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新课改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4-21 18:22:0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语文新课改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语文新课改论文

篇(1)

高中新课程培训进行了20天。可当手中拿着高一新课程教材,脑中装着新课程的观点和理念,真正面对高一新生的时候,却又不知道这新课改的课堂该怎么组织,老师的传道、授业、解惑怎么完成。在跌跌撞撞、似是而非的状态中,上了一个多月的课,困惑挣扎了这一段时间后,没想到《奇妙的对联》这一节课却给了我一些启示,让我看到了新课改的曙光和影子。

《奇妙的对联》主要是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形式的了解,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与能力。对联对学生来讲是司空见惯的东西,如楹联、春联、贺联、挽联等。但是真正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对对子,好像又没那么容易。以前课堂教师只是一味的理论讲解,学生似懂非懂,动手能力很差。那么新课改如何组织课堂,让学生自己在课堂上动手是备课必定要深思的一个问题。枯燥的理论讲解不可能使学生有什么收获。于是,整节课我设计了三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学生分析理论知识。走上讲台,我问了一个问题:1932年清华大学入学考试有这样一道试题,上联:孙行者;下联:——。有以下几个答案:之,韩退之,祖冲之,王引之等。阅卷的老师认为非常好,为什么?同学们看到是清华入学考试的题目,来了兴趣,又看到如此简单的上联,更有兴趣,看到只是评价答案而不需要对,更是兴趣大增,你一言我一语地发言开了。一些同学回答“者(zhě)”是仄音,“之(zhī)”是平音,平仄相对。我说好。什么是平仄教材的知识短文中有讲解,能回答上来,说明这些同学自己看并理解了,一些同学回答上联中间字是“行”,下联中间字是“适、退、冲、引”,都与行动有关,相对仗,我说好,这就是对偶。接着,我就又问,谁能从内容上评价一下?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最终有一个学生小声地说了一句“之是一个首倡白话文的作家”……我及时地捕捉到了这个信息,便要他再重复一遍。同学们愣了一下,突然都鼓起掌来。我想有戏,我问为什么鼓掌,不知哪位同学说了一句:“那还用说,都是敢做第一的。”然后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说了起来,孙悟空斗天斗地,敢于反抗;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祖冲之的圆周率……一个小问题引发了学生各方面的思考。看来,设计问题要巧妙,有趣味。

理论知识解决了,第二个环节就需要考查一下学生的文学修养。我把几副与一些名人有关的句子写在黑板上:

一代文章推——,毕生心血似——。(茅盾的两部作品,查资料填写)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涉及到哪几个作家)

同学们在一番紧张的翻阅资料、讨论之后,答案准确地写了出来。我又不失时机地进一步提问:《子夜》、《春蚕》写了什么内容?你还了解作者哪些作品?唐宋家是哪几个人物?他们的代表作是什么?连续的问题,不但没有让学生感到厌倦,相反,他们的兴趣却越来越高。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个简单的问题却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调动了学生的文学储备,真令人惊喜、欣慰。

整堂课的还在第三个环节上,学生当堂对对联。开始我只要求每组写两句上联,相邻组对下联。一会儿,情况就失控了,上联一出,学生就争着抢着对下联,一个上联甚至有好几个下联,学生也不由自主地离开了座位,围着讲台,思考着,评论着,争抢着,没有了回答问题的羞涩,没有了课堂上的挺身端坐,取而代之的是不断展现自我的身影。看到好的下联,雷鸣般的掌声和叫好声便骤然响起。黑板的每一个角落都写满了学生稚嫩的对联,如

中国字四四方方,方方正正;西洋文弯弯曲曲,曲曲折折。

平顶山顶平;青草地草青。

东升旭日山河秀;西落残阳星空奇。

高一十班小组擂台热火朝天;鹰城二高运动盛会硝烟四起。……

下课铃响了,同学们还不愿离开,还围着讲台讨论着……

课下交流,业务校长说,这节课,上得很好,如果买来红纸与毛笔,当时让学生来写对联,岂不是锦上添花?一语道破天机,新课改的课堂教学怎么完成?怎样在课堂上落实素质教育……回忆一下参观所见,资料所看,我恍然大悟。新课改的课堂就应该是这个样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兴趣,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使他们动脑、动手、动口,做学习的主人。

反思这一节课,有以下几点感悟:

一、设计课堂问题一定要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而不是传统的分层、背景、写作意图与思想,让学生局限在这样的框框中而厌倦。形形的资料给了学生偷懒的机会,人云亦云的表述扼杀了学生的思维。备课切记远离现成的教案,给自己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更是给学生一个创新思维的机会,也就是说,备课一定要把“备学生”放在首位。

篇(2)

高中新课程培训进行了20天。可当手中拿着高一新课程教材,脑中装着新课程的观点和理念,真正面对高一新生的时候,却又不知道这新课改的课堂该怎么组织,老师的传道、授业、解惑怎么完成。在跌跌撞撞、似是而非的状态中,上了一个多月的课,困惑挣扎了这一段时间后,没想到《奇妙的对联》这一节课却给了我一些启示,让我看到了新课改的曙光和影子。

《奇妙的对联》主要是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形式的了解,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与能力。对联对学生来讲是司空见惯的东西,如楹联、春联、贺联、挽联等。但是真正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对对子,好像又没那么容易。以前课堂教师只是一味的理论讲解,学生似懂非懂,动手能力很差。那么新课改如何组织课堂,让学生自己在课堂上动手是备课必定要深思的一个问题。枯燥的理论讲解不可能使学生有什么收获。于是,整节课我设计了三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学生分析理论知识。走上讲台,我问了一个问题:1932年清华大学入学考试有这样一道试题,上联:孙行者;下联:——。有以下几个答案:之,韩退之,祖冲之,王引之等。阅卷的老师认为非常好,为什么?同学们看到是清华入学考试的题目,来了兴趣,又看到如此简单的上联,更有兴趣,看到只是评价答案而不需要对,更是兴趣大增,你一言我一语地发言开了。一些同学回答“者(zhě)”是仄音,“之(zhī)”是平音,平仄相对。我说好。什么是平仄教材的知识短文中有讲解,能回答上来,说明这些同学自己看并理解了,一些同学回答上联中间字是“行”,下联中间字是“适、退、冲、引”,都与行动有关,相对仗,我说好,这就是对偶。接着,我就又问,谁能从内容上评价一下?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最终有一个学生小声地说了一句“之是一个首倡白话文的作家”……我及时地捕捉到了这个信息,便要他再重复一遍。同学们愣了一下,突然都鼓起掌来。我想有戏,我问为什么鼓掌,不知哪位同学说了一句:“那还用说,都是敢做第一的。”然后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说了起来,孙悟空斗天斗地,敢于反抗;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祖冲之的圆周率……一个小问题引发了学生各方面的思考。看来,设计问题要巧妙,有趣味。

理论知识解决了,第二个环节就需要考查一下学生的文学修养。我把几副与一些名人有关的句子写在黑板上:

一代文章推——,毕生心血似——。(茅盾的两部作品,查资料填写)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涉及到哪几个作家)

同学们在一番紧张的翻阅资料、讨论之后,答案准确地写了出来。我又不失时机地进一步提问:《子夜》、《春蚕》写了什么内容?你还了解作者哪些作品?唐宋家是哪几个人物?他们的代表作是什么?连续的问题,不但没有让学生感到厌倦,相反,他们的兴趣却越来越高。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个简单的问题却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调动了学生的文学储备,真令人惊喜、欣慰。

整堂课的还在第三个环节上,学生当堂对对联。开始我只要求每组写两句上联,相邻组对下联。一会儿,情况就失控了,上联一出,学生就争着抢着对下联,一个上联甚至有好几个下联,学生也不由自主地离开了座位,围着讲台,思考着,评论着,争抢着,没有了回答问题的羞涩,没有了课堂上的挺身端坐,取而代之的是不断展现自我的身影。看到好的下联,雷鸣般的掌声和叫好声便骤然响起。黑板的每一个角落都写满了学生稚嫩的对联,如

中国字四四方方,方方正正;西洋文弯弯曲曲,曲曲折折。

平顶山顶平;青草地草青。

东升旭日山河秀;西落残阳星空奇。

高一十班小组擂台热火朝天;鹰城二高运动盛会硝烟四起。……

下课铃响了,同学们还不愿离开,还围着讲台讨论着……

课下交流,业务校长说,这节课,上得很好,如果买来红纸与毛笔,当时让学生来写对联,岂不是锦上添花?一语道破天机,新课改的课堂教学怎么完成?怎样在课堂上落实素质教育……回忆一下参观所见,资料所看,我恍然大悟。新课改的课堂就应该是这个样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兴趣,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使他们动脑、动手、动口,做学习的主人。

反思这一节课,有以下几点感悟:

一、设计课堂问题一定要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而不是传统的分层、背景、写作意图与思想,让学生局限在这样的框框中而厌倦。形形的资料给了学生偷懒的机会,人云亦云的表述扼杀了学生的思维。备课切记远离现成的教案,给自己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更是给学生一个创新思维的机会,也就是说,备课一定要把“备学生”放在首位。

篇(3)

最近,各种课改观摩活动此起彼伏,观摩课、调研课、示范课、评比课接二连三。稍作注意的话,你就会发现,目前的语文教师很怕讲,能“少讲”则“少讲”,能“不讲”则“不讲”,尽量多让学生讲,多让学生活动。因为越来越多的老师认为,新课程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就必须做到“少讲”,甚至“不讲”。于是,课堂上出现了学生泛泛而读,冠以“自读自悟”;滥用多媒体课件,名曰“用好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师想方设法追求课堂活动的热热闹闹,千方百计在教学形式上作文章,而不顾及教学的实效。

从以前教师的繁琐分析到现在教师谈“讲”色变,我们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要从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出发,好好研究“讲”,正确反握“讲”的作用。学生各抒己见,老师加上精当的评点,就能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学生自主探究,老师加上启发引导,就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自读感悟,老师加上精妙的点拨,学生便能感悟得更深。

我们不能该讲的不讲,该挖掘体会的不去挖掘体会,这样的教学势必缺少深度和广度,也不得学生的发展。课堂上的“兵教兵”运用得当,固然有效,但教师大多还是能见学生所未见,思学生所未思。教师要履行好“平等中的首席”这一职能,恰当而精要的“讲”还是少不了的。

二、这样的合作学习有用吗

眼下,几乎所有的课堂,特别是公开教学,都可以看到小组合作学习。教师从讲台上走了下来,不再“居高临下”,师生之间的距离接近了,学生的确是“动”起来了。但稍作注意,我们会发现有些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很多,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很低。如有的把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形式,一种点缀,只用两三分钟时间,学生还没有真正进入学习状态,就草草收场;有的看似全员参与,实际上是好学生一统“天下”,学困生“袖手旁观”;有的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不会倾听,不会合作,课堂几乎处于失控状态,教师缺少组织教学的策略;有的课堂气氛似乎很活跃,其实思维含金量很低;有的重视对合作结果的评价,忽视如何提高合作有效性的指导……

按照最优化的教学过程必定是信息量流通的最佳过程的原理,合作学习无疑是一种极佳的教学方式,它能使学生互相启发、互相帮助,对不同智力水平、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的学生实现“互补”,达到共同提高。但如果运用不当,合作学习的这些作用就无法发挥。因此,领会合作学习的精髓,正确运用合作学习的方法,应当成为大家关注的重点。

为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我们必须做到如下几点:

1.准确掌握合作学习的规则。教师应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采用相应的策略:或先明确分工再合作,使每个成员都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既快又好地完成任务;或先独立思考,再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最后形成集体的意见。

2.精心选择合作学习的内容。选择的内容要考虑学生之间可能会有不同的认识,有不同的发现等等,这些内容往往是教学的重点或难点,是学生靠个体自主学习很难解决的。这样,才能把学生的差异变成一种教学资源,学生才会积极参与合作学习,才会收到相互启发的功效。

3.加强对合作学习的指导。课堂上,教师要真正关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不能袖手旁观,而要深入到小组中去,了解他们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思考的疑难点。教师还应考虑学生需要什么,如何去引导他们,从而灵活地组织安排下一个活动。

三、怎样提问更有效

现在,我们经常听到老师们在课堂上这样问学生:“你读懂了什么?”“读了这一段话你体会到了什么?”学生思维活跃,各抒己见,充分体现了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每个学生有不同的体验,老师们不再追求答案的唯一。

篇(4)

实践能力的含义很广大,对学生而言,我认为实践能力不单指动手操作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还包涵以下内容,如:获取知识并应用知识的能力;写作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积累语言词江的能力;生活自理的能力;与人交际的能力等等。

创新教育是以探究性为核心,以科学学习为主体,以兴趣学习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注重亲自动手实践,鼓励实践和创新的教育。

二、加大提高语文教师创新素质的力度

教师首先要在教育过程中,率先垂范,克服思维的定势,拒绝平庸,大胆想像,敢于创新,不怕失败,以研究型的学者风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研读教材,因材施教。现行教材中的绝大多数课文都是来自作者的生活体验和心灵感悟。那么,我们的教学应尽量还原生活,并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听、说、读、写的强烈愿望,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

2.教师要不断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具备丰富深厚的综合文化素养,学习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成果。结合本校实际,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学以致用,探索适合实际的教育教学理论,培养以面向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时代所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新型的创新人才。

三、利用教学阵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充分运用多媒体教育手段。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现代教学手段,我们能够在更广大的空间、更广阔的领域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一是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二是在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中创新。例如,在讲授《杨修之死》这一课时,可将《三国演义》中有关曹操和杨修的关键情节制作成多媒体课件,播放于课堂。学生通过观看,不仅掌握了课文的基本情节,而且能够深刻领会曹操的虚伪狡诈、忌才多疑、老谋深算和杨修的恃才放旷、狂妄轻率的性格特点。在此基础上教师讲解课文,学生轻松接受。三是在美育和德育中创新。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有意识、有目的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和德的教育,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美、辨别美、创造美,养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情操,达到语文科审美教育和品德教育的目的。四是在口语表达中创新。例如,讲《春》这一课时,我们可以用多媒体将“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以及“迎春图”制作成课件并配以经典录音,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将声、光、色融汇一体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在优美的环境中,伴着美妙音乐,模仿朗读,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样既把握了文章的思想内容,又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改革语文课堂教学

课堂是当前教学的主要阵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应从改革语文课堂教学入手。

首先,要改变课堂气氛。语文课堂教学活动是师生互动、相互对话的过程,是师生间人际关系交流的过程。融洽师生关系,努力创造一种自由、民主、平等的氛围,学生才有可能畅所欲言,真实地表现自己所思所想,学生才能走出自己的领域,打破陈旧的模式,大胆地想象与创新。

其次,改革陈旧的教学方法。“授之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句话强调了方法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学生的差异,以及课堂上要完成一定教学任务的时间限制,不可能让全体学生参与有关活动,往往是少数优秀生得以活动锻练,而大多数学生只是陪衬。这显然有悖于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这个问题:第一,启发诱导,设置背景、环境、情景,诱导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索、思考、活跃思维。第二,质疑引导,在教育过程中结合学生已经出现或将要出现的疑难问题,提出易难适度,而又富于启发性,能够拓展创新空间的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去领悟、体会,第三是延伸指导,即通过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学习成果,向纵向、横向指出研究方向,提出更高的学习目标。

再次,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过去,学生在课堂上是“录音机”,考试时是“放映机”,在学习过程中很少有创造性。常言道:“方法大似气力”。教师要适时地启发引导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借鉴先进学法的基础上,探讨出适合自己的,切实可行的学习方法,鼓励学生养成关于观察,主动积累,大胆质疑,勇于革新,不畏挫折的学习精神。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有机结合

“生活处处有语文”。我们可以把语文教学活动置入丰富多彩的实际活动中去,让学生在活动中创新。如在听说能力培养方面,教师可以利用课前五分钟让学生进行主题演讲的比赛,即兴辩论等;定期开展班级、校级演讲比赛。在读写能力培养方面,坚持“一日一记”制度;坚持“读书活动”制度,并摘录读书笔记,使校园充溢浓浓的“书香”气息。引导学生将语文理论知识及课外积累的知识充分展示在自己的写作实践中,掌握写作技巧、提高写作能力。办好校刊,学生“手抄报”、板报等。积极组织学生稿件向相关报刊推荐等。在实际操作中,张扬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展示他们的丰采。

篇(5)

课改实践告诉我们,没有坚定的新课程理念,真正意义上的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是不可能的。新课标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扩大学生知识面,要求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等,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既要转变教的方式又要转变学的方式, 培养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为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应力求打破传统封闭、单项、机械的教学模式。

篇(6)

二、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让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这是体育学科教学的重要目标。在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知识与技能,还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增强终身体育意识。1.发现学生特长,找准切入口。学生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都有自己的优势与特长,并不是全体学生都喜爱小学阶段的体育活动,都能很好地掌握。他们在这一项活动中表现很差,但很可能在那一项活动中表现出色,对此我们要正确对待。我们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优势与特长,让学生有展现其特长的机会,加以表扬与肯定,以此来强化学生的成就感与荣誉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与心理满足感。这样便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体育锻炼所带来的乐趣,可以让学生的身心处于健康与愉悦之中。这样更利于学生端正体育锻炼态度,会对体育活动形成发自内心的主观认可。2.传授学生方法。没有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空有热情只能是盲目的训练,不仅不利于学生体质的增强与身心的健康,相反还可能会对学生带来身体上的伤害。因此,我们要加强科学锻炼方法的传授,让学生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这样才能让学生进行科学锻炼。当然也要避免单纯的方法传授,而是要将锻炼方法与具体的活动结合起来,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让学生懂得理负荷的最佳方案、我们要确立小学各阶段体育教学的重点,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群体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展开科学的锻炼活动,这样才能让学生展开科学合理的锻炼,达到增强体质、愉悦身心的目的。

篇(7)

(一)读书指导课

给学生讲清阅读的重要性,为学生选好书籍,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二)美文欣赏课

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抓住学生的学习动机,有机地引导。当然,在学生阅读前,教师要提出明确的阅读要求,使学生的阅读有目的、有层次。在这些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和引导学生运用工具书和已有的阅读能力,独立品评,勾画词句,批注所感。每一节的美文欣赏课,可以留出五分钟的时间,让学生互相交流讨论,说一说自己都读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和体会,在说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都会有所提高。

(三)读书汇报课

为了避免阅读课枯燥无味,要适当开展一些活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例如:朗诵比赛、摘抄展览、“我喜欢的一本书”作文竞赛等。

上好阅读课,才能让学生读到更多的书,学到更多的知识,才能让他们的情操得到陶冶,让他们的语文能力得到提高。

二、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语文课堂教学,语文课堂应该分成三个类型:自学课堂、解疑课堂和训练提升课堂。

(一)在自学课堂上,为了提高学习效率,要进一步完善自学案。不要把自学案的学习目标定得笼统,以免使学生自主学习无从下手,自学完后感觉根本无法实现学习目标,很盲目。教师要把自学目标定得更加具体、明确,化大为小,由一个又一个的知识和问题构成网络,更加切合学生实际,一节课下来让大部分同学能心中有谱,各有收获,颇有成就感。

在自主学习的阶段,依据不同的学习内容,要定时定量地要求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一直处于紧张的学习状态。最后的15分钟要留给学生10分钟的时间交流自主学习成果,分享获得的信息,互相解答自学中产生的问题,把讨论中遇到的困难写在自学案的我的疑问处,以便下节课师生共同解决。最后的5分钟是自学检测,训练题目包括基础题、综合题和拓展提升题。

在自学课上,要想使学生对重点问题的合作探究更明确,应该做好两方面的工作。

1.在备课时精心设计小组学习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利用学习小组,在备课时,要精心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针对语文学科,一般来说,较简单的学习内容,例如字词音形义等,只需要个人独立学习或开展全班教学,而较复杂、综合的学习内容,尤其是学习重点等需要探究的问题、拓展的问题或者对文章主旨的感悟等问题,则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

2.在自学过程中,当出现下列情形时应该安排小组合作重点讨论:学生做题思维受阻;学生所做的问题的答案不唯一。因此这就要求教师上课时,认真观察学生所做的自学案,有重点的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当然,我们要高效使用学习小组。

首先,明确小组学习中的职责分工。

相信很多老师在课堂上都遇到过这种情况,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前,都会这样要求:“小组里相互讨论,等一会儿小组里派代表来发言。”可在全班交流发言时,很多小组都没有代表来发言。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学生对于小组内的分工并不明确:要派代表?怎么派?派谁呢?这些问题所反映的其实就是学生还没有形成职责明确的小组合作学习分工的习惯。要使小组合作学习成功,组员之间明确的分工和职责很重要。对此我要求每个小组都必须设小组长、记录员各一名。小组长由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合作意识的学生担任。小组长的主要职责是对本组成员进行分工,组织监督全组人员有序地开展讨论交流、活动。记录员的职责是将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内容记录下来,尤其是小组内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的题目,要填写在疑问处。

其次,留给学生充分的合作学习时间。

在进行教学时,我们要根据“合作学习”的任务、要求,留给学生充分的讨论时间。在这一点上教师应有特别强烈的“以学生为主”的意识,不要让小组合作学习匆匆走过场。特别是当学生围绕着疑难问题正在激烈讨论的时候,千万不要为了完成自己设计的教学计划中断学生的学习活动。没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思考、讨论,不单会给学生留下遗憾,更重要是将会浇灭学生创造性学习的热情,让学生滋生敷衍了事的不良习惯。

最后,建立一套合理有序的评价规则。

为了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我的做法是定期为学习效果明显的小组发最佳合作奖或给团体加分,为个人发最佳个人表现奖或给个人加分。这样学生的兴趣特别浓厚,他们的表现欲特别强,课堂效果也越来越明显。

篇(8)

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配合,创造一种自由的、宽松的、民主的、和谐的气氛,利用融洽的师生关系与和谐的心理气氛来促进教学的顺利进行。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对学生主体的一种尊重,是关注学生主体地位的一种表现。作为教师,我们要对自己的角色重新定位,要从过去的那种“讲台上的圣人”转变为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达到师生之间的平等、和谐、多元互动的教学境界。第三步,在实际操作上,要构建适合学生主体学习的教学模式。构建适合学生主体学习的教学模式是关注学生主体地位的关键。这种模式应该是开放型的,而不是封闭型的;是多元的而不是单一的;是灵活变化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新课改前,语文课堂的组织形式流程是比较单一的,新课改要求我们在语文的组织形式上,综合运用集体授课与活动、分组讨论和交流、自学与辅导、收集资料与研究等多种形式,不拘一格;在教学流程上,灵活多变,按教学的实际需要来设计安排。

避免语文课堂教学的形式化

通过学习语文新课改,我们已深深地认识到: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新理论,转变学生死记硬背、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是语文课改的主旋律。但是,在高奏主旋律的同时,我们要进行一些冷静思考,不要陷入与新课改精神相违背的怪圈,使课改变成一种形式,而达不到课改的目的。在语文课改的课堂教学中,一些老师往往不管教学内容如何,尽量地减少“讲”的机会,由原来的“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满堂答”,老师变成了主持人。其实,这完全是对新课改的误解,我们不能因为要以学生为主体就把课堂变得面目全非,学生和主体性不是简简单单的“满堂问”“满堂答”。况且,语文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任务和目标,如传统教学中的启发诱导的讲述法,在很多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利用丰富广博的语文基础知识,运用讲述方法,创设情境以声传情,将教师的思想认识、价值观念感染、传递给学生,以引起共鸣与认同,这不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方法吗?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不能全盘否定讲述法,该讲的时候还是要讲,该学生活动的时候就由学生活动。教师的讲,关键是怎样讲的问题。如果说教师的讲有利于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学生产生想象,有利于学生理想情操的熏陶,那么,这样的教学方法就是我们应该采纳的。因此,我们在摒弃教师中心论的同时,也要注意不要走到另一个极端,陷入不必要的误区。

语文教学的任务包括很多方面,这在新的课程标准中表述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们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我们不应当忽视某一个方面。但在新课改的今天,有一些教师注重了让学生参与,却忽略了对基础知识的传授。这样一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接受就显得不够,更无从谈起能力的培养和价值观的养成。教育学理论告诉我们,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是指学生在拥有一定知识的基础上,参与对知识的探究。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正确运用教学方法,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而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着眼于如何组织教学,如何通过多种教学因素的优化组合,引导学生、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要让学生多动脑而不是单纯动嘴,使学生在了解语文知识的同时对语文进行认识,不要单纯地追求课堂的“热闹”气氛而忽略了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最后落得“无法完成语文教学任务”的结局。

篇(9)

一、适时的“教师主体性”传承。

根据教育规律,学生的“学”有其“主体性”,教师的“教”也有其“主体性”。但是,不管教师多么高明,离开了学生的主体心理的主动性,不把学生从被动心理状态中解脱出来,不能有效地挑战学生本初的心理的结构,使之产生个性化的调节和建构,一切都免不了落空。教师只有把学生主动的求知欲调动起来,在学生旧知识结构的边缘激起兴奋灶,促使其向新知识结构作独特的拓展,教学才可能是卓有成效的。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新课程《语文课程标准》正面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也就是主动性、个性、不可重复的创造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全盘否定教师的主体性地位,所谓“师生平等对话”应当是在人格和层次上的“平等”,在学养上,不平等是客观存在的。一个合格的教师,其“主体”应该属于强势地位,学生“主体”应该属于弱势地位。

从这点意义上说,学生的主体需要教师以强势的主体性去激动。如果教师的主体性没有一定的强势,学生的主体性就不可能轻易开放,越是深层的心灵结构越是带封闭的性质,也就越需要教师的主体强势去启动。如教学古诗《枫桥夜泊》一文中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一句,当学生觉得“月落”、“乌啼”、“江枫”、“渔火”与“对愁眠”的关系难以理解时,教师不应该甘于弱势主体——用“朗诵”去搪塞,而应该把自己的洞见拿出来,指出:“诗人因为怀着一种忧愁的心情躺卧在船舱难以入眠,所以对看到的‘月落’、‘江枫’和‘渔火’,听到的‘乌啼’等事物也好像染上了‘愁’的心情”这一深刻内涵。这样,学生才能身临其境地理解诗人深刻的意境,而避免出现“因为诗人看到了‘月落’、‘江枫’、‘渔火’,听到了‘乌啼’,所以,忧愁地躺卧在船舱,睡不着”的错误理解。

《课程标准》指出:“教师的权威不是其职位给予的,而是在师生对话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可见,权威还是无法回避的。问题在于:第一,它是要教师以自己的强势主体性来树立的;第二,它不是自足的,而是相对的,在激起学生主体性的过程中发展的。显然,在探索知识的课堂,教师不是白白坐在第一席位上的“首席者”,也不是水手,而是探求真理的导航。

二、必要的“教师讲解性”传承。

新课程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理解和体验,重视师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改变传统的接受学习方式。但也出现了另一种倾向:为了把读书的时间还给学生,有的教师上课便叫学生自己看书,没有指导,没有提示,没有具体要求,看得如何也没有检查;没有反馈,由学生一看到底——“满堂看”。不少教师很怕讲,能“少讲”则“少讲”,能“不讲”尽量“不讲”。他们认为要落实新课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一理念,教师就必须让出“讲”坛;甚至认为“讲”是素质教育的“天敌”,是语文课改的“大忌”,是走繁琐分析的老路。于是,尽量“少讲”乃至“不讲”。所以,课堂上常常是“讨论讨论”、“表演表演”,却少有学生的诵读,少有教师的课文分析,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当然就浅尝辄止。

一堂没有教师精彩讲授的语文课或许闪烁着“创新”的火花,或许场面壮观,精彩迭出。但它一定缺少深度,一定没有内涵,长此下去,语文课就会变得美得空洞,华而不实;学生的语文素养就会“营养不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讲当然是必要的……问题可能在如何看待‘讲’和‘怎样讲’……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教师就要朝着促使学生‘反三’这个目标精要地‘讲’,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因此,教师并不是不能讲,不要讲,而是要“精要地讲”,尤其是学生遇到“体验性”和“探究性”问题时,就更需要教师的“讲”。

1、“讲”在“体验”难以获得时。

与文本对话,要引导对文本蕴涵的思想感情的品味,从而获得对文本内涵的深刻体验。如教学《林海》由“木材”引起“联想”部分时,学生开始只知道我国许多省市用过大兴安岭的木材,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桌椅、板凳……许多都是用大兴安岭的木材做的,而对它“兴国安邦”的意义体验不到,也表达不出。于是,教师:“我们看到的那些建设要用到木材?”学生:“高楼大厦、矿井铁路、桥梁隧道……”教师:“这些木材绝大部分来自大兴安岭,它对建设小康社会有什么作用?”这样,学生渐渐体验到大兴安岭“它的美丽与建设结为一体”的深刻内涵。而这一切能使国家经济腾飞、兴旺发达;能使人民安居乐业。国家强盛了,在世界上的地位就提高了。大兴安岭为祖国建设,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作出了如此巨大的贡献,它确实具有兴国安邦的意义,学生就不难领略了。

2、“讲”在“探究”遇到困难时。

“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的学习方式之一,它以问题探究为主。学生通过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探究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培养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但是,当问题深、难、宽时探究起来就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教师就要提供资料,适时引导、讲解指导学生推动探究的进程,获取问题的结论。如教学《我的战友》一文,在让学生探究当被烈火烧身(外表)时,他是怎么想(内心)的,有的学生说“他在想,早知道会这样,不加强伪装就好了”;有的说“他在想,快点吹冲锋号就好了”;有的说“他在想,自己死了很光荣,值得”等等。学生的探究总是在埋怨、自豪上兜圈圈,始终没有探究出当时真正的想法——“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宁愿牺牲自己,也丝毫不能暴露目标”。此时,教师可“点讲”:“当时,我们潜伏部队离敌人有多远?敌人在什么位置?大白天如果我们部队稍有动静,那可能出现什么后果?”这样,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不但自己解决了问题,更重要的是探究问题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三、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传承。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继承语文教学优秀传统”。而“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正是语文教学优秀传统之一。

从教师教学角度而言,“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指在新旧知识产生联系的条件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吸取前人经验和教师把自己所掌握的准确信息、科学的学习方法传递给学生。它与机械的“填鸭式”和“灌输式”教学有着本质的不同。后者是不管学生懂或不懂,把学生当“容器”,一概强调学生死记硬背结果。

篇(10)

在新课标中对语文的学习仍然是以“读”为主,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去体会文字所要表达出的情感。

被选入教材中的文章,都是具有一定的文学欣赏价值的,值得学生去进行反复的诵读。学生读课文需要建立在不存在字词问题的基础上,因此要让学生养成边读书、边动手的好习惯,在读第一遍的时候就应该解决字词问题,并进行积累。其次是在解决文句的基础上,进一步地理顺文章的结构,并需要对优美的语段与有疑问的语句进行标注。这些都需要学生一遍又一遍的去对课文进行诵读。

需要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能够真正的沉下心来进行阅读,要能够读进去、读得正确、流利,还需要做到“扣读而思”。让学生在读的课程中能够感受到从语言中触摸到作者的思想感情。要鼓励学生熟读成诵,形成积累。

(二)后思

学生读过文章之后,都会产生出自己的一些看法、想法。我们要让学生们将自己心中的想法表达出来,一起讨论、思考。例如在读过《烛之武退秦师》一课后,有的学生会佩服烛之武的勇敢与智慧,有的学生则认为郑伯大度、谦逊,有的学生则认为郑伯不是一个明君,还有的学生则是从秦国的角度来进行了分析。然而不管学生产生什么样想法都是好的,只要有想法就会有收获。只有善于思考、敢于发问,才能够在学业上有巨大的进步,事业取得成功。要有思,必须要先有疑。在课堂上要形成一个“学生问,师生答”的课堂教学氛围,在这样的气氛下,能够充分的调动学生质疑、思考的积极性,并积极的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2]

上一篇: 医学文化论文 下一篇: 安全技术防范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