缓解目前的就业压力。随着分工的演进,产业链会不断加长,会促使中间产品专业生产者人数增加。但是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的制度还不完善,制约了分工的自发演进。

我国分工演进阻滞的具体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不少地方政府抱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思想,一味追求“大而全”、“小而全”的地区经济结构,甚至不惜动用行政力量直接干预跨地区的分工,这种“自足自给”经济布局使得不少地区的分工长期处于低效率的状态,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分工的自发演进。二是很多企业的诚信程度不高,整个社会的信用体系不完善,使得不少企业认为企业之间进行交易的风险比较大,内生交易费用较高,因此宁可自己组织生产产品,也不愿意进行分工。这无疑是影响分工演进的重要因素。三是企业组织缺乏弹性。当企业内部组织生产某种产品的零部件的成本过高时,企业本应该放弃“自给自足”的方式,把这种零部件外包给专业化的企业,但这样做往往意味着要影响到原有的机构和员工的利益,从而使得这种专业化的分工因为遭到这些机构和员工的抵制而不能实现。企业组织的僵化现象在国有企业中尤其普遍,严重阻碍了整个社会分工的深化。

以分工促进就业是我国就业促进战略的指导思想

根据上面的分析,透过失业现象的表面,可以认识到我国分工的自发演进受到阻滞,分工水平不足,不能创造出更多的工作岗位,是造成我国失业现象严重的重要原因。因此,我国各级政府在制定就业促进战略时,应当确立以分工促进就业的指导思想,在各个方面采取有利措施促进分工深化,为分工的自发演进创造一个适宜的制度环境。

政府应当放弃片面追求“大而全”、“小而全”的经济结构思想,真正树立起社会化生产的观念,放手让企业进行自发的分工协作。政府的行政干预往往会扭曲企业之间的分工行为,造成生产效率和交易效率的低下,最终压抑分工的深化。

加快全国性的企业信用档案体系建设,将目前分散在诸如银行、工商、税务等不同的政府部门和单位的企业信用数据进行集成,建立一个完整的企业信用数据库。定期向社会公布那些资信不好企业的名单,让资信不好的企业在市场上既筹不到资金也找不到合作伙伴,从而抑制欺诈、违约等内生交易费用的发生,让大多数守信的企业能在一个相对良好的市场环境中,打消顾虑积极进行企业之间的分工合作。

改革我国的户籍管理制度,促进劳动力的自由迁徙和就业。社会化大生产的性质决定了劳动分工不可能只局限在某一地区,而是全国甚至全球范围内的,劳动分工的这种超区域性意味着劳动力应当能够自由地跨区域进行流动,这样才能保证劳动分工的最终实现。因此,国家应当改革沿袭数十年的户籍管理制度,打破区域之间劳动力流动和迁移的藩篱,建立起适合劳动力进行自由迁徙的制度安排。

我国各地区的分工水平有很大的差异,就业结构呈现出很强的区域性。从总体上看,东部地区以及省会城市分工水平高,就业机会相对较多。但在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尤其是资源枯竭的矿城,军工企业密集的大三线地区,以及非省会城市的老工业基地的人口结构老化,人才流失严重,近年来就业岗位不仅没有增加,反而在减少。这三类重点地区成为当前就业困难群体最为集中、就业矛盾最为突出的地区。对于这类地区,政府除了有计划的改造原有产业结构和布局以增加就业机会外,还应当鼓励劳动人口进行流动迁移,让有工作能力的群体积极参与到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劳动分工。

在市场经济中,社会化大生产所进行的劳动分工是自发形成和不断演进的,政府运用行政力量进行有意识的分工安排往往并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有时反而会扰乱正常的分工秩序。分工的演进有赖于交易效率的提高,而交易效率的提高取决于能够有效减少交易费用的合理制度安排。我国正处在复杂的经济转轨时期,政府应当不断地审视和分析与分工有关的各项制度运作的有效性,及时清理以前出台的各种阻碍和抑制分工的政策措施,为分工创造相对宽松和合理的制度环境。与此相应,分工的深化则会不断地创造出更多的工作岗位,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有效地促进就业。

参考文献:

1.贾明德,李斌.新兴古典资本理论与西部开发[J].甘肃社会科学,2002(2)

2.杨小凯,张永生.新兴古典经济学与超边际分析[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篇(7)

一、天津市纺织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天津纺织产业是我国老纺织产业基地之一,曾赢得了“上青天”的美誉,在天津市的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2003年,天津纺织系统在天津空港物流加工区建设了一座占地184公顷,投资46.5亿元的现代化高新纺织工业园。高新纺织园内集中了60多家老纺织企业,重新规划,在同一个区域内形成纺织、印染、服装完整的产业链,提高产品品位和附加值,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成本,提高最终产品竞争能力,形成了集群效应。

二、纺织产业集群竞争力分析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本地化的企业网络,其特征是专业化合作,其中最基本的组织因素—声誉、承诺和信用影响着网络组织的正常运行和发展,产业集群有效地降低了企业之间的交易成本,而且由于地理集中和产业组织优化,通过协同效应获得了竞争优势,通过转包、战略联盟等形式进行分工与协作,获得外部范围经济,并通过集体学习提高创新能力。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了深刻且积极的影响,使产业集群的整体效益远大于各企业单个效益之和。

而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核心,来自集群的静态竞争力,包括生产成本优势、市场营销优势和交易费用优势等,相对而言在集群形成之后的发展过程中保持不变,是企业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基础。

三、天津市纺织产业集群静态竞争力分析

1.生产成本的降低

产业集群的本质就是关联性强的各个行业通过专业化分工协作共同促进,共同发展,使企业获得规模经济。

(1)外部经济

外部经济是指整个行业的规模扩大和产量增加,而使个别厂商得到好处。包括服务、运输、人才供给、科技情报等方面的便利条件,从而使个别厂商减低平均生产成本,得到外部经济。天津纺织产业在天津高新纺织工业园建了研发中心、信息中心、商贸中心、培训中心、物流中心和物业管理中心,在集群内形成统一的综合服务区。形成了资源共享,外部经济效应明显。

(2)专业化分工

分工可以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协作可以把分工联结起来。集群内的企业利用地理接近性,以各种方式共同进行生产、销售等活动。天津纺织产业由于纺、织、染、服装企业的地理接近性特征,在集群内细化分工、扩大协作,使专业化分工和协作更加精细,符合社会大生产的要求,提高了生产效率。

2.市场营销优势

区域品牌比单个企业品牌更形象更直接,是众多企业品牌精华的浓缩和提炼,更具有广泛的、持续的品牌效应。单个企业要树立自己的品牌,需要庞大的资金投入,然而通过集群内企业的整体力量,利用群体效应,容易形成区域品牌,使集群内众多企业受益。天津纺织产业在认真研究和细分市场后,找准切入点,从新产品入手,立足天津和三北地区,充分发挥品牌优势,逐渐扩大规模。形成了区域品牌与核心竞争力。

篇(8)

在农村调研中,我们发现目前存在片面发展工业的倾向。有相当数量的基层干部认为,解决农村的发展问题,不能将希望寄托在农业发展上,而应该放在发展工业上。这种认识看到了工业发展在农村发展中的重要性,也从侧面说明了各地竞相招商引资发展工业的思想根源。其问题在于忽视了农业发展在农村发展中的重要性,认为可以在农业弱小的情况下通过工业的发展实现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上,其观点真实地反映了农业的现实状况,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基层干部和农民在这一问题的认识上高度一致:在现有的农业经营制度下,传统农业所能提供给农民的收入处于极低的水平上,农民收入主要依赖外出打工,土地只能解决吃饭问题,并不能靠土地过上好日子。

在新农村建设中需要在以下问题上达成共识,即农村工业化的推进可以实现对农业的完全替代吗?在工业化过程中一定要削弱农业吗?我们的结论是否定的。农业的现实状态是产生轻视农业发展重要性的实践根源,但绝不是一种符合经济规律的理性表现,这一现实状态不是我们舍弃农业的理由,而是应该对农业更加关注的信号。

笔者认为,在思想认识上纠正这一偏差并在实践中切实推进现代农业建设,需要把握现代化进程中农业具有的特性。

从相对量观察,农业呈现出的状态是“小农业”,农业在经济总量中的份额呈现出下降趋势,这一规律已经被国内外经济发展的实践所证实。这里的“小”是指在经济总量中所占的份额。

从绝对量观察,农业呈现出的状态是“大农业”,农业所提供的农产品数量不断增加,农业的产业组织规模通过国家在基础层面的投入增加、专业化协作体系、农业生产新的组织形式、城乡之间联系的拓展等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这里的“大”是指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中农业的外部表征。

从质上观察,农业呈现出的状态是“强农业”,现代科学技术被广泛而深入地运用于农业生产,农业生产的集约化水平不断提高,拥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农业产业具有较强的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形成支撑现代农业的高度社会化的服务体系。这里的“强”是指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中农业的内在规定性。

我们可以将此概括为“小、大、强”模式,以此描述现代化进程中的农业特性。“小”可以指引我们发展工业和服务业,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为经济增长提供动力;“大”可以提醒我们处理好农业发展与工业发展、服务业发展之间的关系,防止顾此失彼,实现产业之间的良性互动;“强”可以引导我们依据农业的产业特质,致力于构建坚实的农业生产力基础,为新农村建设继而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在我国现实情况下,农业生产力的高低取决于农业产业要素的配置结构,这一结构可以由以下几方面因素组成: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经营主体(农户)数量、人均耕地、经营方式和劳动工具。

在农业产业要素配置结构中,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带有不确定性;农户数量大约为2.4亿户,人均耕地为1.3亩,农户数量和人均耕地表现为一种硬约束;采取分散的经营方式,这表现为一种制度选择;劳动工具在关键环节主要采用传统的劳动工具。在现实的经营制度中,劳动工具同样在进步,如农作物成熟后雇用收割机收获,使用自有的三轮车运送肥料等。但是,这些进步出现在产前和产后环节,而未出现在产中环节,不会对农业产出产生实质性影响。这种状态的形成同农业的发展水平相关,也同农业的经营制度相关。现代农业的建立一定要在农业的生产过程中发生革命性变革。由此可以判断,现实的农业生产力状况与现代化进程中农业的产业特质是不匹配的。

二、产业体系中的工业和农业

“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推进现代农业建设,顺应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符合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产业基础”。必须清醒地看到,发展现代农业的任务还相当艰巨。现在的问题是,依靠什么机制可以促使农业的持续发展进而使之趋向于现代农业。历史已经明白无误地说明,割裂国民经济中的产业联系,按照强烈的产业偏好,集中资源发展单一产业的战略选择难以实现短期效果和长期效果的统一。在新的经济和社会环境中,建设现代农业的进程取决于我们把握产业关联的能力,在我国现实的经济发展水平上,尤其重要的是建立工业和农业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

1.工农业产业关联中的劳动力转移问题

在现实经济活动中,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将贯穿整个工业化过程,是农业和工业产业关联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农业劳动力逐渐转移至工业和服务业,使农业吸纳的劳动力数量呈现出下降趋势。基于这一理论,人们往往不假思索地对农业劳动力的转移持肯定态度,地方政府也将组织了多少农民外出打工当作政绩。农业劳动力外出就业,缓解了农业劳动力过剩的压力,增加了农民收入,为城市和发达地区提供了劳动力资源,这些应该给以充分肯定。但是,现实的农业劳动力转移在满足工业发展对劳动力需求的同时却产生了对农业产业的实质性损害,虽然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建立在个人理性的基础之上。我们认为,应将这一持续性的经济现象放在产业体系中去观察和体味,在总量效能判断的基础之上加入结构效能判断,在区域和产业效能判断的基础之上加入社会效能判断。

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现实和逻辑思维可以证实:农业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和区域性转移在效能上存在差异,在现实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工业较为发达的区域多是就地转移,而工业基础薄弱的地区则主要是异地转移,这一现象可以说明这种效能差异;农业劳动力中不同素质的劳动力转移在效能上是不同的,高素质劳动力的过多转移可能掩盖着对农业持续发展的威胁;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产业去向以及具体从事的工作性质不同在效能上也是不同的,从事和农业、农村、农民相关的工作可以对农村的发展产生较大的带动效应。

在众多经济现象中,结构具有决定性意义。当我们仅仅从总体上观察劳动力转移问题时,看到的往往都是正效应,而掩盖了可能存在的负效应。因此,对劳动力转移盲目肯定的倾向应予纠正。我们认为,较好的劳动力转移结构应该是:就地转移的比重逐渐提高;一定数量较高素质的劳动力转移至非农产业,而一定数量的高素质劳动力从事农业;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产业领域和农业具有较强的产业关联。依据我们的思考,农业劳动力的转移过程特别应该关注以下几个拐点:由异地转移为主转向就地转移为主,由较多的高素质农业劳动力单向转出到一部分高素质劳动力留在农业内部甚至是出现一定数量的高素质劳动力回流到农业内部;更多的农业劳动力从与农业较少产业关联的领域转向与农业具有更加密切产业关联的领域。当然,这几个拐点出现的时间可能存在差异。

劳动力是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劳动力的流动必然由“实现较高要素价值”的取向所决定。我认为,我们可以将农业劳动力的流向及其结构作为检验现代农业建设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信号。

2.工农业产业关联中的资本转移问题

农业生产力的现实状态是现实经济和社会进程的自然结果,这一进程对农业生产力发展的积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但是现有的制度集合已经难以为农业生产力提供足够的成长空间。考虑这一问题的基点应该集中到如何在现实的农业生产力基础上建立现代农业。我们认为,建立现代农业就是要将现代生产方式嫁接到农业生产和农业经营领域,而承担这一使命的载体是资本。因此,资本进入农业是农业生产力进一步成长的必然选择。

资本进入农业,是工农业之间要素流动的另一种重要形式。在现实的经济格局下,诱发农业发生实质性变化的资本要素不可能以农业内部的资本形成为主,农业中资本要素的形成来源在一定时期内将以工业资本的转移为主,而引发资本投向结构发生这一变化的临界点则是农业具有比工业资本较高的投资收益率,当然,这一规定不具有整体意义,只要处在较低收益率的工业投资低于任一农业项目的投资收益率,这一资本转移就可能发生。这一现象既可能由于工业投资的收益率下降而发生,也可能由于农业投资收益率的上升而发生,或者是两者同时出现而发生。市场机制的产业均衡效能和城乡一体化战略的稳步推进使工业资本向农业领域的转移具有现实可能性。

资本进入农业,要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上有新的突破。现实的经济和社会进程决定了农村基础设施十分薄弱,由此构成资本进入农业的一个巨大障碍。如果依靠农村生产力自然成长形成农村的基础设施环境,则会严重影响我国的经济和社会进程。最近几年国家已经加大了对农村的投入,可以相信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这方面的投入还会继续增加。现在所要考虑的问题是应该利用所有可能的形式和途径形成农村基础设施的立体投入系统,提高各类投入的效能,以尽快形成资本的进入环境。我们往往将基础设施仅仅理解为硬件,从实践层面来看,还应该包括资本文化的建构。硬件设施可以降低资本的进入门槛,软件设施可以降低资本的运营成本,从而提高经营绩效,留住资本。

资本进入农业,还要变革现有的土地经营制度。因为分散的土地经营制度阻断了资本进入农业的路径。一提起土地经营制度的变革,人们可能马上想到废除现有的农业经营制度,将土地收归集体统一经营。一些人也以此为依据论证不能改变现有的经营制度。制度演化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条在现有经营制度基础上产生新的经营方式的可能性。这一过程可以表述为:农民谋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工业化进程为农民提供越来越多的利益机会-务工收入稳定地高于农业收入-随着非农收入的增加农业收入在支撑农民生活提高方面的作用下降-农民产生放弃耕种土地的意愿-在获得一定经济收益的同时自愿出让土地经营权-新的农业经营制度产生。值得强调的是,与这一过程同时发生的是一部分农民(原有农民和新进入的农业经营者)以新的经营方式从事农业。在这一进程中,制度创新所提供的利益空间具有关键性作用,这种作用既体现在一部分农民放弃原有经营方式的过程中,也体现在新型农业经营方式逐渐形成的过程之中。

3.工农业产业关联中的工业发展问题

正像片面工业化倾向不能最终完全替代农业一样,建设现代农业也不能将工业彻底排除在农村之外。农村工业化在农村生产力的成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也是工业重要性认知产生的原因。而在现阶段,推进农村工业化的一个重要形式是招商引资,徐州市就有一个发展基础较好的县级市提出了这样的口号:千条路,万条路,招商引资是出路。应该看到招商引资在推进工业化进程中所起的积极作用,同时也应该重视这一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问题。

(1)一些地方政府制定招商引资指标,将指标分解到所辖的机关事业单位,并制定具有刚性的考核办法。这一做法使政府体系的正常运转受到影响,产生了一些不良的社会影响。

(2)人们在重视招商引资发展效能的同时,忽视了对招商引资成本的计量。招商引资在提供就业机会、增加经济总量、提升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条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是客观存在的。但是,这些效能的取得是以一定的成本付出为前提的,这些成本应该包括人力资源成本、土地资源成本、基础条件成本、行政资源成本,除了这些直接成本之外,还应该包括相应的社会成本,如项目产生的环境污染与职业损害、过分强调招商引资对其他经济和社会事务产生的不良影响等等。经济活动的意义只有在成本和收益的相对关系中才会存在。如果按照这一理念去观察现实中的招商引资,一部分招商引资活动的成效是值得怀疑的。

(3)强烈而普遍的招商引资需求最终会将需求方置于极其不利的地位。招商引资在一定阶段是一种重要的发展手段,但不是唯一的发展手段。现实中存在的片面招商引资倾向使招商引资需求急剧膨胀,由此形成需求方之间激烈的“买方竞争”,而这种格局最终迫使需求方作出利益让步,使其成本上升,收益下降,而同时供给方则待价而沽,坐收渔利。问题的关键在于资本量是有限的,这种有限性决定于资本规模的形成、资本投资方向在产业和区域方面具有的相对优势、资本所有者的投资意愿、资本投入过程和运作过程是否具有基本满意的效率等等。

笔者认为,应该提倡理性招商引资,除了以上问题之外还要思考如何在引进外来资本的同时发挥当地资本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资本的趋利性决定资本的流动性,引进资本之后应该将重点转向稳定资本,使资本进得来,留得住;要关注引进资本的产业关联,形成具有特色和竞争优势的产业链条,避免因招商引资出现新一轮产业趋同;要关注引进资本对现代农业的支撑作用,在片面工业化理念中,如果还存在关联理念的话,这种关联也仅仅体现在工业内部的关联之上;各个招商引资项目都会面临产品乃至产业寿命问题,由此决定了还要处理好当前和长远的衔接问题,在发挥招商引资项目现有功能的同时,为企业的产品更新和技术进步创造条件,使资本在现有空间中完成产业蜕变,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本潜能。

在产业体系的框架之内发展现代农业和农村工业,可以实现经济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可以实现短期发展和长期发展的统一,可以为国民经济提供持续而稳定的动力支持。

三、农村生产力成长中的“产业-空间”结构

在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既然现代农业和工业发展存在共生性,就必然存在农业和工业的现实结构,这种结构首先表现为两者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其次表现为农业和工业之间的内在联系方式,再次还表现为一种“产业一空间”结构。以上三种表现形式的集合构成农村生产力的成长状态。因此,农村生产力的成长是一个产业概念,既包含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各自内涵的提升,也包含产业结构的高度化过程。农村生产力的成长也是一个空间概念,城市化就是一个经常被提及的这一空间概念的表现形式。这样,农村生产力的成长就是一个产业关系和空间关系不断发展的过程。据此,我们将产业视角和空间视角融为一体,就得到了表示农村生产力成长状态的“产业一空间”布局。这一布局的要点可以表述如下:

1.在空间层面上,分为村镇、中心镇、县及县级市、地区中心城市、省会及以上城市,与此空间层面相对应的产业分别是现代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工业中心、服务业中心、金融中心等。

各空间层次和产业之间的对应关系是不全面的,也可能是不准确的,在实践中可能存在模糊地带。但是这并不会影响问题的本质:在宏观层面上必须形成既有相对分工,又有相互协调、相互支持的功能体系。

2.县及县级市将逐渐成为工业中心。

这一理念的形成来自于对工业化进程的现实思考,一些地方不顾实际条件,工业项目遍地开花,村村办工业,由此产生了巨大的资源浪费,严重地损害了基层组织的公信力,损毁了农民对经济发展的信心。工业中心的形成来自于上聚和下移两种形式,工业本身所拥有的集聚效应必然诱导分布在县级以下的现存工业向上聚集。与此同时,则是分布在县级以上城市的工业向下转移至县及县级市。与这种工业中心的形成同时发生的是其逐渐承担起与其产业定位相适应的产业使命。

3.在城乡一体化的制度结构中,产业分工是做强产业的基础,而产业协同则维系分工的存在并为分工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激励。

因此,在这一布局结构中产业关联和空间关联内生于结构本身。这就形成了一个具有明确功能定位、具有内在关联、相互支持的产业体系,并且在空间上通过专业化协作连为一体。现代农业的依存环境可以说明这一特性。

4.这一结构不是一种现实描述,而是一种趋势描述。前文所述的村村办工业、一些镇不加选择地引进各类工业项目、农村重视工业轻视农业等现象都和这一结构相距甚远。但是,趋势背后的内在规定性最终会引导经济活动实现这一趋势。揭示这一趋势意在尽可能地实现理性发展,以降低发展的成本,扩大发展的效能。

5.农村生产力的空间载体是村、镇,农村生产力的产业载体主要是现代农业,少数中心镇仅仅承担农产品加工业的产业使命。

篇(9)

一、高职教育要适应**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

l、高职教育应坚持以就业、市场、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原则

以就业为导向,也就是以市场为导向。对企业来说,就是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对高职院校来说,就是培养出圆满完成学业、适应社会需求的毕业生,产品的销售过程就是毕业生走向就业的过程。毕业生能否顺利、充分地就业,对扣叶立学院的形象、打造学院的品牌、增加“入口”的旺盛至关重要。所以我们可以说: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也就等于以市场、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教育。

以市场为导向的教育必须遵循市场运行规律,在市场经济的新格局下,实现学校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当前高职院校的主要任务就是服务于地方社会经济,它的市场切入点主要是学院所在地及其周边地区。因此,探寻高职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必须首先研究当地经济的结构特点和发展趋势,而探究**经济发展的特点就是探究**就业市场的背景和潜力。我们只有把握本地经济发展的脉络,才能更好地把握就业市场的发展走向,保证毕业生充分就业。对我们学院来说,要结合**经济及就业市场的发展特征、需求状况,不断调整教育模式和培养重点。**是一个矿产资源丰富、气候复杂多变、地质条件复杂的省份,而地质、冶金、煤炭等行业的地质类专业人才相对缺乏,我院就可抓住这一特点,大力发展地质类等相关专业,培养能充分适应企业需要的专业人才,大力推进“订单式”教育,发挥学院优势,为本地经济的发展培养有用人才。

2、本地经济结构的特点对高职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影响

为本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的技术型、应用型的“高级蓝领”是高等职业教育的职责所在。换句话说,本地经济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的发展方向就是高职院校改革、发展的最佳依据。就**来说,它是一个地质灾害多发的地方,一方的经济发展和平安,就需要高职院校培养出大批应用型、综合型的高级技术人才。可见,本地经济发展、经济结构调整是高职院校发展的根本依据。

二、**本地经济发展的特点

**是中国通往东南亚的咽喉要塞,优越的自然条件为其积累了一定的经济实力,尤其是“九九世博会”以来,**抓住全球信息fh高速发展和西部大开发的契机,在加快本地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同时,以地方产业结构调整为重点,对经济结构进行了战略性的调整。

1、**的经济属典型的投资拉动型,产业结构不合理。“九五”以来,**的GDP从1995年的l20.68亿增加到2002年的2231.88亿,增长率却从l995年的l0.4%降至2001年的6.5%。尽管2003年又回升至8.6%,并趋于稳步增高,使社会经济开始进入新一轮快速发展期。但总体来说,投入与增长率攀升力度还不够,成效还是不明显。

2、农业基础薄弱。2002年第一产业占GDP比重的21.06%,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6个百分点,但缺乏龙头性企业,规模较小,产业运行机制不规范、不成熟、基层组织发挥作用不完全、农户对农业产业化组织不适应等等,远赶不上内地农业发展态势。

3、工业发展进程缓慢。制造业不发达,导致第二产业发展相对滞后,2002年其比重只占GDP的42.83%,比全国平均水平低9个百分点。传统制造业的竞争优势已丧失,烟草行业也因国内市场竞争激烈而走下坡路,矿业、采选、冶炼成本在不断增加,最占优势电力工业也面临着挑战。

4、第三产业自l995年以来以超过9%的增长率快速增长。2002年占GDP比重的36.11%,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虽然**的第三产业发展迅速,但其内部结构、远期规划等方面仍存在着不合理性,还有很多发展潜力未被发掘。结合本地经济状况,笔者认为对本地经济特征、产业结构以及社会发展的准确定位,就是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形成和发展的先决条件。而**当地行业的实际人才结构与合理的人才结构间的差异,正是就业市场上高职毕业生需要占领的空间。

三、高职毕业生就业率与本地经济结构及教育市场间的关系

据我省2004年初教育厅学生处公布的就业数据显示,省内高职院校间、同校不同专业问的就业情况存在很大的差别。就我院2005年应届毕业生“双选会来说,只有地质系、机电系专业的毕业生倍受用人单位青睐。经笔者了解,省内院校部存在这样的现象,有这样结果,主要是因为就业好的专业与**的经济特点、本地主导产业联系比较密切。因此,高职院校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加强这些专业的建设,为培养优秀毕业生创造条件,树立院校在社会上的诚信形象。过去较为热门的会计、经济、计算机等类的专业现在就业情况变差,可以说是学校对就业市场缺乏及时、科学的评估和了解。所以转变办学理念,坚持以市场、就业为导向办学是高职学院唯一的出路。

四、高职教育必须坚持“三个导向”为原则的人才培养策略

篇(10)

就业技能是就业人员参与社会生产活动所具备的能力,就业技能结构是指不同技能水平的劳动力在就业人员中的分布比例。根据技能对劳动力分类源于WoodWard在1887年将劳动力分为“thecunninghand”(熟练的手工劳动者)和“theculturalmind”(有文化的脑力劳动者)。在当前的中国,由于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技术改变而产生大量结构性失业。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劳动者发现职场上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太少;而另一方面,广大雇主却在埋怨要招到自己所需要的技工越来越难。要解决这个问题,前提是要分析各行业目前的就业技能结构和发展趋势,为劳动者指明职业技能发展的方向。

就业技能的分类与度量方法

就业技能与受教育程度、接受培训多少、工作时间长短、职业性质和特点等相关,可从经济角度和社会角度来衡量。一些文献对技能划为四种:学术能力或者叫认知能力;一般能力;学习和运用技术的能力;人格智能。其中前两种是从经济角度考察,后两种是从社会角度考察。从经济角度测量技能具体依据有如下四种:证书、资格证等;工作经验;职业类型;教育程度。我国主要从经济角度考察劳动者技能。

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就业技能结构分析

(一)就业技能结构统计中存在的有关问题

我国在就业技能结构统计中主要面临以下问题:首先,我国各资料的取得方式主要是有关部门的统计报表、行政纪录和抽样调查,没采用过问卷调查方式。其次,统计资料存在时间断层。比如《中国统计年鉴》上,“分地区分行业专业技术人员年末人数”仅有1999年至2002年的数据;按“行业、性别分全国就业人员受教育程度构成”在2002年后才出现。这反映了我国在面临结构性失业问题的时候,却未对就业人员技能及就业技能结构引起足够重视。此外,统计指标在不断调整过程中也存在断层。例如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于1984实施后又在1994年、2002年做了两次修订,2002版和1994版在门类和大类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如将1994版和2002版的相关行业进行归并分析,会造成较大的误差。如果要做就业技能结构时间序列上的数据比较,只能以2002年作为分界线。

(二)就业技能结构度量指标的确立

相对而言,我国关于就业人员受教育程度的统计较为全面。因此,本文将受教育程度构成作为度量就业技能结构的第一个指标。此外,统计较完整的还有专业技术人员数,它主要根据职称来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认定,而职称基本反映了就业人员在工作中形成的技能水平。因此,本文将专业技术人员即技能型劳动力的比率作为第二个度量指标。两个指标中,第一个指标更细致,但二个指标考虑了就业人员在工作中积累的技能,更有实际意义。

(三)国民经济各行业就业技能结构状况分析

1.以受教育程度分析就业技能结构。迄今为止,在《中国劳动统计年鉴》中“按行业分全国就业人员受教育程度构成”栏中仅有2002-2005年数据(见《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03年版53-55页,2004年版58-60页,2005年版66-68页),其就业技能结构特点如下:

各行业中各个学历层次的就业人员比例分布趋势都比较平稳,没有突变情况出现。

在采矿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就业人员比率呈上升趋势,说明这些行业能对体力劳动者产生了很好的吸纳效果。现实也如此:大量未受过良好教育的农村劳动力,都劳动在搬运、施工、运输等门槛很低的行业。

除房地产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这些行业外,其余行业劳动者中以初中文化程度的比率最高,也就是说是以低技能为主。

农林牧渔业属于传统产业,但2002-2004年的数据表明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就业人员和小学程度就业人员的比例在逐年下降,大专学历人员逐年上升。这是一个可喜的趋势,表明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运用和生物技术的推广对劳动者提出更高的技能要求。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这些行业的从业人员中初中学历的逐年上升。这表明我国生产业从业人员的就业技能结构未满足产业发展要求。特别是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大专、大学本科学历就业人员比率在逐年下降。大学生是最具活力和创新精神的群体,这让人非常担心行业的创新能力和今后发展潜力。

在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中,初中学历从业人员逐年上升,其所占就业人员的比例年均增长率竟达2.4%;大专以上学历人员所占比例逐年减少,年均下降0.75%。一般人都认为从事文化产业的人应该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但现实并非如此,所以这个行业的就业技能结构还有待改善,应当加大引进高学历人员。

在制造业,初中学历人员逐年提高,高中学历人员逐年下降,大专和本科学历人员逐年上升。当前中国的制造业需要大批具有熟练技能的工人,而如何培育各类技师是社会急待解决的问题。相对初中生,高中生在学习和运用技术方面都有先天的优势。而制造业中吸纳了越来越多的非熟练工人,这也印证了一个无奈的现实:企业普遍难招熟练技工。这对发展我国现代制造业是相当不利的,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教育、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行业中大专以上学历层次人员逐年稳步上升。这和行业本身特性有关,进入此行业意味着稳定的职业生涯、较高的社会地位和体面的薪酬待遇。所以许多高学历者都将公务员、教师作为首选职业,同时也印证了近年公务员报考热潮的高涨。

2.以专业技术人员比率分析就业技能结构。依据《中国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计算,除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专有专业技术人员比率略微下降外其余都逐年增加,也就是就业技能结构在逐年提高。特别是地质勘查业、水利管理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社会服务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行业,专业技术人员比率基本年均增长1%以上。

而从2002年以后的数据来分析,部分行业专业技术人员比率增加缓慢,甚至有下降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可能是行业调整后,大行业中的细分行业专业技术人员变化不同所致。如2002年以前房地产业包括房地产开发与经营业、房地产管理业、房地产与经纪业等细分行业。而2002年后,房地产业包括房地产开发经营、物业管理、房地产中介服务等细分行业。一般情况,物业管理比房地产管理,房地产中介服务比房地产与经纪业所要求的技能低,所以出现2002年以前和2002年以后不同的数据。在社会服务业(1994版)和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2002版)也有这种情况出现。再如,按照1994版的行业分类,教育、文化、广播、电影电视艺术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比例逐年上升,而按2002版,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比例逐年下降。这是因为按照1994年的标准,细分行业教育业的就业人员占到该行业就业人员的90%以上,导致了整个大行业呈现上升趋势,而在2002年教育行业成为一个单独国民经济行业,从文化行业中分离出去了。

(四)国民经济各行业就业技能结构的比较

按照受教程度和专业技术人员比率来分别度量国民经济各行业就业技能发展的趋势,一部分行业是基本一致的,如制造业、教育行业、农林牧渔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住宿和餐饮业(2002版)、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1994版),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2002版)、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1994版)、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2002版)。也就是说,这些行业的就业人员在工作中掌握技能的能力与受教育程度密切相关,如果想改善这些行业的就业技能结构可以从调整就业人员的受教育程度入手。

但也有用不同指标度量出现不同结果的现象。如据1994版和2002版的分类,采掘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业专业技术人员的比重逐年上升。这表明,根据专业技术人员比率指标这类行业的就业技能结构在提高。但用受教育程度指标,将大专以上学历人员作为高技能人员,采矿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提高的趋势。为什么两个指标度量的就业技能结构有不同呢?很大一个原因是由于受教育程度指标构成主要从显性知识角度度量就业技能,而专业技术人员比率指标是从隐性知识角度来度量。隐性知识是在工作中积累的,以工作经验、工作诀窍等形式呈现的知识。这些行业中显性知识水平不高的就业人员可以通过长期工作积累,储备较高的隐性知识,获得相关专业技能认证。两个指标度量的结果基本相反的行业有: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服务业。

改善我国就业技能结构的对策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在部分行业如制造业存在就业技能结构与行业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这不但阻碍国民经济的发展而且易产生结构性失业,影响社会稳定。为此,笔者结合国情提出以下建议:

上一篇: 立体化管理论文 下一篇: 上层建筑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